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機械原理力的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械原理力的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械原理力的分析

    第1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數字化仿真;卓越計劃;機械原理;創新能力

    作者簡介:李杰(1979-),男,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鐵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講師;范曉珂(1972-),女,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鐵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河北 石家莊 05004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5-0083-02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高等院校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一項重大改革項目,其目的在于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工業的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該項目的實施將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1]2011年,石家莊鐵道大學被教育部批準成為第二批133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高校之一。“機械原理”課程作為機械工程類的專業基礎課程,是石家莊鐵道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車輛工程專業、“茅以升”試驗班和“卓越”班的必修課程,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加和新課程的開設,“機械原理”計劃學時不斷被壓縮,而教學內容卻不斷補充,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卓越計劃”的要求,很難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2]因此,利用數字化仿真技術改善“機械原理”以往傳統的教學與實驗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工程思維的實用型與創新型人才,適應“卓越計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課程教學內容與安排

    “機械原理”的課程內容主要有:機械的結構分析、機構的運動和力分析、機械的效率、自鎖與平衡、各種常用機構的設計和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等內容,共64學時,講授54課時,實驗8學時,“機械原理”課程設計1周。講授的內容中,主要重點介紹機械的結構分析、機構的運動和力分析、機械的效率、自鎖與平衡、常用機構的特點及其設計,其中包括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和其他的常用機構等;[3]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內容結合課程設計時完成;實驗安排主要針對一些機構的驗證、設計與綜合,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機構進行創新設計的能力。但是,由于課時限制,該課程所設置的實驗只能完成4個,很難滿足“卓越計劃”的要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方式的改革

    數字化仿真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先進的機械設計方法,它是指將計算機仿真技術應用于產品設計領域,利用計算機分析軟件通過建??蓪υ摍C構進行運動模擬,對機構及整機進行運動仿真。數字化仿真技術在“機械原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對機械原理中的各種機構有感性的認識,而且通過對各種機構的仿真模擬可以使得學生對各種機構的運動與動力特性有直觀的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4]筆者將數字化仿真技術引入到“機械原理”教學中,下面以連桿機構為例,介紹在連桿機構教學中應用數字化仿真技術的一些體會。

    1.理論教學的改革

    在連桿機構的教學中,連桿機構的基本形式為鉸鏈四桿機構,其三種基本形式分別為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和雙搖桿機構,當一個鉸鏈四桿機構為曲柄搖桿機構時,通過機構的倒置則可以得到雙曲柄機構和雙搖桿機構。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字化仿真軟件建立曲柄搖桿機構的數字化模型,按照要求對各相關參數進行設置,其中包括:各桿長度、質量、電機轉速、力矩大小等。如圖1所示,在四桿機構中各桿分別以轉動副相連,分別為A、B、C、D;各桿桿長分別為280mm、520mm、500mm、720mm,然后對桿4固定,桿1為曲柄,在轉動副A上加力矩,其數字化模型如圖1所示。通過運動仿真對曲柄搖桿機構進行相應的運動分析。[5]曲柄搖桿機構的運動分析如圖2所示。

    在教學過程中,圖1能夠清晰演示四桿機構的運動畫面,其中曲柄以等角速度轉動,搖桿則在一定角度范圍內擺動。從圖2的角速度圖中可以看出曲柄轉速為30°/S,而搖桿的擺角為0°~30°。

    在曲柄搖桿機構中其他參數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只改變曲柄搖桿機構的機架,取原來的桿件1為機架,桿件2為曲柄,對機構進行運動仿真,可以看出,通過改變機架后,原來的曲柄搖桿機構變為了雙曲柄機構。雙曲柄機構的運動分析如圖3所示。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字化仿真技術學生能夠直觀看出此時兩個曲柄都在做整周的回轉運動。從圖3中的角速度圖中可以看出主動曲柄轉速為30°/S,而從動曲柄的轉速為不等速連續回轉,范圍在15°/S~65°/S之間。

    最后,在曲柄搖桿機構中,取原來的搖桿3為機架,桿4為曲柄,在其他參數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對機構進行運動仿真,可以看出,通過改變機架后,原來的曲柄搖桿機構變為了雙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的運動分析如圖4所示。

    圖4的動畫演示中能夠看出,兩個搖桿都不能在整周范圍內轉動,都在一定范圍內做往復擺動,從圖4中的角速度圖中可以看出主動曲柄搖桿轉速為30°/S,而從動搖桿的轉速為不等速擺動,范圍在0°/S~35°/S之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四桿機構的數字化仿真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機構的倒置有清晰的認識,同時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2.實驗教學的改革

    由于課時的限制,“機械原理”課程實驗共有四次,具體安排如表1所示。

    由表1看出:“卓越”班的實驗教學比較少,不能夠滿足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數字化仿真技術進行有效的彌補,同時也可以對以上實驗進行虛擬驗證。在實驗2機構運動方案創新設計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實驗臺搭建不同的機構,分析機構的運動過程,并繪制機構的運動簡圖,課下讓學生通過計算機根據所繪制的機構運動簡圖建立所搭建的機構模型,進行數字化仿真模擬,直觀形象地模擬實際搭建機構的運動過程。而對于實驗3機構運動參數測量與分析實驗,事先讓學生在計算機上對機構進行數字化仿真,測量出機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線,然后再與實驗測量的曲線進行相應的比較。對于實驗中沒有的內容,也可以通過對機構的數字化仿真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機械創新設計的能力。

    三、教學效果

    通過數字化仿真技術在“機械原理”課程中的應用,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對所講授知識可以實時地進行虛擬仿真,有效改變傳統理論教學加實驗教學的方法,節省課時。在實驗教學中,通過數字化仿真技術和實驗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機械創新設計意識。

    四、結束語

    通過教學實踐表明,將數字化仿真技術引入到“機械原理”教學中具有較大的新穎性,促進了學生對“機械原理”課程基本理論的理解,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

    新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通過對不同的方案進行實時仿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字化仿真技術在本門課程中的應用鍛煉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探索為其他工程類專業基礎課程適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毛婭.適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機械原理雙語教學探索與實踐[J].探索與踐,2006,4(13):191-192.

    [2]盧梅,李威,邱麗芳.虛擬仿真實驗技術在機械原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儀器儀表用戶,2006,4(13):25-26.

    [3]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2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1.1 概述的組成及原理。在現今廣泛使用的電子機械式制動器,主要由EMB控制器、EMB電機控制器、減速裝置、電機、運動轉換裝置、電子制動踏板以及通信網絡組成。其原理為:信號由電子制動踏板及ABS、ESP等系統傳入到EMB控制器中,然后由控制器根據相應算法做出運算,發出目標制動力信號,傳入EMB電機制動器,之后,由電機制動器改變電機輸出力矩的方向和大小,進而使制動力大小達到理想狀態;具有減速增扭作用的減速裝置,和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的電機,以及用來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運動轉換裝置,共同構成EMB執行器;電子制動踏板的用途是將踏板的位移和速度轉化為電信號;而通信網絡可以實現EMB內部控制信號以及其他控制系統與EMB之間的信號傳遞。當EMB進行工作時,EMB根據各種控制系統輸入的信號,與預先設置的數據進行對比,來做出是否需要進行制動及制動力大小的判斷,再把相應的制動力大小信號傳輸給EMB控制器,然后再輸送到電機控制器中,從而使得EMB執行器產生相應大小的制動力。

    1.2 EMB特點分析。與之前歷代制動系統相比,電子機械式制動器有著無可比擬的顯著優勢。從結構上來看,EMB相對于傳統控制系統少了很多部件,如液壓管路和制動主缸,結構簡單,便于裝配和維修;從可靠性來看,EMB的結構采用模塊化的形式,接口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制動可靠性;從精確性來看,EMB的電信號傳輸快速精確,大大優于傳統機械系統,而時間的縮短,還可使得制動距離減?。粡恼w性能來看,EMB能輕易的與其他控制系統相配合,如ABS、ESP、EBD等,從而提高整體性能;從適應性來看,EMB能更容易更新升級,從而適應不同車型、環境等,簡單快捷;從舒適性來看,采用EMB的汽車噪聲更小,振動也較小,更為舒適。

    當然,目前EMB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該系統的電子電路的可靠性很差,從而使其易出現故障,電子元件的大量使用,既能使速度與效率提升,也會造成損壞時故障不易排除的問題;其次,從安全性方面來看,EMB能否適應真實行車環境下惡劣的內部工作環境,在高溫環境中仍能正常運行,還需大量的模擬檢驗;而其抗電磁干擾能力的強弱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在真實的行車過程中,電子電路需在復雜的條件下仍保持較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從經濟上考慮,EMB由于采用大量先進的技術,使得其成本不可避免的遠大于傳統制動系統;最后,從車輛設計來看,EMB的執行機構會使得其他結構布置困難,從而影響車輛的整體性能。

    2.控制方法分析

    2.1 ABS+EBD綜合控制分析。ABS與EBD在不同的汽車制動環境中發揮作用,ABS防抱死系統是在汽車車輪即將發生抱死時進行作用,從而大大提高行車安全,而EBD是在汽車制動時就立即開始對制動力進行控制,將二者的工作巧妙地結合將極大地提髙汽車的制動性能。

    對于EBD控制子程序,主要有兩種:(1)以前后輪的滑移率作為參考因素進行比較,如果前輪的滑移率大于后輪滑移率時,在某一值附近,可以找到一個最佳的分配關系。可以先對兩個后輪進行制動力的調節,然后再對前輪進行相應調節,或者單獨對后輪進行調節也能達到效果。該種方法對車輪滑移率有較高的精度要求,因為只有在低滑移率時才能很好的實現EBD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利用滑移率控制制動力的分配。(2)以前后輪的輪速作為參考因素進行比較,此種方法更加實用,原因是對輪速的信號做出反應可以使控制更加具有實時性。在汽車行駛時,為讓后輪的制動力增大,可以調節前后輪轉速,使得后輪轉速低于前輪,而轉速的調節,可以通過調節制動壓力來實現,并以速度較慢的后輪與速度較快的前輪的差值來作為參考因素。

    對于ABS控制子程序,主要有兩種:(1)通過對輪速信號進行檢測,ABS作出判斷,根據預先設定的數據,對車輪制動裝置發出調節信號,并給出具體調節大小,從而實現其作用。(2)通過對滑移率測定裝置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進而輸出對車輪控制力的調節信號,實現制動力的調節。

    ABS的控制方法對于其制動性能的好壞起著重要作用,當制動過程中的非線性因素較高時,是無法僅僅通過數學模型的建立來實現的,而同樣的,以經驗為根據的控制方法則需要大量實驗才能準確測定控制參數大致范圍,是不可取的方法。而目前廣泛應用的仿.真技術則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2.2 硬件在環技術分析。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汽車廠商也在不斷將仿真模擬等技術應用于汽車的設計制造上,硬件在環仿真技術成為了汽車工程師們的主要選擇。該技術屬于在線實時仿真的應用,用高速運行的實時仿真模型來代替真實環境下的汽車進行試驗,并使其在真實模擬環境中運行,來盡可能的接近真實實驗環境下汽車運行狀態。這種方法可以將真實環境的種種細節及其帶來的對汽車行駛的影響體現到實驗中,同時,模擬車輛也會相應作出反應,使得實驗與真實相差無幾,但卻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工成本,提升了效率。因此,可將其應用于EMB系統的開發和完善等有很大的作用。EMB硬件在環仿真試驗臺主要由電子制動踏、EMB控制執行系統、工控機、數據采集系統等組成,而汽車及道路情況則可用仿真軟件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代替,大大降低了實驗的硬件要求。

    3.結論

    第3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產婦;產后出血;綜合護理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分娩期并發癥,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較高。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產后出血發病率約為3%[1]。多數產后出血患者臨床表現為產道出血量多、急,且伴有頭昏、腹瀉、乏力、畏寒、乳汁不通等癥狀[2]。產后出血患者病情較為危急,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患者因短時期內失血過多而出現失血性休克,嚴重者甚至危及生 命[3]。對產后出血患者來說,積極的對癥治療和有效的護理干預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以68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產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討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產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組68例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28.5±5.2)歲;孕周36~41 w,平均孕周(38.4±1.3)w;42例初產婦,26例經產婦;24例經陰道分娩,44例剖宮產;所有患者均為單胎,10例有人工流產史。

    1.2產后出血原因

    1.2.1凝血功能障礙 主要是因死胎、胎盤早剝、羊水栓塞等因素造成。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礙致使產后出血。

    1.2.2子宮收縮乏力 部分產婦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或子宮畸形、產程過長、產婦負性情緒致使全身無力等因素,致使子宮肌纖維收縮無力,不能對血管進行有效壓迫,引發產后出血。本研究中45例患者因宮縮乏力致使產后出血。

    1.2.3胎盤因素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胎盤粘結、胎盤滯留、部分胎盤殘留等,對正常宮縮產生影響,引發產后出血。本研究中12例患者因胎盤因素致使產后出血。

    1.2.4產道損傷 產婦陰道、會陰、宮頸及子宮下段裂傷,原因包括產力過強、對產道檢查不仔細、娩出巨大兒、止血不徹底、外陰組織彈性差等。本研究中6例患者因產道損傷致使產后出血。

    1.3護理方法

    1.3.1心理護理 影響產婦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過度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會致使患者出現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導致其產后出血。助產士需在產前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述分娩的生理過程,提升其對正確分娩的認識,消除各種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需重點關注產后出血患者,對其實施必要的心理護理,提升治療依從性,促使其盡快康復。

    1.3.2急救護理 一旦患者出現產后出血,護理人員立即報告醫生,對其實施合理止血措施,并按照患者具體出血原因快速恢復血容量。密切監測患者呼吸、血壓、脈搏、皮膚顏色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對患者宮底進行按摩,刺激子宮收縮,將宮腔內積血排出。

    1.3.3針對性護理 針對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及時建立輸液通道,配備鮮血,實施手術。針對子宮收縮乏力患者,及時肌注縮宮素,按摩腹壁,促使子宮壁血竇閉合。針對因胎盤因素致使產后出血的患者,若為植入性胎盤難以分離,立即實施子宮次全切除術;若為胎盤嵌頓,及時將膀胱尿液排空,實施麻醉,助其順利娩出胎盤。針對產道損傷患者,鉗扎出血的血管,逐層縫合裂傷部位。

    1.3.4產后監護 產婦分娩后2 h為產后出血多發期,需加強產后監護。每隔15~30 min按摩患者宮底,指導其及時對膀胱尿液進行排空。協助患者實施早期哺乳,促進母嬰交流,緩解患者精神緊張和身體疲勞狀態。

    1.4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

    2 結果

    本組68例患者中,45例因宮縮乏力致使產后出血的患者經積極治療和護理,均在30 min內控制出血,效果明顯。18例因胎盤因素、產道損傷致使產后出血的患者出血停止時間為15~30 min。5例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實施全子宮切除術,療效顯著。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產后并發癥、后遺癥等,無一例患者死亡,治愈率100%。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常見產科疾病,也是致使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5]。多數產后出血患者表現出陰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繼發性貧血等癥狀,且極易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6]。所以,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對產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的分析,在基礎上實施有效的對癥治療和良好的護理干預,就顯得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凝血功能障礙、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及產道損傷是致使產婦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這與文獻結果相符[7]。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對產后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患者產后出血量進行密切觀察,對其子宮收縮能力進行控制,避免患者再次出血。對患者各項生理指標進行監測,認真觀察患者意識狀態、精神狀態、并發癥發生情況和產后身體恢復程度等。密切觀察患者出血情況,避免出現血塊、血腫。對患者膚色進行密切觀察,避免形成血栓。重點對感染性并發癥進行預防。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經臨床對癥治療和綜合護理后均停止出血,且未出現產后并發癥、后遺癥等,無一例患者死亡,治愈率為100%。

    綜上所述,臨床上分析產婦產后出血的具體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相應對癥治療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促使產婦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愛寶.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248-249.

    [2]霍秀蓮.對56例產后出血產婦進行護理的臨床體會[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7):261.

    [3]梁文波.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5):148-149.

    [4]陳明華.58例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296-297.

    [5]朱義蘭.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7):153-154.

    第4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

    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的原因;護理措施

    產后出血是胎兒娩出24 h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 ml以上。為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貧血、休克、感染,嚴重者可發生席漢氏綜合征及腎衰、DIC,甚至危及生命,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1]。本文分析了在我院分娩并發生產后出血的患者的出血原因,并實施正確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F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分娩1936例,產后出血38例,發生率196%。孕婦年齡為20~47歲,平均年齡325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9例。

    12 診斷標準 胎兒娩出24 h內陰道流血超過500 ml[2]。

    13 測量方法 產后出血量用彎盤接至分娩結束(羊水除外),產后出血量采用稱重量法和面積計算法計算[2];返回病房后使用稱重法,以成人紙尿布墊于產婦臀下,收集24 h內出血量[3]。

    2 結果

    21 出血發生時間

    22 產后出血情況 出血量500~600 ml者30例,600~800 ml者6例,>800 ml者2例,發生失血性休克1例。

    23 產后出血的原因見附表

    由附表可見產后出血的原因中宮縮乏力占首位,為產后出血總數的6052%。常見的因素有產時精神過度緊張,產程過長,子宮張力過大,產時過度疲勞,巨大兒,雙胎妊娠,多產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其次為胎盤因素占出血總數的2105%,包括胎盤部分殘留,胎盤粘連,胎盤滯留,胎盤嵌頓,胎盤植入等。軟產道損傷占出血總數的1578%,常見原因有急產,胎兒過大,先露異常,軟產道異常,陰道助產操作不當。

    3 預防護理

    31 做好產前心理護理 舉辦孕產婦培訓班,使孕婦及家屬參加學習,對其進行孕期及分娩期的知識宣教,消除孕婦的恐懼及焦慮心理,尤其是消除孕婦對分娩疼痛的恐懼,做好孕期健康宣教,指導正確飲食,避免巨大兒的產生,通過B超排查高危產婦,分娩前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防范于未然。

    32 實施全程陪伴分娩 第一產程要密切觀察產程、胎心、宮縮變化,了解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產程異常,如使用催產素要認真觀察滴速、胎心和宮縮情況。第二產程用胎心監護儀監護胎心變化,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負壓。接生者要注意保護會陰,掌握會陰側切的適應證及手術時機,會陰側切后要及時止血。正確處理第三產程,避免過早揉捏子宮、牽拉臍帶導致的胎盤剝離不全,正確協助胎盤胎膜娩出,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軟產道有無損傷,若有損傷及時縫合。

    33 產后2 h內是預防產后出血的關鍵 產后產婦應有專人看護,留產房觀察2 h。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面色、神志,查看子宮收縮程度,注意陰道出血情況,每30分鐘測血壓一次,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4 針對產后出血的發生機制對癥處理 ①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強子宮收縮是最有效的辦法,胎兒娩出后可立即給予宮縮素20 u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靜脈滴注,同時按摩子宮[1];剖宮產患者可在胎盤娩出后用米索前列醇200 ug置于宮腔內,能較好地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4];②胎盤因素 疑有胎盤殘留時可立即做陰道及宮腔檢查,若胎盤粘連可在胎兒娩出15 min后及時行人工徒手剝離術,術中切勿強行剝離。若有胎盤植入者,應切除子宮;③軟產道損傷 若有軟產道損傷,應及時、準確、徹底地進行軟產道縫合修補,縫合后檢查有無血腫。

    35 生活護理 產婦產后出血500~800 ml者,若無禁忌證,可在30 min內協助嬰兒吸吮母乳,促使腦垂體分泌釋放內源性催產素,加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2]。產婦產后體質虛弱,抵抗力低下,應給予高維生素、高能量、高蛋白質、低鹽、易消化飲食,少量多餐,并補充足夠水份,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流通,病房布置整潔舒適,溫度18~20℃,相對濕度50~60%,囑產婦注意休息,保持會清潔。

    36 做好優生優育、計劃生育工作,減少計劃外懷孕,減少多次妊娠及多次宮腔操作,減低胎盤粘連、殘留、植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去除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減低產后出血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馬莉,杜占云,張艷偉48例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9,13:179302.

    [2] 樂杰 婦產科學.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4245.

    第5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產后出血;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03-02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流血量超過500ml[1],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預后嚴重,對于出血多持續時間長者即使獲得生命,也仍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席漢氏綜合癥后遺癥,使產婦的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筆者認為做好產后出血的防治工作是產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文回顧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2012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56例,發生率278%。探討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干預措施,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產婦共2012例,發生產后出血56例,其發生率278%。其中陰道分娩產婦診斷產后出血38例,剖宮產產婦診斷產后出血18例,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年齡在18-43歲,平均265歲;孕周34-42周,平均39+1周,初產婦1例,經產婦25例。

    12方法對產后出血的56例患者,診斷產后出血量的方法:①容積法使用聚血器收集的血用量杯測定產后陰道出血量。②面積法按血液濕透敷料的面積每1cm2為1ml計算。③稱重法1g約相當于1ml粗略換算出血量[2]。④休克指數測量的方法[3]。⑤剖宮產術中以吸引器吸進容器收集出血量。

    2結果

    56例患者中宮縮乏力因素發生41例,占732%。胎盤因素8例,占142%。軟產道裂傷5例,占89%。凝血功能障礙2例,占35%。

    3討論

    3156例臨床分析中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子宮收縮乏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見因素有產婦對分娩過度恐懼造成精神高度緊張、臨產后過多使用鎮靜劑、產程延長、產婦過度疲勞或產程過快以及產科合并癥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高癥、嚴重貧血、宮腔感染等可使子宮肌層水腫或滲血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另一方面子宮自身發育畸形或因巨大兒、多胎、羊水過多使宮腔內壓力過大導致子宮纖維過度伸展、受損。近幾年,隨著剖宮產、流產人數的增加使子宮創傷過多過頻致使子宮肌纖維受損,均可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出現宮縮乏力應迅速止血、補充血容量、預防感染,加強宮縮、按摩子宮、應用宮縮劑。近年來應用欣母沛、安列克加強宮縮效果甚佳,免去切除子宮多例,一旦危及產婦生命時應果斷子宮次全切或子宮全切術,以挽救產婦生命。

    32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盤因素僅次于子宮收縮乏力,主要原因有胎盤滯留、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胎膜殘留、多孕多產及流產次數的增加都會損傷子宮內膜繼發感染,影響胎盤剝離面血竇的關閉導致產后出血,因此產婦進入第三產程后,醫務人員應嚴密觀察及時手取胎盤,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同時對產婦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3軟產道裂傷也是產后出血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特點是“細水長流”,主要為宮頸和陰道裂傷,特別是急產、產力過強、巨大兒或陰道手術助產操作不規范,會陰切口縫合止血不徹底、留有死腔是密切相關的,在產房觀察的2小時內一定注意觀察陰道出血的量和顏色,以便及時發現宮頸或陰道穹窿的裂傷。

    34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后出血少見的原因,一旦發生,由于凝血功能障礙,出現切口及子宮血竇難以控制的出血不止,特征為血液不凝,主要與產婦合并血液病、羊水栓塞等有關,如果考慮凝血功能障礙,應盡量輸新鮮血補充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若已并發DIC,則按DIC處理。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大多是可以預防的,一方面預防我們要從婚前教育開始,減少人工流產次數,重視產前保健,不宜妊娠者應于早孕時終止妊娠,對具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產婦進行圍產保健,必要時提前住院。另一方面嚴密觀察正確處理產程,第一產程注意孕婦的心理教育和能量補充,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充分的體力,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第二產程根據產婦會陰條件和胎兒大小掌握會陰切開時機,科學接生,正確指導產婦屏氣和使用腹壓,接生時必須有一個具有經驗的醫生在場守候,做到正確指導用藥以便及時處理。第三產程不要急于過早揉擠子宮牽拉臍帶,胎兒娩出后若出血不多可等待15分鐘正確協助胎盤娩出,胎盤娩出后,一定要查看胎盤是否完整并認真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和血腫。最后加強產后觀察,因為產后出血大多發生在產后最初2小時內,故產婦應在產房嚴密觀察2小時,在此期間,嚴密觀察陰道出血和宮縮及生命體征情況,發現問題及早處理。離開產房后要鼓勵產婦排空膀胱,及早開奶也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并有利于產后恢復。

    參考文獻

    [1]豐有吉,等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209-213

    第6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氫冷發電機;密封油;泄漏;處理

    中圖分類號: O613 文獻標識碼: A

    一、 概述

    由于氫氣熱容量大,導熱性、流動性等都比空氣好,且重量不到空氣的1/10,使得發電機內的通風摩擦損耗大大減小,所以采用氫氣冷卻在大容量發電機組中被普遍應用。如果氫氣泄漏,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能會引起氫氣爆炸。因而,認真分析并解決發電機在運行時氫氣泄漏的問題極為重要。

    二、 氫冷發電機組系統

    某發電廠的發電機組為QFSN-300-2-20型發電機,氫油系統是發電機的輔助系統,它分為三個部分:即氫氣控制系統、密封油系統和定子線圈冷卻水系統。氫氣控制系統用以置換發電機內氣體,有控制的向發電機內輸送氫氣,保持機內氫氣壓力穩定,監視機內氫氣純度及液體的泄漏,干燥機內氫氣。密封油系統用以保證密封瓦所需壓力油不間斷地供給,以密封發電機內的氫氣不外泄,、冷卻密封瓦。定子線圈冷卻水系統用以保證向定子線圈不間地供水,監視水壓、流量和導電度等參數。

    三、密封油系統的工作原理

    用氫氣冷卻的發電機里,氫氣壓力大于大氣壓力。為防止發電機內的氫氣通過軸端向外泄漏,發電機轉子兩端裝有密封瓦。密封油系統就是給密封瓦供油,從而在密封瓦與轉子的軸頸間形成密封油環,封住發電機內的氫氣,防止氫氣外漏,密封油壓稍高于氫氣壓力??諅让芊庥徒浻?氣壓差閥調節至系統所需壓力,然后進入發電機兩端密封瓦空側油室,回油與發電機軸承回油混和后流經專設的隔氫裝置內,進行油氫分離,再流回汽機主油箱。

    氫側密封油經冷油器、濾網,經過油壓平衡閥調整到所需壓力,維持空、氫側密封油壓差在≤±1.5KPa范圍內,盡量使兩路油壓維持均衡,限制兩路油相互竄流,再進入密封瓦的氫側油室,其回油流回氫側密封油箱。

    圖l 密封油系統圖

    四、發電機氫氣泄漏的原因分析與處理

    (一)發電機氫氣泄漏事情經過

    11月20日19:08#1機組跳閘,發電機空側交流密封油泵聯動正常,但空側密封油泵電流偏低,隨后出口油壓升高后回落并擺動,空側密封油壓低至0.5MPa聯空側直流密封油泵,就地檢查密封油控制站油壓跟蹤情況時,發現勵端密封油壓低于氫壓,發電機氫氣壓力大于密封油壓力,氫氣壓力下降,運行人員稍打開勵端平衡閥旁路,但由于空側密封油母管壓力擺動,造成無法調節油氫差壓在正常范圍,22:30經配合檢修人員放空氣后密封油母管壓力仍波動大。 00:22#1機空側交流密封油泵、直流密封油泵均不打壓,經檢修處理無效,投入#3射油器后空側交流密封油壓恢復正常,密封油控制站壓力基本調節穩定,但勵端油氫差壓嚴重偏小。01:40值班員將#1機氫壓補到0.27 MPa。

    (二)氫氣泄漏情況檢查

    1、歷史運行曲線情況

    11月20日19:08#1機組跳閘后,空側密封油泵聯啟正常,21:00空側交流密封油泵出口壓力波動大,00.09空側油壓最低下降至0.2Mpa,氫側密封油壓力瞬時下降最低致0.15 Mpa,發電機氫壓從0:08分的0.19MPa急劇下降,0:22:55下降到0.0346MPa,0:22:44氫氣在線純度表開始下降,下降最低值94.5%, 00:22投入#3射油器后空側交流密封油壓恢復正常,01:40補氫后氫壓到0.27MPA。

    2、空側交、直流油泵試運情況

    11月29日運行、檢修人員試運空側交、直流油泵,經關閉空側交、直流密封油泵出口門試運油泵,空側交、直密封油出口壓力0.5-0.6Mpa偏低(小于正常值0.8Mpa)。11月30日檢查主油箱油位(網前油位40mm,網后油位0mm)后決定通過高位油加油,加油后(網前油位90mm,網后油位40mm)試運油泵出口壓力0.8Mpa,打壓正常。

    3、密封油站、發電機兩側密封瓦油壓檢查情況。

    現場檢查#1機發電機密封瓦空側油壓,汽端空側油壓(0.35Mpa,且與調節站空側油壓相同)較勵端空側油壓(0.28Mpa,且與調節站空側油壓相差0.03Mpa)相差0.07Mpa,且在#3射油器高壓油源全開的情況下,空側密封油母管壓力僅為0.6 Mpa,較正常運行中空側油母管0.8-1. Mpa低0.2-0.4 Mpa。

    (三)氫氣泄漏的原因分析

    1、11月29日經關閉空側交、直流密封油泵出口門試運油泵,空側交、直密封油出口壓力0.5-0.6Mpa偏低(小于正常值0.8Mpa), 11月30日檢查主油箱油位(網前油位40mm,網后油位0mm),通過高位油加油后(網前油位90mm,網后油位40mm)試運油泵出口壓力0.8Mpa,因此主油箱油位偏低導致空側交、直密封油泵入口靜壓偏低,油泵打壓不正常,造成發電機內氫氣壓力高于密封油壓而泄漏。

    2、#1機發電機運行中密封瓦汽端空側油壓較勵端空側油壓相差0.07Mpa,且在#3射油器高壓油源全開的情況下,空側密封油母管壓力僅為0.6 Mpa,較正常運行中空側油母管0.8-1. 0Mpa低0.2-0.4 Mpa,說明了目前密封油系統供油量較大,造成空側密封油壓力偏低,引起氫氣泄漏。

    (四)氫氣泄漏故障處理

    1、為避免主油箱油位偏低導致密封油泵入口靜壓低導致空側交、直流油泵工作不正常,根據#1機組目前油位對#1機油箱油位計進行重新整定,在主油箱不溢油的前提下,保證主油箱在高油位運行,即就地翻板油位計(網后)保持在100mm-150mm,將低報警油位設置為50mm。

    2、對勵端密封瓦解體檢查,發現密封瓦間隙已偏大安裝標準值(0.18-0.23mm),調整密封瓦間隙至標準要求。

    3、空側、交直流油泵為離心式油泵,離心式油泵容易受入口靜壓影響導致油泵工作不正常,從#2射油器出口的油母管上引一路壓力油至備用的空側密封油泵進口作為主路工作油源,提高空側、交直流油泵入口壓力,避免油泵受入口靜壓影響。

    第7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use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nalysis and summarization were made on hemorrhage causes of 7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Results Among the 7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here were 66 cases with uterine inertia (94.3%), 3 cases with placental factors (4.3%) and 1 case with coagulation disorders (1.4%). All the cases left the hospital without any death or hysterectomy cases after receiving timely rescue and detailed nursing. Conclusio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can be reduced by good prenatal education,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lose monitoring of disease, and timely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Cause analysis; Nursing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胎兒從母體娩出后24 h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者稱為產后出血。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 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也增多, 如果預防措施不完善, 搶救不及時將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 是我國目前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院從2012年1月~2014年7月共收治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患者70例, 現將其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4 年7月本院共收治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患者70例, 其中年齡最大43歲, 最小 17 歲, 平均年齡 28 歲。初產婦27例, 經產婦43例。其中瘢痕子宮13例, 前置胎盤1例, 胎盤植入1例, 凝血功能障礙 1例, 妊娠期高血壓3例, 重度子癇前期5例, 多胎4例及其他原因。

    1. 2 方法

    1. 2. 1 資料分析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70例產婦發生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

    1. 2. 2 測量方法 稱重法:使用鋪于產婦臀下的會陰墊, 有專用的彈簧秤秤會引墊, 刻度顯示為0, 使用后的會陰墊再稱重可直接讀數彈簧秤的刻度顯示重量[2]。

    1. 3 觀察指標 產后出血原因、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孕產史等。

    2 結果

    70例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 宮縮乏力 66例, 占94.3%, 胎盤因素3例, 占4.3%、凝血功能障礙1例, 占1.4%。經過及時搶救和精心護理, 70例產婦無一例發生死亡或切除子宮, 均痊愈出院。

    3 討論

    3. 1 引起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原因依次為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有多次分娩史、多胎、瘢痕子宮、未按時產檢或未產檢者的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高于單胎、1 次分娩史、按時產檢者, 陰道分娩高危因素者多選擇剖宮產, 產后出血的幾率增加。

    第8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028-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186例,產后出血28例,發生率為2.36%。產后出血產婦的年齡均在21-38歲之間,平均年齡26.8歲。19例初產婦,9例經產婦;按照婦產科診斷標準,28例產婦均為剖宮產后24h內出血量>500ml。產婦最高出血量為2500ml,最低出血量為500ml,平均780ml。

    1.2 產后出血原因:宮縮乏力8例(28.6%),巨胎和雙胎6例(21.4%),妊高癥5例(17.9%),前置胎盤3例(10.7%),疤痕子宮2例(7.1%),胎盤粘連3例(10.7%),凝血功能障礙1例(3.6%)。

    2 結果

    28例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均搶救成功,患者中有2例失血性休克現象,有9例貧血現象。共有16例輸血例數,輸血量250ml-1400ml。

    3 討論

    3.1 產后出血原因:子宮收縮乏力、軟組織損傷、凝血功能障礙及胎盤因素是四種常見的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宮收縮乏力[1]。我院的28例患者中有8例因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患者,占28.6%。其中有6例巨胎和雙胎和2例疤痕子宮患者,分別占21.4%和7.1%。引起宮縮乏力的因素有以下幾種:①使用手術麻醉劑可導致富縮乏力;②子宮過度膨脹會引起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導致難以收縮;③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或疤痕子宮;④產程過長或者是產程后期仍需要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將會造成子宮下段菲薄加長,影響肌纖維收縮;⑤手術將子宮肌維切斷,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子宮收縮能力。胎盤因素也是一項引起剖宮產產后出血較為重要的因素。28例患者中因胎盤因素引發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有6例(21.4%),其中前置胎盤和胎盤粘連各3例(10.7%)。孕產婦子宮內膜受損或多次人工流產都可能導致感染、引發子宮內膜炎,最終形成前置胎盤或胎盤粘連。妊高癥是臨床上發生率較高的因素,可導致宮縮乏力、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引起產后出血極少出現的因素是凝血功能障礙?;颊咧袃H有1例凝血功能障礙,主要是血小板缺乏,進行緊急手術的同時可輔以輸血治療。

    3.2 產后出血護理

    3.2.1 產前預防:積極做好衛生宣傳和計劃生育工作,盡可能避免、降低人工流產次數,這樣可將前置胎盤及胎盤粘連的發生率降低,對預防產后出血隱性危害發生有重要作用[2]。引導孕婦將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并定期檢查,住院分娩。分娩前需做好妊娠檢查工作,如果患者不宜繼續妊娠,必須及時終止。如果產婦有剖宮產史、難產史以及產后出血史等病史,出現重癥肝炎、妊娠合并貧血、巨胎、雙胎、血液病、前置胎盤、羊水過多及妊高癥等癥狀,需要做好各項化驗檢查,并做好記錄,增強觀察、管理。實施手術前需要先評估孕產婦出血高危險因素,并做好剖宮產產后出血預防準備,例如靜脈通道準備及交叉備血等,并做好補充維生素和各種妊娠合并癥治療的準備。

    3.2.2 搶救護理:及時發現并處理產后出血癥狀是成功搶救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關鍵,想要做好這一關鍵環節需要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耐心細致的觀察。通過資料分析可以發現28例患者大多為存在高危出血因素患者,需要掌握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這樣護理人員才有能力及時發現這些潛在因素并進行相應處理。產后監護需要醫護人員態度嚴謹科學,責任心強,對剖宮產產婦進行陰道流血量、子宮收縮情況及宮底高度實施密切觀察。細心觀察孕婦全身情況及面色,并仔細觀察生命體征,產生出血現象要冷靜,做好醫生搶救配合工作,并對醫囑準確快速執行,并檢查實驗室,給予監護儀監測飽和度,并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實施宮縮藥及止血措施;進行血容量補充,對水電解質紊亂現象進行糾正,保留導尿,時刻注意避免發生多功能臟器衰竭現象,如果需要準確估計患者的血容量,可以實施肺動脈壓、中心靜脈壓的檢測或采用深靜脈穿刺方式,對輸液量和輸液速度進行及時的補充、調節。如果患者出現血竇開放癥狀或者宮縮乏力及現象,為加強宮縮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實施靜脈點滴催產素,②舌下含服、肛塞米索前列腺醇片,③對宮體進行麥角新堿、催產素等注射。并輔以按摩子宮等措施,或著采用術后腹帶、沙袋包扎腹部的措施,進行子宮收縮的加強處理。對出血量和尿量進行準確記錄,認真填寫重病護理記錄單[3]。

    3.2.3 康復護理:許多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也會造成孕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現象,28例患者產后出血主要因素是宮縮乏力。不但病理因素會導致宮縮乏力,一些精神緊張、害怕出現生命危險、過分在意新生兒性別、向醫生隱瞞流產史等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宮縮乏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心理護理是實施康復護理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耐心的寬慰,以防孕婦產生精神緊張現象;做好解釋工作,使產婦能夠積極、自覺的進行護理、治療配合工作。向產婦家屬講明產后出血狀況,糾正過休克、制止產后出血癥狀后需及時通知家屬,并做好產婦思想寬慰工作,依據產婦心理產生的問題進行恰當疏導,讓產婦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不僅有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實施,也有助于產婦以最佳的心態接受護理、治療,對病情的快速康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火明.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45-46

    第9篇:機械原理力的分析范文

    【關鍵詞】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對策;原因;護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95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540-02

    低分子肝素(LMWH)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藥物,臨床應用不需連續實驗室監測,每天2次,每12小時皮下注射給藥一次即可完全發揮抑制血栓、抗凝作用。但在臨床應用中皮下出血仍是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長期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療易造成出血傾向;與患者本身是否合并肝功能障礙及凝血機制障礙有關,還與注射部位、深度、角度,壓迫時間、力度、按壓物及注射點間距、針頭大小、針頭斜面是否帶入藥液、藥物推注時間有關,綜述如下:

    1.出血的原因分析

    1.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選擇失當是造成皮下注射后出血的常見原因。以往皮下注射常選上臂三角肌外緣,前臂、大腿外側,這些注射部位可選范圍較小,反復注射常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形成硬結,所以,需要反復進行皮下注射時,應選擇而腹部進行,腹部脂肪豐富,在腰臍周有豐富的腹壁脈網,可有效避免皮注射后出血的發生。1.2注射間距:LMWH抗凝血作用強于普通肝素,對毛細血管有明顯的破壞性,長期同一部位重復注射后,導致藥物在同一部分濃度急劇增高,引起出血。

    1.3注射角度及深度:注射必須掌握失當的進針深度和角度,進針過深或過淺都會引起出血。臨床研究顯示垂直進針可有效降低注射后出血的發生率,可能與垂直進針對組織的損傷面積較小有關。

    1.4按壓時間及力度:注射后必須以適當的力度按壓針孔,并保持一定的時間,拔針后按壓不當是造成皮下出血的重要原因。按壓時間過短易引起皮下出血。也有報道按壓時間越長,瘀斑直徑越大。

    1.5針頭斜面帶入藥液:對比注射前排氣和不排氣的研究均顯示不排氣的狀況下皮下瘀斑的發生顯著少于排氣。注射前排氣不當,藥液從針頭處溢出,覆于針頭表面,注射時帶入針眼,則針眼處血管滲血,導致局部皮膚瘀斑。1.6針頭大小:針頭粗對皮膚毛細血管的損傷大,易引起皮下出血,研究表明,較細針頭皮下注射瘀斑及疼痛程度顯著少于較粗針頭注射。

    1.7推注速度:推注速度過快,使注射到皮下的藥液刺激毛細血管而引起出血。但推藥時間過慢,針頭長時間留在皮下組織,加之藥物的刺激作用,反而導致局部疼痛痙攣,有報道提示,低分子肝素類推注速度一般以45s為宜。1.8注射后按壓物:有報道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用棉球按壓較棉簽皮下出血和顯著減少,其認為常規采用棉簽輕壓針眼,面積小,容易移位,壓不準部位,即使時間再長也容易出血。

    1.9其他:有研究表明,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膚可促進藥物吸收,降低皮下出血發生率。研究者認為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膚,使毛細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的吸收,使局部藥液濃度較快降低,因而明顯降低皮下出血發生率。

    2.預防護理對策

    2.1加強宣教,取得合作。充分的解釋工作是完成注射的必要條件,注射前向患者詳細說明治療措施的優勢、注射方法、注意事項,可有效減低患者的疑慮和心理應激水平,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患者的抵觸心理降低后,注射時,更易于進針,從而有效降低注射并發癥的發生。

    2.2加強培訓,提高護士的操作熟練水平。臨床研究顯示,注射后出血發生率與護士的操作數量程度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必須強化護士的技能培訓,使每一名護士都能數量掌握皮下注射的要領,正確操作。當操作由實習護士和新上崗完成時,必須由上級護師指導完成。

    2.3選側腹壁皮下注射。多數學者主張臍周皮下注射,以臍上下5cm,左右10cm范圍內(除外臍周1cm)注射,左右上下交替,2次注射點間距2cm以上。注射時避開皮膚破損處、疤痕、斑或痣的部位。

    2.4垂直皺褶法注射。即注射時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膚形成皺褶,在皮褶最高點針頭垂直(90°)刺入,深度以針頭進去皮褶為宜。進針0.5~1.0cm,無回血,緩慢推注藥物。注射時應深入脂肪層,固定好針頭并在注射全過程保持皮膚皺褶狀態,垂直皺褶法始終保持藥液均勻注入皮下脂肪組織,減少局部組織的損傷。特別對于年老體弱極度消瘦的病人,注射時皮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注入腹直肌損傷小血管導致出血。此法捏起皮膚,使皮下間隙增大,易于藥液擴散。垂直注射減少了針頭與皮膚及皮下的接觸面積,減輕了患者的疼痛,同時垂直注射可了解前次注射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復注射導致皮下硬結。注射后不要用力按壓注射部位,避免揉搓,以免引起皮膚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禁忌熱敷,防止血管擴張出血。

    2.5增加壓迫時間和力度。若無凝血功能障礙,LMWH注射后一般壓迫時間為3min,力度以皮膚下陷1cm~1.5cm為宜,理論上3min可以使血液凝固,因此局部壓迫3min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發生率及大面積出血率;凝血功能障礙或大劑量使用抗凝劑者可適當延長局部壓迫時間,如冠狀動脈植入術后需要壓迫3~4min并加一定的力度。據王愛英等報道,按壓方法以3個手指用棉球壓迫3min,而不主張常規的棉簽壓迫,因棉簽面積小,容易移位,壓不準部位,即使增加了壓迫時間也容易導致出血。按壓時還應避免揉搓和熱敷。

    2.6注射器針頭不帶藥液。注射前避免排氣時藥液溢出,否則溢出的藥液可流到針眼周圍的皮內,形成小淤點和小淤斑。根據一次性注射器內及針頭殘留量為0.07~0.08ml的原理,低分子肝素采用注射器內少量空氣注射法,即用注射完后再推入0.1ml空氣,這就要求在抽吸藥液時可多抽入0.1ml空氣,有些廠家如速避凝自配套的注射器中就有0.1ml的空氣,在注射時先將空氣彈至活塞端,注射完畢剛好使0.1ml空氣遺留于針管部位,既可防止藥液帶入皮內引起出血又可大大防止藥液的浪費。

    2.7選擇細小針頭注射。以廠家專用配套注射器為首選,推注速度為45s為宜。

    2.8用藥后觀察。用藥后應加強對患者的觀察,護士在用藥期間及每次注射前后均應詳細檢查患者的局部出血情況及全身各系統有無出血傾向及其他不良反應。常見的有牙齦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如腹部注射部位出現硬結、瘀斑、疼痛等,應警惕有出血可能。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測血小板計數,出凝血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及肝腎功能等使凝血酶原時間維持在正常人2倍左右,不僅能產生抗凝作用,且不引起明顯出血。

    3.皮下出血的處理

    3.1冷敷。當發現有血腫形成時,立即報告醫生停藥,局部按壓30分鐘,以防繼續出血,后用毛巾包裹碎冰塊放局部冷敷,因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局部冷敷的時間可適當延長。在冷敷時注意防凍傷。

    3.2穿刺抽吸。如果血腫很大,經上述治療仍不能吸收消退的血腫,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或給予皮下血腫切開清除術,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操作完后用無菌輔料加壓包扎。如一次抽吸不凈,可進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腫消退為止。

    參考文獻

    [1]施秀英,任一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原因分析與研究進展.上海護理,2005,5(6):55-56.

    [2]黃和平,陳平.改進低分子肝素與皮下出血的關系.護理研究,2006,20(4):3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在线观看成人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久久久|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高清毛片a|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日韩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