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

    第1篇: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醫院信息系統主要包括:HIS系統、PACS系統、LIS系統、手麻系統、電子病歷等;這些系統所包含的數據基本囊括了醫院所有的數據。這樣就要求醫院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來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時效性,確保數據能長期保存,且不被非法訪問。

     

    1硬件設施的建設

     

    以本人所在醫院為例,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大量數據存儲時,采用磁盤陣列方式,通過光纖接口將應用服務和數據存儲進行高效對接,在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時,又保證了傳輸的高速性。同時其中兩臺指定的磁盤陣列之間可以通過復制技術,實現了兩個磁盤陣列中的數據的同步,實現了數據的冗余,保證了醫院數據的安全。同時,為了保證未來5年內的數據增長可能占用的空間問題,設計時集中存儲設備的容量不低于5TB,集中備份設備的容量不低于5TB。為了實現對磁盤陣列的有效管理,我們建立了一個高效、穩定、可靠的安全的管理平臺,應用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容量存儲設備對信息系統相關數據進行整合,形成存儲網絡和數據存儲中心,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2數據庫的信息安全

     

    數據庫是醫院信息系統的核心之一,因而數據庫的信息安全在整個醫院信息安全方面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了保障醫院數據信息的安全,在實施了嚴格的硬件保障前提下,重點從日常管理方面制定了維護制度和操作規范。

     

    首先設置數據庫的訪問權限,對數據庫的訪問我們醫院采取專人負責,訪問數據庫是需提供用戶名、口令;并且對用戶的關鍵數據操作進行記錄,以備以后追蹤審計;

     

    然后劃分了3種角色,即:數據庫服務器管理員,具有最高權限,承擔數據安全的主要責任,系統管理員,分別負責不同數據庫的維護,承擔相應系統數據庫安全責任;普通用戶,能夠數據記錄,不能修改數據結構,對數據記錄的完整性,有效性負責;

     

    接著對外部系統數據對接用戶的權限管理,由系統管理員負責為外部系統對接提供賬號信息并分配相應權限,防止外部系統對本系統數據造成災難性影響;

     

    最后關鍵數據監控機制,實施對數據庫訪問的實時監控,為了防止人為的出錯,我院購買了數據庫實施監控軟件,對任何時段,任何人訪問數據庫,做的具體什么工作都有監控,有效阻止人為破壞的發生,同時也保護了病人的隱私。

     

    3網絡系統的安全

     

    由于醫院日常業務的特殊性,必須保證網絡通信7x24小時無故障運行,以保障診療數據和監護信息實時準確地記錄下來,為臨床醫療提供可靠參考,一旦出現長時間的網絡故障,并且沒有科學的應急方案,將會造成數據丟失,給醫院和患者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我院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內外網分開訪問,內網數據不能被外網訪問,這樣保證信息訪問的安全性,同時我院在網絡結構上采用總線型拓撲方式,核心交換機是2臺思科WS-C2918,采用雙機均衡模式,實現了關鍵業務的鏈路冗余及網絡冗余,保障了網絡的穩定運行。

     

    為了保證通信的安全高效,核心交換機與各大樓或樓層交換機之間全部采用雙光纖連接,特別是在各個門診大樓和機房相連接的地方,采用交換機雙核心工作模式,保證了日常通信業務的穩定性。同時網絡結構不超過三層,根據各個樓層詳細劃分VLAN,實現各個病房樓網絡的獨立性,這樣當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判斷問題的出處,及時解決問題,有力保障了網絡的穩定性。

     

    結語

     

    醫院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性對于當前每一個醫院都是不言而喻的;其系統的安全和管理是一個整體。管理策略能切實認真地實施,制度能與時倶進,方能實現安全的目標。同時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從技術水平上,提高醫院信息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對硬件、軟件和網絡的技術支持能力;另一方面,從規章制度上,要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加強對內部使用者的監管,并提高內部人員的安全意識,使醫院信息系統為臨床醫療和管理工作提供可能的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阿孜古麗.醫院數據庫數據安全維護的分析及策略[J].中國醫療設備,2011

     

    [2]陳凌平,馬宗慶,郭振華.浙江省臺州醫院計算機中心醫院信息系統安全與管理建設淺談on.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0(03).

    第2篇: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一、總則

    (一)目的

    為認真做好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監測、藥物和公共衛生干預等準備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流行發生時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對公眾健康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充分準備。堅持“預防為主”工作方針,積極組織落實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有力,協調有序。堅持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積極協調各級、各部門落實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準備和應急處理工作。

    加強能力,提高水平。加強人員、技術和物資準備,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準備工作和應急處理工作。

    及時預警,有效應對。加強疫情監測預警能力,依靠科學技術,及時做好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項工作。

    (三)編制依據

    《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衛生部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與應急預案》、《青海省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應急預案(試行)》》。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應對準備工作及流行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工作。

    (五)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階段劃分和應急反應分級

    根據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點,將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大流行階段和結束階段。依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規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生和流行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將甲型h1n1流感疫情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進行預警,分別實行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應急反應。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階段由州衛生局組織有關專家判定。州衛生局就疫區的劃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就當地疫區的劃定和宣布向本級政府提出建議。

    1、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發生前的階段。由于其潛在的流行威脅,必需做出相應的應急反應。應對流行的準備階段包括下列幾種情況及應急反應級別。

    (1)無應急反應階段:無甲型h1n1流感病例報告。

    (2)藍色預警——ⅳ級應急反應階段:人類標本中分離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檢測到抗體,但未出現臨床癥狀。

    (3)黃色預警——ⅲ級應急反應階段:人類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發病,但未發生人傳人病例。

    (4)橙色預警——ⅱ級應急反應階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傳播范圍相對局限。

    2、大流行階段,紅色預警——ⅰ級應急反應階段

    出現下列兩種情況之一,即為大流行階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續快速地傳播;

    (2)衛生部宣布發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衛生廳宣布我省發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結束階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衛生局組織專家組論證,結合省級專家組意見判定大流行結束。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甲型h1n1流感流行準備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州衛生局,負責流行準備工作的日常事務。其職責為:

    1、領導、協調全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預防控制和醫療準備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制定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準備工作計劃;

    (3)加強甲型h1n1流感監測工作和監測系統建設;

    (4)做好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干預準備工作;

    (5)定期組織州衛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專家組分析、評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對準備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2、配合州政府有關部門,建立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交流機制和渠道。

    3、根據上級部門授權,及時公布有關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發出預警,提出相關措施建議。

    (二)職責分工

    1、共同職責

    (1)準備階段

    各部門制定相應的流感應急方案,做好各部門準備工作,及時相互通報甲型h1n1疫情監測信息。運用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媒體及宣傳畫、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向群眾普及防治知識,勸阻群眾取消或推遲赴疫區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階段

    各部門按照本部門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職責、確保流感大流行階段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不延誤工作的開展。保證其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與衛生部門合作,提供相應的防護措施。部門間應及時相互溝通、交換信息,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2、部門具體職責

    為保證防控工作各個環節的銜接、協調、有序進行,成立“人民政府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州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州政府辦公室、州衛生局、州委宣傳部、州發展改革委員會、州經濟貿易委員會、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財政局、州農牧局、州交通局領導任副組長,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州婦聯、州監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設局、州工商局、州質監局、州食品藥品監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隊、德令哈車務段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州衛生局。

    各成員部門按照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原則,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做好應對準備,明確相關職責,落實防范措施,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做好各部門方案。落實相關防范措施,密切跟蹤境外疫情發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風險評估工作。各部門職責分工如下:

    州衛生局組織協調全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預防控制和醫療準備工作。加強甲型h1n1流感監測和監測系統建設,做好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干預準備工作,定期組織州衛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專家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對準備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配合州政府有關部門,建立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交流機制和渠道,及時公布有關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發出預警,提出相關措施建議。

    州委宣傳部組織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單位,及時報道州衛生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并積極主動地正確引導輿論,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宣傳報道、危機心理干預和防病知識普及。

    州發改委負責協調維護市場秩序,保持物價穩定。

    州經貿委負責組織應急藥品、醫療設備和器械、防護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儲備和調度,保證供應。組織做好參加外經貿活動人員的宣傳、登記、觀察工作,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外經貿活動期間跨地區傳播擴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視疫情動態和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事件,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協助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落實強制隔離措施。做好突發應急處理的涉外事務,協助衛生等部門對曾往返流行地區人員進行登記造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州財政局負責安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經費,并做好經費和捐贈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對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員進行檢疫、查驗工作,防止傳染病通過交通運輸環節傳播。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人員以及防治藥品、器械等急用物資和有關標本的運送,做好疫區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農牧局負責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開展對與人類接觸密切的動物相關傳染病的監測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實履行食品流通環節安全監管職責。

    州教育局和州婦聯組織實施各類學校、托幼機構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學校、托幼機構內發生,做好在校(園)學生、兒童和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和自我防護工作。

    州科技局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制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治技術研究方案,統一協調、解決檢測技術、藥物和應用中的科技問題。

    州民宗局會配合有關部門在主體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員中開展甲型h1n1流感宣傳教育工作,協助處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關系的特殊事宜。

    州監察局負責落實防控工作中的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問責制,加強防控工作各環節的監察,依法查處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行為。

    州民政局組織和動員社區村委會力量,參與群防群控。協調做好死亡人員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衛生部門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制定并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人員的工傷待遇政策。

    州建設局負責指導、督促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建筑企業,做好建設工地農民工的宣傳教育等工作。

    州質監局負責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護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產企業實行嚴格質量監管。

    州旅游局組織做好旅游團隊及人員的宣傳、登記、觀察工作,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州內外團隊中發生和跨地區傳播擴散。

    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藥品、醫療設備和器械生產等環節的監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隊組織指揮武警部隊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行動,配合公安機關做好事件現場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車務段負責組織對進出火車站和乘坐火車的人員進行檢疫、查驗工作,將發現的傳染病人和疑似傳染病人移交指定的醫療機構處理,防止傳染病通過鐵路運輸的環節傳播。確保鐵路安全暢通,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人員以及防治藥品、器械等急用物資和有關標本的運送,做好疫區的鐵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準備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

    全州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及時了解準備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準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學性、實用性和指導性;通過組織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落實措施;

    各成員單位指定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并確保信息和政令的暢通。

    (四)應急指揮組織

    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州衛生局負責組織、協調應急處理工作,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應急指揮部的建議。

    三、準備工作

    在特定的時間內,不同地區會處于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階段,因此,準備工作是個連續的過程,并貫穿于應對工作的始終。

    (一)監測

    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加強甲型h1n1流感疫情監測預警。

    1、監測工作內容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機構要認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監測、暴發疫情監測工作。

    醫療機構要按有關要求,采集流感樣病人標本,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將標本及時按要求運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實驗室進行檢測和病毒分離,并報告結果。

    2、報告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全國流感、人禽流感監測實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監測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和方案進行報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利用“全國流感、人禽流感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對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監測信息進行綜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保持信息溝通,及時收集分析全國、全省流感監測信息,報告州級衛生行政部門,并及時反饋給各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有關醫療機構。

    州衛生局協調有關部門建立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交流和合作機制,及時互通甲型h1n1流感監測相關信息。

    (二)醫療救治機構準備

    州衛生局指定州人民醫院和格爾木市、天峻縣、都蘭縣、烏蘭縣、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醫院為集中定點救治醫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啟動臨時醫療救治點的工作預案。在省衛生廳確定格爾木市人民醫院為省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的基礎上,確定州人民醫院為州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兩家醫院按照《流感監測方案》,做好監測、報告、分析等有關工作。

    疫情應對處置中,對德令哈地區有關人員需要采取隔離措施進行醫學觀察的情況,10人以下人員在州人民醫院隔離觀察,10-18人在州蒙藏醫院隔離觀察,18人以上的請示州政府確定在相對偏遠、獨立的賓館隔離觀察。各地自行確定隔離觀察場所。

    (三)人員準備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建由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檢測等專家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和以臨床醫學專家為主的醫療救治專家組,負責本轄區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業務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指導做好病人診斷、救治和疫情的調查處置工作。

    定點醫療救治機構要成立醫療救治專家組負責病人的救治。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組建流行病學、消毒、實驗室檢測等專業人員參加的疫情應急調查處理小分隊。

    (五)技術準備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對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專業人員熟悉并掌握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治療原則、消毒、隔離、防護措施和技術要求。各級舉辦相應的培訓班,培訓對象包括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衛生管理人員和鄉村醫生。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制定應急演練方案,定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應急演練,總結提高應急實戰能力。為強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提高多部門參與協調處置能力,適時開展多部門參與的綜合應急演練。

    (六)經費和物資準備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安排落實本級防治專業人員培訓、宣傳教育、疫情監測、病人救治、應急疫情調查處理等工作所需經費,保障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和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應急反應和結束

    州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部門,依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按照本方案應急反應級別,根據州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反應機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組織落實相應的防控應對措施。

    (一)ⅳ級應急反應

    發生地將分離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員送定點醫療機構,做好醫學觀察、消毒和院內感染控制工作。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采集密切接觸人員標本進行分離,進行醫學觀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級應急反應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觸者處理

    列為醫學觀察者,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疑似、確診病例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為期至少7天的隔離治療,若7天結束后仍發熱,應繼續隔離直至體溫正常。隔離治療期間,疑似、確診病例要按診療方案規范管理。

    所有相關醫療機構應做好院內感染控制以及醫務人員和病例的個人防護,具體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執行。

    按照密切接觸者的判定原則,對疑似、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并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隨訪,每日測量體溫和健康詢問,做好登記。對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者,在采取有效防護條件下,應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判定和管理,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的有關要求進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學現場調查

    對報告的所有病例立即進行流行病學現場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病例基本情況、居住地及家庭背景、發病和就診經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和轉歸情況、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觸者情況等,參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和填表說明。

    在疫情調查處理進程中或結束后,應及時對流行病學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撰寫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并及時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州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將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學調查表和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上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學調查原始資料、分析結果和調查報告應及時整理歸檔。

    3、監測和報告

    全州各級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設立發熱及流感樣病例預檢分診點或指定專人加強預檢分診工作,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對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樣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進行隔離和報告,并采集標本,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實驗室進行分離鑒定。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對所有流感樣病例及時報告并轉診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力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發現疑難病例要按照轉診、會診程序,嚴格執行醫治要求,實行“首診負責制”。

    醫療機構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流感樣病例要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發現可疑病人立即隔離、報告、采集標本,由當地疾病控制機構送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感實驗室進行流感分離鑒定。

    衛生、農牧、公安、質監、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機構應及時相互通報甲型h1n1流感監測信息。

    4、疫情、信息

    州衛生局經省衛生廳授權、州政府同意,負責向社會本行政區域內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衛生局及時向社會公布監測和防治工作情況。

    5、其它公共衛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協助和指導做好對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場所的環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與咨詢

    疫情發生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及時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眾出現流感樣癥狀要及時就醫,減少外出,外出時佩戴口罩。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外公布咨詢電話,接受群眾有關流感防治知識的咨詢。

    (三)ⅱ級應急反應

    在ⅲ級應急反應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措施:

    1、檢疫

    疫情發生地區對外出人員實行交通檢疫措施,測量體溫,對體溫≥37.5℃者進行醫學觀察。

    未發生疫情地區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員實行交通檢疫措施,進行詳細登記,測量體溫,詢問有關癥狀,對體溫≥37.5℃者進行醫學觀察。對可疑病人,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作進一步醫學檢查,并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未發生疫情地對來自疫情發生地區人員實行健康隨訪制度,要求每日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健康狀況,出現癥狀者,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進行醫學檢查。

    2、緊急措施

    疫情發生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疫情流行情況,就實施疫區封鎖、停產、停業、停課等措施向當地政府提出建議。

    3、病例轉運

    醫療救治病例收治到定點醫院,轉運工作由接診醫療機構或急救中心承擔,轉運過程中司機和醫護人員要采取預防措施。

    (四)ⅰ級應急反應

    大流行期間,對衛生資源實施統一管理和調度。

    1、醫療救治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況,調動一切醫療資源,加強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時,建立和啟用臨時醫療救治點。

    醫療機構就診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須佩戴口罩。

    2、監測策略調整

    監測重點為收集和報告流感樣病例就診數、住院病例數和嚴重病例、死亡病例情況,病人藥品使用和耐藥情況、其他物品的使用情況,為掌握疫情進展、疾病嚴重程度以及醫療救治、藥物合理使用提供決策信息和依據。

    3、藥物和防護用品

    應急指揮機構及時組織評估、預測藥物和防護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滿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衛生局定期向社會公布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情況。

    5、其它公共衛生措施

    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制定宣傳方案,運用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媒體及宣傳畫、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向群眾普及防治知識,勸說群眾取消或推遲赴疫區的旅行。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疫情流行情況,就實施疫區封鎖、交通檢疫、停產、停業、停課等措施向當地政府提出建議。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立統一的咨詢熱線電話,解答群眾有關流感防治的咨詢和投訴。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結束

    1、評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結束后,州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處理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現場調查處理、藥物使用情況、病人救治情況、措施效果評價、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及改進建議。

    2、善后處理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應急處理做出貢獻的集體和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人員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對應急處理期間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企業的物資和勞務進行合理補償。

    3、疫情常規監測系統的建立

    為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發生,總結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應對和防控工作的經驗教訓,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規監測系統,監測系統應保證其監測敏感性。

    五、督導

    (一)準備工作的督導

    州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對準備情況進行督查,各級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內容包括實施方案的制定,組織的建立和行動機制,監測系統建立和運行,藥物準備,醫療救治準備,培訓及演練,健康教育等。督查組成員包括衛生行政領導、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和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采用明查暗訪的形式,調查真實的準備工作情況,并做到調查與指導相結合。督查評估結果應及時反饋和通報。對需要整改的,進行動態跟蹤督辦。

    (二)應急工作的督導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級聯防聯控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對轄區各部門甲型h1n1流感流行應急工作的全面督查,按照相關行政和技術規范要求,逐項進行督查、督辦。督查內容包括監測系統,藥物管理,醫療救治,健康教育和咨詢等。在現場解決督查中發現的問題。

    第3篇: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從醫院籌備項目的要求和管理現狀來看,新建或改擴建醫院將現代項目管理模式引入醫院籌建階段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因此,應用現代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思想,對醫院籌備項目管理進行系統研究,并通過現代項目管理模式在籌備項目中的推廣應用,對新建和改擴建醫院引進現代項目管理方法、提高了項目管理水平起到示范作用。

    關鍵詞

    籌備 項目管理 探討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Shenzhen Binhai Hospital preparation project, bringing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into hospital preparation stage is a system project. It must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Therefore, by applying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and ideas, the author makes systematic exploration, simplication, specification and plan on Binhai Hospital preparatory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popu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is project, the author brings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in preparation of hospital. It improv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set an example for other hospitals.

    Keywords

    Preparatory work Project management  Exploration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已建成的

    大型綜合醫院的基礎設施逐漸落后于社會的需求,許多大型綜合醫院的發展呈現不斷擴建、更新改造的態勢。而醫院不同于一般的工業和公用建筑,除具有一般大型公用建筑的特點外,由于其內部具有很多相對獨立的專業醫療流程,其配備的專業和設施讓籌備項目管理更具復雜性。

    本文將應用項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理論,結合深圳市濱海醫院籌備項目管理的特點,對籌備醫院的項目管理方法、進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做好濱海醫院籌備管理工作提供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其它類似醫院建設項目的籌備管理提供有意義的借鑒。

    濱海醫院籌備辦公室屬于深圳市衛生局直屬事業單位。在大量的醫院建設項目設計、勘察、監理、施工招標和手術室、中心供應、ICU等設備招標等紛繁復雜的工作中,濱海醫院籌備辦采用了創新的項目管理模式。自項目管理模式實施以來,在推動“三大規劃”,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有力促進籌備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中發揮了應有功效,取得可喜的成績。在濱海醫院籌備工作管理中,籌建辦主要采用日常管理、項目管理為主,其中項目管理模式在“初級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三個階段中不斷尋求符合實際發展形勢的模式,且漸趨成熟,并不斷創新完善。

    一、初級階段的項目管理模式

    籌備工作起動初期,是項目管理的初級階段,主要是齊抓共管、規劃務虛的階段。項目管理在初級階段具有三大特性:一是新穎性。項目管理是以一種新的關系進行組織和管理,實現新的項目成果,這與常規運作管理并獲得常規成果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二是系統性。項目管理能基本實現籌備工作全覆蓋,并能全面系統地統籌各項工作。三是獨特性。籌備工作是不斷向前推進的,籌備過程中的中心工作也隨之不斷改變,使項目具有不確定性。

    在此階段,項目管理主要負責全面探索、研究、創新、解決新問題,提出新要求,對整個項目的認知、特性、覆蓋的問題等進行周詳的分析和解讀,進而探求解決的方法和措施,也有對不同結果的預測。此過程需要一定時間,不是一蹴而就,要漸推漸進,反復琢磨。總的來說,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上較智能。項目管理主要靠團隊整體研究協作,探索事物的規律性所在,以領導組織,科室牽頭,項目工作在這一階段中體現大的方面,主要負責項目工程建設、三大規劃、開業運營的總體策劃等方面的工作。

    在初級階段中,籌備辦主要所做的工作有:一是對項目管理工作的確定;二是確定項目管理工作內容及界面;三是有效疏理項目管理的具體內容,明晰項目管理的最終實效;四是排定項目管理的日程表(排期),有效分析和安排項目管理的時間進度;五是對項目目標進行分級、分層的預評估。

    項目管理的初級階段,也是大型綜合性醫院籌備過程開始的時期,在此階段主要的工作任務表現為以下若干方面:

    在工程建筑方面,主要著眼于完善和優化工程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分析大型綜合性醫院的整體區域功能布局,根據具體目標分解落實設計任務書,細化醫療流程和醫療工藝的標準和要求,作出初步設計與初步概算。

    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依據相應的政策法規,結合當前大型醫院的人員配置現狀,計算出醫院總體人員配置規劃數,科學有效地規劃出各層級人才的配置人數及所占比例,在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規劃和設定。同時,依據開業的日期、規模和質量標準,將人才引進的日程表和計劃數作出相應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經過廣泛的調研和論證,對醫院各個時期的崗位設置作出規劃,并形成崗位說明書,初步形成未來醫院管理的組織架構、制度安排以及體制設定。

    在數字化醫院建設的項目管理方面,主要解決的是醫院在未來數字化建設上,要實現的總體目標、完成的功能任務及系統的組成,承擔著臨床及管理一線的任務要求。

    在開業運營方案項目管理方面,主要以總體規劃為主,將開業運營期間工作內容、工作目標進行有效的論證和設定,同時在經費上進行結構性安排。

    在項目管理的初級階段中,大型綜合性醫院籌備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模式安排就是上述這些,均以領導組織,科室牽頭,相互合作完成。在項目管理中,有效地借鑒使用各方資源,包括社會組織、專業性組織、專業性研究單位等,對項目管理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用。

    二、 成長階段的項目管理模式

    隨著大型醫院籌備工作的不斷推進,項目管理模式也不斷地發展。此階段的項目管理模式表現為明顯的把關專家階段、資料準備、項目論證階段。此期間,籌備工作開始從規劃工作向計劃實施工作轉移,所有規劃類的各專業性很強的子系統工作相繼展開,項目管理由初級的務虛規劃階段全面轉向分層、分級的專業化項目管理階段。

    這一期間,籌備機構必須大量地引進專業人才,作為各個專業的把關專家,形成有利專業化的技術管理力量。在這一階段中,項目管理仍然以科室為組織單位,相關專家對于產品、參數進行甄別,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完成對各自專業項目管理工作的基本資料收集、考察和論證,逐步建立專業項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制度和辦公模式。此階段中項目管理的整體表現形式仍然是科室為主,所進行的工作大都還屬于在各專業上的基礎工作,為后續的實施工作特別是實施計劃,在組織、基礎資料、人員安排、團隊磨合上都進行了有效的準備。

    三、成熟階段的項目管理模式

    隨著濱海醫院籌備工作的不斷向縱深發展, 籌備工作專業性和技術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科室為主體的統籌式項目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工作需要。項目管理進入到成熟階段,此時實施計劃、服務支持功能在此階段中突顯,項目組成為整個籌備工作的主體。

    為高質量推進市濱海醫院項目整體建設進度,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目標定位,籌建辦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新路,順應醫院籌備工作不同階段的特點和要求,轉變工作模式,采取“舉全辦之力、融社會各方資源”的工作方法,以項目帶動整體推進,化整為零,分項實施,強化項目組在籌備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轉變科室定位,將科室角色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同時強化項目責任全員化,項目內容對開業準備工作的全覆蓋化。在最后沖刺階段的管理模式運營中,不斷提升籌備辦成員的個人管理能力,使人人都能成為優秀管理者,科學有效地推進醫院開業前準備工作的實施,以此開創“籌備辦搭臺,項目組唱戲,各科室敲鑼”的新格局。

    在成熟階段,籌備辦從籌備工作的整體布局出發,全面規劃,用現代化管理理念指導項目策劃。以專業為項目組設立的基本條件、以現已開展的項目工作為基本內容、以現階段崗位責任人為項目組組長的基本人選,全辦人員每人都要承擔一個以上項目,做到項目內容對籌備內容的全覆蓋。充分發揮籌備辦內每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同時,實現籌備工作全面開花、碩果累累的嶄新局面。

    籌備辦領導負責協調上級部門及相關部門,幫助各項目組完成項目工作,并統籌兼顧整個項目的各方面工作,增強項目組工作的可操作性。“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都是管理者”,項目組長為第一責任人,項目組為項目責任主體。組長要對所負責的項目安排整體規劃,明確項目目標,草擬項目內容、倒排期計劃、具體實施方案及措施、應急方案、組員配置、項目預算等工作內容。各科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要為各項目組提供支援服務。辦公室督查各項目組的策劃籌備和項目推進情況,協調各項目組在推進中所遇到各類問題,并負責將重大問題的困難及時上報辦領導及上級有關部門。各項目組要按時間節點目標有序推進,及時匯報進度和匯總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集思廣益,認真解決,項目工作有分有合,確保任務指標如期完成。各項目組把工作措施落實到項目成員頭上。建立周上報、月通報、季總結、綜合情況調度會和不定期督查制度等方式,保證項目工作的有序展開。各項目組每周提交項目推進情況周表,上報需協調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提出解決方案的所需支持。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項目實施情況專題匯報會,按周向辦領導通報項目組工作進展情況。

    四、結束語

    大型綜合性醫院籌備項目管理模式是分階段的,每一階段有每一階段的內容和特點。一開始項目管理不可能成立項目組,要靠群策群力,齊抓共管,專家引進,收集資料,團隊合作,夯實基礎,靠項目組對問題進行解讀,形成一種規律。到后期進入專業細化的時候,項目組成為進入 工作的主體。項目管理在籌備工作中不斷地成長、豐富、壯大、進步,最終把一開始所涉及的任務和目標,在組織實施中形成,從大到小,從粗到細,逐步細化,逐步專業,從規劃、計劃、實施漸進式來完成的。

    項目管理在不同階段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成效,體現歸納為:一是項目管理不論在哪個階段,均圍繞籌備工作中心任務,科學高效地解決每一階段工作的重點、難點。項目管理使籌備辦的全體人員明確工作重心,集思廣益,共同為籌備工作獻計獻策。二是項目管理有效催生嚴格緊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三是項目管理能明晰責任主體,強化工作責任心,使全體人員始終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地投身工作。四是項目管理在各階段中,體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要求,在明晰責任主體下,團隊和諧高效運作,目標一致進展順暢。       (責任編輯 許譯心)

    參考文獻

    [1]陳永革.醫院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院建筑與設備.2008,3:30-35

    [2] 劉文禮.醫院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五要素[J].中國醫藥指南.2006,4:44-45

    [3] 陸敏.健全醫院工程內部控制制度 加強工程項目管理[J]新疆醫學.2008,38:103-105

    第4篇:醫療設備應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護理風險;急診輸液;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066-02

    由于門診輸液時,用藥非常多且雜的原因,導致在對患者輸液時存在一定的風險[1]。另外急診輸液又有著其的特殊性,因此要更加值得重視。為了使得治療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加強輸液的安全性,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間,對收治的急診輸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并對收治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做以下詳細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間,一共收治了412例急診輸液患者。對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206例。試驗組:其中男性為110例,女性為96例;患者的年齡在3~5歲,平均年齡為(3.6±0.4)歲。對照組:其中男性為100例,女性為106例;患者的年齡在2.8~5.1歲,平均年齡為(3.7±0.6)歲。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急診輸液患者進行常規的輸液治療。

    對照組:對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

    試驗組:對患者采用臨床護理,如下:

    輸液前的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輸液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要和藹、熱情;要耐心地的詢問患者的病情和過敏情況,給患者講解輸液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對輸液的工具和藥品的質量進行詳細的檢查。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2]。給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安慰和鼓勵,減輕患者的心理恐懼和緊張情緒。讓患者樹立起自信心,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治療。

    輸液期間的護理: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流程,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要選擇好血管,進行操作時要穩當,做到進針準確、快速到位。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地進行解決,并向醫生進行必要的反饋。

    輸液后期護理:對患者使用的輸液器,只能是一次性。在為其他患者進行輸液時,要做好消毒工作,護理人員要做到勤洗手,在輸液結束以后,要按照醫囑,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詳細而認真的記錄。

    成立相關的質量控制小組,每天要安排專人對藥液是否出現變色和沉淀等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地進行反饋,對出現的問題要拿出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要定期的對中心進行消毒,同時要進行細菌的培養。

    建立和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對本中心所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地研究和探討,并制定相關的預防控制措施。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或不足,要及時地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關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同時要出臺相關的應急方案,以便處理突然事件。對工作時的操作流程,要有嚴格的規定,要按照規則制度執行。

    對中心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培訓,對其的業務水平進行定期的培訓并考核。同時每年可以選派一些人員去參加年度研討會或學術會議。讓一批人員出國深造,學習國外先進技術。

    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藥液配置時,要嚴格遵守規則制度進行。要執行無菌操作流程,盡量減se if (IsExists(surl, "TTSVoice") == true) { setCookieC("aa4"); } else if (IsExists(surl, "Multimedia") == true) { setCookieC("aa5"); } else if (IsExists(surl, "EReader") == true) { setCookieC("aa6"); } else if (IsExists(surl, "otherlink") == true) { SetCookie("aa7"); } else if (IsExists(surl, "Rss") == true) { setCookieC("aa8"); } else if (IsExists(vlink, "Anriod") == true) { setCookieC("aa9"); } else if (IsExists(vlink, "IPhone") == true) { setCookieC("aa10"); } else if (IsExists(vlink, "Readership") == true) { setCookieC("aa12"); } else if (IsExists(vlink, "Anriodapp") == true) { setCookieC("aa13"); } } //頁頭導航 //頁腳導航 var html = '首頁返回閱覽室首頁'; var htmlFooter = '首頁返回閱覽室首頁'; if ('t') { html += '文本版文本可復制,文章單篇閱讀'; html += '專題版精選封面文章,薈萃每日精華'; htmlFooter += '文本版文本可復制,文章單篇閱讀'; htmlFooter += '專題版精選封面文章,薈萃每日精華'; } if ('t') { html += '原貌版原版原式,翻頁閱讀,圖文并茂,絢麗多姿'; htmlFooter += '原貌版原版原式,翻頁閱讀,圖文并茂,絢麗多姿'; } if ('') { if (IsExists(vlink, "VoiceIndex") || IsExists(vlink, "PeopleVoice") || IsExists(vlink, "TTSVoice")) { html += '語音版精選文章,真人朗讀,娓娓動聽'; htmlFooter += '語音版舉人員的流動。做好相關的人員隔離制度,對工作服要定期進行清洗,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本中心。

    在進行配藥時,要做到準確,避免和防止出現錯誤的發生。在對藥品進行配制時,要進行嚴格的檢查和復核,同時可以讓第二個人員進行復核簽字并核實。嚴禁出現偷工減料的行為發生,對一些有疑問藥物,要及時地進行反饋和詢問。在進行配制藥物時,要做到“三查七對”。要嚴格執行操作流程,確保準確無誤。

    對輸液的污染要進行嚴格的控制,能夠熟練地掌握無菌操作技術,同時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盡量地將操作環節優化,減少配藥時間,進而使得污染的機會降低和消除。

    對微粒污染要控制好,進而使得輸液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在輸液的過程中,要做到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減少微粒的進入,對靜脈輸液進行微粒的控制,同時要對瓶口進行嚴格消毒,避免出現一些不合理的配伍發生,減少污染的出現。

    1.3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和統計。

    1.4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

    顯效的標準:在對患者治療結束以后,輸液的效果明顯,患者的癥狀消失,恢復正常情況,病情消除。有效的標準: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輸液效果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好轉,病情得到控制,基本恢復到正常。無效的標準: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輸液效果一般,但是患者的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病情也沒有得到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顯效+有效。

    1.5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顯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試驗組:顯效患者有180例,占87.4%;有效患者為22例,占10.6%;無效的患者有4例,占2.0%;總有效率為98.0%。對照組:顯效患者有160例,占77.7%;有效患者為24例,占11.7%;無效的患者有22例,占10.6%;總有效率為89.4%。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試驗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治療后,SAS和SDS的評分比較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之后,試驗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評分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對急診患者進行輸液時,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和安全護理[3],提高治療的效果,減少風險機率的發生,進而提高護理的質量[4]。在對患者進行急診輸液時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因素有:輸液的藥物和用具、操作沒有按照標準進行、個體之間的差異等。

    為了減少和避免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我院實施了針對性的醫院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次在加強對醫院管理之后與實施之前相比較,發現醫院感染發生機率明顯減少,說明加強對醫院管理的實施對控制和減少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有很重要的意義。

    3.1 知識培訓不到位

    醫院需要大型的培訓,如進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一些法規和標準的培訓,但是很多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繁忙,導致他們沒能及時地參加,所以對醫院感染知識和預防感染的操作方法沒有相應的了解和認識,常常就會造成工作中出現一些不科學的現象。他們接觸的污染物品雜且多,在長時間的工作下,卻只有很少次數的洗手,洗手意識缺乏,對洗手的觀念很淡薄。

    3.2 醫療廢物處置不當

    在醫院里,對醫療廢物的處置也存在著漏洞,沒有正確的處理好嚴重的污染物品,這樣就使得污染的面積不斷地增大,最后形成了“接觸--污染--攜帶--傳播”的惡性循環過程。要做好“7S”工作,做到清潔、清理、整理、整頓、安全、節約、素養。對病房的環境進行改善,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病房內整潔;對使用的器械以及相關的物品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對探視病房的人員進行登記;對病房空氣進行嚴格的監測,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醫院相關的規定,勤洗手;實施護理管理干預,要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無菌觀念,要讓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流程,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和對醫院感染的監控,都是降低和有效控制醫院感染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建立和健全對醫院感染控制制度,制定出一套合理而科學的管理工作程序,采取及時有效的消毒隔離制度,對洗手進行規范化處理,保障職業防護安全以及有力度的監督等方式來加強對醫院的管理。

    針對以上一些潛在危險因素,本院制定了以下一些護理防范措施:嚴格執行標準,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對發現的異常要及時地處理;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經過對患者實施 醫院建筑工程項目審計問題淺析 淺談加強護理安全 預防外科昏迷患者醫院感染的護理與管理 門診注射室的安全隱患及防范策略探討 醫院等級評審中的檔案資料運用 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維護與保養淺析 農村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病隨訪的難點與對策 瑞安市零售水產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鑒定 再談市場經濟體制下非法行醫存在的原因 護理安全隱患與管理對策 臨床護理之后,試驗組患者治療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出現的焦慮等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

    總之,在臨床上,對急診輸液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地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進而防止和避免患者出現不穩定的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機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兵,陳芝薇,王琳,李悅暉,張宇杰.移動輸液系統實現急診輸液無縫隙連接效果評價[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3,01:83-84.

    [2] 貢曉蘭.急診輸液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與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2,14:27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成人午夜小视频|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成人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成人自拍小视频|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我爱我色成人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