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范文

    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

    第1篇: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范文

    “十二五”期間全縣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9.55萬畝。到2013年末已建成高標準農田7.07萬畝。其中:2010年建成2.07萬畝,2011年建成1.8萬畝,2013年建成3.2萬畝。完成總投資3039.5萬元。在總投資中:2010年完成933.5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830萬元,省預算內投資103.5萬元;2011年完成666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592萬元,省預算內投資74萬元;2013年完成144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280萬元,省預算內投資160萬元。

    一、項目管理情況

    (一) 設立專門機構,強化組織管理。

    為切實做好***縣實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建設項目工作,成立由縣政府縣長為組長,常務副縣長和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發改局、農牧局、水利局、財政局、國土局、住建局、糧食局、審計局為成員的規劃建設項目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建設項目的全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發改局農村科,負責規劃建設項目的日常管理、組織實施、綜合協調、檢查驗收等工作。

    (二)嚴格執行“四制”,切實加強項目管理。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了“建設項目法人制”“建設項目招投標制”、“合同制”和“工程監理制”“四制”管理。在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領導小組辦公室首先會同行業主管部門、設計部門和受益鄉(鎮)、村對工程的選址、方案制定和需地方協調配合的事宜進行“三落實”,增強了項目實施的可操作性,有效防止了項目計劃下達后落實難和計劃一經下達后項目變更現象的發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領導小組辦公室經常會同工程監理單位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確保了工程快速有效的實施,保證了建設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完成。

    (三)規范財務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

    制定了***縣實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制度。設立了銀行專戶,聘用專業會計人員單獨管理,進行專賬核算,??顚S?。實行了按工程進度進行價款結算的資金撥付方式,有效杜絕了專項資金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

    二、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截止到2014年9月三年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累計到位資金2449.5萬元,占總投資的80.6%,其中2010年933.5萬元,2011年666萬元已全部到位,2013年到位850萬元。

    目前,2010年工程已通過縣級預驗收,2011年工程已完成竣工決算報告編制、決算審計等工作,待內業資料整理結束后即可組織縣級預驗收工作,2013年工程正在進行資金撥付申請和價款結算階段,下步將開展竣工決算報告編制和決算審計等工作。

                       ***縣發展和改革局

    第2篇: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范文

    2013年,我們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著力點”的總體工作思路,即: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作為中心,著力多爭取農業開發項目,著力建設好農業開發項目;堅持“多爭大項目、建設好項目、打造硬隊伍”的總體工作目標,全力做強項目區“三大支撐”(基礎支撐、產業支撐、科技支撐),實現項目區“農業三化”(園區化、產業化、品牌化),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丘陵山區開發高效農業1.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7萬畝、扶持4-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扶持2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工作任務,爭取1個土地治理增量項目,實現爭取財政資金共計5500萬元以上的目標,帶動其它各類資金投入農業5.2億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連片規模開發,提升高標準農田裝備新水平

    2013年,土地治理項目要緊緊圍繞“三條線、三大片、30萬畝”的總體規劃思路,集中連片規模開發,提升開發總體效益。即以249省道、323省道、古鎮大道和沿湖大道“三條線”沿線開發為輻射,形成東部時集、邵店、阿湖、高流等鎮10畝高標準農田,西部草橋、港頭、瓦窯、合溝等鎮10畝高標準農田,中部新店、棋盤、馬陵山、唐店、新安鎮10萬畝高標準農田,共計建成三大片、30萬畝的連片高標準農田項目區,使之在全省區域開發規模中居領先位次。通過3-5年時間,達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水利設施配套齊全,旱能灌、澇能排,田間道路平整暢通、土壤肥沃、樹木成林的目標,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的裝備配套水平。堅持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現代園區建設、加快科技能力提升、大力扶持農民專合組織為重點,以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強化工作質量、提高管理水平為突破口,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為主線,努力實現“規模開發上臺階、產業開發有亮點、園區開發創品牌”的總體目標。按照工業化思路謀劃、產業化思路實施、市場化思路推進,實行規模開發、產業開發、科技開發,努力把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發展現代農業重要基地,為推進我市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安排在草橋鎮,建設面積1萬畝,總投資1342.85萬元,其中財政投資1200萬元。一般土地治理項目,安排在邵店鎮和港頭鎮,建設面積1.7萬畝,總投資1664.3萬元,財政投資1513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項目,安排在瓦窯鎮,建設面積0.15萬畝,總投資146.85萬元,財政投資133.5萬元。項目總投資3154萬元,其中財政投資2846.5萬元。積極爭取增量項目一個,財政投資不低于500萬元,面積不低于0.5萬畝。2013年,要繼續保持第一,全省領先位次,爭創全國一流,實現全面發展。

    二、堅持區域特色開發,做強丘陵山區開發新品牌

    2013年,丘陵山區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緊緊圍繞“鞏固馬陵山,提升踢球山,突破北馬陵”的總體規劃思路,集中布局,集中打造,推進規模開發、特色開發、產業開發、效益開發,即以馬陵山、踢球山和北馬陵山3大片區為輻射,發展壯大水蜜桃、花卉苗木、生態觀光、中草藥和優質葡萄5大主導產業,積極實施“鞏固、提高、突破”6字方針。對馬陵山項目區,要放大規模再提升,使之充分發揮丘陵山區區域特色規模效應,進一步鞏固發展生態有機茶、生態觀光游、休閑自駕游,提升山區整體形象,打造山區農業開發新亮點;提升踢球山項目區的品位,重點在綠化、硬化、產業化、文化、美化等方面做好文章,率先在全省實現集生產、觀光、銷售、文化為一體的丘陵山區現代農業園區;要沿205國道和323省道加強對北馬陵山項目區的連片規模開發力度,做強做亮鮮切花、中草藥、葡萄等3大產業,使北馬陵山項目區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新突破。把丘陵山項目區建成四季花果飄香、游人留連忘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產業園。今年,丘陵山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計劃治理面積1.5萬畝,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爭取省財政投資1500萬元。今年的工作要確保第一,全省領先,全面發展。

    三、圍繞產業效益開發,確保產業化項目建設新突破

    2013年,是我市農業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突破年,要緊緊圍繞“四個扶持、兩個重點、一個突破”總體規劃思路,實現產業化項目建設新突破,即突出扶持“產業園區、扶持加工園區、扶持流通市場、扶持專業合作組織”四個扶持,要突出“重選項、重規范”兩個重點,實現“爭取資金數量和項目建設質量”上的突破。

    按照產業園區結構調整“大、高、新、特”的要求,把項目區基礎設施的高標準建設、高層次配套和產業鏈建設結合起來,注重農業綜合開發和其他支農資金的有效整合,扶持培育瓦窯、草橋、港頭、時集、高流等鎮農業產業園區建設,致力把園區建成農業科技成果集成區、轉化區和示范區;積極扶持運作規范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推動具有產業特色和區域優勢的農產品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帶動產加銷,促進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培育、引導龍頭企業向經濟技術開發區、無錫—工業園以及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集聚、集群、集約發展,重點扶持衛崗、魯花、明帝、遠大、阿勇、良晨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拓展完善服務功能,推動市場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通過幾年的扶持,將北方農產品批發市場打造“國家級”農副產品博覽中心,培育壯大時集果蔬、高流花木等交易市場。

    2013年,財政補助項目主要為實施衛崗乳品有限公司9600噸發酵乳飲料加工擴建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基地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財政投資410萬元。財政貼息項目主要扶持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遠大前程牧業有限公司等具有帶動功能和特色的產業化龍頭企業,貼息資金爭取200萬元以上。今年的產業化項目建設要保持“全省一流、第一”的工作目標。

    四、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實現農業開發工作新跨越

    要緊緊圍繞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排定工作措施,結合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際,全面貫徹省局開發局長會議精神,推進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現新的跨越。

    (一)進一步推進“三權分離’機制改革,推動農開事業不斷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按照省局要求,積極與省局、市局對接,結合自身實際,明確工作流程、實施步驟和操作要點,切實將“三權分離"改革的理念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杜絕少數人說了算,確保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不斷加強規范化管理,切實提升開發水平。按照“三權分離”新的管理體制的要求,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全面清理廢止不合時宜的制度、規定,加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科學的管理章程和辦法。在入庫管理上,堅持注重調查摸底與鄉鎮推薦相結合,堅持注重平時入庫與集中入庫相結合,堅持注重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進一步提高科學規劃水平,做到成熟一個,入庫一個,形成可進可出、動態可控的管理機制。在立項管理上,堅持“連續投入,滾動開發,連線成面”這一思路,把一批產業基礎好、鄉鎮(企業)積極性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率先立項,充分發揮建設效益。在計劃管理上,嚴格按照批復計劃和省文件精神組織招標和實施,對確需調整變更的項目,嚴格按照各級管理權限履行報批手續,保證計劃的嚴肅性。在工程管理上,積極推行主管部門、鎮村、監理、群眾四位一體的質量監管體系,實行質量進度保證金制度,嚴格管理考核。積極探索“統一調配,分段監理,聯合驗收”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和監管效率,增強工程建設的計劃性,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強化工程進度管理,加快工程建設。在項目移交管護上,根據受益范圍及時辦理完工工程、苗木移交手續,將管護主體和管護責任人落到實處。積極推行電灌站、機電井等受益主體明確工程的產權拍賣、承包和苗木分戶承包機制,多形式地籌措管護資金,確保項目效益長效發揮。要嚴肅認真執行好制度,高度重視執行制度的“首次效應”,努力增強制度的剛性、減少彈性。加大對執行各項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制度的嚴格執行,規范對農業開發工作的管理,不斷以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執行保障農開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積極創建農業綜合開發文化工程,引領農業綜合開發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要在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精心搭建好以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為核心的導向載體,以播種溫暖、愛心互助為核心的關愛載體,以樹立典型、創建品牌為核心的爭先載體,以提升素質、增強本領為核心的培訓載體,以陶冶性情、豐富生活為核心的文體載體,以提升形象、推動發展為核心的宣傳載體。著力用創新文化鑄農開之魂,使之內化于心、外踐于行。通過創新農開文化,最大程度地體現人文關懷,不斷增強農業綜合開發的“軟實力",提高全系統干部職工的幸福指數,激發全系統干部職工愛崗敬業、主動作為,致力用文化引領農業綜合開發事業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進一步明確農業綜合開發文化建設工作任務。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煉農業綜合開發文化核心價值理念、開發精神、開發形象、開發品牌等,形成一系列農業綜合開發文化要素,并充分利用市農業資源開發網站、局機關會議室、文化走廊、項目區等各類載體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建設活動。不斷充實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文化建設理論,豐富文化要素內涵,使農業綜合開發文化建設規范化、制度化。搭建優質高效的服務平臺,建立和諧有序的工作規范,培育精誠合作的農發隊伍,樹立廉潔高效的農發形象,激發全市農業綜合開發乘勢而上,創造“全國一流、全省領先、全面發展”的農發品牌。

    (四)創新農業綜合開發投資機制,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綜合效益。要摒棄“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辦多少事就要籌多少錢”的現代意識。著力推進投資機制創新,按照項目區建設需要,以丘陵山區、各個產業園區(土地治理、產業化項目扶持支持的產業園和基地等)為主要載體,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在引進單體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此拓展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內涵,提升發展質態。其他各類項目也都要遴選、打造一定比例的單體項目典型,借“力”發展農開事業,不斷放大開發的綜合效益。

    積極探索農民利益聯結機制,結合實際情況,在省級項目中,試點推行從扶持的資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企業自身發展,一定的比例以項目區農民入股等方式參與收益分配,并逐步向國家項目延伸。積極推動項目資金整合機制,按照“統一規劃,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加強部門協調,為其它支農資金進入項目區發展農業生產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進以農民為主體的開發運行機制,讓農民直接參與項目前期規劃、工程質量監理、工程運行管護等,把管護主體和公益性工程管護資金落到實處,讓一家一戶農民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不讓國家財政投資讓極個別人受益。

    實施“先建后補”運行機制。選擇“基礎好、實力強、效益高”的項目單位進行“先建后補”試點,完善項目管理手續,確保資金運行安全,切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五)強力打造農業綜合開發品牌創建工程,推動農開工作不斷邁上新層次。要積極向省局、市局匯報和洽談銜接,認真調整有關項目安排導向,扶持一批以各種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為重點的示范工程,打造一批農業綜合開發優質產品,著力創建屬于自身的新品牌。通過品牌創建提升農業綜合開發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以品牌創建推動農開工作不斷邁上新的層次。通過集聚農民專合組織試點項目、市級財政以獎代補項目、市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等,進一步提高瓦窯新農村試點項目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整體建設標準和規模效益,大力提升踢球山項目區的品位,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成為全省開發系統首批認證命名的園區,不斷增強農業開發在全社會的影響力。

    五、狠抓工作措施落實,取得宣傳信息工作新成效

    要進一步抬高定位、提升標準,在建好用好自身載體的同時,突出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加強溝通和聯系,傳遞并放大農開人的聲音。要在《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志發表文章3篇以上;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及新華日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宣傳報道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不少于5次;在農業開發簡報上用稿1次以上;在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日報宣傳報道農業綜合開發工作5次以上;在市委、市政府兩辦信息上稿5次以上;邀請市人大或政協視察農業開發工作1次以上;編發<<農業綜合開發簡報>>36期以上;在省農業資源開發網站發表信息20條以上、和文章5條以上;在省開發網市級平臺上稿100篇以上;省農業開發網站及市級平臺全年點擊率不少于3000次。

    突出宣傳重點,緊緊圍繞“三權分離"改革、農開文化、項目建設典型,以及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進行開拓性的深度挖掘、集成性的宣傳報道、持久性的媒體聚焦,不斷擴大農開工作的對外影響,爭取黨委政府、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與支持,調動各方力量推動農開事業不斷實現新的跨越。要強化措施,一是要把宣傳信息工作當做項目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始終把宣傳信息工作擺在農業開發項目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并一同進行考核。安排專項經費保障宣傳信息工作需要。二是要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考核。制定《市2013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宣傳信息工作要點》,對宣傳信息工作的目標和重點提出具體要求。制定《市2013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宣傳信息工作考核辦法》,對宣傳信息工作實行量化管理。實行“一票否決”,凡宣傳信息工作末位的個人,年度考核不得評優評先。要加強工作調度,及時對各科室及每個同志的投稿和被采用率等情況進行通報,按時兌現稿費。三是要加大獎懲力度,嚴格督促指導。實行上稿激勵機制,在《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上稿每篇獎勵1000元;在《農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財經報》、《新華日報》、電視臺《新時空》上稿每篇獎勵600元;在《日報》主要版面、電視臺《新聞》上稿,每篇獎勵200元。四是要加強宣傳信息人員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制定年度宣傳信息工作業務培訓計劃。邀請不同級別的媒體編輯來局舉辦宣傳信息培訓講座。同時聘請資深新聞撰稿人為我局業余通訊員。

    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宣傳信息工作要確保在開發系統第一、全省第一、全國有影響。

    六、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培樹農開隊伍新形象

    要進一步推進新時期農開事業跨越發展,對全市廣大農開干部職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要在更高的層次上推進新一輪思想大解放。要推動農開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只有讓一切有利于創新的思維充分涌流,讓一切有利于發展的活力競相進發,農開事業的發展后勁才能更足。一是要根據需要解放思想,致力解決“思想不解放”的問題。思想不解放是保守,結果只會導致保守僵化、因循守舊,無法有效解決發展變化中遇到的任何問題。二是要針對難題解放思想,致力解決“思想假解放”的問題。思想假解放是虛偽,口上說要解放思想,實際做卻墨守成規,容易的事也會變得復雜,簡單的事也會變得困難。三是要從我做起解放思想,致力解決“思想不會解放”的問題。思想不會解放是無知,有的人雖然能夠認識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卻找不到阻礙發展的主要癥結和破解難題的有效辦法,結果貽誤了發展進程。農開干部職工要做思想解放的表率、銳意創新的表率,以解放思想來推動實踐,以實踐錘煉來解放思想,做到有的放矢、因需而解,切中要害、據難而解,以身作則、從己而解,以思想的與時俱進推動農開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二)要著力提升干部隊伍的能力水準。當前,我們農開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越來越多,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不僅思想觀念要跟上節拍,知識水平更要有一個大的提升。廣大農業開發干部職工都要把更新知識作為必修課,爭做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的人才。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誠懇待人、干凈做事”的新型農業開發人。把學習教育放在第一位,制定年度學習教育計劃,規定學習時間、內容和形式。2013年全局力爭學習40次以上,80個學時,學習文章50篇以上,論壇發言40人次以上,交流干部職工學習心得體會和感受文章50篇以上。打造學習平臺,堅持每周一學習制度,每周一全局人員大學習兩個課時以上。創辦學習論壇,以每周一學習作為平臺,積極引導、鼓勵干部職工在論壇上踴躍發言,談學習、談感受、談心得、談收獲,互相交流學習。創新學習方法,創建豐富多樣的學習載體,采取異彩紛呈的學習形式,把個人自學與領導授課相結合,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繼續邀請大專院校教授、專家來局機關有針對性的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全體人員到大專院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或外出考察學習。明確學習內容,要注重學習農業開發方面的知識,學習項目規劃設計、項目建議書編報、工程施工等具體業務知識,進一步提高全體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三農的本領,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超前謀劃、探索和研究農開事業發展帶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問題,努力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元素,進一步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三)要切實增強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要在任務、矛盾、困難、風險和挑戰面前具備勇挑重擔、敢于負責的精神。廣大農開干部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時時以事業為重、對發展負責,做到在成績面前不自滿、任務面前不推諉、困難面前不退縮、矛盾面前不回避,切實擔當起應負的責任,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農開人精神,對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毫不懈怠,確保每一項決策不在自己手中落實有偏差、每一項工作不在自己手中推進有延誤、每一項任務不在自己手中完成打折扣;要在思想高度、工作深度、落實力度、待人誠度的修煉上狠下功夫,以此促進工作、推動發展。

    (四)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今年的發展任務相當繁重,明確了目標,理清了思路,排定了措施,下一步就是要狠抓落實。抓落實,必須要嚴明責任。目標責任明確到人、工作壓力傳遞到位。要正確地對待責任和壓力,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傳遞壓力,扎實推進落實。抓落實,必須要追求卓越。工作一定要致力于做好,做到精益求精。抓落實,必須要真抓實干。要敢抓敢管,不怕這怕那,患得患失;一定要說了就算、定了就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深入一線,做好調查研究,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建議,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問題。要著力加強市局機關作風建設,帶頭改進作風、提升效能,帶頭加強指導、搞好服務,帶頭狠抓落實、推動發展。抓落實,必須要強化考核。進一步創新完善督查考核機制,以目標考核為主線,加強階段性和全過程的跟蹤督查,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天堂成人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91精品欧美成人|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成人观看天堂在线影片|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