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麗的神農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暑假里,我去了一個景色十分迷人的地方——神農溪。它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是國家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遠看這里的山險峻陡立,一座座山峰擠在一起,像一面巨大而堅硬的墻壁。這些山峰有的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有的像頑皮的孩子;有的像一位健壯的巨人;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這里的石頭形態各異,直挺挺地站在這里。
近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山峰,筆直地沖向云霄,據說有二百多米高呢!要是爬上去,可以體驗騰云駕霧的感覺。再用望遠鏡往遠處看,山上那一片片、一簇簇,郁郁蔥蔥的樹,密密麻麻,像是每個樹寶寶都戴上了一個個綠色的頭套,正在快樂地玩耍呢!
船繼續向前行駛著,水面上出現了一道道波紋。太陽光把水面照得銀光閃閃,陽光透過水面,一直穿到水底的石頭上。水是那樣清!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水草、小魚,扔一塊石頭下去,還能看得一清二楚。水是那樣綠!綠得好象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碧波蕩漾。綠水就像一面碧綠的大鏡子,把山、水、人、船倒映在水里,都變成綠色的了。更有趣的是: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有淡黃色、有湛藍色、有淺綠色、還有紅色。變化極多,漂亮極了!
這樣一步又一步啊,走過了一個個寒冬,走過了一個個春夏,你回頭望望走過的路,已望不到起點,雪掩埋了身后道路的曲折艱險,也看不到前面的坎坷不平,你說,你從不會畏縮不前,于是,一步一步,你走過了十年。
十年,走過冬天,你默許下理想,經過春天,你播種下希望,走過夏天,你騰起青春的光芒,迎來了秋天,你終于收獲了璀璨的果實。
十年耕耘,幾多收獲,你用汗水和淚水澆灌這一畝方田,帶著笑容和苦澀培育你所有的理想和信念。
十年努力,你揚起自信的笑,這時,巴山楚水回蕩著你的笑聲;神農溪高中。
我們是你的兒女,也是你的希望,總有一天也會像那些為民辦教育添彩哥哥姐姐一樣,成為你的驕傲。白云奉獻給藍天,花朵奉獻給草原,青春奉獻給朝陽,希望奉獻給理想,你把你的一切奉獻給了我們,我們拿什么回報你的慷慨大方?我說,我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努力學習,茁壯成長,爭做國家的棟梁。是雄鷹就要在蒼穹中翱翔,是駿馬就要在草原上奔馳,我們要做雄鷹,在知識的天空執著滑翔,我們要做駿馬,在理想的草原自由奔騰!對未來,我們從不輕言放棄,因為你教導我們,人生要拼搏才有收獲,是你給了我們理想,是你給了我們知識,我們拼搏和奮斗的動力,都來源于你對我們的支持、教導和鼓勵。
我仍記得,我初到學校,老師對我的教導,他們的和藹可親,他們的誨人不倦,都是我對這個校園最永久的記憶。我忘不了,校園中每個學生臉上揚溢著自信的微笑,因為神高給了我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天地。校園的美景令人醉心,春天校園中的柳枝抽出新芽,夏季池塘中的睡蓮悄然綻放,秋天我和同學撿起地上的落葉,冬天大地的一片蒼茫。是你給了我們一個知識的殿堂,一個快樂的地方,一個理想的家鄉。這是你給我的路,最光明的路,由你牽引著走向光明的遠方,你的路,卻仍由你親自拼搏開拓,披荊斬棘,雖然你走過了風雨兼程的十年,可是你卻說你只是走過了一個驛站,你的路永遠沒有終點。
從自駕游的角度來說,湖北西部大環線可以稱得上是經典線路。這里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不僅峰巒秀麗、植被繁茂,而且原始森林和自然保護區很多。我們的自駕時間為8天。具體線路是:以襄陽為起點,途經武當山、神農架、大九湖、利川、恩施大峽谷、咸豐森林公園、恩施及其土司城,最終又回到襄陽。
這條大環線適合自駕的優勢是:一是不走回頭路,沿線名勝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大多數景區景點服務配套設施較為成熟和完善;二是各大景區之間道路暢通,雖然山路多,但路況基本完好,一路行駛在山間、林中,可享受沿途美景,毫無枯燥之感。
1 襄陽武當山
武當山為人所知的,多半是武俠小說里的武當功夫和傳奇人物張三豐。而如果你親臨其境,就會從秀麗群峰和丹墻翠瓦中,去感悟它那道法的玄奧和空靈的神韻。
第一天一早,我們一行4人從江蘇徐州出發,過河南商丘、南陽,約下午1點抵達湖北襄陽,稍事休息后便駛往十堰市的武當山。從襄陽到武當山大約有140公里左右,一路向西,開始進入鄂西的山嶺地帶,公路兩邊的山巒逐漸多起來,下午3點,抵達武當山。武當山是十堰市下轄的一個旅游經濟特區,像個不大的鎮子,一條主干道貫穿東西,街道兩旁樸實無華,大型商鋪和高檔酒店也不多,但因為是旅游勝地,吃住都很方便。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悠然、平淡,還沒上武當山,我們就感受到道家那種“清靜無為”的思想了。
第二天一早,驅車上到武當山,換乘景區大巴經太子坡輾轉到瓊臺,乘索道直上金頂。金頂位于武當山天柱峰,海拔1612米,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年間修建的金殿依然巍峨雄壯,在陽光的照射下愈加顯得金碧輝煌。在山頂極目遠眺,一覽群山,重巒疊嶂,猶如山水畫卷,讓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
轉過金殿,從后面的小路一邊拍照一邊緩步下山,沿途拜訪太和宮、轉運殿、古銅殿、皇經堂,欣賞優雅的道教建筑和秀麗的遠山景色,感覺“天人合一”的道家玄妙。我們從清神道步行下山到南巖,但其中很多路段陡峭難行,而且沿途景色一般,可觀賞的僅有黃龍宮。
南巖有武當山最美的地方——南巖宮,據傳這里是真武大帝得道飛升之地。從烏鴉嶺遠望南巖宮及其后面的龍頭香,那景觀和山西的懸空寺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程前往太子坡時,途經紫霄宮。這紫霄宮是武當山保存最完整、最宏偉的建筑,也是道教協會所在地,更是探尋道家淵源的必去之處。在太子坡,一座“五云樓”映入眼簾,這座古建筑完全依照山勢修建。最為神奇的是,整個建筑由一根柱子支撐著12根房梁!
武當山為人所知的,多半是武俠小說里的武當功夫和傳奇人物張三豐。但如果你親臨其境,卻會忘了去探尋那些武功高人和奇功秘籍,而會從秀麗群峰和丹墻翠瓦中,去感悟道法的玄奧和空靈的神韻。
2 武當山房縣木魚鎮神農頂
神農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瀕危的珍稀動植物,優美的自然風光,讓它蔥郁綺麗、景色各異。而它的另一神秘之處,就是撲朔迷離的“野人”。
第三天,我們離開武當山,沿209國道一路向南,駛上山路,奔向神秘的神農架。一開始,路況不太好,顛簸不平,抵達房縣時才比較平坦起來。不過,等到建設中的十堰至房縣的高速公路修通后,就再也不用走崎嶇的山路了。
從房縣行駛兩個多小時,就進入神農架林區,一車人開始興奮起來。相傳上古時期,神農氏(炎帝)曾在此遍嘗百草,為民除病。由于珍貴的藥草生長在高峰絕壁上,神農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藥草,救助百姓,神農架也因此得名。
神農架素有“華中屋脊”的美譽,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米,是華中地區的最高峰,而神農架的最低海拔處只有398米。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立體小氣候,使這個地區成為我國南北植物種類的過渡區域和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瀕危的珍稀動植物,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神農架蔥郁綺麗、景色各異的特色。而它的另一個神秘之處,就是撲朔迷離的“野人”。多年來,不斷有人報告目睹了“野人”,但至今也沒能捕獲到一個實體,這成了神農架的一大謎團。
一進林區,路邊的景色明顯秀美了起來。行駛在美麗的山谷中,茂密的翠林和陡峭的山峰撲面而來。車到紅坪鎮,如畫的風景吸引我們頻頻停車,觀賞拍照。再前行20多公里,就到了木魚鎮。木魚鎮位于山谷中,但比紅坪鎮大多了,也熱鬧了許多,沿街都是賓館、飯店和客棧,游客往來悠閑,或吃飯或購物,到了旺季,這里將人滿為患。
神農架的氣溫比較特別,在陽光下感覺有點熱,可一進屋里,就如同進了空調房,坐在木椅上都能感到涼爽。賓館里的空調都是用來冬季取暖的,夏天根本用不著開空調,晚上睡覺還要蓋被子。
第四日早上起來,開車往回走15公里,來到神農頂景區。如果你想自己開車進去,就需要購買游覽神農頂和大九湖兩景區的聯票,如果只買神農頂的單票,就得另購景區巴士票。我們先前往大、小龍潭。大龍潭其實是一個研究基地,需要單獨購買小門票,似乎很少有人去;而小龍潭則籠養著幾只金絲猴,據說是一些受到保護的離群或受傷的金絲猴,幾個小家伙懶洋洋地或躺或坐,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倒也可愛。
從小龍潭抵達金猴嶺最上面的停車場,附近有一條小瀑布沿溪而落,清靜蔭蔽,涼爽怡人。沿著清澈的溪水,走過林密幽深的小道,再上車行駛到一個岔路處,左拐進去就是神農頂——“華中屋脊”景點。此處有一條“青云梯”,爬上2999級臺階,便可登頂。
神農頂的風景精華是神農谷,但凡第一眼看到的游客,莫不由衷地發出驚嘆。從觀景臺俯瞰,溝壑幽深,怪石嶙峋,氣勢磅礴。神農谷全長超過4公里,如果攀下谷底再爬上來,需要3個多小時和極好的體力。
繼續前行,就到了涼風埡——兩山之間的一個埡口,因為常年涼風不斷而得其名。埡口附近山頭上的植物,都朝一個方向傾斜,想必是常年風吹所造成的。再前行,便到了著名的板壁巖。此處的石林形態各異,維妙維肖,或神似或形同。山坡上,石筍遍布,林石交錯,箭竹林間,時見千姿百態的怪石突兀而起,可謂移步換景。
3 神農頂大九湖
在大九湖的9號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高原草甸,幾棵海棠樹如同大蘑菇散落其間,遠處青山相映,近處波光粼粼,一條木棧道依山蜿蜒著伸進去……
中午時分,我們出神農頂西門,向西行駛20公里,便進入大九湖景區。
大九湖景色優美,是由9個湖泊相連而成的高山濕地,為世界罕見的中緯度高山濕地,也是我國中部最大的高山平原。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依然保持著質樸的民風民俗,與自然和諧相處。
傳說神農氏在神農架支起了9口大鍋,熬制草藥來解救百姓,后來大鍋就化為9個湖泊,形成了大九湖。其實,9個湖泊湖面都不大,但各有千秋。在9號湖、4號湖與5號湖之間的木棧道上,可觀賞到大九湖最美的景色。9號湖面積最大,實際上是和8號湖連在一起的,是漢江的源頭,此處有一棵據說是唐中宗李顯手植的大樹,300年前遭雷劈而死,100年前又復活了,因此取名為“枯木逢春”。
來到9號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高原草甸,幾棵海棠樹如同大蘑菇散落其間,遠處青山相映,近處波光粼粼,一條木棧道依山蜿蜒著伸進去,棧道邊,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爭奇斗艷。順著棧道走過草甸,來到湖邊,湖中的水車,海棠樹下的小木橋,遠處的野果樹,讓人頓感別有天地。繞湖轉了一圈,就回頭來到5號湖。一開始沒感覺到5號湖的美,但從4號湖邊的棧道上走進去,漫步在兩湖之間,才發現這里最具高山濕地的地貌特征。走在那水草相間的一泓泓洼池邊,感覺它們不單在凈化世間的塵埃,同時也在清除我們心中的喧囂。
第五天早上,窗外的湖面上開始升起霧氣,如一條輕盈的紗幔把湖面和山峰籠罩起來,田野里的草屋和小樹若隱若現,好一派田園風光!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湖后的山開始露出峰頭,霧氣又如同一條絲帶纏繞在山腰上,陽光給它鑲嵌了一條金邊,猶如仙境。
大九湖近兩三年才開始開發,某些服務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但在景區的鎮子上,賓館、酒店毗鄰,吃住無憂,再加上如畫的美景,就足以讓我們這些窮游者趨之若鶩?;蛟S若干年后,當這里成了旅游度假勝地,那種質樸的田園味道說不定就會消失。
4 大九湖巴東利川恩施大峽谷利川
一進恩施大峽谷,迎面而來的百里絕壁似一扇巨大的屏風,又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攝人心魄,讓人癡迷于大自然的魅力,驚嘆什么是鬼斧神工。
從大九湖的晨霧中回過神來,就趕緊前往利川,沿雙神線(神農架—神農溪)在山中來回穿行。這是一條縣級公路,一直在山上繞來繞去,路窄彎多,好些地方都是360度的急彎,有種永遠也走不出大山的感覺。途中,一些小村落點綴在青山翠竹之間,化解了在山路上行駛的枯燥心情。到了巴東,就進入恩施的地界。
巴東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位于渝鄂交界的巫峽與西陵峽之間,長江和清江穿縣而過,使巴東成為渝鄂咽喉、鄂西門戶,自古就有“楚西厄塞、巴東為首”之說。從巴東到利川已是傍晚,安頓下來,便前往小吃一條街丹桂園對面的小巷中,在一家餐館坐下來,大快朵頤那原汁原味的土家合渣。這種又叫“懶豆腐”的風味小吃,讓人回味無窮。
第六天一大早,我們從利川出發,行駛60公里后抵達恩施大峽谷。恩施大峽谷包括“云龍河地縫”和“大峽谷”兩大景區。一到景區大門處,迎面而來的百里絕壁似一扇巨大的屏風,又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攝人心魄。乘景區巴士來到云龍河橋,進入橋下的云龍河地縫。那地縫狹長幽深,深達70多米,連綿十幾里,不知是哪位神仙用神斧硬生生在山谷中劈開的。在彩虹橋上俯瞰,但見峭陡的兩壁上瀑布飛瀉,縫底流水淙淙,一直通向天水暗河,再直奔清江。沿木梯拾級而下,來到地縫半腰的棧道上漫步,感覺清涼愜意,昂首、俯視皆是美景。地縫中有4道瀑布,直瀉而下,頗為壯觀,據說豐水期能看到7條瀑布。過吊橋,穿水簾洞,就來到了地縫盡頭,可以順梯下到地縫最底部。
從地縫上來,繼續乘景區車到大峽谷景區后,我們包租了一輛面包車,沿著盤山公路來到第一座山峰的小樓門,省去了一個多小時艱難的登山路程?,F在當地正在修建從地縫到小樓門的索道,預計下半年就能運行,到那時上山就省時省力了。
沿著山道緩緩前行,忽遇自然奇觀“浪中龍舟”——遠遠望去,它如一葉龍舟行駛在石浪中,但走過后轉頭再看,它又似一只豹子臥在石林上,回首望著遠處的山峰,所以又叫“豹子回頭”。繼續向上,就到來到踏浪亭,放眼望去,峰林美景突現眼前:遠處山巒疊嶂,近處奇峰雋秀,絕壁和峰林一攬目中,讓人驚嘆不已。繼續前行到峰頂,穿過“天衣有縫”,就到了讓人驚心動魄的“絕壁棧道”。這條“絕壁棧道”又叫“絕壁長廊”,全長488米,位于海拔1700余米、凈高差300余米的絕壁山腰,恐高的人只能貼壁而行,不敢往下看。走在七拐八彎的棧道上,俯看山下風光,猶如懸停于天地之間。
走出棧道,便開始攀登第二座山峰,沿途的“群星嶺”、“回音壁”、“七星臺”、“古龍腳印”、“巴王冠”等景點,都讓人感嘆。
在第三座山峰上,途經“金元寶”、“飛來石”、“相思守候”、“鱷魚石”等景點,便到了恩施大峽谷五大奇觀之一——迎賓松。這迎賓松又叫“鞠躬松”,雖然比黃山的迎客松略小,卻扎根在絕壁峰叢的山石縫隙間,讓人嘖嘖稱奇,它彎著腰,像是在迎接遠方的朋友,又似恭送客人,展示著土家人的好客之情。再下行不遠,就到了觀景臺,從上往下俯瞰,大峽谷的磅礴氣勢迎面而來。我們還沒從驚嘆中緩過神來,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到了著名的“一柱香”了。這是恩施大峽谷的標志性景點:一條巨石聳立峰間,高達150米,最細處直徑只有4米,遠望峰頂的叢叢樹木,如天上香火,這真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
到了大樓門,但見幾塊巨石相依聳立,歷經千萬年而不倒,這便是“神筆峰”。而接下來的“母子情深”,則是一大一小兩塊山石,在大自然的雕刻下,像一個土家姑娘抱著嬰兒深情一吻,母愛之情油然而生。
從古鹽道下山后,乘坐號稱“亞洲最長”的扶梯(約400米長)到山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峽谷沿途,我們一路都享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民歌“龍船調”,那音調時而悠揚,時而沉緩,讓人禁不住跟著哼唱。
恩施大峽谷,一個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難分伯仲的地方,讓人癡迷于大自然的魅力,驚嘆什么是鬼斧神工。
5 利川咸豐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土司城襄陽
一條峽谷從山體穿過,形成4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穿洞——四洞峽。雨中的土司城別有一番風情:朦朧中的風雨橋,氤氳中的九進堂,好一幅優美朦朧的圖畫!
第七天早上從利川出發,奔向網上傳揚的咸豐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途中有“唐崖土司城遺址”和“黃金洞”景區,但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沒有停車游覽。
依舊是山路彎彎,還坑坑洼洼,車子顛簸不停,很是辛苦,160多公里的路,足足行駛了5個小時,直到抵達景區前十幾公里的012縣道,路況才好起來。進入森林公園,乘索道上雞公山,景色雖然不驚奇,但植被茂密,林木森森,倒是個適合避暑、休閑、度假的天然氧吧。
乘索道下山后,換乘景區大巴到了四洞峽。四洞峽位于坪壩營旅游風景區東面,一條2000米長的峽谷從4座大山的山體穿過,在深山峽谷中形成了4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穿洞,并貫穿成一景,四洞峽因此得名。在山谷中走了很久,才看到第一個山洞??上е挥形覀?人,沒有導游講解,天上還飄起小雨,也影響了游玩的情緒。但四洞峽的景色還是值得觀賞的,4個億萬年前形成的山洞,各有特色,是坪壩營最有觀賞性的景點。
雨越下越大,我們趕緊撤出景區,開車回恩施。依然是那悲催的232省道,雨中的山路更加顛簸、泥濘,終于在天黑前到了預定酒店。這一路的風景,像我們這類走馬觀花的遠來游客,是無法細細品味欣賞的,而來回9個小時的糟糕山路,也考驗著游客的承受力。
第八天上午,我們前往恩施土司城。盡管一直在下雨,但雨中的土司城倒是別有一番風情:朦朧中的風雨橋,氤氳中的九進堂,好一幅優美朦朧的圖畫!從樓上觀賞那風格特異的層檐飛爪,感受著土司生活和理政的氣息,仿佛穿越了歷史,回到了5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