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管理學環境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環境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學環境分析

    第1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關鍵詞:輻射環境 心理分析 科學生活

    中圖分類號:X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1-0265-02

    談起輻射,不少人驚恐而色變。由此而引起的民眾滋事事件時有發生……。種種現象表明,社會在走向文明的同時,民眾的環保意識,健康意識在不斷提升,對自己周圍環境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那么輻射真的像少數商家宣染和大眾議論的那樣兇險可怕嗎?我們通過調查分析,對輻射環境民眾心理狀態做以科學的分析。

    一、輻射的類型及安全性分析

    1.輻射充滿著生活空間的每個角落

    人類生存的這個地球,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輻射源,如電閃雷鳴、火山噴發、地震海嘯、太陽光、X 光,甚至日常使用的微波爐、電視機、計算機、手機、通信基站等產生的電磁波,人們有意無意地都在接受各種電磁波的輻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強力磁場體。

    二、輻射的類型及危害性分析

    依據輻射源能量的高低及電離物質的能力,一般分為電離輻射源和非電離輻射源。

    1.電離輻射

    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即波長小于0.1微米的電磁輻射。例如高速帶電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質子,不帶電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線、γ射線、CT、核磁共振、放射性同位素等等。電離輻射的特點是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電離輻射的能量高于分子化學鍵鍵能的電磁波,可以破壞生物蛋白質、細胞、DNA等分子結構,造成人體傷害并及有可能誘發細胞癌變。

    2.非電離輻射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磁輻射(坡長大于0.1微米),波長較長、能量低,不會引起物質的電離,常見的有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微波和無線電波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手機、電腦、無線路由器、無繩電話、通訊基站、微波爐、冰箱、電磁爐、電熱毯、電吹風、打印機、復印機、高鐵、高壓電塔等產生的電磁輻射。

    三、電磁輻射的軀體效應分析

    常見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效應分為種群效應和軀體效應。

    1.根據生物學家對人體靜電研究,電磁輻射的種群效應可以使人類變得更加聰明,也會使極少數人放電異常,產生癲癇癥。

    2.輻射的軀體效應為熱效應。人體接受電磁輻射后,體內水分子會隨著電磁場方向旋轉而快速運動,從而使機體溫度升高。截至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曾進行一個經歷11年,60多個國家參加的研究,得出結論:標準限值內的電磁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四、電磁輻射標準規定

    如何衡量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的大小呢?電磁輻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這可以用“比吸收率SAR”來定義生物體每單位質量所吸收的電磁輻射功率(W/kg)。

    根據中國國家標準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對于30-3000MHz頻率范圍,公眾在一天24小時內環境電磁輻射場的場量參數在任意連續6分鐘內的平均值應滿足: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應小于0.02W/kg(歐洲為2W/kg,美國為1.6W/kg)、電場強度不超過12V/m、功率密度不超過0.4W/m2,中國比國際非電離輻射標準嚴格10多倍。

    五、輻射環境民眾心理分析

    1.以上數據表明,常見輻射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并不可怕。那么民眾怕的是什么呢?可歸結為以下方面:

    2.生活中常見的的輻射源,已經習以為常,不熟悉的輻射源懷有介意或懼怕心態。

    通信、電器等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快于民眾所掌握熟悉的常識,民眾普遍不知道輻射與輻射污染的區別,認為一切輻射都是對人體有害無益的。

    3.輻射知識缺乏,不了解電磁(坡長0.1微米以上)輻射與電離輻射(坡長0.1微米以下)的區別及危害性。因為 “電離輻射污染,不僅會引起心悸、失眠、心動過緩、竇性心率不齊等癥狀,還會造成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電離輻射污染不僅會導致男性衰退,質量降低,還會使女性經期紊亂,容易流產或是產下可怕的死胎、畸胎。?” 這也是造成民眾恐懼的主要原因。

    4.科學生活的常識欠缺,不明病因的身體不適,如:心悸、失眠、心動過緩、竇性心率不齊、免疫功能下降、微量元素缺乏等等癥狀,一律歸結為受到不明電磁輻射而引起。

    5.少數護膚品、保健品商家為推銷自己的產品,借此擴大宣染,引起知識欠缺民眾的恐懼,這是傳統“兇神”恐嚇行為,正好迎合部分民眾應愿信其有,不愿信其無,甚至煽動民眾滋事的心態。

    六、科學生活建議

    我是從事輻射環境監測管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輻射廣泛存在于我們周圍。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監督管理使用放射性、核素、電磁輻射設施是我們的神圣職責。為了使放射性、核元素、電磁輻射設施的應用控制在對民眾沒有任何危害的范圍內,建議學會科學生活。

    1.據復旦放射醫學研究所吳錦海教授介紹,大氣、水源、土壤、食品等中,含有鈾、鐳等多種天然放射性核素,但一般都有在百萬分之幾的水平。生活環境中的這種看不見的射線,通常稱為天然放射性本底,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輻射危害。相反,生活不良習慣,可使人們受到的放射性增加。比如,每天吸20支煙的肺部,一年時間相當于肺部受到了0.5至1.0毫西弗(mSv)的輻射。

    2.作物育種、疾病診斷、治療,放射性核素也有廣泛的應用。如用射線照射腫瘤,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對放射性核素接觸者來說,只要作好防護,在限制劑量下也是安全的。

    我國對廣大居民受核元素影響的限制劑量為0.1毫西弗(mSv)/年,(國際規定為5毫西弗(mSv)/年)放射性工作人員的職業接觸限制劑量為50毫西弗(mSv)/年。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輻射劑量都在安全范圍內,對健康的影響十分微小,不必過分擔心。

    3.家裝輻射:盡可能使用環保材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隨之而來的“裝修污染”問題常常令人頭痛,家裝材料的放射性是否超標已成為其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天然巖石因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而具有放射性。同時,對花崗石材的放射性強度水平進行了明確界定,并依據其強弱不同劃分為A、B、C三個級別,在居室裝修時應選擇A類產品。

    而磚石、地磚、瓷磚、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是家居裝修中的必選材料,它們的放射性水平同樣不容忽視。這些建筑材料之所以可能含有比較高的放射性水平,主要原因是它們的制作原料可能是由礦業廢渣、煤渣、鋼渣或工業副產品組成,而這些副產品里面常常含有濃縮的放射性核素,從而導致制成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較高。

    除了石材、瓷磚等建筑材料可能產生較強的放射性污染外,家中擺設的化石、玉石、石雕等均可能產生核輻射。市場上有一種經過處理能在夜里發光的裝飾品,具有很強的放射性,不適合在居室內擺放。另外,有的含磷礦物被加工成?“夜明珠”,其放射性也偏高。

    因此,我們在家居裝修中應盡量不要使用那些放射性含量較高的瓷磚、石材等材料。建議,在購買主體、裝修建筑材料時,應首先向經銷商索要產品的放射性水平檢驗合格報告或產品的放射性水平分類檢驗報告;同時,在查看檢驗報告時必須留意檢驗報告上要有CMA計量認證專用章,檢驗依據應為GB6566-2001國家標準,正本檢驗報告或加蓋紅色騎縫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有效。

    4.醫學輻射:避免過度和重復檢查

    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被廣泛用于為人類健康服務,尤其是在醫療領域內診斷和治療方面應用廣泛。比如現在很多大醫院可進行ECT檢查(同位素檢查),就是應用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的一種數學和物理技術。病人通過口服同位素或其化合物,然后用掃描儀在體外測量,可作為腫瘤的有效診斷手段。

    我們在醫院里,經常能看到個別檢查室的“大鐵門”緊閉,醒目的寫著“小心輻射”的大紅字。雖然這些醫學檢查的輻射不小,但是只要不是過分頻繁地檢查,這種損害幾乎為零。

    放射專家指出,已經懷孕的婦女或準備懷孕的人在需要做放射性檢查時,必須事先與醫生進行溝通,否則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此外,兒童也是對射線更為敏感的人群,在一定要做檢查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量縮短受照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后不要輕易進行放射性檢查和治療,更不要自己提出來射線檢查。如果一年之內進行幾次檢查,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小,但是如果過度檢查,會對身體造成一定損害。因此,盡量避免重復照射對身體造成重復損害。

    5.電器輻射:保持距離是最好辦法

    電器輻射主要是電磁輻射,它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而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

    比如窩在沙發里看電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而渾然不覺,時間長了,會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除了電視外,現代人每天使用最多的是電腦,程序員、編輯、網民最容易遭其毒害,而近距離的接觸,讓人躲都躲不開。電腦屏幕、主機、機箱,甚至鼠標都有輻射。此外,容易被忽視的電器輻射還有微波爐、電熱毯、取暖器、電吹風等。

    第2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管理工作;特點;方法

    網絡環境的發展,對于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層次的。網絡環境的進步,給大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便利,豐富了大學生的管理方法。但是,網絡條件的改善,也加大了大學生管理的難度。要在網絡環境下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正確分析與對待網絡環境,正確利用網絡條件。面對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網絡管理方法很有實施的必要。

    一、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管理工作特點

    1.促進了學生管理范圍的擴大

    網絡環境的優勢在于其不受空間范圍的控制,只要有網絡,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及時獲得最有效的信息。網絡條件的改善,加大了教師的學生管理時空范圍,這對于大學生管理者來說是一項工作上的挑戰。

    2.促進管理互動性的提高

    在傳統的大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一般都是通過與學生進行直接互動去了解與解決學生的問題。大學中的師生互動過程,是一種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過程,師生身份的不同與地位的不同,讓管理工作變成單方面的活動。在網絡環境的支持下,師生之間的溝通限制有了更多的途徑,單向的交流變得雙向化或者多向化,有利于大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

    3.有利于管理方法的多樣化

    單一的大學生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在過去的管理過程中,大學生總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觀點。在網絡技術得以普及之后,高??梢愿屿`活地選擇管理方式,利用多媒體對大學生進行管理與教育??梢酝ㄟ^校園網站以及校園專題貼吧等平臺,去重要的信息與文件,宣傳學校內的先進事跡。管理方法的多樣化,有利于大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二、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管理工作方法

    1.加強德育網站的建立

    網絡技術的發展,讓大學生有更多的途徑與社會進行互動。網絡上的信息不全是正面的,良莠不齊的信息很有可能會給大學生的思想發展帶來負面作用。德育工作的開展,是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網絡環境快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的學生管理者需要認識到網絡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多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促進網絡環境發揮其健康作用。教師可以將德育內容放在學校的網站上,或者建立一個獨立的德育網站,給學生提供正確的信息,促進大學生正確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

    2.利用技術手段,加強網絡信息的控制與管理

    大學生的自制力不足,在與網絡進行互動時,經常會接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要加強大學生的管理力度,高校管理人員要重視學生的網絡問題,利用一些技術措施,在可管理的范圍內對學生接觸到的網絡信息進行控制。學校要加強機房控制工作的規范,也要嚴格進行學生個人電腦的管理,通過控制上網時間來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要提供學生安裝綠色軟件,加強機房計算機與個人電腦的信息過濾,促使不良信息被消滅在源頭。只有杜絕不良信息的擴展,才能讓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促進大學生個人的健康發展。

    3.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

    加強大學生網絡行為的規范,是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網絡環境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環境,更是一個特殊的管理環境。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高校要加強學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起網絡環境下高素質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與教育。在這個網絡學生管理隊伍中,應當具有網站建設人員以及網絡的專業維護等技術人員,更要有經驗豐富的德育教育專家和心理疏導人員。這些人共同組成高校的學生管理小組,在日常生活與網絡環境中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輔導員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觀察學生的行為,了解學生的信息。與德育、心理專員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與更多的“大朋友”交流。在交流中管理者需要傳遞正確的信息規范學生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自主規范網絡行為,正確解決生活中的煩惱,促進學生學習與生活自信心的建立。

    綜上所述,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教育管理者需要關注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管理的改革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高校管理者進行長期的探索,并且勇于創新與開拓。只有管理者可以科學地利用網絡,并且堅持下去,才能讓網絡成為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媒介,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進步。

    第3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發展;職業能力素質;學習環境;職業指導;職業教育

    一、序言

    盡管在西方社會中,雇主希望現在的雇工比20年前的雇工具有更多的知識、技能并且具有更強的內在動機。但是,職業教育并沒有滿足他們的這些期望。在學生的內在動機、知識水平及所掌握的技能方面卻是存在許多令人懷疑的地方。這個令人失望的結果肯定有其造成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學生在讀書期間,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愿望,更不用說職業認識。缺乏內在動機導致學生做出相當隨意的職業選擇,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導致較高的輟學率,最近幾年,歐盟對職業院校中職業指導的投入不斷上升。同時,很明顯,學校的管理者并不注重職業指導和職業輔導。他們幾乎不向這方面投入經費。

    二、職業學習:理論觀點

    在西方國家,職業教育中的職業指導主要是基于特質論的理論基礎之上。該理論對荷蘭職業教育中的職業指導及職業輔導的模式構建及內容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其中主要的概念有“知情選擇”和“制定決策”。在該模式中,要做出較好的職業選擇,雇工的個性及才能必須要與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相匹配。因此,咨詢顧問及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關于自身能力的可靠信息以及在實施特定工作中所需要知識和技能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職業做出理性的選擇。

    該模型的局限越來越明顯。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越來越不可預測,因此,基于某些信息做出理性的職業選擇,就變得非常的困難。存在一種觀點,即學生是否有做出理性的職業選擇的認知能力,這仍是一個挑戰。30年前,有專家觀察發現,人們之所以沒有做出理性的職業選擇,主要的原因有他們沒有掌握當時的實際情況,沒有一個堅持的價值體系,此外,還沒有掌握高效的推理技巧。人類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所以他們經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只能做出短期的預期,因此,在某一段時間內,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神經學和神經心理學的研究解釋了年輕人“有限理性”的存在,因為他們的前額皮質(大腦的一部分,負責做出事物的選擇)要到20-30歲的時候才會發展完全。因此,當年輕人面臨復雜情況的時候,就會立即做出決定。

    基于以上理論,還是不可能提供關于個體及勞動力市場的準確信息。因此,傳統的職業指導及咨詢變得越來越過時。這個結果對學生是毫無益處的,尤其是作為教育系統多重選擇及基于市場系統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作出決定的實際責任主要就是落在學生身上。所以,在學生有必要做出決定之前,沒有必要為他們提供大量信息,只要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收集信息,及怎樣把這些信息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和行為即可。很明顯,發展職業素質能力是一種高階段的學習過程,傳統的學習環境是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的。

    三、職業學習

    職業發展的第一個理論的學習觀點是強調再生性學習。該理論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觀點是職業選擇是職業定位自我效能感、預期結果及目標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關于行為結果的信心與期望被看作兩種學習過程的結果:由成功學習和失敗學習或者替代性學習所造成的正強化或負強化。自信與個人行動的期望的結合產生了職業愿望。在這些愿望基礎之上,做出職業的決定,選擇職業。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學習的經驗與空間還受種族與性別的約束。

    當今社會,發展飛速,很難使用社會認知的學習理論來準確的描述職業學習的過程。在當今全球化經濟的環境下,工作變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使不斷增長的學生去廣泛的學習變得越來越困難。另外,在社會認知學習理論中,社會經驗被看作是做出決定的外部因素,然而,經驗主義的研究建議,它們實際上是做出職業決定的完整部分。要在眾多理論當中去理解職業發展,了解理論也是很有必要的。

    這種方法是由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供的,其觀點是學習過程就是學習者將信息轉換為有意義的知識的過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中,有意義的構建是通過個體與其他個體關于實際經驗進行的對話來實現的。

    四、教育中的職業學校環境

    在職業導向學習的環境中,學生可以獲得真正的工作經驗,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也具有發言權,最后,可以積極參交流與并討論工作中的學習經驗。這種學習環境與傳統的學習環境在很多方面上都不同,具體如下:

    1.不注重信息的轉移,而注重獲取真實的工作經驗;

    2.不注重由教師到學生的知識講解,而注重教師與學生的意見交換;

    3.在作出職業決定的時候,不注重制度的干涉,而注重持續的指導;

    4.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

    5.不注重單一的標準的學習路線,而是注重多元選擇的創新和相互分享。

    五、研究問題及研究模型

    然而,經驗主義并沒有像以上所定義的職業導向學習環境,這還有待于加強職業能力的發展。該研究旨在尋求以下問題的答案:

    學習環境中哪些方面證明了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學生所掌握職業能力的程度?

    除了剛才以上所提到的學習環境的特點,個人在職業能力學習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個人發展職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性別的影響。在工作當中,男生和女生看上去都有很高的職業興趣以及較高的獨立性。但是,專家研究顯示,在作出職業選擇的能力方面,女生比男生的得分更高,而結果往往是男學生更確定自己的職業選擇。年齡也與職業選擇和能力有關:學生的年齡越大,他們為職業選擇所做的準備就越充分,對他們的職業也就更加確定。研究表明,內部控制點有助于職業規劃,工作態度的知識以及做出更好的職業選擇。在研究當中,專家使用了“內部控制點”這一概念,來說明人們怎樣理解自己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假如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歸功于自己的行為,那么別人會說,應歸功于內部控制點。

    六、樣本選取

    該研究中的學生樣本是來自職業準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第三年或第四年的學生。中等職業學校分成兩個子

    類,要么注重實踐訓練,要么注重理論培訓。樣本的抽取都是經過多個階段的選拔過程的。在第一個階段,荷蘭所有的342所職業準備教育學校和1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被邀請參加一個關于職業指導和咨詢的會議,這個會議是由非官方的機構來組織的。該組織是由教育部來資助的。參加會議的代表首先被問及是否愿意參與目前的這項研究。其中,一些積極響應該研究的學校選出一定數量的老師和學生,并要求他們參與該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的學校遍布荷蘭全國,并且覆蓋中心城市的學校和農村學校。參與研究的學校和未參與的學校在學校的大小,學校人數及環境方面沒有什么大的不同。然而,參與學??赡鼙任磪⑴c的學校在職業指導和咨詢方面更積極而已。

    七、方法的構建

    用于從學生方面搜集信息的手段,即一個列有88條的基于自我評價的調查問卷,是經過五個階段制定出來的。首先,對教育中的職業發展,特別是職業能力素質領域中現有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因為沒有完全適用于改研究的方法,所以,調查問卷成為測量職業能力的方法基礎。其次,最初的定性的訪談是與職業準備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老師、學生及職業咨詢者一起進行的,其目的是使相關變量可操作化。在這些訪談中,職業學校使用的具體的職業導向方法和與職業相關的方法被確定。在該研究的基礎之上,額外的一些條目也已確定。第三,基于前兩個階段,一個實驗性的調查問卷在訪談中已經發給18名同學。該實驗性問卷中的每一個條目都與各位學生進行討論。因此,再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改,并請語言專家和方法論專家進行評價。第四,把調查問卷分發給200名學生進行心理表現的考試,其目的是精選一定數量的條目作為最后的調查問卷內容。最后,經過以上幾個步驟制定出的調查問卷再送給一些職業發展領域的專家,讓他們給與評價,并對不當之處進行較小的修改,再最后定稿。

    除了為學生開發的調查問卷之外,同時,也為老師開發了一套調查問卷,目的是想收集與職業學習環境相關的數據。這些調查問卷中的條目是在定性研究的過程中產生的,同時,把它送給一部分教師進行評價修改。選出來的條目再以手寫的形式分發給每一位學生。

    調查問卷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1.職業能力:衡量職業能力的手段是基于手寫的、自我評價的調查問卷。曾有專家劃分為五種職業能力,但就目前情況而言,職業能力的三因素模型最具有代表性。能力和動機反射構成其中的一個因素――職業反射,工作探究和職業行為構成了第二個因素――職業形成,所以,現階段,三種職業能力為:職業反射,職業形成以及網絡(即以交互行為為特點的網絡)。

    條目舉例如下:

    職業反射:

    (1)與自己的父母聊天,找出什么才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

    (2)經常思考,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擅長的事情。

    (3)與有經驗的人討論自己未來的計劃

    2.職業方法與手段:在職業教育中,經常用到的職業定位方法有職業選擇測試、課程方法的使用,它是以手寫材料的形式來收集面向職業定位、生涯會談(一對一的與學生進行交談,但是僅限于那些準備輟學的學生)、聘請職業顧問。另外,現階段正在使用的比較具有創新性的方法有是個人發展計劃(PDP)的方法。通過調查問卷,可以從老師那里了解到,那些方法在職業定位和指導領域對參與該項研究的學生使用。

    3.職業定位指導:學生也被詢問一些關于哪些生涯對話是發生在工廠,哪些是發生在學校。例如,“老師問我,我向學什么?”,“老師問我,為什么想學那些內容?”,“在討論當中,老師/指導者就會幫助我找到自己將來的目標?!?,“在實習期間,我與我的指導者探討我適合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4.個人及環境約束因素:各種各樣的環境的及個人的變量也被包含在調查問卷中。環境的變量有學校類型和學生入學登記程序的形式。改程序分為以下幾部分:技術研究、經濟學、農業、衛生保健、職業準備教育理論及其他內容。個人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內部控制點以及學習成績。內部控制點由三個條目來衡量。成績是作為認知能力的一個指標。

    為了調查研究哪種職業導向的學習環境在職業準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中對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影響程度更大,我們對它做了回歸分析。三種職業能力的規模作為因變量,描述學習環境的變量作為自變量。個體的及環境的特點被包含在潛在的混亂變量中。

    第4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關鍵詞】血液透析;長期靜脈置管;感染;護理對策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120-02

    血液透析的必備條件是良好的血管通路,而長期靜脈置管具有簡便.快捷.痛苦及破壞性小,血流量大[250ml/min]等優點①。已被許多血管條件差,無法建立內瘺的患者廣泛應用。并在臨床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著感染,堵管,出血等缺點。其中導管感染是最主要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致導管留置失敗,嚴重影響病人的治療。故導管的科學維護至關重要。筆者通過20例透析患者導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加強了導管的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對186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長期靜脈置管。置管的部位均為右頸內靜脈。20例發生導管感染,女13例,男7例。年齡46~84歲不等,平均年齡65歲。其中導管出口感染11例,隧道感染2例,導管相關性菌血癥7例。根據導管出口分泌物及右頸內靜脈導管內采血培養結果,致病菌分別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

    2 導管感染的原因

    2.1 全身因素:尿毒癥患者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免疫功能低下,透析不充分等可使長期導管易于發生感染。

    2.2 操作不規范:①.置管及導管使用時無菌觀念不強,操作不熟練。②換藥時無菌操作不當。③導管出口周圍的皮膚受污染,消毒不嚴。大多數導管感染是由于插管皮膚表面的細菌經皮下隧道遷移并吸附在導管外壁而引起的。所以穿刺部位的皮膚消毒很重要,有效的做好局部皮膚護理可降低導管感染的發生率②。④敷貼使用不當。避免使用不透氣的敷貼。本組有3例出現出口處皮膚紅.腫.熱.痛。就是與選擇的敷料太厚,不透氣有關。⑤頻繁操作導管,使導管接口反復暴露,存在受污染的機會。

    2.3 病人的因素:病人的個人衛生習慣差,穿刺部位潮濕,鼻腔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

    3 護理對策

    3.1 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3.2 環境:由于導管經常使用,導管入口表面易受到環境中物品或空氣的污染。因此要求透析室環境清潔.整齊??諝饷刻煊米贤饩€消毒,。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2次。空氣培養達標。醫務人員及患者入室均應更衣換鞋,限制陪護人員進入。

    3.3 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有關導管維護.導管并發癥預防及處理.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等相關內容的學習。要求醫務人員必須經過系統的專科操作及理論知識的培訓才可進行留置導管的操作。強化醫務人員的無菌技術觀念。每月進行洗手.換手套.導管換藥.皮膚消毒規范等操作技能的考核。達到平時操作與考核操作標準一樣。

    3.4 導管口皮膚的護理:一般用碘伏由內向外消毒,消毒面積超過敷料覆蓋的面積,并清除局部血痂,覆蓋透氣性好的敷料。更換敷料時間間隔以2天為宜。但對于持續高熱,出汗較多或導管出口處滲液較多者應每天換藥,且敷料首選紗布。換藥時認真仔細,操作輕巧。發現局部有紅腫.滲出等應及時做相應處理。

    3.5 導管的護理:①導管使用前的護理:血透前在導管的下端鋪無菌巾,卸下動.靜脈端的肝素帽,用碘伏消毒動.靜脈管口各3遍。用無菌注射器抽盡動.靜脈管腔里的肝素鈉封管液,以及可能形成的微小血凝塊。確認管腔通暢,無凝血塊后,連接血液凈化管路,進行血液透析。無菌敷料覆蓋導管出口處。②導管使用后的護理:血透結束后,用碘伏消毒動.靜脈管口各3次,先用生理鹽水將動靜脈管腔內的殘留血液沖洗干凈,然后注入肝素鈉鹽水或肝素+抗生素封管。采用脈沖式推注。裝上肝素帽,用無菌紗布包裹,膠布固定。肝素帽不能重復使用。注意患者上下機及換藥時要戴口罩。

    3.6 做好衛生宣教: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宣教自我護理的知識。指導患者保持內衣的清潔,勤洗手,勤剪指甲,勿搔抓導管周圍的皮膚及敷料,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保持口腔.鼻腔的清潔。指導患者擦洗及沐浴的正確方法。加強飲食指導,增加營養,糾正貧血,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要求患者掌握宣教的內容。由護士長檢查并提問患者,符合要求者通過。目的是盡快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3.7 治療:11例出口感染臨床表現為出口皮膚紅.腫.熱.痛.全身癥狀不明顯。給予1%碘伏加強消毒,局部皮膚涂喜療妥或百多邦軟膏,也可以涂金霉素藥膏。每天更換敷料。4~6天后皮膚恢復正常。2例隧道感染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外,隧道壓痛明顯并伴有高熱。7例導管相關菌血癥表現為高熱,體溫高達39℃~39.3℃,有的在血透開始不久即出現寒戰,發熱。根據藥敏選擇敏感的抗生素,藥敏結果均顯示對頭孢類敏感。通過靜脈給藥,療程2~4周。同時用慶大霉素8萬+肝素鈉12500U封管,動靜脈端各2ml。1次/d連續7~14天。

    經過我們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20例導管感染患者,除了2例經抗生素治療無效拔管外,16例治愈,導管繼續使用。我科的平均導管使用壽命為2年,最長使用壽命已達3年,并仍在使用中。

    長期靜脈留置導管為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長期的血管通路,而導管感染是直接影響導管留置成敗.時間長短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嚴格無菌操作,采取有效的皮膚消毒,定期換藥,嚴格導管的護理,并做好患者家庭健康教育指導??捎行У念A防感染的發生,延長導管的使用壽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第5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Analyze the Main Poin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YANG Yue-lou,MA Hai-xuan,WU Li-xi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6):100-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Method:In our hospital,200 cases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he randomly table number,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combining with visual grading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limb swelling and pai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eep vein thrombosis; Risk classification; Visual health education;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ixth Hospital Affiliated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51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28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是人工髓關節置換手術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亦是其圍手術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也在提高,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給老人帶來嚴重的身心創傷,給家庭和社會增加沉重的醫療及照顧負擔。目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臨床上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可以讓患者緩解疼痛,快速恢復關節功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但通常由于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多、術中損傷、疼痛、患者年老、術后臥床、靜脈血流緩慢等綜合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2-3]。有研究發現,深靜脈血栓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為18%~40%,其中致命性肺栓塞占有較高的比例為2%~8%,嚴重情況下甚至導致患者死亡[4-5]。許多研究發現 ,對人工髓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施以有效的預防方法,對降低DVT發生的風險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采用風險分級預防加可視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工?y關節置換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旨在有效降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DVT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股骨頸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年齡65~90歲,平均(74.6±12.5)歲;女57例,男43例,其中13例合并糖尿病,30例合并高血壓,9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觀察組中年齡66~99歲,平均(74.7±12.6)歲;女68例,男32例,其中10例合并糖尿病,31例合并高血壓,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合并腔隙性腦梗死。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常規護理,包括常規入院宣教,術前準備,術后良肢位的護理,使用??谱o理單,密切觀察患肢腫脹及血液灌注情況,指導下肢被動和主動活動,加強飲食指導,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給予抗凝藥物治療,觀察抗凝效果,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1.2.2 觀察組 則運用風險分級護理及可視健康教育進行預防干預:(1)風險分級評估:責任護士在入院后8 h內,使用國際通用的Autar DVT評分量表進行風險評估,從患者的年齡、體重指標、活動能力、高危范疇、特殊疾病、創傷高危因素、外科手術等7個方面進行實時評估,得分相加得出評估結果,風險程度分級:≤6分為無風險;7~10分為低風險;11~14分為中度風險;≥15分為高度危險[6]。(2)分級護理干預:①低風險級:采取的一般措施包括:告知DVT風險及危害,講解預防方法;避免血液粘稠,責任護士每班評估患者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入量維持在2000 mL/d左右;預防便秘,指導多進食粗纖維食物,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保護下肢血管,避免下肢穿刺損傷血管;抬高患肢20 cm,促進血液回流(不單獨在?N窩墊枕);制訂運動計劃:指導引體向上、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運動、踝泵運動、股四頭肌運動,4~5組/d,10~15 min/組,條件允許者指導早期下地活動。②中度危險:除上述的一般措施外,增加物理預防措施,如梯度壓力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首次使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之前進行下肢靜脈彩超排除有無存在DVT)。運用彈力襪對患者進行機械性預防,能夠對下肢形成壓力梯度,對淺靜脈進行壓迫,使深靜脈的回心血量增加,避免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7]。老年患者感知能力及溝通能力普遍均低,長時間穿壓力襪有可能導致末梢血液灌注不足致局部缺血壞死的危險,故建議4~6 h需要放松一次,放松時間為30~60 min為宜,并高度灌注肢端血液灌注情況,一定發現異常,應立刻解除。③高度危險:在采用上述的一般措施、物理預防措施外,增加藥物預防,如利伐沙班或華法林口服、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等。(3)可視健康教育:每位患者及其家屬術前均要接受1次以上的預防DVT的視頻教育,提高依從性。(4)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責任護士負責對自己所管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未達標者需重新進行教育,直至患者及家屬掌握要領。(5)病友會:每位患者出院前至少參加一次內容主題為DVT的預防的病友會,由高責護士主講,鼓勵家屬參加。通過風險講解、問題提問、派發獎品等形式進行,提高患者參與的興趣,增加患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對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極大的幫助[8-9]。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下肢靜脈彩超檢查確診兩組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情況,記錄例數及程度,并統計患者下肢有無出現腫脹、疼痛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患者的肢體腫脹、疼痛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誘發該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血液的高凝狀態、靜脈血管壁損傷以及血流改變等,如果血栓脫落,容易誘發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尤為重要[10]。目前,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具有高齡、基礎病多、健忘、理解力及溝通能力下降、依從性普遍不高等特點,導致常規的護理并不能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想要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提高并發癥的預防管理,需要臨床護理人員不斷尋求和創新護理方法。

    3.1 分級預防護理 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強調的是能夠及時進行風險評估,確定高?;颊呒案呶R蛩鼗颦h節,針對性制定護理干預措施,從而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評估過程中又要重點突出動態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隨時調整護理措施,使動態評估體現在整個護理服務過程中,體現動態的風險管理思維,有利于降低護理風險,保證患者安全。其次風險分級預防能?蚣跎僖攪譜試蠢撓茫?節約社會有限的醫療資源。

    3.2 可視健康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患者的需求越來越高,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可視健康教育成為了健康教育不可缺失的補充部分。教育視頻不可隨意在網絡下載挪用,必須根據本科室具體情況,專業拍攝,內容要全面,包括DVT的概念、危害、發生原因、高危人群、預防方法等要素,有文字講解、圖片講解、運動方法演示,加以配音及字幕,全面、真實、動感,正真的圖文并茂、通俗易解,讓患者容易理解,特別適合老年患者,故在病房深受患者及家屬歡迎。

    3.3 健康教育重點是要體現評價 健康教育通常存在以下狀況:有執行,無評價;部分落實;術前不重視,術后才進行健康教育。常常導致的結果就是患者對護士所講解的知識并未掌握或是一知半解,依從性不高,直接影響護理預防效果。評價的目的在于杜絕或減少此種不利的狀況,其對護理效果的意義不言而喻。

    第6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 PICC) 自20 世紀90 年代引入我國以來,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尤其適用于腫瘤化療患者[1],,該導管可明顯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化療藥物滲漏的風險,患者帶管可自由活動,維護方便,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優于頸內靜脈置管[2]。但PICC也存在局部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穿刺點滲液等并發癥,尤以靜脈血栓最為嚴重?,F將本科出現的兩例早期血栓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病歷資料:

    1.1 患者 男性 郭XX 56歲 因不明誘因咳嗽數月,病檢確診右上肺腺癌于2013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無手術指征,進一步行放化療,護士于2013年11月17日予以左側前臂貴要靜脈盲穿置入巴德三項瓣膜式PICC導管,置管過程順利,胸片定位示導管末端位置位于第6胸椎下緣,置管后穿刺點無滲血,患者無不適。第2日行吉西他濱加順鉑第一個療程化療,化療后7日患者主訴置管側肢體上臂腫脹感,肉眼可見紅腫,未引起重視按照機械性靜脈炎方法進行處理,第八日腫脹更加明顯,測量臂圍較置管前增加3cm,遂行置管側肢體彩超,彩超提示該側肢體貴要靜脈遠心端段血液呈高凝狀態,左側鎖骨下靜脈半管腔血栓形成,長約10cm,即請血管外科會診,查凝血功能,示D-2聚體正常,遵醫囑予以從對側肢體靜脈點滴尿激酶10萬單位2日,生理鹽水250加血栓通200mg×3支靜脈點滴qd,華法令1片0.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3200個單位(希弗全)皮下注射q12h,肢體制動,抬高患肢,肢體保暖,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考慮血栓在深靜脈處,未立即行拔管。溶栓第二日患者主訴腫脹感消失,臂圍不變,溶栓一星期,患者臂圍縮小2cm,溶栓第15日臂圍恢復正常,復查置管側肢體彩超,左側鎖骨下半管腔血栓均溶解,流速正常,貴要靜脈仍呈高凝狀態,遵醫囑停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維持華法令口服劑量,當日拔除PICC,患者無不適,導管內無血液凝集,一月后,更改華法令口服半片繼續口服一周停止,溶栓期間患者無任何胸悶,氣促、出血傾向現象發生,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均正常,溶栓成功。

    1.2 患者 男性 廖XX 51歲 確診肺癌入院,未行手術,行放化療,于2013年11月5日予以左側前臂貴要靜脈盲穿置入巴德三項瓣膜式PICC導管,置管過程順利,胸片定位示導管末端位置位于第6胸椎,置管后穿刺點無滲血,患者無不適。11月6日行吉西他濱加順鉑第一個療程化療,化療后1周患者無任何不適,護士交班發現置管側手臂輕度腫脹,量取臂圍較之前增加2cm,遂行該側肢體彩超,彩超提示貴要靜脈血栓形成,血液呈高凝狀態,即請血管外科會診,查凝血功能,示D-2聚體正常,遵醫囑從患肢側靜脈泵入24小時尿激酶100萬單位,華法令1片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3200個單位(希弗全)皮下注射q12h,肢體制動,抬高患肢,肢體保暖,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溶栓1周臂圍恢復正常,復查彩超提示該側肢體貴要靜脈血流正常,血液仍呈高凝狀態,遵醫囑停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維持華法令口服劑量??紤]血栓范圍小,淺靜脈形成,患者方行第一療程化療故考慮保留導管,交代患者該側肢體活動度增加,每日握拳200下,分次進行以不累為宜,避免反復屈伸動作,多飲水每日2000~2500ml,定期復查彩超及凝血功能,持續口服華法令3周后停止,溶栓期間患者無任何胸悶,氣促、出血傾向現象發生,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均正常,溶栓成功且保留導管至今,4月25號復查置管側肢體彩超顯示仍未血栓形成,血液流速正常。

    二、原因分析

    Virchow 曾提出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3 個方面: 靜脈內膜損傷,血液的高凝狀態,靜脈血流遲緩[3]。①置管前護士評估不到位,知曉患者血栓高危未做任何預防措施。②本組2例患者均采用的是盲穿置入,盲穿針頭粗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血栓形成。③本科室護士缺乏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延誤治療,置管后患者宣教不到位,對于并發癥的各項處理不了解。④留置的導管作為體內異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常引起局部血管炎性反應,也有利于血栓形成,易形成深靜脈血栓⑤腫瘤患者由于腫瘤組織釋放大量促凝物質及促血小板凝集物,導致血液的高凝狀態,特別是肺癌患者。⑥抗癌藥物多為化學制劑及生物制劑,作用于細胞代謝周期的各個階段,影響DNA和蛋白的合成,使血管內上皮細胞壞死[4]。如順鉑、環磷酰胺、長春新堿等,均可以引起血管纖維化和血管內皮的損傷,促使癌癥患者并發血栓性疾病。兩例患者均為置管后1日即行化療,更增加血栓風險。 護理

    1.1 置管前充分評估患者情況。隨著PICC??谱o士的不斷增加,其核心動力是在置管前評估到拔管全過程,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PICC質量促進方面顯得非常重要。對血栓高危者我們應做好預防措施,如:肝素鹽水封管,置管過程中用肝素鹽水濕潤導管后送入體內;置管當日口服華法令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操作中應避免反復穿刺,動作輕柔,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避免緊張等引起送管困難。

    1.2 本文中前者忽視患者情況,擅自判斷為靜脈炎,未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該行為存在危險性。后者及時發現立即處理,溶栓效果較前者好,因此,嚴密觀察患者肢體情況,對發現的任何癥狀不容忽視,都應慎重處理。加強護士的理論知識,對于并發癥都能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

    1.3 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避免壓迫導管側肢體,休息時采取健側臥位或平臥位,不在置管側肢體測量血壓,不做反復屈伸動作,不穿袖口過緊的衣服, 適當活動置管肢體可做握拳、轉手腕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末梢血運觀察,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稀釋血液濃度。

    1.4 確定血栓應臥床休息,患肢絕對制動且抬高,禁止按摩該側肢體,注意保暖,以免肢體受涼痙攣引起栓子脫落。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

    1.5 早期積極行溶栓治療,遵醫囑尿激酶100萬單位泵入24小時維持或生理鹽水100毫升加尿激酶20萬單位靜脈點滴,華法令1片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劑量?)皮下注射q12h,輸注血栓通一類活血藥物等。

    四、小結

    綜上所述,癌癥本身即為血栓形成的潛在危險因素[5]。PICC導管為肺癌患者及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治療途徑。減少了患者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和用藥過程中患者的恐懼,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血栓的形成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痛苦,延長住院日,增加住院費用,應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充分的評估,規范的置管和維護操作,進行實用的健康教育,加強腫瘤??谱o士的業務培訓,正確有效地處理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魏福巖. PICC 置管并發靜脈血栓的護理[J]. 護理論壇,2009,4( 11) : 110 - 111

    [2] 陳雅玫,石新華. 腫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發靜脈血栓的護理[J]. 護理學報,2007,11( 4) : 65 - 66

    [3] 吳在德. 外科學[M]. 5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689

    第7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論文摘要:結合項目開發投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探討采取合理選擇項目、嚴格論證程序、控制關鍵環節等措施,加強對新項目投資風險控制,確保投資開發收益最大化。

    一、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是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一門新科學,其實質就是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的最新技術(如電子計算機、新型材料等)、最新經濟科學(如經濟計量學、經濟預測學、經濟情報和經濟信息)、現代管理學(如企業管理學、戰略管理學)等知識進行投資開發項目的論證、決策的過程。其任務是綜合分析論證一個項目的市場發展前景,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可行性,財務上的實施可能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具體操作中,體現為指導經營者如何選擇一個具有吸引力的行業,如何在該行業中選擇一個有利的競爭地位,如何開發或選擇一個具有長期(或潛在)贏利能力的產品,合理規避政策、市場、競爭等主客觀因素造成的風險等。其目標是立足可行,爭取做到最優,然后應用于決策,并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組合。

    二、進行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是現代企業經營者、管理者所必備的技能,它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對一個企業或組織的創立、生存和發展壯大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應該引起我們經營或管理領域的人員高度重視。

    (一)目前投資開發可行性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對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認識不高。一方面由于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是一種新型學科,企業對其認知能力、熟悉程度沒有普及,甚至存在認識上或理解上誤區;另一方面由于我們原有國有企業體制、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造成對投資檢查、監督,包括責任追究不力,直接減弱了對可行性研究的重視;其三是受傳統思想和理念的影響,習慣于按長官意志或集權辦事,對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性和科學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第四是缺乏必要科學手段,如計算機技術或數學模型等,對可行性研究程序執行脫節。這些因素導致了投資質量不高、喪失商機等決策問題的發生,該企業的投資開發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2、管理不到位。一是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機制不健全,對投資行為的檢查、監督、追蹤,包括責任追究不到位;二是對開發的計劃性不強,隨意性較大,計劃兌現率不高等;三是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不落實,包括內容不全面、深度不夠、關聯要素分析不夠等問題,直接導致投資開發可行性研究的質量和效率,造成投資質量不高、資金不安全等問題,甚至出現重復投資,造成內部無序競爭,自毀根基等問題。

    3、開發與經營管理存在脫節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新開發項目的實施后追蹤考核不足,造成開發前、開發時高度重視,開發后無人問津等現象,直接導致了項目的長期效益;另外,新開發產品的營銷策略不能和原有企業營銷組合有機結合,市場間的相互依存、接續能力不強,影響了項目開發質量。

    (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義

    本著提高投資開發項目的質量,我們進行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企業重組整合和不斷發展壯大,更好地落實“發展為第一要務”的要求。

    2、有利于克服投資決策的隨意性,減少投資的風險,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

    3、有利于在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和激烈競爭中找到更加有利的發展機會,取得更佳的經營績效。

    4、有利于企業真正融入市場競爭環境,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5、有利于加強經營項目開發工作的有效控制,保證開發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6、有利于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提高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績、促進企業的管理質量等。

    三、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與發展戰略規劃確定的發展方向和總體目標相一致的原則。要在規劃指導下,樹立開發、參與大項目,進入大市場的發展觀,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項目開發。要通過資產重組和項目開發解決小、散、弱問題,實現企業的專業化、規?;?、集約化經營。

    2、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產業政策,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必須有利于推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產品的優化升級。

    3、堅持依法辦事、合法經營的原則。企業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按照規范的方式進行運作,使企業項目的研發與經營逐步走向正軌。

    4、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把投資決策和規避投資風險有機地統一起來。為此,必須堅持按程序決策,確保實現投資回報,防范投資風險,防止投資失誤。

    5、堅持集中力量在優勢產業中培育核心企業的原則。投資流向應定位在核心業務,突出主營項目或相關行業。

    6、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在進行投資過程中,新的項目要用新的體制、新的機制來做。要廣開社會融資渠道,運用股份制、聯營等方式投資入股;要通過招商、經貿洽談等方式廣泛吸引外資,積極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其中,以非貨幣形式的投資必須要進行資產評估。

    四、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投資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重點內容是方案的比選論證、決策,具體內容隨項目所屬行業、地域、政策形勢等不同的外部環境而各有所側重,沒有固定的統一模式,具體做法有各有側重。以工業開發項目為例,一般要求具有以下內容:

    1、總論

    ①項目提出的背景(包括投資開發動機),投資開發的必要性和經濟意義。

    ②投資開發的規模、投資比例,資金來源或融資渠道概述。

    ③開發、經營和運作模式、法人治理結構等。

    * 如果是投資經營新產品,要有產品資質證明、法定機構鑒定、市場準入或特許證明、科技含量、工藝流程等內容。

    * 如果是基建(或改造)投資,要有具體的設計方案等內容。

    2、市場供需預測和分析

    ①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調查分析或預測分析,重點之一要有翔實數據,或比較成熟的數學模型(如線形回歸模型);重點之二要合理預測和分析消費者群體(購買者集團)購買能力、購買動機、偏好,以及潛在的消費能力;重點之三要根據數據分析細分市場,明確自己的目標市場,進行深入的市場結構分析。

    ②國內外市場供給情況調查分析。第一層次是了解整個供給市場構成形式,通過分析確認市場供給函數、市場結構和市場競爭模式(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等);第二層次是分析現有產品競爭者的生產能力、營銷手段、盈利能力,替代產品存在的威脅,供應商的討價和還價能力,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等;第三層次是根據自身產品逐漸鎖定目標市場,進行差異化分析。

    3、擬建項目的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和發展方向的技術經濟比較和分析,特別是項目或產品的優勢和劣勢的比較分析。

    4、社會及經濟效益分析評價

    包括銷售預測、價格分析、成本分析、經濟效益預測。重點是經濟作用的過程和結果的預測分析,突出可比較性,包括投入與產出關系分析,投資回報率、投資回收期預測等內容。

    5、外部環境分析

    也稱社會環境分析。主要有經濟環境分析,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經濟條件、經濟特征、經濟聯系等客觀因素;技術環境分析,指項目所處地域的技術水平、技術政策、技術開發能力等;社會文化環境分析,主要指所處地域的文化傳統、民族特征、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價值觀、社會結構和風俗習慣等情況;政治環境分析,重點是所處國家和地區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規,行業、產品相關政策等。

    6、內部環境分析

    也稱任務環境分析,重點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分析,財務、人力資源、產品營銷等職能戰略分析,競爭對手、自然情況、經營業績、所能支配各種資源(財力、物力、人力等)、社會信譽等情況分析,以及合作的忠誠度等。

    7、合作者的情況分析

    合作方包括合伙人、外來投資者等。項目(尤其是大中型投資項目)進行聯合開發或參股經營,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合作者必須具有相應的經濟技術實力。所謂合作者的經濟技術實力是指合作者現有的資產、負債、人員構成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等情況。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經濟實力分析

    對合作者經濟實力的評估主要是指要了解合作者的注冊資本、固定資產原值與凈值(可能的情況下要了解重估值)以及流動資產情況,特別是要了解企業近年來(一般是最近3年)的財務狀況,詳細分析其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根據財務指標判斷投資者的資產擁有量和負債狀況,以此推斷項目合作者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證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

    (2)技術實力分析

    主要分析合作者的技術開發組織機構是否健全,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專業結構、層次構成,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研究與開發能力等,從而評估投資項目的職工配置合理性和技術水平。

    考察和評估合作者的經濟技術實力,可以在合作者提供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調查、核實,確切地掌握合作者的經濟技術實力,并與所投資的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合作者是否有足夠的經濟技術實力保證合作成功。

    (3)經營狀況分析

    對合作者的經營狀況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合作者目前的利稅水平、產銷率、市場占有率、產品優良品率,據此,全面評估與分析合作者的經營狀況。

    第8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1問題的提出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雹啪唧w而言,管理目標和計劃的實施,組織結構的設計與運作,人力、物力資源的調配和安置,以及對管理全過程的控制和調整,都離不開人的參與?,F代管理既然以人為中心,在其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對人類傳統文化的反思。

    最早研究企業價值觀和社會文化傳統等對企業管理的影響的,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切斯特.巴納德(C.L.Barnard)和菲尼普.塞爾茨尼克(P.Selznik)。1970年,美國波士頓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戴維斯(S.M.Davis)在《比較管理—組織文化的展望》中,明確而系統地從民族文化、社會文化、組織文化等角度研究管理理論。1971年,德魯克把管理與文化直接聯系起來,他認為,“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習俗、信念的傳統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應該是——受文化制約……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無價值觀的科學?!雹七z憾的是,當時這一論斷未能引起美國企業界和管理學界應有的重視。直至7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表現出驚人的應變能力和強大的競爭力,才迫使美國管理學界認真研究和分析日本的企業管理,發現兩國企業在制度、結構、戰略等“硬件”方面并無不同,差別只在人員、技能、作風和最高目標等文化的“軟件”方面,從而證實了文化和價值觀比管理理論方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此后,有關管理差異的文化背景和根源問題,日益成為現代管理理論研究的新課題。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企業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維及行動模式的特點、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間的中國管理理論作指導。本文通過審視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探究現代管理與傳統文化的契合之處,以期把握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點。

    §2現代管理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比較

    現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許多基本哲理都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至深的淵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體的觀念來了解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以及對于奧秘的宇宙萬物本原所體悟出極高明、精微和深廣的古老智慧結晶。⑶在這一方面,夏威夷大學哲學教授、國際中國管理研究學院院長成中英先生把中國古代無行說同西方管理理論相結合,通過整合,提出了極具獨創性的理論——C理論,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⑷。

    以下,我們就以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框架為基本線索,對其中所契合的中國傳統管理理念作概要性的分析和探討。

    2.1戰略管理與中國古代戰略設計理念

    有效的管理從制定戰略開始。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全面系統地對企業的內外環境進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我國先秦諸子的治國思想和以《孫子兵法》為主的治軍理論,就包含了許多可用于研究企業戰略性決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個人管理的目標是“內圣外王”;儒家主張通過“修己”、“安人”實現“大同”,其中,“修己”與“安人”體現了個人管理目標與組織管理目標相統一的辯證關系。個人管理逐步實現從自律到自覺的飛躍,通過推己及人實現組織的目標。

    第9篇:管理學環境分析范文

    美國教授費來德·R·大衛在《戰略管理方法》一書中,認為戰略的形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經營宗旨確定、外部環境估定、內部環境估定和戰略分析與選擇。通過以上四個步驟的工作實現四個目標:1.明確一個機構或企業的宗旨;2.建立起若干年之后的奮斗目標;3.選擇適應自己機構或企業的戰略;4.制定實施戰略的相應政策。

    一、確定宗旨

    企業或機構的宗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教授所講的那樣:“經營宗旨如此獨特,是造成一個企業或機構經營失敗的唯一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蹦敲醋谥嫉亩x是什么?根據美國管理學者John Pearce和Frecl David兩位學者的定義,宗旨是使一個企業區別于其他同類企業的有關企業目的的陳述。美國管理學者邁克·吉尼斯(Vern,McGinnis)教授認為,一個良好的宗旨陳述應包括五方面的內容:1.應該明確企業是什么和希望成為什么;2.在戰略上允許企業創造性地發展,而在戰術上限制企業進行一些冒險行為;3.使本企業或機構有別于其他同類型的企業或機構;4.應指出作為評價企業現在和未來活動的框架;5.陳述應該準確明白,易于被整個企業或機構所理解。概括起來說,宗旨陳述應包括以下九個方面的內容:顧客,產品/服務,市場,技術,關注生存、增長和盈利,哲學,自我意識,對公共事業的關注和對企業內部職工的考慮。

    二、外部環境因素的分析

    外部環境因素分析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的宏觀環境分析。宏觀環境分析中應考慮的五大變量:

    1.經濟力量。

    美國眾多的學者研究表明,共有27項經濟因素的變化可能給企業帶來機會或威脅。核心的經濟因素有六大部分:(1)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國民經濟發展趨勢,三大產業之間的比重和關系,通貨膨脹率、利率的水平和價格政策;(2)國民適應經濟變化的行為,即失業水平,居民的平均收入,消費與儲蓄的比例關系,地區和消費群體的差距;(3)金融政策,貨幣政策,本國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價值,銀行信貸的方便程度,股票市場的動向;(4)外經貿政策,即進出口情況,勞動力和資本輸出的變化;(5)財政政策,即政府的赤字預算,稅收政策和外債的承受能力;(6)國際經濟的影響,即歐共體,北美貿易自由區政策,最不發達國家聯盟的經濟政策以及亞洲經濟的高速發展,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政策等。

    2.社會文化和環境。

    影響企業戰略的主要社會、文化、環境以及人口方面的變量多達34項,但主要的因素可分為四部分:(1)社會因素:家庭結構的變化、離婚率的高低、單親家庭的增加、兒童生長和保健的狀況、社會職責感;(2)文化因素,即人們的價值觀、士氣、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的行為準則,勞動者的教育水平,對工作的態度變化,職業分布的變化;(3)人口因素。社會老齡化的問題,人口在民族和性別上的比例變化,人口和地區再教育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異;(4)環境因素。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廢品再利用政策、水及空氣污染、生態平衡和土地沙漠化等問題。

    3.政治和法律。

    通常影響企業的政治、法律方面的因素有如下幾方面:政府政策的穩定性、稅率和稅法的變化、企業法、雇傭法、反壟斷法、廣告法、環保法、關稅、專利法的改變。政治運動、國防(軍費)開支、進出口政策、政府預算和貨幣改革,各地方政府的特殊法律規定,對外國企業的態度等。

    4.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計算機廣泛應用,國際互聯網高速發展,機器人柔性工廠,高效藥物,太空通訊,激光技術,衛星通訊網絡,光導纖維,生物工程和生命工程等革命性的技術變化已經給企業生產過程和技術帶來了巨大影響。技術革新可以對企業的產品、服務、市場供應者、供貨、競爭者、顧客和市場銷售手段產生極大的影響。

    5.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通常來自相同行業,甄別競爭對手主要考慮對方的強項、弱項、能力、機會、威脅、目標和戰略。收集和評價競爭對手的信息是形成戰略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但鑒定競爭對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綜合型多部門經營的企業一般不提供銷售和利潤方面的信息,私有制的企業更不出版和公布任何財務和市場營銷方面的信息和資料。關于競爭分析中的行業分析,美國哈佛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著名的行業分析技術,也稱波特分析因素模型,即潛在進入,開發替代產品,供方討價還價的能力,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和現有企業競爭對手的分析;讀者感興趣可以閱讀1997年出版的《競爭戰略》(作者:邁克爾·波特,陳小憶譯)一書。

    三、內部環境因素的評價

    內部環境的分析是對自己組織的長處與缺陷的分析,而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不一樣的根本點在于,企業或機構內部能夠控制自己內部環境。內部環境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企業或機構的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生產/作業、研究和開發以及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支持。

    1.內部管理分析。

    管理因素的分析內容主要包括計劃、組織、激勵、人事和監控五方面,而這五種職能又與戰略管理的各階段是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從戰略制定階段來講,管理的計劃職能更為明顯,這里所指的計劃主要針對企業或機構為將來做好準備的管理活動。從戰略實施階段來講,涉及到組織、獎勵、人事三項管理職能;組織管理主要是指全部的協調職權利關系的管理活動;激勵管理主要是指調動全體職員積極性的全部活動;人事管理活動主要是指人員安排或人類資源管理;從戰略評估階段來講,則是管理的控制職能,控制管理是指所有保證實施結果與計劃相一致的活動。

    2.市場營銷分析。

    美國學者J.Evans和B.Berman對于市場營銷分析指出了9項市場營銷的功能。(1)消費者分析;(2)購買供應;(3)推銷產品/服務;(4)產品和服務計劃;(5)價格;(6)流通;(7)營銷研究;(8)機遇分析;(9)社會責任。社會責任主要從產品的安全性能和合理的產品價格來考慮。而廣義的社會責任是企業管理者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和保護全社會的利益理應承擔的一種管理責任,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范圍,各個機構或企業與社會的各方利益總是相矛盾的,不可能有一個使得每一方面都滿意的戰略。不過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需要具體分析,類似中國的企業辦社會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企業自身的發展。

    3.財務分析。

    財務狀況是經常被考慮作為一個最好的評價企業競爭狀況的衡量標準,確定一個機構財務優勢和不足是有效制定戰略的基本原則。企業財務因素的變化會改變和終止現有企業戰略或實施過程中的戰略計劃。美國財務教授James Van.Horne提出,財務管理功能主要取決于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分配決策。投資決策涉及到企業的資金如何在各工廠、各類項目、各種產品三者間分配的問題。一旦戰略形成,資本預算決策要求成功地實施戰略;籌資決策考慮確定企業的最佳資本結構和包括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增加企業資本。籌資決策必須考慮近期和長期兩方面對流動資金的需要。兩個關鍵的財務比率能夠表明一個企業的籌資決策是否有效。一個是負債與股東總資本的比率(也稱債務與自有資本比率),另一個是總債務與總資產的比率(也稱債務與資產比率)。分配決策主要考慮每股分紅,分紅支付時間是否穩定,再購買股票或股票的保險。分配決策會影響投資者和股東對企業的投資信心和股票在股市上的表現。

    4.生產/運行。

    企業生產/運行是企業的投入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各個行業的市場需求不同,企業的投入加工、生產也不盡相同,但生產運行管理的具體內容是一致的。美國管理學者羅杰爾·斯格洛德爾(Roger,Schroder)提出了生產運行管理中的五項職能或五個決策領域。(1)加工系統決策。(2)生產能力決策;(3)庫存決策;(4)勞動力決策;(5)質量決策。

    5.研究和開發(R和D)。

    對于研究和開發業務來講通常有兩類,一個是利用企業內部的研究和開發力量,另一方面是利用外部的科研和開發力量。目前決定研究和開發預算的方法有四種:(1)如有可能,投資所有能夠研究和開發的項目;(2)按照總銷售額提成投資;(3)與競爭對手投入相等的數量投資;(4)根據需要來確定,即有多少新產品需要替代落后的產品,估算的投資額。分析企業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需要具體分析企業高層管理者和具體管理人員能否抓住時機,看準市場,組織協調,籌集資金,利用企業內外的人才資源共同發展。

    6.計算機信息系統(情報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用于收集、記錄、儲存、分析、報告、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回答在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是企業各種類型的數據庫以及有關高層管理人員決策過程中所采用的各類關鍵的數據資料。信息管理系統僅僅有數據庫還不夠,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評估,精選其精華,分析和判斷企業戰略選擇所需要的關鍵數據。

    四、戰略分析與選擇

    戰略分析與選擇階段是企業或機構在戰略形成過程中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戰略分析和選擇將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和命運。通常的做法有三個步驟:第一步為投入階段,也稱基礎調研階段,主要包括內部因素評價表(IFE)、外部因素評價表(EFE)和競爭對手的分析表:第二步為組合階段,也稱綜合階段,主要包括SWOT分析組合演變方法、戰略定位和趨勢變化分析方法(space)、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四方格方法(BCG)、內外環境九方格模型演變方法(IF)和大戰略模型方法;第三步為決策階段,主要包括戰略計劃的數量模型,以上三階段實際是九大模型的組合。以下簡要介紹這九大模型的特點:1.外部環境因素評價表,重點放在研究評估企業或機構外部環境中的機會和威脅;2.內部環境因素評價表,主要用于概括整理企業在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生產,研究,開發和信息方面的關鍵優勢和不足;3.競爭評價分析辦法,主要是用于了解競爭對手的優勢、不足、戰略和目標,也是企業制定戰略的重要方面;4.SWOT(Tows)組合方法,SWOT是由英文優勢、弱點、機會和威脅四個單詞的第一字母構成的,其基本出發點是每一企業的戰略應發揮自己的優勢從機會中獲利(so)、克服弱點,從機會獲益(Wo)、利用優勢,避免威脅(ST)、使弱點最小化而排除威脅(WT);5.戰略定位和趨勢變化分析辦法(space),表明它們座落在一個有四個象限的坐標中,坐標的四個象限空間中有積極、保守、防御和競爭四個含義,而坐標軸線又代表資本實力、競爭優勢、環境穩定性和工業實力。這種以坐標形式出現的戰略分析,更具有客觀性,容易理解和操作;6.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四方格方法,是以相對的市場定位和工業增長率為坐標,來判斷一個分廠或某一部門在企業、市場和行業的地位;從而為多部門的集團企業進行經營組合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7.內外因素九方格模型:將企業集團的各個分廠和分部放在九個不同的方格中加以確定他們的位置,其橫向是內部環境評價的總權數,分成強、中、弱三部分,其縱向是外部環境評價的總權數,分成高、中、低三部分,從而構成九方格模型;8.大戰略模型是以競爭定位和市場增長率這兩個評價參數為基礎而構成。每一個象限排列戰略可選順序,并列出可采用的戰略選擇;9.戰略計劃數量模型是建立在IFE,EFE,Tows,Space,BCG,IE和大戰略等幾種分析模型基礎上,更具有全面綜合考慮的特點。

    以上內容均為定量分析,實際上企業的戰略除了定量分析之后,還有3項主要的定性分析:

    1.戰略選擇的文化觀念。企業文化為職工提供了一種認同感,激勵職工為集體而不是只為他們自身利益工作,并能夠增強企業作為一個社會系統的穩定性。

    2.政治因素。任何機構都面臨政治的壓力,來自企業內部的政治壓力影響到企業領導選擇戰略,不少人或一部分小團體的代言人也會將個人的利益、局部利益放在首位,而將企業的利益放在其后。為了使企業高層決策者在戰略選擇中減少或克服各方面的政治壓力,做出最佳戰略決策,美國兩位學者Willian Guthand Milltan提出的五條指導原則會有一定幫助:(1)同等定局;(2)滿意度;(3)著眼于長遠利益;(4)普遍性原則;(5)尋求在重要問題采用對話的途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成人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成人自拍视频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8x成人在线电影|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成人午夜小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