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技術基礎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摘 要:語言輸入理論在二語習得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強調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重要性。然而,實踐表明,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并不能保證語言習得。Swain的語言輸出理論認為僅有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語言輸出,語言輸出能夠保證語言輸入的鞏固和內化。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同等重要,語言習得是一個由輸入到輸出再到輸入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將輸入的知識以各種方式轉化為語言輸出,以達到真正內化知識的目的。

    關鍵詞:語言輸入 語言輸出 基礎英語教學 活動形式

    一、Krashen的語言輸入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 提出了一系列有關二語習得的理論,其核心內容是五個基本假說:習得—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控假說;輸入假說;情感過濾假說。其中,語言輸入假說是其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Krashen 認為人類習得語言首先要達到對語言輸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輸入”指的是學習者接觸到的語言難度稍高于學習者目前已掌握的語言水平,Krashen 把學習者現階段的語言水平定義為“i”,把語言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定義為“i+1”,所提供的語言輸入的難度過高于或低于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對學習者的語言習得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學習者接觸到的語言是可理解的,而且是足夠的,那么就能自動地達到“i+1”的水平。因此,Krashen 進一步總結,理想輸入應該具備如下特點: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關;非語法程序安排;具有足夠的量;受到情感過濾假說的影響。

    Krashen 認為語言輸入是二語習得的唯一條件,但是在實際的外語學習中,雖然學習者接受了大量的有意義的,可理解的,高度關聯的輸入,并且考慮到了情感因素,但是并沒有形成相應的語言能力。可見,語言輸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實現語言習得的充分條件。通過對加拿大法語沉浸式教學的長期觀察,Swain認為,僅給語言學習者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不夠的,語言輸出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并提出了與“語言輸入理論”相對應的“語言輸出理論”。

    二、Swain 的語言輸出理論

    語言輸出理論認為,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給學習者提供運用語言的機會,迫使學習者運用輸入的知識實現可理解性輸出。只有運用已獲得的語言資源,練習可理解性輸出,才能使習得的內容得到鞏固和內化。語言輸出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引起注意,假設檢驗,元語言功能。

    1.引起注意

    輸出能引起學習者對語言問題的注意。學習者在運用目的語進行輸出時,會感到有時不能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用自己掌握的語言表達出來,語言輸出使學習者注意到想表達的內容和表達能力之間的差距,在以后的語言輸入中有意識地區去注意能解決問題的語言材料,以獲取新知識或鞏固已有知識。

    2.假設檢驗

    輸出能對目的語的結構及語義進行假設驗證。二語學習者在二語學習中會不斷地對目的語的語言形式提出假設。在這個過程中,語言輸出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檢驗并修正自己的假設的機會。學習者在談話中通過澄清請求或證實詢問來修改和調整他們的語言輸出,使得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

    3.元語言功能

    輸出能使學習者對他人或自己的語言進行反思從而調整二語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講,輸出本身就是學習者持有的假設。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學習者并不會表達出這些假設,而是用語言對假設進行反思,這種層次的輸出就代表了其元語言功能。

    語言輸出為學習者提供了表達語言和獲得反饋的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語言輸出上,學習者能發現與目的語之間的差距,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將自己的語言表達修改得更連貫,更準確。

    三、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語言輸出能夠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性,真正實現對目的語的內化,但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性也不會因為強調語言輸出而減少,二語習得的過程就是這樣從輸入到輸出再到輸入不斷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入,并積極引導學生將語言輸入的知識以各種方式轉化為語言輸出,以達到真正內化知識的目的。

    基礎英語課程是英語專業基礎課,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占有較大比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的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化課思想諸方面對文本有個較為徹底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和提高熟巧程度。學生在通過精讀文本獲得優質語言輸入的同時,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獲得較為全面的進步。可見,基礎英語課不同于一般的英語閱讀課,基礎英語是為了促進學習者聽說讀寫等綜合技能的提高,其中,讀和聽的訓練就是二語習得里面的語言輸入,說和寫的練習就是二語習得里面的語言輸出,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語言輸入就沒有良好的語言輸出,語言輸出是語言輸入能力的外在表現,良好的語言輸出能力能夠體現出良好的語言輸入能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尋找適合的途徑將語言輸入和輸出訓練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真正提高語言能力。以下是筆者在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積累的將輸入和輸出結合起來的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

    1.英語故事復述

    故事復述并非機械地重復原故事,而是借助原故事的語言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構建故事,因此,它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學生必須要先讀懂故事內容并掌握故事里面的語言點,然后通過復述的方式整合起來,同時表達一定的意義,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是一種將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結合的培養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好的方法,還可以作為對于學生口語,閱讀理解或寫作能力的檢查。不僅如此,用英語進行故事復述還能調動全班同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英語新聞評論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能及時地接觸和了解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而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往往對時事保有超強的敏感度。如果老師能將這些具有時效性的英語新聞作為教材的補充材料引入課堂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收聽英文廣播,收看英語時事報到及閱讀英語新聞報刊,然后再課堂內組織學生就重大新聞時間進行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習得新鮮的英文詞匯和表達,擴展多方面的知識,學生在進行新聞評論的過程中還鍛煉了自己的思維。

    3.英語電影觀后感

    英語電影教學一直廣泛應用于中國英語課堂,英語電影有效地展現真實的語言和文化。學生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既可以學習地道的英美語言,又可以進入所要了解的社會,加深對所學語言及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再欣賞電影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英語電影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具有很強的延伸作用。老師可以在觀后活動階段給學生安排一些語言輸出活動,比如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概述影片大意和發表觀后感,促進學生對電影內涵的反思和理解以及電影語言的進一步內化。

    4.續寫英語故事

    續寫故事要求在學生理解所要輸入的語言材料后,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去遣詞造句,表達意思。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老師可以加大對寫作長度的要求,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將英語知識加速打造成英語運用能力。

    四、結語

    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言輸入和輸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成為語言學習的二個重要方面。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應該提倡輸入和輸出并重,老師要把學生看作學習過程中的能動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語言實踐的主戰場,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幫助他們能動地參與交際,更好地講語言輸入轉化為語言吸收及功能語言的表述,從而實現語言輸出的目的。在英語語言教學中,老師要不斷探索將語言輸入和輸出更好地結合的教學方法,實現高效英語人才培養目標。(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參考文獻:

    [1] 程顯冰,王琴.基于語言輸出理論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信息,2012,(35):44.

    [2] 王建穎.語言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2,3(2):24-25.

    [3] 朱婷婷.英語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教育,2012,(10):197.

    [4] 謝力,趙明.語言輸出假說與大學英語綜合技能教學[J].教育探索,2012,(12):47-48.

    第2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摘要:初中美術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 ,如能在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滲透什么教育,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生對自然、生活及藝術的感受和理解。可是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教學條件的限制 ,以及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課堂管理成為困擾許多美術教師的一大難題。根據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研究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探討。

    關鍵詞:初中 美術 班級管理

    美術課堂管理是指美術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調控人際關系,構建和諧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是教師調控美術課堂內師生間、學生間關系從而有效完成預定教學任務的過程。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抓住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向課堂40分鐘教學要質量。課前準備的充分與否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我們通過課前對畫室班規學習紀律的嚴格要求,規范落實班干部的管理職則,強調學生課前學習材料、學習內容等的準備情況,班級的良好班風在開學不到兩周就很好地樹立起,學生在自覺有序的學習行為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確保了課程的順利進行。

    二、范畫引導示范

    演示是美術專業教學中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教學媒介,它能促進學生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發散學生的思維。教師的邊示范邊講解,可以避免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見的錯誤,也使學生從“所以然”的感性認識輕松地過渡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認識.借助網絡的教學資源通過投影機投射到投影幕上,這樣獲得的“范畫”圖像清晰、直觀,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輕松,也會產生強烈的感受和共鳴。

    三、主題班會

    在學習管理這一環節,主要是圍繞學生的學習現狀,由藝術專業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思想行為情況,融人班主任有效組織開展主題班會的管理理念,開展各種各樣的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外出寫生、郊游、觀看畫展、聽講座等,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感悟生活、體會集體的溫暖、體驗團隊精神的力量,讓同學們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學會挑戰自我,增進班級團隊的凝聚力。

    四、達成共識

    明確作畫步驟及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套教程(包括靜物素描、頭像素描、半身帶手、速寫等),教師之間也達成一種共識,并提出了相應配套的一套教學要求,比如正確的觀察方法:檢查畫面通常用到水平線和垂直線等,具體細化到坐姿和執筆的方法、作畫步驟的明確要求:(1)畫前準備;(2)起稿構圖;(3)畫面的黑白灰;(4)深入刻畫;(5)調整完成。美術老師在這些教學要求上達成了共識,這樣,即使不同的老師授課也不至于因為個人的授課特點的不同,而使學生產生迷惑,造成學生疑惑不解.更不會讓不同的老師因個人喜好不同、專業的差距而影響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穩步地進行,學生的學習也因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而促進他們穩定地持續地發展和提高。

    五、民主管理、激發個性、團結協作,個別指導

    用民主的作風進行管理 ,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美術后進生”,這是培養和增強他們 自主性的關鍵 ;教師只有增強 自身的民主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關心每一個教育對象 ,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都有 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才能使他們真正認識到 自身存在的價值 ,并充分挖掘 自身的潛力,最終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

    六、重抓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面對藝術生的特殊性,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每El必修的課程,是常抓不放的措施。因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上沒有恒心和毅力,剛剛答應你會做到的事情,一下子就忘記了。所以對藝術生學習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須把功夫放在平時,天天抓,時時抓,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懈。人常言道耳提面命、諄諄教導就是這樣的。這樣學生愿意與你交朋友,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學習的信心也有了,更主要的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七、拓展美術知識

    培養合作精神有位教育學家說過: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強大凝聚力的班級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如何將一個看似一盤散沙的班級凝聚在一起,學會團結合作,筆者頗費了一番心思。在一次《紙立體造型》課上,當時的教學設計是要求每個學生自行準備紙張,或折、剪,或卷完成大小不限的紙立體造型,完成后拿到黑板上進行展示。因為學生完成后的很多作品太小,黑板太大,每個學生為了表現自己,一心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誰都當仁不讓。看到這樣的情形,筆者靈機一動,將展示活動改為以小組成員的作品進行構圖比賽,小組代表上講臺對作品作構思說明,評出最好的小組作品。這樣一來課堂秩序井然,討論的氣氛濃厚,每個學生都在小組里認真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對學生自己評選出的最好作品的講評,引導學生了解班集體的作用及理解同學的合作意義。以此為契機,筆者此后不斷地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晚會和體育競賽活動,如校園歌手大賽、元旦晚會和籃球賽、排球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團結的力量,讓他們自覺地團結在一起。這樣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班風也逐漸好轉。

    綜上所述,管理是一門藝術,教學管理更是一種智慧,不僅要會教還要懂得怎樣管理課堂,組織好課堂紀律,懂得課堂管理的藝術,才能把自己的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葉瀾老師說:“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擁有的一段生命經歷。”我們要從長遠的目標來從事我們的教學課堂管理。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管理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使學生對美的追求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尹少淳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 》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O2年5月

    第3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輸入輸出理論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17

    一、引言

    外語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整體上可以分為輸入能力和輸出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對于閱讀和聽力的訓練屬于輸入的過程,而相對的對于寫作和口語的培養屬于輸出的過程。在我國長期以的外語教學實踐過程中,一直普遍存在著重輸入輕輸出的現象。而在輸出能力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明顯偏低。廣大一線大學英語教師普遍認為,培養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尤其是寫作能力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急需改進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以Krashen提出的輸入理論以及Swain提出的輸出理論為理論基礎,提出大學英語寫作改革應該輸入輸出并重,通過建立讀寫一體化課程體系加強高質量可理解性輸入,同時,寫作課堂引入多樣化教學形式推動輸出的產生。

    二、輸入輸出理論

    1.輸入理論.

    20世紀80年代起,輸入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外語教學與研究領域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眾多輸出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是1985年由美國學者Krashen提出的“輸入理論”(Output Theory)。Krashen認為,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語習得的唯一條件。“可理解性輸入”指的就是整體難度不超出外語學習者的基本能力和理解范圍,但又稍稍高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的語言輸入。

    他在表述中,用一個簡單的公式直接明了地展示了這一理論:“i+1”,“i”代表學習者目前的知識水平和能力,“1”代表略高于學習者目前知識水平的語言知識,“i+1”表示學習者習得后略高于原來水平的語言能力。輸出理論提出在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只有提供給學習者高于目前語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輸入,語言的習得才能真正得以發生。對于“i+1”的知識內容,學習者根據具體語言材料提供的情景則能自然而然的習得語言,語言能力的提高也因此自然而然的發生。

    Krashen認為可理解性輸入應具備幾點特征:可理解性,非語法性,關聯性以及充足性。也就是說可以被廣大英語學習者理解和接收的輸入才是語言習得產生的重要前提。不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對于整個語言學習過程是毫無意義的。其次,教學總所應用的語言材料和教學內容沒有必要按照語法要求編排,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學習者把注意力放在具體語言使用環境中的語言交流上,避免學習者把注意力過度集中語法等條條框框上。值得指出的是,被用于外語教學的輸入性語言必須要與學習者的學習背景有一定的關系,只有這樣,學習者才能夠在相關背景知識的幫助下自然而然的習得語言。

    2.輸出理論。

    Krashen的輸入理論認為可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唯一條件,至于輸出,只是輸入之后的自然結果,對語言習得并沒有直接作用。針對Krashen提出的語言“輸入理論”中的不足,著名語言學家Swain提出了“輸出理論”(Input Theory)。輸出理論是他采用法語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開設的沉浸式語法課程時提出的。他指出,學生在進行外語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犯一些語法錯誤,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并不僅僅源于語言學習者的語法基礎,而是由于語言教育中對于輸入的偏重,過多的屬于過程使得學生鮮少有機會用目的語進行輸出,教師對于輸出的反饋也相應匱乏。Swain的輸出理論認為,語言的習得不僅需要輸入,輸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Swain指出,輸出對于語言的習得具有三種功能:引發注意功能,假設驗證功能,元語言功能。首先,語言學習者使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過程中,必然會注意到其本身所使用呢 語言和目的語之間的差別,這就引發學習者進行有意識的思考,進而加強輸出的準確性。其次,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語言學習者對目標語已有了自己的假設和認知,輸出的過程就是驗證其自身假設的過程,通過反饋,學習者不斷驗證矯正這種假設,語言的習得也就隨之產生。最后,元語言是指學習者所具有的目標語知識的總和。輸出過程中,學習者的反思和分析,激發了其對目標語的內在認識,以語義為基礎的認知逐漸過渡到以語法為基礎的認知,輸出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元語言功能。

    三、輸入輸出理論對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啟示

    1.讀寫一體化強化語言輸入。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一直以閱讀為主題,實際上,閱讀與寫作在課程內容和特點上有天然的結合點,首先,閱讀和寫作課程在背景知識要求和主題涉及上基本重合。另外,閱讀過程中涉及到的閱讀技巧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寫作課程上需要學習的寫作技巧。閱讀和寫作技巧的習得可以相互促進,互相轉化,有機結合。詞匯,句子,語法,觀點,主題的把握都是閱讀和寫作課程的結合點。讀寫一體化的設計就是在遵循語言規律和學生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讀寫結合,強化語言的輸入,從而通過加強可理解性輸入,最終達到加強輸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讀寫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應該是單一的“以寫促讀”或者“以讀促寫”,而是應遵循“閱讀―寫作―反饋―寫作―再反饋”的教學模式和順序,形成“輸入―輸出―反思―再輸出―反饋”的系統性一體化的教學流程。讀寫一體的教學模式以輸入理論為支撐,改革教學形式和教學步驟,在提高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上,效果顯著,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養上時效性也很強。

    2.多種途徑推動語言輸出。

    根據Swain提出的輸出理論,可理解性輸出對于語言學習效果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學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使用多種形式,充分利用課內外時間推動輸出是我們進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急需探討的問題。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形式主要以“講演式”為主導,形式單調,課堂氛圍趨于僵化。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中,應引入新的以輸出為目的的寫作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輸出的積極性,來推動習得的最終產生,例如:讀故事寫梗概,聽故事寫梗概,讀報告寫小結,聽報告寫小結,寫讀書報告,寫案情分析,寫書評,寫影評。這些活動中,有的是讀寫結合,有的是聽寫結合,有的是搜集資料和整理寫作結合。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同的是,在這里,讀、寫、聽的最終目的都不是訓練學生的單項技能,而是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推動更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出的產生,最終達到提高語言學習者寫作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輸入輸出理論是外語學習的重要理論和全新視角。這一理論對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師生反饋你互動,設計以輸出為最終目的的教學活動都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輸入輸出理論,不僅對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課堂改革有重要的啟發性所用,對于整個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和探索都有極強的借鑒意義。[此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一般規劃課(下轉第54頁)(上接第17頁)題:輸出驅動假設指導下大學英語寫作模式研究(課題編號:CH1317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2]Swain,M. 1993. The Output Hypothesis: 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0 (1), 158-164.

    第4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熱工基礎;傳熱學與傳質學;教學方法;教書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4-0122-02

    《熱工理論基礎》包括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兩門課程,它和流體力學并稱為能源動力類專業的三大支柱。這三門課程同時也是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土木等學科的主干技術基礎課。工程熱力學和傳熱學構成了在熱能工程這門綜合性的技術學科中如何有效利用熱能的熱工理論基礎。我校近幾年根據石油工程學科的特點和發展需要,又將石油工程的課程改設為《傳熱學與傳質學》。這兩門課程的主要特點是概念性強、公式多、理論抽象,既有嚴格的理論證明,又具有很強的工程應用背景。對還沒有接觸到專業課和工程實際的學生來說,本課程聽起來容易枯燥無味,做題又無從下手。因此,筆者結合自己在這兩門課程中多年的教學實踐,分享幾點教學的實施方法和認識。

    一、根據課程特點實施教學方法

    這兩門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內容多。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不要盲目追求基礎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要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在講緒論課時,強調學習本課程對解決工程問題所具有的意義及其在人才培養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介紹我國的能源現狀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激發學生建立起強烈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不斷滲透和強調知識的承上啟下和儲備性,以及和各個專業的聯系。承上啟下性是指本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承擔著與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作用,因此在授課時,既要對所學基礎課進行復習對比,便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又要密切結合工程實踐,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比如講溫度的定義時,先引出傳統意義上溫度的定義,指出這種定義的狹隘性,再引出熱力學中溫度的定義。儲備性是指現代化社會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因此授課過程中,除本門課程所牽涉的應用知識外,應盡可能地介紹本門課程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受到舉一反三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比如在講對流換熱時以燒開水為例分析對流換熱的具體過程,然后讓學生思考:假設在太空中提供燃燒現象,能否燒開一壺水?水傳熱的機理和在地球上是否一樣?從而引出微重力傳熱專題,讓同學們課下在網上積極搜索微重力傳熱現象和理論。這樣既拓展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巧妙地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網絡資源。

    二、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實施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教學模式,也是很多老師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種教學模式。但是它的有效開展和實施卻并非宜事。我們可能在剛開始授課時尤其是講緒論時可以很好地實施課堂互動,但是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迫于學時壓縮的壓力和知識信息量大的原因,慢慢就開始變成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對于“互動”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實根據學時安排教師應有效把握教學內容和合理安排教學重點。即要摒棄全面講、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把精講與指導相結合;系統講解與問答式講解相結合。教師在每一次課的教學設計時,多挖掘現實中的實例,我們可以把教學活動分為三個層次:由教師誘導、學生回答、教師分析和評價的三部曲所構成的互動程序;由若干個互動程序構成較大的單元或階段;由若干個階段積累為課。比如講授圓筒壁的傳熱過程,先舉些例子,例子可以從淺到深,從小到大,從日常生活到工程應用。可以先舉裝滿熱水的杯子放在空氣中的傳熱現象,再舉換熱器中換熱管的傳熱過程。然后引發問題:如何分析計算圓筒壁的傳熱過程。讓同學們通過類比平壁的傳熱過程然后思考并大膽試寫圓筒壁計算熱流量的公式,然后老師進行點評。在講到難懂之處時,要有意識地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并提倡學生提出異議和不懂之處。這樣就把課堂教學變為教師和學生共唱一臺戲,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不容易分散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更有效地利用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將教書育人有效的融入課堂教學

    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教書育人這個詞的含義是在教師崗前培訓時一位老師說的一句話:教書是傳道授業解惑,育人是培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如果你只會教書而不會育人,那只能稱為“教書匠”,而不能稱為真正的教師。大學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應該是讓學生拿到學位證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培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和“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幸福的人”這兩句話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讓我經歷了“感動”、“困惑”和“逐漸領悟”的過程。規范的教師崗前培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必要環節。大學教師大多數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畢業,雖然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理論,但是由于不是師范院校畢業,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師培訓,崗前培訓可以使高校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同時要具備較強的教育專業素養和技能。在接受崗前培訓之前,我常常慶幸自己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崗培之后,我才意識到自己是一位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擁有者,知道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之后的授課過程中,我常常困惑如何在這門枯燥的課程中“培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呢?我在和學生教學互動中,能感受到當你非常認真地對待這門課程和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時,他們也會認真地學習和尊敬你。所以,教師強烈的責任心和認真備課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每一次的授課都會有更深的教學體會。雖然這兩門課程尤其是傳質學,理論抽象,公式多,但再復雜的公式都是邏輯思維語言,而邏輯思維語言又來源于社會科學語言,所以在講授異常抽象和復雜的理論和公式時,一定要深刻挖掘與之相關的物理現象,通過學生較容易接受的物理現象來分析與之對應的數學符號即公式。我在講授傳質學時學習了清華大學張寅平教授的“熱質交換原理及應用”的教學視頻,從中受益匪淺。張寅平教授通過舉數學家希爾伯特的例子,告訴學生推導公式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怕推導公式到愿意主動推導公式;通過舉愛因斯坦的例子,使學生明白人們在剛開始探索真理的時候是一個艱辛但卻有意義的事情。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做科研要具備大膽的懷疑和猜想精神。

    綜上所述,在熱工基礎和傳熱傳質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指導者,其教學理念和情感素養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教授了專業知識,更展示了自我的綜合素養和人格魅力。將二者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有效而愉快地學習這門課程,是我們教師一直要為之努力和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第5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交通事故;查處;技術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6-0098-03

    一、案件

    2008年1月初,姜某某與購銷公司經理談妥,船老大姜某某用其“皖LX貨5888”船裝運購銷公司小麥590噸、由安徽省LX縣mdz碼頭水路運至江蘇省NT市區gd碼頭,運價每噸67元。

    在2008年1月9日,姜某某與購銷公司正式簽訂了一份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合同約定:購銷公司委托姜某某“皖LX貨5888”船,由LX縣mdz碼頭裝運589噸小麥水路運至江蘇省NT市區gd碼頭,交給收貨人面粉公司,運價包干每噸67元。但是,在2008年1月27日以前,購銷公司和面粉公司都沒有告訴姜某某此批所運貨物已向首席保險公司和中華綜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NT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共同保險公司)投了水路貨物運輸保險。

    在2008年1月9日,“皖LX貨5888”船裝載好購銷公司589噸小麥,并到當地海事、水路運政管理機關,按裝運小麥310噸、運價每噸38元和目的港JD港計算繳納了航運規費、辦理了船舶進出港口簽證等有關離港手續后,即起航開往目的港NT市。

    2008年1月13日,“皖LX貨5888”船航行到蚌埠港時,因為該船本航次超載,被蚌埠市地方海事局實施海事行政處罰。2008年1月16日,“皖LX貨5888”船航行到高良澗船閘,該船本航次除向高良澗船閘管理所繳納標準閘費,又因超載還繳納了超載閘費。2008年1月17日,“皖LX貨5888”船航行到淮安船閘,該船本航次除向淮安船閘管理所繳納標準閘費,又因超載還繳納了超載閘費。

    2008年1月21日約下午1點,在“皖LX貨5888”船航行到目的港NT港后,被告姜某某立即與面粉公司經理聯系,要求收貨人面粉公司安排安全適靠泊位靠岸卸貨,當時面粉公司經理告訴姜某某:暫時停靠泊在長江31號浮筒內天生港區,待通知。

    2008年1月26日約下午5點,面粉公司經理通知姜某某將“皖LX貨5888”船開到長江NT市區gd碼頭;在1月26日約晚上9點,姜某某將“皖LX貨5888”船靠泊在面粉公司經理指定泊位上準備卸貨。

    可是,在1月27日約凌晨2點,面粉公司經理突然指揮姜某某將“皖LX貨5888”船換擋靠泊卸貨。在1月27日約凌晨4時,被告姜某某發現“皖LX貨5888”船艙內進水,立即告知面粉公司經理。姜某某告訴本律師:從1月27日約凌晨4點開始搶險卸貨,收貨人面粉公司與被告姜某某二人共卸貨過磅接收未受水損害小麥約304噸。“皖LX貨5888”船艙內還未卸完的受水損害小麥約285噸,是面粉公司經理立即派吊機,在不計量交接情況下,先卸到gd碼頭岸上,然后面粉公司經理安排汽車將小麥全部運走了。

    在1月27日,姜某某按本航次水路運輸合同約定向面粉公司索要余下的運費11 840元、延期卸貨滯納金2 945元(589噸×5天×1元/噸?天=2 945元)和“皖LX貨5888”船有關船舶證書時,面粉公司經理不僅不給所欠運費等;而且扣押“皖LX貨5888”有關船舶證書不給,直至2008年3月18日,姜某某又非法將“皖LX貨5888”船滯留在NT市區gd碼頭約50天,又造成面粉公司與姜某某延期卸貨滯納金24 149元(589噸×41天×1元/噸?天=24 149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期間,面粉公司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姜某某作出放棄不再向收貨人面粉公司索要余下的所欠運費11 840元、延期貨滯納金聲明;以及面粉公司也承諾不再要求姜某某賠償其小麥受水損失的情況下,姜某某無奈之下在其擬寫的所謂“海事報告”上簽字承認假“事實”后,面粉公司經理方將扣押的“皖LX貨5888”船有關船舶證書返還給被告姜某某,允許“皖LX貨5888”船舶離開NT市區gd碼頭。

    按說,到此為止,“皖LX貨5888”船本航次承運托運人購銷公司小麥交給收貨人面粉公司的水路運輸合同已全部履行完。

    但是,事后發生的情況將姜某某推到被告席和被動地位:辦理了“海事簽證”的《海事報告》確認:“皖LX貨5888”船在gd碼頭靠泊卸貨時發生船觸碰碼頭不明物,造成船舶損壞貨艙進水,所載小麥431噸受水損害。江蘇NQ保險公估有限公司FT分公司(以下簡稱公估公司)依據海事簽證的《海事報告》在其NQ公估字[2008]第03C0011號《保險公估報告》(以下簡稱《公估報告》)上確認:本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72萬元;事故責任人是姜某某,屬于保險公司理賠的保險責任險。在事故發生九個月后的9月18日,當事人姜某某和所在航運公司方收到武漢海事法院寄來的要求賠償首席保險公司損失傳票和應訴通知書等。

    二、策略

    筆者擔任姜某某訴訟人后,積極向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解調查相關情況,查閱、復制相關案卷材料以及參加武漢海事法院法庭審理,在充分研究本案事實和相關法律的情況下認為,從保險法律制度和訴訟文書來看,當事人姜某某應當賠付保險公司代位求償損失,即本案姜某某敗訴無異。在訴訟程序上,由于姜某某在本次內河交通事故發生后的一些過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及其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姜某某在海事法院訴訟時同樣處于劣勢。

    “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俺家上哪弄那么多錢賠償他們?就是俺家傾家蕩產也賠不起呀!你救救俺,救救俺一家!”當事人姜某某的哭泣聲時刻纏繞著筆者。

    筆者安慰著當事人要冷靜和面對現實,作為本案姜某某的人,將盡責盡力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筆者在思考“怎么辦”?只有另辟蹊徑,才有可能見到曙光。

    筆者認真研究原告訴訟證據和當事人姜某某陳述事故情況及其處理情況、反復學習鉆研水上交通安全法律制度和保險法律制度,終于發現了可以減小當事人姜某某損失的突破口。

    原告賠付給面粉公司保險金,依據主要有三個:一是保險合同、二是保險條款、三是保險責任和保險標的損失鑒定書。它們主要是確認了四個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第一個是保險合同合法有效;第二個是保險公司向面粉公司支付了保險金而且取得了代位求償權;第三個是認定本次事故當事人責任;第四個是認定本次事故損失范圍數額。本律師和被告姜某某對第一個和第二個均不持有異議;但是,公估公司《公估報告》確認的損失總額72萬元,律師和被告雖然均不認可而當時又拿不出法律證據《公估報告》確認的損失數額。到此,只有在本次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保險責任人的認定上尋找希望。

    本案事故的直接責任人認定涉及的現行有效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法律制度,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定》和《船舶海事簽證辦法》;與本案有關的其他法律制度,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和《港口經營管理規定》、《港口貨物作業規則》、《江蘇省港口管理辦法》等國家和交通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本案保險責任人的認定涉及的現行有效主要法律制度,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及其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保險公估機構管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托運人主張貨損貨差而拒付運費應否支付滯納金的答復》(法函[1992]16號)等有關法律制度。

    結合本案事實和面對現實問題,從上述法律制度上發現了問題和找到了希望:當地海事管理機關沒有按規定及時向當事人姜某某簽發《事故調查結論》。本案中這次內河交通事故直接原因,是面粉公司違反船舶航行安全和靠泊安全作業相關規章制度亂指揮造成的。事故責任則應當有面粉公司承擔。而且,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海事管理機關簽發的全面、客觀、公正《事故調查結論》。

    如何取得《事故調查結論》?行政訴訟不是可取之策,因為若行政海事管理機關,不僅負面影響多,而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實現目的。從本案事故發生到武漢海事法院開庭審理已經九個月,且筆者的當事人姜某某與首席保險公司在武漢海事法院已達成賠付部分損失調解協議,并在今年10月31日前必須履行;否則姜某某損失將更大。

    不僅如此,近年國家海事局江蘇海事局都加大了海事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國家海事局還頒布實施了《交通部海事局關于署名舉報政風案件獎勵辦法》以監督保障海事人員盡職盡責。本律師還以外地船員身份到當地海事局行政服務大廳去觀看他們工作和咨詢有關問題,值班工作人員都很熱情和提供優質服務,當地海事管理隊伍總體上是好的、執法素質和技能是高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通過署名投訴措施,是使當事人能早日得到當地海事管理機關簽發的《事故調查結論》是比較好的選擇。

    海事管理機關接到筆者署名投訴后,江蘇海事局及當地海事處都非常重視,特別是當地海事處處長立即親自接待當事人姜某某,多次到事故現場和面粉公司調查本次事故有關情況,并積極做面粉公司工作幫助解決當事人姜某某實際困難,確保使當事人姜某某實際損失降到了最小程度。

    三、思索

    本案一大特點,就是專業性強:一是海事專業,二是水運專業,三是保險專業,四是行政專業。通過運用這些專業知識及其有關法律制度,本律師認為當事人姜某某、面粉公司、保險公司、公估公司和海事管理機關在本案處理上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相應過錯,本案各方都有一些值得思索總結的教訓和經驗。

    (一)姜某某

    1.姜某某在事故發生后,沒有充分依靠當地海事機關事故調查官,及時地與面粉公司和航運公司管理人員一起,在事故調查官主持下確認固定小麥受損數量的證據,造成面粉公司認為小麥損失431噸、姜某某認為小麥損失285噸的損失總額不一致局面。

    2.姜某某和“皖LX貨5888”船長不應當在按照面粉公司意圖所寫的《海事報告》上簽署認可意見;應當及時地向當地海事處提交《內河交通事故報告》和要求海事管理機關按規定給予《事故調查結論》。

    3.姜某某在與購銷公司簽訂水路運輸合同時,應當增加一條特別條款“收貨人面粉公司提供的目的港卸貨碼頭必須保障“皖LX貨5888”船舶安全適靠和泊位安全作業;否則,由此造成的事故損失有收貨人面粉公司承擔、購銷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

    4.姜某某在起運港偷漏航運管理規費。一是在運輸量上,實際承運589噸,而按310噸計量結算;二是在運價上,實際運價是每噸67元,而按運價每噸38元計價結算;三是在運輸里程上,實際運輸里程是660公里,而按運輸里程510公里計程結算。

    (二)面粉公司

    被告姜某某在2008年1月26日已履行了承運人的合同義務;“皖LX貨5888”船觸損的原因,是由于面粉公司在卸貨過程中疏忽過失,違章指揮船舶靠泊在存在安全隱患的碼頭泊位所致。不是由于“皖LX貨5888”船長、船員在卸貨過程中的疏忽過失所致。

    1.面粉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港口經營管理規定》等國家和交通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亂指揮、沒有提供安全卸貨泊位,造成“皖LX貨5888”船觸損貨艙受損進水。

    2.面粉公司的亂指揮靠泊卸貨行為,觸犯了《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第7條“被保險人應嚴格遵守國家及交通運輸部門關于安全運輸的各項規定”的規定。按照《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水路運輸管理規則》、《港口管理規則》等相關法律規章制度有關規定,這些損失應當由面粉公司承擔責任。

    (三)保險公司

    原告首席保險公司,沒有正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和《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等有關規定,在賠付面粉公司保險標的物損失時,沒有依法審核是否屬于賠償保險范圍、是否有拒賠的法律事實存在和法律依據,對“皖LX貨5888”船承運面粉公司貨物本航次一路超載的違法事實而不顧,和避開本次保險貨物損失過錯是面粉公司造成的法律事實,違規向投保人面粉公司支付保險金損失是咎由自取。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下發各下級法院的《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實務問答》第 160問:“保險人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應當限定在什么范圍 ?答:保險人超出保險責任范圍給付保險賠償的,在第三人提出明確而有效抗辯時,對超出保險責任范圍的賠付,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規定精神,首席保險公司在本案中就不能行使代位求償權。

    (四)公估公司

    公估公司在其《公估報告》中確認“八、事故原因分析:為查找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NT海事局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并出具了《海事報告》。根據《海事報告》:此次事故是由于‘皖LX貨5888’船碰撞GD碼頭下的一不明物體后,造成船艙漏水,船體下沉。”由此可見,公估公司認定本次貨損事故的依據是NT海事局的《海事報告》。但是,依據現行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章制度,不僅此NT海事局給予“海事簽證”的“海事報告”不是事故責任認定的合法文件結論,而且此“海事報告”是違規簽發的。公估公司對本案事故責任確認的分析研究依據應當是NT海事局的《事故調查結論》,而不是船方提交的“海事報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有關規定,《公估報告》這個依據非法“海事簽證”的“海事報告”而作出的鑒定結論,顯然不能作為本案證據。

    (五)海事機關

    第6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現代食品檢測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李巧玲(1973-),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朝陽(1973-),男,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副教授。(河北 石家莊 050018)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財政部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項目編號:TS1Z27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5-0064-02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于2002年正式被教育部批準為高校本科專業,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一門技術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必修課程。它主要由食品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大部分組成。它最突出的特點是依靠高新技術和設備,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技術標準,對食品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質量進行檢驗,以保證生產質量優良的產品;同時,幫助生產部門開發新的食品資源,試制新的優質產品,改革生產工藝,改進產品包裝和貯運技術等。因此,對于這門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食品檢測中的化學分析與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外,還要求學生在實驗課中學會一些大型儀器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鑒于該課程涉及的科學理論體系較多,實踐性較強,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本課程理論和實驗教學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以強化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和基本技能訓練。

    一、理論教學的改革

    基礎理論知識是學好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基礎,是畢業生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做好食品檢測工作的前提。[1]該課程理論教學信息量相對較大,教學時數(64學時)相對較少。在教學中我們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擴充應用知識,充分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是用動畫和多媒體等教學來增加動感和形象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大教學信息量,以便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

    1.針對專業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主要是從化學、食品科學、生物學等三方面對學生的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進行培養。[2]從河北科技大學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看,畢業后主要從事食品分析、動植物檢驗檢疫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中所涉及的檢測設備以紫外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大型儀器設備為主。為此,結合專業特點,我們著重講授了這些相關設備等的原理、基本結構和實驗技術方法。對于那些在生產實踐中很少應用,并應用昂貴儀器的方法(如現代生物檢測技術、電子傳感檢測技術等),不作為授課的重點。[3]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重點內容的學習中,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

    2.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入新內容,并加強專業英語術語的課堂導入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其理論內容涉及到許多大型儀器設備的原理及應用等。由于分析技術及相應的儀器設備發展較快,教材內容難以做到及時更新,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拘泥于現有教材,注重不斷引入最新內容,將分析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引入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及時掌握新的科研發展的動態,拓寬知識面,掌握最新科技信息。讓學生更加了解“為什么要學,學了有何用?”這一關鍵問題,體現本課程的應用性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4]

    目前,我國很多大型儀器設備仍然依賴于進口,鑒于大多數設備的操作界面均為英語版,所以,掌握一定的英語術語是必須的。為了讓學生掌握大型儀器設備分析和操作方法,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英語專業術語的自然導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有關大型儀器分析設備英文文獻的閱讀訓練,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該設備涉及的英語詞匯、術語及相關的一些知識等,從而使教學形式、學生學習內容更多樣化,[5]并為后面的實驗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3.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當前的社會熱點事件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2005年的蘇丹紅事件、2008 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毒豆芽”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對我國整個食品行業產生了嚴重的沖擊。我們在講授“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時,圍繞食品中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的危害及相應的檢測方法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明確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4.豐富教學手段,增強理論教學的直觀性和應用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涉及的分析儀器較多,并且大多數儀器價格昂貴,制作復雜,僅在少數高等學校和較大的科研單位才能見到。盡管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一些儀器設備的體積越來越小型化,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但高等學校中擁有的儀器設備仍然相對比較貧乏。[6]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配合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開發了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用動態循環字幕的方式給出;對于難理解的抽象理論使用動畫并加以輔助講解,力求做到直觀、具體,易于接受;對于儀器內部構造、工作原理及流程等采用實物影像資料或解剖圖表示,并輔以動畫和講解,能夠直觀、具體地反映儀器的結構和性能;對于儀器的應用,采用實例分析,并對儀器的應用范圍、樣品的要求做詳細的介紹。教師在課堂上可根據課程進度和內容,進入課件的相應部分,通過該課件中的多媒體信息,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學內容,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使教學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另外,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實驗設備不足、實驗條件達不到等因素的限制,致使一些實驗課開設不了。CAI課件的應用既彌補了這些方面的不足,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二、實驗教學的改革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是一門應用學科,它主要由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部分組成。學生通過基礎理論的學習,結合一定數量的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和強化,最終能達到借助資料和已掌握的實驗技能,從事食品分析檢驗工作的目的。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技能和現場工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現代食品檢測技術實驗”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這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更扎實的實驗“真功夫”,能否經受住社會這個大“熔爐”的考驗等問題。經過近五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對實驗教學亦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1.增加設計綜合實驗比重,鼓勵創新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通常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實驗操作步驟均由實驗指導書給出,學生在實驗課上經過一番“驗證”后,交上一份實驗報告就算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研究能力,我們增加了許多“設計型”實驗。在實驗課開始前,我們先要全面動員,讓學生了解以后實驗的大體內容以及實驗的整體安排情況,讓他們知道哪些實驗是“驗證型”的,哪些實驗是“設計型”的,他們應該在哪些方面提前做準備等。

    學生在完成“設計型”實驗方案設計時必須查閱資料,了解所測產品的性質,結合有關國家標準和法規等明確所測定的指標和使用的方法。對于運用大型儀器設備的項目,如果改變操作條件,學生應該充分論證并報告管理人員和實驗指導教師,在確認無危險無損害的前提下可以探索。例如,在做“食品中酸度的測定”這個實驗時,我們讓學生自行設計。學生所選取的實驗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要測定醋中的酸,有的學生要測定葡萄酒中的有機酸,還有的同學要測定飲料、乳品中的酸……所用的方法和設備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要用酸度計,有的學生要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還有的學生想用酸堿滴定的方法等。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這要求實驗員和指導老師在學生交上“設計型”實驗方案后要立即著手準備。盡管“設計型”實驗無形中會增加教師的很多負擔,但是這種形式對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新意識及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空間和保證。甚至有的同學在完成了自己設計的實驗后會有一種成就感,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和信心。

    2.抓好預習,改革實驗報告的書寫形式

    預習是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7]我們要求學生在實驗前交上預習報告,由教師檢查預習報告并計入到最后成績之中。同時教師在講解實驗重點、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時,通過提問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實驗實際了解的情況,調動學生做預習報告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實驗前做到心中有數。實驗結束后,由教師檢查學生原始數據并簽名后,學生才能離開實驗室。學生在上交實驗報告時,必須附上有相關教師簽名的原始記錄數據。由于不同學生的原始記錄數據不同,這樣可有效地杜絕部分學生在課后抄襲他人實驗報告的情況。

    3.結合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實驗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我們在實驗教學方面也積極把實驗與社會熱點事件有機結合起來,及時更新實驗講義。例如,結合“染色饅頭”事件、蘇丹紅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我們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實驗教學中安排了“食品中添加劑的測定”、“奶粉中假蛋白的測定”等實驗內容。2011年3月,衛生部正式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等增白劑。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根據國家頒布的檢測方法亦及時更新了實驗內容,并及時向學生做介紹,為他們零距離走向工作崗位做好充分準備。我們認為適當增加這類實驗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食品檢驗技術發展的需要,而且能讓他們更及時了解本學科發展前沿的信息和技術,滿足社會的需求。

    三、完善理論和實驗教學考核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理論與實驗的考核打破了原有的“平時成績+考試成績”的模式。理論教學考核主要采用“學習心得論文+平時成績+筆試成績”的方法。筆試考試中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重點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對已學內容的靈活應用能力,其成績占總成績的70%;平時成績通過“考勤+課堂提問+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評定,占總成績的20%;學習心得論文占總成績的10%。

    實驗考核采用“平時成績+預習報告+實驗報告+實驗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占35%,主要從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等各個角度進行評價,同時加強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巡視,以便對學生能達到客觀評價。預習報告占15%,主要看學生的預習報告是否完整,對實驗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是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實驗報告占20%,從側面來評價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操作考核占30%,所考題目由學生抽紙條決定。盡管這部分所占比例不大,但如果學生操作不及格,則實驗部分被判定不及格。通過全面考核學生,給他們較客觀、公正的成績,讓他們真正掌握實驗技能,達到教書育人、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結束語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社會對食品檢測工作的重視前所未有。“現代食品檢測技術”在食品科學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在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性評價及新產品的開發等方面起著“眼睛”的作用。它對保證食品質量,監督各部門各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嚴格把關起了重大作用。為了能培養出更多能及時適應今后食品安全檢測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補充新知識,強化操作技能,不但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參考文獻:

    [1]邱春江,李升福.《食品分析》理論與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08,(2):27-28.

    [2]權英,張根華,詹月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儀器分析》課程教學體會[J].廣東化工,2009,(11):198-199.

    [3]趙杰文,李永海.現代食品檢測技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5:3.

    [4]楊勇.《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陜西教育,2008,(6):84.

    [5]田林雙.《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

    2009,(22):348.

    第7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 輸入理論 輸出理論 高中英語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

    一、引言

    教學設計是指解決教學問題的系統方法,其目的是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我國教學設計專家烏美娜認為:“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教學設計在指導教學實踐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它的可操作性表現為對教學過程的各要素或各環節的分析和設計都提出理論依據、操作內容、方法和程序(麥曦,1996)①。因此,教學設計時針對教學中出現教學問題求解的思維方法,即體現設計者運用系統的方法對教學過程諸要素理性分析,教學資源合理利用優化整合,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的能動過程。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②。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和現代化教學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滿足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突出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增強學生外語學習的輸出技能,即英語口語及寫作表達的技能培養。

    二、文獻綜述

    (一)語言輸入

    Karshen(1985)的輸入理論中將可理解性輸入定義為“i+1”:“i”為學習者當前的語言習得水平,只有給學習者呈現比當前水平略高、且難度跨越不太大的可理解性輸入,即“i+1”,語言的習得才得以進行。Karshen認為,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可以激活學習者大腦中固有的語言習得機制,是第二語習得的必要條件。Vygotsky(1930)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難發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因此可理解輸入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必不可缺,既鞏固學生的舊知,又有助于舊知引新知,攝取新知識,能動地擴大知識與變式的遷移。

    (二)語言輸出

    Swain認為,輸出對語言習得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能促使和提高二語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表達時的流利性與準確度。Swain提出輸出具有四種功能:注意功能、假設驗證功能、元認知功能和發展語言使用的自動性。輸出是引起學習者注意的有效手段。例如注意功能中,學習者使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會注意到他們想表達的和所能說的斷層。因此在語言學習階段,學習者會下意識地中斷、停頓、修改,從而精確地使用目的語表達。對于初學者或達到一定語言水平的學習者,有意識或潛在的注意能有效確保目的語表達的流利性與準確度。

    三、基于輸出-輸入-輸出模式的教學設計

    在二語學習中,研究者普遍認為知識的習得過程是“輸入-吸收-輸出”的過程,體現在傳統英語教學課堂,3P模式(呈現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結果product)一直沿用至今。根據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及傳統模式下我國學生輸出能力弱的現狀,以及英語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本研究旨在以語言輸出為切口,對高二英語課堂進行系統的教學設計,利用輸出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采用語言知識輸出-輸入-輸出模式整體優化設計,從而實現以寫促學、以說促學的學習效果。輸出-輸入-輸出模式(劉春燕,2009)③如下圖所示:

    四、教學實驗設計

    本項研究采用實驗對比控制,在南昌市某高中二年級的英語課上進行,選擇兩個高二的平行班1班(57人)和2班(60人),時間為1學期。為排除其他變量對本實驗的影響,兩個班整體平均水平相近,對照班授課教師是有三年教學經驗的一名年經教師,實驗班的授課由研究者擔任教師。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班教學則將突出語言輸出在二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采用輸出-輸入-輸出模式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以寫促學,以說促學,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基于輸出-輸入-輸出模式的教學過程

    實驗班的教學方法是以輸出為驅動的“輸出-輸入-輸出”的綜合教學模式(參見上圖)。以下將用高二年級必修五第一單元的一個閱讀課時Copernicus’ Revolutionary Theory具體說明:

    第一步“口語輸出”,要求學生就課文的相關話題聯系實際,并在課堂陳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學生激發興趣,調動已有知識儲備,并意識到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與能表達的內容之間的差距,進而引發學習的有力動機。如在本課中,課前探討的問題是:Do you know what is the center of the solar system?Who put forward this theory? Can you name the eight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

    第二步“輸入”,以學生為主學習課文。運用不同任務的呈現與閱讀練習,引導學生利用查讀法(skimming)找主旨、詢讀法(scanning)找信息句、總結概要(summary)復述文章,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與習慣,并提高閱讀速度。在上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利用網絡資源,講解文章的背景知識,突出課文中的知識重點,解析難點,在講解的過程中主要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能動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步“輸出”,要求學生在完成課文的學習后,“跳出課本”進行深度的思考和人文內涵的挖掘,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話題討論與話題寫作。這是學生的第二次輸出,旨在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并通過集體討論的形式,用自己的話表達個人的觀點,提高口語水平和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如本次課的話題討論為:“If you were Nicolaus Copernicus, would you have hidden your theory for so many years?Give a reason.”采用辯論形式,將班級分為兩大組課后討論收集資料,下一次課選派四位辯手進行現場辯論。最后以寫促學,這次寫作輸出因為話題討論的啟示和同伴的合作探究,思維廣度和準確性應該比口語輸出時更好:Now write a short letter asking Copernicus to publish his ideas so everyone can read them.

    通過OIO模式,在兩次輸入過程中,以學生輸出活動為中心,教師提供適時的必要反饋,學生不斷地修正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與此同時,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探索式發現學習,在層層遞進式的任務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聽說讀寫語言運用綜合技能。

    (二)口語與自由寫作活動的多樣性

    與傳統教學中的專注語法教學法、“填鴨式教學”不同,實驗班教學以培養學生跨文化的人文素養為目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主要方向,課堂設計為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口語訓練及話題寫作鍛煉機會,具體任務如下。

    1.口頭展示(presentation)

    口頭展示任務是一種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見解或全組討論結晶用目的語向全班進行口頭展示的教學活動,或稱“show and tell”。在第四單元“Making the news”導入設計中,課前要求學生分組準備話題:Suppose you were to be a journalist for China Daily,do you know what kinds of jobs they have and what each kind of job involves?各組選派發言人進行口頭展示PK。教師在口頭展示時給予積極正面適時的反饋,鼓勵大家踴躍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并適時指出錯誤或不足之處,引導學生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2.話題寫作(topic writing)

    以輸出為主的課堂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以說促學、以寫促學,在完成每一單元課時任務后,為學生布置與本單元相關的話題進行寫作,每一次作文采用先同伴互評,后教師評價,最后個人修正的遞進式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抽取一至兩篇文章與全班進行互動點評,作文改錯,不僅就作文內容語法錯誤,還在篇章和文章邏輯層面進行反饋。例如選修6第一單元“Art”寫作話題:Write a letter to the art gallery committee giving your suggestions and reasons for starting this new art gallery.

    3.原著電影賞析(movie appreciating)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用素質教育占領課堂,是教育要實現“三個面向”的需要,也是當前中學英語教師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④。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堂更注重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創設情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真實再現二語交際中語言環境,讓學生處在真實語言氛圍下,課堂巧妙引用網絡資源,例如在“Attitude”這一話題中,引用《阿甘正傳》片段:“Mama always said‘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Life and dream”,引用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中的勵志詩歌:“Don’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五、實驗結果與討論

    經過一個學期為期16周的系統教學設計,實驗班的考試成績與對照班呈現明顯差異,實驗班總成績、書面表達及口語成績均好于對照班(見下表),t檢驗中顯示實驗班口語成績寫作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班(p值均

    注釋:

    ①麥曦.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6李克東,謝幼如.多媒體教學優化設計[M]廣州: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②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③劉春燕.語言輸出與外語學習.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9.

    ④甘丹萍.淺談英語課堂中的素質教育.廣州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00.

    參考文獻: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1981.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Cook and B.Seidlhofer (E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劉春燕.語言輸出與外語學習.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9.

    [6]麥曦.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6.李克東,謝幼如.多媒體教學優化設計[M].廣州: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論文摘要:以培養熱能動力類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研究性教學”理念為引導,整合技術基礎課教學資源,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按照“拓寬基礎、注重實踐、注重創新”的思路全面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優化培養過程,實現科研與教學結合,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與創新研修課程教學和大學生科技創新指導相結合,進一步增多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教育部先后實施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等重大舉措,以期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需要。哈爾濱工業大學以此為契機,全校范圍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和相關專題研討會,進一步理清了學校精英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和目標定位,通過構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國家與社會需求,培養“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

    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學院教學工作具有優良的傳統,主要沿襲了原蘇聯的教學模式,培養了一大批各領域的杰出人才,培養的學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但學院原有的培養模式的教學效果同學校確立的“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培養目標的要求還有差距。傳統教學方式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的,教師傳授的知識按形式邏輯演繹法的要求構建成簡明的知識體系,[1]沒有體現知識發現、理論形成的過程,人類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工程應用中許多巧妙的思維被淹沒在繁雜的理論知識中,不利于學生能力培養。開展“研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教學改革的方向。[2]技術基礎課是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承前啟后的橋梁與紐帶,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技術基礎課的學生覆蓋面廣,教學改革能使更多學生受益。

    一、確立研究性教學理念,明確基礎課教學目標

    研究性教學應成為現代教學理念的構成要素,它是對傳統的傳遞式——被動接受式的教育理念的革新。研究性教學和學習的實踐要求把“答案”變成“問題”,進而在對“問題”的追問中建構教學和學習的方法。研究性教學和學習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重視。[2]“組織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燃燒學”、“工程熱力學”等技術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成立教學改革團隊,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討論,以“研究性教學”理念為引導,按照“拓寬基礎、注重實踐、注重創新”的思路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優化培養過程,在普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上,為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創新研修課”、“科技創新”指導等環節,實現精英式培養,取得較好的效果。

    圍繞學校“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明確熱能動力類本科生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在繼承哈爾濱工業大學熱能動力類專業教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開展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學習研究,完成了省級教改項目三項。積極實踐“研究性教學”的理念,培養熱能動力類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二、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1.搭建技術基礎課任課教師交流平臺

    過去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分屬不同的專業方向,承擔各自的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工作,交流很少。課題組成立后,建立了教學例會制度,課題組成員定期交流,討論技術基礎課的教育教學理念;分析技術基礎課程之間的聯系,優化教學內容,實現課程間的融會貫通、資源共享,為后續課程體系改革提供了前提條件;通過觀摩名師教學錄像、總結教學經驗、討論教學的難點、疑點,提高了教學團隊整體的教學水平。2009年,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2.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

    建立、完善了青年教師導師制度,為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通過教學示范和課堂點評等環節,青年教師教學水平迅速提高。教學團隊40歲以下青年教師在學院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都獲得一等獎,在學校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都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

    三、開展全方位課程建設,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1.改進教學內容

    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原有的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沒有突出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培養。按照專業發展需要和學科自身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逐步優化教學內容。借鑒了國際一流大學的相關教學教材,對原有教材進行修訂補充,增加了本領域科學和技術的最新發展和熱門問題。同時,堅持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在授課過程中穿插授課教師的科研經歷,一方面使授課內容更為生動,另一方面也向學生們展現了專業未來前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2.改革教學方法

    針對技術基礎課傳統教學模式在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養方面的局限性,在教學中進行一系列漸進式改革。逐步摒棄“照本宣科”、“灌輸式”教學模式,根據課程和教學內容特點,靈活運用“啟發式”、“案例式”、“探索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等課堂教學要素有機組織起來,發揮整體的最大效能。教學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專業課程打基礎”為原則,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學生通過主動探求問題解決的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積極發言,促進師生互動,努力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從事類似于科學家發現真理的學習活動,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掌握學習理論與發現問題的方法。例如筆者在流體力學教學的流動阻力及能量損失這一章教學中,不但講解了教科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而且還收集了大量的史實資料,例如把雷諾、普朗特、尼古拉茲等科學家當時研究的思路、考慮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方式的特點介紹給學生,并讓學生自己模擬或重現當時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學習和體會一下科學家創造性工作的過程。

    嘗試將專利分析引入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從公開的發明專利細節中,分析其理論基礎和發明人的創新思想及技術創新的一般規律。發明專利具有實用性,具有在工業上應用的可能性,要解決的是工程實際問題。[3]對發明專利的分析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過程注重基本理論在專業中的應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積極配合,課堂教學氣氛活躍,互動效果好。

    3.采用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越來越感到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研制的技術基礎課的CAI課件集文字、圖片、動畫、錄像、聲音于一體,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使教學方法多樣化、現代化,改變了傳統的“黑板+粉筆”的單一模式。流體力學CAI使抽象的流體力學概念與理論形象化、具體化。例如:流線的定義——流線是表示某一瞬時流體各點趨勢的曲線,曲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方向與該點的流速方向相重合。傳統模式無法形象地表現出抽象的概念,用多媒體技術來顯示流線,結果一目了然。這些方法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的不足,特別是在調整教學計劃,壓縮教學學時的改革中,它是解決教學內容多與教學時數少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變靜為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省時省力,使教學化難為易,增加工程或實踐實例,施行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授課采用多媒體形式,幻燈片形象、生動、內容豐富但不繁雜,結合CAI課件講述,思路更加清晰,遇到相對復雜的問題,又以板書體現,板書結構清楚,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講述的內容。學生認真聽課、認真做好筆記,積極配合教師。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傳統教學手段、教學形式的改革統一起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察,推行累加式考試

    革新傳統的考試模式,借鑒歐美大學的考核目標、考試方法與考試思路,結合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特點,深化考核內容和考試方式改革。全面采用累加式考試方法,以綜合評價與過程評價為主,考試手段多樣,不僅限于筆試,根據課程情況,采用閉卷考試、開卷考試、課堂討論、平時作業、階段測試、課程設計、計算機編程、課程報告、專業外語資料閱讀、長摘要撰寫、實驗等多種形式,全面考察和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挖掘課程的教學深度和廣度,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考試方法改革,改變過去期末一張考卷定成績的做法。實踐表明,考試方法改革對提高學生出勤率、促進學生聽講和培養專業能力都是有益處的。

    四、注重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1.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建立開放式實驗平臺

    實驗教學是書本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紐帶,是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解決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成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整合學院原有的技術基礎課程實驗教學資源,構建了相互配套、資源共享、類別層次清晰、結構優化、充滿活力的實驗教學管理新體系。強化實驗教學建設,部分知識完全通過實驗來認識和學習,實驗教學突出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技術基礎課任課教師參與開發引進了多個新實驗項目和實驗裝置,增加設計性試驗,開闊學生視野,啟迪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與研究所共建科技創新實驗室,為本科生科技創新提供實驗平臺。

    2.技術基礎課教學與“創新研修課”、“科技創新”指導等環節結合,實現精英式培養

    由于授課學時等因素限制,技術基礎課的研究性教學效果受到制約。所以筆者認為應以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為主線,統籌規劃研究性教學的教學環節,將技術基礎課教學與“創新研修課”、“科技創新”指導等環節結合,在教師相對穩定的科研方向上,將科研項目內容引入教學,教師將科研成果與所講授內容有機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加深對專業基礎課知識和理論的理解,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五、教學改革效果

    以“研究性教學”理念為引導,開展教學團隊建設和課程建設,效果顯著。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團隊的青年教師成為教學骨干,40歲以下青年教師在學院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都獲得一等獎,在學校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都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燃燒學”課程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工程熱力學”課程被評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課程。完成黑龍江省新世紀教學改革項目三項,以上教學成果實現網上共享。

    本課題提出的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經過多年實踐,在對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指導本科生多次在國家級和校級科技競賽獲獎。本科生參與申請發明專利,并在核心以上專業期刊。

    六、結語

    在“研究性教學”理念引導下,整合技術基礎課教學資源,教學團隊成員分布于不同專業方向,相互間的研討和交流促進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全方位改革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將教學和科研、技術基礎課教學與“創新研修課”、“科技創新”指導等環節結合,實現多元化專業教育和精英式培養。

    參考文獻

    [1]于歆杰,陸文娟,王樹民.專業基礎課中的研究型教學——清華大學電路原理課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第9篇: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范文

    關鍵詞:虛擬存儲;高校教學;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17-4205-02

    21世紀是個信息急劇爆炸的時代,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蜂擁而來,傳統的信息存儲手段顯然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人類社會已然進入一個全面開放的信息社會中去了。作為培育高級人才的中國各類高等學府,其在信息社會中面臨的任務尤為艱巨,如何使海量的信息成為學生求知探索的有效資源,是目前每個高校要努力探索和解決的問題。事實上,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甚為發達,高校如何利用好這類技術手段來實現信息的采集,存儲和應用,都是極為關鍵性的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本文主要探討虛擬存儲技術在高校教學中如何發揮積極的作用。

    1 目前高校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難題

    應該說,我國目前高校計算機的使用率比較高,幾乎達到了每所高校都配備的程度。但是,對于這些計算機設備的管理卻存在很多問題,傳統的分散管理模式顯然與實際使用情況中每臺計算機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相容,一旦出現問題,無法統一管理和操控。這些情況主要發生在多媒體教室、公共計算機房以及電子閱覽室等場所。就多媒體教室而言,由于其計算機相互之間存在較大的獨立性,因此,在安裝和調試操作系統的時候延長了所需時間,增加了總體部署的難度。一旦操作系統出現問題,往往需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否則,整個系統難以真正恢復。此外,多媒體教室技術管理人員開發使用的軟件,往往使得實際使用者具有很大的操作局限性,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使得教師無法真正順利使用多媒體技術;就公共計算機房而言,其承擔的實際任務種類繁多,所需的軟件數量就會隨之增加,這會導致整個系統的運行速度無法提升。而且,由于應用軟件復雜多變,版本眾多,這就帶來了應用軟件之間的兼容性問題。此外,公共機房的使用者主要是學生,他們需要計算機配備更為方便靈活的操作系統,以便于他們的實際實踐操作,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和實踐能力有限,往往容易造成操作系統或應用軟件的損壞。因此,機房的管理者為了盡量避免這些麻煩事而選擇使用硬件保護卡來保護PC機的操作系統,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實踐機會;就電子閱覽室而言,由于其對于學生具有很大的開放性,這就招致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計算機網絡容易被病毒攻擊,從而使得計算機軟件出現故障甚至崩潰的嚴重后果。

    2 虛擬存儲技術的內涵

    虛擬存儲技術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的存儲成本高但容量卻不大,使得很多應用程序或多程序應用無法實現。同時,當時的數據存儲網絡中幾乎都存在著異構的操作環境,這就使得很多的硬件軟件產品之間無法兼容,從而造成了資源浪費和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的產生。此外,傳統的存儲工作主要依賴于人力,常常超越人力所能及的范疇。因此,人們需要一個易于管理的智能化存儲管理系統,因而就產生了虛擬存儲的概念和技術。從技術本身來說,它是一種智能化的邏輯存儲數據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克服了物理存儲的某些局限, 在充分利用傳統物理存儲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把物理化的設備變成了完全不同的邏輯鏡像呈現給用戶, 使得用戶使用和管理的東西就是一個虛擬化的存儲空間而已。換句話說,虛擬存儲就是意味著把內存與外存同一化為一個邏輯意義上的具有更大容量的“內存”。它的誕生和發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海量數字信息的存儲需求,提高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因此,虛擬存儲實質上就是通過軟硬件的手段來集中管理物理上相對獨立存在的多個存儲體,因而虛擬存儲的容量就是它所集中管理的各個物理存儲體的存儲容量總和。

    3 虛擬存儲技術的類型

    一般來說,虛擬存儲技術包含了基于主機或應用服務器的虛擬化、基于磁盤或磁盤子系統的虛擬化以及基于網絡的虛擬化等三種類型的存儲方式:

    1)基于主機或應用服務器的虛擬化:實現這種虛擬化的存儲技術,常見的軟件有邏輯卷管理軟件,它實質上是通過邏輯單元號在某些物理磁盤上建立邏輯關系的一種虛擬化的磁盤。其中的邏輯單元號是指一個用于區分磁盤或磁盤陣列的以SCSI為虛擬基礎的標志符號。這種虛擬化的存儲表面看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化的系統,然而事實上,它的存儲后臺卻是由若干個獨立的存儲設備構成。在這種虛擬化的存儲技術控制下,用戶無需直接去控制管理物理存儲設備,而系統會自動調節所需磁盤空間且不影響系統的整體運行。但是,該種存儲主要是通過軟件來實現的,因此,會大大消耗系統CPU的使用周期,從而造成主機的性能瓶頸。此外,每個主機的虛擬化必須通過相對獨立的軟件安裝來完成,因此,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2)基于存儲設備和存儲子系統的虛擬化:這種虛擬技術主要適用于異構SAN架構,獨立于主機,以存儲為核心的環境。它的存儲設備本身不能是異構的,但它可以通過連接多臺主機來將同一個陣列上的存儲容量劃分為多個存儲空間,然后再通過陣列控制器來完成虛擬過程。這種虛擬存儲是智能化的陣列控制器,它可以讓不同的主機系統進行訪問,不僅能夠整合數據塊, 還能提供一些附加的功能等。因此,這種虛擬就是使用特殊算法或映射表,把邏輯存儲單元通過存儲設備或子系統映射到物理設備上,并最終實現卷的獨立。它的主要優勢在于:它使存儲和主機獨立開來,從而不會占用太多的主機資源,使得主機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資源。此外,它實現起來也較為容易, 管理也較為便捷,對于用戶使用和管理人員管理都是較為開放的。但是, 由于其對于后臺的硬件兼容性要求較高,使得存儲設備的升級和擴容較為受限制,因而,該種虛擬存儲缺乏足夠的軟件支持,難以實現客戶化和進行監控。此外,它也很難實現對于主機的一體化管理,因而,費用花費較多。

    3)基于網絡的虛擬化:這是近來存儲技術工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它主要是在稱作為存儲局域網的網絡內部來完成的,主要通過交換機、路由器、存儲服務器來實現虛擬,同時它也支持帶內虛擬。所謂帶內虛擬,又稱作對稱虛擬,是在應用服務器和存儲的數據通路內部實現,它可以提高存儲設備的利用率,節約管理成本,為用戶提供大容量、動態可擴展的虛擬存儲空間。還有帶外虛擬,即不對稱虛擬,是在數據通路外的存儲服務器上實現虛擬功能,它有效減少了網絡中的數據流量,但卻容易受到攻擊。最后,還有一種虛擬技術是基于交換機或路由器的,它不需要在主機上安裝任何軟件,但卻能提供更強的性能。此外,該種虛擬還具有很強的安全性,對于外來攻擊能夠更好的防備。但也容易使單個交換機和路由器成為整個系統的瓶頸和故障點。

    4 虛擬存儲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實踐性運用

    目前,虛擬存儲技術具有某些獨特之處和使用優勢,即它可以提供大容量的高速緩存技術,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整體訪問的帶寬,并且可以提供高速的磁盤訪問速度,從而為存儲資源管理提供更好的靈活性。此外,該種虛擬存儲技術還可以為系統保持標準的SAN結構,為系統的擴展和互連提供超大規模的技術保障,并且通過管理軟件為網絡系統提供一些其他有用的功能。因此,基于這些優勢和特點,虛擬存儲技術正逐漸成為共享存儲管理的主流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數據鏡像,數據復制,磁帶備份增強設備和實時數據復本等。而對于高校來說,這些虛擬存儲技術主要的應用意義在于:它具有個性化的配置和靈活管理的優點,因此,具有很強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可擴展性、系統成本及總體帶寬性等多方面。我們這里針對高校信息存儲主要存在的問題,來一一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虛擬存儲技術的探討。

    1)就多媒體教室而言,由于我國高校目前的多媒體教室更多采用的是傳統的個人電腦管理模式,因此,對于其管理和維護就顯得比較麻煩,加大了多媒體技術維護人員的工作力度和強度。但是,如果我們把虛擬存儲技術應用到高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當中去,就會便于每個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實現各自的教學特色,可以實現多個教室間的資源系統共用,隨時隨地通過動態映射和靈活計算來訪問教室個人設定的教學環境,從而使多個小設備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性設備,從而有效降低設備管理的直接成本。

    2)就公共計算機房而言:公共計算機房的主要問題在于設備運行速度緩慢,如果使用合理的存儲方案和產品,就可以順利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保證PC的穩定性,從而妥善解決設備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矛盾。這里,我們主要是使用IP SAN技術,并有效結合快照技術來新增獨特的系統預約、系統還原和IP地址自動分配等多個功能,從而實現動態的資源部署和配置活動,還可以通過實現隔離和劃分來確保數據訪問的安全性。此外,該種虛擬存儲技術還可以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獨立的可啟動操作系統的網絡硬盤,以確保學生個人數據的安全性。最后,學生可以通過使用該系統來很好的把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而最終極大的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整體競爭水平。

    3)就電子閱覽室而言:由于我國高校電子閱覽室主要面臨的存儲難題就是計算機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而導致系統崩潰。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2套EVA8000存儲設備,并分別通過設備端口與對應的盤陣機箱設備端口相連,從而使得具有冗余和負載均衡特性的端口可以順利訪問,保障存儲系統的高可用性。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通過動態映射功能來實現客戶機與只裝有該課程內容的網絡硬盤綁定,從而有效控制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該系統還具有系統還原,系統快速恢復和系統預約功能等,能夠使該系統輕松應對系統故障,最終提高電子閱覽室的使用效率。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教學必須認真分析目前存在的存儲技術問題,努力應用虛擬存儲技術,不僅解決多媒體教室存儲的分散性,還要解決公共計算機房的存儲不安全性,更要解決電子閱覽室的易受攻擊性。只有在高校發展過程中更注重對于現代數字化信息的潛在增長趨勢,就可以更好的采用更大更強功能的虛擬存儲系統,以此來減少存儲系統的直接管理開銷,有效實現存儲系統的數據和資源共享功能,提高數據的高可用性和可擴展性,從而幫助高校更好的應對海量信息數據的需求,應用和整合。因此,我國高校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于虛擬存儲技術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應用,才能應對信息時代不斷加大的管理壓力和在某種程度上降低總體成本,才能提高高校信息設備的數據容量,容錯能力,穩定性和高傳輸率,最終為高校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軟件和硬件支持。

    參考文獻:

    [1] 宮宇峰,朱曉紅.虛擬存儲技術的網絡化實現及應用[J].情報科學,2006(4).

    [2] 胡道元.計算機局域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3] 雷懷光.虛擬存儲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6(5).

    [4] 王愛英.計算機組成與結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aaa|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一级成人黄色片|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污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