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初創公司財務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創公司財務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創公司財務分析

    第1篇: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由于缺乏系統的價值觀、財務范圍的狹窄界定以及人員素質的影響,公司財務很容易成為制度、原則與程序的大雜燴,使其價值作用發揮有限。本文結合理論與個人的經驗體會,立足系統思考的角度,從對商業和公司運作的理解以及與財務的關系入手,架構價值創造的系統思考模式,為創造價值管理型的財務體系提供借鑒。

    從系統思考的角度進行公司財務管理

    IBM公司對全球CFO的調查(見圖1):描述了價值創造者的角色類型。

    依據上述價值創造者的角色,CFO面臨的最大困惑是,在公司內可以直接掌握的資源有限,但公司中幾乎所有人的行為都與其有關,這就需要發揮一個看似虛幻的名詞――影響力,而影響力建立的前提是,有能力圍繞一點的360度的思考與行動。絕大多數財務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圍繞一點的360度的思考與行動,才能解決一個點的問題,即管理上所說的“點、線、面、體”,從“體”的角度入手解決“點”的問題,這就需要很多相關的知識與經驗。

    只有通過系統思考,將價值管理、績效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價值鏈整合和組織的作業層次,拓寬財務管理的范圍,將財務模型與商業模式相結合,化零散的管理為系統化的管理,才能增強財務管理的預見性和價值再創造功能。

    價值創造的體系結構與系統思考

    公司財務的價值鏈

    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如果將財務部門看作一家公司,會計核算的工作相當于生產信息的數據加工廠,需要向內部與外部采購信息來源,向客戶提供信息服務與咨詢(包括政府部門、債權人、投資者、內部人員與部門,其中內部人員與部門既是客戶也是供應商),需要向投資者展示公司的價值(相當于公司價值營銷,如投資者關系),分析業務流與信息以持續改進(相當于研發)。可以將這些要素描述為簡易的財務價值鏈,即研發或設計環節的發現價值、制作或加工環節的制造價值、市場與品牌運作環節的實現價值。這樣的假設將有助于財務人員“360度的思考與行動”。

    公司財務價值創造的體系結構

    遵循財務價值鏈的整體觀,按照組織的管理層級與財務的層次結構,可以構架價值創造的體系結構(見圖2)。

    橫向依據組織的管理層級,即事業部級、公司級、集團級進行分類,縱向依據財務的層次結構,即基于戰略循環的資金與資本管理、基于商業循環的經營控制與決策、基于交易循環的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建立二維的邏輯結構。形成這種邏輯思維結構,建立財務這項工作之間的關聯關系,便于落實財務各項工作的分工與協作;把握財務體系的內在邏輯,便于與公司業務層級的對接,參與到公司戰略與經營活動的決策。要做到以上兩點,還必須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即資金、資本管理與公司戰略循環相結合、經營控制、決策與公司的商業循環相結合、會計核算、財務報告與公司的交易循環相結合。

    資金、資本管理與公司戰略循環相結合

    公司的財務戰略,即資金、資本的管理方面,需要在公司價值曲線、業務結構、生命周期以及戰略執行層面相結合。

    價值曲線與公司財務

    現代公司的競爭從單一競爭要素發展到多種競爭要素的綜合競爭,將各種主要競爭要素依據定性判斷得出的分值點連成的曲線定義為價值曲線。由圖3可見:同一行業內的不同公司之所以都能夠生存,是因為不同公司建立了不同的價值曲線,而這些價值曲線天然地決定了將產生什么樣的財務指標,是財務指標的DNA,如以技術領先的公司必然產生相對高的研發費,以成本領先的公司必然產生相對低的單位成本,以品牌制勝的公司一般將產生相對高的毛利率水平。

    將描述商業模式的價值曲線與財務指標聯系起來,有助于指導公司選擇何種商業模式以及預期會產生什么樣的財務成果。避免公司戰略與財務管理脫節,造成戰略缺少嚴謹的財務模型的模擬,使戰略失效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而且財務方法無法結合到公司戰略,使財務活動,尤其是投資與融資活動缺少戰略作為依托。

    以公司公開發行股票與上市為例,上市活動是將公司作為產品,營銷公司整體價值的過程(見圖4)。將公司作為產品,這一產品的組成部分是以商業模式為內核、以組織與流程為外延、以品牌為外在的表現形式。在公司上市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內部控制、報表合規性以及法律方面的工作都有投資銀行、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與專業人員的協助,但以CFO為核心主導的上市過程,營銷公司整體價值是中介機構無法替代的CFO的首要任務,是將公司戰略與資本市場相結合的最典型范例。

    業務結構與公司財務

    按照盈利能力與成長性兩個要素,建立如圖5的矩陣結構,圖中A、B、C、D、E、F分別代表某種業務類型。依據這些業務類型在各個象限的分布,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鞏固A與B,增大對于C的投資,破產或出售D,出售或改進E與F。這一從財務指標得出的業務規劃,需要結合產業發展以及演變規律、市場競爭類型進行修正。因此,業務結構與公司財務之間的結合,體現在業務規劃戰略與財務資源的分配關系的協調上。

    生命周期與公司財務

    公司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一階段,其財務特征不同,從而決定其財務戰略也應有所不同。

    初創期公司應采取充分重視利用風險投資和創新基金等融資方式;應采用集中型投資戰略,企業應將人、財、物等有限的資源集中使用在一個特定的市場、產品或者技術上,通過資源在某一領域上的高度集中,加大產品宣傳力度,提高市場占有率;應采用低收益分配戰略。在成長期,公司由于快速的擴張,對資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必須采用如負債融資和股票融資等融資方式;公司應把投資方向和重點放在如何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創造品牌以提高競爭力,通過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形成規模經濟優勢,但必須防止盲目擴張,多方位出擊新的領域;公司雖然銷售額增長迅速,收益水平也有所增加,但由于規模擴張的需要和投資機會的增多,公司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現金股利的基礎上,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成熟期公司應采用內外并重型融資戰略,主要應采取留存收益融資方和股票融資方式,以防止因負債融資,導致公司在經營戰略調整過程中出現過重的利息負擔;應采用多元化投資戰略以及高收益分配戰略。衰退期公司應采用保守型融資戰略,退卻型投資戰略以及低收益分配戰略。

    戰略執行與公司財務

    在戰略執行上,需要將股東與管理者及一線工作小組聯系起來(見圖6),這種聯系的邏輯是:股東價值表現為折現現金流量值,折現現金流量值為各經營單元的經濟利潤現值,經濟利潤由經營價值的關鍵因素所驅動。對應這種邏輯關系的不同環節,設置相應的關鍵業績指標,建立價值管理與戰略執行之間的橋梁。

    經營控制、決策與公司的商業循環相結合

    通常財務分析的工具停留在單純的財務指標,雖然有助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但是對于公司的經營控制與決策幫助不大,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管理理念:“對于任何一個問題,至少需要連續問五個為什么,才能真正找到答案。”只有將投資、利潤等財務指標層層分解,并分別與公司的商業循環相結合,鏈接到各個經營要素,在過程控制與決策、規劃與預算、風險管理、項目財務管理等方面實現財務與業務的一體化,才能達到決策有用性的目標。

    財務指標因經營活動的產生而產生,但又反作用于公司的經營活動,這就是財務活動與經營活動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將這種對立統一關系系統化,對于駕御財務體系至關重要。

    會計核算、財務報告與公司的交易循環相結合

    會計是過程的反映與控制,反映的對象是公司的經營活動,而經營活動是以公司與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契約為前提建立的,就如經濟學所說:企業是一個契約的鏈條。會計反映的就是這種契約關系以及執行進程與結果。同時,將財務方法與工具運用到經營活動,產生一系列的經營控制與決策方法,即如上一點所闡述的“經營控制、決策與公司的商業循環相結合”相關的財務管理活動。

    邁向系統思考的價值演進歷程

    從價值創造的體系結構與系統思考中可以推論得出,財務職能其價值演進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將為進入下一個階段做好鋪墊。這與IBM公司對全球CFO的調查結果基本吻合。

    在價值演進的過程中,依據財務工作在控制、協作、創造、競爭四個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情況,可以看到財務職能的典型現狀與理想狀態,以及之間的差異(見圖7)。典型現狀是財務職能在控制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過多,在協作、創造、競爭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過少,尤其是創造象限。因此,需要增加在創造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同時相應增加協作、競爭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減少控制象限的時間與資源分配,使典型現狀不斷向理想狀態邁進,并且把握如下幾個關鍵點:

    找出價值的驅動要素

    說服組織其他部門更加關注股東價值的創造;

    掌握控制和競爭象限中的工具,它們可以幫助你順利完成傳統事務,例如報告、控制成本與資產效率;

    將能力擴展到創造象限中,幫助組織成長。

    多視角看待價值創造

    成為一名有效的公司整合者,與其他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理解整個價值鏈,堅信為股東創造價值并持之以恒;

    學會有效溝通,使用形象的方式,避免使用太多的財務行話;

    學會理解戰略伙伴與控制之間的矛盾沖突;

    發展創造與競爭象限中的能力,幫助組織設計合適的結構以實現價值創造的最優化。

    建立適當的戰略與衡量成功的標準

    制定成功的戰略與衡量標準,參與戰略制定和戰略實施;

    使自己成為一名領導者,制定個人的成功標準,關注遠景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個人生存;

    使自己熱忱坦言并保護股東的利益。

    速度與效率

    幫助公司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公司決策速度;

    在投資方面使用實物期權形式,幫助組織在創造象限中的效率。

    系統思考力的培養猶如計算數學題,每次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就去看書后的答案,看到答案時,感覺題目很簡單,但是當考試的時候還是答不出同類的題目;相反,在經過反復推敲最后找到了答案,真正理解了之后,無論同類題目如何變化,都可以自如回答,也就是悟到了才是自己的。

    第2篇: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關鍵詞:危機預警;生命周期

    2007年始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上市公司特別是出口型企業銷售萎縮利潤大幅減少。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探索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并加以防范,就顯得極為重要。

    在企業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特征等方面都有明顯差異,這些差異最終將反映到企業的財務狀況上,決定了生命周期各個階段財務特征的差異性,也決定了各階段發生財務危機的誘因與表現不同。因此,本文將樣本劃分為不同生命周期進行財務危機預警研究。

    一、生命周期劃分標準

    本文綜合以往學者對企業生命周期的劃分標準,采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來界定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處于成長期,公司發展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介于+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

    因此,為反映企業成長期市場需求旺盛、主營業務增長迅速的特點,本文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持續增長3年且10%以上達兩年作為成長期;為反映成熟期市場趨于飽和、主營業務趨于穩定、可能出現小幅升降的特點,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三年均介于+10%以內作為該企業的成熟期。由于數據的收集和界定標準上的不確定等原因,本文對初創期和衰退期不做分析。

    二、不同生命周期樣本及變量的選取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沿用前人的研究選取因財務狀況異常而被ST的上市公司為財務困境樣本,將未被ST的公司視為正常公司。在對研究樣本進行選取時,僅對制造業的上市公司進行研究。接下來,以我國滬深兩市A股市場中的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搜集2006—2010五年間被實行特別處理的88家財務困境公司,按生命周期的界定標準將其劃分為成長期和成熟期,通過篩選得到五年間被ST的公司分別有18家、26家、11家、11家和22家。此后,我們從行業分類、資產規模及配對數量等方面來選擇正常樣本,最后選取了88家財務健康公司。

    (二)變量的選取

    本文從杜邦分析法出發,綜合杜邦財務分析系統并參考以往相關研究中具有顯著影響的變量,將28個財務指標和14個非財務變量作為備選變量納入我們的研究。本文采用非參數統計方法Mann—Whitney U檢驗,以前三期均通過10%顯著性水平的指標作為初選變量。然后,利用SPSS軟件對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剔除相關性較強的指標。

    三、不同生命周期預警模型構建和實證檢驗

    (一)BP神經網絡分析模型設計

    人工神經網絡(簡稱ANN)是對生理上真實的人腦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功能及基本特征進行理論抽象、簡化和模擬而構成的一種信息系統,ANN作為一種并行分散處理模式,具有非線性映射、自適應學習和較強容錯性的特點,可以對應多變的企業運作環境。本文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也采用BP神經網絡進行分析。

    我們將成長期106家上市公司輸入系統,采用BP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輸入層的輸入變量有10個節點,輸出層2個節點,輸出的信號“0”代表財務困境公司,“1”代表財務健康公司。隱層節點數一般根據經驗公式:,通過“試錯法”,最終隱含層節點數n取5,這樣我們構建了一個10×5×1的BP網絡結構。其中,P1、P2、P3分別為輸入層、隱含層及輸出層的神經元數目。成熟期構建的是一個11×5×1的BP網絡結構。

    (二)實證結果分析

    由于證監會是根據上市公司前兩年的年報公布的業績決定是否進行特別處理的,利用模型對財務危機預警進行研究有夸大預測能力的問題,這在前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因此,我們首先對T—3期的樣本數據進行預測和分析。

    通過上文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 我們將建模樣本和檢驗樣本T—3數據帶入模型。判別結果顯示,BP神經網絡模型成長期建模樣本T—3的I類錯誤率(將財務困境公司判定為財務健康公司的比率)為2.70%,II類錯誤率(將財務健康公司判定為財務困境公司的比率)為5.41%,綜合準確率為95.95%,預測樣本的I類錯誤率為18.75%,II類錯誤率為25%,綜合準確率為78.13%;成熟期建模樣本T—3無I類、II類錯誤,其綜合準確率為100%,檢驗樣本的I類錯誤率為12.5%,II類錯誤率為37.5%,綜合準確率為87.50%。

    將4期數據帶入模型通過判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與其他統計方法相比,BP神經網絡分析具有更優的表現。張玲(2000)用判別分析得出前4年的預估正確率分別是100%、87%、70%和60%;吳世農、盧賢義(2001)比較了3種統計方法,得出Logistic預測模型判別效果最好,其前4年的預測準確率分別是93.53%、84.29%、76.26%和73.17%(2001)。BP神經網絡與之相比,其整體判別效果更好,特別是長期預警有了明顯改善。

    2、BP神經網絡模型對財務困境的識別效果是令人滿意的。雖然判定準確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但表現較為平穩,且長期預警的能力得到顯著加強。

    在本文研究中,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一些局限和不足,主要有兩點:(1)進一步擴大研究變量的選擇。除了本文引入的公司治理及關聯交易等,還有公司領導風格、內部控制及行業指標等對公司治理有相關影響的指標。(2)本文的研究以上市公司為樣本,若是可以將樣本擴大至非上市公司,則可以使預警模型成為具有廣泛應用的預測工具。(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業.企業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J].南方經濟,2000,2:47—50.

    第3篇: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關鍵詞】 財務預算; 財務風險; 現金流量; 籌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的風險很多,其中對企業影響最大的應屬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支付風險,這種風險是由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與債務的到期日之間的矛盾引起的。許多企業正是沒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甚至最終破產。所以如何減小財務風險、回避財務風險就成了企業財務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我國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現狀

    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企業財務風險是我國國民經濟面臨的較為重要的一種風險。其風險的形成既有企業外部法律和經濟環境變動的影響,又有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中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通過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總體分析,一個基本判斷是:我國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正在逐漸加大,不能排除發生突變的可能性。

    為什么國有企業財務風險會出現不斷增大的趨勢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諸多潛在風險因素集中暴露出來;二是國有企業自身存在著嚴重的體制性缺陷和深層次的問題;三是我國國有企業大都是高負債經營,負債率平均在70%以上;四是企業內部機制呆板,資產盈利能力低下,不良資產有增無減,虧損嚴重,損失浪費驚人。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國有企業已經進入了高財務風險時期,發展趨勢令人擔憂,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的任務日益緊迫。這里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對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理解不應僅僅局限在狹義范圍內,而應從更廣的范圍去思考,充分認識到其它風險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二、全面預算管理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

    財務預算是企業全面預算的一部分,企業想要回避財務風險,獲得順利發展,必須要搞好財務預算。一般而言,財務預算所考慮的不僅是利潤,而更重要的是現金流量的確定性與到期債務之間的關系。企業在編制預算時要充分考慮到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企業財務部門應盡量通過預算安排好資金的使用,從而回避企業的財務風險。

    財務預算著眼于公司資金的運用,同時可以指導公司的籌資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財務結構。在公司的各種資產中,流動性資產過多,流動性雖相對較好,但會影響其盈利能力。公司財務結構中,短期負債的資本成本較低,但相應的財務風險較大。企業的財務預算就是要處理好資產的盈利性和流動性,財務結構的成本和風險的關系。而財務預算的核心是企業的現金預算。現金預算通過對現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同時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并根據企業資產的運用水平決定負債的種類結構和期限結構。

    需要強調的是,財務預算必須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消極應付。在進行財務預算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到公司的業務情況來安排企業資金的使用,并在風險和收益之間作出選擇,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企業的財務結構。

    三、企業處于不同階段時的財務預算

    企業在初創時期,必然是現金流出較多,除了固定資產開支以外,其他方面的開支也相應較多,使得企業凈現金流量為絕對負數,同時新產品開發的成敗及未來現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首先要搞好投資項目的總預算,對投資項目的總支出進行規劃,并對項目的可行性和優劣進行選擇;項目預算要考慮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充分考慮項目所涉及的風險因素。若公司是從無到有建成的,這時全部是自有資金,對應的財務風險就較小,公司主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創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入市場,為顧客所接受。項目預算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決不能忽視,既不要盲目上項目,也不要放棄企業發展的契機。若要回避財務風險,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時間上考慮項目支出的時間安排,進行籌資預算,滿足資本開支的需要。

    企業在成長時期,急于擴大市場占有率和開發市場潛力,這時預算管理的重點是借助預算機制與管理形式來促進營銷戰略的全面落實以取得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現金預算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營銷策略是財務預算的核心工作,進行財務預算時要考慮應收賬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時,這時公司各項借款較多,要注意在時間上進行安排,必須為未來長期負債的償還做準備。假如公司的財務狀況不佳,現金流動狀況不好,有即將到期的債務,到期展期的可能性又不大,公司營銷策略就不能單求擴大市揚而應以現金回收為主,其他各項開支也必須有所減少,以度過難關。企業成熟時期,市場增長雖減緩,但企業已占有相對較高、較穩定的份額,一般來講現金流量為正數,且能保持較高的穩定性。此時公司的潛在風險是成熟期長短變化導致持續經營的壓力與風險,是成本控制壓力與風險。這時成本控制是企業預算管理的核心,企業欲達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進行挖潛。邯鋼經驗正是強調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與主線,以達到增大現金凈流量的目的。若企業考慮上新的項目,成熟期的末期最為合適,因為此時企業資金壓力相對較小,市場銷售情況較為穩定,利于籌資。

    在企業衰退期,銷售出現負增長,這時不該繼續擴大產品的生產,編制財務預算要做到監控現金有效收回并保證其有效利用。此時公司有較多現金,若無較好的短期項目,應該歸還可以還掉的負債,減少公司財務成本。

    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后,企業對風險信號進行監測,如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及過程,制定相應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臨財務風險通常采用回避風險,控制風險,接受風險和分散風險的策略。其中控制風險策略可進一步分類:按控制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預先確定可能發生的損失,提出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后者是對可能發生的損失采取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程度。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用財務杠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負債經營是企業發展的途徑。從大量負債經營實例不難得出幾點教訓:企業經營決策失誤,盲目投資,沒有進行事前周密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調研是造成失誤的原因。雖然適度舉債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但必須以自有資金為基礎,如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過大,必然惡性循環。同時企業償債能力強弱是對負債經營最敏感的指標,只從償債能力看,負債比率越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未必合理,如企業借款利率小于利潤率。

    四、加強財務活動的風險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管理措施失當會使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籌資風險。企業籌集資金的渠道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者投資,如增資擴股,稅后利潤分配的再投資。二是借入資金。對于所有者投資而言,不存在還本付息問題,可長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風險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確定性上。而對于借入資金而言,企業在取得財務杠桿利益時,實行負債經營而借入資金,從而給企業帶來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確定性。籌資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及防范有幾方面:由于利率波動而導致企業籌資成本加大的風險,一旦籌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資金,可爭取提前還債等補救措施。此外,還有資金組織和調度風險,經營風險,外匯風險。

    五、預算編制方法上的選擇

    固定預算也稱靜態預算,它是根據未來固定不變的業務水平,不考慮預算期內生產經營活動可能發生的變動而編制的一種預算。這種預算對業務較為穩定的企業比較合適,但是,對業務水平經常變動的企業就不合適了。相對而言,彈性預算則是考慮了業務的變化水平,把產品的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部分,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地反映企業工作成果的好壞。滾動預算的主要特點是連續不斷地始終保持12個月,每過去一個月,就根據新的情況調整和修訂后幾個月的預算,并在原來的預算期末補充一個月的預算。這種預算一年中頭幾個月的預算要詳細完整,后幾個月可以粗略一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較粗的預算逐漸由粗變細,以此反復,不斷滾動。滾動預算不但可以保持預算的完整性、連續性,而且由于預算的不斷調整與修訂,使預算與實際情況更加適應,有利于充分發揮預算的指導和控制作用。所以,對于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建議采用固定預算,而處于其他時期的企業則采用彈性預算和滾動預算更為適宜。

    另外從時間上考慮,時間較短的預算要比時間較長的預算作用大得多,因為時間間隔越長,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就越多。通常企業的財務預算可以按季或月編制,但當企業的經營活動很不穩定時,以周為單位的預算就可能很必要。

    總之,企業編制財務預算,通過加強對現金收支的控制,可以增強優化現金流量的意識,增強企業防范與化解風險的意識,強化財務監督,從而確保經營有序地進行,確保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第4篇: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中國對國際會計協調與趨同一向持積極態度

    多年來,中國一直以十分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會計協調,并支持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在推動全球會計準則趨同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系統的會計改革始于1992年,當時我們了中國上第一項會計準則——《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該基本準則即是以當時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概念框架作為藍本起草的。隨后,又先后了30多個具體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正式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等,這些大多數都是以相應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基礎制定的,在上也與之相當接近,有些甚至基本相同。2001年國務院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對《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進行了重新定義,這些新的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概念框架中的相關定義基本一致。修改會計要素定義,促進其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一致,是我國會計向國際會計慣例接軌所邁出的重要步伐。

    在會計改革和會計標準建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推動我國會計的國際協調對于改善我國投資環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們也認識到,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向。因此,在對待會計國際協調方面,我們一貫堅持:在立足于我國國情、立足于我國當前會計環境的基礎上,除了那些相關國際會計慣例與我國的法規存在沖突或者明顯不切合我國實際的情況之外,我們都努力促使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協調或者一致。這一指導原則已經體現在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制度中,也將指導我國未來會計準則、制度的建設。

    實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協調與趨同是個漸進的過程

    對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制定和發展,我們一貫高度重視,除一直把它作為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基礎和藍本外,我們還積極參與了相關事務。我們欣喜地看到,國際會計協調已經從強調協調進入到了制定全球公認會計準則、實現各國會計準則趨同的,這也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中國會計準則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是努力實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而趨同的步伐和進程則取決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和進程。

    我們注意到,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本身及其實際是個系統工程,它不僅要求準則本身的高質量,還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較為成熟的準則執行機制相配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制定基本上是基于一個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而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則是從20多年前完全的計劃經濟轉換而來的,與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之間尚存在不少差距。

    我們知道,中國的經濟改革走的是一條漸進式的改革道路。自1978年執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改革歷程大體經歷了探索發展階段、初步建立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樣三大階段。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逐步退出相關領域、市場調節功能逐步釋放的過程。中國這種漸進式經濟改革決定了中國的會計改革也只能走漸進式改革道路,而不能超越宏觀經濟環境,否則會欲速而不達。

    所以,對于我國會計準則的改革,我們一直注意保持一個合理的進度,根據市場的發展,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逐步進行改革。比如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產品的價格逐步由市場機制決定,資產的價值受市場價格的波動、供求關系的變化和技術的更新換代等較大,從而出現了資產減值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其進行會計規范,我們及時地按照國際慣例出臺了有關會計政策。又如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們有不少國有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國家仍然居于控股地位,從而導致不少交易雙方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利益主體,在關聯方交易中,不公允的交易較多。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第24號,適時地制定了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提高了財務報告信息的透明度和質量,滿足了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

    基于上述,我們認為,會計準則的制定及其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協調和趨同是與會計環境休戚相關的,當會計環境相對成熟了或者對會計信息形成需求了,制定會計準則、促進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協調與趨同也就水到渠成。

    我國當前會計環境所面臨的幾個問題

    盡管我們一直非常積極地推動國際會計協調和趨同,但就當前中國的會計環境而言,我們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可能是中國所特有的,有些可能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轉型經濟國家所共有的。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在處理某些交易或者事項時,在是否直接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其相關原則上處于兩難境地。

    第一,從會計信息使用者角度,中國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構成和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關注程度和角度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尚存差距。我們知道,財務報告的目的是為了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信息,因此,會計信息使用者群體的特征及其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對于我們應當要求企業在財務報告中提供什么樣的信息至關重要。以上市公司為例,中國目前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群體構成及其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大多數上市公司仍然屬于國有控股企業,“一股獨大”,國家是企業最大的股東。按道理來講,大股東應當是公司財務報告的最主要使用者,但是在中國,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其行為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可能會出現兩類問題,一類問題是大股東所有者缺位,一類問題是政府自覺或不自覺地干預企業經營。這兩類問題都會對會計信息產生影響,前者導致大股東無法產生對高質量會計信息的有效需求,后者則有可能使會計信息的提供摻入較多的人為因素,并不是真正的市場行為,按照一般市場機制要求設計的會計準則恐怕難以達到其預期目標。

    (二)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主要分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流通股三類,這其中,國有股和法人股的股票目前是不允許在證券市場上公開流通的。由于國有股和法人股往往占一家上市公司股權的絕大多數,而它們又不流通,所以相關股東對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信息的關注和靈敏度并不高。換句話說,財務報告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信息,這里所說的決策,很主要的一方面是投資者(股東或者潛在的股東)根據財務報告信息作出決定“買或者賣股票”的決策。而在中國,由于國有股和法人股無法流通,財務報告的這一決策作用較難體現。

    (三)在可流通的社會公眾股股東中大多數是分散的個人或者小股東,即所謂的“散戶”或者“股民”。這些散戶或者股民占了社會公眾股股東的80%,甚至90%以上,他們通常缺乏投資經驗和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投資決策很少依賴于的財務報表,因此,財務報告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在這些投資者身上也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四)機構投資者還處于初創階段,專業財務分析師隊伍還有待培育和發展。我們知道,在西方發達國家證券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居多,而且往往在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占絕對優勢。這些機構投資者經驗豐富,理性、專業,注重長遠目標,對財務報告內容和質量要求較高。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十分活躍的、專業的財務分析師隊伍,實時地分析和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提供決策咨詢。而在中國,機構投資者的數量還較少,機構投資者的水平也有待提高,而專業的財務分析師則才剛剛引入中國,要在證券市場中形成一支較為成熟的分析、研究、利用財務信息的專業隊伍還有待時日。因此,從機構投資者和財務分析師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角度講,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第二,從業績評價和監督角度看,現行法規環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對環境的要求還存在一些不一致。根據中國公司法和有關證券法規的規定,在公司發行股票配股和增發股票、暫停股票上市和終止上市以及對公司進行評價和監督等方面都非常倚重于利潤指標,這不僅使得利潤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且也使得如何真實、公允地在財務報告中反映利潤信息變得十分關鍵。我們注意到,國際準則理事會正在進行的“報告財務業績”項目,理事會的目的是準備將現行的利潤表(收益表)改造成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綜合收益信息,而不再直接提供凈利潤(凈收益)信息。鑒于我國現行許多法律法規都規定以凈利潤作為業績衡量指標,所以,在我國要引入全面收益表,從來看存在著法律、法規上的障礙。

    第三,從商業環境來看,公平競爭的交易環境尚在建立和完善過程中,企業之間的交易行為還存在一些不規范之處,這對會計如何真實、公允地反映這類交易提出了挑戰。在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交易雙方應當都是獨立的利益主體,然而在中國目前的階段,形成這樣的商業環境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1)中國仍舊存在著大量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或者企業,這些企業的人事權、財務權等與政府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還很難真正成為利益完全獨立的市場主體,因此,它們從事的一些交易還很難說是建立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之上的,由此所反映的會計信息也很難說是公允的。尤其是一些國有關聯方之間的產權交易,其實質是一種自我交易行為。(2)由于中國的國有企業在整個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許多上市公司也是國有企業剝離出一部分資產和負債形成的,其母公司通常仍舊為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規模較大,涉及的領域較廣,相互之間關聯方交易相當普遍。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關聯方交易的公允性往往都難以保證。在中國,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關聯方交易時有發生。因此,面對大量的關聯方交易,如何確認、計量和報告這些交易成為困擾中國目前會計界和監管部門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市場環境上,它與建立在公平、公允的非關聯方交易的基礎之上的大多數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有所不同的。

    第四,從市場體系和發育程度來看,中國的市場經濟仍然處于發展階段,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利率和匯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中國現行的匯率形成機制是轉型經濟發展階段的客觀必然,而且與近年來的經濟環境基本上是適應的,但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來看,則會有不同。眾所周知,利率和匯率是決定資產和負債價值(尤其是公允價值)的重要依據,所以在利率和匯率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要決定一些資產和負債的真實價值或者公允價值存在一定困難。這些困難在那些利率和匯率完全市場化的國家可能并不存在,但是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則是客觀存在,這也是在應用公允價值計量上我們一直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我國的產品還比較單一,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較慢,政策上的限制較多,因此,金融衍生品實務在中國還屬于一個新牛事物,對于金融衍生品的會計處理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如果一下子直接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處理金融衍生品會計問題尚不現實。

    三是中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保障體制建設剛剛起步,保險精算師隊伍也剛剛開始建設,所以,采用精算技術計量保險合同和養老金相關的資產和負債還需假以時日。但是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如何計量與保險合同和養老金有關的資產和負債則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中國參與國際會計協調與趨同的現實選擇

    基于上述,中國會計改革和會計準則的制定進程取決于中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會而然地發展與完善,并縮小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的差異。與此同時,中國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如公司法、證券法、注冊會計師法等)也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修改、調整、完善,從而為我國會計改革減少法律上的障礙。

    當然,對于當今世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大趨勢,我們一直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新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成立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了應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行列中,中國也應當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機會,跟上會計國際化的步伐,而不是被動等待。但是,從上述對我國會計環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現階段要全面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時機尚未成熟。

    我們認為,當前我國的會計實務從根本上來講,可以分為四類,對于不同種類的會計實務我們將采取不同的國際化策略:

    (一)第一類會計實務是中國的經濟交易事項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規范的交易事項相同,而且兩者所處的環境也相同。對于這類交易事項的會計處理,中國將積極促進其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甚至直接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相同的會計原則。

    (二)第二類會計實務是中國的經濟交易事項在形式上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交易事項相同,但是由于中國特殊的會計環境,其經濟實質卻并不相同。對于這類交易事項,中國就不能簡單地照搬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而應當從實際出發,按照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來規范其所應采用的會計處理。毫無疑問,這樣做的結果有可能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內容不同,但是這樣做是與中國當前的會計環境相適應的。

    (三)第三類會計實務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經濟交易事項在西方發達國家可能已經比較普遍,但是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可能還沒有,或者才剛剛起步。對于這類交易事項,我們將展開有關,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待這些交易事項實際發生或者較為成熟時,可以直接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范的有關會計準則。

    (四)第四類會計實務是中國特有的一些經濟交易事項,在西方發達國家是沒有的或者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沒有規范的。對于這類經濟交易事項,中國需要制定其專門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規范。

    第5篇:初創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Abstract: The corporate liquidity refers to the current assets holding by a company or enterprise. Besidesitsbook value, italso contains some potential value. Assessment of the corporate liquidity value by a scientific way is very important toall investors and the company managers. Pricing liquidity in the real option theory is a frontier in present corporate financial theory .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mpound real options properties of the corporate liquidity,attempts to priceacompany’s liquidity value by the compound real option model , and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tool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decision.

    關鍵詞:公司流動性價值;定價;復合實物期權

    Key words: the corporate liquidity value;pricing;the compound real option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2-0016-03

    0引言

    本文所探討的公司流動性,是指公司或企業持有的容易變現的資產,即流動性資產。流動性除了賬面價值外,還含有某種潛在價值。因為從公司層面而言,公司持有現金等流動性資產是有成本的,而流動性資產的收益率相對其它投資項目而言較低,有的還要面臨雙重稅負等風險。可見,公司之所以愿意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持有流動性,是因為流動性具有某種潛在價值,否則就是不理性的。大量的公司實務表明,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不僅公司之間持有的流動性不同,即使是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時期持有的流動性也可能不同。對公司流動性價值進行科學的評估,對于投資者、公司管理者等各方都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現有公司流動性相關文獻絕大部分集中于討論公司是否應該有一個最優的流動性水平,這種最優流動性水平又如何計算等等,對公司流動性定價問題研究極少,只有少數學者在流動性定價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有的采取計量實證方法對流動性的價值展開探討,代表性的研究是Pinkowitz,Stulz 和 Williamson(2003)運用Fama和French(1998)的實證方法,考察了多個國家的公司流動性,嘗試對流動性價值進行評估。Pinkowitz 和 Williamson(2004)運用同樣的方法估計了美國的公司流動性價值。他們的估計結果是,股東對1邊際美元流動性所要求的平均價值是0.94-0.97美元,此外,Faulkender和Wang(2005)使用了檢驗超額股本回報的方法和使用Fama 和 French(1993)文中的因素來解釋公司對總體風險暴露的時間序列和橫截面方差, 得到的實證結果顯示,對于所有公司而言,現金平均邊際價值是0.94美元。還有一些學者使用財務分析方法對公司流動性的價值展開評估,主要使用貼現現金流評估模型(DCF)。應該指出的是,上述計量分析法的研究都建立在不同公司的大樣本基礎之上,采用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其本身的解釋力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該方法的前提是假設決策的形成是清晰固定的,并且只考慮有形的利潤和成本,忽視了現金所特有的“靈活性”的價值。而傳統的DCF法對于確定性的價值評估是有效的,但對于流動性這樣一種未來收益充滿不確定性的資產的評估,基本上是只具有參考意義。因此,必須采用新的方法――實物期權法。

    實物期權法的興起源于學術界和實務界對傳統投資評價的凈現值技術的置疑。Myers(1977)首先提出了實物期權的概念,并指出當投資對象是高度不確定的項目時,傳統凈現值理論低估了實際投資。他認為,企業不確定條件下的初始投資可以視同購買了一個看漲期權,期權擁有者因此擁有了等待未來增長機會的權利。Trigeogis(1996)把實物期權分為七類:延遲投資期權(option to defer investment)、改變運營規模期權(option to alter operating scale)、轉換期權(option to switch to use)、放棄期權(option to ab和on)、增長期權(corporate growth options)和分階段投資期權(option to staged investment)、復合期權(multiple interacting options)。目前,關于實物期權定價的研究在具體的投資領域十分活躍。

    對照實物期權(real option)的含義,仔細研究公司流動性,就會發現其具備大量實物期權的特征。流動性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給持有者一種靈活性,一種選擇權或者一項期權。持有者在必要時有權轉換為現金(Scholes,2000);或者“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時間提供消費購買力”的選擇權(Miller,1994);公司持有流動性作為一種期權,使其能夠抓住有利可圖但時效要求高的未來投資機會(Washam 和 Davis,1998)。可見采用實物期權法對公司流動性的價值進行評估是有道理的,關于公司流動性的實物期權性質,下文還有深入剖析。目前國內外關于公司流動性期權定價的研究屬于公司金融理論的前沿課題,均剛剛起步。國外利用期權原理對公司流動性進行定價的文獻主要有兩篇,即Washam 和 Davis(1998)以及Cossin 和 Hricko(2004)。前者借鑒差額期權模型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流動性定價公式,但這一公式是非常初步的,而且討論的是靜態價值。它沒有考慮不確定性前提下投資價值和投資成本的變化,沒有考慮等待的價值與損失(特別是等待的損失),也沒有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外部融資可能以及融資成本大小。后者采用的是傳統的B-S期權定價模型,假設條件限制相對較多,沒有考慮投資本身的隨機性,沒有考慮“等待的價值”,也沒有考慮流動性的成本。國內文獻基本來自鄭凌云(2007)關于公司流動性期權定價開創性的研究。該研究選擇交換期權定價模型將流動性投資期權和保險期權聯系起來,得出了流動性期權定價的一般公式,并進行了實證模擬。曾林陽(2009)關于商業銀行流動性期權定價基本沿襲了鄭凌云的思路,是對銀行業這一具體行業的公司流動性的期權定價。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目前關于公司流動性實物期權定價的研究還非常薄弱,該方向在未來若干年內都將是公司金融領域里一項極有意義和挑戰性的新課題。對公司流動性進行實物期權定價的探討,不但可以打開對公司流動性研究的新視野,對于公司價值評估理論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公司持有的流動性所蘊含的價值,就無從對整個公司價值進行真正正確的評估。

    本文結構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對研究問題的內容和意義以及國內外文獻進行綜述;第二部分對公司流動性的復合實物期權的性質進行詳細分析;第三部分對公司流動性的復合實物期權的基本模型進行討論;第四部分給出實際的算例。

    1公司流動性的復合實物期權特征

    1.1 復合實物期權隨著實物期權理論深入的探討及項目投資評價與決策的實際發展,Myers(1987),Mason和Merton(1985), Trigeorgis和Mason(1987),Trigeorgis(1988)逐漸發現蘊含在投資項目中的經營靈活性和戰略價值實際上大多數是以多個實物期權或實物期權組合的價值得以體現的,因此,實物期權理論的研究如果只停留在單個實物期權的定價這個層面上顯然是不能反映客觀實際要求的。Pennings和Lint(2000)研究了存在于同一個投資項目中的多個實物期權的相互作用,強調在同一個投資項目中的多個實物期權不能被單獨估值,識別出在同一個問題中存在兩個相互獨立的期權。Rainer Brosch(2001)在研究實物期權組合特性的基礎上,對實物期權之間的復合關系進行了定義和分類。

    也就是說,對于多個實物期權的投資項目,后一個期權是在前一個期權的基礎上產生的,由于各個期權都是相關的,后續期權的存在會有效地提高前面期權的標的資產的價值,另外前面一個實物期權的執行可能會改變標的資產(如擴展或收縮),從而改變后續期權的價值,其價值構成了一個相互影響的價值鏈。由于存在這樣的因果關系,也就不能對各個期權進行簡單地獨立地評估,而應把它們看作一個復合期權,即期權的期權。從此復合期權也被引入到實物期權領域,稱為復合實物期權。

    復合實物期權本身反映出一種新的企業戰略思想和投資思維方式。在具有較大市場風險及技術風險的環境下制訂企業投資策略時,可以利用實物復合期權賦予投資決策過程更多的柔性。如投資者可以在有利的市場環境中利用期權思想抓住機遇擴大投資規模,增加生產獲取更大的收益;當市場環境惡化或者項目研究不成功時,投資者也可通過期權方式縮小投資規模、暫停生產甚至停止生產,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1.2 公司流動性的復合實物期權特征對于復合實物期權Geske最早認識到:許多機會本質上有先后序列的性質,只有在前一次機會獲得執行,下一次機會才有獲得履行的可能,這就是復合期權的性質,或者說是期權的期權。從這個基本認識出發,對照公司流動性的特點,我們也可以發現其明顯的復合實物期權的性質。

    假設某公司持有一定數量的流動性(比如現金),然后打算投入到一個項目中,該項目只經過兩個簡單的階段:初創階段和成熟階段,初創階段成功后滾動投資進入成熟階段,成熟階段末尾獲得投資收益。其中,在t0時刻因為持有足夠的流動性,獲得一項期權或選擇權,抓住了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獲得了初創階段可以投資R0的機會,從而形成了第一個看漲期權;該期權到期時間是t1,執行價格K是從t0到t1流動性持有成本加上R0。在t1時刻,第一個期權被執行,開始投資R0,獲得了成熟階段進一步投資X的機會,從而形成了第二個看漲期權;其到期時間是t2-t1,執行價格是在成熟階段所需的投資X。如果在t2時刻,第二個期權被執行,即初創階段的投資成功了,就將獲得在t3時刻得到投資收益R1的機會。這里存在兩個期權,且第一個期權導致了第二個期權的產生,所以是典型的復合實物期權。

    2公司流動性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模型

    Geske于1979年給出了簡單復合期權(復合期數n=2)定價的一般公式,該公式是在Black-Scholes模型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復合期權定價公式成為后續研究的基礎。盡管該模型依賴資產價格遵循幾何布朗運動,市場完全等嚴格的假設前提,但并不妨礙我們將它借鑒用于公司實務領域的嘗試,就如同Black-Scholes模型被大量公司實踐采用一樣。

    根據Geske模型,我們可以給出公司流動性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模型如下:

    L=C-eC1(1)

    C是公司流動性復合實物期權的總價值,減去流動性的持有成本C1的價值,就可以得到公司流動性的凈價值L。也就是說在t0時刻以C1的現值買入并持有總價值為C的公司流動性。C用Geske模型計算:

    C=SNh+σ,h+σ,-

    XeNh,h,-eN(h) (2)

    其中:h=; h2=;

    τ=t1-t0 τ=t2-t0

    N2(a1,b1;ρ)表示第一個變量小于a1,第二個變量小于b1,而變量之間相關系數為ρ的標準二維正態分布的累積概率函數;

    N1(.)表示單維正態分布的累積概率函數;

    S表示在成熟階段進行投資后產生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即R2貼現到t2的值。

    S*表示第一個期權行權時項目的價值,可以利用Black-Scholes模型計算;即求解以下方程:

    V(S*)-K=S*N(h+σ)-XeN(h)-K=0

    τ=t-t(3)

    X表示在成熟階段所需的投資;K表示是從t0到t1流動性持有成本加上R0;

    σ項目預期現金流的期望值的現值S的波動率;

    r表示無風險利率。

    3公司流動性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模型的應用

    3.1 案例介紹某公司打算參加一個月后將要舉行的全行業創新專利推廣交易會,擬出資購買一項新產品專利并隨后進行投產,預計要投入100萬元。由于該公司賬上正好有100萬元現金資產可以調動,而公司臨時融資能力受到限制,即到了交易會再臨時籌款幾乎不可能。因此公司決定持有這100萬元流動性一個月,并承擔由此產生的機會成本(假設公司如果將此資金投入生產可以帶來10萬元利潤)。一個月后,該公司參加了全行業創新專利推廣交易會并如愿購買到一項新產品專利,然后開始了初始階段的開發,為此共投入100萬元。按設想該種新開發分兩步進行,初始階段投資成功后,公司一年后獲得此新產品的生產能力,可選擇再投資200萬元進行大規模生產,然后投放市場并在第二年末獲得500萬元收益。現在讓我們評估最初持有100萬元的價值是多少,或者分析當初決定持有此流動性的決定是否正確。假定無風險利率r=5%,新產品預期現金流期望值現值S的波動率為20%。

    3.2 案例中公司流動性的復合實物期權特征的描述首先我們對案例的投資過程做出如圖2所示。

    在本案例中,公司需要決定在t0時刻是否持有流動性100萬元,持有此流動性是有成本的,即會損失在老產品生產中可能獲得的利潤10萬元;但不持有它,由于公司融資能力的限制,到了全行業創新專利推廣交易會時,遇到好的項目無法買進投產而錯失良機。因此公司在t0時刻選擇持有流動性,無疑相當于買入了一項歐式看漲期權,該期權的到期時刻為t1,執行價格是100萬元本金加上持有一個月流動性的機會成本10萬元,共110萬元,換言之只要項目未來現金流折現到t1的值大于110萬元,該期權就會被執行,即進入到初始投資階段。初始階段的開始,標志著公司開始持有第二個歐式看漲期權,該期權的到期時刻是t2,執行價格是成熟階段的投資200萬元,即項目未來現金流折現到t2的值大于200萬元,該期權就會被執行。很明顯,本案例中保含一前一后兩個實物期權,第一個期權的執行帶來第二個期權的持有,兩者存在因果關系,不能簡單地單獨分別求解后相加,必須使用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模型求解。

    3.3 用公司流動性復合期權定價模型求解在本例中:

    S=500/e0.05=475.6;σ=0.2;X=200;K=110;t1-t0=1/12;t2-t0=13/12;t2-t1=1

    代入的公式(3),可以求出S*=300.2萬元

    將所有參數代入公式(2),求出h1=8.016;h2=4.315;

    再經過計算得出C=181.97萬元(其中二維正態累積分布函數使用數值積分法求出)。

    本例中C1=10萬元,折現到t0時刻為9.96萬元

    所以t0時刻公司持有流動性的價值:

    L=181.97-9.96=172.01萬元。

    3.4 結果分析從以上計算結果得出,公司在t0時刻決定持有流動性100萬元是合算的,雖然持有此流動性會損失在老產品生產中可能獲得的利潤10萬元;但不持有它,當公司遇到好的項目時,會無法買進投產而錯失良機。因此公司在t0時刻選擇持有流動性,無疑相當于買入了一項歐式復合看漲期權,這項期權將給公司帶來在t1,t2 時刻兩次選擇加大投入的機會,并帶來t3時刻500萬元的收益。這些收益如果使用NPV法計算,在t0時刻的凈值是151.54萬元,雖然是盈利的,但看不出選擇權的真實價值。只有使用復合實物期權模型,我們才得到項目在t0時刻流動性復合期權的價值是181.97萬元,從中減去流動性持有的成本9.96萬元,就得到了選擇權(即流動性復合期權)的凈值為172.01萬元,這個價值遠遠大于流動性的持有機會成本10萬元,也大于公司流動性在t0時刻的靜態價值100萬元,多出來的72.01萬元就是考慮了復合實物期權的結果。可見公司在t0時刻選擇持有100萬元的流動性是正確的。

    4結論

    在以往的公司持有流動性的決策中,人們只能根據未來的收益情況,使用NPV法得出是否盈利的結論,并不能正確評估當初持有流動性的價值到底是多少。流動性定價理論就解決這一問題展開了分析,但是現有的公司流動性定價理論忽視了流動性期權的復合實物期權性質,本文在此方面進行了突破,采用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模型,使我們首次看清了流動性復合實物期權的本質和取值。雖然模型本身還有多重現實條件的限制,使得它的精度有限,但畢竟讓我們有了一個簡便的量化評價工具。

    參考文獻:

    [1]Cox J C, Ross S A,Rubinstein M. Option Pricing: A Simplified Approac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9,7:229-263.

    [2]Trigeorgis L. Real options and interactionwith financial flexibility[J]. Financial Management, autumn, 1993: 202-224.

    [3]S.C.Myers.Finance Theory and Financial Strategy[J]. Mid 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Spring 1987:6-13.

    [4]L.Trigeorgis and S.P.Mason.Valuing Managerial Flexibility[J]. Mid 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Spring 1987:14-21.

    [5]F.Black, M.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81):637-659.

    [6]R.Geske The valuation of compound op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7):63-81.

    [7]Dixit Aniash K,Pindyck Robert S.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1994.

    [8]Margrabe W. The value of an option to exchange one asset for another[J].Journal of Finance,1978,33:177-186.

    [9]阿維納什•迪克西特(Avinash K. Dixit),羅伯特•平迪克(Robert S. Pindyck)著,朱勇等譯.不確定條件下的投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0]馬莎•阿姆拉姆,納林•庫拉蒂拉卡,著.張維等譯.實物期權―不確定環境下的戰略投資管理[M]北京:機械上業出版社,2001.

    [11]郁洪良.金融期權與實物期權―比較與應用[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12]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無套利均衡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7-8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小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