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妊娠 糖尿病 孕期治療 母嬰結局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GDM)[1]。是妊娠期間最常見的內科并發癥之一。后者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前者。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母嬰并發癥尤其是圍生兒死亡率明顯高于正常懷孕婦女,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早期篩查、及時診斷并給予正規治療,可明顯降低其對母嬰的危害。現將我院診治的5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及55例非糖尿病孕婦進行對比的臨床資料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57例,年齡23~40歲,其中初產婦41例,經產婦1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婦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48例。并選取此期間收治的非糖尿病孕婦55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孕婦的年齡、孕齡以及孕次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診斷標準
首先行50g葡萄糖負荷試驗(GCT)篩查,若1小時血糖異常(血糖≥7.8mmol/L),則需進一步行75g 葡萄糖耐量(OGTT)試驗。對于GDM的篩查時機,則建議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婦在孕期首次檢查時就應進行GCT篩查,若無異常,則應在妊娠晚期重復上述篩查一次;除此之外的孕婦則應在妊娠24~28周時進行篩查。
1.3 治療方法
采取營養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相結合的方法。
1.3.1飲食控制根據孕婦的體重和運動量計算出每日應攝入的總熱量,使總熱量能充分滿足孕婦及胎兒的營養需求,以孕期總體重增加在12KG左右為宜。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在總熱量的30%~40%,蛋白質的攝取量要求在標準體重計算量之外每天增加15~25g,食用的優質蛋白最少要占到總蛋白量的1/3,少量多餐,穩定血糖。
1.3.2運動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于餐后1小時適當活動以控制血糖。
1.3.3藥物治療孕婦血糖經上述治療血糖仍高者,給予胰島素治療,根據不同孕婦的血糖水平及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不同,個體化治療,初始劑量應稍低于正常,3~4天后再依據血糖檢測結果調整劑量,同時監測血糖,直至血糖值降到正常。
1.3.4孕期監測 每周最少測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每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以了解血糖控制情況。合并妊高征者需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腎功能、尿蛋白、眼底等情況
1.3.5終止妊娠的時機和方式根據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胎兒宮內發育情況以及并發癥的情況選擇適當的分娩時機及適合的分娩方式。
1.4統計學方法均采用X2檢驗。
2結果
57例孕婦經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定期監測相關指標,其中有41例通過飲食、運動治療后血糖控制良好,16例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了胰島素治療,經胰島素治療后后血糖控制良好。57例孕產婦及圍生兒無一例死亡,無一例出現酮癥酸中毒,更無一例出現新生兒低血糖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孕產婦分娩方式觀察組剖宮產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
有統計學意義。
表1兩組孕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組別 例數 剖宮產 順產
n 例數 % 例數 %
觀察組 57 31 54.39 26 45.61
對照組 55 15 27.27 40 72.73
孕產婦并發癥觀察組妊高征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羊水過多、羊水過少、早產、感染、產后出血等發生率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
表2兩組孕產婦并發癥比較
組別 例數 妊高征 羊水過多 羊水過少 早產 感染 產后出血
n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觀察組 57 13 22.81 2 3.51 5 8.77 9 15.79 1 1.75 3 5.26
對照組 55 5 9.09 2 3.64 4 7.27 6 10.91 1 1.82 2 3.64
2.3圍生兒并發癥 觀察組除巨大兒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外(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胎兒宮內窘迫及早產兒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3兩組圍產兒并發癥比較
組別 例數 巨大兒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低血糖 胎兒宮內窘迫 早產兒
n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例數 %
觀察組 57 17 29.82 4 7.02 2 3.51 7 12.28 9 15.79
對照組 55 8 14.55 3 5.45 2 3.64 7 12.73 6 10.91
3討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尤以前者發生率為高,目前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對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孕早期,高血糖增加了胎兒致畸率和流產率,中期以后,隨著血糖的不斷升高以及胰島素抵抗的不斷增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宮內窒息、感染等狀況發生的幾率都相對增高。而妊娠期糖尿病致巨大兒、羊水過多的發生率亦高于正常,同時也增加了早產和剖宮產率,產后出血及新生兒低血糖率亦增高,上述并發癥都會威脅到母嬰的生命健康[2]。
研究發現,觀察組通過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早期篩查和診斷,及時采取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嚴格進行孕期監測,分娩時根據具體情況對產婦采取正確的分娩方式,使孕產婦和圍生兒的不良結局和影響得到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 并發癥;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臨床常見病,因其對母兒可造成較大的影響,使母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增高,因此,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GDM常可導致巨大兒發生率明顯提高,胎兒生長受限,易發生流產和早產,胎兒畸形率升高等不良結局[1-2]。為了探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對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的臨床資料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診斷為GDM的患者62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4~39歲,平均(26.82±3.42)歲;孕26~37周,平均(32.2±3.10)周;孕次1~4次;初產婦50例,經產婦12例。另選取無糖代謝異常孕婦62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4~40歲,平均(27.58±3.08)歲;孕28~38周,平均(33.6±3.28)周;孕次1~4次;初產婦54例,經產婦8例。兩組孕婦均無糖尿病史,且無其他內科合并疾病,年齡、孕周及孕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飲食控制、適當運動,病情較重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同時給予健康指導[3-4]。對照組給以常規圍產期保健和隨訪。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分別評價糖尿病對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糖尿病對產婦造成的影響的觀察指標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羊水過多、剖宮產;糖尿病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包括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低血糖等的發生情況。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世界各國報道不一,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5%,近年來有明顯上升趨勢。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兒均可造成不良影響,其對孕婦的影響主要包括易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增加羊水過多的發生率以及感染機會,此外,因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增高,還易導致難產、產道損傷、產后出血以及剖宮產率的增加。有研究證實,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婦再次妊娠時,復發率高達33%~69%,足以見得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
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及新生兒亦存在極大影響,胎兒生長受限(FGR)的發生率可達21%,同時還易引發流產和早產,胎兒發生嚴重畸形的幾率是正常妊娠的7~10倍。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另一重大影響是可造成巨大兒,此類患者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較正常產婦高。妊娠期糖尿病對新生兒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率升高以及新生兒出現低血糖癥狀,若不及時救治、處理,將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和健康。
本研究將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62例正常孕婦進行對比研究,觀察兩組孕婦在產后并發癥情況、剖宮產率及新生兒狀況等方面的不同,結果發現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酮癥酸中毒發生率以及剖宮產率均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2.
[2] 鄭文化,魏雙梅.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影響的臨床觀察與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8):126.
[3]盧昆林,曹清,葉琳.妊娠糖尿病對母嬰影響的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7,15(6):124.
[4]楊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5-7.
[5]吳連方.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管理和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11):721-723.
[6]魏世錦.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監測的產科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7):94-95.
[7]何玉蘭.妊娠期糖尿病陰道試產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3):46-47.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94-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現或發生的糖代謝異常,發生率1%~5%,對婦嬰均有較大危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發病率日漸升高,如妊娠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并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以及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等,可導致胎兒窘迫,甚至胎死宮內。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加強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自我護理,對保障母嬰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孕早期護理
妊娠的不同時期對糖尿病的影響不同,因此,要向孕婦及其家屬介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加強對孕婦監測,肝腎功能初診后2月內復查,每次進行尿常規檢查,眼底檢查初診時做眼底檢查判斷是否有視網膜病變,以后定期復查,監測血壓變化,嚴密觀察宮底高度變化,結合B超發現羊水過多及巨大,加強妊娠期血糖監測,血生化的監測,并講解上述檢查的目的及意義。在做各項檢查及各項操作時,動作要輕柔,消毒一定要嚴格,以防止感染的發生。增加產檢頻率,如有異常情況,必要時住院治療,同時做好心理護理。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病程長,血糖不易控制,因此要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 [1]。
2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之一 [2],不論糖尿病屬何類型,病情輕重如何或有無并發癥,是否在用胰島素治療,都應嚴格執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美國糖尿病學會和美國國立衛生院提出新的糖尿病飲食治療目標和營養素供給標準 [3]。總熱量與食物成分:首先按病人身高計算標準體重。公式:[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早孕時進一般飲食已足夠,妊娠晚期需要增加糖類的攝入,每日約為150~250g之間,同時注意還可以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4]。約有86%的孕婦通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調節方式后,血糖就會達到理想范圍。加強飲食指導可以有效地降低妊娠期糖異常導致的并發癥。
3 胰島素治療護理
通過飲食治療,血糖仍不能達到正常水平者,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的用量和用法決定于孕婦的孕周、體重、血糖等。用藥須遵醫囑精確計算,防止酮癥酸中毒或低血糖的發生。治療過程中嚴密監測血糖,按時進食,告知患者低血糖癥狀,身邊常備糖塊,出現低血糖趕快吃糖。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胰島素劑量。孕期至少每周1次測空腹及餐后2h血糖,必要時每天測4-5次。用胰島素治療者,必要時每日測6-7次。
4 運動治療
運動前要有熱身運動,結束時也應再做一些更輕微的運動,逐漸結束運動。千萬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如跑步、打球、俯臥撐、滑雪等。懷孕早期(1~3月)需防止流產,懷孕晚期(7~9個月)注意防早產,故此二期的妊娠糖尿病孕婦不宜做運動強度大的劇烈運動,如跳躍、過伸、過屈、扭轉、彎腰等運動。而適宜低強度的運動,如散步就是一種非常適宜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活動。孕婦操訓練,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環,分娩時有利于胎兒娩出。有氧運動能夠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阻力運動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不要選擇饑餓時運動。而且運動量不能太大,一般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30次以內。
5 心理護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產婦心情是復雜的。妊娠能影響糖尿病,糖尿病也能影響妊娠。許多學者發現,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焦慮與憂郁的發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所以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產婦這些脆弱人群,除特別需要外,不要施加治療措施,一般進行心理疏導,針對孕婦目前心理狀況給予科學認真分析及解釋,給予安靜、舒適、溫馨的環境,并對孕產婦及家屬介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及孕期血糖控制穩定的重要性和降糖治療的必要性,得到家屬的理解和配合,使孕產婦得到系統支持治療,保持心情舒暢,從而幫助孕產婦緩解和減輕甚至消除焦慮及抑郁情緒。
6 出院指導
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做好出院宣教,幫助其制定自我護理計劃及支持系統,指導產婦隨訪,遇有發熱、惡露持續不凈、尿糖變化時及時復診,做好避孕措施。產后42天母嬰健康查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適當運動和體育鍛煉,做好自我監護,自測血糖、尿糖,產后6~12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減少慢性病變和并發癥的發生。
7 健康教育
關鍵詞:妊娠;糖尿病;母兒并發癥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現或發病的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健康均有很大危害,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做為觀察組,診斷標準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1]。孕婦年齡21~43歲,平均(28.3±4.1)歲;初產婦19例,經產婦11例;病程2個月~9年;糖尿病合并妊娠8例,妊娠期糖尿病22例。隨機抽取同期分娩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3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孕婦年齡、初經產、病程、病史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比較兩組孕婦妊娠高血壓病、羊水過多、剖宮產等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圍生兒巨大兒、早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χ2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孕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并發妊娠高血壓病、羊水過多、剖宮產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組 別
例數
妊娠高血壓病
羊水過多
剖宮產
觀察組
30
8
4
4
對照組
30
2
1
2.2 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血糖等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例)
組別
例數
巨大兒
早產兒
新生兒窒息
低血糖
觀察組
30
10
7
6
3
對照組
30
2
2
1
3 討論
妊娠具有糖尿病發生的傾向,妊娠可使隱性糖尿病顯性化,妊娠合并糖尿病可能是遺傳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增加、胰島素相對不足,加之體內激素的變化,使孕婦出現胰島素抵抗并出現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下降。如胎盤分泌的各種抗胰島激素于孕24~28周迅速上升,至32~34周達高峰,胰島素抵抗作用最強。為了維持正常糖代謝水平,胰島素需要量必須相應增加,而胰島素分泌受限的孕婦就不能維持這種變化而發生合并糖尿病或使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加重。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多,我們觀察妊娠合并糖尿病組妊娠高血壓病、羊水過多發生率明顯高于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組,機理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多有小血管內皮增厚及管腔狹窄,易并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的發生率增加是因為羊水中含糖量過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娠合并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有巨大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宮內缺氧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代謝異常、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等,我們觀察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血糖等發生率較高[3]。有多項研究表明,糖尿病孕婦血糖得到控制,母兒預后將得到明顯改善,所以,對妊娠期糖尿病要引起重視,及早診斷與處理,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4]。
4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6):475.
[2] 許 萍.妊娠期糖尿病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軍醫,2010,12(2):221.
[3] 樂 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0.
關鍵詞 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特點;治療
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種可危及母親和胎兒生命的急性綜合征,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中發病率高達3%~22%。非孕期DKA時血糖升高多在16~17mmol/L(300mg/dl)以上,而妊娠期孕婦血糖輕度升高(血糖為11.1lmmol/L,甚至更低)即可發生DKA[1] 。選取2011年2月-10,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8例,總結臨床治療資料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2月-10,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8例,其中年齡最小者24歲,年齡最大者37歲,平均年齡29歲,入院查體:體溫37.7℃,脈搏122次/min,呼吸25次/min,血壓120/80mmHg。一般情況差,扶入病房,面色潮紅,口唇干燥、櫻紅.深大呼吸,心率122次/min,心音亢進,雙肺呼吸音粗,腹膨隆,宮高35cm,腹圍101cm,未聞及胎心音,宮口未開,胎膜未破,抬頭S-3。化驗結果:空腹血糖22.09mmol/L,血酮體陽性,尿酮體(++++),尿糖(++)。全血常規:HB168g/L,RBC 5.71×109/L,WBC 11×109/L,N 82%。入院診斷考慮:①孕1產0,妊娠37+周,宮內死胎;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入院后即予以給氧、糾酸、補液、胰島素降糖、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患者臨床符合下列標準,早期有四肢無力、疲乏,極度口渴、多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腹痛,頭痛;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深大呼吸,呼氣有爛蘋果味,以及倦怠、嗜睡、全身疼痛、意識模糊、昏迷等。
1.2方法 補液 是搶救DKA 首要的、關鍵的措施。 在DKA 時估計總體液流失在4~10L,應給予足 夠液體,恢復血容量,增加組織灌注,促進胰島素向外 周組織轉運。通過增加腎臟血流 灌注,尿糖排 出增加,達到降低血糖作用。盡管DKA患者流 失的是低張水分,但主張治療首 先補充等張液體,如0.9% 氯化鈉溶 液和林格液,這樣易于恢復血容量,同時能避免應用低張液體 導致血容量急劇下降,細胞水腫加重,甚至發 生腦水腫。治療第1小時應 快速補充生理鹽水,接著減慢補 液速度,待血流動力學穩 定后可給予0.45%的等張鹽水。其補液量和速度與非孕期 不同,對于孕婦,尤其伴有子癇前期和心血管 疾病者,輸液量過大、速度過快可能會導致 肺水腫及左心功能衰竭,建議根據孕婦的情 況調整。補液期問可進食者,應鼓勵飲水,適當減少 輸液量。胰島素治療 采用小劑量胰 島素持續靜脈點滴。如果血糖 > 13.9mmol/L,應將胰島素 加入0.9%氯化鈉溶液,以每小時4~6U胰 島素的速度持續靜脈點滴,可有效抑 制脂解、酮體產生和糖原 酵解,降低血糖,同時防止大劑量胰島素 應用而誘發低血糖 和低鉀血癥[2] 。每小時檢查l次血糖和尿酮體。血糖
1.3統計分析 利用spss19.0軟件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臨床所有計量資料均用t檢驗,數據資料用均值與標準差方式表示,對比分析數據,結果顯示p
2結果 18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1例,對比分析患者治療前后上腹部不適或腹痛、食欲不振的評估,治療前患者上腹部不適或腹痛的評估分為38.85-3.75,治療后患者上腹部不適或腹痛的評估分為25.55-2.35,治療后的評估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
3討論 由于妊娠期胎盤分泌的具有拮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和胰島素相對及絕對缺乏,脂肪分解增加,血中游離脂肪酸增加,導致酮體產生增加,因此糖尿病孕婦更易發生DKA,尤其1型糖尿病孕婦。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期比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患者更易發生DKA。
對于 中、晚孕發生DKA者應持續胎心監護,直至代謝紊亂糾正。通過吸氧、左側臥位、糾正孕婦代謝紊亂,能夠改善胎兒宮內缺氧狀況。由于DKA所致胎兒窘迫可隨酸中毒糾正常而恢復,所以出現胎兒窘迫并不需要立即終止妊娠。當酸中毒不能被及時糾正或滅酮糾酸后胎兒窘迫持續存在時,應盡早結束 妊娠,以防胎死宮內。為 防止因提前終止妊娠胎肺不成熟,發生新生兒呼吸窘 迫綜合征(RDS),可在終止 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了解胎肺成熟的情況,并注射地塞米松10mg促進胎肺成熟,但不主張全身應用地塞米松,以防 止DKA患者病情加重[3]。DKA糾正后,胎兒已成熟或孕周>36周者,宜盡早結束分娩,宮頸成熟不佳者可考慮剖宮產結束分娩。治療過程中應嚴密檢測血糖、酮體、電解質等變化,以調整治療方案。
通過本組18例患者的病例研究顯示,18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1例,對比分析患者治療前后上腹部不適或腹痛、食欲不振的評估,治療前患者上腹部不適或腹痛的評估分為38.85-3.75,治療后患者上腹部不適或腹痛的評估分為25.55-2.35,治療后的評估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
參考文獻
[1] 劉劍波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的觀察 . 中華全科醫學 .2014,12(01): 95-96.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臨床研究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082
臨床上,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 首次發現糖代謝紊亂。妊娠期糖尿病不但會對母體糖代謝產生影響, 同時也會影響到胎兒, 造成胎兒發育不良。近幾年關于妊娠糖尿病危險因素的研究不斷增多, 也不斷深入[1]。本次研究中, 出于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的目的, 對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正常分娩孕婦展開了各項指標檢測, 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 同時采取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獲得明確診斷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作為觀察組, 同期正常分娩孕婦98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1~39歲, 平均年齡(30.1±11.5)歲, 身高150~173 cm, 平均身高(161.2±5.1)cm;對照組年齡20~36歲, 平均年齡(24.8±12.3)歲, 身高151~172 cm, 平均身高(160.6±5.3)cm。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 自愿接受臨床檢查, 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斷標準:孕婦空腹血糖>5.1 mmol/L, 可直接確診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空腹血糖4.4~5.1 mmol/L時進行75 g糖耐量試驗, 試驗結果存在異常時可確診為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對象剔除孕前肥胖者、高血壓家族史者、糖尿病家族史者、合并嚴重肝腎異常者、合并精神異常者、不愿接受本次研究者。
1. 2 研究方法 對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的一般資料、孕前以及分娩前體質量指數、血壓、血糖水平進行檢測, 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 1 兩組孕婦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年齡、舒張壓、收縮壓、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較對照組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Logistic 回歸分析, 患者年齡、孕前體質量指數、分娩前體質量指數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影響因素(P
3 討論
臨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較高, 屬于常見妊娠合并癥。因患者體內糖代謝發生嚴重的異常, 從而會導致孕婦、胎兒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脅, 很容易造成胎膜早破、先兆子癇、產程延長等, 也會使新生兒巨大兒的發生率得以顯著增加, 進而增加了剖宮產率。曾有調查結果顯示[3], 妊娠糖尿病發病率在1%~5%, 在高危險孕婦中, 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更高。近幾年的研究與實踐證實[4], 妊娠糖尿病會造成母嬰圍生期出現諸多并發癥, 并且會有50%的患者會進展為糖尿病。因此, 對妊娠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探討, 對于早期發展、早期診斷和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本次研究旨在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發現, 觀察組年齡、舒張壓、收縮壓、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較對照組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相對較多, 在臨床工作中, 應對危險因素給予足夠的重視, 早期發展、早期診斷和治療, 以期獲得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蕓.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 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9):171-172.
[2] 黃濃香, 黃姣蓮.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分析.臨床醫學工程, 2013, 20(3):376-377.
[3] 林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微炎性因子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3, 36(21):162-163.
[4] 王靜.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分析. 中國醫學工程, 2013, 21(5):62-63.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危險因素;logistic分析
近年來隨著優生優育觀念的推廣, 人們對孕婦妊娠期間營養更加重視, 然而受到飲食、藥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孕婦極易出現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癥, 嚴重威脅母嬰安全及健康, 因此盡早預防、發現及治療妊娠結局的改變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作者對河南省濮陽市中原油田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 選取同期本院接受正常體檢的50例健康孕婦作為參考組, 排除酮癥酸中毒、孕前出現三多癥狀孕婦、內分泌系統疾病孕婦、隨機血糖在11.1 mmol/L孕婦及服用脂代謝物藥物及干擾糖孕婦、空腹血糖>(包含)7.0 mmol/L及妊娠前20周孕婦。
1. 2 方法 對兩組孕婦的基本資料進行觀察比較, 在孕婦24~28孕周時對孕婦空腹血糖水平進行觀察, 同時進行糖篩試驗, 必要情況下對耐糖量進行試驗。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孕婦的身高、孕前體重及分娩前體重指數、年齡、血糖及血壓水平、糖尿病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不良孕產史等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多因素相關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 1 相較參考組, 觀察組孕婦年齡、孕期及分娩前體重明顯大于參考組(P
2. 2 觀察組孕婦舒張壓、收縮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明顯高與參考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妊娠合并糖尿病發生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年齡>(包含)35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紅蛋白血癥、分娩前體重>(包含)25 kg/m2、不良孕產史是導致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
3 討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導致胎膜早破、先兆子癇、產程延長等并發癥的重要原因, 同時極易導致畸形兒、巨大兒、新生兒死亡等[1], 因此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危險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有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年齡、體重、血糖、血壓等與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發生有著較大相關性,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周少鋒.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危險因素分析.吉林醫學, 2010, 39(18): 2828-2829.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145-02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妊娠合并癥,患者在妊娠期會出現血糖代謝異常的情況,導致妊娠高血壓,胎兒子宮內發育不良等并發癥的發生,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嚴重危害,還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成長。目前,多采用胰島素注射和合理控制飲食的方法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此種治療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情緒波動的情況,導致其血糖值處于一個不穩定的水平,影響治療效果[1]。所以,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該文選取了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間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9例。試驗組:年齡在24~35歲之間,平均年齡(30.5±2.2)歲;體重60~72 kg,平均體重(63.3±2.1)kg;孕周30~38周,平均孕周(33.5±2.6)周;初產婦29例,經產婦10例。對照組:年齡在24~37歲之間,平均年齡(32.8±2.1)歲;體重56~72 kg,平均體重(63.8±2.1)kg;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5.5±2.8)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1例。試驗組與對照組的年齡、體重、孕周和孕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將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①發放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知識手冊,便于患者及其家屬能夠在治療過程中自主學習。護理人員要為產婦及其家人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案,幫助患者準確了解自身病情。在治療期間,患者由于擔憂自身疾病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會出現焦慮、恐懼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的內心訴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說明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有助于疾病的恢復。還可為患者介紹關于此類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此外,要與患者的家人特別是丈夫進行積極溝通,家人的關愛與陪伴有利于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②要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包括脈搏、血糖和血壓等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匯報給主治醫生,以便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人員要對降糖藥物的給藥劑量準確掌握,為患者講解血糖控制的具體方法,并指導患者使用簡易的血糖檢測儀隨時監測自身的血糖水平。③飲食習慣會對患者病情恢復產生影響,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表,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科學控制才能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患者要以清淡健康的飲食為主,例如:蔬菜、水果和高蛋白含量高的肉類。還應囑咐患者遠離生冷、辛辣等刺激類食物。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在營養攝取充足的情況下,降低其妊娠期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外,要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整潔的居住環境,保證居住環境溫度適宜、空氣流通和保暖性良好。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在進餐以后可以進行20~30 min的活動,但要注意避免運動量過大,運動后可用溫水泡腳,舒緩身心。
1.3 評價指標
比較對照組和試驗組護理前后血糖控制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和心理狀態。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定: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穩定。
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P
2 結果
2.1 對照組和試驗組護理前后血糖控制情況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對照組和試驗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1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3.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對照組和試驗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幾年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患者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飲食不規律,膳食不均衡和運動量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嚴重影響了患者及嬰兒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現階段,臨床醫學多以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量來治療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情況下,依靠飲食控制和胰島素的合理使用可以實現對血糖的控制,但是此種方法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飲食控制和胰島素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但血糖值的正常水平與患者的心理應激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僅承受著來自家庭,社會的各方面壓力,而且再加上對嬰兒身體健康狀況的擔憂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種種因素使得產婦精神壓力大,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血糖值處于非正常水平,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因此,必須為患者提供全面和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以便將血糖值控制在一個理想水平[2]。
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種新型整體護理模式,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情緒,有助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應用優質護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例如健康宣教、心理護理、治療護理、飲食和環境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健康宣教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宣傳活動提高患者對妊娠期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及時糾正影響患者病情的不良生活習慣,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從而防止因情緒激動而導致病情惡化,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通過治療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環境護理,可以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為患者創造舒適和安全的居住環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質護理不僅能夠管理患者的病情,同時還能夠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認知進行管理,將血糖值控制在正常水平,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幫助穩定患者的心理情緒,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治療過程中,增強治療的效果[3-4]。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 生殖道感染; 影響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是產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發生率為1%~9%\[1,2\]。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該病患者內分泌及免疫狀態的改變易感染病原體而導致生殖道感染,不僅可能引起早產、胎兒生長受限、胎膜早破、新生兒疾病等不良妊娠結局,而且還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3,4\]。為此,學者們和臨床醫師一直致力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生殖道感染情況和影響因素的研究,但是迄今為止尚未見到類似報道。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收集我院產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產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患者均于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負荷試驗,陽性者測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如果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5.8 mmol/L則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正常則行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3)患者無言語和交流障礙,能夠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4)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5)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排除標準:(1)患者有心肝腎等重大疾病;(2)患者孕前已經確診為糖尿病;(3)患者與醫務人員交流困難,無法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4)患者合并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偏執性精神障礙、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應激相關性精神障礙等重型精神疾病,對自己的行為無完全刑事承擔能力;(5)患者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其中,孕婦年齡范圍為18~35歲,平均年齡為(26.34±7.49)歲;孕周范圍為15~20周,平均孕周為(16.84±3.66)周;體重指數為20~29kg/m2,平均體重指數(24.55±4.43)kg/m2。根據患者有無合并生殖道感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平均孕周和平均體重指數方面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自編問卷對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在問卷調查前,先對參加本次研究的調查員進行集中培訓。在培訓結束后,參加本次研究的調查員必須參加筆試和專家面試,兩者均考核合格后才允許調查員參與本研究。在問卷調查時,采用統一指導語。
1.2.2自編問卷內容包括:年齡、身高、體重、職業、生源地、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壓力、工作勞動強度、營養狀態、孕次、產次、流產次數、多胎妊娠、基礎體重指數、孕20周體重指數、股圍、腰圍、腰髖比、每日攝入水果、每日靜坐行為時間、每天攝入新鮮蔬菜、每日飲水量、每日食用水果量、每日食用奶制品量、每日食用肉量、高油膳食、高鹽膳食、攝入腌制食品、糖化血紅蛋白、初次性生活年齡、數、丈夫職業、丈夫有過其他、個人衛生習慣、混用洗外陰的用具、既往生殖道感染史等。
1.3相關定義
(1)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5\]:①空腹血糖測定:兩次或兩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診斷為糖尿病;②糖篩查實驗:我國學者建議在妊娠24~28周進行GDM篩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min內服完,其后1h血糖值≥7.8mmol/L為糖篩查陽性,應檢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異常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③OGTT:我國多采用75g糖耐量試驗。指空腹12h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為:空腹5.6mmol/L,1h 10.3mmol/L,2h 8.6mmol/L,3h 6.7mmol/L。其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2)生殖道感染\[6\]:①利邁觀念有限公司生產的細菌性陰道病快速檢測試劑盒檢測陰道后穹窿及宮頸分泌物標本示快速檢測卡陽性,結合鏡檢線索細胞≥20%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病;②英國立明公司生產的沙眼衣原體抗原快速金標診斷試劑盒檢測陰道后穹窿及宮頸分泌物標本示陽性診斷為衣原體感染;③珠海黑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支原體培養基培養陰道后穹窿及宮頸分泌物標本示陽性診斷為支原體感染;④涂片鏡檢找到滴蟲或(和)假絲酵母菌診斷為糖尿病滴蟲性陰道炎或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1.4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收集到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以絕對值或者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生殖道感染影響因素則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