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大專生學習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專生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會計是對會計單位的經濟業務從數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

    針對于此, 在進行了四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之后,通過對《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及《會計理論》的學習,可以說對會計已經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關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在這里只能成為空談。于是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二、實習的過程

    會計是個講究經驗的職業,工作經驗是求職時的優勢,為了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經過學校和朋友的努力,在哈爾濱隆華包裝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次十分難得的實習機會。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會計實習報告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計劃,得到學習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會計實習報告。

    在實習中,我參與了整個4月全部的出納工作,從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賬到編制會計報表都有親自動手。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事業單位會計流程,應前輩的教誨還認真學習了《公司法》、《稅法》《會計法》,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的了解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全過程,認真學習了各類學校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并掌握了三門財務軟件的使用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會計實習報告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具體包括了以下幾點:

    1、原始憑證的審核方法及要點;

    2、記賬憑證的填寫及審核要點;

    3、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及對賬;

    4、財務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與申報;

    5、會計檔案的裝訂及保管常識。

    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更讓我感到感動的是,領導讓公司的前輩教會我處理公司的綜合事物。例如稅務登記的有關事項。一般納稅人的申請。以及如何進行企業合法節稅的運用。等等。

    在這個學習和聯系的過程中。我發現會計是一門實務與理論結合性很強的學科,盡管我學過這門課,但是當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體業務時,覺得又和書上有些不同,實際工作中的事務是細而雜的,只有多加練習才能牢牢掌握。這次實習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公司實際操作的實務區別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內部控制如何執行,如何貫徹新的會計政策,新舊政策如何過渡,一些特殊的帳戶如何會計處理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我在這一個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請教領導同事,讓我對會計實習報告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解答,達到了這次實習的目的。除了與我專業相關的知識外,我還看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公司是如何運做的,員工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處理業務的過程,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企業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內部控制情況,其中主要包括現金收支制度執行情況,公司在執行國家政策規定方面也不容樂觀。然而在現實的小規模私營企業這種情況可能普遍存在。 作為一名會計實務人員,通過這次實習也更加讓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實務能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適應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擁有一顆上進心,進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僅靠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遠遠不夠,因此我們要在其他時間多給自己充電,在扎實本專業的基礎上也要拓寬學習領域。同時在實際的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要多向他人請教。人際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會計實習報告如何與人打交道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視的。馬上就要進入社會的我們也要面臨正式的實習了,我想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積累,而這種積累正是日后的財富。在工作上,在學習上,我們要讓這些寶貴的財富發揮它的作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習真的是一種經歷,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其中滋味。

    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但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能應付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呢?

    三、實習報告總結

    經過這次實習,雖然時間很短??晌覍W到的卻是我四年大學中難以學習到的。就像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

    第2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后進生;成因;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2-0006-02

    如今,受就業形勢的驅動,英語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重視,大學校園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風氣相比以前更加濃厚。但與此同時,大學校園里也存在一個這樣的群體: 他們在上大學英語課時缺席、睡覺、不帶課本、說話、聽Mp4、玩手機或者始終保持沉默。這一群體尤其以專科、理工、體育藝術專業居多,他們基本上在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英語教學中,我們稱這一特殊群體為英語學習"后進生"。

    1.英語學習"后進生"的特點

    英語教學中,英語"后進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習心理障礙。例如: 對英語學習有較嚴重的焦慮感( 一提起背單詞、背課文就緊張) ,因長期中學英語學習失敗而導致的自信心缺失,情緒容易發生變化等; (2) 自制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例如: 一些"英語學困生"熱衷網絡虛擬世界而厭學、學習懶散,或者因為戀愛或者家庭環境等因素導致學習精力不集中,影響其學習等; (3) 對英語毫無興趣與動機可言,更談不上制定英語學習計劃與長期學習的意識; (4) 英語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方法不當、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幾乎不會朗讀英語,更不要說背誦文章與單詞。缺乏語言學習應該有的持之以恒。

    2.英語學習"后進生"的成因

    "后進生"的形成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

    2.1 后進生形成的主觀原因。學習動機不正確,缺乏學習興趣。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將來不出國,將來運用英語的地方不多,認為學習英語用處不大。因此,學習時馬馬虎虎、不求甚解。

    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很多后進生害怕困難,對學習當中出現的一些難題有畏懼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信心和勇氣。

    自卑感強,自暴自棄。在學習中,有的學生由于自信心不足,總覺得學好英語是一件難事 ,學習積極性大大下降,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甚至放棄的念頭。

    情感因素。部分學生由于性格原因在班級中與同學和老師的關系不好;還有的學生對某個異性同學產生依戀心理,如果感情受挫,也會嚴重影響學習。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后進生在學習英語時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課后不復習鞏固,作業敷衍了事;學習缺乏主動性。

    2.2 后進生形成的客觀原因。先天因素的差異對后進生的影響。無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天賦差異是存在的。需要指出的是先天因素對學習盡管有一定的影響,但并非起決定作用。

    學習環境、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因素對后進生的影響。從客觀條件看,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家庭氛圍、學校的管理和辦學方針及社會風氣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

    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等對后進生的影響。在大學里,由于沒有升學壓力,有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責任心不強,不注意知識更新,教學方法單一。此外,教師缺乏對后進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3.英語學習"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如何幫助在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群體找回學習英語的動力,學好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全國上上下下提倡素質的今天,及時進行英語學習"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大學英語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與義務。筆者把多年英語學習"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3.1 激發英語學困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長期學習的意識。目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各不相同: 有的是為了順利通過期末考試、過級考試;有的是為了獲取獎學金等外部獎勵,有的是為了專業閱讀文獻、翻譯資料;有的則是希望能因為有很好的英語水平而獲取更多就業機會。讓學生明白,學好英語是一個大學生人文素養的表現,學好英語意味著自己將來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更好的發展。讓學生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自覺的學習,長期的學習。

    3.2 加強英語學困生的情感教育,與他們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對學困生的教育必須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以情感教育為前提。在中學,由于中學生教育的特點與中學課程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極為親密,有的甚至可與親情相比。而在大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接觸與交流相對要少。這種師生關系親密度的變化使得新生希望甚至渴望得到大學教師的關注。所以英語教師在與英語學習"后進生"交往過程中,首先要尊重他們,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用溝通架起互相信任的橋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3.3 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對于在生活當中缺乏英語語境的大學生而言,課堂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培養英語技能的主要場所。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的選擇、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在很大可能上決定著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自信。因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該班英語學困生的性格特點與現有水平。設計的任務與話題要難易兼顧。第二,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多給學困生們展現自己的機會,盡可能在他們取得哪怕是微小的成功時給予表揚與鼓勵,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獲取更多英語知識。第三,寓教于樂,寓教于實踐,充分利用活動培養英語學困生的語言技能,激發"英語學困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第3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社會轉型 農村籍大學生 社會化 原因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ialization reas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in the period that the social type is changing

    Dong Rui

    【Abstract】Up-to-date China, is standing in a speedup period, of which the social type i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day by day. In this special social period, the uninterrupted overspreading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tep into the gat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country as a child,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culture has been in their brain inveterately, there will a great impact on their living style, standard of their behavior, value view and so on from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The reason of that result is various, 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al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and the microcosmic function of the society, the family and the individual.

    【Keywords】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College student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ocialization Reason

    在社會學中,所謂社會化是指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逐漸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從生物人變成社會人,并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的存在,加之社會的急速轉型,沿襲鄉土傳統的農村文明與城市現代文明,在地理緯度上相互間隔,時間緯度上同時并存,城鄉文化的不同決定了農村籍大學生在早期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等在現代化的城市大學中均遭遇到了斷裂。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轉型宏觀角度的影響,也有社會、家庭以及個人等微觀層面的作用。

    1.社會轉型的宏觀背景影響。

    1.1 社會結構轉型。社會轉型時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同時呈現出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市化步伐加快,社會分層加劇、城鄉不平等日益突出等等。社會結構轉型對農村大學生社會化影響最大的是社會階層的分化,農民階層處于社會的下層。這種社會階層的分化,在高校最直接的反應便是快速繁衍了高校的“三六九等”,形成了高校學生中涇渭分明的等級層面。曾經對中下層提升社會化地位發揮重要作用的高等教育,卻正在發揮著維持和消除社會遺傳這兩方面看似矛盾卻又并行不悖的社會職能。

    首先,對于較高文化層次的群體或者階層,教育實際上是維護了階層的“社會遺傳”;其次,對于處于較低文化層次的群體或階層,通過高水平的教育,他們在努力地去阻斷階層的“社會遺傳”。但是,總體上,這種維持和阻斷的努力相互抵消,使得中國社會化階層不平等的格局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而保持了一種動態的穩定。在高等教育領域,主要表現為一系列的不平等,對社會下層特別是農民階層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形成障礙。這種不平等主要體現在入學機會、教育過程和職業選擇等各個層面。

    1.2 社會經濟轉型。我國正處于一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當中,由于轉型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又由于觀念形態的變化往往滯后于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因此在很長的時間里,新舊觀念的共存和膠著、觀念發展的順態生長與逆態回復相交錯,將成為思想意識領域的主要景觀。這必然會對農村籍大學生產生重要影響。

    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競爭性,帶來了人們心靈的自由,強化了學生的成才意識、競爭意識和自主意識,但也容易帶來認識及心理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容易加劇其非理性化傾向。市場經濟的功利性,使農村大學生的追求目標更趨于實用性、直接性、短期性,對于和自己關系不直接的國家方針政策興趣減退,對公共話題和人文關懷淡漠。這些都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在校農村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使得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心理健康水平、綜合素質急待提高。

    1.3 社會文化轉型。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傳統性的消解與現代性的生成是社會文化轉型的重要特征。在不同時代,社會都會為個人社會化提供特定的文化條件:一是相對穩定、統一的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念;二是供以模仿的令人敬佩的榜樣或社會權威形象。當一個社會處于持續發展階段時,可以為個體社會化提供較為恒定的時代條件。當社會處于政治、經濟變革的轉型時期,由于社會結構的分化,舊的觀念開始瓦解,新的觀念尚未確立,必然造成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念在指導人們思想和行為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使對各種社會規范缺乏理性分析和選擇能力的年輕的社會個體,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依據社會規范指導自己行為時陷入困境,表現為角色沖突和自我認同混亂。

    2.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學校教育的偏頗。家庭教育的缺失對農村籍大學生社會化先天不足。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明顯存在“三多三無”現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二是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力輔導;三是對教育缺乏正確認識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心輔導。這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農村大學生的成長多處于自然狀態。城里孩子那種由家長精心設計的“教育”體系,在農村家庭根本無法建立和實施。甚至有的孩子由于家境所迫,不得不在課余承擔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繁重的家庭勞動,這種家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相比視野受到限制,正常的社會化進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當代中國社會轉型及城市化過程中,農村家庭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等出現新的變化,一是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使農村出現了許多“留守家庭”、“空巢家庭”;二是農村家庭收入從絕對數上有了較大的增加,但家庭的相對剝奪感明顯增強,支付子女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能力較差。據調查,教育消費已成為農村居民的主要支出項目,四成以上的農戶家庭預計將其收入用于子女上學。在高校擴招以后,高校形成了一個人數眾多的貧困生群體,他們主要是來自農村的低收入家庭。農村家庭的這種狀況,影響了農村籍大學生早期社會化過程中的人格塑造和素質培養,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大學階段的社會化提升。

    目前,我國農村從小學到高中,依然是應試教育,評價學生優劣靠分數,教師評獎靠分數,評定學校教學水平看升學率。在這種氛圍中,一些農家子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目的只是考大學,從而改變自身的命運。因而,無論家長、教師,還是學生本人,較注重智育而忽視心育及綜合素質的培養。農村學生的視野較為狹窄,言行舉止等行為方式也較為呆板、保守,早期社會化程度嚴重滯后。

    3.農村籍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3.1 農村貧困大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理趨于成熟,而心理晚熟。

    他們從封閉落后的農村走向開放先進的城市,從傳統鄉村文化到現代都市文化,從狹小生活空間到驟然擴大的社會,這巨大的變化在內心深處引起的震蕩要比一般同學更為強烈,當內部的心理經驗與外部環境不協調時,就出現了“自我認同危機”。其主要表現為:角色困惑和角色沖突。

    所謂角色困惑,主要指農村籍大學生在角色轉換時的困難與角色定位時的困惑。一是獲取大學生身份,從先賦的農民角色轉化為大學生角色和市民角色過程中存在角色不清和定位困惑,二是在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求職期間,從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轉換過程中的角色困惑。在社會轉型階段,由于社會環境、個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標準以及個人領悟角色能力的差異,社會對大學生的角色期望與大學生對角色的認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當新的角色不能被自己和社會一致認同時,角色困惑就發生了。對農村大學生來說,這種困惑尤其強烈。由于在社會資源占有上的不足,農村籍大學生就業日趨困難;加上高等教育平民化,先前籠罩在大學生頭上的光環逐漸消散,農村社會通過高等教育實現代際社會階層提升的預期降低,使農村籍大學生承受了比較強烈的角色挫折感。

    所謂角色沖突,指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發生了矛盾、對立和抵觸,妨礙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它主要包括角色間的沖突和角色內的沖突。城鄉差別和社會化的程度不同是導致城鄉學生之間對角色期望的差別,一方面容易引發角色沖突,另一方面導致一部分農村大學生更喜歡在本群體內部之間進行交往。他們角色間的沖突還表現在群體內部成員之間,社會化提升速度較快的同學超出了速度較慢的同學對他們共同先賦角色的期待,會被認為是忘本的表現。農村大學生存在的角色內沖突是由于城鄉差別、城鄉流動使自身集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于一身而引發的。角色沖突實際上是社會轉型時期不同文化沖突的體現。

    3.2 對自己所面臨的多層次社會化過程心理準備不足。進入高校之后的社會化提升首先是農村籍大學生心態的一次“裂變”過程。過去屬于農村戶籍的人變成了高校學生,離開了哺育“第一性格”的故土,其心理體驗是極其深刻的。早期社會化過程以來自外部的外在化社會影響為主,是被動的、漫不經心的模仿和記憶過程,除了學習之外的許多事情,無須也無暇去思考,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都有學校、社會、家庭為之界定。進入大學校園之后的社會化過程則發生了重大轉折,出現了盧梭所說的“第二次降生”過程。他們離開了家庭以及原來熟悉的中學環境,以前被成人強化的環境突然不復存在,對社會事務及自我行為的反應主要依靠自己去認知、判斷、決定,故而這次社會化的動力不在他人而在自身,是一種主動的、自覺的自我選擇行為,速度一般也快得多。如果說第一次降生實現了與母體的脫離,其陣痛主要由母親承擔的話,那么第二次降生即心理上的“斷乳”,其痛苦則要由自己來咀嚼!如果說早期社會化要耗費人生十幾年光陰的話,繼續社會化則應在短短幾年內就要大體完成。由于多數學生對此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故而不能盡快適應這種社會化方式轉變的過程。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感到措手不及,社會化過程因此而被拉長。

    4.結束語。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加速期,在這一時期內,現代人的生活理念、行為規范、價值標準快速影響著在過去幾千年中緩慢發展的傳統農民們。祖祖輩輩沿襲的農民社會化標準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而產生斷裂。農村籍大學生們首當其沖地受到農村文明與城市文明的沖突,被迫在社會化斷裂的泥濘中緩慢前行。這是他們在繼續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了解造成這種社會斷裂的原因,有助于幫助當代大學生在短時期內完成自身社會化的提升,更好地立足于現代社會之中。

    參考文獻

    1 周明俠.社會轉型對農村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J].船山學刊.2007.07

    2 徐新林.城鄉文化差異與在校農村大學生社會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

    3 徐新林.文化差異與和諧再造――論促進在校農村大學生社會化[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4 徐新林.文化沖突、和諧校園與農村大學生社會化[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2007.01

    5 劉朝陽、杜彩云.利用校園隱性文化 促進農村大學生社會化[J].懷化學院學報.2007.08

    第4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實驗教學教學改革生物專業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中國教育正面臨著新的形勢,發展機遇和發展難題都前所未有,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是亟待我們去正視,去調研,去思考,去解決的。

    生物專業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部分是密不可分的。與理論課程相比,實驗課程更具有綜合性、直觀、易于學生理解掌握,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能力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高校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等專業的實驗課程單獨設課,提升了實驗課程在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實驗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以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興趣入手,增加了綜合性實驗,建立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課程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以及專業素質。

    一、課程改革

    高校生物專業中學生對儀器的認知程度和使用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大學新生對儀器認知程度不高,即使認識一些常用的儀器,但是從未接觸過,不懂操作,不能熟練的使用。甚至到大學四年級,做畢業設計的階段,學生的儀器使用和操作仍然問題百出。生物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儀器的使用是實驗操作必須的能力,學生需要正確規范的使用儀器。正確使用儀器能夠減小實驗誤差,取得正確的實驗結果,而且可以避免損壞儀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及傷害。

    在大學一年級設立儀器分析課程是必要的,很多高校是設立這門基礎課的。例如,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學計劃中儀器分析課程是作為大學一年級的必修課程。對大一學生設立儀器培訓和專門指導有助于他們對儀器的掌握,為今后的實驗課程做足準備。而且,儀器分析課程同時要有實驗課程的配套,讓學生及時進行儀器的實際操作,理論與操作相結合,進而完全掌握儀器的使用,那么這門課程的設立就能盡大成度的發揮效果。

    二、內容改革

    21世紀的人才首先要擁有創新意識,要能夠用新的思維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對于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遇到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就束手無策,無從下手,特別是設計實驗過程中如何選擇檢測方法、試劑和儀器的選擇、數據分析、對比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如何進行驗證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那么在實驗課程的內容上面進行有效的調整,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

    首先,儀器分析的實驗課程可以從讓學生先了解實驗室的規模、規則、儀器的擺放位置;掌握儀器的型號、用途、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再實際操作到熟練使用。特別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實驗細節,例如微量移液器的正確操作,離心機、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及維護等,這些儀器的使用導師要示范規范的操作,并詳細講解。不同專業領域涉及到的儀器可以進行分類講解,也有利于學生對某些專業興趣的提高。

    其次,在傳統的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每個課程的實驗課中設立1~2個綜合性的大試驗,在教學安排上綜合多項實驗內容或運用多種實驗方法的實驗。要求學生從查閱文獻資料開始,應用所學的理論和實驗技術擬定方案完成,列出實驗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藥品,這種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思維、科研能力和創作精神,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安排這種綜合性的大試驗,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知識和技能綜合的運用。

    陶行知先生說過,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為三種,最好的那種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薄敖虒W生學”即教“學”,這里的“學”指的就應該是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和獨立設計實驗,不僅是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在現今就業困難的形勢下本科畢業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和創新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考試形式

    單純的課程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并不能完全起到效果,需要配合改革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發展完善的實驗考核制度。傳統實驗課的考核多以實驗報告形式來完成,沒有正規的考試,不納入期末成績或者有些高校的實驗課程的考核是作為理論課程總成績的一小部分。無論以上哪種考核形式,都導致學生忽視實驗課的重要性,而往往單方面下大力氣學習理論知識,放松實驗課的學習,其結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因此,對實驗教學必須實行更加完善、科學、適用的單獨考核??荚噧热菘梢赃x擇課程中包含的實驗,也可以建立新的實驗題目,主要考察內容以下幾個部分:(1)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能否獨立查閱文獻,明確實驗的目的;(2)實驗中的基本操作規范,考察試驗中的操作規范和儀器使用規范;(3)實驗報告中對結果觀察記錄的細致及真實性;(4)討論分析的合理正確性乃至最終能發現問題;(5)提出具有一定創新性的課題設計這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可以綜合平時的表現和期末的操作考試來評定。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體現在改變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的單純接受式學習,建立“以人為本”的創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基本訓練,規范化操作,培養好的實驗習慣,要引導學生獨立、主動完成實驗操作,在學生無須老師提示的最佳狀態下學會自己觀察、分析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討論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結果,并把這些結果真實地記錄下來,最后教師總結,補充強調實驗中關鍵和容易疏漏的地方。

    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積極性,鼓勵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和科學競賽。以杭州師范大學為例,近幾年學校深化實驗室建設水平,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以“挑戰杯”等系列競賽為引導,以科普類講座及學術交流為基礎,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對科研的積極性,形成了較為濃厚的學術氛圍,很多大學生早早地選擇專業導師,進入實驗室學習。經過一段時間有針對性的實踐訓練后,大部分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都能夠得到較大提高,能夠獨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研究,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撰寫科研論文,在研究中敢于嘗試性地設計新的方案,開發新的產品,對專業方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的信心。學校積極開展實驗室課程的教學與改革,在2010年,在各級各類學科、科技競賽中,共獲得省級及其以上獎項近170余項,得到了歷年來最好的成績。

    第5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MMP_2;MMP_9;TIMP_1;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阿齊沙坦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4_0274_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zilsartan on TGF_β_induce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Methods Rat VSMCs were cultivated by the method of tissue explants adherence. Cells of generation 3 to 5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MTT test was used to measur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Boyden chamber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cell migration. Primary cultured VSMCs were treated by 10 ng/ml TGF_β and azilsartan for 24 hours. The expression of MMP_2, MMP_9, TIMP_1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d RT_PCR.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MMP_2, MMP_9 and TIMP_1 in rat VSMCs stimulated by TGF_β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VSMCs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zilsarta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GF_β induced MMP_2, MMP_9 and TIMP_1 production in rat VSMCs, as well as VSMC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Conclusions Azilsartan inhibited TGF_β_induced VSMC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y down_regulation the expression of MMP_2, MMP_9, TIMP_1.

    [Key words] MMP_2; MMP_9; TIMP_1;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zilsartan

    自發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點。高血壓伴發的血管重構包括血管壁腔比增加、小動脈稀少及血管功能異常?;|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是參與降解全身各種組織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蛋白酶家族,參與正常和病理條件下的組織重構,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TIMP)是MMPs的特異性抑制物[1]。MMPs/TIMP的動態改變,造成選擇性的降解ECM,從而調整血管內皮細胞形態、生長和成活[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可能是通過抑制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活性和緩激肽的降解來抑制或逆轉血管重構[3]。阿齊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多用于治療高血壓病[4]。但沙坦類藥物是否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MMPs/TIMP的表達則鮮有報道。通過藥物抑制MMPs/TIMP活性,減少細胞外基質的降解,阻止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是防治高血壓發生、發展的一個可能的切入點。本研究觀察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阿齊沙坦對血管平滑肌細胞中MMP_2、MMP_9和TIMP_1蛋白表達的影響,探討轉化生長因子_β(TGF_β)在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發生、發展進程中誘導細胞外MMPs/TIMP分泌及促平滑肌細胞遷移、增殖能力,為臨床應用阿齊沙坦治療高血壓提供指導信息。

    1資料和方法

    1.1材料: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和同一株系的正常血壓大鼠(WKY)大鼠(購自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研究所),雄性,7~10周齡。血壓:SHR>170mmHg(1mmHg=0.113kPa),WKY

    1.2實驗分組:將大鼠斷頭處死,無菌情況下分離胸主動脈,剪碎后加入含有2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液,用貼壁細胞培養法行原代細胞培養至細胞長成致密單層后傳代,取3~5代細胞用于實驗。在傳代過程中,細胞以5×105個/ml接種于6孔板培養板上。實驗前48h換成不含血清的DMEM,使細胞處于靜止狀態。將培養的VSMC分成6組:WKY組、SHR組;TGF_β刺激WKY組、TGF_β刺激SHR組:10ng/ml TGF_β誘導增殖;TGF_β刺激WKY組阿齊沙坦給藥組、TGF_β刺激SHR組阿齊沙坦給藥組:50μmol/ml阿齊沙坦預處理30min后,用10ng/ml TGF_β誘導增殖。各組均應用0.2%胎血清培養液培養,培養24h后收集細胞。

    1.3MTT法檢測阿齊沙坦對TGF_β誘導的VSMCs細胞增殖的作用: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以每孔3×104/孔均勻接種于96孔培養板內,按照上述分組方法將各組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板上,培養24h后,結束實驗,將每孔的培養液吸出,重新加入180μl培養液,然后每孔加入濃度為5mg/ml的MTT液20μl。在37℃培養箱內繼續培養4h后,吸取培養液,每孔加入DMSO 200μl振蕩10min,用酶聯免疫檢測儀在490nm波長測定各孔A值,取每組3孔的均值。

    1.4Boyden趨化小室檢測阿齊沙坦對TGF_β誘導的VSMCs細胞遷移的影響:取對數生長期的VSMCs,將培養的VSMCs分成6組觀察VSMCs遷移:WKY組、SHR組:上室中加入未經處理的VSMCs懸液,下室中加人DMEM;TGF_β刺激WKY組、TGF_β刺激SHR組:上室中加入未經處理的VSMCs懸液,下室中加入10ng/ml TGF_β 0.5ml;TGF_β刺激WKY組阿齊沙坦給藥組、TGF_β刺激SHR組阿齊沙坦給藥組:上室中加入50μmol/ml阿齊沙坦孵育2h的VSMCs懸液,下室中加入10ng/ml TGF_β 0.5ml。上、下室之間隔以8μm孔徑聚碳酸酯濾膜。將建立好的Boyden小室放入一容器培養24h后取出濾膜,固定、染色,在高倍鏡下(×400)隨機觀察6個視野,計數移行細胞數,取平均值。

    1.5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取對數生長期細胞,0.05%胰蛋白酶消化,PBS洗滌兩次后離心棄上清,加入含全酶抑制劑和PMSF的RIPA裂解液冰浴裂解提取總蛋白。BCA法測定樣品蛋白濃度,完成十二磺基硫酸鈉/聚丙烯酸胺凝膠電泳和蛋白轉膜操作,膜片分別與一抗(抗MMP_2多克隆抗體、抗MMP_9多克隆抗體、抗TIMP_1多克隆抗體)進行抗原抗體結合反應,再與辣根酶標記二抗反應,經適當洗滌,膜片與ECL溫浴1min,保鮮膜包裹后,經X光片曝光,顯影和定影,最后對結果進行光密度掃描分析。

    1.6RNA的提取及RT_PCR檢測m_RNA表達:以Trizol提取細胞總RNA,按照試劑盒要求操作。MMP_2上游引物序列:5’_GCGACAAGAAGTATGGCTTC_3’,下游引物序列:5’_TGCCAAGGTCAATGTCAGGA_3’;MMP_9上游引物序列:5’_CGCAGACATCGTCATCCAGT_3’,下游引物序列:5’_GGATTGGCCTTGGAAGATGA_3’;TIMP_1上游引物序列:5’_CAATTCCGACCTCGTCATCA_3’,下游引物序列:5’_TCAGAGCCTTGGAGGAGCT_3’,按實驗室常規方法進行PCR擴增。用反轉錄反應液2μl作為模板,加入2μl上游及下游引物和2μl Taq酶后用PCR儀擴增。循環步驟如下:變性94℃ 1min,58℃ 1min和72℃ 1min共35個循環;末次長7min,終止反應。以β_actin為內參,依據2_ΔΔCT法計算各組細胞mRNA的相對表達量。

    1.7統計學處理:以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x-±s)表達,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分析,P

    2結果

    2.1MTT法檢測TGF_β對VSMCs細胞的增殖作用:見圖1。MTT法檢測結果如圖所示:SHR和WKY組VSMCs,TGF_β刺激組細胞增殖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和TGF_β+阿齊沙坦給藥組(P0.05)。另外,SHR組VSMCs細胞增殖水平均顯著高于相同干預的WKY(#P

    圖1各組大鼠VSMCs細胞增殖水平的比較

    2.2阿齊沙坦對TGF_β誘導的VSMCs細胞遷移的影響:見圖2。與WKY組相比,SHR組細胞遷移數目明顯增多(#P

    圖2阿齊沙坦對TGF_β誘導的VSMCs細胞遷移的影響2.3各組VSMCs中MMP_2、MMP_9、TIMP_1蛋白水平比較:Western blot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SHR和WKY組VSMCs,TGF_β刺激組MMP_2、MMP_9和TIMP_1蛋白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和TGF_β+阿齊沙坦給藥組(P0.05)。各組SHR大鼠VSMCs中MMP_2、MMP_9和TIMP_1蛋白表達水平均顯著高于相同干預的WKY大鼠(P

    圖3MMP_2、MMP_9和TIMP_1在各組細胞中的蛋白的表達

    2.4各組VSMCs中MMP_2、MMP_9、TIMP_1 mRNA水平比較:RT_PCR檢測結果見圖4。SHR和WKY組VSMCs,TGF_β刺激組MMP_2、MMP_9和TIMP_1 mRNA表達水平均高于TGF_β+阿齊沙坦給藥組(*P

    第6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  普外科  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是完成護生到護士角色轉變的重要環節,是護生將理論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臨床的重要階段[1]。普外科是每一個實習護生必經的科室,基礎操作多,手術病人多,術前術后護理工作繁重,疾病特點較明顯,是鍛煉護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實習基地。為了讓護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普外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節奏,把握普外科的護理技術,我科根據護生的特征,采用一對一針對性帶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帶教護生200人,其中大專生30人,中專生170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歲,實習時間為3~4周。

            2  帶教方法

            2.1制定帶教計劃

            根據實習計劃要求以及本科的疾病??铺攸c,合理的為護生制訂學習計劃。列出護生出科前要求達到的具體教學目標是:如基本掌握本??颇男┏S玫淖o理技術操作,掌握本專科哪能幾類疾病的觀察及護理要點;為病人進行簡單的出院、術前術后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地指導等。

            2.2具體實施帶教計劃

            護生一般在科室實習輪轉時間為4周,可分階段進行。

            第1周為準備階段:向護生們介紹科室環境及各項規章制度,介紹我們外科病種的特點。熟悉病區情況及物品放置。

            第2周為臨床帶教階段:采取一對一帶教方式,由帶教老師講解并示范各項基礎技能操作,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為病人健康宣教的方法。

            第3周為熟悉病種的階段:帶教老師應選擇帶有我科特點的常見病種如甲瘤,闌尾炎,疝氣等,向護生加強??萍膊∽o理的知識灌輸,臨床結合課本,做到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第4周為實踐階段:著重提高護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再次加強??浦R學習和技能操作,讓護生有更多動手的機會,帶教老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時對實習護生設立理論操作考核,及時講評,加強護生的印象,同時也能使帶教老師及時發現實習護生的薄弱環節,指導護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同時注意收集他人的經驗教訓,使基礎護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2.3評價

            護生實習結束前出科前,要進行??评碚摷白o理操作技術考核。并召集護生召開一次總結會,征求意見,指出護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提醒護生注意,并虛心聽取護生提出的意見,總結帶教經驗。

            3 效果

            理論考試滿分為100分,80分合格;護理技術操作考試滿分100分,90分及格。200名護生理論考試合格191人,一次達標率95.5%;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184人,一次達標達標率92%,對不合格者再進行講解、培訓,二次達標率均為100%。

            4 體會

            4.1帶教老師的選擇非常重要  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實習護生的學歷也逐漸轉為大專,這對帶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選擇大專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有臨床帶教經驗,業務熟練且有責任心,從事本專科護理工作2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擔任帶教老師。老師要以身作則,工作認真嚴謹、求實創新,充分體現對護理專業的熱愛,以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護生。同時帶教老師也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的護理理念,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帶教水平。

      4.2要合理制訂護生的帶教計劃,合理安排實習時間與內容

            制定的目標要具體化,否則護生就會無所適從。入科后,采取一對一帶教方式,如由帶教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各項基礎技能操作,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健康教育的方法,詳細講解無菌持物鉗及無菌容器的使用,T、P、R、BP的測量及繪制,手術病人的術區備皮范圍,疾病觀察及護理要點。按照教學計劃,每周評估護生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未達標者查找原因,盡量創造條件讓護生動手操作或觀察護理相應的病例。

    第7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五年制大專;幼師;科學教育;自然科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0019602

    1問題的提出

    幼兒教師擔負著啟蒙教育重任,因此在幼師職前課程中有必要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課程,加強科學教育,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對幼兒實施科學啟蒙教育。然而,近年來五年制大專幼師學生生源質量下降,文化課程尤其是自然科學課程基礎很差,許多學生對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學習非常被動,甚至放棄。課堂氣氛沉悶,課后作業質量差,科學教師多次降低要求,期末考試仍然經常是“紅燈一片”,嚴重偏離培養高質量、研究型的幼兒教師目標。

    為了更好地對五年制大專幼師實施科學教育,培養知識技能全面的幼兒教師,我們對嘉興學院平湖校區五年制幼師學生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學習做了全面的調查,分析了在五年制幼師科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2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了嘉興學院平湖校區五年制幼師專業二年級兩個班級的90名學生(在校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僅1人。為了調查信息的準確性與代表性,調查在正式課內,而且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說明了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如匿名),教師遠遠注視著學生,讓學生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中20分鐘內做完,當場收存。調查問卷共設計了40個項目,包括:初中科學學致情況、學生科學素養、學習觀、科學學習動力與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的自我監控、學習氛圍及師生關系共七個方面的內容,采用單項選擇題呈獻。為了擴大信息的獲取量,使調查更充分,還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簡答題:結合現階段的科學學習,請你略談對科學教學的一些建議。問卷發放90份,回收有效問卷90份,回收率為100%。

    在對問卷結果統計分析的基礎上,輔以訪談調查,深層次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同時深入科學課堂,通過嘗試,以尋求適合學生的自然科學教育。

    3調查統計結果與分析

    從學生初中階段科學學習調查看出,五年制幼師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程度不高,僅有18.9%的同學對科學有興趣。僅有18.8%承認初中科學成績優良,高達30%的同學認為科學是很難的,只有6.7%的學生認為科學容易。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五年制幼師生初中科學基礎較差,興趣水平不高。當然,這與他們學習的努力程度不夠也有關系(敢于承認自己努力的人只有27.8%)。

    從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統計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五年制幼師生普遍的科學素養不高,對科學知識的興趣程度較低。側面反映了五年制幼師生獲取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非常被動的,科學學習渠道主要拘囿于自然科學課堂教學內,學習的資源也主要是依靠科學教師和科學教材。

    調查可以看出五年制幼師的學生學習價值觀問題很大,居然有7.8%的學生認為學習科學成功的標志的考試獲高分,54.4%的學生認為開設科學課程作用不大,33.3%的學生認為在五年制幼師大專階段沒有必要開設科學課。認為學習科學課很困難的高達68.9%,僅有4.4%的幼師學生認為科學課程容易,當然,對現階段學習科學課程感到苦的占95.5%。

    從學習動力與態度情況統計可看出:五年制幼師大專生學習動力是較低的: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督促完全能主動學習科學的僅占5.6%,學習科學遇到難題時堅持自己解決的僅占10%,學習過程中能很仔細、很認真的少得只有4.4%。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有17.8%的為了家長、教師的壓力與期望,更有37.8%的學生沒有想過為什么而學習科學。另外,分析為什么學習科學無動力的原因:有40%的人認為是無目標和無前途,另外60%認為是基礎差。

    從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方面的統計可見,五年制幼師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是非常差的:僅有2.2%的同學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而且據課堂觀察可知他們的預習也就是看看他們手中的一本教材而已,高達77.8%的學生幾乎不預習。有了問題能夠經常問的只占11.1%。課后能經常及時復習的僅有2.2%,能經常看科普方面的書和網站的只有1.1%。從這些方面可看出學習科學的方法是非常機械的接受和等待教師的灌輸,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學習科學和探索的是比例非常少的。五年制幼師生對科學學習方法認識情況也是不理想的:在學習或復習科學時常用劃線、提綱、符號等方法的只占半數左右。盡管大多數學生也知道學習方法重要,但是有38.9%的學生在科學學習中如何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一般不考慮,通常總考慮科學學習方法的僅有8.9%,能夠主動去閱讀和了解學習方法的只有6.7%。

    由學生學習自我監控情況調查看出:能夠自己制訂明確具體學習目標的僅有24.4%,能夠經常自主制訂學習計劃的僅有1.1%,對于制定好的目標計劃能夠執行也只占8.9%,對于老師的要求大多不能獨立完成,能獨立完成的只有22.2%,(實際上據平時課堂上觀察到的不到),對于自己的科學學習能夠經常反思和評價的只占16.7%。這些充分說明他們缺乏自我評價的意識,已經習慣于被動地評價,沒有積極主動學習,學習的過程由老師組織,學習的結果由老師測試,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絲毫體現不出。

    4存在問題與對策

    (1)小學、初中學習基礎差。由于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初中基礎稍好點的學生更愿意進入普通高中,將來能進入更高層次的大學,發展會更好。因此五年制幼師大專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比較差,尤其是理科課程。

    (2)科學學習動機不足,興趣不高,學習非常被動。許多學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幼兒教師只要會唱會跳舞,會講故事,將來就能勝任幼兒教師工作,學習自然科學沒用,因而不想學。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沒有升學壓力了,學習目的只是為了期末考試及格。

    (3)科學課程內容不生動,概念、規律過多,教材體系過于學科化、理論化、學術化,學生感覺科學學習枯燥。

    (4)課程評價過于單一。評價的形式方法過于單一:期末一紙試卷;評價的內容也只是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不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評價的主體也只是教師和學校。這些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大多是傳統考試的失敗者,因此對傳統考試已經麻木了。

    (5)學生兩極分化嚴重,但是“一刀切”的教學要求使教學效果差,教學質量滑坡。

    (6)學生不適應大學自主管理模式。五年制幼師學生是初中起點的學生,還處于高中年齡階段,他們還習慣于父母、教師的管理,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缺乏主動和計劃。

    5對策與建議

    5.1改革傳統五年制大專幼師科學教育中的自然科學課程

    5.1.1課程體系設置的改革

    目前,在五年制幼師的人才培養方案里關于自然科學課程仍實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分科教學,作為公共必修課分別放在一、二年級開設,各開設一年,每科周課時3節。面對層次不齊的學生,教師的教學兩頭為難,如果偏難,相當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學習困難而放棄學習;如果太容易,部分理科基礎好的學生無法得到發展,課堂學習效率低,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無法達到培養幼兒科學啟蒙活動優秀師資的目的。因此,首先建議應該重新設置適合幼師職業需要的自然科學課程,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綜合成一門《自然科學》,合理安排課時量。這也符合當今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綜合理科課程。當然綜合理科課程面臨教材、師資、考試方法三大問題還需要更深層次地研究。其次,開設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職業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選修課包括與職業密切相關的《幼兒科技活動設計與指導》、《趣味科學小實驗》等;第三,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能力水平,拓展各門學科的知識面,開設各種專題講座,如“物理發現與人類文明”、“生態學與人類未來”、“宇宙天文”、“空間科學與技術”、“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等。這樣,通過必修課,選修課和專題講座,學生既可以得到一名幼師生基本科學素養的培養,又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得到個性發展的空間。

    5.1.2課程內容的改革

    自然科學課程教學內容要降低難度,要根本改變知識體系存在學科中心的傾向,不要過分重視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興趣,刪減過于理論化、學術化的內容,重視知識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應用,重視專題學習與案例研究,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科學教學內容,深入研究開發校本自然科學教材,最好是貼近生活、富有情趣、重視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自然科學教材。

    5.1.3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

    (1)改革課堂教學手段。五年制大專幼師學生幾乎全部是女生,形象思維能力明顯優于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課堂上應盡可能多地開展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通過實驗驗證、解釋深奧的科學定律、概念。根據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還應該想辦法利用一些生貼近生活的科學小游戲、小實驗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同學家里擁有電腦,相對來說,他們更喜歡教師使用現代多媒體手段教學。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對于一些難以演示的實驗,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生動活潑的動畫來演示,或者利用網絡上的一些優秀課件、豐富的音像資料來闡述枯燥的科學理論,啟發學生思索問題,在充滿生活情趣、游戲化的氣氛中接受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質和能力,同時也對他們將來從事幼兒教學有幫助。

    (2)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中,由于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各學科分別要完成完整的學科知識,而教學時間又有限,教師為了追求“高效”,往往形成教師主“教”,學生負責“學”的“灌輸式教育”。這樣的課堂毫無生氣,教師很累,同學由于少了高考升學和社會的壓力,自然學的毫無動力,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應該在五年制大專幼師自然科學課堂上改革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著力探索適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方式,實現兩個重要轉變:一是從“教”向“學”轉變,二是從“知識授受”向“問題解決”轉變??梢岳枚嗝襟w展示圖片、實驗、科學小游戲,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幼師學生通過討論、演說、問題探究等方式展開課堂學習。在所有自然科學教育課堂中養成生活化的課堂、游戲的課堂、探究式的課堂和合作學習的課堂。

    5.2改革自然科學教育的保障措施

    (1)教師方面:科學教師是科學課程的實施者,一切教學改革理念只有通過教師才能變成教學現實。教師素質決定著科學課程實施的深度、廣度和科學課程實施的成敗。

    因此,科學教師首先應熱愛本職工作,提高自身修養。 面對幼師五年制大專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態度,教師應以敬業為先,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科學教學工作中去,不斷自我完善,以飽滿的、積極向上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這樣就會對學生學習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

    其次,科學教師要善于同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 親其師,信其道”。五年制幼師學生幾乎全部是女生,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和情感對他們學習科學態度影響很大。科學教師要更加關愛學生,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但由于五年制幼師學生心理發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師處在主導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的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采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積極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再次,科學教師要讓學生多體驗成功。 幼師學生程度不齊,教師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女生居多,普遍對理科有畏難情緒,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幼師學生中,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教學要求更應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容易一點,要求過高過難往往適得其反??荚嚫鼞趯Α半p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情感。

    第8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幼師生;數學能力;培養對策

    大量事實和調查數據表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數學能力普遍較差。當然,肩負著幼兒教育主要任務的幼師生也不例外。但數學知識及數學能力又是一個大專生必須具備的,數學素養也是一個大專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下面結合我的課堂教學談一談在幼兒師范學校如何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師學生的數學能力。

    一、講解教材做到“不深入能淺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根據正確的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它是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也是數學。

    素質的核心。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女生在運算能力方面,規范性強,準確率高,但運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強;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條理性強,但間接推理欠缺、思維方式單一;因此女生數學能力的下降,環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視。目前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期望值普遍過高。而女生性格較為文靜、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加上數學學科難度大,因此導致她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師要多關心女生的思想和學習,經常同她們平等交談,了解其思想上、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學習計劃,清除緊張心理,鼓勵她們“敢問”、“會問”,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要以積極態度對待女生的數學學習,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她們棄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輕松愉快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講解教材做到“不深入能淺出”。也就是要求學生學會課本內容即可,不要再引申挖掘更多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并且要做到在講解時盡可能做到淺顯易懂,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學生水平及學生層次,在新知課時多用學生熟悉的知識做類比,讓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例如:在講解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時不妨先讓學生想一想初中學習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圖像性質是如何得到的,然后“描點――連線――成圖”順理成章,再根據圖像分析性質也是水到渠成。這樣可以“揚長補短”,增加自信心的同時有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

    二、充分利用周圍環境,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女生直覺思維敏捷、表達準確,但線面關系含混、作圖能力差;針對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的形成、發現過程。數學本身是一門演繹性很強的學科,然而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本著學生可接受的原則,教材的編排不可能十分系統完整,在教材中許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發現過程往往沒有詳細完整給出,只是完美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深研教材、精心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教學中應改變駕輕就熟的“題型+方法”的教學方式,讓啟發式教學進入數學教學活動,克服學生思維的被動性,選擇自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展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的背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教給學生發現、創造的方法,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創造,讓他們在創造中學習,在發現中獲取,在成功中升華。例如:在對空間圖形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多給學生直觀地、看得見的“教具”,少用抽象的、學生模糊的概念。在教室里可以讓學生注意觀察“教室”這個“長方體”中的“線線”“線面”以及“面面”之間的關系;在教室外可以讓學生觀察“樹木、電線桿、建筑物”等等與“地面”的關系,還可以自設一些“點、線、面”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久而久之,學生在把實物抽象成數學概念的同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就有了。在學習方法方面,女生注重條理化和規范化,按部就班,但適應性和創新意識較差.因此,教師要指導女生“動手做教具”,讓她們在“玩中學”“做中練”這樣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強化了他們大腦中空間概念的形成。另外,有針對地指導聽課,強化雙基訓練,對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問題,分析問題既要“由因導果”,也要“執果索因”,暴露過程,激活思維;注重數形結合,增加直觀教學,訓練作圖能力,培養想象力;揭示實際問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幼師學生性格活潑,既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又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們喜歡學習有生動現實基礎及將來所從事工作必需的數學知識與才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理論聯系實際。

    首先讓問題進入課堂,以問題解決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教材中對于數學聯系并應用于實際也給予充分的注意。”高中生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恰恰忽視了這一點,造成一個直接結果是,學生缺乏應用數學能力。幼兒師范學校則不存在這方面的壓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刪去那些晦澀難懂的純理論性的數學內容,多增加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愛學感興趣的內容。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另外必須形成應用數學的強烈意識。教師要有變實際問題為數學問題的能力,開展應用數學的研究;教師要能夠提出切合學生水平的實際問題并積極的和學生一起深入調查,進行數學建?;顒印=滩闹谐霈F的實際應用題,都是經過人工改造,抽象概括過的問題,數學建模中必須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抽象概括,比解應用題更復雜,更富創造性。在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動學生,讓他們動手動眼,獲得豐富第一手材料,如:布置學生動手拆裝幼兒玩具并說出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組織動員她們進行科學小制作培養她們的創新能力,學習興趣。我們的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世界,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響,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相對要差一些,對問題的反應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幼師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發現問題至關重要.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女生多觀察生活,在見、實習時多了解幼兒喜愛的玩具及其一天的生活規律,同時向她們提出其中與數學相關的問題。

    四、讓學生講課,強化語言訓練,促進信息交流,提高綜合能力

    第9篇:大專生學習計劃范文

    1.1護生因素(1)隨著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現行的護理教材普遍缺乏對其臨床先進儀器的介紹與應用等內容,從而使得護生對新技術感到非常陌生;(2)如今的護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對護理工作常常抱埋怨的態度,不愿深入病房做一些日常的生活護理工作等,制約了臨床教學的順利開展;(3)部分護生缺乏起碼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常導致護患間關系冷漠或緊張,進而影響了臨床教學質量;(4)兒科患兒年齡小,表達能力有限,加之家長服務意識日益提高,使其護生擔心工作出現差錯、事故,而給自己造成較大心理壓力;(5)護生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有限,在實習過程中容易給醫院帶來醫療糾紛,所以影響了護生的臨床技能訓練。

    1.2教學管理方面臨床實習帶教管理,主要是指在實習中通過協調實習醫院與學校、護生與實習醫院護理部、帶教教師的關系,護生與病人等關系,對實習管理制度的制定、實習前的準備、實習過程的規范和監督、信息的反饋和對護生的就業指導等進行有效指導,以便能夠有效的實行教學目標[6]。而在現實臨床護理帶教管理中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1)規范系統的帶教管理制度尚未形成,老師盲目帶教,學生被動實習的情況時有發生,不能綜合、全面、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培養;(2)臨床護理實習教學效果評價體系較為單一,學生于每科實習結束前,寫好實習小結、自我鑒定,由帶教老師評定。

    2提高兒科護理帶教質量的對策

    2.1明確實習目標,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安排將學校的教學要求、醫院的帶教計劃以及兒科科室本身的特點有機結合,制定具體的帶教計劃,使護生的帶教目標更加明確,教師和學生的行動更具有方向。根據學生學歷層次、學習階段、實習場所的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帶教計劃。本科室根據學歷層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護理帶教方案。對中專護生將其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基礎臨床知識與基礎操作、??啤m椬o理的培養方面;大專生及其本科生除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外,還應有意識加強領導管理能力、事務綜合處理能力的培養。

    2.2做好帶教老師的篩選與培養,注重素質提升和創新能力建設帶教老師是護理學生接觸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才和師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帶教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7]。該科根據近年來積累的經驗建立了一套相對規范的帶教教師選拔任用、培養和監督管理體系,明確了帶教教師的帶教資質,完善了帶教教師選拔和培養制度。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該科將“六頂思考帽”思維模式應用于兒科護理帶教過程中,護理對象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教師的創新團隊意識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師的工作方法有了明顯的改善,護理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2.3重視護生入科培訓,強化安全護理教育加強入科教育,帶教組長應首先組織教師對護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護生愛崗敬業的情操,其次由帶教老師詳細講解科室環境、科室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以及兒科常用儀器的使用與注意事項等相關情況,使護生盡快轉換角色。護理安全是衡量一個醫院、一個科室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加強實習護生護理安全教育對醫院整體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8]。該科室精心設計了臨床帶教老師護理安全認知評估表和實習護生安全行為評估表,對臨床帶教老師和護生的安全意識與安全護理行為進行了評估,發現了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護生的安全意識教育。

    2.4實施護生實習自我管理,提高護生的主觀能動性自我管理是人對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各方面實施自我認識、自我感受、自主學習、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9]。護生針對科室每周的總體計劃,提出每天的學習計劃,自查每天的完成情況,以及對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先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的方法,再和小組的成員進行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該科室自實施護生實習自我管理制度以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同時,實習護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2.5全面系統評價護生,完善護生實習考核制度應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師對護生的評價制度,采用教師護生雙向評價與反饋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共同討論,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調動師生雙方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己耸窃u價護生實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因依據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平時的護理工作實施情況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等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同時,在護生實習考核這一環節,應制定較為詳細、具體的考核制度,盡量做到能量化的量化、能細化的細化,使護生能根據考核制度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及有待加強的地方。

    3結束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完整版在线|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亚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成人综合视频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成成人看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