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文化元素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元素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化元素論文

    第1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將傳統文化運用在包裝設計中,既可以很好的傳達商品信息,又可以在視覺感官上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因此,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相融合,是包裝設計發展的有效途徑。傳統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為食品包裝設計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食品包裝設計的類別

    2.1傳統食品包裝設計

    傳統包裝來自于自然,是自然的產物,體現了自然美。粽子包裝,采用植物葉與麻繩作為包裝材料,自然、環保。酒的包裝,主要采用的包裝材料為陶器,體現著包裝形式的發展以及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技術的提高,包裝設計的表現形式發生著重大變化,傳統包裝設計仍被運用在現代生活中。傳統包裝綠色環保,親近自然,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如福建竹筍皮包裝的茶葉,就是運用竹筍皮來制作茶葉的包裝,即體現了茶葉的環保性,又拉近了商品與消費者的距離。絲綢,作為一種傳統包裹物的形式,也為現代包裝設計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動力。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青玉戈、銅鉞上就留有絲織物的印痕。

    2.2現代食品包裝設計

    食品包裝設計體現著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設計水平。由于包裝材料與包裝機能的不斷演進,人們對于包裝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包裝的樣式要求也越來越多。在這樣一個經濟與物質快速發展的社會里,食品包裝受到現代消費、現代文化傳播、現代時代精神等方面的影響,從而使其發展更趨于合理化與人性化。現代包裝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由原本的重視功能性、合理性轉到重視情感與人性化等方面。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包裝設計結合,就體現了商品人性化的這一特征。

    3安陽傳統文化

    3.1文峰塔文化

    文峰塔位于彰德府文廟東北方,在安陽古城西北隅。它之所以叫“文峰塔”,是因為它象征當地的“文風”。塔高38.65米,周長為40米。由于塔身上大下小這一特點,所以在整體形式上呈傘狀,這樣的塔在國內極為罕見。

    3.2甲骨殷商文化

    殷商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安陽殷墟則是商代后期都城遺址,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2006年7月13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殷墟記載了商朝這一歷史文化,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與甲骨。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其內容涉及天文、歷法、氣象、農業、家族、疾病、宗教等方面,是研究商代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3.3文字博物館

    文字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建筑面積為34500平方米,主體館高32.5米。其建筑采用殷商時期的圖案,展現殷商宮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其建筑錯落雅致,體現了人文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哲學內涵。

    4安陽傳統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圖案代表了包裝設計的整體形象,它的造型及色調都是與主題相切合的。圖案運用準確,便可以直接傳達商品的主要信息,吸引消費者從而促進銷售。安陽作為我國古都之一,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征。甲骨殷商文化使得安陽這個不起眼的小城市走出了中國,走向了世界。將甲骨殷商文化與食品包裝設計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食品的知名度從而促進銷售。從殷商文化中提取一些代表性元素,如司母戊鼎、玉豬龍、玉雁、甲骨等元素,運用一些表現手法將他們轉化為圖形,并運用在食品包裝設計的版面設計中,達到增強商品文化氣息,拉近消費者與商品之間距離的目的。

    5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中運用的意義

    第2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傳統藝術文化于現代的包裝設計中的應用,這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剪紙以及年畫等等,這些我國傳統的文化是對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的重要設計理念以及元素,另外,在書法以及國畫方面是最為重要的文化精髓,將它們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當中應用能夠達到出色的效果,從而充分的對人們的情感進行表達,這也是其它的一些元素所不能夠替代的。

    2.傳統圖案文化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在我國傳統的圖案文化方面在現代的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也比較的重要,這一元素能夠直接性的表達一些寓意,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在我國的古代社會和民俗文化當中有著眾多的吉祥圖案,例如我們所熟悉的鹿以及龍等,這些進行加工處理之后在裝飾設計中進行應用,能夠充分的體現出所要表達的內容。兩者的結合能夠增強現代裝飾的藝術性,從而將文化的品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傳統色彩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色彩元素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也能夠增強商品的藝術效果,在不同的受眾方面進行設計的顏色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例如紅色所表達的是喜悅的情緒,而黃色則是權力的代表,通過對傳統的色彩進行合理運行,可以使得現代裝飾藝術體現出我國傳統的文化內涵,這樣就能夠增強裝飾的藝術魅力,在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的追求也在朝著多元的方向進行發展,所以只有將傳統的文化色彩運用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才能夠使得本民族的風格得以體現。

    4.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

    再者就是在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裝飾藝術中的應用是當前建筑裝飾中最為常用的,在傳統的文化內涵上進行將造型以及工藝和色彩等加以充分合理的應用能夠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現代的紡織藝術設計過程中把獨特的傳統文化圖案的裝飾造型以及色彩等進行加工融入,從而能夠創造出典雅以及前衛的藝術效果,從而使得現代裝飾在時尚的體現過程中也能夠將我國傳統的文化內涵得以展現。例如:在我國的青花瓷圖案可以將其應用到現代紡織裝飾當中,這樣就能夠顯示出比較有層次感以及均衡比例的效果。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歷史的變遷以及文化的積淀,在本民族的文化觀念以及審美思維已經形成,是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的反映,在室內裝飾當中進行應用能夠別具一格的營造舒適完美的藝術風格。

    5.結語

    第3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華服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服飾符號。為促進華服設計的創新和研究,從紋樣、造型、面料、裁剪、裝飾及色彩方面分析了華服設計中的傳統寓意與現代元素。主要表現在傳統紋樣與現代造型彰顯的東方內斂與西方熱情,絲織品與立體裁剪工藝造就的“意”和“形”,傳統藝術與奢侈的現代裝飾元素表現的民族性和時尚性,傳統色彩與時尚流行色彩體現的絢麗多彩。指出華服設計師應恰當地處理傳統與現代2個概念的關系,以展現華服的民族精神和現代韻味。

    據《左傳·定公十年》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華夏禮服”即為華服,是具有中華民族服飾特征的服裝,代表著華夏民族精神的禮服。印度有婀娜搖曳的紗麗,韓國有端莊淡雅的韓服,日本有紋樣豐富的和服,而華服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凝結和象征。華服并不是歷代服飾的簡單重現,而是貫通歷朝歷代服飾之精華,融合國際先進的服飾工藝和技術再創新的藝術品。NE·TIGER設計師及藝術總監張志峰將華服設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錦繡國色”2008高級華服系列及“國色天香”2009NE·TIGER華服高級定制作品采用具有1600年歷史的云錦,輔以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繡,在設計上汲取漢、藏、苗、傣、彝、納西等50多個民族的服裝藝術元素,兼容并蓄,巧妙地將各個民族的服裝文化融會貫通,形成恢宏的華服神韻-z。華服設計中所蘊含的傳統工藝和紋樣所滲透的文化寓意,與現代革新的紡織材料、制作工藝、時尚的造型共同詮釋著其獨有的文化象征和現代氣息。

    華服領域相關的理論和創新研究始終伴隨著華服的發展。從相關的研究來看,華服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華服本身具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內涵方面。對華服創新設計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即華服設計必須融合東西方文化,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注重結構的創新設計以及新型材料的應用,但是對于華服設計如何能夠發揚傳承文化,并且進行創新性設計的具體實現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從華服設計中蘊含的中國傳統寓意和現代元素2方面人手,對傳統紋樣、面料、藝術形式和色彩與現代的立體造型、裁剪工藝、裝飾藝術和流行色彩進行了綜合分析。

    一、傳統紋樣與現代造型

    1-1傳統紋樣的裝點

    服飾是時代歷史的折射,華服融合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寓意深刻的紋樣設計輔以現代時尚的造型給予了傳統服飾更多的時尚韻味。傳統紋樣是華服設計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獨立紋樣和二方連續紋樣是華服設計中應用最多的裝飾元素。貴為中國國花的牡丹,在華服的完美造型襯托下,多了些許時尚感。如果說旗袍的立領、歷代的型大敞袖造型、肚兜款式與傳統紋樣的結合是民族特色的體現,那時尚而新穎的服裝造型與傳統紋樣的結合無疑也是對華服設計的再創新。現代服裝設計師將牡丹、梅、菊、蘭等花卉的形、色、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西式半杯禮服造型的設計,胸前印染、刺繡的牡丹、梅等紋樣,或有立體造型的襯托,或大擺裙裙身布滿的印染紋樣,婀娜搖曳,將傳統與時尚演繹到了極致。

    龍鳳紋樣是皇家的專屬,裝飾手法也以刺繡為主。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龍鳳紋樣已不再是權力的象征,而是折射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的光芒與生命力,是民族文化的體現與升華。吊帶式的裙裝款式,胸前抽褶的造型設計,牡丹花開至裙擺,盡顯女性曲線美,輕盈飄逸,給人以驚艷的魅力。簡潔的圓領、短袖、挺括的大擺裙裙身上仔細雕琢的青花瓷紋樣,無論動靜都顯得靜謐而神奇。旗袍款式與下擺微翹的造型,裝飾有梅或菊,寧靜而悠然。無帶公主裙胸前的連續紋樣設計,百褶裙裙身上時隱時現的牡丹花卉等紋樣裝點,似乎在訴說著歷史和現代的故事。中國結、團花、吉祥云紋、福祿壽喜等紋樣作為中國傳統紋樣中的精粹,在華服設計中較多地裝飾在胸前、肩部、裙身前后或者作為裝飾腰帶的紋樣。器皿紋樣或者花邊等裝飾紋樣也沒能逃脫華服設計人員的視野,傳統的剪紙紋樣同樣也成了華服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時尚的禮服造型,及膝裙或者飄逸的長裙上裝飾精致的剪紙紋樣,現代浪漫中滲透著婉約之感。

    1.2現代立體紋樣的修飾

    平面的傳統紋樣似乎不能完全表達設計師的心思,立體造型的牡丹、梅等花卉紋樣顯得精致而有生氣,就如花叢綻放的美麗,裝飾在蓬蓬裙、燈籠裙的裙身位置,增添了不少趣味。覆蓋上半身的立體紋樣裝飾與輕飄的褶裙相互呼應,肩袖造型以刺繡或立體紋樣裝飾,再點綴流蘇,動靜皆宜。立領露背的束腰長擺裙后身設計也少不了這些傳統紋樣的裝飾,或單獨的印染,或連續的刺繡紋樣配以胸前簡約的合體設計,或立體的蝴蝶結配以胸前細致的云紋圖樣,讓人不得不敬佩設計師的用心。華服設計中所凝聚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是無法用語言闡述的,需要仔細地去品味和理解。

    二、傳統面料與現代裁剪

    服飾業的發展離不開紡織材料的開發和設計。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了豐富多彩的絲織品,如綾、羅、綢、緞、紗、絹、縐、絨、葛、綈等,并且出現了有浮雕效果的織錦面料。唐代絲織品發展更為快速,尤其是當時的羅、綃、織錦及精湛的緙絲工藝,使當時的服飾更為絢麗多彩。稱之為中國服裝中奢侈品的華服,采用的面料必須能夠展現服飾本身的高貴典雅和華麗感,而絲織品所具有的優雅珍珠光澤、柔和飄逸的手感、高雅的質地、華麗的色彩就成了華服面料的首選。新型仿絲織物的出現,可以說為華服設計提供了更加多樣的材質選擇。如滌絲縐、閃光提花緞、塔夫綢、喬其紗等仿絲織物都是以合成纖維為原料生產的,結合不同的生產工藝使其在手感、外觀及服用性能方面接近于絲織品,作為華服的材料其效果不亞于桑蠶絲織品。

    材料選擇得當,還需要完美的裁剪工藝來實現設計師的創意。清代帝王的服飾多以錦為材質,皇帝朝服前胸至后背采用無縫織法,真正做到了天衣無縫。歷代傳統服飾無論是商周服裝的質樸,魏晉人士的自由灑脫,唐代裝扮的雍容華貴,明清穿戴的富麗細膩,滿清旗袍的端莊,大都采用的是“十”字剪裁,是平面裁剪的一種方式,其結構特點是無肩縫、無裝袖、無省縫,是有史以來中國一貫沿用的基本服裝結構,這也是因為絲織品不宜多破縫否則會影響到面料的牢固性。隨著現代絲織品的開發,其牢固性和服用性能都有所提高,因此源自西方的立體裁剪也被運用到了華服裁剪中。立體裁剪在法國稱之為“抄近裁剪”,在美國和英國稱之為“覆蓋裁剪”,即在服裝結構設計中應用省、褶、歸拔、剪切分割等服裝立體成型手段實現服裝的輪廓美和內部造型。現代華服的設計比較注重女性體型的自然流露,立體裁剪的直觀性便于設計師對服裝造型進行塑造和調整,同時也激發設計師更多的靈感。華服設計中的褶皺、蝴蝶結、蓬蓬裙、立體裝飾、面料拼接等立體造型的實現都需要借助立體裁剪工藝來實現。借助這些立體裁剪工藝增添了華服的靈動性并且豐富了華服的造型,無論寬松大氣的款式,還是合體典雅的旗袍或禮服款式,都可以通過立體裁剪工藝來實現,當然必須結合平面裁剪才能表達華服所具有的中式服裝的“形”。具有幾千年發展歷史的絲織品依托現代立體裁剪技術使華服設計獲得了全新的發展,做到了“意”和“形”的完美結合并且體現了華服的內在精神。

    三、傳統藝術與現代裝飾

    當代的華服設計既要體現民族韻味,又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因此在設計中少不了運用傳統的民族工藝和時尚奢華的現代裝飾元素。華服之所以為華服,是因為其本身展現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工藝:刺繡、剪紙、手繪、扎染、蠟染。華服是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服飾符號,當然與這些傳統工藝無法脫節。

    3.1傳統藝術形式的表現

    據《尚書》記載,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了服裝“衣畫裳繡”的裝飾。刺繡又名“女紅”,中國有傳統的四大名繡為蘇繡、湘繡、蜀繡、粵繡,還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刺繡藝術。華服中的紋樣多以刺繡工藝完成,尤其是花卉紋樣的表現。作為華服紋樣的工藝表現方式,蘇繡的精細雅潔、湘繡的層次感、蜀繡的多樣針法、粵繡的浮雕效果,與華服本身傳遞的民族理念完美結合。隨著現代刺繡工藝的不斷發展,先進的電腦刺繡技術將牡丹、梅、菊等花卉紋樣表現得更具層次感,色彩效果表現得細致人微,器皿、花邊紋樣的細節表現得更為精致,團花、云紋等紋樣襯托得更富傳統寓意。剪紙工藝作為傳統藝術在華服設計中以不同的紋樣出現,表現方式以印染、拼貼工藝為主,多以單獨紋樣裝飾。手繪藝術同樣也是華服設計中的亮點。紙出現以前的繪畫作品是在絲帛上完成的,別具藝術價值,將其原本不變地轉移到華服設計上也成為自然。手繪藝術所展現的花鳥山水畫、書法極具民族特色。扎染、蠟染因其工藝特點所表現的紋樣風格極為獨特。扎染隨意的色暈變化,蠟染獨特的冰紋效果為華服的風格表現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3.2現代裝飾藝術的表達

    隨著現代華服的設計創新,華服設計中需要注入更多的國際化元素、時尚元素、個性元素,以充分展示華服鮮明的活力和獨特的魅力。除了大量采用傳統工藝外,富有奢侈華麗感的現代裝飾元素,如珠寶、鉆石、水晶等在華服裝飾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紋樣、工藝、面料相匹配,選擇質地、色澤適合的珠寶等元素提升和點綴傳統紋樣,這些元素與現代的服裝造型設計不謀而合,可以用來裝飾華服的腰部,點綴肩部造型,修飾領口設計,或者作為配飾使用,或者用來修飾較大面積的紋樣,都能起到強調和烘托的效果。現代的釘珠工藝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手段。釘珠工藝用角珠、圓珠、管珠、珠片、樹脂石、水晶等按照紋樣的形狀、色彩進行大面積釘珠或者小面積的點綴設計,應用在華服設計另是選擇高檔的珠寶等材質進行裝飾,就更能彰顯華服的高貴和華麗。另外,蕾絲作為服飾設計中應用廣泛的裝飾素材,在華服設計中與織錦、綢緞等面料對比,體現華服的奢華和高雅。正因為有傳統工藝與現代裝飾手法的結合,才成就了華服現今的民族性和時尚性。

    四、傳統色彩與流行時尚

    色彩是服裝設計中最敏感的設計元素,對服裝風格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是每年流行趨勢中的關鍵點。華服起源于歷代服飾,必然受到歷代服飾色彩的影響,秦漢尚黑、魏晉尚藍、隋唐尚橙、宋代尚綠、清朝尚黃、近代尚紫,每一個時期服飾制度中都有著明顯的色彩區分,朝服和常服中的色彩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現代華服設計很好地再現了歷代服飾繽紛的色彩,傳統的中國紅是華服最為亮麗的色彩,也最能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同樣,寧靜清雅的綠色、古樸典雅的藍色、高貴奢華的黃色也在傳遞著華服所具有的民族色彩和情感。

    在現代時尚、個性的消費環境下,傳統的色彩有著自己的市場,而流行時尚中的色彩也為華服所用。隨著國際時尚流行趨勢的影響,華服的設計更為國際化,這一點在色彩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西式婚紗經典的白色、西方莊重的黑色、流行時尚中的紫色、桃紅色、粉色、金屬色也成為受眾討論的焦點,華服設計師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色彩,帶有傳統味道的華服在這些色彩的烘托下多了份時尚感和現代感。無論華服選擇何種色彩,最主要的是能夠體現華服的內涵和本質。

    第4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關鍵詞:《芒果街上的小屋》 文化元素 傳遞

    一、引言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希斯內羅絲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語言自然質樸、清新澄澈為特色。由于作者桑德拉?希斯內羅絲是位墨西哥裔的美國作家,而文中所描述的也是墨西哥裔移民在美國的生活,所以小說文化成分復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小說充滿了異域風情,墨西哥文化突出;其二,敘事環境以美國為背景,美國文化特色鮮明;其三,文中頻繁出現墨西哥文化與美國文化相互碰撞及交融;其四,書中所描述的這一群體以西班牙語為母語,正文雖以英文寫就但其中也穿插有西班牙語。由此,對譯者而言,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達極具挑戰性。

    芬蘭學者切斯特曼指出,譯者需要促進原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實現不同語域最大限度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1]小說以一種青澀稚嫩的口吻敘事,為了與原著的文風相契合,譯者潘帕多采用異化翻譯法。譯者主要運用以下三種途徑來處理文化信息。

    二、文化元素的傳遞途徑

    (一)以彌補讀者文化缺失為目的,添加注釋

    小說譯本加了50個注釋,所以這是“知識性的接受”的翻譯文本。“這種策略是堅持翻譯文本的認知和批評功能外化的體現,并比較直接地解決了翻譯中的‘文化缺省’問題”。[2]注釋可以給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充足的文化信息,直接傳達缺失內容。

    1.宗教文化的傳遞

    墨西哥文化中存在著許多宗教文化現象,如Precious Blood,Voodoo(巫毒教)等,這些對于嚴重缺乏背景知識跨文化讀者而言,理解易遇到障礙,影響書籍的可讀性。為此,譯者均提供了相關的解釋,便于讀者的理解和學習。

    例:Her name was Guadalupe and she was pretty like my mother.[3]

    她全名叫瓜達盧佩。她像我媽媽一樣漂亮。[3]

    注釋:Guadalupe也是墨西哥圣母的名字。每年12月12日的瓜達盧佩圣母節(Guadalupe Day)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節日。[3]

    2.文學現象的傳遞

    除宗教元素外,書中的文學色彩很濃重,主要通過以英語文化為背景的文學人物(如:Cinderella,Rapunzel《萵苣姑娘》,Cleopatra《克莉奧帕特拉》),書籍(如:The Water Babies《水孩子》,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海象和木匠》)、影視(如:Wonder Woman《神奇女俠》,300 Spartans《斯巴達三百壯》)等方面來傳達。在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直譯的方法,音譯人名、直譯書名或影視名,但均在譯篇的末尾注明出處、作者、故事梗概。

    例:Today we are Cinderella because our feet fit exactly, and we laugh at Rachel’s one foot with a girl’s grey sock and a lady’s high heel.[3]

    今天我們是辛德萊拉,因為我們的腳正合適。我們對著拉切爾一只套著學生灰短襪又穿著女士高跟鞋的腳大笑。[3]

    注釋:Cinderella,格林童話中穿著水晶鞋的灰姑娘的名字。[3]

    3.語言現象的傳遞

    文章中西班牙語貫穿始終,并且西班牙語的使用均有其內涵的指向性。當小說中的人物需要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原始情感時,多運用西班牙語。對書中人物而言,英語只不過是一種交流工具,而西班牙語則充滿血肉而且飽含情感。對西班牙語的運用體現了他們對自身語言及文化的珍視。例如,在《黑暗里醒來的疲憊的爸爸》這一章節中,爸爸用西班牙語告訴埃斯佩浪莎爺爺去世的消息:“Your abuelito (grand-father) is dead”,“Estd muerto (he is dead)”.[3]書中注解了該句西班牙語的含義。文中對出現的西班牙語添加了注解,由此來提醒讀者語言的轉換,進而傳達語言文化所蘊含的情感。

    4.社會文化的傳遞

    通常,讀者對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僅僅局限于背景知識的限制,由于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內容的確很讓人費解,為此譯者也為部分語句添加注釋,將原文相聯系指出書中所要表達的意味。

    例:Someday I will have a best friend all my own. One I can tell my secrets to.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my jokes without my having to explain them. Until then I am a red balloon, a balloon tied to an anchor. [3]

    有一天,我會有一個我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一個我可以向她吐露秘密的朋友。一個不用我解釋就能聽懂我的笑話的朋友。在那之前,我將一直是一個紅色氣球,一個被泊住的氣球。[3]

    注釋:在這個故事里,氣球是向外逃逸的象征,而“被泊住”的狀態暗示了某種束縛,比如她與蕾妮的關系意味著家庭責任。

    (二)以譯文在目的語中的規范化為導向,靈活轉換

    例1. Not the way you can tell with Rachel and Lucy who have the same fat popsicle lips like everybody else in their family.[3]

    人們可以看出拉切爾和露西是(姐妹),因為她們一模一樣的雪糕似的厚嘴唇。[3]

    例2. Then she was sorry and said I could stay―just for today, not tomorrow or the day after―you go home. And I said yes and could I please have a Kleenex―I had to blow my nose.[3]

    然后她很抱歉,說我可以留下來,只是今天,明天或者以后――你就回家。我說好的,可以給我一張面紙嗎?――我要擤擤鼻子。[3]

    Popsicle 是一種雪糕的品牌,Kleenex是一種面巾紙的牌子。文中沒有將其翻譯為物品的品牌名,而是直接跳過表層名稱翻譯為事物實體。這種翻譯方法很可取,它增強了文章的連貫性,使讀者不受文化背景知識缺乏的干擾。并且,在文后加注釋,同時不會缺失文化信息。“盡管‘面紙’具有一定程度的語義模糊,卻符合中國讀者的認知程度。然而,為了降低譯文中形成的語義模糊,譯者為這一詞加了一個注釋。”[5]這種轉換較為靈活地將有效信息翻譯得既便于讀者理解又不影響文章風格。

    (三)以讀者文化知識背景為參照,直接音譯

    例1. She wears dark nylons all the time and lots of makeup she gets free from selling Avon. [3]

    她總是穿暗色的尼龍絲襪,化很多妝,那是她推銷雅芳的時候不花錢得來的。[3]

    例2. One day you wake up and they are there. Ready and waiting like a new Buick with the keys in the ignition.[3]

    某一天,你醒過來,它們就在那里了。一切就緒,等在那里,向一輛嶄新的別克,鑰匙插在點火器上。[3]

    對于這兩段文字中出現的Avon 和Buick,譯者直接音譯成了“雅芳”和“別克”。相比之下,采用了與Popsicle 和Kleenex截然不同的譯法。此舉還是鑒于文化意義的差異。音譯屬于比較突出的異化手段,其目的是將譯語中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完整地引入到譯語文化中。[5]Buick汽車知名度高,中國讀者對其并不陌生,不具有文化意義上的模糊性。因此,直接的音譯忠實于原文,同時又沒有造成譯文的模糊。更重要的是,化妝品品牌和汽車的品牌對于化妝品和汽車而言的意義與面巾紙的品牌對于面巾紙的意義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這兩種對商品名稱的翻譯“一種提高了源語言的模糊度,一種基本保持了源語言的模糊度,但都取得了不錯的翻譯效果,并在注釋的介入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4]這都是得益于作者深厚的跨文化功底。

    三、結論

    該譯本對大量文化信息的處理方式為文學翻譯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從文本的選擇、翻譯策略的采用到譯文在譯入語文化中評價與流傳都受到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6]但從文化信息處理的角度來看,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豐富的跨文化知識背景,整個翻譯過程流暢自如。這啟示我們學習翻譯技巧和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同時也擴充自身的跨文化知識,綜合考慮翻譯的整個流程和文化的制約因素。

    參考文獻

    [1] Chesterman 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2.

    [2] 王東風.文化缺省與翻譯中的連貫重構[J].外國語,1997(6):55-60.

    [3]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J].潘帕,譯//芒果街上的小屋[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2006: 9,21,29,52,63,77,194,215,158, 167,174,201,205,217.

    [4] 王卓.文化翻譯視閾下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從《芒果街上的小屋》譯文中的注釋說起[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7,31(4):71.

    第5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無論是西方國家以文化相對主義為核心的多元文化還是中國以漢文化為一體、各少數民族文化為多元的多元一體化模式,其目標的實質都是提供一個機會均等的教育環境,期望透過教育體制和制度的改革,能讓每個人、每個民族都能體會和尊重文化的多元現實與相互的差異,并在此中差異之中相互依存,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個和諧的國家和世界。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新疆高校心理素質培養課程的意義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質培養課程有利于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在該課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使不同民族的學生加深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在了解異族文化的基礎上理解和尊重異族文化,從而最終實現消除民族之間因陌生產生的偏見和歧視,化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間的矛盾,從而促進不同民族公民的相互理解和和睦相處。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質培養課程有利于提高新疆高校的競爭力,為培養高素質的少數民族人才奠定基礎新疆地區經濟欠發達,高校在人才數量、硬件投入等諸多方面與中國其他地區高校相比處于明顯劣勢,此外新疆地區高校的學生民族成分眾多、民族文化影響深遠,不能完全照搬漢族地區高校的辦學模式。為了凸顯辦學個性、發展辦學特點、尋找適合本土區域實際情況的辦學模式和方法,新疆地區高校需要堅持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貫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質培養課程有利于保留我國豐富絢爛的非主流民族文化,豐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都存在差異,形成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絢爛繽紛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累、沉淀下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繼承發揚我國豐富多彩的優秀文化。在新疆高校心理素質培養課程中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內容,是將我國非主流民族文化繼續傳承給下一代的切切實實的措施和行為。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新疆高校心理素質培養課程的策略分析

    新疆高校師生群體的多民族成分為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提供了條件,新疆政府對少數民族文化采取的各種保護政策為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提供了保障。在有利的形勢和政策下,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革新教學內容,增加多元文化因子,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實現課堂效果,在實施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幾種方式。

    (一)利用少數民族民間故事展開教學

    由于少數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在他們的文化中凝結了大量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比如哈薩克族的民間故事很多,截至目前,有關部門搜集整理了六百多篇,民間故事多與駿馬、草原、牧場和其他牲畜相關11。蒙古族也一直保持者講述民間故事的優良傳統,故事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涉及到蒙古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有維吾爾族也有很多經典的民間故事,其中阿凡提就是維吾爾族經典故事中流傳已久的神奇人物,成為智慧的象征。在課堂中,將不同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傳統民間故事作為教學案例,一方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主動思考;另一方面,能將理論的教學內容具體化,使少數民族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更快捷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大學生人際交往技巧”的專題講授中,教師可以講述“世界上什么聲音最好聽”的故事:一天,阿凡提到一位愛好音樂的朋友家做客,這位朋友搬出他所有的各種樂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給阿凡提欣賞。一直過了中午,阿凡提的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那位朋友仍在沒完沒了地撥弄他的樂器,還邊撥弄邊問:“阿凡提,你覺得世界上什么聲音最好聽?是獨塔爾呢,還是熱瓦甫?”阿凡提回答說:“朋友,這會兒,世界上什么聲音都比不上飯勺刮著鍋的聲音好聽啊!12”在“大學生戀愛心理”專題講授中,教師講授愛情應該專一真誠,可以講述《可汗與賣酥糖的》的故事:有一個賣酥糖的人,他的妻子異常美麗,被可汗看中搶進皇宮。可汗施盡奸計想占有他的妻子均未得逞。有一天,賣酥糖的來到皇宮附近叫賣,妻子聽見丈夫的聲音露出笑顏,可汗便命人把賣酥糖的召進宮里,強行與他換了衣服。可汗穿著破爛的衣服進入美人房間,妻子急中生智,大聲朝著丈夫喊道,“可汗,快把這個衣衫襤褸的人拉出去砍了。”賣酥糖的穿著可汗的衣服命令侍衛把真正的可汗拉出去砍了,從此,賣酥糖的成了可汗與妻子團聚了13。這樣的少數民族民間故事作為案例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如可以由教師提前準備,課堂上進行介紹,再鼓勵學生對故事的感悟進行討論或發言,也可以提前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去收集本民族的民間故事在課堂上由代表進行介紹,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二)利用少數民族經典文學作品展開教學

    各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寶庫里,神話、傳說、歌謠、史詩、詩歌、諺語等各種題材的民間文學作品猶如琳瑯滿足的寶石熠熠生輝,記載著、傳承者民族文化的精華。如維吾爾族流傳的敘事詩《花兒與春天》、抒情詩《愛苦相依》、《塔依爾與祖赫拉》和哈薩克族的愛情長詩《吉別克姑娘》、《豁孜情郎與芭彥美人》都是極具感染力、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歌頌了美麗的人生和偉大的愛情。在教學中,教師講授大學生應該持有正確嚴肅的戀愛觀時,可以通過作品的介紹,使學生領悟不同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時,認同愛情應該忠貞純潔、真誠相處。教師在“講授大學生挫折應對”專題時,《江格爾》這部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詩可以作為很好的素材。作為中國三大史詩之一——《江格爾》是有許多英雄故事組成的一部長篇巨作,是蒙古族男女老少喜聞樂見、引以為傲的作品,不同英雄好漢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各種邪惡和困難最終取得勝利的,可以作為講授的素材。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巨著《瑪納斯》也是本民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曠世之作,可以被教師拿來輔助教學。

    (三)利用少數民族的民族習俗展開教學

    不同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交際禮俗、民間禁忌有所不同,通過在課堂中使用心理劇展演的方式或者情景模擬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有趣地、互動地、真實地情境中了解新疆不同少數民族人際交往的注意事項,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其

    將來走入工作崗位與不同民族個體進行交流提供便利,而且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啟發學生反思固有的人際交往技巧和模式,汲取經驗、改善人際交往不良的現狀。例如,通過心理劇展演,學生可以認識到,維吾爾族男性見面時右手要先撫左胸,點頭鞠躬,握手問好,互問“薩拉姆”(祝福之意);女性見面時,相互擁抱、右臉頰相貼,然后互致問候;若遇到貴客或長輩時,雙手要交叉放在胸前并點頭、鞠躬12。維吾爾族的見面禮儀可見民族文化當中傳遞出的個體交往的謙虛恭敬、親切相待。蒙古族學生的心理劇展演或者情景模擬給學生展示了蒙古族同胞在迎送賓客時敬獻哈達和敬鼻煙壺的講究和內涵。哈薩克族學生的展演讓不同民族學生領略哈薩克族的好客,正如哈薩克族人有句諺語“如太陽落山時放走客人,便是奇恥大辱”。

    第6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良好的宿舍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宿舍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增加學生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

    2)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形成健康的人格;

    4)能提高學生的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5)有利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協作精神。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轉變觀念

    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和決策者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工作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緊密結合學校實際,統籌安排,實行科學和規范管理,制定富有特色、便于操作的長遠的宿舍文化建設目標。

    (二)加強軟硬件建設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因此必須加大對高職院校基礎建設的投入,除開必要的生活環境和服務設施之外,注重如風景園林、造景公園等硬件設施的建設,為學生創造舒適、愉快的生活環境,增加學生對宿舍是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宿舍文化建設打下物質基礎,從而達到以“硬”促“軟”發展的目的。與此同時,緊緊抓住宿舍社會化改革的機會,采取多種方法途徑來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加大宿舍文化活動的投入,學校通過建立學習室、報刊閱覽室、社團活動中心,舉辦宿舍文化月等活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文化內涵環境。

    (三)加強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制度是搞好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它一方面是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紀律要求,控制約束行為,自覺維護宿舍秩序,保證學生住校期間的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是幫助督促管理人員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使學生和管理人員相互監督。制度要為大多數學生接受并能長期堅持下去,并隨著新形勢的發展,可以集思廣益地調整修改,加入新的內容。在“公正、公平、公開”的基礎上,開展評選優秀寢室等活動,鼓勵先進,鞭策落后,促進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發展。加強制度建設能從整體上影響群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能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

    豐富多彩的學生宿舍文化活動是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因此,必須積極開展宿舍文化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選定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具有群體參與、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在活動內容上注意層次和品位,體現宿舍文化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娛樂性,使學生在宿舍文化中得到啟迪和教育,使宿舍文化建設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五)充分發揮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骨干作用

    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建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由學生宿舍管理干部和政治輔導員組成的骨干隊伍,加強對學生宿舍舍長的選拔、培養和教育,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職能。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對于學生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解決。營造一個良好的宿舍氛圍,使宿舍成員能融洽相處。

    三、小結

    第7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宿舍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文化層次相近,但生活背景、成長環境以及個性迥異的大學生在相互適應和沖突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有文化。那么在建設宿舍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宿舍和周邊環境為載體,以積極向上,傳遞正能量的活動形式為主要內容,由學生和教職人員共同創造的傳承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態。對于學生來說,宿舍就是他們生活休息的地方,一定意義上起到了“家”的作用,對于當前的學生而言,宿舍文化的影響無形中已經擴大。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存在著各自的性格特征,存在著思想差異,在高職宿舍里,云集著各種思想、各種思潮。由于人的精神修養及道德觀念的不同,在日常交流過程中必然會互相作用,產生“化學作用”,從而使得某些思想或認識作為主流思想在學生群體中傳播。同時,這種意識的整合過程存在著沖突性和不可知性,如何確保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性格在這種融合過程中不至于因沖突而爆發不可調和的矛盾,如何確保這種融合產生的主流思想和價值觀是有特點的,正面積極的,能夠傳播正能量的,這都是在建設宿舍文化中需要重點研究的方面。由此可預見,宿舍文化對學生的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二、宿舍文化建設的現狀

    根據筆者近年來的觀察和總結,發現目前高職大專校園的宿舍文化有積極向上的一面,也有散漫灰色的一面,宿舍文化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層次:

    1.積極向上型。顧名思義,這種類型的學生在思想或學習或性格等方面至少有一方面能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特性,與學生的主流思想保持一致,自覺遵守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反映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認真制定和完成各種任務目標,自我約束能力強。筆者發現,一般成績和各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都聚集在某一個宿舍,一旦這個宿舍中的多數人學習積極性較高時,宿舍其他成員也就能被帶動起來。

    2.中間狀態型。處于中間狀態的成員在思想、學習和行為等方面都比較隨大流,往往是看別人怎樣做,自己就跟著怎樣去做,他們的成績和行為一般都滿足于“說得過去”。

    3.消極散漫型。結合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灰色宿舍文化往往產生于消極散漫型的宿舍,這種灰色宿舍文化主要受以下幾種文化的影響:(1)網絡文化。不少學生喜歡在校外上網,即便學校為學生創造了上網條件,學生卻利用這種條件上網、聊天、玩游戲,有的學生一去網吧就玩游戲甚至夜不歸宿,也有學生在宿舍中不顧及是否影響了其他同學學習、休息,沉迷于虛擬世界,學習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已經不再重要,最終沉淪下去。(2)牌局文化。有些學生自認為自己生活空虛,無所事事,在宿舍中不是一起學習,而是圍坐在一起打牌,以此來消磨時間,有的甚至串動幾個宿舍的人一起玩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3)吃喝文化。個別同學喜歡召集宿舍的人一起喝酒,通常采用輪流請客的形式或者是抓住過生日等契機,一起把酒當歌,有的學生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還影響了正常學習、上課。

    三、建設正面宿舍文化的意義

    結合之前談到的內容,筆者認為,建設正面宿舍文化,對于學生的培養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對于高職生而言,都希望通過三年的高職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都希望在這三年里,能夠學有所成。特別是對于剛入校門的大一新生來說,剛剛離開高中快節奏的壓力巨大的學習生活,到了高職院校后,發現有不少可以自行安排學習的時間,也有不少同學將宿舍當成自修室。以此為基礎,一旦能夠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那么這些好學的同學就會在宿舍和班級中成為同學的榜樣,通過確立宿舍內部的正面積極的主導思想,對于其他缺乏自制力的學生,能起到良好積極的促進作用。

    2.培養集體精神。只有通過全體宿舍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和維護良好的宿舍氛圍,在這種正面的積極意識的引導下,無形之中會形成一種既定的標準,促使學生自發地以這種標準約束自己,加強個人道德修養,而相近的道德修養和認識觀也能培養學生之間的集體精神。而一旦學生的集體精神養成了,又能更好地促進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一次,筆者帶的班級學生自發組織了一次春游活動,學生們都很積極參與,在春游活動中互相幫助、其樂融融。

    3.構建和諧校園。前文已經提到,宿舍是高職學生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之外,培養學生的主要陣地。學生宿舍是否和諧向上,關系到學生自身的發展,關系到科教秩序是否能順利進行,因此,和諧宿舍的建立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促進校園和諧發展的現實需要。

    四、建立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的途徑

    1.遵循幾個原則。在構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時,學校應該遵循幾點原則,分別是:和諧、文明和健康原則。和諧原則是根據高職生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在生活習慣等方面必然存在著某些差異,同學之間勢必要有一個摩擦、磨合的過程,學校良好的宿舍文化要積極倡導學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團結互助,最終達到和諧的狀態。文明原則是指在校園主流文化的影響下,要積極倡導良好的精神風貌,堅持舉止文明、行為文明,促進寢室文化健康、向上發展。健康原則是指要有好的生活習慣,并時刻貫徹積極、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用大家的智慧去創造一個美好的宿舍文化氛圍。

    2.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強化宿舍管理。當前,高職院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應該進一步加以完善,這也是高職院校建立和諧宿舍的制度保證,和諧宿舍制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完善宿舍管理服務人員的工作制度、建立宿舍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輔導員進宿舍的相關制度等等。同時,要強化宿舍管理。宿舍管理服務人員與學生的接觸較為頻繁,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言行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影響到和諧宿舍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因此,適當提高宿舍管理服務人員的素質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積極提升宿舍管理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強化管理服務的人性化,也是當前高職院校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8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多元化文化,西方文化主要以歐美為代表,東方文化則主要以中國為代表。中國在傳統文化方面對西方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早期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中國四大發明的幫助。在現代,西方的文化也日益影響著我國,當今,中國人會穿西裝、喝咖啡、去迪斯尼游樂園、過圣誕節等。當然,我們在引進西方先進文化的同時也要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比如,中國所舉辦的轟動世界的2008年奧運會,它的建設就將融合多元文化體現得非常到位。首先看鳥巢部分,奧運體育館是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和瑞士工程公司聯手打造;其次是水立方部分,水立方與鳥巢看上去一圓一方,這就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思想即天圓地方;再看,現場的建筑使用的是世界一流的建材以及中國傳統鋼架,不僅節約了能源更保護了生態環境。由此可知,中國正積極的建設先進的當代中國文化,并堅持用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文化的到來。

    二、分析高校素描中的“留”

    1.堅持對造型基本規律的研究

    我國高校在傳統的素描教學中,一直堅持研究素描造型的基本規律并對“結構”這一造型要素進行重點研究。結構于素描來說無異于骨骼于人的身體那么重要,它能夠支配物象形狀的本質特征,同時,結構還能夠客觀地反映出物象的組合秩序以及搭配關系。除此之外,它在分析和呈現“自然”方面也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東方美術或者是西方美術,美學家們都會追求表現結構這樣一個真理。當然,結構絕不僅限于自然事物的結構,同時也包含了藝術作品的結構。

    2.堅持嚴格的素描訓練

    當代的素描教學中往往會因為教師過于注重素描教學的風格多樣以及個性化而導致其忽略掉素描教學應該嚴格訓練這一關鍵點,進而陷入了一種教學上的誤區。有些教師認為,在現代素質教育這個大背景下,素描教學應該摒棄機械化的教學方式。但是,反對機械化并不代表就可以否定掉傳統的嚴格素描訓練,只有做到嚴格訓練,讓學生有了量的積累才有可能達到質的飛躍,也就才有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可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嚴格培訓,有助于幫學生奠定堅實的素描基礎,為將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打下穩固的基礎。

    三、探索高校素描中的“變”

    高校的素描教學中有我們值得留下和學習的東西,但同時我們要看到高校素描教學中存在著的弊端。在當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傳統的素描教學已慢慢地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其弊端也開始慢慢凸顯出來,這就需要在繼承傳統的素描教學優勢的前提下對素描教學模式提出應該變革的以下若干點。

    1.加強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很多教師在傳統的素描教學中過分強調技術訓練的重要性,而教學內容基本比較枯燥和機械,一般只停留在筆觸、明暗以及線條等這些名詞的相關概念上,這樣枯燥和乏味的教學無意中就讓素描在學生心里減了分,以至于學生漸漸對素描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這樣就不利于對學生進行一種長期的素描教學培養。所以,現代的素描教學理念是,教師在培養學生素描文化素養的時候要具有針對性,首先要讓學生對素描文化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比如,素描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史、素描風格形成的過程以及素描風格與文化環境的關聯等。其次還要對學生講解藝術家們都是如何成才的,這個可以根據不同流派的素描大師來進行具體分析與研究。

    2.對教學評價模式加以創新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一般是在技術上,并且是由教師的單向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標準,這樣一來,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就會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教學評價對素描教學的促進作用要充分發揮出來就顯得十分困難。所以,要改變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就必須讓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評價的思想以及方式,不再一味地用自己的主觀思想來評判學生的素描成績,要多給學生一些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機會,讓學生具有更廣闊的藝術創作空間,積極的保護學生在素描方面的個性化特點,同時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描素質。

    3.使教學內容多樣化

    傳統的素描教學內容一般被劃定在寫生上,而且教師在寫生的任何一個階段一般都離不開形體比例、形體結構、透視、明暗調子等這幾項固有的內容,使得教學的內容陷入一種無限重復的死循環之中。但其實,如果改變素描教學的反復長周期練習的傳統經驗,而把素描教學分階段進行,比如,在初級階段學習內容以寫生為主;中級階段就以臨寫、改寫、默寫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其目的在于探索形式語言和繪畫風格;高級階段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為內容,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在觀念方面的表達能力。

    4.加強引導學生的個性化

    傳統藝術是現代藝術發展的基礎,從傳統到現代這樣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所獲得的藝術寶藏都是眾多藝術家付出的心血。雖然說,傳統藝術是現代藝術發展的基礎,但是學生僅僅局限在傳統素描的學習中那是絕對不夠的,對于現代所講究的素描教學而言,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變得越來越重要。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成為現代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的重點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有一種積極的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仔細觀察學生在素描學習中的“閃光點”并努力將學生引導到個性化創作的路線,實現學生在素描學習上的個性化追求。最終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同時也保護了他們的藝術個性。

    四、結語

    第9篇:文化元素論文范文

    摘要: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屹立與世界巔峰,中原文化功不可沒。中原文化能延綿數千年,在于它自我繼承的同時,又不斷地融合,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那么中原文化是如何形成與發展呢?

    關鍵詞:發源;繼承;融合;燦爛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萬年以前,南召云陽鎮發現猿人臼齒化石,年約大致與北京猿人相當。自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中原大地上,創造了裴李岡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令世人贊嘆的史前文化。相傳伏曦女媧就是在中原一帶奠定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礎。至今淮陽仍保存著規模龐大的太昊陵。被成為“中華第一大帝”的軒轅黃帝,據說就誕生在今天的鄭州新鄭市,并在這里建立都城。從中國第一世襲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余年歷史中,河南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長達3000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

    悠久的歷史,使中原大地衍化出了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和風俗。尤其是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西周時期在中原形成的婚儀“六禮”,逐步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固定婚俗,并延續至今。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春節祭灶、守歲、吃餃子、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三月祭祖掃墓,五月端午節插艾葉,七月七觀星,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中原民俗還創造了民間的生活形態和藝術品,太昊陵廟會、洛陽花會、信陽茶葉節、馬街書會、開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間節會至今不衰,開封的盤鼓和汴繡、朱仙鎮木版年畫、南陽玉雕、濮陽和周口的雜技等民間藝術享譽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廣泛影響了周邊地區乃至華夏和世界華人族群。比如飲食方面,廣東人在豆腐上挖個洞,填滿肉餡,蒸熟后食用,其實就是客家人從中原帶去的吃餃子風俗的變異。中原民俗的廣泛影響可見一斑。

    中原文化在北宋以前的歷朝歷代中始終處于支配地位,在以后的朝代里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柱和核心。中原地區在歷史上曾長期是統治的中心,由于歷史上中原人口的大遷移,中原文化逐漸擴散到祖國各地,直至海外

    但是一種文化的興盛與發展,決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融合。河南文化也不例外,河南地處中原,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區位交通優勢比較突出。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條件,更密切了河南與全國各地的聯系,所以致使河南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原地區在歷史上曾是統治者爭奪的中心,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斷侵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絲綢之路也不斷傳來域外的文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原文化多樣化的形成,使其兼容并蓄、博采眾長,豐富多彩。有史記載以來,我們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可以看出,通過戰爭,遷徙,通婚,文化交流等各種形式,加快了外部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同時,這種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性并不是在歷史時期才有的,而是早在史前時期便已存在。尤其是在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發展中,突出反應了這一特性,而且這種融合性對中原文化乃至中國古代文明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河南端午節這一民俗的歷史與現在,可以充分地說明,中華各地文化乃至世界文華對中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至深,而各地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也對中原文化影響至深。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五月里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端午節時,河南人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 油炸食品。像油條、麻花、麻葉等,都是人們常做的油炸食品。在眾多的油炸食品中, 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

    在端午節這天,有的人家很講究吃雞蛋。端午早上,媽媽們將雞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 肚皮上滾幾下,然后去殼讓孩子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除孩子的災禍,日后孩子也不肚疼。

    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一是是紀念屈原;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來源于山東,為了紀念田文;近代經聞一多等專家考證,端午節的習俗,早于屈原就有,最早應該是發源于古代百越族用于祭祖的節日。

    歷史久遠,眾說紛紜,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是比較肯定的,就是端午節中原地區以外,然后被中原地區的人民接受了,并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河南文化,今天仍然接受著外來文化的影響,由此創新發展。我們河南人,不僅接受了端午節這一民俗,而且把此發揚光大。進入近現代,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信息化交流的頻繁,人們交往得更廣泛化,中原文化與各地的文化融合進一步加強,河南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更加全國化,乃至世界化了。一些舊的傳統漸漸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是新型的過端午節的活動,如旅游、健身、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帶著時代特色的活動,使端午節時尚起來了。端午節是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人們根據當時和當地的條件采取多種措施防病治病,舉辦賽龍舟等活動。越是到近現代,這個節日的儀式性、祭祀性的分量越輕,而競技性、娛樂性的分量越重。

    時代在發展,風俗在演變,在河南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叫賣粽子的,所以人們平時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粽子,端午節的文化自然溶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了。到了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當然會以更加時尚、更加現代的方法來渡過這一傳統節日。現在,人們過端午節的方式主要側重與衛生和體育方面的現象也已趨于明顯。人們把端午節看作一個表現傳統倫理、增進社會團結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用菖蒲、艾葉裝飾屋宇,長幼之間通過時令物品的饋贈、服侍、佩戴而表達家人之間的關愛。人們在這段日子走親串友,特別重視姻親的交往。端午節是兒女尤其是女婿必須看望岳父、岳母的三個大節之一(還有年節和中秋節)。村社之間的賽龍舟,既加強了村社內部的凝聚力,也強化了村社之間對于大家所屬的共同體的認識。競爭是互相聯系的一種方式,而且大家競爭的是一個共同承認的榮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一级片|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 成人免费小视频|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香蕉久久成人网|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