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商業模式優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業模式優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商業模式優勢

    第1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的在線監測平臺不僅能如實反映單位實時用能情況,還能對企業用能情況資金對比分析,自動繪制成用能報表,對水、點、煤、油、氣、熱、冷、溫度等數據進行在線監測,提供能耗統計,節能診斷,能效管理,分析決策的綜合性系統運營平臺。

    這套系統的開發者是北京誠信能環科技有限公司,和系統相比,這個公司顯得沉默許多,就是這家沉默的公司這些年來每年都能夠自主開發出新技術,使得他們在節能領域的步伐比對手邁得更快。節能環保展上,抽空接受記者采訪的該公司副總經理牛紅日表示,在節能服務領域,誠信能環提供的是一套整體解決方案,他們形成的是一個綜合的產業鏈,這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優勢。這可以看作是對節能服務領域商業模式變革的一種表態。

    牛紅日介紹,這套在線監測體系的研發完全基于一個偶然:由于公司非常注重客戶維護,他們在進行客戶調查時發現,很多用戶對能源管理比較差,尤其是能源計量技術。以水電來說,有些單位的用水和用電量只有一個收費表而沒有計量表,更不用說分類計量表了。在進一步調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單位在照明和空調使用上也是如此,到底哪一方面用能、耗能更多對企業來說都是一筆糊涂賬,節能環節就別提了。由于這些企業對各個環節能耗都無法檢測,往往最后只有一個總數,不僅用能數據統計比較落后,管理手段也不先進――這個現象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視并進行調研,調研發現:如果有一種細分的在線用能監測系統,不僅能詳細、全面反映單位用能情況,還能對超出標準的環節進行改進,也能大大減少人力,解放勞動力,還能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從2004年開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研發,2006年3月系統測試通過。從2007年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我們的在線監測平臺。投入市場后市場反應良好,市發改委、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等節能主管部門也積極推廣應用該項技術,先后應用在54家政府機構和100家重點用能企業。監測平臺不僅對各單位的照明、動力、空調、重點耗能設備的用電量等實現了分類在線監測,同時還可以自動生成圖表,在線監測到電壓偏高、負載率偏低、功率因素不合理、供熱調節不規范等不合理的用能問題。”采訪中牛紅日也提到,一些企業的用能問題一旦被診斷出,公司是可以根據企業的不同要求作出各種節能改造方案并進行執行的。經過這幾年的積淀,他們已經成為集能源信息管理、能源設計咨詢、節能工程、電氣工程、售后服務五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能源環保公司,不僅具備對單一系統進行節能改造的專業實力,更具備了對整體耗能系統進行綜合能源管理的能力。

    牛紅日并沒有對這套系統的商業模式變化做評價,但當記者問及:為何北京多家節能服務提供商難以發展壯大這個問題時,牛紅日提到:“節能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客觀地說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作為節能服務企業首先要提高技術水平,著力技術創新,因為技術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基礎。此外從服務模式上來講也要從客戶需要出發,從單一模式走向綜合性系統服務。”他繼而表示,誠信能環愿與行業同仁共促中國節能產業的發展。

    牛紅日同時指出,誠信能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一直保持持續增長地位的另一個原因是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研發機制,能夠從非常多的技術可能和技術創新中篩選出對本公司未來有用的技術。他們經常針對一個具體的項目組織專門的人調研,然后再做開發。多年來他們公司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上一直比較大,平均每年在營業額的5%。這樣的研發機制與綜合管理系統相得益彰,保證了誠信能環總是有經費能適時開發出新的技術。“我們現在的綜合能源管理服務不僅涵蓋各個能源領域,而且涉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現在已經形成了標準化,具有可復制的功能。”

    第2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關鍵詞:煤制油;商業模式;南非沙索公司;對比分析

    2004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從30美元/桶急劇飆升到100美元/桶以上,原油價格的高位運行將煤制油項目提到了戰略高度而被各國廣泛關注。煤制油項目在西方發達國家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正在經歷從技術轉化為大規模生產階段。南非作為目前唯一成功運行C T L工廠的國家,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沙索2007年股價漲幅高達65%,年收益112億美元,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而當前各國興起的煤制油項目能否獲得同樣的成功,這是所有項目負責人都不敢保證的事情。一方面,因為煤制油項目的產業特性決定了煤制油項目產業化風險太大,同時受到外部石油價格及內部煤炭價格的影響很深。

    一、商業模式的內涵及結構

    商業模式第一次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不過直到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蒂默斯(Timmers:1998,1999)在商業模式研究中,指出商業模式是一個復雜的包含多方面內容的復合概念,他對商業模式的定義包含三個方面,分別是產品、服務和信息流的體系結構;商業活動參與者潛在利益的描述;以及收入來源的描述。威爾和威泰爾(Weill & Vitale,2001)將商業模式描述成為公司的客戶、同盟者和供應商之間角色和關系。KMLab公司(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關于公司在市場中想要如何創造價值的一個描述,它包括公司的產品、服務、形象和營銷等的綜合,以及基礎的人員組織和運營基礎設施。

    簡單地說,在某種程度上,商業模式就是在社會價值體系中尋找到價值所在,然后將從供應商那里獲得的原材料轉換成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目前世界主要煤制油項目發展情況見下表,本研究我們根據煤制油產業參與者性質不同進行商業模式的分析。

    二、煤制油商業模式的三種類型

    煤制油產業發展過程中涉及政府、科研院所、國有及民營企業。根據這些組織在煤制油商業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性質不同,可以將商業化模式劃分為以下三種模式: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商業化模式、研制企業主導商業化模式和企業主導的商業模式。需要說明的是隨著產業發展各種模式之間也在發生變化,并非絕對不變的模式體系。

    (1)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型商業模式。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型商業模式是以政府或公共部門為煤制油商業化運行主體,各類研發、私人部門為輔助,高校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運行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政府通過中央和地方直接投資,國家所有的方式,推動煤制油商業化運行的項目建設、實施和發展。根據政府在商業化過程中的組織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將政府主導型劃分為政府直接主導型和政府間接主導型。所謂政府直接主導型就是政府自己全部通過財政撥款進行投資,并指定政府的某些職能部門直接參與煤制油商業化運行的組織和管理工作,類似于我國的中央直屬企業。政府間接主導型模式是由政府財政撥款,然后委托國有企業實施煤制油的商業化運行的組織和管理。也就是政府對商業化運行提供部分資金,但是并不直接參與經營,即政府為所有者充當委托人角色,而國有企業為人,即具體經營管理者,類似于我國傳統的國有企業。

    (2)研制企業主導型商業模式。研制企業主導型商業模式是指煤制油商業化的組織和管理由科研機構擔任,在這種模式下由煤制油科研機構投資進行煤制油商業化運作,即將其技術直接進行產業化,向創新產業鏈下游移動。同樣,根據研制型企業對煤制油商業化運作的組織管理方式不同,研制企業主導型模式又可分為研制企業直接主導型和委托―型。研制企業直接主導型模式是指煤制油技術開發企業通過組建煤制油企業自己來進行技術產業化,而委托―型則通過科研企業委托第三方企業進行煤制油的商業化運行。目前,國內的研究企業一般還不具備直接投資煤制油項目的能力,大多采取技術轉讓或技術入股的形式參與煤制油項目的建設。

    (3)企業主導型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實際上是技術購買型的,這些企業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企業,并不研發煤制油技術,其煤制油技術主要是通過購買自煤制油技術研發企業。這類企業從項目申報、審批到投資運營,都由企業自身獨自操辦,并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辦事,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此外,在投資商也有是采用多元投資方式吸收其他資金進入,在煤制油的組織管理方式上按照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可以通過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煤制油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技術引進起協調作用,另外,制定相關的產業規劃和產品標準。目前國內參與這種商業模式的主要有潞安礦業集團、徐州礦業集團等國有企業的煤制油項目。此外,浙江、廣東等地的某些民營企業也在積極開展煤制油項目。

    三、不同煤制油商業模式的優缺點和適用條件分析

    1.煤制油商業化特點分析

    概括起來煤制油商業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產業受國際油價波動大。煤制油商業化將直接受國際油價的影響,油價在45美元/桶就可保本運營,國際油價高升,已經間斷性地突破140美元,因此,目前煤制油技術商業化具有廣闊的利潤空間。第二,商業化規模效益顯著,投資巨大。研究表明煤制油項目至少年產規模要達到100萬噸油品才能有效益,而這個規模投資需100個億以上。第三,技術風險大。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都有風險。第四,對資源和設備依賴性強。煤制油項目需要大量的優質煤炭資源和水資源作保證,在設備上需要超大型特殊裝置,并對設備質量安全提出很高要求。第五,煤制油項目商業化參與主體多。煤制油項目實施需要煤制油研發機構、金融機構、政府、公共部門、煤炭企業、技術設備企業和電力公司、石油公司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推進煤制油商品化。

    2.煤制油商業模式的優缺點分析

    (1)政府主導型商業化模式的優缺點。從政府主導型的優點來看,第一,在商業化初期,由于煤制油項目的技術并不成熟,同時,投資巨大,需要各方面的協調,對于產業化的前景并不明朗,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主導型可以發揮政府資金優勢和協調能力優勢,擔負煤制油項目的組織運營,這樣可以促進煤制油商業化運行的實施和快速發展,最終形成煤制油產業發展。第二,在煤制油商業化運行期間,由于煤制油的中試環節復雜,成本較高,如果沒有政府財力支持,那么企業要克服較長時間的中試,試生產過程是很困難的。第三,由于煤制油項目的風險太大,投資

    收益周期長,這樣導致企業投資經濟激勵受到制約,投資不足,所以,這時采用政府主導型可以起到資金示范作用和杠桿作用,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煤制油商業化中來。從政府主導型的缺點來看,巨額的財政資金投入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使得政府的融資壓力增大,同時,政府參與會伴隨運行效率的低下,相比市場而言這種弊端先天注定的。另外,由于政府投資,收益歸屬政府所有,不利于商業化運行成果快速市場化。

    (2)研制企業主導型商業化模式的優缺點。研制型企業的優點在于:第一,研制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和科技人員優勢擔當煤制油商業化的責任者,保證商業化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并能夠根據項目運行情況及時解決各種技術問題。第二,拓寬了融資渠道,減輕了政府壓力,成熟技術往往可以直接轉化成資本,即技術入股。第三,在煤制油項目運營過程中,各種設備儀器的維修工作能夠及時跟上,保障項目穩定運轉。研制企業主導型商業模式的缺點是,一方面,很難保證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的結合。發展煤制油從很大程度上考慮的是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發展需要,尤其在一些特定政治背景下,這種需要具有長期意義,但是研制型企業可能因為投資周期長,資金額大,收益不明朗而降低商業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商業化后煤制油企業的運營更多體現一種商業行為,而研究機構未必能夠提供這種運營的人才需求,另外,科研機構的資金有限,籌資能力也常不高,所以不一定能夠保障煤制油商業化所需要的巨額資金需求和持續不斷投入。

    (3)企業主導型商業化模式的優缺點。技術購買企業主導煤制油商業化的優點在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可以發揮企業的資金優勢和融資優勢。第二,通過企業的規范化經營可以提高煤制油項目的經濟效益,在成本控制、人員管理和信息獲取等方面可以發揮現代企業的獨特優勢。第三,由企業來處理政府、科研結構、高等學校及其他參與者的關系,可以將這種協調關系建立在利益同盟基礎上,使得關系更加牢固。尤其是商業化之后的產業化發展更能展示私人企業主導模式的優勢。企業主導型的缺點在于,煤制油項目商業化過程中增加了對技術和政策的依賴性,從而增加了項目風險,尤其是商業化初期。另外,企業主導型商業模式還可能因為缺乏政府資金的支持陷入僵局,尤其在初期更是如此。

    3.煤制油商業模式的適用條件比較分析

    政府主導型模式適用于煤制油商業化初期,規模較小階段,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強大的資金優勢和協調溝通能力,推動煤制油項目快速實現商業化發展。研制企業主導型模式適合于企業研究能力強,技術發育充分,商業化過程中對技術依賴的初期階段,或者急需提升煤制油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期間,另外,也可以適用于具有長期規劃的煤制油項目的商業化。企業主導型模式則適用于具有一定的資金優勢,并具有較為充足的煤炭、水資源優勢的企業,或者具有一定運營能力經營的公司,在煤制油商業化后期比較適合于采用這種模式,提高煤制油產業的發展速度,以及產業效率,尤其在政府財力不強,市場發育完善,融資渠道暢通的情況下更適合。需要說明的是,以上三種模式各有特點和適用環境,應該結合各國經濟發展階段、整體生態環境、技術進步狀況以及資源情況等靈活應用,也可以在商業化不同階段分別采取不同的商業化模式。

    四、南非煤制油商業模式的實踐和對我國的啟示

    1.南非煤制油商業模式實踐

    南非煤制油商業化主要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50之前的政府規劃制定階段,第二階段是1950―1978年,在這一階段主要依靠政府資金支持,屬于政府主導,1979年至今為第三階段,在這階段主要由煤制油企業主導。

    (1)第一階段,籌備規劃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南非經濟主要依賴進口,后因20世紀二三十年代嚴重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南非放棄自由的貿易政策,實施關稅保護,促進國內工業產業發展。1946年C T L通過南非政府融資論證,一年后液體燃料和石油法案通過,隨即成立液體燃料委員會,規劃煤制油項目的發展。A n g l o-Va a l在1949年獲得南非政府許可開始進行煤制油項目,擬投資1300萬英鎊,先開發一個新的煤礦,以確保穩定的供應。

    (2)政府主導階段。1950年初,A n g l o-Va a l公司由于前期投入太大陷入資金困境,這時政府開始進入,成立南非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到了1964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南非的種族隔離主義遭到了國際反對,石油出產國對南非開始實行石油禁運,科威特取消了所有南非出口計劃,1974―1978年的石油危機進一步促進了沙索公司的事業發展,煤制油項目的經濟性得以進一步體現,比如在1979年末期,沙索公司生產的油品為30英鎊每桶,而同期世界價格為40英鎊每桶。這種經濟性的顯現也刺激了南非加大對煤制油項目的投入,1976南非在S e c u n d a建立了沙索Ⅱ項目,1980年在同一地區又新建了沙索Ⅲ,使用技術同樣采用了費-托方法。

    (3)煤制油企業主導階段。經過近30年的努力,南非煤制油項目的經濟效果初見端倪,在這種情況下,南非政府認識到只有將煤制油項目社會化,采用遵照國際慣例的企業經營模式才可能更好地推動煤制油產業發展,向國內外投資者開放。經過這一股權結構的調整,公司走向企業化經營的道路,并在以后發展中顯示了威力。1984年起,沙索三個工廠一起投產,日產量為11.2萬桶石油,幾乎能夠滿足南非當時能源需求的一半。

    2.南非煤制油商業模式對我國煤制油商業模式選擇的啟示

    同屬于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南非在能源結構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對比南非煤制油商業化的模式和過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這種啟示將為發展中的煤制油項目商業化提供有益借鑒。

    (1)煤制油項目的商業化周期較長,在南非從提出煤制油規劃到20世紀80年展壯大花了近50年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必須由政府主導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幫助。前期的政府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須保證資金鏈不斷裂。

    (2)煤制油產業發展可以吸收社會多方力量參與,不單純依靠政府力量,各類投資機構、企業、研究機構及金融保險公司進入是加快商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

    (3)煤制油商業化的不同階段必須輔以不同的商業化模式,初期以政府主導型為主,后期以私人部門主導為主。科研主導型在充分的資金和經營人才支持下也不失為一種重要的商業化模式。

    (4)煤制油項目不單純產出油品,更重要的是不斷擴大產品范圍,向石油下游產品衍生,可以通過產業鏈的完善增強煤制油的抗風險性。

    (5)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有一個統籌規劃和產業布局,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遍地開花,煤制油對資源的依賴性強,必須在結合資源狀況條件下,堅持協調發展的原則,對市場進入嚴格控制。

    (6)南非的煤制油產業發展充分利用了德國的技術和國際資金,同時也廣泛接納上游煤炭企業及石油企業為合作伙伴,這樣可以保障產業供應穩定,產品多樣,增加效 益。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第3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關鍵詞:民族文化旅游;商業模式;資源擴展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2

    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民族文化旅游成為民族地區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民族文化是人文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所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謂的文化旅游,是指以歷史文化遺存、自然風光為基礎進行資源擴展或者以文化活動作為核心產品的旅游。[1]民族文化旅游當然是把民族文化作為一切旅游開發資源的基礎。有學者指出,凡是與文化旅游相關的活動,我們可以稱之為“活動經濟”。民族文化旅游活動就是一種動態的、體驗的文化旅游活動。

    一、民族文化旅游及其資源的擴展

    民族文化旅游是文化產業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之一。目前,在很多民族地區,這已經成為一種推動民族經濟發展的新方向。這種文化旅游的經濟模式是以本地人文或自然風光為依托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很多地區舉辦的節慶活動、觀光活動、民族文化節、那達慕大會、潑水節等都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如果通過這些活動所帶來經濟上的消費效益就是活動經濟的典型代表。民族文化旅游當然也包括交通、餐飲、住宿、民族文化產品消費等,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說民族文化旅游是全行業性質的。對于民族文化旅游,體驗、感受、交流、娛樂是重點。很多民族地區,旅游地點有很多的配套設施,比如出租車、賓館、飯店、娛樂場所,這里面都應該包含一些體驗性的活動。這里包含兩個問題,即:一為民族文化和旅游相互交織如何帶來經濟效益;二為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商業模式。現在很多地區的文化旅游已經改變了傳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旅游,有更多新的元素加入進來,比如商務旅游、會展旅游、生態旅游、民族風情旅游、濕地旅游等。新的旅游因素的注入,已然使旅游不是過去單一的瀏覽式旅游,過去傳統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擴展,這些活的文化因素的注入使得旅游的開發模式有了新的變化。

    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擴展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關。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擴展了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領域。民族文化旅游的重點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隨著國內旅游業的逐步升溫,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衍變成以文化體驗為主的動態性旅游。一個民族地區的最大賣點應該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及深度文化故事,從而用以打動人、感染人,民族文化旅游產品還可成為增加民族文化旅游取得市場效應的手段之一。人們去民族地區旅游,消費的就是對民族文化的感知,感受文化、體驗文化已然成為民族文化旅游的最高級形式。

    民族文化旅游要對以往的旅游觀念進行更改,要突出動態性的經濟與文化旅游之間的聯系,要體現出體驗與旅游的聯系。因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旅游群體也發生變化,現在的教育者、企業人群、參會人員等都成為旅游主體。那么,對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擴展,就需要注重通過構建大型旅游項目擴展旅游資源。項目引進是一方面,景觀設計也很重要。有的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非常獨特,它完全可以通過自然景觀彌補硬件設施。另外,民族文化的體驗需要深度開發。比如,1998年在貴州省建立了中國乃至在亞洲的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它是一種保護民族文化,保護生態,使得人類與自然處于一種和諧發展關系的理念,這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自然風光且文化多樣的國家來說,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生態博物館的“生態”當然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旅游參觀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對自然和民族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的一種新型博物館形式。它將在某一特定自然環境下的活態文化為展示內容,將民族文化在原生地上予以展示,讓參觀者來此地真正感受到原生態文化。這是對傳統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進行了創新和改造的典型,由原來的觀光旅游向體驗和感受文化轉型。

    二、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商業模式的探討

    對于商業模式的定義,不同學者有不同觀點。Powell指出商業模式是開辦有利可圖的業務包括客戶、供應商、渠道、資源和能力的總體構造。高闖、關鑫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企業價值活動;[2]張向國、吳應良認為商業模式是通過整合產業鏈構筑起來的一種以顧客為核心的價值創造體系。[3]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對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文化上的擴展及新內容的建設,這些建設可以包括舉辦民族文化產業鏈、會務展覽、生態旅游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民族地方的文化旅游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考慮商業模式的開發。

    1.基于民族文化保護的商業開發模式。這是一種首先以保護為主的一種商業開發模式,要基于保護文化,使文化具有原真性,爭取不改變原生態文化基礎上而開發的一種商業模式。在民族地方可以以歷史文化遺跡、民族工藝品、民俗風情、民族文化文物、古跡、民族村寨等為開發對象,主要的開發類型有各種博物館,比如生態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各種民族文化遺存博物館,遺址公園等,讓游客感受民族文化,民族歷史。這一類型的民族文化開發的商業模式要以保護民族文化為主。旅游對保護也有積極正面的影響,民族文化保護的好,旅游便有了好的資源;旅游發展好了,經濟效益好了,可以為有效地保護民族文化提供更好的資金和物質保障。

    2.民族文化旅游成為產業鏈的一部分內容。民族文化旅游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廣泛的,對產業鏈的延伸比如可以讓游客在晚間還可以看一些演出,一些清吧、酒吧、歌廳等都可以是產業鏈的一部分。

    旅游產業和民族文化相結合,以產業相互融合為突破點,這樣可以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和相互的發展。民族地區本身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資源可供利用,要運用本地民族文化資源,用一些新的文化創意進行建設,使文化創意貫穿在旅游產業中,做到旅游和文化相結合。對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內容即文化產品進行宣傳,吸引顧客的眼球,把民族地區文化景點、文化產品都能做好做強,讓游客能夠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深知民族文化,也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度和滿足感。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結合,盡量充分發揮各種行業優勢資源,實現高品質化的產業增長。要適時地制定出產業發展戰略,并找專業人士進行精心策劃,不斷地推出文化產產品,從而使民族文化旅游成為產業增長的新契機。為了更好地推動民族文化旅游,就需要對文化產業做更好地分析、規劃和擴展。通過文化產業規劃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擴展,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產生。

    3.主題公園與地產結合的形態。文化主題公園開發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作為主題,采用現代科技和多種活動結合的方式,把娛樂、休閑和服務都串聯起來融為一體的一種民族文化旅游開發模式。主題公園應該是主要發揮的一個項目,目前,國內比較有名的迪斯尼樂園和港中旅集團的溫泉及其地產模式,因為包含的是娛樂、酒店及旅行等內容的產業鏈,這種商業文化模式似乎可以給民族文化旅游一些借鑒。

    4.專業化的形態。民族地區每年要有接納大型會議的安排,要力爭把會議服務及其產業鏈做到最優,酒店、餐飲、娛樂等都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既要專業化,還要一體化,讓來者深切體驗到當地民族文化。還可以舉辦一些以某個論壇為主的專業化會展,比如車展、服裝展、瓷器展、書展等,這種主題性質的活動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還可以獲得一些廣告贊助等在內的各種收入。

    5.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這種模式要與民族文化及相關產業相關聯,具有一定鮮明的文化特征用以吸引外界,可以形成一個串聯的集生產、交易、居住及休閑為一體的功能性園區。這需要投資耗大,用于對文化及產品的生產、發行及消費。比如東北的赫哲族,因為自己本身的民族文化,自然環境的優美,加之生產的民族產品吸引人,完全可以建立一個民族文化產業園區。政府也可以規劃建設或大力支持并對民族文化園區進行有效管理與指導,把握好民族文化產生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引導文化園區有效合理地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上文所述,民族文化旅游的商業模式,最為主要的是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為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政府要支持民族文化旅游活動;二是要改變過去的旅游方式,把瀏覽式旅游改變為體驗式旅游,迎合游客的精神需求;三是民族文化產品要符合市場的經營管理機制。

    1.良好的生態環境。無論什么類型的產業發展,其商業模式的成功均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做支撐。民族文化旅游要想發展的好,要積極發展相關的產業配套設施,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都是民族文化旅游商業模式發展的基礎。同時,政府還要給予一定的配套設施的支持,對一些公共服務設施要本著為民眾服務的無盈利準則,給予關注與支持。政府對于一些民族文化資源,要認真保護和傳承,對未來社會的文化傳承機制要給予一定的氛圍。政府還要完善文化產業相關的制度、政策及服務體系,積極營造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外部發展環境,使民族文化旅游產業能夠有市場價值的體現。

    2.改變傳統旅游方式,迎合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的成功還需要積極迎合市場。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商業模式要創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內涵,將民族文化內涵融入到旅游開發中,兩者結合創造出更新更好的價值。傳統的旅游方式就是游覽景點,民族文化旅游要突破以往的旅游方式,將游客的體驗放置到民族文化旅游中來,讓游客深刻體會到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融合到旅游的環節里,開發旅游產品、旅游活動、建設景觀等。游客要體驗民族文化風情,比如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游客不再只是觀看,而是深深融入參與到節慶活動中去。市場是講究經濟效益的,在開發民族文化旅游產品時要突出民族風格,打造不同的民俗文化產品,立足文化創意,策劃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吸納更多的游客,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發揮社會效益。

    3.實現產業價值。經濟市場中,實現產業價值才是成功的最關鍵,這關系著產業的順利發展。從民族文化旅游看,利用民族文化作為宣傳打造文化旅游創意品牌,可以通過民俗文化活動宣傳品牌,利用一些節慶活動,展示民俗文化風情,擴大民族文化品牌影響力,還可以依托當地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利用現在各種媒體,廣播電視短信等擴大民族文化旅游的范圍。這一切事民族文化旅游崛起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要整合文化資源,發展好產業具體的經營和銷售,但也要注意避免企業為了經濟利益不擇手段地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破壞。

    參考文獻:

    [1]陳少峰,張立波.文化產業商業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85.

    [2]高闖,關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方式與演進機理——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理論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83-90.

    第4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關鍵詞: 商業模式;結構體系;設計;優化

    Research on Design and Optimize Business Model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WANG Sheng-zhou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2.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source interface,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and the customer interface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The first, it has built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that including resources relationship model, enterprise operation model and revenue achieve model, and then constructed a business model structural equation. We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rely 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sign proces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adaptive busines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model has three main paths: integrate resources relationship, improve operation processes, innovate revenue realization.

    Keywords: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一、引 言

    依據原磊(2007)的分析,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最早是在1957年Bellman和Clark在《運營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上發表的《論多階段、多局中人商業博弈的構建》(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Stage,Multi-Person Business Game)的正文中。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商業模式進行了多視角、多層面的研究,,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企業的價值創造邏輯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可。許多學者在分析商業模式時,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價值鏈,雖然有些說法表述方式不同,但指代的內容相同或相似,在此將其歸并到一起 。依據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企業的經營活動被描述為順序關聯的價值活動構成的價值鏈并體現在更為廣泛的供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買方價值鏈等一連串的價值鏈體系中。由此,商業模式是在外部環境及內部資源條件約束下,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進行價值活動分解及有效組合,實現價值創造并獲取盈利的整體運營方案及活動的總和。

    二、構建商業模式結構體系

    從實踐操作層面來講,波特的價值鏈體系可以分為上游價值鏈、企業價值鏈、下游價值鏈三部分,而在三個部分之間通過兩個界面來聯系,一是上游價值鏈和企業價值鏈之間的資源界面,二是企業價值鏈和下游價值鏈之間的客戶界面。據此,對應地構建了商業模式的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三個二級子模式。同時依據價值創造來源于運營過程中進行的相互分離且聯系的活動或要素的思想,運用模塊化分析,構建了商業模式的三級子模塊 ,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如圖1所示。

    假如我們將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三個子模式的價值活動集合分別用A、B、C表示,同時用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分別代表對應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的子模塊,商業模式則是集合{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的一個子集(不包括空集),即:

    BM ?{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且BM ≠ ?

    同時,也可以直接得到商業模式的方程:

    BM=f(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其中,BM代表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由此,可以認為,商業模式是子模式、子模塊及其價值活動的函數。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通過改變價值活動及其組合來設計和改變商業模式,而且當任何子模式、子模塊或價值活動及其組成發生變化,商業模式都會因此而改變。由于企業的價值活動眾多,其組合則更是復雜,商業模式就變得紛繁復雜且形式多樣,然而,在所有的商業模式當中,并非全部有效。在商業模式設計時,我們所關注的是能夠創造價值,有效且促使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

    三、商業模式的設計

    商業模式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企業內部資源能力與外部市場機會耦合的過程,也是商業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

    1.商業模式設計的基本思路分析

    從常規性的理解出發,按照“謀定而后動”的原則,商業模式設計主要包括三個基本步驟:商業模式調研、商業模式設計和商業模式實施。

    上述商業模式的設計步驟在許多情況下是適用的,企業可以照此去運作。然而,當環境變化加快,競爭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時,這種設計思路將不再適用。因為盡管可以進行周密調研,但也很難準確預測,無法為商業模式設計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不能等到設計出完全滿意的商業模式后再加以實施,而只能是有一個大致的框架或方向就去實踐,邊干邊學,邊總結邊改進,進而形成具體的商業模式;另外,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雖然強調理性分析,但在上述情況下,我們也不能忽視直覺的作用,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這就形成了主動適應性商業模式設計過程。兩種商業模式設計過程比較見圖3。

    2.商業模式的三維設計方法研究

    商業模式設計是從客戶需求出發,通過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分析,明確企業的資源優勢,形成核心能力,確定企業與市場的契合點。具體的商業模式設計方法可依托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將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和收益實現模式中的各種價值活動進行有效組合,并按一定的編號規則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排列,不同的編號在三個維度坐標軸上的組合便構成了一個三維空間,如圖4所示,圖中A、B、C便代表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此類推,便得到多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運營狀況進行篩選。

    四、商業模式的優化

    商業模式是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共同構成的整體,商業模式的優化自然也應從這三個方面出發。

    1.整合資源關系,形成企業能力,提高企業資源管理水平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可以通過市場交易來獲取和占有資源。因而,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同一行業中,企業之間的真正差別并不在資源,而是在于對資源的協調和運用能力。如何明確企業內外部資源,判斷和運用企業資源優勢,形成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并使之市場化和商業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競爭的焦點,更是企業商業模式優化的關鍵。市場導向并非機會導向,而是機會與能力的匹配,機會只是給了企業成功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對于同行業當中的所有企業都是相同的,唯有能夠整合資源,形成自身能力的企業才可脫穎而出,獲得成功。

    在整合資源關系方面,企業可重點從資源供應者的選擇、資源成本的降低、資源渠道的開拓與評價以及資源種類和組合效應的提升等方面進行優化。

    2.改進運營過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運營過程是企業運營效率和運營成本的直接體現,運營成本又是企業獲利能力的直接因素。企業在優化運營過程時,可從運營流程再造、運營規則及制度設計、運營機制改進和運營結果評價等方面入手,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及技術,如業務流程重組(BPR)、物料需求計劃(MRP)、制造資源計劃(MRPⅡ)、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關鍵路徑法(CPM)、計劃評審技術(PERT)、決策支持系統(DSS)、敏捷制造(AM)、精益生產(LP)、準時制生產(JIT)等方法和工具,提高企業運營能力和水平,進而優化企業商業模式。

    3.創新收益實現,改善客戶效用,拓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從客戶需求開始到滿足客戶需求結束的,創新收益實現是改善客戶效用,拓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滿足客戶需求的根本,也是企業獲取利潤,實現增長的根基。進行商業模式優化,企業必須要對收益對象、收益價格、收益方式和收益渠道進行細致分析、選擇、評價和組合,通過收益對象和渠道的拓展,收益價格和組合的變化,收益方式的重新設計與評價,革新收益實現,優化商業模式。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文的研究雖然從價值鏈視角定義了商業模式,構建了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并探討了商業模式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但缺少了定量研究與分析,使結論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論證。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商業模式結構體系的構建在三級模塊和價值活動的選擇上,只有定性描述,而缺乏嚴密論證;二是商業模式設計方法的三維空間只給出了一種設計思路,而并未形成可操作的具體模式。

    雖然如此,本文的思考仍然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首先,從價值鏈的視角構筑了資源界面和客戶界面,為商業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其次,構建商業模式結構體系的方法,為商業模式的系統研究和定義展示了新思路;再次,商業模式設計的方法雖然只給出了框架體系,但卻為今后商業模式的研究、設計和優化提供了新思維。研究者可根據自身研究的需要在上述新角度、新思路、新思維的框架下進行完善、補充和改進,提出不同的商業模式定義、結構和設計方法。

    此外,今后對商業模式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商業模式構成體系及要素的研究。本文雖提出了一個商業模式結構體系,但并未對其進行定量論證,研究者可在此基礎上,進行更為全面、系統、科學的探討和分析;二是商業模式選擇的評價方法。本文探討了商業模式設計方法,但對商業模式如何選擇評價尚未涉及;三是商業模式評估問題,主要涉及評估指標建立和評估指標量化問題;四是商業模式的應用性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這也正是商業模式研究的最根本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Michael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IBM Systems Journal ,March,2004(1)

    [2] Stewart, D.W ,and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2000,19(3):287- 296

    [3] Afuah, A., Tucci,C.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M]. Boston: McGraw-Hill/Irwin,2001:32-33,196- 201

    [4] Magaly Dubosson, 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2, 44(1):5-23

    [5] Mahadevan,B.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56

    [6] Weill,P., Vitale, M.R. Place to space: Migrating to e-business models[M].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96-101

    [7] 原磊.國外商業模式理論研究評介[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10):17-25

    [8] 原磊.商業模式體系重構[J].中國工業經濟,2007(6):79-79

    [9] 高闖,關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方式與演進機理——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理論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83-90

    [10] 翟 青,中國100強企業的成長軌跡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1(1):29-30

    [11] 翁君奕.介觀商務模式:管理領域的“納米”研究[J].中國經濟問題,2004(1):34-40

    第5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機場商業化規模的發展現狀

    目前,無論是地方上的機場還是國際綜合性較強的機場,對于商業模式的規劃主要包括有,商店零售業,免稅商店,餐飲店,休閑娛樂設施等。但是,基于現有國內機場的狀況,機場的管理主要還是在政府的監控之下,所以,現有的機場商業店的運營是不具有獨立性的,更細致地說,就是機場的商業運營帶有很強的政府色彩,同時,機場的經營還是處于一個被壟斷的商業模式內,這直接導致了很多店鋪的店員服務意識不強,市場規劃意識也不足,所以,現有的機場商業運營所存在的價值還有很多值得優化的地方。

    機場公司目前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20世紀90年代,民航有過一次機場管理的改革,這次改革主要形成了我國機場的基本雛形,同時,政府有派出專門用于管理民航經營的單位,至此,我國的機場開始走上了經營化的道路,各地機場也開始努力規劃自身的運營模式,爭取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利潤,提高經濟效益。

    但是,由于我國的機場商業化的腳步起步較晚,遠不及很多外國機場的商業化運用,在價值分析方面還存在很多詬病,雖然我國機場企業在運營方面投入了很大資金,但是由于機場建設費用的上升,加上經營規劃的不合理,在我國的機場商業優化的道路上,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的。

    經營模式不完善。經過這幾年的機場建設來看,我國機場的主要收入還是來源于航空公司所繳納的費用,所占的利潤比例已經超過了50%,其余的收入,大多都是來自機場的商業零售業,也就是店鋪的租金或者抽成,這種經營模式自從我國的機場建立以來,就存在了,從表面上看,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商業零售業的運營模式比較的單一。只是單純地滿足于旅客候機或者到達機場時候的購物需要,如果遇上淡季,或者所販售的商品不受顧客喜愛的話,這種單一化的經營模式對于現代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宣傳手段運用不完善。機場的商業化經營可以規劃為一種密集型的產業,機場的運營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其余的開銷大多數就要倚仗商業運營了,但是很多機場僅僅只是吸引或者幫助商鋪的進駐,卻沒有幫他們進行有關的宣傳,尤其是國際性的機場,本來購物的區域就比較廣,如果沒有一個宣傳的手段讓旅客知道這類商鋪的存在,就會造成商鋪在經營中的不必要的損失。

    專業的商業管理人才極度缺乏。在機場商業化的運營中,零售業多數屬于自營的范疇,所以這就要求對于這些商鋪需要有一個統一有效的管理機制,但是現代的機場的管理類人員很多專業性都不是很高,專業素質也很差,與店鋪的溝通之間也存在很多問題,這樣的.隋況的持續時間太長,容易造成的整體商鋪的流失,對機場的商業化運營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機場基于價值角度對現有商業模式進行優化

    對于機場的商業化體制的結構優化,主要的手段還是從管理價值的角度出來,對所需要優化的環節進行分析,這是提高目前機場商業化運用盈利的最主要的手段,接下來,我們主要針對上述商業化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一下機場商業模式如伺優化,研究機場公司如何在非航空業務方面來獲取更多的利潤,用來提升企業的商業價值。

    機場商業化運營模式的轉變。對于現代機場的商業運營模式,最主要的就是緊跟時代的潮流,力求把機場由保障型的機場向商業型機場轉變,主要就是重視機場商業運營的功能性,在對商鋪的布局和種類中間要做到嚴格的把控,讓布局和商鋪的分類的更加的合理,對于運營中的服務模式也需要進行考慮,對于那些有需要的顧客,還可以提供快遞服務,主要用于那些不方便攜帶的商品,對于運營的模式一定要做到人性化。有針對性的為顧客服務。

    提高廣告資源回報率。合理運用機場的各種媒體宣傳手段,一是可以為機場的商鋪做宣傳,譬如說打折促銷之類的消息,二是廣告的費用也是商業運營的一種,機場作為一個城市的制高點形象,對于商業的運營中,商鋪的收入是最主要的,合理地運用機場現有的資源,通過視頻或者廣告的形式向旅客們展示自己機場所存在的優勢,例如那些只有我們機場有的品牌,尤其是國際機場,合理的運用媒體資源,主要的重點在于對商業模式的優化,讓媒體的宣傳手段在更加高科技的角度發展,旨在為商鋪帶來給多的客流,爭取利潤的最大化。

    提高機場商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管理人的素質高低和管理手段的高低對于機場的商業運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最主要的是對商業經營體制的優化,旨在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做到有據可行,利用統一規范的制度對商鋪的經營者的日常經營手段進行規劃,主要就是提高商品的經營質量,避免有些商鋪的經營者只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對品質的保證,但是這種體制不能一成不變,還需要根據機場的實際情況適時地做出調整。然后,就是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升,要定時地對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國外機場先進的管理理念,并找出其中的可取之處加以利用,旨在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各個角度全方位的優化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

    第6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競爭已經不再是停留在產品、技術、服務、管理等層次的功能與功夫上了。以前我們很多企業可以靠機會賺錢,靠點子致勝,靠營銷策劃獲得發展,現在卻無奈地發現,機會不容易捕捉,點子不靈了,營銷策劃不足以保證持續盈利。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沒有挖掘好的商業模式。這是大家所共識的,世界管理大師德魯克也曾點出了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那不禁有人要問,商業模式這么神奇,那它到底是什么?

    概括來講,商業模式是一個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邏輯。它的內涵不僅僅是創造利潤,還包括為客戶、員工、合作伙伴、股東提供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競爭力與持續發展力。簡單來說,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法。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家電企業通過賣家電來賺錢等等。只要有賺錢的地方,就有商業模式存在。它一定是賺錢的模式,盈利的模式,否則這個模式將毫無意義。

    綜觀世界經濟,我們可以發現全球的大部分著名的品牌產品都產自于歐洲,但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卻不在歐洲,而在美洲。這原因何在呢?因為歐洲人和美洲人的經營理念及商業模式不一樣。歐洲人的經營理念在于專心專注、代代相傳地打造百年品牌,就像挖水井、打繩子一樣,只有兩個端口,所以參與的人不能多,這是一種傳承加優化的經營理念。所以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品牌都來自歐洲,質量過硬,如香水、手表、名車、皮具等。而美洲人的商業模式是標準的、可復制、大規模的,就像挖池塘、編網絡一樣,參與的人數不限,可進行大規模的繁殖,也就是連鎖經營。這就是美洲人“一本萬利”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讓美國成為了商業帝國。這當中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等連鎖店。所以美國的經濟只用200多年就超越歐洲500多年的經濟。

    那么我們的企業該如何做呢?盲目的用歐洲人的工業精神,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未必。光崇拜美國人的商業模式,又解決問題了嗎?不是。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歐洲人的工業精神和美國人的商業模式,但是由于國家之間文化底蘊、社會環境的差異,我們不能簡單照搬他們的方法,而應該根據中國人的生意智慧,中國人的思維來創造真正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理論發端在西方,其成長與成熟也在西方,這些思想也都是由西方的文化、經濟、法律等因素派生出來的,直接拿到經濟、政府、文化背景等都有明顯差異,甚至是對立的中國市場中,不僅效果有限,而且還會有文化方面的抵觸。這也是寶潔、IBM、通用等國際成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先是遭遇失敗,而后重新學習,實行本土化,克服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后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歐洲人有歐洲的工業精神,美洲人有美洲的商業模式,而我們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的生意智慧。中國人講究血緣、族譜、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中國人做生意的核心就是把我腦袋想的轉移到你的腦袋,把你口袋裝的轉移到我的口袋。這就是中國人的生意智慧,簡單明了,而且做生意還講究做大,做長久,因此我們的商業模式應該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可在自身體系內自動裂變,這樣才能做大;第二是可在固有客戶中持續賺錢。這樣才能做長久。

    到底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才適合中國的企業呢?其實,早在3200年前,夏、商、周時期的統治者就懂得把自己的土地分一部分給別人耕種,前提是要把統治者的那份土地先耕種好。由于當時的統治者的土地與水渠從橫交錯,把土地分割成塊,形狀成井字,因此得名“井田”,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井田制”。“井田”大致可分為“八家為井而有公田”與“九夫為井而無公田”兩個系統,八家為井的,要先種公田,種好公田之后才能顧及自己的私田;而九夫為井沒有公田的,在所種田地有收成之后,拿出自己收成的一部分來抵償公田。

    改革開放后,國家政策一直鼓勵私營企業的發展。在大政策的環境下,國人開辦起私營企業,通過勤奮勞動,努力工作,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依法向政府交納相關的稅收。此舉也依稀可見“井田”的法則在里面。

    井田商業模式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是一套優秀的商業模式,它重新提煉了中國傳統社會制度當中的精華,并與之適應到現在企業管理當中來。它具體表現在企業老板通過制定好一個游戲規則,解放員工的人性,讓想參與游戲的人員參與進來成為企業的合作伙伴,讓員工自己管理自己,不必為了每天上班不遲到早退而打卡,而是讓老板的事成為自己的事,圍繞著企業的品牌、平臺和網絡,快樂掙錢。在這種管理制度下,員工是“八家為井而有公田”,員工在完成“公田”責任的前提下,能通過耕種“私田”換取更多更好的利潤。為企業掙錢的同時,也為自己掙了更多的錢。老板因為解放了人性,從而從紛繁的事務當中解脫出來,老板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考。

    據了解,國內一家做指甲鉗的公司,非常小器有限公司正是受到“井田制”的啟發,采用了井田商業模式,以“實體專賣店+網店”的形式編織銷售網絡,成就中國指甲鉗行業的商業帝國,成為與德國、韓國三足鼎立的世界品牌。它通過加盟商不斷的裂變來擴大自己的營銷渠道,對中小企業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第7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關鍵詞:商業模式;創新;幼教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302-02

    無論多先進的技術,只有以某種形式與適當的商業模式結合,才能體現價值;而同樣的技術,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式,創造的價值也不同。幼教業成長迅速,作為教育行業的特種兵,如何在全新的競爭環境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何在同等技術條件下挖掘更多的潛在價值,需充分借鑒商業模式創新理念,促進幼教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商業模式概述

    商業模式首次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一個商業模式,是對一個組織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對其主要活動提綱挈領的概括,它定義了企業的客戶、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有關企業如何組織以及創收和盈利的信息,描述了企業的產品、服務、客戶市場以及業務流程。商業模式與戰略一起,主導了企業的主要決策。

    按照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魏煒、朱武祥的魏朱六要素商業模式模型的描述,商業模式由定位、業務系統、盈利模式、關鍵資源能力、現金流結構、企業價值等六個要素組成。定位指企業滿足客戶需求的方式;業務系統指企業選擇哪些行為主體作為其內部或外部的利益相關者;盈利模式指以利益相關者劃分的收入結構、成本結構以及相應的收支方式;關鍵資源能力指以支撐交易結構背后的資源和能力;現金流結構指以利益相關者劃分的企業現金流流入的結構和流出的結構以及相應的現金流的形式;企業價值指未來凈現金流的貼現。

    在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商業模式創新在中國商業界逐步成為流行詞匯,其重要性已經不亞于技術創新等。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價值創造提供基本邏輯的創新變化,它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或者動力機制的變化。通俗地說,商業模式創新就是指企業以新的有效方式賺錢。電子信息、咖啡、航空等不同行業不同程度的引入商業模式創新,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幼教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即將迎來一個全民早教時代,早期教育儼然成為年輕父母的剛性需求,這也使得越來越多有營銷頭腦的商家將眼光投向這塊芬芳誘人的“大蛋糕”。由此,作為近些年來一個初露鋒芒的新興行業,早教市場的問題日漸凸顯,制約著幼教業的發展。

    1.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整體來看,幼兒教師隊伍門檻較低,只要擅長音樂、繪畫、舞蹈、英語,有愛心,具有一定溝通能力即可。工作中,若非嚴重不適合幼教事業,均可長期保留崗位。這就直接造成教師隊伍參差不齊,制約幼教業發展。

    2.早教市場無序影響幼兒成長。年輕父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強有力支撐起早教市場,很多特色班、實驗班、興趣班、開發班大行其道,在未獲得審批的情況下私自營業,其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場所缺乏科學性、規范性、系統性,為初入社會學堂的幼兒揭開錯誤一頁。

    3.長輩的過渡溺愛限制幼兒自主能力。新一代的獨生子女,周圍至少圍繞六位家長,特殊待遇、過分注意、包辦代替、當面袒護等過度溺愛行為,使幼兒不僅難以具備勇敢精神,甚至連起碼的自立能力都逐步喪失,直接摧殘著幼兒身心健康。

    4.以女性為主體的教師隊伍造成幼兒性格缺失。一個幼兒園里若沒有男性教師,幼兒面對的是一個女性的群體,他們喪失了性別認同對象,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娘娘腔”,男教師的缺失對于男孩的性別角色社會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困難。有學者甚至說:“男教師的教師群體是個殘缺的社會群體,而社會群體的殘缺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兒童人格的殘缺”。

    5.幼教行業的大型交流平臺有限。開放的經驗交流,對于成長中的幼教業至關重要。通過大型的交流平臺,可將不同區域、不同等級、不同規模的幼兒園齊聚一堂,彼此研討園本文化、課程設計、營養膳食、安全管理等經驗,給同行以啟迪,給自身以反思。當下,類似的大型交流會少之又少。

    三、幼教業的創新性發展

    幼教是幼兒成長必不可少的階段,雖然面臨眾多困境,但發展幼教事業、提高幼教水平的趨勢銳不可當。基于魏朱六要素商業模式模型,可通過明確定位、改進運行機制、提升企業價值等方面著手,揚長避短,實現幼教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1.雙管齊下的定位。幼教業既是一個產業,也是一面旗幟,需要政府與幼教單位共同努力,把產業做大,把旗幟高舉。(1)政府借助行政手段筑牢幼教進入壁壘與管理機制。政府相關部門從實際出發,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幼教行業規范、發展規劃、資助途徑,并嚴格審批制度,從源頭嚴把進駐關。辦公場所、師資力量、法人資格、辦學章程等環節層層審核,確保園所持照經營,杜絕“黑戶”出現在幼教市場。教育、衛生、安全等監管部門定期、不定期開展幼教單位檢查工作,從專業角度發現隱患,督促整改,對于不合格園所給予閉園處理,真正做到預防第一、管理規范、科學有序。(2)幼教單位發揮自我監督與相互監督作用。在幼兒園,起主導作用的不是園舍和設施等物質條件,而是要把幼兒培養成怎樣的人。幼教單位明確的辦園思路和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幼兒對人生、社會和家庭等方面的認知,所以,從領導到班長,從班長到老師、保育員,都要承擔起所負職責,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新思路,并實時監督,針對問題不斷改善,不斷發展。為促進幼教市場的整體進步,行業內單位間需相互監督,敢于將違法、違規、違例事項及時曝光,糾正不正之風,保持行業的透明度。

    2.內外兼修的機制。(1)以考核為牽引,強化教師隊伍素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教師水平正是幼教單位的“關鍵資源能力”。為人師表,一定以師德為重,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在師德建設方面,重在建立規范和引導機制,教育和引導教師履行崗位職責,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和作風建設;在教師專業素質方面,一是要招聘專業對口、有一定特長的新教師;二是注重日常培養,為教師提供再教育、培訓、交流學習的機會;三是在教師隊伍中樹立標桿,用真實的人、熟悉的人、優秀的人感召教師不斷提升;在考核評價方面,堅持家長滿意第一、日常表現為輔、兼顧公平的原則,并將評價結果與教師晉升、薪酬掛鉤,并敢于解聘不適合教師崗位的職工。教師能力的提升,就極大帶動幼教“關鍵資源能力”的提升。(2)以適度為標準,倡導幼兒自主能力。首先,要適度關愛。家長、老師要充分信任幼兒,給予幼兒自主操作、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這樣獲得的經驗知識才是幼兒自己的、內化的。絕對不能將幼兒的事大包大辦,一味溺愛,扼殺幼兒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其次,要適度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具有階段性,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在適宜的年齡學習適宜的知識。教師引導家長不要盲目跟風,切勿將各類特長班充斥幼兒課外時間,拔苗助長的教育把家長的焦慮轉移給孩子,死板的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失去了天真的童年。最后,要適度鼓勵,避免稱贊、禮品、大餐等激勵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轉化,變相導致幼兒對鼓勵的需求無限性擴大,成為一個不懂得滿足和感恩的人。(3)以培養為原則,打造優異男教師團隊。男教師作為幼教行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其出現、成長、壯大都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更是形成幼教單位間競爭的“資源焦點”。男教師有著自身的特點,幼兒園要正確對待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總拿來與女教師進行對比,要讓他們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任務。要安排男教師進行帶班工作,這樣使男教師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的規律,親密接觸幼兒,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熟悉幼兒的一舉一動和眼神所表現出的需求,幼兒也清楚的知道教師每個動作或眼神對他們的要求,這樣就使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一種默契感,久而久之就有一種感情紐帶的形成,使男教師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但切勿使帶班男教師被女教師同化,失去其自身特色。管理工作使男教師進行換位思考,若有合適機會,將男教師納入幼兒園管理團隊,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更加樂于融入幼教行業。

    3.社會導向的價值。幼兒期是人生接受熏陶的開始,人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幼教對于孩子,是至關重要的。幼教單位要樹立“教育育人”的奉獻理念,將單位價值與社會責任緊密聯系起來,杜絕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純商人行為。通過自我教學活動的開展滿足社會和家長對幼教行業的需求,從精神、理念、文化層面提升幼教行業的社會形象,承擔起社會責任。

    本文以商業模式創新理念為切入點,提出幼教單位定位、機制、價值等三方面的改進模式。但幼教行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幼教單位、家長、幼兒共同努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創新思維,不斷推進幼教市場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煒,朱武祥.發現商業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第8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純白色的花,是梔子心底明凈的特質,她率真和坦蕩,從不用艷麗的外表來取悅,而是用那蘊藏于心底的香氛來溫軟他人,并勾起我們所有對青春的美好念想。關于梔子花,一定有個美麗的故事:“年輕的女子,她長得溫婉動人,卻從不招蜂引蝶,只淡淡的行走在人群里。但正是這樣的淡雅,引起了太多人的歡喜,讓太多已婚男人都流連忘返,頻頻側目。這在已婚女子們看來卻并不令人愉快,相反這刺激了他們的嫉妒心,嫉妒這樣一個不會打扮卻也比自己漂亮數倍,不用裝飾也自然引來觀者的年輕女子。她們也許是風華絕代,但卻沒有了那份青春的輕靈與清澈之美。她們胸中的怒火開始洶涌,并暗下陷阱,圖謀不軌。年輕的女子怎能逃脫這樣的天羅地網,因為她的美麗太多奪目,她的青春太過俏麗飛揚。在已婚者的陰謀里,她變了一張面孔,蒙受各種打擊并呈現出與之年齡不符的容貌,但心中卻依然不改那一縷潺潺的幽香,依然清芬,依然堅守自我。直到歲月真的帶著秋天而來,她才卸下她的清白面目,用一身紅妝來展現她的碧血丹心。”這個故事其實并不美麗,但卻著實反映了美麗帶來的煩惱,即便我們不曾有過這樣的美麗,但一定渴望過這樣的美麗,并為此庸人自擾。

    在每個年輕人的心里,也一定有著這樣一朵花,開在即將成熟的空氣里,芬芳在充滿浪漫的微風中。我們多么渴望,多么貪戀這樣的美麗,因為青春雖然充滿不成熟,但那自然和青春的氣息令我們心顫,令我們歡喜雀躍。在走向成熟的成長中,我們或許都是毫不起眼的綠葉,只有碧色的身姿,再也沒有任何一點兒值得頌揚的品質。直到青春萌動,我們心里悄然滋生花蕾,我們開始關注我們的面目,也開始欣賞別人的美麗。這時的我們都在悄然變化著,好像一夜之間,鏡子中的我們也附上了某些美麗的特質:清白的面目,有神的雙眸,頎長的身材,裊娜的溫柔。即便不算美,至少還有一縷青春的氣息,支撐著我們去變美麗并享受美麗。為了美麗,我們開始追趕青春痘,我們開始攏發修眉,可什么樣的美又能趕得上青春帶來的澄澈與簡單呢?大多數人都經過了丑小鴨的蛻變,慢慢發現自己并不丑,甚至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白天鵝。我們歡喜,我們忐忑,害怕這樣的美麗轉瞬即逝,于是我們渴望表現自我,走向舞臺,走向交際,生怕這樣的美麗草草的凋零在了匆匆的歲月里。

    學校是同齡人的天堂,我們帶著各自的美麗徜徉,也帶著各自的歡喜簇擁。這里單純,大家都享受和欣賞美麗,根本就來不及精于算計,但美麗帶來的苦惱也隨之產生,可沒有人會因此而放棄美麗,放棄那個讓人歡喜也讓人憂的青春。我喜歡校園的林蔭道,也喜歡寬闊的大草坪,更執迷于那深夜漫步的月色荷塘。我愛那個相濡以沫的同桌,也愛那個詩意縱橫的老師,更愛那個令我怦然心動的女孩兒。

    如今又是梔子花開,我也好想重返校園,去看看那些曾經讓自己心馳神往的美麗,也看看那些不得不走上成熟的離別。如果能遇上舊友,那我一定要在心上向他道一句:“朋友你的美麗依舊。”而在嘴上,恐怕還是隨便問問在哪工作,境遇如何。我們還有屬于我們的青春,但已不再擁有那樣的年華,不再擁有那樣的青澀。我已經不再是那個青春校園的主人,只是一個行旅匆匆的過客,而校園也只是曾經羈留我的一個站臺而已。

    第9篇:商業模式優勢范文

    “朋友圈”推介微信淘美食成為另類時尚

    臨近中午吃飯時間,在常州創業產業基地內一家公司上班的周培培,通過手機微信朋友圈,訂購了一份鰻魚飯,不一會兒,飯就送到了。

    周培培訂的這家店店主叫周圣才,他原先是個公司白領,因為喜歡做菜,后來在新北區租了一間店面,開起了餐飲店。一開始生意并不太好,他便想到利用微信朋友圈做推廣。“會多很多人氣,很多人同樣也發朋友圈,做一個一傳十,十傳百的這種宣傳,我的訂單量不斷往上。”

    有調查顯示,目前,常州市持續活躍的“微信美食賣家”有數百個,其中家庭自制美食占大多數,這些“微信大廚”、“微信廚娘”中,有不少是公司白領、全職媽媽,甚至還有專業的廚師。銷售的美食種類也五花八門,比如私房菜、自制龍蝦、蛋糕甜點、咖啡飲料等。不過,由于規模不大,家庭自制美食的成本相對較高,售價也比實體店略高。

    新型“微商”創業要監管也要扶持

    在微信美食走俏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近日,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走訪了市中心一家代售家庭自制美食的店鋪,這里的美食可謂琳瑯滿目,但大多數的食品都是“三無產品”。

    最近一段時間,常州市工商部門已陸續接到幾起有關微信美食的投訴,但是由于難以查清賣家的真實信息、或沒有購物憑證,導致消費者維權比較困難。

    業內人士認為,微信美食的買賣雙方往往是私下交易,往往游離于工商、食藥監部門的監管之外,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取證、執法的難度很大。

    律師劉鼐峰認為:“如果是大批量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算是買賣行為了,如果確實是質量問題,或者銷售有毒的,肯定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欧美成人18性|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成人免费777777|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一级黄色片|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