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口腔保健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保健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保健計劃

    第1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綜合性牙病防治;病人教育;口腔衛生指數

    【中圖分類號】R78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521-01

    口腔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屬為對象,通過醫護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使他們了解口腔健康知識和醫療知識、改變異常行為、滿足口腔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1]。為評價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對門診牙病患者開展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預效果跟蹤觀察,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于2002~2010年中在我院口腔門診就診的牙病患者中隨機選擇400例,男女比例相同,年齡6歲~100例,25歲~200例,46~66歲100例。

    1.2 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調查,待其做完問卷后再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口腔健康檢查由資深口腔醫師采用新探針、平面口鏡、牙周探針在自然光線下進行。把患者當場填寫的口腔健康的觀念與行為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口腔健康檢查的結果填入統一設計的表格,并進行初步分析。初診后隨機選擇其中的20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另外2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口腔健康教育。6個月后電話通知以上400例患者來做免費復診,再次對其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檢查方式過程與第一次的相同。

    1.3 口腔衛生指數的計算 通過視診檢查齦上牙石、軟垢的情況,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針查根面有無齦下牙石,尤其檢查有代表性的6 顆牙,16、26、11、31 的唇頰面及34、46 的舌面。作記錄并計算口腔衛生指數(OHI)。OHI用以衡量人群的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公式為OHI=DI+CI。軟垢指數(DI)的記分標準:0=牙面上無軟垢;1=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的1/3 以下;2=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的1/3~2/3之間;3=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的2/3 以上。牙石指數(CI)的記分標準:0= 齦上、齦下無牙石;1=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牙面的1/3 以下;2=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牙面的1/3~2/3 之間或在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牙石;3=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牙面的2/3 以上或在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牙石。

    1.4 判定標準 OHI值為0或1是低值;OHI值為4或5是高值;中間值為2或3。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中的χ2檢驗來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口腔教育干預前后的口腔衛生OHI高中低值分布,見表1。

    由表1可知,實驗組干預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差異有高度顯著性(χ2=103.40,P0.05);實驗組干預后與對照組第二次檢查差異有顯著性(χ2=44.41,P

    3 討論

    3.1 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個分支,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們主動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如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或教育活動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建立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2]。牙病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口腔健康的常見疾病,如齲齒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病、癌癥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重點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類健康的十項標準之一。在我國,人群平均患齲率為38%,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高達90%以上,口腔疾病的防治形勢相當嚴峻。因此,如何控制口腔疾病,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識,盡快改善口腔健康狀況,不斷完成醫學服務模式的轉變,是我國口腔醫學的重要任務。表1 口腔教育干預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比較

    3.2 本次調查中發現有不少患者在護牙用品的選擇和刷牙方法、時間上沒有接受過科學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如本次調查中使用牙簽的人占60%,使用牙簽不僅會造成齒縫的擴大,而且存在一定的衛生隱患。而且大多數患者仍不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重點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正確選用護牙用品,如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線,不要頻繁的使用牙簽等;掌握正確的刷牙技巧,如刷牙的方向、力量、位置、時間、次數。

    3.3 就診不僅是一個醫生醫治口腔疾患的過程,同時也是患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在診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口腔患者的口腔衛生保健行為對其家人和周圍的任何人都能發生直接的影響,他們既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廣大的口腔醫護工作者應及時糾正口腔患者固有觀念中的誤區,促使其積極參與口腔保健活動,主動地向每一位口腔疾病患者進行口腔健康教育,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整個社會重視口腔衛生保健,提高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對于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3]。

    參考文獻

    [1] 林雨.大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認識情況的調查分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15(S5):159-160.

    第2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及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視。在口腔門診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結合其心理特點分析,合理的安排老年患者的治療,將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診療過程和效果。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緊張恐懼:在口腔診療過程中, 由于大多數老年患者對口腔保健基礎知識的缺乏以及對口腔診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疼痛等不適感覺的恐懼, 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感;加之老年人多數同時伴有其他系統的疾病,例如心腦血管方面的,所以他們還害怕在治療口腔的同時引發其他的疾病。

    1.2 煩躁易激怒:老年患者容易情緒不穩定, 遇到小事易激怒, 往往由于溝通不暢而引發爭執;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患者往往更加容易敏感、猜疑, 孤獨感十分明顯, 希望被照顧和關心的情感也更加強烈。因此, 更希望醫生詳細向其描述病情以及接下來的診療計劃。如果診療時間過長,會加劇他們的煩躁情緒。

    1.3 反應遲鈍復述不清:老年患者由于思維邏輯能力的衰退, 加上聽力減退,動作反應遲緩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反復敘述, 對醫生診療方案理解不足, 易造成診療過程的不配合, 甚至產生醫患糾紛;

    1.4 固執及不信任感較強:老年社會經驗豐富,易對事物采取懷疑的態度,堅持己見,尤其是面對年資較輕的醫師時,不信任感會增強。

    2 方法和對策

    關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減輕老年患者就診的心理負擔。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認真研究老年患者的醫療服務需要, 不斷轉變服務觀念, 拓展醫療服務領域, 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首先,要主動、積極地與老年患者溝通。口腔醫生應認真傾聽老年患者的描述并耐心與他們溝通, 詳細向他們講解診治過程和預后效果。有些老年患者的顧慮心理嚴重, 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采用姑息治療的方法, 緩解. 其心理壓力, 減輕其心理負擔。

    第二,綜合考慮, 合理制訂診療計劃。由于老年患者前來就診時, 口腔內一般都有較多患牙,而且有可能多種口腔疾患并存, 這樣就要求口腔醫生綜合考慮, 制定診療計劃。對老年患者而言, 盡量保留牙齒有其重要的意義, 因此, 在為老年患者進行口腔診療的過程中, 更需要認真細微, 全面系統。尤其是針對拔牙病例, 要綜合考慮,為以后的修復治療效果的最優化打下基礎。醫師做到全面系統的檢查, 根據病人就診時間特點、經濟條件及其他個性因素, 科學合理地幫助病人制定診療方案。治療前, 應向老年患者詳細說明治療的目的及利害關系, 治療的過程以及可能的復診次數, 減輕其心理負擔, 消除其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患者中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趨勢, 因此, 在對老年人的口腔診療過程中, 必須具有整體觀。在制定治療計劃中, 必須將老年患者的整體情況考慮在內, 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第三,治療過程中,手法輕柔,禁止野蠻操作。在用藥過程中, 要針對不同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和系統情況合理給藥。尤其對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 在給藥過程中, 要考慮藥物的相互作用及毒副作用。 在治療過程中, 應盡量減少各種刺激, 操作輕柔, 以免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適反應。在拔牙病例中, 嚴格掌握適應癥、禁忌癥, 堅持正規操作, 減少創傷, 減輕患者痛苦。當老年患者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痛苦或不適反應時, 應給予安慰和鼓勵, 決不能粗暴地訓斥和強行野蠻操作。

    第3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 社區衛生; 2型糖尿病; 口腔衛生保健; 干預

    doi:10.14033/ki.cfmr.2017.9.0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9-014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 efficacy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on or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nd enrolled in this study.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amily doctor service and self management.And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health care on the basis of family doctor service and self management.After one year,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oral hygiene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respect to glycosylated hemoglobin(P>0.05).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respect to glycosylated hemoglobin(P>0.05).While,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the periodontal attachment loss(CAL),the sulcus bleeding index(SBI) and the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Oral health car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icacy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which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community,exp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Type 2 diabetes; Oral hygiene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Fengtai District Xinc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eijing,Beijing 100074,China

    S著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北京市逐步建立完善了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對簽約居民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其中,口腔的衛生保健限于人員短缺等因素未能普遍開展。目前我國口腔疾病發病率非常高,尤其在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有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患有口腔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左右[1],嚴重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社區衛生服務中口腔衛生保健作為口腔疾病預防的關鍵,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9月,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簽約家庭醫生式服務且牙列完整(20~28顆)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28例;干預組中男14例,女2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糖化血紅蛋白及口腔衛生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家庭醫生式服務及自我管理。干預組在家庭醫生式服務和自我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口腔衛生保健。進行口腔衛生保健的方法是:講解牙周病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牙周病的醫學知識、正確漱口刷牙的方法、減少含糖食物攝入、定期口腔檢查,協助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保健行為。干預周期為12個月。1年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著喪失(CAL)、牙齒松動度(M)、齦溝出血指數(SBI)及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HI-S)。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糖化血紅蛋白

    干預前,對照組和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和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口腔衛生狀況

    干預組的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著喪失(CAL)、齦溝出血指數(SBI)及化口腔衛生指數(OHI-S)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通過生活方式干預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糖尿病有多種并發癥,如腎病、眼部疾病、心腦血管病,而新近研究顯示,牙周病已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第六大合并癥[2-3]。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日常的口腔衛生,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并注意控制血糖[4-5]。

    近年來,北京市的家庭醫生式服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斷規范全科醫師向簽約居民提供服務,拓展服務內涵。我國的口腔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其原因在于居民對口腔衛生保健觀念不強,沒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全科醫師對口腔健康關注度不高等。口腔衛生保健的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到并終生保持口腔健康[6-7]。本研究對干預組的患者采取在家庭醫生式服務的基礎上利用集中健康教育、發放宣傳折頁和宣傳單、面對面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性和相關技能灌輸給簽約居民,培養并鞏固居民的口腔衛生觀念。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對照組和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為(7.61±0.54)%和(7.49±0.6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和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為(7.23±0.39)%和(7.35±0.43)%,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腔衛生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無影響。進一步分析顯示,通過1年的家庭醫生式服務與口腔衛生保健干預,干預組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其中,干預組干預1年后的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著喪失(CAL)、齦溝出血指數(SBI)及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HI-S)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腔衛生保健干預對于患者牙齒松動度無明顯改善,早期干預或長期干預效果有待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通過在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與口腔衛生保健相結合的干預手段,證實能夠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預防牙周疾病的發生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社區衛生服務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努力實現六個方面的相融互補和協調發展,為社區居民提供統一的、連續的、貼近群眾、貫穿一生的基層醫療保障服務[8-9]。在家庭醫生式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口腔衛生保健,完善和拓展服務內涵,促進口腔預防工作,對簽約居民的健康管理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運苑,謝明峰.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治療效果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2,3(3):154-155.

    [2]黃青,高津福,王雅南,等.糖尿病與牙周病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6,16(12):698-702.

    [3]孫維平.影響牙周病發病的相關因素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4,9(6):416-418.

    [4]俞江鋒.對社區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進行口腔衛生保健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205-206.

    [5]王磊,沈敏華,倪月婷,等.對社區老年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進行口腔保健宣教效果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6):361.

    [6]趙淑芳.社區口腔健康宣教開展的必要性和方法[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2):217-218.

    [7]肖倫旺.口腔健康宣教對社區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4):162-165.

    [8]高釧翔,童星.論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發展的困境及治理對策[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8(4):96-102.

    第4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問卷調查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隨年齡增長患齲率也隨之增加,給兒童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因此齲病預防工作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任務,而學齡前兒童年齡較小,自律意識較低,其口腔健康的維護與家長的指導和監督密切相關。為了解家長對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水平,以便針對性進行口腔保健宣傳教育工作,為此我們進行了本次調查,現報告如下:

    1.調查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南充市市區6 所幼兒園,每個幼兒園再隨機抽取大、中、小班各3個班,確定抽取班級的兒童家長作為調查對象。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1828人,其中男性866人,女性 962人,平均年齡在36歲,城市戶口有1438人,農村戶口390人。

    1.2 調查方法

    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

    1.3 資料整理與統計學分析

    將問卷進行分類整理后錄入excel表格,進行數據分析,用百分數進行表達。

    2.結果

    2.1 人口學特點

    實際有效調查問卷1828份,有效率91.4%。在1828名調查對象中,兒童母親作為填寫人的最多,有924名(50.55%),其次為祖父母,有470名(25.71%)。小學學歷最多,有570名(31.18%),無業人員位居第二,有501名(27.41%)。

    2.2 兒童飲食和刷牙習慣

    2.2.1 兒童飲食習慣 調查兒童每日食用碳酸飲料或甜飲料、甜點心、糖果情況,以及睡前吃甜食情況。兒童每日不少于2次進食碳酸飲料的有12.36%,進食甜點心的有16.08%,進食糖果巧克力14.4%;17.56%的兒童經常在睡前吃甜食,僅26.75%的家長稱自己的孩子從不睡前吃甜食。

    2.2.2 兒童刷牙習慣及方法 調查表明,大部分兒童養成了刷牙習慣,從刷牙情況來看,12.5%的兒童1歲開始刷牙,23.5%采用豎刷法,43.60%的孩子沒有固定刷牙方法。

    2.3 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認知 主要調查家長及對含氟牙膏的認知。890(48.69%)名家長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有778(42.56%)名家長知道含氟牙膏有預防齲病的作用。

    2.4 家長對兒童口腔健康的干預行為

    2.4.1 家長幫助孩子刷牙的頻數 據調查,家長每天幫助孩子刷牙的有476人,經常幫助孩子刷牙的有229人,偶爾幫助孩子刷牙的有785人,從沒做過的有338人。

    2.4.2 家長檢查孩子刷牙效果的頻率 17.51%(320/ 1828 )的家長每天檢查孩子刷牙效果,14.99%(274/1828)每周檢查,41.19%(753/1828 )偶爾檢查,26.31%(481/1828)從不檢查孩子刷牙效果。

    2.5 家長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關注情況 過去的一年中,28.06%的家長不清楚孩子口腔健康狀況。家長帶孩子看牙的比例僅占27.74%,出于牙疼或牙齒外傷治療的原因占55.85%,而對于定期檢查牙齒僅占10.18%。

    3.討論

    上述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飲食和刷牙習慣較差,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認知度及對孩子的干預行為較差,48.69%的家長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57.44%的家長不知道氟能預防齲病。因此應加強家長對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干預行為及保健知識宣傳教育等,建議如下:

    3.1 養成正確的飲食和刷牙習慣

    飲食習慣與牙齒健康密切相關[1],研究發現,兒童含糖食品的食用和齲病發生呈正相關[2]。此次調查顯示,大多數兒童偏愛含糖食品,每日食用碳酸飲料或甜飲料、甜點心、糖果不少于2次分別占12.36%、16.08%、14.44%,僅26.75%的家長稱自己的孩子從不睡前吃甜食。而家長并未認識到甜食對口腔健康的危害性,因此,家長應高度重視過量攝入含糖食品對牙齒健康的危害,控制糖攝取的量和頻率,養成吃完甜食刷牙漱口的習慣,平衡膳食,采用糖代品,補充鈣、磷制劑,多食谷類、豆類、蔬菜、水果等,減少齲病發生。

    正確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潔的最主要方法之一【3】,調查表明,雖97.43%的兒童養成了刷牙的習慣,但每日刷牙2次及以上僅占19.69%,且近一半(43.60%)的兒童無固定刷牙方法,開始刷牙時間也較晚。因兒童口腔自潔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家長應每天監督孩子刷牙,采用豎刷法。小孩的模仿力強,家長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家長應做到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培養孩子養成每天飯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牙線的習慣。

    3.2 加強家長口腔保健知識的認識

    調查顯示,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的家長占48.69%,對于含氟牙膏的用處,雖42.56%的家長能認識到氟能預防齲齒,但39.28%的家長表示不知道,體現出家長口腔保健知識的缺乏,對此,在制定針對孩子自身牙齒情況的口腔保健計劃時,我們應利用大眾媒體或在幼兒園開展家長宣講活動,對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進行宣傳,提高含氟制劑的使用率。建議政府廣泛在學齡前兒童集中區如幼兒園開展口腔健康教育,使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掌握口腔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如齲病的早期癥狀及預防,正確的刷牙方法等。

    3.3 加強家長對兒童口腔健康的干預行為

    經調查,18.49%的家長從不幫助孩子刷牙,26.31%的家長對孩子刷牙后的效果從未進行檢查,反映出家長對孩子口腔保健行為監管不到位的現狀;因此可采取利用電視網絡對家長的進行口腔保健宣教,幫助孩子刷牙并督促孩子正確刷牙,認識到此舉措的重要性。

    3.4 定期檢查口腔健康狀況

    據調查,72.26%的家長從未帶孩子看過牙,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的僅占10.18%。學齡前兒童乳牙健康有利于口頜系統正常發育,且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密切相關,建議家長通過咨詢口腔醫務人員或從書本中獲取知識,提高自身口腔保健知識水平,每半年帶孩子檢查一次牙齒,早發現,早治療。建議政府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制度和口腔衛生服務體系,例如各市、區、縣等定點口腔醫院推行窩溝封閉和局部用氟等有效的個人口腔保健措施。

    【參考文獻】

    [1]Arrow P,Raiieb J, Miller M. Brief oral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among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to reduce early childhood dental decay [J].BMC Public Health, 2013,13:245

    第5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新戰士;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指數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586-01

    隨著我國口腔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在社會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宣傳和普及,部隊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有其特殊性,但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依然應當緊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此,本次研究對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入伍新戰士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比較,以期對部隊今后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資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新入伍戰士108名,均為男性,年齡18至22周歲,分別來自全國5個省及直轄市,初中文化程度19名,高中及相當文化程度78名,大專以上11名,所有新戰士都已經通過征兵體檢和入伍身體復查。

    2.方法: 在新訓開始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爾后有針對性的對108名戰士進行為期3個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和發放口腔健康知識的小冊子,之后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并對開展口腔衛生健康教育前后108名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進行對比分析。

    3.調查標準和內容 :采用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lied,OHI-S)作為調查標準,即檢查具有代表性的6顆牙,包括16、26、11、31的唇(頰)面、36及46的舌面,簡化口腔衛生指數包括簡化軟垢指數(debris index-simplified,DI-S)和簡化牙石指數(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檢查器械為自帶光源的光纖口鏡和口腔專用牙周探針。檢查軟垢以視診為主,按標準記分,檢查牙石的方法是將探針輕輕插入遠中面齦溝內,然后向近中輕輕做探診,根據視診和感覺到齦溝內牙石的量,按標準記分[1]。人群軟垢及牙石指數是全體受檢人軟垢及牙石記分的平均值,人群口腔衛生指數為人群軟垢指數與牙石指數之和。

    記分標準:(Greene 和Vermillion 1960)

    DI:0=牙面上無軟垢

    1=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

    3=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

    CI: 0=齦上、齦下無牙石

    1=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或在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石

    3=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石

    4.質量控制 全部檢查診斷均由2名固定的經過嚴格培訓的口腔專科醫生檢查,并在檢查前進行標準一致性試驗,Kappa值為0.80。在每次檢查過程中,由組織者安排抽出10%的受試者作重復檢查,2次檢查的符合率為94%~95%。

    5.統計學處理 將檢查結果使用Microsoft Excel錄入計算機,采用SAS10.0軟件進行統計,應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比較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前,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38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1.25 ,平均牙石指數為1.134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后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02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0.965,平均牙石指數為1.05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口腔健康教育是讓人們理解并認可接受各種口腔疾病預防措施的一種教育步驟。在口腔疾病預防和診治工作的開展方面,武警基層部隊由于專業口腔醫療人員的有限和專業口腔科室設置的缺乏,導致該項工作開展水平不高,普及率不夠[2],致使部隊官兵普遍缺少口腔保健的專業知識,造成他們自我口腔健康維護能力不足,給部隊口腔疾病預防和保健工作帶來很多困難,這就要求我們武警部隊的口腔醫療人員加倍努力去改善這種局面,以部隊為基礎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新戰士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3],今后在武警部隊應有計劃、系統、長期地推廣口腔健康教育,更好地維護好廣大戰友的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陶偉、蔣勇。 促進農村地區AIDS患者及HIV攜帶者口腔健康措施的研究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293-296頁。

    第6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 學生;健康教育;窩溝封閉;牙周病;齲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health study,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defending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ental caries in schools. Methods 390 six-year teeth’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comparison group and two experiment group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78 students who lack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oral cavity and whose parents don’t agree to make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rest of 312 stud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re the students who have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have an operation of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e second group were students who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and can’t get systematical oral cavity health education. After half a year of one year, all the students’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s,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 will be check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more than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i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P

    【Key words】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Periodontal disease; Dental caries

    口腔衛生保健是“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牙病列為僅次于心血管和癌癥的非傳染性疾病。據文獻報道, 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 小學生又是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人群。牙周病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 引起口腔內牙菌斑積聚, 導致了牙周病的發生發展[1]。研究表明, 不斷、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2]。齲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齲病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齲的預防[3]。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全世界兒童推薦的一種保護新生恒牙的方法, 也是我國衛生部門向全國各地的幼兒園、中小學生推薦保護牙齒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國牙防組也向全國兒童推薦這種保護牙齒的方法[4]。為了解廣州農村小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六齡齒窩溝封閉術預防齲病和牙周病的效果, 特此展開相關調查。

    1 研究目標

    通過與學校密切配合, 對學生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咨詢、講座、與學生及家長互動等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取正確口腔保健知識, 了解六齡齒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促進健康教育及窩溝封閉項目在學校推廣應用。為口腔健康一級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內容

    2. 1 研究對象 通過普查九佛轄區內四所小學6~9歲的全部學生, 確定應實施窩溝封閉的3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 2 研究方法 將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 一組對照組及兩組實驗組。由于各種原因家長不同意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術, 也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78名學生對照組。把余下的312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實驗組一為系統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的學生。實驗組二是只對學生及家長宣教六齡齒行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單純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而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學生。

    3 效果評價

    3. 1 由口腔科與預防保健科共同設計調查問卷及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調查問卷以《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問卷》為基礎, 并根據實際情況及口腔臨床醫師意見, 部分內容適當修改。

    3. 2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窩溝封閉術。

    3. 3 干預后半年、一年對口腔健康知識知曉及行為形成、預防齲齒效果、牙周健康狀況的變化三組對比, 進行效果評價。

    6 討論

    調查發現, 教育后, 即使實驗組一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大有提升, 但有些健康知識掌握仍然較低, 如齲齒是由什么引起的知曉率為53.21%;關于牙菌斑的概念57.1%;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59.6%;而且在教育過程中發現, 學生關于什么是牙線, 怎么使用, 使用牙線的作用普遍認知較低。說明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全面不足。因此, 口腔健康教育還需進一步努力, 今后的教育工作應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推廣, 持之以恒。

    通過健康教育, 實驗組一健康行為改善較其余兩組更為顯著, 但有些方面如牙齦出血的正確處理干預后僅34.0%;含氟牙膏的使用率47.4%;正確刷牙方法55.8%;定期口腔檢查率58.3%。可能與缺少家長監督, 以及家長文化水平低, 對相關知識認知不足, 不正確指導有關。而且, 從表1和表2對比發現,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行為改善率提高更明顯。因此, 未來醫務工作者應多與家長、學校形成互動, 把家長、學生、醫護人員與老師很好的聯動起來, 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中探索建立一種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機制。

    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對英國不同人群實行口腔保健工作的綜合分析表明, 口腔保健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5]。本次實驗牙周健康人數教育后半年與一年比較, 一年后三組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口腔健康行為的逐步提高才能促使健康人數的不斷增多。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循證研究結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口腔衛生狀況有積極作用, 但對齲病的減少沒有明顯效果[6]。實施窩溝封閉術后, 實驗組一、二均無齲齒, 而對照組患齲率逐步提升, 由此說明窩溝封閉防齲的重要性。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齲病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從上述研究表明, 采取口腔健康教育的同時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一級預防措施, 可以有效的預防牙周疾病和齲病, 對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促進人類的健康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7(05):363.

    [2] 范旭.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Ch in J Conserv Dent), 2005, 15(6):337-339.

    [3] 洪偉,邊立新,鄭喜春.光固化窩溝封閉劑對六齡齒初期齲的治療.中國婦幼保健, 2002,17(8): 512-512.

    [4] 鄭伯鈞.預防兒童齲齒的良策-窩溝封閉.求醫問藥, 2006:39.

    第7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第三節 社區牙周病預防?

    牙周病的概況

    牙周病是社區成人口腔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世界大多數社區中廣泛流行,其發病的原因與影響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十分復雜。牙周病的發生、發展或停止是牙周微生物與宿主免疫炎性反應在先天、后天及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認為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同時,它又是冠心病、低出生體重嬰兒的一種危險因素。宿主免疫反應雖在早期有保護性作用,但生長期疾病發展過程中卻又造成牙周組織的嚴重破壞作用,一旦牙周炎發展,即引起牙周附著喪失。

    總之,由于牙周病的發生是宿主和細菌的生態失調的結果,因此,控制菌斑和保護牙周生態環境已成為社區牙周病防治的重要內容。

    牙周病的預防

    牙周病的預防非常重要,其主要目的是消除致病的始動因子及促進疾病發展的危險因素。

    社區預防牙周病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增強人群牙周病預防的意識,提高自我口腔保健和維護牙周健康的能力;②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祛除致病微生物,使牙周支持組織免遭破壞;③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狀態;④維持牙周治療的療效。

    實踐表明,在定期作口腔保健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日常自我菌斑控制是預防牙周病發生和控制其發展的最有效方法。重點做好以下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指在牙周組織受到損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襲,或致病因素已侵襲到牙周組織,但尚未引起牙周病損之前立即將其祛除。一級預防旨在減少人群中牙周病新病例的發生,主要是對大眾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導,最終達到清除菌斑和其他有害刺激因子的目的,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同時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

    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旨在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輕已發生的牙周病的嚴重程度,控制其發展。對局限于牙齦的病變,及時采取專業性潔治,祛除菌斑和牙石,控制其進一步發展。采用X線檢查法定期追蹤觀察牙槽骨情況,根據情況采取適當的治療,如潔治、根面平整或手術治療等。祛除促進牙周病發展的刺激因素,如祛除不良修復體、治療食物嵌塞、充填鄰面齲損等,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可得到顯著改善。二級預防的效果是在一級預防的基礎上取得的,其長期效果與患者是否能長期堅持各種預防措施有關。

    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旨在用各種藥物和牙周手術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組織病損,防止功能障礙,以義齒修復失牙,重建功能,并通過隨訪、精神療法和口腔健康的維護,維持其療效,預防復發。同時,還應治療相關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營養缺乏癥,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三級預防不僅需要社區公共衛生或保健人員的參與,也需要社區口腔醫生的積極參與。

    總之,社區牙周病的預防需要健康教育、衛生宣傳和具體預防措施相結合,但是其效果更有賴于患者對家庭防護措施的堅持和正確實施。

    社區牙周保健

    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牙科聯盟提出了社區牙周保健發展模式,社區牙周保健不可能包羅萬象,但可以按重點把牙周保健分成幾種不同類型。這個模式把社區牙周保健分成4級水平,加上基本急診保健。

    基本急診保健 所有社區都需要急診服務,急診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常用的措施是齦下刮治,切開引流,藥物治療與拔牙,一般可根據社區服務條件,提供治療選擇。目前,我國主要是通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醫院的口腔科或本社區內的口腔專科醫院建立合作關系,來為本社區居民提供這類急診服務的。

    一級水平 社區一級水平是開展以增強牙周健康意識,提高自我保健信息為目的的社區教育項目。計劃應規范,所供信息應清楚、無矛盾、定期強化,所用媒體應能覆蓋大多數人群,應協調社區各有關部門參與,包括促進自我評估與自我保健。自我保健始于個人能對自己的口腔組織狀態作出自我評估,如牙齦組織出血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口腔衛生指導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減少牙菌斑水平控制牙齦出血,減少破壞性牙周炎的患病率與嚴重程度,牙周健康與全身健康的聯系,口腔保健應成為每日常規保健的一部分。

    二級水平 社區二級水平是幫助自我保健,即幫助個人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用機械方法和化學方法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

    三級水平社區三級水平是中度牙周問題的保健,在包括一、二級水平的基礎上,加監督、篩選與治療。其中監督為建立和采用進一步檢查和專業干預的個人與特殊人群,篩選可增強意識,聯系與強化自我評估與自我保健項目,牙周篩選方法用CPITN定期檢查。

    第四級水平即菌斑控制,包括:①顯示菌斑;②菌斑控制的臨床評估;③機械性措施;④藥物方法等。

    社區牙周病預防關鍵――控制相關局部因素

    改善食物嵌塞 如果食物嵌塞在牙齒縫隙中,非常容易促進菌斑形成,故應及時通過刷牙、牙簽、牙線等方法解除食物嵌塞。

    調整咬合關系調整與改善上下牙齒的咬合關系,能減少細菌的滋生,進而降低菌斑形成。

    破除不良習慣應教育社區居民破除每天不刷牙或睡前進食等不良習慣。

    預防、矯治畸形牙齒對齊不良、殘缺等容易滋生細菌,故應及時預防、矯治牙齒畸形。

    制作良好的修復體一旦牙齒被損壞,應積極到社區口腔醫師處就診,進行良好的修復。

    社區牙周病預防關鍵――提高宿主抵抗力

    全身因素關系到牙周組織對局部刺激因素的反應,影響著牙周組織破壞的嚴重程度和修復能力。因此,牙周病的社區預防不僅要消除和控制局部刺激因素,還需要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合理營養 合理的營養可促進牙周結締組織的代謝和生理性修復。因此社區居民經常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D、C及鈣和磷的營養物質,可增強牙周組織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治療原發病 積極治療和控制與牙周病發生有關的全身性疾病,如內分泌紊亂、糖尿病、營養代謝性疾病、血液病及遺傳性疾病。

    加強監測 加強對社區高危人群的監測。青春期和妊娠期是牙周病特別是牙齦炎發生的高危期,除了積極調整內分泌平衡外,特別要注意對高危人群的專業性口腔護理,定期口腔檢查,進行常規的牙周沖洗和潔治。同時加強個人的家庭口腔衛生護理,避免細菌及其毒性物質對牙齦組織的侵襲。

    綜上所述,社區牙周病的預防必須采取口腔保健與專業性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性措施,才能消除引起牙周病的始動因子――菌斑微生物及其毒性物質,控制其他局部因素對牙周組織的影響,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降低牙周組織對疾病的易感性。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感染疾病,為了保證治療后牙周組織迅速恢復健康,并防止復發,治療后的維護和牙周病的預防同樣重要。最好的牙周維護治療為每3個月1次。一般在牙周治療完成后3個月即開始復查,詳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和牙周局部狀況,有無新的病灶發生;仔細檢查齦組織的情況,齦溝深度,有無牙齦出血,骨質修復動態,牙松動度,菌斑控制的情況。

    有目的地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口腔衛生指導,要求患者繼續進行個人口腔衛生護理、徹底消除牙菌斑,定期作齦上清潔和根面平整,消除菌斑和牙石,維持健康、衛生的口腔生態環境,使愈合或正在愈合的牙周組織免受細菌的再侵襲,防止牙周附著再喪失,使受損的牙周組織康復,長期處于健康狀態。

    附:社區預防牙周病實例報告

    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進行社區診斷與調查的過程中發現社區居民牙周疾病的患病率為20.3%,明顯高于該社區所在城市6.9%的平均水平。進一步分析發現,牙周病中牙齦炎占58%,牙周炎占35%,牙周創傷占4%,牙周萎縮占4%,即牙齦炎是第1位。而且,該社區牙齦炎患者以14~25歲的青少年為主。通過對患牙齦炎的青少年患者訪談,發現這些患者均喜歡在晚上光顧社區內的“大排擋”小吃,并且喜歡吃“大排擋”小吃中的烤羊肉串。他們吃完烤羊肉串后有的回家不刷牙就睡覺,有的回家雖然刷牙但不能把殘留在牙縫中的羊肉細絲刷干凈。針對以上情況,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健科進行如下的干預措施。

    向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匯報和反映該情況。

    通過發放免費宣傳資料、專家講課、社區廣播、黑板報、手機短信等形式對社區居民特別是社區青少年開展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

    在當地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在社區內的“大排擋”小吃的顯著位置粘貼正確刷牙的宣傳畫。

    第8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Kaskikot是一個有著約1萬人口的村莊,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安納普爾納峰腳下。幾乎每個村民都來自自給自足的農耕家庭,他們吃著自己種的糧食,生活非常艱辛。村民們的家務活特別多,打水,擠牛奶,生灶火煮飯。他們根本沒有精力走30分鐘到當地衛生站出席典禮,尤其是這會兒又下著大雨。

    按理來說,斯佩羅的典禮是非營利組織Eva Nepal的最高成就。斯佩羅于2007年創建了這個組織,致力于為當地村民提供亟須的口腔衛生保健服務。如今,衛生站首次愿意承擔責任,經營并投資牙醫診所。這次的典禮正是Eva Nepal和衛生站的交接儀式。但衛生站站長卡莫爾·班達里明確表態稱,他不希望與Eva Nepal或斯佩羅有任何瓜葛。

    次日早上,典禮開始一個小時后,Eva Nepal的員工在當地政府總部潮濕的大樓里等候著。他們拉了一條橫幅,橫幅寫著“Kaski口腔衛生保健計劃”。這時兩個老人來了,后面跟著幾個中年男子。一條流浪狗在雨中徘徊,隨后跌倒在門口。壓根看不到衛生站站長的影子。

    住在尼泊爾

    2007年,斯佩羅正式創建了Eva Ne-pal,早在2006年她就開始為Kaskikot村莊的牙科保健籌集資金。幾乎所有錢都來自家鄉人民的捐款。她的父母仍住在美國貝塞斯達的格林威治森林社區,每到感恩節時,大概35個來自他們社區的家庭和30個企業機構就會參與籌款活動。

    “勞拉想做她能做到的事。”她的母親南希·蔡斯說,蔡斯談到了女兒想去尼泊爾旅行的愿望。蔡斯是一名公益律師,同時是消費提倡者,曾與現代消費者權益之父拉爾夫·納德共事過。斯佩羅的父親唐·斯佩羅則是一個企業家,先前曾加入美國奧運會賽艇隊。他們的人生都不一般。他們的女兒也同樣希望如此。

    2001年,斯佩羅還是馬薩諸塞州的威廉姆斯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大三暑假期間,她第一次去尼泊爾旅行,在那里度過了三周時間。有一天她沿著鄉村小路往下走,看見一位婦女和孩子站在門口。斯佩羅掏出了照相機,但隨即放棄了照相的念頭。“我從美國這么遠的地方去到那里,但實際上我并沒有真正到那里。”她說,“我想站在那位婦女所站的地方。”

    2002年,斯佩羅再次回到尼泊爾,在那里待了兩個月,但她當時還沒想過長期計劃。“我想我會回到美國,做些有意義的事。”她說。但她發現,她投奔的尼泊爾志愿者組織并未給她安排任何工作,更糟糕的是,他們將她安置在當地一個有影響力的校長家,這位校長名叫布希姆·蘇貝迪。斯佩羅仿佛也在走“旅游”式志愿者的路。她說服蘇貝迪讓她換個地方住。蘇貝迪提議讓村里的寡婦拉迪卡收留她,拉迪卡與她的兩個女兒一起住在兩間泥磚屋里。這標志著一段長期關系的開始。

    2003年,斯佩羅第三次返回尼泊爾,此時她已完全獨立于志愿者組織,她在拉迪卡家里住了9個月。其間斯佩羅幫忙做家務活,還慢慢學會了尼泊爾語(拉迪卡的女兒比什和瑪麗卡會講一點英語,拉迪卡則一點都不會)。剛開始時斯佩羅在閣樓打地鋪睡,后來她搬到樓下跟比什共睡一張床。斯佩羅已經是站在門前的那位女士了。

    并不是說她已適應或打算在那里永久住下去。斯佩羅無論走到哪兒都能吸引當地村民的目光:有著一雙巧手的高大白人女子。在村民們看來,美國人—或美國人的錢—可以解決生活中的日常困擾。其中最大的困擾之一就是牙痛。許多村民都有牙痛的毛病,他們問斯佩羅拿止痛藥。而當地衛生站的唯一牙科工具是一把銹跡斑斑的鉗子。

    斯佩羅發現,村民們都任由牙齒腐爛,最后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松掉。他們確實有牙刷,只是不常用。“牙膏牙刷都有,”她說,“問題是他們沒有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很難改變他們的習慣。”

    2004年,尼泊爾政府起草了一項國民口腔健康政策,承諾為該國的農村居民提供口腔衛生保健服務。該計劃跟斯佩羅的計劃極其相似:在學校組織刷牙課程,衛生站的定期免費牙科診療。但九年后,只有少數村莊提供了牙科服務。

    斯佩羅決定做點什么。

    不做“旅游式”志愿服務

    近年來,援助如洪水般涌向尼泊爾。西方人為喜馬拉雅山脈的美麗和神秘傾倒。越來越多歐美人渴望到那里去花錢。1990年代,220個非政府組織在尼泊爾政府登記注冊,加入了社會福利委員會。如今,已有近4萬個這樣的非政府組織。有一些是短期志愿者服務,或者他們更像“旅游”,走馬觀花地晃一圈。“如果你真的想幫助這個國家,你會培訓當地人。”美國喜馬拉雅協會主席艾麗卡·斯通說。這需要長期執行計劃,并且你不能讓當地人給你提供住宿、食物或翻譯服務。

    但斯佩羅不想做“旅游”式志愿服務。很久以前,她決定實施一個自我維持、基于社區的計劃,此計劃不需要任何西方人也可以運作。她下定決心要實現這幅藍圖,即使當地村民固執地不肯改變態度。

    幾年下來,斯佩羅已擴大其牙科保健計劃,現在已有超過13000人享受到了她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在學校組織的刷牙課程,社區教育課程,衛生站的定期免費牙科診療,以及為村民提供大醫院的牙科門診折扣等。若沒有格林威治森林社區的熱心援助,這些都無法實現。

    如今,孩子們每天早晨都很自覺刷牙。他們排成長隊,手握牙刷,等待學校的口腔衛生教員發放牙膏。他們身后矗立著一棟新校舍,那是由一個國際NGO組織建造的。在校園的一角,一棟歐洲人建的小建筑物被荒廢。

    在Lwang Ghalel村莊,幼兒園孩子的母親聚集起來上第一堂口腔衛生課。Eva Nepal的口腔保健教員正在講解蛀牙和填料,他解釋說,因為孩子們的口腔仍在發育,拔除受感染的牙齒會導致嚴重的牙齒正畸問題。他強調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最后以一場關于牙科神話的討論收尾。一位老人說很高興自己掉光了牙齒,這時全部媽媽們都噓聲讓他安靜。討論結束后,幼兒園教師收到牙齒檢查報告,那些需要補牙或拔牙的孩子會拿到一張小紙片,紙片上要求父母陪同前往診所。

    第二天,孩子們在一間空曠的教室外排好隊。教室里有兩條長凳,分別坐著Lwang Ghalel村莊的牙科技術師和來自博卡拉的一位牙醫。孩子們忍受著醫生在他們嘴里戳戳刺刺。到下午時,20個孩子接受了治療。還有15個需要治療,但他們的家長還沒出現。難道孩子們沒將小紙片交給他們家長?還是家長太忙了?斯佩羅不知道該怎么辦。

    “如果是在美國,顯然要有家長陪同才能對兒童進行治療,”斯佩羅說,“但在尼泊爾卻沒有這種意識,這里養孩子的觀念跟美國不一樣。”斯佩羅擔心,如果那天有蛀牙的孩子得不到治療,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回來。跟Eva Nepal的團隊及校長商量后,斯佩羅最終選擇讓這些孩子進去接受治療。

    整個過程一直很順利,直到一個有嚴重口腔問題的小女孩出現。她的臼齒已腐爛,門牙牙齦也長了膿瘡。牙醫將門牙拔掉,但考慮到未來牙齒正畸問題,于是留下了臼齒。小女孩被拔痛了,受了驚嚇,開始哭了起來。“很可怕,我們說的是一個6歲的小孩。于是我幾次走到她面前跟她說話。我讓老師跟她坐一起,確保她沒事。”斯佩羅說。后來小女孩回家了。

    半小時后,小女孩的母親怒氣沖沖地出現了。“為什么你不拔掉大牙?”她質問牙醫。“那顆牙被感染了!但你卻拔了門牙,門牙還好好的。現在我女兒要瞎掉了!”牙醫說這個問題在前一天的教育環節里已經解釋過,那位母親沒有參加。最后,她平靜下來,對她女兒接受的治療表示很滿意。

    政治角力

    衛生站站長卡莫爾·班達里終于出現在斯佩羅的典禮上,他遲到了將近兩個小時。他坐在講臺上,緊挨著Eva Nepal的成員、村中長者和另一位受政府任命的官員,這名官員同班達里一道控制了整個村莊的預算。這些人都坐在一排,面對著空蕩蕩的大廳。

    這場活動根本不像典禮,更像高中辯論。Eva Nepal的成員挨個發言,向場下寥寥無幾的觀眾解釋口腔衛生的重要性。然后他們都轉向班達里,禮貌地向他道謝。但班達里完全不予理會。他做了10分鐘的講話,說由于國家不穩定的原因,村里缺乏財力人力來實施牙科計劃。

    之后斯佩羅應邀上臺講話。她用流利的尼泊爾語發表講話,跟其他人一樣,她表達了對班達里的謝意。辯論結束后,班達里簽署了官方文件,文件規定衛生站將負責經營并資助Eva Nepal的牙科計劃。

    其實,Eva Nepal可以繞過班達里直接資助Kaskikot村莊的牙科計劃。但即使Eva Nepal的資金狀況允許,斯佩羅也不會同意。經過兩年的努力后,每個村莊都同意接管牙科計劃。如果斯佩羅破例,她在其他地方也將失去村民信任。為了改變班達里的主意,Eva Nepal團隊需要集結集體的力量給另一名政府官員施壓,迫使他加入他們的陣營。

    第9篇:口腔保健計劃范文

    [關鍵詞] 東鄉族; 保安族; 裕固族; 口腔健康狀況; 行為

    [中圖分類號] R 780.1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7518/hxkq.2013.05.011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為中國稀有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甘肅省境內, 少數民族由于受到居住地區的環境因素、生活習慣、飲食習俗、宗教文化等的影響,在健康狀況和疾病的發病情況上可能表現出自己的特點。為了解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中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以及相關的口腔衛生保健行為,為少數民族地區制定口腔保健規劃和改善口腔健康狀況提供理論依據,在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及省科技合作項目的支持和指導下,本研究分別對3個民族的35~44歲中年人群的齲病和牙周病情況及相關的口腔衛生行為等進行了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35~44歲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常住人口,調查之月在當地居住達到6個月以上,實足年齡計算以調查日期為準。按照民族、性別分層隨機抽樣,分別選取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的保安族和東鄉縣的東鄉族居民、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的裕固族居民為研究對象,每個民族地區隨機抽取3個鄉鎮為調查點,按男女近似1∶1的比例抽樣,共對445名35~44歲3個民族居民進行了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平均年齡(39.4±5.7)歲。東鄉族145名,其中男64名,女81名;保安族151名,其中男66名,女85名;裕固族149名,其中男58名,女91名。

    1.2 檢查方法及標準

    齲病和牙周病的檢查與診斷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1]和《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2]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在人工光源下,以視診結合探診的方式進行檢查,檢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鏡、CPI探針。檢查標準如下。1)冠齲:牙齒的窩溝點隙或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或明顯的釉質下破壞或明顯的可探及軟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損,用CPI探針證實視診所判斷的咬合面、頰舌面、鄰面的齲壞;2)根齲:牙根已暴露,用CPI探針探診有軟或皮革樣感的病損;3)牙周情況:檢查受檢者全口牙齒的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袋深度,大量牙結石覆蓋根面、殘根和有不良修復體而無法檢查者及缺失牙除外。

    1.3 問卷調查

    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標準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采取發放問卷、工作人員現場指導、被調查人自行填寫、當場收回的方式進行,問卷內容主要包括35~44歲人群口腔衛生行為和口腔保健知識及行為情況。收回有效問卷共431份,東鄉族140份,其中男63份,女77份;保安族142份,其中男63份,女79份;裕固族149份,其中男58份,女91份;問卷有效率為97%。

    1.4 質量控制

    4名檢查者均為口腔專業本科學歷,具有5年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經過統一的培訓,培訓Kappa值為0.79~0.83,中期督導Kappa值為0.87~0.91,可靠度優。調查現場使用統一配置的移動牙科椅、照明燈及檢查器械,配備4名記錄員。問卷調查前4名調查員均經過統一培訓,技術一致性達到90%以上。

    1.5 數據錄入與統計學處理

    雙錄入法錄入數據以控制數據錄入質量,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檢查結果進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齲病情況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35~44歲人群患齲情況見表1。1)35~44歲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冠齲齲均分別為1.40±1.43、3.98±3.11、1.73±2.76,患齲率分別為48.28%、79.47%、67.11%。統計分析表明,3個民族冠齲患齲率之間有統計學差異(χ2=

    32.083,P=0.000),兩兩比較也均有統計學差異(東鄉族與保安族之間,χ2=31.313,P=0.000;東鄉族與裕固族之間,χ2=10.693,P=0.001;保安族與裕固族之間,χ2=5.855,P=0.016)。2)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根齲齲均分別為0.93±1.84、2.70±3.79、0.91±1.44,患齲率分別為38.62%、69.54%、42.95%。統計分析表明,根齲患齲率在東鄉族、保安族之間有統計學差異(χ2=28.499,P=0.000),保安族與裕固族之間有統計學差異(χ2=21.545,P=

    0.000),東鄉族與裕固族之間無統計學差異(χ2=

    0.571,P=0.450)。

    2.2 牙齦出血及牙石檢出情況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35~44歲人群牙齦出血及牙石檢出情況見表2。1)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牙齦出血牙數及牙齦出血率分別為16.32±11.85、86.90%,15.86±10.98、90.07%,5.71±7.06、65.77%;統計學分析表明,東鄉族與保安族間無統計學差異(χ2=0.731,P=0.390),東鄉族與裕固族(χ2=18.078,P=0.000)、保安族與裕固族(χ2=25.795,P=0.000)間有統計學差異。2)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牙石牙數及檢出率分別為27.21±5.57、99.31%,24.07±6.99、100.00%,22.65±7.81、99.33%,牙石檢出率均接近100%;統計學分析表明3個民族間無統計學差異(χ2=1.032,P=0.597)。

    2.3 牙周袋檢出情況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35~44歲人群牙周袋情況見表3。由表3可見: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牙周袋牙數及檢出率分別為10.10±10.97、68.97%,8.65±10.04、67.55%,2.25±4.27、43.62%。統計學分析表明,東鄉族與保安族間無統計學差異(χ2=

    0.068,P=0.794),東鄉族與裕固族(χ2=19.164,P=

    0.000)、保安族與裕固族(χ2=17.396,P=0.000)間有統計學差異。

    2.4 口腔衛生行為情況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35~44歲人群口腔衛生行為情況見表4。由表4可見:35~44歲人群中,只有69.84%的人每天刷牙,17.17%每天至少刷兩次牙,9.05%很少或從不刷牙,刷牙行為中東鄉族最差,裕固族最好,但裕固族和保安族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裕固族和保安族均好于東鄉族(P

    2.5 口腔保健知識及行為情況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35~44歲人群口腔保健知識情況見表5。

    由表5可見:46.87%的人認為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95.59%的人知道口腔健康重要,3個民族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82.60%的人知道定期口腔檢查是必要的,裕固族的知曉率高于東鄉族與保安族(P0.05);56.15%的人認為“牙齒天生,和自己保護無關”是不正確的,裕固族和保安族的認知率相近,均高于東鄉族(P

    3 討論

    齲病和牙周病是影響人類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兩大疾病,這也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3]。口腔疾病由于患病率和發病率特別高,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健康問題,已成為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4-5]。35~44歲中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是全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調查結果可以作為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基線資料,用于監測牙周健康狀況的發展趨勢并分析可能的衛生行為因素,為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有計劃地開展口腔預防保健工作規劃提供指導。

    本研究顯示,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冠齲患齲率分別為48.28%、79.47%、67.11%,冠齲齲均分別為1.40±1.43、3.98±3.11、1.73±2.76,根齲患齲率分別為38.62%、69.54%、42.95%,根齲齲均分別為0.93±1.84、2.70±3.79、0.91±1.44,保安族、裕固族冠齲患齲情況高于2008年全國水平[2],根齲齲均及患齲率3個民族均明顯高于全國[2]及其他省市[6-8]的調查報告,提示這3個民族35~44歲人群齲病患病率高,根齲的發病率尤為嚴重。根齲的高發病率可能與少數民族喜食肉食、刷牙方式不當以及保健知識不足而導致的牙齦退縮、牙根外露、牙間隙增寬、食物易嵌塞等有關。

    從牙周健康狀況來看,2008年全國35~44歲人群牙齦出血、牙石、牙周袋檢出率分別為77.3%、97.3%、40.6%。本研究中,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牙齦出血檢出率分別為86.90%、90.07%、65.77%,牙齦炎的發病率裕固族最低,東鄉族和保安族明顯高于全國;牙石檢出率分別為99.31%、100.00%、99.33%,均高于全國,這反映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中年人的口腔衛生狀況差;牙周袋檢出率分別為68.97%、67.55%、43.62%,東鄉族與保安族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牙周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東鄉族與保安族較差,裕固族相對較好,但總體發病情況并不容樂觀。

    良好的口腔衛生對預防齲病及牙周病具有重要的意義,刷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自我口腔保健行為,是機械性去除菌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本次口腔衛生行為調查顯示,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很少或從不刷牙的比例分別為23.57%、3.52%、0.67%,刷牙行為東鄉族最差,裕固族最好,這提示3個民族的刷牙行為與牙周健康狀況呈一定的正相關性,但與齲病的發病情況卻不然,可能的原因是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與微生物、基因遺傳、免疫調節以及口腔衛生等多種因素有關,考慮影響因素時還應進行綜合評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口腔衛生可能對牙周疾病的防治意義更大。

    本次調查顯示,3個民族35~44歲人群對5個口腔保健知識的知曉率中,有3個知識點的知曉率在80%以上,2個知識點的知曉率為50%左右,其中46.87%的中年人認為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正確率顯著低于全國的64%,有38.75%的中年人認為“牙齒是天生的,與自己保護無關”是正確的,說明3個民族口腔保健知識知曉情況較差,有必要加強成年人的口腔健康教育。由本調查結果還可以看出,只有20.19%的人牙痛時會找醫生治,大部分人會選擇自己挺或者吃藥,有42.23%的人從來沒有看過牙病,提示3個民族的中年人利用醫療資源情況較差,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以及增加并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是改善目前就醫率低、患病率高的重要途徑。民族間數據分析顯示,裕固族明顯好于東鄉族及保安族,東鄉族與保安族情況相似,這表明口腔健康狀況與口腔保健知識知曉情況以及對醫療資源的利用情況有關。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肅省特有少數民族,各民族人口大約1萬人,東鄉族與保安族地域毗鄰,飲食主要是以小麥、豆類、土豆為主,牛羊肉為副食,裕固族以牧業為主,喜食酥油奶茶以及牛羊肉,民族之間有差異。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東鄉族患齲率最低,裕固族牙周健康狀況較好。分析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除了地域文化、生活習慣、口腔衛生以及保健意識等因素以外,基因遺傳因素可能在疾病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9-10]。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從分子水平來揭示疾病的易感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少數民族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1-21.

    [2] 齊小秋.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84-104.

    Qi Xiaoqiu. Report of spot check of the third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oral health status[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84-104.

    [3] 程睿波, 張穎, 陶薇, 等. 遼寧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義齒修復情況調查分析[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07, 25

    (6):576-579.

    Cheng Ruibo, Zhang Ying, Tao Wei, et al. Study on tooth loss and prosthetic condition of middle-aged and elders in Liaoning province[J]. West China J Stomatol, 2007, 25(6): 576-579.

    [4] 胡德渝. 中國人口結構與口腔疾病的改變趨勢[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00, 18(2):126-128.

    Hu Deyu. The changing trends of demography and oral diseases for Chinese dentistry[J]. West China J Stomatol, 2000, 18(2):126-128.

    [5] 胡德渝. 我國口腔健康、疾病趨勢及發展方向[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09, 2(9):513-516.

    Hu Deyu. Oral disease, health status and trends in China

    [J]. Chin J Pract Stomatol, 2009, 2(9):513-516.

    [6] 張輝, 侯瑋, 韓永成, 等. 北京市中年組人群恒牙齲病抽樣調查報告[J]. 北京口腔醫學, 2009, 17(6):333-336.

    Zhang Hui, Hou Wei, Han Yongcheng, et al. A survey of permanent teeth caries in adults in Beijing[J]. Beijing J Stomatol, 2009, 17(6):333-336.

    [7] 歐堯, 黃少宏, 范衛華, 等. 2005 年廣東省成年人恒牙根齲病抽樣調查報告[J]. 廣東牙病防治, 2007, 15(5):220-

    223.

    Ou Yao, Huang Shaohong, Fan Weihua, et al. Root caries in anGuangdong cohort: a sampled investigation[J]. J Dent Prevent Treat, 2007, 15(5): 220-223.

    [8] 張穎, 程睿波, 劉璐, 等. 遼寧省人群患齲狀況及趨勢的抽樣調查分析[J]. 上海口腔醫學, 2007, 16(4):351-354.

    Zhang Ying, Cheng Ruibo, Liu Lu,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caries in Liaoning province[J]. Shanghai J Stomatol, 2007, 16(4):351-354.

    [9] Shuler CF. Inherited risks for susceptibility to dental carie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韩免费网站|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人在线手机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成人18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