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體育學科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學科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學科計劃

    第1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選項教學;單元教學計劃

    新課標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的理念、目標、內容、方法與過程突破以往體育課框架,它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維度的目標,根據新課標中目標達成引領教學內容,這五個維度目標如何體現在教學實踐中?選項教學是高中課改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充分考慮學生的愛好和需求,給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條件和發展空間。如何全方位體現課改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里就要求執教者要進行科學設計,要有好的水平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而單元教學計劃是水平教學計劃的深化、細化。

    筆者就選項教學中設計單元教學計劃的實踐情況進行討論,以期求證最好的單元教學設計為體育與健康教學服務。

    一、高中選項教學順應了時代和學生發展需要,選項的單元教學計劃應全面體現課改理念

    高中選項教學都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的,學生內心蘊藏著渴望學習和參與體育活動的極其濃厚的興趣,并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有了這份熱情,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自己愛好、喜歡的項目,學生總會有一種奮發向上、充滿幻想的心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會積極進取,大膽探索,善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鑒于這些優勢,筆者在設計選項單元教學計劃時更多考慮:首先是學生的自主性與參與度,其次是學生自我效能感,第三是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個性特征,第四是教學的整體和有效性。

    二、以水平教學計劃引領單元教學計劃,以目標達成引領教學內容

    高中選項教學是以水平五、水平六來制定水平教學計劃的,在構建單元教學計劃過程中,既要注意水平教學計劃的整體構思,又要關注學習過程中多維度學習目標的實現。單元教學計劃是水平教學計劃的一分子,是課程目標的子目標。在選項教學中構建單元教學計劃時筆者認為應著重做好下面五點:

    (一)熟悉課標、教材,明確選項單元教學計劃目標

    課標是實施教學的法定依據,明確課標的理念、目標、要求,熟悉教材,以華東師大版為例,該書理念超前,站在較高的位置來關注體育與生活,拓展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安全教育,強調運動技能的健康價值;突出健康部分、體育文化以及體育與健康的權利與義務等部分的知識。筆者在制定籃球選項單元教學計劃時,對選項教材進行分析:精學的、粗學的、介紹的、鍛煉的四類,明確了教學是讓學生掌握籃球運動一定技術動作、方法,熟練運用其技術技能,掌握籃球科學鍛煉常識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會學習,培養正確的心理素養,不斷增強身心健康,樹立終生體育觀,終生享受籃球運動樂趣。

    (二)熟知選項學生實際和特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學生會學,教學生學好,因此,設計單元教學計劃必須對教學對象作認真的了解與研究。選項學生因為在同一年級,在年齡、生理等方面有共同之處,但在思想、心理、習慣、追求等方面有許多明顯的區別。筆者在選項后及時進行問卷摸底,在選項學生中成立學習小組,了解他們的生活經驗和體育鍛煉水平,緊貼他們發展最近區,引導他們進行交流合作,心往一處想,勁朝一處使,與他們建立了學習共同體,在課內外做有心人,眼看、耳聽、心想,讓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形象印在腦子里,既抓住他們的共同點,又了解他們各自的個性特征,有的放矢進行組織指導,與他們共同品味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形成了榮辱與共的學習集體。

    (三)依據選項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合理選擇和設計選項教學內容、教學程序、課時數

    筆者在設計籃球選項教學中,注意了籃球運動技術學習的連貫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并根據籃球選項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心理等安排教學程序。明確主次教學內容,做到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引導訓練,妥善籌劃,力求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且安排教學程序不拘泥于一個模式,有效果第一的觀念,有創新的意識。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引導他們學習技戰術、規則及籃球運動的魅力;通過教學比賽中規定不能運球,來提高學生傳球配合能力;通過籃球游戲來挖掘學生對花樣籃球的認識和掌握。

    (四)設計和選擇有效教學方法,促進選項單元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

    教學設計時,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加以選擇。教學方法不宜單一,應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加以優化組合。譬如在主題教學中穿插情景情感法;在目標教學法中融入游戲法;在分層教學法中引入團體心理輔導;在預防糾錯法中加入師生互動法等等。不管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始終要做到一個“動”字,貫穿一個“趣”字,體現一個“創”字。

    (五)設計有針對性的體育與健康課外作業和課外活動,促進選項單元教學的延伸

    筆者在制定課外作業計劃時,始終貫徹課標,做到健康第一、以生為本,抓住主旋律是育體健身娛樂身心,譬如心理拓展訓練、挑戰自我、我行我最棒、我說你做、過三八線等,既實用又靈活。在設計體育與健康課作業著眼于突出重點,落實教學目標;有啟發性,避免機械操練、抑制學生的創造性;著眼于素質教育,力克進入誤區;形式多樣,開發學生素養;負荷適當,避免學生過重負擔;有彈性,使各個層面的選項學生均能得到有效的訓練。

    第2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一)關于教育工作

    1.各類教育協調推進。全縣幼兒園從2015年的1所公辦園、4所民辦園發展到2020年的231所(個),其中,縣公辦園1所、民辦園12所、“一鄉一園”25所、“一村一幼”教學點193個。在園幼兒從5828人增加至1671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幼兒6544人,入園率88.73%),全縣4—6周歲幼兒毛入園率達83.16%。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五育并舉”,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加快推進“全面改薄”、“十年行動”計劃、均衡發展等建設項目,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著力強化教師補充,全縣師生比達到了1:21的省定標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州級復核、省級評估。在校高中生從2016年的5個班182人增加至2020年的19個班974人(其中,江油、會理5個異地班196人)。高考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本科累計上線130人,其中一本15人。認真按照大小涼山“9+3”中職教育政策,先后送出“9+3”中職學生2729人、“3+2”和3年制中職學生2005人。此外,通過東西部協作輸送中職學生54人。

    2.新增學位緩解入學難題。整合9.96億完成68所學校173個單體項目建設;投入7.953億元啟動4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建設。新建教育園區、阿布澤魯小學、地洛二小等3所學校,完成38所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學校改擴建工作。全縣中小學校舍面積達到459994.02㎡,新增學位11592個;運動場面積達到364558.36㎡;宿舍面積達到156044.72㎡,新增宿舍1836間14688個床位。目前,縣內學校班額平均為52.88人/班。有學生宿舍3751間30008個床位,平均0.99人/床位。全縣38447名7—12周歲兒童入學率達到100%,15063名13—15周歲少年入學率達到99.59%。拖覺鎮中心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3.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實。一是加大學生資補助力度。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學生資補助資金60317.78萬元,其中學前7860.06萬元,受益6.41萬人次;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各類補助資金50675.74萬元,受益19.02萬人次;落實普通高中補助、助學等資金588.68萬元,受益0.16萬人次;落實中職和本??平n立卡特別資金522.23萬元,受益0.31萬人次;設立教育救助基金671.17萬元,救助困難學生0.53人次。二是全力確保教師待遇。累計投入3530.35萬元補助農村教師0.45萬人次,投入3857萬元補助特崗教師0.13萬人次,投入7269.3萬元發放村幼輔導員勞務報酬0.3萬人次。建成教師周轉房1412套,爭取國家能源集團教育基金500余萬元,累計發放260余萬元。

    4.師資隊伍素質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招聘特崗教師383名、公招教師530名、考核招聘教師137名、公費師范生34名,補充教師1084名。出臺選人用人等管理制度,交流輪崗校長49人次;組織參加省、州教師培訓7518人次(國家級含“國培計劃”2908人次,省級1484人次、州級78人次)。

    (二)關于體育工作

    2016年以來,先后投入455.6萬元在94個行政村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受益群眾19128戶83208人。先后投入80萬元在38個行政村實施“彝家新寨健身路徑”項目,受益群眾8159戶33011人。投入54.1萬元為49個購置村民俗壩子體育健身設備,保障群眾有良好的健身環境,提高健身質量。

    (三)關于科技工作

    2016年以來,投入60萬元實施“涼山半細毛羊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帶動兩個村10戶農戶,人均增收3500元;投入40萬元在沙洛鄉哈石普村、魯子村成功實施“藍莓栽培示范研究與推廣”項目;成功實施省級科技扶貧重大項目“優質特色水禽全產業鏈生產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先后4次為樂安鄉坡洛村、日朵村20多戶貧困戶發放價值60萬元的優質水禽9600只和飼料18000公斤及藥品等,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成功申報省級科技扶貧專項項目“馬鈴薯全產業鏈技術集成與示范”,帶動特木里鎮日呷、則洛、蘇嘎3個貧困村50戶貧困戶脫貧,助推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元,輻射帶動2000戶貧困戶增收。指導培育壯大馬鈴薯、黑綿羊2個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建立馬鈴薯示范基地、黑綿羊示范基地等2個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申報州級項目《高山土雞標準化生態養殖技術推廣應用》、《高山脆紅李種植研究與示范推廣》。

    二、2020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持續抓實黨建工作。一是制定《理論學習中心組2020年度學習計劃》,先后集中學習10次,全面加強局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二是抓實學校黨建重點工作,開展警示教育120人次,述職述廉1次,轉正黨員51名,培養積極分子124名,列為發展對象38名。三是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指導2個聯系貧困村做好產業發展、就業脫貧增收等工作,選優配齊駐村工作隊員,組織全員幫扶下沉500余人次。

    (二)不斷強化校園安全。按照“兩案十制”要求抓實疫情防控,開展專項培訓3次、健康教育活動83次和實操演練80余次,購置測溫儀620臺、體溫槍60把、84消毒液9.3噸、酒精871升、一次性口罩21.42萬個。開展校園安全及周邊環境專項整治2次、“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1次;廣泛開展西昌“3.30”火災反思警示、校園森林草原防火、汛期安全教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安全應急演練和教育,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三)加快基建項目進度。均衡發展等項目相繼竣工投入使用,此外,完成25所迎檢學校校舍維修改造項目。截止6月19日,我縣226所學前教育園舍全部投入使用,實現了學前教育全覆蓋。特木里鎮則洛二小和縣城二幼項目于2020年6月啟動建設,預計2021年春季學期可投入使用。

    (四)持續抓實控輟保學。完成省控輟保學動態銷號系統銷號任務1314條、州控保辦反饋357條中335條戶籍、學籍存疑信息中核查更正工作;截止10月9日,小學畢業庫4908人學籍全面“清零”,“幼升小”新生5618人全部入學。先后視頻調度14輪,開展10輪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同步要求各鄉鎮、學校健全控輟保學工作臺賬并常態化扎實推進。在出縣重要通道設立卡點5個,縣內共排查車輛6320余輛,勸返適齡兒童少年74人次,先后通報批評鄉鎮1個,處罰幫扶負責人2名,處罰監護人5人。

    (五)高質量推進“學前學普”行動。鎖定“讓學前兒童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目標,組織開展幼兒普通話測評,完成村幼教點基本設施設備數據統計、小學一年級曾入園學生與未入園學生成績比較分析,開展輔導員能力提升培訓3期860余人;完成59個村幼教點、19個“一鄉一園”設備采購和村幼教點環創工作。

    (六)持續抓實隊伍建設。一是在縣民小、交際河中學等5所學校開展中層干部競聘試點,推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二是加快推進“縣管校聘”和交流輪崗等工作,為縣城學校遴選教師245人,新提拔交流校長17人、副校長29人。三是加快推進2020年教師招聘工作,242名(含141名合同制)新招聘教師全部到崗,選聘輔導員147名。四是接收江油市對口支教教師19名,高校頂崗實習支教教師254人,教育部幫扶涼山支教教師8人。

    (七)持續落實教育惠民政策。落實學前階段16152名在園學前幼兒免保教費1146.09萬元、13082名農村學前幼兒膳食補助經費784.92萬元、公辦幼兒園13450名幼兒學前生均公用經費672.5萬元。義務教育階段43975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3526萬元、免作業本費137.4萬元、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補助3376萬元、25917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4421.91萬元、8890名非寄宿“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558.92萬元;10700名學生高海拔取暖補助297萬元。普通高中階段6411名高中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108.97萬元,生均公用經費、免學雜費、書費補助122.43萬元、477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高中國家助學金95.4萬元。中職教育補發2019年中職和高職學生資助金6.5萬元、建檔立卡特別資助技工5.7萬元。并下達教師培養培訓經費1249萬元;此外,撥付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經費1267.6萬元,下撥學前輔導員勞務報酬1809.4萬元。引進學前學普資助項目物質(折合)81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各類資助資金和物質(折合)667萬余元。

    (九)持續推進科技扶貧工作。2020年,立項“科技扶貧特派團產業技術服務與示范(科技特派員)”、“科技扶貧在線平臺優化提升與運行維護”等省級科技扶貧項目2個;立項“高山土雞標準化生態養殖技術推廣應用”“適宜栽培藜麥品種篩選和種植示范”“高山脆紅李種植研究與示范推廣”等州級扶貧項目3個,獲得支持經費140萬元。目前,各個項目均按照項目任務書進度,組織實施。

    (十)加快推進體育扶貧和校園體育工作。完成總投資54.1萬元的49個村民俗壩子體育健身設備安裝工作,保障群眾有良好的健身環境,提高健身質量;開展“小飛人籃球訓練營”一期,籃球裁判員培訓一期38人;成功舉辦第二屆“阿布澤魯杯”校園青少年學生足球比賽和校園籃球操比賽。

    三、教體科局2021年工作計劃

    2020年,繼續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體育、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精準對接“十四五”和下一步優質均衡發展、鄉村振興工作,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教育事業創新改革發展,突出“體教融合”大力推進社會體育和校園體育互動發展,突出造福人民大力推進農牧業科技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為加快推進幸福美麗繁榮文明新作出應有貢獻。

    一、防疫情,常態化抓好防控工作

    1.強化校園疫情防控。指導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嚴格按照縣委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州教體局工作要求,抓好開學“前”、“中”、“后”全程疫情防控和信息摸排、調度督查、跟蹤監管工作,及時化解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

    2.備好備足防控物質。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幼兒園按照標準配備好手持式測溫儀,同時配備足量的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全面科學有序開展校園消毒殺毒工作,保障校園安全。

    3.抓實校園環衛工作。精心謀劃、全力抓好春季開學工作。深入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深化校園環境衛生清掃和消毒工作,定期開展校園內部及周邊環境整治,不斷提升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二、抓黨建,切實強化黨的領導

    4.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五中全會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列入教體科局黨組領導班子重點學習內容和干部教師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學習討論,多形式開展宣講活動。

    5.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縣委、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加強和完善黨對教體科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持續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工作。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6.堅定不移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實警示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州縣十項規定要求,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防“”問題反彈,力戒形式主義、。充分運用“四種形態”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緊盯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嚴肅查處腐敗問題。

    三、促發展,協調推進各類教育

    7.推進學前教育提檔發展。堅持以“學會普通話、養成好習慣、懂得感恩情”為培養目標,全覆蓋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特別是村幼教點保教質量,同時,加快民辦普惠園發展。

    8.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標縣”為抓手,精準對接優質均衡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

    9.推進高中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深入推進江油一中對口幫扶和禪城區“點對點”幫扶各項工作,創新組織管理、優化教學結構,為創建州級示范高中奠定基礎。持續落實“9+3”“3+2”等中等職業教育惠民政策,不斷為脫貧攻堅增底色、添亮色。

    10.推進特殊教育加快發展。加快拖覺鎮亞河小學步伐,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加大投入,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權益,并進一步強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的運行保障能力。

    四、強擔當,不斷增強保障能力

    11.合理安排經費投入。進一步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做好2021年教育經費預算安排,科學規劃教育經費支出,推動教育經費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保障學校正常運轉。統籌推進體育、科技相關項目經費,確保高質量推動發展。

    12.強化惠民政策落實。持續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確保各項資助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全面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加大力度推進重殘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繼續推進體育惠民工程,不斷深化“體教融合”。

    13.優化規范財務工作。加強對教體科系統各項經費支出的檢查、督查及內審工作,規范學校財務支出管理。加強對財務報表的指導,充實核算中心力量,加強對核算中心管理,規范學校各項支出。同時加強和規范社會資助管理工作。

    14.加快推進學校建設項目。按照“小學向鄉村集中、初中向城鎮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辦學原則,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推進3000個學位的特木里鎮初級中學項目建設,同步做好3000個學位的1所縣城小學項目建設啟動工作。同步加快“十四五”期間學校項目建設規劃,解決好縣域尤其是縣城學位欠缺的問題。

    五、強師資,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5.切實抓實干部隊伍建設。突出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建設重要政治責任,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建立常態化教育學習長效機制,提升干部隊伍能力和水平。繼續開展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工作。

    16.強化師能提升。發揮教師發展中心作用,推進教科研訓一體化建設。加大教學常規和學科業務能力培訓力度。試點實施“青藍”工程,推進“傳幫帶”工作。繼續開展“千師進萬家”家訪活動,同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17.抓好交流輪崗。扎實做好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工作;啟動“五好”(好班子、好隊伍、好制度、好校風、好業績)學校創建,試點“教聯體”制度,以“縣管校聘”為重要載體繼續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18.提升教學質量。結合我縣實際,著力“五育并舉”,繼續推進全縣中小學教育質量“三年提升行動計劃”。積極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相關工作,切實豐富學生校內學習生活。

    六、抓控保,依法完成義務教育

    19.持續抓實控輟保學。鎖定“一個都不能少”工作目標,逐一落實省州縣控輟保學工作要求,在現有成效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機制體系,全力落實教育局長、校長、師長責任,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環節,持續常態化抓實控輟保學并推進任務“清零”,同步建立健全控輟保學“互聯、互通、互控、互助”長效機制。

    六、重體育,務實推進健康惠民

    20.推進體育項目建設。依托縣城及縣城附近學校項目建設工作,啟動新建體育運動場館1個,并力爭納入州級項目庫。繼續推進“民俗壩子體育健身項目”“健身路徑”和“彝家新寨”等體育設施項目建設。

    21.推進校園體育運動。積極廣泛開展各類校園體育活動,加快發展籃球操、女子足球、青少年武術等校園體育,繼續開展“小飛人籃球訓練營”“阿布澤魯杯”校園青少年學生足球和校園籃球操比賽,進一步抓實“體教融合”和社會體育的共同發展。

    七、興項目,推進科技扶貧為民

    22.結合實際,力爭在州級“十四五”項目規劃中爭取省州傾斜支持力度,進一步抓實科技扶貧項目的落地落實。

    第3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實踐能力;音樂學;課程;規劃;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7-0191-04

    保山地處滇西邊疆。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緊跟音樂教育的時代步伐,秉承學?!傲⒆惚I剑盏嵛?,建設邊疆”的理念,積極探索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5年,音樂學專業獲得云南省教育廳轉型高?!疤嵘龑I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立項,依靠多年來音樂學專業改革的前期成果,探索轉型背景下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路和新定位,在社會調研和理論研究、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的管理與運行等方面,闡述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對實踐能力型音樂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一、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發展概況

    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的前身是創辦于1995年的“電視師?!币魳方逃摦a班,在省教育廳的批準下,1999年招收全日制專科音樂教育專業學生,201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音樂學專業學生。目前,音樂學專業有畢業生94人,在校學生196人,辦學經驗豐富,注重與地方企事業文化單位的合作和實踐教學,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滇西片區教育行業、文藝團體和企事業文化單位的領導和主要文藝技術骨干,為滇西邊疆音樂教育行業和文化藝術行業培養了合格的音樂人才。作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音樂專業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成效突出,如“專業導師制模式”、“地方社會項目引入課堂的培養模式”、“修為與習藝綜合協調發展模式”、“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模式”、“植根于地方民族民間藝術土壤服務地方社會模式”等。2007年以來,音樂專業擁有“聲樂”省級精品課程、“特色專業”、“省級教學名師”、“省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等7項省級質量工程,在云南省內同類院校同等專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

    二、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路、定位與規劃

    1.理論背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著名音樂教育理論家、作曲家戴維?埃里奧特博士建立了實踐哲學基礎上的“實踐音樂教育觀”,是對傳統音樂教育觀的超越,引起全世界音樂教育界的反思與重視,其核心思想是:“音樂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人類行為,音樂是一種多樣化的人類實踐活動,音樂教育的本質取決于音樂的本質?!薄龀珜У氖菍嵺`性音樂教育,為我們的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2000年以來,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我國的音樂教育也面臨多重發展機遇與挑戰,在音樂新課標的要求下,“音樂學學科的重新定位與人才培養任務”、“學校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大眾音樂素質提升與普及任務――音樂的社會化教育”等問題,被各高校及音樂教育界廣泛關注。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經濟文化藝術發展的需求,高校應密切關注音樂人才培養的新發展動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必須尋求能夠培養更多更好的綜合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才能在轉型發展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

    2.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與規劃。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教育是學校教育中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保山學院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緊密結合學校區位優勢,積極做好國門大學建設以及學校轉型發展,創建省內領先水平、國內先進水平的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圍繞學??傮w的要求,音樂學專業結合前期成果與新時期轉型發展的要求,提出了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體定位為:一是整合學校藝術、人文學科的資源,加強聲樂、鍵盤樂器、民族器樂、舞蹈、合唱、理論作曲等主科方向的協作,體現音樂專業五大能力的綜合性,并在音樂教育教學、舞臺操作與表演、社區文藝三大職業模塊給予指導,使培養的音樂人才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與文化進步需要。二是加強藝術實踐在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課程設置、實施等環節中獲得關注和體現。例如,從第四學期至第七學期,每學期有1周的專業見習實踐,學生可根據自選的職業方向模塊申請到學院藝術實訓基地去見習,深入當地文化館及鄉村文化站見習社區文藝活動組織與指導,深入地方文化傳媒機構以及演藝團體見習舞臺表演實踐與舞臺操作實踐,深入中小學、藝術培訓機構做音樂教育教學見習,深入村寨進行音樂采風汲取地方民族民間音樂的營養,通過藝術實踐,學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在回校后的學習中及時調整學習方向,以滿足市場對音樂人才的要求,成為合格“產品”。三是探索“雙導師”■制度,具體為校內專業課導師和校外行業導師(聘請校外優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舞臺表演行業專家與舞臺操作專家、社區文藝工作者)共同成為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的導師。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大學校園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知識技能習藝修為,另一方面走進社會到中小學校、文藝團體、文化傳媒公司、文化館等單位,了解社會和中小學校對音樂師資、文藝團體、文化公司、文化館等單位對音樂人才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定位和努力方向。四是“雙實踐”■制度。即職業崗位實踐(學生結合音樂專業三大職業模塊方向中自選一,進行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實踐、舞臺表演與操作實踐或社區文藝組織與排演實踐)和專業舞臺實踐。為此,我們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音樂表演實踐大舞臺,如獨唱(奏)音樂會、合唱音樂會、師生教學音樂會、新生入學迎新晚會、新年音樂會、畢業音樂會、送藝下鄉演出以及與校外天籟演藝公司、金馬中運易東文化傳媒合作演出等各種藝術活動實踐,以此促進學生的藝術創作與實踐能力。通過雙實踐,旨在提升音樂學專業學生所應具有的多方面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基層文藝工作中,基礎音樂教育和群眾文藝的實踐需要以及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實際需求是音樂學人才培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內核與動力。因此,在雙導師、雙實踐環節促學生能力培養之外,每學期還舉辦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專家講座或演出、與省內知名藝術院校的音樂會交流,“邀請一線優秀教師來校介紹經驗、觀看優質課教學錄像,通過觀摩與交流等途徑激發學生樂于實踐、主動探究、敢于表現的興趣和熱情”。■

    三、音樂學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

    1.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學分分配。21世紀滇西邊疆地區的音樂藝術人才,應該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擁有音樂文獻閱讀、聽賞、檢索與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廣博的人文基礎和進行音樂藝術和音樂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能力,是能夠勝任音樂教育工作、音樂創作、群眾文藝輔導與表演、舞臺操作的應用型音樂人才。也就是說,既具有基層音樂工作者扎實的專業音樂知識和較好的音樂表演技能,還要有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如音樂教師要有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的實際能力,舞臺操作者要有舞臺調度、燈光音響使用等舞臺操作的實際能力,基層文藝工作者要有社區文藝活動組織與排演的實際能力)和較好的職業素養。

    因此,我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音樂技術應用能力、課外音樂活動與社區音樂活動組織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基于以上目標定位,我們對原有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學分規劃等進行了修訂,成為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的重要內容。新的教學方案已于2014年9月開始實施,按照學校教務處應用本科轉型教學方案的模塊,結合音樂學專業的實際,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4年的學習中,須修滿150學分,包括:通識教育課程52學分,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必須修滿42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必須修滿10學分;專業教育平臺78學分,其中學科基礎課程必須修滿36學分,專業主干課程必須修滿22學分,專業方向課程必須修滿5學分,專業拓展課程必須修滿12學分,職前強化課程必須修滿3學分;獨立實踐環節必須修滿20學分;德、智、體綜合考評合格,計算機、普通話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通過論文考核,方能畢業;達到學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要求的,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2.課程設置與課程結構體系。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畢業生應具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扎實,音樂技術實踐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以音樂技能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聲樂、鋼琴、自彈自唱等專業小班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并結合音樂學人才培養的特點編制一套較為完善、穩定的教學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體系總體上分為通識教育平臺(通識必修、通識選修)、專業教育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職前強化課程)、獨立實踐平臺三大部分八個模塊。

    通識課程的設置以“必需、夠用為度”,即包括必需的政治、人文素質課及現代信息技術基礎等。通識必修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大學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通識選修包括“文學作品導讀”、“中國傳統文化”、“美術作品鑒賞”等課程,是學生提升綜合文化和知識修養而必修的課程。

    專業學科基礎必修課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中國民族音樂、中外音樂簡史、中外音樂作品賞析、基礎和聲、曲式分析與歌曲寫作、美學原理、藝術概論、電腦音樂基礎等,是音樂學專業的必備基礎,特別指出,視唱練耳是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重要基礎課,應連續開設兩年。

    專業主干課程全部為必修課,是音樂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必需課程,包括聲樂、鍵盤(鋼琴、手風琴)、自彈自唱、合唱指揮、形體舞蹈、手風琴伴奏等。

    第4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epartment of P.E,specialty namdiscipline,curriculum establishment,personnel traininggoal and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etc of sports training special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is,We can profit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America sports training speciality,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lan of undergraduate of sports training of our country.

    關鍵詞: 中美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教學計劃

    Key words: China and America sports institutions;sports training;teaching plan of undergraduate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5-0192-02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法及邏輯分析法對中、美兩國部分較具代表性的體育院校運動訓練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狀況進行比較研究。

    2結果與分析

    2.1 中美兩國課程設置狀況的對比分析

    2.1.1 中國部分普通高校運動訓練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狀況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是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服務的。[1]課程設置既要考慮社會需要、學科發展需要;又要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因此課程設置在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分析我國6所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可知,各高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課程,盡管課程設置的內容不大相同,但可大致歸納為三大類,即必修課(公共必修課程與專業必修課程)、選修課(限制選修課程和任意選課程)和實踐課(見表1),專業課程具體科目的設置(見表2)。根據不同的學校,學生畢業一般需要修滿161-175學分的課程,可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2.1.2 美國部分普通高校運動訓練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狀況美國運動訓練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學生需學習的課程包括: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課程(可包括學校、學院或系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相關領域學習課程等。而授證類或輔修類專業的課程由于學生是在修完其他專業所需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后學習的,因此,一般均屬于專業課程,同時也有必修與選修之分(見表3),專業課程具體科目的設置(見表4)。學生畢業一般需要修滿120-128學分的課程,平均等級分(GPA)達到2.2-2.5,可授予科學學士學位,并在畢業時獲得相關政府或組織認可的教練員執教資格證書。

    由表1與表3的對比可知,雖然我國在學分要求方面比美國高,但在更重要的指標GPA方面不如美國要求高,另外,美國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要求也較高,說明當前的美國高等教育非常重視通識教育,西弗吉尼亞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占總學分的33%和42%;甚有在實習方面,學分竟高達12分,而目前我國各大體育院校普遍在4-6分;伊利諾斯大學授證課程的學分占到總學分的30%,可見他們對教練員培訓的重視程度與科學性,并且這些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可獲得相關政府或組織認可的教練員執教資格證書,這點是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的。

    由表2與表4的對比可知,當前體育院校運動訓練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基礎性,而職業化、個性化教育等特質體現相對較少,總的課程設置多為體育教育專業的重復和修補。現有課程很難使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具備教練崗位所需的較強職業綜合能力。反觀美國,課程設置緊緊圍繞運動和練習進行講授,實用性很強。訓練理論方面的內容,覆蓋的領域更為廣泛,它一般還包括運動中的道德規范、競賽管理、器材設備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乃狄克大學和西弗吉尼亞大學在專業課程中都設置了“急救與心肺復蘇術(CPR)”,設置授證專業的大學,也要求學生在選擇該專業時,必須提供急救與心肺復蘇術方面的證書,這與美國大部分州都要求體育教師和教練員擁有這些證書是密切相關的,這對降低學生或運動員在運動時的猝死發生率有著積極的意義。這點尤其值得我國學習與借鑒。

    3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在運動訓練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我國偏重于術科教育,而美國注重于通識教育。

    3.1.2 在我國,學生畢業一般需要修滿161-175學分的課程,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而在美國,學生畢業一般需要修滿120-128學分的課程,平均等級分(GPA)達到2.2-2.5,授予科學學士學位,并在畢業時獲得相關政府或組織認可的教練員執教資格證書。

    3.2 建議

    3.2.1 在我國,實行學歷教育與資格認證相結合的教學制度,將有效地提高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及提升該專業人才質量的培養。

    3.2.2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的通識教育,體育院??赏ㄟ^加強與附近綜合性大學的校際合作,以跨校選課或輔修的形式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現峰,張慶文.淺論新形勢下高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課程改革[J].貴州體育科技,2007,(1):66-67.

    [2]閻孝英,鄒煒.中美兩國體育院校課程設置與專業方向的比較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3,22(2):263-265.

    [3]陳少堅.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的思考[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1):10-13.

    [4]周洪生.中、美高等體育專業教育現狀對比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1):129-131.

    第5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 :預科漢語 ;口語教 學;話題設計中圖分類號 :G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40(2011)03—0077—04HSK在新疆推行 以來 ,由于較少涉及對聽力和 口語 表達 能力 的考 查 ,在 很 長 一 段 時 間 內給 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學一種 “重讀寫、輕聽說 ”的導向。直到 MHK在 新疆推廣 ,這種情 況才逐 漸有所改善?!皩閲鴥壬贁得褡蹇忌们橹贫ǖ膰壹墭藴驶荚?MHK順應了少數 民族學生學習漢語 的過程 ,符合少數 民族學生學 習漢語的實際。

        其在各個級別上都包括讀 、說、聽、寫的考查 ,不僅使漢語水平考試 的評價更加全面 ,還對漢語教學進 行 了積 極 引 導 ?!?少 數 民族 預科 口語 教 學 有必要改變以往 只注重“筆頭”而忽視 了“耳朵與嘴巴”的“瘸腿”現象 ,應在實踐 中培養學生傾 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預科漢語 口語教學的 目標是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具備熟練使用漢語進行 口語交際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獲得 。離不開系統的訓練。綜觀 當前的預科漢語 口語教學可知 ,口語教學形式單調 、口語練習內容枯燥等問題的存在直接削弱了學生學習漢 語 的積極性 。此外 ,因 為時 間與 空 間的 限制 ,致使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得到漢語 表達 的機 會 并 不 多 。 由此 ,加 強 口語 話 題 表 述訓練就顯得尤為必要 了。在 口語表達訓練中,話題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不但影 響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積極性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科 學、合理、有效地設計 口語話題 ,以期調動學生 自主訓練 口語表達的能動性 ,提升口語表達、交際能力是預科 漢語教學中應關注并 解 決 的問題 。

        一

        、口語話題 之 形式 設 計探 究綜觀 目前預科漢語 口語教學 中話題的形式可知 :“命題說話”占絕 大多數 ,“半命題說話 ”、“情景對話”及其 他 口語表達形 式應用機會較少 ,呈現出形式單一、操作機械化等特點。

        (一 )命題說話

        即命題人對話題進行 限定 的口語訓練形式。

        例如 :“我 的愛 好”、“我 的理 想”、“我 的家庭 ”、“我喜歡的顏色”、“我喜歡的運動”、“難忘的一件事”等等。

        總體說來 ,此類 口語話題形式難度不大 ,在以往 MHK的真題 中常有 涉及。事 實表明,絕 大多數學生都能把握此類話題 的表述要點 ,能夠根據要求完成相應的任務。但有不少學生 曾在課下反映 ,此類題 目毫無新意可言 ,對他們提高實際口語表達 能力 的 幫助 并 不 大 。細 究 之 后 ,我 們 可 以發現 :少 數 民族預 科 生并 非認 知 有 限、思 維稚 嫩 的小學生 ,而是 心智 日趨 成 熟 且 具 有 良好 母 語 表 達 能力的大學生。該類形式的 口語話題雖然難度低 、操作 性強 ,且 易于 教師對 其 進行 評 價 ,但 由于 答案內容 單一 、表達 思 路 模 式 化 等 特 點 因而 并 不 能 激發學 生說 漢語 的欲 望 與學 習 的積極 性 。

        此外 ,“命題 說 話 ”的限 定 性 對 于 沒有 特 定 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 ,無疑是一種 “致命 ”的約束 ,易 造成 “無 話 可 說 、無 情 可 表 ”的 尷 尬 境 況 。例如 ,對 于一個 不喜 歡 運 動 的 學 生來 說 ,諸 如 “我 喜歡 的運 動”、“生命 在 于 運 動 ”等 口語 話 題 所 需 表述 的 內容并不 在 其 自身 的 認 知 圖示 之 中 ,學 生 練習這種話 題 時很 容易走 人 死記 硬 背優 秀 范文 的誤區 ,對其 真實 的 口語 表 達 能 力 的提 升并 無 太 大 幫助 。

        形 式單 調 的 口語 話題 并 不 能激 發少 數 民族學生開 口說漢語 的欲望 ,因此常常出現 口語課 堂沉悶,學生“聞說漢語而色 變”等尷尬情形 。其實 ,口語話題設計的形式可 以是豐 富多樣 的,半命題說 話 、續說 以及 情 境 設 計 對話 等 都 是 可 運 用 且應運用到預科 口語教學中的常見 口語話題形式 。

        (二)半命題說話

        即有一半或一 部分話題權 被學生所 掌握 ,因此選材 自由、靈活 。是在一定范 圍內有一定的 自主權的口語話題 形式。例 如 :“我們應關 注 ”、“不能 放 棄 ”、“我 夢 見 了 ”、“我 找 回 了— —”等等 。

        與 “命 題說 話 ”相 比,此 類題 目的難 度 稍 有 提高 ,但 自由靈 活 的選 擇 空 間 使 得 學 生 更 易 于 發 揮自己的漢語 口語表達水平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千人一辭”的現象 。原因顯 而易見 ,倘若我們將命題說話 中“我喜歡 的顏 色”、“我 喜歡的運動”、“我喜歡的一本 書”改成半命題說話“我喜歡的 ”之后,可 以發 現學生 可選 擇 的余地 擴大了?!跋矚g”之后 的賓語 可 以是人 、事 ,也可 以是風景 、事物等等。這一人性化的轉變 ,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 。

        (三 )續說

        即從給定材料 出發,在理解原文、遵循原文思78路 的基 礎上 ,展 開合 理 的想象 ,激發學 生發 揮主 觀能 動性 對 原 文 做 適 當 延 伸 。 例 如 :“當 他從 一 個窮 得 叮 當響的農 民 成 為 如 今 事業 有 成 的企 業 家 ,當他再 次 回到 離別 二 十 年 的 故 鄉 ,當他 又看 到 了村 前 的那條 熟悉 的不 能 再熟 悉 的河 ,他 的 眼淚 涌了 出來 請你 根 據這 個 開 頭 ,展開合 理想象 ,續說 ‘他 ’闊別 家鄉 二十載 ,衣 錦還 鄉的所見 所感?!比饺?,續說成語故事“濫竽充數 ”、“掩耳盜鈴”等等。

        抓 住 線索 ,構 思 續 文 的 能 力 其 實是 一 種 從 依賴式 口語 表達 到 獨 立 口語 表 達 的 重 要過 渡 階 段 。

        續說 的過 程 ,不 但 是 學 生 創 造 性 愿 望 得 以滿 足 的過程 ,也是 他們 積 極 主 動 篩 選 積 累 在 頭 腦里 的素材,依靠形象思維 ,創造語言的過程。這與實際生活 中 口語 表達 的過 程最 為 貼近 。此 類 口語話題 形式難 度稍 高 ,可針對 中 、高 級漢 語 口語表 達水平 的學生 進行 訓練 。

        (四)情境 會話 練 習

        這是 一種 兩個 或 兩個 以上學 生 圍繞 一個 或幾個話 題進 行 口語 表 達 、交 流 思 想 的 形 式 。其 強 調雙方的互動情境 ,是社會交往 、日常生活中運用最廣泛 的語言活動形式 。其既可以是交談 、打電話 、訪問調查 、慰 問,也可 以是座談 、辯論 、勸說等等。

        會話時參加者是互 為聽 、講者的 ,因此后者的發言常常受到前者發言的制約。

        例如:“假如你 有機會代 表同學與校 長面對面地對學校提 出兩點建議 ,你會怎么說?請模擬學生與校長對話的情景?!庇秩?“體育課上 ,你如何邀請不愛運動的古麗 同學 參加 體育 運 動 ?請 模 擬勸 說 的情景 ?!痹?如 :“假 如 你 是 某 公 司 產 品 售 后 服 務 的調查員 ,你將如何通過 電話詢 問獲得你所需要的調查數據?請 你 和 你 的 同學 模 擬 電話 調 查 的 情景 ?!边@類話題的特點是使學生置身于生動、真實的交 際情 境 ,從 而調 動 情 緒 ,萌生 表 達 欲望 ,產 生交際 動力 。

        ’

        此外 ,朗讀 、漢語短劇表演 、漢語演講 、漢語辯論 比賽 、口語 (成 語/詞 語 )接 龍 游戲 、聆 聽漢 語歌曲、觀看漢語脫 口秀等影視資料等都是能夠營造濃厚漢語學習氣氛 ,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積極性的有效形 式 。如有 條件 ,可運 用 文字 、圖片 、聲 音 、錄像及 動畫 等材料 將 真 實 的視 昕 材 料 、真 實 的 口語環境呈 現 給學生 ,難 度適 中 、內容新 穎 的形 式均 可運用 到預科 漢語 口語 話題 的設 計 中來 。

        二 、口語話題 之 內容設 計 探 究口語 表 達話 題 所 涉 及 的 內容 應 豐 富多 彩 ,涵蓋多維 角度 。綜 觀 目前 預 科 漢語 口語 教學 ,可 發現 在一線 口語 課 堂 中訓練 的話 題 內容存 在 隨意性較 強 、目標指 向不 明確 等 問題 。

    第6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教學現狀

    一、提問設計和優化

    教師的教學中,備課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制訂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對教學工作的實施至關重要。上課提問設計和方法,直接關乎學生是否能夠吸收知識?,F在以《二氧化硫性質與應用》的章節為例,設計課堂提問的步驟,從而對問題進行優化。

    1.提問設計

    這一章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對二氧化硫化學性質了解,所以在備課之時,就需要做提問設計。首先是根據學生對生活中二氧化硫的認識入手,通過對二氧化硫的危害闡述,從而引導學生有了解二氧化硫的興趣,再將問題逐漸滲透、深入,同時,提問需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來合理開展。

    (1)舉例闡述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2)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質;

    (3)認識到二氧化硫對人類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4)二氧化硫如何應用。

    通過這樣的問題構架,對教學目標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了

    解。對本章知識有了初步掌握,在此基礎上,對提問設計的環節進行優化。

    2.提問優化

    在課堂中的提問也是一種藝術,由于備課之時已經對課堂提問規劃完成,即便滲透藝術性,也無神秘之感。在有了目標的基礎上,問題要突出實用性、引導性。

    (1)利用學生想表現的心理,問:你有什么看法?

    (2)基于學生好奇的心理,問:二氧化硫為什么會對人類造成危害?

    利用以上問題,將本章內容重點引出,認識二氧化硫有怎樣的危害,對于二氧化硫的性質該如何去了解。

    二、實際應用提問

    高中生已經有了相應的生活經驗,對某些事物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因此,課堂提問環節一定要經得起學生去質疑。

    1.問題情境

    提問有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可先將一副20世紀80年代的街頭圖片展示出來,小販將粉末倒進籠屜,過會兒饅頭就變得雪白。問:粉末是什么?小販的意圖是什么?

    2.問題應用

    在問題提出之后,學生會自我思考。這時,教師可對二氧化硫的知識進行講解。在提示之后,再讓學生逐步回答問題,課堂知識才能加深記憶。

    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關鍵,以高中化學為背景,提問設計到優化,結合教學現狀,將問題潛移默化之間被學生所吸收,教學成果就能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第7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當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成了共同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呢?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精心設計前置作業

    生本理念中的“先學后教”已將學生的“先學”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預習作業都是讓學生簡單地讀讀單詞,雖然在任務型教學的理念下,教師在課堂上還會花較多的時間去教學學生能在課前獲得的知識,造成教師控堂的時間還是比較多。但生本教育下,教師會將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以淺顯綱要、要點的形式布置,這類作業是為新課做預備,做鋪墊、做指引。它是預習作業,但又超越了預習作業。這就是以學生為本的前置作業(preset-homework)。它引導學生怎樣去預習,怎樣做好“先學”,怎樣進行組內的知識融合。前置作業必須是對學生的預習、“先學”有導向作用。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第一?n時,筆者編寫了一份學案,其中本課時的前置作業如下:

    1. 小組利用音標拼讀單詞。組內利用互補原則,最大程度上組內每個組員單詞讀音過關:suggestion,comment,album,personal,special

    2. 自主學習重點句型――提出建議和禮物的比較用語:What should I get my mom for her birthday?What / How about a scarf? That’s too personal/ creative enough.

    3. 每位孩子帶上曾經收到的禮物,并用英語描述。

    Gifts(禮物): a scarf , a sweater, a CD , a book , an English dictionary, a soccer ball , a basketball, a notebook , a pencil case , a watch, a bicycle , a camera, a photo album, a calendar , some flowers an Mp4 , a pair of scarfs...

    Comments(評價):interesting , boring , special , personal , creative , cheap, expensive, wonderful , creative enough ,beautiful useful ...

    Example:I got / received on /when . /The best gift I have ever received is... I got it /them from ...That’s

    .I like .

    This is a gift that my friends gave me on my birthday /on Day. I think it’s .

    二、凸顯中心話題

    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妙用組織教學的語句和巧設學生操練的文字內容,把所有課堂活動,包括課前用于活躍氣氛的短片或音樂,緊扣本課時的中心話題展開,以凸顯課時中心話題,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斧。筆者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第一課時時,整合了教材,以新年為主線,貫穿新年贈送禮物這一中心話題。

    1. 熱身部分為學生齊唱Happy New Year,然后新年快到了,讓學生猜測教師收到的新年禮物,學生分享各自收到的新年禮物,教師在恰當的時候對學生的活動進行點評,如:禮輕情意重等。

    2. 學生以pair work 的形式討論有關為朋友、同學、教師或家人挑選新年禮物的話題,把本節課的重點句子引出來。這時,教師起著導學的作用,給予學生半控制狀態。

    A: What’s up? You look worried today.

    B: I need help. New Year is coming. What should I get ... for the New Year?

    A: Why don’t you...?

    B: That’s too personal / boring...

    A: Why not ...?

    B: That’s creative enough. But ...

    A: How about...?

    B: It’s not special enough/...

    A: What about ...?

    B: Sounds good. I think she’ll / he’ll like it.

    ...

    3. 處理本節課的聽力Section A 2a & 2b。學生一起探究在挑選禮物時,應為不同的人挑選不同的禮物,教師可在此拓展,不同的節日,人們會贈送不同的禮物和贈送禮物時的注意點,也可涉及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同時,小結本課的重難點。

    4. 新年到了,學生要為他們的外教Mr and Mrs King以及他們的女兒挑選禮物。這個話題更開放,教師只給出一些tips。

    5. 最后,筆者設計了一個任務,教師會經常收到兒子和女兒贈送的禮物,新年臨近,請學生幫助教師挑選禮物,因為孩子的喜好差不多,要求學生為教師選擇新年禮物出主意,給教師寫一份E-mail。

    教師不論在創設情境和任務布置時,還是在學生言語訓練的內容和課堂評價中,自始至終沒有偏離新年贈送禮物這一主線,用贈送禮物把各個教學環節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使各環節活動串成了一條線,形成了一個整體,突出了本課的中心話題――Gifts。

    三、精心設計板書

    在英語的許多課堂上,出現了“零板書”的現象。一節課下來,教師竟未板書一個字。無論字詞還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黑板成了擺設。其實,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板書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個精心設計的板書就是一本“微型教科書”,不要因為有多媒體技術而忽視了板書的價值。筆者認為,在新的教學改革環境下,板書教學要回歸到英語課堂,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才能達到教學方式的最優化,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

    第8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關 鍵 詞】課堂教學;改進;教師發展;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1)06-0024-02

    作為一所成立僅兩年的新學校,由于學校創辦時間短,擴張速度快,師資隊伍在不斷擴充之中。為盡快整合師資隊伍,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我校在全體教師中實施“課堂教學改進計劃”項目,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穩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一、理論依據

    “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實際上就是一種“課堂教學行動研究”,研究者,即教師,以改進教學實際工作為主要目標,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并解決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罢n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本身就是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一個過程,其哲學原理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教師通過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研究,找到問題所在,有目標地學習并運用恰當的策略,以改進這些問題。其核心理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行為跟進”,核心目標是構建學習型團隊、反思型教師。

    所謂自我反思,不僅指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也是深入研究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環節設計、教學方法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這也是制定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起點。所謂同伴互助,強調的是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由于慣性思維,教師對自己已經形成的教學習慣往往難以發現其不足之處,而通過組內討論,合作交流,教師可以更明確地發現自身教學的優勢與不足,并可以與同行進行對比反思,從而做到博采眾長。而專業引領,要求教師既要多讀專業書籍,學習先進的專業理論和方法,也要不斷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學習,更可以在自己學校內部平等交流,能者為師。

    在實施“課堂教學改進計劃”時,每一位教師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自己看到的具體問題起步。但改進目標要集中,應選擇自己迫切需要改進的,或相對容易改進的一、兩點入手,帶動全面提高。從表面上看,改進的是某一方法、手段、行為、操作,從本質上說,改進的是工作態度、思維方式、教育理念,而絕不僅僅是一、兩個具體問題,而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行動目標

    實施“課堂教學改進計劃”,教師首先要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優勢分析,可以使一些無意優勢變為能動優勢,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意識地保持,有利于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同伴的意見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做出客觀分析,并制定出改進目標,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改進措施和對策,還要在改進計劃實施的過程中,隨時記錄典型案例、自身的收獲與體會等。通過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進計劃”,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個項目進一步建設、完善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實現學校的內涵發展。教師制定“課堂教學改進計劃”,并予以切實落實,是改變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結果,輕過程”的有效措施,通過推進這項工作,將可以達成以下目標:

    1. 教學模式轉變。通過“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推進,教師將更加主動、有目的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并將其落實到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去,從而實現從教改理念到教學行為的轉化,使學科教學的研究走向深化。

    2. 教師自身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罢n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將推動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明確得失,尋求改進策略。教師將在不斷地分析、研究、討論中獲取知識、獲得技能以及相應的體驗,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理性思考的深度。

    3. 教師的集體研究意識增強。“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要求教研組、備課組對每位教師的自我分析進行集體討論,并在每位教師個人改進計劃的實施過程中,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這樣將會大大推進教研組或備課組集體討論研究的氛圍,教師們相互學習,彼此溝通,經驗共享,形成智慧交融的合作主體。

    三、措施及行動

    1. 高度重視,作為學校發展的重點項目進行推進。要做到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改進計劃”項目,學校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為此,學校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由校長直接領導,分管教學副校長帶領教務處、各教研組具體負責推進這項工作。

    2. 準備充足,分步推進。為了做好項目推進工作,學校專項工作小組首先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學習,并借鑒其他兄弟學校的經驗,制定了《課堂教學改進目標要求》、《課堂教學改進計劃表》、《課堂教學改進記載手冊》、《課堂教學改進評估表》等文件,為項目的有效推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課堂教學改進計劃”項目的實施以學期為單位,每學期初,學校請每位教師填寫完成《課堂教學改進計劃表》,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優勢與特點、問題與不足進行自我分析和反思,針對分析結果,從某個具體問題入手,制定自己本學期的改進目標和改進措施。教師個人的改進計劃制定完成并經教研組討論修改、教學分管領導審核后開始執行。

    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后,學校還會為每位教師提供一份《課堂教學改進記載手冊》,用于進行改進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記錄、改進案例記載、學校評價記載和學期小結。這本手冊的主要作用是讓教師的教學改進過程有規范的積累,從而促使教師逐步養成記錄自己教學研究過程的習慣,為教師專業化的長效發展打下基礎。同時,學校也可以把教師的這本手冊作為工作交流、教學研究的資料。

    在學期末,教師、教研組、教務處要分別針對每位教師完成《課堂教學改進評估表》的填寫,通過教師自評、教研組評價及教務處評價,對教師本學期的“課堂教學改進計劃”落實情況進行反饋,并引導教師向更高的目標努力。

    3. 精細化管理,規范化操作,確保項目扎實有效推進。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校長室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要起到引導、服務等重要作用,通過精細化的管理,規范化的操作,確保項目的實施不會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實處。學校要確立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總體目標,逐步形成并完善“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評價指標”,建立配套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將“課堂教學改進計劃”實施情況作為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及教研組、備課組評優的重要指標,從而對教師的教學改進工作起到引導和推進作用。對于改進計劃落實較好的教師,學校應組織他們進行經驗介紹、優秀課例展示等活動,從而起到示范、輻射效應,以點帶面,推動全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經驗體會

    通過項目推進,學校以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為抓手,加強校本師資隊伍的培訓,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引導教師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育人能力。通過此項目的推進,學校還進一步完善了校本研訓體系,創立了“教師文化講壇”,定期開設由專家和本校教師主講的文化講壇,為教師展示個人獨特的文化品位,高尚的生活情趣提供舞臺,以“文化講壇”為載體,推動教師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學校特色課程建設,進而推動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通過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制定、實施及優秀課例的展示、點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教師的學習熱情,做到了師資隊伍建設有層次、有重點、有創新。

    當然,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學校管理層面需要改進的問題。學校自身需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如在校園網上開設“教學論壇”,加強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加強圖書館建設力度,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研究資料;在管理制度、獎勵措施等方面對此項工作予以強有力的支持等。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強與區域內外學校的互動,加強與市、區學科教研員的聯系,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與教研活動,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程鳳春.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M].科學教育出版社,2004.

    [2]連建華.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概論[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第9篇:體育學科計劃范文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 濟南 250307)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整個學校教學的關鍵,把握好課堂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得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是每一個教師的永恒追求。本文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對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作了一些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 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本文為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課題“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教育課程研究”(2012YB10)的課題成果之一、山東省教育廳教學改革項目“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2012579)的子課題成果之一。

    課堂教學是整個學校教學的中心環節,是決定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吸收知識、開闊視野、體驗生動有趣的學習過程,以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把握好這一教、學過程,做到最好地與學生互動,最大限度得優化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的追求,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教有所樂,學有所得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反思總結課堂教學經驗并進一步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本文從優化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1 做在課堂之前,備課與預習

    課堂開始之前,教與學每一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相應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目的非常明確,并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

    1.1 優化教學目標,明確預習任務

    教學目標是指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所應當達到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讓學生明白究竟要完成什么學習任務,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終點。而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很容易出現教學目標冗雜或者缺失的情況,這便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清楚重點在哪里,不了解教學的中心任務是什么,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走到那里算那里,這樣一來,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師在設置教育目標的時候,首先要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教師只有吃透課程標準,了解好教學大方向才能進一步細化教學目標。其次,認真的分析教材,教師要了解課程編寫專家的意圖,把握本課的重點、難點,才能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再次,在制定具體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數量與質量,要使得學生既方便把握又不遺漏重點。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所謂有效的預習,就是不僅僅要求學生把課堂內容提前看一下, 而是要提出具體的任務與要求,并在上課之前進行檢查講評,及時處理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1.2 優化課堂設計,把握教學節奏

    課堂教學設計是在明確教學目標后,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安排。一個好的設計,可以帶動整個課堂的節奏,讓學生全程保持較為旺盛的學習興趣,喚醒每一個學生努力學習的意識。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會對教學設計并不重視,或者出現了一定的理解偏差,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缺少互動、教學手段單一、機械練習過多的現象。一個優秀的課堂設計應該象一首優美的音樂 一樣,應該有輕重緩急,應該有起承轉合,應該有它特有的節奏感,應該講練結合,手腦并用,應該注重多種教學形式的轉換與穿插,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課堂教學的獨特魅力。同時,評價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標準應該體現學生能否在知識、能力、情感、綜合素質方面有所提高,而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否完美。因此,教學設計應該處理好課堂教學每一個環節的作用,把握課堂節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展現在課堂之中,內容與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恰當的整合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只有內容與形式的雙重結合,才能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2.1 優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而在實際教學中,課本教學內容往往是多而全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的教學安排顯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材內容,恰當地拓展課外知識,能否做到這一點也是對教師能力的極大考驗。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有如下幾種方法優化教學內容:(1)抓重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通過研讀教材,概括出各部分的關鍵之處,并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對其進行集中討論與理解,設計重要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設計恰當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重點,在單元測驗與期中、期末考試中也要再進一步體現重點。(2)把握難點。在課堂教學中,總有些學生難以掌握與理解的內容,在面對這種知識點的時候,教師需要提前做一些鋪墊、簡化工作,提醒學生難以理解是正?,F象,不要有畏難情緒,從最簡單的部分入手,循序漸進,化繁為簡,對有些實在難懂的地方,實行分層要求,允許部分學生適可而止,并在課后布置一些針對難點的習題,以保證課堂教育任務的圓滿完成。(3)合理整編、增減教學內容。課本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往往是適用面廣而針對性不強,根據教學內容必須適合學生接受水平的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大膽整編處理教材,進一步增加教學內容的條例性與系統性,理順各章節的知識脈絡,分析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設計出更加合理、實用的教學內容。

    2.2 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確定之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就成了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顯得過于簡單,以至于沒有達到理想的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往往時間很短便打斷了學生的思路,甚至有些學生尚未明白討論的內容或者還沒有輪到開口的機會,這就使整個討論流于形式,大部分學生并未從中受益。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師適合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優化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培養的一個方面,因此,作為教師就要多學善思,設計出更加合理更加豐富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課堂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我們要在保持傳統教育方法優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更多更有效地的手段來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比如:利用多媒體,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直觀性與趣味性;利用辯論、比賽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與競爭意識;利用表演、模仿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啟發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強調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把學生帶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打破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模式,在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主學習的精神。

    3 了解在課堂之后,小結與反饋

    如何在課堂教學之后繼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考察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很多時候,很多教師會認為反饋就是作業加考試。但這并不全面,課堂小結,課后討論,課外活動都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反饋手段,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興趣出課堂。

    3.1 課堂小結

    許多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往往匆匆結束,盡管前面的設計很精彩,但是結尾的小瑕疵使得一堂課精彩有余,回味不足。比如有的老師會隨便找一兩個同學講一講這節課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方式會使小結成為機械性的重復,并且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參與其中。教師可以留一兩個趣味問題,推薦一兩篇相關的拓展性文章等等,讓學生在學習完成后,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從而也完成了課內向課外的進一步有效延伸。

    3.2 課外活動

    有需求的學習往往是最有效果的,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正是把需求點提供給學生。成立英語角、舉辦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亦或是精品欣賞、劇本表演都是不錯的活動形式,要讓學生不再把學習當做負擔,讓他們認識到學可以致用,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豐富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目標與追求,而優化課堂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一次好的課堂教學是藝術性與實踐性的完美結合,它不但能展現教育者的育人水平,更能體現教育者人格魅力,只有把握好教學內容,設計好教學形式,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寓教于樂、教學相長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郝利國,李淑艷,王宏蘭.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2011,4.

    [2]黃勁雄.將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作為優化課堂教學的立足點[J].教育導刊,201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