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英語口試自我介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口試自我介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英語口試自我介紹

    第1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一般來說,自我介紹包括開場白、姓名、畢業院校、畢業專業、為什么讀研、將來從事的方向意、讀研時的打算、結束語等等。

    開場白比較簡單,一般就是一個簡單的問候和寒暄,如:Good morning,dear distinguished teachers! I am very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其中要特別注意要與面試老師打招呼。

    第二點關于姓名,畢業院校,所學專業部分不是自我介紹的重點,同學們在講這部分的時間基本就是面試老師們瀏覽個人簡歷的時間,這部分按部就班介紹就可以了。參考表達:I am Li Ming. My English name is Jacky Lee. You can call me that if youd like to. I am majored 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 will graduate from Xidian University in this coming July.

    考研原因幾乎是每個導師都會關心的問題,因此最好把這個問題就放在自我介紹里面說了。這部分的內容我們務必要讓考官感到我們選擇這個專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一個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一時沖動。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

    1、興趣,即強調對所報考的專業懷有極大的興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讀的專業與報考的專業一致,則可以說明想繼續深造(further education)的愿望。如果不一致,則要說明報考專業對你的吸引力 (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2、優勢,即強調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在知識、學術方面的優勢,如:知識面更廣(wider knowledge),學術更專業(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廣闊等(broaden ones horizon)。

    3、益處,即強調考研對你的未來的積極影響(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從求職、職業規劃、人生經歷等方面入手進行說明。可參考的詞匯、短語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du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 等等。

    考研復試英語自我介紹范文一 Self-introduction: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My name is Qin Jiayin. I was born on April 23, 1981. I am a local person.I am graduating fro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June. I major in Chinese literature. I hope I could get the opportunity to finish my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Jilin University which I have desired for a long time. I have the confidence because I have such ability! I am a girl who is fervent, outgoing and creative. 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I am quick in mind and careful in everything.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y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life. I will soon prove that your decision of choosing me is the wisest.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valuable opportunity!

    Reasons for taking postgraduate exams:

    First of all, I love my major. Chinese literature is the symbol of the start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modernization of our citizens thoughts. Whats more, modern literature is very close to our daily life and it can deeply reflect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our society. I am fascinated by the great masters refreshing or warm or profound styles as well. But I am not easily satisfied with such superficial knowledge. I hope I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modern literature by studying further.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for me to take the postgraduate exams.

    Next, I love the feeling in the university. It is full of youthful spirit. And I am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scholarly atmospher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ts my great honor to open my ears to your teaching.

    Finally, I want to talk about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 That is my dream of becoming a teacher in the university. I want to realize my dream and make myself to be a well-qualified person. I think the postgraduate studies can enrich my knowledge and make me competent in my future job.

    Thats my simple and clear reasons why I took the postgraduate exams.

    My university:

    Im graduating for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June which has a history of 50 years. It shares many same characteristics with Jilin University. Both of them have a refreshing and scholarly atmosphere. Four years studying there made me an independent, optimistic and strict girl. I appreciate the education my university gave me.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考研復試英語自我介紹范文三 Good afternoon, teachers.

    I am very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abc, 25 years old. I come from Weifang, a beautifu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I graduated from Commercial College in July, 2001 and major in finance. Then, I was a teacher in abc, When I was a senior school student, I am interested in thought and began to read a certain classic work of Marxism, especially I finished reading the florilegium of Mao ZeDong. From then on, I have dabbled in more and more theoretical works and accumulated great interests in theory study, especially in Marxism.

    I have a dream, a dream of my study. I wish devote my whole life and energ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m. If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in abc University, Ill dabble in as much as document about the specialty as possible. If it is possible, I want to get the primary accomplishment in my major, at least, a stable basis.

    Personally, for todays China, the first task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s a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ats to say, we should understand Marxism mostly from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ociety. Only when our socialistic country has a more rapid and balance development than the capitalistic, we can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persuasion of Marxism eventually.

    考研復試英語自我介紹范文四 respected Professors:

    Good afternoon! Im great honored to meet you here.Now allow me to give a brief self-introduction:

    Im *******,26 years old , born in ***** city ,HeNan Province.In year 1996,I entered ********University, majoring in Machincal Designing and Producing. During those 4 yearsstudy,I worked hard and I was always active in various activities . I gained the first scholarship for four times and I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at the college.After my graduation in June 2000,I worked in --------company.I got a position in the Technology Department the first year and I was involved in several internet projects, such as the one for College student Recruitment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one for Computer Center in Mathmatics Department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Owning to my hard work ,I was rewarded the Best Newcomer Prize in the year 2000. The next year, I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Principal Customer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 customers and my company .Two major customers, Henan Provincipa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He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re under my work. However,with time going on ,the more I experienced, the clearer I realized that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 find many enterprises have the problem of an unmatched management to its developing speed . Im eager

    to learn more about management and I hope I can study further in this University. So I resigned in August , 2003 and started the way to pursuing my studies. After about half years hard work, Im finally standing before you honorable professors now. Im really excited . Though Ive sacrificed much on my way to pusuing studies, I believe its worthwhile. I believe working hard will finally be repaied .Thank you !

    [求助]如果在英語口試中聽不懂或講不出,怎么辦?我反正只背了個自我介紹,如果他們還要問其他的,只好說could you speak slowly ?orsorry,i didn`t prepare for this question

    保持微笑: I am sorry! I beg your pardon?

    I dont understand your question,Could you repeat it again?

    第2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英語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語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5-064-001

    一直以來,人們把考試作為評價學生英語學習的唯一手段,人們對“唯分數論”、“唯結果論”這一終結性評價方式習以為常,往往過分注重分數,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個體內差異,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過程,其強調相對評價,注重學生之間的比較,往往給學生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帶來對評價的焦慮和恐懼,制約著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而且也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語言這個東西,能跟人很好交流,就說明你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這門語言,而一些學生,試卷上分數不錯,卻聽不懂別人說的英語,自己說的英語別人也不明白,我們難道是要培養如此的英語人才?這就是社會上流傳很久的“高分低能”的現象。這種只重視反映結果的評價制度已成為制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瓶頸,我們必須下大決心掘棄這種舊的評價制度。

    新課程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改革,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每一個個體都是在不斷發展著,所以我們應該倡導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注重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考查,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例如英語的評價,就是要評價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我認為,不應該把重心放在寫的評價上,應放在其交際能力的評價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改變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倡導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由此看來,現代教育評價既應重視教育評價的形成,又該重視教育評價的總結,有機地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成長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實踐,以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價。科學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發展會起到強烈的導向作用。首先,它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和自信心的建立,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其次,評價能反映出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另外,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反映教師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評價按性質可分為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按操作模式又可分為課堂評價和課外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方式可以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自評、互評和家長評價。所以,評價一定要立足于高標準、多元化,兼重質性、量化評價,有些評價是不可量化的,如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和學習方法等。而對學生課內外學習的評價也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以優劣而論,也不應拘泥于某一種固定的評價標準。比如,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前提下,課堂評價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自評,也可以是小組互評、個人互評、教師評價、男女生互評,甚至可以是學生對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評價,而教師從中評價學生,也就是說科學的評價學生的前提是教師觀念的改變,把學生作為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進行評價,著眼于發展性、縱向增值的思想,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功能,它應該是動態的和積極的,鑒定和評比僅僅是手段而非目的。

    一、我認為,我們可以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1.成長記錄袋評價。它收錄學生在校內校外所有的學習資料、興趣示例。

    2.過程評價。通過英語學習評價卡月考核,把學生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聯系起來。它共有A+、A-、A、B、C五個等級,內容分為12項,每個月末,對學生進行評價。

    3.終結性評價。在學期末學生評價報告冊上,有專設的英語評價欄,它分為“自我發現、自我欣賞、同窗眼中的我、老師對我說、成績反饋”等欄目,對學生進行學期總評,以鼓勵性的文字表述為主。

    4.對書面作業、思想動態的評價。如學生的摘抄、周記、作文,教師及時評價并反饋信息。其主要評價方式是書面批改,打分是一個方面,欣賞和分享學生的周記和摘抄,對學生都是鼓勵。老師的批閱可以是分數,也可以是文字點評,更可以是圖文并茂的交流。

    5.課堂表現性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客觀、鼓勵性的評價。它有時候是口頭贊揚;有時候是小組加分;有時候是小禮物獎勵;甚至有很多時候,它僅僅是老師的微笑、點頭和翹大拇指肯定和鼓勵。

    6.對學生課外自主性學習評價、行為觀察評價。除背書、口試、記憶單詞可以過程記載外,此類評價多以口頭贊揚為主,如何把抽象的評價量化是目前正在探討的問題。

    二、英語評價標準

    1.學習策略評價標準

    (1)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3)制定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4)對所學的內容能主動練習和實踐;(5)在詞語與相應的事物之間建立聯想;(6)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7)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8)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9)注意觀察生活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10)能初步使用簡單的學生英漢詞典。

    2.口試內容、操作形式,評分方法與標準

    交際類口試話題:(1)介紹類:自我介紹;介紹朋友,家庭,家鄉,城市,名勝古跡,動物等;(2)交際類:贊美;批評;道歉;祝賀;安慰;借物;購物;問路;看病;打電話;邀請等;(3)表演類:演童話劇;短劇等;(4)獨白類:講笑話;講故事;說想法;說目擊情況;小新聞。

    口試操作形式:課堂口語評價,老師根據學生上課發言,小組對話表演等情況進行評價;演講比賽;課前演講評價及期末口語測試。

    第3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執筆:謝宸 審定:宋超

    日語屬于面試組別的第三組,同組的有俄語和阿拉伯語。

    閱讀文章同其它語種。宋超的是On Photography,我的是metaphor, conceptual system & linguistic system。文章都不算簡單,說文章很好懂的人英語都是最好的。既然大家都說難,就要調整好心態,別在個別字詞上浪費過多的時間,重要的是搞清楚每段在講什么。

    15分鐘后,被領到隔壁的小會議室,一對七,老師分列兩邊,沒有自我介紹,桌上有剛才的文章。

    左手邊離得最近的英語老師首先提問,關于理解文章大意以及文章內容的探討,老師先會提一個比較general的問題,來看看學生的理解程度,然后再問其他問題。之后還會被指定朗讀一個段落。英語口試結束,此時英語老師會寫對你的評價,可能可以看到,但不要管它。

    遠端的老師們繼續就先前寄給北大的材料提問(自薦信、推薦信、報名表等),很輕松的聊天,展示自己的交流。老師們就是從“嘮嗑”當中了解學生,并沒有想刁難你,幾個幽默的男老師還時不時開點玩笑,再加上我也喜歡開玩笑,“氣氛歡快而熱烈”。當然,僅僅靠幽默不行,老師們只是問簡單的問題,要靠自己來深入,抓住機會展示自己的積累與內涵。

    接著一個老師突然問我和宋超在一個班,是否會感到是潛在競爭對手,如果只能錄取一個怎么辦。(我是后一個進去的,不過宋超也事先考慮過,這樣的問題老師比較喜歡問,展示自信,但不要沒人性就行了)

    然后日語老師問選擇日語的原因,最后是跟她模仿發音,注意嘴型,盡力模仿即可。

    最后,由于15分鐘時間沒用完,老師問題問完了,于是道:“你還有沒有什么要和老師們說的?”太劃算了,自由展示!就又補充了些材料上沒寫的優點,進一步推薦自己。

    完結,耗時15分鐘。

    比起第二組來,第三組的問題會輕松很多,通過率自然也較高。

    幾點建議:

    1、把你先前寄給北大的每一個字看一遍,然后給其他同學或老師(盡可能是不太了解你的)進行模擬提問;

    2、保持微笑,自信;(我覺得第三組的交流這么簡單可能代表照單全收)

    3、不用對模仿發音進行任何準備;

    4、在休息室里 1可以詢問進行完面試的同學;

    2聽到別人夸贊HFLSers時不要太驚奇;

    第4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英語課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193-01

    近幾年來,隨著低年級英語課的開設,如何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評價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究竟該怎樣去評價孩子呢?我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并應貫穿教學始終,突出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學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同時,形成性評價要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一、重視形成性評價,形成綜合性評價

    (一)重視課堂評價,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積極創新,創建一個安全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各種學習行為的評價是大量的、隨機的。但正是這種隨機進行的評價,對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揮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和提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針對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及他們學習英語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評價、反饋。一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給積極參加課堂活動、遵守活動規則的小組打五角星并在下課前統計評比優勝組,比如在教1A Unit7 Follow me這個單元,我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在操練句型Touch your... ,hands up, hands down等這一系列動作短語時,我讓每組學生各派代表上來對所聽到的動作指令做出正確的反應,做錯者則被淘汰,最后留下的優勝者可以為自己的小組得到一面小紅旗,游戲結束后我對最后得到紅旗最多的小組進行了表揚,并讓其它小組向他們學習。這不僅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也有效幫助教師組織課堂教學。

    (二)重視日常課外評價,形成課內外統一

    日常課外評價是指對學生日常學習的記錄,包括家庭作業反饋表、作業完成情況等。因此這里的形成性評價是教師,家長,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完成的一項較長期的評價過程。

    低年級的學生普遍都比較缺乏自覺性,讀書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需要學生、家長、老師三方面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對于讀書作業,我對低年級學生采用《讀書表》的形式進行評價,給每個學生發放了《讀書表》,老師布置的讀書作業,由家長先在家督促完成 ,并根據學生讀書的認真程度給孩子給定星級或加上簡單的評語。每周我會對《讀書表》進行檢查,并對完成的學生給予表揚,給他們適當的獎勵,并且把此表的期末統計結果與期末測試相結合進行成績評定。通過這種家長的反饋和評價,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也比較了解,教師也能根據這些反饋情況來對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

    為了鼓勵孩子課后學習英語,我為學生每人都建立了一個成長記錄袋,把自己每天在英語學習上的收獲收錄到成長記錄袋里。低年級的學生普遍都比較喜歡做一些動手能力的事情。因此,我盡量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動動做做結合起來。如在教1A Unit10 What colour?(顏色)時,我事先讓學生自己在家做好顏色的卡片,并先預習自己準備的顏色的那些單詞,在課上,先讓學生介紹自己所制作的顏色卡片,表揚卡片做的好的學生,同時我借用學生的顏色卡進行單詞的教學,課后,我讓學生把自己所做的卡片放進成長記錄袋中。這樣,我自己可以節省許多制作卡片的時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過程以后,對所學內容也印象特別深刻。有時,我會讓學生把當天所學的內容用文字寫下來放進記錄袋。

    重視學生自評與互評,引導學生自評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為此,我經常讓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如在雙休日或寒暑假時,我請學生挑自己最熟練的兒歌、課文、歌曲在磁帶上錄下來,并把磁帶在課堂播放,請學生共同給這些錄音打打分,進行評價,而且要說出這樣評的理由,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要在下次注意和改進的等等。最后選出最佳小英語播音員并給與獎品。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同時,在學生每次作業完成后我都會讓學生先進行自我評價,自己打ABCD四個等地,然后與老師打的等地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合宜。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定期的形式多樣的終結性評價為輔助

    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的評價,它是用來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結論和判斷,或者用于證明和選拔。雖然這種評價存在忽視學生學習過程和導致學生過于重視學習的結果而輕視能力的獲得和情感的培養等個方面的缺點,但從其作用上來說,在教學評價過程中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不可或缺。如何能克服這些缺點而把它的作用發揮出來呢?我認為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終結性評價方式,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我在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英語期末考試時,把分值設計成口試占50%,聽力筆試占50%。口試內容包括日常用語,回答問題,做自我介紹,表演兒歌歌曲。除了這樣常規性的考試,我還讓學校的其它英語老師來和學生對話,讓孩子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同時,學校還舉辦一年一度的雙語節目匯演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邀請家長參加,學生唱歌跳舞、念兒歌、玩游戲,既輕松愉快又充分調動了每個孩子的積極性。對于優秀的節目設立獎項予以獎勵。

    在教學過程中,讓形成性評價指引學生學習的每一步,通過終結性評價為學生樹立一個較遠期的目標。通過這些評價方式的結合,使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準確、公平,保證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教師教學方法轉變,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英語。

    第5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測試 交際法教學 合作學習理論 啟示作用 

    隨著我國在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快速發展,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日漸普及,各種各樣的英語口語測試也應運而生。我國自行設置的大學四、六級考試(cet)、全國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pets)、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都設有口語測試。此外,國際上流行的英語口試有劍橋商務英語證書(bec)口試和雅思(ielts)口試等。所有這些口語測試的出現和發展與交際測試理論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一、英語口語測試的理論依據 

     

    20世紀70年代,交際法作為一種第二語言教學法,在以英國為中心的西歐共同體國家中產生并流行起來。交際法強調語言的交際性功能,主張語言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交際能力。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戴爾·海姆斯(d. h. hymes)于1972年首次提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這一概念,強調語言的可能性、可行性、確當性和有效性(文秋芳,1999)。80年代卡內爾和斯魏恩(canale & swain)提出交際能力由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四部分組成。巴克曼(bachman)于1990年在其專著《語言測試要略》(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里,提出了更為復雜的交際能力模式。他認為交際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語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語言機制。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指結構組織能力(語法和篇章能力)和語用能力(指做事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包括了評估、計劃和執行三方面的內容;心理生理機制指交際的方式和渠道(楊滿珍,2002)。交際理論在許多國家的第二外語教學中得到普及和發展,對外語教學產生了積極的指導意義。同時,它對交際測試理論的研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hymes提出的“交際能力”這一概念、canale和swain對“交際能力”理論的發展,都對交際測試理論的起步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bachman關于交際測試的定義以及測試構想的定義使得交際測試理論更加完善。交際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掌握語言知識,如詞匯、語法規則、語篇結構等,并通過一些得體的交際策略把語言知識運用到各種交際活動中,完成它的交際性功能。口語測試就是對學生的語言知識把握程度及其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際活動能力的一種測試。 

     

    二、英語口語測試的特點 

     

    (一) 注重對語言能力本身的測試。 

    從表面來看,口試似乎是測試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的技能。其實,口試也在考測語言知識本身,考測考生對語音語調、語法規則、詞匯和語篇結構等的把握程度。口語測試在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的同時,并沒有忽略語言知識本身的重要性。 

    口語測試設有朗讀、復述、演講、看圖說話或者看一段錄像片段后進行描述等題型,從中可以看出其對語言能力本身的重視。比如,高考口試中的朗讀,tem中的復述,cet口語考試中的看圖(或看錄像)說話,pets和tem測試的演講等等題型,都是為了測試學生的語音語調、詞匯量的大小、詞匯搭配、語言組織能力、邏輯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從評分標準來看,也可以看出對語言知識技能的重視。比如bec口語測試的評分標準分為四個部分:語法和詞匯,主要看語法的準確性、詞匯量的大小;語音語調是否正確等;會話能力:談話內容是否切題、話語是否流利連貫;交流能力:和搭檔在交流時是否具有互動能力,配合是否默契。四項評分標準中前面三項標準都在強調bachman交際能力中的語言能力。 

    (二) 口語測試具有交際測試的特點。 

    其交際性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具有真實性、有效性的特點。 

    在交際語言教學理論指導下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teaching)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自80年代起,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者如prabbu,crookes等對此理論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把語言學習的過程看作是完成一系列真

    正任務的過程,如到商場購物,到機場接人,參加面試等等(陳清,2007)。該理論在口語測試中也得到了體現:大部分的口語測試題在情景、語境設計上都具有相當高的真實性。比如,要求考生互相介紹自己的情況,談論具體的商務工作情況,制定一項改進公司現狀的計劃,安排會議等等。尤其在劍橋商務英語測試中這一特點特別明顯。這樣具有真實性的題型能夠提高測試結果的有效性。 

    2.具有交互性、合作性的特點。 

    在英語口試中,除了設有朗讀、復述等單項表達的測試方式外,還有雙向交互式和多向交互式的測試方式。雙向交互式包括考生和考官之間的對話,考生與考生之間的交流;而多項交互式則是考生與考生之間、考生與考官之間交叉進行的交流方式。如bec中第三部分的討論就屬于多向式交流。考生就某個話題進行討論,之后考官可以對考生再進行交叉提問。 

    英語口試具有合作性的特點。考生在測試中除了要完成單獨進行的任務外,還要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考生之間的默契合作非常關鍵。比如,在cet口試中,考生要在一起就不同的圖片中相同的話題進行討論;在bec口試中,要求考生就一個任務(比如如何提高酒店的入住率)提出建議。考生之間如何提出話題,如何進行話輪轉換,如何避免出現冷場的僵局,都需要有合作精神。在考試過程中,考生要既能有效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能給對方足夠的表達機會,以便共同圓滿完成任務。 

    海姆斯曾經指出,“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轉摘自程同春,2004)。口語測試突出的正是語言的交際功能,其目的就是為了測試考生在近乎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流完成任務的能力,即英語交際能力。 

    三、學生在英語口語測試中暴露的問題 

     

    1. 考生在自我介紹的部分表現比較理想,但在對話和討論的環節,往往會出現大量的語法錯誤,詞匯量有限,信息量偏少,所涉話題缺乏廣度和深度,而且語言搭配不當,表達不地道,往往會出現中國式英語。 

    2. 很多考生在語用能力方面比較薄弱,句子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出現單詞堆砌的現象。 

    3. 考生在口試時不注意交際技巧,和搭檔缺乏溝通和合作意識。在討論環節中,搭檔說話出現中斷時,考生不知道如何接過話題,常使談話陷入冷場的局面;而有些考生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滔滔不絕,不給搭檔說話的機會。這些現象都說明了考生沒有掌握交際策略,和其他考生缺乏互動性。 

     

    四、英語口語測試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英語口語測試對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并重的特點以及考生在口試中暴露的問題對英語口語教學具有積極的啟示作用。口語教學中,要把語言能力的培養和交際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才能達到口語測試的要求。

    1. 在英語教學中,加大學生在閱讀和聽力等語言材料的輸入,注重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訓練。比如在口語課前要求學生閱讀一些與課堂討論話題有關的文章,或者聽一些相關的聽力內容,鼓勵學生朗讀和復述看過或聽過的材料;模仿聽力材料朗讀者的語音語調。

    2.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篇能力,掌握交際策略技巧。學生在口試中經常出現詞不達意、句子缺乏邏輯性連貫性等問題,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提醒他們在口頭表達時,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所闡述觀點與測試任務之間的相關性;思想觀點的邏輯性;說話過程中注意使用適當語氣、自然的停頓。建議學生有意識地使用一些交際策略,掌握一些話語標記詞(discourse makers)。比如,為了語言的流暢性,可以使用關聯詞:and,but,because,or;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可以用i mean,you know等;在搭檔出現冷場時,知道如何自然地進行話輪轉換;面對不同的交際場景使用不同的語氣,進行適當的停頓等。 

    3. 把交際法教學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相結合,運用小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交際互動能力。隨著語言交際性理論的發展,交際教學法在在英語教學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交際法教學理論在實踐中更加趨于理性和成熟。“交際法主張:(1)教學內容以語言功能為主;(2)強調在真實的情景與場合進行外語教學;(3)倡導教學過程交際化,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學以致用……”(程同春,2004)。該教學法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明確教師作為同時充當知識傳授者、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多重角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參與性,使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 

    >

    為了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需要采用進行合作性、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于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80年代取得很大進展。它能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互動觀是該理論的一個核心理念。合作學習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個信息互動的過程,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互動方式分為四個類型:單項型: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互動型:師生之間互相作用獲得信息;多向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共同參與學習的過程;成員型:教師作為學習小組中的普通一員和其他成員一起學習,教師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這種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了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王坦,2002)。該理論于20世紀80、90年代引進中國,教學效果良好。 

    小組學習的模式綜合了交際法教學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兩種理論的精髓,是一種理想的口語教學方式。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以四個為宜,最多六個;為每個小組分配具體的任務,鼓勵各小組成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互相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協助教師組織整個討論活動。每個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以發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給學生布置的話題盡量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具有真實性,把真實、自然的交際互動引入口語課堂,設置真實場景活動。在交際過程中,學生一般較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彼此尊重,相互寬容,不怕說錯。“當學生在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環境中相互交談時,你會看到他們結成了一個緊密的同等群體(peer group),他們這時所用的語言是真正的交際”(羅勃特.w.布萊爾,1987)。 

    在這樣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小組為形式的教學模式里,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多向互動,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認識到自己在團隊里的重要作用,發揮自己的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只注重教師作為傳授者的角色,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忽略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學生之間的互動因素在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上所述,在各種英語口語測試中,大多數題型也需要考生之間進行互動。他們的互動效果直接影響測試的表現和成績。 

     

    五、結束語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述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教材,設計適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并重培養,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得到發展,學生在口語測試中將會有更好的表現。口語測試的模式和要求對口語教學也會產生積極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清.英語口語測試與口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18期.第61頁. 

    [2]程同春.交際法理論與實踐[j].外語教學,2004年第3期.第56頁.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68-69頁. 

    [4]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第4頁. 

    [5]楊滿珍.20世紀90年代國外語言測試的發展[j].外語教學,2002年9月.第40-41頁 

    [6]李傳芳.從話語運用和交際策略談口語交際能力——bec交際口語測試淺析[j].外語教學,2003年1月. 

    第6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計算機口語測試;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3)01—0084—02

    一、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現狀

    英語口語測試是語言測試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檢驗大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中國各高校所實施的口語測試形式主要有三種:面試、錄音口試和計算機口語測試。其中面試是最傳統且行之有效的考查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方式,由考生和考官面對面進行,這類考試國內外應用較為廣泛。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試。該考試采用面對面的形式進行,每場考試由 2 名考官面試 3 名考生。考試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熱身”,考生先做自我介紹,然后回答主考問題,通過這種形式使考生進入良好的狀態。第二部分是考試的重點部分,采用考生發言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考生拿到圖片或其他形式的提示后,做 1 分鐘的準備,然后做 1.5 分鐘的發言,然后考生就指定的話題進行 4.5 分鐘左右的討論。第三部分由主考進一步提問,以使考生有進一步表現自己口頭交際能力的機會,時間約 5 分鐘。每場考試總時間共 20 分鐘。

    面試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現實生活的口語交際活動,充分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但是,我們知道口語考試的質量不僅取決于試題的制定,還取決于考試實施以及評分過程中的公正性。用傳統面對面的考試形式進行統一的大規模口語測試,在技術實施上存在許多困難,最嚴重的是效率問題;而且,一些人為的因素很可能會導致口語測試的信度較低,因為評分方法、評分標準和評分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評分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因此,隨著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發展,計算機口語考試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口語考核形式,越來越多地受到各高校的認可和應用。傳統面試與計算機口語測試之間的對比分析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特點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是英語語言能力測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時間內學生要把綜合所學的語言知識表達出來,并要做到語言準確,用詞得當,內容豐富。計算機口語測試是在計算機模擬的真實語境中考查完成實際任務的情況,以此來測試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是一種交際性測試。與傳統的英語口語面試相比,計算機口語測試具有相對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并在此基礎上,可操作性強。

    計算機口語測試的交談模式主要是人機對話。口語考試在多媒體語音實驗室進行,考生每人一臺電腦,一副帶話筒的耳機。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計算機上的提示和要求,完成整個答題過程,所有的語言活動都會自動存入計算機系統中,以備評分使用。目前基于計算機的口語考試主要有托福網絡考試、Versant for English 考試、外教社大學英語口語考試系統等,其中外教社大學英語口語考試系統是面向高等院校、在校園網絡環境中實施的基于計算機的口語評測系統,已在多所高等院校應用。系統包含由多種類型的試題組成的口語試題庫,所含試題均由高校優秀英語教師和測試專家開發,同時使用者也可以使用出題功能自定義試題。

    相比較傳統的口語面試,計算機口語考試在一場考試中只需要投入5、6套試題,不同場次循環使用。同一考場內,雖然所答同一套題的學生聽到的是同一質量的語言,擁有相同的發言時間,考試相對公平。此外,由于采用計算機口試,突破了考試題型的局限性,題目豐富靈活。并且,計算機口語測試是以考查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為目的,因此在選擇題型方面充分體現測試者對語言本質特征的認識,所選取的題型盡可能按照實際交際的需要,設計交際情景,讓考生完成交際任務。

    在考核評分環節,我們知道如果老師不能正確評分,考試就沒有信度。傳統面試型考試中,考官在評分過程中會把個人的審美傾向、看法甚至是偏見帶進口試的情景中。而計算機口語測試實行考評分離,老師在閱卷過程中看不見學生的考號和姓名,極大地減少了閱卷過程中主觀性和傾向性。并且老師在閱卷過程中對于不確定的考生可以反復聽、修正,因此評分更加客觀準確。

    從學生主觀反應和情感焦慮度來看,傳統口語面試中考官的態度往往會決定考生的情感焦慮程度,影響水平的發揮。考官的發音、語速、音量以及同組其他考生的臨場發揮也會給考生帶來一定困擾。計算機口語測試采用人—機對話則避免了這種尷尬,大部分考生都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如應用所學的語言知識。

    從計算機口語考試的硬件條件來說,省時省力,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成本因素,相比較于傳統面試型口語測試,更方便易行。以本校口語考試為例, 設立3個50臺電腦的考場,以每場30分鐘50人計算,一天考7個小時就能考2100人。共需監考人員3名,操作人員3人。此外,考試過程中使用的考題、各種音頻文件,都可以很好地保存在電腦、硬盤等存儲設備中,以備考試后評卷使用,更能為今后口語教學、科研及考試提供有益的參考和依據。

    三、計算機口語考試的改進之處及對教學的推動作用

    與傳統的面試型口語考試相比,計算機口語測試對多媒體語音室的硬件設備及軟件系統配置有較高要求,因此全面推廣這一口語測試形式,各項技術和經費支持不可或缺。但我們看到計算機口語測試比面試型考試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只要在保證同樣的信度、效度前提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意試題數量多少、考試時間長短及考官和評分人員使用數量等問題,這樣計算機口語測試的成本越低,其可操作性就越強。

    首先,盡管從學生主觀反應和情感焦慮度來看,計算機口語測試中學生面對機器而非考官,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但有的學生考試后說人—機對話找不到真實的口語交流的感覺,導致表達不自然。并且機考中缺乏真實語言交際中的談話者之間的互動,也缺乏面對面口語測試中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因此不利于學生真實水平的發揮。

    其次,從考試題型來看,朗讀、背誦和回答問題以表述觀點等是目前應用較多的題型。有研究表明,朗讀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題型,但同時普遍認為由于該題型缺乏交流的互動性,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口語交流能力。因此,計算機口語考試中需要具有現實性和應用性的多樣化測試題型,用以增加口語考試的效度問題。一方面,設計開發可應用于計算機口語測試方面的新型考試軟件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綜合處理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的功能,模擬各種真實的英語交際生活,增加對話、小組討論、辯論等互動形式,使考試材料多樣化和現實化。另一方面,考試中選取的真實語言交際材料也會促使學生更加重視聽力和口語的訓練。

    最后,隨著計算機口語測試推廣和不斷應用,該測試已日益成為解決教師資源不足、考生基數大、測試信度等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計算機口語測試的正面效度,降低負面效度。老師應該根據計算機口語考試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測試不再是教學的指揮棒,成為真正評價學習者學習成效的有效手段。

    四、結語

    通過與傳統英語口語測試相比較,我們看到計算機口語測試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新生事物,也為我們如何更公正、高效、科學的進行大規模英語口語測試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在大規模計算機口語測試推廣過程中,取得的有益經驗可以促進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但是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注意的地方,如計算機口語測試在試題和交互方式上的改進等。因此,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會更加完善計算機口語測試,更好服務于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大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口語測試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外語界,2005(04).

    [2]金力.計算機輔助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研究[J].外國文學(雙月刊),2011(08).

    [3]謝春暉.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后效研究[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2011.

    第7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英語課程;改革;方案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制造業的基地,新型工業化水平逐步提高,外向型經濟呈快速發展之勢,企業對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的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對英語運用能力也提出了特別的要求,并成為促進學生成功就業的重要條件。

    根據我校畢業生信息反饋,畢業生理想崗位對他們英語運用的高要求和他們的低水準成為一對矛盾;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成為許多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障礙。因此,不容置疑,英語運用技能的培養在英語學習、英語改革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一、中職學校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明確培養目標,展開因材施教

    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的,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針對目前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統一要求、分級分層指導。

    (二)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突出英語教材的實用性

    中職學校可能是大部分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個終端,離開這里就直接走向社會,而復雜的社會形勢、繁重的就業壓力要求中職學校的所使用教材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根據這一要求,我校教師于2009年編寫了校本教材《英語脫口說》,一直在試用,教學效果顯著。

    (三)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職業學校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 “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針對這一目標,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處理好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大力嘗試研究性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主去發展,并合理開展合作學習,增強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有效性。

    (四)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原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那么他掌握知識的速度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準備時,要恰當選用有趣的教學案例,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將注意集中到課堂上來,從而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二、中職英語課程改革方案

    (一)改革教學內容

    1、語音訓練

    教師通過辨音、詞匯、繞口令等練習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強化正確的語音語調。盡可能通過一對一的輔導,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

    2、功能句式訓練

    教師根據課時安排及學生的英語程度,創造若干情景,要求學生運用有關的句式進行操練;功能句式的主題有:問候、自我介紹、電話交流、邀請、預約、購物、面試等。要求學生掌握功能句式,分組合作編寫對話,并分角色進行表演。通過情景對話操練提高英語會話能力。

    3、課堂游戲

    教師通過多種活動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氣氛。例如Simon Says、Guess the Object、Catching up on your ABC's、Crazy Story等。在這一過程中, 學生處于活動的中心,教師輔助指導、組織、參與交際活動,并在活動之后在語言方面進行總結。

    4、英語短劇表演

    教師選取簡單經典的英文短劇,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如小紅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教師提供給學生劇本,根據學生特點進行角色分配,個別輔導語音語調,督促學生課下背劇本,指導學生表演技巧。通過表演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英語會話能力,同時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5、英文歌曲

    ①學唱簡單的英文歌曲,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②視聽經典英文歌曲,并進行填空練習,提高學生聽力。

    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打消其羞怯心理使其在快樂中學習。

    6、英語影視欣賞

    教師選取經典英文影片組織學生觀看。觀看前教師進行影片介紹,學習影片中的經典俚語、俗語。觀看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在學生欣賞影片過程中進行監督,確保學生集中精力。教師在觀后討論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對影片中人物進行分析,并談論觀后感。目的在于使學生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訓練聽力,練習口語表達并拓寬視野,了解西方文化。

    (二)、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手段

    1、因材施教。由于學生語言水平的差異、詞匯量的限制,思想認識的參差不齊,教師應對學生的反應有較高的敏感性,以好帶差,鼓勵學生多開口。對于性格內向,英語基礎差的學生,更應倍加呵護他們的熱情。

    2、教學方式多樣化。主要運用互動交際教學法,以師生間問答、學生分組討論、表演等為主要教學活動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

    3、精講多練。教師講解應簡明扼要,教師過多占用學生練習口語地時間會減少學生的練習量。

    4、教師在教學中充當“導演”或“教練”的角色。教師工作的實質是使課堂中各種交際活動順利進行,盡量不要“干涉”學生的口語交際。

    5、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搜集適合學生水平的視聽資料,豐富教學內容。

    (三)改革測試方法和內容

    測試方法:口試

    測試內容:

    1、平時測試:(占學期成績60%)

    包括課堂活動表現、對話表演完成情況、影視討論情況、短劇表演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2、期末測試:(占學期成績40%)

    ① Read a short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發音,并能完全擺脫原有方言或其它因素的影響,發音清楚準確,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② Make a conversation based on the given situation.

    這一部分要求學生能夠按照所列出的設定場景來展開對話,重點考查學生的自由會話能力,應能夠做到語言運用基本得體,語音、語調、語法基本正確,語意較為完整連貫。

    結語

    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須建立在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之上。“課程變革只有超越學校本身,打破學校與社會的‘圍墻’,才能使學校的課程變革走得更遠。”教育管理者和英語教師應該共同研究社會需求,制定出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訂單式”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大綱,選擇或編寫與之相適應的教材,確定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探索相應的符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培養適合市場需要的人才、為學生職業發展和個人成才的需求,做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第8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語言工具,英語學科是一門重要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學好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千變萬化、國際化,社會迫切需要大量外語人才,尤其需要英語人才。家長,學生都能意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然而英語教學在城鄉之間,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差別。例如:2006年9月,蕪湖市濱河學校由五所小學和一所初級中學整合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這五所學校原本都是農村非常薄弱的學校,由于師資配備,生源質量等不利因素,英語教學不盡人意。隨著時代的發展,改革的深化,在鳩江區委、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支持下,把有限的教育資源不斷整合優化,六校整合為城市化進程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又適逢新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濱河學校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顯得更加重要。

    2. 完善中小學英語銜接工作,就要找準出現的問題

    2.1教師方面

    由于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嚴重缺口,出現部分非英語專業教師邊學邊教,甚至有非師范類人員來頂替英語教學,日常英語口語交際存在一些困難或無法進行,中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有待進一步歷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試入學,小學教師對英語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教育教學上缺乏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教師對教材研究不夠,把握不準,例如:a 和an 不會用,有的教師如是教學生:一個單詞首字母為元音字母就用an,輔音字母就用a 。試問a university 還是an university?應該是根據首字母發音音素來判定,元音音素用an,輔音音素用a,所以是a university。中小學教學各自為陣,教學脫節現象嚴重。英語語音教學需要營造語言環境,沒有語言環境,沒有師生語言交流,也就失去了語言的生命力。對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研究不夠,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教學過程中導致學生英語學習的不均衡。

    2.2學生方面

    農村小學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覺得好玩,有興趣,學生掌握英語的水平基本上沒什么區別,但到了中學,英語難度提高,容量增多,各方面教學要求具體化,學生不能及時適應,就會跟不上,學英語的興趣慢慢地消失,英語成績急速下降,有些學生甚至放棄學習英語。

    2.3家長方面

    家長對孩子學習英語認識相當不夠,相當數量的家長忘記或不懂英語,無法配合孩子學習英語,因此對孩子的要求不準或片面強調孩子考試成績,卻忽略或不知英語交際的功能。

    3. 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和完善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

    3.1教學內容的銜接

    中小學英語教師要相互熟悉這兩個學段的英語教材和課程標準,了解教材編排的目的和重難點,以便恰當地設計可操作的英語教案和學案。中小學英語教師要通讀中小學英語教材,熟悉中小學英語教材教法;相互感受中小學英語教師授課,相互交流中小學英語教學信息,掌握中小學英語教學規律,明確小學六年級與七年級英語的異同,便于切入銜接點。

    中學教師必須制定七年級新課前的復習計劃,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日常對話,語法知識不多,對于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應及時把小學英語系統復習一遍,達到鞏固、記憶、靈活運用,為過渡到七年級新語音項目作好充分準備。復習時,檢測學生掌握的能力,便于制定教學計劃,把握難易度,作為中學教師備課,上課的有力依據。

    3.2 師生情感銜接

    一般來說,七年級英語教師對于學生是陌生的,那么教師必須要上好一節導引課。教師要作好自我介紹,包括教師的興趣、愛好、特長,教學策略,教學要求與方法等。讓學生了解教師,排除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同時教師對學生也要提出學習要求,方法建議等。

    3.3教學方法的銜接

    教師授課要注意輕重緩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心理特點,每節課教授內容不宜過多過繁,教師授課要突出難點;課堂上要多表揚、多鼓勵、多耐心、多啟發、少指責、少批評、更不能體罰侮辱學生,教學語言簡潔易懂,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做到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教師要創建情景教學、不能滿堂灌抽象而機械的內容,同時要大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要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

    3.4評價內容和形式的銜接

    七年級第一學期英語檢測水準不易過高,檢測內容以小學階段為主,稍增加一些七年級第一學期學過的內容。避免過難,偏易,加重學生受檢測時的心理壓力而喪失對學英語的興趣。

    檢測形式既要兼顧基礎知識的訓練,又要兼顧能力培養的訓練,既要考慮筆試,又要考慮口試;既要考慮聽力訓練,又要考慮英語小作文的訓練。

    第9篇:英語口試自我介紹范文

    【關鍵詞】職業崗位需求 高職英語 課堂教學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學也應以滿足企業需求為目標,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更要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突出專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性,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是相互聯系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化進程也逐步加快。在國際經濟的合作、互動過程中,從業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英語技能。英語是幫助專業知識廣泛應用的工具。大多數行業都急需具有過硬專業知識和良好職業英語的人才,尤其具有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人才。而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大多重理論輕實踐,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最終導致高職畢業生們難以適應企業的實踐需求。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次改革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提升學生運用英語解決未來職業中問題的能力,以便適應涉外工作業務的需要。所以,結合職業崗位需求進行高職英語教學,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在本行業領域內實際工作場景下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職業崗位對高職畢業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調查分析

    為了更好的了解企業職業崗位對高職學生實際英語能力的需求,筆者對廣西、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和自治區的大、中、小型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企業涉及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貿易行業等,共發放問卷84份,回收有效問卷80 份,回收率為95.2%。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對于英語的重要程度呈現何種趨勢,85%的被調說ノ蝗銜英語越來越重要,只有15%的被調查單位認為英語不重要,原因是這些單位無涉外業務;在招聘涉外業務崗位人才時,77.5%的被調查單位更傾向于選擇“專業+英語”復合型人才;在被調查的單位當中,對高職院校畢業的雇員的整體英語應用能力評價中,認為“很差,無發揮作用”占53.7%,認為“一般,能力不是很強”占35%,認為“很好”的用人單位只有11.3%,以上數據說明目前高職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較低,有待提高。學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像兩股道上跑的車,產生了結構性錯位。

    對于英語能力方面,被調查單位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為:英語聽說能力、英語寫作能力、讀懂專業相關英文書籍能力、翻譯外文文獻/資料的能力。對于經常使用英語的行業來說,按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序: 來電來函處理、接待外賓、收集和翻譯英語資料、技術交流、員工日常交流。這充分說明學生的聽說能力、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很重要,這也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重點。

    對于畢業生應該獲得的英語資格證書方面,接受英語等級證書和資格證書的占70%,還25%的企業認為證書不重要,主要看重畢業生英語實際職場運用能力。

    從以上調查可知,企業側重高職畢業生英語應用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而高職畢業生卻不能活學活用英語,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工作中用到英語時一籌莫展,企業對高職畢業生英語能力評價不高。高職英語教學任重道遠,把英語教學和職業崗位需求結合起來,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職業素質能力迫在眉睫。

    三、職業崗位需求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和對策

    1.教師專業化發展。任何教學改革離開了教師的參與都不會成功。英語教學基于學生職業崗位培養對英語教師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素養,還應具有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否則就無法勝任教學工作。高職英語教師應積極和專業教師進行跨學科合作,可以拓展自身知識,為更好地向ESP銜接打下基礎。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方向,在校內利用課余時間,重新做回學生在教室里聆聽相關的專業課,開闊自己的眼界,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另外,英語教師也可以主動與專業教師進行交流、研究、探討,完善自己的教學,在學習和實踐中提升自己。若條件允許,英語教師,進修學習跨學科跨專業的學位課程,以便能勝任行業英語教學。只有英語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了,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內容分析和重構,以促進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教學目標多維化。教學目標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達到教育部提出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基于職業崗位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不能再局限于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應該增加素質目標,從知識、能力、素質三緯度、多元化、多層次設立教學目標。素質目標包括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以高教社的《職通英語》第一冊第二單元Greetings為例,知識目標為掌握與“問候、介紹、談論天氣等”相關的詞匯和句型,掌握名片的寫法及用法;能力目標包括學生能在不同場合問候對方、介紹因人而異;素質目標包括學會向他人友好地問候、介紹;學會通過網絡了解各國的問候禮儀及介紹技巧;知道不同國家,人們的問候及介紹的風俗是不同的。英語教師要全面地制定教學目標,使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能力,還能夠未雨綢繆,在未來的職業崗位中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友好問候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及從容進行介紹和自我介紹。

    3.教學環境的職業化。教學環境職業化是指在教學中創設與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崗位中去實際應用英語,以便掌握與專業相關的實用英語。英語教學中傳授的知識不是靠學生死記硬背去掌握的,是需要學生的不斷實踐、練習才能得以實現。而在模擬職場的情境中學習、運用英語,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效果更顯著,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比如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公共英語教學可模擬向外國客戶銷售計算機的工作情景,用筆試考核他們運用英語知識翻譯計算機產品介紹,詢價及砍價等知識,口試以考查他們如何接待顧客、以及和顧客進行交流等。在學習名片的知識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工作環境中設計、使用名片。在學習問候、介紹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未來自己要面臨的求職面試工作。

    4.教學內容的職業化。教學內容職業化是指要從學生專業出發,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開發和延伸。

    教材的選擇應結合專業和未來崗位。教材提供了教學的內容,教材應注重時代感和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熱忱;教材應有針對性和多樣性,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在真實工作情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履職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依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教材進行延伸、拓展,讓學生在鞏固語言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根據職業需求,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相關專業詞匯和常用例句,滿足學生的崗位需求。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上課的側重點也不同。如對機電專業的學生,他們畢業后從事的工作要求要看懂產品的說明書、維修指南等專業資料,教師應根據他們的職業特點,上機電專業的英語時側重和加強閱讀和翻譯方面的訓練。對于營銷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注重對他們進行聽力和口語方面的訓練,從而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

    此外,學校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工學結合的培養。工學結合把學生課堂的學習和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中,并把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收獲帶回課堂,有助于他們在學習中分析和思考。這種形式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縮短學校教育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總之,基于職業崗位的高職英語教學,使課堂教學情境化、職業化,與職業崗位結合,學生在掌握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和職業素質得到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也有所提高。英語教學也貼近企業需求,學生也樂于參與,教師了得到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瞿莉莉,張克金.構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J].現代企業教育,2011(11).

    [2]李春萍.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技術與教育,201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女性成人毛片a级|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