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寫作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藍鴿語言學科平臺;《初級英語寫作》;信息化條件;教學模式改革
21世紀以來,現代信息技術促使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諸多領域發生深刻變革,固然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發展。以網絡化、智能化、云平臺、數字化等為特點的教育信息化,引發了教育觀念、方法、結構、模式等多方面深層次變革。“藍鴿語言學科平臺”(下文簡稱“藍鴿平臺”)等英語學習平臺、網站、數字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個性化學習條件,順應了教育部2007年所提出的“英語教學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要求[1]。顯然,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英語寫作等各學科教學能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包括本人在內的一些教師已利用句酷批改網等信息化條件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改革[2]。湖南科技大學于2015年下學期引進藍鴿平臺,為大學英語等課程教學改革創造了新的信息化條件。作為二語寫作的英語寫作,是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面臨學生寫作水平不一、學習需求各異、教學時間不足、寫作操練不夠、學習被動等問題;誠然,在現代信息化條件下,包括《初級英語寫作》在內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把信息技術與英語寫作課程整合起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創作生動的信息化學習環境”[3]。2016年上學期在我校校園平臺、移動終端等條件下,本課程小組基于引進的藍鴿平臺,對《初級英語寫作》進行了改革實踐,把教與學拓展到課堂外,延伸到藍鴿等網絡平臺,為學生創造有利的信息化學習環境。
1藍鴿語言學科平臺及其功能系統
藍鴿平臺是廣州藍鴿軟件有限公司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并基于校園網使用的語言學科平臺,是適合外語學科網絡教學的專業化語言學科平臺。學校購買該系統使用權,通過開放接口與原來校園網絡進行有機融合,即可在校園網上建立一個虛擬網絡外語學院,實現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結合。該平臺可實現涵蓋教、學、評、測、管各環節,可在該平臺進行教師備課、課程教學、自主學習、網絡作業、課程考試、學習管理等教學環節。顯然,藍鴿平臺為外語教學由教到學至管理提供了整體方案。該平臺現已在全國300多所院校得到應用,促進了外語教學信息化進程。藍鴿平臺這個綜合性軟件平臺包含大量應用功能,主要涉及8大功能系統:1)包括聽說教學、交替傳譯等課程的課堂教學系統,2)包含資料瀏覽、自我測試、口語訓練、自學計劃等的自主學習系統,3)包含試卷制作、網絡考試、教師閱卷、試卷管理在內的考試系統,4)包括教案制作在內的備課系統,5)包括學生學籍信息、網絡使用等信息管理系統,6)目前擁有300G左右的資源庫,7)擁有大量試題的題庫,8)可進行作業布置與評估、作業成績統計等作業系統。可見,藍鴿平臺擁有豐富的資源庫與題庫,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系統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檢測,完備的考試功能與與強大的管理功能有助于減輕教師工作量。顯然,藍鴿平臺提供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和學習資源;應用該平臺能促進信息技術與語言課程的整合,便于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與自主式學習。
2基于藍鴿語言學科平臺的《初級英語寫作》教學改革
湖南科技大學自2015年下學期引進藍鴿平臺,在校園網覆蓋范圍內的電腦、平板或智能手機都能在安裝該平臺插件后憑教師工號或學生學號登陸該平臺,教師還可在校園外憑工號使用該平臺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本課程小組結合傳統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藍鴿平臺,在2016年上學期對《初級英語寫作》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教學結構、安排、內容、作業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實踐。改革對象是15級英語專業與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共9個班級。《初級英語寫作》不涉及文體寫作,注重書寫規范和句子與段落及大綱寫作技巧的學習與熟練。該課程總的教學安排是一學期16周,每周一堂課(2學時),共計32學時;每堂課學習一個教學內容。改革前,16周的教學都是固定時間在教室里進行課堂教學。本學期基于藍鴿平臺,《初級英語寫作》采取課堂教學24學時與藍鴿平臺自主學習8學時相結合的模式。顯然,改革后的教學模式“既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創建新型的、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新型教學結構”[3],是信息化教育的體現。課堂教學安排12周,每周一堂課(2學時),共計24學時,教師精講后,學生練習及討論為主,傳統教學在此不贅述。《初級英語寫作》除了課堂教學外,學生必須在教師指導下在藍鴿平臺上自主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計劃,時間不少于8課時。藍鴿平臺上的自主學習,沒有固定時間與場所,但所布置的學習計劃必須在規定時期內完成。這就要求學生“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內容、材料與方法,能夠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并對學習進行評估”[4]。鑒于目前藍鴿平臺沒有可用的英語寫作共享資源,所需資料需要教師制作后上傳。主要上傳了兩類資源。一類為“點播類”,主要是標點符號與行尾分字等書寫規范、逗號錯誤等常見句子錯誤類型及其改進技巧、細節法等段落拓展方式與連接詞的不同類型及用法等寫作基礎知識;其次是句子的統一、連貫、簡潔、強調、多樣性及段落的連貫等好句、好段的寫作技巧,這些是課堂教授重點,也是學習難點。本學期要求學生點播自學12次。學生通過自主點播學習這些資源,掌握課堂沒有講授的一些寫作基礎知識,鞏固加深課堂講授的重點與難點。上傳的另一類資源為“練習類”,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段落寫作、大綱寫作四類題型。如填空類的分字練習、選擇類或填空類的標點符號練習等針對上述點播類資源學習情況的鞏固與檢測,這類練習提供標準答案,學生做完后,到學習截止時間可查看練習完成質量與所得分數;還有段落寫作與大綱寫作等互評類練習,學生自己寫完段落或大綱后需3位同學來互評,互評完才算完成單次練習。本學期要求學生在藍鴿平成12次練習;教師可隨時在線答疑解惑。鑒于藍鴿平臺缺乏英語寫作資源,這些資源是在教師制定藍鴿平臺學習實施方案后才逐步制作與上傳的,因此藍鴿平臺自主學習計劃是自學期第三周開始,一直持續到學期末。每次上傳的點播或練習資料都有學習期限,一般為期3周左右,學生必須緊隨教學進度安排、按部就班地在規定時期內認真完成每一項學習計劃。為了督促學生在藍鴿平臺上自主學習并按質按量完成每次點播類或練習類的學習計劃,本課程組采取了以下評價方法。其一,學生在藍鴿平臺自主學習的總分為240分,整個學期得分達到一定分數方能參加期末考試。其二,根據授課計劃,每周學完一個內容后,要求學生能夠學習“點播類”知識40分鐘,計10分,本學期點播學習書寫規范、句子寫作與段落寫作等寫作技巧12次,計120分。其三,根據授課計劃,每周學完一個內容后,要求學生能夠完成相關選擇題10個,計5分,本學期布置句子類型等選擇練習12次,計60分;填空題5個,計5分,本學期布置分字等填空練習6次,計30分。其四,根據話題寫段落,學生互評,1次計10分,寫2次,計20分。其五,根據題目寫大綱,學生互評,寫1次,計10分。根據學生在藍鴿平臺上自學的時間與完成練習的質量,該平臺自動實現對學生的形成性評估。形成性評估“既是評估手段,又是反思性教學手段”,不但監控和督促學生完成寫作教學中每一個學習計劃,還“能夠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寫作能力”[5]。此外,在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利用藍鴿平臺上“學生學習情況查詢”等管理功能進行全程跟蹤,對學生自主學習計劃的進展進行監管,可隨時查看每個學生點播類學習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及有效學習時間,還可看到學生練習類的正誤詳情。通過以上評價方法與藍鴿平臺的形成性評估與管理等功能,教師可引導并督促學生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所布置的學習計劃。
3《初級英語寫作》應用藍鴿語言學科平臺的效應
2016上學期《初級英語寫作》主要應用了藍鴿平臺的自主學習、網絡作業、形成性評估與管理等功能來輔助教學。這是對英語寫作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突破了教師面授的傳統教學模式,打破了時空對英語寫作學習的限制,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學習機會。基于藍鴿平臺的寫作教學新模式,既采用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利用了校園網與信息化技術優勢,發展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與自主學習;形成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相結合的新型教學結構,達到了教室內、外英語寫作學習一體化。改革實踐結果表明,藍鴿平臺能有效輔助了《初級英語寫作》課堂教學。學生借助藍鴿平臺上的個性化自主學習,變革了被動學習英語寫作的方式,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掌握了基本寫作規范與寫作技巧,養成了良好寫作習慣。這種向信息化模式轉變的教學,真正做到了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形成以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等為基礎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使英語寫作信息化教學改革平穩過渡,促進了我校外語教學的信息化建設。雖然藍鴿平臺能為外語教學提供多方位、多層次服務,能實現對教、學、考、評的有效控制。但對《初級英語寫作》等寫作課程來說,尚存在一些問題,如藍鴿平臺上的資源庫中幾乎沒有可用的寫作資源,這極大地增加了教師初期使用該平臺的課外工作量;又如寫作網絡作業布置適合給出客觀性答案的選擇練習,不太適合主觀性強的句子與段落寫作等練習;再如作業的互評批改不能提供即時反饋,學生不能根據及時反饋來自我反復修改等等。希望藍鴿平臺不斷改進完善,今后能在應用中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張琪.基于句酷批改網的“英語基礎寫作”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2):122-124.
[3]楊世偉.現代教育技術[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2.
[4]傅玲芳,楊堅定.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36-38.
1、首尾呼應,畫龍點睛在文章的結尾,把含義較深的話放在末尾,以點明主題,深化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如“I Cannot Forget Her” (我忘不了她)的結尾:
After her death, I felt as if something were missing in my life. I was sad over her passing away, but I knew she would not have had any regrets at having given her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2、重復主題,句結尾回到文章開頭闡明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強調的效果。如“I Love My Home Town”(我愛家鄉)的結尾:
I love my home town, and I love its people. They too have changed. They are going all out to do more for the good of our motherland.
3、自然結尾隨著文章的結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結尾。如“Fishing”(釣魚)的結尾:
I caught as many as twenty fish in two hours, but my brother caught many more. Tired from fishing, we lay down on the river bank, bathing in the sun. We returned home very late.
4、含蓄性的結尾
用比喻或含蓄的手法不直接點明作者的看法,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領會和思考。如“A Day of Harvesting”(收割的日子)的結尾:
Evening came before we realized it. We put down our sickles and looked at each other. Our clothes were wet with sweat, but on every face there was a smile.
5、用反問結尾
雖然形式是問句,但意義卻是肯定的,并具有特別的強調作用,引起讀者深思。如“Should We Learn to Do Housework?”(我們要不要學做家務?) 的結尾。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生英語寫作教學更加注重行文的連貫性與邏輯性。通過批改英語習作,發現了影響寫作的話語標記語,并對其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形成有效的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指導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正確應用話語標記語。
關鍵詞:話語標記語;初中英語;寫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學倡導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寫作能力的培B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根據新課標對英語寫作能力的要求,學生應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而話語標記語恰恰具備這樣的語用功能。因此,話語標記語在英文寫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最早提及話語標記語的是Quirk,他認為話語標記語的特點是出現在口語中沒有實在意義的語言成分。進入20世紀70年代,話語標記語的理解成為學者的研究焦點。80年代,話語標記語的研究進入了黃金時代,以Schiffrin,Fraser和Blakemore為代表形成三種理論。然而,我國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多以英語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長篇幅文章作為語料進行個別話語標記語的研究,而忽視了初中生對話語標記語理解與使用的研究,更缺少對話語標記語應用策略以及其對英語寫作教學指導意義的研究。因此,本文從話語標記語在初中生英語寫作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完善話語標記語研究的多樣性。
二、研究內容
話語標記語在語篇中起著停頓、過渡作用,有助于形成語篇的連貫性,起到一定指示作用。由于英語話語標記語的數量很多,語境效果不同,學生在寫作中使用話語標記語時就會產生諸多
問題。
1.書面標記語和口語標記語混淆
雖然話語標記語都具有語用關聯作用,但是在寫作中的話語標記語應該側重書面表達,而非口語交際。
例如,I’ve some good habits. Well,I’ve many bad habits too.
句子中應該使用however等書面話語標記語替換Well。
2.詞性混淆,搭配錯誤
連詞在作文中的使用頻率較高,因為其構建句子的邏輯關系,凸顯作文的完整性與流暢性。然而,受母語思維影響,學生經常將兩個連詞用在同一句中。
例如,(1)Although he is the tallest,but he is younger than others.
(2)Because he gets up late,so he is late for school.
兩連詞同時出現,直接導致英語語法上的嚴重錯誤,影響整篇作文的質量。
3.話語標記語使用單一,過度重復
在學生習作中,but和and的使用頻率極高,反復出現在文中。相反,對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話語標記語卻提及甚少,甚至不用,造成作文詞匯重復,缺乏句式多樣性。
例如,I went to mountain. And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上句可以合成 “I went to mountains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這樣既符合表達習慣,又避免多次使用and。
分析這些問題,原因如下:首先,母語影響。漢語中連詞都成對出現,但在英語中,連詞都單獨使用,如此造成學生在寫句子時將兩個連詞并列使用,造成錯誤。其次,詞性概念模糊。學生在記憶單詞時,側重拼寫與漢譯,忽略詞性,導致學生分不清連詞和副詞,進而用副詞連接句子,導致語法錯誤。最后,課文背誦與句子仿寫相脫節。在學習句式結構時,學生只能背誦默寫,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難以用到寫作中,使作文中依然只有and、but等低級話語標記語,重復率極高,降低作文檔次。
三、研究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與成因分析,本人構想在教學中采取以下
措施:
1.講授詞性,聽寫強化
在新授詞匯中,強調詞性的重要性,并在聽寫中進行詞性考查,力求讓學生在牢記拼寫與語義的同時,掌握詞性,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2.以學促練,模仿夯實
教學中,凡課文中新接觸的話語標記語,指導學生理解用法,隨后進行造句練習或3~5句的小語篇書寫,夯實高級話語標記語使用,減少使用重復率。
3.構建合理的作文評價機制
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功效,開設寫作點評課,形成“范文賞析―自我修改―小組互改―教師批改”的模式,由此相互借鑒,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在英文寫作中,話語標記語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語篇,又能引導閱讀者理解篇章含義。話語標記語的熟練掌握與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英語習作的水平。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系統地向學生傳授話語標記語的相關知識,分析它們的功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話語標記語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摘要: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課時緊,任務重。為了趕進度,不少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但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表明:英語日常教學中完全可以滲透英語的寫作教學,二者并不發生沖突。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的作用應該是同等重要的,然而,在我國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聽、說、讀。對于寫作的安排較少。目前寫作仍然是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教學效果費時低效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寫作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性。因此,如何有效改進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值得我們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 強化寫作教學意識
通過寫作訓練。學生能有效地掌握閱讀、聽說所積累的知識,并將英語語言逐漸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最終準確地應用英語語言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必須重視語言知識本身的實踐與應用,不然會影響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改變英語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為重點內容。加強寫作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整合教材知識,將各種英語元素作為學習訓練寫作的主題。并在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以方便他們可以自己總結歸納語言,通過思考和分析,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寫作。這樣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巧,也能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認識到英語知識的多樣化。
二、 寫作教學的具體策略
英語是一門語言,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才能正常地運用,就如同剛出生的孩子,不可能生下來就會說話,只有經過一年甚至是兩年的聽力練習后才會說話。英語同樣如此,學生只有在充分地聽后才能有效地將其聽到的語言說出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記單詞
詞匯量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初中英語詞匯量不是很多,可以通過閱讀、看英語動畫片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擴大他們的詞匯量,同時還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2.學語法
到了初中,很多學生都會感覺英語開始難學了,主要原因是要學習語法知識了。語法知識比較抽象、零碎,而且也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使得教師在教授語法知識時只能借助于教科書與試卷。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產生厭學情緒。對此,教師要一步一步做好基礎教學工作,可以從漢語的語法知識人手,讓學生通過對比、聯想的方法來掌握英語的基本語法知識,再通過練習與運用來提高語法教學的效果。
3.掌握英語與漢語的差異
英語與漢語雖然都是語言,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在學習上要善于比較,對差異比較大的知識要著重學習。如初中英語中常見的句型:I like it,too.意思是:我也喜歡它。在英語語法上將狀語“too”放在了最后。而翻譯成漢語時,“也”作為狀語放在了謂語之前來起修飾作用。類似的差異還有很多,特別是在寫作時,學生很容易將漢語直接翻譯成英語,而犯了很多語法錯誤,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中要一一糾正的。標點。標點雖然是作文中最微小的一部分,但在運用中依舊要注意。其實,漢語和英語的標點差不多,只是細節上有些差別。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 正確對待學生寫作中出現的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況且是剛剛接觸英語寫作時間并不長的初中生。對寫作知識把握不牢,肯定會出現一些錯誤。因此學生出錯是情理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考慮到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正確對待他們文章中出現的錯誤。重點放在分析出錯的原因上。
四、 指導學生寫作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時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生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常常將一種時態從頭用到尾,總認為確定了一種時態就萬事大吉。顯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這時我們要指導學生對于具體寫作過程中的情境進行分析。另外還要注重題目分析。如果是“我的未來”那么肯定需要采用一般將來時,如果題目是“去年假期”,那么肯定就應該采取一般過去時。即使是從題目中確定了整體文章的時態,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內容情境的變化來進行適當的變通。不能一用到底另外,要正確掌握代詞的使用,代詞主要用于代替前面出現的人名或名詞等,使用代詞時,要確保不能產生歧義教師可以列出一個代詞用法有誤的小段落。讓學生尋找誤用的代詞。然后再讓學生寫出正確的代詞。這樣經過反復的修改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 認真評改
教師的批改對于幫助學生進步意義重大。教師的批改是學生進步的階梯,需要教師認真對待。批改主要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就是詞;r-方面的問題。比如是否出現空缺、詞性誤用、選詞錯誤、搭配錯誤、拼寫錯誤、單復數誤用等:其次就是語法方面的問題。比如。中學生英語寫作常犯的語法錯誤主要涉及冠詞、名詞單復數、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和過去分詞、基本句法結構、主謂一致、比較級、非謂語動詞等方面的錯誤;還有就是語篇和修辭方面的問題。中學生英語作文的特點是單句多。句型雷同、單調,句意不合邏輯,句與句之間缺乏連貫性,段落缺乏中心等;最后就是中式英語是否嚴重,受母語影響,學生往往寫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
總之,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適應現代現實生活的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低起點、小步子、容量適中、快速反饋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優良學習品質。英語書面表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訓練方法得當,訓練思路正確,有老師方向性指導,有學生的勤學苦練,英語寫作的難題才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馬秉義,席安民,英語寫作考試指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1.激發興趣,適時鼓勵,培養自信
興趣與自信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兩者的產生和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付出努力后所獲得的成功感。教師既可以結合課本所學內容,或用看圖寫作的形式(如學了There be 結構,給學生畫一幅畫,讓學生描述畫中的內容)。或用日記的形式(如學了一般現在時,讓學生記錄一天的活動)。又能脫離書本,超越書本,體現生活性、趣味性、擴展性。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收集好詞好句,諺語習語,精美語段,幽默小故事等常用寫作句型。學生每完成一件作品,教師都盡量地發現其可取之處,給予恰當的表揚并提出中肯的意見,期待下一次完成得更好。每一次肯定、欣賞的評價,都是幫助學生挖掘其內動力最好的催化劑。多年實踐下來,學生的語言得以積累,聽、說、讀、寫能力均得以提升,寫作不再是難題,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高漲。
2.形式多樣,培養語感
按照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聽說讀寫”是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所在,而英語的寫作訓練是綜合能力的訓練之一,也是其中的難點。但是單單加強“寫”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英語的聽說讀寫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體。因此,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教師都要為學生創造多讀的機會,鼓勵學生開口大聲朗讀,并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寫作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創設多種交際情景,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使學生有更多訓練聽說的機會,如看圖說話、復述課文、講述故事、伙伴對話、表演對話和短劇、小組討論、闡述觀點等等均可以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在口頭表達后,再讓學生做書面表達,進行寫作訓練,落實和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時還讓他們將聽到的內容寫在作文本上。這樣可以有效地把聽、說與寫作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3.熟悉體裁,掌握格式,認真審題,確定主干
英語寫作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體裁的文章格式:記述文、說明文、日記、書信、通知、便條和其它。每一種體裁都有其表達要求,學生應認真審題,確定主干,開展寫作。所謂文章的“主干”,無非是兩點:文章的主要時態;文章內容的側重點,即要圍繞主題。教師應作具體指導,以便學生掌握。例如記敘文(Narration)、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文體。寫作中應遵循以下幾點。(1)交待要素,即人、時、地、事。(2)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敘述完整、具體。(3)要重點突出,目的明確。記敘文所記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日記(Diary)這是把自己當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見聞或感受記錄下來的書面形式。文體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稱寫。通知和便條(Notice, Note)一般至少有口頭通知、書面通知兩種形式,至少包括三項內容: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便條一般有留言條,請假條。特點是:格式簡單,開門見山,三言兩語。
在了解和掌握了幾種主要寫作體裁之后,學生在對待寫作時,就不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了。
4.循序漸進,嘗試體驗
第一步,要求學生仿寫。對于一般學生,要求他們模仿課本或練習冊中的詞匯、句型或模仿范文仿寫,而為了便于優生書面寫作潛能的發揮,教師可以要求他們不局限于模仿課本或練習冊中的詞匯、句型,可拓展使用許多己學過的詞或詞組。
第二步,列出提綱,引導學生寫。引導學生書面表達有許多形式,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首先采用給出文中的關鍵詞或短語,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樣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可減少審題環節,不讓學生感覺無從下筆,而且學生很容易理清寫作思路。這樣由淺入深的訓練方式,開始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漸漸地學生對書面表達產生了興趣,克服了恐懼心理,從寫作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就會樹立寫作的信心。
第三步,自由發揮。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設計開放性的寫作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對書面表達進行布局、謀篇的能力,又能提高其識別、判斷和改錯的能力,更能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和豐富的想象力,最終寫出個性化的文章,增加學生的成功感。
5.批改講評,修改潤色,激勵點評,促進提高
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是寫作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不可或缺、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班級人數多,批改量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及時批改,作文中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但在批改過程中,如果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后,往往就變成了老師自己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參與,互相評改。學生相互傳閱和批改作文不僅增加了寫作時的真實感,更重要的是,能訓練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敏感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新課標》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環節有較為明確的目標說明,即培養初中生獨立完成英語短文寫作、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修改;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等。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涉及的內容包括運用英語詞匯描述事物特征、運用英語詞匯進行概念說明與解釋、按照要求進行書信以及通知等公文的寫作、按要求轉述所聽英語內容、可為圖片提供簡單說明、用英語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從學生角度看,由于語言環境缺失,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各種因素影響,其英語學習任務重、時間長,機械重復性工作多、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一些學生平時對于動筆的學習任務感到厭煩,對于老師的寫作任務消極對待,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從心理上對于英語學習寫作存在畏懼感,表現在其在面對英語寫作時時常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學生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由于我們日常英語教學不成功,學生本身對于英語寫作課程的興趣不濃,較難集中精力對英語寫作進行研究性學習與寫作嘗試;第二,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寫作錯誤沒有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和更正,學生無法通過有效寫作教學方式的提升自身的英語寫作水平,可見,心理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學習策略令初中生較難得到英語寫作能力的明顯提升。
從教師角度看,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于英語寫作重視不夠,備課中并未花費足夠的精力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上;沒有持久和循序漸進的對學生寫作進行訓練;對于學生的寫作出現的問題,一些教師沒有及時批改和有針對性的講評,更沒有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有效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低下,不敢寫英語作文是可想而知的了。
上述學生與教師的雙重影響,形成了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中的以下問題:
第一,許多學生的英語基本功不扎實,表現在:詞匯記憶不牢、詞性辨別有誤、不會對詞變形,短語搭配模糊、基本句型結構不清等,由于對于一些簡單的單詞或者簡單的英語語句拿不準,經常出現各類拼寫錯誤。這些環節的缺失導致他們的英語寫作如空中樓閣;而學生僅僅依靠效果欠佳的死記硬背方法,無法掌握英語的規律,無法通過有效、科學的英語基本功訓練方法提升英語寫作素養。
第二,初中生相對于高中生而言,其所需要掌握的英語語法水平相對較低,但相對簡單的教材內容卻依舊沒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當前很多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語言功底差、語法錯誤過多現象。在英語寫作中,語句的關聯以及英語單詞的搭配都需要正確的英語語法進行連接,但學生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經常無法正確區分近義詞、無法確定英語單詞的詞性、對于詞組和句型的用法不當、人稱區分不清晰等等。表現為形容詞和副詞的混用、介詞使用不當、語句時態錯誤、句型中的主謂不一致等,這些語法問題的出現,也降低了學生對于初中英語寫作訓練的積極性。
第三,初中生基于英語課程的常識性判斷能力不高,導致在英語寫作中并不能很好的對語句進行銜接。有的學生僅僅認為作文中單句無錯誤即可,并未意識到在初中英語作文中句子之間的連接問題。導致其寫作文章僅僅是句子的羅列,整篇文章中缺乏連貫性與銜接性,閱讀感不佳。這類英語作文并不能取得理想分數,也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學習的熱情。
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意義
基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現階段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初中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亟待通過有效教學方式予以改善與提升。新課程改革區別于傳統教育教學體制的明顯變化在于其更加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的運用,而英語學科中的寫作訓練便是提升初中生對英語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基本的英語素養,更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有明確要求:要求初中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圖畫或部分文字表現的信息,圍繞文章的話題綜合運用已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進行寫作。因此,對于改善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中的問題、提升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緊迫。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基于英語學科的聽說讀寫能力,旨在為學生提供包含上述能力訓練在內的全面教學環境。觀察近幾年的中考英語試卷可以發現,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考查的英語作文在整個試卷中所占的比重加大,這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為避免學生過多中國式英語作文的出現,英語教學中的寫作訓練環節需要引起各方重視與相關教師的認真準備。英語寫作教學包含多層次的含義,對學生的考察內容包括語言訓練、思維訓練、認知能力訓練、組織能力訓練等,初中英語寫作能力水平的進步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
三、改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問題的可行對策
基于上述分析,針對提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可行對策,筆者認為需要從上述現狀問題入手,抓住問題原因予以調整、改變,對癥下藥的進行有效改善。
從觀念與整體教學思路角度看,提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需要首先對如下原則進行明確:
首先,從觀念改變入手解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效率不高的根源。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切實重視寫作,調教師需要認真深化理解新課程要求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對英語應用能力訓練的關注,進而改變現階段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被輕視的現狀。教師觀念轉變的表現為,改變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單獨設計方法,將英語寫作規律與方法應用于非寫作環節的其他英語教學過程中,避免了由于學生心理因素對專門出現的寫作訓練的排斥心理。
其次,教師需要對初中英語寫作課程進行正確定位,改變傳統的單獨對待的態度,將英語寫作訓練的范圍擴散至英語課程中,與其他英語教學環節進行合理、恰當的結合。可以說,英語寫作能力可以展現學生整體的英語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其所涉及的內涵與其關注的重點都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很大幫助。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看待英語寫作并重視英語寫作,進而改變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學習的畏懼心理,令學生真正接受英語寫作學習與訓練,注重自主強化學習。
從操作角度看,教師可嘗試如下改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第一,加強學生詞匯積累量,傳授給學生詞匯積累的高效方法。英語寫作是由句子與詞匯組成的,詞匯量不足會嚴重影響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過程中的發揮,也會降低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訓練的積極性。因此,詞匯量以及詞匯質量是是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重點環節之一。相關英語教師可以在對英語課程文本教學時,向學生強調單詞記憶方法,并通過練習題和短文寫作的方式將英語寫作訓練融合進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幫助學生記住單詞拼讀方法、理解單詞含義內容、掌握單詞使用方法、理解單詞之間的關聯。教師可以嘗試詞匯詞義比較法、詞性比較法、詞性歸類法等基于英語詞匯學習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借助課堂有效時間著重傳授給學生對于英語詞匯關聯應用的相關知識,為其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奠定較好基礎。減少學生在詞匯積累方面的彎路。需要注意的是,提高英語寫作詞匯量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增加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詞匯的運用頻率,可以起到無形中幫助學生鞏固記憶的良好效果。
第二,教師需要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與其他英語教學環境配合進行教授,這一方法遠比單一化的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好,英語學習過程中,聽、說、寫、譯應是過程的整體,缺一不可。譬如,閱讀教學過程中展現給學生的文章形式恰恰可以幫助學生對于英語作文的結構、邏輯、精神理解等方面予以促進和幫助。英語教材在英語學習中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教學工具,其也可以扮演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英語相關魅力的角色。教師可以借助英語閱讀教學中所用到的閱讀文章,幫助學生豐富其所儲備的英語語言知識,結合英語寫作訓練,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對于閱讀文章中的亮點,教師可以采用強調式教學手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英語閱讀課文中所蘊含的關于英語寫作的特征需要透過教師這一媒介傳遞給學生,令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初中英語寫作要領,結合已有例子,有針對性的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借助英語聽力訓練以及口語訓練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明顯改變,因此,學生需要在英語學習環境中借助多類型英語學習機會培養、提升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在聽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練習句式設計,比如聽寫填空、聽后筆述句子、模仿寫作等,實現在檢查所聽信息準確性的同時,提高練習寫作的速度。而口語教學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單獨對話、群體對話、小組討論等形式幫助學生確定英語寫作的框架、豐富寫作內容。
第三,對于英語寫作中的另一重要環節,對于基本句型結構的教授工作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英語教師在明確寫作目的的情況下,對于文章中的語句銜接關系以及邏輯關系需要向學生做明確說明,對于學生關于英語寫作的疑問,教師需要及時以實際例子予以解答。由于現階段學生受到母語影響較大,因此初中生在進行英語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從漢語思維出發,學生并未對漢語與英語在語言結構上的不同予以恰當認識。因此,教師需要就漢語與英語的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可以參考基本句型教學法,借用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基礎的句型結構作引,向學生詳細傳授英語句型區別于漢語文化的特征,減少學生常犯的、可避免的簡單錯誤。此外,教師可以將改寫教學訓練法引入學生英語寫作教學中,先給學生以完整文章,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改寫與詞句替換處理,難度由易到難,可以從人稱替換以及時代轉換等較為基礎的訓練開始,慢慢過渡至要求學生完成復雜句式以及邏輯關系替換的改寫。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生的改寫作品,教師要秉承支持的態度予以肯定,提升學生對于寫作訓練的好感度,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句式的理解。
第四,寫作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英語寫作能力非一蹴而就,它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環緊扣一環進行訓練。《學記》中說得好,“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寫作必須從詞語――句子――文章這一順序訓練,譴詞造句,再加以進一步的修改和潤色,到最后成為更完美的文章,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并不意味著教學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區別主次,分清難易,有詳有略地教學。我們知道,書面表達旨在訓練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實踐應用,是測試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語言知識的活用能力的必考題型,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面對寫作的題目有時無從下手,但是通過有效的訓練講解,通過確定文章的文體、主體時態和人稱,再確立文章要寫的要點,這樣一個化繁為簡的設計過程抓住了要點和難點,這樣往往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寫出三四個簡單的要點,或寫出三四個句子來,而不至于一個詞都不會寫,真正達到化難為易的目的。要上好一堂寫作課,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并善于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班學生的情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寫作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從英語寫作教學進度后期入手,也有可用于改善現階段初中英語寫作現狀的方法,將反饋與評價機制引入英語寫作教學,是已有成功經驗之一。反饋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英語作文的評分與評價,更包含學生之間基于英語寫作的觀點、意見的討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可以改變傳統課堂主體分配模式,減輕學生對于英語寫作評價環節的緊張心理。同時,學生參與到英語寫作評價中也恰恰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發展趨勢,發揮了課堂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互評互改,逐漸形成以英語寫作與運用為核心的交流圈,可以借此機會學習別人身上的長處、認識自身的短處、培養對英語作品的鑒賞能力。
四、結語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改善勢在必行,相關教師需結合所帶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教學方案定制,并明確新課程環境下對于英語寫作能力訓練目標予以明確,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蓓.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初中英語.[J].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2).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 錯誤 對策
一、 初中英語寫作中的常見錯誤
1. 詞匯錯誤
時態與語態的表達重在動詞的正確運用,每個動詞的運用都要切合句子語境和構成意思表達。所以動詞的時態、語態和形式錯誤都是英語寫作中常見的詞匯錯誤。語言學習首先要認識語言系統和語言規則。注意漢語與英語學習的差別,注意在學習英語寫作的過程中英語語言規則的概括性。譬如動詞過去式的表現形式是在詞尾加?ed, 于是動詞中很容易出現breaked和stoped等錯誤形式甚至與詞尾帶有ed的形容詞相混淆。在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上會有誤用,主語和謂語動詞搭配不當。其次動詞的各種錯誤形式還出現在各種時態的具體變化中,譬如動詞的現在分詞、過去分詞、過去式中常見spitted和sitted等錯誤形式。
2. 單詞拼寫錯誤
語句是由單詞組成的。在實際的單詞拼寫中也會出現很多錯誤。單詞拼寫錯誤多出現在字母多減和詞義誤用以及記憶錯誤上。當然單詞拼寫更與語音聽力有關,因此,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讀音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要嚴格把握單詞的正確拼寫,記錄常見的寫作錯誤。譬如將place寫成palace等。
3. 語法錯誤
動詞的時態應用屬于語法范疇。語法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因為英語單詞不像中文擁有自身文化色彩和象征意義,所以學生學習英語時通常會先學習英語語法。同時語法錯誤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經常出現。一是名詞單復數的混淆;寫作之中大多出現在不可數名詞與可數名詞的單復數錯誤上。由于語法對名詞復數的構成過度概括,造成了用詞的錯誤和遺漏。譬如集體名詞中將New building everywhere改為New buildings are everywhere; 二是定冠詞和不定冠詞以及零定冠詞的錯誤混用;三是介詞的錯誤使用。其中以遺漏和誤用最為多見;四是常見形容詞比較等級的錯誤構成。將形容詞誤用為名詞,或當作副詞用,將副詞當作形容詞用等;五是關代詞前后不一致的錯誤,或指代不明確。
4. 句子結構的錯誤
句子成分的錯誤構成或主謂語以及狀語所排列的位置的錯誤也會造成句子語法結構錯誤和句子表達的邏輯混亂與成分殘缺。譬如“It used to poor and dirty.”改為“It used to be poor and dirty.”。 其中尤其常見漢語式的造句錯誤。學生沒有依據英語語法來造句而是根據自身漢語的思維方式來組織語言,直接按漢語的語言習慣把句子譯作英語來表達中文意思。語法結構混亂不說,句子往往不通,而且意思表達歧義。譬如出現“I very love my teacher.”等錯誤句子。
5. 關聯詞錯誤
英語的語法之中有許多復合句,但因受母語遷移的作用,學生卻多運用單一句型結構。不只是使整體文章不連貫,而且每個句子之間缺少必要的關聯詞,句子顯得獨立而分散。這對于英語寫作無疑是一種阻礙,譬如學生常用簡單的邏輯連接詞and, so, but等,而且在文章中反復使用,文章讀起來沒有整體概念。
二、 寫作常見錯誤教學應對策略
1. 整體規劃寫作訓練
早在初中第一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就有寫作訓練課程。初中英語教學對于寫作訓練的課程設計也給予了嚴格的規范和要求。整體教學計劃中必須要求學生理解英語寫作的內容和方法,不但要熟悉英語語法的基礎知識還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現寫作的多樣化,并組織學生學會總結寫作中的常見錯誤,對各種錯誤進行細心地分析和總結,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英語寫作水平以及語言把控能力。
2. 強化英語基礎知識學習
眾所周知,語法知識和詞匯不足是寫作頻頻出錯的首因。所以對學生必須要加強英語基礎語法和基礎詞匯的訓練。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定的語境來理解詞意,并在課堂設計中融入講解方法和運用思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練習和理解空間,務必讓每位學生真正理解每個詞的意思與時態的具體運用法則。
3. 聽、說、讀、寫的有效結合
在教學中應該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專項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不但能聽懂還要會說會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賞析英語優秀范文,教會學生整體閱讀思路,總結出中心思想與寫作要點,并對好詞好句作好標記。
4. 糾錯策略的合理使用
總結錯誤與改正錯誤是實現學生記憶學習的有效捷徑。教師利用課堂教學中糾錯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寫作的認知和自學能力。譬如提出的操練式糾錯或暗示糾錯。教師應該對個別學生的錯誤進行圈示,對集體學生的錯誤進行講解,然后在課堂或課下分別對待,給予及時的糾正。
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寫作主要是針對語法基礎知識的熟記和錯誤寫作行為的糾正訓練。教師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訓練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和糾錯能力,組織學生多練習,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葛新霞.初中英語寫作中錯誤成因與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4).
2. 杜惠霞.錯誤分析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6).
3. 馬武偉.初中生英語作文錯誤分析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05).
Foreign teacher teach students also have their own saying: some classmate say she like a child, always in words and deeds with a childlike innocence; Some students said foreign teacher is a little like aliens, because her pronunciation, let us look at her lips mouth of big, like aliens.
These views are, of course, also can't let we deny that she is a good teacher, she is kind, patient and to our teaching is also very lively, also often let's play a little game, such as to the horse's tail, guess the action and so on, do well, will award to our pencils, stickers, small gifts. Many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 see her, will be scrambling to greet her, chat, it seems that people like her very much.
In a word, I like our teacher, she is our good teacher!
我們的英語教師是個老外,她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加拿大人哦,因為她具有典型的北美人特征:金燦燦的卷發,碧藍色的眼睛,白白的皮膚.所以總給人一種視覺的美感.
同學們對外教老師的也各有說法:有些同學說她象個孩子,言語和行動中總透著一種孩子般的天真;有些同學說外教有點像外星人,是因為她讓我們看她嘴唇發音的時候,嘴咧的大大的,像外星人。
1.敘述的人稱
英語的記敘文一般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敘述的。用第一稱表示的是由敘述者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經歷。它的優點在于能把故事的情節通過“我”來傳達給讀者,使人讀后感到真實可信,如身臨其境。如:
The other day,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street. Suddenly, a car lost its control and ran directly towards me fast. 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I quickly turned to the left side.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car hit my bike and I fell off it.
用第三人稱敘述,優點在于敘述者不受“我”活動范圍以內的人和事物的限制,而是通過作者與讀者之外的第三者,直接把故事中的情節展現在讀者面前,文章的客觀性很強。如:
Little Tom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an umbrella, for it was raining hard. On the way, he saw an old woman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nothing to cover. Tom went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wanted to share the umbrella with her, but he was too short. What could he do? Then he had a good idea.
2.動詞的時態
在記敘文中,記和敘都離不開動詞。所以動詞出現率最高,且富于變化。記敘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動詞的過去的,這是英語記敘文區別于漢語記敘文的關鍵之處。英語寫作的優美之處就在于這些動詞時態的變化,正是這一點才使得所記、所敘有鮮活的動態感、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3.敘述的順序
記敘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順序。無論是順敘、倒敘、插敘還是補敘,都要讓讀者能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順敘最容易操作,較容易給讀者提供有關事情的空間和時間線索。但這種方法也容易使文章顯得平鋪直敘,讀起來平淡乏味。倒敘、插敘、補敘等敘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結構效果,讓所敘之事跌宕起伏,使讀者在閱讀時思維產生較大的跳躍,從而為文章所吸引,深入其中。但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則容易弄巧成拙,使文章結構散亂,頭緒不清,讓讀者不知所云。
4.敘述的過渡
過渡在上下文中起著承上啟下、融會貫通的作用。過渡往往用在地點轉移或時間、事件轉換以及由概括說明到具體敘述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