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測試實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測試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測試實訓總結

    第1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東臺農作物秸稈資源以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等秸稈為主,據2015年初步測算,我市秸稈資源有120萬t左右,其中大小麥秸稈資源約45萬t,水稻秸稈資源約36萬t,玉米秸稈資源約15萬t,油菜秸稈資源約10萬t,其它秸稈資源約14萬t,其中小麥、水稻秸稈資源占全市總秸稈資源70%以上,因此解決東臺秸稈廢棄、焚燒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

    2主要措施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秸稈綜合利用相關要求,堅持源頭治理,多措并舉,疏堵結合,標本兼治,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禁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2.1 以機械化還田示范方建設為引領,全面提高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率

    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最有效的一項措施。我市堅持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整合資源、要素聚合為抓手,充分運用市場、經濟及法律等各種手段,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全面推行統一簽訂合同、統一切碎機收、統一秸稈還田、統一收費標準的“四統一”模式,加快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示范方建設,以技術培訓、召開現場演示推進會,加快全市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迅速普及。今年以來,采取集中培訓、各鎮區自行培訓等方式,全市累計培訓秸稈機械化還田專業技術人員1066人。夏熟和秋熟前夕,市政府分別在東臺鎮和溱東鎮召開秸稈機械化還田現場會,現場示范演示聯合收割機收割及切碎,全力推廣大中拖配套的秸稈還田機、反轉滅茬旋耕機、手扶拖拉機配套的小型秸稈還田機等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

    2.2 以草業合作社和收購加工實體為載體,加快建立農作物秸稈利用產業化運作體系

    近年來,我市針對秸稈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收獲期長的特點,大力扶持發展草業專業合作社、收購加工點等市場主體,加強政策扶持、業務指導、綠色通道和市場開拓服務,提高秸稈購銷、加工的組織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重點在稻區的五烈、溱東、時堰以及安豐等鎮區建立了一批草片場專門收購秸稈點,年收購秸稈達10多萬t。溱東鎮藍綠草業合作社和進之輝草業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來,在農委的指導下,按照統一打包鋼繩、統一打包標準、統一上門收購、統一收購價格的“四統一”服務模式運作,在環保部門的協調下與雙燈造紙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規模迅速擴張。目前,幾草業合作社已擁有專門從事農作物秸稈收購的草場38個、液壓式打包機80臺,帶動農民經紀人300多個、農戶7.1萬戶;收購量達到6萬多t,覆蓋范圍擴大到鄰近鎮村及興化、姜堰、海安等縣市;干草的收購價格也由成立時的每t100元左右提升到今年的280元,大大提高農民售草積極性。藍綠草業合作社還與周邊的6個草場合作,利用秸稈壓塊制粒作為鍋爐燃料,年加工秸稈顆粒3.9萬t。

    2.3 以多途徑利用技術推廣為重點,全面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的綜合效益

    針對當前農業生產實際,我市及時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調研,總結出秸稈綜合利用的多種技術措施,全面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年,我市能源化利用秸稈1.15萬t,覆草還田、稻麥雙套、腐熟還田、高茬還田等肥料化方式利用秸稈31.35萬t,作為燃料等其它形式利用26.5萬t,落實秸稈各類臨時堆放場地4000多個。一是留高樁收割技術。目前,我市夾作麥田收割時留茬高度基本都達到1尺左右,還草量達300kg/667m2,留在田里的麥秸樁,在農事操作中被踩倒,夏秋高溫多雨很易腐爛;后茬種植水稻的,則普遍采取留高茬水旋耕的方法。二是覆蓋還田技術。全面推廣棉花、玉米、大豆、桑樹等旱作物的行間覆蓋秸稈或穎殼技術,覆草數量多的每畝可達千斤。覆草不僅可提高地力、改良土壤、保墑抗旱、抑制雜草、調節土溫、保持水土,桑園鋪草還能防止大雨濺起的泥漿污染桑葉。三是堆制還田技術。將雨后潮濕的秸稈堆好踩實,進行高溫堆漚,利用纖維分解菌產生的高溫來加速養分的轉化并殺死大部分的病原物,堆制的秸稈用作基肥。四是過腹還田技術。我市利用山羊等草食性牲畜飼養量大的優勢,在頭灶、南沈灶等鎮重點推廣油菜、大豆秸稈機械粉碎養羊技術,在安豐、唐洋等鎮主要推廣玉米秸稈青貯養羊技術,在富安、溱東等鎮推廣秸稈飼養奶牛技術,既能消耗部分秸稈,又產生了大量的優質有機肥。頭灶鎮以海聯、永紅、興灶三個村為軸心的秸稈養羊示范帶,區域內戶平養羊達30只。富安鎮弓灣村奶牛場利用青貯玉米秸、粉碎油菜秸等飼喂奶牛,奶牛存欄量超過100頭,年消耗秸稈達200多t。安豐鎮充分依托華東山羊市場大力發展養殖業,年可消耗秸稈近700t。五是栽培食用菌技術。及時總結推廣大小麥秸稈和稻草混合配制蘑菇料種植蘑菇技術。安豐鎮紅安村大力發展秸稈種植蘑菇,安豐鎮紅安村,浙江人在五烈鎮大力發展秸稈種植蘑菇,年消耗秸稈近7000t。六是編織技術。安豐、梁垛等鎮動員農戶用秸稈編織草簾、草繩、草苫及一些工藝品,其中豐西、洋洼、紅安等村的秸稈編織發展已形成相當規模,秸稈消耗量逐年增加。七是秸稈直燃鍋爐應用技術。抓住煤炭資源緊張和價格上揚的契機,積極鼓勵有關企業應用秸稈直燃鍋爐,直接使用成捆的秸稈作為燃料,僅富安繭絲綢有限公司一家今年就消耗秸稈1萬多t。八是保溫磚制作技術富安、安豐部分建材企業將秸稈粉碎后添加到保溫磚中,每萬塊磚消耗秸稈0.8t。九是秸稈發電技術根據國家能源局有關專家的指導,我市將利用原熱電廠搬遷改造的機會,建設一條秸稈和城市垃圾發電生產線,努力實現項目建設的效益最大化。十是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通過秸稈沼氣發酵技術、秸稈氣化、秸稈固化技術等多種能源化得用途徑,將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產生清潔能源,實現再循環利用。

    3主要對策

    3.1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深度研發

    農業和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正在積極試驗示范,通過對秸稈綜合利用深度研發,在大中型聯合收割機安裝一種壓縮顆粒機,顆粒直接拋灑在田間,或拋灑在行中,農戶愿意收集的,也可用袋收集當成飼料使用,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這種機械,如果真的研發成功,不僅能解決秸稈深度利用,而且能節工省本,同時能提高經濟效益。建議從省級層面甚至國家層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不斷完善現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以及探索新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3.2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宣傳力度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社等開辟專欄、專版,制作、播發專題視頻,多角度、多層次、大容量開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工作氛圍。要利用農村廣播,加強對秸稈禁燒工作的宣傳、教育,提高村民遵守《村規民約》的自覺性。市教育局要發揮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組織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學生來影響家長,把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變成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要通過宣傳,營造全社會抓“雙禁”、防污染、保環境、樹形象的濃厚氛圍。

    3.3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第2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軟件開發;實訓;外包;測試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6-8332-02

    1 背景

    工信部近日印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明確了“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確定了10項發展重點和8項重大工程。而據業界預計,到2015年,我國軟件行業收入將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出口突破600億美元。

    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外包人才的缺口從結構層次來看,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應不足。正規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軟件開發技術,但缺乏軟件開發工作經驗、項目交流和團隊合作鍛煉,需要經過相當的項目知識與技能培訓。超過60%的高校開設了計算機專業。但是,適應外包企業需要的大學畢業生很少,大學畢業生常常需要企業花大力氣培養,而企業希望招來就用,不愿自己培養人才增加成本。本軟件開發、測試實訓室應此目的設置,目標培養中低端軟件人才。

    3 建設實訓中心項目的可行性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有四個特點:一是教育性質和目標不同。重在對準備就業的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陶冶職業道德,提高職業能力和勞動素質教育。二是教育內容與要求不同。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為主,重在讓學生懂得做什么、怎么做,使學生學有專長,畢業后投身于社會經濟建設的實踐活動。目前盡管有部分學生升學,但就總體看,其教育內容與要求未變。三是課程模式與結構不同。其課程模式注重實踐教學環節,課程結構注重強化學生技能的應用性、針對性和職業性。四是學校功能與任務不同。要求實施職業教育的學校必須具有實訓實操的條件,否則職業教育很難獲得應有的效果。

    4 軟件開發和測試實訓室建設目標

    軟件開發技術實訓可以包含四類實訓課程:

    軟件開發實訓:包括完整的生命周期的軟件開發過程

    軟件階段實訓:選取軟件生命周期其中某個階段獨立工作(例如編碼工作)的實訓;

    軟件測試實訓:包括軟件開發過程隨行測試和獨立的軟件測試技術實訓;

    軟件項目管理:這是關于軟件技術高級培訓。

    實訓裝備:

    硬件設備:5組服務器;50臺工位電腦;網絡和交換設備;5組光盤刻錄、掃描儀和打印機等輔助設備;1套投影和無線擴音設備;互聯網接入;軟件平臺:Windows 和Linux服務器平臺,mySQl、SQL Server數據庫系統、J2EE和.net開發平臺和課程相關的軟件工具;LoadRunner 、WinRunner等常用測試工具;項目管理工具MS Project;辦公系統 Ms Office 管理軟件:實訓管理軟件

    實訓方法:采用模擬企業運營方式將教練和學員混編成項目組方式完成軟件開發和測試實訓;打破學科界線和知識體系,以項目目標驅動安排教學內容,編制教材和教學課件,教學內容來源于合作企業以往的實際項目,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對原項目分解、重組、封裝形成教學課件,以實際項目文檔為基礎編制實訓文檔。

    實訓課程:本實訓室分設以下類型實訓課程

    素質教育類課程:敬業精神、團隊合作

    企業標準類課程:ISO9000和CMM認證,企業化管理制度

    項目管理類課程: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管理系統使用;

    軟件開發、測試類課程:包括軟件生命周期理論、文檔編制和理解、軟件工具、編碼和測試方法、系統部署、和版本管理等;

    實訓過程:

    先期培訓:素質類、企業標準、項目管理、背景知識等

    基礎培訓:由教師教授課題涉及的基本方法、工具和規范;

    開題培訓:由專業項目管理人員做課題報告,解釋項目要點;

    5 實訓課題:軟件開發實訓

    本實訓室培訓軟件開發人員和軟件測試人員,實訓方法可以將學員分組,在同一項目中分別承擔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工作,也可以獨立執行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實訓課程

    軟件開發實訓包括一下實訓模塊:

    1)背景和基礎知識:包括軟件開發規范,軟件企業ISO9000和CMM認證,學校軟件工具等;

    2)搭建開發環境:能夠配置自己的軟件開發環境,包括安裝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包;能夠配置自己與別人的協同開發環境,包括網絡配置,文件共享,安裝遠程打印機等;

    編寫代碼:使學員能夠讀懂詳細設計,掌握開發工具的配置與使用,掌握開發語言的基本知識和數據結構,了解簡單的算法,會設計簡單的界面,并應用常見控件,具有數據庫編程的初步能力;

    圖1

    3)測試:使學員除了掌握測試的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學會編寫單元測試案例,編寫單元測試文檔,在執行單元測試的時候,記錄測試結果,并分析錯誤原因,以利于下一步的調試。

    學員應掌握以下具體技術、平臺和工具,Windows系列和Linux操作系統;Visual Studio工具;Borland 公司工具,SQLServer,Oracle ;Apache+tomcat,Web Logic 等;TCP/IP,創建網絡連接,網絡打印;基于UML的詳細設計文檔,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單元測試,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設計測試案例等;執行測試并調試錯誤,系統和配置技術;

    軟件測試實訓包括以下實訓模塊:

    計算機及常見操作系統、軟件設計語言基礎、 數據庫基礎、軟件工程基礎、軟件測試基礎、自動化測試:包括OSI模型、TCP/IP模型及常見網絡協議,常用軟件平臺、工具使用LoadRunner 、WinRunner測試工具使用,各種測試規范

    6 總結

    在當今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綜合應用各種新技術的系統軟件功不可沒的,軟件開發和測試使全社會的信息管理、信息檢索、信息分析達到了新的水平,因此,學習軟件開發、測試的相關基礎知識,對于信息時代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楊文宏,李心輝.面向對象的軟件測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 Ron Patton.Software Testing [M]. 2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第3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 護理解剖學; 設計; 教學體系; 研究; 實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 R322-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285-01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u Long1 Zhang Zhigui1Li Liying1Gao Jinsong2*

    (1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2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zes and target, the content of nursing anatomy course was discussed and the arrange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ere investigated. In practice it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Keywords] Nursing Anatomy; Design; Teaching system; Research; Experiment course

    1 課程性質與任務 護用解剖是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專業核心課程,集基礎性、應用性、實踐性于一體。為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綜合能力、學習后續課程以及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注重學生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在內容選擇上,兼顧護士執業證書考試的需要,以實現雙證融合。該課程目標是通過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描繪出器官的位置、形態、毗鄰,并了解其功能。能夠對護理技能操作相關的血管、神經準確定位。合理運用本課程所學知識,為正確操作奠定解剖基礎。

    2 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對于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各大專院校的相關教師對護理解剖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程的內容結構、實施的手段、方法、模式等在進行著不斷地摸索與探討。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和實驗的學習掌握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及注射應用解剖、穿刺應用解剖、引流應用解剖、插管應用解剖、急救應用解剖的相關知識。其中,理論課程58學時: 1)緒論:2學時;2)基本組織:6學時;3)運動系統:8學時;4)內臟:12學時;5)脈管系統:8學時;6)內分泌系統:2學時;7)感覺器官:4學時;8)神經系統:14學時; 9)胚胎學總論:2學時。

    3 實訓課程 實訓內容涵蓋基礎護理解剖、應用解剖兩個層次。

    3.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 22學時,包括基本組織、運動系統、內臟、脈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實驗目的:掌握人體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人體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微細結構特點和重要毗鄰關系及其功能關系。

    3.2 應用解剖實訓 18學時,包括肌肉注射術、淺靜脈穿刺術、股靜脈及股動脈穿刺術、頸內靜脈及頸動脈穿刺術、鎖骨下動脈、靜脈穿刺術、心肺復蘇術、腹部的應用解剖、腹腔引流術、會的應用解剖。實訓目的:掌握各種注射、穿刺、引流、插管、急救的解剖學應用知識。

    4 實訓教材 自編教材《護理解剖實訓教程》。內容包括兩部分:

    4.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基本組織實訓;實驗二:運動系統實訓;實驗三:內臟實訓;實驗四:脈管系統實訓;實驗五:內分泌系統實訓;實驗六:感覺器官實訓;實驗七:神經系統實訓。

    4.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脈管系統注射、穿刺實訓;實驗二:肌肉注射實訓;實驗二:心肺復蘇術實訓;實驗三:腹部應用解剖實訓;實驗四:會應用解剖實訓。

    5 方案實施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教師講解、學生預習、實訓和考核的環節。要求學生預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中的思考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合理解決,學生完成實驗后,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教案于實驗教學中,它將護理解剖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內容及要求、注意事項等直觀地、動態地展示給學生。

    6 課程考核 實訓課程不僅體現對人體基本結構的掌握能力,同時要體現護理解剖臨床應用實踐能力,因此課程的考核分為:

    6.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測試

    6.1.1 實訓報告 包括實訓目的、實訓步驟、實訓內容、實訓結果(繪圖、填圖)等。

    6.1.2通過自制基礎護理解剖多媒體標本測試軟件測試學生實踐能力。

    6.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測試 通過選取20個標本測試題,測試學生識別標本能力。

    實訓成績依據每次完成實驗的情況、實驗報告的優劣給出一個成績,所有實驗成績匯總核算占60%,多媒體考試占20%、標本考試成績占20%。

    參考文獻

    [1] 井西學,王金民,等.基于醫學現代教育技術的醫學教育[J].基礎醫學教育,2002,4(3).

    [2] 譚立文,李震強.解剖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組建[J].解剖學雜志,2003,26(2).

    [3] 劉樹偉,姜啟海,等.建立現代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3,(1).

    第4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移動軟件;項目實訓;實踐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4)001019102

    基金項目基金項目:西華大學軟件工程特色專業項目(10TSZY317)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唐劍梅(1975-),女,西華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軟件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信息檢索技術。

    0 引言

    作為校級特色專業,筆者所在學院的軟件工程系近年來積極推進特色專業建設進程,設有軟件開發、軟件測試及移動軟件開發3個專業方向。在西華大學特色專業建設基金的資助下,各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由于實踐教學貫穿于高等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1],軟件工程學科和軟件產業不斷發展,以及全國對高素質軟件人才需求量激增的形勢下,針對軟件工程學科實踐性極強的特點,學校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實踐類課程和環節所占的比例。“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是近年來新開設的移動軟件開發方向學生必修的一門很重要的專業實踐課程,這門課將為培養更加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移動軟件開發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該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分組安排與項目選題、教師課堂講授環節、學生實踐實施環節、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

    1 合理分組,嚴格篩選項目選題

    “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課程開設在大三下學期。此時學生已經學完了大多數基礎及專業課程,移動軟件開發方面也已經具備了Android平臺下的開發基礎。對于該階段的學生來說,急需在大四的專業實習及畢業設計到來之前做好更充分的實戰準備。因此,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移動軟件開發項目的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及測試相關技術,能將之前學到的點狀知識和技能集結到面,同時整合訓練各種移動軟件開發所涉及到的主要技能點,為學生將來從事實際的移動軟件開發工作做好技術準備。本課程不再采用前期程序設計語言實訓課所采用的單元式訓練為主、綜合訓練為輔的方式,而是采用實戰項目的方式,讓學生完整地實現一個綜合性的中小型項目。

    在該課程的第一堂課上,由教師對整個課程的概況和目標進行介紹,并給出該門課程的進度安排,讓學生了解整個項目實訓流程。接著進行分組安排,采用自由組合的分組原則,要求每組2~3人,并推選一個技術和溝通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小組長。相對教師直接指派而言,自由組合的好處是各小組成員配合更加默契,課后的交流合作更易展開。而且學生中已有自發組織的軟件開發興趣小組,這樣他們可以保持興趣小組的組合來進行實訓,更易于出成果。分組結果可能存在某些小組成員開發能力都較強,但某些小組成員開發能力都較弱的情況。對于較強的小組,可鼓勵他們發揮創新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多在設計方面出新點子,在項目中大量使用新技術。課程結束后可鼓勵其將成果用于參加一些競賽,如Android平臺軟件開發大賽等。對于較弱的小組,則可降低對創新性的要求,建議他們選擇一些注重基本技術的項目,即適于邊學邊練進而對技術的應用達到一定熟練程度的項目,這樣能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學生對移動軟件開發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以便更好地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戰經驗。教師對移動軟件開發中的幾大技術進行介紹,提出實訓項目選題要求(如要求不重題、要具備實用價值、要涉及不少于3個較大的技術面的綜合應用等),并安排各小組根據自身的興趣進行課后選題調研。

    第二次課則由各小組作選題報告,匯報選題背景及意義,闡述項目涉及的主要技術面,其余各小組可給出建議和意見。這樣既可集思廣益,又避免了小組選題內容過于雷同。由教師進行審核和點評,工作量或涉及的技術面達不到要求的小組需重新選題,直至題目通過為止。教師要嚴把選題關,避免出現小組找尋現成源碼項目抄襲的現象。

    2 學生分階段提交項目文檔,進行階段匯報

    實訓項目在規模和技術上應是企業實際開發項目的濃縮,因此要求是一個完整的項目。按照軟件工程的思想和規范,至少包括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編碼實現、軟件測試、進度控制、項目成果這6個工作過程,再根據具體情況,添加版本控制、文檔書寫、項目等工作過程,從而更加真實地模擬企業項目[2]。結合移動軟件開發項目的特點,以及各小組題目涉及的主要技術面,各小組可根據自身項目情況對項目進展進行階段規劃和裁剪。教師則按照所有小組都會經歷的開發階段收取小組提交的階段項目文檔,聽取小組的階段匯報,進而評估其開發進展情況。

    題目確定后,課程內容分階段完成,各小組需按階段要求提交相關文檔,主要階段包括:

    第一階段:在完成系統背景及功能概述和需求分析后,提交需求規格說明書。

    第二階段:進行軟件系統功能界面規劃及總體架構設計,提交軟件設計文檔。

    這兩個階段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完成。學生在這兩個階段同步進行開發前的技術準備工作,包括Android平臺及Eclipse工具的使用,以及相關技術知識的復習等。

    第三階段:小組長分配開發任務,各成員分別進行自己所負責模塊的實現與測試。此階段持續時間較長,過程中要經歷期中檢查,各組需提交各模塊的開發文檔及已完成部分的代碼。

    第四階段:進行集成測試,提交測試報告。

    第五階段:進行系統優化與改進。

    第六階段:程序打包。

    第七階段:教師驗收項目,檢查實訓報告。

    第八階段:期末項目驗收答辯,答辯通過后整理提交相關文檔及代碼。

    教師事先通過學校的課程中心網絡平臺建好“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課程網站,將編制好的課程階段進度表上傳提供給學生下載使用,以便學生對整個課程安排心中有數。學生提交階段成果也通過課程網站進行。

    3 教師及時進行階段總結及講評

    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在3個階段集中進行階段總結及講評。課程第一階段完成后,教師根據各小組提交的需求規格說明書進行一次集中講評,及時發現問題并要求小組整改,避免因需求分析階段的失誤而導致最終軟件不合要求的情況發生。

    第二階段完成后,教師根據各小組提交的軟件設計文檔再進行一次集中講評,以便及時糾正小組設計中的不合理之處。

    第三次階段總結安排在期中檢查后,在各組提交部分模塊開發文檔及代碼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技術上的問題,對各小組項目開發中的典型性技術問題進行匯總及解答。雖然各組開發設計的主要技術面不完全一樣,但仍采用集中講評,目的是對用到相關技術的小組起到引導和提升作用,同時讓未使用到該項技術的學生學習借鑒。畢竟各組項目涉及的技術面有限,因此應盡量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術面。

    4 強調課后不斷線

    “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課程總共只有48個學時,每周3學時,共16周,因此要想學生在如此有限的課時內通過這門課能有更多的收獲,課后的繼續學習必不可少。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各小組提出項目開發課后不斷線的要求,對于各自完成的部分,各小組成員要盡量抽出共同的課余時間聚在一起繼續完成。筆者所在學院的實驗中心未被上課占用的機房對本院學生是免費開放的,這為各小組課余在機房繼續進行項目開發提供了平臺。

    移動軟件開發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新技術層出不窮,更新很快,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采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術進行項目的設計和開發,也要在課后隨時關注行業最新進展,保持對新技術的敏銳觸角,也即課后對新知識新技術的了解和學習要不斷線。

    5 強調過程考核,注重答辯環節

    為了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真正地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完成一定規模難度軟件的開發,除教師自身要努力提高個人授課能力和改進實訓方案之外,還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機制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和成績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及時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3]。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是通過任務來驅動學習的,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熟悉和掌握最主流的技術,因此有必要通過階段性考核,給學生定期施加壓力,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最終的實訓任務。

    在課程進行的一、二、三、四階段,學生均要提交相關的階段文檔材料;在課程的第七、八階段,學生將提交實訓報告、最終的源碼及相關文檔。這些可作為教師進行過程考核的依據,教師可據此對學生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考核。同時,為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操守的軟件從業人員,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紀律性也要嚴格要求并納入考核范圍,所以教師每次課上要對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考核。同一小組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其表現和承擔的開發任務量給予不同的成績評定。

    6 結語

    “移動軟件開發項目實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能集中訓練和提高學生進行移動軟件項目開發和設計的實際技能,是移動開發方向的核心專業實踐課程。根據該課程的實際實施情況來看,本文關于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動手興趣和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熱情。但由于該課程為近年新開實踐類課程,其教學內容也應緊隨移動軟件行業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所以其教學方法和措施目前還處于初探階段,尚需持續不斷地總結、改進、探索和創新。后續可考慮從兩方面著手改進:一是與企業合作,引進真實項目進行實訓[4];二是設計開發一個基于軟件交付過程的平臺,以便在軟件交付過程的各個階段,由教師設定學習任務、考核指標,通過學生提交的成果, 教師輸入判定的各個項目成績,然后由系統自動生成學生最終的考核成績,從而改進實訓教學手段[5]。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王皖陵,吳光龍.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6):8587.

    [2] 黃能耿.基于工作過程的軟件實訓項目設計[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2): 5961.

    [3] 張必英,胡文.計算機軟件校內實訓過程的管理[J].實 驗 室 科 學,2011,14(1):180182.

    第5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職汽修專業;實驗實訓教學;素質

    隨著汽車新技術的發展,車型的改進,中職汽修專業教學必須把實驗實訓作為重點,充分關注社會的需求,以促進學生的就業為目標,把就業導向作為中職汽修的辦學理念,切實加強教學建設和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突出技能為主的辦學特色。

    建設實訓基地是基礎實訓基地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這兩個基地是實現實訓教學的重要物質條件。(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2001年我校的1700萬元的日本無償援助汽修設備到位,建立了實訓中心。包括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中心、底盤拆裝與檢測中心、電器設備拆裝與檢測中心、車身修理與噴漆中心。主要設備有發動機綜合測功儀、V.A.G1552解碼器、鏜缸機、磨缸機、電噴噴油器清洗機、火花塞實驗儀、奔馳四缸柴油發動機、菲亞特汽油發動機、汽油機與柴油機透明模型、廢氣分析儀、煙度分析儀、輪胎拆裝機、輪胎動平衡測試儀、制動測試臺、燈光測試儀、汽車升降機、國內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項維修設備。(2)校外實習基地。與輕型汽修廠、儲運公司汽修廠、松花江專修汽修廠、江蘇鈑金噴漆汽修廠等十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作為實習基地實習、實際操作、排除故障、解決疑難問題。并且當學生畢業時,由廠方和學生雙向選擇,實現招工與就業雙贏。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保障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銜接的紐帶,是實現實驗實訓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師:(1)熟悉教材。(2)了解學生基礎,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練。(4)有一定的實際修理技術。(5)組織教學能力強。(6)校內外協調管理能力強。(7)能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幻燈片等。注重專業教師的進修、培訓、技能比賽。一方面做好在職學習和教研,一方面參加河北省組織的汽修骨干教師培訓和專業教師技能比賽。先后參加了河北省師大職技學院、河北省農大、邢臺職技學院、河北省勞動廳、河北省交通專科學院等組織的培訓和技能比賽,使專業教師從理論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廠實習,聘請專業修理人員到校講課等方式,加強技能訓練,提高教學質量。

    第6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摘要:我院將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發現采用“3+1”教學模式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此模式進行了詳細地闡述與總結。

    關鍵詞:軟件工程;教學質量;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對軟件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國內高校軟件人才的培養數量日益攀升,但真正能夠加入到軟件開發隊伍的人并不多,這嚴重阻礙了我國IT的發展。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國內計算機軟件相關專業的教學基本還停留在傳統的理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基礎理論知識和針對個人動手能力的實驗構成了教學的主體,普遍缺少對學生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訓練,同時也缺乏進行這些訓練所需的教學環境,因此很難培養出符合軟件公司要求的實踐型軟件人才。

    筆者針對學生開發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發現通過對四年本科生實行“3+1”培養模式,與北京知名軟件企業合作辦學的方式進行教學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此教學探索實踐活動做了一個闡述與總結。

    1開發能力培養過程的主要構成

    此模式對統招本科生學生開發能力培養的過程,概括起來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某門課程重要知識、原理的驗證,這樣的實踐環節,對提高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對提高學生工程能力方面,作用就比較小。第二階段就是暑期實訓,時間是安排在學生大二結束后的那個暑假進行,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指導老師確定實訓題目和內容,實訓周期為20天。第三階段就是模擬真實的企業環境,組織指導學生進行真實軟件項目開發。第一階段是目前大多數開設軟件工程專業學校都已經在實施的一個培養環節,下面就不再進行闡述,接下來,主要對我學院實施的后面兩個培養階段進行闡述。

    2暑期項目實訓,開啟學生開發潛力的金鑰匙

    在大二結束的暑假,所有即將進入大三的學生都必須參加為期二十天的暑期項目實訓。參加指導學生項目實訓的老師,在項目實訓開始之前半個月,把自己提出的項目實訓題目及內容要求呈報給學院教學秘書,教學秘書把收集齊的實訓題目公布給學生,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滿意的實訓題目和指導老師,最后根據學生選擇情況稍微進行微調,做到老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

    暑期實訓開始后,學生必須和平時上課一樣按時出勤,在學院實驗室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完成實訓任務書中規定應該完成的實訓任務,熟悉軟件項目開發的一般過程,掌握一門開發工具,初步體會和同學團隊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實訓任務的重要性。指導老師也必須和平時上課一樣,按時出勤,指導本小組同學,如規定小組每天的學習任務和開發任務,幫助學生解決開發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將來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指導老師在小組中,由學生推選一位組織能力及責任心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由組長負責小組內部進一步的任務分工,小組討論,任務幾乎和總結等事情。這樣可以比較好的鍛煉學生自我組織能力,為將來走上真正的就業崗位打好基礎。

    暑期實訓結束后,學院將組織各組同學進行實訓成果匯演,將各組同學開發的項目作品逐個演示,包括作品的介紹和作品的實際運行,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評價。對于未按時完成實訓任務的小組同學,則要求他們在開學后的剩余時間里面繼續完成,否則不給予學分。當然,暑期實訓時間只有二十天,除了少數優秀的同學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能出色的按時完成任務外,大部分同學只是基本完成指導老師所要求的實訓任務,作品可能還存在很多問題,如作品的界面可能不怎么友好等。但通過暑期實訓這樣一個過程,大部分同學還是了解了軟件開發的過程,接觸了當前比較流行的一些開發工具和平臺,通過小組的共同努力擁有了自己作品,同學都會有種小小的成就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的興趣。

    3基地項目實訓,提升學生開發能力,助學生成功就業的助推器

    筆者是08屆畢業生在北京實訓的帶隊老師,親身經歷并參與了學生實訓和就業的過程。下面詳細介紹學生在北京實訓基地實訓的情況。

    (1) 分方向、分班級授課。

    有了在學校暑期實訓的經歷和基礎,學生已有了初步的就業方向意愿。根據對學生就業方向意愿摸底,將學生分成JAVA方向,.Net方向和網絡工程方向。每個方向分別由在該方向非常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們授課和指導。方向確定后,再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根據測試成績,將學生分成若干班級,分開授課,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極大提高,教學效果也很好。

    (2) 理論實踐結合,老師貼身指導,師生良好互動。

    在北京實訓基地實訓時間為三個月,第一個月是理論課串講復習,以JAVA班為例,復習內容有Java 編程基礎(15課時)、數據庫編程(10課時)、WEB頁面開發(7課時)、J2EE應用編程(25課時)、Struts(7課時)等。在理論課結束后,學生便進入到項目實訓階段。在這個階段,授課老師將班上同學分成小組,每小組要求完成一個真實的項目。小組的分工組織完全模擬公司真實的開發過程。實訓內容有需求分析(17課時)、系統設計(37課時)、使用基本的J2EE技術進行項目實現(33課時)、Struts+hibernate進行項目實現(41課時)。 上課老師和學生一起吃住,全程跟蹤指導學生,及時排解學生疑惑和難題。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撰寫工作日志、周總結、月末總結,把自己學習的體會和感想寫出來,交給老師,這樣授課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態,以便適時調整上課進度和內容,達到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

    (3) 專業實訓和職業素養訓練相結合。

    周一至周五培訓專業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周六則由知名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對學生進職業素養培訓,模擬職場招聘過程,全面提升學生就業信心和能力。

    (4) 實訓作品展示與評價。

    我們要求學生在實訓基地實訓既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也是他們本科學習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一定的學分,學生在實訓結束后,由指導老師驗收,以決定是否能取得學分。然后所有完成設計的學生還須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由知名企業和高校的老師進行點評,給學生一個學習和展示的機會。

    第7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虛擬平臺;實訓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1-2815-02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Platform Technology

    ZHU Xiao-yan

    (Anhu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y, Hefei 230051,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Platform Technology is forward the areas of computer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specially the methods which target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workshop, adopt software and hardware to combine four training workshop to one. The methods re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mputer training, add a lot of new function and Rai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workshop.

    Key words: virtual platform; practical training workshop; construction

    高職計算機專業一直是各個高校中的關鍵技術專業之一,但是該專業的各種實訓類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實訓室耗資大,占地廣,用途單一,資源浪費嚴重。

    虛擬平臺技術在計算機專業中的應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平臺技術,主要是指使用虛擬的軟件平臺結合計算機硬件完成在一個計算機操作系統中,虛擬出多個計算機硬件與操作系統的技術,該技術目前已廣泛的應用于網絡服務商所提供的網絡服務中。

    “虛擬平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是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于2006年6月立項的院級科研項目,該項目立項的主要目標是解決計算機類各專業實訓教學與應用中,用虛擬的軟件與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實物平臺軟件和設備,并實現搭建完整的實訓群體,從而滿足計算機系各專業的實訓教學。該項目的研究總體思路在實訓平臺搭建上的大規模、多方向應用為首次在國內外提出。經過大量的研究與實踐,針對遇到的問題,項目提出了搭建虛擬系統實訓室,將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訓室,Unix/Linux系統實訓室、MacOSX系統實訓室,軟件開發、數據庫管理與軟件測試系統實訓室通過虛擬技術合并為一個實訓室,并搭建了基本滿足實訓要求的虛擬實訓平臺。同時在項目完成的基礎上,還可在后期進一步拓寬虛擬平臺的應用領域,與學院現有的硬件平臺進行交叉,構建更加完善的IT類的實訓群,為我院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做一些實質性的提升。

    1 技術調研,平臺的試運行與測試,實訓室的新建

    通過總體研究與規劃設計方案,使用一些軟、硬件技術將一個中高檔次的PC機房虛擬成四個實訓機房,并拿出硬、軟件支撐平臺方案,籌建虛擬平臺的“母體”環境――計算機系統與軟件實訓室。

    前期在一個專業機房,對于虛擬平臺技術應用的方案在教學和實訓中進行了試行和推廣,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總結了很多使用過程中的經驗。結合初步實踐的一些經驗和成果,在整體策劃的基礎上,建成了計算機系統與軟件實訓室,該實訓室配合“虛擬平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中提出的一些研究目標,同時配合前期提出的軟、硬件技術方案,采用了當時中、高檔的計算機配置,并配置了高性能的服務器平臺和高質量的網絡平臺,在評估中得到了極佳的效果,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該實訓室的建成為下一階段“四合一實訓平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硬件環境基礎。

    2 技術實施,虛擬平臺的軟件搭建

    四個虛擬實訓室的搭建通過步驟分工,完成在第一階段中已經定下的軟件平臺的主要搭建、測試與教學實踐活動。該階段的工作分工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完成:

    2.1 虛擬技術實現平臺的搭建

    虛擬技術平臺的搭建是筆者研究的核心,所有的項目的實現都依靠著虛擬平臺技術平臺的搭建,虛擬的平臺的搭建直接影響著四個虛擬實訓室的使用效果。因此虛擬平臺技術的實現平臺搭建可分為兩個部分:

    1)計算機實際操作系統平臺的選擇

    計算機實際操作系統平臺的選擇主要受影響的因素包括:操作系統的通用性,虛擬軟件的支持平臺,其他軟件支持平臺等問題,在經過多方考慮軟件使用的方便性與通用性,兼顧實訓室“四合一”平臺的搭建的需求基礎上,最終對于計算機系統與軟件實訓室的操作系統采用了Windows2000server與WindowsXP操作系統雙系統搭建的方式實現,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統實現所有的網絡服務功能平臺以及網絡數據庫軟件開發與測試平臺,WindowsXP主要實現最新流行軟件、數據庫開發與測試,異構網絡操作系統平臺以及多媒體軟件平臺。

    2)虛擬軟件的選擇

    本次項目的關鍵技術是虛擬平臺技術,因此考慮到多個方面的應用,我們從應用領域中常用的多款虛擬平臺軟件中,經過反復的測試、比較和實踐,最終確定了兩款虛擬平臺軟件:微軟公司出品的Virtual PC 2004和Vmware出品的Vmware Workstation。兩款軟件在虛擬平臺搭建中的特點分別為:Virtual PC與Windows由于同屬于微軟公司出品,對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支持優秀,同時使用非常方便,為Windows虛擬實訓平臺的搭建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Vmware的通用性強,可用于Windows,Linux虛擬操作系統的搭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該軟件的功能強大,面對硬件配置與學習,復雜網絡環境配置等問題,都能夠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

    2.2 虛擬硬盤的安裝與配置

    1)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虛擬實訓與教學平臺

    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實訓與教學平臺主要由付建民、朱曉彥負責。在選擇了實操作系統平臺和虛擬軟件系統平臺的基礎上,根據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服務課程的教學和實訓需求和各位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我們在初期分別為每一個課程中要使用的操作系統專門安裝了對應的虛擬硬盤,保證學生在實訓中能夠通過對于虛擬機的使用,完成各種網絡操作系統服務的搭建、學習和使用,前期主要針對Virtual PC 2004虛擬軟件平臺,安裝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98、MS-DOS 6.22、Windows XP、Windows 2003等多個系列的Windows版操作系統。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和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實訓中一些具體的問題,考慮到方便學生的應用,又擴展了一些虛擬硬盤:如Windows2000Server活動目錄虛擬硬盤版,Windows2000Server完整服務安裝版等,特別是針對遇到的DHCP服務器網絡互干擾問題,增加了Vmware軟件平臺下的Windows虛擬操作系統,結合軟件本身的擴展功能,很好的解決了眾多學校該部分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題。

    2)Unix/Linux虛擬系統實訓室

    根據網絡操作系統Unix/Linux的特點和軟件的支持能力,我們選用了Vmware作為虛擬支持軟件,針對Red Hat (紅帽子)Linux 9.0操作系統的使用廣泛,服務穩定等特點,我們首先安裝了流行的Red Hat(紅帽子) Linux 9.0作為實訓虛擬硬盤,很好地與現實應用同步;同時考慮到Linux的學習平臺和學生的普及等問題,還使用了Red Flag(紅旗)Linux Desktop 4.0虛擬硬盤,這些工作為安徽省第一個Linux虛擬實訓室的搭建做下了充分的準備,也為我系拓展Linux的普及與研究、實訓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Mac OS X虛擬系統實訓室

    通過反復的實驗和測試,同時借蘋果公司Mac OS X操作系統支持Intel系列CPU的良好條件我們實現了在Vmware上安裝和運行Mac OS X 10.4.6操作系統的任務,這個平臺的建立旨在為多媒體專業的同學創立良好的蘋果電腦熟悉平臺,完成基本的軟件熟悉環境。

    4)軟件開發、數據庫管理實訓與軟件測試虛擬系統實訓室

    在所有實際操作系統搭建軟件開發和數據庫操作平臺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在實際系統中編寫程序和創建數據庫,在虛擬環境中測試程序的運行和與數據庫的連接等任務。根據以上需求,我們也建立了具有Visual Studio 2003,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0,SQL Server 2005,網頁三劍客等編程軟件和數據庫管理軟件的實操作系統,在Virtual PC 2004虛擬平臺上建立了支持Windows IIS網頁組件,SQL Server 2000,ACCESS,.NET Framwork 2.0,JAVA虛擬機等平臺的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 Server 虛擬硬盤。

    3虛擬平臺技術使用的效益與分析

    3.1 提供完善獨立實訓平臺

    傳統的網絡實訓平臺雖然能保證學生都擁有計算機,但是只能為多個學生提供一組網絡實訓環境,平均每名同學所擁有的實際可用計算機數量不足,使用虛擬技術平臺方案后,每名同學都擁有了多臺計算機,可完成所有網絡相關實訓;傳統的軟件測試平臺需要在多臺計算機之間進行,虛擬技術平臺很簡單的解決該項難題。

    3.2 節省實訓室資金投入

    在傳統模式下搭建項目中所提到的四個實訓室必須根據需求分別創建,其中傳統網絡系統實訓室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傳統Unix/Linux系統實訓室搭建和管理復雜,傳統蘋果系統實訓室投資巨大,軟件測試平臺無傳統實現方案。通過項目核算,搭建這樣幾個功能不完善,但又急需的實訓室耗費資金巨大,大約在150萬元左右(網絡系統實訓室15萬, Unix/Linux系統實訓室15萬,蘋果系統實訓室100萬,軟件開發實訓室20萬),但是通過本次的項目實踐,我們搭建一個母體機房耗資僅21萬,配合虛擬平臺技術,完成了四個實訓室的搭建,其中還包括了豐富的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服務控制系統,至今整個系統運行狀態良好。也就是說,搭建四個實環境的實訓是項目解決方案中母體機房價格的5~7倍。

    3.3 提供多功能、多用途的實訓環境,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

    現代的實訓室建設十分重視實訓室的利用率,在虛擬平臺技術的支持下,母體實訓室所實現的多種功能,在豐富了實訓室的應用領域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實訓室的利用率,到目前為止我系已建成的計算機系統與軟件實訓室利用率一直列全校實訓室利用率的最前列。

    3.4 節省實訓場地

    原始的四個實訓機房大概需要場地按50臺計算機計算大概每個需要100平米,共400平米,對于一個各個學校來說,占用面積巨大;而采用虛擬平臺技術的新型實訓平臺,僅需要一個120平方米的實訓室,就可滿足56人/次的多種實訓項目實踐,為學校節省了大量的場地。

    3.5 節省管理人員與管理模式

    由于采用了單一機房模式,對于學校的管理人員的需求也得到了控制,真個機房的管理由原來的四人變為了一人,而管理模式也從單一的機房硬件管理維護,添加了軟件平臺與網絡技術故障輔導等多個項目,在對機房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的同時,也促進了機房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8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訓室授課,教師既要完成規定的實訓教學任務,又要完成學生、課堂和設備的管理任務,一旦出現設備故障,又需要消耗額外的時間進行處理。所以,實訓室授課經常容易存在一些問題。

    1.實訓室氛圍松散,不利于課堂秩序的維持

    由于實訓室擺放了大量的設備,這些設備會阻擋學生的視線或者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一種松散的氛圍。每個實訓臺前有多名學生在操作,加上各種儀表和工具箱,有限的空間顯得擁擠和凌亂,增加了課堂管理的難度。

    2.如果實訓課的容量和難度安排不適,也容易使課堂秩序陷入混亂

    如果實訓任務比較簡單,學生完成實驗以后會無所事事。反之,如果實訓任務安排過于繁重,會出現多組學生爭先恐后咨詢教師的局面。教師就可能一直忙于一組一組地輔導學生,從而無暇顧及課堂管理,使課堂陷入混亂的局面。實訓中難免有一些學生會偷懶或者濫竽充數,倘若教師監督不充分,這些學生就得不到充分訓練。

    3.實訓室授課如何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課題

    通常學生在實訓室只想動手實操,不喜歡聽教師講解。可是如果不能清楚領會實訓原理就動手實驗,就會出現學生雖然照貓畫虎完成實驗,但是對實驗原理不理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實訓之前對實訓任務進行交代和分析,實訓之中進行指導和把控,實訓之后進行總結和歸納,這些“講”都是十分必要的。

    改進實訓教學效果的探索

    1.實訓教學的設計

    高職課程設計包括理論教學環節和實訓教學環節設計,其中實訓教學體系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息息相關,尤其要緊緊圍繞職業素養規范和職業能力目標進行設計,應力求把實訓任務設計得難易恰當、容量適中、豐滿厚重、重點突出,從而為保證教學效果打好基礎。以“視頻監控系統應用”課程的設計為例。

    第一,實訓教學的整體設計思路

    “視頻監控系統應用”是一門專業核心課,其特點是教學內容復雜,設備種類多。首先,根據高職教育思想和課程特點,把實訓教學的課時比例設計為總學時的50%。其次,課程設計尤其實訓教學設計,遵循了“基于崗位能力和工作過程”的設計原則。基于真實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設計,先把實踐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適當的學習情境,然后把學習情境進一步細化為具體的實訓任務,以實訓任務為教學單元進行詳細設計和實施。該課程的主要學習情境設計(如表1)。

    表1 “視頻監控系統應用”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編號 學習情境 實訓內容簡介

    1 系統認知和體驗 參觀實訓室,體驗視頻監控操作。

    2 簡單監控系統的構建 從前端設備到終端系統,從模擬系統、數字系統到網絡系統,進行詳細的學習和實訓,屬于課程主體內容。

    3 模擬監控系統的構建

    4 數字化監控系統的構建

    5 系統設計和分析 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學習視頻系統設計。

    第二,學習情境的分解

    首先對學習情境進行分析和研究,規劃需要講授的理論知識、涉及的設備和工具、要求掌握的技能和計劃達到的目標,根據合適的課容量,把學習情境分解為若干個實訓任務,一般包括多個單項訓練和一個綜合訓練。然后進行每個實訓任務的設計,需要確定題目及內容,目標及重點,所需設備和工具等。學習情境的分解和實訓任務的設計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步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各項任務之間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通過學習情境的分解和實訓任務設計,實現了工作過程到學習過程的映射。學習情境的實訓任務分解為:

    任務1:視頻線的制作和測試

    任務2:攝像機的工作原理及安裝調試

    任務3:云臺和鏡頭的控制

    任務4:參觀校園安防系統,分析攝像機安裝和使用

    任務1和任務2屬于單項任務,分別針對攝像機及其信號線進行學習和訓練。任務3是一個綜合實訓,使用攝像機、云臺、云鏡控制器等多個設備構建一個簡單的監控系統,對于學生初步掌握監控系統的知識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任務4是研討任務,屬于理實結合的綜合實訓,通過參觀和分析校園內多臺攝像機的真實工作場景,使得學生對攝像機的安裝方法、監控角度和監控范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真實。

    第三,突破實訓室的局限

    任何一個實訓室,都不可能完備到囊括了本學科、本課程的所有需求,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實訓室都會變“舊”,出現落后于時代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對實訓室進行整改建設;另一方面,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促進教學,擺脫實訓條件的客觀限制,彌補實訓條件的不足,保證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不受實訓條件的影響。例如:由于學院視頻監控實訓室建設較早,缺乏目前最先進的設備,對于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缺乏實驗環境。筆者得知學院新部署了一套先進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后,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交申請,借用監控中心進行授課,對新型的設備進行了參觀講解和功能演示,使得學生見識了最新的系統,彌補了實訓室的不足。

    2.實訓教學的實施

    第一,加強實訓室管理,保障實訓順利進行

    學校關于實訓室的管理規范多側重于衛生、紀律等通識方面的條款,授課教師應摸索出每個實訓室的使用特點,把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一些不規范行為和注意事項列舉、總結出來,充實到機房管理規范中,以確保學生和設備的安全。例如:電工電子實驗中經常會發生接線錯誤導致短路跳閘的現象,筆者總結了實驗中容易發生錯誤的情況并進行強調,并規定學生必須請教師檢查電路、確保正確以后才可以加電,有效地控制了短路、跳閘、燒毀保險的現象。另外,對實訓室大量的設備、工具和耗材進行管理也是一個十分繁重的工作。為了管理方便,筆者給所有的工具箱和實訓臺編號、貼簽,分配到固定的學生分組。每組的設備和工具箱,下課前由學生設備員進行整理以后和教師進行交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檢修或報修。公用的材料進行定點存放,每次實驗前按組分發,發現存量不足要提前采購和補充。良好的實訓室管理為保證實訓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采用“教、學、做、訓、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對于實訓課堂里講解和訓練環節的分配,筆者曾經嘗試過先講解、后實訓、最后總結和評價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松散,授課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筆者將講解和實訓一體化,逐組進行輔導,效果雖不錯,但是很耽誤時間,而且在教師進行輔導的時候,其他小組十分容易陷入應付其事、混亂無序的狀態。

    受高職教育理念的啟發,筆者探索和采用了“教、學、做、訓、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授課效果明顯提高。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如下:教師先進行任務交代,對實訓任務的目標、環境、步驟和要求進行講解。然后學生進行實訓,教師四處巡查輔導,巡查中教師會密切觀察學生們的表現,進行紀律維護、實訓指導和過程性評價。實訓中學生遇到問題隨時向教師求助,教師會詳細解答學生的問題,并予以適當啟發和鼓勵,發現不當的操作要及時制止和糾正。這樣,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邊評,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化“有心”到“無痕”,變“被動”到“主動”,能夠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加強學生的組織和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雖然現在實訓室建設很完善,但是如“視頻監控”“智能樓宇”這類課程的實訓室,均采用了大型、中型實訓臺,一個實訓室只能容納4套~10套實訓設備,學生必須分組操作進行實訓。學生分組是開學初就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則確定的,每個小組分配固定的實訓臺和工具箱。小組的人員和設備分配一旦確定,保持一個學期不變,組內學生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分工合作進行實驗、共享小組成績。學生小組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隊,每組要推舉一名組織能力強、負責任的學生當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管理;另外,每組安排一名設備員,負責管理設備和工具。如果時間充裕,鼓勵學生之間互換角色進行實訓,從而保證每個人得到充分訓練。

    在實訓教學中,每組都會涌現出一些思維敏捷、操作熟練的高手。這些學生作為小組的技術骨干,負責演示和輔導任務,給予加分獎勵。有時候會給他們布置一些額外的、高級的實訓任務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這樣既充分發揮優秀者的模范作用,提高了他們的講解能力和實訓能力,便于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使得教師騰出寶貴的課堂時間進行全局把控和重點、難點講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教學過程中對實訓任務進行不斷充實完善

    對于每個實訓任務單元,在歷年的教學實踐中可以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例如:“視頻線制作和測試”實驗,這個任務最早只有“制作BNC接頭視頻線并進行檢測”一項基本任務,學生制作完一根以后容易感覺枯燥,于是進行了以下的改良和擴展:首先制作一根兩頭都是BNC接頭的基本視頻線,訓練基本技能;然后制作一端BNC、另一端蓮花插頭的視頻線,夯實基本功,拓展知識。測試方面,最早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為了更貼近工程實踐,實訓室又購置了專用的工程寶進行視頻監測。

    第五,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舊設備促進教學

    實訓設備只能用于觀察和使用,不允許拆卸和破壞,設備的內部構造僅憑教師的講解和圖片演示進行展現,學生對設備內部結構充滿了好奇。因此,筆者積攢了一些舊設備,指導學生拆卸并進行仔細觀察和研究,學習完畢再組裝回原樣。課堂上筆者也使用拆開的舊設備進行展示和講解。通過拆卸、安裝這些舊設備,可以把設備里里外外連線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清楚楚,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了學生對于設備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促進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3.實訓教學的過程性評價

    第9篇:測試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項目教材應用實訓項目化

    【課題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計算機網絡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子課題(課題批準號:WG0705-10)。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37-01

    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專業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迎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各大出版社紛紛聯合中職學校一線教師共同開發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職國家規劃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等,再加上各個學校自編的網絡專業教材,可以預測,中職網絡教材開發的洪峰時期已經到來。現階段,怎么利用好教材、怎么把網絡專業教材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已成為當前很多中職老師面臨的迫切問題。

    隨著中職課改的進一步深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等重要的教學思想逐步滲透到了教學一線,在此氛圍下對教材應用的革新也勢在必行。對此,筆者結合當前任教學校教材的應用實踐,提出了具體的項目書開發策略模式。

    以下筆者以《Windows操作系統》這門課為例,簡述具體的實施過程。

    1.確立教學項目,書寫課程項目總表

    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課時量的安排,再綜合考量中職類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該門課對應的具體工作崗位的能力需求,確定本課程采用的實訓項目。項目確定后提交專業教研組就教學目標是否一致、學生的完成度、能否結合實訓環境、學生能否掌握實際技能、項目難易度等方面進行集體審核。

    2.確定各項目的實施計劃,書寫項目實施計劃表

    該階段主要分析具體某個項目如何去實施開展教學。通常計劃項里包括:項目內容,主要簡單描述該項目的內容及具體要求;項目分析,主要是項目流程的規劃,包括把項目劃分為具體的任務;分工安排,主是要項目分工,明確職責,這是分組項目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班,選舉任命項目小組長,并明確各項目組成員的具體分工;工作目標,主要是實施項目的教學目標。

    3.分析各項目的任務模塊,書寫任務書

    該階段主要以制作任務書的形式介紹具體某個任務的實施流程,任務書會分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讓學生明確具體要完成的任務要求。通常任務書會包括:任務布置,主要是包含任務名稱、課時、實訓設備、要求、檢測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對要完成的任務有一個完整的了解;任務分析,主要包括對要完成的任務就可行性、可操作性、實用意義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讓學生更透徹理解本任務的意義;任務實施,主要是具體的實驗實操過程。

    以下是《Windows操作系統》課程中部署普通FTP站點及測試任務書例子:

    部署普通FTP站點及測試任務書

    任務布置:本任務的學習內容見下表

    任務分析:本任務共分解為2個小活動項目,分別是創建普通FTP站點和站點檢測。

    任務實施:按任務流程,完成活動。

    附:項目任務實訓指導書《部署普通FTP站點任務實訓指導書》

    4.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制作任務實訓指導書和任務評價與總結表

    該階段主要制作學生實訓時的實訓實操指導書和任務評價與總結表。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一般采用自主探索的方式進行,當遇到實操的具體難題時,可以通過查看圖文并茂的實訓指導書,去自主學習。每個任務完成后師生還要共同對本任務進行任務評價,通過該表,老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掌握的程度,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該表回收上交后也可以作為中心教研組對任課老師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

    以下是《Windows操作系統》課程中部署普通FTP站點及測試任務的評價與總結表例子:

    任務評價與總結

    項目組:____________

    至此,教學實訓項目書完成。此過程相當于對項目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在此過程中既高度地融合了教材的精華部分,立足的教材,又能讓項目更好地結合課堂教學,立足于課堂。這也高度地體現了“以核心技能培養為專業課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課程開發為專業教材建設主體、以教學項目設計為專業教學改革重點”的教改精神。

    中職項目式教材的開發已經歷了多年的探索,在應用的層面上,不同的學校可能會有不同的操作方面,筆者所在的學校也歷經多年的摸索,在此提出的是本校實踐的一種思路。有創新性地應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知識,并在服務當地經濟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增刪,不失為一種好的應用策略。

    參考文獻:

    [1] 吳曉玲.中職計算機專業教材的使用策略.教育技術,2008(6).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www|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www.成人av.com|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成人观看网站a|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成人午夜短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天天成人综合网|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