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范文

    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

    第1篇: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范文

    1、最經典的中秋詩詞——蘇軾《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北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的。“高處不勝寒”并非作者不愿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讀者仍然不能不贊嘆他那豐富的想象力。

     

    從藝術成就上看,此篇屬于蘇詞代表作之一。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在格調上則是“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后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后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搖曳多姿。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后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游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愿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盡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并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對于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的詞里的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2、神話色彩的中秋詩詞——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李商隱這首詩以嫦娥奔月的神話為背景,寫出了詩人清高的品格。李商隱的這首詩被選入新課標課本,李商隱擅長用隱喻,孩子熟讀李商隱的詩會更加有助于加深對唐詩的理解。

     

    3、最雄渾的中秋詩詞——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注解:張九齡是一代名相,他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廣東人哦!張九齡遭到貶謫時,恰逢中秋佳節,于是望月傷懷,思念家人,寫下了這首中秋表達思念的名作。這首詩也入選了新課標課本。

     

    4、有親情味的中秋詩詞——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解:杜甫這首詩表達了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但是在戰亂紛紛的年代只好把相思寄托在月亮之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入選新課標課本。

     

    5、最寂寥的中秋詩詞——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望盡,不知秋思落誰家。

     

    注解:這首詩展現了一種寂寥的意境。先寫月色,后寫思念,“不知秋思落誰家”一句更是被世人所贊譽。這首詩是一首經典之作,在新課標也是要求背誦的唐詩。

     

    6、最有邊塞味的中秋詩詞——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注解:月亮總是古人用來傳達思念的意象,同一個月亮,分隔兩地的人卻不能一起觀賞。李白這首詩寫出了妻子對遠在邊塞的丈夫的思念。新課標要求背誦此詩。

     

    7、最浪漫的中秋詩詞——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注解:此詩明明是寫秋天月色,但是卻充滿了一種活躍的氣氛。蟲聲喧囂,趕走了秋天的寂寥,讓人感受到一種浪漫。新課標要求背誦此詩。

     

    8、最傷感的中秋詩詞——白居易《中秋月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戰,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怨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斷腸,玉兔銀蟾遠不知。

     

    注解:白居易一直是以敘事詩見長,但是這首《中秋月》卻寫得十分纏綿傷感。中秋月圓夜,本是團圓時,但是思念之人分隔兩地,白居易說月亮不懂得這種斷腸的牽掛,可謂傷感至極。

     

    9、最俏皮的中秋詩詞——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注解:這首中秋的詩寫得十分俏皮,恰如皮日休的名字一樣。皮日休寫下這首詩的前一年剛剛高中進士,所謂意氣風發,因此此詩的意境也是清新明快,是眾多中秋詩詞之中為數不多的“俏皮之作”。

     

    10、中秋詩詞

     

    《中秋》

     

    作者:李樸 年代:唐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譯文】:浩瀚廣闊的夜空中,月亮象寶鏡般升起,萬籟無聲,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遙望太空,這一輪滿月,足以平分秋色, 在那薄云的四通八達的大路上映照得千里光明。

     

    第2篇: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范文

    welcome to the unit是一個單元的第一課,雖然內容不多,卻引領著一個單元的內容,點名一個單元的終極目標,地位不可忽視。本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主要內容看似只有一個comic, 6個表示節日的短語以及一個討論自己最喜愛的節日的小對話,實際內涵豐富,可挖掘、可補充的背景知識非常多。

    本單元main task的任務是描寫節日,而詞匯的掌握程度制約著英語寫作的進行,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形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一個單元剛開始,就應該有收集詞匯的意識。考慮到welcome to the unit這塊內容少,學習任務比其它板塊輕,因此這個課時是學習詞匯的最好時段。要想描寫好一個節日,光有書上那些詞匯是遠遠不夠的,于是,筆者通常會在這個課時擴展一些單詞和詞組,再加上學生進入初中,剛剛學習了音標,他們記憶單詞的能力遠遠超過以前,所以,這種擴展應該能夠進行。另外,像多媒體這樣的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讓詞匯教學變得比以前容易得多。我們可以利用因特網,搜尋出我們需要的大量圖片,圖文并茂應該是教學英語單詞,特別是名詞的最好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安排先教6個節日,再教comic。 學生在沒有接觸到節日這個概念時就一下子給他們上comic, 會顯得很突兀。為此,筆者安排了以下五大塊: ① 整體呈現6個節日名稱。 ② 分別講述每個節日,并教單詞和詞組。 ③ 學習對話:書上的對話,討論最喜愛的節日;擴展的對話,討論節日里做什么事情。 ④ 學習comic。 ⑤ 布置作業。下面分別講述每個板塊的教學方法。

    先是課的導入。這塊很小但很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生整個一節課的學習狀態。筆者用的是三首宋朝詩人寫的古詩來導入的。投影上第一個投出的是蘇軾的《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讓學生說出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節日。第二個投出的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學生很容易說出描寫的是哪個節日。接下來投出的是張耒的《和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這三首古詩的題目要等學生說出答案后再投出來,因為題目中包含了答案。筆者之所以用漢語中的古詩來導入新課,一則是為了激起學生對本課的興趣,二則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起到美育的作用。黑板上,筆者像往常一樣,把全班學生分成A、B兩組,在黑板上畫兩棵蘋果樹,分別代表著A、B兩組,每組其中的一名成員搶答對老師的問題就得一個蘋果,老師把蘋果畫在得分組的蘋果樹上。這樣學生會為了集體的榮譽而處于競技狀態,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3篇: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范文

     

    中秋節心得體會1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在爺爺奶奶家里和姑姐一家人一起過中秋。今年我和表姐一起想到了一個有趣的活動。

     

    我開了一家中秋美食小店,制作了別出心裁的價格表,推銷美食賣給家人。生意不錯,有說有笑,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洋溢著歡聲笑語。

     

    我走到陽臺賞月。我看著漆黑的天空掛著那輪皎潔的明月,圓如白玉盤。一陣清風吹來,家家戶戶掛著的紅燈籠在飄揚,猶如一個個紅蘋果向我打招呼。

     

    我看著代表團圓的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典故“嫦娥奔月”。嫦娥姐姐因為不讓不死藥落在壞人手里,飛上月球,無法與家人團聚。我真想問她:您想念你的家鄉和親人嗎?在古代,許多詩人用明月襯托自己思念家鄉的感情,寫下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我特別喜歡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和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不禁想到自己,每逢佳節都能和家人團圓,快樂地過節日,而有許多孩子卻不能和家人團聚、開開心心地過中秋。這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和爸爸一起制作了神奇的望遠鏡。用它看到了遙遠的月亮,還能清晰看到它的中間被云擋住,明月變成了一個大光環。家人都很好奇,紛紛爭著看,感嘆道:“這望遠鏡真厲害啊!”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不一會兒,中秋團圓就結束了。

     

    這次新想出來的活動使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度過了美好的中秋。真期待明年的中秋啊!

     

    中秋節心得體會2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蛋黃、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來,與媽媽一起上街上買月餅,大街小巷一賣滿了月餅、豆沙、棗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邊。咬上一口,各種口味的月餅五顏六色,真是形狀各異。禮盒中的月餅不僅可口,長得也很可愛。花紋壓得如鳳凰,翩翩起舞,自由飛翔。

     

    家里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

     

    啊,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回蕩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留在這中秋節,浸在這中秋香。贈予詩一首:

     

    秋夜已深,秋風襲人,家家戶戶,氣氛和諧,湊在桌旁,賞景賞月,品嘗月餅,飲茶吃飯,笑臉相迎,美美過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3

     

    記憶中的中秋節

     

    兒時,中秋節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中秋之時,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賞月,那時住的都是平房,旁邊有個小菜地,菜地邊上種了很多桂花樹,空氣中彌漫著桂花和青草的氣味。記得母親談的最多的就是那個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樹„„,然后工科出生的父親就來糾正母親的觀點,教育我到月亮上什么都沒有。所以兒時的記憶永遠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總有一份快樂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來!

     

    長大以后,感覺過節的氣氛越來越少,還曾記得自己第一個不在家過的中秋節,就是剛讀高中之時,那時候家離學校相當遠,中秋又不在周末,所以當老師說了句回家團圓去吧,我只好獨自和住校的朋友一起去了食堂,其實那個時候的心情還是蠻難過的。然后對中秋的記憶也越來越模糊,完全可以忽視了,唯一的記憶就是大3那年我逃了2天課提前回家過中秋的那個場景。只是感覺月餅越來越好吃,包裝越來越精美,過節的傳統卻在一天天淡化。

     

    在國外每當中秋來臨的時候!“親情”二字對于異鄉的游子來說,在這中秋之夜,理解得就更為深刻了,思念家鄉,思念父母的那種感情真的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同時也讓我體驗到了祖國的溫暖,孔子學院和駐宋卡總領館總是把我們聚在一起聯歡一起吃飯!每年致辭中,孔院馬院長總要發表下一些感嘆,大致意思是國家對你們真好,這些月餅都是空運過來的,一定要學成回國!飯畢,就開始品嘗從北京運來的月餅(還是蠻高檔的),可以拼命吃管夠(其實每個人最多1塊),吃不完還能拿回去分給泰國朋友!有時候孔院也會邀請華人華僑,他們總是帶很多榴蓮,紅毛丹,山竹等水果這些都是多得吃不完的„„!現在回憶起來還是特別的溫馨和感動!

     

    如今的我已經回國,只是還在工作的道路上比較迷茫,去年中秋是回國后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的,母親特別高興做了一桌子好菜,過節的氣氛仿佛又重新找回來了一樣!

     

    中秋節心得體會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臨。中秋,是小孩期盼已久的月餅節,更是游子歸家團圓的喜悅時刻。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通訊手段的豐富,回家團圓正在成為很多人的奢望。因此,有人感慨,中秋節沒了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筆者看來,作為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情感表達和凝聚力的來源,回家團圓才是的節日禮物。

     

    中秋節,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賞月團圓的節日,其歷史源遠流長,中秋節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到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一大傳統節日。團圓,是中秋亙古不變的主題,因此,上千年來中秋在華夏文明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皆有與中秋相似的節日。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度過了2018年四分之三的時間。不禁要問,這四分之三的時間中,我們與親人共處的時間占據多大比例?相信很多人無法給出讓自己滿意的答案。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數據,2016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為2.45億人。《報告》稱,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遷移仍將是我國人口發展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現象。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面臨節日團圓的問題。

     

    不可否認,如今的許多年輕人常因為工作忙、時間緊、距離遠等原因,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在中秋節回家團圓更成為奢望。筆者看來,年輕人要學會管理時間、提高效率,每逢中秋、春節等傳統佳節時,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家庭、親人上。要意識到,當我們工作后,父母正在迅速老去,不要把陪伴父母的計劃一推再推,給自己留下遺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對于國家至關重要。因此,從用人單位到國家相關部門,都應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給予勞動者更多人文關懷,通過建立完善輪休、帶薪年假等假期制度,為家庭團圓創造更多機會。

     

    中秋節心得體會5

     

    離開家鄉,告別父母,滿懷不舍與依戀;

     

    踏足校園,漫步南工,盡是期待與憧憬;

     

    仰望蒼穹,回首過往,無限希望與追求。

     

    此時此刻,丹桂飄香,秋意正濃,大一新生齊聚南工,用夢想勾勒青春,用行動點燃激情。

     

    一群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小鮮肉們在軍訓的戰場上歷練數日后,用汗水與拼搏收獲了堅持與毅力,迎來了大學的第一個中秋,也開啟了美好而全新的大學生活。夢溪湖畔,書香園中,望月橋上,青石路旁……都留下了他們清澈而無悔的足跡。

     

    離開父母的懷抱,別了溫暖的港灣,他們不再是只懂得依賴的孩子,而是要學會變成更加堅強,更加勇敢的夢想追求者,才能戰勝成長所面臨的不期而遇的挑戰。在這中秋佳節之際,相信不在他們身邊的父母依然時時刻刻在牽掛和思念著他們,聽一句那真摯的話語,爸媽,你們辛苦了,中秋節快樂!心中滿滿都是幸福與感動。

     

    指縫寬,時光瘦,轉眼間,驚覺歲月已逝,余不忍,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又是一年開學季,又是一季成長歷程,新的一站,新的起點,新的希望。唯愿南工莘莘學子不甘示弱,努力奮斗,珍惜大學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在青春的舞臺上綻放屬于自己的魅力。

     

    月滿中秋,愿一切安好;情溢南工,愿風采依舊。

     

    中秋節心得體會6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蛋黃、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來,與媽媽一起上街上買月餅,大街小巷一賣滿了月餅、豆沙、棗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邊。咬上一口,各種口味的月餅五顏六色,真是形狀各異。禮盒中的月餅不僅可口,長得也很可愛。花紋壓得如鳳凰,翩翩起舞,自由飛翔。

     

    家里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

     

    啊,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回蕩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留在這中秋節,浸在這中秋香。贈予詩一首:

     

    秋夜已深,秋風襲人,家家戶戶,氣氛和諧,湊在桌旁,

     

    賞景賞月,品嘗月餅,飲茶吃飯,笑臉相迎,美美過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7

     

    又是一個中秋節,令人盼望的中秋節。往年的中秋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樣嗎?往年的中秋在22日。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里人一同吃聚會飯。如今,人們餐桌上擺放的食物真是多種多樣,似乎和中秋節以前搭不上邊了,但我們只需細心點,就會發現一些傳統的中秋美食還是會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還是會舉家在窗前賞月——至少人們還沒有遺忘中秋節和它的習俗。這,是不變。

     

    那么中秋節的來歷呢?有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也許大家會零系統碎地說出一些,也只是大約,似乎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一輩知道了,我們還真不必須完全了解,這,是變。還有就是中秋的氣氛,雖然人們都吃月餅、賞月,好不繁華,但總覺得這繁華中似乎少了點什么,一時刻又說不下去,這,也是變。

     

    中秋節最重要的莫過于吃月餅了,這點大家都知道。那月餅都中秋節感想鈥斺敱溆氬槐有些什么餡呢?豆沙,椰蓉,你必須會笑著說:“過時了!”如今我們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鮑魚、海參的也屢見不鮮。走進商場的月餅區,我們會發現這些口味的月餅獨占最顯眼的中央,而那些最為傳統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點也不顯眼,假設不細心找,甚至還發現不了它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月餅的包裝就更為樸素了!外盒就象鍍了層金一樣閃閃發亮,拆到外面,一個小月餅用一個小鐵盒裝著,底下還有“紅袍”襯著——有必要這樣“大費包裝”嗎?我估量一個包裝都比一盒月餅要貴!這難道和以前繁復的包裝比起來,不是一個大的變化嗎?如今,大少數買月餅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親戚冤家的,如此送來送去,家里的月餅不但吃不完,還有能夠堆積如山,這和以前又是一個變吧!

     

    中秋節,有些變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們能夠跟家里人聚會,共享天倫之樂。但有些變化能否真的好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秋節心得體會8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使孩子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有關中秋的意義和傳統禮節,9月25日,高安市城南幼兒園在各班教室開展了“喜迎中秋佳節,感受濃濃情意”的中秋主題教育活動。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活動前,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了有關中秋節風俗習慣的資料,通過故事、圖片、畫冊、古詩等直觀教具,讓幼兒初步獲得相關知識。活動中,小中大班分別開展了豐富有趣的班內主題活動,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兒歌、豐富的游戲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知道了中秋節的許多逸聞趣事。隨后,小班孩子通過用橡皮泥團、捏、壓等方式做月餅來感受節日氣氛,小班的小朋友們第一次在幼兒園過中秋,玩得非常開心!中、大班的孩子通過畫、剪、貼等形式做賀卡慶中秋,小朋友們都積極參與其中,讓中秋主題活動充滿了絢麗的色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