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影像與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PACS給放射科帶來了什么
1. 規范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放射科可以少上一臺X線機,但是不能沒有PACS。過去放射科的工作是“以膠片為中心”,患者到放射科先照片子,再寫報告,帶走的是他們的片子。有了PACS以后,現在患者帶走的是信息。過去,放射科工作人員必須在患者片子沖洗出來以后,送到讀片醫生那里,醫生才能寫報告,因此讀片醫生必須等著片子,為此我們不得不把醫生分成幾組。現在應用PACS后,我們以“患者為中心”,患者在放射科照了片子后,所有圖像集中到一個醫生手里,根據圖像給出一個整體的綜合報告,毫無疑問這個報告比以前的報告更準確。
我們醫院放射科上了PACS以后,放射科醫生會給患者一個條形碼。患者所有信息都儲存在條形碼上面,他們拿這個條形碼掃描,取結果,最后他們所拍攝片子的信息變成了一個數字。過去患者拍攝片子是在放射科內走來走去,現在是一個號碼,這種辦法非常高效,不僅節省了我們人力和物力,還節省了整個科室的空間,明顯提高了科室的運行效率。
2. 改善科室管理
應用PACS以后,我們考核工作量的模式發生了變化。醫生專業分組跟過去不一樣了,過去我們是傳統放射科管理,醫生按照使用的設備來分工。而現在我們的醫生按照人體部位來分工,如:胸部影像、腹部影像、骨科或者神經影像等,這個變化對我們行業是非常巨大、非常重要的進步。當然,這個進步是逐步完成的,沒有PACS是不能實現的。
PACS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圖像系統,實際上它的RIS帶有部分OA功能,對我們放射科做行政管理工作有特別大的幫助。以我為例,我不僅是一名放射科醫生還是一個管理者。根據我每天的工作安排,7:40我開始讀片,第一件事是把PACS打開,看一下患者預約檢查的時間。如果患者約的時間比較長,那么我會督促工作人員加班盡量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PACS的質控和統計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于放射科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過去我們每天靠數小紙條來統計工作量,現在這些變得非常簡單了。
3. 科研教學
我們放射科承擔著繁重的科研和教學任務,過去部門工作人員看片子教學,片子非常舊,現在基于PACS的教學系統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作為從事教學的人有特別深的感觸,對我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過去在做科研時,收集患者信息的工作很繁雜,片子要放到照片庫里,數量非常大,查找很不容易。現在不會有這種問題,所有影像資料包括患者數據會在PACS里面,對科研來講是巨大的幫助。
現在科研比原來條件好得多,給放射科帶來了很多便利,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使我們放射科從一個傳統的放射科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放射科。
4. 3D后處理
過去我們看的片子是平面,把人體影像切成一片一片看。有了PACS以后,我們擁有了很好的三維后處理功能,使人回到立體的狀態,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改變。過去看一個人的片子,照一個腹部有幾百層,圖像一層一層看當然是不現實的,但是還原成3D后,很容易發現病變部位。
關于PACS的一些思考
1. 專業人員配合
在論證調研建設和應用PACS的過程中,我有比較多的體會。在放射科推行一個與放射科業務工作“沒有關系”的事情還是比較困難的,要想把這項工作做得比較順暢,需要放射科內部有專人負責,這樣才能與PACS供應商很好的進行配合。科室要搞信息化工作,專業人員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科室有專門的工程師配合PACS供應商完成了PACS的建設工作。
2. 爭取醫生的支持
PACS是影像醫生的工具,因此要與放射科和臨床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從項目論證開始,就要有臨床醫生參與進來,否則會有無數抱怨和不理解,不利于項目的開展以及最后系統的應用,并直接影響到使用效果。
醫學影像學是當今醫學領域中知識和設備更新最快的學科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醫療沒備不斷更新換代。醫學影像設備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速發展,相繼出現CT、核磁共振(MRI),以及CR、DR、DSA等數字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已不是原先單一X線透視和攝影技術,而是多項技術的綜合。隨著醫學影像設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影像技術將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介入放射學的展開、分子影像學的應用,體現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在臨床醫學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將來有可能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這將對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技術和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提高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成為了新時代醫學影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放射科沒有一支好的影像技術隊伍,就會為臨床診斷帶來很多不便,甚至誤診、漏診。本文淺談一下新時代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
1醫學影像技術學發展的特點集中體現以下四個特點
醫學影像技術的數字化。隨著CT、MRI、CR、DR、DSA等數字醫學影像設備出現與應用,照片圖像也由原來屏片系統的模擬圖像轉變為數字圖像。強大的圖像后處理技術使圖像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且數字化圖像便于存儲和傳輸。目前,全國大部分大中等醫院已經普遍應用了X線數字成像設備。醫學影像技術的網絡化。PACS系統的廣泛應用,有利于開發新型影像學技術,如遠程放射學和遠程介入治療等。PACS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圖像的存儲、查詢、管理、無膠片化、遠程傳輸和診斷等問題,而且為影像學科的一體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例如,臨床醫生可以在網絡上互相調閱各種醫學影像學圖像,進行后處理,統一發出所有影像學檢查的綜合報告,為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服務,為建立“大影像科”奠定堅實的基礎。醫學影像技術的融合化。不同設備、不同圖像、不同專業人員之間的融合即是醫學影像技術的融合。其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各種影像學檢查所得到的圖像信息進行數字化綜合處理,將多源數據協同應用,進行空間配準后,產生一種全新的信息影像,以獲得對研究對象的一致性描述,同時融合了各種檢查的優勢,從而達到計算機輔助診斷的目的。醫學影像技術的標準化。影像學科一體化及遠程放射學都需要統一的影像質量和影像技術的標準。
2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綜合素質要求
思想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人員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醫學影像技術人員應具備強烈的專業自豪感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要克服自卑感,堅決反對診斷第一、技術第二的錯誤觀點。由于技術人員處在第一線,直接與病人接觸,所以要牢固樹立以被檢者為中心的理念,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一切為了患者。注重團體精神,互相配合,充分把握各個環節,才能認真完成患者在放射科的檢查、治療工作。在思想上要把技術路線向以下3個方面轉移:燈箱上的照片硬拷貝向軟拷貝的影像質量評價轉移;單一的圖像技術向具有綜合圖像診斷技術的能力轉移;單純的技術操作,向發揮設備、軟件功能最優化的能力轉移。沒有影像技術人員第一線的辛勤工作,也不能體現診斷醫生的診斷價值。專業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學是一門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學科,是醫學影像診斷的基礎,使醫學影像技術學成了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它涉及面較廣,包含放射物理、人體解剖和生理、藥理、臨床醫學、影像設備、影像技術、影像診斷、電子技術、醫學工程、計算機知識、放射治療、暗室化學、高等數學、醫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因此,技術人員要掌握必要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原理、特點和臨床應用;掌握現代醫學影像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日常維護操作技術以及必需的外語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方法,同時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繼續教育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員要有時代的緊迫感,危機感。加強自身專業學習,定期學習交流,閱片評片,分析照片質量,參加各種專業學術會議,增加見識,選送部分人員外出學習進修,參加技術培訓,組織有豐富經驗的技師定期對年輕技術人員講解技術操作經驗和理論基礎,增加基礎理論學習。醫學影像技術應專業化、正規化、現代化;建立高等專業教育體制,增加高層次的培養渠道及強化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現行的教科書和培訓教材要及時更新,以適應高科技發展的要求,技術人員隊伍應該由大學程度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充實。外語素質要求。務必加強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技術學習,只有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才能閱讀和設定設備的各種參數,了解設備的性能,掌握其安全操作,了解國外新技術的信息,吸取先進經驗。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技能,才能很好地操作越來越智能化的新型醫學影像設備,才能完成各種圖像處理技術。對外賓的接待和檢查工作也能順暢的進行,避免遇到語言不通的尷尬情況,這是新時代的基本語言能力要求。道德素質要求。要加強職業道德和防護知識的培訓學習,嚴格掌握醫學影像的適應證,盡可能以最小的輻射劑量來獲得最大的診斷信息,要把輻射劑量最小化的原則提高到職業道德,對人類、對自己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心理素質要求。影像技術人員應具備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愛崗敬業,認識技術工作的重要性,正確對待自已的工作,最終達到為患者提供良好、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英語口譯
一、引言
隨著進出口貿易業務的擴大,國家與國家之間語言和文化的交流不斷增多,口譯作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如何培養一批高素質、應用型的口譯人才?如何改變現有單一的口譯教育模式?如何提高口譯教學的質量?這些問題引起人們的深思。而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起,為口譯教學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它突破了傳統的口譯教學模式,為口譯教學提供了逼真的教學環境。由于口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譯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多媒體、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元素,這就要求對傳統的口譯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口譯教學中。
二、現代教育技術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后期,現代教育技術在國內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傳統教育技術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所謂現代教育技術指的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的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化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體教學法;(3)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從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現代教育技術強調現代化、信息化和技術化,它融合了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數字音像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以便通過多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現有的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育技術的比較
相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多樣性,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有粉筆、黑板、教材、教師組成,教學中以輸入為主,注重聽、說、寫的訓練。在傳統的英語口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訓練材料以口譯教材為主,結合教師自身整理的材料為輔。教師用口朗讀出準備好的材料,學生將所聽到的材料翻譯成對應的目標語,這種訓練模式比較單一,與真實的口譯工作場景脫節,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口譯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使英語口譯課堂教學充滿了興趣和挑戰。口譯教學的材料更加豐富,教師可以自由的選擇網絡資源、新聞在線等這些最新的英語原材料,這能充分訓練學生的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口譯訓練的模式多樣化,由于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沖擊,也改變了傳統的口譯教學單一的模式。
三、現代教育技術對英語口譯教學的影響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中的應用,能夠提供學生逼真的交際環境
口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語際傳播行為。口譯活動并不是機械地將源語轉換成目標語的“翻譯”活動,而是一種積極地以交流信息為主的、具有一定創造性的“譯語”活動。中國語言文化大學劉和平教授認為:口譯同筆譯一樣,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而且是不同語言社團重要的交流形式,是兩種思維的轉換過程。由于口譯教學的特殊性,口譯的教學和訓練不僅需要有專業教師和職業譯員的指導,更需要借助技術工具,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第九屆全國口譯大會特地推出“口譯教學軟件及平臺研發”的研討主題,指出計算機輔助口譯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技術工具的使用。在口譯教學過程中,利用音頻技術、視頻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營造出逼真的口譯交際環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譯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譯能力。例如:通過模擬商務談判口譯的工作流程和談判內容,結合現代的錄音系統、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滿足學生訓練時所需的口譯訓練、翻譯訓練、譯員訓練、語言學習訓練等功能,使學生的外語技能得到全面的鍛煉。同時結合一些口譯教學軟件,例如通過詳細的程序員代碼用VB編譯虛擬口譯教室課件和多語種口譯訓練系統等這些教學軟件的應用,不僅能構建口譯情景式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語言交際環境,而且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F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中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充分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工具與學生學習興趣之間的關系,我們對我院130名學生進行抽樣式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顯示,75.5%的學生覺得口譯課必須有多媒體課件,70.5%以上的學生認為口譯課必須具備音頻、視頻、電腦、錄音設備、實訓軟件這些教育技術工具,而只有5.5%的學生認為黑板是口譯教學的必備工具。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難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口譯學習興趣,隨著教育技術的更新,多媒體、語音教室、同聲傳譯訓練室、網絡在線教室、自主學習實訓軟件等各種新的數字化資源全面投入到口譯課堂教學之中,這些數字化資源的運用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學生的口譯學習充滿了興趣。比如:同聲傳譯訓練室能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內容集視頻、錄像等多種資源,使得學生學習的內容豐富多樣,學生也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在線下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口譯模擬訓練,這種形式的學習比傳統模式更加的逼真。例如語音教室,可以為學生的視譯、影子訓練、口譯錄音等提供良好的口譯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在線教室,內容豐富多彩,資源更新較快,學生可以選擇線上線下學習相互結合,時間安排比較自由,能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內容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自主學習實訓軟件,可以為學生的課外口譯實踐提供良好的訓練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軟件,訓練自己的聽、說、譯等多方面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的平臺,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復習口譯的技巧和理論知識,還可以為學生的口譯實訓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更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口譯的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口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主要依靠黑板、教材完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浪費時間不說,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問卷調查顯示,97.3%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都懂得用手機輔助口譯學習,只有2.7%的學生完全不懂用手機輔助學習;90%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利用網絡資源訓練聽力,10%的學生喜歡用收音機和磁帶訓練聽力。因此,教師如果能在口譯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手機、網絡資源等這些教育技術工具,可以極大地提高口譯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口譯課的影子訓練環節,學生需要跟著音頻或視頻的節奏訓練自己的聽力、語速、語感、語音,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能依靠自身朗讀或磁帶的朗讀完成影子訓練,這很難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如果教師充分利用手機,課前將訓練的音頻材料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利用手機聽著音頻訓練語流語感,并同時利用手機的錄音軟件進行錄音,然后直接將錄好的音頻再上傳到網絡平臺,供教師評價,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由此可見,集音頻、視頻、錄音等各種多媒體素材的英語口譯課,不僅讓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體驗英語的魅力,還有助于提高口譯教學的質量。
(四)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中的應用,可以促進師生的溝通
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進行鉆研式的學習。根據問卷調查顯示,79.5%的學生會選擇通過網絡方式獲取信息,而通過報紙、電視、書籍、雜志獲取信息的只占21.5%。而且81.5%的學生也表示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對于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明顯的提高。由于現在網絡公開課、微課、翻轉課堂的流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槭ι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根據問卷調查顯示,91.9%的學生都會經常使用網絡公開課來輔助自身的學習,這對于許多高職院校的英語口譯教學的改革帶來了啟示。由于高職院校本身面臨師資隊伍弱、教材短缺、學時不足、學生基礎差等眾多因素,阻礙了英語口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搭建口譯學習的交流平臺,將一些優秀的口譯教學資源上傳到平臺,這樣分處各地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交互性的學習討論中,發表自身的學習心得,提出自身遇到的學習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該學習平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行知識的傳輸和交流,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在現代教育技術搭建的平臺上,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交流的方式和內容,自由地溝通交流;學生通過平臺的學習,擴大溝通和交流,可以在學習中擺脫被動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教師通過平臺可以隨時監控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給予指導,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了師生間、生生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
(五)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口譯中的應用,有利于口譯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話口譯、視頻會議口譯、遠程口譯、在線口譯等多種新型口譯模式應運而生,這促進了口譯教學各個環節的變革,新的口譯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各種輔助口譯教學的信息技術工具紛紛登場。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口譯教學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挖掘豐富的、具有強烈視覺沖擊的口譯信息資源,建設多方面、多元化、動態化的口譯資料庫,對口譯教學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技術人員將所采集到的音像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編輯,形成口譯教學中新鮮的口譯材料,可以豐富口譯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我院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口譯的教學過程中,比較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材料有多媒體課件、音頻和視頻。其中,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是視頻文件占85.6%,比較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是音頻文件占75.4%,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是多媒體課件占65.5%,最不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是黑板占7.5%。由此可見,音像材料在口譯的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建設內容豐富、實用的口譯資源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口譯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將口譯教學的錄像、課件、試題庫、試卷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制作成網頁形式,存放在WEB服務器上,這便于保存和完善口譯教學材料,便于教師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也便于學生隨時隨地線上線下學習。
【關鍵詞】 小鼠 學習記憶 水迷宮法
香味文具大多數含有芳香類、醛類等化合物,接觸后可引起神經系統等方面的問題,對健康造成危害。近幾年來,修正液(又稱涂改液)因使用方便被廣大中小學生青睞,尤其是城鎮學生使用率高達80%以上[1]。但迄今未見修正液對于學生學習記憶能力影響的報道。本實驗通過水迷宮法觀察吸入修正液氣味前后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改變。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用品 白雪牌修正液,青島昌隆文具有限公司生產。
1.2 動物和分組 昆明種小鼠30只,雄性,體重20~30 g,由徐州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在實驗前2天開始訓練其對水迷宮路線的學習記憶能力,每次將小鼠以頭部朝向入口處入水,保持在同一地點放入,記錄其找到平臺的時間。通過反復訓練使小鼠均能在30 s內找到平臺,每天訓練10次,超過30 s者則舍去。取20只合格的小鼠進行配對分組,將找到平臺時間相似者分別分到對照組和修正液組,每組10只,使2組的平均成績相似。
1.3 模擬修正液環境 取一15 cm×20 cm×30 cm的紙箱,在距箱底5 cm處設置一隔板,隔板上扎滿細孔,并在隔板上均勻挖取1 cm×1 cm 的方孔20個,隔板下放置2個玻璃皿,總共倒入10 ml修正液。在紙箱側壁開直徑2 cm的小孔,使空氣對流,造成一個具有修正液氣味的環境。
1.4 水迷宮實驗 水迷宮為15 cm×45 cm×60 cm的玻璃容器,內豎多重擋板,液面恒定7 cm,溫度恒定28℃。在一端設置一出口,在其對角線處設置一平臺。實驗時將修正液組放入具有修正液氣味的環境中30 min,取出后即做水迷宮實驗,對照組則不做任何處理,記錄每只小鼠的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 EL),10 min后重復上述實驗過程。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表示,修正液組和對照組找到平臺時間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2 結 果
2組小鼠逃避潛伏期的比較見表1。結果表明修正液組小鼠找到平臺的時間比對照組延長(P<0.01)。表1 2組小鼠水迷宮逃避潛伏期的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1 轉貼于
3 討 論
本實驗表明,修正液對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具有明顯抑制作用。經化學分析,修正液一般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二甲苯,輔料是鈦白粉和香精[1]。這些物質均易揮發,游離于空氣中,二甲苯被人吸入后,會引起慢性中毒,引起頭痛、嗜睡、惡心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則侵犯神經系統,引起困倦頭暈、神志不清、食欲減退、行動遲緩等,吸入量過多時,可引起全身不適、抽搐、呼吸困難,搶救不及時將危及生命。中國消協對市場上常見的修正液的成分檢驗結果顯示:19種市場上常見的修正液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幾種氣態鹵代烴[2]。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甲苯或二甲苯,會出現中樞神經麻醉的癥狀。輕者頭暈、惡心、胸悶、乏力,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會對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3-4]。
文具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用品,尤其是鉛筆、橡皮、筆芯、熒光筆和涂改液等在中小學生中用得更為普遍。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商家推出了香味文具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所謂香味文具就是在鉛筆、橡皮、涂改液甚至紙張等文具中加入香味添加劑,使文具散發出香味。在文具中添加少量香精是被允許的,但許多企業在文具的生產過程中濫用劣質香料[5]。香味文具對中小學生健康的近期影響主要為神經系統的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下降、頭暈、惡心、嘔吐等。教師在授課和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受教室空氣和作業本上滯留香味的影響,也會出現相應的癥狀,家長在檢查作業的過程中也深受其害[6-7]。香味文具對學習記憶影響的機制及對其他方面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 強,楊 翠,盧榮麗,等.修正液的危害及其預防[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7):46.
[2] 張偉亞,王成云,李 英.涂改液中鹵代烴和苯系物的頂空氣質聯用測定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3,20(1):44-47.
[3] 王龍義,孫志杰,畢先偉,等.苯及苯系物對接觸人員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5,1(2):109-110.
[4] 錢亞玲,蔣世熙,陸龍根,等.修正液中有毒物質的調查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1,17(3):232.
[5] 衛秦芝,姚 朗.香味文具對中小學生健康的影響[J].現代預防學,2007,34(5):912-913.
關鍵詞:聯想法;詞匯記憶;詞型聯想;語義關系;搭配聯想
一、聯想記憶法界定
對于聯想記憶法的定義很多,聯想法記憶即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使知識更容易記憶;聯想法記憶即是找到要記憶材料的共同之處,進行分析綜合對比,也即對原記憶材料進行精細加工;而對于著名心理學家巴普洛夫認為,記憶要依靠聯想,聯想是在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聯想記憶法就是利用識記對象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聯系,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過去與將來的聯系,以及識記對象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等進行記憶的方法。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聯想記憶的本質是建立聯系。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世界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因此聯想記憶法就是源于這個理據,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對在英語中出現的詞匯進行各種類型的聯想,以達到利于記憶的效果。
二、聯想記憶法的分類
2.1 詞音聯想
2.1.1 諧音聯想
所謂諧音聯想法(音形義聯想法)就是利用外語單詞讀音與漢語讀音的相似之處,在外語的詞義或拼寫法與其漢語的相似音構成的詞之間展開聯想,即可達到聞其聲、觀其形、知其義的效果。該法主要適用于英語詞匯中常見的擬聲詞和音譯詞。擬聲詞是是模擬自然界聲響而造的詞匯,比如發生爆炸的聲音boom ,犬叫的聲音bark,牛發的聲音moo,雞鳴的聲音cluck等,這些擬聲詞的聲音和意義可以很好地聯想起來,有利于記憶。而對于音譯詞,知道詞匯發音就可以簡單地知道其表達的意義,如coffee(咖啡),cigar(雪茄),motor(摩托車)等。
2.2 詞形聯想
詞型聯想是依據詞匯本身的結構或者拼寫形式而進行的聯想,一般包括形近詞聯想,詞根詞綴聯想以及派生聯想三種。
2.2.1 形近詞
形近詞就是那些拼寫上有些共同點的詞匯,這些詞容易使英語學習者混淆。比如:desert(沙漠)一dessert(甜點心),petrol(汽油)一patrol(巡邏),stationary(靜止的)一stationery(文具),window(窗戶)一widow(寡婦),adapt(適應)一adopt(采納,領養)等。對詞形相近的詞匯進行聯想記憶有利于學生對形近詞的區分。
2.2.2 詞根詞綴
詞根就是一個英語詞匯的核心,它決定單詞的主要意義。一個英語單詞一般包含前綴、詞根和后綴。比如expressive這個單詞,ex-是這個單詞的前綴,press是單詞的詞根,-ive是形容詞后綴。一般情況下詞根決定單詞意思,前綴改變單詞詞義,后綴決定單詞詞性。詞根詞綴聯想記憶指的是把具有相同或者相近詞根或詞綴的詞匯進行聯想,放在一起記憶,并進行分析,總結的記憶方法。比如當接觸到了respect(尊重)這個詞匯,我們就可以根據詞根詞綴聯想到inspect(視察),suspect(懷疑),prospect(前景),retrospect(回想)等,于是我們總結-spect 意為look at看的意思,而對于前綴的聯想,可以聯想到retell(復述),rebuild(重建),reform(改革),research(研究)等,分析總結re-前綴的意義為again 重新,再一次的意思。詞根詞綴聯想的使用不僅有助于英語學習者對英語詞匯的意義記憶,擴大英語詞匯量,而且可以培養英語學習者分析,推斷,猜測詞匯的能力。
2.2.3 派生
如果說詞根詞綴聯想記憶法是對詞匯構成進行歸納的方法,那么派生聯想法是對詞匯構成進行演繹的方法。派生聯想指的是通過在詞根上加前綴或者后綴構成的一個新詞。比如act(行動)一次,可以派生出加后綴的詞如action ,active,activity,actor,acting等,也可以加前綴構成enact,react,interact等詞。因此可以這么說派生聯想是對詞匯本身的縱向擴展和分析,而詞根詞綴聯想是對詞匯間的橫向對比、分析、總結。派生聯想記憶對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詞匯縱向上的對比分析能力培養和詞匯量擴大上都是有益的。
2.3 語義關系聯想
語義關系是詞匯學中的概念,指的是詞匯與詞匯之間的意義關系,一般可以分為同義關系、反義關系、上下義關系、同形同音異義關系以及一詞多義
2.3.1 同義詞
同義詞指的是同一語言中意義相同或者相近的詞匯或短語。例如表達“穿”的詞就有wear ,have on ,put on,clothe,dress in 等;在英文中表達“死亡”的詞就有die ,pass away,kick the bucket,perish等。同義詞的聯想一來可以培養和增強學習者詞匯擴散思維的能力,二來可以在英語口語或者寫作中改善表達詞匯單調的現狀,增添口語和寫作表達的文采性。然而英語學習者在使用同義詞的時候要注意他們之間的區別,并主要學會從語義,文體,和色彩三個方面來進行辨別。
2.3.2 反義詞
反義詞顧名思義就是意義相反的詞匯。以語義學的角度來劃分,反義詞可以分為互補反義詞、相對反義詞、關系反義詞。互補反義詞是真正反應意義對立的反義詞形式,換言之,符合非A即B的邏輯關系,比如:dead一alive(非生即死)、true 一false(非真即假)、boy一girl(非男即女)。相對反義詞也稱等級反義詞,指那些表達程度不同的反義詞,例如big一small ,old 一young,hot一cold 等。關系反義詞是指包含關系對立的反義詞,比如husband 一wife ,teacher一student ,buy 一sell ,win 一lose ,doctor一patient等。反義詞的聯想記憶有助于英語學習者擴大詞匯量,并且反義詞能夠使學習者簡潔地表達一特定思想地反面,為了形成鮮明的對比。
2.3.3 上下義詞
英語中的上義詞和下義詞是指兩個詞語在語義上具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兩者是具有種屬關系的一組詞,它們之間的關系稱為上下義關系。如圖①所示:
在這圖表中,food與meat,vegetabel和fruit 屬于上下義關系,food 包含meat,vegetable和fruit,因此food是上義詞,meat,vegatable,fruit 是下義詞,同理在meat類中,meat 與beef 和mutton 是上下義關系,前者是上義詞,后者是下義詞。上下義詞關系的聯想法對于英語學習者英語輸入和輸出都起到很大的幫助,能夠提升英語學習者表達的準確性。
2.3.4 同形同音異義
同形同音異義詞可以劃分為完全同形同音異義詞、同形異義詞以及同音異義詞三種。完全同形同音異義顧名思義意思是拼寫、發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匯,例如:bank(河岸、湖岸)一bank(銀行),bat(球拍)一bat(蝙),bear(熊)- bear(忍受),date(棗子)- date(男女之間的約會),ear(耳朵)一ear(穗)等。而同形異義詞即拼寫相同,意義不同,發音可能相同或者不同的詞,比如:tear(眼淚)一(撕碎),sow(播種)一sow(母豬),lead(引導)一lead(鉛),desert(拋棄)一desert(沙漠),refuse(拒絕)一refuse(廢棄物)等。最后同音異義詞指發音相同,意義不同,一詞多義指的是一個英語詞匯同時具有兩種或者更多的含義,比如:Give me a hand 與He is a new hand,前一個hand 意思為“幫忙”,后者意為“新手”。一詞多義的聯想記憶法可以增強學習者對英語詞匯學習的深度,而且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習者利用有限詞匯表達無限意義的能力。
2.4 搭配聯想
在英語中,搭配是指一個詞語與其他詞語的詞語在習慣上的連用。而搭配聯想記憶法是指把具有相同搭配的詞語或者同一詞的不同搭配總結在一起,不僅可以豐富英語學習者的詞匯量,還可以培養學習者測詞匯應用能力。比如當學生遇到了go against(違背,違反)這個短語動詞的時候,就應該總結一下那些動詞可以和against 搭配,它可能想到protest against(反對,抗議),compete against(與抗爭,競爭),protect against(保護以免受傷害)等。再比如當英語學習者學習了take up(占據,開始),如果能夠使用搭配聯想法,可以聯想到take 與其他介詞的搭配,如take in(攝入),take afte(長得像),take off(脫下,起飛),take over(移交)等,或者可以聯想到動詞加up 的相似搭配,如show up(出現),get up(起床),make up(化妝,彌補),break up(分手)等。總而言之,搭配聯想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無論哪一種聯想都有利于英語學習者對英語詞匯的應用能力培養,增加詞匯量。
三、結語
聯想記憶法在記憶英語詞匯和擴大英語詞匯量兩方面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了很多教師的認可。本文從詞音聯想、詞形聯想、語義聯想和搭配聯想四個方面對聯想法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進行歸類,并進行舉例說明。聯想記憶法作為詞匯記憶的策略之一,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它在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和高效性,并適當地引導和培養學生使用聯想記憶法記憶詞匯和擴大詞匯量的能力,減輕詞匯學習的負擔。(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Coady, J.&T. Hucki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林承璋.英語詞匯學引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3]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楊明星.教你如何記憶英語單詞[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5]郭樺.利用聯想法助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9)
[6]徐麗華.聯想法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廣州大學學報(綜合版).2000(4)
[7]瞿小平.提高學生單詞記憶效率的方法初探[J]. 海外英語. 2010(01)
摘要:介紹了圖像處理技術在醫學領域的發展,闡釋了圖像分割、圖像融合和圖像重建技術在醫學領域的發展。提出了圖像處理技術發展所面臨的相關問題及其發展方向。
關鍵詞:圖像處理技術 圖像分割 圖像融合 圖像重建
圖像處理技術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近幾十年來,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離散數學理論的創立和完善,以及軍事、醫學和工業等方面需求的不斷增長,圖像處理的理論和方法的更加完善,已經在宇宙探測、遙感、生物醫學、工農業生產、軍事、公安、辦公自動化、視頻和多媒體系統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研究的熱點。
圖像處理在醫學界的應用非常廣泛,無論是病理研究還是臨床診斷都大量采用圖像處理技術。它因直觀、無創傷、方便安全等優點而受到人們青睞。圖像處理首先應用于細胞分類、染色體分類和放射圖像分析等,20世紀70年代圖像處理在醫學上的應用有了重大突破,1972年X射線斷層掃描CT得到實用:1977年白血球自動分類儀問世:1980實現了CT的立體重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醫學已越來越離不開醫學圖像的信息處理,醫學圖像在臨床診斷、教學科研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醫學圖像主要包括CT(計算機斷層掃描)圖像、MRI(核磁共振)圖像、B超掃描圖像、數字X光機圖像、X射線透視圖像、各種電子內窺鏡圖像、顯微鏡下病理切片圖像等。但由于醫學成像設備的成像機理、獲取條件和顯示設備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人眼對某些圖像很難直接做出準確的判斷。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改變這種狀況,通過圖像變換和增強技術來改善圖像的清晰度,突出重點內容,抑制次要內容,來適應人眼的觀察和機器的自動分析,這無疑大大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正確性。
一、圖像處理技術及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一)圖像分割
圖像分割就是把圖像中具有特殊涵義的不同區域分開來,這些區域使互不相交的每一個區域都滿足特定區域的一致性。它是圖像處理與圖像分析中的一個經典問題。比如基于三維可視化系統結合fast marching算法和watershed變換的醫學圖像分割方法,能得到快速、準確的分割結果。圖像分割同時又是進行三維重建的基礎,分割的效果直接影響到三維重建后模型的精確性,分割可以幫助醫生將感興趣的物體(病變組織等)提取出來,幫助醫生能夠對病變組織進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進而提高醫生診斷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由于解決和分割有關的基本問題是特定領域中圖像分析實用化的關鍵一步,因此,將各種方法融合在一起并使用知識來提高處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圖像分割的研究熱點。
(二)圖像融合
圖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多幅圖像間的冗余數據的處理來提高圖像的可讀性。對多幅圖像問的互補信息的處理來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利用可視化軟件對多種模態的圖像進行圖像融合,可以準確地確定病變體的空間位置、大小、幾何形狀和它與周圍生物組織之間的空間關系,從而及時高效地診斷疾病。目前的圖像融合技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圖像像素為基礎的融合方法:另一類是以圖像特征為基礎的融合方法。以圖像特征為基礎的融合方法原理上不夠直觀且算法復雜,但是實現效果較好。在圖像融合技術研究中,不斷有新的方法出現,其中小波變換、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非線性配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圖像融合中的應用將是今后圖像融合研究的熱點與方向。隨著三維重建顯示技術的發展,三維圖像融合技術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三)圖像重建
圖像重建是從數據到圖像的處理,即輸入的是某種數據,而經過處理后得到的結果也是圖像。CT是圖像重建處理的典型應用實例。目前,圖像重建與計算機圖形學相結合,把多個二維圖像合成為三維圖像,并加以光照模型和各種渲染技術,能生成各種具有強烈真實感的圖像。
二、圖像處理技術在醫學領域未來發展方向
當前,醫學圖像處理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新的處理方法,構造新的處理系統。未來發展方向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將圍繞研制高清晰度醫學顯示設備、更先進的醫學成像設備,向著高速、高分辨率、立體化、多媒體化、智能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
(二)圖像、圖形相結合,朝著三維成像或多維成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影像技術 訓練 模仿 技戰術
1 體育教學中視頻錄像的教學作用
1.1模仿學習
視頻錄像在籃球教學中有很長歷史,一直是教學中一項重要手段之一。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 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錄像加深對技術動作和戰術意識的理解, 并在訓練中不斷通過模仿提高自身水平。學生通過不斷對比、模仿、改進, 將很快地學習到正確的動作技術和戰術意識,為以后的靈活運用和創新打下基礎。
1.2強化學習
在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中,榜樣行為及導致的結果對學習者有信息功能、動機功能、強化功能。以講解戰術為例,如果教師將某段成功運用該戰術的比賽錄像給學生看,通過視頻的激發,學生就會把自己實施戰術的過程和視頻進行對比,促使自己再去學習、完善、實踐該戰術,從而促進學生最后掌握該戰術。
2 影響比賽視頻教學效果的因素
2.1視頻本身因素
視頻本身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視頻內容本身是否能真正引起學生的共鳴;視頻內容是否有新意;視頻內容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期待。
2.2環境因素
學習跟學習氛圍有很大關系。學生是否用學習的態度來觀看比賽視頻是很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比賽視頻主要用于娛樂,但如果是在學習的氛圍下,它則表現出很好的教學功能。但是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也容易導致學生對視頻的其他內容把握不強,學生常局限于給出的問題,最終使思維變得狹隘。所以怎樣達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實踐。
2.3學習者因素
比賽視頻對不同人群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其中年齡特征猶為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過于抽象的講解難以理解,需要具體、形象、簡潔而趣的視頻畫面,往往注重視頻中球員的一些動作更能吸引他們。而對于高中以上學生而言,已能接受對抽象事物分析,能透過現象看部分本質,能夠學會有重點地注意細節,往往會觀察球員之間的配合,所用戰術,分析其有效性。
2.4方法因素
根據播放方式可把視頻使用方法分為連續播放和間歇播放,間歇播放又可分為停定播放、間斷播放、選擇播放。對于比較短的、內容單一的視頻內容一般采用連續播放即可。然而更多的是視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或漸進式的,而且有時需要重復播放,在播放時必要穿插講解。
3 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3.1視頻的處理
根據教學的需要一些比賽視頻需要進行適當的編輯處理,例如為視頻添加字幕;添加傳球路線和球員移路線等。但處理視頻需要較高的硬件設備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大多體育教師難以達到要求,這樣導致很多教師不會花大量時間去處理視頻,影響學習效果。
3.2視頻播放的控制
由于前期沒有對比賽視頻作相關處理,視頻教學一般是教師進行手動的控制加講解形式,哪些地方需要重復,哪些地方需要慢放,哪些地方需要停止都需要教師手動的控制,但這些控制往往難以準確把握,這樣就耽誤大量時間,影響教學效果。
3.3學習的自主性和交互性
在這大量的網絡課程中,大部分都是以“視頻型網絡課程”(何克抗)的模式來進行開發。教學視頻成為網絡課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網絡教育的特點決定了視頻教學的關鍵就在于學習的自主性和交互性。目前的解決辦法主要是利用vod點播配合在線討論的形式,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怎樣體突顯視頻的教學功能是影響自主學習主要因素,一段比賽視頻的教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它能否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模仿。例如事先對視頻進行編輯,對視頻中需要仔細觀看的地方作上記號這樣就能促使學生的思考,但如前所述這種方法受到硬件設備、專業知道等方面的限制。
4 具體措施
為了更好的利用比賽視頻進行教學,促進自主學習,針對以上某些不足,筆者設計一款軟件以輔助教學。
軟件的主要功能有:(1)視頻播放的自動控制。如前所述,用傳統器進行視頻教學時都是由教師手動的控制,例如暫停、慢放、回放等,往往需要教師自己清楚記得某一幀的時間,而且操作時不易精確控制,在該軟件中可以預先用編輯器進行設置,例如讓視頻播放到某一時間自動暫停,某一時間段1/2慢放等,這樣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預先進行設計。(2)為視頻文件添加其他媒體元素。(3)視頻的交互控制。傳統的視頻教學一般都是觀看視頻配合老師講解、提問,但如果讓學生自主學習怎么辦呢?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就沒人控制視頻的播放也沒有講解和提問,當然有許多媒體集成軟件可以解決此類問題,但都需要較為專業的知識,一般教師不易掌握,而且開發周期長,成本較高。如果利用本軟件可以很方便的配解說詞,而且可以和學生交互,例如視頻暫停提問時會出現按鈕讓學生選擇,必要時還可以用文本表單的方式提交答案,答案提交后視頻繼續播放。
5 結語
視頻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有很長的歷史,在多媒體教學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將視頻圖像、多媒體技術等引入體育教學中還做得不夠,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體育教學目的是教會學生運動,是很注重實踐性的一門課程,教師片面強調實地操練,忽略了思想意識的培養。其次是學科之間缺乏交流,懂體育不懂技術的現象普遍存在。再次是教育體制,培養體制等等的問題,這里就不作過多探討。只有解決好以上問題才能發出更多優秀的適合教學的精品軟件。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學習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7-373.
[2]李莊.談模仿教學法在青少年運動技術學習中的應用[J].訓練研究.
【關鍵詞】藝術設計 地域文化 傳承 利用
中國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資源,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審美方式為構建中國本土化的設計教學體系奠定了基礎。地域文化與藝術設計教學之間的相互融合,既注重了學生在設計理論方面的學習,同時又加深了學生對傳統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提高了專業表達、表現的能力。筆者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嘗試與摸索,探討形成四種切實可行的傳承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進行藝術設計教學的模式。結合藝術設計學科專業的特點,根據基礎課、專業課、理論課、實踐課各自課程性質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方法途徑。
一、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進行藝術設計教學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滲透模式
地方知識、文化與經驗或間接或直接地滲透到藝術設計各專業教學之中,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獨特的優勢,以科學合理的方法手段將相關的思想、信仰、知識等整合于學科教學和教育活動中。民間藝術所展現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內涵以及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為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鮮活營養和靈感來源。以下,以教學設計“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河南傳統民居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為例展開分析。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文物古跡的價值,以新農村建設和古民居的保護與利用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課上通過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討,對本課題有較完整的認識,課后通過查詢和實地考察強化學習動機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樹立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和決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學內容
課程研討內容源自對民居設計課程知識的學習,嘗試利用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本地域文化的教學模式,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在建設的過程中,就難免會碰到古民居的保護和去留問題。因此,本課的內容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社會問題入口,了解當前的國家政策以及河南新農村建設的形勢;第二部分,如何協調新農村建設與民居保護或建筑更新改造之間的關系;第三部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有效發揮資源優勢,結合眾多的案例和文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開發利用的策略并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實踐。
3.教學過程
第一,導入新課。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一些寶貴的古民居建筑的保護問題面臨了嚴峻的危機,甚至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古民居永遠地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以豫西窯洞民居為例,由于社會環境、人為風貌、管理體制、公眾保護意識、宣傳與投資維護力度等多方面出現的問題,導致古民居保存現狀不容樂觀,出現了損毀、坍塌、空置等一系列問題。保護傳統文化,關注人居自然環境,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第二,傳授新課。對豫西窯洞民居的形成背景、歷史沿革、基本類型、建筑布局、裝飾藝術、審美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認識到窯洞民居特有的資源優勢和使用價值的積極意義,引導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認識窯洞民居保護的含義并討論可行的開發利用策略。
第三,教學深入。從新農村民居設計賽事入手,運用案例教學法分析比較優秀的設計作品,鼓勵學生在借鑒與提取中進行創新設計實踐,傳承文化的同時培養訓練學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創造力,增強學生對地域文化的興趣和熱情。
第四,課堂小結。在有限的課時里討論新農村建設及古民居的保護、開發利用這樣一個話題,我們不希望能夠解決什么問題,只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視,能夠對設計創作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通過設計具有本地域文化特色的設計作品,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二)研討課介入模式
研討課可分為“新生研討課”和“高年級研討課”,研討課模式的介入使得主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更加能夠突出主題集中、系統、針對性的特點。借由研討課的開設,結合藝術設計各學科專業的特點,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到藝術設計教育教學中,使之成為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一方面,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理解本土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發揮教育的職能作用,傳授知識,弘揚和傳承地方民族民間文化。
(三)以項目為載體的課題引入模式
地方民族民間文化怎樣與現代藝術設計課程接軌,這是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應該注重和加強的,這也是我們在進行地方特色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問題。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可以結合實踐教學法,以市場導向為依據,引入設計課題,在課題開展的過程中消化課程內容相關知識要素。從創意到計劃,從設計實施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既是課程作業,又是貼切市場需求的商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以朱仙鎮木版年畫課題為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當地進行實地考察,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充分理解這一民間藝術的特性,認識到其價值所在,經過藝術加工,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藝術衍生品繼而推廣應用。通過以項目為載體的課題引入模式,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與傳統文化有近距離的接觸和體會,而且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以及設計的原真性方面都是一大提高。
(四)綜合實踐活動模式
豐富的課程資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土壤。不同的地方文化創造了大量的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觀,如民居建筑、民間美術、地方博物館等。這些歷史遺跡各自保留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傳統,是歷史的再現與生活的寫照,風土民情的不同也促使各地域文化之間的差異。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由教師組織開展與實施,提出要求與側重方向;另一方面,要求學生要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利用探究式學習法,收集和整理本土文化素材,為設計資源的儲備做好基礎。不僅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而且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藝術潛能。
二、傳承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進行藝術設計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汲取地域文化資源營養,實現向藝術設計課程資源的轉化
地域文化資源雖然豐富多樣,但其往往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表現出分散性,并且具有原生態的特點,這決定了其不能直接作為課程資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運用。因此,在實際利用中需要通過師生的篩選、提煉,進行系統歸類,使之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課程資源,為藝術設計教學所用。
(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使藝術設計基礎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
深厚人文性質的風景名勝,如同畫卷一般,非常適合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開展,如寫生、采風等。美就在身邊,在特色化藝術設計教學的不斷探索中,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學會尋找美、欣賞美、創造美。
(三)以建筑為載體利用人文歷史文化資源,滲透傳統文化的學習
城門、寺觀、祠廟、塔、古遺址、古民居、園林建筑等,集建筑、雕塑、繪畫、工藝、裝飾于一體,蘊含著豐厚的地方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歷史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要想靈活多樣地將這些資源與藝術設計教學相互融合,滲透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采風,感受建筑空間格局的魅力,領略建筑風格,領悟設計思想,提高欣賞能力,在現代設計中加以運用,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和民族風情的藝術作品。
(四)挖掘民間工藝精華,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學
高校可以利用當地美術文化資源,向社會、民間學習,與民間藝術家之間搭建起溝通交流的橋梁,形成互促互進的團體,在學生、教師、民間藝人之間實現三向互動。課程教學資源可以是師生們親自采風整理素材匯編成講義,課堂授課的形式可以是專題活動與學科之間的結合,授課的場所不只是教室,也可以是工藝作坊。通過開展民族民間藝術教學,使師生對民族民間美術能夠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使當地的民間美術文化在師生們的社會實踐中,得以采集、整理和有效地傳承利用下去。
結語
在當今多元文化交流的大環境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藝術教育這一命題帶有鮮明的時代性,一些院校在此方面已經進行了實踐性的探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將傳統文化資源傳承下去。各地方高校可以在本地建立民間美術教育實習基地,利用民間資源開設校本課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傳承利用地域文化資源的同時,構建藝術設計教學的重要特色。
參考文獻:
[1]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2]楊軍林,賀煒.論地域文化研究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1(10).
(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復方枳菊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方法:采用多種因素慢性輕度不可預見性應激方式建立抑郁模型小鼠,分別給予小鼠低、中、高劑量枳菊解郁湯處理。采用Morris水迷宮實驗,檢測小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變化;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腦內基質細胞衍生因子(SDF-1)的表達。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明顯下降(P<0.01),SDF-1在海馬CA1,CA3,DG及前腦皮層的表達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枳菊解郁湯中劑量組小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明顯增高(P<0.05),SDF-1在海馬CA1,CA3,DG及前腦皮層的表達明顯增加(P<0.05)。結論:枳菊解郁湯的抗抑郁作用可能與SDF-1的表達上調有關。
關鍵詞 中藥復方;慢性應激;抑郁癥;SDF-1;學習記憶;海馬;前腦皮層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al Prescription on Spatial Learning-Memory and Expression of SDF-1 in Brain of Depression Model Mice
DU Na CHEN Qian LI Yang XIAO Jing-shan YAO Meng-jiao LI Y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al prescription of Zhijujieyu-tang on the ability of spatial learning-memory in depression model mice brain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Using depression model mice induced by multivariate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ors, and give the animal different doses of Zhijujieyu-tang. The ability of spatial learning-memory of mice were determined by Morris Water Maze, and the expression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 in the bra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mice, the spatial learning- memory in model group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 01). The SDF-1 expression in the CA1, CA3, DG regions of hippocampus (HP) and prefrontal cortex (PFC)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model group mice (P<0. 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mice, Zhijujieyu-tang medium dosage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SDF-1 in HP and PFC (P<0. 05). Conclusion:Zhijujieyu-tang antidepressant-like property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SDF-1expression in HP and PFC.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 Learning-memory; SDF-1; HP; PFC
抑郁癥(depression)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常見精神衛生疾病[1],可以造成身體器官的功能紊亂,其程度可以從輕度的憂傷到重度的絕望、自殺企圖等。抑郁癥發病機制復雜,病程長,易復發。對于抑郁癥的治療,西藥的療效較有限,易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明顯等缺點,而中藥復方具有多成分、多環節、多靶點的特點,辨證施治;同時,國內外在抗抑郁藥物的研制與開發方面逐漸重視傳統藥物和天然藥物[2]。基質細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在神經元發育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可影響海馬神經元突起延伸和凋亡效應[3],對神經干細胞的遷移、軸突分支及神經細胞損傷修復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通過多因素慢性輕度不可預見性應激方式建立抑郁小鼠模型,檢測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變化,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海馬及前腦內SDF-1的表達。探討中藥復方枳菊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昆明品系小白鼠,體重18-21g,2月齡,雌雄各半,由濟寧魯抗藥業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小鼠分籠飼養,每日按灌胃手法抓取撫摸,使小鼠適應1周。
1.2 實驗藥物
中藥復方枳菊解郁湯配方:石菖蒲15g、枳實10g、夜交藤20g、15g、炒棗仁30g、勾藤30g、郁金15g、柏仁30g、膽星10g,由曲阜市中醫醫院提供。用量:按人鼠等效劑量(生藥量175g)換算為低劑量,其二倍量為中劑量,四倍量為髙劑量。每日一次灌胃給藥,每鼠每天0.2 ml。陽性藥物對照組采用鹽酸氟西汀膠囊,20mg/粒,由常州華生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19980138。用量:按人鼠等效劑量換算,3.6mg/kg.d,溶于0.2ml蒸餾水中,每日一次灌胃給藥,每鼠每天0.2 ml。
1.3 動物分組
小鼠適應一周后隨機分組:對照組,模型組,氟西汀組,中藥低、中、高劑量組。每組12只。對照組和模型組小鼠每天蒸餾水灌胃;氟西汀組小鼠每天氟西汀灌胃;中藥低、中、高劑量組,根據各自的劑量,每只小鼠每天中藥灌胃給藥。各組小鼠應激前1h灌胃給藥。
1.4 慢性應激抑郁模型的建立
除對照組外,各組小鼠均接受7種不同應激方式,包括電擊足底(每隔1分鐘每次持續10秒刺激,電壓38V,共計15次)、冷水刺激(8℃冷水,共計3min)、斜籠(24h)、禁食(24h)、禁水(24h)、通宵照明、高臺(1h,高臺直徑10cm、高160cm)。每天選取一種應激方式,隨機選擇,持續應激21天。對照組小鼠正常飼養,不給予任何應激。
1.5 Morris水迷宮實驗
Morris水迷宮視頻跟蹤分析系統由圓形水池、平臺、視頻跟蹤設施、分析軟件4部分組成。水池內分為4個象限。平臺放置在第一象限(目標象限),在對面象限(第三象限)做好明顯標記物。平臺在水面以下約1 cm。水溫控制在25oC。定位航行實驗共進行4天,每天每只小鼠共接受4次找平臺訓練。每只小鼠依次從四個象限的入水點入水池,記錄小鼠從入水至爬上平臺的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檢測小鼠的空間學習能力。空間搜索實驗在實驗第5天進行,平臺撤除,小鼠從第三象限入水點入水,記錄小鼠120s內在各個象限的游泳(停留)時間,檢測小鼠的記憶保持能力。
1.6 小鼠海馬和前腦皮層SDF-1的表達
水迷宮實驗后立即進行灌流取腦,用戊巴比妥鈉對小鼠進行腹腔麻醉,迅速打開胸腔,暴露心臟,經左心室快速灌注37℃生理鹽水和預冷4%多聚甲醛磷酸鹽(PFA)緩沖液,開顱取腦,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行冠狀切片(5μm)。按照SDF-1免疫組化試劑盒說明(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選取每只小鼠海馬CA1、CA3、齒狀回(DG)和前腦皮層(PFC)切片3 張,每個玻片各隨機取兩個視野,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 圖像處理系統檢測SDF-1陽性細胞平均目標灰度值。
1.7 統計學分析方法
實驗數據采用平均數±標準誤(M±SE)表示。定位航行實驗的逃避潛伏期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Repeated-measures ANOVA);其它數據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組間比較用N-K法,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各組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變化
定位航行實驗結果顯示(表1),對照組和模型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迅速降低(P<0.01);氟西汀組、枳菊解郁湯低、中、高劑量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均明顯減少(P<0.001, P<0.01)。表明各組小鼠隨著訓練周期的增加,空間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與對照組小鼠相比,模型組小鼠4天的逃避潛伏期均顯著增多(P<0.01, P<0.05);與模型組小鼠相比,氟西汀組和枳菊解郁湯中劑量組小鼠4天的逃避潛伏期均顯著減少(P<0.01),高、低劑量組小鼠在第4天出現顯著減少(P<0.05)。表明模型組小鼠的空間學習能力減弱,而枳菊解郁湯能改善抑郁小鼠的空間學習能力,且中劑量效果更好。
表1 各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 (秒,M±SE)
*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n=12.
空間搜索實驗結果顯示(表2):對照組小鼠在第一象限(平臺所在象限)停留時間明顯高于其他象限(P<0.01);而模型組小鼠在第一象限停留時間明顯低于第二、三象限停留時間(P<0.001)。與對照組小鼠相比,模型組小鼠的第一象限停留時間明顯減少(P<0.01);與模型組小鼠相比,氟西汀組小鼠、枳菊解郁湯低、中、高劑量組均顯著增加(P<0.01, P<0.05)。表明抑郁模型小鼠空間記憶能力減弱;枳菊解郁湯能改善抑郁模型小鼠空間記憶,且中劑量效果最明顯。
表2 各組小鼠在四個象限的停留時間 (秒,M±SE)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 n=12.
2.2 各組小鼠海馬和前腦皮層SDF-1的表達
各組小鼠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表3):SDF-1在海馬各區及前腦皮層均有不同程度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CA1、CA3、DG和前腦皮層SDF-1的平均目標灰度值明顯增高(P<0.01),模型組SDF-1的表達減弱;與模型組相比,氟西汀組、中藥各劑量組SDF-1的平均目標灰度值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 P<0.05),SDF-1的表達增強。
3 討論
有研究報道,慢性、低強度、長期的日常壓力是引發抑郁癥的主要原因[5],慢性應激抑郁動物模型被廣泛應用于抑郁癥的研究。英國心理學家Morris創建了水迷宮實驗以評估動物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Morris水迷宮實驗模型已經成為研究學習記憶的常用方法之一。定位航行實驗是動物通過空間視覺線索找到隱匿平臺,從水中逃生的程序,用于動物空間學習能力的檢測;空間探索實驗則用于評價動物空間記憶能力。本研究顯示,模型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均顯著增多,空間搜索實驗中在第一象限停留時間也明顯減少,表明抑郁模型小鼠的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均減弱;氟西汀組、枳菊解郁湯中劑量組的逃避潛伏期均減少,空間搜索實驗的第一象限停留時間均明顯增多,表明枳菊解郁湯能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減退的現象,從而起到一定的抗抑郁效果。
慢性應激導致神經化學方面的改變可能參與了抑郁癥的發生,尤其是神經內分泌、神經遞質、神經可塑性的改變在抑郁癥的發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慢性應激動物腦區海馬及前腦皮層的整體形態發生改變[6],從而導致神經細胞受到損害。我們先前的研究表明,多因素慢性應激可引起小鼠腦內神經元的損傷[7]。SDF-1是一種表達于多種細胞和組織的基質細胞衍生因子[4],在胚胎發育、腫瘤轉移、免疫系統、循環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修復中起著重要作用,可影響海馬神經元突起延伸、凋亡效應及神經干細胞的遷移。本研究結果顯示,SDF-1在海馬各區及前腦皮層均有不同程度的表達,模型組小鼠CA1、CA3、DG和前腦皮層SDF-1的平均目標灰度值明顯增高;氟西汀組、中藥各劑量組SDF-1的平均目標灰度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且中劑量有顯著差異,表明枳菊解郁湯通過上調抑郁模型小鼠SDF-1在腦區的表達,對損傷的神經元進行修復,進而起到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參考文獻
[1]Belmaker RH, Agam G.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N Engl J Med, 2008, 358: 55-68.
[2]Kim SH, Han J, Seog DH, et al.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Chaihu-Shugan-San extract and its constituents in rat models of depression[J]. Life Sci, 2005, 76: 1297 -306.
[3]Liu SF,Xing M,Han XF,et al. Effects of SDF-1α on neurite out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cells[J]. Chinese J Neuroanatomy, 2011, 27: 611-616.
[4]牟臨杰,丁鵬,王崇謙,等.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趨化神經干細胞遷移的體外效應[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 5058-5062.
[5]Alberts SC, Sapolsky RM, Altmann J. Behavioral, endocrine, and immunological correlates of immigration by an aggressive male into a natural primate group[J]. Horm. & Behav., 1992, 26: 167-178.
[6]張艷美.慢性應激、大腦損傷與抑郁癥[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1,28: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