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糾紛預警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臨床教學;兒科;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3(b)-108-02
臨床教學實習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聯系的橋梁,是培養學生逐步建立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階段;是繼續完成和達到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目標的最后環節,是整個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科作為臨床學科之一,在學習兒科學時普遍感到不僅專業知識難學、難記,而且臨床操作常常由于種種原因而不能夠有真正的動手操作機會。因而影響了兒科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故近年來我院針對影響兒科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找出對策,加大對兒科實習生的管理,增強兒科帶教安全意識,盡可能提高兒科臨床教學質量。
1 加強臨床教師的帶教意識,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我院是一所公益性教學醫院,除了具有救死扶傷的共性任務之外,還具有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責任。一直以來,我院在教、醫、研三個方面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并始終堅持重教強醫、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把提高臨床帶教老師的素質放在首位。選派教學意識強、臨床經驗豐富、工作負責、思想端正的教師承擔實習生教學任務,并且分出承擔大學、大專、中專醫學生教學任務的層次,并與職稱聘任掛鉤。另外,對帶教老師實行聘任和任期制,每年對帶教老師進行業務培訓和資格考核,評學評教,在已設立優秀教學科室獎、優秀帶教老師獎的基礎上加大獎勵力度,提高老師的帶教積極性,從而鼓勵帶教老師不斷進步。
近年來,針對臨床老師帶教工作出現的問題,相繼修訂出臺了《臨床教學管理制度》、《臨床帶教與住院醫師培訓導師職責》、《臨床教學工作考核標準》、《??疲ㄗ≡海┽t師培訓工作考核標準》,以及《學生入科帶教流程》、《科教外事科教學查房流程》、《住院醫師培訓督查流程》等規章制度。通過制定一系列臨床教學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規章制度,使臨床教師認識到,帶教老師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也是合格人才的塑造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醫院必須提高臨床教師的帶教意識,認真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鼓勵教師多學寫論文,把教學質量作為年度考核獎懲的重要標準。加強教學查房,每次查房做到有督導,有改進。從而調動了臨床帶教老師的積極性,提高了兒科臨床教學質量。
2 加強素質培養和管理
一是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和改善臨床實踐教學。各科室嚴格按照實綱的技能訓練要求,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獨立完成或參與完成某些基本操作。加強日常帶教中對實習生的臨床技能考核,分別以筆試、口試和實踐操作的形式對實習生逐一考核。要求學生撰寫不少于2份的住院大病歷,按照指標逐項評分,提高其病歷書寫能力。通過典型病例、疑難病例的臨床教學,提高學生對疾病的臨床表現及疾病的橫向和縱向分析能力,提升其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能力。定期召開實習生座談會,科教科及有關科室參加與實習生一起討論是否完成了實習目標,同時總結教學工作中的成功之處與需改進的部分,盡力為實習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醫患互動是以人為中心的活動,良好的醫患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是每個臨床醫生的必備能力。因此,如何與帶教老師、護理人員、患者進行交流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在學生剛來院實習時帶教老師就要積極鼓勵和指導他們與醫、護、技工作人員積極交流,使他們了解醫療工作中與各崗位人員的相互協調和合作關系,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能與各崗位人員順利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要求學生尊重帶教老師的同時又能主動積極與老師保持溝通,保持與老師的平等對話,能與老師共同探討問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醫療活動中學會與患者的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關注,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需求,獲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3 加強醫患關系的管理溝通
醫患關系一直是兒科臨床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2004年,我院率先在山東省成立第一家醫院客戶服務中心,客戶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服務質量及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客服中心成立后建立了醫院溝通制,及時解決在服務流程、服務環節和細節上存在的問題。制定《醫院服務承諾實施方案》,開通“客戶服務投訴”和“兒童醫療保健咨詢”2部熱線。為方便患兒家長、醫院職工及醫院領導之間溝通,制定了院領導接訪日制度,將過去多頭管理的工作歸納到客戶服務中心,由專人進行科學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出臺了一系列《醫患溝通制》、《醫療糾紛預警方案》、《服務流程》等規范化文件,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進行規范約束,使差錯、事故的發生率減少。醫院實行的標準化管理,為規范標準化教學構造了良好的平臺。
我院要求帶教老師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平時多與患兒在一起,主動關心、愛護患兒,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使患兒對醫生有良好的信任及親和感,這樣以便在臨床操作中使之配合。在實際臨床操作中,盡可能地與患兒家長做好溝通工作,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操作完成后,讓學生總結經驗、談體會,與其他學生交流,提高臨床操作成功率和信心。
4 加強醫風醫德教育培養
我院2005年進一步完善《精神文明獎懲條例》和《醫院內部管理條例》補充細則,制定“職業道德積分管理制度”,為全院每一名職工建立職業道德電子檔案,將個人及科室的獎懲情況隨時記錄,與年終考評、行風建設及各種檢查提供重要依據。2006年實施《處理意見反饋》制度,將投訴時間及內容填寫在處理意見反饋表中,被投訴科室寫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及科室處罰意見,主管部門簽字后客服存檔。同時建立服務預警機制,開展“無缺陷”感動服務,收到明顯成效,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2007年達到96.7%,率同期下降72.78%,有21個科室實現了“零投訴、零糾紛”。
在學生整個臨床實習的階段,通過開展醫德、醫風培養專題工作,介紹一些德高望重的醫學專家和我院醫務人員的先進事跡,以他們為楷模,激發學生為醫學事業獻身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專業思想,形成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思想。同時開展評選“優秀實習生”的創優活動,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醫德醫風的氛圍,創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
5 幾點思考
一是迫切需要優化臨床帶教方式。盡管我院在提高帶教老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極盡所能,然則仍然存在教學方式落后的問題。教學方式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關鍵。常言講的好,“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帶教老師的教學工作需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問題,而不能始終停留在填鴨式教學階段。二是引導突破心理障礙。兒科臨床教學中往往因為“小太陽”和“小皇帝”們的特殊地位,學生在臨床學習中畏首畏腳,不敢也不能動手實踐。醫院應當從多方面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教育,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礙,使其更快進入到正常的臨床學習狀態中去。三是和諧處理醫患關系。醫患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在社會公眾面前的形象,有時候更甚于醫療技術水平的影響。醫院應當從兒科臨床教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醫患關系相關問題的教育,使能夠正確看待醫患關系,在思想上重視醫患關系,學會如何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引發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樹軍,朱鳳蓮.兒科學臨床實習1:1帶教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1):113-114.
[2]杭敏,韓瑞珠.兒科見習教學的改革[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9):144.
[3]朱亞紅.兒科臨床護理帶教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