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品管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2013年3月開始實施品管圈活動,對手術室新護士進行手術室各項操作及注意事項的視頻培訓教學,對比活動前、后的數據,分析培訓效果。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據自愿參加的原則進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長圈”,寓意手術室護士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共12人,圈長1名,負責組織開展圈內活動,監督圈內活動內容;指導員3名,負責護理技術指導、示范及音視頻采制、多媒體制作等,其余為圈員,均為新護士。
2.2主題選定
采用頭腦風暴法確定“視頻教學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品管圈活動主題。通過采制最新的臨床影像資料,配合既有多媒體技術資料,在品管圈質量管理體系引導下,進行學習、培訓與交流。
2.3活動規劃
確定品管圈的活動周期、活動細則、工作職責、圈員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方式等。品管圈成員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則),通過每周的圈會進行相關資料的學習,交流學習經驗和體會,總結和分析教學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種信息反饋。
2.4現狀分析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專業性強、無菌操作要求高、突發事件多等特點,護理工作緊張而繁雜,新護士在參加工作初期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問卷調查,根據帕累托法,將存在的問題進行排序,列出問題比較突出的前5項,分別為:術式復雜與醫生溝通配合難;無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現操作失誤;手術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準備不足;心理緊張,忙中容易出錯,自信心不足;手術室環境布局復雜等。
2.5對策擬定與實施
根據手術室新護士在臨床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擬定整改方案。定期開展品管圈活動,了解圈員的實際需求,在圈會活動中交流心得體會,通過有針對性的視頻教學培訓,提高新護士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工作質量。具體措施包括:①圈長和指導員方面,將手術室的各項專業操作技術拍成視頻短片,制成多媒體資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并分析異同點,使抽象的無菌化操作具體化,對較難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復播放,并指出其重點和難點;注意收集新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癥結,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并進行示范引導,分享臨床實踐和思想的心得體會,注重圈員核心能力的養成;運用雙向反饋機制,通過對新護士圈員的綜合考核及量表調查,評價品管圈活動的實施進展情況,掌握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動向。②新護士圈員方面,培養無菌觀念,熟練掌握手術室操作的基礎理論和無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過視頻和多媒體資料的學習,對照自身找出存在的問題并適時加以改正;強化自身綜合能力,通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有意識地提高在臨床手術工作中的溝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質;在圈會中積極提出臨床遇到的困難,分享在實踐中學到的好方法和心得體會,在互相交流學習中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壓力,樹立在臨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評價
在品管圈視頻教學活動前后,對新護士的理論和實際操作進行考核,理論考核主要采取試卷形式,操作考核計算多項技術操作所得分數的總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準備的完備率、專業手術器械的熟悉度、臨床實際操作的正確率等;通過向臨床手術醫師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新護士在活動前后與醫師溝通配合能力的變化;通過發放自我滿意度評價調查問卷,了解新護士在活動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為控制能力和對自己工作水平主觀感受的變化。
2.7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結果
3.1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器械物品準備的完備率、專業手術器械的熟悉度、臨床實際操作的正確率較實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醫師滿意度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非常滿意和滿意的人數較實施前增多,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的人數減少,滿意度呈上升趨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自我評價滿意度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非常滿意和滿意的人數較實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滿意的人數減少,滿意度呈上升趨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品管圈活動有利于提高手術室新護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術室無菌操作的技術要領,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和基礎護理的工作質量。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將現代化的視頻影像技術應用于新護士的培訓教學之中,有利于新護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通過指導人員的親身示范講解,并與自己的實際操作進行對比,從而更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應用,加強了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有利于新護士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主動發掘自己的能力特長和工作中的訣竅,再通過與其他圈員的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品管圈的開展有利于指導員及時發現新護士的技術短板,把握培訓的重點和難點,剖析熱點問題,并實時更新視頻教學內容,就圈員關心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動有利于提高圈員的應急處置能力、與醫師的溝通協調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員開放個性,增進護士及醫師之間的熟識和溝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動得到了外科醫師和麻醉醫師的大力支持,在視頻的采制過程中,突出了手術配合的流程以及手術醫師的習慣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指導,有效地促進了醫護間的溝通,提高了臨床醫師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使新護士通過不斷學習,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逐漸提升自身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這些改變都有利于提高新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5結語
[關鍵詞] 骨科;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品管圈;健康知識掌握
[中圖分類號] R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7(a)-006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of reducing loss rate of functional exercise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postoperative. Methods Orthopaedic impl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n January 2015 was the boundary, 6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ec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from Jul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as control group, 6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 were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conventiona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functional exercise after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loss rate (16.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3.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27.222,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score was (84.2±14.3), (90.6±15.1) points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alth knowledge = 10.265, tsatisfaction score = 13.469, P < 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mprove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術后功能鍛煉是骨科患者康復的重要保障[1]。但是,由于資源不足、患者專業知識匱乏等原因,部分患者存在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康復效果。近年來逐漸流行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動為護理質量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QCC是由同一工作單位的成員自發組成的質量小組,通過全體合作、互補配合,按照一定的質量管控流程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及難題。它屬于一種比較活潑的質量管理形式,目的在于提高集體工作效率。QCC活動目前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地醫院已經廣泛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3],但在國內有個別醫院開始試點品管圈活動,但尚未廣泛推廣。近年來,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在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積極運用品管圈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顯著降低。現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為觀察組,2014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共60例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44例(73.33%),女16例(26.67%);年齡25~70歲,平均(42.8±13.5)歲;受傷原因:交通傷34例(56.67%),墜落傷15例(25.00%),其他原因11例(18.33%);文化程度:小學8例(13.33%),初中17例(28.33%),高中(中專中職)20例(33.33%),大專及以上15例(25.00%)。其中對照組男45例(75.00%),女15例(25.00%);年齡26~68歲,平均(43.0±12.7)歲;受傷原因:交通傷35例(58.33%),墜落傷15例(25.00%),其他原因10例(16.67%);文化程度:小學7例(11.67%),初中19例(31.67%),高中(中專中職)20例(33.33%),大專及以上14例(23.33%)。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②患者骨折前四肢活動正常,生活能夠自理;③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該研究的內容,并且自愿參加該研究;④所有患者均大于18歲;⑤所有患者外傷前無便秘情況發生。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重大疾病者,全身評估不能承受手術者;②以往有過股骨轉子骨折史的患者;③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或依從性較差的患者;④伴有急慢性腸道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質量控制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品管圈活動,具體如下:
1.3.1 成立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 經民主推選,確定圈長1名,副圈長1名,并邀請我院骨科主任擔任指導員。采用頭腦風暴法,經過5級打分(1~5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能力越強),確定“提高功能鍛煉依從率、增強患者的滿意度”作為本次活動主題。
1.3.2 制訂活動計劃 確定本次活動時間為2014年7月~2015年6月。根據活動主題,并結合我院骨科工作實際情況,商討活動方案,并明確各個階段的主題內容,制訂任務進度表。按照成員的能力、工作經驗等,對小組成員進行了任務分工。
1.3.3 現狀與原因調查 以對照組為現狀調查樣本,分析對照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發生情況和原因。經過調查,對照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為63.33%(38/60)。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通過頭腦風暴進行原因分析,認為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高的原因可以分為醫療原因、個人原因、家人原因以及環境原因。醫療原因包括宣教不足、監督不力、心理干預不到位。患者原因包括害怕疼痛、身體狀況差,對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專業知識。家人原因主要包括擔心給家人帶來負擔,家人專業知識不足,家人工作學習等不能長期陪伴患者等。環境原因包括鍛煉輔助器械不足,缺乏鍛煉場所等。
1.3.4 制訂目標 由圈成員按照5級打分法,對圈成員的個人能力(包括教學查房、健康教育溝通測評、專科操作、晨間提問、基礎操作、理論考核這6個部分)[4]進行評價,平均分為4.2分,換算為圈能力84%(4.2/5)。按照八二原則,宣教不到位(33.33%)、患者未嚴格執行鍛煉計劃(26.67%)、缺乏家人支持(23.33%)三個內容占比達83.33%,因此確定上述三個內容為改善重點。本次活動目標值為[63.33%-(63.33%×84.0%×83.33%]=19.00%。
1.3.5 制訂對策與實施 ①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5]:針對宣教不到位,結合患者個人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方案。對于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重點講解功能鍛煉的注意事項,以提升患者自護能力為核心目標。對于文化水平一般的患者,宣教方案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努力幫助患者形成功能鍛煉的正確認識。②加強功能鍛煉監督和引導:責任醫護人員每日定時對患者功能鍛煉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并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指導[6]。鼓勵患者之間開展交流,并相互監督。對于個別功能鍛煉執行效果較差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功能鍛煉。③心理幫助:骨折患者因懼怕手術和擔心術后功能恢復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情感幫助,避免患者焦慮情緒加重,影響治療。護理人員在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時,還要給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和關心,鼓勵患者常與人溝通,抒發內心情緒,而且,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維護患者的自尊心,用溫馨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為患者解決困難,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④積極開展親情照護[7]:向患者家屬講解親情照護和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不僅使患者家屬能耐心、細致對患者進行護理,而且還要理解和關心患者,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包容,并積極進行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通過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會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結合部分患者家屬工作、學習等實際情況,指導患者家屬進行輪流照護、夜間探視等。并對患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干預能力。⑤患者入院時及時地評估患者有無便秘情況,如有需要給予護理。同時給患者介紹關于便秘的危害,以及便秘的預防方法(包括飲食以及排便習慣)。⑥其他措施“對醫護人員開展定期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細化功能鍛煉流程,明確評價指標;給予必要的心理干預以及輔助措施(比如鎮痛)[8]。
1.4 觀察指標
記錄活動前后兩組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情況。本研究將功能鍛煉缺失率界定為有計劃并且執行、有計劃但未執行,或功能鍛煉未按計劃執行。功能鍛煉缺失率=(計劃并且執行例數+有計劃未執行例數+未按計劃執行例數)/總例數×100%。使用功能鍛煉健康知識問卷和滿意度問卷[9],掌握患者功能鍛煉知識掌握情況及滿意程度,健康知識和滿意度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功能鍛煉缺失率改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功能鍛煉缺失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和滿意度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和滿意度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功能鍛煉作為骨科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內容,功能鍛煉執行質量直接關系患者康復效果[10]。但是,受制于患者專業醫療知識不足、醫療資源有限等多種原因,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11-12]。功能鍛煉缺失率高,意味著很多患者在術后沒有嚴格按照鍛煉方案進行康復,不僅延緩了康復時間,而且還加大了患者醫療成本,并且容易誘發醫患糾紛[13]。因此,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品管圈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質量管理手段,最早運用于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隨后逐步運用到社會多個領域[14]。較之傳統的質量控制措施,品管圈活動通過自愿參與的方式,有效地集中了相近工作或彼此相關的人員,并且利用頭腦風暴,能夠更為客觀、全面地認識質量控制現狀,分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在醫院工作中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15-16]。
通過品管圈這一方式的運用,對骨折患者的功能鍛煉缺失原因進行統計,并對患者進行制訂整體性的護理策略,這也為不能進行連續性活動的患者恢復提供了更加方便的護理模式,使患者的護理方式更加的系統化、規范化,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17]。品管圈活動不僅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品管圈活動作為一個整體,強調全員參與、各司其職、共同協作的作用,著重于預防問題的發生,對改善護理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18-19]。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護理人員對品管圈知識得到熟練的掌握運用,業務知識與技能的不斷提高,使組內成員的個人價值得到體現,增加患者的自信與積極性。
我院骨科針對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的問題,近年來積極開展品管圈活動。2015年1月以來,進行了新一輪品管圈活動,并取得了較好效果。從本組資料來看,觀察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為16.67%。相當于品管圈活動實施前的1/4。上述結果證實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研究結論與崔亞萍等[20]的結論是一致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差被認為是造成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63.8±15.7)分和滿意度評分(71.5±13.4)分明顯低于觀察組的(84.2±14.3)分和(90.6±15.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對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結果則表明品管圈活動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較對照組高出了20余分(P < 0.05)。研究結果與昌子艷等[21]的結論是相符的。由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骨科術后患者的滿意率普遍較低,這容易加重醫患關系緊張。本研究結果則表明品管圈活動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利于和諧醫院的建設。品管圈活動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改善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狀況,可能與品管圈活動進一步強化了術后功能鍛煉干預的針對性,能夠讓各類干預措施結合患者實際,提高了干預的合理性和規范性[22-23]。同時,品管圈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鍛煉的監督,強化了鍛煉計劃的執行。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可以顯著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改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狀況,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淑平.品管圈活動降低骨科手術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效果分析[C]//第三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暨第三屆護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536-538.
[2] Zou JL,Deng M,He F,et al.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quality control circle”?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in inpatient ward [J].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Research,2013,13(6):478-480.
[3] Yang W,Lu J,Weng J,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4] 王禮莎,王禮嬌.基于品管圈活動的骨科護理帶教質量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6):66-67.
[5] 黃月霞.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7):151-152.
[6] 蔡學聯,鄭芝芬,唐曉英,等.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1, 11(12):59-61.
[7] 包健星,沈亞,顧紅偉,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與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6):118-119.
[8] 梁銘會,劉庭芳,董四平,等.品管圈在醫療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2):37-39.
[9] 真啟云,王輝,費文勇,等.品管圈活動提高肩關節鏡術后患者康復功能鍛煉達標率[J].護理學雜志,2015,30(18):85-87.
[10] 李迎霞,章涇萍,鮑娟,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5):2084-2086.
[11] 陳雪,王欽.品管圈在骨科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完成率中的應用[J].新疆中醫藥,2015,33(3):52-53.
[12] 梁曉燕,趙彥,白甜,等.品管圈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36(4):761-762.
[13] 黃菲菲,闕纖灃.提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品管圈實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4):122-124.
[14] 甘玉云,王永榮,江尚燕,等.品管工具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鍛煉方法掌握率中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5):48-51.
[15] 李芳,姜麗,趙萍,等.品管圈活動在脊柱手術患者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 37(8):1073-1075.
[16] 辛彩虹.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髖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7):131-132.
[17] 張幸盈.延續護理和品管圈活動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4):525-527.
[18] 姜玉.品管圈活動在減少多發肋骨骨折患者意外情況發生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6(5):390-392.
[19] Patrick JB,Jordan G,Courtney M,et al. Bilateral idiopath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 case report with an emphasis 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maging, and treatment [J]. Journal of chiropractic medicine,2014,13(3):196-202.
[20] 崔亞萍.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手外傷術后患者功能康復執行率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6,22(6):101-102.
[21] 昌子艷,賈思鋒,劉君,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2):20-22.
[22] 朱小舟,林燕,陳賢慧,等.“品管圈”活動在骨科無痛病房工作模式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0):1748-1749.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1
20xx年,醫院開展了“醫療質量提升年”,“溫馨服務年”活動,護理部開展了“五常法管理”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活動,我科全體護理人員在醫院領導和護理部的領導下,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進一步強化“三好一滿意”活動,較好的完成了院領導布置的各項護理工作,基本完成了20xx年護理計劃,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確保醫療安全,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分工明確,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查對制度: (1)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危重病人重點交接,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1、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成立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每月 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記錄、總結,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接受每月護理部、感控科質量檢查小組的不定期檢查,重視檢查結果。 3、根據科室制定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每月工作小結,根據出現的共性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以利于總結經驗,便于次月更好開展工作。 4、每月召開科室護士會議,傳達護理部會議精神,按要求進行學習,按時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 5、護士長深人病房,跟班檢查,對一系列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分析會,針對護理缺陷、差錯,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實,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6、加強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特殊病人的管理。 三、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 2、繼續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測評)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100%,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月科室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征求病人意見,對病人提出的要求給予最大程度的滿足。 4、對新分配的護士進行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教育及護理基礎知識、專科知識、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四、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每月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三基三嚴業務培訓和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并組織理論考試,培訓率達100%。 2、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培訓,并鼓勵年輕護士自學,一年來,年輕護士全部參加了成教考試,以提高專業知識。 3、科室每周晨間提問2次,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骨科知識。 4、“5.12國際護士節”舉行了護理理論和技術操作比賽,我科參加比賽的三名護士全部獲獎,取得了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5、11月下旬,護理部對全院護士進行了穿脫隔離衣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全科護士經過平時認真主動的練習,考核時動作利落規范,操作熟練,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得到了監考老師的好評。 6、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7、每月護理業務查房,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探討,以達到提高業務素質的目的。 五、加強了科室院內感染管理,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2
20xx年,骨科門診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加強護理服務、護理管理及感染管理為抓手,以“一提高、雙強化及三優化”為主要途徑,即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強化護理質量及專業培訓,優化專業素質、服務態度及服務流程,達到全年醫護零意外及病人滿意率達到95%以上的工作目標。
一、加強護理服務建設
(一)優化服務理念
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及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注重收集護理服務需求信息,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經常聽取醫生的意見,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對護士工作給予激勵,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從思想上行動上作到真正的主動服務。把“用心服務,創造感動”的服務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二)優化服務措施
1.以三好一滿意為抓手,為方便患者就醫,要求護理人員提前十五分鐘上崗,方便了患者就醫,縮短了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2.認真做好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導護士及時協調和妥善處理特況。
3.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對有需要幫助的病人,想方設法提供方便,堅決做到零投訴。
4.認真做好門診的室內、外環境衛生,積極為患者營造干凈、舒適的就診環境。
5.為患者提供親情服務,加強與病人溝通,對于有特殊要求的病人,要盡力滿足特殊需求;對于因不可抗拒力原因錯過預約時間的病人,提供綠色通道,務求讓每一名病人都能感受到骨科門診優質的護理服務。
二、加強護理管理建設
(一)護理人力資源管理
1.建立緊急護理人力資源調配制度,加強對休假、輪休人員管理,試行輪休備班模式,即輪休人員肩負勤務備班職責,可作為補充醫護力量應付突況。
2.落實護理人員在職繼續教育培訓和考評,鼓勵在崗人員進修,保障在職進修人員學習時間,不斷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水平。
3.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輪轉護士及新入科護士等,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二)護理質量管理
1.依據院部體系文件與《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等規范護理行為,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患者與醫護人員滿意度高。護理人員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目標和內涵,掌握率達到100%。
2.有危重患者護理常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護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記錄規范。
3.執行查對制度,能遵照醫囑正確提供護理服務,及時觀察、了解患者反應。
4.保障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的有效使用。護理人員按照使用制度與操作規程熟練使用輸液泵、注射泵、監護儀、心電圖機、吸引器等常用儀器和搶救設備。對使用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有處理預案及措施。
(三)護理安全管理
1.確立查對制度,識別患者身份。在診療活動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患者姓名、病人號兩項核對患者身份,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診療、操作。
2.對于顧客臨床護理常見突況及并發癥,要制定護理操作及處理規范,以制度保障安全,杜絕醫療事故。
3.主動報告護理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信息的制度,改進措施到位。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掌握率達到100%。
(四)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1.加強專科建設,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定期組織專科理論、操作考核,提高護士處理問題能力。
2.鼓勵及帶領護士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掌握醫護領域前沿信息,學習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
3.配合護理部,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斷自我增值,從而整體提高骨科整體業務水平。
三、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建設
(一)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診療活動中嚴格遵循手衛生相關要求,手衛生正確率達100%,手衛生依從性≥95%,洗手正確率≥90%。
(二)凡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必須戴手套。醫護人員對職業防護和職業暴露處置掌握率達到100%。
(三)組織全科護士學習《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和《艾滋病防護條例》,制定職業暴露報告制度、職業暴露防范措施及職業暴露后具體的處理措施和程序。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3
一、深化核心制度,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1、核心制度貫徹護士工作的每一項,只有把核心制度融會貫通,在臨床中才會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尤其科室年輕護士較多,且在今年的護理管理中,實行能級管理,我科零級、一級、二級護士較多,故對二級以下年輕護士重點培訓核心制度,定期組織學習,晨會提問,防患于未然。
2、核心制度的落實
(1)主班與治療班每一天下午對病房醫囑進行大核對,小夜班與兩頭班或大夜班核對第二日靜滴液體,每周護士長周一、周五核對醫囑并檢查病歷的書寫問題。
(2)規范診療本、長期及臨時輸液卡格式,字跡清晰,色彩一致。
(3)每一天嚴格交接班,尤其對絕對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做好皮膚管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今年的護理工作中,全年無壓瘡、墜床、導管脫落,有2例輸血反應,2例輸液反應,1例過敏反應,均健康出院。
3、分管病歷的職責護士不定期檢查護理文件的書寫狀況,建立溫馨留言本,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留言,督促年輕護士成長,護士長每周不定時檢查,保障病歷的準確性。
4、按照醫院規定,科室病歷在病人出院后3天送至病案室,由于骨科醫生忙于手術,建立出院病人登記本,督促、監督、檢查病歷的時效性。
5、對科室實習的護生嚴格帶教,嚴格落實核心制度,在每月一輪的實習中,凡進入我科實習的護生,均學制度,不定期提問,出科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最后做好放手不放眼的帶教模式。
二、改革工作模式,提高護士用心性
1、在護理部領導的號召及帶領下,我科在20XX年初實行職責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根據白天職責護士的人數進行病房分管,即1名職責護士分管8-12個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做好8小時在崗,24小時照顧的連續護理。
2、我科醫生每一天早晨查完房后便需到手術室做手術,與病人接觸時間較短,溝通較少,而職責護士每一天與病人接觸,對病人病情變化、藥物反應、治療以及病人的心理變化了解最清楚,為了更好的促進病人康復,增加病床周轉,提高病床使用率,在職責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實行了醫護一體化醫護合作模式,即在查房、病歷討論、全院會診、業務學習中時刻與醫生一齊查房、一齊學習,使病人得到更加高質高效的治療,提高了醫護及患者滿意度。
3、改革排班模式,實行職責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后,將職責護士分管病房納入排班中,運用英文的Day(D)和Night(N)進行排班的整改,讓大家明白每一天分管病房的狀況,從而更好的護理病人。
4、運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目前科室開展品管圈兩項,都在進行中,一項是“提高術后傷口引流量準確率”,一項是“提高骨科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效果”的品管圈。透過開展品管圈,賦予圈長、圈員必須的權利,鼓勵大家勇于創新,勇于探索,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轉變培訓方式,深化繼續教育,提升整體素質
1、業務學習形式為了提高科室護士科研潛力,在20xx年12月的護理科務會上,讓各位護理姐妹翻閱核心期刊論著,打印為電子版并做成幻燈,在學習之前會遇到很多科研問題,20XX年每月的業務學習中一一解答,目前科室人員基本了解科研論文的格式并主動提問科研意向。
2、護理操作在以往的工作中忽略了操作的重要性,每次考核中總是存在很多問題,從20XX年9月開始,科室在每周三下午14:00組織操作演示,尤其對2級以下護士及實習學生,規范大家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學習中不斷進步。
3、理論學習晨會時間共同學習理論知識,涵蓋月重點掌握資料,醫院發展時勢動態,核心制度等,且在今年醫院組織的多次理論考試及院區組織的核心制度考試中,我科護士考試合格率100%。
4、繼續教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醫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需要大家不斷繼續學習,才能夠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改革學分制后,年初為科室護理姐妹制定目標,大家利用自己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且在護理部領導及院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被醫院安排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進修學習,透過三個月的學習使我開拓了視野,改變了護理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業務潛力,得到了良好的啟發。
5、護理科研透過改變培訓模式,使各位護理人員對科研有了必須的了解及認識,目前科室已有1-2名護士有意向往科研方向發展,故在明年的護理工作中,我科的科研潛力及科研數量就應會有所增長,爭取在明年的工作中帶領大家發表文章,完成立項工作。
四、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1、在醫院領導及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在年初成功申報了“衛生廳青年禮貌號”,這離不開科室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自從開展建立“青年禮貌號”活動以來,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創新服務方法,改善服務環境、帶給便民服務。圍繞“以病人為中心”,構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幫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難,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2、今年的病人中以四肢外傷、椎體疾病景骨質疏松疾病為首,對疼痛及臥床皮膚管理尤為棘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做好臥床患者的各項護理,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康復效果,為病人帶給舒適環境,在今年的截癱患者護理中,我科成功治愈一例院外截癱壓瘡一月的'患者,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好評,目前科室截癱患者無一人發生臥床并發癥。
五、科室明年工作計劃
1、組建科研團隊,完成科研立項,撰寫科研論文;
2、期望能夠選派或安排科室護理人員出去進修學習;
3、繼續做好品管圈工作,將此管理方法持之以恒運用的骨科病房的管理中,提升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安全。
4、做好能級護理工作量的分配及培訓工作
5、量化績效考核,做到多得多勞。
述職報告應認真總結出限定時期的工作特點,抓精華,找典型,以這段時期工作中突出而富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反映一般,抓住主要矛盾,寫出這一段工作的特色,才會確實具有指導意義。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骨科副護士長個人工作述職報告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骨科副護士長述職報告1尊敬的領導:
光陰似箭!一轉眼,從我加入本院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護士,工作已有15年了。今年9月,我被任命為骨科護士長。在過去半年里,在院領導、科主任的正確領導下,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和主動用心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在踏實地學習與醫療護理工作中,在獲得病員廣泛好評的同時,也得到各級領導、護士長的認可。順利完成了20____年的工作任務。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質方面: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透過報紙、雜志、書籍用心學習政治理論。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用心主動地學習婦產科護理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服從命令,聽眾指揮,規范操作。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醫德規范,用心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
二、專業知識、工作潛力方面:
從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識到了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透過將近半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更深層次地認識到了一個副護士長的職責。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用心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
在醫療文書的書寫過程中做到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楚。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要求,規范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等。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每次走進病房,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產婦,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狀況、建立信心。為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經常組織、參加理論及操作考試。
三、學習、生活方面:
十分喜歡馬云的一句話,他說:“一個人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工作越來越多年,經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此刻發現,抵抗委屈的潛力也越來越強了。以前覺得委屈的事,此刻看來,都算不上了。憑著成為一名國優國標白衣天使的目標和對知識的強烈追求,我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勤奮好學,基本上掌握了婦產科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除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同時,在生活上堅持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為人熱情大方,誠實守信,樂于助人,能與同事和睦相處,用心參加各項活動,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閱歷。
四、今后目標:
當副護士長的半年時間很短,也不敢說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績。這半年,我只是在努力的適應,認真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也意識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對科室里的護理工作計劃不夠全面,處理一些護患事件時的溝通潛力還有欠缺。我也明白,自己距離一名優秀的護士長還很遙遠。護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又是一項崇高而神圣的事業。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努力在科室護理隊伍中,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1、扎實抓好理論學習,持續政治上的堅定性。
2、在院領導、科主任、護士長的關心和指導下,順利完成醫療護理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
3、以科室為家,工作用心主動,對待病員熱情、耐心,滿足病人的需求。
在過去的半年中,我感謝院領導給予我的指導和關心,感謝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謝你們的善待,感謝和你們有這樣相逢相知相處的緣分,感謝你們的善良和完美,感謝你們讓我生活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期望來年,我們仍然能夠榮辱與共,共同感覺感受生命和生活的完美秀麗,共同去創造一個更加燦爛的未來!
骨科副護士長述職報告2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你們好!
在過去一年里,在院領導、科主任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下,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和主動用心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在踏實地學習與醫療護理工作中,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感謝院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與肯定。現將我在20____年的工作向大家做一個匯報:
一、思想道德方面
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用心主動地學習婦產科護理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服從命令,聽眾指揮,規范操作。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醫德規范,用心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
二、專業知識、工作潛力方面
從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識到了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透過將近幾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更深層次地認識到了一個護士長的職責。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用心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
1、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
2、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能夠做到換位思考。
3、在醫療文書的書寫過程中做到認真負責,態度端正。
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要求,規范書寫護理記錄單,危重護理記錄單等。
護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但又要求細心、耐心的工作。因此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每次走進病房,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鼓勵產婦,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產程經過,建立信心。堅持每日督查護理、助產工作落實狀況,為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組織兩次業務學習,一次業務查房,為了了解病人對護理工作是否滿意,每月組織一次公休座談。
三、在學習和生活方面
我將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除專業知識的學習外,我還要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在生活上持以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在工作中,嚴于律己,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團結互助,使科室同志高高興興的來上班,開開心心的回家去。
20__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經歷了很多,有快樂、有傷悲、有遺憾等等。一年中,在我和主任共同努力及全科人員用心配合下,基本完成醫院下達的任務。我們共理解入院病人3059人。其中平產1708例、手術1188例、婦科手術19例,全年科室總收入約三百余萬元。當然今年的收入與去年相比是有所下滑的,在平時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我們也在努力的查找不足,力爭在短時間內有所改善。
今后的目標:如果我有幸在20____年繼續得到大家的信任,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工作,努力在科室護理隊伍中: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最后,我再次感謝院領導給予我工作和生活中的關心,感謝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善待。
骨科副護士長述職報告3尊敬的領導:
時光流逝,去年的三甲復審、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建設還歷歷在目,轉眼20____年也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感謝醫院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與肯定,感謝科室各位醫生和護理姐妹們的團結協作及信任。
回顧20____年年初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將近年底,卻稍感遺憾,工作中因為大家的繁忙及我的疏忽致使在科研工作中沒有完成工作,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中能夠繼續努力,主要從創建青年文明號,改變培訓方式,改革責任制整體護理及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等多方面基本完成了各項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深化核心制度,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1、核心制度貫徹護士工作的每一項,只有把核心制度融會貫通,在臨床中才會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尤其科室年輕護士較多,且在今年的護理管理中,實行能級管理,我科零級、一級、二級護士較多,故對二級以下年輕護士重點培訓核心制度,定期組織學習,晨會提問,防患于未然。
2、核心制度的落實
(1)主班與治療班每天下午對病房醫囑進行大核對,小夜班與兩頭班或大夜班核對第二日靜滴液體,每周護士長周一、周五核對醫囑并檢查病歷的書寫問題。
(2)規范診療本、長期及臨時輸液卡格式,字跡清晰,顏色一致。
(3)每天嚴格交接班,尤其對絕對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做好皮膚管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今年的護理工作中,全年無壓瘡、墜床、導管脫落,有2例輸血反應,2例輸液反應,1例過敏反應,均健康出院。
3、分管病歷的責任護士不定期檢查護理文件的書寫情況,建立溫馨留言本,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留言,督促年輕護士成長,護士長每周不定時檢查,保障病歷的準確性。
4、按照醫院規定,科室病歷在病人出院后3天送至病案室,由于骨科醫生忙于手術,建立出院病人登記本,督促、監督、檢查病歷的時效性。
5、對科室實習的護生嚴格帶教,嚴格落實核心制度,在每月一輪的實習中,凡進入我科實習的護生,均學制度,不定期提問,出科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最后做好放手不放眼的帶教模式。
二、改革工作模式,提高護士積極性
1、在護理部領導的號召及帶領下,我科在20____年初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根據白天責任護士的人數進行病房分管,即1名責任護士分管8-12個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做好8小時在崗,24小時照顧的連續護理。
2、我科醫生每天早晨查完房后便需到手術室做手術,與病人接觸時間較短,溝通較少,而責任護士每天與病人接觸,對病人病情變化、藥物反應、治療以及病人的心理變化了解最清楚,為了更好的促進病人康復,增加病床周轉,提高病床使用率,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實行了醫護一體化醫護合作模式,即在查房、病歷討論、全院會診、業務學習中時刻與醫生一起查房、一起學習,使病人得到更加高質高效的治療,提高了醫護及患者滿意度。
3、改革排班模式,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后,將責任護士分管病房納入排班中,運用英文的Day(D)和Night(N)進行排班的整改,讓大家知道每天分管病房的情況,從而更好的護理病人。
4、運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目前科室開展品管圈兩項,都在進行中,一項是提高術后傷口引流量準確率,一項是提高骨科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效果的品管圈。
通過開展品管圈,賦予圈長、圈員一定的權利,鼓勵大家勇于創新,勇于探索,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轉變培訓方式,深化繼續教育,提升整體素質
1、業務學習形式為了提高科室護士科研能力,在20____年12月的護理科務會上,讓各位護理姐妹翻閱核心期刊論著,打印為電子版并做成幻燈,在學習之前會遇到很多科研問題,20____年每月的業務學習中一一解答,目前科室人員基本了解科研論文的格式并主動提問科研意向。
2、護理操作在以往的工作中忽略了操作的重要性,每次考核中總是存在很多問題,從20____年9月開始,科室在每周三下午14:00組織操作演示,尤其對2級以下護士及實習學生,規范大家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學習中不斷進步。
3、理論學習晨會時間共同學習理論知識,涵蓋月重點掌握內容,醫院發展時勢動態,核心制度等,且在今年醫院組織的多次理論考試及院區組織的核心制度考試中,我科護士考試合格率100%。
4、繼續教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醫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需要大家不斷繼續學習,才能夠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改革學分制后,年初為科室護理姐妹制定目標,大家利用自己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且在護理部領導及院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被醫院安排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進修學習,通過三個月的學習使我開拓了視野,改變了護理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業務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啟發。
5、護理科研通過改變培訓模式,使各位護理人員對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認識,目前科室已有1-2名護士有意向往科研方向發展,故在明年的護理工作中,我科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數量應該會有所增長,爭取在明年的工作中帶領大家發表文章,完成立項工作。
四、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1、在醫院領導及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在年初成功申報了衛生廳青年文明號,這離不開科室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自從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以來,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創新服務方法,改善服務環境、提供便民服務。
圍繞以病人為中心,形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幫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難,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2、今年的病人中以四肢外傷、椎體疾病及骨質疏松疾病為首,對疼痛及臥床皮膚管理尤為棘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做好臥床患者的各項護理,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康復效果,為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在今年的截癱患者護理中,我科成功治愈一例院外截癱壓瘡一月的患者,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好評,目前科室截癱患者無一人發生臥床并發癥。
五、科室明年工作計劃
1、組建科研團隊,完成科研立項,撰寫科研論文;
2、希望能夠選派或安排科室護理人員出去進修學習;
3、繼續做好品管圈工作,將此管理方法持之以恒運用的骨科病房的管理中,提升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安全。
4、做好能級護理工作量的分配及培訓工作
5、量化績效考核,做到多得多勞。
6、強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對病人康復鍛煉工作做到親力親為。
骨科副護士長述職報告4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作為一名醫院護士長,我學踐科學發展觀,用發展觀指導工作,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努力在管理與服務上下功夫、加強安全護理,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為病兒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提高病人滿意度,避免護理糾紛。定期與不定期護理質量檢查,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本人搜集整理一年來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與好評,現將護士長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1、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發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實例組織討論學習借鑒,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護理差錯因素新情況、新特點,從中吸取教訓,使安全警鐘常鳴。
3.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員,同時組織護士認真學習新頒布的gt及gt的相關條款,以強化護士良好的職業認同感,責任心和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
4、加強重點病兒的管理,如危重患兒,把危重患兒做為科晨會及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對病人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做出評估,達成共識,引起各班的重視。
6、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實習護士、輪轉護士及新入科護士等,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使學生明確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督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
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
重視現階段護理文書存在問題,規范護理文件記錄,認真執行護理記錄中“十字原則,即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避免不規范的書寫,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既要體現綜合護理問題記錄,又要體現專科癥狀的特殊性,使護理文件標準化和規范化。
9、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二、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
1、辦公班護士真誠接待新入院病兒,把病兒送到床前,主動向病兒家屬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責任護士每天與患兒家屬溝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兒的病情轉歸、生活需求、用藥后的效果及反應等,護患溝通能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3、認真執行臨床處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兒家屬的知情權,解除患兒家屬的顧慮。
4、每月召開工休座談會,發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對服務質量高的護士給予表揚鼓勵,對服務質量差的護士給予批評教育。
三、定期與不定期護理質量檢查,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充分發揮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的作用,每周進行質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2、每月對質控小組、護士長質量檢查、護理部質量檢查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四、嚴格落實三基三嚴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1、對各級護理人員按三基三嚴培訓計劃進行培訓,每月組織理論考試和技術操作考核。
2、護理查房時提問護士,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
3、利用科晨會提問醫院護理核心制度,使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并認真落實。
五、其他
1、配合醫院的整體工作,認真完成各項指令性工作任務。
2、配合信息中心做好護士站網絡啟運前后培訓及協調工作。
今后,我們將力爭邁上一個新臺階,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樹個人形象,樹科室形象,樹醫院品牌,從自身做起,高標準、嚴要求,樹立“院興我榮,院衰我恥”思想,轉變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有醫院、護理部正確領導,更有全科護理人員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完成各項工作,使患兒及家長真正放心滿意。
骨科副護士長述職報告5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你們好!
在過去的一年里,本人能夠踏實工作,銳意進取,認真鉆研工作方法,總結工作經驗,立足本職崗位,帶領全科室所有護理人員,主動參加單位建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說句實話,護士長這一職位帶給我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首先是因為我感覺作為一項工作的帶頭人,必須擁有過硬的本領,才能服眾;第二是因為我感到自己在如何帶領所有護理人員建強建好科室的方法點子還不夠多。有句話說的好“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在院領導及護理部領導的幫助下化壓力為動力,一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回報組織對我的信任。下面,我就將本人今年以來的履職情況做如下表述,懇請大家對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一、主要工作
(一)根據科室現有的護理人員數量進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將各班包括護士長的崗位責任制和每周、每月工作重點,匯總成表,標示明確,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執行,并進行不定期考核,做到獎罰分明,公平對待;
(二)對科室的基本公共工程在現有條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調整和完善。對搶救藥品和器材及無菌物品作了補充,進行規范化管理;
(三)針對我科的特點和現有條件對病房管理作出了合理的改進和規范;對環境衛生實行包干區責任制,落實到工友個人;
(四)不斷深化安全管理,強化安全認識,做好安全護理工作,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更是所有成績取得的前提。因此,做好安全護理不僅能保障護患雙方的安全,而且也能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為此要求每位在崗人員必須掌握病情,尊重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變化,重視心理護理和精神關懷,密切巡視病房,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制度,同時對病室的各種設施、物品及家屬要加強安全管理。
(五)了解護理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強化三基本訓練,學習新業務、新知識、新技術,努力提高每一位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使其跟上時展的需要,我在科內每月至少一次個案護理查房、加強科室業務學習,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科內、院內業務學習及三基理論考試和操作訓練;第七,加強護患溝通,定期組織召開工休座談會,聽取患者及家屬的建議以便護理工作的開展和改進,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六)護士長是科室的理財人,應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杜絕浪費;我要求全體醫護、工勤人員,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開始,從我做起,嚴格控制科室支出,對一切浪費的現象,及時提出批評,必要時輔以經濟處罰,雖然這樣或許會得罪一些人,但是我知道,加強經濟核算,降低醫療護理成本,講究經濟效益與醫療護理效果,,都是護士長必須做到的。
(七)我知道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只有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使自己適應這競爭、改革的大潮,在工作至之余,我注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同時對黨的先進理論也是認真學習,深入領悟,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好的特點
(一)責任心強,一心撲在工作上。自擔任護士長一職以來,我就沒完整休過一個周末,沒多請一次假。遲到、早退等現象更是沒有發生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科里,時刻保持與同事和病人的緊密聯系,及時掌握科室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二)思維靈活,為單位建設出謀劃策。護士長這一崗位,既是管理者,又是基層建設者,怎樣能發揮好它的作用是我們每個護士長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今年以來,本人在科室發展中,主動協調、勤于動腦,將好的想法匯報上級,將上級的思想落實到實際當中去,起到了較好的紐帶作用。
(三)工作標準高,樹牢爭第一的思想。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好。即使現在不是最好,我們也要前進在向第一進發的路上。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堅持要干就要干的最好的工作理念,嚴格把握工作標準,為科室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嚴格管理,關心部署。我堅持嚴在格內,管在理中的管理理念,把握管理的尺度。同時,在生活方面,對部署的關懷細致到位,使每位員工都能感受到科室的溫暖。
三、存在問題
(一)個別護士的專業素質還不高,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個人平時對她們的傳幫帶不夠,業務標準要求低。
(二)整體護理的水平還不高,護理書寫方面有差距。
(三)病房管理方面尚不能盡如人意,個別病房有時存在秩序不規范、衛生部到位等現象。
(四)在凝心聚氣方面做的工作還不夠深入,怎樣將全科室的護理人員的思想全都統一到單位的建設上來,是我下步主要應該思考的問題。
四、下步打算
(一)繼續學習專業素質,明年爭取在專業素質方面有個質的飛躍,以自身的素質帶動部署,提高全科室的護理水平。
(二)在管理的知識和技能上要有更多的進步。這一點還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達到。我要抱著為單位負責,為自己負責的態度,主動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領導學,學習先進的方法和理論。
(三)主動參加科研活動,加深對護理事業的研究。爭取在方面再有建樹。
[關鍵詞] 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7-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ward nursing team on nurse satisfa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3 nurses in a ward of a tertiary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for one year, by using their ow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s control. The contents included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professional values, creating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people-oriented system science management, advoca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urse satisfaction was evaluat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nurs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improved in the six dimensions including scheduling, workload, working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identity,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income(P
[Key words] Ward; Nursing team; Cultural construction; Satisfaction
F隊文化是團隊成員在長期相互協作完成任務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工作方式、行為準則的一種集合體[1]。以病區為單位組建的護理團隊符合團隊的基本特征[2],護理團隊文化是團隊文化在護理團隊中的具體表現,具有內在的導向、凝聚、激勵、親和及制約作用,其核心是共同價值觀[3]。護理團隊是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部分,研究表明,其合作狀況與護士滿意度呈正相關[4]。護士滿意度可影響工作質量,甚至影響護理專業的發展及醫療服務體系功能的正常發揮[5],對改變患者結局起重要作用[6],同時也影響患者滿意度,因此,應采取措施提升護士滿意度,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7]。目前國內關于護理團隊文化的研究較少,探討建設符合病區實際的護理團隊文化,已成為目前護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內容。本文重點研究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對護士滿意度的影響,以期為護理管理者提供理論依據,為文化建設提供借鑒。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太原市某三級醫院某病區的全部在崗護士23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注冊護士;干預期間離崗天數15 d者。排除標準:進修護士;干預期間離崗天數15 d及以上者。23例護士一般資料情況見表1。
1.2 干預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對照,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對該病區進行內容為團隊文化建設的干預。在閱讀文獻及相關專家討論基礎上,結合麥肯錫7S模型,制定該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2.1 樹立共同職業價值觀 由護士長負責,全體護理人員參與,共同分析工作現狀,歸納病區價值觀:工作第一,保持熱情。采用暗示法,將病區價值觀貫穿到標語、口號中,有意識地暗示個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采用正面灌輸法,護士長通過積極的示范將價值觀傳達于護士,以此樹立起良好工作作風,認真嚴謹地對待每項工作。倡導以熱情的心態面對工作,將護理當做事業,在工作中建立主人翁意識,人人甘于奉獻。
1.2.2 營造和諧氛圍 秉承理念:遇到問題,我不會,同事會,同事不會,領導會。將理念轉化為行為,全體人員踐行。同事互相關心,團結互助;開展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醫護互相尊重,構建醫護協同小組,設置共同目標,溝通內容一致性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將護理員、衛生員作為病區內部人員對待,加強全員凝聚力。注重環境布置,尤其是護理站、值班室,提供溫馨舒適的工作休息環境。
1.2.3 以人為本,系統科學管理 以患者需求為中心,根據性格及層級搭配排班,老護士起榜樣作用,以點帶面,加強團隊每位成員自律性。彈性排班,排班前征求意見,特殊事情提前告知,緊急情況適時調整,盡最大可能滿足護士需要。責護分組,采取組內包干模式,工作量上新老護士自動轉換,老護士負責工作量相對多的病房,從而達到工作量的平衡。
1.2.4 倡導上下合作伙伴關系 建立多渠道上下交流平臺。微信群組隨時交流,傾聽意見;成立“精英”團隊,五人組成核心小組,發揮多人思維,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問題、做好工作,建立核心凝聚力;每月開展病區座談會;每半年進行一輪個人訪談,更深入地了解護士最真實的想法,發現個人長處。護士長與護士一同在病房工作,出現問題,首先讓護士分析自身原因,寫出改進方法,下班后單獨交流,在肯定部分工作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所在,給予支持幫助,及時糾正。
1.2.5 注重專科化職業發展 病區全員牽頭護理部一項專項質量管理工作,踏實做專科,從專科上發展。同時不同專長護士分類分層管理,分別承擔本病區品管圈組成員、靜療員、信息員、傷口護士、壓瘡護士、總帶教、管理專員。不同發展方向連續性地安排不同內容的培訓、專題講座、學術活動等,將培訓等在排班本上“排班”,盡量用上班時間安排,若時間沖突積極協調解決,保證按時參加。
支持職稱晉升、職業發展,注重平時準備。晉升考試前盡量不分配額外任務,保證學習時間,不斷給予鼓勵;鼓勵學術科研、論文寫作。電腦設置學術活動投稿版塊,組織護士積極投稿,選中的文章支持參會,提供科研交流機會。
1.3 效果評價
根據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的查閱,自行設計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在預調查及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修改。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護齡、職稱;滿意度問卷包括溝通合作、排班、工作量、工作環境、職業認同、職業安全感、收入7個維度,14個項目。各項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記分(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一般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卷重測信度為0.89,內容效度為0.92。
分別于文化建設前后病區現場進行匿名問卷調查,統一指導語,集中發放問卷,填寫完后當場收回。干預前發放問卷23份,回收有效問卷21份,有效回收率91.3%;干預后發放問卷23份,回收有效問卷23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及構成比描述。經正態性檢驗,各項目滿意度得分均不符合正態分布,故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四分位間距)進行描述,干預前后滿意度得分對比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
2 結果
護士滿意度在排班、工作量、工作環境、職業認同、職業安全感、收入6個維度方面均提升(P
3 討論
3.1 文化建設對溝通合作滿意度的影響
Nordin SM等[8]指出,溝通是實現良好團隊效率和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如表2所示,同事互幫互助滿意度提升,有困難時同事能積極地給予援助,面對問題,同事間有效溝通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效溝通方面的滿意度沒有提高。提示管理者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應重視同事間問題的解決,特別是在發生分歧時要努力尋找共同點,爭取;護士長采用多種溝通途徑收集意見及科學的處理問題方法,讓護士表達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使其真正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產生更積極的情感[9],護士出現問題均愿意主動找護士長溝通解決。
張紹果等[10]的護士滿意度現況調查表明,團結合作維度中,醫生對護士的尊重及護理工作的重視兩項滿意度最低。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可以提高護士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醫護合作的滿意度,培育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提升服務品質,促進患者的康復[11]。該病區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的開展,重視護士的地位,營造醫護合作的工作氛圍,增加二者交流,使護理人員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極大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堅定了團隊精神,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2 文化建設提高排班、工作量、工作環境滿意度
陳璐等[12]研究表明,排班能否做到護士能力搭配、性格搭配、滿足護士的個人意愿等可影響護士滿意度,應根據患者需要,遵循彈性、人性化原則。由護理部工作量統計可知,該病區干預期間的工作量無特殊變化,而通過工作量的合理分配,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護士對工作量的滿意度。改善工作環境有助于護士舒心工作。護理人員是團隊的主體,只有在需求和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其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3.3 文化建設提高職業認同感
以熱情的心態面對工作,注重職業精神的培養,增加了職業認同感;每人都有專長,在專業上發揮潛能,一是獲得專業成就感,提高工作積極性,提升自我效能感,護理管理者對護士進行自我效能培養,實施針對性措施,開展相關教育,能有效提高護士滿意度[13],二是加大了自身素質與工作能力的匹配,側面減輕工作壓力;鼓勵并提供學習、晉升機會,護士態度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提高自我價值及自尊感;重視培養護士的科研能力,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可以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及繼續從業意愿。研究表明,分類分層崗位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管理水平及效率,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和醫患雙方滿意度[14-19]。以上舉措,將護理人員個人目標與病區利益相結合,從內心激發工作動力,積極的護理組織文化,可以提高護士的工作投入水平[20];與病區的大目標相結合,增加對團隊的認同感,提升了團隊凝聚力。
3.4 文化建設提高職業安全感及收入滿意度
調查研究顯示,護士對薪酬滿意度低[10],護士的職業安全感受工作氛圍和人際關系的影響[21]。表2結果顯示職業安全感及收入的滿意度提升。干預期間,醫院及病區未增加特殊安保措施,且該病區護士的薪酬未較前提高。因此,即使文化建設中尚無針對職業安全及收入所采取的實際性措施,隨著多項滿意度的提升,文化建設也在此兩項滿意度的提升上發揮正向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樹立共同職業價值觀,營造和諧氛圍,以人為本、系統科學管理,倡導上下合作伙伴關系,注重專科化職業發展的一系列護理團隊文化建設舉措,護士的多項滿意度均有所提高。因此,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能夠提升護士的滿意度。護理管理者應進行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進而提升護士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薛繼東.團隊文化的界定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市場,2011,13(3):163-165.
[2] 隋海洋.熵及耗散結構理論在團隊績效評價中的應用-以醫院護理團隊為例[D].浙江理工大學,2011.
[3] 吳欣娟.o理文化建設與管理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6):8-9.
[4] 劉繼紅,楊莘,張慶桃.護理人員合作情況與團隊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11):4030-4032.
[5] 徐奕文,吳瑛,張艷,等.全國醫院護士工作狀態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8):947-950.
[6] Aiken LH,Clarke SP,Sloane DM. Hospital staffing, organization, and quality of care:Cross national findings[J].Nurs Outlook,2002, 50(5):187-194.
[7] 常麗娜,張培莉.護士工作滿意度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31-33.
[8] Nordin SM,Halib M,Chazali Z.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A case of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in an organiz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1,24(4): 617-624.
[9] 戢芳,周世群,李智,等.護士長誠信行為對護士工作壓力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學,2017,(7):999-1001.
[10] 張紹果,楊輝. 山西省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護士工作環境滿意度的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0,24(5):1329-1331.
[11] 徐春,滿瑩,陳鳳,等.胸外科構建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的實踐及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6,31(8):66-68.
[12] 陳璐,陳湘玉,八卷直一.護理人員排班滿意度的調查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雜志,2014,31(2):20-23.
[13] 紀玉晶,張麗敏.自我效能在護士工作環境與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應[J].護理學報,2016,23(11):69-71.
[14] 林燕玉,陳春花,邱荷花.優質護理服務開展中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8):93-94.
[15] 駱雪瓊,朱輝群,姚雪蓮,等.惠州市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來源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0):206-208.
[16] 袁秀珍,王雪梅,任素玲,等.人性化管理對降低采血護士心理壓力和提高獻血者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3):157-159.
[17] 安碧,吳婷容.病區護士長每天工作路徑與質量評價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3(4):88-91.
[18] 胡少華,李倫蘭,徐鳳玲,等.ICU護士崗位輪換認知、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5,22(15):63-66.
[19] 劉紅梅,張玉蓮,劉曉梅,等.分類分層崗位管理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6,31(11):61-65.
[20] 張潔,鄭一寧.護士長誠信領導、護理組織文化與護士工作投入的關系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9):1054-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