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2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以“與祖國共奮進?與山大同發展”為主題,開展以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宣講、“深入基層?心系家鄉”活動、“我與祖國共奮進”社會觀察、社會調查和專題調研、家庭角色體驗、社會角色體驗、志愿服務與服務社區、合校十周年和建校110周年紀念慶祝等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開展“相約山大?
勵志啟航”山東大學優秀學子母校行、迎接合校1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特色社會實踐活動、服務濟南社區行動等專項實踐活動。寒假前,各學院通過舉辦培訓會、召開動員會、舉行啟動儀式等方式動員全體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這門“必修課”中來。
護理學院、材料學院、土建學院、經濟學院分別召開動員會和啟動儀式,控制學院舉行了“學生黨員家鄉行”啟動儀式。進入寒假后,各實踐分隊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
“相約山大?勵志啟航”山東大學優秀學子母校行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省內聊城分隊的隊員走進聊城一中和聊城三中,濰坊四分隊的隊員走進臨朐一中,通過宣講與訪談的形式直接與高中生交流,展示山大魅力,交流學習經驗方法。
省外江蘇揚州分隊走進江都市仙城中學,浙江紹興分隊走進鑒湖中學,浙江紹興分隊走進魯迅中學,浙江第三分隊走進金華市第一中學,貴州分隊走進銅仁地區民族中學,重慶“浩境勵志”團隊走進璧山縣來鳳中學,海南分隊走進明光中學開展回訪母校活動。
他們通過開展問卷調查、魅力山大介紹會、相約山大招生政策座談會、交流互動、勵志啟航學習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使此次活動成為一次回訪母校的感恩之行,一次回饋社會的有益之行,一次發揚山大精神的勝利之行。與此同時,各種崗位見習和調研活動也同步展開。
控制學院“翼翔”實習團走進魯能菏澤煤電有限公司、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等地實習調研;哲社學院和護理學院“展翼”住院學齡兒童愛心服務及專題調研團走進齊魯兒童醫院,身體力行幫助住院兒童輔導功課,減輕住院學齡兒童由學習而引發的焦慮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川魯情深?共建北川”社會實踐團隊到北川開始了為期6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帶給我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悅。在實踐活動中,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微薄,體會到整個社會強大的凝聚力。
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能力,與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課堂,使自己陶醉在喜悅之中。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在成長,我在有意義地成長,在這之后,我明顯地發現自己變開朗了,雖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整個社會共同努力,這才是動力之根本,動力之源泉,使國家繁榮富強的途徑,提高國民素質的實踐活動。
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還這樣的話,以后很有可能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一些應辨能力等綜合素質,只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其實在年前,爸爸就已經給我找好了一個實踐的地方,說是只要我去了就可以,什么事也不用干,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實踐并不能真正鍛煉到自己。所以我就自己找尋了,我也看好了幾家和我的專業有關的設計公司。選擇的對象都是一些離家的距離較近,規模也不是大的私人的公司。因為大型的設計單位制度比較嚴格而且要求也比較高,不會隨意允許大二的學生進入實踐,所以我選擇了一些小的公司,畢竟也是我自己第一次出來嘛。
年后,我就開始了我的實踐之路,自己出去找也是一種寶貴的實踐經歷。我也問了一些有經驗的人,他們告訴我說,雖然說現在找個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是對于一些大學在讀的學生來說,有些地方還是很愿意接受的,因為這同時是公司為自己的將來做的準備,也是一種廣告的形式。這也給了我一些自信心,既然是有地方愿意接受,不像傳說中的那樣那么難找,而且也有人可以找的到,看來這事還是有戲的。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接下來我也就開始行動了。
開始,先進了幾家規模很小的,本以為小的公司要求應該低一點,但是我完全想錯了,其實就是因為小的公司,人數比較少,所以要求每個人所要懂的技術也要全面,而且小的公司也沒有什么能力承擔多余的人,不論是在電腦的提供還是工資的發放上面。對于我來說嘛,工資的到無所謂,可是電腦可是必須的,沒有電腦我就沒辦法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術了。也就失去了實踐的主要意義了,所以我有選擇的放棄了幾家小型的公司。最后還剩下一兩家,而我也已經有些灰心了,覺得是自己在找自己的麻煩,你說一個好好的寒假玩的什么不好,來回折騰這事。第二天,我也就在家里躺了一天,不過,接下來我又還是出去實踐了,畢竟一件事情做了一半也不是個解決的方法。這天,我進了一家規模也不算大,但是個方面硬件的設施都很好的單位——XX美術設計,既然是美術設計,我也就著重介紹了自己是美術學的專業,而且有意向景觀方向發展,自己在軟件操作上雖不精,但也算是有所了解的。同時我又說明了自己是山大威海的在讀學生,來這里實踐也是想鍛煉一下自己,工資方面我可以不要,但是就是希望可以讓我有一個可以實踐的地方。老板先是思考了一下,說就讓我先在他辦公室干,上機還言之過早。我想想也是,畢竟自己才大二,獨自攬下什么制圖也不大可能,就先了解一下這里也不錯,就答應了。
每天我都去的很早,基本都要上十幾分鐘開門的才回到,然后我也就整理整理文件,接接電話什么的,可以說工作是很輕松的,有很多的多余時間,利用這一些的時間,我就到設計人員的電腦前,看著他們怎么制作一些圖,有很多方法都是學校里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可以說他們用的是一套比較簡單的方法,因為對他們而言時間是很寶貴的,不像我們在學校,可以有時間進行多次的修改再定稿。我也從中了解到,這就是學校與社會的區別,學校總會給你很多的時間,很多次的機會去修正,而且沒有人會責怪你,有很多人會在旁邊鼓勵你,告訴你一次的失敗并不算什么,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有再一次的機會;而在這里,沒有人會給你第二次你機會,一次不行就有別人會代替你,而且沒有人會同情你,連修改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說這是一個能者為強的社會,而我們也就必須適應這樣的一個社會,因為我們就存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雖然還沒有鍛煉到實踐的能力,但是學到不少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也是一種很難得的財富,想到這里我也就應該加倍的珍惜這次的實踐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