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歷史教學隨筆范文

    初中歷史教學隨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歷史教學隨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歷史教學隨筆

    第1篇:初中歷史教學隨筆范文

    關鍵詞:高效歷史課堂 教師角色 正確定位

    長期以來,中學歷史課程追求知識本位和學科中心,以向學生傳授完整、系統的歷史學科知識為目標,提倡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真正體現,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板書,學生記;教師講解題目,全班學生依葫蘆畫瓢,教師沒有給學生留下發展、創造的空間,壓抑了學生的發展意識。

    當前教學改革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確立起來。結合歷史新教材的目標與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對新教材及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嘗試:由原來的一個準備,全班等候;一人板書,全班筆記的授課方式改為全班積極準備,踴躍參與教學,走上講臺的形式。

    轉變老師角色,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中,一是解決好老師的角色轉換,即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高中歷史教學由歷史老師一人唱主角變為大家都來唱的課程,老師更多地要營造民主、和諧、熱烈、開放、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學過程中能得到全面發展。二是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即在教學中老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提倡教師積極引導參與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景、收集資料、課堂模擬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求、體驗歷史過程,使教學過程的信息傳遞由“教師學生”的單一途徑變為“教師學生”、“學生教師”、“學生學生”等多元途徑,真正使歷史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學生主體、老師主導的新天地。

    由課堂的主宰到課堂的輔助

    傳統的歷史課堂,基本上采取“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方式很容易演變成注入式的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結果學生不是興味索然,就是消化不良,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權利、時間、空間和快樂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在課前認真預習、準備,上課時充分展示,把一節課的三分之二時間交由學生掌握,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重要的主導作用,在學生講完后,進行合理、公正和鼓勵他們的評價。但是由于高中歷史新課程內容專題化的知識體系,與初中歷史課程的距離驟然增大,深度和難度也大大增加,而學生對教材所用知識把握的深度不夠,不能準確分清楚重點和難點,思考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歸納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欠缺。所以在只占每堂課三分之一的教師的講解時間里,就要求教師必須要講得精彩、講得精當、講得明白、講得科學。突出講解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果關系;分析歷史事件的本質,比較重大歷史事件的異同,對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客觀評價,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應用歷史為現實服務的能力。

    1、教師在課堂上要變“牽引”為“引導”

    今天的課堂中,教師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然后在教師的牽引下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的空間和權利。試問:這樣做究竟要把學生引向何方?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在哪里?這樣的啟發教學能起到正確引導學生的作用嗎?依我看,與其說是引導,倒不如說是“牽引”,因為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被抹殺了。而且被動地跟著教師轉。

    所以說,當今的課堂教學重要的一條是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因為,教學方式的變革的背后是師生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改變,也最能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學習從形成到發展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與教學過程的本質特征是有很大關系的。實踐證明,接受式學習至今仍是最為經濟、有效、快速的教學方法。但是,也有許多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錯誤,認為要實行探究式學習,就要拋棄傳統的接受式學習。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教師難于控制課堂而覺得無所適從;采用接受式教學方法的教師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教師對課堂要有精心的設計和系統的反思

    首先,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節。幾乎所有的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著、自信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學生,而很多教師卻沒能做到超越教材,沒能做到在課堂上遇到突發事件要準備好保持鎮定,隨機應變,從容應對的教學機智,以及克服困難需要教師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執著精神。其次,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設計知識呈現的方法,設計邏輯思維的過程,設計與學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師理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隨時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教學活動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而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游離于學生思考和生生互動之外的。再次,教學實踐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新課程特別強調反思,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而許多教師更是上完課以后書本一夾就完事。很少做到將課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時記錄下來,更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系統反思,寫出隨筆、碎思之類的教學感悟了。

    3、更多地關注學生歷史學習方式的改變,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課程改革的難點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中,我們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為科學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其中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老師將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意見的傾聽者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教師要運用教學策略,盡可能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躍起來,引導學生樹立與時展相適應的歷史學習觀,以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和堅韌的毅力,主動參與歷史學習,將身心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合理地安排學習程序,采取適合自己個性的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形成科學的歷史學習方式。老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老師應精心設疑,以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從而多給學生交流表達的機會,多為學生創造歷史考察、調查、探究的機會,組織課堂討論、辯論會、演講會、展覽會等活動,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使高中歷史新課程真正進入全新的軌道。

    4、放手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增長才干

    知識是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知識最終是在使用中獲得其意義、效果和價值的。實際上,對社會有用的并不是我們頭腦中擁有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所恰當地使用的知識和技能。遺憾的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注重學生是否擁有知識,擁有知識的量有多大,并沒有關注擁有什么知識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只關注知識的靜態存在,而沒有注意到知識的動態運轉。同時從書本到書本的學習無法像從做中學那樣,能夠從實際面臨的多種不確定性中獲得直覺和激發洞察力,以及從排除實際困難的試誤中發現新問題、開拓新思路。脫離社會生活實踐的學習,難以帶來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躍升。

    我們過去的教材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關注是不夠的,如現在還在大部分省市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高一《中國近代現代史》上下冊、高二《世界近代現代史》上下冊所設的活動課僅有3課。即《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的活動課“你怎樣評價”、《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的活動課“你如何評價拿破侖”、《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的活動課“了解聯合國、評價聯合國和參與聯合國事務”。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歷史教材在突出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感悟學習、自主學習的理念下,設計了大量的活動課,初步改變了過去歷史課“讀書多,活動少”的局面。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歷史教材活動課統計

    必修1

    探究活動一 從1913年的一份問卷測試談起――歷史問卷分析研討會

    探究活動二 多民族凝聚的中華民族――嘗試自編教材

    探究活動三 伊拉克戰后的重建問題――模擬召開一次聯合國會議

    必修2

    探究活動一 中國民生百年變遷(20世紀初―21世紀)――歷史展覽

    探究活動二 關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討論

    必修3

    探究活動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歷史小論文

    探究活動二 走進歷史文化名人――與歷史文化名人對話

    選修1

    探究活動一 改革與發展

    探究活動二 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

    探究活動三 改革成敗的機遇與條件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素質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動。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對新課改的挑戰,如何讓我們的課堂真正活起來呢?我認為:

    1、教師要學會與學生合作、交流

    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合作與交流者。教師勇于蹲下來看學生,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不僅是身體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師生平等,調動起師生合作的積極性,才有利于師生的交流。

    2、教師要學會傾聽、賞識和激勵

    新課程重視了學生知識的交叉、綜合和滲透,這對于向來認為“隔行如隔山”教師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怎么辦?這就要求教師要真誠的學會傾聽,和學生共同探究,共同發展。同時教師又是一名成功的賞識者,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件“小事”,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在成功中長在,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新的教學方式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怎樣學,教師就怎樣教,這就要求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學習,拓展知識面,豐富教學素材。

    總之,當今的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我們教學的改革,還要適應我們社會的改革,為推動人才建設盡我們的全力。要學生創新,向學生講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有責任對自身觀念和行為進行創新,才可以適應教學上的創新。教師應該肯定、鼓勵、引導學生去按照正確的方向進行探究,然后讓學生享受成功,達到我們多方面的教學目標。

    參考書目

    [①]鐘啟泉:《課堂改革:學校改革的中心―與日本佐藤學教授的對話》《全球教育展望》2004、3

    [②]王維榮:《再現歷史:六項有力的建構主義措施》《學科教育理論研究》2000年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亚洲午夜成人片|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69|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69|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看| 成人免费黄网站| 怡红院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