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烽火通信范文

    烽火通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烽火通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烽火通信范文

    今日投資個股安全診斷星級:

    事件:

    從廣電總局獲悉,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第六稿終于獲得了國家三網融合領導小組的認可;根據領導小組的實施意見,該方案在6月1 5號之前向各地征集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將在6月28號開始實施。工信部在6月8日召開廳局級領導會議,對有關實施細節進行討論和部署。

    評論:

    烽火通信在國內光通信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烽火通信在國內光通信市場,與中興、華為等在多項產品方面三足鼎立,勢頭強勁。光通信行業去年景氣度達高點,今年力爭保增長,整個行業將繼續維持在景氣高點。今后幾年,光通信行業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傳輸網的擴容、FTTX的發展、3G的后續建設、三網融合等。

    多因素推動傳統業務持續穩健增長

    政策推動光接入設備需求高速增長

    烽火通信2009年實現光接入設備類產品收入約5億多元,預計隨著國家寬帶建設的推進,今年的接入設備PON類產品將實現高增長。

    七部委在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到2011年,光纖寬帶端口超過8000萬,城市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農村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2兆比特每秒以上,商業樓宇用戶基本實現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內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投資超過1500億元,新增寬帶用戶超過5000萬”。

    從當前三大運營商的建設進度來看,距離8000萬線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根據我們對三大運營商在PON方面的歷史建設情況和今年預計建設力度的統計分析,估計2010年至2011年兩年的建設都將在2500萬線以上。

    從歷史的PON設備招標市場份額來看,在2009年中國聯通11 00萬線的招標中,烽火獲得1項OLT和3項ONU標的1項第一,實力得到驗證。而從具體份額來看,烽火通信在2009年總體份額有所下降,全年約為15%的市場份額。我們預計,在今年100億左右的市場中,烽火通信的總市場額度將不會低于15%。

    PTN等升級需求促傳輸設備增長

    目前光通信網絡正處在升級的關鍵時間坐標上,特別是在3G基站回傳需求和網絡流量激增的大背景下,從SDH/MSTP向PTN的升級趨勢非常顯著。從電信投資的歷史軌跡來看,每一次的升級總能帶來新一波的固定資產投資,而我們現實經歷的3G投資就是如此。

    我們認為,包括PTN在內、以及向OTN的升級將成為推動國內光通信投資的主要因素,帶動光通信投資在未來3至5年內的高景氣度。而在烽火通信市場競爭力的考慮方面,我們認為烽火在PTN、OTN以及40G網絡等方面的技術儲備,以及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國內招標對通信設備國產化要求的更積極執行,都將使得烽火通信在近幾年大幅受益。

    藤倉項目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根據公司定向增發項目烽火藤倉光纖科技有限公司的進展情況,預計將會在20lO年10月份達到接近500萬芯公里的產能,預計到2011年二季度有望達到600至700萬芯公里,年底有望達到100萬芯公里的目標產能,而實際上藤倉基地的可擴設計產能應該在2000萬芯公里。

    按照烽火通信2009年大約1000萬芯公里光纖的銷量來計算,預計在2011年底有望實現光纖預制棒80%以上的自供應。按照相關統計數據,預制棒、光纖、光纜三個產業環節占據行業利潤分別是70%、20%、10%,我們預計在烽火通信預制棒實現大部分自供應后,其光纖光纜業務毛利率有望在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維持穩定并穩步上揚,進一步提升烽火通信在光纖光纜方面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三網融合推動家庭網關業務突破

    家庭網關是未來發展必然方向

    家庭網關的定義和功能在于:隨著家庭網絡環境的進一步完善,以及IT、網絡、通信、智能家電等網絡終端在家庭的延伸和融合,產生出日新月異的家庭網絡功能和業務需求。以家庭網關為中心建立家庭網絡,讓家庭網關成為各種業務和家庭網絡終端的“”,并為之提供統一,方便的管理和配置手段,將使家庭網關成為運營商面向家庭、小型企業用戶開展多樣化的業務的門戶和基礎平臺。烽火通信為了滿足運營商和行業用戶業務轉型的需要,滿足以家庭網關為中心的各種家庭網絡業務,推出了其HG系列家庭網關產品。

    我們認為,隨著光纖接入方式的逐步普及,家庭和中小企業帶寬已經可以滿足包括多種類型業務在內的通信流量需求,這必將使得家庭內網絡體系化成為一個小的網絡,而家庭網關由于其具備統一方便的網絡管理和配置手段,必然是FTTx推進背景下未來的必然選擇。

    電信運營商規模采購的開始

    近日,三網融合第三稿方案據悉已上交國務院并已經獲得初步的認同,其中對于電信運營商的關鍵利好點在于,獲得部分播控權已經成為共識。電信運營商通過寬帶業務運營多項業務已經成為可能。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將去年制定的在20IO年將帶寬提高到4Mb/s,激進地改為2010年底全國75%以上城鎮達到12Mb/s帶寬,在這種帶寬下,電信運營商對針對家庭和中小企業展開更多的家庭網絡業務具備了基礎。

    我們認為,家庭網關是電信運營商實現三網融合業務的關鍵基礎所在。我們認為,三網融合試點將實際推動電信運營商加強對家庭網絡端的布局,推動電信運營商在家庭網關產品上的實際規模采購以加強家庭業務的開展。而加強帶寬建設和家庭網關的采購都將大幅推動烽火通信的收入增長。

    第2篇:烽火通信范文

    這次珠峰火炬傳遞有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在海拔最高的地方進行圣火傳遞,那么如何做好火炬傳遞的通信保障呢?從環路光纖網絡的鋪設到珠穆朗瑪峰地區GSM網絡的覆蓋,運營商都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

    珠峰網絡滿足極限通信

    要想保障“奧運圣火”跨越珠峰的全程通信,特別是滿足登山沿途、珠峰大本營乃至最高點的通信需求,首先,需要實現移動通信信號對珠峰的網絡覆蓋。中國移動從2006年的10月開始,就在全面啟動了拉薩至珠峰的網絡覆蓋工程。

    珠穆朗瑪峰地區GSM網絡覆蓋的建成,滿足了珠峰大本營話音、短信等基本業務及GPRS、WLAN等數據業務,登山沿途路線及營地話音、短信等基本業務的需要,將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圣火跨珠峰活動和人類登山事業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圣火達到的海拔最高點,通信基站的建設創造了很多的“極限”。首先,珠峰建設確實挑戰著施工人員生存和工作的極限。其次,成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信網絡,也是海拔最高的基站。最后,在低溫和高海拔的地區,中國的移動通信保障將實現歷史性突破,并在環保方面首次利用了太陽能電池。

    曾經到過珠峰大本營的記者金戈深刻體會到了網絡對于高山通信的重要性,他在2005年的時候,曾經去過珠峰大本營做報道,當時寫稿子的方式是每天寫兩三條稿子,用打印機打出來,在固定的時間用海事衛星發傳真回北京。而此次奧運火炬傳遞的直播報道,將基于更廣闊的網絡覆蓋,能夠實現包括視頻報道、視頻直播報道等更多報道手段。

    環路光纖保障全程報道

    珠峰圣火傳遞儀式包括登頂、取火和護送圣火下山3個環節,屆時還會在珠峰大本營舉行慶?;顒?。

    為了滿足圣火傳遞的全程快速反應報道,各大電信運營商都進行了地區光纖網絡的鋪設。

    目前,電信、移動、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已經在7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建成了光纖城域網,光纖能夠到達各單位。光纜網絡已延伸至除墨脫縣外的所有縣市所在地,部分發達鄉鎮及拉薩至各地的沿途鄉鎮已經基本形成環狀網絡:拉薩-那曲-昌都光傳輸系統、拉薩-林芝-山南-拉薩10G光環、日喀則-阿里光傳輸系統、拉薩-日喀則-拉薩光環。此外,電信寬帶網絡已延伸至所有的縣城及部分發達鄉鎮,地區共有寬帶業務節點400多個。隨著2007年的滇藏DWDM系統建設完工,地區寬帶網已經提速。

    光纖環路的建設,一方面保證了語音、數據以及高清晰度視頻等多種方式實時傳播火炬在傳遞的過程,從而實現溝通無障礙。另一方面,寬帶光纖網絡的廣泛鋪設,使得奧運圣火在的傳遞、圣火跨越珠峰的歷程能夠直接到達人民的面前,真正讓群眾“參與”其中。

    而拉薩至珠峰移動網絡覆蓋工程,中國移動共新建基站17座、直放站20座,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考慮到奧運火炬傳遞期間通信需求大等因素,運營商還組織精兵強將,調派應急通信車進駐珠峰大本營,進行了多項模擬訓練。

    除了實現網絡覆蓋移動通信之外,要想幫助“奧運火炬”成功跨越珠峰仍需要解決諸多困難。盡管已經在珠峰大本營所在地建成了一座永久性基站,但考慮到火炬傳遞期間通信需求大等因素,為了確保通信網絡的暢通,應急通信車的現場支持也非常關鍵。中國移動在2007年4月預先派出部分應急通信車,進行了簡短的適應性訓練,以此確保通信網絡的暢通,努力為圣火跨越珠峰提供更好的現場支持。

    鏈接通信卡片

    28.6億

    到2007年底,全區電信業務總量28.6億元,業務收入15.5億元,電信固定資產投資近8.7億元。

    73.7萬

    固定電話用戶68.9萬戶,普及率24.5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73.7萬戶,普及率26.2部/百人。

    第3篇:烽火通信范文

    中國行業信息化典范應用獎

    烽火移動外勤iMobii是專門為外勤人員設計的產品。它利用移動信息化手段解決外勤人員工作地點不固定、數據反饋不及時、人員監管不力等難題。讓外勤人員通過移動終端完成現場數據采集、工單接收/反饋等工作并與后臺系統進行實時的數據交換。企業管理者可以借助移動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安排外勤人員工作,增強團隊效率,更有效地對外勤人員進行管理。

    移動外勤iMobii通過互聯網為企業用戶提供手機終端的移動外勤應用。經過市場調研發現,企業中凡是有移動外勤特征的人都屬于移動外勤業務的使用對象。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把移動外勤iMobii的典型用戶概括為四外人員:外銷人員、外修人員、外送人員和外巡人員。

    移動外勤iMobii可以提供數據上報、訂單上報、脫崗考勤、售后派單、送貨派單、出差管理、巡檢計劃等典型的外勤應用。移動外勤iMobii產品優勢可以概括為以下五點。

    第一,功能豐富。系統面向多行業提供幾十種內置應用,功能齊全豐富,融合先進管理理念,符合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業務及管理的需要。

    第二,靈活定制。產品可以靈活定制企業獨享應用、個性化功能以及企業專屬Logo,讓管理隨“需”而變。

    第三,使用便捷。在用戶更改業務功能或功能更新升級時,移動外勤iMobii手機客戶端可以自動升級;此外,為用戶提供了門戶下載安裝、統一下載、手機預裝等安裝服務,解決大終端量用戶的安裝難題。

    第四,安全保障。移動外勤iMobii擁有專用服務器,電信級網絡,獨享式數據云存儲,多種加密數據傳輸方式,多重控制應用權限、規范的制度及專業團隊支撐的安全保障。移動外勤iMobii可以通過對手機客戶端實行三碼綁定策略和平臺端數據備份策略保證數據安全;手機客戶端可以將使用者的手機卡號、機器碼和系統賬號進行綁定,保證系統的使用安全;平臺端部署在專業的IDC機房并通過定時備份、容災備份策略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

    第五,多方式支持。系統支持手機客戶端方式、WAP及Web接入,用戶可以獲得更好的業務體驗,支持拍照、定位等功能,對于安全性也有更好的保障。

    第4篇:烽火通信范文

     

    前言:通過近一周的學習,我們從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次參觀實習豐富了本人的理論知識,增強了本人觀察能力,開闊了視野,并使我對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認識,真是讓我收獲頗多?,F將本次實習就參觀實習內容、實習收獲、以及未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此次感想等三方面作以總結。 

     

    準備工作:

    9月1日這一天我們參加了認識實習動員大會,會上帶隊老師給我們詳細說明了實習時的注意事項等各項事宜和這幾天實習的統一安排,并鼓勵大家見習時要勤于向技術人員提問,希望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本專業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

     

    一、參觀實習內容

     

    1.中國地質大學通信系統實驗室

    9月2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坐車前往中國地質大學,去參觀那的通信系統實驗室。在那里我們了解到中國地質大學通信系統實驗室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通信與信息技術實驗教學基地,集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于一體的開放性實驗室。為培養創新性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訓環境,為校企共建提供一個合作交流平臺。系統的總目標是建成實驗平臺。

    在跟隨老師參觀的同時,內部老師介紹到該通信實驗系統由華為公司的 metro 系列光傳輸產品、 c&c08 程控交換機、 ma5300 寬帶設備、 h3c 二層和三層 數據通信設備、無線接入等五大硬件平臺和 專用通信軟件 組成。 各平臺在專用軟件( e-bridge 、 tXX 等)的支持下既可以開設獨立實驗,又可以開設系統性實驗,提供多種端到端的通信解決方案, 可同時容納 35 位同學上機操作。

    依托此平臺可完成通信及信息專業的教學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及科學研究等。該平臺可涵蓋的課程: 接入網技術、 程控交換、 光纖通信、 sdh 、 計算機通信網 、 信息管理與安全、 電信信令與通信協議 、多媒體通信、語音處理、圖像處理 、通信原理、 移動通信 、電磁場與電磁波等。 同時該平臺可支持華為光傳輸網絡和 h3c 網絡培訓認證業務,通過認證考試者,可頒發相應的認證證書。

    對于次實驗室今后的發展,老師強調創新源于實踐,在溫總理“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辦學宗旨指引下,把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功能齊全、面向社會、創新型通信實驗教學基地。

     

    2.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9月3日,我們大清早就坐車趕往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參觀實習,在大廳的時候,公司相關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們介紹了下公司的概況。

    長飛公司創建于1988年5月,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荷蘭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武漢長江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是我國唯一具備制棒、拉纖及成纜一體化規模生產能力的專業廠家。公司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關山二路四號,占地面積達十五萬平方米,員工總數約1000人,年銷售額接近30億元,是當今中國產品規格最齊備、生產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的光纖光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自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公司的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十六年排名全國第一位,累計產銷光纖5250萬芯公里、光纜123萬皮長公里(合光纖3600萬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躋身成為全球第二大光纖生產企業及第五大光纜生產企業。

    長飛公司自創業至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已經探索出一條振興民族產業的成功之路。

    研究與開發中心,是長飛公司專門從事對光纖和光纜制造技術、生產工藝、制造設備以及產品用材料進行研究的部門,擁有博士和博士后13人、碩士54人、本科103人、高級技術專家22人,致力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新型光纖、光纜產品的開發和研制工作。

    截至到目前,長飛公司已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09項,其中發明專利達51項。同時,還獲得了多項美國專利授權。

    同時,長飛公司還多次承擔了國家級“十五”攻關項目、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技術升級項目、國家級“863”項目、“科技興貿”項目、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商務部“出口機電產品研發”項目、武漢市的科技攻關項目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項、武漢市科技進步獎兩項,并參與了國際電聯itu-t標準的制定工作。

    此外,長飛公司還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基礎建設。先后被認定為湖北省博士后產業基地,湖北省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湖北省光通信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中國信息產業年度創新企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武漢市光纖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自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公司已累計產銷光纖5250萬芯公里、光纜123萬皮長公里(合光纖3600萬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光纖產品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十六年排名全國第一位,并且在全球分別排名在第二位和第五位。

    在國內市場,長飛公司的光纖產品和光纜產品被廣泛應用于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通信運營商,以及電力、廣電、交通、教育、國防、航天、化工、石油、醫療,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40%。 共2頁,當前第1頁1

    在國際市場,長飛公司已累計出口光纖光纜產品約1000萬芯公里。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10%。

    在引進現代化生產技術的同時,長飛公司也引進了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尤其是現代化的質量管理程序,使長飛公司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處于嚴格而科學的質量控制之中。

    1993年,通過荷蘭kema公司的全面審核,長飛公司成為全國光纖光纜行業第一家獲得iso 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

    XX年,長飛公司采用erp系統啟動企業資源計劃體系,從原材料的采購、合同評審、產品生產、成品交付一直到售后服務,實行全過程質量監控,確保產品、工藝和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

    XX年,長飛公司獲得iso 9001:XX版國際標準認證,這預示著長飛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經由當初的引進、借鑒模式,發展到自我完善和不斷提高的模式。

    到XX年年,它的單跟光線預制棒拉絲長度突破XX公里,并榮獲“中國制造企業500強”稱號和“中國光纖光纜三十年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

    跟隨著工作人員,我們大致參觀了一下光纖光纜相關產品生產過程的流程,對整個預制棒的生產有了很好的了解。

    烽火通信自1999年成立以來,將多模光纖產業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實施了跨越式發展戰略。首先,在原中試車間,通過提升設備性能,增加新pcvd設備,改進工藝技術等措施,就使XX年的光纖年產銷量比1999年增加了5倍。同時,在武漢•中國光谷新建的光纖廠即將投產,除了大規模生產單模光纖之外,還將采用最新一代的pcvd設備生產高性能多模光纖,生產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4~5倍。在新一代50/125?多模光纖的研究方面,dmd測量是不可缺少的技術。烽火通信早有準備,研發人員收集、研究了相關技術資料,購買了dmd測量設備,進行了消除rip缺陷的工藝研究。

    3.烽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是國內優秀的信息通信領域設備與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內光通信領域唯一的“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武漢•中國光谷”龍頭企業之一。

    公司1999年成立,XX年烽火通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烽火通信主要發起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光纖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中國的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通信工程以及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都是在這里研制完成的。

    烽火通信掌握了大批光通信領域核心技術,其科研基礎和實力、科研成果轉化率和效益居國內同行業中之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0多項。近年來,烽火通信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40gb/s sdh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自動交換光網絡”、國家863計劃“tbpsdwdm傳輸系統研制”等項目的研發與產業化,代表國家向世界領先科技技術沖擊。

    烽火通信是國家基礎網絡建設的主流供應商,其產品類別涵蓋光網絡、寬帶數據、光纖光纜三大系列,

    光傳輸設備和光纜占有率居全國首列,10萬套設備在網上穩定運行,100余萬皮長公里光纜裝備國家基礎光纜干線網;代表業界最高水平的ulh wdm、3.2t dwdm、ason系統率先應用于電信運營商的國家一級干線網絡;ftth率先成熟商用……創新的網絡設備、完善的客戶服務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烽火通信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道路,在信息網絡安全、計費軟件、集成業務等領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烽火通信本著"創新、服務、盡責、共同發展"的企業精神,將進一步提升資本的運籌能力、資產的運作能力、產品的開發能力、市場的拓展能力、高質量的服務能力、強有力的行政管理能力,圍繞主業發展、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整體優勢的發揮,把"烽火"品牌做大、做精、做強,為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辟新的篇章。

    產業規模

    烽火通信擁有亞洲一流的生產基地,總面積約8萬多平方米,包括現代化的通信系統設備生產車間和光纖光纜制造車間。先后引進了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各種技術裝備和生產線50多條,年生產能力達50億元人民幣。

    研發實力

    烽火通信長期專注于通信網絡從核心層到接入層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歷年來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期間光纖通信領域內絕大部分“863”、“攻關”項目,并朝著實用化推進。

    第5篇:烽火通信范文

    傳統灶具弊端頗多

    研發新型替代產品

    提起綠源科貿,河南新鄉市的同行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多年來,綠源科貿公司一直做著給各大餐飲店配送新型燃料的生意,日配送量多達幾噸,利潤穩定、生意紅火。

    然而,綠源科貿總經理王鎖義心里始終裝著一個不被人知的煩惱。原來,王總身為商人的同時,還有一個不被許多人知道的身份,便是國家新能源協會的理事。正因為如此,面對近年世界石油資源緊缺,國內燃料、燃氣價格不斷攀升的態勢,王總一直心急如焚、茶飯不香。他敏銳地意識到,成本低、綠色環保的新型燃料、燃氣,必將成為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而自己身為國家新能源協會理事,更是有責任、有義務率先投入到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之中。

    當前,我國餐飲業中的大小飯店、賓館、高校食堂等,大都使用柴油、液化氣,有的甚至仍然燒煤。而燒煤、燒柴油費用高,熱效率低,而且不衛生、污染環境。另外,市場上的傳統醇油灶具,是把醇油經油管送入灶芯,采用高壓油泵和風機把醇油分散霧化燃燒。這種霧化燃燒方式,由于有一部分醇油被吹離灶芯,造成浪費還嗆眼刺鼻,再加上強冷風氣流,降低了火焰溫度,消耗了部分能量,因此火力疲軟。開發不用風機、耗量低、火力猛的灶具將是發展趨勢,王總以敏銳的眼光確定了研發方向。

    2009年初,王總帶領綠源公司技術人員,投入到新型燃料無風機氣化灶的研發中。如何使生物醇油變成氣體后再燃燒,成了研發中最難攻克的技術難點。王總和他的技術團隊廢寢忘食,在沒有參考物的情況下,到處尋師訪友與同行交流,最后實現通過高溫添加助燃劑、助氧劑,達到氣化效果。

    為了研發新型灶具,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上萬元買回的紫銅板,幾天的實驗就沒了,真讓人心疼啊。王總沒有打退堂鼓,帶領技術人員反復實驗,不斷克服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點:如灶芯氣壓高,燃料進不去,造成火焰忽高忽低,氣壓低時火焰多為虛火,且搖擺晃動不催鍋。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兩年的研發,新型灶具――無風機氣化猛火灶終于研制成功。該氣化猛火灶,徹底打破了傳統灶具原理,不需要風機和油泵加壓,可將燃料注入鋼瓶或外掛塑料油箱即可,采用氣化室和燃燒室分體連接的獨特設計,充分氣化燃燒。其特點:氣化快、熱值高(1250°)、耗量少(2―3公斤/時)、火力猛、無味、無煙、無殘留,適合中小型飯店、夜市、大排檔使用,比液化氣可節約40%,比使用有風機柴油爐、醇基燃料爐節能30%以上。

    多項優惠扶持商

    一年發展百余家客戶

    順應國家低碳節能政策,迎合市場發展趨勢!

    無風機氣化猛火灶一經上市,便憑借其火力猛、熱值高、氣化快等獨有優勢,一舉擊敗傳統灶具,成為餐飲業主首選。當地許多餐飲店廚房使用液體氣化猛火灶后,驚喜地發現,不但比以前使用的有風機燃氣灶和柴油灶節省,還火力強勁,炒菜做飯的時間還大大縮短了。當地一些高校的學生食堂,使用猛火灶后,學生們都明顯感到飯菜比從前更香更好吃,還沒有油煙味。

    最喜人的是,隨著液體氣化猛火灶的名氣大振,從全國各地慕名到綠源科貿洽談合作的人日益增多。猛火灶上市僅一年,公司便在各地成功發展商一百多家。不僅如此,猛火灶還獲得國家新型實用專利等相關資質。

    對于取得的成績,綠源科貿公司并沒有滿足現狀,而是加大研發力度。繼主打產品無風機氣化猛火灶上市后,綠源公司又先后推出了系列新產品:民用豪華液體氣化灶、民用普通氣化灶、無風機增壓智能猛火灶、無風機氣化猛火灶、無風機燃料爐、生物醇油采暖爐、并聯爐具等。產品均為高效節能產品,開創了灶具行業新技術革命,順應國家政策,發展空間巨大,歡迎有識之士洽談合作。

    相關鏈接:

    為大力扶持商,綠源公司特推出系列優惠舉措:

    1、免費提供燃料技術及乳化劑配方;2、免費培訓鋼瓶及爐灶改裝技術;3、免費提供無風機猛火灶、民用氣化灶樣品共10臺;4、免費提品的全套銷售資質證書證件。同時,公司為商提供專業的技術培訓及成功的市場運作模式。

    特別承諾:灶具一年內出現任何質量問題,保修包換,所產生的費用皆有公司承擔。

    綠源科貿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新鄉市解放大道146號

    電話:0373―2853988 2853977

    15637333328

    免費咨詢:400―788―0304

    第6篇:烽火通信范文

    烽火通信網絡產出線寬帶產品線ONU產品總監鄭艷烈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以4K為特征的視頻業務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單用戶看普通4K視頻需要45Mbps帶寬,要收看極致4K則需要75Mbps帶寬,同時視頻業務對時延和抖動也很敏感,那么對系統的緩存能力、設備的并發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來眾多互聯網巨頭及初創企業都在不斷地推出自己的VR戰略及相關產品。在這一片繁榮的景象下,是目前100Mbps(部分地區達到1Gbps)帶寬的網絡遠遠不能滿足VR體驗的至少5.2Gbps的帶寬需求。

    網絡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終端用戶的需求。具體在接入網這個信息傳輸通道的“最后一公里”網絡技術正在發生怎樣的變革,來支撐用戶不斷涌現的新需求?

    接入網的前世今生

    接入網是用戶進入城域網/骨干網的橋梁,是信息傳輸通道的“最后一公里”。我國目前主流的有線接入技術包括ADSL、LAN、HFC、PLC和FTTH,而無線接入技術中又有WLAN、WiMAX、WiFi、Bluetooth、3G、4G等技術。

    目前寬帶接入網有兩個主要的研究目標,第一個是向高速、安全、智能化方向發展,要求網絡更靈活、面向用戶更多和成本更低,這方面FTTH是有線接入領域的杰出代表。另一個則是多業務的融合,即在同一個平臺上靈活提供IPTV、有線電視視頻、傳統語音、數據業務的接入。

    在各種寬帶接入技術中,PON(無源光網絡)以其容量大、傳輸距離長、較低成本、全業務支持等優勢成為熱門技術。

    PON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其核心是由位于局端的OLT(光線路終端)、終端ONU(光網絡單元)以及ODN(光配線網)三部分組成。應用不同的時分或者波分技術又分為TDM(時分復用)-PON和WDM(波分復用)-PON。

    隨著IP技術的不斷完善,出現了由ITU/FSAN負責制定替換APON的Gigabit PON(GPON)標準,以及由IEEE802.3ah負責制定的Ethernet PON(EPON)標準。鄭艷烈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的就是GPON和EPON,分別提供2.5Gbps和1Gbps的帶寬,可以為用戶提供超過100M的帶寬。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高帶寬的消耗業務逐步涌現,帶寬提速成為迫切需求。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各種新型PON技術不斷涌現,并且PON產品成本不斷下降。鄭艷烈介紹,從2011年到2016年,烽火通信通過技術創新使PON產品成本下降超過50%,有效支撐了寬帶的提速降費。

    10G PON成熟商用

    近幾年,不斷增長的IPTV、視頻游戲業務對帶寬的巨大需求推動著寬帶技術的發展,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也離不開寬帶網絡的支撐。作為目前國內主流的光接入技術,EPON/GPON目前也面臨著帶寬的壓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千兆帶寬能力的10G PON已經十分成熟。

    在鄭艷烈看來,2016年將成為10G PON大規模成熟商用的元年。烽火通信10G PON產品可以與現有1G PON共OLT平臺,兼容現有ODN可以支持運營商網絡平滑演進,并且具有高鏈路預算、支持40km傳輸距離、最大分路比達到1∶64等優勢。

    鄭艷烈向記者介紹,烽火通信PON產品近幾年一直保持超過30%的高增長率,2015年烽火終端大約出貨2000萬臺,從OLT的PON口數來看,1G PON仍然占據主導,但10G PON已經超過了10%。

    從今年國內運營商的動作來看,各運營商都在大力引進10G PON建設,都在大手筆投入提升網絡競爭力。

    中國電信早在2013年就開始10G EPON集采,2016年集采規模更是達到14萬PON口、168萬線。并且在其《支撐百兆和4K視頻承載的城域網接入網建設指引》中明確表示,FTTB提速首選10G PON。

    中國聯通在2014年開啟了全光網絡建設,今年要在北方十省全面完成全光網建設。2016年集采已完成,采購規模10萬PON口、FTTB/C超過500萬線包括10G EPON/XG PON兩類。在中國聯通《2016-2018年規劃目標及思路》中指出:采用10G PON+LAN和FTTH進行改造。

    在獲得固網牌照后,中國移動對固網業務投入十分巨大。截至2015年底,中國移動已經發展固網寬帶用戶5793萬戶。目前中國移動2016年10G GPON集采測試已啟動。中國移動《有線寬帶PON網絡建設要求》中表示,新建優選GPON,擴容控制EPON,按需引入XG-PON,全面采用非對稱型XG-PON技術。

    在運營商與設備廠商的共同推動下,將會為用戶極致4K、8K的視頻體驗提供最好的保障。

    100G PON引領超寬未來

    10G PON成熟商用將拉開千兆接入時代的序幕,但用戶的需求遠不止于此。鄭艷烈表示,以25Gbps單波速率為典型特征的100G PON將成為下一代PON的主流方向,將引領超寬帶的未來。

    鄭艷烈向記者介紹,單纖容量達到100G可以為用戶提供千兆、萬兆級的帶寬接入,也可以滿足未來5G峰值速率10Gbps的接入需求。100G PON是基于時分和波分復用的TWDM-PON,這將是通信行業新一代高速光纖接入的技術選擇。

    下一代PON的國際標準正在緊張制定中。IEEE正在制定NG EPON標準,該標準涵蓋了25G、50G和100G PON,2015年7月成立Study Group,2015年9月項目號正式定義為P803.2ca,2015年11月成立Task Force,進入標準起草制訂階段,預計在2019年3月正式標準。鄭艷烈介紹,烽火通信積極參與到相關標準制定工作中,在IEEE-100G PON標準中提交了多項提案。

    ITU-T目前也已經制定了NG-PON2的標準,該標準定義了4/8×10G PON。目前該組織也在考慮將單波波長帶寬提升到25G,但是目前還沒有明確計劃。

    第7篇:烽火通信范文

    2014年底,中國移動將在原計劃部署50萬個基站的基礎上再度追加20萬個基站,LTE基站數將達到70萬個;隨著TD-LTE/LTE FDD混合組網試驗牌照的發放,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在全國40多個城市開展混合組網試點,基本實現了全國一、二線城市4G網絡的覆蓋。網絡的規?;渴饎荼丶觿∵\維壓力,“運維難”進一步凸顯,跨城域業務的協調分工、配置部署首當其沖。但跨城域業務開通時間已經實現了從“周”到“分”的跨度,而這一切都源于SDN的商用。

    SDN并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且一種網絡全開放、標準化的思想。在SDN的架構模型中,光傳送網被簡化成三層結構:底層是轉發平面,執行數據和業務的轉發操作;中間是控制平面,由運營商的超級控制器平面和各廠家的控制器平面構成;最上層是應用層包括各類APP應用程序。底層轉發平面和中間控制平面通過開放式南向接口進行通信,目前主要采用Openflow協議,控制平面與應用平面之間的通信則通過開放式北向接口來完成,目前主要采用Restful或者Openflow協議。SDN標準化網絡架構的提出,彌補了原有的異廠家之間設備、網管具有差異性,設備只執行最基本的轉發功能等缺點,將原有的網元管理、路由計算、收斂等功能全部集成到控制器執行。硬件設備的簡單化、應用軟件的標準化將徹底打破設備寡頭的壟斷地位,引入更多的廠家參與到硬件設備以及APP的研制當中。

    SDN的提出為未來光傳送網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便捷式運維、一鍵式操作、虛擬化,以及APP多應用將成為可能。但是,隨著4G的成熟商用,現網設備規?;渴鹨堰M入后期階段,引入全新的設備和控制器,進行網絡設備和網管系統的替換,將不利于保護原有投資,造成投資浪費。

    烽火通信作為光傳送領域的領航者,在2010年便投入到SDN的相關標準以及商用化研究當中,積極推動SDN標準化進程。烽火作為運營商最忠實的合作伙伴,在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中,著重考慮如何保護運營商的現有網絡投資,并成功推出了針對現網已部署系列設備、網管系統進行全線升級支持SDN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獲得成功商用的CiTRANS 600系列產品均可平滑升級支持SDN。與此同時,烽火重磅推出面向SDN化的CiTRANS 690系列、FONST6000 U系列超大容量設備以及具有業界最領先水平千萬次流表轉發能力的核心控制器,并作為第三方廠家率先完成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組織的OIF&ONF單域、多域互通測試,標志著烽火傳輸設備SDN化實驗室階段完成。目前,烽火通信正與國內各大運營商保持緊密合作,積極推動SDN成熟商用進程。

    第8篇:烽火通信范文

    關鍵詞:國有獨資企業 股權無償劃轉 暫緩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國有獨資企業和股權無償劃轉的概念

    國有獨資企業的財產出資人是國家這個特殊的主體,財產所有權屬于國家,在追求盈利的同時,擔負著執行國家經濟政策、實行國家計劃、調節社會經濟的結構和運行的特殊使命。國有獨資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規模、增長方式的轉換、結構調整的方向、技術創新的選擇等發生重大影響,對行業和地區及中小企業,形成和產生組織、協調、凝聚、擴散及示范效應,從而實現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在本文中所指的股權無償劃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產權轉讓的一種特殊方式,條件是劃轉雙方必須都是國有獨資企業,劃出方將所持國有股權以無償劃轉方式轉至劃入方。同一集團下不同全資子公司持有的國有股權劃轉,只需集團批準,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備案。不同集團間的國有股權劃轉,需要國資委批準。從無償劃轉這個概念可以看出,只能在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獨資公司之間劃轉,股權的劃出方和受讓方都是國有企業和國有公司。

    股權無償劃轉作為一種特殊的國有產權流轉方式,對合理配置經濟資源,實施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中國資產重組中的一種特殊的交易形式。股權無償劃轉的優點在于:交易成本低,簡便易行,收購的成本也接近于零,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及區域產業調整。

    二、國資委主導下的大型國有企業股權無償劃轉沒有提及交納企業所得稅

    國資委主導下的國有企業改制、資產重組普遍采用股權無償劃轉方式,比如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國大唐集團于2003年設立時即以無償劃轉方式取得華銀電力和桂冠電力43.54%、53.68%的股權。兩家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都是國家電力公司全資子公司。近年來,國資委逐步規范國有企業之間的無償劃轉行為,先后頒布了《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暫行辦法》 (國資發產權【2005】239 號)、《 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工作指引》 (國資發產權【2009】25號)文,對無償劃轉中的實際操作做出了具體指引,但具體針對股權無償劃轉所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并沒有具體的細則條例。

    在國資委主導下的大型國有企業的股權無償劃轉,只要持有國資委有關股權無償劃轉的批復,各地稅務局就認定不交企業所得稅,所有股權無償劃轉的轉讓公告都不提及企業所得稅問題。如四川岷江水利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的《關于公司第一大股東股份無償劃轉進展情況的公告》。在公告中提到根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岷江水利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東所持股份無償劃轉有關問題的批復》(國資產權[2010]1412號),岷江水電第一大股東阿壩州水利電網資產經營公司將所持岷江水電股份120,578,132股及尚未償還的股份分置改革中的代墊股份189,619股(合計12,076.7751萬股)全部無償劃轉給四川省電力公司,并于2011年3月3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完成過戶登記手續。公告中沒有提及到本次股權無償劃轉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再如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無償劃轉上市公司國有股權事宜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復的公告(國資產權[2011]1339 號)。根據該批復,國務院國資委同意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將其所持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烽火通信”)的股份共計243,818,881 股(占烽火通信總股本的55.12%)無償劃轉給武漢烽火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本次劃轉實施完成后,武漢烽火科技有限公司將直接持有烽火通信243,818,881 股,占烽火通信總股本的55.12%,為烽火通信的控股股東。此外,本次股權劃轉尚需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豁免要約收購的批準,本公司將對相關事項和進程及時進行信息披露。在此公告中也未提及企業所得稅問題。在這種特殊背景下各地稅務局也沒有追究。

    三、中小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內部股權無償劃轉在現有政策下視同銷售,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大型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企業重組在國資委主導下基本調整完后,全國還有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國有獨資企業為了更好更強地發展,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面臨著需要通過無償劃轉股權的方式進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對于國有獨資企業集團內全資母子公司之間、全資子公司之間存在的股權無償劃轉,在企業所得稅問題上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都存在困惑,因為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明確政策,各地政策也不明朗。目前在實務中,雖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國家主管部門并未對無償劃轉涉及的所得稅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但有些地方已出臺了一些自己的規定。如河北省地稅局在2009年出臺《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通知》,其在第十一條關于企業無償劃撥資產的稅務處理問題明確規定:“國有企業無償劃撥資產(固定資產、股權、債權等),劃出方按劃出資產的凈值確認視同銷售收入。劃入方可按收到資產的凈值確認其計稅基礎。”根據該文件規定,無償劃轉資產需要按視同銷售處理。其他地方稅務局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卑哑髽I之間無償劃轉股權作為非貨幣資產交換視同銷售從而交納企業所得稅。

    四、對同一國有獨資企業集團內股權無償劃轉所涉及的企業所得稅處理建議

    國家為了促進企業發展,出臺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 59號),通知中明確了企業重組包括企業法律形式改變、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等幾種方式,其中對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的企業重組中股權支付暫不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比照通知,國有獨資企業股權無償劃轉如果符合特殊重組條件就可以免交企業所得稅,但國有獨資企業在股權重組優化的過程中并不都符合特殊重組的條件。如國有獨資企業甲集團公司擁有兩家全資子公司A和B,A公司持有集團外D公司30%的股份,為了合理優化整個集團的資本結構,甲集團公司決定將 A公司持有的D公司30%的股權無償劃轉給C公司。這種股權劃轉就不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的企業重組條件,不能套用特殊重組從而免交企業所得稅。這種股權無償劃轉的行為雖然是不同法人間的資產劃轉行為,但由于是在同一主體甲集團企業控制下,是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理順股權體制的一種重要舉措,是不需支付對價和回報的股東權益轉移,是一種非市場行為。從整個控制集團角度來看,由于股權的所有權屬實質上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相當于母子公司這種財產關系,在同一集團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間內部流轉,屬于同一投資主體內部的行為。從最終實施控制方的角度來看,其所能夠實施控制的凈資產,并沒有發生變化。從會計處理上,股權劃出方按原賬面價值平價轉出,減少長期投資和凈資產;而股權劃入方按劃出方的賬面原價增加長期投資和凈資產,但對于整個集團而言,并未增加收益和凈資產。

    企業所得稅的實質是對投入的資本增值征收稅款,而國有獨資企業內部股權無償劃轉從整個企業集團而言并沒有實現對資產的變現和進行實質交易,也并未取得任何收益和所得,沒有產生增值,如果要確認資產轉讓所得并交納企業所得稅納稅,企業還需單獨籌集資金納稅,無形中給企業增加了一筆額外的資金負擔,從而打擊企業資產重組優化的積極性。所以筆者建議同一國有獨資企業集團內全資母子公司或全資子公司之間的股權無償劃轉按照劃出方的原賬面凈值進行轉讓,暫緩交納企業所得稅,待此筆股權劃出到集團外其他企業時就按轉出價格確定收入或按市場公允價值核定收入,再扣除取得時的股權成本后計算出投資收益交納企業所得稅。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股權無償劃轉暫緩交納企業所得稅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國有獨資企業,否則,非國有股東會通過股權無償劃轉方式把股權劃給關聯企業,再利用利潤分配把部分利益占為己有,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或者導致減少國家稅收收入。

    參考文獻:

    [1]朱艷春.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相關問題的思考和建議[J].煤炭科技, 2012(03)

    第9篇:烽火通信范文

    一、DEA基本原理

    在相對效率評價的基礎上,美國著名運籌學家于1978年發展起一種新的系統分析方法――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

    alysis,DEA)。此后經過許多學者的努力,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通過數學規劃,DEA對擁有數個輸入和輸出變量的單位進行有效性評價。DEA的基本思路是:每個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代表一個被評價單位,很多個DMU 組成被評價群體。首先,將變量確定為各投入與產出指標的權重,通過綜合分析投入產出比率,確定有效生產前沿面;然后,依據各DMU與有效生產前沿面的距離,判斷其是否DEA有效;最后,通過投影找出非 DEA 有效的原因和改進措施。

    目前,DEA模型有很多,主要包括CCR 、BCC 、FG 和 ST 模型,它們的假定有所不同,分別為規模收益不變、規模收益變動、規模收益遞減和規模收益遞增。本文采用 CCR 模型來評價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假設有 n 個DMU,每個 DMU 有 m 種輸入和 s 種輸出,xij和 yrj分別代表第j個DMU的第i 種輸入和第r 種輸出,λj為各DMU的投入產出指標權重,xijλj和yijλj為此指標權重下的投入和產出。在保證產出的前提下,通過某種線性組合,尋找可能的最小投入。具體模型如下:

    min[θ-ε(si-+sr+)]

    式中θ為相對效率,ε通常取10-6,為非阿基米德無窮小,si-和sr+為松弛變量。假設模型的最優解為θ* ,S-*,S+*,λ*,則有:

    (1)若θ*=1,則該決策單元至少是弱 DEA 有效;

    (2)若θ*=1且 S-*=S+*=0,則該決策單元為 DEA 有效,說明在當前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良好;

    (3)若θ*

    通過計算求解,改變原有的投入和產出,可以使非 DEA 有效的DUM達到 DEA 有效。令 , 為DMU對應的(x0,y0)在相對有效面上的“投影”。若 則代表 DMU 的第r個產出的無效量,即產出不足;若 則代表 DMU的第i個投入的無效量,即投入過剩。

    (4)利用最優解λ*,可以分析確定決策單元相對的規模收益。

    若λj=1,則規模收益不變;若λj1,則規模收益遞減。

    二、實證研究

    (一)評價指標體系選擇 建立DEA 效率評價指標體系應滿足以下五個條件:投入產出指標能客觀有效地反映 DMU 的績效情況;投入指標之間、產出指標之間要滿足彼此之間的線性關系較弱的要求;投入產出指標的數據容易獲得而且在管理上具有可控性;投入產出指標數據不能呈負數;決策單元的個數不低于投入指標數量與輸出指標數量之和的三倍。

    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既要滿足建立DEA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又要符合企業經營績效評價的實際情況。在滿足以上五個條件下,選擇不同的指標體系可能產生不同的評價結果,因此,確立合適的指標體系就變得非常關鍵。對選定的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做出經營績效評價 ,相當于考察這些公司的投入產出比 ,因而本文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結合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選取用于分析的評價指標。

    企業的投入從大的方面來講一般分為人、財、物三個方面,在人力投入方面一般來說選取員工人數作為評價指標比較容易也比較科學,但是財力和物力的投入衡量則比較麻煩。因為總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既有比較容易變現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項目,又有難以變現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項目,所以本文用企業擁有總資產考察企業的財力和物力投入。又因為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大都屬于高新技術企業,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征,研發投入也應該作為一個主要的投入評價指標加以考慮,視之為企業的技術投入。而產出的價值一般通過利潤表中的相關項目考察,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等項目。這些項目具有很高的重疊性,因此本文選取其一凈利潤這個相對數指標來考察企業的產出。除了獲利能力,企業的發展能力也是考察企業經營績效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的產出指標還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經過上述的分析,最終選定投入評價指標為:總資產,員工人數,研發投入;產出評價指標則主要使用凈利潤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二)數據搜集整理 本文選取截止 2012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作為決策單元進行績效評價與分析,在選取樣本企業時剔除1家ST企業(財務狀況異常,即無效率經營),6家凈利潤為負的上市公司和11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負的上市公司,共41家上市公司。以各公司2012 的年報作為數據來源(數據主要來自新浪財經網站),具體數據見表1。

    (三)評價結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Deap2.1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梢园l現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均值分別為0.548,0.659和0.832,說明我國的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水平仍不樂觀。2012年位于通信及相關設備業有效生產前沿面上(純技術效率=1)的上市公司有12個,分別是青鳥華光、中國衛星、波導股份、烽火通信、南京熊貓、閩福發A、光迅科技、星網銳捷、金亞科技、數碼視訊、初靈信息和東土科技,占29.27%。其中青鳥華光、南京熊貓、數碼視訊、初靈信息和東土科技技術和規模均有效(純技術效率=1,規模效率=1,綜合技術效率=1),這說明它們在總體水平,資產、人員和研發投入水平,技術水平及規模水平上都相互匹配。但是另外7家 上市公司中國衛星、波導股份、烽火通信、閩福發A、光迅科技、星網銳捷和金亞科技的僅實現了純技術效率有效,規模效率都小于1,這說明他們已充分利用現有技術,規模的無效是導致綜合技術無效的主要原因。

    (1)綜合效率分析。綜合技術效率以投入導向的DEA模型為基礎。若綜合技術效率為1,則說明該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以有效的方式生產,處在生產技術效率前沿面上;若綜合技術效率小于1,則說明該上市公司處于非有效狀態。將41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綜合技術效率按照高低順序分為5檔,可以發現:綜合技術效率

    第一檔,綜合技術效率為1,共有5個,是青鳥華光、南京熊貓、數碼視訊、初靈信息、東土科技,占12.2%,處于綜合技術效率有效狀態。

    第二檔,綜合技術效率為0.8~1,只有3個,占7.32%。遠望谷、星網銳捷和中威電子綜合技術效率稍落后,相對其他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比較接近DEA有效。

    第三檔,綜合技術效率為0.6~0.8,有8個,是波導股份、閩福發A、新海宜、光迅科技、銀河電子、金亞科技、中海達、碩貝德,占19.51%。這幾家企業綜合技術方面仍存在改進,在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中略顯落后。

    第四檔,綜合技術效率為0.4~0.6,有11個,占26.83%。這12家企業處于通信及相關設備業的中下游水平,生產技術、管理水平落后,綜合技術效率較差。

    第五檔,綜合技術效率為0.4以下,有14個,占31.14%。寧通信B墊底,技術效率僅有0.084,與最高值相差0.916。而武漢凡谷、三元達、毅昌股份等的綜合技術效率同樣極低。由此可見其技術改進、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低下。

    而綜合技術效率的均值為0.548,很明顯過半數企業的綜合技術效率都低于均值,通信及相關設備行業的綜合技術效率不容樂觀。

    (2)純技術效率分析。純技術效率代表不同的價格機制、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所形成的要素可處置性的效率差異,這種差異是屬于非規模經濟性的。41家上市公司中純技術效率有效的有青鳥華光、中國衛星、波導股份、烽火通信、南京熊貓、閩福發A、光迅科技、星網銳捷、金亞科技、數碼視訊、初靈信息和東土科技,占總體的29.27%,位于生產有效前沿面。但是除了這12個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外,高于0.8的只有遠望谷、日海通訊和中威電子。而東方通信、同洲電子、新海宜、通鼎光電、銀河電子、中海達、邦訊技術、碩貝德純技術效率偏低,純技術效率處于0.6-0.8之間。還有18個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純技術效率位于0.6以下,低于均值0.659,說明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已低于行業均值,各投入要素組合的合理性仍有待提高。

    (3)規模收益分析。規模效率代表了生產規模的有效程度。當規模效率為1,表示該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具有規模效率;若規模效率小于1,則表示規模無效率。41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中,有6家企業的規模效率為1,達到最優,規模效益狀態不變,即使增加投入,產出也不會改變。中國衛星、波導股份、大唐電信、長江通信等24家企業的規模效益狀態為遞減,投入增加,產出反而會減少。剩余的11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規模效益狀態為遞增,投入增加,產出也會增加。規模效率均值為0.832,而大唐電信、東方通信、四川電子、特發信息、四川九洲、同洲電子等17個上市公司的規模效率均已超過0.9,表明我國大部分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規模效率接近合理。

    進一步對41家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規模效率分類,得到表3。從表3中看到,青鳥華光、南京熊貓、數碼視訊、初靈信息和東土科技處于最優規模。規模過大的有11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衛星、波導股份、長江通信、烽火通信等,投入過多,卻沒達到相應的產出,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縮減調整其投入要素結構,將生產調整至最佳狀態。星網銳捷易改進,相對來說容易提高規模效率。而大唐電信、東方通信、四創電子、特發信息、四川九洲等16家企業處于技術無效率,三元達、毅昌股份、寧通信B、國騰電子、信維通信、佳訊飛鴻和邦訊技術規模效率過小,離合理狀態還有差距,企業應擴大資產、人員和研發投入,努力提高獲利水平及發展能力,快速實現規模經濟。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運用 DEA 模型評價分析了我國通信及相關設備業41家上市公司的2012年的企業經營效率。結果表明,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并不理想,平均績效值僅為0.548,仍有45.2%的提升空間。因此,建議企業通過以下途徑提高其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以實現綜合技術效率有效。

    (一)提高管理水平 影響我國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綜合技術效率不高的因素有很多,管理水平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我國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由于發展年限不長,管理經驗及管理技術較為缺乏。不僅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對多變的外部環境的反應能力也較差。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吸取經驗教訓,加強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適度調整企業規模 中國衛星、波導股份、長江通信、烽火通信、閩福發A和鑫茂科技等應在規模上作出縮減調整以增加產出,達到合理規模。大唐電信、東方通信、四創電子、特發信息、四川九洲、同洲電子、新海宜和遠望谷等處于技術無效率,所以要把追求規模和資源的高效運用有機結合起來。三元達、毅昌股份、寧通信B、國騰電子、信維通信、佳訊飛鴻和邦訊技術規模過小,難以產生規模效益,所以應該加大投入的規模,提高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的規模效率。

    (三)提升技術水平 純技術效率的均值為0.659,將近半數的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已低于行業均值。且實驗結果表明,技術效率過低是影響通信及相關設備業上市公司總體績效較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議企業加強管理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經營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加快技術創新,優化資產結構,通過整合優質資源的方式實現低成本擴張,提高其技術效率,實現盈利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肖玲、宋剛:《淺談杜邦財務分析法》,《金融經濟》2007年第24期。

    [2]岳文忠:《經濟增加值(EVA)及其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科技信息》2009年第22期。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一级片|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久久www成人看片|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成人18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小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片|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