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腹中鱗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已婚婦女;健康體檢
【中圖分類號】R4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06-017-2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資料來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市8695例已婚婦女的健康體檢資料。應檢11180例,實檢8695例,占77.78%。年齡最小22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36.3歲。其中漢族7181例,少數(shù)民族1514例。
1.2儀器與方法使用SDU-450超聲診斷儀(陰式探頭),排空膀胱,按常規(guī)對子宮、附件及盆腔臟器做不同斷面掃查,診斷標準按全國高等學校教科書婦產(chǎn)科學的診斷標準。
1.3診斷標準參照周永昌、郭萬學主編的《超聲醫(yī)學》第3版的診斷標準。
1.4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2結(jié)果
2.1年齡組陽性檢出率見表1。
表1
年齡組(歲) 受檢例數(shù) 陽性例數(shù) 檢出率(%)
≤29 1050 108 10.29
30~ 5248 1055 20.10
40~ 2214 918 41.46
50~ 183 73 39.89
合計 8695 2154 24.77
2.2各類疾病檢出率見表2。
2.3年齡組疾病檢出率見表3。
3討論
3.1檢查結(jié)果分析
在8695例中,經(jīng)陰道B超檢出病例總數(shù)為2154例,檢出率為24.77%,其中有91例(占1.05%)同時檢出兩種以上的疾病。結(jié)果顯示,疾病的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遞增符合自然規(guī)律,說明檢查結(jié)果可信度高,因此定期進行婦女健康體檢非常重要。
8695例受檢對象中,疾病檢出率最高的是子宮肌瘤,占12.95%;其次是附件囊腫,占4.89%;再次是宮頸囊腫,占4.06%。子宮肌瘤、附件囊腫、宮頸囊腫檢出率均較叢清玉等[1]和楊曉玲等[2]報道的檢出率稍高。其原因可能是本次體檢以經(jīng)陰道B超所見作為確診依據(jù),發(fā)現(xiàn)了既往體檢不易發(fā)現(xiàn)的無癥狀及小肌瘤患者。
子宮肌瘤在50歲以上組檢出率最高(30.05%),這與Cramer[3]的報告一致。絕經(jīng)后婦女盡管肌瘤變小,數(shù)目減少,但子宮肌瘤的患病率并不低于絕經(jīng)前。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健康體檢中50歲以后的人數(shù)比例偏低,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有待更大的樣本來證實。附件囊腫、宮頸囊腫在40~49歲組檢出率最高(5.74%、7.77%),各年齡組有顯著差異(P
在8695例婦女中,42.79%的婦女使用宮內(nèi)節(jié)育器,說明使用節(jié)育器避孕是目前克拉瑪依市婦女避孕的主要方式。節(jié)育器異常者94例,占全部使用節(jié)育器人數(shù)的2.53%,節(jié)育器異常中節(jié)育器低置所占比例最高(92.8%)。在1126例子宮肌瘤者中,放置節(jié)育器者499人,占44.32%。宮內(nèi)節(jié)育器是否可誘發(fā)子宮肌瘤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3.2B超在已婚婦女婦科疾病檢查中的價值
宮外孕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產(chǎn)科急癥之一,起病急、發(fā)展迅速,及早做出診斷能減輕患者痛苦,挽救其生命。經(jīng)陰道B超檢查使盆腔聲像圖更加清晰,且不受腸管氣體多重反射的影響,無需膀胱充盈,診斷方便,快捷準確,能及時為臨床診斷和確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jù)。早期診斷宮外孕,特別是輸卵管妊娠未破裂前確診,可最大限度地縮小輸卵管損傷程度,由于臨床上血HCG不能立即報告,而尿HCG又不能定量且敏感性較血HCG低,所以陰道B超作為宮外孕的輔助診斷尤為重要,但陰道B超也有其局限性,應密切結(jié)合臨床病史和體征,以及聲像圖特征認真加以鑒別。
3.2.1宮內(nèi)殘留物是藥流、人流、產(chǎn)后的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聲像圖見宮腔線分離,宮腔內(nèi)可見不均質(zhì)稍強回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與子宮內(nèi)膜線狀強回聲光帶有分界,宮內(nèi)多伴有少量液性暗區(qū)。胎物殘留宮內(nèi)可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引起陰道流血并發(fā)感染,甚致導致絨癌的發(fā)生,及時正確診斷,可指導臨床早期治療,對藥流患者服藥后遲遲未見絨毛排出者,或藥流、人流、產(chǎn)后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者,均應行B超檢查,以確定是否為胎物殘留。早期診斷,及時清宮止血,縮短病程,以預防繼發(fā)感染。
3.2.2子宮畸形有多種表現(xiàn),最常見的有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單角子宮,不同類型的子宮畸形各有其圖像特征,需注意與正常子宮加以鑒別。由于陰道B超掃查時使用高頻率的陰道探頭,而且緊貼待掃查的子宮,使子宮形態(tài)、宮內(nèi)膜結(jié)構較腹部B超顯示更為清楚,能更加正確地診斷子宮的發(fā)育異常。子宮異常的診斷有利于指導不孕治療和指導懷孕婦女的孕期監(jiān)護,避免流產(chǎn)、早產(chǎn)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2.3經(jīng)陰道B超檢查對子宮內(nèi)膜癌的早期診斷、肌層浸潤程度和判斷臨床分期及確定治療方案有較大價值,其早、中、晚期子宮及內(nèi)膜均有較顯著的變化和血流頻譜改變,有報道診斷符合率為88%,肌層浸潤符合率大于90%,明顯高于腹部B超檢查。
3.2.4陰道B超檢查對子宮肌瘤、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節(jié)育環(huán)移位、異位,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等診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因其分辨率高,圖像顯示更清晰,由于其可重復性,可以動態(tài)監(jiān)測治療效果,而且經(jīng)濟實用、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性,患者容易接受。
4結(jié)語
上述的問題是各種婦產(chǎn)科疾病和計生服務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快速、方便、準確的檢查診斷是防治疾病、搞好計生工作的重要措施。在農(nóng)村基層醫(yī)院開展陰道B超檢查項目不失為一種農(nóng)村婦產(chǎn)科常見病和計劃生育指導服務檢查診斷的好方法,為婦產(chǎn)科常見病的快速準確診斷提供了一條新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陰道B超探頭的局限性,部位較高的病變,如畸胎瘤、巧克力囊腫、巨大卵巢囊腫等經(jīng)陰道B超檢查有時不能完全覆蓋,這時要配合腹部B超檢查,以便全面了解病灶情況,避免誤診、漏診。
參考文獻
[1] 叢清玉,叢日娥.4112例婦女病普查超聲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2,17(11):701.
[2] 楊曉玲,徐世蘭,段素華.543例女職工婦科體檢結(jié)果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0,7:629.
[3] Cramer SF,Patel A.The frequency of uterine leiomyomas.Am J ClinPatho,l,1990,94(4):435~438.
[4] 曹澤毅.中華婦產(chǎn)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98-
關鍵詞:《林黛玉進賈府》 哭 笑
在賈府中,上至賈母,下至丫鬟,對于林黛玉的到來,都表現(xiàn)出了一種共同的表情――笑。在多達25次的“笑”中,有林黛玉的笑,這是凄楚謹慎的笑;有王熙鳳的笑,這是放縱潑辣的笑;有賈母的笑,這是喜悅滿足的笑;有王夫人的笑,這是討好可心的笑;有邢夫人的笑,這是仁慈隨和的笑;有賈寶玉的笑,這是發(fā)自肺腑、真誠自然的笑;有探春的笑,這是對賈寶玉杜撰會意的笑;有丫鬟的笑,這是附和應酬的笑。不同身份、不同輩分的人都笑了,林林總總。作者或濃墨重彩,或輕描淡寫,或先“笑”奪人,或反復亮“笑”。笑,反映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凸顯了人物微妙的感情變化。
文中林黛玉笑得最多,但她的笑是裝出來的。母親去世,父親別離,自己寄人籬下,又加上初到陌生處,她怎能不“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怎能不陪笑?一個“笑”字,寄寓了林黛玉多少的苦楚酸痛,這是她細心多慮、小心謹慎的性格的典型體現(xiàn)。王熙鳳的笑最令人害怕:笑無顧忌,說明她地位特殊;或笑或悲,說明她工于心計,善于見風使舵。賈母開口帶笑,固然是內(nèi)心喜悅滿足,但笑后又悲,也不無虛假成分。王夫人、邢夫人都是以笑作為交際的手段處理好與長輩、晚輩的關系,說明她們心存仁慈,為人寬厚隨和。賈寶玉的笑,反映出他無拘無束。探春的笑,說明她性格直率。一“笑”足傳情……這25次笑,使我們對賈府產(chǎn)生了一個總的印象:禮儀之府。但結(jié)合人物的言行細細品味,又可清楚地看出,他們的笑并非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笑。透過這一次次笑,我們又看到了賈府的另一面:虛偽之府。在這些笑的背后,隱藏著許許多多讓人笑不起來的內(nèi)容。再聯(lián)系課文中所描寫的“榮禧堂”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表面的繁榮與一團和氣,正預示著賈府日后不可避免的衰落、不可捉摸的紅樓一夢!
課文著力寫“笑”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哭”。文中有6次寫到“哭”:林黛玉拜見賈母,賈母將她“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接著“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再后來說到傷心處,賈母“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一次會面,4次提到哭。王熙鳳見了黛玉,也沒忘了“用帕拭淚”――哭了一回。最后一次是寶玉因林黛玉無玉而狠命摔玉,且生氣哭成“滿面淚痕”。
【關鍵詞】 甲地孕酮
【摘要】 目的 觀察甲地孕酮(MA)在腫瘤化療期間及化療后,對食欲、進食況、體重以及全身情況的輔助作用。方法 觀察29例化療加甲地孕酮輔助治療患者與27例單化療患者治療期間及化療后,食欲、食量、體重變化以及全身情況變化比較。結(jié)果 治療后MA+化療組79.3%食量增加,55.2%體重增加,KPS評分增加>10分占75.9%。單化療組11.1%食量增加,7.4%體重增加,KPS評分增加>10分占14.8%,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jié)論 甲地孕酮輔助腫瘤化療作用明顯,有提高食欲,降低化療胃腸道反應,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作用。
【關鍵詞】 甲地孕酮;腫瘤;聯(lián)合化療;生活質(zhì)量
腫瘤化療患者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并引起食欲減退,食量降低,體重相應減低,最終導致全身狀況衰竭。甲地孕酮(MA)作為激素類藥,可以明顯提高食欲,增加體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現(xiàn)將我科29例化療加甲地孕酮輔助治療患者的臨床觀察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中晚期癌癥患者56例,治療組29例,對照組27例。治療組:男9例,女20例,年齡32~73歲,平均52歲,其中乳腺癌15例,胃癌6例,大腸癌8例;對照組:男8例,女19例,年齡35~71歲,平均54歲,其中乳腺癌13例,胃癌5例,大腸癌9例。所有病例均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均無心、肝、腎功能不全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1.2 方法 對照組化療方案:乳腺癌為CAF方案,環(huán)磷酰胺(CTX)+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或TA方案,紫杉醇(PTX)+ADM;胃癌、大腸癌均用奧沙利鉑(L-OHP)+5-FU/醛氫葉酸(LV),4周為1個周期,至少化療2個周期;治療組化療方案同對照組,化療開始即服用MA 160mg,2次/d。
1.3 療效評定 記錄化療前后食欲、食量、Karnofsky活動量表(KPS)評分。食量評定標準[1]:(1)增加:每日進食量增加≥100g;(2)無變化:日進食變化<100g;(3)減少:日進食減少≥100g。治療后KPS積分變化:(1)增加:增加≥10分;(2)不變:變化<10分;(3)下降:下降≥10分。觀察甲地孕酮的不良反應,如陰道出血、血糖水平升高、血栓性靜脈炎等。
2 結(jié)果
2.1 食欲情況 大部分患者在服用甲地孕酮第3天后,食量開始增加。治療組食量增加23例,占79.3%(23/29),減少2例,無變化4例;對照組食量增加3例,占11.1%(3/27),減少15例,無變化9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2 體重情況 治療組用藥后(4~6周)體重增加16例,占55.2%(16/29),減少4例,無變化9例;對照組體重增加2例,占7.4%(2/27),減少17例,無變化8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3 KPS評分 治療組KPS評分增高22例,占75.9%(22/29),減少3例,無變化4例;對照組KPS評分增高4例,占14.8%(4/27),減少11例,無變化12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4 甲地孕酮不良反應 治療組20例女性患者,其中有2例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1例出現(xiàn)顏面、下肢輕度水腫,1例血糖水平升高,2例轉(zhuǎn)氨酶水平輕度升高,無血栓性靜脈炎及栓塞者。
3 討論
隨著各種癌癥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日益受到重視。食欲減退、體重下降和惡病質(zhì)是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甲地孕酮對改善上述癥狀有明顯作用。甲地孕酮是治療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前列腺癌的內(nèi)分泌治療藥物,利用其副作用來改善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目前的機制是,體重增加的大部分是脂肪儲存,而不是肌肉組織的增加。對癌癥患者來講,造成熱量損失、體質(zhì)虛弱的主要原因是脂肪損失,脂肪組織增加的同時亦增加體力活動的潛力,進而也可觀察到肌肉組織的增加[2]。本文觀察結(jié)果顯示,化療并用甲地孕酮組79.3%食量增加,55.2%體重增加,KPS評分增加>10分占75.9%。而單化療組11.1%食量增加,7.4%體重增加,KPS評分增加>10分占14.8%,兩組在食量變化、體重變化、全身情況變化方面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顯示本藥可以減少化療胃腸道反應,使食欲增加、體重增加、自覺癥狀好轉(zhuǎn),增加對化療的耐受力。
此外,多數(shù)學者認為MA可抑制干細胞的有絲分裂活性及分化,使這些細胞處于靜止的G0期,故可保護它們免受抗癌藥的攻擊[3]。亦有學者認為加用MA可使外周粒細胞數(shù)增加,骨髓內(nèi)粒細胞進入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象保持正常,減輕了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強了化療的耐受性。因而可使化療按計劃進行,對患者的治療有益。
【參考文獻】
1 李京,黎杏群,李家邦,等.扶正保真湯對放、化療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24(3):23-25.
一、黛玉一進賈府,展現(xiàn)在她眼前的是一條繁華的街道:“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寧國府的建筑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大”字:兩個大石獅子,三門獸頭大門,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典型地再現(xiàn)了上流社會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寧國府的建筑外觀是如此的宏偉壯麗,榮國府室內(nèi)建筑及其布局更是“軒峻壯麗”。榮禧堂的五間大正房,作者極盡描寫之能事。“榮禧堂”三字是皇帝御筆親書,室內(nèi)的擺設豪華尊貴:大紫檀雕螭案,青綠銅鼎……楠木椅以及鑲著鏨銀字跡的烏木對聯(lián)。榮禧堂是賈府朝拜先祖接待來賓的地方,也是賈家的議事廳,該是賈府最豪華最體面的地方,所以更能顯示主人尊貴的社會地位以及榮華富貴的來源,也表達了賈家對君王的忠誠(匾是“赤金九龍青地大匾”,耳房休息處都是“金錢蟒”飾品)。如此貴族豪門氣派,奢侈的陳設享用,使我們對這個日漸沒落的封建貴族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二、課文節(jié)選部分對賈母、賈赦、賈政的住處描寫重點突出,詳細得當,并且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的身份、地位、個性以及愛好追求。賈母是榮府的頂尖人物,賈母住處布局十分講究,既莊嚴肅穆,又極具貴族氣質(zhì)。所住的正房大院,設置了一個垂花門,兩邊抄手游廊和一個安放著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式鸚鵡、畫眉等鳥雀。賈府的“太上老君”所追求的就是人間榮華富貴。
賈政的住處也是作者描寫的重點。他住在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緊挨著正室榮禧堂。作者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對榮禧堂和三間耳房的建筑與陳設作了細致的描繪:有皇帝的御筆,有權貴的手書,有古董,有奇珍,吃穿用等極為奢華。賈政為什么會住在榮禧堂旁邊?因為他是賈家在政治和事業(yè)上的繼承人,以便接待來賓和主持家庭儀事,所以說,賈政住處的描寫充分顯示了賈政的家庭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充分表達了賈政作為賈府繼承人對仕途的強烈愿望和追求。
先來看王熙鳳初見林黛玉時的一連串問話:
(王熙鳳)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nèi)バ!?/p>
這段描寫只有王熙鳳問的話,卻沒有應答的話,而這種有問無答的描寫實在耐人尋味。我們從王熙鳳拉著黛玉問長問短,又詢問下人對黛玉的安置情況的一串問題中可以看出:第一,她是個急脾氣;第二,她在老祖宗面前可以連珠炮般地說話提問,也是份兒、格兒;第三,她通過關心他人顯示自己的能耐;第四,她極盡討好老祖宗之能事,雖是對林黛玉的關心,但更多的是在走過場。對王熙鳳來說,她只是逢場作戲,她并不需要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所以作者在描寫時只寫王熙鳳問的話,卻沒有描寫應答的話。可以說,由于曹雪芹精湛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王熙鳳的每一句話,幾乎都顯示了她性格的多個側(cè)面。
再來看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的一段對話描寫: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寶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兩個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黛玉道:“無字。”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探春便問何出。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fā)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 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這段語言描寫中有問有答,其中的人物對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賈寶玉正式出場后,在黛玉看來寶玉卻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天然一段,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而且黛玉眼中的這個寶玉,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憊懶與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產(chǎn)生了親切感,使她“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而寶玉也是早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用情人的眼光感到黛玉與眾不同:雖是體弱多病,但更是美貌多情。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寶黛初會雙方便都感到似曾相識,心靈息息相通,兩人都產(chǎn)生了一種相互熟識的心靈感應,兩人對話中一問一答,表現(xiàn)了兩人在感情上的默契,這里沒有虛情假意的應酬,寶玉是真心發(fā)問,寶玉的語言中流露出對黛玉的獨特好感甚至有幾分愛意。由于他對黛玉的認同和趨向,恨不得自己的裝束打扮也能與黛玉一樣,因此當問及黛玉沒有玉時,自己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
這段人物語言描寫中展現(xiàn)了寶玉與黛玉奇異的互相廝認的過程,雖然也有意地渲染著那三生石畔還淚債的神秘色彩,以掩護它與黛玉的叛逆性的思想內(nèi)容,但這種布局和氛圍的渲染,卻密切地聯(lián)系著小說中心情節(jié)的發(fā)展線索。盡管它也在某些側(cè)面上展示了賈寶玉的某些性格特點,而它顯然又完全不同于王熙鳳出場的全面展開人物性格的寫法,它的重點是在為寶黛愛情創(chuàng)造一個純真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為后來兩人愛情的發(fā)展張本。
【關鍵詞】 超聲檢查;中醫(yī)婦科;診斷與治療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了2009―2011年,由中醫(yī)科申請的婦科超聲檢查193例,年齡在16-50歲之間。1.2儀器
百勝DU-4彩色多普勒超聲儀1.3方法
囑患者適當充盈膀胱后,將探頭置于下腹部,掃查按一定的順序,一般先采用縱切面,以子宮矢狀面為中心,探頭緩慢向兩側(cè)滑行,通常情況下子宮在盆腔內(nèi)稍偏左或稍偏右,古標準斷面縱切時探頭應稍左斜或右斜,這樣才能顯示子宮的真正最大縱斷面;然后改為橫切面掃查,其標準斷面為宮體部最寬處,與縱徑垂直;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平行連續(xù)掃查;掃查范圍要廣,掃至雙唇卵巢外上方;必要時可適當加壓掃查。2 結(jié)果
這193例婦科病患者中,因月經(jīng)不調(diào)做婦科B超檢查者98例,不孕不育者(監(jiān)測卵泡)23例,不全流產(chǎn)者33例,子宮肌瘤者39例3 討論
通過對上述病例的超聲檢查,筆者總結(jié)歸納了以下幾點:
(1) 可作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患者的常規(guī)檢查。閉經(jīng)患者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多屬氣滯血瘀,往往用活血化瘀進行治療,雖然有些內(nèi)膜增生較厚者可能會來月經(jīng),但往往療效不佳。
經(jīng)用B超檢查后,發(fā)現(xiàn)閉經(jīng)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雖然幾個月不來月經(jīng),但卵泡在1.2 cm以上。此時治療應促卵泡繼續(xù)發(fā)育,多用補腎活血法,1周后若B超顯示卵泡大至1.8 cm時可用活血行氣促排卵,排卵后10余天,月經(jīng)多能來潮。②卵巢囊腫:筆者發(fā)現(xiàn)卵巢囊腫雖然有些是生理性的,但需要通過B超檢查來確定囊腫的數(shù)量、大小,采取相應的中醫(yī)辨證治法較為合理。③卵泡一直不大或只有小卵泡,閉經(jīng)2個月以上如B超顯示卵泡在1.0 cm以下,往往說明卵巢功能不佳,卵泡發(fā)育不良,此時多用補腎活血行氣等方藥促使卵泡發(fā)育。如0.5 cm左右的卵泡大于10個,說明此病即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可用補腎活血、清肝活血等法治療,一旦B超檢測卵泡增大并且排出,表明治療成功。④無排卵,或雖有2個以上大卵泡卻難以排出,以致子宮內(nèi)膜增生。此時治療應以涼血清經(jīng)、縮宮脫膜為法,使子宮收縮加強內(nèi)膜脫落,以減少出血量,以后治療當以促排卵為要。⑤卵巢無卵泡而縮小(早衰),治療則當補脾滋腎、活血行氣。如治療后有卵泡發(fā)育,說明卵巢功能已在恢復。
(2) 可以檢驗用藥療效
B超檢查除卵泡監(jiān)測外,其他益處有:
①如閉經(jīng)患者經(jīng)治療1周后B超檢查卵泡仍不發(fā)育,說明辨證立法不對或用藥需增減,故用中藥治療1周后,B超測卵泡若沒有變化,即說明需要改方。②卵巢囊腫在服藥后1周內(nèi)如果未縮小或消失,或繼續(xù)增大,則說明藥方無效,需改變治法和方藥。③確診早孕,一般超過月經(jīng)周期2周后 ,B超檢查胚囊在子宮內(nèi)即可排除宮外孕。④B超檢查還可決定用藥天數(shù),一般處方多為7 d,但如療效顯著,用藥2~3 d即可;以往一直無排卵者,可活血行氣促排卵,并觀察基礎體溫情況及B超檢查,看卵泡是否排出,如已排卵即可停藥。中藥治療后的遠期療效可通過排卵次數(shù)判斷。此外,當患者看到治療后B超顯示卵泡增大或排卵,或基礎體溫升高,往往會對治療充滿信心,肝氣條達也可使氣血通達,有利于卵泡發(fā)育及排卵,從根本上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⑤對于子宮肌瘤的患者,B超檢查的正確率在90%以上。不僅能較準確測量子宮大小、肌瘤大小,而且能通過多方位、多斷面檢查確定其部位、數(shù)量、與正常子宮組織的關系。子宮肌瘤在中醫(yī)中認為是氣滯、血瘀、寒凝、痰濕等原因造成,一般采用活血化瘀,軟堅通絡的方式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可采用B超了解肌瘤的變化以便隨證加減。⑥對于流產(chǎn)不全的患者,再次行刮宮術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增加子宮的損傷。若用中醫(yī)療法,可減少患者的痛苦,中醫(yī)認為流產(chǎn)不全是瘀滯不下,可采取活血化瘀的辯證療法。如中醫(yī)治療不成功,患者的宮頸在服藥的過程中已經(jīng)變的柔軟,對于最終的清宮術有很大的幫助。
(3) 可幫助診斷,提供用藥依據(jù)
【關鍵詞】 中醫(yī)抗癌扶正法; 惡性腫瘤; 臨床價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 of TCM anticancer and strengthening vital energy method.Method:10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Shenmai injection and Hua Chan Su injection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clinical symptoms remission rate and KPS scor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cancer and strengthening vital energy method; Malignant tumor; Clinical value
現(xiàn)階段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重大疾病[1]。由于惡性腫瘤在發(fā)病的過程中具有隱匿性,在診斷的過程中很難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者發(fā)現(xiàn)該疾病時已經(jīng)到了晚期[2],因此失去了治療的最好時期,對腫瘤細胞的擴散很難進行有效控制[3]。通常情況下,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體質(zhì)較為虛弱,難以耐受放化療以及手術治療[4]。研究顯示,中醫(yī)抗癌扶正法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能夠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5]。為了研究中醫(yī)抗癌扶正法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價值,本研究以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對比性研究,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00例惡性腫瘤患者,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2~76歲,平均(60.8±7.5)歲;5例胰腺癌,4例卵巢癌,6例乳腺癌,8例大腸癌,5例肝癌,10例肺癌,12例胃癌。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3~77歲,平均(60.9±7.6)歲;4例胰腺癌,6例卵巢癌,
5例乳腺癌,9例大腸癌,6例肝癌,10例肺癌,10例胃癌。該研究已經(jīng)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年齡42~77歲者;自愿接受研究者;符合惡性腫瘤相關診斷標準者;屬于Ⅱ~Ⅲ期,臨床評定不能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者;惡性腫瘤中晚期者;估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者。排除標準:妊娠者;有嚴重精神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參麥注射液與華蟾素注射液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給予患者
20 mL華蟾素注射液與250 mL濃度為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1個療程為2個星期;靜脈滴注50 mL參麥注射液2次/d,1個治療療程為2個星期。患者治療4個星期之后停止用藥1個星期,共治療2個療程,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1)以WHO對實體瘤的療效判定標準為依據(jù),將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NC)以及進展(PD)4個標準[6-7]。CR: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腫瘤細胞徹底消失,各種臨床癥狀也消失,這種狀況時間在4個星期以上;PR: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腫瘤細胞消失一半以上,并且腫瘤細胞沒有出現(xiàn)新的轉(zhuǎn)移,這種狀況時間至少為4個星期;NC: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腫瘤細胞減少一半以下,或者腫瘤細胞的擴散小于25%,腫瘤細胞沒有出現(xiàn)新的轉(zhuǎn)移,這種狀況時間在4個星期以上;PD:經(jīng)過治療后,有新的轉(zhuǎn)移病灶出現(xiàn),或者腫瘤細胞在原有的基礎上擴散25%以上。總有效=CR+PR+NC。(2)以《中醫(yī)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癥候積分法對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進行評分,其中3分為重度,2分為中度,輕度為1分,無癥狀為0分[8]。然后再根據(jù)患者的中醫(yī)癥候積分,將臨床治療效果評為治愈、顯效、有效與無效4個標準。治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中醫(yī)癥候積分為0分;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中醫(yī)癥候積分為相對于治療前減少了2/3以上;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中醫(yī)癥候積分為相對于治療前減少了1/3~2/3;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中醫(yī)癥候積分為相對于治療前減少了1/3以下。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3)以KPS評分標準為依據(jù),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定,并將其評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9-10]。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KPS評分增長了20分以上;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KPS評分增長了10分以上;無效:相對于治療前,患者的KPS評分沒有發(fā)生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總有效率為40.0%,對照組為18.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無效為5例,比對照組少20例。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KPS評分比較 觀察組KPS評分無效為6例,比對照組少24例。觀察組KPS評分總有效率為88.0%,高于對照組的4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研究顯示,近年來腫瘤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的趨勢,該疾病對人類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11]。現(xiàn)階段常用的癌癥治療方法為手術、分子靶向治療以及化療,我國中醫(yī)將癌癥的治療目標定為“扶正抑癌”,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12]。華蟾素注射液是通過將中華大蟾蜍的表皮陰干之后,然后再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作而成的一種針劑[13]。我國中醫(yī)典籍《中華本草》對蟾蜍的功效進行了記載,認為其具有殺蟲消疳、利水消積與散結(jié)解毒的功效[14],并且其中記載了該藥物在癌癥的治療上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夠用來治療膀胱癌、肝癌、胃癌以及食管癌等[15]。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示,腫瘤細胞中存在的核糖核酸以及脫氧核糖核酸能夠被華蟾素有效破壞掉,它對腫瘤細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其次,它還能夠促使腫瘤細胞凋亡,對腫瘤細胞基因的表達形成阻礙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17]。參麥注射是由麥冬與人參提取而成的,它具有固本扶正、生津滋陰以及補益元氣的功效[18]。該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能夠?qū)⒛[瘤細胞中的堿性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與增殖細胞核抗原基因的表達有效降低,最終阻礙腫瘤細胞的轉(zhuǎn)移,對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進行有效控制[19-20]。
本研究通過對本院10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臨床癥狀緩解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KPS評分總有效率也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中醫(yī)抗癌扶正法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價值顯著[21-22],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的各種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田沛榮,張偉濤,徐智,等.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診斷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34(10):2627-2631.
[2]賀宇彤,梁迪,李道娟,等.河北省2011年惡性腫瘤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8):846-851.
[3]林洪生,劉杰,王碩,等.關于構建中醫(yī)惡性腫瘤療效評價體系的思路和問題[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1):1-5.
[4]許玲,李和根,王中奇,等.聚焦重大疑難疾病,提高中醫(yī)藥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國家中醫(yī)臨床研究基地(惡性腫瘤)建設[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3,15(5):1100-1107.
[5]李俊,黃曉穎,鄒獻章,等.中醫(yī)扶正、西醫(yī)攻邪綜合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6(3):529-530.
[6]劉傳波,何佩珊,左明煥,等.惡性腫瘤外治法的中醫(yī)認識和新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43(6):85-86.
[7]侯黎莉,袁雪萍,郁秋華,等.中醫(yī)情志護理對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疼痛的干預效果[J].護理雜志,2012,29(1):4-6.
[8]褚松齡,林蓉燕,張前進,等.四物湯對惡性腫瘤放化療后血虛證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6):435-438.
[9]]李叢煌,花寶金,林洪生,等.中醫(yī)惡性腫瘤療效評價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C].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中青年學術研討會暨福建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究院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96-101.
[10]陶國水,查名寶,孔令晶,等.調(diào)治惡性腫瘤膏方的組方要點與組方原則探析[J].中醫(yī)雜志,2014,55(8):654-656.
[11]王小明,劉蘇,吳曉峰,等.淺談惡性腫瘤的中醫(yī)發(fā)病機理與治療方法[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1):146-147.
[12]丁沛,羅宏偉,孟祥林,等.過繼免疫聯(lián)合扶正固本療法對腫瘤患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8(8):825-828.
[13]周雍明.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對肺惡性腫瘤氣陰兩虛證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32):3969-3972.
[14]李曉峰,林禾禧,黃偉賢,等.惡性腫瘤患者血清載脂蛋白A1、B100水平與中醫(yī)虛實辨證關系初探[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1,7(8):9-11.
[15]曾普華,王文波,吳玉華,等.中醫(yī)情志疏導療法對惡性腫瘤負性情緒干預模式探討[C].2013年全國中醫(yī)腫瘤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588-592.
[16]馬純政.中藥逆轉(zhuǎn)惡性腫瘤多藥耐藥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yī),2015,11(7):84-86.
[17]何佩珊.中醫(yī)扶正法治療肺癌的臨床進展[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15,22(2):55-57.
[18]方秀蘭.扶正抗癌方治療惡性腫瘤術后33例[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5,24(7):37-38.
[19]賈文娟,田菲,蔡剛強.扶正法結(jié)合腹腔化療對惡性腹水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5,19(6):1046-1048.
[20]游約章.扶正抗癌膠囊治療晚期惡性腫瘤[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8(2):17.
[關I詞] 腫瘤;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1(c)-013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mor.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90 cases of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anesthesia,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anesthesia, compared 2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various cardiovascular indexes and eye opening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Results At the moment, 2 groups of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n time(5.1±4.1) min, extubation time (9.0 ± 4.2) min, are shor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of patients (10.1 ± 4.8),(14.8 ± 4.6) mi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Tumor; Remifentanil; Sevoflurane; Anesthesia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老年腫瘤患者越來越多[1]。因為老年患者的生理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其手術耐受程度明顯低于中青年患者,因此,手術麻醉質(zhì)量與安全性對手術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七氟烷作為一種新型吸入性物,對患者的刺激性非常小,同時,瑞芬太尼也具有消除快速、效果良好的特點,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2-3]。為了進一步探討瑞芬太尼復合七氟烷靶控輸注的臨床麻醉價值,該文主要對該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手術治療的90例老年腫瘤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手術治療的90例老年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先后順序分為2組,即參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參照組中,女患者21例,男患者24例;最小年齡是60歲,最大年齡是83歲,平均為(71.5±2.9)歲;最小體質(zhì)量是54 kg,最大體質(zhì)量是75 kg,平均為(62.1±5.1)kg;最矮身高是145 cm,最高身高是178 cm,平均為(160.5±10.3)cm。研究組中,女患者19例,男患者26例;最小年齡是62歲,最大年齡是85歲,平均為(72.4±3.5)歲;最小體質(zhì)量是53 kg,最大體質(zhì)量是73 kg,平均為(61.8±5.2)kg;最矮身高是143 cm,最高身高是179 cm,平均為(160.7±10.1)cm。對患者上述資料展開統(tǒng)計分析可知,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4]:①確診為腫瘤患者;②年齡不低于60歲;③無心、肝、腎等嚴重疾病;④身體條件良好,可接受手術治療;⑤未長期服用止痛類藥物;⑥無麻醉禁忌證;⑦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5]:①合并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②伴有精神病史及老年癡呆癥者;③存在聽力、視力障礙者;④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1.3.1 術前處理 術前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且在術前0.5 h給予1 mg長托寧(國藥準字H20020606)靜脈輸注,于橈動脈穿刺置管,之后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予以監(jiān)測BP、HR、SPO2。
1.3.2 麻醉誘導 給予患者面罩吸氧5 min,之后予以麻醉誘導。2組患者的麻醉誘導方式相同,均為靶控輸注,即靜脈注射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153019 )2 mg,血漿靶濃度為3 ng/mL的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30200),3 μg/mL的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30115)。靜注過程中,呼喊患者姓名、推拉患者,如果未給予回應,可注射順阿曲庫胺10 mg。在患者肌肉松弛之后,給予氣管插管,之后進行麻醉機通氣,呼吸頻率12次/min,吸呼比1:2,潮氣量10 mL/kg。
1.3.3 麻醉維持 在完成麻醉誘導之后,研究組停止丙泊酚注,給予七氟烷(國藥準字 01727H020)吸入,確保呼氣末七氟烷濃度在0.4~1.0 MAC之間。參照組依然保持瑞芬太尼靶控3 ng/mL。在切皮前,2組患者均給予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03688)靜脈注射,劑量1 μg/kg,手術中,按需給予順阿曲庫胺松弛肌肉,劑量0.05 mg/kg。于手術結(jié)束前30 min停用順阿曲庫胺,縫合腹膜后,給予芬太尼靜脈注射,劑量1 μg/kg,同時減少七氟烷、丙泊酚劑量。完成手術后,停用所有物,同時增加研究組氧流量、通氣量。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麻醉誘導前(T0)、切皮時(T1)、手術結(jié)束后(T2)、拔管時(T3)的SBP(收縮壓)、DBP(舒張壓)、MAP(平均動脈壓)、RPP(二重指數(shù))、HR(心率)水平,同時記錄2組患者SBP、DBP、MAP、RPP、HR水平的最大值、最小值。此外,記錄比較2組患者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
1.5 統(tǒng)計方法
向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導入2組患者的觀察數(shù)據(jù),用(x±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并對數(shù)據(jù)予以t檢驗,P
2 結(jié)果
2.1 對2組患者的心血管指標情況予以比較
與T0基礎值相比,2組患者在T1、T2、最大值、最小值時SBP、MA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T1、T2、T3、最大值、最小值時DB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2組患者的睜眼時間與拔管時間進行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均要短于參照組患者,2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癥狀,并且伴有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害的發(fā)生,藥效清除效果不理想,易延長患者蘇醒時間[6]。所以,必須重視麻醉管理,穩(wěn)定患者血流動力學,以免出現(xiàn)劇烈的血壓、心率變化。瑞芬太尼的鎮(zhèn)痛效果非常好,起效快速,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七氟烷屬于吸入性物,具有可調(diào)控麻醉深度、蘇醒快、刺激小等優(yōu)勢,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有關文獻報道[7],瑞芬太尼能夠強化七氟烷麻醉效果,減小最低肺泡有效濃度,且七氟烷還可以和肌肉松弛劑、鎮(zhèn)痛藥物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
該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T0基礎值相比,2組患者在T1、T2、最大值、最小值時SBP、MA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T1、T2、T3、最大值、最小值時DB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jié)果與熊章榮等人[8]的研究報道十分相似,由此說明,在老年腫瘤患者臨床麻醉中,瑞芬太尼復合七氟烷靶控輸注的效果與丙泊酚復合七氟烷靶控輸注的效果無差異,均可推廣應用。此外,該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分別為(5.1±4.1)、(9.0±4.2)min,均要短于參照組患者的(10.1±4.8)、(14.8±4.6)min,2組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在老年腫瘤患者臨床麻醉中應用瑞芬太尼復合七氟烷靶控輸注的效果與丙泊酚復合七氟烷靶控輸注的效果無差異,但前者清醒速度更快,拔管時間更短,應結(jié)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麻醉方式,以此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尉明洋.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靶控輸注在老年腫瘤患者麻醉中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2] 李培生.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在老年腫瘤患者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6,13(1):21.
[3] 丁娟,譚志明.瑞芬太尼復合七氟烷或異氟烷麻醉在老年胃癌根治術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6):567-570.
[4] 李剛,韓靜,劉毅,等.三種全麻維持方法對老年患者血流動力學和蘇醒質(zhì)量影響的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1,17(3):102-103.
[5] 張英,綦欣竹,劉慶,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對不同年齡組消化道腫瘤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1):67-70.
[6] 高國福.瑞芬太尼在老年惡性腫瘤伴高血壓患者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8(4):356-357.
[7] 顧永輝,阮林,黃冰,等.丙泊酚聯(lián)合瑞芬太尼應用于老年腫瘤患者全麻誘導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3,26(4):187-188.
[8] 熊章榮,蔣燕,鄧永樂,等.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老年腫瘤患者的臨床評價[J].重慶醫(yī)學,2011, 40(3):266-268.
【關鍵詞】子宮切除術;陰道式;附件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71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761-02
子宮加附件切除術是婦科常見手術之一。通常認為子宮切除術對機體的損傷、干預及影響,自小至大是經(jīng)陰道―內(nèi)鏡―開腹[1]。經(jīng)陰道行子宮加附件切除術,先前認為陰道空間狹小,附件位置高、暴露困難、手術操作難度大而未能推廣應用。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的概念被引入婦科手術領域,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重新受到婦科醫(yī)生的重視。現(xiàn)將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行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116例總結(jié)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間在我院因子宮、附件良性病變行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116例為A組,年齡50~75歲,其中子宮肌瘤48例,功血19例,宮頸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宮頸CIN)Ⅰ~Ⅱ級28例,卵巢囊腫21例。有剖宮產(chǎn)史15例,子宮肌瘤剔除術史8例,附件手術史9例,闌尾手術史5例。術前婦檢及B超檢查子宮大小、活動度、陰道松弛度,排除子宮、宮頸、卵巢惡性病變。對合并內(nèi)科慢性疾病者,根據(jù)不同合并癥請相關科室會診,指導治療,減少手術風險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選擇有同樣手術指征的經(jīng)腹全子宮切除術加附件切除術109例為B組。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種、子宮大小情況基本相同,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見表1。表1 兩組患者的年齡、子宮大小和疾病種類比較(略)
1.2 手術方法
A組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手術操作要點:①導尿后用小“S”拉鉤及帶光源的陰道拉鉤拉開陰道壁。于宮頸陰道交界處黏膜下及膀胱宮頸間隙、直腸陰道間隙注射生理鹽水。用電刀沿宮頸黏膜分界處環(huán)行切開,上推膀胱及子宮后壁黏膜。打開膀胱腹膜反折及盆腹膜。分別逆行鉗夾、切斷、縫扎雙側(cè)子宮骶骨韌帶、主韌帶。②于宮頸峽部水平下橫斷切除部分宮頸組織。鉗夾、切斷、縫扎子宮動靜脈。將子宮從前穹窿翻出,用陰式子宮肌瘤鉗鉗夾宮底部牽拉子宮。鉗夾、切斷、縫扎子宮圓韌帶。向下牽拉子宮顯露骨盆漏斗韌帶。剪開骨盆漏斗韌帶腹膜,并將腹膜向上向外分離。用兩把長彎胸科鉗緊靠卵巢鉗夾卵巢動靜脈、切斷、縫扎血管殘端。③子宮過大取出困難時可先行肌瘤剜除、子宮對半切開、子宮分碎術縮小子宮體積后取出。卵巢囊腫較大者先行囊腫穿刺,抽液縮小后行附件切除術。④檢查各殘端無滲血,用2-0微喬線連續(xù)縫合陰道殘端。B組采取相同麻醉方式,取下腹部橫切口長8~10cm,按常規(guī)規(guī)范方法行全子宮加附件切除術。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A組116例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全部經(jīng)陰道完成,無一例中轉(zhuǎn)開腹,無一例盆腔臟器損傷,有1例術后陰道殘端出血,經(jīng)重新縫合、引流治愈。B組5例腹部傷口感染,經(jīng)二期縫合后治愈。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見表2。表2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略)
從表2中得出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與腹式手術比較具有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排氣早、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fā)癥少等結(jié)果。
3 討論
3.1 陰式子宮切除術需同時行附件切除術的處理體會
傳統(tǒng)陰式子宮切除術的禁忌證之一即是需同時切除附件者。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及手術器械的改良,大多數(shù)病例可經(jīng)陰道安全地切除附件[2]。術中使用帶光源的陰道拉鉤及小“S”拉鉤能順隨恥骨聯(lián)合的角度,容易伸入到間隙較小的恥骨聯(lián)合后上方,較好地暴露術野[3]。剪開骨盆漏斗韌帶腹膜并分離腹膜,使韌帶張力降低。用長彎胸科鉗緊靠卵巢鉗夾血管,使血管斷端保留足夠長度,不易滑脫又避免損傷輸尿管,降低手術風險。
3.2 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陰式子宮加附件切除術因其微創(chuàng)而具有不干擾腹腔、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腹部不留瘢痕、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陰式手術日益受到婦科醫(yī)師的重視,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尤其對年老及伴有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內(nèi)科合并癥,對開腹手術耐受性差、術后腹壁切口易發(fā)生感染或可能延期愈合者,陰式手術是一種理想的術式。從開展手術情況來看,經(jīng)陰道手術對特定選擇的婦科良性疾病而言,是一種安全、有價值的手術[4]。
3.3 陰式手術適應證選擇及注意事項
隨著手術者經(jīng)驗的積累、技術水平的提高及手術器械、麻醉方式的改良,有下腹部手術史、盆腔有粘連、子宮大于孕12周、附件囊腫等已非陰式手術的絕對禁忌證。由于陰式手術具有諸多優(yōu)點,使得手術適應證隨之拓寬。而有盆腔粘連、剖宮產(chǎn)史及大子宮、附件囊腫等患者,會增加手術難度及風險。術前需全面了解患者陰道寬松度、子宮體積、形態(tài)、肌瘤位置及盆腔粘連程度,嚴格掌握陰式子宮切除術的適應證,避免困難的陰式手術[5]。術中謹慎分離粘連,使解剖層次清晰,避免損傷膀胱、直腸及輸尿管等。無論采用何種術式應首先根據(jù)患者的自身情況及醫(yī)師掌握的手術技巧來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以真正達到微創(chuà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郎景和.推行微創(chuàng)觀念,發(fā)展微創(chuàng)外科[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7,23(8):577.
[2] 張靈武,楊會英.非脫垂陰式子宮全切術適應證的再探討[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8,30(3):325-326.
[3] 賴娟娟,林麗斌,黃美霞,等.“翻轉(zhuǎn)式”陰式全子宮切除術39例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10):1763-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