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護理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護理干預;計劃免疫;兒童家長;應用價值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92
在臨床護理中, 護理干預是一種基于科學理論, 在診斷的指引下, 依照事先準備的干預方式從而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活動[1]。相關護士能夠依據護理研究的成果、診斷的特點、患者功能康復的情況以及護理人員和患者自身的能力來確定護理干預的措施, 幫助患者達到預期的目標, 即恢復、促進和保持患者心理與生理的功能, 有效預防并發癥[2]。本次通過主要對計劃免疫兒童的家長進行護理干預進行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計劃免疫兒童的家長共200例, 在所有家長中有母親135例, 父親45例, (外)祖父母20例, 年齡最小19歲, 最大57歲, 平均年齡(25.98±9.2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 高中及以上50例, 大學本科及以上14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10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家長給予常規護理:就診時叮囑兒童家長疫苗接種前應注意的事宜;接診中告知家長正確抱住兒童的姿勢;接種后叮囑家長對孩子多加觀察, 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就醫。
1. 2. 2 實驗組 家長進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疫苗接種前教育:在家長帶領兒童休息與候診的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 耐心回復家長提出的問題, 消除家長的不安與顧慮, 進行健康教育宣教, 講解疫苗接種對兒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講明兒童免疫工作主要是預防麻疹、破傷風、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乙型肝炎以及結核病等傳染病, 接種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接種預防前日, 給孩子洗澡, 保證接種部位的衛生清潔;提前給兒童喂食, 忌空腹進行接種, 避免低血糖的發生。疫苗接種中教育:在接種中, 護理人員通過言語教育與師范教育結合的方式, 向家長示范抱住兒童進行疫苗接種的姿勢, 避免意外損傷, 示范一旦兒童接種后出現反應采取正確熱敷的方式與應注意的事項;指導家長進行體溫測量以及測量表的看法, 便于觀察兒童全身反應的情況;疫苗接種后教育:疫苗接種后的反應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護理人員指導兒童家長采取異常反應的處理措施。首先, 疫苗注射后, 指導家長使用無菌的棉簽在兒童接種部位輕輕按壓幾分鐘, 待不出血時拿開棉簽, 避免接種部位被揉搓, 告知兒童家長在觀察室觀察30 min, 確定無異常后即可離開。叮囑家長回家后繼續進行觀察, 1 d內勿給兒童洗澡。④健康教育講座:醫院定期開展有關疫苗接種教育的講座, 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提高家長的保健意識, 此外, 還可通過接種宣傳片的播放過, 讓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的制度、疫苗的類型以及預防接種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1. 3 評價標準 對患者滿意度進行相關評價, 滿意:對護理的過程與結果感到滿意;一般滿意:對護理的過程感到滿意, 但結果仍有待提高;不滿意:對護理的過程與結果都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家長其兒童接種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對照組家長中其兒童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 高于實驗組的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家長兒童疫苗接種成功率比較 實驗組100例兒童中, 成功接種疫苗98例, 成功率為98%;對照組成功接種疫苗94例, 成功率為94%,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家長對兒童計劃免疫工作的滿意情況比較 對照組100例家長中, 滿意53例, 一般滿意35例, 不滿意22例, 總滿意度為78%;實驗組100例家長中, 滿意78例, 一般滿意17例, 不滿意5例, 總滿意度為95%, 兩組家長對兒童計劃免疫工作的總滿意度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健康保健的意識也得到相對的提高, 尤其對兒童疫苗接種預防保健方面, 重視度越來越高, 計劃免疫是一種能夠有效減少兒童疾病、避免兒童死亡的一種直接性與經濟性措施[3-5], 也是反映其預防保健工作關鍵指標, 因此, 做好兒童計劃免疫的工作至關重要, 但在一些兒童免疫計劃開展的工作中, 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給兒童計劃免疫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為了使兒童免疫工作的質量能夠得到提高, 保證兒童的健康, 在其工作中, 護理指導工作的開展意義重大[6-8]。
通過本文的相關研究得知, 對照組家長其兒童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 高于實驗組的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本研究顯示, 應切實有效提高家長對預防接種的認識, 由于兒童自身的疾病免疫力偏低, 也就導致兒童經常會誘發一些疾病, 疫苗能蛺岣叨童自身防御水平, 但很多家長對預防接種缺乏認識, 甚至誤認為防御疫苗會對兒童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導致自身防御能力下降, 這種觀點也是當前影響兒童預防接種的主要原因[12-14]。實驗組家長在兒童預防接種上也更為重視, 并積極主動參與到兒童預防接種中, 為兒童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當然, 為了保證兒童預防接種的順利進行, 在接種前后必須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 避免斷針、暈針、心因性反應等臨床接種不良現象發生[15, 16]。
為了確保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的順利實施, 應結合實際完善接種過程中的護理操作規程, 例如在接種前需要完善兒童健康檔案, 對兒童的每一次預防接種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 對兒童的健康狀況跟蹤觀察。應不斷增強免疫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專業知識水平, 能夠熟練掌握各種預防以免的性質、禁忌證、注意事項等, 嚴格遵循操作原則, 確保兒童疫苗接種的有效性, 減少兒童患病率, 切實保證兒童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賀景云, 邱桂華, 萬桂榮, 等.家長健康教育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19):33-34.
[2] 劉延玲.實施護理干預前后兒童家長計劃免疫信息知曉率的調查分析.醫學信息, 2015(30):283-284.
[3] 盧艷萍.對兒童預防接種前后的護理干預.醫學信息, 2014(3):
363.
[4] 楊萍, 劉彬彬.優質護理服務在兒童預防接種門診中的應用體會.醫學信息, 2014(21):479.
[5] 譚云, 楊新華.兒童預防接種過程中護理干預路徑的探討.新疆醫學, 2015, 24(5):670-673.
[6] 袁居燕. 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體會. 健康必讀旬刊, 2013, 12(5):451-452.
[7] 曹巧林, 雷永革, 魏妮萍. 護理干預在社區小兒預防接種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29):3289-3290.
[8] 程紅梅. 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體會.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1):132-133.
[9] 王春霞, 莫楊. 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29):254.
[10] 張艷. 兒童預防接種的護理干預.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6, 10(3):255-256.
[11] 王風華. 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體會.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 21(14):64.
[12] 徐菊英, 楊玉英, 徐淑英, 等. 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 護士進修雜志, 2014(5):424-425.
[13] 閆紅梅. 護理指導在兒童計劃免疫接種中的重要性.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5(17):154.
[14] 張映旭, 曾茹英. 早期護理干預對提高嬰兒預防接種成效的作用. 護理研究, 2010, 24(22):2021-2023.
[關鍵詞]兒童;哮喘;衛生保健有效數據和信息系統;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b)-017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care effective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 (HEDIS) nursing model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with asthma.Methods One hundred asthmatic children visited our hospital due to asthma attack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odd or even number of outpatient service or hospitalizatio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research group,HEDIS for asthmatic children was adopted.The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sthma control,treatment compliance,self-management of health behavior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Children;Asthma;HEDIS;Nursing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T 淋巴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數據顯示,全球有3億人患有哮喘,其中兒童是哮喘患病的多發人群。大量研究C實,哮喘是一種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同時又明顯受環境因素、飲食、藥物等的影響[1]。哮喘反復發作率高,長期控制水平不佳,因此,系統的優質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衛生保健有效數據和信息系統(HEDIS)是美國的國家品質保證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NCQA)發行制定的衡量體系,是目前美國的一套衡量各個醫療保險計劃與醫院的醫療質量的國家標準。HEDIS由8大疾病領域的71個質量指標組成,主要是把重點放在慢性病的檢測和預防保健[2-3]。為提高哮喘兒童的生存質量,我院對50例哮喘兒童應用HEDIS系統護理模式實施護理,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因哮喘發作在我院兒科病房或門診就診的4~11歲兒童100例,將其按照就診或住院號單雙隨機分成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所有患兒均進行哮喘規范化治療,根據患兒病情予以吸入激素和(或)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排除離開無法繼續管理,患其他系統疾病及不愿意接受的家庭,最終順利完成傳統護理42例,HEDIS系統護理46例。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哮喘診斷標準[4]。
1.2 方法
調研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及家居情況,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研究組采用 HEDIS 系統護理模式[5]進行哮喘兒童的管理。HEDIS系統護理模式流程如下。①患兒:在就診時建立患者電子信息檔案,留下詳細家庭住址以及聯系方式,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日常照顧者、既往史、用藥史、活動耐受力、飲食、過敏史、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醫務人員給予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并錄入系統。②監護人:設計監測表格和計分卡,教授家長記錄哮喘日記,記錄每日用藥情況,通過細致觀察,把患兒每次哮喘發作的時間、地點、程度、持續時間、緩解措施以及發病當天的天氣變化、周圍環境等記錄下來,注意孩子當天的情緒變化,有無接觸化學物品,有無疲勞或劇烈運動以及其他特殊事件,從而逐步積累經驗,以便找出與哮喘發作有關的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提供明確目標表格和測試卡,讓其根據表格項目跟蹤記錄哮喘控制測試數據,藥物使用及日常活動情況。③護士:運用哮喘評價指標正確評估哮喘控制水平,監測用藥情況、霧化、肺功能[6]、活動受限度,初始化目標表格。緩解期通過家訪或信息平臺實時獲得患者病情控制狀況( 癥狀、PEF 等指標) ,根據獲得的患者信息定期及時給予患者反饋(調整治療措施等) ,提醒患者遵照醫囑,如患者連續出現病情惡化的征象,及時建議患者到醫院就診;每周進行一次電話隨訪,以及時了解患者哮喘控制情況;整理以上數據,將數據錄入系統。④系統:處理患者哮喘控制數據,重新設置新的目標表格,繼續給予健康宣教,分析匯總相關數據。傳統護理模式:包括用藥護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7]。
1.3 評價指標
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健康行為。②兒童哮喘控制測試(C-ACT)問卷量表,是一種評估哮喘控制狀況的測試問卷,適用于4~11歲兒童哮喘患者,可在家庭用于病情的長期監測。共有7個問題,滿分為27分。評分≤19分提示哮喘未控制,20~22分為部分控制,≥23分為完全控制[8]。讓孩子回答前面的4道問題(1~4)。如果孩子需要幫助,可幫助孩子閱讀或理解這些問題,但要讓孩子自己選擇答案。家長回答剩下的3個問題(5~7)。將每個評分框中的分數加起來寫在計分中。據論證,ACT得分與生命質量各領域的相關系數成正相關[9-10]。使用量表前,對課題組的成員及家屬進行培訓,測試時嚴格按問卷要求完成。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 兩組哮喘控制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日常活動、呼吸形態、哮喘癥狀的控制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和健康行為的比較
研究組在病情評估、用藥規范、家庭護理、家居環境、家屬知識掌握等方面與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在求醫后用藥、飲食、鍛煉、生活方式等行為與醫囑的一致性。我國的哮喘患兒包括家屬對于疾病的認識并不完全,自我管理、依從性差,導致我國對于哮喘的預防控制措施并不理想[11]。HEDIS 系統護理模式對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以及控制哮喘發作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日常活動、呼吸形態、哮喘癥狀的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通過調查發現,患兒及家屬對于病情評估及用藥的調整知曉率低,這是因為哮喘疾病的治療護理是長期的,患兒或家屬常會淡忘哮喘的健康知識,如消除過敏原和誘發因素,正確用藥,及時有效地使用吸入設備,觀察監測效果等內容。有效的家庭護理指導能提高患兒及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醫行為,并有效預防和控制病情的發展,改善患兒及家庭的整體生活質量[12-13]。HEDIS 系統護理模式是及時提醒補充哮喘患兒院外護理不足的重要方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在病情評估、用藥規范、家庭護理、家居環境、家屬知識掌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哮喘患兒需要堅持長期、規范、持續、個體化的治療,HEDIS 系統護理模式通過建立信息檔案,系統的匯總患者數據,不僅可以全面知曉患兒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和康復情況等,還能實時實施健康指導與病情監控,使患兒接受系統的、連續的、完整的哮喘控制相關健康知識教育,及時地幫助、指導患者及家屬解決護理中遇到的問題,對哮喘患兒進行合理的護理指導和家庭管理,可提高哮喘患兒家庭治療的依從性,并使哮喘患兒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由于多個方面的原因,部分醫護人員的治療理念比較傳統和落后,HEDIS 系統護理模式給醫護人員提出了另一種新的護理方法,能夠運用HEDIS 系統護理程序進行疾病護理,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駕馭恰當的社交技巧,能夠準確有效地提供相關健康知識,這樣才能使所知所學得到充分發揮,能正確地處理患兒當前的健康問題。隨著健康內容的不斷積累,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不斷深入,控制疾病的能力增進,醫患關系得到提升,也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自身價值和社會認可,醫患雙方共同受益。
兒童哮喘如果能夠得到規范化治療護理,絕大多數哮喘都能得到控制。HEDIS 系統護理模式采取系統的、非常有進取精神的策略,把責任放到醫院,更主動地在適當的時候,在患者及家屬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HEDIS 系統護理模式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可用于兒童哮喘的控制,但還有更多具體的問題有待在臨床護理中探索和解決。
[參考文獻]
[1]劉蓮香,何莉,李燕芳,等.標準化免疫治療對哮喘兒童屋塵螨特異性IgG4和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5, 22(26):91-93.
[2]Schatz M,Zeiger RS,Yang SJ,et al.Persistent asthma defined using HEDIS versus survey criteria[J].Am J Manag Care,2010, 16(11):281-288.
[3]Scheel J,Tilford JM,Boyd M.HEDIS measures: using numbers to improve health care in Arkansas[J].J Ark Med Soc,2010,106(8):180-181.
[4]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
[5]季t燕,浦興艷,張云霞.肺功能輔助判定兒童支氣管哮喘預后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3):77-78.
[6]段魯婧,尹衛.HEDIS社區護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102-103.
[7]李鑫,段魯婧,陳兵海,等.HEDIS系統在膀胱造瘺管出院患者社區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 11(18):93-95.
[8]陳菊萍,周曉,王夙.兒童哮喘控制測試及哮喘患兒生命質量量表的臨床效用性研究[J].浙江醫學教育,2014,13(3):57-59.
[9]李佳.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1):88-89.
[10]侯超,胡曉帆,劉婷,等.哮喘長期管理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3,6(5):452-456.
[11]方姣,吳丹.當前社區護理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4):63-65.
[12]程艷.家庭護理干預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遵醫行為及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15(22):154-156.
[13]闡玉英,許錟,張莉,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哮喘患兒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4):100-102.
[14]吳恩貞,高秀麗,冷蓓崢,等.系統化健康教育在氧驅動霧化吸入中的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14,22(6):481-483.
1 近視的形成有兩大原因
遺傳和用眼不當。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得到的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視力下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真正的遺傳性近視只占全部近視的55%左右,而青少年兒童大多不注意用眼衛生,無規律的玩電腦、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包括長期在劣質光源下學習,過度用眼造成近視的危害不容置疑已形成主流因素,它不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更可怕的是,近視是不斷發展的,而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如玻璃體渾濁、眼底出血、白內障、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脫落,更嚴重時可導致雙目失明。因此預防近視已刻不容緩,青少年兒童的近視防治,需要全社會的關注,父母更要引起高度重視。
2 用眼的防護保健與指導
2.1 光線需充足,反光要避免。舒適的光線,可以得到良好的視覺信息,光線過強或過暗都會給眼睛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青少年平常看書的書桌應有邊燈裝置,其目的在于減少反光,以降低對眼睛的傷害。
2.2 連續閱讀時間不宜過長 。青少年看書寫字、看電視、用電腦,幾個小時不休息,有的學生甚至到深夜才睡覺,這樣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使眼睛負擔過重,容易引起調節性(功能性)近視,即假性近視。而且還會使眼外肌對眼球壁的鞏膜組織。產生壓力,眼內壓增高,眼內組織充血。因此,學生看書學習每隔50 min休息片刻為宜。 2.3 坐姿要端正,距離適中 。不要彎腰駝背,或趴在桌上看書,更不能躺在床上,側著身看書。眼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30~35 cm,身體與課桌保持-大約10 cm的距離,書本與課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度。如書本水平放在桌面上,看書時就要向前稍低頭,這樣就容易把書本移近眼睛,加重眼睛負擔2~3倍,從而引起頸部肌肉和頸背的疲勞,而不自覺的向前傾斜,長期下去就會導致視力下降。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很多青少年朋友在做眼保健操時,不認真,這樣不但不能減少眼睛的疲勞反而更容易損壞眼睛,所以要認真對待。
2.4 少看電視,少用電腦 。盡量減少與對人眼產生輻射的電視、電腦、游戲機等電器設備的接觸,因為,顯象管輻射出的X射線可大量消耗視網膜中的視紫質,可以使視力明顯減退。
電腦最好選用液晶顯示器,以減少電磁波對眼睛的傷害。經常玩游戲機的同學更易損壞視力,而且自幼即玩游戲機的低視力同學,配鏡連矯正視力都上不去,原因就在于視網膜和黃斑部的功能受到了損害。
2.5 均衡合理的營養,不要偏食。要多吃魚、動物肝臟、糧食、乳制品(脫脂牛奶)、柑橘類水果(柑、橘、橙、檸檬)與紅色果實。要注意不吃那些加重近視的食物,如各種糖果、甜食和全脂奶酪,因為吃太多的糖,會使眼球壁變薄,而讓近視有機可乘。
【關鍵詞】 兒童; 尖銳濕疣; 光動力療法; 護理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topical aminolevlinic aci-photodymanictherapy on children’s condylomata acuminata
CHEN Qingfang, YANG Xifang, ZHANG Xiaohua, LI Qi, XU Nan, ZHOU Yanan, CAO Ningxiao
Dermatology I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al Academy, Jiangsu Nanjing 21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opical aminolevlinic aci-photodymanic therapy on children’s condylomata acuminata, and to discuss the best nursing method. Methods: Twenty-eight child patients were applied with aminolevlinic aci-photodymanic on the warts for 3h, and then given 10% chloral hydrate 20min before phototherapy. When the patients fell sound asleep, the warts were irradiated locally by 625mn semiconductor laser (spot diameter of 2.5cm, energy density 100J/cm2, irradiation time 20 minutes). Results: All the 28 child patients fell sound asleep in 10-20min. 25 out of 28 patients(89.3%) got complete clearance of warts after 1-3 times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Conclusion: ALA-PDT combined with 10% chloral hydrate can help the child patients fall sound sleep before laser irradiat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safely and effectively treat children patients with genital warts.
【Key words】 Child; Condylomata acuminata; Photodynamic therapy; Comprehensive nursing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文獻報道其治療尖銳濕疣(CA)不僅無創傷,而且有治愈率高、復發率低、安全性好等優點[1-2]。我科于2008年10月開始將ALA-PDT用于兒童CA的治療,然而該方法須保持較長時間照射不動,患兒難以配合而影響療效,為此我們對6歲以下不合作患兒于敷藥后照射前20分鐘給予10%水合氯醛口服,同時采用綜合護理方法,取得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 料
2008年10月~2011年1月間,年齡不大于6歲,明確診斷為尖銳濕疣的兒童病例。
1.2 治療方法
疣體及周圍皮膚常規消毒,疣體部位放置脫脂棉完整覆蓋皮損,將新鮮配制的20%的5-氨基酮戊酸(ALA)生理鹽水溶液滴于棉球,覆于疣體上,用塑料薄膜封包 3小時。為使患兒能保持照射安靜不動,于照射前20分鐘口服10%水合氯醛0.5~0.8ml/kg,待患兒熟睡后采用635nm半導體激光器局部照射,光斑直徑2.5cm,能量密度100J/CM2,時間20分鐘。治療后局部外涂金霉素軟膏,一周后復診,若疣體未消退則再次治療,3周內最多治療3次。
1.3 護理方法
1.3.1 健康教育 治療前使家長了解CA是由人類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傳播疾病,兒童CA可以由患有陰道或子宮CA的母親傳染,也可以通過密切接觸照顧患兒的父母或其他人員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澡盆、內褲等)感染。幫助家長分析可能導致患兒感染CA的因素。同時介紹ALA-PDT治療方案的優點及治療中和治療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
1.3.2 治療前準備 敷藥前囑家長讓患兒排空尿液,以保證有足夠的敷藥時間。為防封包脫落,囑咐家長不要讓患兒在敷藥期間過多走動和運動,以保證藥物能充分吸收,確保療效。照射前20分鐘口服水合氯醛液。
1.3.3 治療中護理 患兒入睡后照射時須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觀察呼吸頻率的變化,在照射過程中,保持光束與照射區的垂直。
1.3.4 治療后護理及指導 密切觀察患兒,待清醒后方可離開。再次囑咐家長治療后1~2天內照射周圍皮膚可出現輕度潮紅,一般無需特別處理。尿道口處治療者囑需要多飲水,多排尿并按醫囑外涂抗生素乳膏,以防尿路感染。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期間共收治患兒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齡6個月~6歲,病程1~6月,皮疹數目1~15個。皮疹部位:周圍8例、尿道口7例、后聯合及陰道口9例、小4例。
2.2 治療效果
經1~3次治療后有25例患兒疣體完全清除,清除率為89.3 %,后續隨訪期間有1例女性患兒尿道口處疣體在末次治療后2周復發,2例男性患兒周圍疣體在末次治療后4周復發,再次予以ALA-PDT治療后均痊愈。治療期間無特殊不良反應,治療后1~2天局部可有輕度水腫,約3天左右即可消退,無糜爛、滲出、瘢痕形成等。
3 討 論
ALA-PDT療法的作用研究發現,藥物滲透后經過光照射可以引起細胞異常,3小時內線粒體、內質網及膜出現損傷,角質形成細胞開始變性壞死,5小時后大量角質形成細胞壞死[3]。這種治療方案是通過細胞壞死和凋亡兩種途徑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和增生旺盛細胞達到治療目的的。經過臨床觀察也證明對正常組織損傷輕微,安全性好,療效確切并可有效降低復發率[4,5]。
由于尖銳濕疣皮損主要位于外陰和肛周,PDT照射治療時須采取截石位,并且須保持較長時間的照射不動,加之照射開始時局部的輕度燒灼或針刺感常易使患兒驚恐而哭鬧,難以很好配合治療,影響療效。10%水合氯醛是一種鎮靜催眠劑,口服易于吸收,在體內迅速被肝臟破壞,經腎臟排泄、無蓄積作用。服藥后10~20分鐘起效,可維持1~2小時,患兒清醒后無不良反應。28例CA患兒使用10%水合氯醛口服后均能很好入睡,無不良反應,順利完成ALA-PDT治療。
有文獻報告尖銳濕疣的治療護理非常重要,采取綜合護理與一般護理的治療結果具有顯著差異[6]。我們在患兒護理中也特別關注到護理的問題,這也應該是能夠獲得患者家屬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獲得滿意療效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Chen K, Chang BZ, Ju M,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vs CO2 laser vaporization in treatment of condylomata acuminat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ail[J]. Br J Dermatol, 2007,156(3):516-520.
2 涂平,鄭和義,顧恒,等. 外用鹽酸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2):67-70.
3 Wang XL, Wang HW, Wang HS, et al. 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urethral condylomata acuminata[J]. Br J Dermatol, 2004,151(4):880-885
4 施慧娟,熊建功,段愛霞,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觀察[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2):153-154,161.
5 王宏偉,王秀麗,過明霞,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與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療效觀察[J]. 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35(10):674-675.
摘要: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是電力系統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是新形勢下開展設備狀態檢修的重要依據,是繼電保護日常維護工作的主要手段。
關鍵詞 :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管理
0 引言
繼電保護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正常工作與否將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如何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也就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繼電保護隱患存在的各個層面、環節入手,說明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及經驗提出了對繼電保護二次隱患治理工作的建議。
1 繼電保護二次系統事故隱患可能存在于認識堯管理堯設計堯施工工藝堯設備配置選型堯驗收堯運行堯維護等各個環節
1.1 管理及檢修人員“重裝置、輕回路”認識上的隱患,認為校驗的重點就是傳動,只要按定值給上各種故障量,裝置均能正確動作就完事大吉了。這點在大多數同志的認識中有集中地體現,往往認為保護能動就行了,而不去深究運行狀態下保護模擬量采集是否正確或符合保護要求。事實上,通過細致全面地檢查和試驗,不難發現諸如螺絲松動、CT 二次繞組等級用錯、接線錯誤等隱患。如果二次回路接線錯誤,就是再完善的保護裝置也不會正確動作。
1.2 施工和工程監理中,對于工程質量的細節做不到專業、全面、規范、細致地把握,在漂亮外表下不經意間留下了致命的隱患,如二次線接線工藝方面沒有或未按照統一施工工藝標準對電纜芯線進行處理及壓接,致使壓皮,壓接不可靠現象存在;又如因電纜屏蔽線處理工藝不良而導致的電纜芯線接地故障。這些隱患往往更難及時被發現和排除。
1.3 廠家設計不合理以及圖紙審核不細致留下的隱
患,比如:在新投某220 千伏變電站的全部定檢中發現其220 千伏PT 二次電壓引入回路存在不合理情況。該PT 有0.2(計量用)、0.5(保護及測量用)、3P(保護用)、3P(開口三角)四組二次繞組,廠家未按設計要求將四組全部通過PT 一次刀閘輔助接點切換,而將其中某組或某組某相通過匯控柜內中間繼電器切入。由于此不合理配置接線的存在,就曾發生過因運行人員錯誤地斷掉中間繼電器電源,導致220 千伏一套保護運行中TV 斷線的異常;還有220千伏匯控柜內非全相繼電器配置有試驗傳動按鈕,在清掃和檢查時極容易引起誤動,而且該類事件也的的確確發生過;開關廠家在元器件的配置方面沒能像保護裝置廠家一樣做到規范達標,如防跳中間繼電器動作時間不合格,非全相繼電器動作功率不達標等,往往在事故發生后,才作出調整,此類做法實在不可取。
凡此種種,都在說明繼電保護裝置與回路的不完美組合是繼電保護二次系統的最大隱患,其表現形式各異,可能隱藏于繼電保護二次系統的各個環節,稍有疏忽,便會遺留、滋生,最終威脅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2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是電力系統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既然叫做隱患,就有一定的隱蔽性,正常運行時不易察覺,等到系統運行方式發生了變化或發生故障時便會以其可怕的面目出現,不是誤動就是拒動,甚至毀壞設備造成系統瓦解。電力系統要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就必須排除繼電保護二次系統存在的隱患,確保繼電保護能夠按照系統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正確、可靠、協調、靈敏動作,保障系統的安全。
2.2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是開展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重要依據。設備檢修是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設備健康水平,保證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說到設備狀態檢修,筆者并不認為是什么新生事物,依據設備的實際狀態,分析、研究、制定相應的檢修計劃,本身就是電力企業生產管理應當遵循的科學規則,而并非什么因為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定期檢修工作量劇增和生產系統工作人員數量不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以及用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所以在充分考慮電網安全、環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情況下,開展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和檢修針對性的新的檢修管理方式。
正是因為多年錯誤的、無序的、隨意的、不科學的舍本逐末的檢修,造成了時下諸多矛盾,各個專業檢驗規程早就制定,狀態檢修也必須遵循,不管怎樣,作為一名基層一線員工,很欣喜的看到檢修理念的回歸,也更加期望按此長期、穩定、扎實的執行下去。
狀態檢修是企業以安全、環境、效益等為基礎,通過設備的狀態評價、風險分析、檢修決策等手段開展設備檢修工作,達到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檢修成本合理的一種設備檢修策略。狀態檢修的關鍵是狀態的正確評價,而正確的評價基于隱患的及時排查與隨時掌控,風險分析也有賴于隱患的正確評估。
2.3 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是繼電保護維護工作的主要手段。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不同原理的保護得到很好地開發和實踐,可靠性大大提高,繼電保護維護工作更多的將是對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的排查及控制。雖然設備的科技含量不斷地提高,其可靠性卻受更多方面地影響。技術革新步伐的加快,新老設備混雜,無疑進一步加大了保護維護工作壓力。
筆者認為,在當前管理與技術不斷變革時期,在新舊設備更替時期,維持系統穩定顯得更為迫切,更為重要。畢竟,舊有的管理還存在許多不足,對現在運行設備的掌控水平仍需提高,所以更要將繼電保護隱患排查治理作為日常工作的主線,常抓下去。總結經驗,研究規律,以免一味地接受新事物,輕視現有設備的管理給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留下更大的隱患。
3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淺析
3.1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的前提是領導的重視、標準的制定、科學合理安排、充足的投入。領導層面上必須統一和確立:“管電要管好電網,管好電網必須重視繼電保護工作”,加強繼電保護的管理就必須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治理理念。
建立健全裝置與二次回路的各項設計、施工、驗收、檢修標準及規章制度,抓好以上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力爭把二次系統的天生缺陷、及后期隱患消除于萌芽狀態,讓我們繼電保護衛士以最佳的狀態去應對系統紛繁復雜的運行方式及故障的考驗;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好每一次檢修調試的時間、人員,統一全員“應試必試、試必試全、試必試好”的思想,加強現場檢修質量的把關;重視每個檢查出的隱患,因為以后的狀態檢修更多依據的是隱患而非缺陷的存在與風險評估,建立健全隱患發現、評估、報告、治理(控制)、驗收、銷號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及隱患排查獎懲機制,讓員工知道發現隱患該如何處理,走什么程序,激勵每個員工自覺把工作重點放在隱患的排查上。
3.2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的隱患排查管理就必須
從裝置、回路兩方入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保護裝置及其連接的二次回路是繼電保護密不可分的,搞繼電保護“重裝置、輕回路”或“重回路、輕裝置”都行不通。
我們日常調試中,往往偏重于保護裝置的調試與傳動而忽略了二次回路的試驗、檢查。二次回路的隱患是導致保護誤動的主要原因。簡單說,由于一個螺絲的松動,輕者報警異常頻發,重者損壞一次設備或引起誤動。所以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日常的維護試驗工作,筆者認為:
我們日常維護試驗工作就是給“衛士”做體檢,通過對其各項生命體征的測試、檢驗,了解和掌握其健康狀況及水平,從而給其定級,針對不同的隱患制定完善的治療解決方案。所以我們既要通過CT、B 超、透視、化驗等手段了解其內在方面的健康狀況,又要通過五官科、外科的檢查了解其外部狀況,只有通過綜合了解才能做出正確全面的判斷,對隱患存在的原因也能做出初步的判斷,進而對癥下藥,真正做到有效防治結合。
4 總結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隱患排查管理,是電力系統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是開展設備狀態檢修的重要依據,是繼電保護維護工作的主要手段。加強繼電保護二次系統的隱患排查治理,必須從管理的認識上,管理的具體落實執行、管理的目標考核、管理的實效等各個環節上下大力,下實力,以隱患排查為重點,居安思危,防治結合,扎扎實實維護好保護裝置及其二次回路,確保繼電保護以完美的狀態履行電力系統賦予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焦偉華: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焦偉華 朱霞輝 李進男 莊潔珊 譚小衛
摘要目的:總結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護理。方法:選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進行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患者30例,術前、術后采取正確、細致的護理措施。結果:患者均完成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術,1例出現殘留結石,1例出現肝下引流液含少量膽汁,1例出現重置鼻膽管和內支架引流。結論:做好術前護理及術后監測,可解除患者的帶管痛苦,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同時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 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護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14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推廣普及,微創理念已貫徹整個治療過程,腹腔鏡已不單行膽囊切除,在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微創治療中,腹腔鏡與內鏡聯合的階梯治療已成為微創治療規范[1,2]。目前許多外科醫師更愿意接受“兩步法”,先行十二指腸鏡下切開+鼻膽管置入術(EST+ENBD),然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或先行LC,然后行EST+ENBD。我科室自2009年6月嘗試在腹腔鏡下經膽囊管順行插入導絲達十二指腸腔內,配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該術式改變了以往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失敗后需行膽總管切開、T管引流的局面,解除了患者的帶管痛苦,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術后生活質量,同時縮短了住院時間,真正體現了微創外科的優越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科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住院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42~86歲,平均64歲。膽總管直徑10~20 mm,均無EST及膽囊摘除禁忌證。所有病歷術前均經B超、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CT等影像學資料確診為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術前排除合并肝內膽管結石、肝內外膽管狹窄、合并急性胰腺炎或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壺腹部腫瘤等疾病。
1.3方法在氣管插管麻醉下常規建立氣腹,導入腹腔鏡器械,解剖膽囊三角區,處理膽囊動脈,顯露膽囊管、膽囊頸部及部分膽總管,向上向前提起膽囊底部拉直膽囊管,距膽總管約20 mm處膽囊管前壁用電凝鉤點灼見膽汁流出,膽囊管遠端上一個鈦夾阻止膽汁流入腹腔,導入帶導絲切開刀于腹腔,切開刀弧度向下在膽囊管開孔處插入并送入導絲。患者頭轉向左側,氣管插管套管的右側放入牙墊,插入十二指腸鏡到達十二指腸降部,調整至附近,看到導絲從十二指腸穿出,由十二指腸鏡治療通道插入圈套器(或取石網籃)套住導絲頭端(軟、硬結合部附近),收緊圈套器后退帶出導絲,沿導絲插入切開刀經入膽總管內,在“C”臂X線機監控下完成切開、取石、將單“豬尾”鼻膽管置入肝總管內,退出十二指腸鏡。腹腔鏡在距膽總管10 mm處用生物夾夾閉膽囊管。橫斷后剝離、取出膽囊,溫氏孔置引流管,鼻膽管末端接引流袋,術畢。
2護理
2.1術前護理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為膽道系統較為復雜的疾病。由于患者對新技術缺乏認識,特別是二次手術會讓患者更加恐懼,易使患者產生恐懼和焦慮情緒,護士應術前探視患者,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耐心傾聽和解答患者的疑問。介紹手術的優越性、手術的大體方式和過程及醫師的技術水平,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術日熱情接待患者,做好保暖工作,術前準備時陪伴患者,減少患者孤獨、恐懼情緒。
2.1.1完善術前相關檢查。術前完善血常規、血型、肝腎功能、出凝血時間、血尿淀粉酶、梅毒及HIV試驗等各項化驗室檢查,給予心電圖、胸片、B超、上腹部CT或MRCP等檢查,對于年齡較大、懷疑心肺功能異常患者,需完善心臟彩超及肺功能檢查等。全面掌握患者的營養狀況、膽囊、膽總管結石的大小和部位,有無過敏史,做碘過敏試驗。
2.1.2術前12 h禁食固體食物,8 h內禁飲。吸煙的患者,手術前應戒煙,指導患者正確咳嗽和咳痰的方法,鼓勵患者練習平臥時小便。術前備皮,手術前應指導患者反復清洗臍部,因為腹腔鏡手術進路多在臍部,臍部是腹部皮膚最不易消毒的部位,應用酒精棉球清潔臍部并消毒[3]。手術晨留置尿管,更換手術服即可手術。
2.1.3手術前給予苯巴比妥鈉0.1 g、阿托品0.5 mg肌內注射,以減少腺體分泌,降低平滑肌緊張度,具有鎮靜作用。
2.2術后護理
2.2.1一般護理全麻術后要求患者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去枕平臥,防止嘔吐,低流量吸氧8 h,術后禁飲食24~48 h,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唇濕潤,使患者舒適。嚴密觀察各項生命體征、腹痛及腹脹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術后2,8,24 h檢測血淀粉酶變化。因全麻插管刺激呼吸道,患者術后出現咳嗽、咳痰,應鼓勵患者咳嗽,并協助其拍背排痰,必要時吸痰,常規給予呼吸道霧化處理。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減少腸粘連發生率,改善心肺功能,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加快恢復過程。術后第1天即可拔除尿管,以防止尿路感染。部分患者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妥善固定,交代清楚注意事項,囑疼痛加劇時可自行按壓加量。
2.2.2飲食護理術后血尿淀粉酶無異常、排氣即可行流質飲食,少食多餐,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正常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質、低脂肪飲食為主,宜少量多餐,禁食產氣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術后腹內氣體多,影響腸蠕動,還應多食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保證大便通暢[4]。
2.2.3心理護理術后注重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變化與身體不適,使其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促進早日康復。因患者進行了2次手術,更需要得到醫護人員及家屬的關心和體貼,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交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從而降低患者的緊張度。
2.2.4引流管護理出院前行鼻膽管造影后方可拔管,帶管時間較長,所以護理人員要耐心向患者解釋引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得到患者的理解,防止自行拔除引流管。經常檢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在體外要做到雙固定,即固定在鼻翼側、頰部和床旁,并連接引流袋。保持鼻膽管通暢和有效引流,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量以助于判斷病情。如引流量突然減少或引流液由黃色變為無色時,應警惕引流管堵塞,應調整,或行鼻膽管沖洗,保證引流通暢。定期更換引流袋,進行鼻膽管沖洗時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要輕柔,壓力不宜過大,速度不宜過快,如膽汁澄清,每日引流量在300~400 ml以上,無感染征象者可暫時不必沖洗[5]。腹腔引流管應妥善固定,防止脫出,保持引流通暢,密切觀察引流液顏色、量及性質,如出現血性液體,或膽汁樣液體需立即報告醫師,及時處理。一般術后2 d拔除腹腔引流管,術后5~6 d造影無結石殘留后拔除鼻膽管。本組1例術后經鼻膽管造影確認結石殘留,同一住院時間內經十二指腸鏡取石成功。
2.2.5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術后需密切觀察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膽漏等并發癥,觀察切口有無紅腫、疼痛、滲血、滲液及流膿等,切口要保持干燥,及時更換敷料[6]。本組8例患者出現一過性血淀粉酶升高,3 d后恢復正常。本組未發現膽漏及切開引起的穿孔、出血,僅1例術后1~2 d肝下引流管有少量含膽汁液體引出,其后自行緩解。2例出現劍突下切口感染,給予及時處理,消毒液清洗后二期愈合。
2.2.6健康教育手術后1周拆線,待切口結痂自然脫落即可去掉腹部敷料,可淋浴。出院后患者應注意休息,術后2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和提重物。術后3個月內主要以清淡、低脂肪飲食為主,在膽囊切除術后可能會有大便次數增多或腹脹現象,數周或數月后逐漸減少,應向患者解釋清楚。如有腹部疼痛不適,可隨時返院就診。
3結果
本組患者住院7~13 d,術后經鼻膽管造影確認結石殘留1例,同一住院時間內經十二指腸鏡取石成功;僅1例術后1~2 d肝下引流管有少量含膽汁液體引出,其后自行緩解;1例拔鼻膽管4 h后因括約肌功能障礙再發膽道梗阻和感染而經十二指腸鏡重新放置鼻膽管和內支架引流而治愈;無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癥發生。隨訪3~27個月,無膽管狹窄發生。
4小結
腹腔鏡聯合術中ERCP同步膽道取石術是一種較新的微創治療方案,需要一個兼具較強的腹腔鏡及內鏡操作能力的手術團隊,才能充分發揮該術式的優勢,其實對一般的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也可以考慮應用本方法,以避免ERCP后LC的二次手術[7]。護理上采取是“兩步法”整合,因患者感到手術壓力大,從而產生恐懼、焦慮情緒,我們應該從心理上加強護理,疏導患者不安情緒,為適應新技術的開展與需要,護理人員應該加強相應知識的學習與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林建華,周杰,崔忠林.十二指腸鏡和腹腔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J].中國內鏡雜志,2007,13(4):405-406,409.
[2]秦鳴放主編.腹腔鏡與內鏡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280.
[3]蔣素燕,項春暉.腹腔鏡聯合ERCP術治療膽石癥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44-45.
[4]林水泉,詹銀初,徐建光,等.ERCP聯合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9,7(2):153-154.
[5]言綱.使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對比研究126例[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125-127.
[6]魏秀文,黎笑媚,柳鎮玉.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7):508.
[7]吉成崗,歐陽紅飛,林漢升,等.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道結石的技巧[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1,28(3):167-16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55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312-01
先天性上瞼下垂是常見的眼部病變,多由于上瞼提肌發育不良或支配上瞼提肌的中樞、周圍神經缺陷造成上瞼部分或全部遮蓋瞳孔的顏面部畸形[1],重度上瞼下垂者,上瞼提肌功能幾乎完全喪失,上瞼遮蓋整個瞳孔,可導致患兒形成剝奪性弱視,不僅嚴重影響兒童雙眼視功能的發育,而且此類患兒常呈現聳額揚眉、仰頭視物等特殊體態,會影響到容貌和患兒的心理發育[1]。手術是該病唯一的治療方法。手術目的是提高下垂的上瞼,恢復正常的瞼裂高度,使視軸擺脫下垂上瞼的干擾,防止弱視,既要達到生理功能的恢復,又要達到美容的目的。先天性重度上瞼下垂治療應選擇在兒童時期進行,2-4歲時手術較為恰當。
傳統的手術方法繁瑣、創面大,術后反應重,易復發。對兒童先天性重癥上瞼下垂行額肌瓣懸吊術治療及規范護理措施,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17例(30眼)兒童先天性重癥上瞼下垂,男12例,女5例;單眼13例,雙眼4例,年齡3歲-11歲;全部病例都為出生時發病。上瞼提肌肌力
1.2 手術方法 兒童采用全麻。沿設計的重瞼線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將切口下緣眼輪匝肌剪除2-3毫米暴露瞼板,在相當于眉部中1/3部的下緣、在眼輪匝肌下向上剝離,經眶隔前部、眶部、眉部額肌及筋膜,達眉上緣上方1.5-2.0厘米處。兩側不超過標志線,壓迫止血,將皮膚與眼輪匝肌用開瞼鉤向上拉起,觸摸眶上緣,自此處橫形切開1.5-2.0厘米額肌纖維,再從骨膜表面疏松組織中間向上剝離,范圍達眉上緣上1.5-2.0厘米處,使眉部額肌及筋膜一并掀起且可在骨膜上推移。注意保護眶上切跡處眶上血管勿受損傷。將眉部額肌及筋膜向下直接拉形成舌狀瓣,用線褥式與瞼板上緣縫合內、中、外三針,調整縫線松緊或位置,觀察滿意,皮膚按重瞼切口成形術縫合,結膜內涂眼膏,做下瞼牽引線,加壓包扎。
1.3 結果 術后隨訪3個月-6個月,上瞼下垂全部矯正,均獲得良好效果,未見暴露性角膜炎等并發癥發生。
2 護 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護士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可以通過介紹病情、發病原因、治療方案、護理措施等,尤其對家長平常可以做到的護理措施進行講解,如飲食護理,使家長對疾病有所了解。向家屬介紹以往手術患兒的資料以及現有住院患兒術后情況,讓其親眼目睹術后效果,消除緊張顧慮。
2.1.2 常規術前準備 包括常規檢查血、尿、胸片、心電圖。術眼用抗生素眼藥水,術前禁食水8小時,術日晨應用鎮靜、抑制腺體分泌及止血藥。
2.2 術后護理
2.2.1 全麻后護理 患兒從蘇醒室由專人送入病房后,去枕平臥四個小時,頭偏向一側,兩個半小時后如果患兒完全蘇醒可以予以少量溫開水,四個小時后可以進半流質,宜少量多餐。術后轉天恢復正常飲食。
2.2.2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術后體溫略有升高,但低于38℃、囑家屬待患兒能飲水后多飲水,促進體內物排泄,體溫會逐漸下降。注意術眼敷料、若有滲液、滲血及疼痛等情況應及時處理。
2.2.3 術眼腫脹護理 予以冰敷bid30分/次,術后回病房臨時加一次,患兒術畢取平臥位,雙眼閉合,將冰袋平鋪于雙眼正上方,冰敷30min。
2.2.4 心理護理 上瞼下垂矯正術后,患兒瞼裂雖然上提了,但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晚上睡覺瞼裂閉不攏,這會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緊張情緒。這時,護士要做好患兒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向其解釋隨著病程延長瞼裂閉合不攏問題會慢慢得到改善,讓患兒及家屬解除焦慮情緒、安心養病。
2.2.5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3-4歲左右的患兒,其視力發育處于關鍵時期,術后為防止剝奪性弱視的發生,第2天打開敷料后不以任何敷料遮眼[2]。做好角膜護理,術后在下瞼緣置一牽引線,將下瞼向上牽引閉合眼瞼,每日按時點消炎眼藥水,睡眠時應涂大量抗生素眼膏,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的發生。如發現患兒有畏光、流淚時應及時通知醫生檢查處理。
2.2.6 術后按摩 術后7天拆除縫線,術后3-6個月內,指導患兒家屬為患兒進行上瞼功能鍛煉。如瞬目運動和眼球運動,額肌瓣按摩,使額肌瓣與眼輪匝肌功能協調,促使額肌瓣提上瞼功能早日符合生理狀態。
3 討 論
改良式額肌筋膜瓣懸吊術操作簡單,其優點有①只用重瞼切口即可完成手術,增加了美感。②額肌筋膜瓣經眼輪匝肌下方隧道穿至瞼板,接近于上瞼生理功能[3]。③額肌與瞼板縫合。有正常睜閉眼功能,遠期效果好。④皮膚切口按雙重瞼手術縫合,既美觀又可避免內翻倒睫發生[3]。
先天性上瞼下垂是兒童常見病。其發病早,盡早進行手術矯正是爭取視功能,防止弱視發生的有效方法。而且兒童在1歲左右開始形成內心自身形象,若患兒的上瞼下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影響到他的正常心理發育[4-5]。需做好心理護理,加強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健康教育,正確引導患兒及家屬用眼衛生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防止術后感染、并發癥等。加強基礎護理,嚴格無菌操作,及時化解各種醫護難點,提高手術療效和臨床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軍,崔紅領.兒童先天性上瞼下垂手術方法探討[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9,31(7):543.
[2] 徐東強,肖艷霞,洪玲.全身麻醉下額肌瓣懸吊治療小兒單眼重度先天性上瞼下垂[J].國際眼科雜志,2009,9(10):1998.
[3] 張高玲,木城玲.改良式額肌筋膜瓣懸吊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32例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2):58.
[4] 班受榮,劉遠甲.上瞼下垂額肌瓣懸吊術上瞼緣位置控制法探討[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4,26(5):237.
【關鍵詞】 循證護理; 臨床路徑信息系統; 兒科; 支氣管肺炎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3-0112-03
doi:10.14033/ki.cfmr.2015.23.060
循證護理作為一種護理新思維,其核心強調任何決策都需要建立在相關證據的基礎之上,它能保證護理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并達到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目的[1]。臨床路徑本質上是一個事先寫好的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是由各學科的專業人員根據循證醫學的原則將某疾病或手術的關鍵性治療、檢查和護理活動標準化,按照預計住院天數設計成表格,將治療、檢查和護理活動的順序以及時間的安排盡可能地達到最優化,使大多數罹患此病或實施此手術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顧[2]。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3]。筆者所在醫院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由多學科的專業人員共同執行,將臨床路徑與循證護理結合后再系統化、信息化入電腦,醫護人員根據標準將患者納入臨床路徑后,由電腦信息提醒逐步進入每一個節點。2014年,筆者所在醫院兒科對部分支氣管肺炎患兒實施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信息系統整合模式,旨在研究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整合模式應用于支氣管肺炎患兒的可行性和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兒科診斷為支氣管肺炎且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兒10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齡(3.76±2.78)歲;100例患兒為實施臨床路徑后的試驗組,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齡(3.70±2.11)歲。納入標準: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患兒。排除標準:入院時診斷不明確,診斷不符合,合并其他疾病(支原體感染、先天性心臟病等)的患兒。兩組患兒的納入、排除標準相同。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
1.2 方法
兩組均以整體護理為基礎。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治療、護理模式,在治療、護理、檢查項目、住院天數等方面不做統一規定。試驗組實施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整合模式,具體步驟如下:(1)小組建立:由筆者所在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成員、醫生、護士、營養師、藥劑師、檢查檢驗等相關人員組成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整合模式小組。(2)確立問題:全面收集與患者有關的資料,如年齡、性別、診斷、主要護理問題。(3)檢索支氣管肺炎相關文獻資料,根據筆者所在醫院的醫療、護理實際情況,以往的治療、護理的經驗、教訓、平均住院時間和費用,結合臨床專家的意見,通過綜合分析、比較,最后確定該病種的標準化、流程化的照顧計劃,完成臨床路徑表[4]。護理部主任與科護士長深入筆者所在科室根據醫生的治療方案,攜全科護士一起分析、研究,最后制定出適合筆者所在科室患兒護理需要的日程表,所有的治療、護理嚴格按照路徑設定的時間、內容進行。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1)出院情況(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好轉:癥狀消失,仍有少許痰音或者肺部仍可聽到少許音)。(2)住院總費用:住院期間除伙食費以外的所有費用。(3)住院天數包括入院日但不包括出院日(出院當天無任何治療護理活動)。(4)患者家長滿意度:采用馮志英等[5]設計的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問卷內容包括服務與技術,關心與愛護,環境與指導三個維度以及總體評價總22個條目,前21個條目采用7等級標度法,分為“很滿意、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對應的分值為7~1分,最后一個條目采用連續區間標度法,標度區間為0~10分。由于患兒尚年幼,滿意度調查表交由患兒住院期間首要照顧者填寫。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兒出院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試驗組住院總費用和住院天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支氣管肺炎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而未成年患兒在生活、經濟上尚未獨立,住院必定給家長從照顧和經濟上帶來沉重的負擔。如何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縮短住院日,降低醫療費用成為一個醫療保險機構、醫療機構、家庭最為關注的問題。
臨床路徑是“照顧式管理”的延續,是現代管理理念在臨床醫療和護理中的應用,其體現了質量管理、循證醫學、以患者為中心、溝通與沖突化解、結果測量現代管理理論,采用簡單明了的方式將常見診療與護理工作標準化。既可以保證醫療質量,又能降低醫療成本,患者也可以得到人性化照顧。
筆者所在醫院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由多學科的專業人員共同執行。首先由醫院各種背景的專家和成員組成發展小組,參照衛計委的常見疾病臨床路徑,結合筆者所在醫院具體實際情況制定出電子信息化路徑表。路徑表包括第一節點:入院處理;第二節點:病情控制期處理;第三節點:出院處理。支氣管肺炎的患兒持住院證辦理入院手續后,接診醫生根據臨床路徑的納入排除標準決定是否將該患兒納入臨床路徑。對于納入臨床路徑的患兒,將嚴格按照路徑表上的治療護理操作執行。(1)入院處理包括,對患兒詢問病史及查體,進行入院評估,風險評估和入院宣教,制定護理計劃,提出護理問題和措施,以及根據醫囑完成相應的操作。此期在1 d內完成。(2)病情控制期,主要是收集各實驗室檢查報告,發現陽性體征,觀察藥物副作用,評價護理問題,繼續對應的護理措施,對患兒的病情變化做進一步的處理,進行呼吸道護理,指導家長進行翻身拍背,觀察病情及完善相關的護理記錄。此期大約為3~4 d。(3)出院準備,完成出院小結,交代出院的注意事項,告知出院帶藥的使用方法,以及完成出院宣教。這樣系統就完成一例支氣管肺炎患兒路徑護理的操作執行。
在工作人員方面,信息化臨床路徑集管理、醫療、護理、醫技為一體,這種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使獨特技術的醫務人員彼此間進行相互交流的工作模式,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6]。又能使醫師提高了處理問題的效率,使患兒的病情得到了及時的控制,減少了痛苦[7]。在患兒家長方面,對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以及每天的治療護理心中有數,減輕了家長的思想顧慮,從而密切醫患關系,提高患兒家長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曉華,張晉昕,成守珍,等.護理人員循證護理實踐基本素質現況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31-33.
[2]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3]肖曉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結合運用于臨床的探討[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6):16-18.
[4]田萍,李星梅,楊金芬,等.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整合模式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3):8-10.
[5]馮志英,王建榮,張黎明,等.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63-65.
[6]張新華.實施臨床路徑提高服務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4,4(2):31-32.
各區委、縣委,市屬各局、總公司、大專院校黨委(黨組):
鑒于我市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多已年高體弱,積勞成疾。為了更好地照顧護理好這些老干部,使他們延年益壽,現研究決定,凡屬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工作的離休干部,經主管區、縣、局、總公司、大專院校老干部工作部門報請領導批準,可從1990年5月起享受護理費。所需經費,行政、事業單位從“離休退休人員費用”內列支;企業單位從“營業外支出”內列支。已享受副市長級保姆費待遇的離休干部不再享受護理費。
京老干(88)第21號《關于給75周歲以上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離休干部發護理費的通知》即行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