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大棗的作用與功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棗的作用與功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棗的作用與功效

    第1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大棗,又名紅棗,為鼠李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植物棗的成熟果實,屬于藥食兩用之品,有鮮棗與干棗(大棗)之分,兩者的成分有所不同。鮮棗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故稱其為“天然的維生素丸”,所以吃鮮棗補充人體的維生素更為有利。然而,鮮棗易于變質腐爛,故需烘曬為干棗以便長期保存,通常我們所稱的“大棗”即指干棗。

    我國的第一部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將大棗列為上品,稱其有“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和百藥”等功效。《長沙藥解》稱:“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息風,療脾胃衰弱。”可見古人對大棗功效的推崇。

    現代中藥學認為,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適用于中氣不足,血虛證,臟躁證及緩和藥性等。大棗善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癥。用大棗與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為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大棗還能養血安神,既可治療因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頭暈目眩、疲倦無力等癥,又可治療因心虛肝郁引起的精神恍惚、睡眠不佳、神志失常等癥。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棗除含有以上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三萜皂苷類、生物堿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大棗中所含的環磷酸腺苷參與機體核酸與蛋白質的代謝,促進蛋白質及抗體的合成,從而增強人體抵御疾病的能力。大棗還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和抗過敏的作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大棗的驗方及食療方。

    中老年人脾胃虛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癥狀者,用大棗10枚,山藥10克,蓮子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氣健脾,補虛健身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大棗、山藥及蓮子洗凈與大米同煮為粥,早晚食用。

    肝炎及肺結核病后恢復期,身體虛弱,疲乏無力,用大棗肉500克,白糖適量,有益氣補虛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大棗洗凈去核,用水煮爛成膏狀,用容器貯存,早中晚各服用1湯匙。

    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蕁麻疹等)的輔助治療,每日服用鮮棗50~100克或大棗20~50枚,有補氣健身,抗過敏的功效。服用方法:將棗洗凈后不拘時服用,至過敏癥狀消失為止。

    慢性疾病或大病后身體虛弱,大棗30克,花生30克,羊肉100克,調料少許,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將羊肉洗凈切為小塊,放入花生大棗及調料,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煮2小時,食肉喝湯。

    中老年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須發蒼白者,用大棗30枚,制首烏10克,桑椹10克,大米100克,紅糖少許,有補肝腎,養精血,烏須發的功效。服用方法:先將制首烏用水煎煮40分鐘,然后在首烏藥液中放入大棗、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食前加紅糖少許調味,早晚服。

    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無常,心煩失眠,情緒波動較大者,用大棗15枚,浮小麥50克,甘草10克,有益氣養心,安神定志的功效。服用方法:將以上3味藥洗凈,煎煮1小時,去甘草后食用。

    中老年人低血壓癥,大棗20枚,太子參10克,山藥30克,薏米20克,蓮子10克,大米50克,有補中益氣,健脾升壓的作用。服用方法:將以上諸藥洗凈,與大米同煮為粥,早晚食用。

    神經衰弱患者,有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疲倦無力,精神萎糜者,用大棗20枚,龍眼肉10克,蓮子50克,白糖少許,有健脾養血,益心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大棗、龍眼肉及蓮子洗凈后加水適量,煮爛熟后加白糖調味,早晚食用。

    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的輔助治療,用芹菜200克,大棗30枚,有健脾養心,降壓降脂的功效。將芹菜與大棗洗凈,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食芹菜及棗喝湯。

    中老年人肺腎虛損,有疲倦乏力,咳嗽氣喘,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等癥狀者,用大棗20枚,杏仁10克,白果仁10克,核桃仁10克,雞肉200克,調料少許,有補肺腎,止咳喘,益精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將雞肉洗凈切小塊,與諸藥用文火燉煮1小時,分早中晚食用雞肉、諸仁及大棗,喝湯。

    病后軀體虛弱,面色蒼白,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健忘,頭暈目眩等癥狀者,用黨參10克,大棗20枚,有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兩藥煎煮2次,每次40分鐘,合并藥液后代茶飲。

    腦力勞動者用腦過度,有心悸失眠,多夢健忘,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癥狀者,用大棗肉200克,龍眼肉200克,核桃仁100克,西洋參薄片10克,蜂蜜50克,有益氣養血,健脾養心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大棗、龍眼肉、核桃仁、西洋參等洗凈,加水適量,用文火熬煮至爛熟后,搗爛加入蜂蜜再用文火煮沸后,冷卻裝瓶。每日早中晚各服1湯匙。

    中老年人脾腎不足,身體瘦弱,倦怠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用大棗30枚,羊脛骨的骨髓10克,制首烏10克,大米100克,有滋補脾腎,填精補髓的功效。服用方法:將制首烏煎煮40分鐘,于藥液放入洗凈的大棗、骨髓及大米等,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中老年人減退,有腰膝酸軟,減退,遺精陽痿等癥狀者,用大棗20枚,全蝦50克,韭菜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氣壯陽,提高的作用。服用方法:將全蝦(不去頭及外殼)洗凈切段,大棗破開去核,韭菜洗凈切小段,與大米同煮為粥,早晚食用。

    第2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大棗在我國食用已有3 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存最早的醫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大棗列為上品。大棗之所以為“五果之王”,是因為它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富含蘋果酸和酒石酸等有機酸,維生素包括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等,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尤以碳水化物和維生素C含量高。在鮮棗中含糖達20%~36%,干棗則高達50%~80%。每百克鮮棗中含維生素C 380~600毫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因此,被稱為“鮮活維生素C丸”。大棗除富含維生素C以外,還含有山楂酸和二磷酸腺苷。前者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后者則具有調節細胞分裂的功能。二者協同作用,可增強免疫力,使異常增生的組織細胞分裂趨向正常。

    大棗依加工方法不同,而有紅棗、黑棗之分。紅棗是經沸水稍燙后取出曬干即成。研究發現,經常食用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并有滋養全身細胞的功能,是一種作用緩和的強壯劑。黑棗是用高等級的鮮棗經沸水燙過,再熏焙至棗皮發黑發亮,棗肉半熟,干燥適度為止。兼有補腎與補血的功效。來源均相同,以河南新鄭質量最佳,山東產量最大。南棗是大棗的變異品種,產于浙江金華蘭溪,以前是貢品,所以又稱貢棗。而今多用于食品及補酒藥料,中醫處方多用,民間認為補益力最佳。

    大棗歷來是益氣、養血、安神的保健佳品,也是中醫治病的常用之品,是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兩用的植物性食品。臨床觀察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貧血等病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中醫常常在處方中將大棗與甘草配伍或以大棗為引子。在《群芳譜》中有這樣的記載:“十月取大棗,中破之,去皮核,文火反復炙香,煮湯飲,健脾開胃甚宜人”。

    古方“甘麥大棗湯”,即是將紅棗與淮小麥、甘草同煎湯,長期服用對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婦女更年期出汗、心神不定、情緒不易控制等癥狀均有調補作用。民間便方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患時,也常用大棗200克,配以茵陳90克共煎,食棗飲湯,早晚分服,可以收到良效。

    目前,臨床上應用或日常保健時應用,還用于以下方面: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大棗加入食療藥膳中可補養身體,滋潤氣血。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證。與黨參、白術等配伍,本品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與甘草、小麥等同用,能鎮靜安神,用于更年期有輕微失眠與煩躁癥狀者,中醫古稱此為“臟躁”。常與熟地、當歸同用,有養血的作用,用于有血虛萎黃癥狀者。

    健胃養脾 每天嚼食6枚大棗,或與黨參、附子、砂仁制成藥丸常服,治脾胃虛弱、嘔吐反酸、胃痛、食欲減少、倦怠無力等證。如加生姜、半夏煎湯,治飲食不慎所引致的胃炎,以及有胃部飽脹、嘔吐劇烈等癥狀者。夏季炎熱,水分丟失迅速,可用大棗、藿香、香茹煎湯,經常飲服可解暑熱。

    止咳潤肺、生津安眠

    干咳無痰選用大棗加南沙參、黑元參、麥冬煎湯服用有顯著療效。感冒或演講者發生聲音嘶啞,可用大棗、胖大海、冰糖煎汁飲用。歌唱者平時可用大棗、金釵石斛、北沙參煎汁,每周飲服1~2次,以潤澤聲帶,保護喉嚨,保持嗓音。如時常感睡眠不熟,且覺體虛、心悸者,可用大棗加蔥白數根,或者大棗加酸棗仁、紫丹參,于臨睡前2小時煎湯飲服,也有效果。

    慢性精神神經性疾病

    第3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烏豆蛋酒湯 烏豆(黑豆)60 g,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 ml。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 g,薏苡仁30 g。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益母草香附湯 益母草、香附各100 g,雞肉250 g,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

    功效: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 g,桂枝5 g,紅糖30~50 g。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 g。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姜棗花椒湯 生姜25 g,大棗30 g,花椒100 g。將生姜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并有光潔皮膚作用。

    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 g,紅糖100 g。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山楂酒 山楂干300 g,低度白酒500 ml。將山楂干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 d后飲用。每次15 ml。浸泡期間每日搖蕩1~2次。

    功效: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癥,并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山楂葵子紅糖湯 山楂、葵花子仁各50 g,紅糖100 g。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

    功效: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癥。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 d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第4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大棗湯 能補脾胃、益氣生津、和解藥毒。醫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等癥,均宜以大棗湯為藥引,一般用棗5-10枚,水煎取湯送服中成藥。如治療脾虛腹瀉可用大棗湯送服人參健脾丸等。

    生姜湯 有散風寒、解表止咳、溫中散寒之功。用于治風寒感冒、陰寒胃痛、吐瀉腹痛的中成藥常以此為藥引。一般用3~5片生姜水煎取湯,即為姜湯引,用以送服治療相應病癥的中成藥最為適宜。

    大棗生姜湯 常將大棗、生姜同煮做藥引,可補益脾胃、增加食欲,從而促進藥物的充分吸收。

    紅糖水 有補血散寒、祛淤之功效。常用于婦科血虛、產后惡露未凈、乳汁稀少、口干嘔吐、虛弱血痢等,可取紅糖10―30克沖開水送服中成藥。

    藕汁 有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如用它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頗佳。用時取鮮藕200克洗凈,切碎,加入涼開水少許搗爛,用紗布包裹擠壓取汁,每次飲半杯,約100毫升即可。

    蘆根 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嘔的作用。治外感風熱或痘疹的患者,可用蘆根10~15克,煎湯送服銀翹解毒片、小兒回春丹。以鮮蘆根為最佳。

    燈心草 甘淡微寒,人心、小腸經,能利尿通淋。治療心火亢盛、小便短赤,用燈心草一小把為藥引頗佳。

    黃酒 酒性辛熱,能溫通經絡、發散風寒,治風寒濕痹、腰腿肩臂疼痛、閉經及產后諸疾、跌打損傷和瘡癰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藥,可用溫酒送服。如黃酒和寒性藥同服,可緩其寒;與熱性藥同服,可舒經活絡。服用時,一般取黃酒15~50毫升溫服,如用作祛風除濕、舒經活絡,可用黃酒送服活絡丸;用作活血化淤、消腫止痛可用黃酒送服七厘散。用酒作藥引,可根據性別、體質、酒量等情況調整用量。

    米湯 具有補氣健脾、養胃益腸、止渴、利尿等功用的中成藥,以米湯送服即可起協調作用。藥性苦寒的中成藥較難消化。米湯為浮于湯面上的稠油狀液體,以米湯送服可減少苦寒藥對胃腸的刺激。一般用小米或大米即可。用時,取煮飯時湯汁,不拘濃淡及用量。

    蔥白湯 有發汗解表、解毒散結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寒及陰寒內盛癥,一般用蔥白2~3棵,切碎煎成湯即可送服。

    淡鹽湯 鹽味咸性寒,可引藥入腎,有強筋骨、軟堅散結、清熱涼血、解毒防腐功用,故宜用淡鹽湯送服補腎中成藥。此藥引適用于腎陰虧損引起的腎臟病癥,如虛弱乏力、陽痿遺精、腰痛發稀者。一般用鹽2克,加250毫升水溶化即可。

    第5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紅棗的保健功效

    中醫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

    雖然棗子因產地與品種的不同,其成分與含量略有差異,但基本情況都是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纖維素等營養素。其煙酸的含量高于葡萄干,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

    注意事項

    1.棗子含果糖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不宜貪食,吃后應減少碳水化物的進食量。內熱甚者、牙病患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2.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燉湯燒菜時應連皮一起烹飪。但棗皮非常薄而硬,不易消化,且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甚至會損傷胃腸黏膜,因此吃棗時應吐掉棗皮。

    3.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每天適量食用5~10顆即可。

    4.腐爛的棗子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物質,食后可能中毒,所以千萬別吃腐爛的棗子。

    5.棗子吃多了會脹氣,孕婦如果有腹脹現象就不要吃棗了,喝紅棗湯較為安全。

    破解謠言

    謠言一:大棗不可與胡蘿卜同食 坊間流傳,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胡蘿卜含有能破壞維生素C的氧化酶,兩者同食會降低大棗的營養價值。其實,雖然氧化酶會分解維生素C,但胡蘿卜中的氧化酶分解維生素C的能力是極低的。試想,胡蘿卜尚且不能破壞本身的維生素C,又怎能分解其他食物中的維生素C呢?

    謠言二:大棗含糖量高,會導致便秘 從科學的角度講,糖并不會引起便秘,含糖量高的食物很多,紅棗也不是最高的。相反,紅棗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具有通便作用。

    選購須知

    第6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功效:調養氣血、滋潤皮膚。

    香菇雞肉粟米湯香菇50克,雞肉100克,小米適量,油、鹽各少許。將雞肉切成塊,將香菇用水浸軟,切成薄片。小米加水用小火熬煮10分鐘,放入雞肉和香菇再煮5分鐘,調入油、鹽即成。

    功效:健脾養胃,滋養皮膚,減少皺紋。

    花生陳皮豬腳豬腳3只,花生米100克,陳皮1片。將豬腳切成碎塊,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5分鐘,過一下冷水。將花生米和陳皮洗凈,浸泡至發軟,與豬腳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3個小時即成。

    功效:益氣養血,潤膚去皺。膽固醇高者不可常服。

    桑葚葡萄粥桑葚子30克,葡萄干1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桑葚子、薏苡仁洗凈,用冷水浸泡2~3小時。將粳米淘洗干凈,和葡萄干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泡過的桑葚子、薏苡仁及用來浸泡的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薏苡仁爛熟,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健脾利濕,豐潤肌膚。

    薏苡仁山藥粥薏苡仁30克,淮山藥30克,大棗12枚,小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薏苡仁用冷水浸泡2-3小時。將大棗洗凈、挖去棗核,切成細絲。將淮山藥研成細末。將小米淘洗干凈,和大棗絲、薏苡仁、淮山藥末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薏苡仁爛熟,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潤膚,清利濕熱。

    大棗百合粥大棗12枚,小麥仁60克,甘草(干品)10克,百合(干品)10克,紅糖適量。將甘草、百合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然后放入大棗、小麥仁和紅糖,熬煮至小麥仁爛熟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寧心安神,除煩潤膚。

    順其自然享

    蔣改蘇

    這幾天下班后,在家屬院遇到老田,他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這可不像他的作風,一定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果不其然!周日下午,老田捧著副象棋上了門,廝殺兩盤之后,再也“憋”不住了。“實不相瞞,這一年來,屋里的事兒,我是有些力不從心了。為了和前些年的頻率、質量持平,口碑好的補藥我都試過,剛開始還行,但過后很累,渾身沒勁。我該怎么辦呢?”

    老田今年五十有六,小區里最風風火火、雷厲風行的一個人,因為體格強壯、力氣大,年輕時被大家戲稱為“阿牛”。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機能逐步衰老,性生活隨之減少,是必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般來說,年輕人頻率較高,每次持久性也長些,中老年人頻率較低,每次持續性也較短。但有些人認識不到這點,老田就是。

    不可否認,性生活與個人的體質是相適應的。但是性生活質量更是一個多方綜合作用下的表現,應該從多方面查找原因,理智地分析看待。像老田這樣,片面地認為是自己體質“虧”了,盲目地用補藥補身體,只是治標不治本。

    第7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關鍵詞一:慢性疲勞綜合征

    [偷襲成員]辛苦操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夫婦。

    [健康狀態]精神萎糜、手足酸軟、全身酸痛、頭痛頭昏、注意力不集中及工作效率低下等。美國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把它視為“21世紀人類的最大敵人”。中醫理論認為,其病因主要是肝、脾、腎功能失調,加之長期精神緊張,身心勞累,氣血陰陽失衡所致。

    [推薦粥品]雞歸粳米粥

    制法:取烏骨雞1只,糯米50克,黃芪45克,當歸、大棗各15克,肉桂3克,食鹽適量。烏骨雞宰殺后去毛和內臟,洗凈備用;黃芪、當歸、大棗、肉桂加水煎煮2次,第2次煮沸后30分鐘,合并取藥汁2000毫升,與烏骨雞、粳米同入砂鍋中煮粥。粥成加入食鹽適量,吃雞飲粥,每周1~2次。

    功效:具有滋補強身、調整內臟功能的作用,能發揮顯著的抗疲勞功效。

    關鍵詞二:失眠

    [偷襲成員]一心想升職、頂著巨大壓力的丈夫或學業緊張的孩子。

    [健康狀態]失眠有精神和思維活動方面的原因,如情緒緊張、激動、意外打擊、難解的思想疙瘩、過分悲傷、焦慮、極度興奮等;還有身體內部的紛擾,如過飽、疼痛、瘙癢等。中醫認為,神安則寐,沖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一因邪氣之擾,一因營氣不足。

    [推薦粥品]桂圓蓮子粥

    制法:取桂圓肉(龍眼肉)20克,蓮子30克,大米100克。將蓮子搗碎,和桂圓肉、大米煮成粥,臨睡前兩小時服食。

    功效:桂圓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蓮子補脾、養心、益腎。對心脾兩虛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瀉稀薄、面色少華者尤為適用。

    關鍵詞三:食欲不振

    [偷襲成員]公事和家務纏身的妻子、功課繁忙的孩子。

    [健康狀態]缺乏食欲或不思飲食,伴隨所吃食物量減少或不感興趣。

    [推薦粥品]大棗桂蓮粥

    第8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原料:生黃芪、黨參各30克,大棗10枚,甘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1.先挑出黃芪、黨參、甘草中的雜質,將三者濃煎,去藥渣,取濃汁備用。2.將大棗、粳米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熬成粥,待粥熟后兌入藥汁調勻即可食用。

    用法:早晚各服用1次。

    功效:黃芪大棗粥具有補中益氣、延年益壽之功效,凡是體弱氣虛、氣虛發熱、中氣不足、表虛自汗、盜汗者皆可經常食用黃芪大棗粥。

    黃芪粥

    原料:黃芪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黃芪中的雜質挑出來,用適量水煮黃芪取濃汁煮粳米熬粥。

    用法:每天早上空腹食之,亦可加點糖。

    功效: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固表、行水消腫、托膿生肌之功效。適用于治療脾虛不能統血所致的大便下血、女子崩漏等癥。當代醫學研究證明,黃芪粥有延衰老和強壯作用。

    黃芪山藥粥

    原料:黃芪30克,山藥60克。

    做法:1.先將黃芪中的雜質挑出來,將黃芪、山藥用水沖干凈后備用。2.將黃芪煮成汁300毫升,去渣后,加入山藥煎成粥食用。

    用法:每日食用1~2次。

    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山藥具有強壯、滋養、助消化、止瀉等醫療作用。據此,黃芪山藥粥具有益氣、生津、健脾、固腎之功效。凡久病脾腎皆虛患者,長期食用黃芪山藥粥,有一定的醫療作用。當代醫藥學家印證了黃芪山藥粥有延緩衰老、強壯、強心及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血液供應的作用。

    黃芪燉母雞

    原料:黃芪125克,母雞1000克,蔥、姜、味精、精鹽適量。

    做法:1.將黃芪中的雜質挑出來,母雞宰殺后,去內臟,反復沖洗干凈后,再將黃芪放入母雞肚子里,最好縫合。2.將母雞入鍋中,加適量水、蔥、生姜、精鹽,燉熟即可。上桌前去掉母雞肚子里的黃芪渣。

    功效:有補中益氣、補氣固表、強壯、滋養之功效,凡是產后失血、久病,以及肝腎虧虛等患者,皆可服食之。

    黃芪枸杞燉乳鴿

    原料:黃芪50克,枸杞子25克,乳鴿1只,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1.先將乳鴿宰殺后,去掉毛和內臟,沖洗干凈后入燉盅內,加適量水。2.在燉盅內加入洗凈的黃芪、枸杞子。而后將燉盅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加適量味精、精鹽后即可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補氣固表、益氣固腎,適用于腎氣不固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氣虛血虛、氣虛血脫、白帶多等患者。

    黃芪豬肉羹

    原料:黃芪25克,當歸12克,枸杞子15克,豬瘦肉100克,蔥、姜、味精、食鹽適量。

    做法:將黃芪、當歸、枸杞子沖洗干凈后入鍋,加入瘦豬肉片一起燉湯食用。吃時可加入適量蔥、醬、味精、食鹽。

    功效:黃芪具有強壯、延緩衰老、擴張冠狀動脈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作用;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作用,能降血糖,治療脂肪肝、神經官能癥。3種中藥合用后,可增強療效,是老年人、氣虛患者以及手足麻木和半身不遂患者的保健食品。

    黃芪當歸羊肉湯

    原料:黃芪50克,當歸15克,羊肉1000克,生姜、食鹽、酒、味精適量。

    做法:1.將羊肉反復沖洗干凈后切成小塊入鍋。2.鍋里加入生姜、黃芪、當歸,煮熟,加適量酒、味精即可。

    功效:黃芪具有補中益氣、延緩衰老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延緩衰老作用;羊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健胃健脾作用。三者共煮食,適合老少冬令保健。

    黃芪鯽魚湯

    原料:黃芪18克,鯽魚3~4條(500~600克),蔥、生姜、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1.將鯽魚宰殺后,剖腹去內臟,備用。2.將鯽魚、黃芪、生姜入鍋中,燒開20分鐘。吃時可放入適量蔥、精鹽、味精、胡椒粉,亦可放入少量黃酒調味。

    功效:黃芪具有補虛損、益氣補陽、固表止汗的功效;與鯽魚配伍吃肉喝湯,可補氣健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氣短乏力、胃下垂、脫肛患者,常食此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之功效。

    藥食同源

    百合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肉質鱗莖。有觀賞、食用、藥用三大價值。百合除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B1、B2、C等營養素外,還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如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這些成分綜合作用于人體,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滋補之功,還對秋季氣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養陰清熱、清心安神之效,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咽痛失音、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或情志不遂、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這里介紹幾3百合食療方。

    香蕉百合銀耳羹

    原料:銀耳(干)15克,百合100克,香蕉400克,枸杞子5克,冰糖60克。

    做法:將銀耳用溫水泡2小時,去蒂及雜質,撕成小朵,放瓷碗中,入蒸籠蒸半小時后取出;百合洗凈,香蕉去皮,切成小片,枸杞洗凈,用溫水泡軟。將銀耳、百合、香蕉片、枸杞放入燉鍋內,加冰糖調勻,入蒸籠蒸半個小時即可。

    西芹百合

    原料:西芹、鮮百合各100克,鹽、淀粉、味精、醬油適量。

    做法:西芹洗凈,斜切成片,用開水焯熟。把百合外面的老皮剝掉,中間綠心不要,洗凈。鍋加油燒七成熱,放入百合稍炒,加入焯好的西芹,將少量淀粉勾芡收汁,加鹽,兩三滴醬油(一定要少放鹽和醬油)。也可切胡蘿卜片,和西芹一起焯熟,加入同炒。

    薏米百合粥

    原料:薏米30克,百合6克。

    第9篇:大棗的作用與功效范文

    目的通過正交拆方研究,分析小建中湯配伍效應規律。方法采用3因素2水平的正交實驗設計交互作用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化學物質致痛和實驗性脾虛模型腸推進率為檢測指標;分析處方各因素水平的影響。結果鎮痛作用分析以白芍甘草藥對作用最強;腸推進率實驗以生姜大棗作用最強;綜合指標分析結果提示,小建中湯全方為最佳處方組合。結論小建中湯全方為綜合分析的最佳組方。

    【關鍵詞】 小建中湯; 配伍規律; 正交實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of the effect of compatibility in Xiaojiangzhong decoction by orthogonal methods.MethodsThree factors and two levels were used in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tests and interaction assay. The indexes of pain and ratio of intestinal travel of prepared Chinese ink were assay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ResultsThe analgesia effect of Radix Paeoniae Alba and Radix Glycyrrhizae were the most obvious, and that of Ginger and Fructus Jujubae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e other two in ratio of intestines advance. The whole-compounded Xiaojianzhong decoction is the best assayed by the synthesized indexes.Conclusion It is the best prescription of whole-compourded Xiaojianzhong decoction.

    Key words:Xiaojiangzhong decoction; Regularity in drug combination; Orthogonal design

    小建中湯首見于《傷寒論》,由白芍、大棗、桂枝、甘草(蜜炙)、生姜以及飴糖等中藥組成,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效[1]。用于治療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之證而兼傷寒表證,以及治脾虛腹痛兼少陽邪郁者。因其功能建立中焦脾胃之氣,故名“建中”。正如《傷寒溯源集》所說:“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蓋脾為五行之主,四臟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極之義也。中氣虛餒,脾弱不運,胃氣不行,致心中悸動,故以建立中氣為急也”。本方既有雙補陰陽、調補脾胃的作用,又有調和營衛兼以解表功能。由于小建中湯療效確切,故應用極為廣泛。目前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攣痛、喜溫喜按或虛勞發熱等癥。歷代醫家對小建中湯的論述頗多,無論是通過方論還是應用于臨證,都顯示出小建中湯的應用價值相當可觀[2]。

    復方配伍規律研究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本課題按照小建中湯的處方規律,采用正交實驗設計交互作用分析,以藥理作用為檢測指標,以期為方劑的現代研究作出有益的探討[3,4]。

    1 材料與方法

    1.1 藥材白芍、大棗、桂枝、甘草(蜜炙)藥材飲片均購自同濟堂藥店,生姜購自紅邊門農貿市場。所有藥材經貴陽醫學院中草藥教研室陳祖云副教授鑒定,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大棗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甘草(蜜炙) 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莖;生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鮮根莖,均符合《中國藥典》2005版要求。

    1.2 動物KM種小鼠,一級實驗動物,由貴陽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SCXK(黔)2002-0001。飼養條件:動物進入實驗室后、分籠飼養,由專人飼養管理,飼養室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室溫18~25℃,濕度50%~70%,動物室按常規定期消毒。

    1.3 藥物的制備根據小建中湯的組成與處方分析,選用桂枝、白芍與甘草、生姜與大棗為3個因素,每個因素采用全與無兩個水平(即用藥與不用藥兩個水平)進行L8(27)正交實驗。考察因素水平見表1。處方中藥物比例嚴格按照張仲景《傷寒論》與統編教材《方劑學》的藥物劑量與比例要求。按表2的要求投藥,各處方采用常規中藥煎煮技術得到湯劑后,用旋轉蒸發儀50℃濃縮,表2中,1,2,3,4藥物濃縮以桂枝生藥計0.15 g/ml,5,6藥物濃縮至以白芍生藥計0.3 g/ml,7藥物濃縮以生姜生藥計0.167 g/ml。

    表1 因素水平(略)

    1.4 鎮痛實驗[5]健康KM小鼠80只,、各半,體重(19.10±1.23)g。分組及給藥方式見表2。各組給藥劑量均為臨床人用劑量的20倍,給藥容積為20 ml/kg,各組動物依各自藥物和劑量ig給藥,1次/d,連續5 d。末次給后1h每鼠ip 0.6%冰醋酸0.2 ml致痛,記錄致痛后15 min各組內每只小鼠產生扭體的總次數,計算組內均數,根據下式計算抑制率作為正交實驗的分析指標。

    抑制率(%)=第8組平均扭體次數-其余各組平均扭體次數第8組平均扭體次數×100%

    1.5 對脾虛動物模型腸推進的影響[6]90只小鼠,雌雄各半,體重18~22 g,按體重隨機分為9組,每組10只,留取1組為空白對照組,其余8組灌胃給予100%番瀉葉水煎液,連續給藥15d,自第10天開始,各組動物依各自體重和劑量ig給藥,1次/d,連續5d。末次給藥,將中華墨汁與藥物混溶,使墨汁含量達到50%,各組灌胃容積為20 ml/kg,40 min后處死動物,測定小腸總長度,以及從幽門到墨汁前沿的距離作為“墨汁在腸內推進的距離”。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墨汁推進率。正交分析以各組10只動物推進率的均數為分析指標。

    墨汁推進率(%)=墨汁在腸內推進距離小腸全長×100%

    1.6 綜合作用分析以鎮痛抑制率與與腸推進率各占綜合分析的50%,總分以100分記。分別以鎮痛抑制率最大值及腸推進率最大值為50,計算各組的綜合分析記分值[7]。

    2 結果

    表2與表3鎮痛實驗的R值及方差分析可知因素的主次順序為BAC,即芍藥甘草藥對的鎮痛作用最強,其次為桂枝,而生姜大棗的影響最小,但是3個因素均有顯著性差異,提示這3個因素對鎮痛作用均具有明顯的影響,根據正交實驗設計的原理確定其最佳處方組合為B1A1C1。

    表4的實驗結果提示,本次研究中脾虛動物的腸推進率顯著降低,提示模型復制成功。表2脾虛模型腸推進率的R值與表5方差分析的實驗結果提示因素的主次順序為CAB,即生姜大棗的作用最強,而且具有顯著影響,桂枝作用次之,白芍與甘草作用最弱。但是桂枝、白芍與甘草對腸推進率未見顯著影響,其最佳處方組合為C1A2B2。

    由于本研究采用鎮痛與腸推進率兩項檢測指標,因此進行了綜合分析。由表2綜合分析的R值與表6方差分析的實驗結果提示,ABC 3因素對綜合分析的影響非常顯著,其中以C作用最強,B次之,A作用最弱,其最佳處方組合為C1A1B1。由表7~9綜合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可知,A1C1、B1C1為最佳組合,而AB的交互分析最佳組合為A1B2。綜合以上因素分析,小建中湯應以全方組合為最佳組合。

    表2 正交實驗表及結果(略)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正交實驗分析小建中湯處方組成及藥理效應的關系。根據仲景原處方,小建中湯的組方原則為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組成。張仲景生活于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因此多為飲食失常所致脾胃虛弱,尤其是能量不足,所以以飴糖為主藥,可能是考慮到病人的飲食問題所作出的判斷。我們采用小建中湯加飴糖與不加飴糖兩個處方進行脾虛模型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兩個處方作用幾乎相似(該研究成果待發表),所以本課題的拆方研究沒有考慮飴糖的問題。

    表3 鎮痛作用方差分析(略)

    表4 番瀉葉復制實驗性脾虛模型腸推進率的影響(略)

    **P

    表5 脾虛小鼠小腸運動的方差分析(略)

    表6 小建中湯綜合作用的方差分析(略)

    表7 綜合因素AB的交互作用分析(略)

    表8 綜合因素AC的交互作用分析(略)

    表9 綜合因素BC的交互作用分析(略)

    小建中湯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虛證見脘腹攣痛,喜溫喜按等。結合藥物的現代研究,將桂枝作為1個獨立的因素,白芍、甘草作為1個因素,生姜、大棗作為另外獨立的因素。研究結果證實,白芍甘草的鎮痛作用最強,其次桂枝、生姜與大棗均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這與目前大量的文獻報道相一致[8~13]。對脾虛模型腸推進率的影響中,以生姜大棗的作用最為顯著,而白芍甘草藥對具有一定的抑制腸推進的作用,這也與文獻報道的實驗結果相一致[14~16]。盡管單獨各指標分析各因素存在各自的優勢,綜合以上兩項指標記分分析,本研究結果提示仍然以全方的作用最佳。

    在交互作用分析過程中,出現的A1B2為最佳組合,似乎整個處方也有配伍不合理之處。我們必須認識到,小建中湯的主治功效并非可以簡單地采用鎮痛與脾虛模型的推進率進行解釋;也就是說其證治是復雜的黑箱體系,應該進行多指標全方位系統分析。因此藥物配伍是否存在不合理,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成人cao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一级毛片成人午夜|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青青草成人免费|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