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根據甲骨文的了解,作為公共服務部門的三大行業,政府、教育和醫療都分別面臨著各自的業務挑戰。比如,跨政府部門和各級政府的系統如何整合;高校如何降低管理成本; 醫療行業又如何通過自助服務渠道使醫療信息變得透明等等。為此,甲骨文特別推出了“Oracle國家和地方政府解決方案”、“Oracle高等教育解決方案”和“Oracle醫療保健支付機構解決方案”,以幫助這些行業解決上述問題。
此外,針對開支龐大、培訓可用性不足等新問題,甲骨文還在不久前推出了一個以開放標準和服務導向構架為基礎開發的Oracle iGovernment 平臺,幫助政府機構實現IT基礎架構的現代化,提高政府辦公的效率和透明度。
Juan Rada介紹,在同類解決方案中,僅甲骨文提供了企業所需的全部關鍵組建――數據庫、中間件和管理軟件,是業內惟一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廠商。
據甲骨文提供的數字顯示,截至今年10月,美國已經有100多個聯邦政府機構采用了甲骨文的管理軟件,歐盟25個成員國中有15個,亞太地區有9個國家采用了Oracle管理軟件; 全球排名前10的高校中的9所和全球10所頂級研究型大學都在使用Oracle產品; 全球有300多家領先的醫療保健提供商采用Oracle管理軟件。
該解決方案可使諸多客戶受益,其中包括醫療保健云提供商ClearDATA。該公司的客戶可實現HIPAA安全標準的云托管、備份、災難恢復與信息安全服務。為滿足客戶嚴格需求,ClearDATA必須為進入數據中心內部的所有流量提供統一的高級威脅防護服務,同時不增加系統復雜程度。上述集成解決方案能讓ClearDATA通過自動配置與交付IPS服務,保護數據中心內的流量,并動態擴充服務來滿足客戶需求。
ClearDATA首席技術官Matt Ferrari表示:“對于我們的醫療保健客戶而言,安全性是頭等要事,因為他們必須要安全、快速地為其患者提供服務。我們通過新型云端使用VMware NSX網絡虛擬化來簡化并自動交付Intel Security的McAfee NSP,從而為客戶的所有數據中心流量提供統一的高級威脅防護,并根據各項具體應用調整安全控制。”
這一全新的集成解決方案包括McAfee NSP IPS-VM100-VSS(專為VMware NSX互操作性而設計的全新IPS-VM系列模型)、McAfee網絡安全管理器(Network Security Manager)、Intel Security控制器以及VMware NSX網絡虛擬化平臺。
Intel Security控制器以程序的方式在VMware NSX基礎架構與Intel Security的McAfee NSP之間透明地運行。當搭配使用VMware NSX管理器(VMware NSX Manager?)時,它能夠實現網絡IPS防護的動態與自動配置,并且根據已經定義的策略協助保護VM內部流量,為管理人員打造一個嵌入式環境,進而為微細分、安全配置文件、工作流、策略與組提供支持。
雖然消費性應用設備總有一些精通科技(teCh-savvy)的用戶,并可以給他們推薦一系列功能集和附件功能,但是典型的醫療終端使用者卻有很多種,從居家病人到醫院里照顧嚴重病人的護士,兩者均有特定的需求以及所期望獲得的特性。但最終,這些醫療器材必須可靠和易于使用。滿足上述需求的技術業業已準備就緒,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也經過業界的驗證,足以滿足這些需求并推動當前的設計趨勢。如果設計人員了解去哪里尋找合適的技術和如何應用,則手機技術就是一項現成和易于著手的技術。
便攜式的醫療設備通常具備特定的用途,如脈搏血氧飽和度分析儀或血糖儀,而達成這些特定用途的核心能力也非常出色。這些便攜式裝置演變成具有多傳感器的例行任務以及數據趨勢記錄,在顯示屏有限的小型手機上保留這些信息并不實際。有兩種通用方法可從手機或其接口取得這些數據:使用無線方式或者通過USB。不久之前,使用的是可移除的記憶卡(removablememoryCard),但即使把它們取下或插入PC這樣簡單的工作也是很麻煩的。
無線趨勢和解決方案
現今的醫用手機設計可支持兩項標準:低功率藍牙(Bluetooth)和ZigBee。在無線醫療遠程監測服務(WirelessMediCalTelemetryServiCe,WMTS)以及工業、科學和醫療(IndustrialSCienCeandMediCal,ISM)領域,也有一些基于專有技術的解決方案,其頻帶范圍為400MHz~2.5GHz,當然,這仍然屬于移動電話的頻帶。頻帶選擇將取決于應用需求以及與接收器的距離遠近,設備的大小尺寸和可用功率也將影響頻帶。不管頻率選擇如何,對于所有無線應用,功率也是常見的兩難問題,但這也是我們可從手機產業中利用半導體技術最多的地方。選擇單節鋰離子電池作為可充電的電源,以便將此項技術應用到淋漓盡致。雖然也可用AA干電池和鈕扣電池,但是它們的低電壓經常需要較昂貴的降低/升壓拓撲,而且第二電源的選擇也不是那么普遍。
無線技術的核心難題是其動態功率需求,無線收發器無法在持續廣播或接收模式下工作,而是按照應用相關需要,以脈沖方式發送或接收數據。在電池供電軌(Vbatt)上,這種脈沖式工作正是最難的一部份。將無線收發器偏壓通過電容組直接連接至電池是一種解決方案,但可充電電池有著太大的工作電壓范圍,通常是2.5V~4.2V。針對這種核心供電軌,DC/DC降壓轉換器較為適用。這可使Vbatt保持穩定,并且不會引發最終連接至Vbatt的下游傳感器發生欠壓事件,而這可能會影響到數據的準確性。
醫療設備設計團隊可能沒有移動功率的專家,但仍然希望能夠在快節奏的產業競爭中推出新的且具有差異性的產品,以期擴大市場占有率。為了省去詳細的DC/DC設計和建模,飛兆半導體針對使用單節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運行的無線收發器,推出完全整合的功率模塊FAN4603。所有輸入電容器、電感器、以及輸出電容器都整合在2.5mm×4.0mm表面黏著的封裝里。其瞬時響應特性是處理無線技術動態功率需求的關鍵。輸入范圍與可充電電池相符,且輸出固定為1.0V~1.8V,視器件編號后綴類型而定,并且提供高達600mA的電流。6MHz的開關頻率使得便攜式無線設備可以使用小型整合電感器,并具有良好的瞬時響應質量。圖1是FAN4603的內部結構圖。
除了瞬時響應性能,選擇DC/DC轉換器時,觀察效率曲線和注意正常工作電流下的效率也是很重要的。圖2是FAN4603數據表的樣本曲線。數據表也詳細地說明了瞬時性能,并用示波器的屏幕顯示當電流從穩定狀態到尖峰時gout的穩定性,也就是模擬無線廣播,或啟動更高功率傳感器,如脈搏血氧飽和度分析儀中的LED。
智能型MOsFET
在DC/DC調節器的下游,常常需要利用電源監測來將經過調節的電平分配至其它負載,如傳感器、背光驅動器等。在手持式設備規范的要求中,對電池壽命的要求較嚴苛,當不使用時,通常使用智能型負載開關來隔離電池所產生的功率消耗。為提供這兩項功能,飛兆半導體的IntelliMAX系列是可選擇的解決方案之一,該系列時常應用于移動手機和手持式醫療設備的設計中。其概念是MOSFET帶有整合驅動和保護特性,例如:減少涌浪電流(in―rushCurrent)的轉動率控制、過流保護、熱保護、以及欠壓鎖定。所實現的關鍵特性是典型的涌浪電流控制和邏輯電平使能(10giClevelenable)。圖3顯示了FPF1003IntelliMAX器件在DC/DC的下游實現,提供邏輯使能的1.8V功率電源軌。此器件是30mohmP溝道MOSFET,采用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WaferlevelChipsCalepaCkage,WL-CsP),帶有次1uA靜態電流(此電流用于提供驅動和保護特性)。此一產品系列也有不同種類的其它配置和封裝,并且選擇帶有最佳校準特性的器件是很重要的。不同編號器件之間的涌浪電流控制,以及過流跳變點(trippoi。nt)的差別很大。最終結果是,對系統架構有更有功率意識的設計透明度。
對醫療保健設備的影響
>> 基于MSP430的聲音定位系統的設計 基于MSP430的智能汽車防撞系統 基于MSP430的LED驅動搭建 基于MSP430―F149的智能插座 基于MSP430的微弱信號檢測裝置設計 基于MSP430的教室人數檢測系統設計 基于MSP430的便攜式紫外線檢測儀 基于MSP430單片機的便攜式氣象儀設計 基于MSP430的低功耗便攜式脈搏測試儀 MSP430單片機便攜式疲勞信號檢測研究 基于MSP430和LcoRE6的無線輻射監控系統設計 基于MSP430的便攜式脈搏測試儀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MSP430單片機的便攜式溫室濕度、溫度記錄儀的設計 基于MSP430單片機的無線智能監測裝置的開發設計 基于MSP430單片機的低功耗無線溫度表的設計 基于MSP430無線傳輸的醫院病人無人看護系統設計與分析 采用MSP430的無源無線室內溫度傳感節點設計 基于MSP430低功耗溫度無線網絡監測系統的設計 基于MSP430與XL905―D01無線尋物器的設計 基于MSP430無線對講機的研究與設計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關鍵詞:便攜式;醫療;藍牙;安全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12.004
引言
過去20年,便攜式醫療設備市場持續演進。隨著世界網絡的發展,網絡醫療保健(即遠程醫療)成為醫療設備技術發展的流行趨勢。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行業發展趨勢:
IMS研究公司稱,2012年到2016之間,全世界消費類醫療智能藍牙設備的出貨量將超過1030萬臺,而單是2016年一年,其出貨量就達470萬臺以上。
IMS研究公司調查結果顯示,盡管2012年擁有無線接入功能的醫療設備僅占5%,但因其低功耗的特點,到2016年,智能藍牙技術將主導消費類醫療設備無線技術。
在《2012版保健醫療監測行業無線技術機遇》報告中,IMS研究公司表示,2016年,將有超過35%的具有無線接入功能的消費類醫療設備使用智能藍牙技術。
在這些便攜式醫療設備中,智能藍牙技術可讓設備收集重要數據,然后把這種信息傳送給智能藍牙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等。之后,這些消費類設備再把數據通過蜂窩網絡或者Wi-Fi傳送至某個云平臺,這樣醫生便可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況。這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通過電子方式存儲和傳輸醫療數據必須要遵守患者個人隱私保護規定。1996年頒布的《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旨在規范電子健康記錄系統,并實行嚴格的電子安全規定。隨著電子醫療記錄和遠程醫療不斷發展,與傳統紙質記錄的要求一樣,醫務工作者有責任保護患者的電子病歷,并為患者的治療情況保密。實際上,由于電子文檔更容易被復制和傳輸,因此電子文件、圖像、音頻和視頻的存儲要求更高的安全性。所以,在便攜式醫療設備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認真考慮數字安全問題。
MSP430FR59xx實現低功耗、安全性
TI的MSP430FR59xx微控制器讓醫療設備設計擁有安全的網絡接入與數據存儲,用于遠程顯示設備(例如:智能電話、平板電腦或者醫療聚合設備等),以幫助確保保密鏈始終保持其完整性。結合TI的無線產品,這種基于FRAM的產品系列可通過ZigBee、亞1GHz、藍牙、低功耗藍牙和使用個人醫療設備類別(PHDC)協議的USB,為醫療保健設備提供有線和無線網絡接入,包括血壓監測儀、血糖計、稱量計、脈搏血氧計等。
低功耗藍牙繼承了“經典”藍牙技術的加密、身份驗證和授權安全特性,幫助確保數據保密。這種加密技術使用高級加密標準(AES),此技術標準已獲美國政府采用。
AES技術集成于MSP430FR59xx微控制器內,結合MSP430FR59xx微控制器的高級內存保護單元,為便攜式醫療設備帶來高級安全性。
MSP430FR59xx微控制器基于TI的超低功耗“金剛狼”技術平臺,可為所有便攜式醫療設備帶來安全性、長電池使用時間和高集成度。其具體功能諸如:無線傳感功能;FRAM內存;超低功耗片上系統(SoC);安全應用;可鎖定內存段等。
CC2541支持健康設備規范
藍牙技術聯盟(SIG)已經開發出了Health Device Profile(HDP)軟件,對經典藍牙技術性能進行優化,以用于醫療保健應用,并使用醫務工作者要求的標準格式來提供數據。同樣,SIG還正在開發低功耗藍牙使用的HDP軟件。
經典藍牙技術的HDP是一種“通用”解決方案,可適用于所有類型的醫療產品。結果,經典藍牙技術的HDP變成一種大型項目,要求大量的內存容量和電池電量。低功耗藍牙具有許多針對特定應用的定制HDP。醫療產品設計人員可以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屬性來適應其具體的應用,從而降低了內存和電量開銷。使用低功耗藍牙的終端產品比經典藍牙設備更加簡單、便宜和高功效。
目前的一些低功耗藍牙版本包括用于醫療保健應用的HDP,例如:體溫、血壓、體重、血糖、血氧、心率、計步器、速度、距離、周期節奏、簡單遠程控制和電池狀態信息。
除安全性保護以外,低功耗藍牙還使用隱私保護,旨在防止非授權接收者的“追蹤”。利用頻繁變化的隨機設備地址,可以限制對發射設備的追蹤,從而實現上述目標。
為了對一些要求低功耗和可升級堆棧的苛刻應用提供支持,TI推出了CC2541低功耗藍牙解決方案,它的重要優點有:先期實現低功耗、單模低功耗藍牙傳感器應用;集成在一塊芯片上,使用靈活的解決方案,簡化設計;這種低功耗傳感器設備設計、使用一枚紐扣電池便可以工作長達1年以上;健壯的RF性能。
無線技術對遠程醫療的影響
2009年6月,康體佳健康聯盟(Continua Health Alliance,由190家公司組成的一個開放型產業聯盟,旨在提高個人醫療保健的品質),在其下一版通用設計指南中選入了兩種無線技術標準。該指南為廣大電子產品制造廠商規定了產品設計方法,以達到康體佳的通用標準,并獲得該聯盟的認證標識。
考慮到所要求功耗水平、手機使用的普遍性、規定距離以及預期市場滲透能力等因素,該聯盟選擇低功耗藍牙(正在制定最終規范),用于用戶醫療保健無線監測。
該決定帶來的諸多好處,幫助S3集團等公司成為遠程醫療咨詢服務行業的領先供應商。S3集團使用一個患者入口,針對MSP430產品對軟件做了優化。該入口讓患者和醫生可在診所以外進行醫療信息和遠程數據的傳輸與共享。通過其靈活和通用架構,該入口幫助實現多個遠程系統或者電子健康記錄(EHR)的數據交換。
這種平臺讓遠程醫療廠商或者服務提供商在整個遠程醫療生態系統內提供更加有效的慢性病管理和信息交換工具。另外,通過這種簡單易用的入口,患者可以獲知其健康診斷結果、查閱資料、遵循醫療服務提供商的建議或者參加當地的社區活動,從而主動地管理其長期身體狀況。另外,該入口還允許獲得授權的朋友和親人追蹤患者的治療進展,并在必要時鼓勵患者,為其提供支持。
舉例應用:血糖監測
建議患者每天數次記錄血糖水平—測量越勤,控制越好,因為飲食、鍛煉或者胰島素注射都會迅速使其變高或者低。測量血糖水平時,血糖計會對試紙上的樣品進行測量。作為微控制器如何實現這種技術的一個例子,這類血糖計中所使用的MSP430FR59xx MCU,可以把信息存儲在其集成FRAM內存中,之后在定期健康體檢時調用它。FRAM技術通過其耐寫性(1015個寫周期),提供持續數據記錄方法。在糖尿病控制中,血糖計內置的低功耗藍牙技術擁有許多優勢。血糖計獲得的數據會被頻繁地上載至患者的手機,然后發送到醫生的計算機,讓其可以通過患者入口(例如:S3入口)查看該數據。相比每季度一次的檢查,血糖測量趨勢分析可以讓醫生更容易找出異常,從而每周為患者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
藍牙路由器在低功耗藍牙設備和互聯網之間起到“網關”的作用,利用它,低功耗藍牙可以在不使用手機或者電腦的情況下與網站應用通信。網站應用還可以向低功耗藍牙設備發回消息。
為了進一步實現糖尿病控制,持續血糖監測讓患者和醫生可以獲得實時數據,從而積極主動地控制病情。持續血糖監測依賴于頻繁的測量(例如,24小時進行288次血糖測量)。 FDA認可的持續血糖監測設備會在腹部皮膚以下植入微型血糖傳感器。這種系統可以每五分鐘記錄一次血糖值,記錄時間最長可達72小時。
具有無線功能的持續血糖監測還可讓1型糖尿病患者受益。由于它們更適于短期應用,例如:普通扎破手指采血測量時出現的低血糖水平(低血糖癥),如果得不到快速處理便會導致昏迷,因此BLE型設備可以挽救生命。在進行頻繁測量時,提供商或者患者可以設置閾值,用于警告患者的危險狀況,實現實時處理治療。
傳統血糖監測方法和更新的持續血糖監測都要求定期存儲血糖測量數據,并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保護患者信息。TI的超低功耗MSP430FR59xx微控制器提供了這些必要功能—集成FRAM,用于血糖測量數據存儲;集成安全加速,用于敏感患者信息加密。它們可以幫助醫療設備制造廠商設計出能夠在數據存儲或者無線傳輸過程中保護患者數據的產品。
另外,這種超低功耗性能讓一些應用可以使用自然采集能源,例如:體熱等,實現不依賴于電池或者其它電源的真正意義上的持續監測。組合使用MSP430FR59xx微控制器、TI網絡接入解決方案和高性能模擬前端(AFE),讓醫療設備制造廠商能夠使用這類TI產品,設計出包含數據記錄的各種實現。
>> 發展電子信息產品技術的新挑戰 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術分析 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術探討 電子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醫療器械中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術 論刑法對醫療技術革命挑戰的立法應對 論刑法對醫療技術革命挑戰的司法應對 大數據環境下醫療數據隱私保護面臨的挑戰及相關技術梳理 汽車電子面臨的挑戰 醫療過錯鑒定對醫生的挑戰 醫療電子技術降低醫療保健成本 醫療信息技術,機遇與挑戰并存 藍牙技術在現代醫療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電子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分析 電子技術在醫院精密醫療設備中的應用 從電子信息技術角度看醫療設備的維修與管理 淺談醫療器械中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術 醫療技術的進步 電子商務對會計的挑戰 電子商務對稅收的挑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關鍵詞:醫療電子;模擬;MCU;連接器
DOI: 10.3969/ j.issn.1005-5517.2013.12.002
醫療對高性能模擬混合信號的挑戰
ADI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指出,醫療設備種類眾多,其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其共性都包括:高集成度,低功耗,小體積,系統級方案以及專業的技術和商務服務,當然,合理的價格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便攜醫療領域的各類電子醫療設備要求電子元器件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尺寸以及更低的功耗;高端醫療設備要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更緊湊的高集成度,當然更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合理的價格控制已成為共性的需求。
除了傳統的個人醫療電子設備如血壓計、血糖儀等因其技術和市場都已很成熟,從而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外,其他新的技術和應用也將帶動未來的便攜式消費類醫療電子設備市場的發展。例如,針對個人和家庭應用的生命體征信號檢測等。在2013年,值得關注的的變化是在越來越多的傳統的非醫療保健類的消費電子產品中嵌入生命體征信號檢測的功能。
目前,中國本土醫療設備制造商正逐步向中高端高技術附加值的方向開發產品,如高端彩超、多層CT以及高端監護類產品等去擴大國內外的市場份額,我們期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接近并達到同行業最高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的本土品牌不斷涌現。但我們認為這些成功絕不是技術盲目效仿的結果,而是能夠找到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特點,針對特定的細分市場而開發出具有技術和性能競爭優勢的產品。單一的低成本已不再是贏得市場的唯一法寶,其在技術、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方面的創新同樣至關重要。當然,我們必須把握開發成本相對較低,項目開發及執行效率較高的優勢,也要迎合市場發展的新需求,例如移動及便攜式的發展,確實擴大新產品的投入,爭取早進入,早引領,并獲得快回報。
醫療設備制造商要想進入市場并在市場上保持長期增長,進而不斷增加市場份額, 通常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其一是要有核心技術,其二是要有良好的市場策略和營銷渠道。而兩者都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創新。
醫療保健是趨勢
Maxim Integrated戰略市場事業部醫療設備應用總監John DiCristina指出,全球范圍內醫療保健的費用支出很高且在不斷增長。如果能夠使醫療保健系統更接近病患,并最終走入家庭,將有效降低醫療保健成本、提高收益、提升生活質量,這種可預測性醫療保健系統將是發展的趨勢。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現代化醫療保健產品,因此對便攜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醫療保健市場,醫療設備聯網越來越普及,數據可以處處共享,安全就成了大問題,醫療設備生產商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安全保護,確保患者隱私、數據的真實性、患者安全以及設備生產商自身保護。
高精度模擬的重要性
高技術硬件(如集成電路,IC)的哪些特征會在不斷變化的醫療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呢?“在我看來,答案非常簡單,但不很明顯。”Exar高性能模擬產品應用工程副總裁 Craig Swing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世界,但人類不是數字。人類是模擬生物,我們有5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才是模擬的核心。數字仿真如視頻、音頻和許多觸摸屏應用程序等許多東西,仍通常需要系統里的某種模擬數字電路(ADC),或數字模擬電路(DAC),才使其工作。這就意味著要采用數字處理中必要的數字電路系統,將模-數電路(ADC)和數-模電路(DAC)以及必要的原本為模擬電路的緩沖或感應放大器集成在一起,去開發未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專用標準產品(ASSP)。這就是為什么Exar使用最先進的連接、電源、數據壓縮、模擬信號鏈的核心競爭力來開發下一代應用特定標準產品,為我們的客戶開發新一代的醫療設備!
這些ASSP開始與核心放大器、DAC、ADC模擬電路一樣獨立存在。但經過精心規劃,這些細胞可以結合必要的數字電路,使系統工作。這可能聽上去像SoC(片上系統)技術,但其實不是。所以往往SoC開發者專注于數字電路作為系統的中心部分,在我看來,這不會為許多下一代醫療IC贏得未來。為什么?因為人類是模擬的,如果你正確使用模擬,其余的會隨之而來。因此,對于高技術醫療IC,SoC開發和ASSP開發之間是有區別的。SoC開發更關注數字電路,而ASSP開發則更專注于滿足消費者,病人和醫療監督者需求的模擬電路。
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接口模擬人類需求所需要的模擬電路系統既可歸入高頻類,也可分入高精密應用類。高精密應用有時在實現上可使用低成本的數字工藝和電路技術,但這些需要在開發超大規模復雜電路上予以投入,以減輕工藝上所帶來的噪音和電壓不精確等負面影響。因此,要在性能最優和成本最低方面做到優化,通常情況下,純粹的模擬解決方案就可獲得最佳的效果。這可以在集成電路級上實現,有時,如果將數種集成電路技術(模擬和數字)集成到同一個組件之內,也可以在MCM(多芯片模塊)上實現。這對于高頻應用而言同樣正確。通常,這些會涉及到低噪聲、高帶寬放大器。從SoC的觀點來看,在實現上存在難度;但如果從ASSP的角度來看的話,高頻應用的模擬電路是可以開發出來的,因為在此情況下,各種模擬功能變成了使系統為消費者、患者以及醫療機構工作“必須要有”(must have)的電路。
總之,醫療設備與IC硬件都在以加速度擴張來滿足市場需要,Exar致力于提供模擬解決方案,結合數字電路,豐富人類體驗!
可穿戴產品對MCU的挑戰
Silicon Labs公司微控制器產品市場總監Daniel Cooley談到,要創造出能成功地滿足所有這些挑戰的可穿戴計算設備,需要開發人員考慮以下設備特性和功能。
為了以經濟的價格來提供這些產品特性,便攜式醫療設備、健康和健身追蹤器的開發人員必須在設計中將分立式元器件的數量降至最低,以降低系統成本。半導體供應商也承擔了提供功能豐富的嵌入式控制解決方案的任務,要在嚴格的功耗和成本預算內實現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這些便攜式醫療設備的設計核心正是節能型的微控制器(MCU),如Silicon Labs基于ARM技術的EFM32 Gecko MCU,它在超低供電電流下可帶來優異的處理性能。
像所有的便攜式電池供電設備一樣,個人醫療設備和可穿戴活動監測器需要極致的能效來使電池壽命最大化。一些設備使用可充電電池,而其他的產品則設計為使用高性價比的用戶可置換的鋰離子或AAA電池即可運行數周或數月。例如Silicon Labs的EFM32 Gecko MCU就是這類電池供電便攜式應用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們在所有能耗模式下都提供行業領先的能效。
易用性也是便攜式醫療/健康追蹤器產品的根本要求,因為它可減少由操作員失誤所致的測量錯誤。這類用戶友好型設備應該要求最簡易的用戶交互,以實現正常的操作、一種簡單化的用戶輸入(例如更少的按鈕和流暢的軟件菜單)和大型容易查看的顯示(如帶背光的大型液晶顯示器)。為了支持這些功能,MCU必須提供現場可編程非易失性存儲器(通常為系統內可編程閃存),以及靈活的I/O配置來充分利用有限的管腳。
個人醫療市場廣泛使用了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來支持標準化的數據和信息傳輸,而不受限于哪家設備制造商。個人醫療設備制造商可從各種各樣的、帶片上USB控制器的8位和32位MCU中選擇,也可考慮各種單芯片、“即插即用”橋接解決方案,它們支持從USB轉接到UART、從USB轉接到SMBus和I2C、甚至從USB轉接到I2S(使終端產品能夠容易地添加音頻功能)。USB橋接極大地簡化了USB在個人醫療設備設計的實現流程。橋接芯片通常用所有必需的USB軟件實現了預編程,消除了開發人員必須具有很深的專業知識來實現復雜的USB規范這一局限。
數據的無線傳輸將使個人醫療、保健和健身應用的連接變得更容易和更方便。RF發射器和接收器與MCU協同一致工作,能為多樣化的便攜式/可穿戴設備應用提供無線連接。此外,無線MCU——如Silicon Labs基于ARM的 Ember ZigBee SoC這樣的單芯片器件,集成了一個MCU內核并帶一個RF收發器——現在就能廣泛地提供給醫療/健康追蹤器的開發人員。無論使用何種連接方式或系統架構,通信協議棧在MCU中將需要更多的代碼空間。因此,在更小占位面積的器件中具有更大的內存將是日益增長的需求。
助聽器剛剛興起
安森美半導體消費類健康產品線高級經理Jakob Nielsen說,對于中國本土企業的特點,以助聽器為例,當前中國市場對聽力方案的需求剛剛興起(例如為數眾多的較小公司目前正推廣多種多樣的助聽器方案,同時也在開發具有更多功能及優勢的下一代助聽器)。此外,有些公司專注于因應人工耳蝸需求,這些人工耳蝸通常旨在用于患有嚴重聽力障礙的兒童。中國本土的助聽器制造商可以采用像安森美半導體這樣領先半導體供應商提供的先進預配置DSP系統,快速地從設計轉向生產,加快產品上市,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利位置。
嚴苛環境對連接器的挑戰
為鄉村診所制造醫療電子診斷和監控設備的設計工程師面對開發用于嚴苛環境中的產品的挑戰,比如極端的溫度和非傳統震動、振動。這些情況通常在醫院設置環境中并不存在。
在設計耐受嚴苛條件的設備時,醫療系統互連產品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的考慮事項。領先的互連產品制造商采取的一個方法是堆疊具有極低側高(0.7mm高)的PCB板對板連接器,具有窄的占位面積(2.5mm寬),這樣的互連產品通常具有高保持力、雙觸點系統,提供強大的電氣信號完整性鎖定。
領先的互連產品供應商提供的堆疊連接器材料是額定溫度高達260℃的高溫LCP塑料,并且鍍有閃亮的金層(最小4μ”),這是用于嚴苛環境的最好的信號觸點鍍層材料。另一個關鍵的互連特性是小間距,范圍為 0.2mm。
由于醫療設備設計人員需要在更薄、更小的空間中裝入越來越多的功能,具備這些特性的連接器至關重要,因而連接器密度和熱管理成為挑戰。
與傳統的沖壓成型連接器相比,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正在幫助減少60%的空間需求,微型柔性板對板(flex-to-board)和板對板應用中的MEMS技術已經經過測試,可以耐受最高60G震動/振動。此外,這項技術能夠提供最高5A的連接電流,實現低功率。當處于嚴苛應用中時,這些特性可讓醫療設備運行良好。
醫療電子的三個變化及挑戰
風河智能系統部門總經理Santhosh Nair 稱,相對于席卷全球的物聯網大潮,醫療電子領域對這種技術似乎有點滯后。值得欣慰的是,這個情況已經開始改觀了。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移動健康的概念和相關產品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第二,隨著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帶設備)在各個領域的興起,有些醫院也開始接受一些患者把個人平常在家使用的健康護理設備帶入醫院來使用;第三,醫療設備開始呈現集中化(Consolidation)的跡象,以便節省空間和能耗。
醫療電子領域接納物聯網概念之所以相對滯后,也是有其客觀原因的。這些原因依然是必須逾越的挑戰。
第一大挑戰就是基礎設施的更新。盡管無線網絡覆蓋率越來越高,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但與之配套的醫療環境基礎設施仍然是傳統上比較老舊的。大多數廠商都比較熱衷于人們直接看到的終端醫療設備的研發制造,對于處于后臺的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熱情還不高。
第二大挑戰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仍然難以管理控制。醫療影像設備、血液透析機、心臟除顫器等設備每年都有很大的采購量,但這些設備的更新換代卻很慢,有些型號十幾年都沒有換,因為法規非常嚴格,而制造商也不愿意冒風險去改變任何功能,更別說利用軟件來實現設備的更新換代了!這跟一般消費電子產品幾個月就換代的周期相比是極大的反差。
第三大挑戰是信任度問題。醫療行業對電子系統的信任度相對滯后。其實,能源、航空等重要領域也是如此。相比之下,銀行業就走得比較靠前,ATM早就十分普及了,許多業務都可以在網上辦理。面對面的金融服務已經過度到比較復雜的理財業務了。
你可以想象,不論是醫務人員還是患者,她們日常生活都習慣了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醫院或者健康護理的時候卻不得不使用款式老舊的醫療設備,那種反差是多么明顯。大家一定都希望醫療設備也可以盡快跟上時代的進步。
對中國本土企業來說,中國已經是全球制造大國,說明中國是有能力開發和制造出讓全世界滿意的設備,當然包括醫療設備。中國要把已有的競爭優勢發揮出來,就必須補上自己的"短板",這就是從產品設計到制造都遵循國際標準與規范。盡快獲得國際規范認證,是中國醫療設備提升并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部分廠商的產品和方案
ADI
AD8232:單導聯心率監護模擬前端
ADI針對各類生命體征監護應用推出了一款低功耗、單導聯、心率監護儀模擬前端(AFE) AD8232,專為滿足新興的健身設備、便攜式/佩戴式監控設備和遠程健康監護設備的ECG信號調理要求而設計。AD8232 AFE將健身和醫療監護的價值和性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中衛萊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基于ADI單導聯心率監護儀模擬前端AD8232設計實現的主打產品:“心博士”遠程心電監測儀,目前該產品已具備實時心電監測和血壓、血糖、血脂和運動數據上傳及管理功能。
Maxim
就可穿戴醫療部分,Maxim的體征監測服(FIT shirt)代表了未來醫療保健的一個發展趨勢。該體征監測服能夠以三導聯心電圖方式監測心電信號;此外還集成加速計,能夠監測活動量,報告脈搏速率;內部還包含溫度傳感器,能夠監測體溫。所有監測數據通過藍牙上傳到智能手機,這就是第一代體征監測服。現在正在研發第二代體征監測服,將包含更多的Maxim產品:將使用Maxim自己的加速計、自己的藍牙RF芯片,還將在產品內增加安全功能。Maxim不僅會增加藍牙無線接口,還會增加近場通信接口。
村田MEMS傳感器創“主動智能生活”概念
智能醫療領域,村田的MEMS設計和制造技術造就了體積小,功耗低的性能,這使村田在內置式醫療領域占有領先地位。
“主動安全檢測”是村田在醫療領域不得不提的一個主張。突發性疾病,如心臟病,往往給治療帶來了被動性,即使是在病房里,從病情發生到處理,這之間的滯后性也可能隨時為生命安全直接造成威脅。因此,在臨床上,我們更需要提前對各種突發性的疾病進行早起預防。例如借助心臟沖擊掃描:村田高精度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可通過感知人體的心跳引起的機械振動為醫生快速精確地提供患者的心率,每博輸出量,呼吸率,心率變異性等指標。這針對心臟瓣膜病,冠心病等的早期檢測,能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再比如高風險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應用,通過村田獨有的3D傳感器技術,實現了對于患者人體運動狀態的檢測并動態調整搏動輸出量。換言之,傳統的心臟起搏器,通過每分鐘固定輸出一個搏動量來支持心臟病患者的心臟搏動需求。但通過村田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感知患者的不同運動狀態諸如奔跑,上下樓梯,睡眠,下蹲等,進而根據這些運動狀態所需要的心臟搏動能力,動態調整每分鐘的輸出量。此外,村田還有能夠在手術以及治療過程中更靈活方便地調節角度變化以及捕捉動態影像的傾角傳感器,以及用于眼壓監測、腦壓監測等領域的元器件。
安森美
安森美半導體的可穿戴醫療設備研發活動著重于三類關鍵領域:聽力健康、病人監測及疼痛管理。這些領域的特征是需要小巧、可穿戴、采用電池供電的設備,都包含兩項關鍵技術特征:超低電平的信號感測、信號處理及控制。
在助聽器領域,安森美提供公開可編程的DSP方案及預配置DSP系統,這兩種方案的特征包括領先業界的性能參數,如24位高精度計算及超高音頻保真度。安森美的可編程DSP方案可使客戶能夠使用全集成開發環境,應用他們自己獨特的音頻處理算法。
風河
風河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軟件平臺--Wind River Intelligent Device Platform (IDP)。
美國EMC公司
美國 EMC 公司是全球信息存儲系統、軟件、網絡和服務等領域的領導者,向全球各種規模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自動化網絡存儲解決方案。EMC的服務宗旨是在信息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幫助客戶以最低廉的成本,贏得最豐厚的利潤。EMC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的大小企業,包括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Internet服務提供商、制造商、醫療保健機構、生命科學組織、電信運營商、航空公司、運輸公司、教育機構以及公共事業部門。
EMC不斷擴展存儲的功能。近幾年,EMC一直是排名第一的外部 RAID 存儲系統提供商,在SAN集成解決方案和存儲管理軟件這一新的迅速壯大的市場中,EMC也是公認的領頭羊。作為增長速度最快的存儲軟件公司,EMC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發具有創新性的軟件,幫助客戶解決他們最緊迫的信息管理難題。在存儲資源管理 (SRM)、本地和遠程復制、備份和恢復以及移動信息管理方面,EMC因其全面的企業級和中端產品而受到廣泛認可。
EMC 公司網址:省略
參展商介紹
昆騰公司
昆騰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全球領先的存儲廠商。公司提供高度可靠的備份、歸檔和恢復的解決方案,以極高的成本效益滿足用戶對于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急迫需求。隨著最近完成對Certance公司的收購,昆騰為用戶推出無與倫比的全系列解決方案,范圍包括從領先的磁帶機、介質技術、自動加載機、帶庫到基于磁盤的備份系統等。
昆騰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磁帶機及磁帶自動化供貨商,在以更快的備份恢復為目的的基于磁盤虛擬磁帶系統優化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此外,昆騰的StorageCare服務項目為增值分銷商、集成商和最終用戶評估、設計、實施、維護和優化各種數據保護解決方案提供支持。
昆騰公司致力于提供備份、恢復和歸檔解決方案,不斷擴展其產品線,以簡便、安全、可靠的存儲方式,出色的性價比以及綜合服務支持贏得廣大用戶的青睞。
深耕智能計算領域
自成立以來,金雅拓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2012年營業收入達22億歐元(折合176.7億元人民幣),在全球擁有10000多名員工,在43個國家設立了83個辦事處和13個研發中心。漢斯曼表示,金雅拓深耕快速革新的數字安全領域,致力于滿足人們對個人移動服務、支付安全、云認證訪問服務、身份與隱私保護、高效的電子醫療保健和電子政務、便捷票務、可靠的機器對機器(M2M)應用等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
目前,金雅拓產品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應用。在智能交通領域,不論是公車還是私家車,都可以通過安裝智能傳感設備,將車輛改裝成“M2M汽車”,這種汽車可以進行網絡連接,把車輛行駛情況、使用情況傳輸到相應智能終端上,實現車輛維護提醒、遇險自動報警、制定最佳出行計劃等多種功能。在智慧醫療領域,經過M2M技術改裝過的智能病床可以自動記錄病人的各項體征,一旦數據出現異常,該智能病床可以馬上將信息傳遞給醫護人員,極大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此外,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可以通過傳感設備監測身體狀況,避免發病時四周無人,錯過醫療的最佳時機。
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在甲骨文全球大會舉行期間,金雅拓展示了其最新款的EHS5模塊,該模塊采用甲骨文Java ME Embedded 3.2版,基于Java的應用環境可以讓廣大Java開發者能夠利用他們現有的資源,從而簡化M2M解決方案的設計和整合過程。此外,EHS5模塊還支持精簡的系統架構,在該模塊上直接運行軟件,能夠大幅簡化整合和部署工作,節省了額外添加處理器和內存芯片的費用。
這種病簡單的說就是由于打呼嚕嚴重,鼾聲響亮且時而間斷,睡覺時可能會引起呼吸暫停,容易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夜間猝死。
陳先生面臨兩種解決辦法,一是住院開刀治療,一是佩戴呼吸機在家中完成治療。陳先生選擇了后者。
在某著名三甲醫院呼吸科主任肖毅看來,后者的確是目前有效的一種療法。通過呼吸機在家進行治療,能大大減低這種病帶來的各種風險,而且也能節省患者的時間和成本。
陳先生搬回了飛利浦偉康的呼吸機。呼吸機的設計很人性化,他戴上后不覺得有不適感,而且作用十分明顯,早上起來都感到睡眠質量很高。
陳先生的案例正好代表了目前整個醫療領域的一個新趨勢—往家庭醫療方向發展。一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不可能都讓醫生隨時在床邊完成護理,這時候家庭初級醫療保健就成了關鍵。
實際上,家庭醫療的興起,帶來的重大意義還不止于此。在目前看病難、看病貴,醫療資源不均衡和緊張的情況下,家庭醫療保健和社區醫療的推廣,一方面可以解決患者就醫難題,另一方面還可以緩解大醫院的壓力,讓醫療資源投入到更加急需的地方。
“在歐美市場,家庭醫療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在中國,雖然國情不一樣,但家庭醫療的發展和整個醫改一定是交織在一起。推動家庭醫療的發展,能對醫改有非常大的正向作用。而且能讓最需要的人,即患者得到很多的利處。當然,最終也會使整個市場發生深刻的變化。”一位長期從事醫療方面投資的資深人士說。
解決之道
在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有兩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是人口老齡化,一是慢性病快速增長。針對這些問題,社會各界都積極應對。大力發展家庭醫療和保健系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原因不言自明。通過觀念的改變,把家庭健康和家庭醫療變成常態,這樣能良好的預防老齡化和慢性病帶來的各種問題;而且通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手段,讓疾病在第一時間就能在家中得到治療,節省了時間和成本,緩解醫療系統的資源壓力。
不妨想象一下家庭醫療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傳統的醫療模式是,病人與醫院是直線聯系。但往往因為醫療資源緊張,病人會在醫院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看病難”不可避免。
而通過家庭醫療,當病人出現緊急的情況時,能事先在家中做一些初級護理和治療,節省了門診、場地、醫師、交通等各項費用,減輕患者痛苦。如果需要送往醫院,也能讓就診更為順暢,大大節省時間。而相應地,醫院也能把醫療資源投入到更加急切需要的地方去。
創新與挑戰
醫療開始向家庭化發展,意味著一場醫療行業的流程再造,各個環節的新目標都是更加效率,更加人性化。
首先是技術的創新,要做到的就是醫療器械的更加人文化和智能化。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蘇穎看來,這體現在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收集病人數據,并進行自動診斷,提醒相關人員注意。
飛利浦偉康呼吸機就是這樣的創新。通過完善的產品線和服務,飛利浦提供了睡眠監測中心一體化解決方案。從睡眠診斷到睡眠治療,再到家用呼吸治療。飛利浦不光提供了儀器器械產品,還有針對患者的教育視頻、疾病知識手冊、教育類的App。而在人文關懷方面,又有人性化的造訪系統、體驗中心科學造訪流程和OSA俱樂部。這一切都是為了給患者帶來一個全新的關懷系統。“我們不僅是專注創新,提品、方案,我們更會傾聽顧客的聲音,然后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飛利浦醫療大中華區家庭醫療業務高級總監陳小穗說。
【關鍵詞】 門診預檢分診、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咨詢臺、便民服務護理 工作體會 改進和持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356-01
門診預檢分診、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咨詢臺、便民服務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面向社會的主窗口。在當今這個“以病人為中心”的經濟社會里,專業技術固然很重要,但一個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在門診人員多、流量大、病種多(有心理、情感、精神、軀體疾病等)、病情變化快的當今這個法治的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門診預檢分診醫務人員牢記“文明用語”及 “微笑服務”;善于與病人及時溝通,具備一定的洞察力、良好的服務態度、談話的技巧、為病人保守秘密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理念,主動積極地為病人著想,并及時處理好問題是關鍵,不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告上級領導請求幫助。是門診護理管理者關心和研究的課題。
1 當前門診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已得到改進
1.1 醫務護理人員相對收入較低,已實行獎罰激勵措施:門診部護理組由注射室、收費處、導醫咨詢及各診室、門診預檢分診、醫療保健便民服務等組成。門診預檢分診、醫療保健便民服務是重要窗口之一,以預檢分診為主、集醫療保健咨詢的綜合性平臺,在及時處理和協調醫醫、醫患關系、協調部分醫療糾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分診臺在二樓大廳接觸人員多、流量大,環境復雜,在工作中存在可能因工作忙而語速過快等,導致患者可能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故此時禮儀就顯得相當重要。
1.2 門診科室多,在分診臺工作涉及的知識面廣,是涉及多科室和專業性很強的護理工作窗口。護理人員知識面有限,需要護理人員有較為全面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社會知識,這在工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陷。
1.3 門診護理工作涉及面廣,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在德、智、體、能、勤、服務速度、服務質量、文明用語、協調關系方面)。不僅需要護理人員掌握良好的護理技術,還要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心理素質、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以及協調各部門關系的能力。
1.4 在門診預檢分診、醫療保健便民服務臺工作期間,感到門診護理人員管理歸屬部門多,相對具有分散性、繁雜性和不確定性,需要醫療各部門、各護理人員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協調:用良好的服務態度、過硬的技術水平及專業知識、聽取患者的主訴,迅速采取可行的建議。及時上報并改進醫院的不足之處,不斷改進和持續改進工作:如為縮短病人掛號就診時間,在大廳安放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迅速準確分診,使來院就診的病人得到及時恰當的服務;導診工作人員每天提前30分鐘上崗;增加掛號室和收費室窗口縮短病人應診檢查時間,并實現收費室劃價收費一體化;與各診室醫生配合,做到一人一診,為病人保守秘密;使一些急危重癥者能及時提前就診,挽救患者的生命;門診分時段預約診療服務;增加了門診醫生出、停診通知;就診高峰期專科門診、醫技科室人力資源調配和延時服務;增加導診片區雙語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引導標示和服務設施;需住院的患者有導診護士用輪椅或平車護送到位;為患者在醫技樓一樓、二樓大廳備有紙杯,大廳安放放大鏡、膠水、針線、紙杯、體溫計等為患者服務;門診開展了6有服務:入院有人迎、問路有人指、咨詢有人答、住院有人送、困難有人助、診療有人管;對需要幫助的病人提供三測(免費測體溫、血壓、體重),三代(代掛號、繳費、取藥),三送(送就診、檢查、住院);長期開展無節假日門診等。使病人來我院看病有信任感和放心感;減少患者就診環節多、候診時間較長、應診時間過短等引起的心理不適,從各方面增加患者滿意度。
1.5 門診工作人員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態度:善于應用文明用語,站在3個角度考慮問題:站在老板的角度我應該怎么做,站在我醫務人員的角度要會自我保護幫病人處理好問題,站在患者的角度需要哪些幫助。醫院面臨形形的患者,人流量大,病人病種多,建議醫務人員不要只限于自己的專業知識,可選看此類書籍如:《態度勝于能力》《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增加社會知識及應變能力,提高自身修養和處事能力。
2 對門診護理工作的建議措施
2.1 獎懲并舉方案,建立有效的獎罰激勵機制,由各部門負責人制定。為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臺的應變能力和素質:醫院或門診部要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制定考核獎罰制度。定期進行考核量化和公示,整個環節要做到公平、公正與公開。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做到及時反饋。尤為重要的是,按照檢查考核的數據發放護理人員的勞務費或工資,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將事業心強、工作積極肯干的人員安排在重點科室,對個別不合格者多提建議并適當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讓每一個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匹配,這樣收入拉開了差距,做到了獎優罰劣、獎罰分明,也就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2 搞好門診預檢分診臺、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咨詢臺、便民服務護理的培訓工作,提高業務能力:針對門診部分護理人員業務素質較低,知識面狹窄,應急能力不夠的問題,醫院要對門診護理人員進行一系列有計劃的培訓。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如分期分批現場授課;理論知識學習考試;現場演示、觀摩;就某一問題與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座談會交流經驗,以多方式、多渠道提高護士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開展實際操作訓練;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定期輪崗的方式讓護理人員不斷地在不同崗位工作,掌握各專科的特點和了解各科業務以提高預檢分診、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咨詢臺、便民服務護理的服務質量。
2.3 優質護理服務水平是醫院在競爭中取勝的法寶之一。優質的護理服務對患者選擇醫院起著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做好護理優質服務培訓,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對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預檢分診的質量,先在門診大廳入口處設立“導診人員”,及時、快捷地給需要幫助的患者或陪同人員提供幫助,分診臺護士利用醫療專業知識迅速準確分診患者,給患者提供了便捷服務;門診開展了便民服務、在優質護理的基礎上改進、持續改進門診工作得到了病人一致好評,提高了護理質量。
2.4 我院開設了分時段預約掛號優先就診服務,預約方式有4種:電話預約、診間預約、出院復診預約、現場預約。為遠地患者、出院復診患者、診間定期復查患者及慢性病復診患者實行分時段預約掛號優先看病服務,電話是0997―2130315,為一部分患者解決了實際問題、同時發放溫馨卡片,將看病需求拓展為養生、保健、預防指導,留住了一部分病人和擴大了醫院優質服務的內涵。
2.5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應在我院各級領導的管理和指導帶領之中,工作中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互幫互助的將工作協調處理好,有問題及時將問題處理好并討論分析找出可行的改進協調措施是上策。永遠相信團結就是力量,3個好漢一個幫的道理。
此外,根據各科室的不同特點設置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宣傳資料,放置到門診大廳預檢分診臺及各片區分診臺以及各專科診室,便于患者參考閱讀以增加相關醫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