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健康檢查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檢查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檢查制度

    第1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第一條為加強衛生監督管理,保證預防性健康檢查的質量,依據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防性健康檢查是指對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有害作業人員、放射工作人員以及在校學生等按國家有關衛生法律、法規規定所進行的從業前、從業和就學期間的健康檢查。

    第三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由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二章單位管理

    第四條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經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在指定范圍內開展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五條健良檢查單位應設置候診室、化驗室、檔案室及衛生間等,并配備相應儀器設備;要有健全的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X光檢查和檔案管理等常規工作程序;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各項醫護技術操作規范。

    第六條健康檢查單位應根據健康檢查對象和內容確定相應的專業人員參加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主檢人員應由主治(管)醫(技)師以上或相應職稱的專業人員擔任。

    第七條健康檢查單位不得隨意增減健康檢查項目和頻次。必須接受上級專業機構的業務指導和衛生監督機構質量控制、技術考核等全面監督管理。每年定期向衛生監督機構報告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情況,按規定做好疫情、職業病報告和統計工作。

    第八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人員必須遵紀守法、恪守醫德、秉公辦事、廉潔自律。

    第九條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每年要對本地區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單位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內容

    第十條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制定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計劃。

    第十一條受檢單位應按規定向衛生監督機構提交受檢人員名單,并由受檢單位負責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第十二條承擔健康檢查的單位根據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受檢人員名單,按規定的應檢項目安排健康檢查。具體健康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進行。

    第十三條健康檢查單位應將受檢人員的檢查、檢驗等原始記錄及健康檢查結果報送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四條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健康檢查結果,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合格者簽發健康合格證明。對不合格者提出處理意見并監督執行。原始材料同時交受檢單位或規定的存檔單位存檔。

    第十五條衛生監督機構須按年度將管轄范圍內的預防性健康檢查情況統一匯總、分析并及時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六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內容:

    (一)對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主要檢查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和皮膚病等疾病。

    (二)對有害作業人員和放射工作人員主要檢查職業禁忌癥、職業病及與職業有關的疾病。

    (三)對在校學生主要檢查生長發育、健康狀況以及常見病、傳染病和地方病。

    (四)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內容另有規定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

    (五)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增減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具體項目,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

    第十七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頻次依照相應的衛生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進行。

    第十八條健康檢查單位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定收取健康檢查費,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嚴禁亂收費。

    第十九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使用由衛生部統一制定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條對未經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擅自開展本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范圍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單位,由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體檢活動,沒收非法所得。

    第二十一條對、、、弄虛作假的工作人員,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者,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全國預防性健康檢查統一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包括:

    1.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表;

    2.有害作業人員健康檢查表;

    3.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

    第2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已確診的職業性急性中毒恢復期、職業性慢性中毒患者共182例,分別是錳中毒53例,汞中毒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29例,苯中毒25例,鉛中毒15例,石油裂解物中毒9例,二硫化碳中毒7例,四氯化碳中毒6例,吡啶中毒4例,TNT中毒2例,氰化物中毒2例;其中男性113名,女性69名;年齡為62~83歲,平均年齡為(73.7±5.4)歲。被調查者均能夠聽懂并回答調查者提出的問題,且知情同意,清楚調查內容及評定要求,不受外界影響獨立做出自我評定。

    1.2方法

    1.2.1一般狀況調查表

    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史、診斷及診斷時間。

    1.2.2癥狀自評量表(SCL-90)

    SCL-90包括10個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項目[1]。有90個評定項目,每個項目分5級評分,“沒有”評為1分,“很輕”評為2分,“中等”評為3分,“偏重”評為4分,“嚴重”評為5分。任意因子評分2分以上為具有陽性意義。

    1.2.3焦慮自評量表(SAS)

    SAS包括20個項目,按癥狀出現頻度評定,分4個等級: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1]。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題,5個為反向評分題,若為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粗分1、2、3、4;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自評結束后,把20個項目中的各項分數相加,即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后取整,得到標準分。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職業中毒患者

    SCL-90因子分與國內常模組得分比較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憂郁、焦慮、恐怖、偏執及其他得分均高于國內常模,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職業中毒患者焦慮指數與國內常模的比較

    182例職業中毒患者焦慮指數為(46.80±9.86),高于1158例國內常模指數(29.78±0.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通過對182例職業中毒患者用SCL-90各因子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憂郁、焦慮、恐怖、偏執、其他均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SAS調查,職業中毒患者焦慮指數狀況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調查結果表明,職業中毒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513•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7年第43卷第4期IndHlth&OccupDis2017,Vol.43,No.4職業性中毒相對于勞動者屬于軀體性應激源,經大腦的認知和評價后可引起焦慮、恐懼、抑郁、孤獨等負性心理體驗,導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免疫系統改變,進而影響健康。職業中毒患者大多缺乏醫學知識,對死亡恐懼,過早地喪失勞動能力,加之昂貴的治療和康復費用,使得患者承擔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大部分患者隨著病情的逐漸發展,勞動能力乃至生活能力均會降低,給個人和家庭造成長期的痛苦。心理的社會因素與生物因素共同影響著職業中毒患者的健康。長期的疾病會產生嚴重的身心反應,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更應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從生理服務擴大到心理服務,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尊重和關懷患者,勤與患者溝通。創造舒適、安靜、整潔的就醫環境,豐富患者住院期間的文化生活,減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應從醫院內服務擴大到社區服務,社會支持水平會直接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則越高,心理障礙的癥狀就越少[2]。使患者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3]。

    參考文獻

    [1]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6-24.

    [2]聞吾森,王義強,趙國秋.社會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4):258-260.

    第3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關鍵詞]性健康教育;態度;中高職護生;現狀調查

    性健康是我國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對性相關知識掌握的好壞關系著國民身體健康水平的高低。例如有研究顯示人工流產的女性對性相關知識掌握的程度越高,出現術后并發癥的幾率越低。盡管性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注,但有研究顯示其常被醫療衛生工作者忽略。通過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顯示產后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產婦的性生活質量,并改善產后性問題。因此群眾性健康水平的提高,依賴于性健康教育的開展。有研究提出性健康教育應以護士為核心培養專且精的師資隊伍,同時護理人員應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性健康護理,并廣泛開展研究。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我國醫護人員普遍忽視患者性健康問題,且性健康指導行為與性健康教育態度呈正相關。護生作為護理隊伍的生力軍,其對性健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今后性健康教育的開展,及護理對象的性健康狀況。本研究通過對成都地區中高職實習前護生的調查,旨在了解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對性健康教育的態度,為后期性課程設置提供參考和評價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以成都地區3所學校的實習前護生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完成在校課程學習;(2)兩月內將進入臨床實習;(3)學生本人及其監護人同意參加研究。排除標準:(1)曾經專門接受過性相關知識培訓者;(2)有臨床實習或工作經驗者。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中高職護生性健康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性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和被動性及尷尬程度進行調查。主動性意為:當護理對象未咨詢性相關問題時,護生主動為其提供性健康教育的傾向性,如條目“沒有他人咨詢,我會主動為其提供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被動性則表示當護理對象向其咨詢性相關知識時,護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傾向性。問卷在文獻研究基礎上,并通過專家(臨床和教學專家)咨詢并進行小范圍預實驗后設計而成。采用李克特1~5等級評分方法,“完全不會”為1分,“完全會”為5分。預調查表明該問卷Cronbach’s a為0.80,折半信度0.83,重測信度0.65。問卷采取匿名方式,由研究對象自行填寫,研究員以班級為單位統一回收,逐項查漏,及時核對。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由正態性檢驗和P-P圖分析,資料呈偏態分布,采用中位數(M)、四分位數間距(QR)進行統計描述,用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Kruskal-Wallis檢驗進行統計推斷。P

    2.結果

    2.1一般資料

    本次有效問卷315份,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以15~20歲為主,占80.0%。學制為中專者占29.5%;三年制大專者33.3%;五年制高職者37.1%。

    2.2護生進行性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和被動性

    研究對象針對不同性相關知識(性生理、性心理、性倫理、與性病、優生優育與避孕知識)進行性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和被動性調查,結果顯示護生主動向護理對象提供性健康教育的傾向性低于被咨詢時被動回答的傾向性。即護生較愿意提供性健康咨詢,但缺乏主動提供該類知識的意愿。見表1。

    不同學制護生對護理對象進行性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及被動性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868,P=0.725)。但不論哪種學制護生,均不愿主動提供性相關健康教育(P

    2.3護生對不同性別護理對象進行性健康教育的尷尬程度

    研究結果表明護生面對同性護理對象與面對異性護理對象相比,進行性健康教育的尷尬程度較輕,提示護生為同性提供性健康教育的可能性較大。見表3。

    3.討論

    3.1提升醫護人員開展性健康教育意識

    隨著社會進步,人類對性的認識更加科學和深入,“談性色變”的現象亦逐年減少。有研究顯示,年輕成年人能從專業人士處獲得相對較多的性健康教育,同時較以前相比,也更愿意與其談論性相關話題。而Farrell等通過對101名平均年齡為81歲的老人調查研究亦顯示47.1%參與者希望在醫療服務中獲得性健康知識,86%認為他們在討論性健康問題上無尷尬、生氣等不良情緒。但與患者實際需求相比,護理人員為其提供的性健康教育仍然不足。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患者希望從醫務人員處獲得性健康服務,但醫護人員卻缺少相關的知識和技巧。根據“知信行”理論,對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巧的培訓,以及對性健康教育的態度調查,找出相關因素,可幫助增加其健康教育的行為。

    3.2積極開展護生在校期間性健康教育

    護生作為護理隊伍的生力軍,應積極開展性健康教育。Akinci等的研究顯示在護理教育階段即開展性健康相關培訓,可提高護生進行性健康咨詢的自在感。本研究針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由于剛結束護理專業各理論知識學習,對未來工作充滿信心和期待。此時對其進行性健康教育態度的調查,優勢主要體現在無職業倦怠影響因素下,護生為護理對象提供性健康教育的意愿。同時其對性健康教育的態度將直接反映到未來的實際工作中。此外,對在校護生的調查也可部分反映學校教育中性教育內容的不足,為各護理院校制定課程設置提供參考。

    3.3護生缺乏性健康教育主動性

    無論通過何種渠道進行性健康教育(如網絡、電話或現場),教育者的主動參與是保障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護生在被咨詢時較愿意提供性相關知識的指導,但并不太愿意主動為護理對象提供這些知識的健康教育。與Kong等對377名護生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護生在性健康教育上缺乏主動性,并可能與其相關知識缺乏、榜樣缺乏或焦慮等因素有關。建議在今后學校性健康教育課程設置中除了設置必要的知識內容,還應增加情感教育以及加強性相關溝通技巧的培訓課程。

    3.4男性較少從護士處獲得性健康教育

    第4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關鍵詞】生殖健康;計劃生育;服務;滿意度;影響

    【中圖分類號】R16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300-01

    計劃生育的落后會影響人們對于計劃生育的積極性,且影響人們的生殖健康,尤其是女性。隨著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的互相滲透,計劃生育的目的不再是單純地控制人口的數量,而是將人類的全面發展作為中心原則[1]。本次特選取我區2400名已婚育齡女性作進行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法選取我區2400名已婚育齡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其一般情況為年齡:19-49歲,平均(32.1±3.5)歲;結婚年限:1-32年,平均(26.3±4.1)年;已婚有偶比例為92.3%,離異比例為5.3%,喪偶比例為2.4%。

    1.2調查方法

    采用查閱資料自行制定,后經專家檢驗論證的問卷,培訓合格的調查人員進行入戶調查。回收問卷2200份,剔除回答不全的無效問卷,最終有效問卷2102份。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

    2結果

    2.1對避孕方法的知悉率

    通過回收問卷的結果顯示,了解結扎術的人數比例為75.73%,了解避孕藥/套的比例為19.88%,了解宮內節育器的比例為6.04%,其它避孕法的了解人數比例為3.85%。詳見表1.

    3結論

    計劃生育涉及的內容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達到控制人口數量的目的[2]。這一項基本國策制定以來,對中國人口的發展問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用。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進行調整后,已轉變成以推進計劃生育的優質服務為目的[3]。將服務對象的需求作為導向、面向群眾、立足社會、提供個性化的生殖健康服務成為了優質服務的一大主要特點,服務對象的滿意度則是優質服務的重要結果之一。

    幾乎全部的已婚育齡女性都有避孕的需求,特別在中國人口的發展出現老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流動與遷移人口和人口總量的四個高峰時[4],更應該嚴格貫徹計劃生育制度。現今計劃生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滿意的避孕方法,部分避孕方法具有可持續性,而使用者對避孕方法的滿意度會對避孕方法的持續使用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還會對使用者的生殖健康及避孕方式的轉介紹產生影響[5-6]。同時,我國部分經濟水平較落后的地區,育齡女性對避孕知識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說明育齡女性對各種的避孕方法原理、使用、優缺點都缺乏整體全面的了解,也表現出應該加強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宣傳能力,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其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以適應日漸增加的服務需求,盡可能地為育齡人群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本次研究通過問卷回收情況清楚地了解到了育齡婦女對生殖健康和計劃生育的一般情況,閱讀和領取宣傳品后滿意度度高達98.6%及91.4%,而未曾閱讀和領取宣傳品的滿意度僅有70.1%和81.7%,說明了發放宣傳品,讓使用者全面了解避孕方法在計劃生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是提升育齡女性對計劃生育服務滿意度的一個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方利文,胡宏桃,趙白鴿等.生殖健康/計劃生育服務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生殖與避孕,2002,22(1):40-46.

    [2]Rene Glynnis English,Melissa Perry,Mary M. Lee et al.Farm residence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boys in rural South Africa[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2,47:73-79.

    [3]Kanwal Asghar,Ashfaq Ahmad Maann,Muhammad Iqbal Zafar等.Practicing of Women Reproductive Health Rights: A Road Map for HIV Prevention[J].Pakistan Journal of Nutrition,2011,9(3)

    [4]熊莉.計劃生育指導對育齡婦女計劃生育滿意度以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4):57.

    第5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關鍵詞】 老年牙病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現場調查方法對350名老年牙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態度和行為有顯著差別(P<0.05)。結論:襄樊市需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識教育力度,并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應的方式施教。

    關鍵詞: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老年牙病患者

    我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到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了解他們的口腔健康信念、行為及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既能為社區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臨床醫生采取有針對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筆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對來我科就診的350名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來襄樊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共350名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和調查內容

    本次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內容,單選題和多選題相結合,被調查者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則由調查者以詢問的方式代填。調查內容包括4個方面:基本狀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識(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潔牙的目的及次數等)、口腔保健態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潔牙愿望、是否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等)、口腔保健行為(包括是否刷牙兩次/日、是否2~3月更換牙刷、是否采用豎刷法、是否飯后刷牙等)。

    13 統計處理

    用Excel 2000進行資料輸入,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接受調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歲為201人(占57.4%);70~74歲為82人(占23.4%);75~79歲為56人(占16.0%);80歲以上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專以上62人(占17.7%)。職業分布:離退休人員245人(占70.0%),干部教師、公司職員、服務人員、工人和個體經營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識

    調查對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曉率為50.9%,"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的正確回答率為61.4%,"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曉率為20.6%,"潔牙的目的及次數"答對率為48.3%。知曉率與受教育程度有密切關系,隨著文化程度增高,4項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均隨之提高(P<0.05),見表1。表1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略)

    23 口腔保健態度

    調查對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為64.9%,有定期潔牙愿望者為45.4%,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者為86.0%。分析不同文化層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態度可見,隨著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態度增強,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態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表2文化程度與口腔保健態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為

    調查的對象中,每日兩次刷牙率(41.1%)相對較高,豎刷率(22.6%)、飯后刷牙率(28.3%)、2~3月更換牙刷率(21.4%)均較低。隨著文化程度增高,這4項健康行為的比率也增高(P<0.05),見表3。表3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行為文化程度(略)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健康有關知識的綜合知曉率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認識到煙酒對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確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結石及其正確處理方法。多數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保健有積極態度,認為牙病需要治療,但卻忽視口腔健康的維護,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者只占45.4%,這些結果與相關調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為,正確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進牙齦組織血液循環和上皮組織角化,增強牙周組織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橫刷會導致牙體缺損、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豎刷、28.3%的人是飯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換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實到社區,提高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十分重要。本調查雖然以就醫的老年牙病患者為調查對象,但是其結果對于估計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是可靠的,本調查的結果應高于整體實際結果。據此,可以說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處于啟蒙狀態,多數人未建立健康行為,說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深入社區設立口腔健康教育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密切結合牙病防治,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調查中發現個體文化程度是影響口腔知識知曉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識較少,其口腔保健知識也少,口腔保健行為也差,此與有關調查結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識卻很高,說明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自身的健康也重視起來。鑒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對新知識的接受較慢,教育內容和方式要貼近這一人群,并且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內容力求通俗,并輔以形象化教育,使他們喜聞樂見,逐漸充實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增強參與意識,從而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

    參考文獻

    1 鄧耀羚,嚴玉潔,等. 上海市閔行區1650名城鎮居民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調查分析. 口腔醫學,2003,23(2):107~108.

    2 鄭麟蕃,張震康實用口腔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94.

    第6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工程中的主要內容與目標任務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基本服務內容為19項,包括優生健康教育、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風險評估、咨詢指導、早孕和妊娠結局跟蹤隨訪。目標任務是通過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使符合政策計劃懷孕的農村育齡夫婦(含流動人口)都能享受到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優生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人群覆蓋率達到85%以上,已生育病殘兒的夫婦再生育優生指導服務率達100%。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專家支撐、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出生缺陷發生風險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質逐步提高。

    質量管理在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當前農村廣大育齡持證待孕人群獲取孕前優生健康教育知識的片面性,持證人群對影響優生的疾病發病率和新生兒缺陷發病率不斷上升的現狀,筆者認為實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程中充分發揮服務站的技術服務質量管理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現實意義。

    ⑴普及待孕夫婦孕前優生知識,提高孕前優生健康檢要意義的認識度,做好站前管理。在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實施中,向待孕夫婦告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各個檢查項目的重要意義,以及做好孕前生理、心理的準備和檢查前身體準備,提高優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孕前健康檢查的參與率。

    ⑵配強技術服務人員技術服務能力,配齊基層技術服務設備,做好技術和設備管理保障。組織服務人員認真學習《計劃生育大練兵題庫》、《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叢書》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的宣傳教育、優生咨詢、醫技能力,加強技術服務人員診療規范,進行經常性驗收考試;因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19項服務內容有13項為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尤為重要,針對檢驗人員服務能力相對薄弱的情況,重視檢驗的培訓,多次組織檢驗人員參加國家級培訓和省級醫院進修,確保醫技人員達到會操作、會判斷、會解讀、會指導、會質量控制的“五會”要求;制定嚴格儀器設備的準入標準,專人負責保管,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管理、維護、保養、校正、定標等,解決疑難問題。配齊相關配套設施(采血和盛血器具、試劑、質控物、校準物、不間斷電源、恒溫、通風及除濕設備等),優化實驗室,避免因結構不合理造成操作不方便,減少因基本設施不合要求導致儀器不能正常使用或損壞的現象發生,阻斷造成院內感染或交叉污染的途徑及制約實驗室的慣性運行方式。

    ⑶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做好質量監督管理保障。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把質量擺在首位,高標準、嚴要求,形成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成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質量管理小組,落實人員責任,發揮醫療質量監控在整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中的作用,不定期對項目運作各環節、醫療文書、醫療信息的采集進行檢查監督指導;成立實驗室質量管理小組,嚴格執行實驗室的質量標準和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檢驗室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科學的質量控制、質量評價體系[1,2],堅持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控制,做好質量控制結果數據的統計和處理,并對產生的數據進行周期性評價,對實驗室質量進行監督、檢查、控制和改進。

    ⑷進一步提升計劃生育服務質量,充分發揮服務優勢,提高技術服務水平。各鎮、街道計生服務站均成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質量管理小組,全體技術人員普遍參與,在每月的報表及專題會議提出存在的不足和難點,參加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實現了服務質量的有效提高;13項檢驗項目中專家會診對區鎮級兩級技術服務人員在鎮服務站完成8項檢查(優生健康教育、病史詢問、常規體格檢查、生殖系統檢查、白帶常規檢查、血常規檢驗、尿常規檢驗、早孕和妊娠結局隨訪),方便了待孕人群,提高了基層技術服務人員業務能力,從而使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的實施更具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①由取得省計劃生育技術咨詢指導資格的醫師進行首次接診并完成基礎信息、簽訂知情同意書,優生健康教育、一般情況項目的填寫、參與體格檢查項目。②檢驗員嚴格按照采集標準進行正確采集,并標記清楚,編號有序,采樣后要盡快送檢,在采血運送和分離血清的過程中,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因血清搖動而影響血樣的質量,使用保溫裝置,塑料離心管要用紙盒或泡沫板固定。③由取得執業醫師和超聲技術資格的技術人員從事影像學診斷,規范圖像采集、分析、識別流程正確分析病例,減少誤診,保證診斷的準確性。④區服務站技術人員進行優生風險評估、咨詢指導,專家指導小組由上級服務機構副主任醫師和本級取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技術骨干組成,對可疑或有高風險人群實行會診并制定診療方案。⑤信息采集由臨床醫師、信息員共同承擔完成,信息員嚴格執行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工作信息協調員制度和月報告制度,定期分析數據質量,核對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和早孕及妊娠結局隨訪數據,并向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質量管理小組及時反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⑥村級進行早孕和妊娠結局隨訪,并將隨訪情況及時反饋給鎮街道。鎮街道技術服務人員重點對高風險人群進行隨訪,對所有接受孕前優生指導的婦女,及時準確了解懷孕信息,在懷孕3個月內、6個月后各進行一次孕期隨訪,并作相應記錄,在分娩后42天內再做一次隨訪并做相應記錄,及時填報信息,做好跟蹤服務。

    參考文獻

    第7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塵肺病自覺癥狀

    矽塵存在于多個行業或崗位,如有色金屬礦、鐵礦等礦山的采掘、爆破、裝卸、運輸、破碎、篩選、碾磨等作業;又如石英粉廠、玻璃廠、耐火材料廠、建材廠等生產中的原料破碎、碾磨、篩選、拌料等加工作業;再如在機械制造工業中,型砂的準備和鑄件的清砂、噴砂等生產過程,均可接觸矽塵。煤塵存在于煤礦采煤、洗煤,以及煤炭的裝卸、運輸、篩分、研磨等加工過程。接觸石棉塵的作業主要是石棉的加工和處理,其次是石棉的開采和選礦。

    塵肺是以肺部纖維化為主要癥狀的全身性疾病,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其臨床表現多與合并癥有關。塵肺病早期沒有明顯自覺癥狀,或只有很輕微的自覺癥狀,往往通過職業健康檢查才會被發現。病情嚴重或有并發癥時,由于呼吸和循環功能受到明顯損害,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還可能有咯血、無力、消瘦、失眠、食欲減退等臨床表現。通過職業性健康檢查拍攝后前位X光片,可早期發現肺部損傷。

    粉塵作業職業健康

    檢查類型和內容

    塵肺的發病一般較緩慢,多在接觸矽塵5~10年才發病,有的長達15~20年。在缺少防塵措施的情況下,持續吸入嚴重超標、游離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塵,在1~2年內也可發病。塵肺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一經發生,即使調離矽塵作業,仍可繼續發展。個體因素也可影響塵肺的發生與發展,如未成年工健康狀況較差者易患塵肺;呼吸系統感染,尤其是肺結核,能促使塵肺病程迅速發展和加劇。所以,應做好上崗前體檢,篩除不適宜從事粉塵作業的工人;做好在崗期間體檢,早期發現塵肺和發生塵肺的跡象;做好離崗后體檢,監測塵肺的發生或發展變化。粉塵作業職業健康檢查類型和內容如下。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擬從事接觸生產性粉塵的新錄用人員、轉崗人員。

    不適宜從事粉塵作業的職業禁忌證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間質性肺病;以及伴肺功能損害的疾病。

    檢查內容:癥狀詢問,重點詢問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史、吸煙史及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難、氣短等癥狀;體格檢查,主要是內科常規檢查,重點檢查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

    實驗室及其他必檢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血清ALT、后前位X射線高千伏胸片或數字化攝影胸片(DR胸片)、肺功能。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所有接觸生產性粉塵的人員,一是查有無患塵肺病;二是查有無職業禁忌證,內容同上崗前。

    檢查內容:癥狀詢問,重點詢問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也可有喘息、咯血等癥狀;體格檢查,內科常規檢查,重點檢查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必檢項目有后前位X射線高千伏胸片或數字化攝影胸片(DR胸片)、心電圖、肺功能;選檢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血清ALT。

    健康檢查周期:不同粉塵檢查周期不同。矽塵、石棉塵作業分級Ⅰ級,2年1次;作業分級Ⅱ級及以上,1年1次。煤塵作業分級Ⅰ級,3年1次;作業分級Ⅱ級及以上,2年1次。矽塵、煤塵、石棉塵X射線胸片表現為觀察對象者健康檢查每年1次,連續觀察5年。若5年內不能確診者,矽塵、石棉塵作業分級Ⅰ級,2年1次;分級Ⅱ級及以上,1年1次。煤塵作業分級Ⅰ級,3年1次;分級Ⅱ級及以上,2年1次。矽肺、石棉肺患者原則每年檢查1次,煤工塵肺每1~2年檢查1次,或根據病情隨時檢查。

    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接觸職業病危害的辭職人員、退休人員、內部轉崗人員;檢查時間為脫離崗位前,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在離崗前90天內,可視為離崗體檢。目標疾病是查塵肺病,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

    離崗后健康檢查(推薦性)

    目標疾病是查塵肺病;檢查對象為接觸粉塵工齡5年以上的矽塵作業人員;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

    檢查周期:接觸矽塵、石棉塵工齡10年及以下隨訪10年;超過10年,隨訪21年,原則上3年隨訪1次。接觸煤塵工齡20年及以下隨訪10年,超過20年隨訪15年,隨訪周期原則為5年1次。上述3種粉塵接觸工齡5年及以下,作業場所粉塵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可不隨訪。

    職業健康檢查注意事項

    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吃過多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飲酒,不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以免影響體檢結果;體檢前8小時應禁食、禁水。

    體檢者要如實回答體檢醫生的詢問。尿液采集應留取新鮮尿液,避免經血、白帶、糞便、、陰道分泌物污染。此外,還要避免煙灰等異物污染。

    靜脈抽血后,需按壓針頭穿刺點5~10min,防止形成血腫。

    做X光檢查時,勿穿有金屬紐扣的衣服、項鏈、金屬環乳罩、胸針等所有物品或飾品。在醫生指導下,胸壁緊貼攝影架,雙腳自然分開,雙臂盡力內旋,充分吸氣后摒氣狀態進行攝影。懷孕期間不要進行X射線檢查。

    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肺功能檢查,平靜呼吸3~5次后,盡最大努力深吸氣到不能再吸氣為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氣把氣吹進吹筒,并持續用力4~5s。

    健康監護檔案及管理

    健康監護檔案是健康監護全過程的客觀記錄資料;是系統觀察勞動者健康狀況變化,評價個體和群體健康損害的依據;勞動者健康檢查個人檔案和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應妥善保管。

    健康監護檔案內容: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職業健康監護評價報告;職業病報告卡;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者處理和安置記錄;職業健康監護其他資料。

    檔案管理要求:健康監護要保存在用人單位,并制定檔案管理制度,設專人管理;健康監護檔案涉及的有關文件或原始記錄,要分類歸檔存放并做好登記工作;健康監護檔案具有重要的法律參考價值,管理人員要及時、如實、認真填寫,不得隨意編造和涂改。健康監護檔案應永久性保存,其中按年度更新的檔案,管理人員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意借閱、無故銷毀、遺棄或丟失。當管理人員變動時,要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健康監護檔案涉及職工個人隱私或單位商業秘密的,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用人單位分立、合并、破產時要妥善移交保管;檔案室要有相應防火、放盜、防霉措施。

    對企業職能部門履行

    職業健康監護職責的建議

    安技科職業健康監護職責

    依據勞資科通知,分析招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一起確定檢查項目,組織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向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提供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提供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人員名單。協商職業健康檢查人員、項目、時間,組織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同職業健康機構簽訂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

    組織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協助體檢機構維持檢查秩序,處理健康監護工作中的突發問題。領取檢查報告,審閱體檢報告,對報告中的疑問提出質詢。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通知體檢異常人員,組織復查、職業病診斷、工傷鑒定等。向勞資部門提出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

    制定本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勞資科職業健康監護職責

    在崗位招聘面試過程中,觀察應聘人員肢體活動、反應能力等基本健康狀況。根據安技科提出的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妥善安置上述人員。處理因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發生的勞動爭議。

    第8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一)企業對職業病防治認識不足,忽略應對員工履行的職業健康保護義務。大部分企業管理者普遍對職業危害和職業病沒有清晰的理解和認識,將普通的健康檢查等同于職業健康檢查。有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最大化,職業病防治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生產設備陳舊、環境差、條件落后,致使職業危害程度不減反增;超長工作時間大大縮短了職業病發病的合理年限;職業健康專職管理人員嚴重缺乏,也致使企業管理者對職業病的認知存在嚴重的滯后性。

    (二)員工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接觸職業危害的企業一線員工普遍學歷較低,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不重視,為了圖省事,違章操作現象時有發生;二是怕因為健康狀況不佳,導致薪資減少、失業或無法順利離職,因此員工一般不愿意配合完成崗前體檢、在崗體檢和離職體檢;三是對職業危害的認知非常有限,不清楚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對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等基本知識缺乏了解,甚至不清楚參加職業健康檢查是法律賦予員工的權利,這都使得職業病防治的效果大大降低,職業健康檢查的覆蓋率處于低水平。

    (三)處罰落實不到位。《職業病防治法》中針對用人單位的處罰規定有8條,用人單位如被發現未按《職業病防治法》落實員工職業健康檢查,由衛生行政部門區別不同情況分別按2-20萬標準予以處罰(多項處罰合計40-190萬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罰看似嚴重,但目前還沒有那家企業被處罰過。這在不知不覺告知用人單位這樣一個信息:職業健康檢查一個樣,不檢查也一個樣。導致工作場所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和為員工提供職業健康檢查難于落實。

    (四)執法部門過多,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雖說《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了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衛生部門負責職業衛生監測、專項調查、職業病檢查鑒定等工作,但這一職責劃分在過去每2~3年便會由國家有關部門另行發文將職責進行輪換,相關部門不作為、推卸責任屢見不鮮。致使監督檢查工作無法落實,規定也只能留于形式。

    (五)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機構過少。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和職業病診斷機構大多限于地市級的職業病防治院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縣級地區的對應機構少。近年來因我縣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吸引了大大小小近200家企業家到縣城和鄉鎮投資辦廠,員工數量以千計算,這些員工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職業健康卻沒有得到保障,突出表現在職業健康檢查的機構配置上空缺現象。到目前為止,我縣沒有一家有資質的機構可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整個河池市也沒有幾家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供企業選擇,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等依舊需要提前預約排隊,這與當地的gdp總量和增速皆無法匹配。

    (六)職業病檢查和診斷醫師資格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2015年5月1日開始執行的《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才對醫師資格提出要求,然而依舊比較簡單,導致每個職業病診斷醫師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對法律法規認知的不一致,導致有些地方出現無處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無法診斷,從而延誤了員工的治療。加之新職業病種類的日漸增多,只有省級的職業病防治院才具備各個病種的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的能力,這就造成職業健康檢查和診斷接診能力因病種資質數量的差別,出現接診能力嚴重失衡的狀態。

    (一)大力加強培訓,規范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的從業和上崗資格。負責職業病防治監督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協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相應的制度,對企業中的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的資質做出規定,通過培訓考核上崗的機制,從人員配置、培訓等方面加強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的認識,由源頭開始進行管控。

    (二)加大職業病危害和防治知識的宣導和培訓,積極發揮政府與媒體的作用。通過近期到各企業檢查發現,至少有80%的員工沒有職業病這個概念,甚至一些企業負責人也不知道什么是職業病。針對這種狀況,必須要加大職業病宣傳力度。深入企業,采取培訓、出板報、發宣傳單、發短信等形式進行宣傳。讓企業負責人樹立健康促穩定、健康促發展、健康促增收思想。同時,增強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促使健康觀念逐步轉變。意識的提升需要的是耐心和不斷重復來強化認知,當職業病防治知識被社會所熟知的時候,員工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便會督促和監督企業完善職業病防治工作,更好的推動職業病防治的發展。

    (三)提高違法成本,將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納入社保基金體系。根據每家企業職業病危害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職業病危害程度越大,企業付出的違法代價應該越高。雖說這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迫使企業守法經營。另外,針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高(職業健康檢查的費用大約是普通健康檢查費用的5~10倍不等)的狀況,可以從現行的制度上進行對應的調整,職業健康檢查費用可以采取社保基金與企業共同承擔的方式來實現,社保基金和企業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員工的職業健康檢查費用;另一種方案是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社保基金完全承擔,但前提是企業按照法律要求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這將大大降低企業因此付出的成本,企業也將有更加強烈的意愿和積極性主動依法履行義務。

    第9篇: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錳礦開采、爆破、粉碎、篩選、運輸等過程會接觸錳礦粉塵;錳合金特別是錳鐵合金生產是工人接觸錳的重要途徑;在干電池制造過程中工人會接觸二氧化錳;電焊條制造和使用,特別是電焊工在長期作業過程中會接觸過量的錳;高錳酸鉀的制造和使用,以及紡織業,玻璃、油漆、燃料和陶瓷制造均可使用錳或其無機化合物。生產過程中錳及其化合物通過煙(塵)形式經呼吸道進入人體。

    錳對人體的危害

    慢性錳中毒一般在接觸錳煙(塵)3~5年或更長時間后發病。早期有頭暈、頭痛、肢體酸痛、下肢無力和沉重、多汗、心悸和情緒改變癥狀。病情發展后可出現肌張力增高、手指震顫、腱反射亢進,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和情緒不穩定。后期出現典型的震顫麻痹綜合征,有四肢肌張力增高和靜止性震顫、言語障礙、步態不穩等;重者可有閉目難立,言語障礙,或步態異常、后退困難等運動障礙,以及出現感情淡漠、反應遲鈍、不自主哭笑、強迫觀念、沖動行為等癥狀。

    急性錳中毒常見因口服高錳酸鉀溶液,引起口腔黏膜糜爛、惡心、嘔吐、胃部疼痛、胃腸道黏膜壞死、便血,甚至休克死亡。

    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擬錄用從事接觸生產性錳塵(煙)、錳化合物的人員和轉崗擬接觸人員,目的是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已確診并仍需醫學監護的精神障礙性疾病等職業禁忌證。檢查內容一是癥狀詢問,重點詢問神經精神病史及癥狀,如頭暈、疲乏、睡眠障礙、健忘、錯覺、幻覺、抑郁或燥狂等。二是體格檢查,有內科常規與神經系統常規檢查、四肢肌力與肌張力檢查。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血清ALT;選檢項目是血尿錳、腦電圖。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所有職業性接觸錳及其化合物的人員,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性慢性錳中毒和職業禁忌證(同上崗前)人員。檢查內容一是癥狀詢問,內容同上崗前。二是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常規與神經系統常規檢查及運動功能檢查、語速、面部表情等。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同上崗前;選檢項目有腦電圖、頭顱CT或MRI、尿錳。健康檢查周期為每年1次。

    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職業接觸錳及其化合物的辭職、退休人員,內部轉崗脫離接觸人員,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性慢性錳中毒患者。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檢查時間一般是脫離崗位前,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在離崗前90天內,可視為離崗體檢。

    離崗后職業健康檢查(推薦性)

    檢查對象為已脫離接觸錳及其無機化合物的作業人員,目的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人員,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檢查時間: 接觸錳及其無機化合物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者,隨訪6年;接觸工齡超過10年者,隨訪12年,檢查周期均為每3年1次。若接觸錳工齡

    健康監護檔案管理

    健康監護檔案是健康監護全過程的客觀記錄資料,是系統觀察勞動者健康狀況變化、評價個體和群體健康損害的依據。包括勞動者健康檢查個人檔案和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均應妥善保管。

    健康監護檔案內容

    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職業健康監護評價報告、職業病報告卡、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者處理安置記錄,以及在職業健康監護中提供的其他資料。

    檔案管理要求

    健康監護檔案要保存在用人單位,制定檔案管理制度,設專人管理。健康監護檔案涉及有關文件或原始記錄,要分類歸檔存放并做好登記工作。健康監護檔案具有重要的法律參考價值,管理人員要及時、如實、認真填寫,不得隨意編造和涂改。健康監護檔案應永久保存,其中按年度更新的檔案,管理人員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意借閱、無故銷毀、遺棄或丟失。當管理人員變動時,要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健康監護檔案涉及職工個人隱私或單位商業秘密,應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用人單位分立、合并、破產時要妥善移交保管。檔案室要有相應防火、防盜、防霉措施。

    職業健康監護職責建議

    企業安技處(科)職責

    依據企業勞資處(科)通知,分析招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與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簽訂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并一起確定檢查項目,提供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人員名單;協商職業健康檢查人員、項目、時間,組織體檢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應告知體檢者下列注意事項: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以免影響體檢結果,體檢前8h應禁食、禁水。體檢者要如實回答體檢醫生詢問,如實填寫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體檢前要洗澡,不得穿工作服進行體檢,以防污染。尿液采集應留取新鮮尿液,晨尿最好,避免經血、白帶、糞便、、陰道分泌物污染,此外還要避免煙灰等異物污染。靜脈抽血后,應按壓針頭穿刺點3~5min,防止形成血腫。進行心電圖檢查時要精神放松,穿寬松衣服,女性不要穿連衣裙,檢查時將佩戴的手表摘下,手機、鑰匙等取出,防止干擾心電圖。測試時不要說話或移動,以免影響檢查結果。腦電圖檢查前要清洗頭部。口腔檢查前注意口腔清潔。

    領取、審閱檢查報告,對報告中的疑問提出質詢,組織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時,協助體檢機構維持檢查秩序,處理健康監護工作中的突發問題;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通知體檢異常人員并組織復查、職業病診斷、工傷鑒定等;向勞資部門提出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制定本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勞資處(科)職責

    在崗位招聘面試過程中,注意觀察應聘人員正常交談、肢體活動、反應能力等基本健康狀況;根據安技科提出的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妥善安置上述人員;處理因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發生的勞動爭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欧美成人黄色片|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a|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亚洲成人自拍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2021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