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

    第1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實踐;創新能力;統計學;課程建設

    作者簡介:馬敏娜(1956—),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分析、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1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6-146-02

    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對統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教育已由過去單一的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向多層次、多規格、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轉變,這對統計學的專業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國外統計教育現狀和發展趨勢

    美國和加拿大統計學專業設置的特點: 一是招收統計學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說明北美對統計高層次人才有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階段統計學專業方向寬泛,研究生階段專業方向分得更細一些;美國統計學會為統計學專業大學本科設置的課程體系分為統計方法、統計理論、應用統計、專業選修課,統計項目教學環節要求學生研究一、二個實際的統計問題。

    英國是統計教育的發源地。在現有的115所大學中,有50多所大學設有統計學專業。其比重遠高于我國(不足20%),統計高等教育相當普及。

    總而言之,國外統計教育發展的趨勢有三個特點,一是統計知識越來越普及,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方法科學及數據的科學受到學生重視和歡迎;二是網絡成為統計教育的重要工具,發達國家統計教育經歷了從理論向應用教學模式的轉變;三是重視對學生統計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

    國外統計教育的現狀對我國統計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鑒之處,結合吉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的具體情況,我們對統計學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了理論與實證研究,具體總結有以下幾方面的實踐體驗,旨在拋磚引玉。

    二、突出實踐與創新能力的課程體系改革

    吉林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是吉林省級特色專業。近幾年來根據國外統計教育發展趨勢,分析了我國新時期統計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特點,堅持“育人為本、理論為基、應用為重、特色為先”的教育思想,貫徹落實學校“加強理論基礎、注重社會實踐”的方針,搭建了突出實踐與創新能力的“理論授課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教育體系”三個教學平臺。強調“理論實踐結合、課內課外并舉、知能品德兼修”,既重視第一課堂教學計劃和教材建設,又重視第二課堂教學計劃和實踐基地建設;既重視校內專業教育,又重視社會實踐育人,實現了厚品德、尊個性、強基礎、重實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理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

    原統計學課程體系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統計教學與社會實踐脫節問題較嚴重。由于經濟發展中大量的信息出現,各個行業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統計學基礎、較強的動手能力、較寬的知識面、綜合索質好的統計學人才。因此,有必要對統計學課程體系進行重組、優化、精心設計,旨在保證基礎理論的同時,加強技術技能訓練,加大實驗及綜合實驗和設計研究實驗的比重,同時注意增加趣味性、實用性;鼓勵學生參加全國統計建模大賽,突出對學生的基礎性訓練、啟發性訓練、創新性訓練;重點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統計分析與推斷能力。按照這個宗旨,我們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增加了選修課和跨學科的課程,增加了時間序列分析等課程,開設了調查分析師職業資格認證,并科學安排必修課、限選課,實現了多種課程形態有機結合。

    理論授課體系強調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的體系構建,并通過“精中間(專業主課程)、延兩邊(學科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增加交叉學科的課程,優化課程體系。我們對理論授課體系的課程定位是“頂天立地”。 “頂天”,即了解最前沿的統計理論與方法;“立地”,即學生必須有扎實的統計基礎,強化統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重組課程內容,根據學分,強調提煉專業課程基礎性內容,形成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基本知識部分;深化及延伸的內容采用以點帶面方式,以典型實例分析及專題講解方式進行。拓展內容由學生在參考文獻基礎上以討論或分析報告方式完成。

    (二)實踐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

    依托學校網絡實驗中心和吉林省普查中心等實習基地,統計學院增加了實驗課和實踐教學比重,專門增設《社會經濟調查實務》和《數學建模》實踐性課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沿著統計調查方案進行設計,采集數據,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編碼、整理數據,撰寫分析報告或類似的路徑進行綜合性訓練。

    實踐課程體系將統計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素質能力提高結合起來。在教學中,要求教師按照“四個基本”組織教學。四個基本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運用統計軟件的基本能力,分析解決實際經濟管理問題的基本素質。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與實踐

    (一)以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以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帶動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是我們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基本思路。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教育質量項目,要求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學管理。我們制訂了課程建設規劃,成立了專門的課程組進行精品課程建設,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實踐中受到學生歡迎和好評。

    1.增加課程訓練環節

    培養學生統計專業基本素養理論教學以啟發式教學為主。我們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比如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五年規劃、統計公報中的一些具體統計指標進行解讀,讓學生讀懂數字背后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散思維。

    《統計學》是專業基礎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更要求學生提高自身統計學科素養,為此我們開展了“課前五分鐘”活動,以作業形式安排學生利用課前五分鐘介紹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統計事件、經典案例等,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統計學科素養。

    2.設立無標準答案問題的研討

    無標準答案問題的研討就是使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的方法,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科學創新方式。如孫亞靜老師《抽樣技術方法》課,針對同一問題,由學生們分組采用四種抽樣方法收集數據,計算分析探討,比較優劣,尋求最佳抽樣方法。

    3.強化過程評價,改革考試方式

    基于不同課程性質,采取多樣化考試形式。老師加強對課程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對學習情況(課堂討論、實驗報告、課程論文、調查報告)進行評估。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課程實驗、課程論文調查報告,學生體驗統計調查方法與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五年來,《多元統計分析》、《計量經濟學》、《市場調研與預測》等課程教學中全面采用了這種教學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1.課堂實踐教學推廣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具體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特點一是實踐性。項目的主題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如居民消費、社會保障等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二是綜合性。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運用的特點。三是開放性。體現在學生圍繞主題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我們在《市場調研與預測》、《社會經濟調查實務》和《數學建模》課程中采用了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將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社會實踐為中心。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統計調查方案設計,采集數據,錄入整理數據,撰寫調查報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近些年獨立完成了《長春市汽車生產營銷消費情況系列調查》、《我國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長春市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等幾十個項目的調查報告。項目小組以PPT形式在全班進行匯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課外社會實踐推行“三個結合”方法

    我們將學生的社會實踐“與當地政府統計部門工作相結合;與國家組織的各項普查和重點調查工作相結合;與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

    近些年來,我們參加了國家組織的大型經濟普查、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錄入,今年參加了全國人口普查萬里行的宣傳活動和人口普查的試點工作。學生實踐可以自選項目,也參與老師承擔社會委托項目。我們先后完成了《農民失地后生活狀況調查》、《云煙東北消費市場情況調查》、《吉林省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問題調查》、《長春市物業管理基本情況調查》等多個委托項目。教師組織學生學習文獻、討論、數據采集,資料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學生分析能力。

    (三)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

    利用網絡實現課堂教學、習題課、實驗教學、輔導答疑、考試與試卷分析、社會實踐等教學環節的緊密配合與關聯優化。《統計學》、《市場調研與預測》網絡課程2006年和2010年分獲吉林省高等教育技術成果二等獎。

    四、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我們在課程建設實施中,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密不可分、教學與科研相長的理念。組織和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與學術研究,通過教學、科研討論會等交流平臺,將科研成果與教學工作相融合。

    近5年來,我們完成了省教育廳教研重點項目《突出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統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發表了《統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突出實踐與創新能力的統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研究》等10篇相關論文,我們還獲得了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優秀課程4門,出版統計系列教材4部,開發統計網絡課程2門,獲省級教學類獎項4項,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實踐和理論教學脫節的問題。

    高水平的科研活動,創新人才模式,在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水平的同時,也相應提升了教學水平。在參加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五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調查分析報告競賽、吉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吉林省數學建模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共50多項。

    總之,為適應吉林省經濟發展對統計人才的要求,作為地方財經大學的統計學院,我們努力在統計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教研等方面進行改革,希望能為培養具有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新型統計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馬敏娜.統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統計教育,2007,(05).

    [2] 李國榮.培養統計專業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探索[J].統計教育,2007,(09).

    第2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6-0287-02

    隨著對數據決策的重視,各行各業都急需大量的掌握數量分析方法的經濟管理人才,這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也必須適應新環境的變化進行教學改革。統計學作為信息管理專業的一門簡述數量分析方法的重點課程和必修課程,則是改革的重點。目前,根據信息管理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普遍認為這門課不好學,難度過大,理論與實際脫節,對理論推倒無法理解。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統計學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統計學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統計學課程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三多兩難”,即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理解難,記憶難;二是高度抽象性,這就給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帶來很大的難度,而現實的統計學教學卻忽視了統計學課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1]。

    1.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高校統計學教學,仍以教師理論講述為主,以系統闡述學科理論為主導,以理論,公式推導為內容,偶爾列舉個別例題對原理和計算方法進行輔助說明,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這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的突出特點是重概念、輕實踐,重理論、輕方法。以教師為教課主體,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課上不愿聽課,或者聽課效果不明顯,同時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法也不利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記住統計學的公式、概念、原理,由于統計學的三多兩難,導致學生對知識點會在考試后基本忘完,達不到開設這門課的目的。

    2.不重實踐的思想仍很嚴重

    統計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和很多實質性學科的結合越來越多,越來越緊密,比如衛生統計學、軍事統計學、管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如果教學中缺少了與專業相關的實踐環節的支撐,教與學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教師的熱情和學生的興趣也很難被有效調動起來;同時,目前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多統計軟件如SAS、SPSS、EXCEL的出現使得各種統計方法有了計算機的支持,統計工作者可以憑借統計軟件直接對各類現實問題進行數據分析,而不必了解其中的公式。統計軟件的使用不僅使得計算變得簡便、準確,同時也使得效果變得生動、輕松,而現實是由于教師的知識結構不足和學校計算機環境建設上的滯后,很多統計學在課上很少講到統計軟件的應用,也沒有實驗課來支撐統計軟件的學習,導致統計軟件在統計課程教學中應用遠遠不夠,學生掌握的能力與現實脫節,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相差較遠。

    3.考試的內容和形式單一

    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統計學考試,多年來一直采用的是傳統的閉卷筆試考試和平時成績兩個部分的綜合。其中閉卷考試的考試題型主要為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計算題等等,這種方式主要注重基本公式,基本理論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基礎理論部分的教學質量,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忽視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涉及較少,對于評價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有很大的缺陷,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往往靠死記硬背學習統計,沒有從本質上抓住統計學的知識精髓,沒有形成靈活運用知識和原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導致了有的學生考試分數很高,但是遇到實際問題卻束手無策;而平時成績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上課率和做作業的情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上課率,但是卻無法保證學生的上課效率,導致了學生雖然人在這里,但實質上可能沒聽課或者做別的事,效果并不好。

    二、信息管理專業統計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1.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以案例教學為主引導學生學習

    結合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和相關課程的開設情況,增加一些在經濟管理分析中具有清晰應用前景的統計理論與方法,引入計算機的案例和學習內容,同時以精選的例題和案例來復原典型統計問題的情景,通常可以采用一是案例引導法,以現實問題的提出為起點,然后通過解決方案的設計,書面陳述解決過程和結果為線索組織教學,通過對案例中一些問題的引導、說明教學內容,使得案例與課程的基本原理融為一體。其中的案例要么結合當前經濟管理實際,要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對統計知識的充分理解和即時應用能力。二是案例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的一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主角,教師起的是引導的作用,實現了教學過程的互動性。

    2.引入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不再僅限于記公式、背原理,引入實踐教學環節,可以在學期之初,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比如大學生日常消費調查、信陽地區企業調查,要求學生在學完統計學課程后完成一份從問卷設計,問卷調查實施,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全過程的調查報告,為了減少搭便車的情況,每組人數限制在2~3人以內,這樣學生在開始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就會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來學習,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具體到某一部分內容,可以在學完某部分內容后向學生明確這部分內容可以做調查報告中的哪一部分工作,同時教師進行過程指導。這樣就在任務的驅動下,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3.在教學中運用統計分析軟件,實現統計教學與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緊密結合

    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的訓練,關注培養學生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的能力和對統計結果的解釋能力,一方面,在上課階段有意識的使用統計軟件對問題進行分析求解,并解釋結果;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利用統計軟件來做課后習題和處理實踐問題,提高學生自身的統計軟件的動手能力。并建議在統計學課程的教學課時中,開設8~10個課時的實驗教學,利用現在比較成熟的統計分析軟件如SPSS、SAS、EXCEL[3]等讓學生親自來處理各類經濟管理問題的數據分析,一步步演示圖表的做法和計算的過程,從中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比如均值、方差、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等。這樣避免了枯燥的學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鞏固了已學到的理論知識,培養了以定量分析為主的統計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在課題教學環節,最好使用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媒體可以從展示大量原始數據開始,利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處理數據,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統計圖形圖表,這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使得教師增加課題信息量,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繁瑣的公式推導和復雜的手工計算中解脫出來,可以演示較復雜的、篇幅較長的現實案例,并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清晰。

    4.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試內容

    統計學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三個方面的能力: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了綜合評價學生的三種能力,擬將考試成績分為下面幾個部分:一是理論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采用期末筆試形式,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原則和步驟,在出題時盡量結合實際問題去測試;二是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出勤率、課堂表現(比如案例互動環節的討論的積極性)和完成作業情況進行評定;三是實踐成績,占總成績的40%,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調查報告,主要考核學生利用統計軟件完成調查設計、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能力,以調查報告的情況作為該項成績的考核依據,另一個是上機測試,每次實驗時結合統計學每一章節的內容,安排學生進行相關的上機操作,比如統計圖表的繪制、統計指標的計算等,要求學生上交相關作業。

    不管做哪一種改革措施,教師都在其中起著引導作用,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改革的效果是有著最直接的關系的,教師的專業知識、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應用水平和實踐知識都是直接影響統計學教學質量的,因此對于教師自身而言一是要加強自身學習,改善知識結構,不斷了解課程所屬領域前沿動態,廣泛涉獵,不斷更新知識。二是多做研究、多做實踐,不僅在專業上,而且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做研究,為了彌補實踐經驗不足,如可能則深入實際,到企業中進行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元欣.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84-85.

    [2]宮春子.快樂統計教學方法探討[J].統計教育,2008,(1).

    第3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幸福感 貧困大學生 影響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well-be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ir gender,grade,single-parent families,families living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well-being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ffecting Factors Inventory of Well- 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conducted on the poor students in the survey。Results: ①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verall well-being of men and wome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P

    【Key words】 Happiness;Poor students;Influence factors

    1 前言

    幸福感是個體根據自定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心理健康的一項衡量指標,反映了個人的生活質量[1]。關于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是諸多幸福感研究者感興趣的問題。大學生是未來社會最重要的生力軍,他們的幸福感狀態及其影響因素是了解大學生心理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今天的在校大學生,將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這一群體的幸福感將會影響幾年后社會主流工作者的幸福感,雖然幸福感會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還是有一定的聯系[5]。醫學生的未來是肩負者救死扶傷的任務,他們的心理狀態直接感染者患者,而貧困大學生又是這一群體中的特殊部分,本文欲通過對貧困大學生的幸福感狀態進行研究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提供實證的教育依據。

    2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大連醫科大學七年制11至14級貧困生共259名為研究對象。

    2.2 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1)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級,城鄉居住地,是否單親家庭等。(2)大學生幸福感影響因素調查表[2] ,該量表由7個分量表組成,分別為自我意識、學校學習、人際交往、戀愛、工作與社會適應、家庭環境和休閑活動。

    2.3 數據管理與分析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與管理,用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線性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

    3.1 研究人群的一般情況描述

    按照要求剔除填寫資料不完整的問卷后,有效問卷共250份,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50人;一年級92人,二年級58人,三年級59人,四年級41人;來自農村的185人,城市的65人;單親家庭學生35人,非單親家庭學生215人。

    3.2 貧困生幸福感的性別特征

    針對不同性別的貧困生其在幸福感的分析見表1,男生在工作與社會適應方面的幸福感與女性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3 不同年級貧困生幸福感的分析

    表2顯示,休閑活動方面的幸福感在年級間的比較具有差異性(P=0.005),相對來說,大一、大二貧困生在休閑活動方面的幸福感比大三大四貧困生的高。在戀愛方面的幸福感不同年級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26),隨著年級的增加幸福感也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差異則無顯著性。

    3.4 不同家庭居住地及類型的幸福感比較分析

    由表3分析可見,在自我意識方面,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城市的貧困生的自我意識比農村學生的強。城鄉貧困生在幸福感總分上存在差異(P=0.032),城市學生的整體幸福感強于農村學生的幸福感。

    是否為單親家庭的貧困生幸福感的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5 多重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以總幸福感得分為因變量,性別,年級,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為單親家庭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只有家庭居住地一個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的是。可得影響學生總幸福感得分的因素為生源地。

    4 討論

    幸福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一方面,它受到外界客觀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們主觀上有所感知。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貧困大學生的總幸福感的差異不明顯,可以間接說明在當今社會男女地位基本平等,但在工作與社會適應方面有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男女生將要擔任的社會角色有關,說明男生在從事挑戰性職業和面對競爭時更容易適應,從而在工作與社會適應方面的幸福感較強。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在不同性別間的差異則無顯著性。

    調查顯示,在自我意識方面,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城市的貧困生的幸福感比農村的強烈,這可能與城市的孩子從小的環境培養了獨立自主的個性,所以能夠獲得在自我意識方面較強的幸福感。調查同樣也顯示出,城鄉貧困生在總幸福感方面也是有顯著性差異的,城市的貧困生的家庭經濟狀況還是會比農村的好。重慶調查通過對大學生幸福生活標準的統計數字發現,51.1%的大學生認為有很多錢是幸福的。這與當前的大環境和大學生個體的價值觀念有關,但有的大學生能正視貧窮,通過各種渠道緩解經濟貧窮,并把改變貧窮作為自己不懈努力的強勁動力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家庭經濟因素對大學生幸福感體驗產生多大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效解決家庭經濟狀況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3]。

    調查顯示,各幸福感因子以及總幸福感在是否為單親家庭的影響下的差異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這說明在當今社會單親家庭不是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從多元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看出進入回歸方程的因素只有一個家庭居住地,說明城鄉居住地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這一點也反映了家庭的經濟水平對幸福感的不容忽視。

    5 建議

    對在校大學生必須要注重幸福感的培養和建立。真正的教育是對個體生命的肯定、激勵,要幫助大學生激發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進取的心態,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使學生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獲得幸福,領悟生活和幸福的真正涵義[4]。

    學校也要注重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教育方式的調整,及在自我評價方面的正確引導。對來自農村的學生應給他們更多的發揮空間來展示他們的才華,從而提高他們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張益榮.大學生幸福感與父母養育方式的相關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30-31.

    [2] 張作記主編.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6:418-423.

    [3] 陳鵬,陳曲.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07(27):178-180.

    [4] 李焰,趙君.大學生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11):168-174.

    [5] 王軍,張興權,錢進.安徽省在校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報告[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0)106-110.

    第4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或態度總體來說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戀觀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 一面。

    【關鍵詞】 同性戀;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對比研究;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61.5 G 479 B 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000-9817(2007)07-0601-03

    Cognition and Homosexuality Among 487 University Students in Xi'an/WANG Hao.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Xi'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Xi'an(71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ognition and attitude to homosexuality,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d ucation on attitude towards marriage and love in universi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ith interview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 aire survey were conducted in 50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Xi'an. Results By the propaganda of media,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tolerant to homo sexuality as well as understand it, and 4.9% would try it. About cognition of ho mosexuality,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whether homosexuality can transmit diseases or not, can destruct marriage system and so cial stability or not and it can become one kind of sexual orientations developi ng tendency or not in different gender (P<0.01). In attitude to homosexuali ty,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in different gender only on the question of “if people opposite homosexuality around you, can you still support it”. Ne ither in cognition nor in attitude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stu 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Conclus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ogni tion and attitude

    to homosexuality are healthy and reasonable, but they still need to remodel in t heir normal marriage opinion.

    【Key words】 Homosexuality;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同性戀是存在于人類少數人中的一種有別于大多數人的性定向。《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 案與診斷標準》第2版(CCMD-Ⅱ)對同性戀的定義是:在正常社會生活條件下對同性成員持 續表現傾向,同性成員具有吸引力。這種傾向指思想與感情而言,伴有或不伴 有;與此同時,對異性成員可以毫無傾向,亦可仍有減弱的傾向或正常的性 行為。同性戀者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在中國已存在了幾千年,史冊里就 有“龍陽”、“斷袖”和“孌童”之類的故事,但直至20世紀80年代以后,同性戀才越來 越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現象。醫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專業的學者對同性戀問題的研 究日益深入;社會主流文化(包括“官方”的態度)對同性戀“亞文化”也越來越寬容;同性 戀人群的各類活動也從“地下”逐漸轉到“地上”[1]。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 開始,同性戀現象也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大學生已處于戀愛、結婚的適齡期,對婚戀、性 問題的關注和對戀愛的嘗試是大學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內容。了解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與態 度,對于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婚戀教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減少不當性 行為及其心理困擾,幫助大學生順利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先將西安高校分成重點大學、普通大學與獨立院校(三本)3組 ,再從各組中隨機選取樣本組成此次調查的對象。共抽取西安交通大學、西安財經學院和行 知學院500名一~四年級大學生。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87份,有效率為97.4%。其 中,男生244名,女生243名;年齡18~26歲。

    1.2 方法 采用自編的“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與個別訪 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問卷是在開放式問卷的基礎上收集條目,再對調查條目進行合并 、篩選及刪除。問卷分為2個部分:第1部分為基礎部分,包括年齡、性別、生源、專業等人 口學資料;第2部分為主體部分,包括13個項目,分為對同性戀的認知7個項目和對同性戀的 態度6個項目。采取無記名集體測試,統一給予指導語,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當場收卷。

    1.3 數據處理 問卷回收后,嚴格篩選,統一編碼,有效數據輸入計算機, 運用SPSS 12.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情況 所有被調查者都聽說過同性戀并看到過關 于同性戀的相關報道,認為同性戀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大學生占57.9%;80.1%的被調查者 認為同性戀者生活在痛苦之中;61.6%的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會傳播疾病,且不同性別的大學 生在這一問題的認識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更傾向于認為同性戀會傳播疾病;39.0%的 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會破壞婚姻制度及社會穩定,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女生更傾向于認為同性戀破壞家庭與社會安定;僅有10.1%的大學生認為同性 戀會成為一種性取向的發展趨勢,不同性別大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 男生比女生更認同于這種趨勢。不同年級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 1。

    2.2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 見表2。

    大學生中認同同性戀的占57.9%,認為法律應該接受同性戀的占68.0%;會接受同性戀者 表白的占9.7%;能接受親友是同性戀的占41.1%;如果周圍人都反感,仍然能夠支持同性戀 的僅占3.1%,且不同性別大學生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示會嘗試同性戀的占4.9%。不同 年級的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與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同性戀這一話題都不感到陌生,所有被調查的同學都聽說過同性戀 ,也看過相關報道。訪談中了解到,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識主要來源于新聞媒體的介紹與宣 傳。常春[2]2002年的研究顯示:大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途徑,排序依次為報刊85.7% 、電視48.5%、同學朋友41.1%、廣播41.1%,與筆者研究相似。此次調查還顯示,80.1%的大 學生認為同性戀者生活在痛苦之中,與李漢風[3]的研究結論大體相同。李漢風的 研究表明,中國同性戀人群中60%的人感到極度痛苦,30%~40%的人有過強烈的自殺念頭。 美國衛生部一項報告表明,自殺死亡的青少年中有30%是同性戀青少年,且同性戀青少年潛 在的可能自殺率也比其他同齡人高2~3倍。因為受歧視,同性戀者9%~13%的人有過自殺 行為,30%~35%的曾有過強烈的自殺念頭,63%的同性戀者感到“相當壓抑”,67%的同 性戀者感到“非常孤獨”,超過50%的同性戀者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嚴重影響生 活和工作[4]。本研究中,僅有58%的同學認為同性戀是一種心理疾病,這個結論與 國際上對同性戀的認識是一致的。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 正式將同性戀排除于疾病范疇,并將它作為一種少數人的自然狀態――與異性戀相平行的狀 態[5]。我國2003年4月20日新版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對同 性戀的定義非常詳細,同性戀的性活動并非一定是心理異常,由此,同性戀不再被統劃為病 態。在對同性戀的認知方面,不同性別大學生僅在同性戀是否會傳播疾病、是 否會破壞婚姻制度與社會穩定以及是否會成為一種性取向的發展趨勢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調查還表明,57.9%的同學認同同性戀。2002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調查顯示,認可同性 戀和同性的受訪者僅為10%[6]。2004年,索阿娣等[1]對北京廣院 學生調查表明,50.9%的被訪者認可同性之間的戀情。劉電芝等[7]2004年的研 究表明,18%的大學生對“同性戀傾向”在觀念上持接受態度,4 2%的大學生對同性戀表示 寬容和理解。張龍杰[8]2005年的調查表明,41.4%的學生表示贊成或認可同性戀 ,對同性戀持比較寬容和理解的態度。此次調查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同度又有提升,且認為 法律應認可同性戀的大學生占到68%。說明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同性戀 不是犯罪、精神病的觀點,也不再將它看作是道德問題。能夠接受同性戀表白的大學生占到 9.7%,但會嘗試同性戀的僅占4.9%。

    研究還表明,只有41.1%的同學能夠接受親友是同性戀,曹寧校等[9]2003年的調 查顯示,63.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朋友是否是同性戀并不太在意。

    此外,若周圍人都反感同性戀,還會支持同性戀的只占3.1%,這一點上存在顯著的性別 差異。可能與當今多元化的社會文化及媒體對同性戀的宣傳態度有著直接關聯。

    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識或態度總體來說是健康的、理智的。大學生對同性戀現象 的態度已從以前的“罪惡”、“變態”逐漸轉變為今天的“寬容”、“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寬容與認同雖然可以理解為社會前進、時代進步、思想多元化的影響 ,也反映出大學生婚戀觀念必須重塑的一面。

    4 參考文獻

    [1] 索阿娣,鐘盎,周芝艷,等.大學生性觀念調查報告:以北京廣播學院本科生為例. 青年研究,2004(4):30-38.

    [2] 常春.同伴教育:嶄新的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模式.當代青年研究,2002(1):26.

    [3] 李漢風.同性戀者,何時回歸陽光下的生活.神州,2005(10):42-45.

    [4] 《醫學心理指導》編輯部.關注大學同性戀.醫學心理指導,2006(8):4-12.

    [5] 張書義.同性戀研究述要.天中學刊,2003,18(1):116-119.

    [6] 湖南大學生性觀念調查結果驚人10%認可同性戀.重慶晨報,2002-10-31.

    [7] 劉電芝,莫秀鋒,陽澤,等.當代大學生性道德價值取向調查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4(3):68-74.

    [8] 張龍杰.中國西南地區大學生婚前態度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5,26 (11):899-900.

    第5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進行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市場調查的目標,按照企業的不同需要,市場調查的目標有所不同,企業$使經營戰略時,必須調查宏觀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尤其要調查所處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企業制度市場營銷策略時,要調查市場需求狀況,市場競爭狀況,消費者購買行為和營銷要素情況;當企業在經營中遇到了問題,這時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市場調查。

    二、設計調查方案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調查自的要求

    根據市場調查目標,在調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場調查的具體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場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某產品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和消費偏好情況等。

    2.調查對象

    市場調查的對象一般為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批發商為經銷調查產品的商家,消費者一般為使用該產品的消費群體。在以消費者為調查對象時,要注意到有時某一產品的購買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對嬰兒食品的調查,其調查對象應為孩子的母親。此外還應注意到一些產品的消費對象主要針對某一特定消費群體或側重于某一消費群體,這時調查對象應注意選擇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如對于化妝品,調查對象主要選擇女性;對于酒類產品,其調查對象主要為男性。

    3.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是收集資料的依據,是為實現調查目標服務的,可根據市場調查的目的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如調查消費者行為時,可按消費者購買、使用,使用后評價三個方面列出調查的具體內容項目。調查內容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條理清晰、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于繁瑣,避免把與調查自的無關的內容列入其中。

    4.調查表

    調查表是市場調查的基本工具,調查表的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市場調查的質量。設計調查表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調查表的設計要與調查主題密切相關,重點突出,避免可有可無的問題;

    (2)調查表中的問題要容易讓被調查者接受,避免出現被調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調查者難堪的問題;

    (3)調查表中的問題次序要條理清楚,順理成章,符合邏輯順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問題放在前面,較難回答的問題放在中間,敏感性問題放在最后;封閉式問題在前,開放式問題在后;

    (4)調查表的內容要簡明、盡量使用簡單、直接、天偏見的詞匯,保證被調查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調查表。

    5.調查地區范圍

    調查地區范圍應與企業產品銷售范圍相一致,當在某一城市做市場調查時,調查范圍應為整個城市;但由于調查樣本數量有限,調查范圍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個地方,一般可根據城市的人口分布情況,主要考慮人日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劃定若干個小范圍調查區域,劃分原則是使各區域內的綜合情況與城市的總體情況分布一致,將總樣本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區域,在各個區域內實施訪問調查。這樣可相對縮小調查范圍,減少實地訪問工作量,提高調查工作效率,減少費用。

    6.樣本的抽取

    調查樣本要在調查對象中抽取,由于調查對象分布范圍較廣,應制定一個抽樣方案,以保證抽取的樣本能反映總體情況。樣本的抽取數量可根據市場調查的準確程度的要求確定,市場調查結果準確度要求愈高,抽取樣本數量應愈多,但調查費用也愈高,一般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的用途情況確定適宜的樣本數量。實際市場調查中,在一個中等以上規模城市進行市場調查的樣本數量,按調查項目的要求不同,可選擇200~1000個樣本,樣本的抽取可采用統計學中的抽樣方法。具體抽樣時,要注意對抽取樣本的人口特征因素的控制,以保證抽取樣本的人口特征分布與調查對象總體的人口特征分布相一致。

    7.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一般來說,前一種方法適宜于描述性研究,后兩種方法適宜于探測性研究。企業做市場調查時,采用調查法較為普遍,調查法又可分為面談法.電話調查法、郵寄法.留置法等。這幾種調查方法各有其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調查場合,企業可根據實際調研項目的要求來選擇。資料的整理方法一般可采用統計學中的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對調查表進行統計處理,獲得大量的統計數據。

    三、制定調查工作計劃

    1.組織領導及人員配備

    建立市場調查項目的組織領導機構,可由企業的市場部、或企劃部來負責調查項目的組織領導工作,針對調查項日成立市場調查小組,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2.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訪問人員可從高校中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中招聘,根據調查項目中完成全部問卷實地訪問的時間來確定每個訪問員1天可完成的問卷數量,核定儒招聘訪問員的人數。對訪問員須進行必要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1)訪問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調查產品的基本情況;

    (3)實地調查的工作計劃;

    (4)調查的要求及要注意的事項。

    3.工作進度將市場調查項目整個進行過程安排一個時間表,確定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及所需時間。市場調查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調查工作的準備階級,包括調查表的設計、抽取樣本、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等;

    (2)實地調查階段;

    (3)問卷的統計處理。分析階段;

    (4)撰寫調查報告階段。

    4.費用預算

    市場調查的費用預算主要有調查表設計印刷費;訪問員培訓費;訪問員勞務費禮品費;調查表統計處理費用等。企業應核定市場調查過程中將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合理確定市場調查總的費用預算。

    四、組織實地調查

    市場調查的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開始進行問卷的實地調查工作,組織實地調查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1.做好實地調查的組織領導工作

    實地調查是一項較為復雜繁瑣的工作。要按照事先劃定的調查區域確定每個區域調查樣本的數量,訪問員的人數,每位訪問員應訪問樣本的數量及訪問路線,每個調查區域配備一名督導人員;明確調查人員及訪問人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職責,做到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工作目標.責任明確。當需要對調查樣本某些特征進行控制時,要分解到每個訪問員,例如,某調查項目,調查樣本地1000入,要求調查男性600人,女性400人,調查對象的男女比例為3:2,則要求每個訪問員所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都應控制為3:2,從而保證對總樣本中男、女比例的控制。新晨

    2.好實地調查的協調、控制工作

    調查組織人員要及時掌握實地調查的工作進度完成情況,協調好各個訪問員間的工作進度;要及時了解訪問員在訪問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解決,對于調查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提出統一的解決辦、法。要做到每天訪問調查結束后,訪問員首先對填寫的問卷進行自查,然后由督導員對問卷進行檢查,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在后面的調查中及時改進。

    五、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實地調查結束后,即進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階段,收集好已填寫的調查表后,由調查人員對調查表進行逐份檢查,剔除不合格的調查表,然后將合格調查表統一編號,以便于調查數據的統計。調查數據的統計可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完成;將調查數據輸入計算機后,經Excel軟件運行后,即可獲得已列成表格的大量的統計數據,利用上述統計結果,就可以按照調查目的的要求,針對調查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工作。

    第6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實現價值

    一、調研背景

    江蘇大學大學生創業基地正式開放,讓許多大學生創業夢想得以變成現實。學校不僅向創業者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還配了辦公桌、電腦,此外還定期請專家提供創業指導。消息傳出后吸引了一大批創業團隊報名,經過專家對“創業申報書、現場問辯、公司運營情況”等幾個方面對創業項目進行了綜合評審,最終確定了王磊杰同學創建的“思遠科技有限公司”等14個項目首批成功入駐創業孵化基地。

    目前,江蘇大學創業孵化基地第二批申請入駐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除在校園內人流密集處擺放展板宣傳外,校團委網站上也登有相關信息,江蘇大學還發動各個學院組建、推薦創業團隊入駐。

    有創業基地的一步步擴大,可以看出學校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視,同時也給江大的學生,不管是想創業的還是不想創業的,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項目就是著眼于江大學生感覺到的創業孵化基地帶來的影響所做的研究。

    二、調研方法

    項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為指導,在江蘇大學范圍內,對各個年級的大學生展開抽樣調查(隨機抽樣為主,典型抽樣為輔),以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實踐進行調查、收集信息(主要是已經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學生和未入駐的大學生兩個群體提供的信息);獲得足夠有效信息后,采用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并且建立相應的模型,探求數據背后的規律與啟示。

    1技術路線:

    2實驗方案:

    與技術路線所展示的一樣,顯示設計問卷,然后組織人員進行問卷,兩次調查之后進行系統的分析,最后整組人員完成調查報告。

    三、創業孵化基地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實際操作中對調查人數進行了修改,選取了200份江大學生所做的問卷進行數據分析。

    江大學生對于進軍創業孵化基地所需要基本的能力素養有一定的見解。對于最重要的素養,認為是有責任感的占356%,認為是敬業精神的占158%,認為是開拓精神的占314%,認為是好奇心的占75%,認為是冒險進取的占97%。

    在學生認為進軍創業孵化基地的最大困難的問題上,有516%的學生認為缺乏資金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障礙,有170%的學生認為缺乏環境氛圍,有78%的學生認為缺乏創新實踐活動。學生們對于創業障礙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概念的認識,根據調查:有527%的調查對象認為創業就是開創一份事業;有185%的調查對象認為創業就是開辦一個企業(公司);有150%調查對象認為創業是開發一項前沿科技。

    很多的同學選擇畢業后繼續創業,充分發揮年輕人的熱情。在孵化基地的創業經驗也給他們很大的信心,他們都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創業創造屬于他們的一片天。

    創業孵化基地的成功建設,也讓很多的同學躍躍欲試,他們都有一顆創業的夢。正好我們發現學校對于創業孵化項目很支持,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零負擔”的創業平臺——創業孵化基地,在這里,學生們可以享受到“四免”:免費場地、免費辦公設施、免費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免費創業培訓。這就很大的節省了成本和時間。并且江蘇大學正在和京口區高創中心、第一樓街步行街管委會進行協商,把逐漸成熟的團隊從學校推向地方繼續孵化,等到孵化成熟后可以成功地走向市場,這為學生創業提供了很大的契機。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分析我們得到的調查結果,我們得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第一:對于學校推進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重要的是加緊學生創業基本素養的培養。而這其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團隊精神——這四個字也許是最平常最易懂的管理概念了,但由于大學生這一特定創業群體,一般為年齡在25歲以下的大學生,他們的社會與人生經驗都不足,而且處于熱血沸騰的感情階段,個性化、自信力等都較強,所以在團隊組建、團隊分工、團隊規則制度等諸多體現“人與人合作”的工作中,大學生創業者往往會出現“一人是龍、二人是蟲”的情形。縱觀當前時展趨勢,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任何創業者想依靠單打獨斗而勝利的可能性已降得很低。在實際工作中,大學生常常會出現以已為主、剛愎自用等不利于合作創業的情形。所以建立團隊合作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學校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創業概念的學習。只有學生明白了什么是創業,才會知道如何正確的進行創業計劃。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創業者在企業定位、戰略策劃、產權關系、市場營銷、生產組織、團隊組建、財務體系等一系列領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大學生有了好的項目或想法,只是代表“創業的路”剛跨出了一步,而在我們的大學生創業者中,認為憑一個好的想法與創意就代表一定能創業成功觀念的人也不少,而在創業準備時對可能遇到的問題準備不充分或根本就沒有思考對策與設計好退出機制,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面因素渾然不知,而導致一開始便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使創業者還沒有走出多遠,即以失敗告終。所以創業者不是全才,但要著眼于全才。

    第三:作為創業者,要充分利用自己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脈,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來為自己的創業夢插上翅膀。這個社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人在做,所以人脈關系的積累很重要。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人脈關系不好,就不能募股。擴展人脈關系,多結識比自己能力強比自己有錢的人,尋找他人給你投資時,對你認可的有錢人就會給你投資,這就是人脈關系作用的顯現。你擁有了能力經驗而且選擇的項目非常好,又結識了認可你的有錢人,自然有人會給你投資的。

    希望每一位有創業夢的同學都可以把握住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繼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的和諧與繁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李哲夫,楊心恒著 人民出版社19895 C3/L36。

    第7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一、案例啟發法

    案例啟發法,指教師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資料,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與分析。統計學中不乏抽象的理論知識,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會因為難以掌握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啟發法,將枯燥的統計學理論轉變為通俗易懂的實踐案例后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分析討論方式總結得出的一般規律性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第一堂課上,筆者除了給學生推薦幾本統計學專業教材外,還推薦了若干本富含統計案例的課后讀物,如《生活中的統計學》①、《統計數字會撒謊》②、《管理統計學應用與實踐》③等,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這些課后讀物中各種案例的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統計的樂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除了在每一章講授之前都提供相關案例資料外,還選擇一些重點與難點的地方,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如介紹標志變異指標的含義與作用前,筆者通過以下案例,同時結合統計圖表,使學生很容易明白課程內容。

    提問:從以上結果得知,該車間兩個生產小組各人日產量的平均數都是70,是否可以證明甲、乙兩組的各人日產量都相同呢?

    回答:不能,因為甲的計數結果比較密集,而乙的比較分散,因此可以認為甲的平均數的代表性顯然高于乙。

    結論:描述一群變量值,除用平均數等表示其集中趨勢的指標外,還需要說明其分散或變異情況,而說明變異情況的特征值就稱變異指標(注:從而引出標志變異指標內容的講解)。

    當然,在應用案例啟發法時,案例的選擇是關鍵,筆者認為一個高質量的案例需要做到:內容符合教學要求、問題富有啟發性、情節符合客觀實際、資料有別于教材例題等。

    二、項目驅動法

    項目驅動法,指結合統計學理論知識與教學進度,設計項目任務,通過項目實施過程的合理設計與過程控制,使學生在項目任務的驅使下積極主動接受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1]。將項目驅動法引入統計學課程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改變獨立學院學生厭學、畏學情緒,同時通過將統計學課程分散在各教學章節的零星實踐教學內容整合到綜合性的“項目”中,有利于實踐教學功能的系統發揮,有利于學生實際調研能力和統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強化技能培訓的有效途徑。

    2009-2010學年的第一學期,筆者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08級財管專業4個班級的統計學教學中,進行了項目驅動法的嘗試,具體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劃分項目小組。在統計學課程開課之初,筆者就讓學生分組,每組人員8-10人,一個班級大概5-6組。學生分組的依據:在遵從學生自愿原則下,照顧同寢室(方便課后交流討論)、考慮性別搭配(方便分工合作)等細節問題。各組推薦一位“項目經理”(組長),負責項目實施的組織與管理。

    2、選定統計調研項目。根據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結合統計學課程知識點的需要,筆者提出了若干貼近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生活的調研項目供學生參考,如: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大學生逃課現象調查、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大學生時間分配狀況調查、大學生網絡生活現狀調查、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調查等。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小組成員討論自擬感興趣的可行的項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筆者也建議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選擇項目。

    3、明確項目實施各階段任務與要求。具體做法是:筆者在各組學生選定統計調研項目后,給出每組學生總體的任務要求;然后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每上完一章節內容,就會布置相應的任務要求,提醒督促學生按照教學進度完成相應的項目任務。在具體的任務要求中,注意既要和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又要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如在介紹完第二章第二節“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內容后,筆者就提供范例,并且讓各組制定相應的調查方案。而整個項目實施的流程按照統計工作的四個環節展開,即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與統計分析,最后成果表現為統計調查報告。

    4、輔助學生完成項目的具體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組組長負責組織管理,針對本組項目任務隨時召集項目組成員開展研究討論,明確組內分工,同時注意成員間協同學習、共同攻克項目“難題”。這期間,筆者注意輔助各組學生完成項目的具體實施,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進度,適時適度給以提示指導。具體方式途徑可以選用EMAIL、QQ等通訊方式,做到學生有“難”、及時指導。

    5、項目成果展示。在學期末的時候,選取一個課時,讓每組學生展示自己的項目成果,進行收獲交流,筆者將和學生共同評定各組項目的完成情況。通過交流對比,讓學生對自己參與完成的項目有更深刻的認識,尋找優勢與不足,同時進一步激發創造激情。

    目前,項目驅動法已經開展了四個學期,學生普遍反映良好,學生表示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習興趣,既鞏固了課堂知識,也通過項目實踐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三、練習鞏固法

    練習鞏固法,指在講解了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尤其一些統計公式后,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筆者每一章的多媒體課件里,不乏一些“請思考”、“課堂練習”等字樣,具體題型多樣,有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計算題等。這些課堂練習的考核知識點都是緊密圍繞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教學重點與難點,在給學生詳細講解了相關理論知識后,馬上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試圖通過練習在突破難點的同時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在統計學課程中也有不少概念相近和方法相似的內容,對此,筆者在講解了幾個相近或相關的概念后,會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如“請比較重點調查、典型調查與抽樣調查”“,請總結歸納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與對比相對指標三者之間的異同點”等,這些練習不僅起到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歸納問題、尋找規律的能力。

    當然,練習鞏固法除了在課堂中運用外,也體現在課后的作業布置中,尤其是統計學中涉及到的大量計算問題。

    在筆者的統計學教學大綱里,從第三章“統計整理”開始,每一章課后都會布置相應的計算題,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完成。

    四、軟件演示法

    第8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 第一恒磨牙;齲病;窩溝封閉

    [中圖分類號] R788.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6(b)-0134-05

    第一恒磨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在口腔中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北京市牙病防治所從2005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對7~9歲兒童第一恒磨牙免費窩溝封閉項目,旨在控制青少年的患齲水平。為對項目評價提供信息支持,同時了解全市中小學生第一恒磨牙患齲情況及發展趨勢,2010年北京市牙防所組織16區縣牙防機構對全市6~18歲學生進行了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現對其中第一恒磨牙患齲情況及窩溝封閉情況進行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北京市16區縣(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通州區、昌平區、順義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縣和延慶縣)6~18歲城、鄉常住人口。調查對象均在當地出生并成長,年齡按調查當日計算。調查時間為2010年9~11月。

    1.2 調查項目

    調查項目包括一般情況(姓名、年齡、性別、戶口、民族等)和專業檢查項目(冠齲)。

    1.3 抽樣方法及樣本量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每個區縣按經濟水平、城鄉人口和規模高低分為3層,每層隨機抽取1個街道或鄉鎮;從每個街道(鄉鎮)中隨機抽取2個居(村)委會,在居(村)委會附近選取1所小學和1所中學(兼有初中和高中);在每所學校中隨機抽取6~18歲年齡組學生,每個年齡組56人(男女各半)作為受檢者。每個年齡組應完成5376人。

    1.4 調查標準

    專業檢查項目按照《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的診斷標準[1]進行檢查并記錄。檢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視診結合探診的方式進行。檢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鏡和CPI探針。

    齲齒檢查:牙齒的窩溝點隙或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或明顯的釉質下破壞,或明顯的可探及軟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損記為齲齒。使用CPI探針證實視診所判斷的咬合面、頰舌面、鄰面的齲壞。

    1.5 質量控制

    各區縣參與調查的3名臨床調查員均為從事口腔臨床工作3年以上者,經過北京市牙防所培訓并通過齲病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均在0.7以上。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完成人數

    全市共調查6~18歲學生73 861名,其中468名因數據不完整而刪除,共獲得有效樣本73 393名,數據準確率為99.37%。因高三學生在調查時間內多為17歲,因此,部分區縣18歲組樣本量未達到要求,全市18歲組有效樣本量為4982人。

    2.2 北京市6~18學生第一恒磨牙患齲情況

    2.2.1 患齲率 北京市6~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患齲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6~12歲增幅明顯,12歲后增幅減緩。6~8、12和14歲組城、鄉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9~11、13、15~18歲組城市患齲率高于農村,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6歲男女之間患齲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7~18歲女性第一恒磨牙患齲率高于男性,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1~2、圖1。

    2.2.2 齲均 北京市6~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齲均基本呈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的趨勢。8~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齲均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7~18歲女性齲均高于男性,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1~2、圖2。

    2.2.3 充填率 6~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齲齒充填率城市均高于農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12歲第一恒磨牙齲齒充填率男生高于女生,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其他年齡組男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圖1。

    2.2.4 各牙位患齲情況 在各年齡組中,下頜第一恒磨牙的患齲率均高于上頜第一恒磨牙,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2.3 北京市6~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情況

    2.3.1 人均窩溝封閉牙數 北京市6~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人均窩溝封閉牙數在6~9歲年齡段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多,9歲之后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見圖2。7~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人均窩溝封閉牙數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6歲學生城、鄉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除7歲組和18歲組外,其他年齡組學生人均窩溝封閉牙數男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2.3.2 窩溝封閉率 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率在6~10歲年齡段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10歲之后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見圖1。8~18歲學生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率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6歲和7歲學生城、鄉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除7歲及9歲組外,其他年齡組學生窩溝封閉率男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2.3.3各牙位窩溝封閉情況 在各年齡組中,下頜第一恒磨牙的窩溝封閉率高于上頜第一恒磨牙,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4。

    3 討論

    第一恒磨牙的患齲情況與整個恒牙列患齲情況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性,掌握人群第一恒磨牙的患齲情況和規律對齲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2]。在全北京市范圍內進行中小學生全年齡組的第一恒磨牙齲病及窩溝封閉情況調查尚屬首次。本調查結果可為北京市免費窩溝封閉項目的監測與評價提供數據支持和參考。

    本研究表明,第一恒磨牙患齲水平呈現城鄉、性別及年齡分布差異。多數年齡組齲均和患齲率均表現為城市高于農村、女性高于男性的特點,這與第二、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北京地區調查結果[3-4]基本一致,也與國內其他省市調查結果[2,5-7]類似。究其原因,應該與城鄉之間、男女之間飲食結構、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的差異有關。另外,女性生理發育早于男性,因此,第一恒磨牙接觸口腔環境時間和發生齲壞的危險均早于男性[8]。6~12歲第一恒磨牙患齲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且增幅明顯,12歲后增幅減緩。這一結果與廣東省[5]、沈陽市[6]、太原市[7]等地調查結果相近似。提示應在12歲前切實加強窩溝封閉等齲病預防工作。從不同牙位患齲情況來看,下頜第一恒磨牙的患齲水平顯著高于上頜,與2002年前北京恒磨牙患齲情況的調查結果[9]相似,提示應把齲病防治重點放在下頜第一恒磨牙。

    北京市城市學生第一恒磨牙齲齒充填率高于農村,但總體情況不容樂觀。以12歲為例,城市充填率為25.18%,農村僅為15.42%。提示今后在做好齲病預防工作的同時,中小學生齲病治療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北京市從2005年開始的對7~9歲兒童第一恒磨牙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到2010年已滿5年。這一項目的開展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認可[10]。在本次調查中,7~14歲年齡組是免費窩溝封閉服務的受益者,其中9歲學生是2008~2010年度免費窩溝封閉項目的服務對象,10歲學生是2007~2009年度項目的服務對象。調查結果顯示,第一恒磨牙人均窩溝封閉牙數和窩溝封閉率在9~10歲達到高峰,窩溝封閉率達到45%,之后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這一結果與免費窩溝封閉項目的開展有直接關系。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2002年美國6~11歲兒童窩溝封閉率為30.5%[11],美國制定的2010年衛生保健規劃目標中提到要將兒童磨牙窩溝封閉率提高到50%。通過政府持續深入,成功開展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北京市兒童的窩溝封閉率已基本達到美國的兒童口腔保健目標[12]。本調查顯示,城市學生人均窩溝封閉牙數和窩溝封閉率高于農村。原因可能與城鄉醫療服務覆蓋范圍與家長認知程度差異等因素有關。提示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配置,提高其醫療服務范圍和水平,同時應加強對農村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能夠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主動自愿接受口腔公共衛生服務。

    從不同牙位窩溝封閉情來看,各年齡組下頜第一恒磨牙的窩溝封閉率均高于上頜,與患齲特點基本一致。但從構成比來看,上下頜窩溝封閉率分別約為45%和55%,而上下頜患齲率分別約為30%和70%,提示今后窩溝封閉項目應增加下頜第一恒磨牙的封閉比例。

    [參考文獻]

    [1] 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

    [2] 程睿波,陶薇,張穎,等.東北地區人群第一恒磨牙齲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1):73-76.

    [3] 張輝.北京市城鄉人群六個年齡組恒牙齲病抽樣調查報告[J].北京口腔醫學,2001,9(1):18.

    [4] 朱旻,韓永成,張輝,等.2005年北京市城鄉12歲人群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J].北京口腔醫學,2009,17(5):281-285.

    [5] 歐堯,黃少宏,范衛華.廣東省青少年第一恒磨牙患齲情況分析[J].廣東牙病防治,2001,9(4):248-250.

    [6] 程睿波,張曉芳,劉淑杰.沈陽市中小學生第一恒磨牙齲病調查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4,14(2):88-91.

    [7] 甘曉榕,王小琴,王艷燕,等.太原市中小學生第一恒磨牙患齲流行病學調查[J].山西醫學院學報,1995,26(2):161.

    [8] 胡德渝.口腔預防醫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9.

    [9] 韓永成,張輝,陳薇,等.青少年恒磨牙患齲情況調查[J].北京口腔醫學,2002,10(4):189-191.

    [10] 韓永成,張輝,王鵬,等.北京市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市民滿意度調查[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2):75-77.

    [11] Beltrán-Aguilar ED,Barker LK,Canto MT,et al. Surveillance for dental caries,dental sealants,tooth retention,edentulism,and enamel fluorosis——United States,1988-1994 and 1999-2002[J]. MMWR Surveill Summ,2005,54(3):1-43.

    第9篇:大學生統計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結核病;大學生;感染篩查;預防措施

    結核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我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發病率在世界位居第二,感染率高,全國感染人數5億。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城市感染率還在逐步增加[2]。高校,特別是國家重點高校,招生范圍廣,全國各地幾乎都有生源。加之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因學習緊張,經常會熬夜,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校期間集體居住,共用教室、餐廳等公共設施,一旦出現結核病人,特別是痰涂陽性的病人,如預防不當,極易造成結核病的傳播[3]。所以,做好學校的結核病預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校已經開展了十幾年的篩查工作(每年篩查人數約1250人),并根據篩查結果進行了有效的干預(結核病健康教育講座、預防性用藥)。預防性用藥減少了強陽性學生在校期間的發病率,健康教育使強陽性學生了解結核病的相關知識,采取有效的預防方法,達到減少發病率的目的[1]。要做好學校的結合病預防工作,首先要了解在校學生的結核菌感染情況。本次研究分析了我校200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大學新生肺結核的篩查結果,現將大致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校自2001年1月其至2012年12月期間的新生作為檢查的對象,共15526名。

    1.2方法首先對所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PPD試驗(2010年以前是我區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進行操作,2011年以后由我區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所提供疫苗,我們校醫院自己操作。)。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先進行皮膚消毒,然后在受試者的左前臂1/2處,注射0.1ml人型結核菌試劑,72小時后觀察結果,若有硬結,且硬結的平均直徑大于15mm或直徑小于15mm,但是伴有水泡,說明為強陽性。強陽性的學生采用X線機(500MA)進行拍胸片檢查。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于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以P

    2結果

    200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我校新生結核病篩查的檢查結果,詳見表1。

    3討論

    做好學校的結核病預防工作,首先要了解在校學生的結核菌感染情況,對不同人群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其中,對所有入校新生進行結核病篩查(TBPPD試驗),對所有強陽性學生進行干預(健康教育、藥物預防)都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4]。在新生中開展結核菌素試驗,是篩查結核病最有效的辦法。預防結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查出傳染源,根據疾控中心的要求,篩查率要達到95%,強陽性拍片率要達到100%。篩查工作順利完成的主要工作重點:

    3.1領導重視這項工作涉及的部門和科室很多,除了校醫院,還涉及到學校其他部門。保障篩查工作順利進行,必須要有領導的支持和重視。校醫院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保健科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和流程,把結核病篩查工作列為新生體檢的必查項目,每項工作由專人負責,篩查方案逐項落實,責任到人。

    3.2取得院系輔導員的支持,發揮班長的作用篩查前,將具體工作方案告知各院系輔導員老師,取得他們的支持。同時,在新生進行一般項目體檢時,召集各新生班長,發放《致班長一封信》,主要內容是通知各班長具體篩查時間,以及需要班長協助的工作。如:填寫全班學生登記表的個人信息,按規定時間召集全班學生準時參加篩查及看結果。因規定全班學生到齊后以班為單位篩查,所以班長積極組織召集,同班學生因怕耽誤其他同學的時間,都相互提醒,準時參加篩查,比由校醫院醫生召集學生的效率和篩查率提高很多。個別未按時到場的學生,也能由班長及時找到。以班為單位進行篩查的結果,各項指標都有所提升:篩查率達到100%、復驗率達到100%、強陽性拍片率達到100%(以班為單位之前,篩查率最高達到99%,復驗率99.7%)。

    3.3對強陽性學生采取干預措施結核感染者(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的發病率遠高于未感染者,屬于高危重點人群。特別是感染的第一年,發病率為50%,第二年發病率為30%,5年后的發病率則降為20%。因無法判定新生中感染者的具體年份,統一視為感染1-2年內。對這些感染的學生進行干預,可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從而減少被傳染人數及爆發。經了解,新生多結核病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得知自己的試驗結果是強陽性后,有的學生驚慌失措,打電話告訴家長自己得了結核病,使家長慌忙從千里之外趕來。有的則全然不在乎。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采取的干預措施主要有兩個:健康教育和藥物預防。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結核病的基礎知識;我國結核病的現狀;如何預防,其中包括一般預防和藥物預防;重點對強陽性進行講解。經過對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使他們對結核病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他們能夠根據自己掌握的結核病預防知識進行預防,減少發病的幾率。而藥物預防,在預防結核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5]。在我校歷年確診的結核病患者中,無一例是進行過藥物預防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流行病學調查組,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報告[J].中國防澇雜志,2002,24(2):1-44.

    [2]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2012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澇雜志,2012,24:43-46.

    [3]屠德華,劉玉清,張立興,北京大學生結核病控制的研究[J].中國防澇雜志,2002,24:16-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成人在线免费看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51影院成人影院|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性生话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