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優質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 Application
XU Mei-xia
(Operation room,Huai'an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Huai'an 223001, 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operation room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by objective,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MethodsImproved operation room nursing procedures chang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ode,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flexible work humanization, conscientiously do a good job interview before operation and operation after the visit. Resul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ConclusionThe change of nursing model in operation room qual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maintain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Key words:Operation room;Nursing mode;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為了貫徹國家衛生部關于在全國開展以"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夯實基礎理論提供滿意優質服務為主題,達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度為目標,深化"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實對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本框架,為患者實施生理、心理、社會的一種動態、完整、連續的綜合護理過程。2012年10月我院手術室積極響應此項活動,成立了"創優"工作領導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并親自組織培訓學習,在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改變了以往只忙于手術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等各方面 的因素,使圍手術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統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實施的方法報告如下:
1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轉變手術室護理模式,一切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
1.1手術前訪視手術室接到手術通知單在護士長統一排班好,由巡回護士于手術前1d下午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閱讀病歷、向護士長、主管醫生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等,然后到病房面見患者。向患者自我介紹,語言溝通要親情化,言語要以患者為中心,尊敬對方。介紹手術室的位置環境配合人員、手術的名稱及術前注意事項。通過談話了解患者心理活動,針對不同的患者心理耐心地與患者交流、溝通、進行心理護理,宣傳疾病的有關知識,耐心地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應根據具體患者給予具體有側重的講解,并介紹患同種疾病患者手術的效果,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消除其緊張情緒,讓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對于嬰幼兒、老年人和意識障礙的患者我們要做好家屬的解釋說明工作。
1.2手術中關懷突出人性化舒適的護理
1.2.1手術前1h,開啟好每個手術間的空氣凈化系統,調節好室內溫度22~24℃,濕度40~60%,打開音樂播放系統。每個手術間的巡回護士熱情迎接患者,再次三查七對。在術前交談、溝通的基礎上,可邊做各項術前準備工作,邊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消除患者由于陌生帶來的拘束、恐懼感。同時說明手術麻醉與術中必要時需配合的注意事項。保持環境的安靜,必要時可根據患者的喜好和病情許可,播放輕音樂,以減輕患者的緊張和恐懼情緒。
1.2.2入室后等待麻醉和手術是患者最緊張的時刻,因此護士長要提前做好統籌安排,以免將患者接入手術室后等待手術時間過久。護士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態度更要親切,往往一個語氣、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患者充分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體貼。向患者講明麻醉及手術中必要的配合與注意事項。例如:告訴患者硬膜外麻醉低頭弓腰雙手抱膝姿勢的目的,教會患者做深呼吸,使其放松。將皮膚消毒用的碘伏、術中沖洗用的鹽水溫度控制在37℃,(為此醫院購買了6臺恒溫箱)提高患者舒適度。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權,避免不必要的身體部位暴露,尤其是女性患者,以維護患者的自尊。
1.2.3根據麻醉和手術需要擺放首先根據麻醉要求放置,麻醉操作完成后根據手術需要安置手術。既要符合手術操作需要,充分暴露手術野,又要不影響呼吸和循環等功能,患者安全舒適為原則。為保證患者安全,使肢體不因受壓造成神經麻痹或壓瘡,需骨隆突處加墊棉墊或加蓋布單,使患者盡量感覺舒服。
1.2.4巡回護士控制好手術間的環境,保持室內安靜不允許喧笑、閑談,對患者的病情不得隨意議論或竊竊私語。術中巡回護士配合麻醉師觀察病情,可根據情況通過握手,撫摸和言語交流的方式傳遞信息,給予患者親人般的關懷和鼓勵。手術結束后,幫助擦干血跡,包扎切口,整理衣物,蓋好被服。
1.3積極主動進行手術后訪視工作術后2~3d內對患者進隨訪,表達對患者的真切關懷,了解患者手術后好恢復情況,詢問切口疼痛,愈合等,有無因術中擺放不當引起的神經肢體并發癥,同時針對患者出現的不適給予相應的解釋和安慰,當患者知道手術室的護士仍然關心他的術后恢復時,會很愉悅,這種愉悅的心情也能促使他早日康復。征求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意見和建議,并針對不足制定改進措施,提高護理質量。
2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 轉變護理服務的對象,從患者本人,延伸到患者家屬、手術醫師,以及針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2.1營造人性化的服務環境做好保暖,我們集中更換患者推車上的新棉被,換成保暖好色彩溫馨的綠格條紋被,手術中給患者使用恒溫毯。手術期間護理人員以微笑的服務引領家屬在專門的區域等候,等候間有報紙,飲水機,多媒體的方式宣教相關手術后的指導和健康教育。
2.2在手術室男女更衣間門口安裝了手術間與診室組長相對應的指示牌,節約了醫生到手術間的時間,每個手術間建立醫生喜好薄,所記的內容是醫生的手術習慣和常用的方式等,有利于手術過程中洗手護士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的手術,使每一臺手術順利進行。
2.3手術室護理人員實行彈性排班工作制度,護理人員相對固定,使服務更加貼近患者 護士長根據患者病情、手術難度、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合理排班。簡化護理文書,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書書寫,并從制度、人力、財力、 流程上保證"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為手術患 者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3結論
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將以人為本的人性化關懷和愛深入護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改變了過去以任務忙于手術過程,而疏忽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護理人員細致的服務,良好的語言溝通和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信任。使圍手術期的患者得到了人性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的優質護理服務,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溫馨護理"的理念。滿足患者整體需求,緩解心理恐懼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使護患關系更融洽,維持了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了手術室的服務質量和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增加了醫院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手術室;手術室護理;優質護理
在傳統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優質護理,已經成為目前廣泛推行的一種護理新方式,它主要是圍繞患者的需求構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這種模式使得護理工作更好的體現合理化和主體化。手術室工作中的優質護理必須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患者提供整個手術過程多方位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體驗。筆者就優質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具體應用作了如下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從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間在臨澤縣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00例組成觀察對象,男女患者例數比為108:92;患者年齡18歲~76歲,平均年齡(55±10)歲;各科手術例數分別是:骨科40例,耳鼻喉科30例,眼科30 例,普通外科40例,婦科 46 例,產科 14 例。把觀察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賬組兩個小組,各自為100例,每個組的年齡、性格、患病程度等沒有實際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需要對患者整個手術過程中手術協作、術前準備、患者心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傳統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是與此同時進行的優質護理,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在手術進行前,優質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屬進行手術安全性、手術醫師、手術設備、手術效果等多方面的詳細介紹,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對手術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減患者的不良情緒,令患者以一種優良的身心狀態進行手術的治療。對于一些手術前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的患者,護理人員要進行科學有效的排解和安慰。手術前的優質護理還包括預先制定詳細的護理規劃,對患者自身情況以及整個護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事先記錄準備。
在進入手術室時,護理人員應當處處留心盡量保持患者平穩舒適,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身體受到周圍物件的磕碰。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一些柔軟的墊枕等使患者保持舒適,在進入手術室前,護理人員應當盡量使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持與患者語言或者肢體上的接觸避免其產生緊張的情緒。等進入手術室以后,護理人員應當保證手術室的平靜,然后對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等進行適當的調節,使患者身心都達到一個較為優良的狀態。在進行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協助手術醫師進行手術操作,嚴格按照相關的手術規程進行操作,對手術所需要的器具物品隨時清點,保證手術設備的充足。對于手術中出現的一些諸如水腫等的一些小問題,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幫助醫師進行消除。對于沒有進行麻醉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盡量保持與患者的溝通,使其平穩的接受手術治療,護理人員還應當時刻注意詢問發現患者手術中出現的癥狀,防止出現手術意外的發生。
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從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手術成功后身體逐漸恢復,護理人員應當安排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身體舒展,幫助身體血液的順暢;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應當按照醫學專業知識以及患者的身體恢復狀況,給患者安排科學合理的飲食;有些患者受傷后還會產生病痛等現象,護理人員可以進行相應的按摩、對話、休閑等舒緩患者的病痛,但對于止痛藥的使用,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主管醫師的醫囑進行。除此以外,護理人員還應當隨時觀測患者的身體狀況,防止術后意外的出現。
1.3觀察指標 根據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進行相關問卷,等級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綜合滿意度為很滿意與滿意比率的和。
1.4信息處理 本研究運用SPSS 17. 0 進行信息處理,數據以(m±n)表示。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根據計算觀察組的綜合滿意度為94%,對照組為46%,差別較大。
2.2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 據調查,觀察組的患者前后SAS評分分別為(39.10±0.45)分和(29.21±0.51)分;而對照組的患者前后SAS評分分別為(38.72±0.46)分和(36.31±0.53)分。對兩組的SAS評分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護理工作前兩組的SAS評分無統計學意義差異,而護理工作前兩組的SAS評分存在著統計學意義的差異。
3討論
對于很多疾病來說,手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它能有效幫助患者解決病痛并恢復健康,但與此同時,手術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并發癥,不利于疾病的恢復治療。人們對于醫療疾病治愈水平的顯著增強,也伴隨著越來越高要求的手術室護理工作,這些因素使得優質護理成為時下一種需求量較高的醫療護理方式,這種護理方式根據患者自身病理情況以及臨床癥狀進行具有專門針對效果的護理。對于整個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它能夠在使患者盡可能免受身心摧殘的情況下得到較好的解決。
優質護理一般通過三個方面體現出來;①手術前,做好相應的術前準備,嚴格監控患者的身心狀況,使其能夠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手術的治療;②手術時,積極協助醫師,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③手術后,減輕患者病痛,加速患者身體的恢復速度。這三個方面的護理能有效減緩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出現的身心壓力,促進患者疾病的恢復。
通過本次試驗的觀察分析得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4%遠遠高出對照組46%,與此同時,優質護理SAS 評分齊納后較對照組有了明顯的減少。這些數據說明優質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正面作用,它能夠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減輕患者治療的焦慮情緒,幫助患者快速的恢復身體。
參考文獻:
[1]付會波.優質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比較[J].醫學信息.2013(09).
[2]吳娟娟.優質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及成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3(20).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手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1(a)-0161-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tity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ZHANG Xiu-xian LIN Wen-hui HUANG Ai-hong LIANG Hai-hui
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Puning 515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work of the operating room.Methods 120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the infection rate of operation incision,the score of postoperative pai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Operating room;Nursing;Surgical treatment;Effect
S著社會的發展,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趨勢,部分患者還需要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在手術過程中,采用較好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保障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1]。大量臨床資料顯示,針對手術治療患者在手術室進行護理干預,可能會忽略一些較小的細節,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還有可能會出現護患糾紛等,從而對醫院以及護理人員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針對手術治療患者實施較好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保障護理的安全性[2]。本研究主要針對本院的手術治療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干預,探討不同護理方法干預后抑郁、焦慮評分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評分的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且排除全身性疾病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44例,女16例;年齡為20~77歲,平均(38.57±10.69)歲;普外科手術33例,骨科手術20例,婦科手術7例。觀察組中,男43例,女17例;年齡為19~76歲,平均(38.98±10.79)歲;普外科手術34例,骨科手術19例,婦科手術7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患者均知情同意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且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即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適當的手術操作講解,在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輸液指導等。
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在手術前,護理人員需向患者介紹相關手術的具體情況以及在手術過程中乃至手術后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等,讓患者能夠對其進行適當了解,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慌以及抑郁等負性情緒[3];與患者進行適當溝通,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所提及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讓患者知曉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從而提高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依從性,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②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護理人員需在麻醉前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4],針對部分手術器材需要對患者進行解說,從而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然后對患者手術治療的部位進行消毒,并對患者實施麻醉,在手術進行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若患者出現較多不良反應,則需立即進行干預,從而保證手術治療的成功率以及對患者治療的最終效果[5]。③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還需詢問患者的疼痛程度,密切觀察患者的切口情況,當患者切口出現感染現象時,需要立即進行干預;當患者病情得到適當的穩定后,還需要告知患者早期鍛煉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進行早期鍛煉,每天鍛煉10~25 min,從而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干預后的抑郁、焦慮評分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評分的差異性,在抑郁、焦慮評分以及術后疼痛評分中,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的情況越好[6]。另外,抑郁、焦慮評分均根據問卷調查進行分析,即在護理前后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讓患者填寫,然后進行回收,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焦慮評分的比較
兩組護理后的抑郁、焦慮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手術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比較普遍的一種治療方法,但是在針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患者容易出現較多負性情緒,在手術后還容易出現切口感染等情況,從而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效果,還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7-9],因此,需要針對手術治療患者采用較好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從而保障提高手術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抑郁、焦慮評分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優質護理干預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一定的干預,對患者達到一定的治愈目的,是目前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護理干預方法[10-13],主要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適當干預,在手術前,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適當的溝通改善,以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治療,降低患者的恐懼感,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面對部分具有較多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采用親切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講述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治療后的效果,增加患者對治療以及護理干預的信心;護理人T還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患者的心情能夠得到較好的改善,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干預效果,促進患者的盡快康復。在手術過程中,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14-15],當護理人員發現不良情況時,需要立即對其進行適當的干預,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另外,在對患者進行手術的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隱私部位保護,從而使患者能夠集中精力進行手術治療,進一步提高手術治療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手術結束后,需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切口情況,預防患者出現感染現象。此外,還需早期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治療效果。患者病情穩定后,還需要告知患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在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應定期回醫院進行復查,若發現情況應進行早期干預。針對手術治療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率,還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有關資料顯示,在對手術治療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的同時,還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適當干預,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每月應進行1次護理相關知識講座,讓護理人員能夠提高自身的護理素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李麗娟等[16-17]的研究顯示,優質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夠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護理價值,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針對手術治療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感,降低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率,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武佩佩,李秋潔,郭杰,等.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04-706.
[2]吳榮華,朱丹,朱治聰,等.手術室護理技術分層次準入管理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7-11.
[3]徐政秀.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 32(13):1003-1006.
[4]陳燁,劉耀華.舒適護理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7):169-172.
[5]王梅新,李莉,唐春,等.數據包絡分析法在三級甲等醫院手術室護理效率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 29(2):69-72.
[6]蘭華,桂小華,章志紅,等.CDIO模式下立體化手術室護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 30(20):11-14.
[7]周欣.手術室護理中溝通方法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關系[J].河北醫學,2016,22(5):865-867.
[8]馮春英,滕月萍.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29-30.
[9]唐愛春,涂燕喜,郭瑞萍,等.整體護理和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400-402.
[10]陳曉莉.個體化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對比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0):1444-1445.
[11]王婧.手術室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親情護理模式的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4):64-65.
[12]單葵順,鄧晨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4,35(4):637-639.
[13]S錦有.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6,6(5):160-162.
[14]黎秀華.手術室護理中細節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90-192.
[15]周曉紅.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4):697-698.
[16]李麗娟,宋紅偉,邵敬偉,等.優質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4):140-141.
關鍵詞:優質護理;手術室工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work.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14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for its adoption,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high quality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
Key words:High quality of nursing;Operation room
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就醫條件和醫療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醫療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重視服務質量的競爭[1]。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手術室的護理服務質量關系到手術室工作的質量,甚至代表了整個醫院的服務質量。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高水平護理服務,能更好地維護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本院在手術室工作中的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以來,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手術室患者7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齡23~78歲,平均(44.08±3.45)歲。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手術室患者72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齡25~76歲,平均(45.31±3.0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先要成立手術室優質護理管理小組,由小組成員討論并制定出優質護理管理制度。由于手術室工作強度大,所以要對護理人員進行人性化管理,在關心護士的同時激勵她們高質量完成護理工作[2]。②在術前護理人員要與患者交流,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態,幫助其做好術前準備。以熱情、親切的態度面對患者,讓患者感覺到醫護人員對其手術的認真重視和完善準備,增加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對手術成功的信心。③手術中護理人員在嚴格按規定完成各種操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注意患者的保暖,操作要熟練到位,避免對患者造成任何損傷,避免器械的碰撞發出響聲對患者造成刺激。此外護理人員還要注意保持手術室的安靜,手術中不講與手術無關的話,也不議論患者病情,不做與手術無關的事,時刻注意患者的情況。患者有疑問時,應耐心為其解答,患者感到痛苦無助時,應給予安慰和鼓勵,盡量分散其注意力。與醫生建立習慣搭檔,掌握每個醫生的不同手術習慣,提高與醫生的配合默契度,保證手術順利有序地進行。④術后同樣要注意患者的保暖,將患者送回病房后對患者家屬及清醒的患者傳達手術情況,告知其手術成功,并為其講解術后注意事項。術后第1日護理人員應到病房查看患者情況,觀察患者傷口恢復情況,指導患者正確飲食、鍛煉和后續治療,如有必要應進行連續的追蹤隨訪。向患者及家屬了解其對護理的滿意情況,聽取其對提出的建議,進行記錄并不斷對護理工作加以改進。⑤通過分析患者的手術方法,分別在患者完成手術后的2d~3d內做好回訪工作,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壓瘡、術后切口疼痛等癥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請患者及家屬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服務態度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后3例切口疼痛,6例術后感染,4例壓瘡,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8.06%,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4.45%,觀察組患者手術后1例切口疼痛,1例術后感染,1例壓瘡,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17%,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0.56%。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醫療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變得日益緊張,而手術室是工作實踐性和連續性很強,且風險程度極高的科室,因此能否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體現手術室工作質量的關鍵。優質護理是指以現代先進護理理論為指導,以患者為中心,全面提高護理水平,加強對患者、醫生和護士的人文關懷,提升醫患的護理滿意度[3]。本院在手術室實施了優質護理,建立健全優質護理管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在圍手術期為患者提供了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尊重和關心患者,滿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為醫生提供專業、高效的默契配合,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宋煥玲.優質護理服務在提升手術室工作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265-266.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74-01
在臨床外科中,甲狀腺疾病比較常見,且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臨床在治療此類患者時,通常采取手術方法,但是,由于甲狀腺位置及其解剖結構的特殊性,且手術本身會引起一定的創傷,從而容易引發患者緊張、害怕等不良心理,并且有的患者在術后還會出現喉返神經損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嚴重并發癥,不僅影響到手術效果,而且還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此種形勢下,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加快術后恢復,就應當在圍術期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展開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本文以我院90例行甲狀腺手術治療的患者為例,通過對部分病例應用優質護理模式,獲得了較為你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其中,男女分別有34例與56例;年齡為24至73歲,平均(43.5±3.6)歲;疾病類型:46例甲狀腺瘤,28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4例甲狀腺癌。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同時排除存在?樂匭母紊齙仍嗥骷膊 ⒕?神異常,以及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等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差異不大,有比較的價值。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圍術期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準備手術室環境以及清點手術物品等。觀察組則在上述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1)術前優質護理:在手術前,對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進行仔細觀察,并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方案。同時,明確各護理人員的分工,將護理責任制落實到位,確保各項護理操作的順利實施。在術前1d,巡回護士及麻醉醫師需訪視患者,將手術相關知識講解給患者及其家屬烴,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給予積極鼓勵,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并通過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來提高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將手術所需的藥物及器械準備妥當,做好全面檢查工作,以免有疏漏的地方,特別是手術以期設備等的性能,一旦發現有障礙,需及時更換,以免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手術前的半小時,注意調整手術室的溫濕度至最適宜狀態。
(2)術中優質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積極配合醫生,及時、準確將手術物品及器械傳遞給主刀醫生;對患者的體征(包括心率、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密切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給醫生并采取應對措施。
(3)術后優質護理:手術結束后,細心包扎患者的手術切口,在24h內對其頸項活動進行限制,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以溫和的語氣、親切的態度來安撫并鼓勵患者,告訴他們手術非常成功,緩解其負面心理。術后6h給予患者流食,如存在喉上神經損傷的情況,則應禁食,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補充其身體所需能量。囑咐患者在術后1至2d用含漱液漱口,以免口腔內分泌物變多,導致細菌繁殖,引起感染。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是否出現呼吸困難癥狀進行仔細監測,定期擠捏引流管,維持管道暢通,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向主治醫生報告。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采用SDS(抑郁自評量表)與SAS(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分界線為52分,也即超過52分則表明患者存在焦慮或抑郁癥狀,分數越高表明負面情緒越嚴重。
②護理滿意度則采用本科室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至90分為比較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采用(%)表示計數數據,P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DS評分為(32.7±4.0)分,SAS評分為(31.0±2.9)分,相比于對照組的(44.3±4.8)分與(41.6±4.5)分明顯下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P
3 結論
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升高,生活及飲食結構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也使得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目前,手術為甲狀腺疾病的常用治療方法,但其操作比較復雜,且會對患者造成不小的創傷,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而給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不利影響。在此種形勢下,臨床護理人員就應積極做好甲狀腺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工作,以促進手術效果的提高[2]。
關鍵詞:優質護理;膽結石;手術;體會
膽結石在臨床治療中,主要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患者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了解,手術前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以及抵觸等不良情緒。如果手術后不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還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選擇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4例)與治療組(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為27~65歲,平均年齡(40.5±3.3)歲,治療組中男24例,女10例,年齡29~66歲,平均年齡(42.7±4.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飲食指導、生活指導、飲水護理以及術后護理等。治療組主要采用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飲食護理、術后護理等優質護理,具體如下所述:
1.2.1生活護理 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健康、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評估,建立獨立的個人檔案,打造良好的病房環境,為患者制造整潔、舒適、安靜的環境,病室中的環境溫度、濕度都要嚴格控制,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緩解患者的抵觸心理[1]。
1.2.2心理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以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由于患者經常會出現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所以,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聊天,對他們進行關愛,并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勵家屬給予患者支持,減少其不良心理情緒。同時,采用健康宣教來消除患者的顧慮,使其增強信心,有效的配合醫生治療。
1.2.3飲食護理 由于膽結石的發病和日常生活飲食有著密切的關系,術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從而使患者快速恢復健康[2]。
1.2.4疼痛護理 在手術后,患者會出現切口疼痛情況,必要的時候應給予患者使用鎮痛手段,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時護理人員要及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多陪患者聊天,播放舒緩的音樂給患者聽等等;手術后第2d使患者保持相應的,這樣有利于患者降低疼痛感,對有嚴重疼痛的患者,應遵醫囑給予止痛劑[3]。
1.3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臨床效果、并發癥發生率等進行比較,焦慮評分主要采用SAS量表進行評分,50分以下說明無焦慮情況發生,50分以上的說明有焦慮情況發生,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患者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采用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數據,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8.23%,并發癥發生率為8.65%,SAS量表焦慮評分(74.43±8.43)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7.05%,并發癥發生率為1.32%,SAS量表焦慮評分(40.56±3.43)分,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的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的效果顯著,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醫學臨床中,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膽囊中的結石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會不斷提升,尤其是老年女性特別容易產生。治療膽結石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控制膽結石,還可以治愈膽結石[4]。但是,由于膽結石患者的年齡比較高,在進行手術前患者情緒起伏比較大,就會出現不配合的現象,使得手術的難度大大增加,膽結石在臨床治療中,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患者在術后會出現疼痛、難受等情況,影響手術的耐受性,術后護理的好壞也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5]。所以患者在術后應當進行全面的優質護理,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幫助患者盡快達到治愈的效果[6]。
本研究主要將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選擇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在臨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8.23%,并發癥發生率為8.65%,SAS量表焦慮評分值為(74.43±8.43)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7.05%,并發癥發生率為1.32%,SAS量表焦慮評分(40.56±3.43)分,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的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的效果顯著,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用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SAS量表焦慮評分,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巖映華,高寶珍,劉立蘋.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5,08:121-123.
[2]劉紅霞.高齡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4,03:189-191.
[3]趙潔,劉娟,邱懷玉,等.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06:221-223.
[4]宋勝軍.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在膽結石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C]//全國高血壓防治知識推廣培訓班暨健康血壓中國行海南海口會論文綜合刊.2015,04:389-391.
優質護理服務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尊重個人隱私為核心,是一種創新、個體化、整體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使患者在就醫的全過程中感到方便、舒適和滿意的一種護理方法。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手術室實施優質護理,從環境、設施、語言、心理、溫度、等方面不斷的探索人性化護理的新途徑、新思路,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病例均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需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共68例,其中普外科29例,婦科21例,骨科15例,泌尿科3例。按就診順序編號將上述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 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18~62歲,平均(42.3±9.4)歲;觀察組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20~64歲,平均(43.2±9.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方法開展護理工作,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服務,詳細操作方法如下:
1.2.1加強手術室環境管理嚴格加強手術室管理制度 , 手術室根據布局設立專用通道,并設立一定的權限通行 , 分為四個通道:工作人員、手術患者、無菌物品和污物通道。設立權限及規章制度,手術室管理人員必須按規定嚴格控制人員進出;所用物品定位放置,按專科相對固定手術間 ,減少進出手術間的次數。手術患者一律穿干凈病號服 , 戴隔離帽,步行者換鞋 ,平車接送患者出入手術室后由交換車接送。
1.2.2術前訪視做好優質護理干預 訪視禮貌 、規范用語 :術前首次面向患者做自我介紹時,推行微笑服務 , 使用規范的訪視用語。通過禮貌、規范的訪視用語,取得患者及家屬信任 , 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對于不知情患者盡量隱瞞病情 , 但要將真實病情告知委托人或家屬 , 對于貴重物品及首飾不能帶入手術室。
1.2.3術中關懷(1)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像老朋友一樣主動與患者打招呼,在交談溝通的基礎上做好術前準備工作,護士應站在患者的身邊,及時做好心理護理,使其焦慮和恐懼降至最低程度,對患者的身體做小范圍的暴露并給予解釋,保護患者的自尊。(2)當患者進入麻醉狀態時,護士應給予周到的關懷:①嚴密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心電監護,保持靜脈通暢,備好各種搶救藥品、物品、氧氣、吸引器等。②為了防止患者損傷及污染,眼部、耳廓等部位用敷貼保護,電刀負極板避免浸濕,其接頭下方墊海綿墊保護,雙上肢手板遠端均微翹,以促進上肢的血液回流。1.2.4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在短時間內將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擦拭干凈,勤于更換衣物以及床單,確保患者能夠生活在整潔舒適的環境里。 實時監測患者的臨床生命體征,假如發現異常狀況,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告主治醫生,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問題解決。
1. 3 滿意度評價 醫院自制問卷調查表,以 100 分為滿分,于患者出院時進行問卷調查,標準如下:非常滿意:90 ~ 100 分;滿意:60 ~ 80 分,不滿意:
1. 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本次研究均采用 SPSS17. 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依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及百分比表示,采用t或X2對相應數據比較進行檢驗,當P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見表 1。
2. 2 兩組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焦慮的情況見表 2。
3.手術室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必須要對環境和護理工作質量提出較高要求。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心理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中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緩解其不良情緒,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手術室護理;護理效果
隨著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疾病的治療手段與方法日益成熟,人們不再僅僅關注疾病的治療效果,臨床護理工作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優質護理服務主要以患者的利益為中心,從醫療環境、治療過程和心理等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護理服務,保障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使患者以最佳的身體及心理狀態接受治療[1]。護理范圍涉及腫瘤、血液凈化、手術室等多個領域,其中手術室是醫院內患者接受治療的特殊場所,手術需要醫生熟練精湛的操作技能,還需要先進的設備協助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2]。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治療手段,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同時需要做好護理工作,才能達到手術治療目的[3]。因此,做好手術室護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則通過觀察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12例,其中男124例,女88例,年齡27~62歲,平均(48±2.6)歲。其中,甲狀腺手術31例,胃大部切除術36例,膽囊手術28例,子宮肌瘤手術27例,骨科手術49例,乳腺手術41例。所選21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資料及手術相關檢查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無菌、抗感染等常規手術室護理服務,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內容包括:①日常生活護理:每個手術患者都更換消毒床單,為患者提供干凈舒適的手術環境;因我院為潔凈層流手術室,進風口正對著手術床,應注意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術畢擦凈患者血跡,保持清潔干燥;②治療護理:術前仔細核對患者信息,清點手術用品齊全,保證患者所用手術器械、敷料包等物品無菌處理,確認患者所用醫療用品有效期,避免使用過期、破裂物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手術過程中所用藥品和血液制品要有專人負責檢查并按要求保存,注意醫用氣體管道和靜脈輸液是否暢通,密切關注術中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師;手術完成后,帶患者恢復意識,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后送回病房,注意術后定期巡訪,及時發現患者術后不適感或不良反應;③心理護理:術前與患者經常溝通,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患者解答疑問,減輕患者擔憂和焦慮情緒,術中意識清醒患者,主動與其交談,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術后常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手術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護理效果分析采用護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治療護理、心理護理3個方面,共包含20條目,每條目設有1分、3分和5分選項[4]。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3個等級。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分析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治療護理及心理護理評分均明顯升高,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程度為98.1%,與對照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程度87.7%相比顯著提高,兩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是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手術室承擔了患者疾病診斷、治療和病危患者搶救等任務,手術室環境、醫用器械、儀器等手術用品護理工作出現問題,患者可發生手術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不良反應,嚴重者手術失敗患者出現生命危險[5-6]。因此,做好手術室護理工作對于手術效果及患者術后康復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觀察組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手術室護理與對照組常規手術室護理效果,得出結論,觀察組日常護理、治療護理和心理護理評分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
綜上所述,人性化優質服務應用于手術室護理效果顯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手術效果,減輕患者心理消極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敏.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17):164-165.
[2]李艷芳.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5):254.
[3]陳廣秀.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評價[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3,25(04):498-499.
[4]寇靜.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工作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12):175-176.
【關鍵詞】手術室;內容;優質護理;護理觀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2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36-02
手術室在醫院所有科室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室,和其他科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對其要求非常嚴格,對手術室當中的護士要求同樣較為嚴格,手術室護士必須要熟慮掌握護理操作技巧,以及全面的護理專業知識和強烈的責任感。尤其在最近幾年,衛生系統要求“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增強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的改革措施[1],其中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就更為嚴格,為了想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手術室當中采用優質護理起到的作用。本文筆者抽取近年來在我院手術室手術的病人120例,并且對其采取優質護理,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取近年來在我手術室護理的病人120例,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在3-80歲,其中包括有骨折手術、腹部手術以及其他手術,它們依次為45例、38例、37例。
1.2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采用我院手術室自主研發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其中可以分為五個項目,其中包括有護理服務態度,護理專業操作水平,手術安全核查以及手術巡視等。其中每個指標包括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1.3手術室優質護理方法
1.3.1提高手術之前訪視工作病人在手術前24h,由護理人員到病房查看病人的臨床資料,對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之后在制定一個詳細的護理計劃,這對于手術的成功率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對病人講解,告訴病人以及家屬手術方法以及手術成功案例。同時面對病人提出的問題要詳細回答,采用這種護理方法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緒給予消除,使病人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主治醫師進行治療。
1.3.2增強臨床護理質量①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在訪視病人的時候,應該由三方面來進行核對,其中包括有手術室護理人員,病人主治醫師以及責任護理人員。在核對無誤以后在病人手術部位做好標記,病人進入手術室以后也有三方面進行核對,其中包括有麻醉醫師、護理人員以及主治醫師。使患者手術安全性提高。②手術室為患病兒童建立一個特殊通道,如需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家屬陪同患病兒童來進行麻醉,可以使患病兒童的不良情緒給予解決,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關鍵的作用。
1.3.3麻醉以后導尿護理麻醉以后病人必須要在沒有痛覺的情況下來給予置入導尿管,這時候病人的敏感度會明顯降低。這就解決在手術之前置入導尿管給病人帶來的痛苦,使插入導尿管的成功幾率得以明顯上升,并且因導尿管給尿道造成的損傷得以減少。
1.3.4手術中護理麻醉以后病人的敏感度明顯降低,有可能會出現意外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對其采取相關防護措施,以免出現意外情況。其中包括以下幾點:①手術時間長的病人,在手術當中應該由護理人員每隔30min對病人受到壓迫的位置給予按摩,以免出現壓瘡。②手術室溫度過高,病人有可能會出現口渴現象,嚴重的會有不良情緒出現。手術室溫度相對較低的時候,會引發感冒,尤其是對吸入麻醉的病人,手術以后非常容易合并肺部疾病。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適當地調整手術室溫度。③護理人員要密切檢測病人的各項器官指標,不能來回走動,以便能夠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免對手術造成不良影響。④如果在手術當中有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手術室護理人員一定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尤其是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有效,一定要按照醫囑來使用藥物。
1.3.5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也要全面實施,我院手術科室已經派護士進行深造,通過學習更為先進的護理技術可以在手術當中及時有效地配合醫生手術,這樣可以使手術時間明顯減少,使病人的不良情緒給予解決,使手術之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得以減少,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1.3.6改善手術室環境①要對手術室物品要進行分類并且妥善保管,手術室物品要進行包裝,并且要放到指定位置,無菌物品需要通過專門無菌通道,污染物必須走專門污染物通道。同時還要對手術室物品進行定期檢查,使手術安全得到保障。②一定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如果手術室要達到無菌環境,就需要制定一個衛生清潔制度,我院手術科室保潔人員一共兩名,并且制定相關衛生保潔制度,對兩名保潔人員做好分工,落實到每一個人,對層流濾網每7天要進行清潔2次。在手術前1h內要進行空氣凈化,保障患者安全。
2結果
2.1手術室病人滿意度病人對手術室護理非常滿意率為89%,一般滿意為9%,不滿意率為2%,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