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父利其然也范文

    父利其然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父利其然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復呼吸道感染(RRI)僅占30%,多表現為反復上呼吸道感染(URRI),亦可為反復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LRRI)。RRI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常見疾病,目前尚無特別有效的措施,近年來多主張免疫療法。我們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試用黃芪精口服液加魚肝油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按1987年成都全國兒科呼吸會議制定的RRI診斷標準,對2004年6月~2007年6月兒科門診及住院的符合RRI標準的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中完成規定的治療和檢查,資料完整者共計75例。對照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齡1~8歲,平均3歲。治療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齡1歲2個月~7歲10個月,平均2歲10個月。兩組年齡、性別、發病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 (P>0.05)。

    方法:對照組補充兒童用魚肝油軟囊滴劑(貝特令,浙江海力生制藥公司),每囊含維生素A 1800U,維生素D 600U,二十二碳六烯酸50mg,1粒/日, 連用3個月。治療組常規服用魚肝油的基礎上, 口服黃芪精口服液10ml,每日2次,3個月為1療程。并隨訪1年,觀察治療后1年內的呼吸道感染情況。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莫楚溪所用的標準[1]。①臨床痊愈:治療后1年內的呼吸道感染1~2次,無下呼吸道感染者;②顯效: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3次,下呼吸道感染1次,癥狀輕,持續時間短,易治愈;③好轉: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4次,下呼吸道感染1~2次;④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統計學方法: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

    結 果

    1年后進行療效評估,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X2=10.35,P

    討 論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以反復不斷地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為主要征象,1~2個月1次,1年內發病7次左右,患兒平時面色無華、山根色青、毛發不榮、肌肉松弛、消瘦或虛胖、動則易汗,或寐則多汗、畏寒惡熱,或長期低熱、厭食納少、大便不調,或咽紅經久不消、扁桃體腫大等。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容易導致哮喘、心肌炎、關節炎、腎炎等疾病,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與身體健康。

    此病發生的原因是由于小兒時期免疫功能不健全,從母體獲得的抗體逐漸消耗,自身抗體產生不足,或由于必需的微量元素失調、貧血、佝僂病等,導致免疫球蛋白和植物血凝素顯著低于健康兒童,或時高時低呈紊亂狀態。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病機制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近年來一系列研究已證實,RRI患兒體液免疫功能低下,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紅細胞免疫功能障礙,以及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維生素A缺乏導致呼吸道黏膜保護作用下降等是主要原因[2],故目前應用免疫調節劑治療RRI是主要措施。我們對75例RRI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魚肝油及常規服用魚肝油的基礎上口服黃芪精口服液。隨訪1年后發現,在改善癥狀、減少呼吸道感染發生次數方面兩組均有較好的效果,但以中西藥結合治療效果最理想,表明中西醫藥物結合治療RRI較單一藥物治療效果理想。

    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視紫醇,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屏障系統抗病能力,維護呼吸道黏膜正常功能及促進分泌型IgA生成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強機體的防御功能,提高患兒抵抗力。患兒由于沒有或未正規補充維生素AD或雖補充維生素AD而胃腸道功能減退影響其吸收,致體內維生素AD不足(尤其是維生素A不足),導致免疫功能受到影響,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而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消化系統功能受到影響,及感染又致維生素A攝入吸收不足和消耗增加;而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因此對小兒補充維生素AD具有重要意義。本組通過對37例患兒服用魚肝油,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減少,說明魚肝油對減少本病的發生有一定的療效。

    黃芪是一種補益扶正中藥,研究證實,黃芪中的多糖成分對機體Th1/Th2細胞因子的失衡狀態有明顯的調節作用[3],能促進輔T細胞的部分功能,促進T細胞數量增加,和淋巴細胞轉化,刺激機體干擾素系統,增加病毒誘生的干擾素數量,對組織中病毒復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激活單核巨噬系統的活性[4]。并通過刺激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提高IL-2、IL-4、IL-6活性,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并分泌免疫球蛋白而發揮作用。黃芪還能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和穩定細胞。黃芪精口服液為黃芪的濃縮提取物,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明顯減少反復呼吸道感染。故兩藥單獨應用均起到一定的免疫調節功能,但又有一定的局限。

    兩種藥聯合應用,發揮相輔相成的免疫調節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強機體的防御功能,提高患兒抵抗力,療效滿意,服用方便,醫從性好,且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莫楚溪,溫冬娣,曹艷.烏體林斯聯合維生素A+D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8):1152-1153.

    2 馮學斌,楊錫強,李廷玉.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兒科雜志,1995,13(1):5.

    第2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近期的中醫藥行業可謂利好連連。6月5日,《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正式印發,對2015年中醫藥醫療資源和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如“力爭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級中醫醫院,70%的縣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0%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科、中藥房”,“中醫醫院總診療人次爭取超過5.5 億人次”。規劃指出到2015 年,我國中醫藥工業總產值將達到5590 億元人民幣,預期年均增長率為12%。這些具體目標將推動各級政府擴大中醫藥的服務渠道,為中藥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5月末,商務部首次中藥材重點品種流通分析報告,初步建立中藥材重點品種流通分析體系,從側面證實了中藥材流通市場的發展勢頭迅猛?!拔覀冋J為,政策的風向標已開始發生轉變,從扶持和規范整個中藥產業鏈及經營環境向重點解決居民看病貴、看病難等刺激行業需求釋放的方向轉變?!蹦橙萄芯繂T表示。

    盡管中醫藥行業收入僅占我國醫藥行業總收入的約30%,但在西醫的強勢地位下,中醫藥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發展勢頭力超西醫。華泰聯合證券提供的研究數據顯示,近年來中醫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4%,超過行業均值23.52%;中醫院就診患者增速保持在9%~10%水平,高于綜合醫院;中醫院病床使用率也從2005 年的65%快速上升至2009年81.58%,雖然低于綜合類三級醫院的病床使用率,但增速明顯。具體到中藥的生產和銷售上,2011年全國中藥飲片(即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產業營業收入達853.72億元,與2006年相比復合增長率達到35%以上;中成藥實現產量242.6萬噸,相比于2003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78%。

    中醫藥產業的高速成長有著契合于當下需求的強大內在動因。中醫注重治本,重調理、重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及各項身體機能,中藥取材天然,毒副作用及耐藥性小,尤其適用于慢性疾病及專科用藥,并且診治費用相對低廉。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基層醫保條件薄弱、養生保健需求大量涌現的情況下,中醫藥診療需求進入井噴期。同時,縱觀國際中藥市場,我國傳統中藥資源總數多達1.3萬種,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三大類,其中商品中藥材1200種,為中藥出產大國。但至2010年,我國僅占有國際中藥市場的5%市場份額,并且70%為初級中藥飲片。而日本生產原料70%來自中國,在國際中藥制劑市場中卻占有80%的份額,韓國及其它國家占有另外15%的份額。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中藥產業的發展潛力都不容忽視。

    第3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要想弄清楚“糞土”一詞到底是不是作動詞用的,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名詞作動詞的活用。什么是名詞作動詞的活用呢?所謂名詞作動詞就是在特定語境中一些名詞臨時改變了詞性做了本該是動詞才能做的語法成份,具有了動詞的性質和作用(動作性和支配性)。如:“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保ā秳駥W》)這里的“水”本來是名詞,活用作了動詞,意為“渡水”。這類單個名詞活用的現象,我們在判斷時很容易區分清,因為這些詞大都出現在謂語位置。而“名詞+名詞”形式的活用就不易區分,如“范增數目項王?!保ā而欓T宴》)“目”這個詞本來是名詞,但在這里活用作了動詞,意思是“用眼睛示意”。“目項王”就是“用眼睛示意項王”。與前例同,“目”這個詞也是出現在謂語位置,作用與謂語相當。

    但是,還有一類活用叫名詞的意動用法,它的一般結構形式也是“名詞+名詞”式的。比如:“稍稍賓客其父?!保ā秱儆馈罚┻@里的“賓客其父”意為“以其父為賓客”“認為其父是賓客”或“把其父當作賓客”?!百e客”一詞就是名詞意動用法的活用。這就造成了在“名詞+名詞”式的詞語中有些名詞到底是“名詞作動詞”還是“名詞意動用法”的理解區分上的困難。那什么是名詞的意動用法呢?所謂意動用法,是指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了謂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如前“稍稍賓客其父”中的“賓客”。就是主語主觀上“認為其父是賓客”。從這里可以看出,意動用法是主語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以……為……”“認為……”“把……當作……等。再舉幾個這樣的活用:

    1.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利其然”譯為“認為這種做法有利?!崩~的意動用法。

    2.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

    侶,譯為“以……為侶”;友,譯為“以……為友”。這兩個詞都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3.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韓愈《師說》)

    師,譯為:“把郯子……當作老師”或“以郯子……為老師”。“師”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4.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王勃《滕王閣序》)

    襟,譯為“以……為衣襟”;帶,譯為“以……為衣帶”。“襟”和“帶”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那怎樣區分“名詞+名詞”式的詞語的活用到底是“名詞作動詞”還是“名詞的意動用法”呢?

    我覺得要想區分清楚這兩種活用,還得從它們的語法含義和語法作用上做文章。首先,名詞作動詞中,活用的名詞在整個句子中只是臨時性地出現在了本該是動詞才能出現的謂語的語法位置上。請看前例:

    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

    這里的“目”顯然是謂語動詞的位置。其次,活用作動詞的名詞具有動作的聯想性?!胺对鰯的宽椡酢敝小澳俊钡谋玖x是眼睛,它跟“看”“示意”等動作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很容易讓人產生“看”的聯想。最后,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什么樣的性質狀態,是存在于意念上的動,而客觀上并不一定如此。這是這兩種活用情況區別的根本。如前:

    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這里的“賓客其父”只是主語主觀的認為,客觀上,其父并不一定是賓客。其它例子也是這樣的:“父利其然也?!敝皇恰案浮敝饔^上認為“其然”(這種做法)有利??陀^上并一定有利?!皞H魚蝦而友麋鹿?!币仓皇侵髡Z“我們”主觀上“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客觀上,魚蝦和麋鹿不一定是侶朋。

    “范增數目項王”中,范增的“目”(示意)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這句話就不能按意動用法譯為“范增認為項王是目”。也就是說,在判斷““名詞+名詞”式的活用到底是哪種情況時,只要看它能不能按名詞的意動用法翻譯就行了,如果能按名詞的意動用法譯文,那它就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活用,如果不能則肯定不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第4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第5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心理學對于遷移的定義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好比我們通常所說的“觸類旁通”。而我所說的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所引用的遷移法,是指學生利用自己有的知識背景,解決與已有的知識背景具有相同原理的陌生問題。

    這種遷移的方法大致有二種情況:

    一、詞語的遷移

    (即將詞語在一個語境中的意思遷移到另一個語境中去。)

    這種遷移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虛詞的遷移;一是實詞的遷移,包括已學課文中的實詞和生活中常見的實語。

    我們知道,在中考試卷中關于文言虛詞的考察所呈現出的內容,看似新的、陌生的,但實際考察的知識和技能卻是來自于課本的,只是稍微改變了形式,有些甚至連形式都沒有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在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首先對常見的、重點的文言虛詞進行明確,如:以代詞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詞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詞為主的“以、于”等,以連詞為主的有“而、則”等,以語氣詞為主的有“也、矣”等,同時指導并要求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準確掌握,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得法于課內”“萬變不離其宗”。

    其次 ,對于生活中常用的實詞,我們要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將今人與古人語言交流上的不同加以明確和強調,并以具體實例生動、形象的展現給學生,如:詞類活用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例如: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這句中的“名”本是名詞,這里由于前受能愿動詞“能”的修飾,后帶有賓語“其一處”,故活用為動詞,有“說出”的意思;名詞作狀語的:例如: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這句中的“空”是“在空中”,修飾謂語“游”,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例如:父利其然也。(《傷仲永》)這句中的“利”原為名詞,現用作意動詞,可譯為“認為……有利”; 動詞活用為名詞的:例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這句中的“伏”作“有”的賓語,表示跟“伏”這種行為有關的人,活用為名詞,意思是“伏兵”;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例如: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這句中的“窮”原為形容詞,在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走完”。 古今異義詞中的妻子,例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辦法,沒有出路的境地;交通,例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開張,例如: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開張:古義:擴大。今義:商店等設立后開始營業。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一詞多義詞等,讓學生充分體會古人與今人在語言交流上的共性和差別,記憶深刻鮮明,從而達到了“舉一反三”的遷移效果。更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用學生所熟悉的文言文翻譯方法解決對陌生文言詞語的理解

    我們知道,初中階段,學生在課內所學過的文言文翻譯方法無外乎是從兩個角度進行翻譯的,即對詞語的理解角度(活用、多義、單音、古今異義等)和對句式的掌握角度(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等)。關于詞語,我剛剛已經說過,在這里就不在重申,而現在要說的是句式上的。

    在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而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題老師看重,這也正是我們能采用遷移法解決陌生文言詞語的最好途徑。

    第6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一、注重責任,傳承中華文化

    很多教師談到文言文與古代詩詞,反復強調興趣的培養,想通過學生對之產生興趣提高學習熱情,誠然,這無可厚非,但從時代角度講,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外界各種誘惑使學生產生的興趣、吸引力與注意力遠遠大于古漢語文學對當代孩子的吸引力與注意力,因而興趣并不是很容易產生的,卻很容易被破壞或干擾。故筆者認為對古代漢語文化傳承的責任認同并有所擔當,才是最有力的學習動力。當下,我國青少年普遍缺乏責任感,對比外國學生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我國更多的是無動于衷與崇洋。認為古代漢語文學沒有意義的青少年大有人在。因此,通過培養學生責任感和愛國之心來產生對古代文學詩歌的學習動力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作為教師的我們責無旁貸。即使和有些初中生談這種大道理,雖不易令人欣然接受,卻可以通過談話,讓他們加強加深文化底蘊和人文修養。如此既能對學生進行道德和心靈的教育,也能逐步提高學生對古漢語文學的學習熱情。

    二、挖掘思維,多種角度分析

    初中生文言篇目與詩詞,太多帶有教育意義與思辨色彩。有的文言文,由于角度不同,可產生多種思維分析,類似于數學中的“一題多解”,但最終還得從寫作背景出發,探尋文章的本意。對于學生提出的不考慮作者意圖但也有一定道理的結論,我們不能給予否定,應以新課改的理念,尊重學生的思維,以平和引導的方式逐步使學生聯系背景。例如,在學習《傷仲永》一文時,當問到文章給了我們什么啟示時,有同學以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認為仲永之父既想使仲永有才,又可以使之為其謀利為由,得出“我們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能魚和熊掌兼得”的結論,對于這樣的觀點,我們不宜立即否定,因為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激情。而應相信學生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與下文聯系,逐步排除這個帶有片面性的歸納,結合下文與背景的全面分析而得到正確結論。如此,既使學生產生了對古漢語文學學習的自信,又得到了一定的學習經歷與方法,一舉兩得,這豈是直接否定給出標準所能達到的!

    三、耐心引導,豐富教學方式

    古漢語文學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每冊的教學過程與要求來看,它是貫穿整個初中學習的一項持續學習環節。因此,教師與學生都必須耐心,認真。本著新課改改變課程功能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原則,當前對教師的素質將有更多的要求。而針對目前90后或00后的學生興趣與娛樂方式的更為廣泛,教師應結合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因此,改變教學方式就是一個關鍵問題。

    第7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積累;文言詞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是擺在我們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教學“瓶頸”。我們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進行文言文的教學?對于這一難題,有的語文教師說,文言文教學重在誦讀,背誦下了即可;有的則說,文言文教學應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還有的語文教師說,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翻譯,必須通篇翻譯。對于以上觀點,我不完全贊同。我認為,文言文教學應按“通讀文言文――練說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解悟文言文”的教學思路來設計教學流程。其中,“積累文言詞”這一教學環節是文言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是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總體目標的,也真正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顯著特點。

    通過近十五年的語文教學活動,我曾不斷地勇于創新和嘗試,深深地領悟到: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很好平臺。所以,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必須重視文言詞的教學。通過這一教學環節,才能很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實現了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同時,這樣很好地解決了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瓶頸”問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對文言詞的積累,應分門別類,切入文意,立于語境作以理解和積累。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通假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通假類型。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七年級上冊《童趣》)

    2)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帖”通“貼”)(七年級下冊《木蘭詩》)

    3)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要”通“邀”)(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4)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唱”通“倡”) (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

    古今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古今類型。

    1)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古義:愛戴;今義:可憐、憐憫)(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

    2)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古義:道歉;今義:表示謝意,感謝)(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

    3)于是與亮情好日密。(古義:一天天;今義:指太陽)(九年級上冊《隆中對》)

    4)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古義:指歷史;今義:過去的事)(七年級上冊《孫權勸學》)

    對于古今類的文言詞,既要理解、積累古義,也要理解、積累今義。

    多義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多義類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保ā皩憽钡囊馑迹ň拍昙壣蟽浴蛾惿媸兰摇罚┳滟I魚烹食,得魚腹中書。(“紙條”的意思)(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任用”的意思)(九年級上冊《出師表》)進盡忠言,則攸之、、允之任也。(“責任”的意思)(九年級上冊《出師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舊”的意思)(七年級上冊《論語》)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的意思)(九年級下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對于多義類的文言詞,有的多義類文言詞義項可供選擇。根據當時的語境,即可選擇性確定。例如:

    之――

    1)用為第三人稱代詞,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們”、“她們”、“它們”。

    2)用為指示代詞。是“這”、“這樣”、“這種”。

    3)用為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地、得”。

    4)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沒有實在意義。

    5)用在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作為賓置動前的結構標志。例如:

    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屬于第一種)(九年級下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屬于第二種)(九年級下冊《公輸》)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屬于第三種)(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

    4)孤之又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屬于第四種)(九年級上冊《隆中對》)

    5)孔子曰:“何陋之有?”(屬于第五種)(八年級上冊《陋室銘》)

    稱謂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稱謂類型。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劉備)(九年級上冊《出師表》)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指劉禪)(九年級上冊《出師表》)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指劉備)(九年級上冊《隆中對》)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指秦王)(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

    疑問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疑問類型。

    1)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為什么”的意思)(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

    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怎么能”的意思)(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哪一個”的意思)(九年級上冊《隆中對》)

    4)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難道”的意思)(七年級上冊《孫權勸學》)

    語氣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語氣類型。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嗎”) (七年級上冊《孫權勸學》)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表示限止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罷了”) (七年級上冊《孫權勸學》)

    3)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啊”) (七年級上冊《論語》)

    4)與臣而將四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了”) (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

    對于語氣類文言詞,是要根據句式特點來判斷,就表示何種語氣。有的語氣詞還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某個語氣詞。

    活用類。例如下列文言語句中加粗的文言詞屬于活用類型。

    1)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唔之。(“喂乳”的意思)(名詞活用為動詞)(七年級下冊《口技》)

    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遠離”的意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九年級上冊《出師表》)

    3)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意動用法)(七年級上冊《傷仲永》)

    4)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使……發揚光大”)(使動用法)(九年級上冊《出師表》)

    5)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保ā跋窈傄粯印保~用作狀語)(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

    對于活用類文言詞的理解與積累,應根據文言詞所處的語境理解和積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類。根據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和理解與積累文言詞的需要,有側重點的積累一些文言詞。主要是一些陌生、重點難點的文言詞。

    另外,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固定詞組,其表達的意思是確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是“把……怎么樣”的意思。(下轉第368頁)

    (上接第285頁)以上九種類型的文言詞,是我們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必須掌握和積累的。其類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當時句子的語境而劃分的,也是文言詞歸類積累的需要和學生便于識記積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應在語文實際教學中靈活對待即可。源于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少到多,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科學性的順序編排,我們初中學生一定要學好文言文,也一定要繼承和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必須從理解和積累文言文的文言詞做起!

    【參考文獻】

    [1]葉青.現代視野下文言文教學的價值發現及其改革構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6.

    第8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題記

    一、研究背景

    我校的地理位置處于本溪市郊,一直是語文“困難”校。學生的特點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功較差,又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有一些學生連基本的字詞都不認識。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上課的效率低,教學進度不統一、學生作業質量差,教學拓展很難實施。基于這種情況,我校領導發現,要想真正的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創造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二、模式分析

    新的教學模式提出后,大大改變了這種現狀,使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很多。那么,這種模式有什么獨到之處呢?我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們的環節是我語文教學模式中,整個教學分為七個環節,分別是:預習新知、交流所得、整體感知、局部揣摩、整體深化、總結質疑、延伸積累。其中,預習新知、交流所得、總結質疑是我校教學模式的特有的三個環節。

    1、預習新知――課堂預提高教學效率。

    預習不僅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把預習拿到課堂是我校課堂教學模式的一大亮點。

    我校預習課的內容分為三項:

    (1)工具書的使用

    預習課上,要求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過程中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馬上查找工具書標識,并在預習筆記上記錄。日積月累,養成學生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

    (2)正確使用輔助材料

    新課的學習,輔助材料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學生已經把輔助材料當成了“拐杖”,大量摘抄輔助材料上的內容。預習課上,我們很明確的告訴學生摘抄輔助材料的哪幾部分,如: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這樣,正確的使用輔助材料才有助于學生的學習。

    (3)交流合作

    學生通過查找工具書、輔助材料,形成自己的預習筆記,然后進行交流,學生的交流起到了互相補充預習內容的作用。如:《我的母親》一課,很多輔助材料對的評價是現代詩人、文學家,有一助材料對的評價包括了學者,大家交流過后,肯定了學者的身份,明確了對的評價?;ハ嘟涣?,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掌握知識點。

    預習新知這個環節,可以彌補我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弱點,切實加強了我校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是我校語文教學模式的關鍵。

    2、交流所得――鞏固預習內容,粗淺掌握課文。

    預習新知環節過后學生對于字詞和相關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學生并沒有真正的把握與牢記。我們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加強鞏固預習知識,并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首先:檢驗預習情況。我校教師以小考、知識問答、小組競賽等形式檢驗預習的情況,及時反饋學生掌握不牢或不透徹的知識點,給予補充講解,使預習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其次:互相質疑。我校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質疑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質疑學生讀不懂的內容。環節的主要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問,學生答。如果學生有自主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教師指導并形成懸念,達到增加學生學習課文興趣的目的。例如:《列夫?托爾斯泰》一課,有的學生對“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边@句話不理解,其他同學只能答出其夸張的寫法,深刻的含義大家探討不出,需向教師請教,我們只要把這個問題的答案稍微點出,含而不露,剩下的部分形成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課文,效果甚佳。

    3、整體感知、局部揣摩、整體深化――系統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

    以往我們以教師的點撥為主,現在這幾個環節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和學生以合作的關系完成這三堂課的教學目標。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這三個環節,增強了學生在概括分析、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賞析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理解課文的主旨,歸納寫作技巧并感受其妙處,進而達到學以致用。

    4、總結質疑――課堂小結,落實三維目標。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總結質疑這一教學環節完全辯證了“學”和“思”的關系。

    (1)學

    學生把這堂課學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加以總結,以小考、問答、交流等形式進行檢測。

    (2)思

    每堂課學生要自我總結語文的知識點以及學習語文方法,如果有能力者可以串聯小的知識網絡。如:在講《五柳先生傳》中“便欣然歸往”的“然”字,學生自行總結“然字”的所有用法:A、作代詞詞性,如父利其然也。B、放在形容詞后,翻譯成……的樣子。學生把小的知識整合、串聯,這對他們整體把握語文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總結質疑這個環節至關重要,它是學生學習語文能力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

    5、延伸拓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僅為了增加相關的知識,同時也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這一環節,我們分為“兩步走”戰略:

    (1)、積累

    讓學生積累與所學課文話題相關的格言、名句、詩詞等,把這堂課感受最深的一點寫出來,從而達到擴大學生知識面的目的,將語文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閱讀課。

    我校每周都有一節課的時間為學生提供名著閱讀。課上不僅提供了文學名著讀本,而且專門安排老師指導學生閱讀。這樣,不僅解決彩屯地區孩子“想讀書.讀不起”的問題,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以上就是我校語文完整的教學模式,它的實施真正的改變我校教學的一些不良的教學現狀,幫助我們教師走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誤區。

    第9篇:父利其然也范文

    在文言文中,每一個詞一般都屬于固定的詞類,但有時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作另一類詞用,這種由這一類詞作另一類詞用的現象叫“詞類活用”?!霸~類活用”是通過一定的語言環境來實現的,如果離開短語或句子孤立地看一個詞,就看不出它是不是活用了?!盎钣谩焙蟮脑~義,與原來的詞義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理解的重點應為后者。

    在文言文中,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現象是最靈活、最廣泛的,它們往往可以自由地改變詞性,這是文言語法的一大特點。

    “詞類活用”常見的類型有:名詞用做動詞、名詞用做狀語、形容詞用做動詞、形容詞用做名詞、動詞用做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下面即對這些常見的活用現象予以歸納、解析。

    1.名詞活用做動詞。名詞在一定的結構里表示動作的意義,起動詞的作用,即活用為一般的動詞。如:(1)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名詞“刑”活用做動詞“懲罰”。)(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名詞“市”活用做動詞“買”。)(3)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名詞“器”活用做動詞“器重”。)

    2.名詞活用做狀語。在文言文中,名詞往往可以直接用在動詞謂語的前面充當狀語,用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時間、處所、工具等。如:(1)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名詞“丹”本義是“朱砂”,這里是“用朱砂”之意,活用做狀語。)(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名詞“犬”本義是“狗”,這里譯為“像狗一樣”,活用做狀語。)(3)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東”“西”原來是方位名詞,句中意為“向東”“向西”,活用做狀語。)

    3.動詞、形容詞活用做名詞。由于句子要求簡練,文言文中常把動詞、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即當動詞、形容詞用在一定的結構里而具有事物的意義時,就變成名詞。如:(1)誠宜開張圣聽。(動詞“聽”活用做名詞“聽聞”。)(2)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動詞“提攜”本義為“攙扶”,這里活用做名詞,指“被牽著的小孩”。)(3)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形容詞“堅”和“銳”在句中都做賓語,活用做名詞,意思是“堅固的鎧甲”“銳利的兵器”。)(4)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形容詞“賢”活用做名詞,意為“有德才的人”。)

    4.形容詞活用做動詞。文言文中只是少數形容詞活用做一般動詞,結構形式是“動詞+賓語”,構成動賓關系。而絕大多數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兩種特殊用法會在下面進行專項講解?!皠釉~+賓語”形式,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和“遠”都是形容詞,帶賓語“賢臣”和“小人”,活用做動詞,分別是“親近”和“疏遠”的意思。)

    5.使動用法。這是“詞類活用”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指動詞對于其后面的賓語含有“使他(它)怎么樣”的意思。其特點是:使動用法的動詞,不是表示主語的動作行為,而是表示賓語的動作行為;它不是陳述主語的,而是陳述賓語的。與一般名詞、形容詞活用做動詞的作用不同,它可以使句子結構緊湊,增強形象感。使動用法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1)名詞的使動用法。如: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名詞“汗”活用做“使……流汗”。)(2)動詞本身的使動用法。如:①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動詞“忿?!被钣米觥笆埂瓙琅薄?②中軍置酒飲歸客。(動詞“飲”活用做“使……飲”。)(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①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詞“苦”活用做“使……痛苦”。)②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勞”活用做“使……勞累”。)

    6.意動用法。這是形容詞或名詞活用做動詞,充當句子謂語的一種特殊形式。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做什么”,含有“以……為……”“認為……怎么樣”的意思。意動用法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樂”活用做“以……為樂”。)(2)名詞的意動用法,如:①稍稍賓客其父。(名詞“賓客”活用做“以……為賓客”。)②父利其然也。(名詞“利”活用做“認為……有利”。)

    7.動詞活用做副詞。有一些動詞可活用做副詞,做其后動詞的狀語。如:(1)始齔,跳往助之。(動詞“跳”活用做副詞,做后面動詞“助”的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式。)(2)永之人爭奔走焉。(動詞“爭”活用做副詞,做它后面動詞“奔走”的狀語,表示動作的狀態。)

    8.數詞活用做動詞。數詞有時可活用做動詞,在句中充當謂語。如:(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數詞“半”活用做動詞,充當謂語,意為“完成一半”。)(2)六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數詞“一”活用做不及物動詞,充當謂語,意為“統一”。)

    【典例解析】

    【例1】文言文比較閱讀,完成相關問題。

    [甲]既加冠,益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翌日,問宋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間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選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zhèn):皇帝自稱。

    1.給加點字注音。

    叱咄( ) 翌日( )

    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②色愈恭,禮愈至。

    ③濂具以實對。

    ④間問群臣臧否。

    3.下面有詞類活用情況的一句是( )

    A.帝密使人偵視 B.坐客為誰?

    C.卒獲有所聞D.善者與臣友

    4.翻譯下面句子。

    誠然,卿不朕欺。

    5.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學家。[甲]文表現宋濂______的品質;[乙]文表現宋濂______的品質。

    (2009年南充市中考語文試題)

    【解析】這是一道文言文比較閱讀題,兩文在選材上有所關聯,甲文出自課內,乙文為介紹甲文作者的一段課外史料。試題涉及了注音、實詞解釋、詞類活用、語句翻譯、內容理解等文言文常見考點。

    第1題考查識字能力,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不太常用,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答案:duō;yì。

    第2題考查對實詞含義的理解。要想準確解答此類題型,一是平時要有扎實的積累,二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答案:①擔憂、憂慮;②周到、到位;③同“俱”,都、完全;④好壞優劣。

    第3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詞類活用現象。D句中的“友”本為名詞,意為“朋友”,此處做動詞,意為“交朋友”。答案:D。

    第4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答題時要注意“誠”“卿”“朕”“欺”等詞的含義,還要注意調整“朕欺”翻譯后的語序。答案:確實如此,你沒有欺騙我。

    第5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答題時要根據積累及相關文言知識,讀懂選文內容,然后根據題干的提示寫出相關答案。答案:勤奮好學,尊敬老師;實事求是,薦人唯賢。

    【例2】閱讀下面選文,完成相關問題。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媵人持湯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綺繡

    ③腰白玉之環。

    ④余則袍敝衣處其間。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

    3.文中寫“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2009年紹興市中考語文試題)

    【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對常用文言實詞的掌握程度。其中第①④題分別考查了文言實詞“湯”和“敝”古今義的區別,第②題考查了文言句中的通假字,第③題考查了詞類的活用。答案:①熱水;②通“披”,穿;③腰掛,做動詞;④破。

    第2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時要注意將省略的主語補上。答案:(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兩頓飯食,(我)從沒享受過鮮魚肥肉的好滋味。

    第3題考查對作者寫作意圖的分析。通過對相關語句的閱讀,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可知文中寫“同舍生”是通過對比反襯自己求學生活之艱苦,同時也突出自己求學信念之堅定。

    【模擬練習】

    1.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朝服衣冠(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⑤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

    ⑥義不殺少而殺眾( )

    2.下列加點字與“皎然暗書一‘中’字……”里的“書”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婦撫兒乳 B.處處志之 C.親賢臣,遠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A.漁人甚異之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將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漁人甚異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予作文以記之

    C.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安陵君其許寡人

    D.未果,尋病終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5.翻譯下面的語句。

    ①何苦而不平?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④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⑤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⑥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⑦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av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网|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va|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 国产成人小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综合视频网|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