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用管理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
一、信用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種類
信用衍生品是一種利用市場交易所謂信用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它的基本流程就是金融機構購買一份合同,根據合同條款的約定,來防止因貸款人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夠按時或按約定金額償還貸款,而給自己造成的巨大的損失。一般來說,信用衍生品由保險公司、基金、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進行銷售,其運行的基本方式是當借款人或者其他人員違約時,信用衍生品的購買者可以從中獲得一定利益的補貼。
幾種典型的信用衍生工具
一般來說,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以下的三大類:第一類是通過信用證券化來獲得所需用的信用聯系票據;二是互換類,包括信用違約、總收益和信用中介等方式的互換;第三類是期權類,它主要是包括信用違約期權、信用價差期權和信用等級變化期權等方面。信用衍生合同與普通的商業保險合同有很多的相同點,兩者最終目的都是使自己能夠沒有損失。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信用衍生產品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種:信用聯系票據、信用違約互換、總收益互換和信用利差期權,下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1、信用違約互換
信用違約互換反映的是風險的一種轉移,主要是指將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障買方向信用賣方的轉移。具體來說,就是信用保障的買方向可以承擔風險保護的保障賣方在一定的時期內支付一定的費用;而作為信用保障賣方則在得到合同規定的費用后,就必須在合同期內對買方的信用進行保險,發生信用違約時,必須向信用保障的買方賠付違約金。
2、總收益互換
總收益互換正好與信用違約互換的方向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實現了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共同承擔和轉移。它是指信用保障的賣方在合同期限內向買方轉移自己的資產總收益;當然作為交換,保障買方就應該根據合同向對方交付資產增殖中的一部分或者是相關比例的資金,在通常情況下是LIBOR加一個差額這樣的一個限度,以及因資產價格不利變化帶來的資本虧損。
3、信用聯系票據
信用聯系票據是一種綜合的信用衍生產品,它是由固定收益證券與信用違約互換二者相結合而出現的一種信用聯系票據。在這種標準合約下,由保障買方設立相關機構,它的作用就是根據特定情況來發行票據。而保障賣方如果要取得票據就要先支付一定的資金。
4、信用利差期權
信用利差期權的基本原理是:設定市場利率變動時,信用敏感性債券與無信用風險債券的收益率是同向變動的,這時二者之間的任何利差變動都會使得對信用敏感債券信用風險預期結果發生很大的變化。
二、信用衍生工具在商業銀行信用管理中的應用
實踐證明,隨著信用衍生工具的產生和不斷發展,信貸市場內的參與者基礎擴大化,信用風險也隨之在部門間轉移分散。這使得資產組合配置的空間擴大,資產負債期限更易得以匹配。因此,信用衍生工具促進了金融體系的穩定。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存在客戶數據庫系統未建立、資本市場不成熟、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問題,而西方金融體系相對較完善,其銀行業可以運用諸如Credit Metrics模型、KMV模型及麥肯錫模型等對信用風險進行有效管理,這在目前的國內是做不到的。為了對信用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國內只能利用信用衍生工具來對風險進行分散轉移。當前,為適應金融全球化的國際潮流,我國金融市場必須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而信用衍生工具在國際金融界已成為控制信用風險最靈活有效的金融工具,所以,國內銀行與國外投資機構和外資銀行必將紛紛開展信用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為了盡可能地避免因信用風險集聚于國內投資者而導致國內的社會性金融危機,國內信貸市場可以通過信用衍生品市場吸收國外投資者的資本以此將部分信用風險轉嫁到國外投資者身上。
對于信用衍生工具的開發利用與實施,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了解信用衍生工具的特點,最后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具體而言,可先考慮開發和實施較簡單的信用違約期權和信用違約互換來規避信用風險;待經驗豐富、時機成熟,商業銀行可考慮對較復雜的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的功能并非僅僅是轉移信用風險,對于投資者而言,其既是風險規避工具也是獲益工具(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市場參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決定是承擔風險還是規避風險。投資者認為風險與收益并存,高風險高收益,其心理有自己的評判平衡點,當其認為自身風險過大時,會同過支付一定費用來降低風險以達到自身可承受的范圍;當其認為風險過低時,則會承擔一定風險以謀取風險帶來的收益。依據市場參與者的不同,可將我國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分為以下三種模式:(1)國內銀行同業之間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由于銀行自身都存在風險頭寸,其貸款結構也是相對的,銀行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使其各自的風險頭寸得以調劑,貸款結構也可趁機重組,從而使信貸風險下降。(2)國內銀行與國外機構投資者和外資銀行之間開展信用衍生工具交易。我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貸款市場的回報率高,吸引了大量國外機構投資者,但是由于之前沒有合適的參與方式,所以一直無緣參與人民幣貸款市場,如今利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可使他們獲得承擔信用風險敞口的機會,國外投資者可以真正參與進來。同時,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分行也可稱為宣傳我國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渠道,以此吸引外資來參與。(3)國內銀行與國內機構投資者如投資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之間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國際上機構投資者參與貸款市場的新的投資方式就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進行參與,如保險公司是目前國際市場上第二大信用保護出售者,在2002年9月的國際信用衍生市場上,保險公司出售信用保護3440億美元,購買信用保護410億美元,凈出售信用保護3030億美元。
信用衍生工具對商業銀行信用管理有著很大的作用。信用衍生工具最基礎的功能就是實現了轉移信用風險。它使得銀行只需要改變那種貸款的方式和數目等風險,就能降低風險。作為一種新的銀行進行風險管理的工具,它不在需要進行多樣化的那種風險投資,因此很多風險因素就能得到較大程度的剔除,從而可以使得銀行在一定的時期遠離了大的風險的影響,擺脫了很多困境,讓銀行可以有很強的金融調節性和靈活性。除此之外,它還可以使得銀行在無需告知債務人的情況下就可以得到抵御違約的保護,大大地減少了因貸款因素而給客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一些負面的影響。作為一種具有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它可以讓銀行在沒有消除其資產負債表內貸款的前提下就可以改變其貸款組合的風險收益,這樣就可以使得銀行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已的稅收支付時間,而不用考慮其它的因素。此外,銀行還可在購發放一些因審查不過關的貸款,就樣就大大擴大了自己的業務量。
通過選擇信用衍生產品可以給銀行帶來很多的便利。它可以使得銀行的貸款組合實現最優化,因為銀行利用此可以實現貸款組合分散化管理,讓貸款組合跨地域、跨行業成為了一種現實,很好地避免了風險因素的過多集中。信用衍生產品不僅成為了銀行的一種遠離風險的新的方法和途徑,而且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了很多機會,它可以在投資者沒有相關的管理資產條件下,就可以帶來很多收益的信用暴露機會和更多樣化的、有效的資產組合方式。
參考文獻:
[1]莫桂青,黃曄. 信用衍生產品、合成CDOs與信用風險轉移探討[J]北方經濟, 2008, (04) .
[2]樸明根,蔡華. 商業銀行信貸組合管理及其模型構建問題探討[J]商業研究, 2009. (19).
[3]張娜. 試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J]才智, 2009, (07).
醫院信息化中,項目的進度管理為信息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國內大型三甲醫院紛紛建設新院區,以擴大醫院的規模及影響力,服務更多的民眾。2011年3月,惠州市大亞灣區政府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合作在粵東地區建設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公立非營利性綜合醫院。項目擬通過2年的籌備,在粵東地區建成一座現代化規模的、具有“中山一院高水平”的新院區。因此,該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同步展開。
2現狀與問題
新院區的信息系統建設主要包括醫院信息化弱電基礎設施、醫院硬件及工作站、醫療信息軟件三大部分共80余個子項目,由當地政府全額投資完成。項目擬于2013年初醫院試業時正式上線使用,2013年底醫院正式開業時完成交付。從整個醫院信息化建設項目而言,本項目存在以下問題:①項目工期緊、工作量大、任務繁重,供應商多,項目干系人組成多,項目的時間進度控制難度大。②從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規律來看,醫院信息化建設非短期之功,可行性分析與論證、立項、招標、選型、合同、實施等全系列過程下來,事務性工作量大,流程繁瑣。③信息系統建設的過程要求嚴謹,需求調研、分析、設計、實施,環環相扣。④信息化各個環節均為醫院試營業及開業的基礎設施條件,關系到醫院開業全局的進程。因此,如何高效地推進新醫院信息化的建設工作,如何有效地控制信息化建設的進度,是擺在醫院信息化籌建過程中的難題。
3難點分析
項目進度管理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各階段的進展程度和項目最終完成的期限所進行的管理,包括使項目按時完成所必需的管理過程。其基本過程主要包括活動定義、活動排序、資源估算、歷時估算、制定進度計劃及進度控制等。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項目工程建設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并交付使用。縱觀該新醫院信息系統項目的建設實施過程,本信息化項目在進度管理方面有如下難點:①項目子模塊多,共80余個子系統;②項目實施的范圍較廣,參與科室多,需求復雜;③項目由數個不同的供應商承建,存在較多的接口與先后次序,控制過程復雜;④項目的干系人多,溝通量大,溝通不到位易構成潛在的項目進度風險;⑤項目的實施周期短,只有將近2年的籌備時間,而且要求新醫院試業時一次性同時上線。⑥項目建設的要求高,當地政府、中山一院、新醫院及群眾的期望值高。因此,項目進度控制的難度可想而知,同時項目進度計劃的拖延會影響醫院整體開業整體進程。
4進度管理的管控方法
在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中,醫院項目團隊充分分析了項目當前的內部與外部環境、需求、目標與約束,采取了項目進度管理的方法論,對項目全過程進行了有效的進度管控,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確保了項目的如期上線。
4.1活動定義
活動定義是指通過工作分解結構(WBS),將項目工作分解為一系列更小、更易管理的活動,并將其識別、歸檔的過程。在新醫院信息化項目中,我們首先通過收集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定義范圍、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核實范圍、控制范圍的一系列范圍管理過程,對醫院信息化項目進行了WBS劃分。將整體信息大項目,按照WBS的分解原則劃分為弱電基礎設施、硬件及工作站、醫療信息軟件三大類,共80余個子項目。進而,根據項目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5個項目管理過程組的內容,對各項目過程進行工作任務分解;最后,再按項目管理8/80原則,將單項任務再分解到最底層的WBS工作包,形成項目進度管理的輸入———項目活動定義清單,并采取文檔形式使用列表型結構進行記錄,實現項目組內共享。
4.2活動排序
活動排序為識別與記錄項目活動間關系的過程。它通過分析項目活動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確定活動的先后依賴順序。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我們根據活動定義清單,采用前導圖法(PDM)對活動進行分析排序,形成了項目計劃網絡圖,并檢驗活動定義清單中各活動的先后順序。
4.3活動資源估算
活動資源估算是估算執行各項活動所需的人員、物資、設備或用品的過程。它包括決定需要什么資源、資源的數量、何時使用資源執行活動。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于經驗參照值的欠缺,我們先采用自下而上估算法對項目活動資源進行一次估算;再采用專家估算法,邀請了院本部專家對各項目所需要的資源進行二次估算,形成了各項工作包(活動)的活動資源需求表,進而匯總成為資源需求總表。
5結語
管理心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職業生涯管理
一、管理心理學概述
管理心理學的發展始于20世紀初,屬于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派系,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與社會經濟,市場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美國著名學者羅賓斯對管理心理學作了如下定義,管理心理學是一個研究領域,它探討個體、群體以及結構對組織的內部行為的影響,以便應用這些知識來改善組織的有效性。一般來說,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組織管理活動中人的行為規律及其潛在的心理機制,并用科學的方法改進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效能,最終實現組織目標與個人全面發展的一門學科。
二、人力資源管理與管理心理學的聯系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事方面的任務所要掌握的各種概念和技術,最終達到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人力資源管理主要管人,而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人是第一資源,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它是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如何把人管好,真正發揮人的最大潛能,顯示人的最大價值,為組織獲得持續的競爭力和戰略優勢,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學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中的應用也顯得舉足輕重。管理心理學對人力資源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組織的效益,同時還可以幫助人力資源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有效化,同時人力資源的反饋也可以為管理心理學做實踐的參考。人力資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學的聯系密不可分。
三、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中的應用
管理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聯系密切,以下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中的應用。
(一)管理心理學在員工招聘方面的應用。
1.勝任特征模型。勝任特征模型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衡量的個人特質,是可以將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深層次特征。勝任特征模型更注重員工深層次的特征,例如員工的人格特質、動機需要等。勝任特征模型可以幫助組織找到更適合崗位的員工,特別是在挑選復雜崗位或高級崗位應聘者時。它更全面的反映了應聘者的綜合素質能力,更有效的預測了應聘者的工作水平。
2. 個性與招聘職位。個性是指個體的比較穩定的、經常影響個體的行為并使個體和其他個體有所區別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個性包括氣質、能力和性格。不同的個性針對組織不同的招聘職位,也是組織職位篩選的重要考慮因素。
3. 招聘常用方法: (1)面試:面試是一種在特定的場景下,經過精心設計,采取通過主考官與應試者雙方面對面地觀察、交談等雙向溝通方式,了解應聘者的素質特征、能力狀況及求職者動機等的人員選拔方法。面試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性,招聘人員和應聘者可以通過面對面的交談來了解彼此。但面試也存在一些偏差,例如首因效應、對比效應等。招聘人員在面試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這些問題,盡量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評價應聘者。 (2)筆試:筆試主要是通過紙筆測驗的形式、對被試者的知識廣度、知識深度和知識結構了解的一種方法。筆試操作簡單,運行高效。通過筆試招聘人員可以對應聘者的專業素質水平有所了解,而且筆試成績可以更公平公正的反映應聘者的理論知識能力。但筆試可能出現試題偏差,不能較全面的反映應聘者的專業知識能力,所以試題的選擇要更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 (3)心理測驗:心理測驗是由測量專業人士開發,通過提供一組標準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應作為個體的行為代表,從而對被試的人文特征進行評價的客觀技術。
(二)管理心理學在員工激勵方面的應用。
1. 激勵的概念。激勵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激發和培養人的動機,使人為了滿足需要而積極行動,朝著目標前進的心里過程。激勵可以挖掘出員工的內在潛力,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保持組織良好的績效。激勵還可以為組織吸引更多的人才,增加員工的歸屬感,成就感,保證組織人員的穩定性。
2.激勵理論及其應用。
(1)需要層次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20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將人的需要由高到低劃分為以下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管理者需要根據員工的不同需要來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有的放矢,更好的發揮激勵的作用。但要注意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組織用于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遞減的,當員工低層次的需求已滿足時,公司對其激勵的成效就會減弱,所以這時應及時調整激勵手段,著眼于員工更高的需求,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熱情。
(2)雙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的,又稱“激勵-保健因素理論”。促使員工工作滿意的因素就是激勵因素,不滿意的因素就是保健因素。良好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員工的不滿意感,而真正使員工產生滿意感的是與工作本身有關的激勵因素。 所以,管理者要想激勵員工,使員工發揮最大的潛能,就應該重視員工的心理成長,采取豐富化,人性化的管理機制,來積極促進員工工作的責任心與進取心,已達到組織個人的雙贏。
(3)ERG理論:ERG理論是由美國大學教授阿爾德佛提出,他把人的需求歸為生存需要(E),關系需要(R)和成長需要(G)。該理論認為需要的滿足既可以是在滿足了較低層次以后再追求較高層次的需要滿足,也可以是在追求更高層次需要未果時,退而追求較低層次的需求。ERG理論運用起來更加靈活,它可以滿足人們同時追求多個層次需求的要求。對于存在有多文化背景的組織來說,ERG理論更適合于組織對員工的動態管理。
【關鍵詞】醫院信息系統;結構化查詢語言;數據庫;信息共享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亦稱“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醫院及其所屬各部門的人流、物流、財流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各階段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儲存、處理、提取、傳輸、匯總、加工生成各種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的、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的信息系統;其主要目標是支持醫院的行政管理與事務處理業務,減輕事務處理人員的勞動強度,輔助醫院管理,輔助高層領導決策,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從而使醫院能夠以少的投入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象財務系統、人事系統、住院病人管理系統、藥品庫存管理系統等就屬于醫院信息管理的范圍。
一、信息系統的建立
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指與醫院管理活動直接有關的信息系統。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是以輔助決策為主要目標,目的是為了提高醫院管理和醫療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它包括以下四類系統:(1)行政管理系統。包括人事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藥庫管理系統,醫療設備管理系統,門診、手術及住院預約系統,病人住院管理系統等。(2)醫療管理系統。包括門診、急診管理系統,病案管理系統,醫療統計系統,血庫管理系統等。(3)決策支持系統。包括醫療質量評價系統,醫療質量控制系統等。(4)各種輔助系統。如醫療情報檢索系統,醫療數據庫系統等。信息系統的建立應該實現下列目標:(1)建立整個醫院的互聯網絡,實現資源、信息共享;(2)建立數據庫,集中存儲醫院管理信息和患者的醫療信息;(3)整個醫院各部門醫療和管理業務,建立統一管理機制,完成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4)建立網絡和數據庫的維護機制;(5)建立醫院與社會、政府機構的集成信息管理,包括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的系統的接口。信息系統建立之后,是對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對信息的使用主要是對數據庫的使用,其中主要包括定義、操作、查詢、控制,而最主要的是我們對信息的查詢,對查詢后得到的信息進行管理。
二、信息管理的應用
信息管理的應用主要是對數據庫的應用,對數據庫的操作主要采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SQL。
1.SQL語言包含4個部分。(1)數據定義語言(DDL),例如:CREATE、DROP、ALTER等語句。(2)數據操作語言(DML),例如:INSERT(插入)、UPDATE(修改)、DELETE(刪除)語句。(3)數據查詢語言(DQL),例如:SELECT語句。(4)數據控制語言(DCL),例如:GRANT、REVOKE、COMMIT、ROLLBACK等語句。SQL語言包括三種主要程序設計語言類別的語句:數據定義語言(DDL),數據操作語言(DML)及數據控制語言(DCL)。
2.簡單的Transact-SQL查詢只包括選擇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1)分別說明所查詢列、查詢的表或視圖、以及搜索條件等。舉例說明見表1和表2。
表1 檔案管理
表2 住院管理
例如,下面的語句查詢“檔案管理”表中姓名為“張三”的聯系方式字段和病患字段。
SELECT 聯系方式,病患 FROM 檔案管理
WHERE 姓名=‘張三’
(2)選擇列表。選擇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詢列,它可以是一組列名列表、星號、表達式、變量(包括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等構成。一是選擇所有列。例如,下面語句顯示“檔案管理”表中所有列的數據:
SELECT * FROM 檔案管理
二是選擇部分列并指定它們的顯示次序。查詢結果集合中數據的排列順序與選擇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順序相同。例如:
SELECT聯系方式,病患 FROM檔案管理
(3)FROM子句。FROM子句指定SELECT語句查詢及與查詢相關的表或視圖。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個表或視圖,它們之間用逗號分隔。在FROM子句同時指定多個表或視圖時,如果選擇列表中存在同名列,這時應使用對象名限定這些列所屬的表或視圖。例如在檔案管理和住院管理表中同時存在姓名列,在查詢兩個表中的姓名列時應使用下面語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姓名,病房FROM 檔案管理,住院管理
WHERE 檔案管理.姓名=住院管理.姓名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兩種格式為表或視圖指定別名:
表名as別名 表名別名
例如上面語句可用表的別名格式表示為:
SELECT 姓名,b.病房
FROM 檔案管理a,住院管理b
WHERE a.姓名=b.姓名
FROM不僅能從表或視圖中檢索數據,它還能夠從其它查詢語句所返回的結果集合中查詢數據。
(4)使用WHERE子句設置查詢條件。WHERE子句設置查詢條件,過濾掉不需要的數據行。例如下面語句查詢年齡大于20的數據:
范圍運算符(表達式值是否在指定的范圍):BETWEEN…AND…,NOT BETWEEN…AND…,列表運算符(判斷表達式是否為列表中的指定項):IN (項1,項2……),NOT IN (項1,項2……) ,模式匹配符(判斷值是否與指定的字符通配格式相符):LIKE、NOT LIKE 空值判斷符(判斷表達式是否為空):IS NULL、NOT IS NULL 邏輯運算符(用于多條件的邏輯連接):NOT、AND、OR ,一是范圍運算符例:age BETWEEN 10 AND 30相當于age>=10 AND age
UNION運算符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上SELECT語句的查詢結果集合合并成一個結果集合顯示,即執行聯合查詢。UNION的語法格式為:
select_statementUNION [ALL] selectstatement
[UNION [ALL] selectstatement][…n]
其中selectstatement為待聯合的SELECT查詢語句。ALL選項表示將所有行合并到結果集合中。不指定該項時,被聯合查詢結果集合中的重復行將只保留一行。聯合查詢時,查詢結果的列標題為第一個查詢語句的列標題。在使用UNION 運算符時,應保證每個聯合查詢語句的選擇列表中有相同數量的表達式,并且每個查詢選擇表達式應具有相同的數據類型,或是可以自動將它們轉換為相同的數據類型。在自動轉換時,對于數值類型,系統將低精度的數據類型轉換為高精度的數據類型。在包括多個查詢的UNION語句中,其執行順序是自左至右,使用括號可以改變這一執行順序。例如:查詢1 UNION (查詢2 UNION 查詢3)。
通過連接運算符可以實現多個表查詢。連接是關系數據庫模型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區別于其它類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一個標志。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中,表建立時各數據之間的關系不必確定,常把一個實體的所有信息存放在一個表中。當檢索數據時,通過連接操作查詢出存放在多個表中的不同實體的信息。連接操作給用戶帶來很大的靈活性,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增加新的數據類型。為不同實體創建新的表,爾后通過連接進行查詢。連接可以在SELECT 語句的FROM子句或WHERE子句中建立,似是而非在FROM子句中指出連接時有助于將連接操作與WHERE子句中的搜索條件區分開來。SQL-92標準所定義的FROM子句的連接語法格式為:
FROM join_table join_type join_table
[ON (join_condition)]
其中join_table指出參與連接操作的表名,連接可以對同一個表操作,也可以對多表操作,對同一個表操作的連接又稱做自連接。join_type 指出連接類型,可分為三種:內連接、外連接和交叉連接。內連接(INNER JOIN)使用比較運算符進行表間某(些)列數據的比較操作,并列出這些表中與連接條件相匹配的數據行。根據所使用的比較方式不同,內連接又分為等值連接、自然連接和不等連接三種。外連接分為左外連接(LEFT OUTER JOIN或LEFT JOIN)、右外連接(RIGHT OUTER JOIN或RIGHT JOIN)和全外連接(FULL OUTER JOIN或FULL JOIN)三種。與內連接不同的是,外連接不只列出與連接條件相匹配的行,而是列出左表(左外連接時)、右表(右外連接時)或兩個表(全外連接時)中所有符合搜索條件的數據行。交叉連接(CROSS JOIN)沒有WHERE子句,它返回連接表中所有數據行的笛卡爾積,其結果集合中的數據行數等于第一個表中符合查詢條件的數據行數乘以第二個表中符合查詢條件的數據行數。連接操作中的ON (join_condition) 子句指出連接條件,它由被連接表中的列和比較運算符、邏輯運算符等構成。無論哪種連接都不能對text、ntext和image數據類型列進行直接連接,但可以對這三種列進行間接連接。例如:
SELECT p1.pub_id,p2.pub_id,p1 pr_info
FROM pub_info AS p1 INNER JOIN pub_info AS p2
ON DATALENGTH(p1 pr_info)=DATALENGTH(p2 pr_info)
在實際應用當中,一個病人可能涉及到幾個系統,如計費系統、檔案系統、藥品管理系統、醫務人員配備系統,我們需要采用聯合查詢;在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精心管理,做到醫務人員的統籌配備合理,藥品的供應及時,收費情況的管理與醫療保險的關系等等,這就需要我們在數據庫中儲備完整的信息,并且能夠準確的調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數據信息;醫院;醫療保險
很多醫院現如今已經成為醫療定點機構,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成為醫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醫療保險管理方式不斷改進完善的情況下,更是要求醫院應該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險管理,完善醫療保險業務管理的信息化體系建設,通過提高信息數據庫的建設管理水平,為醫院醫療保險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數據信息技術在醫院醫療保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為醫院的醫療結算業務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目前,醫院的醫療結算業務流程主要是首先核定參保人員的身份信息、掛號、診療項目等有關信息,在就診病患的各項費用到賬后,形成賬目清單,進行醫療結算支付。建立科學系統的信息數據庫以后,病患有關的住院登記、治療費用、結算賬目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提高了醫療保險費用結算的效率。
(二)為醫療保險監控工作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我國的醫療保險管理系統仍然較為復雜,特別是不同的參保項目、參保人群對應的醫保享受程度也有著較大的不同。為了確保醫保報銷的客觀公正,無論是醫保管理部門還是醫院,都要求必須加強對相關項目的審核監督。通過數據信息庫,重點的監督審核項目,特別是患者的自費項目、要求獲得審批的藥物、有關的治療方式、限量使用的藥物以及診療服務等等,都可以通過數據信息庫進行全程動態記錄,確保了醫療保險費用保險的真實可靠。
(三)為醫院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指導
很多地方的醫療保險管理方面,都已經實現了總額預付的管理方式,醫療保險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這也要求醫院在內部管理中應該加強管理,提高總額基金測算的準確性,以免出現總額基金核減的問題。通過信息數據庫,則可以實現這一目的,通過相關的費用結構數據,調整總額費用的分配方式,并制定醫療管理方案,這對于促進醫院的長遠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醫療保險管理的醫院信息數據庫建設管理
(一)加強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
實現醫院醫保管理數據的高效利用,在數據信息庫的建設方面,關鍵應該做好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首先,應該加強對醫院醫療業務開展過程中各項基礎信息的數據采集,可以通過醫院內部的信息化診療系統與信息數據庫進行關聯,實現醫院端數據庫與醫療保險端數據庫的規范整合,確保將患者分布在醫囑、檢驗、檢查、影像、用藥、收費等各個系統中涉及到醫療保險的各項數據,及時、準確、完整地歸并,為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詳盡的數據支持。其次,應該加強對數據的統計分析,選擇合理的數據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有關信息數據進行智能化的分析,經過提煉、計算、歸類以及分析等,形成準確的醫療保險費用數據資料,確保醫療保險結算業務的精準性。
(二)提高醫療保險有關業務數據的真實性
如果醫療保險數據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不僅不利于醫院的內部管理,同時也容易給醫院帶來違規的風險,所以在數據信息庫的建設管理中,務必高度重視有關費用數據真實性的審核。在這方面,醫院應該按照總額預付制的相關要求,按照總額預付制測算的相應管理指標,對醫院內部各項費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特別是針對藥品環節、醫療服務項目環節等關鍵的環節,計算分析不同的醫療業務科室的次均費用、自費比例指標、醫保費用的實際支付變化等等,加強對各項醫療業務數據的審核監督,最大程度的確保醫療保險數據的真實可靠,促進提高醫院的醫療保險管理水平。
(三)提高醫療保險數據信息的共享共用水平
在數據信息庫的建設過程中,提高數據信息的共享公用水平,不僅可以確保不同醫療業務科室之間有關業務數據口徑上的一致,同時也能夠避免多次反復采集基礎數據的問題。具體來說,首先應該共享基礎的費用數據,特別是加強醫院內部的門診、藥品、住院等部門的溝通,加強對各項醫療費用的確認核實。其次,應該進一步規范數據的錄入,確保與醫療保險費用有關的各項數據填報全面、準確、及時,便于后續結算流程的開展。此外,還應該在醫保管理部門業務處理中加強協同管理,真正將匯集到的數據有效利用。
(四)確保數據信息庫的安全
在醫院醫療保險信息數據的建設管理方面,必須要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只有數據庫安全,醫療保險業務處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實現。在數據庫信息建設方面,也應該注重將工作重點要放在網絡安全上,特別是設置完善的防火墻以及安全軟件,加強信息平臺數據庫的數據隔離防護,同時做好操作系統的安全授權登錄,確保數據庫信息的安全完整。
三、結語
提高信息數據庫的建設水平,加強醫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醫院的醫療保險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數據庫的建設管理中,應該重點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并加強數據的挖掘、統計與分析,提高數據的共享利用,真正發揮好數據信息庫的作用,提高醫院的醫療保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侃,王小玲,南凱,等.醫療不良事件數據結構設計與流程再造[J].中國數字醫學,2015(06).
[2]吳野,蘭利瑩.淺談醫療統計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5(09).
[3]張立佳,但秀娟,史潔,等.軍隊醫院醫保總額預付管理信息系統構建[J].醫院管理雜志,2015(01).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部隊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護理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后收納的80例患者設其為觀察組;另選取2011—2012年該部隊醫院護理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前收納的8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除入院時間不同,其余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體患者均知曉該研究詳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自愿參與該研究。
1.2方法
部隊醫院護理科學管理應用創新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1.2.1為兵服務理念方面的創新有必要對醫院現有臨床醫護人員進行教育與培訓,幫助護理人員增強為兵服務意識,使護理人員能夠認清自身背負著保障部隊健康、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任,在貫徹、醫療、保障一體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醫院應開設護理人員培訓活動,對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工作態度進行規范。鼓勵護理人員根據老干部的個人病情與個體差異,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另外,護理工作的重點,應側重于預防并發癥,盡可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生命質量。最后,成立傷口護理組織,確保受傷患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治療,盡可能減少創傷對患者造成的損害。
1.2.2護理管理方法方面的創新組建護理質量監督小組,對現有護理質量控制內容與指標,制定新的質量控制考核方法,充分發揮護理資深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護士長的護理管理識,最大化降低護理失誤事件的發生。可將圍手術期護理、危重患者護理管理、護理教學管理等方面作為管理創新的切入點,通過制作健康教育宣傳片、發放住院、出院指導等方式,促進健康教育的落實。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詳細入院后全程管理流程,提高護理服務的工作效率。設置并嚴格落實護理夜班組長制度。從過去的護士長質控調整為夜班組長與護士長雙重質量控制模式。要求增加夜間巡房次數。
1.2.3人才培養策略方面的創新要求資深護理人員帶教年輕護士,幫助年輕護士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工作崗位。考慮到近年部隊編制體制的調整,使護理隊伍的成分與結構都發生率一定改變,因此,護理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就是盡量削弱部隊醫院護理人力資源減少對臨床護理質量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的方法,通過醫德醫風的熏陶、言行舉止的規范、護理基本理論與操作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臨床一線新進護士的業務能力。另外,注重對專科護士的培養,積極提拔臨床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多樣、工作能力強的護理骨干,加強其管理能力與協調能力,為管理人員的后備人選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2.4護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創新為進一步加強護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以確保護士的專業技術得以充分發揮,該院于2013年6月,在醫院中設置護士站專職秘書,專門負責明確護理人員職責,為醫囑的及時、準確送達提供高效途徑,提升了整體的服務水平,為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與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另外,為更好地順應醫療形式的發展趨勢,加強護理服務的安全性,醫院應建立健全臨床護理風險管理機制,通過培訓等途徑,加強臨床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風險情景考核,鍛煉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接受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覆蓋率評分,護理滿意度與健康教育覆蓋率評分總分100分,共計20個條目,得分越高代表滿意度/覆蓋率越理想。其中60分以下為差,60~80分為良,80分以上為優,總滿意度/覆蓋率=優+良。由醫院內部組織調查醫院護理質量達標率,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臨床調查,根據護理投訴事件、護理糾紛發生率、醫護人員工作質量評分、個人工作監督、臨床護理滿意度等情況,對醫院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總分共計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質量越佳,80分以上為質量達標。
1.4統計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對所有采集數據作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行c2檢驗。
2結果
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后,部隊醫院護理服務滿意度、全院護理質量達標率、健康教育覆蓋率較從前有明顯提升,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江蘇常州解放軍第102醫院,江蘇常州 213003
[摘要] 本文側重探討管理心理學在軍隊醫院人才管理中的應用。應提高對管理心理學與人才管理辯證關系的認識;依據管理心理學的要求,在人才管理中應注重培養創新求變意識及溝通協調能力;運用公平、激勵等管理心理學原則,提高人才管理的總體水平。管理心理學理論的合理運用,有助于提高軍隊醫院人才隊伍的工作實效。本文主要從管理心理學和人才管理的辯證關系來證明應用管理心理學需創新求變、協調整體,來提高軍隊醫院人才管理水平。
[
關鍵詞 ] 管理心理學;軍隊醫院;人才管理
[中圖分類號] R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6(a)-0169-02
在改革、競爭的時代背景下,如何使知識、技術、人才和風險密集的軍隊醫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是軍隊醫院管理者面臨的一個新挑戰、新課題。管理心理學(managerial psychology)作為一門從現代管理科學和行為科學中派生出來的新興獨立學科,則以管理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對人的管理為研究對象,主要任務是提高受激勵人員心理和行為的效能,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的目的[1]。目前對管理心理學原理有效地運用于軍隊醫院人才管理的探索與實踐甚少, 本文就此進行初步探討。
1 管理心理學和人才管理的辯證關系
管理心理學以組織中個體及其關系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通過對具有共同管理目標的人的系統研究,以激發求新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條件下、最大限度地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有效運用管理心理學方法對人員進行心理素質分析,采用個性化方法,有針對性地實施管理、激勵等一系列管控措施,既有助于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人員的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最終達到高效、優化的醫院人才管理目的。
管理心理學對領導者的人格特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成功的人才管理者必需具備公心、欲正、反思、勿自多的特點;并提出了領導力的強弱取決于領導者品格、知識、情感等構成的非強制性影響力。管理心理學從人才的個性特征、動機、需求等方面,為人才的甄別、培養、使用提供了有益的線索。我們通過強化醫院的內部績效考核,把人才培養計劃和醫院發展的長遠規劃有機結合等措施,建立了一套科學、規范的人才選拔任用程序和機制,把具有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崗位、不同專業的人才有機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促進“名牌戰略”的順利實現。
總之,管理心理學的理念和人才管理的目標是相互滲透、辯證統一的。國內外人才管理的實踐證明,管理心理學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更好的發揮各類人才在組織發展中的效能。
2 應用管理心理學創新求變、協調整體
管理者是影響、指導、帶領眾多的被管理者不斷開創、不斷前進的關鍵性人物。管理心理學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需具有一種善于獨立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做出新成果的心理品質,即創新求異的心理特質。
醫院管理者應創造性地運用管理心理學思想,培育創新精神、善用創新方法。在人事及分配制度、政策支持、擴散機制、組織機制等方面,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憂患意識,使“崇尚創新”的精神深入人心。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管理者不僅可以為自己贏得威信,而且可以帶動集體的創新能力,為集體帶來生機和活力。
在醫院人才管理中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應包括:①處理好與上級的溝通,應主動爭取上級的了解和信任、注意與上級意圖的協調,這是人才管理的大背景;②同級間溝通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溝通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溝通。既坦誠、直率,善于表達觀點和主張,又應適度忍、退、讓,將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③與下屬溝通過程中應格外注重溝通的藝術性,依據溝通對象的個性特點、教育背景、經歷等,采取靈活的方式。這是由于軍隊醫院人才隊伍是一個高智商、高學歷、高素質群體,應認真傾聽其建議、疏導其情緒,換位思考,讓傾訴者獲得被尊重感。在溝通過程中應秉承明確性原則、信任性原則,以創造和諧的溝通氛圍,有效提高溝通的效率。
3 應用管理心理學的理論提高軍隊醫院人才管理水平
在實踐中,我們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并依據人員的素質結構、能力特征、職業適應性,注意營造良性的競爭環境,既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又有利于創造和諧的氛圍,發揮整體功能,我們按步驟實施以下措施。
3.1 制訂人才培養規劃
人才的管理必須具有前瞻性,有發展的、動態的眼光。我們重視對學科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人才的引進和重用,并制訂5~10年人才培養遠景規劃。對引進人才還應注重與本院科技人員的“磨合”,把“外感效應”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最優化科技人才結構,強化崗位配置,使人才群體的整體功能會大于個體功能之和,真正達到管理心理學的“1+1>2”效應。
3.2 建立師承體制
我們對專家型人才給予積極扶植,由富有經驗的專家與青年科技工作者結成了“一對一”的幫帶關系,傳思想、傳技術、傳方法,有力地帶動整個科研群體學術、科研水平的提高。通過師承關系,使群體中深厚的學術傳統、良好的醫德醫風、先進的技術得到繼承、保持,并得以發揚光大。
3.3 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受體制的影響,軍隊醫院人才群體中存在不同編制、不同待遇的客觀現實,如何創造公平的環境對人才管理者是一個考驗。我們應用心理學原理,在承認其橫向比較客觀性的同時,轉換思路,引導其正確認識“報酬”的內涵,強調每一個人才,無論其編制、職務,在醫院都可獲得足夠的能力拓展空間和人生價值的進一步開發。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對各類編制中的人才在深造、進修、升職等方面一視同仁,積極為他們提升學歷、提高專業水平創造機會;充分信任青年人才,敢于將其安排到重點崗位,更好地發揮其特長。使人才個體在競爭中處于同等條件下,既提高了競爭效率,又維護了公正公平,促進了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同時,我們應用管理心理學原理,并將其轉化為開放性的管理手段,幫助科技人員制定減輕壓力的措施,樹立健康的競爭意識,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協作基礎上開展競爭;摒棄功利思想,跳出“自我”小圈子,增強集體觀念,由“角力”變為“共進”。
3.4 善于運用激勵心理
“激勵一詞作為心理學術語,指的是持續激發人才積極性動機的心理過程[2]。我們采用了多元化的激勵機制:①授權:對科技人員恰當的授權,在實驗室建設、設備引進、資金分配等方面向科技人員傾斜,最大限度地激勵科技人員勇于創新和積極實踐的內在動力;②表揚:表揚是工作業績被領導認可的體現,可不必拘泥于具體形式;③獎勵:獎勵額度應與科技活動中付出的勞動成正比,但必須適度,應注意凸顯科研活動的精神價值和社會價值,體現對科研人員勞動的尊重和肯定,否則會適得其反[8]。
3.5 重視醫院文化建設
人才并不必然構成生產力,只有“人才”加“好的文化”才是生產力[3]。醫院發展離不開良好醫院文化的形成和不斷充實,而醫院文化需要一定的載體來實現。我院的建筑風格、宣傳欄、院訓等,都很好的體現了全院上下的文化品格和價值追求。在文化建設中達到“環境改變人、氛圍塑造人”,這也是管理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調整手段。良好的文化環境可促成人才隊伍對醫院發展前景的心理認同,加深對自身勞動價值的體會。
管理心理學在我院人才管理中的合理運用,已使我們收到了初步的效果。作為一所團級駐軍醫院,我院擁有2個全軍的研究中心,并匯聚了一批在軍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醫學專家,目前有國際學術組織副主委1名,國家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名,軍隊級主任委員2名,省級主委1名。5年以來,我院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表sci論文3篇,核心期刊論文56篇,著書2部,在軍隊同等規模的醫院中均列于前茅。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管理心理學有助于發揮人才隊伍的優勢、提高其工作效益,同時也使管理者在這一過程中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個體、群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律,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有針對性與建設性的措施。通過將管理心理學與醫院人才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融會貫通,使軍隊醫院的人才群體自覺調整自己的需求和動機,進而規范行為、升華信念,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高度一致,實現個人夢、醫院夢和中國夢的完美統一。
[
參考文獻]
[1] 聶婧,凌文輇,李明.認知地圖技術及其在管理心理學中的應用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1):155-165.
[2] 郝遼鋼,劉健西.激勵理論研究的新趨勢[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8(5):12-17.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醫院管理
當代社會,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信息化成度的逐漸提高,如何將管理信息系統與臨床信息系統協同發展,創新醫療服務的模式,從而全面改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成為我們面臨的新的問題。
日趨成熟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為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建立提供了技術手段。例如:醫院擁有核磁共振、CT、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顱彩色多普勒、動態心電圖、電視腹腔鏡、1000毫安X光機、血液透析儀、全自動系列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等總價值3000多萬元的醫療設備。這些新的醫學成像技術為臨床診斷提供了豐富的影像學資料,不僅是提高醫院信息管理水平的要求,而且是醫學影像信息管理的大趨勢,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信息系統是用現代管理模式取代傳統管理模式,其成功實現取決于醫院管理規范化。
21世紀將是信息化時代,現已成共識。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信息化成度的逐漸提高,如何將管理信息系統與臨床信息系統協同發展,創新醫療服務的模式,從而全面改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成為我們面臨的新的問題。日趨成熟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為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建立提供了技術手段。醫院的信息化技術提供了一個以相對合理的成本為基礎,跨整個護理流程管理、臨床和行政信息管理、由經濟核算到經濟分析的機會,從而幫助醫院建設起高效、全面的質量管理服務平臺,達到患者滿意、管理者心中有數的目的。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將改變很多醫院的傳統管理模式。因此,軍隊醫療信息化建設是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和衛生工作現代化新的發展點。醫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醫院管理的水平,優化醫院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信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如何實現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與臨床信息系統的協同發展,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高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效率,繼而全面改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成為我們面臨的新的問題[1]。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為我軍醫學科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我院信息化建設的做法及收到的效果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優化了就醫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可以通過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了患者看病時間,可以通過計算機自動實時劃價收費使患者對醫院的醫療收費放心,還可以通過提高醫療規范為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2],通過解放軍醫務人員的勞動力從而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醫療照顧和交流。例如:我院信息系統建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門診收費、住院收費子系統中,各項收費的價格和藥品價格都儲存在后臺數據庫中,劃價收費變成了一個環節,這樣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及排隊次數,從根本上改變了“三長一短”的現象,而且還提高了收費的工作效率。
減少了病人排隊次數;病人可持卡掛號、刷卡或通過就診號直接調出病人基本信息,護士站可以為病人提供一日清單,醫生通過自己的用戶名和口令可以調閱病人病歷資料,使病人及時得到合理的診治,門診、住院大廳設有觸摸查詢系統,病人隨時可以查詢各種項目的價格,收費時實行計算機自控唱收唱付。 轉貼于
2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了經濟效益
醫院醫療經費和物資管理,涉及部門和人員廣、流通環節多,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而在醫院信息系統管理模式下,可實現醫療經費、藥品和物資的更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節約和利用衛生資源。在醫院信息系統中,由于病人的醫囑與后臺自動劃價系統直接相連,所有醫療活動都自動記錄經費消耗而很少人工干預,每個病人的檢查與治療申請都在網上傳遞,并經各執行科室確認,一旦確認就自動記錄成本消耗,這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各種原因引起的漏費、錯費和多記費等人為誤差。這種嚴格的醫療經費管理機制減少了醫院醫療經費管理的漏洞,有力地保護了醫患雙方的經濟利益。在藥品和物資材料管理子系統中,使用計算機嚴格記錄出庫和入庫數量,并由此隨時計算出庫存數量,結合管理中的盤存等工作,控制住物資部門、藥房部門等各個部門物品的進、出、庫存數據,防止物資在各個供應環節內流失。從而獲得物資和經費的最大使用效益。同時通過計算機隨時動態地掌握每種物資和藥品和的庫存和使用情況,通過對每種物資和藥品消耗規律的計算和分析,確定并設置每種藥品在一定周期內的合理庫存的最低和最高限額,達到低限額需購置,超過高限額則為積壓。
3科學的管理,節省了醫院的運作成本
通過在醫院實施大規模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存儲數據及信息的功能,將原來手工環節中的檢查單、注射卡、紙張處方、門診日志等,通過網絡傳遞來解決,信息化建設大大節省了日常開支。通過檢驗科信息系統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3],對同一時間、同一儀器上可以檢驗的標本進行計算,自動合并檢驗項目,只需一管標本,機器通過條碼,調入合并后的檢驗項目,既減少了試管成本,又減少了工作量,給醫院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另外信息化建設還是一個品牌工程,不僅方便了病人,控制了成本。還可以帶來很好的社會效益,為醫院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4增強競爭能力,提高了全員素質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醫院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廣泛而深入的應用,爭強和調動了醫院各級各類人員學習高科技、運用計算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系統的培訓,使他們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本科室情況,促使了人員素質普遍提高,更加適應醫院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客觀要求。所以,我們應在更大的范圍內搞好全院的信息開發、管理和利用,使計算機管理系統更好的為醫院服務,更好的體現“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經營理念。
總之,使病人感到醫院收費透明合理、管理正規有序、看病方便快捷,從而使在同等條件下更能贏得病人信賴,這種良好的醫院形象成為今后醫療市場競爭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參考文獻
[1]張雄,朱建民,蔡永葆等.數字化醫院建設初探[J].徐匯醫學雜志,2005,1(1):72-77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傳統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醫院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大力推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出臺了一系列新的醫改政策,這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此,本文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形勢,詮釋了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應用實踐,以創新醫院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常態 醫院 管理會計 財務管理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結構轉型,傳統要素投入的方式難以為繼,醫院需要重塑財務管理模式,才能實現效益型增長。管理會計從價值角度管理經濟活動,為醫院財務管理指明了方向。新常態下醫院財務部門應從傳統的記賬式會計核算中解放出來,讓管理會計創造無限價值。
一、經濟新常態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形勢
醫院通常屬于事業單位,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因此不少醫院習慣了粗放式管理模式,還未建立起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1)財務管理觀念落伍。不少醫院把主要精力放在醫護方面,認為財務管理只不過是管錢、記賬,沒有從價值的維護、創造、增值的角度看待財務活動,經常越位、錯位、缺位處理經濟事項;(2)財務管理方法落后。醫院的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滯后,各部門協調性不足,影響了財務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而且預算管理制度仍不健全,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化,設置的預算指標不夠細化,立項、申報、審批等流程把關不嚴,導致追加預算現象時有發生;(3)缺乏風險防范意識。醫院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不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等到挪用資金、等嚴重的危機暴露出來的時候,醫院已經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比起財務核算,管理會計重在管理和決策,為醫院的內部經營管理服務。2016年6月,財政部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大力推行管理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綜合運用各種管理信息,為醫院管理層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提供服務,而且采用多種技術方法,直接參與醫院的經營管理活動,能幫助管理者更好地做出決策。管理會計還能夠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優化配置各類資源,加強部門分工協作,使醫院各科室高效、順暢地運行,并能產生相應的協同效應。此外,管理會計能明確權責關系,規范經濟活櫻實現內部牽制,并有效發現經濟活動的漏洞,準確評估財務工作面臨的風險,落實各項內部監督工作。
三、新常態下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1.創新財務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更多來源于要素投入和經濟紅利,而經濟新常態下醫院發展的動力更依賴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2009年1月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醫改政策。2017年1月9日,國務院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加上“兩票制”實施意見、薪酬制度配套政策,意味著“新醫改”進入深水區,這些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醫院必須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按照《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建立運營型財務管理模式,明確內部職責分工,確保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并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方法,從組織架構、崗位設置、財會制度、會計基礎、內部控制、績效管理等方面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保障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高效性。財務部門應鼓勵財務人員加強職業進修,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以積極應對我國財務轉型的大趨勢。
2.優化財務管理方法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財務控制和監督資金的重要方法,醫院應改變傳統的預算管理方法,建立總預算、院級預算、責任預算的三級預算體系,深化預算編制方法,根據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和各項經營指標,自下而上逐級編制資金預算,并將預算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及個人。同時加強授權支付管理,嚴格落實預算管理方案,凡是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大額支付必須經集體決策或聯簽,以防出現決策風險。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推進,醫院必須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財務人員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內部控制能力,深入前端業務部門、科室,與各職能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并且借助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起各種財務分析模型,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的風險源和隱患點,并反饋給各職能部門,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與此同時,財務部門應建立起決策支持系統,把在內部控制中發現的問題及相應的整改建議反饋給醫院管理者,管理層經過綜合分析,確定最終的整改方案,再責成相關部門進行改進。
3.全面防范財務風險
醫院的經營管理隨時面臨著未知風險,因此應充分認識風險預警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利用多種會計指標進行風險預測評估,全面提升風險識別能力與風險預警準確性,并且積極出臺預控對策,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醫院還必須建立內部審計監督機制,嚴格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確保財務內部控制落到實處。審計人員應充分發揮“經濟衛士”的作用,綜合采用定性審計與定量審計、年度審計與專項審計的方法,認真審核各項票據憑證,準確核實各類收支項目,監督各種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合理性,對財務內部控制的效果進行評價,從而發現財務制度缺陷和程序漏洞,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審計監督人員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重點關注各類會計風險點,明確各科室人員的責任,全面防范和控制藥品采購、大額支付、項目投資等環節的風險隱患,并及時上報違反內部控制規定的行為,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使違規亂紀行為無處遁形。
結語: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紅利漸漸消失,加上新醫改任重道遠,對醫院財務管理產生了現實而深刻的影響。管理會計不僅有利于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也是醫院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價值基礎。各級醫院必須積極適應新醫改形勢,大力推動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實現轉型升級和效益型增長,并以此構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潘B.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會計師,2014(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