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畢業贈言課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校史資料征集工作
任何高等院校,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學校的歷史,就是一代代教職工艱苦創業的奮斗史,它真實全面地反映幾代人辦學的優良傳統,展示學校厚重的歷史和成就,是學校發展歷程的反映與總結,是一部生動感人且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教材。
近年來,學校校慶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同時作為校慶的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在進行校史研究,編寫校史并建立校史館。使之能更全面、真實地記錄學校建校以來的發展歷程,更生動地展示學校建設和發展面貌,讓校史館成為宣傳學校、聯系校友、傳承精神的重要基地,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學校進行勵志教育的重要陣地。
收集資料、征集實物是校史研究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工作。同時,校史資料征集工作又是一項復雜、艱苦、細致的系統工作,牽涉到方方面面的人、事、物,需要周密組織,廣泛搜集材料,認真地進行整理,創新性地開展編撰并加以利用。
明年我校將舉行校慶活動,筆者結合我校實際,現將我校在校史征集工作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和大家進行探討。
一、明確校史征集來源
由于時代久遠,地域跨度大,史料的收集十分艱苦,我們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主動出擊捕捉信息,充分挖掘資源。校史征集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利用現有的資料
檔案館是校史資料的主要來源。檔案是校史的基礎和依據,校史必須是以真實可靠的檔案材料為基礎的。檔案是隨著學校的建立而產生,發展而積累的,它具有歷史的傳承性。我校檔案館內存有豐富的檔案,含蓋教學、科研、基建等部門的各種信息,并且信息以紙質、數據、圖片、聲音等各種形式保存,資源浩瀚。它為校史征集提供了現有資料。
除了校檔案館,我們還可以去上級檔案館查詢資料,有些歷史資料可能在校檔案館沒有保存,但上級檔案館內會有收藏,或在兄弟院校檔案館也有可能收集到學校某個發展時期的有關珍貴史料。
2、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史料
我校每年都要通過新聞媒介,在報刊、網絡上刊登校史資料征集公告,向校內各單位和教職工、校友、離退休老同志及其家屬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征集校史有關資料和實物;其次,向學校院系、黨政管理、校辦產業等相關部門征集資料也是校史資料積累的重要來源。
3、登門走訪和座談回顧,這種方式征集主要針對老領導和老校友。由于老領導和老校友閱歷豐富,甚至掌握不少鮮為人知的校史。因此,對他們掌握的資料進行匯總和記載非常重要。我校檔案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成立了校史征集學生記者團。他們分組走訪親歷我校建設發展的歷任校領導、老教授、教職工和校友,尋訪他們奮斗的足跡,挖掘、收集校史資料。同時校檔案館校史征集學生記者團成員將對受訪者的校史實物進行收集和整理,豐富校史資料的內容。通過大家的努力,校史資料尋訪工作得到了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在采訪過程中,對學校有著深厚感情的老教授向記者團成員們提供了珍藏多年的實物和照片給校檔案館。通過這種方式,采訪各個歷史時期學校建設和發展的見證人,也鼓勵他們通過寫回憶文章、口述或提供各種材料的形式提供學校發展的重大事件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二、明確校史征集的范圍和類別(按表現的形式校史征集分以下四類)
1、文書資料:反映重要發展史實的文件、題詞、講稿、章程、論著、書刊、手稿,會議記錄、口述記錄、電話記錄、錄音整理稿,印刷品樣本、通訊錄、賀信、賀電,有代表性的往來公函、私人信件、日記等。
2、影像資料:照片、錄音帶、錄像帶等。其中照片主要包括領導視察類、學術交流類、以及反映學校日常教學、科研工作的,校內各種慶典、會議、活動的,校園風貌的,翻拍以前的老照片等。
3、實物資料:教學科研成果實物、校內通用證件(如工作證、學生證、借書證、校徽、畢業證書、畢業生名錄、畢業紀念品及其他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教案、教材、試卷、教具模型,名人上課資料、課件交流材料。錄取通知書,畢業派遣證,校內使用的票證等,有關領導及國內外友人的題詞、贈言手跡和相關報刊以及有紀念意義的各種紀念品。
4、其他:電郵、網絡交流信息等。
三、明確校史征集方式
1、接受捐贈。對于無償捐贈者,校檔案館頒發《收藏證書》以資表彰,捐贈物品根據陳展的需要在校史館永久陳列,并注明捐贈者。2、代管與復制。對珍貴的資料、實物,學校可代為保管,或復制后返還原件。原件或復制件在校史館展出,并標明物件出處。3、出讓購買。對愿意將校史資料、實物出讓給學校的,可與校檔案館聯系,雙方協商后由學校購買收藏。4、文字或口頭提供。對本人或他人在校期間工作、學習、生活狀況撰寫文章的,可以紙質或電子郵件方式送寄學校。對德高望重、閱歷豐富、年邁體弱的老校友,學校可派人前往協助記錄整理。
2、組建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
校史征集工作是一件要求高、責任大的工作,而且沒有即得利益。參與校史資料征集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綜合素質高,還要具有較高的學養和功力。筆者認為應該由學校相關的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牽頭負總責,邀請熟悉學校歷史的退休老同志及史學專家牽頭,調派合適的工作人員。他們都要善于把握原則、鑒別良莠、處理資料、整理編寫,特別是參與一線征集工作的人員,需要保持較高的敏感性,隨時注意積累資料,善于挖掘資料,善于與人交流,善于保管和及時處理資料。如果沒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細心、是做不好資料征集工作。
校史資料的征集是長期性和階段性的。對于一個學校的歷史來說,校史征集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在日常工作中要隨時注意收集、積累和整理。工作方案要有穩定性、延續性。對于階段性的校史征集工作,比如明年我校將舉行校慶需要編纂校史,建立校史館等需要集中性的收集資料的特殊時期,就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開展相關工作。方案內容包括資料征集的目的和意義、計劃任務、內容、 起止時間、工作人員組成、主要來源、表現方式等。在一個階段征集到所需要的材料,并根據要求進行整理,表現為具體的某種形式,用于特定的場合或途徑。
校史征集只是校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只有經過整理、分類、編目,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我們才能獲得最真實、最有用的資源。
參考文獻:
[1]陳小影、呂瑛姿、金淵博、雷曉蓉.淺談校史資料征集工作[J].現代企業教育,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