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駐村總結發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也是鄭州加快都市區建設,實踐新型城鎮化,從而擔當起“挑大梁、走前頭”責任的一種積極探索。
2月16日,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在鄭州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大會上作了《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 加快鄭州都市區建設 切實擔當起“挑大梁、走前頭”的責任使命》的重要講話,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義和地位有兩句非常明確的表述,一句是“新型城鎮化是建設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的本質問題、關鍵問題、核心問題”,另一句是“把新型城鎮化作為歷史性任務、全局性舉措、緊迫性工作、根本性要求”。
隨后,從2月22日到3月5日,鄭州市委機關報《鄭州日報》連續刊發十篇評論,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認識在思想輿論方面作了最大動員。
3月6日,鄭州市新型城鎮化交通道路、生態廊道建設現場觀摩暨推進會議隨即召開,重點盤點和總結前期推進“二環十五放射”、十條快速通道、十五個環城高速出入市口、“三橫四縱”城市景觀道路建設以及十條生態廊道建設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因為前期工作做得出色,新密市和中原區代表在會議上作了總結發言,當地媒體在評論中提出要“不懈怠、不遲疑”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有人士說,鄭州市踏踏實實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探索,從此可以窺見一斑,這在鄭州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按照規劃,鄭州市的城鎮化建設在不同的區域實行不同的方式。對城中村,也就是都市村莊,要按照中心城市的規劃定位把它改造成為新型城市社區。對城郊村,主要是合村并城,也是按照中心城區的規劃定位,按照新型農村社區的理念,將它建設成為新型城市社區。對遠離城鎮的這些農村,就是在具備條件的地方進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鄭州中原萬達廣場,是由中國商業地產領軍企業萬達集團在鄭州市投資建設的第一個項目,項目位于鄭州市中原區,即華山路東、秦嶺路西、中原路南、洛河路北,是萬達集團商業地產的第三代產品――城市綜合體,志在打造城市全新的商業模式,助力中原區以及鄭州商業飛躍發展。它繼承萬達集團廣場開業的成功經驗――“訂單式”商業模式,使整個項目“滿場開業、開業必紅”。目前,10大主力店(萬千百貨、萬達國際影城、大玩家超樂場、大歌星KTV、沃爾瑪、永樂生活電器、UNIQLO、H&M、ZARA、華都酒店)已強勢入駐。
雖然開業才幾個月時間,但這里已成為鄭州的地標性建筑,更結束了西部沒有大型商業中心的歷史。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都市村莊――周新莊。
鄭州中原萬達廣場建在西區,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帶動了高端人群的擁入,不僅為政府增加了稅收,同時以自身的能力與影響力為鄭州商業的發展起到了帶頭作用,進一步重塑了中原商圈的地位。10大主力店與40余世界知名品牌強勢入駐,合力形成鄭州中原萬達廣場獨創的“一站式繁華生活”,在全方位滿足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的同時,有效拉動和刺激中原區及相關區域的消費水平,并且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及周邊區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鄭州中原萬達廣場在使市民暢享繁華生活的同時,也讓眾多背靠萬達的投資客戶,能夠快速聚攏資金,共享中原財富。
與周新莊一樣,原來的城中村燕莊現在被曼哈頓時代廣場所取代,城中村關虎屯變成現在鄭州北部的新商圈。截至目前,鄭州市共批準99個村實施改造,已完成改造規劃編制的有48個村。
滎陽市的槐西社區是由過去滎陽城郊的槐西村改造而來的,在這個社區里,和城市配套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通到了家家戶戶,而且物業管理也很完備。鄭州市在合村并城的過程中,不單是讓農民和城里人有一樣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還要讓他們有穩定可觀的收入。槐西社區在規劃時就靠近滎陽的產業集聚區,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蔽魃鐓^居民趙明遠說,他在附近產業集聚區的工廠里上班,妻子在小區里的物業公司上班,離家比較近,兩個人一個月加起來能掙三四千元錢。
城郊村加快合村并城的步伐,遠離城市的農村則變身為新型農村社區。在新密市超化鎮,100多戶農民在2012年的春節前搬進了新建的黃固寺社區,這里不僅環境優美,而且學校、便民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新密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張紅偉說,在新型農村社區附近還規劃建設了一批農民創業園區、工業園區和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以保證農民生產、生活和就業同步到位。
鄭州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始終把握著“三個關鍵”:一是堅持“一個主體”、“兩個載體”的統籌城鄉發展理念。“一個主體”,即中心城市,要促進中心城區的現代化;“兩個載體”,即依托縣城和鎮區,依托原有產業布局和產業基礎,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區和農民創業園,將其打造成為農民就近就業和自主創業的載體、沿海發達地區和城市產業轉移的載體、城市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的載體;把包括新型農村社區在內的各類新型社區打造成為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載體。二是著力完成“四個合理”的工作任務。即合理的城鎮體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產業布局和合理的就業結構。三是確保實現“四個城市化”的工作目標,即實現全市農民的居住環境城市化、公共服務城市化、就業結構城市化和消費方式城市化。
鄭州市委政研室韓楓樺處長介紹說,鄭州市在推進這項工作中,還重點把握住了“四個原則”:一是確保耕地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糧食不減產;二是從根本上維護農民的權益,不以農民放棄土地為身份轉換、享受城市政策和城市公共服務的條件,讓群眾利益在新型城鎮化推進中有保障、得實惠;三是堅持群眾自愿,組織引導群眾,以完善的規劃、優美的環境、寬松的就業平臺和優惠的安居政策,發揮好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四是堅持“三化”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統籌兼顧,協調并進。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針對鄭州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要“抓住六個切入點,實施重點工作帶動”。
一是加快交通道路建設。構筑“域外樞紐、域內暢通”的鄭州都市區交通體系。域外樞紐,就是要加快航空、鐵路、公路樞紐建設,鞏固提升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域內暢通,就是要重點推進“兩環十五放射”、十條市域快速通道、十五個環城高速出入市口和“三橫四縱”城市景觀道路建設,以及連接縣城(城市組團)和產業集聚區(鎮區)乃至新型農村社區的路網建設。
二是加快生態廊道建設。加快中心城區連接“六城十組團”的快速通道建設,打造生態廊道和水系景觀;加快形成圍繞道路建設、城市組團、產業集聚區布局的生態林業體系,圍繞城市組團布局挖掘利用開發水系,形成涵蓋水環境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的生態水系。
三是加快“四類社區”建設。城中村改造要把政府主導試點村改造作為著力點,強力推進老城區整街坊連片改造,打造精品特色街區。加快推進已經市政府批準的99個城中村特別是69個遺留問題城中村改造;舊城改造要對單宗地塊面積小,難以獨立安置、開發的項目,可與周邊項目統一改造,今年要完成17個遺留項目;合村并城要堅持“典型引路、先抓試點、逐步推開”,凡屬城市規劃區、組團規劃區、產業集聚區周邊3公里以內的村莊,都要納入到合村并城范圍。
四是加快城市組團起步區建設。各城市組團要至少建設3~5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建設行政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教育休閑中心和健身中心,打造鄭州市次中心。按照宜居宜業原則,以高于中心城區的標準建設城市組團,吸引中心城區的產業、人員外遷。
五是中心城區功能提升。推進“六舊六新”12個重點片區的更新改造和建設,“六舊”,就是在中心城區和高新區改造提升六大片區:內環線區域,包括二七廣場商業中心、商城遺址、火車站區域;東風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金水路以北、文化路以東區域;醫學院―碧沙崗區域;西流湖區域;惠濟會議休閑中心區域;高新區IT科技產業區。“六新”,就是在鄭州新區建設六大片區:龍湖區域、鄭東新區綜合交通樞紐區域、龍子湖區域、白沙組團區域、航空港區域和經開區行政商貿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