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社區培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培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區培訓總結

    第1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一、考核內容與方法

    本次考核依據《市2013年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標準》,采取現場考核記錄、事后評估打分的形式開展考核工作。現場考核主要為查閱資料、電話核實、問卷調查等形式。

    二、總體情況

    目前,我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管理穩步執行,提檔升級工程有序推進,積極開展國家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堅持做好迎接國家中醫藥特色示范先進區復核等。

    三、突出表現

    此次考核發現,各中心都能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努力將全年工作在考核中充分呈現。其中,社區的臺賬資料較為統一、規范;社區的住院病人逐月增加,醫療收入不斷增加,醫療質量管理到位;社區、社區的中醫藥工作開展較好;社區的家庭病床管理規范;社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較好。

    四、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病歷封面有空項;檢查申請單書寫簡單,無癥狀描述;輸液皮條處理不規范,治療室的物品放置不合理;臨床路徑管理缺少具體病種,無實施病例。公衛醫師只有1人,不能達到1名/萬人口;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級以上管理培訓合格證書;支援社區的專家姓名和專長沒有公示;居民對全科團隊、家庭醫生制度知曉率偏低。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面積局限,未開設病房;心電圖、超聲等相關輔助檢查在市中醫院進行,本中心沒有開展;未實行基本藥品零差價;未開展家庭病房;缺少臨床路徑管理病歷的資料。缺少服務差錯及事故防范制度;無醫德醫風管理檔案、檢查記錄和總結;全科醫生4人、注冊護士11人,均不能達到3名/萬人口,無公衛醫師;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級以上管理培訓合格證書;信息化平臺未投入使用;居民對全科團隊、家庭醫生制度知曉率偏低。

    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查申請單書寫簡單,無癥狀描述;門診病歷中就診時間、醫院、科室等項目書寫不齊全;未開展家庭病床;臨床路徑管理有臺賬資料,制度健全,但缺少實施病例;對于今年和去年的費用統計應按照檢查標準制作一份對照表。公衛醫師只有2人,不能達到1名/萬人口;中心主任未取得省級以上管理培訓合格證書;缺少中長期培訓規劃;信息化平臺未投入使用;因內部裝修,中心信息公開各項內容不能正常公示。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無住院病房,相關工作未能開展;門診日志登記本上不應記錄所用藥品;家庭病房管理不符合要求,只是家訪;未實行基本藥物零差價;門診病人處方抗生素使用比例高于50%,采用靜脈滴注方式比例高于50%;臨床路徑管理無實施病例;輸液室流程不合理。缺少①人員聘用、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②服務差錯及事故防范制度③財務、藥品、固定資產、檔案、信息管理制度④社區協作與民主監督制度;公衛醫師只有1人,不能達到1名/萬人口;中心主任、副主任未取得省級以上管理培訓合格證書;缺少中長期培訓規劃,繼續教育學分不夠;人員使用缺少聘用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信息化平臺未投入使用;居民對全科團隊、家庭醫生制度知曉率偏低。

    5.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床使用率未達到60%;病歷質量有4份病歷缺少醫患溝通簽字,診斷依據不充分,癥狀描述不明確;臨床路徑管理臺賬資料不完整;護理院感臺賬資料欠完整;醫德醫風培訓資料不規范;無公衛醫師;缺少人員培訓中長期培訓規劃;因內部裝修,中心信息公開各項內容不能正常公示。

    第2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管理 培訓基地 教學經驗

    為了提高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效果,充分展示社區醫生、護士、防保人員在高血壓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單位作為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的培訓基地舉辦了一期“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適宜技術培訓班”,利用本單位的醫務人員為主對社區同行進行授課,對授課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探索社區人培養社區人的模式,現將主要情況介紹如下。

    一、基本情況

    培訓班為期4天,有來自天津、吉林、福建、江西、武漢、寧夏、北京7個省份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等共41人參加了培訓。

    二、課程設計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但是我國人群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非常低。而社區是高血壓患者防治的主戰場,社區醫務人員肩負著高血壓防控的重任,因此,提高他們對高血壓的管理知識和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在課程設計時,我們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備課,課程包括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規范流程與案例分析、繼發性高血壓的社區診治、高血壓患者伴血脂異常的防治、妊娠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高血壓患者合理用藥、高血壓健康管理全科團隊服務;為了突出中醫特色,安排了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辨識、治療高血壓中成藥合理使用、高血壓耳穴治療、社區慢病患者中醫健康管理實踐與探討;為了發揮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聘請外單位專家講授了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以及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進行績效考核管理等內容。

    三、師資安排

    為了辦好這次培訓班,體現“社區人培養社區人”的理念,突出社區實踐經驗交流的特點,在前期籌備過程中廣泛發動本中心醫務人員申報,經過三輪試講和篩選,最終確定師資人選。本次培訓班共安排12名師資進行授課,其中9名講師為在社區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社區全科醫生,另外3名是社區衛生管理專家和三級醫院專家。

    四、授課形式

    本次培訓班采取了分組討論、集中示教、現場觀摩等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讓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充分交流互動。在培訓中以問題為基礎、以需求為導向,強化知識和技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習氛圍,使學員在快樂中學習。為了加強各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將學員分為6個小組,設立小組長,以積分形式評選優秀小組,促進學員積極參加答題和互動等活動。培訓班上學員們積極討論,踴躍發言,最終評出2個優秀小組。為方便聯系建立了培訓班QQ群,促進經驗分享、互相提高。

    五、培訓效果

    1.學員的培訓效果。培訓班共41人參加培訓并考試,培訓前最低分為55分,最高分為95分,平均分83.65分。通過4天的學習,學員的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分為8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為91.17分。培訓后成績大幅度提升(具體數據見表1、表2)。

    表1 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適宜技術培訓班學員分數表

    階段 考試人數 平均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培訓前 41 83.65 55 95

    培訓后 41 91.17 80 100

    表2 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適宜技術培訓班學員不同成績比率

    階段 0-59分人數 比率(%) 60-79分人數 比率(%) 80分及以上人數 比率(%)

    培訓前 2 4.87% 6 14.63% 33 80.49%

    培訓后 0 0.00% 0 0.00% 41 100%

    2.學員對師資及課程的評價。本次培訓班在課程總體滿意度、師資總體滿意度、個人儀表、普通話、表達能力、親和力、互動交流、主題明確、內容完整、課件設計、內容實用、疑問解決、再次聽課等11個方面設計了調查表,在每堂課結束以后進行評價并提交,12次課的平均評分結果見表3。總體結果顯示,學員對課程和師資的評價都較高,均在9.6分以上,在普通話、表達能力、互動交流、課件設計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師資總體滿意度。

    表3 學員對培訓教師和培訓課程的評價情況表

    評價項目 師資總體滿意度 個人儀表 普通話 表達能力 親和力 互動交流 課程總體滿意度 主題明確 內容完整 課件設計 內容實用 疑問解決 再次聽課

    平均分 9.63 9.72 9.64 9.66 9.71 9.68 9.72 9.72 9.76 9.68 9.72 9.74 9.69

    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向

    1.加強對學員層次和需求的了解。此次參加培訓的學員大多為具有中級職稱的醫務人員,社區工作經驗豐富,他們對于能夠指導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的適宜技術關注度高,應多增加這方面的內容。由于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和既往的學習工作背景的差異,每個學員的對高血壓知識掌握的程度有一定差異,所以對于講師來說,要做到各個層面均能顧及,緊緊圍繞高血壓管理規范開展培訓,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提升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2.講師的授課技巧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講師都是首次對外單位的同行授課,講課經驗有限,盡管講師們都做了3次以上的師資試講,反復修改課件,查閱相關資料,仍然不能完全掌控所講的內容。因此,講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加強授課技能和臨場應變能力,在回答學員的提問、培訓時間的掌控、授課技巧以及課堂氛圍的調節等方面,都需要通過多次的培訓和演練來提升。

    3.及時總結培訓經驗。通過培訓班的實施,增強了社區全科醫生對外授課的信心和技巧,激發了全科醫生參與教學培訓工作的熱情,為建立社區人培養社區人的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作為剛開展社區培訓的基地,還需要及時總結和分析培訓中的問題和經驗,有針對性加強課程設計和培訓技巧。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的深入和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對社區全科醫生的培養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培訓基地的平臺,在繼續教育對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通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組織社區醫務人員互教互學、充分交流,加深對知識和技能對掌握,建立社區人培養社區人的模式,使受訓者能夠真正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郭惠平.開展繼續醫學教育 管理各類培訓實施體會[J].中國水電醫學,2008(1):52-53

    [2]杜靜,朱繼紅,李紅.關于完善我國全科醫生繼續教育的建議[J].繼續醫學教育,2014(8):1-3

    [3]秦懷金,陳博文編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1

    第3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 社區; 護理; 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120-01

    隨著醫療體制深化改革的發展,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舉措,號召社區居民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從根本上解決社區居民看病貴、看病難的現象,以滿足社區居民對基本醫療服務的迫切需要,社區護理工作的內涵就變得越來越豐富。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已成為護理專業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新課題,是保證社區護理工作正常的、有序地、高質量地開展的管理體系。我院原是一家職工醫院,于2004年掛牌成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了4個社委會的社區衛生服務的全部工作內容,并于2008年被評為省級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現將我中心社區護理管理的體會總結如下。

    1 社區護理人員的組織安排

    1.1 人員的選定 首批選送了5名素質高、能力強、能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的臨床護士,參加了市社區護理崗位的系統培訓,明確社區護理內涵和工作內容,熟練掌握社區護理的各項技能,并取得了省衛生廳頒發的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合格證,為社區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1.2 加強社區護理人員規范化的培訓 以前傳統的醫療模式是基層醫院的門診就是醫生看病,開處方,基本不需要護士的參與。而現在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是“六位一體”的工作內涵,如果單靠全科醫生是不可能完成這大量的工作的,因此需要醫護人員相互合作。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我中心成立了服務于4個社委會的4個全科社區服務團隊,由全科醫生牽頭,社區護士、公共衛生人員參與,共同承擔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這樣社區護士除了為家庭、個人承擔直接的護理工作,同時也承擔了健康教育、計劃免疫、傷殘康復訓練等各項任務。這就要求社區護士醫學知識面廣、具備獨立處理突況的應急能力,社區護士的專業素質就直接影響了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我中心利用各種形式對社區護士進行一些規范化的訓練和醫學知識的普及。

    1.2.1 院外培訓 選送了一位各方面素質較強的社區護士到省級醫院急診科培訓了6個月,回來后要求她把學到的有關急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其他社區護士進行培訓和帶教,以帶動社區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

    1.2.2 院內學習 積極參加上級醫院醫生下社區進行的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知識講座的學習,同時也參加本院醫生定期進行的常見慢性病知識講座的學習。

    1.2.3 積極參與衛生局舉辦的一些培訓 如院前急救、健康知識講座、傷殘康復訓練、計劃免疫等等的專項培訓。

    1.2.4 中心定期組織社區護士進行護理操作技能、急救技術的演練 以提高社區護士的應急處理能力。

    2 制訂社區護理的相關規章制度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為了把社區護理這項工作做好,健全社區護理管理體系。我中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相關文件,結合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內容,制訂了各種社區護理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其中包括:計劃免疫工作程序規程,醫德醫風獎懲制度,護理差錯報告與獎懲制度,社區護理工作常規,社區護士下社區規程,上門出診、隨診護理常規等。為社區護理的規范服務提供了依據和保證。

    3 社區護理質量的落實 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使病人滿意,是護理管理的中心任務[2]。社區護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復雜性。需要運用社會科學、心理學、公共衛生學等方面的知識,結合自身的經驗完成護理工作。我中心護理部專門成立了護理質控小組,定期對社區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對用于上門出診的消毒物品、醫療器械不定期的進行抽查,不定期的對社區居民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調查,了解護理服務質量,與中心的獎懲制度掛鉤,以提高社區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定期開展例會,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拿出整改意見,制定解決方案。對上級下發的社區工作文件,積極組織學習,領會精神,不斷提高社區護理服務的質量。

    總之,在社區護理管理的工作中,要不斷地總結和摸索,運用護理管理的機制,確保社區衛生服務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做好、做扎實,把溫暖帶給社區居民,成為社區居民健康的守護者。

    參考文獻

    第4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社區護士 健康教育

    How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nurses some Suggestions

    Liu Ying

    Abstract:In the community health work on how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ty nurses based knowledge level,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health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deepening, and then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work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carry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Community nurses Health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24-02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宜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1]。社區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健康教育是基本公共衛生9項[2]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士成為健康教育的重要角色,并且使社區護士從單一的社區護理服務向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保健轉變。在社區衛生工作中,社區護士是社區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豐富的健康知識,還要負責制定工作計劃、組織、協調、指導、培訓、總結、效果評價和收集整理等工作。如何提高社區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和質量是新形勢下社區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1 提高社區護士知識水平,為健康教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目前很少學校開設社區護理專業,所以社區護士大多為臨床護士轉型走上社區護理崗位[3]的。除臨床護理知識外,針對社區護理的特點,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面,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才能對社區居民進行科學的、嚴謹的健康教育。社區居民只有接受并掌握具有科學性的健康教育知識,才可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1 根據科室和社區衛生工作網絡化管理特點,建立社區衛生服務QQ群,社區護士全部參加群活動。按月份、節令選取社區居民容易接受的學習內容,每周組織1至2次健康教育培訓,社區護士可以定期上群共享查看健康教育資料。此方法使社區護士接收信息時間更靈活,內容更全面。所有人均能不受時間、不受地點限制接收培訓內容,而且節約紙張。每月以郵件形式組織考試、留存電子檔。

    1.2 根據社區衛生工作實際,社區護士還應具有篩查有價值、有意義教育宣傳信息的能力。針對從網絡與書籍中對社區居民有益的內容,及時組織整理,上傳信息,供大家學習。

    2 培養社區護士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提高社區護士的組織協調能力

    將健康教育宣傳欄、視聽音像傳播、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健康知識講座、個體化健康教育計劃等分配到人頭,以利于每一項工作的連續性。每次活動后科室內給予總結評價,給出意見和建議以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所有健康教育活動均裝訂檔案,以備核查。定期組織科室內人員進行健康活動交流,以利于工作更協調。

    3 社區護士應用健康教育知識提高指導及培訓能力,在走訪過程中為社區居民提出可行性意見

    慢性病管理中高血壓、糖尿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相對缺乏,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指導居民根據血壓及血糖值用藥,并教會居民測血壓、血糖和自己注射胰島素的能力。真正成為社區居民的良師益友。

    4 對每次健康教育活動后的問卷給予總結整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根據問卷的滿意度和隨機抽取電話回訪滿意度進行評分,作為一項社區護理人員的一項績效考核,根據科室內的考核結果予以表揚和獎勵。使社區護士在精神和物質上都有收獲,有效地增加了護士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

    5 社區護士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增加了與社區居民的接觸機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拉近了社區護士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距離

    使社區護士與社區居民的關系從主動型服務到被動型服務發展為指導合作型和共同參與型服務關系。社區護理服務也不斷適應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4]。提高了居民對社區衛生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同時社區護士也提高了為社區居民服務的意識,在健康教育中自身價值得以體現,增加了社區護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

    參考文獻

    [1] 賀偉.健康教育(第二版)(全國醫藥高等學校規劃教材)[M].科學出版社,2008.3

    [2] 陳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啟動九項基本公衛服務將免費提供.浙江衛生網,20090713

    第5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全會和街道三級干部會議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以積極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為中心,以社區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社區教育實驗特色課程為抓手,以構建社區教育學習網絡為平臺,以社區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為載體,以學習型組織建設為關鍵,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重點,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服務,努力辦好社區教育,為建設新提供實用型人才資源。

    二、主要任務

    1、積極配合區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是年區社區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通過創建,進一步提升我街道社區教育工作水平,提高社區居民整體素質。創建工作任務重,要求高,需要我們上下齊心協力,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乘勢而上。為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建設標準,突出我街道社區教育的特色和亮點,全力做好迎檢各項準備工作,發揮市社區教育實驗區、社區教育中心的示范作用,為我區創建“省社區教育示范區”作出新的貢獻。

    2、切實加強社區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要加強我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功能建設,建立社區學習指導中心、課程研發中心和項目推廣中心,搭建網絡和信息教育平臺。加強社區學習中心功能建設,逐步達到“六有”要求,即:有多媒體教室,有圖書閱覽室、有文體活動室,有宣傳畫廊,有兼職教師,有工作臺賬。不斷完善硬件設施,滿足正常教學需要,盡量做到為來校學習的學員創造一個良好的、整潔的、綠色的環境,營造人文育人、環境育人氛圍。

    3、精心構建社區教育學習網。年在完善街道、村、社區二級信息網絡的基礎上,積極構建社區教育學習網,開發豐富的、適合社區居民學習需求的學習資源,搭建社區居民“時時能學”的網絡教育平臺。讓社區居民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分享優質網絡教育資源,方便社區居民因需學習。加強社區教育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站結合,并共同建設好平臺,做到每月有一次內容更新,加快建設學習型社區步伐。

    4、積極創建學習型組織。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組織。推進社區教育,構建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基礎是形成一批學習型組織。近兩年在創建教育實驗區、社區教育中心時,已完成學習型社區11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把學習型社區引向深入,創建社區教育示范社區5個,放在民政部門創建星級社區的社區。學習型單位(企業)12個、學習型家庭360個的任務。

    5、開發系列社區教育教材。積極開發社區教育課程,編寫以傳統文化、法律知識、計算機應用、保健常識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教育教材。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年開發能滿足居民學習要求的社區教育培訓系列讀本12本。教材開發要與社區文化結合,與提升社區市民素質結合,并要注重應用培訓,積極發揮作用。

    6、廣泛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認真做好實施8000人次培訓的組織、發動工作。努力開拓短訓新途徑。認真開展業余成人學歷教育工作,開拓思路,探索新路,尋找新項目,盡可能把社區教育這個“蛋糕”做大做好。圍繞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大力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1)開展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2)開展“百場社科知識下基層”宣講活動;(3)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再次要抓好“兩后(初、高中生畢業后)雙百”培訓。村、社區要將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勞動技能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認真開展好“兩后”畢業生的短期技能培訓,對他們開展以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創業知識為重點的引導性培訓。(4)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活動;(5)實施農村技能培訓工程。首先要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為主體、技能為本位、就業為導向,通過多種形式,為剩余勞動力傳授就業知識和技能。(6)社區教育中心要抓好企業員工培訓。針對企業實際需要,貼近職工學習需要,開展各類崗位技能和職業資格培訓,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經營水平應對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區教育影響。

    為使社區教育工作順利推進,各有關單位要通過多種渠道大力宣傳社區教育,及時總結各類學習活動,宣傳先進典型,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社區教育,接受社區教育這一新觀念,積極參與、支持社區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區教育氛圍。

    2、形成工作機制,規范社區教育管理。

    第6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有些培訓對學員的知識掌握情況及工作情況沒有進一步跟進,以致培訓流于形式。在經過前期項目的經驗總結后,本期項目著重做精品項目,力圖通過少而精、培訓+實踐的方式,為當地培養一批能夠教學、具有實踐經驗的社區康復隊伍。逐級開展和推進的工作模式,能保證每次培訓的效果都在下一次活動中得到實踐和檢驗,并且有機會把課堂中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工作能力。如一級培訓學員,在培訓社區康復理念、知識和技術時,也注重教學能力的培養,并有機會在下一級培訓中得到展示和鍛煉;而二級培訓學員則通過所學的知識直接轉化到三級活動的實際工作中,在服務殘疾人的同時,將知識學以致用。在這過程中,一直有專家和項目管理人員指導和跟進。此外,在二級培訓和三級活動前,項目管理方還集中項目省的二級培訓師資和三級活動的組織者進行培訓,就課程的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以及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期幫助他們在開展培訓和活動時,不流于形式,達到更好的效果。

    2實地探訪

    更有效的培訓方式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培訓一開始,我們安排學員們到幾戶不同殘疾類別的家庭實地探訪,不僅了解殘疾人的情況,也了解其家庭的環境、家人和鄰里的看法。實地探訪增加了學員對于全面社區康復的理解和認識,使學員們意識到殘疾人的康復不只是關注殘疾人身體方面的問題,還應該考慮他們的活動需要和參與問題,如入學等。尤其對于一些之前沒有經驗的學員,實地探訪使他們對于殘疾人、殘疾人康復有了感性認識。在培訓班開課前幾周,安排人員預先拍攝殘疾人的活動以及家庭社區環境;課程最后,利用這些錄像作為結業考核案例,讓學員結合所學的知識為他們制定一個關于日常功能活動、環境、社會活動等方面的全面社區康復計劃,并且匯報演示。案例的前后貫穿有助于學員對殘疾人社區康復的內容有整體全面的認識,既加深了學員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檢驗了此次培訓的效果。

    3教與學的融合

    項目的目標不僅是培訓知識和方法,還注重培訓能夠擔任社區康復技術指導的師資力量;除了實用技術的傳授外,還有教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技術培訓班上,除了項目安排的專業老師講授以外,還安排學員分別承擔不同課題的教學任務,讓學員根據主題自己準備半小時授課,所提供的教具只有大的白紙、黑板、記號筆以及一些實習用的褥子或床等,不主張學員用多媒體,因為農村地區缺乏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在課程進行到某主題時,安排承擔該主題的學員先上來講授,要求多采用互動的方式,多演示和實踐;之后老師就這部分內容總結、教授和實習。學員不僅是被動的接受者,也是參與者和主導者,鞏固所學內容,加深印象。一級培訓的學員要承擔二級培訓任務。因此,對于如何做好二級培訓,我們也進行針對性的再培訓。首先讓承擔二級培訓任務的學員到項目縣進行實地調研,調研內容涉及到當地殘疾人的一般狀況,二級培訓學員的背景、人數,教學場所等,引導學員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學員準備教案時,項目管理方會邀請相關專家和他們一起討論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并提前演練上課過程。

    4學員的選擇和人數的控制

    第7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一、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發揮優勢,精心設計

    1、街道的社區教育,發揮優勢,精心設計,滿足社區不同層次的文化和教育需求。努力做到滿足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的需要,努力做到滿足社區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生活等教育的需要,努力做到滿足社區老年閑暇文化生活教育的需要,努力做到滿足社區下崗、待業人員的就業技能的需要,努力做到滿足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需要,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城北街道的社區教育不斷開拓創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社區教育制度,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教育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社區教育服務。

    2、街道以社區資源統一管理,綜合利用,資源共享的原則,由街道統籌協調,充分挖掘和發現教育文化資源的潛力和作用,開辟多種社區教育的綠色通道,促進各類文化、教育、人文等資源開發、利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向社區成員開放,同時,街道把社區教育與創建文明社區、衛生社區、安全社區、科普文明社區及其他活動結合起來,與宣傳、計生、健康、法制、體育、文化等工作結合起來,發揚其在推進三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使社區教育工作貼近、貼實、貼緊社區發展,提高了社區教育的實效性。

    二、切合實際,開展活動,與時俱進,既新又實

    1、社區教育開拓新思路,挖掘新資源。街道加強對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穩定的以兼職為主體的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廣泛吸納社區內的科研人員、專家、學者和離退休老同志,充分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開展崗位培訓、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教育、人口理論、計劃生育、婦女干部、家庭教育培訓及職業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等倫理道德等各類教育為社區服務,推動了社區三個文明建設。街充分利用社區內蘊藏的各類資源,如: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種場所。形成社區教育的獨特優勢。街道還邀請知名人士到社區進行書法、音樂、舞蹈、繪畫、家教等方面的培訓和活動。

    2、街道社區服務以人為本,將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積極提倡終身學習,為社區居民提供文化知識教育、職業技術培訓、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生產指導,尤其關心、愛護外來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幫助他們聯系學校,做到一個也不少的接受社區教育,使外來民工子女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

    3、街道社區教育是以社區黨校、市民學校、健康促進學校、社區學習中心為主,以社區服務為切入點,推進繼續教育為基礎,以教育宣傳為主渠道,上下齊抓、共管為保證;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社區文化,大大豐富了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文化需求。

    4、本年度街道黨委非常重視普法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加強了社區的普法教育,邀請有關專家和學者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有關青少年犯罪預防遠離等法制教育,同時,在紀念*周年活動中,街道舉和老少同講抗戰故事活動,街道內的文藝團體,自編自排自演各種文藝節目,在各種場合進行表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北街道的廣場文藝獲得市民的歡迎與贊賞,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

    三、領導重視,制度完善,觀念明確,責任到人

    1、街道黨委十分重視社區教育,堅持以社區黨建為龍頭,把社區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活動、考核、激勵等措施,注重加強社區干部對社區教育的認識,增強了社區干部的工作責任心與工作能力,社區教育工作得到了正常的開展,工作效率不斷提高。街道各部門全力參與,指導相關社區教育活動,做到了制度到部門,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工作運行正常化、規范化,給社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確保做到社區教育年初有計劃,活動有安排,經費有保障,每次有成果的四有措施。

    2、社區教育工作在加強領導的同時,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宣傳工作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在社區居民中確定終身教育的思想,自覺地參加到社區教育行動中去,街道各社區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不斷擴大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構筑社區教育終身教育網絡,在社區教育中形成了居民群眾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社區單位重視、履行教育職能的濃厚氛圍,使社區教育成員的素質、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3、街道黨委制定了社區教育工作相關制度。社區教育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對需要共同參與的教育和專題培訓活動及時協調,落實安排,研究社區教育工作目標和重點問題,商定重大教育活動的內容及實施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四、開拓創新,不斷進取,樹立典型,學習先進

    1、街道領導十分重視社區教育工作,把社區教育工作作為街道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通過加強工作領導,落實工作步驟,強化工作職能,建立有效機制,使得創建工作健康發展。不定期地組織社長居民開展教育講座、法律知識講座、健康保健講座、家庭親子教育、幫教差生等活動,通過活動保進學習組織的創建,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建設。

    第8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部科站室主任按照所承擔職責的履行情況,依據《工作月報》和《考核月報》內容總結全年工作.側重本部科站室工作的主要績效,突出的員工事跡,存在的主要問題等.12月10日前完成并報院長.在醫院專題研討會議上交流匯報.

    各科室業務主任,護士長依據《月度工作小結》內容總結全年工作.側重總結所承擔職責的履行情況,工作的主要績效,突出員工的事跡,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12月5日前完成并報所屬部科站主任;科室護士長總結同時報醫院護理辦一份.在專題研討會議上交流匯報.

    全體員工總結個人全年工作,同時制訂2006年度個人職業發展計劃.總結注重工作績效,思想認識,工作缺陷,尤其總結今年個人職業發展計劃的執行情況.醫療科所屬內科醫護人員結合三級醫師,護師職責履行情況加以總結.個人總結11月20日以前完成.各部科業務主任,護士長簽署評價意見,11月底報部科站主任.

    各部科站主任簽署對所屬科室業務主任和護士長在業務,管理,溝通三方面能力的評價意見,于12月10日前報院長處;主持召開員工年終工作交流會議和核心組會議,匯總本部科站人員全年工作評議并簽署考評意見,12月15日前報經保部,為年終先進工作者評比做準備.

    經營保障部依據《醫院月度綜合考核情況通報》匯總全院全年個人考評情況.按照獎勵和處罰加減百分辦法,以各部科員工高低分排序.12月10日前完成.為年終先進工作者評比做準備.依據全院每月工作總結,做好2005年醫院工作總結,12月20日前完成.在2006年工作會議上匯報.

    醫療社區部主持總結醫療業務及社區衛生服務開展,病友協會,殘疾人康復,計免防疫及疫苗注射全年工作和開展情況,對外出培訓,進修情況加以匯總分析;質控辦主持總結質量控制,風險管理,臨床路徑,投訴處理等工作情況;護理辦主持總結規范護理,培訓和繼續教育,院感管理情況,對陪護管理制定并實施改進加強措施.12月10日前分別報主管院長.

    經營保障部主持匯總財務,投資,員工福利,職業培訓,讀書活動,后勤保障等情況,側重全年及2006年各項變動成本分析;醫保辦總結分析醫保管理的主要難點,對全年多次違反醫保規定的員工進行匯總分析;微機辦總結評價各工作站運行情況,對計算機操作的員工進行能力分析評估.12月10日前報總會計師.

    2006年的工作研討和部署

    召開院領導和部科站室主任專題會議.分析明年社會及改革進展,國家和上級政策變化,醫療市場競爭趨勢,我院發展應對策略.重點學習我院內參資料《梁萬年—建立以顧客滿意為導向的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生收入的市場化是醫療改革當前急務》兩篇文章,回顧我院幾年來經營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證我院的持續發展,針對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討確定2006年醫院工作要點,綜合工作目標和具體辦法.年底之前結束.

    各部科站主任主持,召開各部科站員工會議.集中學習我院內參資料《梁萬年—建立以顧客滿意為導向的醫療衛生服務》文章,回顧我院幾年來經營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證我院的持續發展,針對本科室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討確定2006年科室工作加強改進的措施.12月25日前結束.

    召開院領導專題會議.調整和確定《2006年組織機構設置和部科站室主任,業務主任,護士長任職》和《職能管理組織和人員名單,主要職責及考核辦法》等事項.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2005年各職能部室業務分工和職責,各職能部室分別提出醫療社區衛生工作,質量控制工作,護理工作,經營后勤保障工作,計算機管理工作,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2006年度工作安排,報主管院長,總會計師審定,12月底完成.

    按照醫療社區,經營保障兩大系統工作內容,主管院領導,總會計師主持,部主任參加,召開各項工作專題研討會議.制定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設,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教育,慢病防治,殘疾人康復,繼續教育,院感管理,質控活動,病友協會,職業培訓和讀書活動,財務監查,物資采購,物價管理,治安消防等系列工作安排.2006年年初工作會議之前完成.

    總會計師主持,對成本核算科室的經營情況,費用提留及核算辦法評估分析,制定《2006年各部科站成本核算辦法》,修訂《2006年財務預算及各項費用控制辦法》,確定《2006年各部科站崗位獎金標準及考核發放辦法》.12月底完成.

    第9篇:社區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體驗式培訓 社區護士 舒緩療護

    中圖分類號:R4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22-0010-04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LIU Yingyan1, MING Xing2, YANG Min1, ZHU Boqin1, JIANG Shenzhen1, LI Ning1, JIANG Changying3, MEI Jiuhong1(1.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2.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Technology of Sand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3. South Ferr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Methods: With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40 community palliative nurses were chosen and given the experience-based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case sharing,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community nurses’ knowledge about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raining for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hospice care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was higher after training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experiential-based training; community nurse; palliative care

    舒緩療護是隨著臨終關懷運動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護理方式[1]。研究顯示[2],我國護理人員對舒緩療護的理念、原則及內容認識不足,缺少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儲備。2012年上海市開展了舒緩療護服務實事項目[3],在全市17個區、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試點舒緩療護服務,2014年又增加了舒緩療護病床1 000張,雖然從床位數量上有了飛躍式發展,但舒緩療護服務的質量才是決定該項目能否順利推進和發展的關鍵。

    社區護士作為舒緩療護的服務主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提高社區護士舒緩療護理論知識與適宜技術的培訓迫在眉睫。體驗式教學是通過情景創設、實際操作、體驗感悟為過程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調整、升華學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與潛能,是對“體驗”的重視[4]。本研究采用體驗式培訓對40名社區護士進行舒緩療護知識、技能及共情能力的培訓,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取目的抽樣方法,于2015年1月至7月自上海市浦東新區14家試點舒緩療護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594名護士中,選取40名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培訓。40名社區護士均為女性,平均年齡(35.55±5.45)歲,35歲及以下20名(50.0%);其中本科護士25名(62.5%);主管護師25名(62.5%);平均護齡(16.03±6.06)年,其中年資11~20年的27名(67.5%);已婚者35名(87.5%);有者4名(10.0%)。

    1.2 培訓方法

    1.2.1 培訓方案構建

    本研究通過系統文獻分析,在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及案例的基礎上,仔細研讀《上海市社區舒緩療護(臨終關懷)工作規范》[5],該方案修訂稿形成后進行專家認證最終定稿。其內容涵蓋身體、心理、社會、靈性4個方面,其中,靈性是使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在內的生命得以統一的力量,根據個人不同信仰,它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宗教成分[6]。

    培訓的理論教學內容包括舒緩療護概論、軀體癥狀護理、患者心理護理、靈性關懷技巧、家屬哀傷輔導、護理書寫規范、品管理、疼痛評估。實踐教學內容包括個案管理計劃、護理病例書寫、患者心理疏導、家屬哀傷輔導、尸體料理規范、沐浴床、洗頭機的使用。

    1.2.2 培訓方式

    該培訓共70學時,每學時45 min,包括理論與實踐教學2部分。理論教學安排30學時,實踐教學安排40學時。

    1)理論情景模擬體驗

    所有理論課程講授以案例導入的方式展開,案例均來源于臨床,涵蓋患者入院評估、診斷、護理、患者離世前、后對家屬的哀傷輔導,以視頻、照片及文字形式呈現,涉及到關鍵知識點時會預設問題。授課結束后預留10 min讓學員進行思考,然后進入情景模擬體驗階段,即請學員分組輪流扮演醫生、護士、患者、家屬等角色。

    扮演患者的學員盡可能再現癌癥患者軀體疼痛失能、聽力、視力有障礙時的表現,面臨死亡時的恐懼、不舍及表達未了心愿時的狀態;扮演護士者盡可能真實體現照護者的照護方法,重點回答教師在案例展開時提到的問題;扮演家屬者盡可能再現面臨家人進入臨終狀態時的無助、擔憂、心痛以及對于醫護人員的期許。小組學員完成角色扮演后,其他小組學員就其表現、特別就護士進行照護的方法進行點評并分享其感受和觀察結果,最后由授課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以幫助學員進行反思、總結。

    2)實踐病房跟師學習

    實踐教學階段安排學員到舒緩療護病房跟師學習,根據培訓方案先由教師講解規范要求并親自示范,選擇目標患者及家屬。隨后學員分組到患者床邊進行護理實踐體驗,將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得到再認識與提高,通過溝通、交流切實感受不同患者及家屬的軀體與心理痛苦,以此發現護理問題制定相應措施,完成護理個案照護計劃及各項書寫要求。每位學員在護理實踐后進行反思總結及小組互評、點評。

    1.2.3 評價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問表:采用自設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護齡、婚姻狀況、等。②社區護士舒緩療護知識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4個緯度、45個條目,其中舒緩療護概述11題、臨終者軀體癥狀與護理15題、臨終者心理護理與靈性關懷技巧9題、家屬哀傷期心理護理10題。每項內容選項為:對、錯、不清楚,正向題分別賦值為1、0、0,反向題賦值0、1、0分。每項得分相加求和,得分越高表示知識掌握情況越好。采用得分率對結果進行統計,得分率=(實際得分/可能最高得分)*100%。經5位專家對問卷內容進行評定,問卷的內容效度(CVI)為0.893。40位護士問卷測評后內部一致性Cronbach a為0.792。問卷信、效度在可接受范圍。③人際反應指針問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該量表由臺灣地區學者吳靜吉等[7]于1987年依據Davis的人際反應指標修訂,已經作為共情能力評估量表廣泛應用于中國人群[8]。量表共包含4個維度(同情關懷、觀點取代、幻想力、身心憂急)、22個條目,總分在0~110分之間,總分越高說明共情能力越強。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介于0.53~0.78間,重測信度介于0.56~0.82之間。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法,由“不恰當”至“很恰當”,分別賦予0~4的分值,反向題則相反進行計分。

    1.2.4 資料收集

    調查問卷由項目組成員逐一向研究對象解釋條目內容,說明填寫要求,當場填寫并收回。發放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0%。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P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護士舒緩療護知識得分

    干預前、后比較發現,社區護士的舒緩療護知識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干預前、后人際反應指標比較

    干預前、后比較發現,社區護士的人際反應總分較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體驗式培訓可有效提升護士的知識水平與共情能力

    2013年,何靜等[9]通過對上海市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1名護士調查后發現,僅19.0%的護士對舒緩療護知識掌握情況達到良好,其余被調查者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僅處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然而,良好的掌握舒緩療護知識是護士開展服務的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體驗式培訓方法前、后,護士的舒緩療護知識與共情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 體驗式培訓可有效提升護士心理和靈性照護知識水平

    舒緩照護的核心理念是整體護理,整體護理強調生理、心理、社會、靈性各層面的整合,其目標是滿足患者各層面需求,以達到身-心-靈和諧,肯定生命的價值和意義[12],而心理和靈性照護是舒緩照護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護理與靈性關懷知識維度得分在培訓前、后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3 進一步探索提升護士軀體癥狀護理知識水平的有效培訓方法

    舒緩療護適用于對各種康復性治療無效的患者,最首要的問題就是鎮痛及緩解患者的各種不適癥狀[15]。護士作為和患者接觸最多、最直接的醫療服務人員,被視為癥狀管理最主要的參與者。王京娥等[16]于2012年調查98名從事癌痛治療的醫護人員,結果顯示社區醫護人員對于WHO倡導的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的知曉率很低。王曉慶等[17]也指出醫護人員的癌痛、鎮痛知識缺乏,混淆了止痛藥物成癮性、耐藥性和依賴性的概念,同時忽略了對患者癌痛的控制。由此可見,提升舒緩療護護士的疼痛控制等軀體癥狀護理知識水平對提升臨終患者的生命質量而言是關鍵所在。

    本次使用體驗式培訓方法對于改善患者的軀體癥狀控制知識沒有顯示出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單純采用情景體驗、案例討論和小組交流的方法對于軀體癥狀護理技能的掌握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則更適合用直接講授和技能示教的方式。因此,建議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培訓,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3.4 研究行之有效的哀傷知識輔導方法

    哀傷輔導指協助哀傷者在合理時間內引發正常的悲傷,并健康地完成悲傷任務,以增進重新開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國內哀傷輔導的發展與舒緩療護的興起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哀傷輔導屬于舒緩療護服務的一部分[18]。當疾病發展到終末期,患者不得不面臨死亡,其親人也將承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此時哀傷輔導顯得尤為重要,而國內哀傷輔導發展較為緩慢。護士作為與患者接觸最多的醫務工作者,在哀傷輔導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哀傷相關知識的掌握是較好參與此服務的關鍵和基礎。本研究采用的體驗式培訓方法并未在提升哀傷服務知識水平上顯效,提示該培訓方法尚存在不足,需進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真正達到舒緩療護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戴紅霞, 殷磊. 姑息護理―新型的護理方式[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 17(2): 103-105.

    [2] 鄒敏, 徐燕, 袁長蓉. 國內外姑息護理認知現狀的研究與思考[J]. 護理雜志, 2006, 23(6): 50-51.

    [3]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實事舒緩療護(臨終關懷)項目的通知[滬基層(2012)10號][EB/OL]. (2014-04-09)[2016-08-02]. http://wsjsw. /wsj/n2006/n4081/n4082/n4083/n4152/u1ai137760. html.

    [4] 鐘啟D, 陳向明. 體驗式課程的教學知識[M].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2.

    [5]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印發上海市社區舒緩療護(臨終關懷)工作規范的通知[滬衛基層(2013)1號][EB/OL]. (2013-01-09)[2016-08-02]. http:/// dfzc/10003.jhtml.

    [6] Baldacchino DR. Teaching on spiritual care: The perceived impact on qualified nurses[J]. Nurse Educ Pract, 2011, 11(1): 47-53.

    [7] 詹志禹. 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系[M].臺灣: 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1987: 7-14.

    [8] 張鳳鳳, 董毅, 汪凱, 等. 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 18(2): 155-157.

    [9] 何靜, 徐蓉, 陳慎, 等. 社區護士臨終關懷知識和態度情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 2013, 13(6): 73-75.

    [10] Brunero S, Lamont S, Coates M. A review of empathy education in nursing[J]. Nurs Inq, 2010, 17(1): 65-74.

    [11] Hope-stone LD, Mills BJ. Developing empathy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 pilot study of cancer nurses[J]. Int J Palliat Nurs, 2001, 7(3): 146-150.

    [12] Lunder U, Furlan M, Simoni? A. Spiritual needs assessments and measurements[J].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1, 5(3): 273-278.

    [13] Peteet JR, Balboni MJ.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in oncology[J].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4): 280-289.

    [14] 董鳳齊. 靈性照護在終末期癌癥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20): 1853-1856.

    [15] 蘇永剛. 中英臨終關懷比較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 2013.

    [16] 王京娥, 黎瑩. 社區醫務人員癌痛治療相關知識調查[J].實用臨床醫學, 2012, 13(2): 120-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怡红院成人在线|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a级成人高清毛片|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亚洲成人www| 亚洲女成人图区| 日本成人在线看|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