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腎結石手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腎結石的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開放性腎結石手術是治療腎結石的常用臨床治療方式,但是很多患者在術后易于出現尿瘺、尿路感染以及術后出血等并發癥狀,并發癥狀的發生幾率較高,如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預防并發癥狀的發生成為了當前臨床治療研究中的重點。本文分析了內外雙引流在開放性腎結石手術后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治療研究主要選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47例開放性腎結石手術患者作為臨床治療研究的對象,將47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4例和觀察組23例。在對照組的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齡19~7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6±4.5)歲。在觀察組的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齡20~7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3±4.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臨床表現等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內外雙引流雙J管和腎造瘺管,內引流留置雙J管,外引流留置腎造瘺管。在患者的患側腰腹部行斜切口,探查輸尿管通暢后可以行腎造口和留置雙J管。主要方法為將輸尿管導管經腎盂切口置入患者的膀胱當中,攝入美藍2 ml,將帶有石蠟油的細鋼絲芯插入雙J管管腔當中,在固定后去除鋼絲芯[1]。對照組采用內或外單引流,觀察組采用內外雙引流進行臨床治療,在術后10~20 d可以拔除外引流管,術后1個月可以經膀胱取出雙J管[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狀發生幾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臨床治療研究主要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整理,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無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狀,對照組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狀,1例發生尿瘺,2例發生尿路感染,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狀發生幾率為13.04%。采用內外雙引流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狀的發生幾率明顯低于采用內或外單引流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對比具有顯著的差異(P
3 討論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男性患者的數量通常多于女性患者,開放性腎結石手術是治療腎結石的常用臨床治療方式,但是當前在臨床治療中,易于出現尿瘺、尿路感染以及術后出血等并發癥狀[3-4]。
當前開放性腎結石手術后,通常會采用內或外單引流的方式,這種方式下,主要存在著患者并發癥狀較多,疾病恢復速度較慢等方面的問題。內外雙引流主要是在臨床治療中,通過內引流留置雙J管,外引流留置腎造瘺管的方式,進行全面的引流。雙重引流能夠使引流更加順暢,形成內外沖式引流,防止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狀的出現[5]。
在本次內外雙引流在開放性腎結石手術后的療效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中無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狀,對照組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狀,1例發生尿瘺,2例發生尿路感染,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狀發生幾率為13.04%。結合臨床治療實踐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內外雙引流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狀的發生幾率明顯低于采用內或外單引流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對比具有顯著的差異(P
綜上所述,內外雙引流在開放性腎結石手術后的應用,能夠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患者術后并發癥狀的發生幾率較低,治療效果較好,為患者術后的康復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海濤,張筱鳳,樓頌梅,等.超聲內鏡引導下經胃腸道胰腺假性囊腫引流治療:療效、安全性的分析報道[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3):256-260.
[2]金萍,李萍,魏雪梅,等.孤立腎腎結石患者行經皮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的護理[J].護理雜志,2011,28(4A):62-63.
[3]周曉帆,陳寧,鄧助朋,等.經皮腎鏡與開放性手術在復雜性腎結石中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438-439.
[4]黃莉.自體健腎尿轉流在復雜腎結石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4):589-591.
[關鍵詞] 開放性;腎結石;微創;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
[中圖分類號] R69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9(b)—0042—02
腎結石是一種多發病,超過70%的患者都是青壯年,超過80%的患者會再次復發。腎結石不但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嚴重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開放性手術治療腎結石的治療方法在基層醫院或是醫療設備不夠先進的地方,仍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相對于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MPCNL),還存在更多的不足[1—3]。本文選取2010年1~12月采取開放性手術治療腎結石的112例患者,與采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MPCNL)治療腎結石的112例患者比較,旨從客觀事實的手術過程和結果對兩種手術方法進行對比,以得到更有說服力的效果分析以及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腎結石患者共224例,使用開放性手術治療112例(A組),使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MPCNL)112例(B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所有患者均經過X線腹部平片測量結石最大徑,KUB+IVU(KUB:腎臟、輸尿管、膀胱平片;IVU: 靜脈泌尿系統成像),B超了解腎功能和積水程度。
病例選擇標準:病史超過6個月,腎結石直徑大于1.6 cm,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腎積水,或經由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治療無效。
1.2治療方法
使用開放性治療腎結石的112例患者,其采取的是傳統手術方法,主要有以下4種方法:(1)腎盂或腎竇內腎盂切開取石術。切開患者腎盂,進而取出結石,結石形狀為鹿角形或稱為腎盂結石,有時須采用腎竇內腎盂腎盞切開取石術。(2)腎實質切開取石術?;颊叩哪I結石比較大,不能采用腎竇切開取石術,需要切開腎實質取石。(3)腎部分切除術。適用于患者的結石屬于腎一極多發性結石(多在腎下極),或者位于由于擴張而引流不暢的腎盞內,可以將腎一極或者腎盞連同患者的結石一并切除。(4)腎切除術?;颊叩囊粋饶I結石有嚴重的腎積水或者腎積膿,已經使腎臟喪失其功能,而另一側腎功能良好者,可以進行患病腎的切除。
使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MPCNL)的112例患者,其采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前先取F5—6輸尿管逆行插管至腎盂,以便手術中進行人工腎積水,以利于穿刺和碎石沖洗,取俯臥位,患者腎區下方墊枕。根據手術前KUB+IVU定位,向留置在患者體內的輸尿管導管內注入無菌0.9%氯化鈉溶液形成人工腎積水,以達到擴大患腎集合系統容積的目的。根據手術前所標記的穿刺點進行穿刺,進而成功進入集合系統,此時,應有尿液從穿刺針鞘處流出。留取尿液進行細菌培養加藥物敏感性試驗,然后置入0.035英寸(0.088 9 cm)斑馬導絲,建立擴張通道,也就是沿導絲將穿刺點由F8慢慢擴張到F16,接著留置Peel—away 鞘,作為通道后進輸尿管鏡尋找結石,用氣壓彈道碎石機擊碎大結石,再改用超聲波碎石探針碎石,利用水泵加壓將結石碎屑從管鞘內沖出。所有病例取出結石后,均留置1根F5雙J管2~4周,F16腎造瘺管1條留置3~7 d。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 SPSS 17.0(產品與服務的統計學解決方案)軟件來進行數據統計和處理,以x±s來表示數據,以t檢驗應用于計量資料,以χ2檢驗應用于計數資料,對兩組間的相互比較則采用q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A組和B組手術中和手術后情況見表2。B組手術時間,手術中的出血量,手術后用止痛藥患者數量,手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都優于A組(P < 0.05)。
3 討論
消除結石對于腎臟的危害,改善和恢復腎功能是治療腎結石最主要的目的。目前,全球采用的最為主要的治療腎結石的方法,包括以下5種:(1)藥物的治療;(2)溶石的治療;(3)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4)開放性治療腎結石手術;(5)MPCNL[4—6]。第1和第2種治療方法,主要針對結石較小的患者;而第3種治療方法,通過多年的研究證明,并不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對腎臟組織仍然有損害,甚至造成腎功能不可逆轉的喪失;開放性治療術作為第4種治療方法,通過表2的顯示,不難看出其治療效果,不但創傷大,手術中出血量多,恢復時間長,連腎結石清除都難以做到干凈;第5種治療方法為MPCNL,是一種優于開放性治療方法的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通過客觀實例可以看出其取石干凈的比例高達92.85%。
通過以上的例證,不難看出MPCNL治療腎結石的效果優于開放性治療腎結石。微創經皮腎結石穿刺取石術具有很多優勢,它造成的創傷小,出血少,結石取凈率高,患者康復快,疼痛輕,是治療腎結石的一種很有效果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波,何長海,王鴻. 彩超引導標準通道經皮腎鏡雙導管碎石清石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療效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5):98—99.
[2] 王志勇,劉英,姜凌雪,等. 輸尿管鏡下彈道—超聲碎石清石系統治療嵌頓性輸尿管結石[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11):27—29.
[3] 李功成,潘鐵軍,文瀚東,等. 經皮腎鏡碎石術不同通道對腎結構及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11):66—68.
[4] 向陽,肖迪,孫永昌,等. 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與選擇[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11):71—73.
【關鍵詞】EMS;經皮腎鏡取石術;腎結石;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664-01
經皮腎鏡聯合EMS碎石清石術治療腎結石,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結石處理干凈等諸多優點,2010年11月~2013年9月,我科對23例無積水腎結石患者行經皮腎鏡聯合第四代EMS碎石清石術,手術效果良好, 經精心護理,無嚴重并發癥,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23 例,其中男16 例,女7 例。年齡23~64 歲,平均42.5 歲。其中左腎結石18例,右腎結石5例,9例為鑄型結石,均無明顯腎積水,均一次碎石排石成功。
1.2 手術操作及原理
連續硬膜外麻醉,先取截石位,行患側輸尿管逆行插管,造成人工腎盂積水。再平俯臥位,腹部墊小枕。術中B超定位,根據結石位置,11~12肋下腋后線和肩胛下角線范圍內確定穿刺點,多向腎后組中盞穿入,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馬導絲,先后用筋膜擴張器和金屬擴張器逐漸擴張皮腎通道,再將經皮腎鏡鏡鞘(Wolf, F 20.) 置入腎集合系統,然后將腎鏡通過鏡鞘進入腎內探查結石。發現結石后將第四代EMS(瑞士產)碎石探針抵住結石,直接進行碎石,再利用碎石機強大的霧化吸附功能,將結石擊碎并吸出體外。碎石結束,撤出輸尿管導管,經斑馬導絲置入雙“J ”導管,再經腎鏡鏡鞘置入腎造瘺管。撤出皮鞘,固定腎造瘺管,手術結束。
2 護理
2.1 術前準備
2.1.1 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的方法,說明痛苦少、治愈率高等優點,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增強其信心,使患者接受手術。
2.1.2 完善術前檢查 做好各種血液及影像學檢查,常規行中段尿細菌培養+藥敏,術前應用廣譜抗生素。
2.1.3 訓練 手術過程中要分別采取截石位進行輸尿管插管和俯臥位進行碎石清石手術。為避免術中因不耐受、呼吸困難而影響手術,所以術前應指導患者練習俯臥位。對于肥胖患者更應進行訓練。
2.1.4 術前常規準備 備皮范圍腹背側和會皮膚。根據患者情況備全血或紅細胞,術前8 h 禁飲食,必要時術晨行清潔灌腸。
2.2 術中護理
2.2.1 EMS、攝像系統和液壓灌注泵的調節 術中妥善固定好EMS碎石探針,連接調整好攝、錄像系統,液壓灌注泵保持適宜的流量和壓力。
2.2.2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中嚴密觀察患者呼吸、循環系統情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如患者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癥狀時,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相關處理。
2.2.3 護理 術中由截石位改換為俯臥位后,患者胸部及腹部受壓,膈肌上移,活動受限。肥胖者更明顯,要注意觀察患者腹部及肘部是否受壓,使用軟枕加以保護,使腹部不接觸床面,保持腹肌和膈肌正常運動。
2.3 術后護理
2.3.1 一般護理 術后平臥8~12h,予以吸氧、心電監護。遵醫囑予以靜脈補液,以增加尿量。各班準確記錄24h出入量,腎造瘺管引流量。鼓勵進食的病人多飲水,術后1~2天絕對臥床休息。
2.3.2 出血的觀察和護理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并記錄腎造瘺管及導尿管內引流量、性狀、顏色等,如發現顏色鮮紅、量多考慮腎內出血,應立即夾閉腎造瘺管,使腎盂內壓力增高,形成壓迫性止血狀態。囑患者制動,予以止血、輸血等對癥處理。
2.3.3 預防感染 對于術后寒顫、高熱的患者要警惕發生感染性休克菌血癥的可能。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可使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以減少并發癥。術后有效應用抗生素,多飲水,防止逆行感染。
2.3.4 漏尿的觀察 術后觀察腎穿刺情況,保持皮膚及敷料干燥,如有外滲及時更換。一般腎造瘺不主張沖洗, 若堵管時可在無菌操作下慎行低壓沖洗,用力適度以免損傷腎臟[1]。腎造瘺管留置7天左右,待尿液轉清, 體溫正常后行夾管試驗,,若無發熱、腎區脹痛、漏尿等情況即可拔管。
2.3.5 導尿管的護理 術后常規留置導尿管,注意導尿管的通暢及尿色,如有血塊堵塞應及時沖洗疏通或更換導尿管。會陰護理每天2次,一般術后4~6天拔除導尿管。
2.3.6 腎造瘺管的護理 通常術后夾閉腎造瘺管1~2h,利用腎盂內壓力止血。開放腎造瘺管后,密切注意引流液顏色,與尿管引流液顏色進行比較,記錄每小時尿量。妥善固定腎造瘺管,嚴防脫落。指導病人變更時注意保護腎造瘺管,勿使管道扭曲及牽拉,導致松脫或出血。瘺口敷料外滲及時更換,保持傷口干燥清潔。如無腰痛、發熱等癥狀,無活動性出血,造瘺管于術后7天左右拔除。拔管后瘺口以凡士林紗布堵塞瘺口。
2.3.7 雙J 管的護理 術后常規留置雙J 管,一般4~6周拔除,置雙J 管后動明顯減易使膀胱內尿液返流到腎內引起感染。如返流至腎盂時則影響腎功能和造瘺口愈合,故術后要指導患者避免引起腹壓增高因素,如便秘、拔管后憋尿、未定時排空膀胱等。留置雙J 管期間,可引起下腹不適及尿路刺激癥狀, 故應向患者解釋不必緊張,必要時遵醫囑行抗感染解痙治療。
3 出院指導
囑患者多飲水、勤排尿、避免劇烈活動、重體力勞動,防止雙J 管移位。4周左右復查腹部平片并拔除雙J 管,根據結石成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術后定期復查KUB和尿常規。
4 小結
對無積水腎結石,腎皮質厚,開放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多,結石取不凈。瑞士產第四代EMS氣壓彈道超聲碎石機是將高效氣壓彈道碎石方法與快捷超聲碎石清石方法相結合。主動負壓吸引清石功能是其主要優勢, 體外研究表明, 其碎石和清石效率明顯優于單一氣動碎石或超聲碎石, 它利用強大的霧化吸附功能將結石塊直接吸出體外,克服了傳統單純彈道碎石技術中易出血、結石殘留率高等缺點[2]。另外, 負壓吸引使腎集合系統保持低壓, 減少了細菌入血引起感染的機會[3]。經皮腎鏡聯合第四代EMS碎石清石術,具有創傷小及出血少,可以直視下探查各個腎盞,結石不易殘留等優點,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是治療腎結石理想、可靠的方法。只有完善的術前準備、熟練的定位系統、精細的手術操作配合,術后嚴密的觀察和護理, 才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邱玲.多通道經皮腎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復雜腎結石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39.
[關鍵詞]經皮腎鏡;膿腎;腎結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renal abscess surger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kidney with kidney stones.
Method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ith 15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sep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with kidney ston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in 13 cases, 2 cases of loss of renal function after nephrectomy, surgical time, blood loss during 60-120min 30-150ml, 100ml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7-14d.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3-18 months, no stone recurrence.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renal surgery for renal calculi combined pyonephrosis safe, effective, minimally invasive,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yonephrosis; kidney stones
膿腎合并腎結石因腎盂內感染,治療要求盡量保護腎實質、腎臟功能的前提下安全清除結石,處理棘手。山東章丘市黨家醫院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膿腎合并腎結石患者15例,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本組15例膿腎合并腎結石患者,男9例,女6例,年齡32~65歲,平均43.5歲。其中左腎8例,右腎7例,孤立腎1例,結石最大直徑2.5~5.2cm,發熱10例,最高在38.5~41.5℃。曾有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5例。合并有糖尿病5例,高血壓6例。術前血肌酐》196µmolL8例,其中突發無尿1例,入科前無血液透析治療。
治療方法先在持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取膀胱截石位,Wolf89.8F輸尿管鏡下,逆行插入F4輸尿管導管1根,遠端在體外接端口,留置16F尿管。改俯臥位,腹部腎區墊高或手術床抬高腎區,使腎臟抬高至盡量縮短腎臟穿刺距離。3.5MHZ日本本田B超先掃描腎臟,無腎積水或較少時輸尿管導管注水至人造“腎積水”,明確腎臟各盞情況,積水程度,腎實質厚度,結石位置及大小。結合靜脈腎盂造影及CT確定穿刺位置及目標腎盞或腎盂。B超實時引導下18G穿刺針進入目標腎盞或腎盂內,拔出針芯,見“尿”流出,或膿尿流出,置入0.035英寸斑馬導絲,去除穿刺針,注意保留導絲避免移位,順導絲筋膜擴張器自F10依次擴張至F16,結石較大或膿液較膿時可擴張至F18或20,置入F16的Peel-away塑料薄皮鞘,進89.8F輸尿管鏡經通道進入腎盞或腎盂內,去除導絲,在沖洗泵生理鹽水持續沖洗下,探查腎臟積水情況及結石情況,較小結石可以沖洗出體外或鉗夾取出,結石較大或膿液較多較稠時給以生理鹽水沖洗三天,視腎臟出尿情況二期氣壓彈道碎石。
15例患者中,10例腎積膿先行控制感染降溫治療,同時急癥手術,經皮腎鏡建立通道引流5~7天后,二期行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三例因深造瘺持續出膿或尿量《100ml,二期行腎切除術,2例行腎造瘺沖洗腎內膿液一期取石術。
所有患者一期均行置F5雙J管,并置腎造瘺管。
術后行抗感染改善腎功能治療,積極觀察腎造瘺尿量及總尿量,和監測血肌酐變化,,調節電解質紊亂。7天尿量變清》400ml復查KUB無殘石者拔出腎造瘺管。術后4周拔出輸尿管F5DJ管。
2結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在B超引導下建立經皮腎通道,均為單通道,一期完成手術2例,二期腎感染控制后取石術10例,腎功能不能恢復腎切除3例,2例患者殘石聯合ESWL和中藥排石治療結石排盡。術后隨訪6月~12月,腎功能肌酐均正常,腎功能完全恢復5例,明顯改善6例,一例因糖尿病反復尿路抗感染治療,效果好,腎切除孤立腎復查B超未見異常,15例患者中均無重大并發癥發生。
3討論
膿腎合并腎結石一般是結石引起腎積水并腎盂內感染易導致腎功能不全,腎結石較大較多或輸尿管上段結石較大體外碎石次數多,梗阻癥狀不解除易加重腎臟功能損害,糖尿病及其他易感染疾病會加劇腎內感染,臨床上不少見。嚴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腎切除,孤立腎者需要透析治療,常需積極處理,本組血肌酐》196µmolL8例,占53.3%,一例患者為孤立腎患者。
膿腎的一般治療是腎切除,但也有一定的腎功能在腎梗阻解除,控制感染后腎功能一定程度上會恢復,核素腎功能分析術前術后比較會改善。腎結石引起的膿腎單純行腎切除會影響病人體質,筆者認為在膿腎解除梗阻后感染能夠控制,腎功能24小時超過400ml就有保留的價值,如按一般原則腎切除會加重病人負擔。解除梗阻傳統開放手術治療,病人創傷大,恢復慢,并發癥多,風險高,如腎功能不能恢復再行手術治療難度更大。單純輸尿管鏡下放雙J管,腎內結石多,引流不通暢,腎內感染不易控制。(自1976年FERSTROM首先應用經皮腎鏡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療腎結石以來,隨碎石器械、技術的進步和經驗的積累[1][2]。PCNL已成為復雜腎結石的首先方法,不少專家對腎結石的手術進行了改良,應用輸尿管鏡MPCNL治療腎結石用8-11.5F的輸尿管硬鏡代替24-26F標準腎鏡,不僅使建立腎通道損失腎實質的腎單位減少,而且使腎皮質、腎血管、腎盞撕裂導致的術中術后大出血、腎周血腫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大為降低,術中術后輸血率由高達10%降低到1%[3],對于膿腎患者來說,不但使腎臟解除了梗阻,使腎內膿液得到了充分引流,有利于腎臟功能的恢復,也使創面減少,有效的防止了感染的進一步擴散,可以生理鹽水沖洗膿液,適當應用α―糜蛋白酶,創傷較小,一般控制感染后,尿量增多,尿液變清后可以行二期碎石清石術,同時纖細的輸尿管鏡,可輕松的到達腎盂、輸尿管上段、大部分腎盞,尤其是盞頸較小而腎鏡不能到達的部位,取石的范圍需要的經皮腎通道減少,但清石率增加[4].因此,經皮腎鏡手術是治療膿腎合并腎結石患者的理想選擇。筆者應用MPCNL治療膿腎合并腎結石15例,腎功能保全12例占80%,腎切除3例占20%,單通道取石一期完成2例,占13.3%,一次取盡2例,二次取盡8例,總結石清除率67%,無嚴重并發癥發生。術后病人恢復良好,無一例患者因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療。
筆者認為使用經皮腎鏡治療膿腎合并腎結石時,首先是建立腎造瘺通道,解除腎內梗阻,控制感染,同時使腎內結石能夠得到清除,具有以下優點:1腎內膿液引流充分,病人創傷小,創面小,使感染不易擴散,比開放手術更能控制感染2挽救了腎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腎功能,避免了腎切除的發生,3解除了腎內梗阻有利于腎臟功能的恢復,也為二期碎石清石視野變清做好準備4應用MPCNL可以腎內結石得到很好的清除,本組15例患者中總清除結石率達到67%。在經皮腎鏡應在B超引導下應實時監測,避免胸膜損失或損失腹腔內臟器,盡量穿刺至腎盂內,或結石存留處,沖洗泵壓力不易過大,不超過2個壓力,避免膿液擴散,進境易輕柔操作避免大出血或腎實質的裂傷,取石時,較小或易取的結石可以取石,大量結石盡量待腎臟感染控制腎功能恢復尿液變清二期碎石取石。
有很多文獻報道,許多腎結石患者特別是鹿角型結石鑄型結石,行腎切除術,對于ESWL的應用范圍不斷狹窄,傳統的指證輸尿管上段結石《1cm,或腎內結石《2cm,但應注意腎積水較重,或合并有發熱感染癥狀時,不應體外碎石,臨床當中有許多輸尿管狹窄病人,即使結石較小,也較易頓,不易排出,使腎積水加重,特別是糖尿病病人易并發腎內感染,引起膿腎。引起注意的是術中、術后的出血,以及經皮腎鏡后感染仍不易控制,腎周膿腫比較常見,膿毒血癥或中毒性休克是比較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出現生命危險。本組病例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宋飛,曹棟威,趙謙等.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聯合碎石、清石系統治療復雜腎結石[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6,11(62):341-343
[2]余新立,龐健,吳榮海等.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8,13(3):196-198
【關鍵詞】 微創手術;中藥;排石治療;腎結石;研究進展
腎結石發病率的逐年上升趨勢促使對其治療方法的研究從未停止[1]。近年來微創手術應用于腎結石的臨床治療當中, 其發展使對腎結石的診療水平逐步增高[2]。手術方式多種多樣包括:輸尿管軟鏡、經皮腎鏡、體外沖擊波碎石等。由于患者的具體病情、結石的數目及大小、年齡分布的不同, 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3]。
1 腎結石
腎結石的部位一般位于腎盂、腎盞及腎盂和輸尿管連接處等部位, 其中位于腎盂內的最多。腎結石按成分劃分可以分為尿酸結石、含鈣腎結石、胱氨酸結石、藥物性結石、感染性結石及基質石等。臨床中腎結石的成因復雜, 可能性的因素包括:年齡、遺傳、環境氣候、飲食攝入高糖、高蛋白、低纖維等過多有關。夏清麗等[1]曾進行總結性研究證實, 對某特定地區的人群進行腎臟B超檢查, 與此同時按照年齡、性別、飲食情況等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后, 發現此類人群中男性腎結石的發病率比女性高, 且隨著研究人群年齡的增加, 腎結石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攝入動物肉類蛋白及白蔗糖過多者的腎結石發病率顯著高于以糧食蔬菜為主的人群。
2 輸尿管軟鏡技術
輸尿管軟鏡方法根據其形成方式不同可以劃分為組合式及普通式, 組合式的輸尿管軟鏡是可以拆卸的軟鏡類型, 可以隨時更換及拆卸組合式軟鏡的主要部件, 此類軟鏡具有主件不容易被損壞, 維修價格比較便宜的優點, 在臨床中與鈥激光聯合治療腎結石, 充分發揮了其微創、安全、有效、術后恢復快且并發癥少的優點, 主要適用于腎盞無明顯積水、腎結石體積較小且因特殊的解剖特點應用經皮腎鏡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2, 3]。國內的研究者目前就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鈥激光聯合碎石的研究報道結果較少, 嚴坤等[4]運用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鈥激光聯合碎石術在臨床中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30余例, 其中80.9%的患者手術進行的時間為30~70 min, 均一次性順利碎石。術中僅出現少量的出血量, 術后出現低熱者有2例, 無明顯的術后高熱、輸尿管損傷穿孔、敗血癥等不良情況的發生, 其余例患者中1例因合并輸尿管上段的息肉水腫, 輸尿管軟鏡進鏡后因腎盂內積聚著過多的血塊而無法成功碎石, 改行應用經皮腎鏡碎石而成功治療;因輸尿管扭曲狹窄而無法進鏡者1例, 后改用經皮腎穿刺取術成功碎石;2例患者由于為腎下盞結石, 在下盞漏斗與腎盂夾處過小無縫隙而無法碎石改行經皮腎鏡碎石后成功碎石1例, 另外1例則因結石過硬無法成功碎石;還有2例因輸尿管狹窄進行第2次進鏡后順利碎石。
3 經皮腎鏡技術
此種手術方法的應用建立工作通道是其首要的關鍵步驟, 理想工作通道建立應具備能夠方便到達各腎盂、腎盞及輸尿管、離腎內主要的結石路徑較近且出血的風險率低等特點, 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超聲及X射線兩種[5], 因為B超方法主要針對實體性器官, 因此B超即可達到滿意的定位效果, 可以清晰的顯示腎結石、各個腎盞積水的具體部位, 測量出病變腎實質的厚度、穿刺針的入針方向及穿刺路徑的結構, 應用此法后避免了術中患者由于應用X線而遭受輻射的危害, 主要適用于多發性結石、>2 cm的腎結石、腎內型腎盂合并連接部位狹窄的結石、鹿角型結石、胱氨酸結石有癥狀的腎盞憩室結石、輸尿管上段或連接部狹窄、體外沖擊波碎石無效的草酸鈣結石以及取出輸尿管上段或腎盂的異物等。
國內已有一些學者對經皮腎鏡碎石的方法進行了研究[6], 對346例行經皮腎鏡超聲氣壓彈道碎石方法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結果發現其中279例患者在一期中完全清石, 32例患者進行了二期手術碎石, 34例患者應用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法進行殘余結石的擊碎, 手術時間分布為65~180 min, 平均手術時間90 min左右, 除1例患者進行600 ml的術后輸血外, 進入研究的患者未發生其他嚴重的并發癥, 效果較好。
經皮腎鏡技術的工作通道可分為微創通道及標準通道兩種。已有研究對標準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 王軍起等[7]在徐州醫學院院報上對284例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其中包括136例患者應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 另外148例患者采用標準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 結果發現標準通道經皮腎鏡取石時間較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的手術時間縮短, 兩種通道方法的患者在術后住院的時間、結石清除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兩種方法均具有住院時間短、術中損傷較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低及結石清除率高等諸多優點。部分通過臨床實驗研究證實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并發癥的發生率更加低于標準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8, 9]。
4 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
臨床中廣泛應用的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主要是一種把體外的沖擊波聚于腎結石處, 沖擊波將結石擊碎成泥砂狀后經尿道隨尿液排出患者體外的方法, 具有安全、高效、損傷小、并發癥低的優點。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具有凝血功能異常、腎以下尿路器質性梗阻、腎功能不全、孕婦、裝有心臟起搏器及過度肥胖等禁忌范圍及人群;對于臨床復雜且多發性的腎功能不全的腎結石患者適宜采用經皮腎鏡或輸尿管軟鏡的方法進行治療。宮志華[10]對108例應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治療腎結石的患者進行了臨床回顧性分析。結果發現108例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95 min左右, 結石經過30~70 min后得以處理。5例患者出現殘余結石, 此5例患者于術后2周內行二期碎石或體外碎石。其中80.9%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 無嚴重感染及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
目前臨床中除了上述三種手術治療方法治療腎結石外, 藥物治療如應用中藥排石的方法也是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且應用中藥具有患者易接受且服用方便的優點, 在現代三種碎石技術的基礎治療之上應用中藥治療具有加速被擊碎后的結石順利排出的功效。體外沖擊波碎石后對患者加用具有較強排石利尿作用的中藥制劑, 如腎石通沖劑或排石顆粒沖劑等, 可有效促進患者體內結石的迅速排凈, 縮短碎石治療的時間, 且能夠有效減輕或減少碎石治療中的不良反應, 節約了治療費用的同時又方便了患者的治療。據體外沖擊波可致患者腎損傷機制及中成藥劑在抗組織損傷等方面的作用理論, 參與治療的中藥方劑中:六味地黃湯滋補腎陰中主要包括藥物為山茱萸、澤瀉、山藥、丹皮、熟地、茯苓等;迅速消除組織充血及進細胞修復的藥物包括:金錢草、車前子等;三七及丹參及具有活血化瘀, 并且促進及保護迅速消除組織充血及細胞修復的作用;石葦的主要作用為通淋利水, 以促進腎臟碎石的排出;黃芪則可以利水益氣, 預防并修復高能沖擊波對腎臟造成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水腫、腎纖維化等損傷。
5 小結
目前臨床對腎結石的治療方案較多, 因此合適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謹慎。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醫生所掌握的微創技術的熟練程度及操作經驗、患者自身腎結石的病因及其身體情況、各種碎石工具及介入腔鏡等設備運行狀況等, 為了保證患者治療的順利進行, 醫生對于治療方法的選擇與控制也至關重要。
國內外學者已充分證實微創手術作為今天腎結石治療的優越性, 術后的中藥聯合治療更加有效的促進了碎石的排除、患者組織細胞的恢復及不良損傷的減少, 因此微創手術結合中藥排石治療具有切實可行的臨床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 夏清麗,崔維奇.微創手術結合中藥排石治療腎結石的研究進展.江西中醫藥, 2013(3):79-80.
[2] 凌葉明.微創經皮腎穿刺碎石取石術治療腎結石34例.健康之路, 2014(1):176.
[3] 劉曉林.老年腎結石患者微創手術臨床體會.醫學信息, 2013 (20):408-409.
[4] 嚴坤,黃永明,蒲光平,等.微創經皮腎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96例.實用醫技雜志, 2008, 15(2):161-162.
[5] 樊小純.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2(10):43-44.
[6] 楊登科,陳書奎,胡偉, 等.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實用醫藥雜志, 2007 24(1):26-27,29.
[7] 王軍起,陳家存,孫曉青,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鑄型結石.徐州醫學院學報, 2004, 24(6):572-573.
[8] 孫亞南.自擬腎石湯治療腎結石44例.吉林中醫藥, 2005, 25(9):22.
[9] 李文麗 .腎結石的中醫診療.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1, 3(8): 289,293.
[10] 宮志華.化瘀排石湯治療腎結石53例.四川中醫, 2001, 19(6): 35.
【關鍵詞】 腎結石;手術治療;護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4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164-01
腎結石在近年來發病率不斷提高,腎結石的發病原因為在飲食上對某種成分攝入過多引起的,如草酸積存較多,脂肪過多,嘌呤的代謝處于失常狀態?;颊叩闹饕憩F為腰腹絞痛、尿道疼痛、尿中帶血、腰膝酸軟等。主要的治療方法為采用手術將結石切除。在治療后需要對患者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使腎功能得到較好的恢復,減少患者的病痛。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腎結石患者,在手術治療后采取兩種護理模式,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腎結石患者給予相應的護理,隨機分組,實驗組47例患者,31例男性,46例女性,年齡范圍:33-74歲,平均年齡為48.92歲,患病時間:1-12年,平均病程為4.68年;對照組41例患者,2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范圍:35-76歲,平均年齡為49.23歲,患病時間:1-13年,平均病程為4.84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在手術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切口情況,看清是否有出血情況。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身體護理 患者在恢復期中都會有血尿的出現,為了減輕癥狀,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2天的臥床休養,第三天可以進行適當的創傷活動,指導其翻身或者選擇半臥位的姿勢,在活動安排中要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詳細的制定,避免疼痛和疲勞的發生[1]。患者有時還會出現恐懼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每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告知患者傷口愈合的情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若患者的疼痛情況較為嚴重,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分散。
1.2.2 腎造瘺管護理 患者需要放置5-7天的腎造瘺管,當患者恢復正常的體溫,尿液轉清后,能夠對腎造瘺管進行24-48小時的夾閉,一旦出現不適反應,則可將其拔除[2]。并將腎造瘺管妥善的固定好,避免脫落發生,尤其在變換的過程中更要嚴加保護,使引流管放置在床面以下的位置,避免對其進行過度的牽拉和受壓。要對引流液的性質,流量進行記錄,若出現血色液體,要及時分析原因并給與處理。當患者的腎造瘺管拔出后,如果有較多的滲液,則要求其采用側臥的姿勢,并通知一聲,采取相應措施。一旦發現敷料潮濕,則給予及時更換,在更換時要保證保暖和無菌。
1.2.3 導尿管護理 在手術后如果不能對導尿管進行良好的護理,會使尿路出現感染,因此在手術后要嚴格對其進行護理,首先給予妥善固定,防止脫落,同時保持通暢。導尿管的留置時間為7天,要指導患者練習膀胱的收縮功能,為了避免反流現象的出現[3]。當導尿管拔除后,要求患者增加飲水量,盡量多排尿。還要保證患者尿道口附近的干潔,若發現其有血跡和分泌物的出現,要及時處理,每天擦洗尿道口兩次,對集尿袋進行定時的更換。
1.2.4 飲食護理 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對草酸含量高,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盡量少食用,尤其動物肝臟、奶制品和菠菜,要盡量少食用。要增加們天的飲水量,使尿量每天在2000-3000ml,保證食物的清淡,減少鹽分的攝入。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出現的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X2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47例患者,34例護理滿意,11例護理一般,2例護理不滿意,護理滿意度95.7%;對照組41例患者,22治例護理滿意,10例護理一般,9例護理不滿意,護理滿意度78.0%。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P
2.2 并發癥 實驗組47例患者中有1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2.1%;對照組41例患者有8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19.5%。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的發生率上具有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對腎結石患者在手術治療后進行綜合護理,不僅可以使患者的舒適度得到提高,并發癥也能夠減少。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包括身體護理,腎造瘺管護理,導尿管護理,以及飲食護理。實驗組得到95.7%的護理滿意度,而并發癥的發生率僅為2.1%。遠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并發癥的發生率也低,由此說明,對腎結石患者采用術后的綜合護理,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莫劍妹,曾俞霖,劉茂芳.經皮腎鏡聯合超聲碎石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手術護理[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11(06):127-128.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江蘇揚州 225001
[摘要] 目的 探討與分析微創經皮腎鈥激光應用于泌尿科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以及可行性。方法 選擇2009年12月—2014年8月來該院接受治療患有泌尿科疾病患者120例作為該研究對象,同時,該研究將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即觀察組(64例)與對照組(56例),對觀察組患者給予微創經皮腎鈥激光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而對對照組患者給予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殘石率、術后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結果 該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給予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8.4%,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3.9%,另外,觀察療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該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者在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背景下,其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并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能夠有效治療患者的病癥,因此,在相關臨床活動中,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值得推廣與應用,從而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
關鍵詞 ] 泌尿科;觀察組;對照組;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9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c)-0100-02
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術是目前泌尿科應用最廣泛的手術,這種手術背景下具有著治療效果好、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的特點,因此,患者均愿意選擇這種手術來對自身疾病進行治療[1]。另外,患有泌尿科疾病的患者不僅承受著痛苦病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給自身家庭造成負擔,為此,需要探討一些有效治療方法來對其進行治療,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病情,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研究選擇2009年12月—2014年8月來該院接受治療患有泌尿科疾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應用于泌尿科疾病中的效果以及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擇來該院接受治療患有泌尿科疾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經過相關醫療器械確診后,其中患有腎結石患者42例,上尿路結石患者45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33例,另外,結石直徑大小約為6~12 mm,平均結石直徑大小(8.56±1.22)mm,由于這些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具有可比性。將這些患者按照選擇不同手術方法而進行分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64例)患者愿意選擇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這些患者的年齡為34~64歲,平均年齡為(38.78±4.56)歲;而對照組(56例)患者愿意選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進行治療,這些患者的年齡為35~65歲,平均年齡為(38.98±4.58)歲。
1.2 方法
該研究對治療組患者給予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進行治療,而對對照組患者給予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進行治療,其中,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對患者采用持續硬膜外麻醉,然后在患者的膀胱截石位置插入輸尿管導管一根[2];其次將患者的腹部進行墊高,并且對輸尿管導管注水;第三,在C臂X線定位下,對患者進行穿刺手術,待穿刺完成后,在這個穿刺口置入斑馬導絲,然后應用筋膜擴張器逐級將其擴張至F18;第四,在擴張完畢后的口中導入可剝鞘,然后拔出擴張器而插入8~9.8 Fr輸尿管鏡代腎鏡;第五,以較低壓力持續進行沖洗灌注,直到觀察到結石,一旦發現結石即可導入鈥激光光纖進行30~60 W粉碎與沖擊,待無殘石后即可置入雙“J”管而拔出輸尿管導管,并且留置一根14 Fr腎造瘺管,隨即對其傷口進行縫合固定即可[3];第六,完成手術后,對患者給予抗生素以及消炎藥物應用,降低患者的臨床感染率[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手術背景下,其臨床總有效率以及臨床各項指標。當患者的結石有效消除,且臨床癥狀消失,則視為治療顯效;當患者的結石大部分消除,且臨床癥狀逐漸消失,則視為治療有效;當患者的結石沒有有效消除或者殘石率較高,則視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另外,臨床各項指標包括手術時間、殘石率、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通過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并且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給與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背景下,其臨床總有效率為98.4%,而對照組患者在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背景下,其臨床總有效率為83.9%。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較短于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失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的手術失血量;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指數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指數;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較短于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由此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因此,兩組患者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通過該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者在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背景下,其臨床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滿意率,并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情況[5]。另外,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具有著創傷小、恢復時間短、疼痛指標低等特點。因此,這種治療方案值得在相關臨床活動中應用與推廣,同時,患者也較愿意接受該治療方法,從而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6]。
另外一方面,何貧、佘先以及龐友愛等[7]人曾發表的《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與標準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比較》一文中指出,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能夠有效治療患者的結石病癥,并且治療方案優于標準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同時也具有著創傷小、失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等特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相關臨床活動中[8]。
綜上所述,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能夠有效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且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微創經皮腎鈥激光碎石手術具有著治療效果好、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殘石率低等特點。因此,這種治療方法值得在泌尿科臨床活動中應用與推廣,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痛苦,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
[
參考文獻]
[1] 魏若晶,楊文增,崔振宇,等.第4、5腰椎水平輸尿管結石三種手術方法的比較[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0,15(4):291-293.
[2] 王昌兵,梁朝朝,顧恒,等.輸尿管上段復雜結石的3種微創治療比較[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1,46(7):724-725.
[3] 敖金文,沈重飛,楊少成,等.輸尿管鏡聯合N-Trap結石捕獲器治療41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臨床觀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4,29(1):81-82.
[4] 盧劍,肖春雷,張樹棟,等.新型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初步體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0(6):517-519.
[5] 郭萬松,楊波,關云哲,等.輸尿管軟鏡對上尿路疾病診治體會(附58例報告)[J]. 中國內鏡雜志,2011,17(4):517-519.
[6] 劉齊貴,麻偉青,張文滔,等.輸尿管軟鏡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3):3053-3055.
[7] 何貧,佘先,龐友愛.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標準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治療腎結石療效比較[J].中外醫學研究,2014(20):22-23.
[8] 周曉峰,陽東榮,單玉喜,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并發癥及處理[J]. 江蘇醫藥,2011,37(11):1329-1331.
重慶市首例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吊銷案近日審理終結,興民律師事務所被吊銷執業證書。
興民律師事務所是1998年7月27日經重慶市司法局審核成立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該所自1999年2月以來,在管理上出現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一是違反合伙人會議制度的有關規定,合伙人會議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二是事務所內財務管理混亂;三是合伙人之間矛盾尖銳,甚至出現打架斗毆事件。興民律師事務所的行為嚴重違犯了律師法和司法部《合伙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2001年5月8日,重慶市司法局根據司法部有關規定作出了吊銷興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決定。興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某、曾某、白某對處罰決定不服,遂向重慶市江北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狀告重慶市司法局。法院一審作出了維持處罰決定的判決。當事人不服此判決,又向二審法院再次提起上訴。近日,此案經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終結,法院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關鍵詞】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 腎結石
中圖分類號 R69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5-0019-02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由于病因復雜、成分多樣、癥狀不特異而使治療方法多具有很強的專業性[1]。傳統開放式取石術在達到取石效果的同時,給患者機體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性[2]。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則有效克服了傳統開放式取石術的諸多弊端,迅速得到了醫務工作者及眾多腎結石患者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認可[3]。為積極探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腎結石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筆者特對收治的腎結石患者進行了微創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腎結石患者96例,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齡25~72歲,平均(42.57±8.13)歲。所有入選患者均經腎結石臨床診斷標準明確診斷,入院后經各項監測指標和檢查結果逐一排查,徹底排除全身出血性疾病以及合并有膿腎、冠心病、糖尿病、截癱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平均(43.68±9.07)歲;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平均(41.79±7.8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危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腎結石患者經入院檢查并明確診斷后,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觀察組則均采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經硬膜外麻醉,并取患者截石位,在輸尿管鏡的輔助治療下逆行置入輸尿管插管,給予等滲鹽水持續灌注,逐步使患者改為全俯臥位,并用軟墊墊高患者的下腹部,準確選取患側的第11或12肋骨進行穿刺處理。然后采用B超或C臂機進行術中的定位引導,采用腎穿刺針進行穿刺至腎盞,當有尿液外溢時表明穿刺成功。通過針鞘將導絲穿入,并于穿刺針旁邊開約1 cm左右的切口,然后將針鞘緩慢拔出,并經通道擴張保留數分鐘后將筋膜擴張器全部退出。經皮有效建立取石通道,并采用灌注泵對通道進行反復沖洗以保持術中手術視野的清晰,對于腎結石較小的患者可以采用直接置入輸尿管鉗的方式進行夾??;對于腎結石較大的患者可以先行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設備將腎結石擊碎成小塊狀,然后再采用輸尿管鉗將其夾出;對于手術未能一次性將腎結石取出的患者,則應留置腎造瘺管,再擇期進行二期碎石處理。
1.3 評價指標
分別對兩組腎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比較和分析,包括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平均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結石清除率以及患者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兩組腎結石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平均術中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結石清除率和患者滿意率均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腎結石往往是指發生于腎盞、腎盂及腎盂與輸尿管連接部位的結石,多數位于腎盂、腎盞內,而腎實質結石則相對較為少見,平片顯示腎區有單個或多個圓形、卵圓形或鈍三角形的致密影,并且密度高而均勻,邊緣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狀[4]。形成腎結石的病因較多,有遺傳性因素、代謝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解剖因素、藥物因素等[5]。腎結石雖然屬于一種良性疾病,但也不排除堵塞尿路阻礙尿液排出的可能,進而造成疼痛、腎積水,嚴重的可能造成尿毒癥甚至腫瘤等惡性病癥的發生和發展[6]。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危害腎結石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7]。因此,如何選擇療效確切,效果顯著的手術取石方式已成為腎結石患者臨床治愈的關鍵和重中之重。腎結石的治療目的是去除結石并保持尿路的通暢,從而使泌尿系統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8]。目前,外科手術在國內外腎結石治療領域處于主導地位,主要包括傳統開放手術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等。傳統開放手術雖然療效顯著,但是創傷性較大,結石清除也不夠徹底,復發率較高[9]。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手術方式,整個手術過程完全可視,安全可靠;治療腎結石往往無需開刀,對患者幾乎沒有損傷或僅有微小的創傷,且術中出血量??;能夠將碎石與取石同步進行,術后恢復迅速,讓患者遠離排石之苦[10-11]。
本研究結果提示,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對于腎結石患者臨床療效的改善和提升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和現實意義,可作為腎結石患者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案,并予以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遜.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微創理念[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0,4(3):176-178.
[2]張慧民,裴瓊,才勝勇,等.腎結石85例的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5):3686-3687.
[3]黃穎川.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開放手術后腎結石中的臨床應用[J].四川醫學,2012,33(5):788-790.
[4]王衛峰,米其武,張志剛,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65例[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09,3(2):120-123.
[5]高洋.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19-20.
[6]舒楊柳,鄭勁松,邱元林,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J].當代醫學,2010,16(20):93-94.
[7]何如鋼.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33):3541-3542.
[8]吳仁植,朱錦智,賈慶波.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9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3):3192.
[9]段曉波,李令勛,代慶德,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研究[J].四川醫學,2013,34(1):98-99.
[10]曾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9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