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統計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統計技術論文

    第1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1.統計復用參數設置

    通過進行最高碼率、最低碼率以及優先級等參數的設置與調整,能夠優化信號傳輸系統。在保證統計復用組內帶寬充分的情況之下,通過調整最高碼率,讓其與輸入碼流一致,能夠使得節目碼流全都通過統計復用器,從而保證了圖像的質量。調整最低碼率,能夠有效地過濾掉噪聲大、質量差的碼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而提升了信號的整體質量。另外,對TS流設置優先級,在統計復用器的處理過程中,通過運行統計復用算法,實現對TS流的優先級控制。根據節目的收視率和輸入信號的質量進行精心調整,可以使得有線數字節目運營商受益。

    2.統計復用技術的應用研究

    2.1統計復用技術在互動電視系統中的應用

    視頻點播是互動電視的重要功能。用戶通過STB發射點播信號,通過CMTS回傳通道,將點播信息發送到VOD服務器,互動電視系統中的VOD服務器在接收到點播請求之后,將點播的節目數據流SPTS輸送到各地市的交換機中,通過交換機將信號輸送到分機房的IPQAM設備上,經過調制后,將信號進行發射,最后由機頂盒中的接收天線進行接收,完成視頻點播服務。隨著各地加大互動業務的推廣力度,用戶的點播數也產生了大幅度的增長。然而,在點播高峰期,視頻通道的負荷可達80%,視頻通道與用戶需求之間產生了較大的矛盾,為滿足用戶的點播需求,必須擴大視頻通道,而視頻通道的擴容成本高,建設周期長。另外,有些地區的分機房的IPQAM設備不足,也無法滿足用戶的點播需求。在這樣情況下,通過引入統計復用技術,能夠在不影響畫面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對視頻服務器要輸出的TS流進行管理,實現單頻點TS流增加50%的效果。這就相當于擴大了50%的視頻通道容量。另外,在一些點播熱點區域,利用統計復用技術,電視臺通過修改前端的相關參數,就能夠將服務器要發出的信號進行壓縮,節省通道的占用,在點播量出現下降的時候,通過恢復相關設置就能實現功能的恢復。利用統計復用技術實現了互動電視系統的“軟控制”。

    2.2統計復用技術在地面數字電視中的應用

    MPEG—2作為較為成熟的一種音頻視頻編碼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有線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制作數字電視節目和視頻光盤等領域。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由于地面傳輸環境的復雜,容易發生多徑反射現象,容易發生信號的衰減,而且傳播過程中干擾信號多,因此信號傳輸通道的負荷量就比較低。在一些縣級電視單位,無法直接復用衛星信號的TS流,加之,頻率資源有限。因此,往往會在一個頻點中壓縮8~10個以上的電視節目,影響了節目的畫面質量,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利用統計復用器能夠實現對MPEG—2傳輸流的再復用,完成多節目的傳送,實現數字電視節目的傳輸。僅1U高度的統計復用器就能夠對192個HD數字MPEG—2業務的碼流進行重組、復用以及碼率轉換等。而這些MPEG—2業務可以是音頻、視頻,也可以是SPTS、MPTS。而且利用統計復用技術能夠直接復用衛星TS流,減少了中間環節,智能地對輸出的節目碼流進行分配,保證了數字電視節目的圖像質量。另外,在一些縣級地面數字電視廣播中,實測碼率僅為1.6Mbps,采用統計復用技術后,提高了圖像分辨率,在42英寸的液晶電視機上畫面質量仍然為人們所接受。

    3.結語

    第2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簡單隨機抽樣是最典型最常用的抽樣方法,該種抽樣是先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依次編上0,1,…,N-1的號碼,然后利用計算器或計算機產生0,1,…,N-1中的隨機數是幾,就選幾號個體,直到抽到預先規定的樣本數.所以抽樣最核心的的一步就是要產生隨機數1.計算器產生隨機數一般的計算器上都有隨機函數RANDI,先在計算器上按下PRB鍵,再按下RANDI,接著輸入整數a和b(a<b),不斷按下Enter鍵就可以得到多個a,b之間的隨機整數,得到哪個隨機整數就選與編號對應的個體.2.計算機產生隨機數利用計算機自帶的excel軟件可以輕松方便地得到隨機數,可以這樣做:如在A1單元格輸入:Int(1000*Rand()),再按下Enter鍵,就可以得到一個0~1000的隨機數,這里Rand()產生一個0~1的隨機實數,再乘以1000則可以得到一個0~1000的實數,Int()是對0~1000的實數取整,于是得到0~1000的隨機整數.若要取100個樣本,再一直填充到A100單元格即可,得到哪些隨機整數就選與編號對應的個體,利用excel軟件可以產生得到的隨機數不僅具有客觀、公平性性,而且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提高簡單隨即抽樣的認識,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計算機excel軟件制作統計圖表

    做統計時往往收集的數據是非常的多,需要對這些數據分析、整理,從中獲取相應的信息,統計圖表就是分析數據和展示信息的重要工具.如現在需要對我班數學成績進行統計,導入成績后,先分成(70,90],(90,110],(110,130],(130,150]各組,接著在要顯示的單元格中輸入COUNTIFS(B:B,“>=70”)-COUNTIFS(B:B,“>=90”),按下回車鍵就得到(70,90]的頻數,類似的改下各函數的參數得到各組的頻數,然后點擊插入菜單選擇插入圖表,例如我們選擇“條形圖”,就會出現下圖:

    三、利用信息技術計算計算數字特征

    在做統計時,很多時候我們要計算數據的數字特征,包括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標準差等,以便詳細地分析數據的信息,它們能幫我們更準確地做出決策.1.利用計算機excel軟件計算數據的數字特征計算機excel軟件能很方便地計算數據的數字特征.平均數可以按照如下步驟來進行:輸入數據后在空白單元格處點擊菜單中的fx鍵,在對話框中選擇AVERAGE,拖動鼠標,選中剛才輸入的數據,按下回車鍵,于是這個單元格就顯示了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也是平均值的一個影響因素.所以在統計中,眾數常常被作為一個考察量來進行考察,在要顯示眾數對應單元格中輸入公式:=MODE(A1:A60),這樣就得到了第A列的眾數,若要進一步知道眾數105出現了多少次,只需在空白單元格輸入=COUNTIF(A1:A60,105).標準差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數值越大離散程度越大,數值越小離散程度越小,在要顯示標準差的單元格輸入公式:=STDEV(A1:A60).2.利用科學計算器計算數據的數字特征.現在市場上的很多計算器都可以用來計算數據的數字特征,可根據如下步驟來進行(不同型號的計算器步驟略有不同).(1)首先打開科學計算器,按2ndDATA鍵(“STAT”),再利用方向鍵選擇1-WAR,并按下回車鍵確認.(2)輸入數據,按下DATA鍵后,輸入第一各數據,接著按向下的方向鍵,輸入該數據出現的次數,重復上述步驟,直到輸完最后一個數.(3)結果顯示,按下STAT-VAR鍵,然后利用左右方向鍵選擇x-,屏幕上顯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選擇σx,屏幕上顯示這組數據標準差.(4)退出,得到所有結果后,按下2ndDATAN鍵后選擇CLRDA-TA可以清除剛輸入的數據.若按下2ndSTATVARENTER鍵清除數據并且退出系統.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一些統計過程中的步驟,簡單易學,不僅能為學生呈現圖文和聲像,而且還能提供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式界面,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為學習者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條件,有助于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劉春生 單位:江西省龍南中學

    參考文獻:

    [1]廖東.試論多媒體在概率統計教學中的應用[N].科技創新導報,2010.

    第3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1.1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含義以及作用

    計算機通信技術是通過新興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相結合得到的,它是一種計算機與計算機彼此之間進行傳遞信息的手段。由于計算機通信技術具有較高的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較高的存儲記憶的能力,操作簡單方便,在信息處理系統以及辦公室自動化系統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計算機通信技術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以傳輸方式作為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直接式和間接式兩類;(2)以傳播領域作為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局域式、廣域式和城域式三類。通過使用計算機通信技術,人們能夠遠距離地進行信息交流。計算機通信技術通過連接多臺計算機線路的方式,組成一個整體的計算機信息通信網,能夠實現共享網絡資源,促進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還能充分地發揮計算機的效能。

    1.2計算機通信技術主要的特征

    (1)計算機通信技術有較廣的適用范圍。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形式有很多的類型,它是通過二值信號進行傳輸和再現的作用,能夠在文字和圖像等多媒體通信技術中使用。同時,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能夠下載電影和電視劇,還能進行視頻聊天等。(2)計算機通信技術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數據信號是通過使用二進制的方式來表示的。使用這種表示方法可以提高計算機通信運行的速度,易于進行噪音處理。在人們的信息交流中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有利于保障傳輸的信息質量。同時,還能提高計算機的運行效率以及傳輸通道的流通性。(3)計算機通信技術有較高的傳輸效率。計算機通信技術的信息傳輸主要是以數字信息進行傳輸。通常情況下,模擬信息每分鐘能夠傳輸1.8億個字符,數字信息每分鐘能夠傳輸48萬個字符。通過模擬信息和數字信息之間的對比,能夠看出,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傳輸效率要比模擬信息的傳輸效率高。(4)計算機通信技術有較短的等待時間。計算機通信技術在進行通信的時候,一秒鐘能夠傳輸25%的數據,5秒鐘就能傳輸一半的數據,可見,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等待時間比較短。

    2新時代背景下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

    2.1微電子技術在計算機通信技術中的應用

    在通信領域應用比較早的是微電子技術,同時,在多媒體通信中應用得也比較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發展。當前,微電子技術具有簡單的通信程序和較高速率的分組交換設備。高速的分組交換技術主要有異步傳送模式和幀中繼技術兩種。異步傳輸模式主要在局域網和廣域網中使用,而幀中繼技術主要用于局域網互聯和圖像傳送等領域內。

    2.2光線通信技術在計算機通信技術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通信技術中應用光纖通信技術,有利于提高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傳輸效率和性能。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數據通信速率的提高,在網絡技術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數據接口,這種數據接口是分布式的。這種分布式的數據接口的速率比較高,可靠性也比較高,同時,能夠進行遠距離的信息傳輸。在計算機通信技術中應用分布式的數據接口,把原先局域網傳輸的速率上升到了數量級別上。這種分布式的數據接口還能夠處理一些在城域網和局域網中出現的問題。

    3計算機通信技術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應用現狀

    3.1計算機通信技術在多媒體技術中的應用

    計算機通信技術在多媒體技術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多媒體技術向多媒體化通信技術的轉化。在采集多媒體的信息時,可以通過計算機把多媒體和通信技術進行結合來獲取信息。同時,還有對處理后的信息進行存儲的能力。在多媒體中使用通信技術,能夠打破多媒體技術在傳統工業中發展的限制,有利于實現數據、語音和視頻的一體化。多媒體化通信技術的實現和發展,帶動了許多領域的發展,例如,網絡電視和視頻教學等。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新穎的教學方法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視頻教學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還能減少教學的成本費用。

    3.2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了遠距離信息通信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了遠距離信息的通信。使用這種通信技術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樣化,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人們在家就能辦公,能夠通過QQ進行聊天、視頻,還可以跨越國界進行交流。使人們之間能夠更方便地進行遠距離信息的交流。使用計算機通信技術還擴大了人們的交際范圍,人們可以進行網上購物、訂票等,節省了人們的時間,打破了在地域購物的限制。

    3.3無線計算機通信技術

    無線計算機通信技術最開始的目的就是能夠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收到和使用信息。當前,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計算機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收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新時代背景下應用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意義

    4.1計算機通信技術提高了教育的質量

    在教育領域使用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了遠程教學。當前,國內進行遠程教學需要依靠通信衛星來實現,遠程教學的教學模式都是開放式的。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在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局限。采用遠程教學方法能夠擴大教育面,還能夠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遠程教學還能減少學校投入的人力資源,降低教育成本。采用遠程教學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2計算機通信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計算機通信技術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節省了人們的時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例如,人們可以在家進行網上購物,可以通過QQ來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還能夠在家辦公。節省了人們的時間,還方便了人們的消費。

    4.3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第4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在網絡的數據通信當中有很多的網絡通信方式,而不同的網絡應用是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網絡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的。現階段較為常用的網絡通信方式有單播、多播通信以及廣播通信這三種,其中單播通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于網頁的瀏覽等相對比較簡單的網絡通信環境中,而多播通信一般都是用于會話,比如說視頻通話這一類的。而廣播通信的使用范圍與多播通信大致相同,但是廣播通信的通信對象是不受通信限制的。我們這里所說的這三種通信方式是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還有其他的一些通信方式也被運用魚不同的網絡應用中。

    2網絡編碼

    2.1網絡編碼的基本原理

    網絡編碼較為全面的定義了網絡結點輸入和輸出的關系,中間結點一旦具備編碼條件,那么中間結點就會對其所接受到的數據按照相應的方式進行編碼方面的處理。當編碼的數據被逐漸的傳送到后續結點之后,后續結點可以進行編碼,也可以不進行編碼,如果有需要還要進行編碼的話,這時就要對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進行一次編碼,然后傳輸,經過不斷的反復編碼傳輸,最終就會實現所有的編碼信息都能夠到達目的結點。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結點通過對信息進行譯碼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結點所發出的基本信息了。

    2.2網絡編碼的構造方法

    在對網絡編碼的研究當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結點要根據哪種方式對所接受的數據分組進行編碼組合。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網絡編碼的構造方法進行了相應的分析探討,比如說采用的編碼系數選擇方式,分組編碼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體的表現是根據編碼結點分組進行編碼操作的方式,其中線性網絡編碼主要表現是結點對所接受的數據分組實行的是線性編碼組合型操作,不然編碼的工程就會變為非線性網絡編碼。我們根據編碼系數的選擇方式,把網絡編碼構造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確定性網絡編碼,另一種是隨機網絡編碼。這兩種編碼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確定性網絡編碼構造方法的編碼系數是根據某一種算法進行確定的,而隨機網絡編碼中編碼系數是從伽羅符號中隨機進行選擇的,因此隨機網絡編碼構造方法在整個的網絡編碼系數選擇中占據著靈活性的地位,這也是隨機網絡編碼構造方法的特點。我們根據編碼在網絡系統中的具體實現過程,將網絡編碼分為了兩種編碼形式,一種是集中式網絡編碼,另一種是分布式網絡編碼。集中式網絡編碼是在編碼的過程當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網絡拓撲,根據全局網絡的情況來分配相應的編碼系數,這一編碼形式并不適合拓撲變換較大的無線網絡。分布式網絡編碼僅僅需要了解網絡當中一部分拓撲信息就可以進行相應的編碼操作,而且分布式網絡編碼還具有較為良好的應用性能。

    2.3網絡編碼應用網絡數據傳送的研究

    網絡編碼是一種編碼和路由信息交換的技術,在傳統道德路由方法基礎上,通過對接收的多個分組進行相應的編碼信息融合,以達到增加單次傳輸信息量的作用,從而提高網絡的整體性能。網絡編碼最開始提出時是因為多播技術,網絡編碼最初是為了提高網絡多播的數據速率,而隨著網絡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網絡編碼在其他的領域也逐漸有了優勢,比如說提高網絡帶寬的利用率,從總體而言,對網絡編碼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網絡的實際吞吐量,進一步的減少了數據分組的傳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據傳送的功耗,由此我們看出網絡編碼為網絡的數據傳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徑。

    2.4基于網絡編碼的數據傳送技術研究趨勢

    隨著基于網絡編碼的數據通信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出現了很多新的理論,但是網絡編碼所面臨的問題也隨之增多,尤其是網絡編碼的網絡數據傳送技術問題,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仍然面臨著許多難題需要我們去逐一解決。

    1)網絡編碼復雜度得到降低

    現階段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在提高網絡編碼效率的同時降低網絡編碼的復雜程度。這會涉及到網絡編碼的相應網絡開銷,這也是作為網絡編碼性能評價的內容之一,還有就是在網絡編碼實用化的過程當中,逐漸控制網絡編碼的復雜程度,減少網絡編碼需要的額外的計算量,從而降低系統的實施成本。這對于網絡部署以及應用網絡編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數據傳送可靠性研究

    保證網絡性能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網絡數據傳送的可靠性,現階段對網絡數據傳輸可靠性的網絡編碼研究主要是根據多徑路由展開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網絡編碼中的數據傳輸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動態的網絡環境當中,分析研究提高網絡編碼數據傳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3基于網絡編碼的數據通信技術的相應解決方案

    1)在對網絡編碼的網絡協議結構研究當中,其出發點主要向三個方面集中:一是較為系統的分析網絡編碼在各個協議層與現有協議相結合的參數,其目的是為了讓應用網絡編碼提高網絡的系統整體性能;二是設計相應的對應網絡性能指標的線性規劃模型,以便求解出線性規劃模型的最有設定;三是提高各個協議層之間的信息反饋機制來實現參數的實時調整。

    2)在對網絡編碼時延約束控制的研究當中,針對數據在網絡中各個結點頻繁的參與編碼和解碼的操作,使得數據編碼時延逐漸成為了網絡數據傳送累積時延的主體,基于此種情況,我們在網絡編碼的實際應用當中,提出了基于數據傳送時延約束的網絡編碼模型,這一模型的出現在較大程度上對傳送時延進行了優化的控制;與此同時我們還引入了數據傳送信息反饋機制,以此來促進數據在網絡結點中的及時有效傳送。

    4結束語

    第5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兒童最初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認知大多來自于對事物的感官印象,因此,兒童類書籍裝幀設計應該是既有解說性的文字描述還要有形象活潑的圖形搭配的,對于兒童書籍來說插入和圖形占據一半以上的內容,又因孩子向來是最有想象力的,所以我們要運用孩子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形象得到孩子們的認可,在插圖和圖形的選擇上應大量插入生動可愛的形象充分調動他們的視覺和豐富想象。為兒童書籍搭配插圖和圖形首先需要了解兒童的心里發展需求,才能更好的把我他們對讀物的特殊要求。在兒童的世界里動物也可以說話的,星星是五角形的,月亮睡覺會戴帽子,有長觸角的外星人于是才有了這樣的插圖:小鴨子比奶牛還大;小魚會長翅膀飛;烏龜比梅花鹿還快這樣使得閱讀的過程變得更為有趣,書籍自然也成為了孩子愛不釋手的好朋友。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困惑,兒童們究竟喜歡什么樣的形象呢?我們可以通過兒童們自己畫的畫和一些孩子們喜愛觀看的動畫片來找答案,綜合來看,大多數畫以及動畫片里面都是他們心中一些美好的形象,表現的是一個現實和理想結合的世界,在描繪周圍事物的同時也加入了很多想象的東西。這也決定了兒童書籍裝幀設計必須在插圖設計上有所創新,設計者必須打破成規尋求新的東西,力求在審美趣味上和兒童達到統一。

    二、開本形式

    兒童書籍采用的開本一般偏大,大開本的好處在于畫面大且清晰,有利于渲染氣氛,另外,大的開本也能夠快速有效的吸引兒童的眼球,從而強烈的刺激著讀者們的視覺,讓他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不過也有可以設計成小開本的兒童書籍,比如口袋書。還有為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采用特殊的開本形式,設計成不同的動物外形,這樣書籍也能變成一種玩具,可隨身攜帶隨意翻閱。最近幾年市場上還流行一些趣味兒童書,他們除了有閱讀性和趣味性還有很大的互動性,別致的開本設計能讓原來一本普通的兒童讀物變得趣味十足充滿了新奇與樂趣,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書籍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獲得愉悅。

    三、材料和印刷工藝

    書籍設計中,材料作為主要的呈現載體,使讀者在閱讀上直接的體驗到了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的“五感”。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如今書籍中材料的種類已經十分廣泛。而兒童類書籍和成人的書籍有所不同,很多時候兒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把書籍當做一種特殊的玩具,因此對安全性的要求便非常的高了,要避免造成兒童書籍過重現象過硬以免傷到兒童。所以除了考慮用傳統的紙張外,更多的是采用一些自然環保類的材料比如:布料、皮革、織品,在一些書籍中為了達到質感和觸感上的統一可采用少量軟質的人工材料為輔助材料,這樣有利于兒童更真實的認知和體驗這個世界。印刷是實現書籍設計的最后一個步驟,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它讓文字、色彩、圖形、材料等零散的東西被賦予涵義,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東西,成為一本本兒童書籍。同樣,在兒童書籍裝幀設計中,印刷工藝也影響著書籍的品質,完善的印刷工藝自然也能完美的體現設計者所要傳達的設計理念,這樣就可加深書籍的五感體驗。

    四、情感融入

    真正可以打動小讀者的是設計師通過書本中所傳達的真摯感情,它才是書籍裝幀藝術真正的靈魂所在,只有融入自己的情感進行設計,兒童在閱讀時才能有所觸動,讓書籍成為情感交流的橋梁,連接設計者和小讀者的內心世界。書籍裝幀設計師的情感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首先要了解書籍的內容。

    讓自己置身于兒童的心境中去領悟那種感受,并以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現,然后再去設計和創造,這樣的設計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的。

    2.和兒童有情感交流。

    書籍的裝幀設計效果最終都需要通過材質的選擇、插圖的選取、以及版式和封面設計來得以表達,每一種設計應用都有其固定的心理感受,都能讓兒童與設計者產生共鳴,體會到快樂和憂傷。這樣就需要我們去和兒童有很好的情感交流去了解他們心里的喜好,以此來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五、結語

    第6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處于不斷的完善和進步中,需要堅持不懈地探求更加強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應用性,這是其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的目標。但是,面對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很多計算機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為此,尋求具有更強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是當前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要對計算機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開拓思路,革新技術,實現功能的專業化以及各種配件的高度結合,將計算機對數據的信息處理變成對知識的轉化和處理,將知識進行整理,代替數據庫,使計算機技術更具綜合分析的能力,實現功能的全面升級。

    2通信技術概述

    在當前的通信業中,業務類型比較多,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就其本質,仍是對信息時間和空間的轉移的追求,也就是說,把不同形式的信息通過網絡,快速、準確地進行傳送。(1)根據通信產業的不斷發展,其包含諸多業務類型,通信手段和方式呈現不斷的更新和完善。通信技術的目標就是將信息進行原始的傳輸和轉移,也就是說,借助通信手段,網絡作為傳播的途徑,實現信息準確、迅速、可靠地傳遞。(2)當前,通信技術發展不斷進行更新和升級,主要是針對數據傳輸的信道、傳輸技術以及傳輸的全方位進行改進。在數據傳輸的信道方面,主要是開發和研究了多種信道類型,拓展了光纖、微波信道以及衛星通信等多種渠道;針對數據傳輸技術,主要開發和應用了數據交換技術、頻帶傳輸以及數據通信網等技術;另外,多媒體技術彰顯優勢,移動和數字通信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3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融合發展

    3.1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融合的表現

    信息技術發展主要借助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來實現,使計算機技術進步,引起了通信技術的飛躍,人們所享受到的通信業務更加豐富,品質更加高端。計算機通信技術計算機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統一。在這一研究領域,主要的技術熱點是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兩種。計算機通信的研究方向和目標是數據,因此,也被稱為數據通信。信息存在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文本、表格、圖像以及語音等。這些信息要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呈現,也就實現了計算機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的距離短,只需要借助電纜,將設備端口進行連接,實現通信的目的;如果距離較大,要在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整個系統中,將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進行連接,利用不同媒介,達到數據信息的輸送。計算機通信的形成實現了用戶之間信息的分享,最大發揮每臺計算機的利用率,通信的變通性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信息技術對于信息時代的今天,對不同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F代信息技術集合了多種高科技技術,充分體現了系統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例如,計算機技術與電信技術的結合,實現了對圖像、信號等信息的獲取,同時進行及時的分類和有針對性的處理,滿足整個社會不同領域的需求。同時,信息技術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信息產業逐漸躍居全球規模最大的產業類型,影響著諸多領域的發展速度。藍牙技術藍牙技術是通信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的重要體現之一。其主要特點是實現了小范圍內的無線連接,傳輸的內容上文件、信息和數據,不需要耗費過高成本。同時,藍牙技術能夠實現一點對多點數據的傳輸,操作簡單,效率較高。藍牙技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專用IC和通信協議棧,而基帶處理和射頻模塊構成了專用性的藍牙,是藍牙的硬件部分,也就是發揮接收裝置的作用。藍牙的核心協議主要有RFCOMM、SDP等,主要用于主機或者處理器上,實行對設備的確認和安全處理。當前,藍牙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手機和電腦上,很多企業參與相關組織,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藍牙技術正在逐步向計算機、電信等多個領域擴展,是通信領域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實時遠程通信在無線或者有線方式的應用下,將終端連接成為一個網絡結構,使得信息傳輸的范圍被擴大,尤其是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彌補有線的不足,在一些難以達到通訊的地方建立網絡系統。多媒體通信技術的應用采用多媒體形式的通信技術,主要的控制核心為計算機,運行手段比較多,能夠達到多媒體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和傳輸。多媒體通信突破了原有信息類型的局限,實現數據通信的統一化,為相關領域的相關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如遠程教育等。數據庫計算機通信技術所形成的數據庫系統的內容更加廣泛、結構更加靈活,呈分布式,能夠將不同的管理項目進行有機的整合,同時體現一定的規則性,排列有序,條理清晰地表現在數據庫的平臺之上,提高了數量管理的效率,同時對辦公條件進行協調和處理。

    3.2現代計算機通信的優勢

    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迅速的信息傳達服務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得計算機形成網絡模式,在其內部各個終端實現數據的傳達,打破原有設備信息處理的局限,傳遞的質量和效率得以提升。應用的領域更加廣對于計算機通信技術,其對網絡資源的處理和使用為企業的發展策略提供依據,實現決策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同時,在辦公系統中的應用,使得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得以提升,實現資源在不同領域內的共享。通信服務的安全性提高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融合,使得對信息的處理和保存使用了加密的技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同時,強化了編碼技術使得數據通信服務的精確性,整體上提高了服務的優質性。

    4對未來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的展望

    在未來,計算機通信技術會在更加廣泛的領域里應用,工作效率被極大地提升,增強了各自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同時,隨著計算機硬件性能的不斷提高、各種類型軟件的不斷開發以及通信技術本身的不斷更新,未來計算機通信會趨向三網融合,數據通信的速率將更快、數據的傳輸更加穩定和可靠。根據社會需要,加快數據處理的速度和效率。同時,內容豐富的軟件系統的開發,使得資源能夠在不同行業、領域內實現共享,計算機通信的綜合功能更加強大。

    5結束語

    第7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1.1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定義計算機通信技術是將現代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進行有機融合,來實現信息資源在計算機同終端設備間或者計算機同計算機間以數據形式進行傳遞的一種現代化通信手段。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通信技術在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社會生活中應用得越發廣泛,如今正以其對龐雜信息處理、傳遞和利用的便捷與高效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在辦公自動化系統、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信息處理系統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2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原理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用計算機語言二進制數中的0和1來表示高壓電平的轉換方式,把電信號初步轉換成邏輯信號,再把所有的信息用具差異性的二進制序列予以表示,即用二進制數中0和1的比特流電壓來表示信息數據,產生的脈沖電流通過通訊設備來完成數據的傳輸,達到通信功能。

    2計算機通信中的傳輸控制技術研究

    2.1數據傳輸技術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協議)處于OSI七層協議數據鏈路層下半部分,主要負責連接與控制物理層中的物理介質。進行數據發送時,該協議可預判發送數據可能性,若能發送則在數據上附加部分控制信息,最終將數據和控制信息按照規定方式發送至物理層;進行數據接收時,協議在判斷輸入信息內容未發生傳輸錯誤的前提下,將原先附加的控制信息去掉,將數據發送至LLC層。MAC在傳統有線局域網與當前無線局域網中均得到廣泛應用,MAC層中,數據傳輸技術分為包含總線爭用技術與令牌控制技術的主導技術和其他輔助技術,輔助技術須得配合主導技術一同使用。以下主要針對數據傳輸技術的代表性主導技術進行簡要介紹。(1)CSMA技術。作為一種總線爭用技術,CSMA(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利用分散式的控制方法來使附接總線附近的各節點以競爭方式來獲取總線使用權,任意節點無特定發送時間,節點向總線發送數據具隨機性,通過偵聽檢測媒體空閑狀態來決定是否發送數據,若總線處于忙碌狀態則需延遲發送時間。該技術的優點是技術易實現、響應較及時,缺點在于數據發送效率不穩定,網絡負載一旦增大,發送時間就會增長。(2)集中式輪詢技術。輪詢技術是實現集中式數據控制的主要方法,分為傳遞輪詢與輪叫輪詢,前者主機通過向某子站發送輪詢信息來檢測該子站是否無數據傳輸或完成數據傳輸,再向其臨站發送輪詢,以此方式依次處理所有站點,控制最終回到主機;后者主機則是按照順序逐個詢問各子站是否存在數據。(3)分散式令牌技術。實現分散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令牌技術,作為最典型的令牌技術,令牌環網的基本原理是網上各主機地位平等,只有獲得令牌的主機才能發送數據。

    2.2差錯控制技術(1)ARQ方式。數據接收端一旦檢測出差錯,就會設法通知發送端對碼字進行重發,直至接收到正確的碼字為止。ARQ方式中使用檢錯碼,只可檢測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發生的差錯,依靠雙向通道把差錯信息反饋給發送端,并且要求發送端設有數據緩沖區來儲存已發送數據,以便對出錯數據進行重發。(2)FEC方式。與ARQ方式相比,FEC方式中數據接收端不但可以檢測出差錯,還能對二進制碼元中發生錯誤的位置進行判斷,從而對差錯加以自動、及時的糾正。該方式中使用的是糾錯碼,無需反向通道來傳輸請示重發的信息,發送端也無需設置數據緩沖區來儲存原始數據,但與ARQ相比,其編碼效率較低,且糾錯設備較為復雜?;旌霞m錯是將以上兩種糾錯方式進行綜合,傳輸設備較為復雜,不作重點說明。

    3計算機通信中的數據傳輸控制技術實施要點

    3.1傳輸控制軟件的功能模塊松散耦合設計數據傳輸控制服務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信道檢測與優選、協議封裝與解析、信息與安全處理等,各模塊之間的選擇和配置可根據數據傳輸具體需求來定。功能模塊松散耦合設計突破了以往設計中存在的功能模塊間相互依賴、邊界不清的緊密耦合限制,增加了各功能模塊的獨立性、可調性,并給予了系統集成人員安裝功能構建的可選擇性,使功能模塊更符合信息傳遞要求,維護人員也能準確發現問題所在,對網絡傳輸控制服務進行有針對性的修復和優化。

    3.2傳輸控制軟件的信息傳輸的跨平臺設計跨平臺設計能使程序語言、硬件和軟件設備在不同硬件架構的計算機上或不同的作業系統內實現無障礙運作。信息傳輸的跨平臺設計主要包括信息跨平臺傳輸與軟件跨平臺移植,通過網絡傳輸控制軟件來封裝不同平臺下的驅動機制與通信接口,進而形成統一的接口,以實現對數據傳輸的有效管理。

    3.3多協議透明封裝和解析采用多個相對立協議封裝和解析模塊能實現協議封裝和解析功能與業務應用軟件的有效分離,以多協議封裝和解析來使業務軟件應用更為透明,核心處理技術更為簡明。這種多協議透明封裝和解析的實現要以上層信息安全處理軟件為基礎,在交換服務中完成相應格式轉換,實現傳輸協議在傳輸服務層中的封裝和解析。

    3.4可靠與實時傳輸相結合不同類型信息在傳輸要求的側重上存在差異,指令類信息傳輸要求可靠性,態勢感知類信息傳輸注重實時性,無線信息傳輸信道的特殊性對數據傳輸質量有較大影響,為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和實時性,可在無線信道上采用三級緩沖機制,使信息數據依次經過發送緩沖區、等待區與回執等待區,增加人工確認。

    4結語

    第8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區域分析,數據模型

    現今由于多媒體技術的迅速崛起和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軟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如果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軟件中,勢必大大增強GIS信息的表現能力,擴大GIS的應用領域.那么怎樣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GIS軟件中呢我們認為應從兩方面來設計科技論文:其一是怎樣將多媒體數據溶于GIS數據庫中,并保證提供GIS軟件的雙向檢索及各種分析功能;其二是在應用過程中,怎樣實現多媒體的播放功能.以下就這兩個內容及其應用前景談談我們的看法.

    1多媒體數據的有效管理

    通常,應用軟件中的多媒體數據有兩種生成方式:一種是媒體播放之前,將其數字化到數據庫當中,播放時從數據庫中取數據;另一種是播放時,邊生成邊播放.而GIS軟件中的數據庫又分為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即我們可根據媒體數據的特性或應用軟件的要求將多媒體數據分別溶于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中.

    1.1GIS數據庫中多媒體數據的管理

    1.1.1GIS空間數據庫中多媒體數據的管理目前,多數GIS應用軟件所能描述的空間目標都是靜態的,實際上,很多GIS所要表達和研究的空間目標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廣泛關注能對時空過程和時空目標進行描述和分析的時態GIS(temporalGIS).時態GIS的組織核心是時空數據庫,即設計一個合理的時空數據模型是建立時態GIS的關鍵所在.雖然目前還沒有較成熟的能支持時態GIS產品的時空數據模型,一但時空數據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僅能解決時態GIS的應用問題,還將解決空間數據庫中動畫數據的管理問題,即可通過使用動畫技術來實現在屏幕上動態播放時空過程.如動態顯示衛星云圖的變化情況、地殼變動情況、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況以及海岸或河灘的侵蝕或淤積變化情況等.

    有關時空數據模型,張祖勛[1]提出使用分級索引方法來對基本修正法進行改進.這種方法就是不存貯研究區域中每個狀態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貯某個時間的數據狀態(稱為基態)以及相對于基態或鄰近狀態的變化量.在此基礎上,建立分級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時空過程的數據.

    要使用這種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個是如何設計用來描述兩個狀態變化量的差文件.

    關于建索引的問題,筆者認為:基態,亦a,b,c,d分別表示時態GIS的4個時期;T.時間軸;t0,t1,…,tn分別表示時態在GIS某個時期的n+1個時態,其中tn為基態,即“現在”時態一次數據狀態——“現在”時態總是變化的,每產生一個新的現在時態,就應生成一個現在時態與前一次時態的差文件,同時根據現在時態所處的時間位置來決定是否產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樹為例,如圖1所示,當n為2i(i=2,3,…)的整數倍時,就需產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應地為了減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貯空間,而又不影響對任一時態的檢索速度,可將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刪掉,所刪的索引名文件個數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個數少一個.

    關于差文件,筆者認為在設計中應考慮如下幾個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過對兩個時態的目標信息進行異或而產生的,這意味著差文件包含有兩類目標信息:一類是前一時態有而后一時態無的目標信息;另一類是前一時態無而后一時態有的目標信息.為了能根據差文件快速、連續地由一個狀態到過去另一狀態或最近另一狀態進行檢索,應在差文件中將這兩類目標信息予以標識區分.(2)兩個狀態之間目標變化應是有對應關系的,即01(目標從無到有);10(目標從有到無);1N(目標從一個變成多個);N1(目標從多個變成一個),以及目標空間信息無變化,屬性信息有變化;目標局部空間信息有變化等.為了能進行快速檢索,在差文件中應將兩類各目標之間的對應關系予以標明,當然,這會增加差文件生成過程的復雜性.(3)和所有地圖數據庫模型類似,差文件也由空間信息、屬性信息和關系信息組成,差文件中應將每個目標這3種信息之間的關系予以標明.

    1.1.2GIS屬性數據庫中多媒體數據的管理有些GIS的應用中,認為多媒體數據是一種特殊的專題屬性數據.怎樣選擇多媒體數據的數據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點,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與空間數據的聯系,是多媒體技術在GIS應用中的關鍵所在.

    目前,多數GIS屬性數據庫使用的是關系模型.為能將關系模型應用于多媒體數據管理系統中,就必須對現有的關系模型進行擴充,使它不但能處理格式化數據,也能處理非格式化數據.楊學良[2]就這個問題提出了3種技術策略:將多媒體數據文件名作為關系中元組某列(或屬性);將每個元組作為一個完整文件保存;元組中存貯格式化數據以及非格式化數據的引用項,而非格式化數據單獨存貯.

    對比這3種技術策略,第一種技術策略方法簡單、容易實現,適宜于對多媒體數據進行播放.第二、三種技術策略雖然能夠實現并發控制和恢復,以及實現對多媒體數據進行編輯和拮取的應用,但由于此兩種技術策略將每個元組所對應的空間目標的專業屬性和多媒體屬性混在一起,這既增大了應用程序設計的復雜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間目標的專業屬性的一些應用的實現.為此,我們認為,在第一種技術策略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或多個屬性項,用于存放多媒體數據的文件信息和數據流信息,當我們需要對多媒體數據文件進行特殊應用時,可根據文件信息和數據流信息對多媒體數據文件進行操作.

    1.2GIS區域分析中多媒體數據的生成

    多媒體數據生成的另一種方式是在GIS應用中,邊統計、分析運算,邊生成結果數據——多媒體數據.

    1.2.1空間分析中多媒體數據的生成空間分析是一組分析結果依賴于所分析對象的位置信息技術[3],因此,空間分析要求獲得目標的空間位置及其屬性描述兩方面信息.空間分析主要有:地形分析、疊加分析、緩沖區分析和網絡分析等.

    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上述一些空間分析的結果,我們可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實現.所謂虛擬現實[4]是一種由計算機生成的高級人機交互系統,即構成一個以視覺感受為主,也包括聽覺、觸覺、嗅覺的可感知環境,使用者通過專門的設備可在這個環境中實現觀察、觸摸、操作、檢測等試驗,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可用虛擬技術來觀察地形分析或網絡分析得到的空間效果,使用者可用交互操作的方式來控制自己與觀察對象的角度、距離以及光照等,使觀察對象隨使用者的操作而動態旋轉.此時以動畫形式顯示的媒體數據隨使用者的操作產生并顯示.

    1.2.2統計分析中多媒體數據的生成統計分析就是用數理統計方法開展區域分析.數理統計方法主要有:統計特征值、研究兩種或多種地理現象之間的相關分析,通過一組實際觀測數據分析系統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回歸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

    為了更加形象化,我們可以將數理統計結果以直方圖、曲線、曲面或區劃圖表示,甚至可以將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顏色、特殊的符號或閃爍的顯示形式來告訴使用者,還可以配上解說詞,以增加系統的感染力,而表現這些現象的媒體數據是在統計分析之后由系統自動生成并播放的.

    2GIS應用系統中多媒體功能的實現

    在GIS應用軟件中進行多媒體功能實現,首先是受GIS應用軟件自身開發平臺的限制.多數情況下,GIS應用軟件的多媒體開發平臺宜選擇編程語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應用軟件相結合.一旦多媒體開發環境確定下來,那么怎樣實現區域分析中多媒體功能

    2.1空間數據庫中多媒體數據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間數據庫中存貯的多是各期間的時空數據,這些數據的結構與MCI所能接受的多媒體文件格式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不同,所以應用程序不能直接調用MCI函數和API函數,必須根據時態GIS的空間數據庫結構,設計一個相應的動畫播放程序來實現動態顯示功能.

    下面簡述動態顯示時態GIS中ti~tj狀態的算法步驟(0≤i≤j≤n,其中n為現在時態).(1)由基態開始檢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狀態信息.(2)顯示ti狀態信息.(3)根據ti差文件,擦除ti狀態有而ti+1狀態無的信息,顯示ti狀態無而ti+1狀態有的信息.(4)i+1i.(5)當i<j時,轉(3);否則結束.

    如果用上述算法來實現動態顯示時空過程,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設計.首先,在(1)步驟,從基態開始,逐級逐步檢索,每檢索到一個狀態差文件,就需根據差文件來生成該狀態信息,直到ti狀態處;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動畫技術,擦除前一狀態信息實質為恢復該處顯示內容,而顯示后一狀態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處信息內容,再予以顯示新狀態信息.

    2.2屬性數據庫中多媒體數據的應用

    一般來說,多媒體數據主要應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簡單播放;另一個是對多媒體數據進行編輯和拮取.對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數或API函數按屬性數據庫中其他屬性的要求進行播放;對于后者,這就要求程序員熟悉多媒體數據文件格式RIFF,根據多媒體數據的文件信息和數據流信息,通過調用多媒體文件輸入/輸出函數來實現多媒體的播放、編輯、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

    3多媒體技術在GIS中的應用前景

    (1)實現資源信息的科學管理,提供信息服務.GIS一改為用戶管理提供單一的圖表、數據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間信息的同時,對圖形、圖象、視頻、聲音、動畫等形式的信息進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現能力.(2)家庭教育和個人娛樂.將多媒體和GIS溶于一身,會豐富教育、娛樂軟件的內容及表現手段.比如有關地理、歷史等課程的教學軟件和娛樂軟件的設計.(3)銷售和演示信息系統.GIS和多媒體技術合為一體的這類系統會比以往的信息系統更具有表現力.比如房地產公司的銷售系統,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間位置,又能從中檢索其住房環境及內部結構,而且可以動態地刪去當天已售出的房子,給出不同價格等;旅游導游系統,可以在為觀光游客制定導游路線時,就能對不同地方的景點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之,將多媒體技術和GIS技術相結合,是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一個發展方向,它會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思維方式,推動信息社會的前進.

    參考文獻

    1張祖勛.時態GIS數據結構的研討.測繪通報,1996,(1):19~21

    2楊學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及其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138~139

    第9篇:統計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VXD實時串口通信

    引言

    在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中,系統內核掌管所有的應用程序,通過獨特的任務調度算法實現CPU的分時多任務處理方式。多任務處理對大多數用戶可能是件好事,但是對那些想把實時通信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的特殊用戶來說,操作界面的圖形化并不比MS-DOS的單任務更具吸引力。在視窗操作系統里可以進行實時通信和控制碼?答案是:VXD技術可以幫我們在獲取友好的人機界面的同時還擁有很強的實時性。

    1VXD技術解析

    VXD技術可追溯到Windows3.1,它的引入就是要讓操作系統實現多工以及硬件資源的共享。為了支持多個MS-DOS任務同時執行,Windows98讓每個MS-DOS應用程序在各自的虛擬機(VM)上運行,各自互不相干;而所有的Widnows應用程序卻都在一個虛擬機上運行。圖1所示的結構框圖很好地說明了Windows98的整體架構。

    圖1中,由眾多的VXD組成系統級代碼處于最底層。其中,處于中心地位的是一名為VMM32的VXD,它負責協調和管理所有的VXDs。其它VXDs則通過消息機制(這個消息機制由VMM32.VXD來維護)彼此聯系。由所有VXDs開放出的服務接口(API)組成了一個服務網,它們彼此通過合作的方式,提供Windows98的系統底層驅動服務。

    從以上Windows98系統架構可以看出,要想在視窗平臺下獲取很強的實時性,僅靠提升應用程序線程優先級的方法是不夠的。因為Win32應用程序代碼屬于Ring3級,而VXD代碼則屬于Ring0級;采用VXD撰寫的實時通信程序可以完全不受代碼限制,可以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VXD的這個特點正是實時通信建立所必須的。

    設計實時通信的VXD前,先解釋以下幾個問題:

    ①VMM32使用VPICD.VXD虛擬化每個硬件和軟件中斷。VMM32為每個虛擬機(VM)維護一個IDT結構,當中斷發生時,CPU先保護中斷現場,然后經由當前VM的IDT把這個中斷引導至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式。

    中斷的虛擬化,使我們有機會給每個中斷提供新的中斷處理函數,并可以讓多個硬件共享同一個中斷號。VPICD.VXD為我們提供這些服務。

    ②VMM有兩個調度器,用以在多個線程和VMs之間實現搶占式多工。主調度器負責選定下一個將被執行的線程。這個選擇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然后,主調度器把選擇結果送給所謂的時間片調度器,并由后者完成各個應用程序間的時間片分配。調度器也時應用程序經由呼叫Win32線程優先調整API(如SetThreadPriority和SetPriorityClass等)做出回應。當中斷發生時,VMM32自動提升中斷處理函數所在VM之優先級,保證中斷處理函數能及時被執行。

    ③VXD和Win32應用程序可直接通信。Win32應用程序可通過一個系統API(DevicelOControl(…))來呼叫位于底層的VXD為其服務。在呼叫VXD前,首先必須調用CreatFile(…)這個API加載該VXD(如果該VXD是一個靜態VXD,則不用加載)。所有的呼叫動作其實都通過VMM32完成。VXD也可以通過消息方式和位于上層的Win32應用程序通信。She11.VXD為所有希望以消息機制和Win32應用程序通信的VXD提供了這一服務。

    以上是編寫一個串口通信驅動需要的系統層面知識。對于Windows底層的了解。

    2用VXD實現一個實時串口通信驅動

    接下來用VXD技術實現一個實時串行通信的驅動。這個VXD是一個動態(Dynamic)VXD,當它的服務被呼叫時,VMM32會動態加載這個VXD。作者采用的工具是C+98DDK。當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工具,如MASM6.11(或更高版本)、VtoolsD。用C搭配DDK完成VXD構建的好處是,可以使用C語言完成絕大部分的程序,程序比較容易閱讀和維護。

    用C來實現一個VXD驅動,需要準備如下條件:一個.ASM的匯編語言接口文件(在其中定義VXD要處理的系統消息和輸出API),一個.C的函數實現文件(在其中完成自己函數實體),一個.DEF的定義文件(在其中定義VXD中各個段的別名并匯成一個DDB)和一個.MAK檔(用來編譯并連接生成VXD,可有可無)。在這里,僅給出用C實現的函數檔。至于其它的文件,可以從本文所列的參考書目或其它文獻中找到相關文檔的說明。

    這個串口通信驅動程序的功能是:實時送出一個Byte的數據,實時接收一個Byte的數據。作為演示之用,并沒有加入其它代碼。該VXD驅動主要由如下3個系統消息(由VMM32來維護和管理)處理函數組成,其代碼如下:

    (1)OnSysDynamicDeviceInit()函數

    BOOLOnSysDynamicDeviceInit()

    {//OnSysDynamicDeviceInit

    irqhandle=VPICD_Virtualize_IRQ((DWORD)(&irq4));

    if(irqhandle==0){

    returnFALSE;

    }

    returnTRUE;//OnSysDynamicDeviceInit

    }

    該函數用來完成VXD初始化所做的工作。在本例中,由于實時監視串口中斷的需要,要給COM1的中斷安裝一個自定義的斷服務函數。98DDK已經提供了這個函數的C語言版,其原型是HIRQstaticVPICD_Virtualize_IRQ(PVIDpvid),在vpicd.h中。該函數需要一個指針作為參數(指向名為VPICD_IRQ_Descriptor的結構體),函數傳回一個指向該虛擬IRQ的句柄(該句柄在后來的VPICD服務中需要提供)。VPICD_IRQ_Descriptor結構體的組成為:

    typedefstructVPICD_IRQ_Descriptor{

    USHORTVID_IRQ_Number;//IRQ號(0~15)

    USHORTVID_Options;//標志位選項

    ULONGVID_Hw_Int_Proc;//硬件中斷服務程序的地址

    ULONGVID_Virt_Int_Proc;//虛擬中斷服務程序

    ULONGVID_Mask_Change_Proc//MaskChange調用例程

    ULONGVID_IRET_Proc;//IRET調用例程

    ULONGVID_IRET_Time_Out;//在Vm的進程優先級提升之前的最大等待時間

    ULONGVID_Hw_Int_Ref;//硬件中斷服務程序的數據存放地址

    }VID;

    其中只用到三位。在本例中需要聲明一個名為irq4的全局變量為VID結構,并付給如下初值:VIDirq4={4,0,hwproc,0,0,0,0,500,0},表示將要虛擬化IRQ4,改變其中斷處理函數為voidhwproc(void),該函數的原型如下:

    voidhwproc(void){

    _asm{

    movdx,0x3f8

    inal,dx

    movbyteptr[readin],al

    clc

    }

    return;

    }

    在這個中斷處理中,僅僅從COM1的數據寄存器(地址為3F8h)中讀取接收到的數值,并把該數值存放在一個類型為BYTE、名為readin的內存中。

    (2)OnSysDynamicDeviceExit()函數

    BOOLOnSysDynamicDeviceExit()

    {

    VPICD_Force_Default_Behavior(irqhandle);

    //解除IRQ4虛擬化

    returnTRUE;

    }//OnSysDynamicDeviceExit

    該數提供了用于善后處理VXD在卸載時需要完成的事件。在本例中,和VXD初始化對應,需要解除對COM1的中斷IRQ4的虛擬化。作者也是用98DDK在vpicd.h中提供的外包函數voidstatic_inlineVPICD_Force_Default_Behavior(HIRQhirp)。該函數唯一需要的參數便是使用VPICD_Virtualize_IRQ函數傳回的IRQ句柄。

    (3)OnDeviceIoControl()函數

    DWORDOnDeviceIoControl(PDIOCPARAMETERSp){

    Switch(p->dwIoControlCode)

    {

    case1://端口寫功能

    if(!p->lpvOutBuffer||p->cbOutBuffer<1)

    {//輸出緩存的有效性檢查

    returnERROR_INVALID_PARAMETER;

    }

    if(serial_out((DWORD)(p->lpvInBuffer)))

    {//數據發送

    *(BYTE*)(p->lpvOutBuffer)=*(BYTE*)(p->lpvInBuffer);

    }

    else{

    *(BYTE*)(p->lpvOutBuffer)=0;

    }

    open_int();//打開com1中斷

    return0;

    case2://端口讀功能

    if(*(BYTE*)reading==0x00)

    {//數據讀入

    *(BYTE*)(p->lpvOutBuffer)=0x00;

    return0;

    }

    *(BTYE*)(p->lpvOutBuffer)=*(BYTE*)(readin);

    return0;

    }

    return0;

    }

    return0;

    }

    OnDeviceIoControl函數用來處理Win32應用程序對VXD的呼叫。Win32應用程序的呼叫會讓VMM32送給該VXD一個系統信息,并傳遞進一個DIOCPARAMETERS結構的指針。該結構里包含Win32應用程序呼叫時傳遞進來的各個參數。這個結構的組成如下:

    TypedefstunctDIOCParams{

    DWORDInternall;//指向客戶寄存器的指針

    DWORDVMHande;//該VM的句柄

    DWORDInternal2;//指向DDB結構的指針

    DWORDdwIoConrolCode;//DeviceIoControl例程中呼叫的控制碼

    DWODlpvInBuffer;//DeviceIoControl例程呼叫所傳遞進來的輸入緩沖區地址

    DWORDcbInBuffer;//輸入緩沖區的大小

    DWORDlpvOutBuffer;//DeviceIoControl例程呼叫所傳遞進來的輸出緩沖區地址

    DWORDcbOutBuffer;//輸出緩沖區的大小

    DWORDlpcbBytesReturned;//拷貝到輸出緩沖區中的字節數(可以為NULL)

    DWORDlpOverlapped;//DeviceIoControl例程呼叫所傳遞進來的重疊I/O塊結構

    DWORDhDevice;//Ring3層呼叫應用程序句柄

    DWORDtagProcess;//例程標簽

    }

    DIOPARAMETERS;

    其中,dwIoControlCode指明了Win32應用程序需要VXD提供的哪一項服務。在本例中采用一個switch-case語句作為服務入口,如下所示。其中服務1為讓串口送出一個字節,服務2為讀取一個已經由串口接收的字節。函數open_int()是用來初始化串口以便接收字節數據;函數BOOLserial_out(DWORDpBuffer)是讓串口發出一個字節。它們的函數體分別如下:

    BOOLserial_out(DWORDpBuffer){

    if(pBuffer==NULL){

    returnFALSE;

    }

    _asm{

    pushfd

    cli

    pusheax

    pushedx

    movdx,0x3fb;設置COM1的波特率

    moval,0x83

    outdx,al

    movdx,0x3f8

    moval,12

    outdx,al

    movdx,0x3f9

    moval,0

    outdx,al

    movdx,0x3fb;設置COM1的線控項

    moval,3

    outdx,al

    movdx,0x3f9;CMM1關中斷

    moval,0

    outdx,al

    movdx,0x3fa;關閉com1的FIFO功能

    moval,0

    outdx,al

    movdx,0x3f8;字節發送

    moval,byteptr[pBuffer]

    outdx,al

    popedx

    popeax

    popfd

    sti

    }

    returnTRUE;

    }

    serial_out這個函數體的實現是用匯編語言實現的。因為涉及到很多的端口提供以及CPU的標志(flag)和壓棧操作,因此考慮到用匯編語言編寫會簡化代碼。因為此串口傳輸中,用到了關閉中斷的指令(cli),所以,當寫操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務很多時,此關中斷指令會讓程序的實時性很好地體現出來,但cli指令有效時間過長會導致系統問題,所以還是要謹慎使用。

    Voidopen_int(void){

    _asm{

    movdx,0x3f9;COM1開中斷

    moval,0x05

    outdx,al

    }

    return;

    }

    open_int函數用來把PC串口的中斷設備按照需要設立起來。函數體很簡單,僅改變了地址為3F9h的內容,意為設置Rxdataready和Linestatus中斷位,以便讓CPU可以及時在COM1的中斷服務程序里讀取串口接收到的字節。

    以上涉及到串口輸入和輸出的函數體實現代碼中,用到了PC16550UART的資料。

    至此,一個可用于實時串口通信的VXD驅動程序已經完成。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將其它必要的文檔一同提出來討論。

    3Win32客戶測試程序

    有了上述VXD驅動程序,還需要搭配一個Win32客戶程序來進行測試。在網絡補充版中,給出一個筆者在VC6下編制的一個控制臺應用程序片斷,以供參考。

    現在編制VXD驅動還沒有一個集成開發環境(IDE)。本文的驅動程序是用VC6.0自帶的編譯器編譯的。由于要編譯匯編文檔,所以還需要把一個MASM匯編器(要求6.0以上版本)及其相關文檔拷貝到VC6.0的vc98\u30446目錄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播放av|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成人污视频网站|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