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四級預測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下面是2015年6月英語四級寫作預測:年輕人應有理想,預祝四級考生在2015年6月的英語四級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ow up? When I was a child, people often asked me this question about the ideal. Undoubtedly, every individual, especially a young person, should have an ideal. Hardly can we find any great people we know ideal when they were young。
An ideal is a vital importance to one's growth and success. On the one hand, an ideal is the target of one's life. Once you decide what your ideal is, you know where to go, and which way to take. Otherwise, you might become puzzled in many things in your life. On the other hand, an ideal is like the engine of vehicles. Only when we have our own ideals, can we find the origin of energy and enthusiasm in life, and become active and perseverant. Whatever your ideal is, careful plan and preparation is vital to its realization. Of course, the path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get is not always smooth and straight. Therefore, an optimistic, positive mind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process of your persevering your ideal。
In a word, only if you have an ideal, you will have the chance of realizing it。
My science teacher is a man, he is tall and strong. He has short black hair, he is our good friend.
My science teacher is cute, he often tells lovely stories to us, he also likes play Ping-pong with us, we are very happy!
My science teacher likes shirt with the jeans. He will buy some coke for us when we get good score.
【關鍵詞】大學英語;考務管理;問題與對策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簡稱CET考試)是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和考試中心共同管理和組織的全國性統一英語水平測試。部分考務工作由考試中心協調各省級考試機構共同實施,使得CET考試的考務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執行更加嚴格。近年,隨著考試人數的不斷增多,加之現代化舞弊手段的不斷翻新,使得各考點考務管理工作壓力逐漸增加,如何做好CET考務管理工作成為各考點考務人員不斷努力的方向。
1目前CET考試考務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1.1領導不夠重視,思想不夠統一。近年,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CET的考試人數不斷增加,遠遠超過了高考,成為真正意義的全國“第一大考”。但是學校領導及各部門對CET考試的重視程度沒有提升,還是認為考試就是教務部門的事情。在思想上把CET考試視同學校內部的考試一樣,對CET考試的權威性、嚴肅性和規范性沒有足夠的重視。
1.2監考培訓不到位、責任意識不強。由于近年考場數量的不斷加大,加之各校新進教職員工的不斷增加,使得監考責任意識總體水平下降。由于培訓的不到位,加上監考教師對規范性操作的不適應,使得監考教師在考試實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發錯試卷(沒有進行AB卷交叉發放)、試卷回收不全等問題。
1.3考務管理不夠規范,工作安排不夠細致。2007年CET考試采用新題型,并進行了考務管理改革,使得考務管理更加規范、流程更加嚴密。但在考點執行時,沒能夠嚴格按照CET考試的執行要求操作,工作安排沒有細致到人,時常會出現工作銜接和管理到位,出現工作紕漏。
2我校的考務管理工作措施
2.1領導重視,多部門協同合作。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全國大學英語等級工作,為保證考試工作順利實施,成立了由分管教學副校長負責、由紀委監察、教務處、校辦、學生處、設備處、保衛處、總務處、后勤集團、現代教育技術部和外國語學院等多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工作領導小組。每次考試組織實施前,組織召開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工作協調會,下發分工明確、操作性強的工作協調單,各部門所負責的考務工作內容詳實、具體,確保在試卷保密、考區安全、考試實施、考務用車(用電、醫務),以及違紀處理等重要環節上無管理工作死角,全部考試環節實現無縫銜接。每次考試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在考試當天全部到位,并能堅持始終,確保了考試各個環節順利進行,遇到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及時處理。
2.2健全制度,建立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為保證考試工作有章可循,學校根據國家、省有關考試要求和規定,制定了我?!洞髮W外語等級考試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保密室保密制度》、《保密室值班制度》、《考試違紀作弊認定與處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并與監考人員和考務工作人員簽訂責任狀,嚴格履行國家、省考試工作制度要求。
2.3實行網絡報名,確保報名信息準確。2007年自行研制開發大型考試網絡平臺,平臺集報名、成績查詢、在線交流等功能于一體,避免了原來手工報名或涂卡報名程序繁瑣和數據信息易錯的現象,極大的提高了考務管理工作效率、確保數據準確性,同時也給學生提供極大的便利,受到考生的好評。
2.4考務管理規程精細,實現“無縫”銜接??紕展芾硪幊痰氖杳荜P乎考試組織的成敗,考點編制有詳細的考務工作手冊,內容涵蓋考務流程、人員分工、突發事件處理等。人員分工細化到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項工作內容,確保了所有考試環節無漏點,每個環節之間能夠“無縫”銜接。
2.5建設一支穩定、高素質的考務管理隊伍。我??紕展芾黻犖槭怯山虅仗幦藛T和機關選聘的年青、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組成??记埃瑢iT組織培訓,明確分工。他們承擔著從考場布置、監考教師抽簽、試卷發放和回收清點、考試過程巡視、突發事件處理以及違紀行為處理等多項重要工作,覆蓋考試的所有環節。
2.6優化考試環境,推進標準化考場建設。考前,聯合總務、后勤部門對校園公共宣傳欄、宿舍走廊、衛生間等公共場所及時清理小廣告、小招貼;同時保衛部門對進校宣傳、張貼廣告人員嚴格檢查,確保校園內無不良信息傳播;校辦監控校園網論壇、BBS,遏制不良信息網絡傳播??荚嚠斕欤iT崗嚴格執行入校登記制度,對考試區域進行封閉。學校積極進行標準化考點建設,建有經國家保密部門驗收合格的保密室,每個考場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器,巡視人員配備監考大師和手柄安檢儀。
2.7試行網上考試,提供更多考試機會和考試形式。2011年下半年,我校開展四六級網考試點,由于起初受機房條件限制,報名人數受限,經過學校積極建設,我?,F在每年組織四次,每次網考人數近年千人,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試機會,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試形式。
總之,隨著社會對國家考試效力認可的不斷提高和國家教育部門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方針政策的不斷完善,高校也將不斷加強對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領導與管理。完善制度建設,培養一支高效、嚴謹,作風正派的考務管理隊伍,為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作出不斷的努力。參考文獻
關鍵詞:寫作能力;英語;思維
為了了解學生寫作能力的現狀,尋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筆者對上杭四中2014屆學生的書面表達部分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發現了他們在寫作時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及錯誤,以下將進行詳細闡述的分析。
一、寫作思維
在中文寫作中,學生審完題后會對文章寫作有一個大體的思路,從立意、體裁、段落結構方面著手,能把文章寫得很優美。這是他們從小就一直訓練的結果。但換成英語,只有100來個詞,學生也無法從容應付。英語寫作要求不高,體裁通常都已限定,只要把提到的要點表達清楚即可。但在寫作過程中,我們的學生都是用中文先打好草稿,再翻譯成英語。在翻譯時,由于基礎知識較薄弱,他們所寫的語句完全是單詞和短語的拼接,這樣就導致文章結構混亂,語句中式化嚴重。比如,
School gate always stop a large number of cars.
(學校門前停了很多車。)
But because of they no order, so roads are very crowd.
(但由于沒有秩序,道路就很擁擠。)
馬克思說過:“一個學外語的人總是在心里把外語先譯成本族語,只有當他不再在心里譯成本族語時才算掌握新語言的精神實質?!币虼?,要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可以在平時加強培養他們的語感。通過多讀、多背、多模仿地道的英語來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感知。語感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當你有了一定的積累,語感就產生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聽,然后模仿,而不是先要求他們自己說,否則一開始就會打擊基礎差的學生的積極性了。課后鼓勵他們多聽聽英文歌曲,看一些英文電影的片段,這樣在無形中讓他們感受到英語文化,體會英語思維。
二、文章結構
英語的寫作雖然詞數要求不高,但基本的結構還是要的。在寫作中學生無法準確地分段來敘述,更不用說用到一些銜接詞匯了。他們把所有的內容堆在一起講,或想到什么寫什么,隨意性很強,而有些學生雖有打草稿,但寫起來也結構混亂,詞不達意。我們平常在教學中指導寫作時可以引導他們用一些承接詞來連接上下文,這樣的話分段和表達會顯得更有層次感。比如,開頭可以用to begin with,first of all,firstly,in the first place等。接下來可以說then,and then,secondly,表達觀點可以說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my view,according to my point,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最后用于總結還有in brief,in a nutshell,to sum up,in a word等等。把這些表示層次的詞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寫作時能用這些把文章銜接好,那么就不愁文章的結構不明、脈絡不清了。
三、語法結構
談到語法,絕大多數學生都無所適從。他們對語法可能知之甚少。平常分析句子都不大會,更不要說讓他們用正確的語法來寫句子了。我們講作文時會說用一些比如定語從句這樣的句型結構會使文章更有特點,于是就出現了以下的句子:
As we can see in this picture which it has a boy and a girl.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他們也想把句子寫得優美些,但又寫不好。還有這樣的句子:
Most of the parents drive the car take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大部分學生家長開車送他們的孩子上學。)
I hop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more and more better.
(我希望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
類似的句子在學生作文中層出不窮,要提高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我想可以在平常的教學中加強對五種簡單句型的講解和練習,并讓學生進行擴句或縮句的訓練。若是從句,可以讓學生把主句劃出來,使他們在這些簡單的不斷的練習中加強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如,
Although he is one of the China’s most famous scientists,Yuan Longping considers himself a farmer.
―Yuan Longping considers himself a farmer.
The comedy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the audience kept laughing all the time.
―The comedy was interesting.
四、詞組和詞匯
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越豐富,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越強。但我們的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無法自如甚至正確地使用單詞和詞組。在此次筆者研究的學生寫作中,單純的詞匯錯誤就占到了20%左右,甚至有不少是拼寫錯誤。如,在習作中有這樣的句子:
If your home is not far away the school...
The work is good at your health.
那些看似十分順口的詞組在運用的時候就自然地出錯了,這其實也是平時練習得少的緣故。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詞匯教學不容忽視。但事實是傳統的教學中我們也已經很重視詞匯了,經常是花很長的時間去講詞語的釋義和用法,一個單元大部分的時間都讓他們記單詞了。實際上,學生也對這樣枯燥的講解和機械的記憶很疲憊,尤其是學生本就在學習方面比較被動,導致他們根本記不住詞的用法和詞義。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先教他們構詞法,再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來構詞。我在講單詞時有時會讓學生自己講,他們中的有些人會準備得很認真,也講得很好,會把學過沒學過的一些單詞都串起來講,學生也聽得很認真,畢竟天天聽同一個老師講課也是一件乏味的事。還有一次上課講到absolute時,我用了兩個電影場景來給學生展示,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了它的用法。另外,課后讓學生多背些單詞后舉例句,通過句子來記單詞,有語境更能記得牢。
單詞要背,要結合單詞書和單詞小本本和歷年的真題(也就是發的四本教材)來背,把歷年考過的真題里所有不認識的單詞都要背,順序是先背聽力與作文的教材,然后是完型與詞匯結構的所有選項,然后是完型與閱讀的文章,背吧!
閱讀教材中分20個單元,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5單元是熟悉方法階段,這5個單元是02年以前比較老的真題,篇幅比較短,但是題都比較難,選項的迷惑性比較大。在這個階段,不要求做題時間,要求整體性和方法性,整體性是要求每個單元的四篇文章要一次做完,方法性是要求貫徹方法精確答案,耐下心一步步用方法來甄選出正確答案。6-16單元是提高階段,隨著單詞的積累方法的熟練速度和正確率都會明顯提升,找到自己的最佳時間不要過于壓縮時間,我們追求的是正確率。16-20單元以及08年6月和12月的真題用來做??迹吭卤WC兩次???,保證考試狀態??记?個月每星期都應該???-2次,這時已經沒有沒做過的真題了,可以用模擬題,記住只使用模擬題來保持考試狀態,嚴格按照時間來,但是不用去對答案,沒有這個必要,有時反而會有困擾。切記一點:每篇文章的總結時間不應少于1小時,具體內容見大學英語四級考前必讀--大干、苦干、巧干50天中的第二大點“咋做真題”。
不要寄希望于任何的預測試題與任何的投機取巧地方法。
關鍵詞: 聽力教學 元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 社會/情感策略 自主學習能力
1.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將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規定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并且隨著聽力理解部分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35%,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聽力教學上,改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相應地,學生花在聽力練習上的時間也比以前要多。盡管師生們都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大部分學生依然對聽力理解有畏難情緒,難以聽懂聽力材料,害怕聽力測試。所以要改變這一情況,聽力教學就必須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去聽,克服恐懼感,培養學生的聽力自主學習能力。
2.聽力教學與聽力學習策略培養
傳統的聽力教學中聽力課上更多的是進行聽力水平測試。教師介紹背景,解釋生詞,播放錄音,提問題(選擇題、是非判斷或回答問題),然后核對答案,然后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弄清正確答案及其原因。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而且課堂活動單調,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此導致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性較差,氣氛沉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從具體的聽力練習上來說,很多學生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拘泥于音、詞等細枝末節,一個音沒聽清或一個詞說快了,沒有反應過來,就會卡殼,停留在此處冥思苦想,以致錯過更多剩下的內容。他們只是單純使用自下而上的聽力模式。而且有些學生有過多焦慮感,聽聽力時很緊張,語速稍微快一點,就完全懵了?;趥鹘y教學模式中的問題和學生的這些課堂表現,教學模式要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在教學中教授聽力學習策略,并幫助學生培養使用策略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
O’Malley和Chamot(1990)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聽力學習策略是語言學習策略的一部分,也包括此三類。其中認知策略是指通過考慮如何儲存和檢索信息以解決問題。如捕捉關鍵詞、捕捉非語言提示、推理、做筆記等。元認知策略包括對理解的計劃、監控和評估,如選擇性注意,即事先確定在聽時應注意聽力材料的哪一方面。社交/情感策略包括請求對方澄清問題、自言自語以減輕壓力或焦慮等。
(1)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調整學習進程的行為,是一種高層次的執行,可以計劃、規范、監測、指導學習進程。部分學生會為精讀課考慮或制定學習計劃,在課前預習單詞和課文,課后完成練習,復習所學內容,甚至主動找測試題檢測自己。而且會反思自己的學習表現,并根據自己的狀態,調整自己的計劃安排。這些過程中使用了元認知策略。但是幾乎很少有學生會為聽力課這樣做。這雖與聽力材料是聲音文字、受到播放設備的限制有很大關系,但我們在教學中還是應當指導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
首先要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可行的目標和學習計劃。有些學生一進大學就以四級考試的聽力水平為目標,而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水平。對于部分學生來講,這可能是個近期目標,通過練習,一個學期就可以實現;而對于另外有些學生來說,這可能就是個長遠目標,要花一兩年時間,他們就需要制定階段性目標。比如說一年級的短期目標就是辨別易混淆的音和單詞,掌握影響聽力的一些發音技巧和特點、常用的句型結構特點和一些簡單對話。之后是聽懂一些稍長對話、短文章再過渡到長文章。其次,指導學生在聽力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即全神貫注地去聽和有選擇地去聽。集中注意力聽,但是遇到不懂的詞,并不糾結于此,能及時調整注意力,跟上說話者的進度;選擇性地聽,分清主次信息,比如在聽車站或飛機場廣播時,車次/航班、時間、目的地就是我們關注的重要信息。此外,幫助學生評估學習,評估學習包括指導學生自我監測和自我評估。自我監測是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的過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聽完錄音后記錄下自己聽音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與問題;自我評估一方面是檢查自己是否聽懂了材料,聽懂了多少,另一方面是評估自己的聽力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是否有所進步。
(2)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在學生的語言學習上作用更為直接。它包括學習者如何接受語言材料,如何存儲語言材料,如何組織語言知識,如何理解語言結構(包括語法關系),如何提高語言操作的技能,等等。具體的運用包括指導學生學會利用學習資源,預習和復習所聽到的單詞和表達法,在聽材料之前進行預測,聯想自己生活中的經歷或閱讀過的相關材料,最大程度上使陌生的聽力材料熟悉化;遇到不熟悉的內容,要利用上下文的情境猜測;聽對話時,不光注意字面意義,也要聽出言外之意。要鍛煉學生的概括和推斷能力,可以選擇適當的材料讓學生復述或表演。很多學生喜歡看英語電視節目或電影,教師可以截取適當片段讓學生模仿。聽較長的內容時,要學會做筆記,比如說要注意材料中出現的數字、時間、地點等。課后回顧所聽內容時,并不只是簡單地再聽一遍,可以復習材料中自己還不太熟悉的表達法,甚至用這些表達法造句或作文。反思自己聽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避免以后再犯。
(3)社會/情感策略
在聽力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有焦慮感。教師應該盡量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比如課前放些舒緩的英文歌曲或講些簡單的笑話。課堂上開展多類型的活動,比如聽詞表演動作、復述故事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開口,不怕犯錯。課下可以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情緒,給予他們建議調整自我。并且組織諸如演講比賽、聽力背誦比賽、聽英語講座和觀看電影之類的活動,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兩人或多人完成的任務,如模仿聽力內容進行對話或角色表演,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可以相互監督,共同提高。
3.結語
在眾多的影響外語學習成效的因素中,學習者的學習策略至關重要。學習策略和學習的環境、過程、階段、心理等有密切的聯系,對外語學習成效的作用不容低估。因此,聽力教學中學生聽力學習策略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對聽力理解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最終的聽力學習成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和聽力教材的限制,利用有利的條件和資源,克服不利因素,為培養學生的自主聽力學習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O’Malley,J.M.&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在寫作過程中,存在著一個對思維的執行控制過程,它監視和指導寫作活動的進行,負責評估寫作中存在的問題,確定用什么樣的策略解決問題,評價所選策略的效果,并且改變策略以提高寫作質量。這種執行控制功能的基礎就是元認知(metacognitive)。
近年來,伴隨元認知理論的研究熱潮,學者們開始關注元認知策略與寫作的關系,許多研究表明: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與寫作成績有很大的相關性;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與寫作成績成正比;并且經過寫作元認知策略的訓練,學生的寫作成績有明顯提高。但是元認知策略的培養應從何做起,怎樣將元認知策略的傳授更好地與寫作教學過程相結合,仍然是許多學者和教師的困惑,因此,有必要繼續探討元認知策略與寫作的關系,從而尋找一套更系統、更具體、更實用的元認知策略的培養方案供一線教師參考,最終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一、元認知策略理論的內涵
元認知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1985年,Flavell將元認知明確定義為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包括:(1)認知正在進行的認知過程、自身認知能力和兩者的相互作用;(2)認知自身心理狀態、能力、目標、策略等;(3)計劃、監控和評價自身認知活動[1]。后來,有學者把“評估”和“管理”兩個行為概念引入元認知,強調元認知的動態性特點,認為元認知是由學習者對自己學習和認知結果的“自我評估”以及對自己學習和認知過程的“自我管理”兩種行為構成[2]。我國學者吳紅云、劉潤清(2004)通過對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進行因子分析,補充和完善了Flavell的元認知理論,提出了二語寫作的元認知由元認知主體評估、元認知策略和元認知任務評估三大要素構成,并認為Flavell框架中的“元認知主體知識”和“元認知任務知識”都屬于“元認知評估”范疇,它們被分別命名為“主體寫作問題評估”和“寫作任務評估”[3]。王淑娟、宋文廣、張建新(2010)建構的小學生寫作元認知的理論模型包括寫作元認知知識和策略、寫作元認知監控和體驗以及寫作元認知評估三大因素[4]。此項研究把國內寫作元認知的研究擴展到了小學生母語寫作領域,打破了原來的寫作元認知研究僅僅局限在大學生或高中生英文寫作元認知上的研究局面。
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屬于學習策略的一種,Flavell認為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成功學習而采取的管理手段,是學習者用來管理、監控、調節的策略,如制定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效果。O’Malley和Chamot將學習策略劃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和情感策略,并指出元認知策略高于另外兩種策略,認為元認知策略是有關認知過程的知識,是學習者通過計劃、監控以及評估等方法對認知過程進行調整或進行自我管理,它包括事先計劃、選擇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各種具體策略,它是成功地計劃、監控和評估學習活動的必要條件,對改善學習效果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5]。根據Oxford(1990)學習策略的分類,元認知策略包括:(1)計劃策略,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認知知識,對語言學習制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計劃,制訂寫作目標、寫作計劃以及根據不同的寫作題材和內容采用相應的寫作策略;(2)選擇注意策略,根據作文標題、構思內容,將已有的圖式知識與寫作任務有機地結合,思考作文的篇章結構和組織形式以及主題句的寫作;(3)監控策略,邊寫邊檢查,自己提問并解答,監測自己的寫作方法是否有效,根據時間和寫作量調整寫作速度;(4)評估策略,學習者經常對自己的學習方法、認知策略進行自我評估,并自我調節[6]。
國內對元認知策略的探討有以下幾種觀點。
吳紅云、劉潤清(2004)在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中,將元認知策略劃作了4個維度[3]:(1)語言和內容并重策略;(2)詞匯選擇策略;(3)練習策略及積極體驗;(4)借助外力策略。國內流行的常用元認知策略包括“四類說”和“五類說”,前者包括事先計劃策略、選擇注意策略、自我監控策略以及自我評價策略[7],后者包括目標計劃類、選擇注意類、監控類、管理類和評價類[8]。
楊堅定(2003)為代表的國內學者把元認知策略分為三類: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評估策略[9]。韓春暉(2007)又把元認知策略具體化為以下三個方面,即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評估與調節策略[10],并作了詳細描述:(1)計劃策略包括設置學習者的寫作目標、過程、步驟,并作出規劃和安排,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寫作任務——兼及寫作題材的選擇;(2)監控策略包括依據寫作目標、計劃有意識地監控寫作方法、寫作進程、寫作效果以及計劃執行情況等活動;這些策略使學習者警覺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找出來,加以修改——教師的監控意識教育與學生的自控實踐相結合;(3)評估與調節策略,對寫作學習者的寫作進程進行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寫作進程所采用的策略進行調整。調節策略與監控策略有關,并能幫助學生及時調整他們的學習行為,使他們補救理解上的不足——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反思評改。
綜上,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它不但可以直接計劃、監控各種學習策略,而且還直接關系到各種學習策略的使用效果,并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起到計劃、監控、評估和調節的作用。因此,要想獲得較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教師需重視元認知策略的傳授,學生需重視元認知策略的使用。
二、元認知策略與寫作的關系
許多研究表明,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與寫作成績有很大的相關性[3,8,11],高水平學習者與中、低水平學習者之間的元認知水平和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水平存在顯著差異[11],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與寫作成績存在相關性[12]。
Kasper(1997)的研究結果[11]表明,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成績之間有顯著聯系,高水平學習者的元認知水平高于中級水平學習者,二者在策略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更有研究表明,元認知策略對作文成 績和英語四級考試成績都產生了直接影響■。路文軍(2006)采用4種常用的元認知策略,以120名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分析了他們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水平與英語寫作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1)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在寫作中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介于中、高水平之間;(2)高分組學生和低分組學生在元認知策略的使用上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果驗證了Victori(1999)的研究結果,即寫作成功者擁有較多的策略知識,寫作不成功者擁有較少的策略知識。該結果同時也驗證了文秋芳(1996)的結論,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學習策略使用程度的不同會對學習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最近有研究發現■:整體使用元認知策略的頻率與英語寫作成績存在相關性。沈葆春(2009)對寫作成績不同的學生在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進行比較,發現:寫作成績與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成正比[12]。成績優秀的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較高,在英語寫作中計劃性強,能夠較好地運用監控、調節策略,而寫作成績較差的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較低,計劃性較差,監控和評價能力較弱。對研究生、本科生寫作元認知策略知識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寫作水平不同的學生對寫作任務采取的寫作策略各有差異。例如:優秀的學生在寫作前有明確的計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寫作中能夠排除干擾,一氣呵成;寫作后進行自我修改或同伴互評,等等。數據結果還顯示:研究生在元認知策略運用能力方面比本科生略勝一籌。這說明:學習經驗豐富的學生在元認知策略運用能力方面更為突出。
那么不同類型的元認知策略對寫作成績影響大小如何?學者們的研究出現了不一致的結論。例如,有研究發現元認知策略中選擇注意類策略使用最多,其次是自我監控和事先計劃類,使用頻率最低的是自我評價類策略,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事先計劃和選擇注意類元認知策略是英語寫作成績的主要影響因素?!龆墅惾A(2009)對某職業技術學院應用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的5類常用的元認知策略與寫作相關性的研究發現:學生使用最多的元認知策略是評價類,最少的是管理類和選擇注意類,而管理類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成績最具相關性(P=0.000),監控、目標計劃、選擇注意與寫作成績之間也具有相關性。這說明管理類策略、監控、目標計劃和選擇注意類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對英語寫作成績的差異有一定的解釋力,整體使用元認知策略的頻率與英語寫作成績存在相關性。■這兩項研究的結果出現了分歧,目前的結論是高年級學生使用較多的是選擇注意類,低年級學生使用較多的是評價類,那么到底哪一種元認知策略對學生的寫作成績影響最大?有人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元認知策略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選擇注意與自我監控這兩類元認知策略對英語寫作成績的影響大于事先計劃和自我評價[13]。
綜上所述,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水平與寫作成績密切相關;高水平學習者與中、低水平學習者之間的元認知水平和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水平存在顯著差異;選擇注意與自我監控這兩類元認知策略對寫作成績的影響大于事先計劃和自我評價。這就建議學生重視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并在寫作過程中應較多地使用選擇注意與自我監控這兩類元認知策略。
三、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
元認知策略的培訓,就是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使之學會計劃、監控、評估自己的學習,調節自己的學習策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許多研究表明,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經過訓練后能得到提高,并且元認知策略的應用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14-19]。
杜愛紅、鄭雪貞分別采取相同的元認知策略訓練方案,對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進行了一學期(或12周)的元認知策略訓練研究,訓練分為兩步:第一步,采用內省法,即通過學生對寫作問題的報告,幫助他們認識寫作學習的認知過程,找出問題的癥結;第二步,根據問題所在,有的放矢地采取最需要、最合適的學習策略。兩項研究得出一致結論:元認知策略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是可行的;元認知策略訓練可以使元認知意識得到提高,并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指導學生英語寫作可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14,15]。潘炳信、王穎從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評估策略三個角度出發,對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專業38名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以元認知策略訓練為基礎的任務寫作教學,研究結果表明:元認知策略培訓增強了學生的元認知意識,不但對學生寫作水平有直接的影響,而且還通過影響英語語言水平對其寫作水平產生了間接影響[16]。黃美[17]將160名學生分為兩個班進行長達一學年的實驗,實驗班把策略訓練融入常規寫作教學,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模式。策略訓練包括寫作前提綱訓練、連接過渡詞及句子的訓練、有針對性的錯誤分析改正訓練、自我糾正訓練、詞匯訓練、補償策略訓練、社會策略訓練。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兩組學生的兩次作文成績的對比統計結果差異不顯著,經過寫作策略訓練后實驗班的作文整體水平超過對照班,兩班成績差別具有顯著性。實驗班學生作文有以下特點:用詞上更具多樣化,更頻繁使用復雜句,句子更連貫、邏輯性更強。因此作者得出結論,元認知策略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肖武云(2011)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元認知能力訓練[18]:(1)培養學生元認知意識,包括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寫作任務,幫助學生了解策略;(2)引導學生制定寫作計劃;(3)引導學生在寫作時進行自我監控;(4)評估和修改作文,包括自我評估、同伴評估、教師評估,實驗結果顯示元認知策略與寫作成績緊密相關,寫作元認知策略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張朵(2012)從制定寫作計劃和作好寫前準備、選擇和使用寫作策略、監控寫作過程和評估寫作策略四個方面,通過一個學年的元認知策略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在寫作中的元認知意識,驗證了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19]
綜上,經過寫作元認知策略訓練,許多學生學會了主動為自己的寫作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和評估寫作效果,調整學習策略。雖然培訓方案各有不同,但均達到了較理想的效果。這些研究結果可以鼓勵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嘗試將元認知策略與學習和教學結合起來,以取得寫 作方面的進步。
四、寫作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二語寫作教育專家Victori(1999)認為,好的寫作課程應包括有效的寫作策略和寫作元認知知識的指導,寫作教學應以增強學生包括主體知識、任務知識和策略知識在內的元認知知識[20]。在實際教學中怎樣將元認知策略落到實處、形成系統,仍然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學生元認知策略的培養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這是培養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的前提。許多研究都發現,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要更高一些,而50%的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尚處于中級水平■,這說明大多數學生還缺乏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培養元認知策略意識,有助于學習者采用更多的學習策略,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第二,培養學生的計劃能力。首先,幫助學生確立寫作目標,例如要求學生列提綱,羅列觀點,預測文章的組織形式;然后幫助學生確定寫作類型、寫作數量與寫作策略;最后搜集素材,如寫作中常用的詞、短語、句型和材料等,以備寫作過程中的需要。
第三,培養學生的監控能力。監控寫作過程就是對寫作的過程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的水平與質量。提醒學生在寫作中時刻注意寫作內容與主題的相關性,語句的邏輯性和策略的適用性以及寫作計劃的完成度,以保證寫作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四,培養學生的評估能力。對寫作進行恰當的評估能夠幫助學生反思寫作的過程。在寫作完成后,采取自評、互評、組評等方式,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功或失敗的原因,讓學生學會檢查語法的正確性和語句的完整性,及時調整不合理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并吸取經驗教訓,養成良好的策略使用習慣。
第五,將元認知策略與其他學習策略相結合。加強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習策略的使用效果,例如:要求學生背誦寫作中常用的詞、短語、句型好的句段和范文,以擴大詞匯量,拓寬知識面;合理利用時間;尋求社會支持;堅持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等。另外,可以在寫作指導課上針對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輔導,或者開展專題討論,例如怎樣列提綱,怎樣起承轉合,怎樣結尾以及提供各類體裁文章的寫作模版等。
參考文獻:
[1]Flavell, J.H. Cognitive Development [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5.
[2]Rivers W. P. Autonomy at all costs: An ethnography of metacognitive self-assessment and self-management among experienced language learner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1(85):279-290.
[3]吳紅云,劉潤清.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187-195.
[4]王淑娟,宋廣文,張建新. 小學生寫作元認知的問卷編制[J].心理學探新.2010(1):90-95.
[5]O’Malley,J.M., Chamot,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9- 120.
[6]Oxford, R.L , Crookall, D. Cohen , A. D. Lavine, R. Nyikos M. & Sutter,W. Strategy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six situational case studies and a training model[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0, 22(3).
[7]路文軍. 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的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9):25-27.
[8]甘麗華. 英語寫作教學中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驗研究 [ J]. 韶關學院學報, 2009(7): 127-132.
[9]楊堅定. 聽力教學中的元認知策略培訓[J].外語教學, 2003(4): 65- 68.
[10]韓春暉. 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教學[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123-124.
[11]Kasper L. F. Assessing the Metacognitive Growth of ESL Student Writers [J].TESL 2EJ, 1997, 3(1):1-20.
[12]沈葆春. 元認知策略與研究生英語寫作[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科學版),2009(5):177-180.
[13]朱風兵. 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元認知策略的調查研究[J].鎮江高專學報,2011,24(1):87-90.
[14]杜愛紅. 元認知策略與大學英語寫作[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3):91-95.
[15]鄭雪貞.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英語寫作水平中的實證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 9(3):108-110.
[16]潘炳信,王穎. 將元認知策略融入任務寫作教學法的實證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6,8(6):106-110.
[17]黃美. 元認知策略培訓與大學英語寫作的關系[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8(3):159-162.
[18]肖武云. 元認知策略培訓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實證研究[J].外國語文,2011,27(5):124-127.
[19]張朵.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25(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