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振興基本情況匯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根本在組織,加強農民工回引工作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復盛鄉多措并舉,真抓實干做細農民工回引培育工作。通過全鄉廣泛宣傳、完善政策、搭建平臺等方法,努力實現讓優秀農民工能回得來、留得住、站得穩,有發展。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前期摸排,我鄉優秀農民工XX人,在外務工人數XX人,已回引農民工XX人,其中黨員XX人,占優秀農民工總數的XX%,農民工村干部XX人,農民工后備干部XX人,有入黨意愿的XX人,有擔任村干部意愿的XX人,40歲以下優秀農民工XX人,占優秀農民工總數的XX%,高中及以上學歷人數XX人,占優秀農民工總數的XX%。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摸排,完善臺賬。一是通過摸排,篩選確定一批回鄉意愿強、創業基礎好、個人素質高的重點人員,精準對接,采取結對幫帶、政策宣講等方式,加強跟蹤。二是確定培養對象,建立優秀農民工信息臺賬,鄉村干部開展結對聯系培養,提升農民工的政治素養和回鄉意愿。實現農民工黨員發展計劃,今年已發展農民工黨員XX名。三是注重將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帶頭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返鄉農民工,建立“一卡一策”,專人跟進,支持其投入XX鄉都市近郊游計劃,發展特色農業,壯大集體經濟。
(二)深入開展調研,做好宣傳引導。由各村聯系領導帶隊,組織村兩委人員到村入戶開展農民工回引工作專項調研,與返鄉農民工召開座談會,加強交流、搭建平臺、宣傳政策,組織召開全鄉農民工黨建工作推進會,全面了解返鄉農民工實際困難與需求,為返鄉農名工提供支持并解決后顧之憂。
(三)做好回引對接,培養中堅力量。全鄉組織后備干部幫帶責任人落實到位,采取把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為黨員、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對有回村任村干部意愿的,采取一人一策一卡,加強跟蹤培養,把優秀農民工選拔為村兩委班子,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目前XX村已由返鄉優秀農民工擔任村支部書記,實行一肩挑,1人為副書記考察對象。
三、存在問題
(一)村兩委班子及后備力量隊伍建設不夠,村級后備干部缺乏,真正愿意服務農村,扎根農村的人少。
(二)宣傳力度還不夠。對返鄉政策、項目優惠條件的宣傳還未全面到位,很多優秀農民工對返鄉創業信心不足,不夠了解復盛鄉發展現狀,不愿返鄉。
四、下一步打算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進一步提升對農民工黨建工作的認識,進一步落實鄉干部包村聯系制度,實現對農民工回引工作的認識、責任、措施、工作的“四到位”,從而形成全鄉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細化臺賬,重點培養。細化農民工回引臺賬,從優秀農民工中選拔政治素質高、懂經營、善管理的能人為村干部、村級后備力量,科學規劃、努力把有入黨意愿的優秀農民工培養成黨員,把村干部培養成能帶領村級經濟發展的帶頭人,提高農村黨員發展經濟的能力。
一、基本情況
三嘉鄉地處正寧縣東南部,東接子午嶺林區,南與陜西省旬邑縣毗鄰,是正寧的南大門。轄7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3.6平方公里,耕地2.9萬畝,戶籍人口1866戶6216人。2013年建檔立卡初,省定貧困村4個,貧困人口518戶1990人,貧困發生率30.6%;止2019年底,剩余貧困人口4戶1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4%。
二、脫貧成效體現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頭號任務”,聚焦“減貧消貧”這一主線,矢志不移地破瓶頸、補短板,育產業、促發展,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變化。
培育壯大富民產業。立足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堅定不移走“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路子,不斷優化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主導產業培育,推廣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3500畝、地膜洋2000畝、油料作物950畝;持續推進塬面蘋果產業建設,建辦林坡、東莊蘋果成園示范點2處,補植蘋果1100畝、新栽750畝;采取“331+”模式,在支黨河川區建辦35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1處。
“一戶一策”產業扶持,按照“四類分類法”要求,采取“菜單式”扶貧模式,精準對接到戶產業,實施到戶產業扶持6戶3.4萬元,持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331+”資金入股,以農村“三變”改革為牽引,大力推廣“331+”產業扶貧新模式,優選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好的金牛實業、正寧鑫樂公司為承接主體,配股資金145.46萬元,帶貧197戶,有效解決貧困人口缺發展資金、無增收渠道等短板,實現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
合作社建辦,積極推進“一村兩社”建辦,按照“六有標準”、“十四個必備要求”,規范建辦運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4個,以中藥材、蘋果和畜牧養殖為主要發展產業;同時積極爭取資金,相繼投入資金30萬元,逐步擴大合作社發展規模,帶動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扶貧車間,投資20萬元,在川區新建中藥材初加工扶貧車間1處,實現偏遠川區貧困人口就近務工。
一、基本情況
筠連縣位于四川省宜賓市,地理上處于四川盆地南緣云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與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彝良縣、威信縣接壤,全縣幅員面積1256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是四川省革命老區縣,烏蒙山片區貧困縣。素有中國奇泉之鄉、中國苦丁茶之鄉、川紅故里、中國黃牛之鄉等美譽。筠連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秋短、霜雪較少,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栽培。據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顯示,筠連縣有各類中草藥1455種,其中人工栽培品種超過50種,主要有黃精、石斛、重樓、青蒿、天麻、砂仁、黃梔子、枳殼、薏苡仁、玄參、川楝子、等,野生中藥材有天麻、金錢草、魚腥草、半夏、土茯苓、骨碎補、夜交藤、夏枯草、盧竹根等。近年來,筠連縣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脫貧奔康和產業轉型的主導產業來抓,采取“公司+農戶”或“專合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目前已種植中藥材5萬畝,其中黃精2.5萬畝。筠連縣被列為四川省中藥材產業示范縣。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為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筠連縣于2015年2月成立了以劉朝平縣長為組長的筠連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組織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也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中藥材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縣財政每年安排30萬元工作經費支持中藥材領導小組開展工作,同時建立100萬元中藥材種植專項試點基金,對規模在300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大戶、合作社、生產加工企業給予扶持。并于2015年4月委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編制《筠連縣中藥材“十三五”產業規劃》,該規劃于2017年11月正式編制完成,為全縣中藥材快速、規模化發展明確了目標、路徑和方法,有效助推了全縣中藥材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強化基地建設。2014年10月,引進科創控股集團到筠連成立筠連縣六禾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在筠連建立100畝中藥材種植實驗、示范基地;主要試種黃精、白芨、射干、重樓、佛手等中藥材。通過試種,黃精、筠姜等中藥材得到公司和群眾認可,在全縣大面積推廣。2018年,全縣新建中藥材種植基地9657畝,其中黃精種植面積約5000畝,鞏固培育中藥材種植基地9610畝,并在我縣筠連鎮、塘壩鄉和騰達鎮建立200畝種苗基地,進一步為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三)強化龍頭企業培育。我縣堅持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快速壯大中藥材產業規模和延伸中藥材產業鏈的重要工作來抓,已培育龍頭企業2戶,其中四川藍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示范帶動群眾種植青蒿等中藥材1.5萬畝,在青蒿素提取、青蒿日化產品生產銷售、青蒿藥劑研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績;筠連縣中健科際黃精食品有限公司已在我縣建立黃精示范基地5000余畝,帶動群眾種植黃精20000萬畝,并入駐筠連縣工業園區,建立黃精產業園,第一條黃精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預計農歷新年后到位安裝。
(四)強化科技人才支撐。一是我縣已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成都中醫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二是聘請成都中醫藥大學張三印教授作筠連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顧問,聘請中國林場協會副會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碩士研究生廖正平作生漆產業顧問,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科技合作機制。三是與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在該校舉辦首期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班,培訓50余位中藥材種植技術骨干。四是中健科際黃精食品有限公司也聘請張三印教授、西南交通大學中藥研究所張國興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黃精研究所所長彭騰教授等6位專家在筠成立博士工作站,指導筠連縣研究、開發中藥材,有效保障中藥材產業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強做大基地。緊緊圍繞《筠連縣中藥材“十三五”產業規劃》,以打造“中國黃精第一縣”為目標,在全縣大力發展以黃精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基地。2019年,中健科際黃精食品有限公司再建立5000標準化黃精栽培基地,帶動農戶種植20000畝,使全縣黃精種植總面積達到5萬畝,再通過3年發展,到2022年,全縣黃精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同時,積極申報“筠連黃精”地理標志產品,把筠連縣真正打造成為“中國黃精第一縣”。
(二)抓好技術保障。支持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引進人才和技術,加強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野生資源馴化、有機種植等技術的研究,提高中藥材初加工、中藥養生保健和食療藥膳的技術和工藝,加大對黃精、筠姜等優勢品種的種植和精深加工研發力度。同時,抓好藥農、鄉村干部培訓,通過1——2年時間,確保每戶藥農中至少有1名家庭成員掌握適宜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基本實現戶戶有增收計劃,人人有致富門路。
(三)強化政策扶持??h財政設立中藥材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中藥材規模種植。同時,設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風險基金,撬動金融機構資金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搭建好銀企合作平臺,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加大企業服務力度,開辟中藥材企業綠色通道,通過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切實為企業發展解決問題和困難,幫助企業盡快成長。
(四)構建市場體系。鼓勵藍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中健科際黃精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針對性接觸高端醫藥企業,做好宣傳推介,力爭引進更多企業、醫藥集團。對成功引進的企業,政府在基地建設、飲片加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