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感恩節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My mother is an ordinary teacher, work at ordinary times very busy, but my mother no matter in life or study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me.
In life, my mother take care of so much to me. Every day, the mother will struggle to do delicious food for me, is the breakfast, my mother never deceive, do soya-bean milk, boiled milk, become the sample for me, within a week, almost do not weigh appearance. Mother said, I am's body a long time, to add a lot of nutrition, only the body good, grow up to have ambition. Mother to let me long knowledge, as long as have the chance to take me out to play. Remember when I was three years old, my mother took me to the Beijing zoo, was held by an American company in the dinosaur exhibition, but the tickets are quite expensive, but mother to let me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high simulation dinosaur, mom did not spare, although at that time,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se, but those lifelike dinosaurs left a very deep impression on me.
In learning, the mother is also very concerned about me. But for my score is not too hard. She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speak, to ask the teacher. When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the mother in order not to influence me, will give up her time watching TV, sitting quietly at one side, accompany me to write my homework. Every mother out back, buying books to me as a gift, to expand my reading, I gradually has strong interest on the book.
I'm lucky, I am to have such a mother, I will try to study hard, with practical action to repay her.
今天是感恩節,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老師,平時工作很忙,但是媽媽不論從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很關心我。
在生活上,媽媽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媽媽都要想法設法為我做可口的飯菜,就是早點,媽媽也從不糊弄,做豆漿,煮牛奶,變著樣給我吃,一星期內,幾乎不重樣。媽媽說,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只有身體好了,長大才會有出息。媽媽為了讓我多長見識,只要一有機會就帶我出去玩。記得我三歲時,媽媽帶我去北京動物園,正好美國一家公司在舉辦恐龍展,但是門票相當貴,不過媽媽為了讓我近距離接觸一下高仿真恐龍,媽媽卻毫不吝惜,盡管當時我不太懂這些,但是那些栩栩如生的恐龍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感恩節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要一直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注身邊所有的美好、所有應該感謝的事物和人們,做一個懂得說謝謝、知道表達感恩的人。共同閱讀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最新2020,請您閱讀!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1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我國在社會保障,尤其是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已取得許多成就,但我國的老年人形勢仍很嚴峻,老年人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多數城鎮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說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愛自己。會懂得孝順父母的我們,更應該打開心胸去接納敬老院中的慈祥的孤獨的老人,給他們歡樂,給他們祝福,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陪伴他們去尋找年輕的輝煌和對明天的希望。祝福他們安享晚年,老有所樂,老有所愛。
二、活動目的
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弘揚和踐行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服務精神。
三、活動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共建和諧社會,展現當代志愿者深厚的人文關懷,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意識與奉獻意識,以及為了促進點點義工和理工大志愿者們之間的交流,點點義工聯合會與理工大志愿者協會聯合組織去探沂鎮敬老院義務為孤寡老人服務,為老年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為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我們對老年人的一份關懷。
四、活動時間
__年11月27號(周六)
五、活動地點
探沂鎮敬老院
六、活動主題
牽手夕陽紅 溫暖老人心
七、活動機構
主辦單位:校區團委及學工部 費縣點點義工
策劃、承辦單位:校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八、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義工力所能及為老人募集衣物(募集干凈衣服:適合老人穿的外套、大衣、毛衣、圍巾、鞋子等等,新舊均可,保暖為主。
)準備慰問品;
2、到達目的地后,全體志愿者給老人們問好,并給老人贈送慰問品;
3、志愿者與義工為老人曬被褥,打掃房間,洗衣物,陪他們聊天,包水餃等;
4、志愿者為老人表演文藝節目。
5、飯后,志愿者們與老人話別,并合影留念,活動結束。
九、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期間服從安排,實實在在做事,勿打鬧嬉戲。
2、和老人聊天,讓他們回憶起美好的往事,使他們心情愉快舒適,注意傾聽,不要涉及老人不
高興的往事。
3、志愿者行為舉止要大方得體,注意措辭用語,切忌在敬老院內大聲喧嘩,注意活動中老人們的情緒變化。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
青年志愿者協會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2一、活動緣起
如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千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發展。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分擔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甚至以死相逼。面對這并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這些為人師者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們的教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面對一點點挫折,就那么輕易那么馬虎的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資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須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繼而喚起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天性與感恩之心。于是我們想到了借西方“感恩節”的'機會,在校園內開展“心存感恩,永不言棄”的感恩節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為期一個星期的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傷心,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輝煌光耀的陽光。
三、活動時間:20__年11月(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四、活動地點:學校內。
五、活動前期準備
1、利用網絡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配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征集等。
2、各班征集“感恩箴言”,并選送10個好的“感恩箴言”推薦到學校進行評比。
3、打印宣傳資料,評分表等。
4、校園環境部署:張貼海報等。
5、與大鄒廣電站合作,讓學生在電臺免費點歌送祝福(寫好祝福語)。
6、十三周四作文課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4―5年級寫作,3年級寫一段話,1-2年級說幾句話。
7、少先隊大隊部干部開會分工,深入到各個年級,保證活動的影響力與完整性。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3一、指導思想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
對于今天的廣大學生來說,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為了讓廣大隊員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學校大隊部將組織開展“感恩周”主題教育。
二、活動時間:20__年11月__日——11月__日
三、活動口號:感恩社會,感恩學校,感恩家庭
四、主要內容及安排:
1、周一國旗下演話:《我成長我感恩》
主題班會:《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每級部上交一份班會設計)
2、周二至周五“心靈氧吧”(感恩故事)
3、周四(感恩節):課間操學生代表宣讀《感恩倡議書》,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4、感恩實踐活動
A、組織四、五年級給父母、老師或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寫一封感恩信。(學校設計格式、每班上交5份)
B、二年級學生開展“護雞蛋”活動。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保護一個生雞蛋一天,使它毫無破損,以此感受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與養育之恩。結束后讓學生說一說或者寫一寫活動的體會,回家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學校設計表格、每班上交10份)
C、一年級小學生愛心作業傳真情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
(c)記住父母的生日,贈送親手制作的禮物。
(d)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
(e)我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D、三年級繪“感恩圖”,將生活中感動的情景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配以文字抒感。(A4橫版、每班上交10份)
E、感恩社會:倡議全體學生周日走進社區為社區做一件好事。
F、后續組織全校學生觀看“20_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短片,班會上課展開討論,談觀后感。
注:各級部作品在11月30日之前保質保量的交到德育處。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4一、活動主題:
心有慈孝 快樂成長
二、活動目的: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學校決定舉辦首屆感恩節,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感恩教育活動,以此增進師生家校之間的情感,促進文明禮貌校風的形成,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
三、活動時間: __年11月10日——12月3日
四、活動內容(六個“一”系列活動)
1、發起倡議(利用晨間講話向全校師生)
2、一次主題班會
時間:11月下旬。各年級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圍繞感恩主題,按照學生特點,組織一次關于親情、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具體內容可自行安排。或討論或演講或講述,尤其是對父母、對親人、對老師、對朋友的感激之情。提示:用比較大的美術字在黑板寫上活動主題名。(11月10日最后一節課)
3、一首歌曲(全校性)
感恩節活動期間,學校廣播室利用課間時間播放活動主題曲《感恩的心》。
4、一封信
每個學生給父母或施恩于己的人,寫一封感恩的信,力求真實生動,事跡感人
5、一枚感恩卡片(全校)
學生自制一枚感恩卡片,送給有恩于自己的人。每班2張。(征集時間:12月2日)
6、為父母洗一次腳活動
要有家長簽字和對于此事的意見,學生要有相關的照片或日記。(每班2份,12月下旬)
7、一次感恩自然的環保教育
環境是我們賴于生存的條件,讓我們以感恩的心與自然共存。各班開展“爭做校園環保小衛士”的活動。(要求各班產生校園環保的志愿者,12月1日)
五、活動要求:
1、各班參照本方案,結合本班實際,明確活動內容,分工負責,落實到人,使各項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2、活動期間,學校校將組織人員到各班檢查活動開展情況。
3、活動結束,各班要及時做好總結,報送大隊部,將此次活動所有材料歸檔。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5a、活動名稱
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小班:親親一家人
中班:讓愛住我家
大班:感恩的心
b、活動目標: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c、活動安排:
開幕式:11月19日(周五)
主題活動:11月22日——11月26日(包括家長半日活動設計)
閉幕式:11月25日(小、大班)11月26日(中班)
方案實施及步驟
一、環境:大展板的制作,18號前完成
1、背景(幕布亦是海報)的制作。
各級部將各自活動的具體安排(必須寫清活動名稱、目標、準備、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幼兒園園長聯盟,園長好幫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寫在2k的鉛畫紙上。經園部審核后由中班統一布置和裝飾。
2、老師每人制作一個自己的感恩小海報,裝飾在各年級大海報周圍。
3、各班環境:小、中班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雞,布置在教室;
大班制作感恩海報
二、開幕式
1、時間:11月19日上午10:00
2、參加人員:全園幼兒
3、主持人:(中班)
4、過程:
a、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幕
b、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雨來》
c、“愛的語統”:愛心撒播關懷,四葉草傳遞祝福,黃絲帶洋溢真情!
d、感恩宣言:小班——愛自己,愛家人
中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
大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愛生活
三、主題教育準備
1、各級部按照各自的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并做好過程資料的整理。
2、家長半日活動可以與本次活動相結合。
3、各年級的特色活動
大班年級
(1)護蛋活動:每人從家中帶一只生雞蛋,可以裝扮雞蛋也可以給雞蛋取名字,扮演雞蛋的爸媽,一天保護好雞蛋,不讓雞蛋破碎掉,體驗爸媽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
(2)大帶小活動:大班的孩子到對口小班找一個弟弟或妹妹,照顧弟弟妹妹一天,跟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戲、一起吃飯……體會做哥哥姐姐的自豪。
中班年級
護蛋活動:每人從家中帶一只熟雞蛋,扮演雞蛋的爸媽,一天保護好雞蛋,不讓雞蛋破碎掉,體驗爸媽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
小班年級
火雞展覽:親子在家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雞,進行火雞展覽活動。
四、感恩節閉幕式活動準備及分工
1、各班準備一節教學活動。
2、主持人、串詞。
3、愛心傳遞:小班準備好護手霜、信物愛心,
幼兒園園長聯盟提示您:中班準備好信物幸運草,
大班準備好黃絲帶。
傳遞后中、小班由家長將信物貼到“愛心墻”上,拍照留念。
作感恩海報
班級活動內容及時間
大班活動時間:
25號上午舉行
活動內容:
一、室內:親子制作海報
二、室外:閉幕式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團隊愛的宣言:愛家人、愛朋友、愛自己、愛生活;
讓愛心在我們之中傳遞;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2、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由來》
3、請一名幼兒介紹“愛的信物”——黃絲帶的意義
4、全場“愛的傳遞”。
5、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小班活動時間:
25號下午
活動流程:
(一)、室內
用特殊的方式:幼兒、家長互表示愛意
(二)、室外
1、兒歌表演《我愛家人》。
2、愛的宣言:心中有愛就要說出來: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對彼此的愛。
3、童話劇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4、小手護大手:給爸爸媽媽擦護手霜。
5、歌曲表演《讓愛住我家》。
6、愛的傳遞:家長填寫愛心卡,和寶寶一起張貼在海報上;
鼓勵寶寶把愛心卡送給老師、父母。
7、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中班活動時間:
11月26日上午
活動流程:
(一)、室內
1、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2、親子制作:感恩大餐
(二)、室外
1、團隊愛的宣言:
愛家人、愛朋友,幫助我們能夠幫助的人;
2、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由來》
3、請一名幼兒介紹“愛的信物”——幸運草的意義
5、全場“愛的傳遞”,貼到班級的愛心墻上。
6、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后續活動
1、感恩節活動及時上傳(信息技術部)。
2、活動各類資料的整理與歸檔。
一、備課,備“感恩”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以自己獨特的學科性質,決定了感恩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教學中備課就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即備學生、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積極性。小學階段是兒童發展教育有意注意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充分利用多媒體,引用影視插曲等方式,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他們精神飽滿、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一些感恩節目,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知道“感恩”的內涵,訓練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美,并對身邊的人事物常懷感恩之心。
二、利用語文教材讓學生感知“恩”
1.父母之恩。
寫不完的是關于親情的深厚,說不清的是關于親情的期待,道不盡的是關于親情的感慨。父母的恩情我們永遠無法回報,父母就像一個風平浪靜的港灣,在我們遭受暴風雨的時候,讓我們安全地停泊。父母也像永動的馬達,無論我們走到哪里,他們都會給我們提供不竭的動力。小學教科書中多角度地表達了父母之恩,例如《落花生》中教我們如何為人之父,一個父親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同時,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力量是巨大的,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2.自然之恩。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吸引著無數文人為之傾訴衷腸,那是因為大自然都給人一種美德享受。日月經無,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美麗的大自然風光讓我們陶醉,沉浸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感謝壯麗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們。例如《黃河頌》以其雄壯之詞讓我們心潮澎湃,通過想象深入意境,激起我們熱愛自然的萬丈豪情。
3.祖國之恩。
我們受恩于父母,我們受恩于環境,我們受恩于祖國。祖國之恩,我們從描寫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國的地大物博;從燦爛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從祖國的優秀兒女為祖國現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國的凝聚力和無盡的恩情。《頤和園》歌頌了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化,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的贊美之情。《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讓人深知如何做一名祖國的優秀兒女。往昔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頓時在腦海中鮮活起來。
三、在有效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感恩
適宜感恩教育的文章大多文質優美,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師在此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反復的朗讀中,品味人物形象的高大;在反復朗讀中深入意境,體驗大自然博大的愛,激發人類要敬畏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感受父母濃濃的愛意,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促進學生的感恩行為。
為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我在課堂上,有意讓一些羞于開口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先用一些簡單的容易回答的問題,通過耐心引導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揚,從中鍛煉他們的膽量,樹立他們的信心。只有感覺到別人對自己欣賞時一個人才會更加自信。在反復的鍛煉中讓學生明白“只有感恩,才能明白幸福的含義;只有感恩,才能笑對人生的風雨;也只有感恩,才能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
為了提高學生地寫作能力,我在平時布置一些簡短的小作文,并在課堂上當場完成。小作文的內容是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生寫起來也容易。在批改時充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在班上公開表揚,讓學生嘗試到一點成就感,最終調動其寫作的積極性。通過感恩教育的活動強化感恩意識,讓學生體會師長之恩。為了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應更加努力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為人師表的老師,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教學水平上仍需努力學習,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提高教學水平和工作能力。
【關鍵詞】 教學方式 影片 興趣
1.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之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盤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教育部,2003:13)
美國勵志電影Hop 故事講述了一個失業“米蟲”不小心讓復活節兔子受傷了,因此他不得不擔負起照料小兔子的任務。在他照顧這只堪稱世界上最難伺候的客人的時候,他也逐漸的成熟起來。影片呈現了真實美國家庭生活、社區活動、選秀活動等場景。能夠給學生們一個真實的聽、說、讀、寫活動場景,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視覺、聽覺的認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此外,本部電影所蘊含的西方家庭教育等社會文化內涵能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
2. 實際運用:
從聽說方面、語法情景設置、閱讀課的引入、寫作話題及經典詞匯五方面在教學實踐中把電影Hop這豐富的素材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
2.1聽說訓練
聽力訓練和配音。
地道的美語發音,詼諧語言,優美的歡快的曲調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英語課堂。把經典臺詞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角色配音。各個小組在進行模仿時,促使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聽歌曲填歌詞。在感受優美的西方音樂同時,來體會歌詞的涵義。學生不僅能夠從猜對歌詞環節中獲得成就感,而且對學生詞匯的積累很有幫助。
2.2語法情景設置
人教版必修4 第三和第四單元兩單元語法是: 新授動詞ing形式在句中做表語、定語、賓語補足語和狀語成分的用法。從影片中拍下一些照片讓學生用句式根據圖片進行造句練習。不僅提供真實語境而且也能拓寬學生思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學生興趣和參與度。
Fred found it astonishing that the little rabbit was talking to him.
The talking rabbit made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entertaining.
Easter Bunny expressed his satisfaction, saying “Well done”.
2.3閱讀課的引入
學生接受西方節日的信息量較集中在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對復活節了解有限。所以在學習人教版必修3第一單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閱讀課時, 在課前播放節取的有關一段慶祝復活節的場景,讓學生們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有關復活節的知識。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于培養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2.4寫作話題
近幾年高考書面表達多是半開放式作文而且內容和生活話題息息相關。另外,人教版每單元都有寫作任務,大多圍繞話題展開。在完成人教版教材必修4第三單元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的寫作任務時,把影片Fred不上進,父母為了讓兒子自立把他趕出家門的那一幕 作為作文材料。按照高考常考的書信文體,指導學生完成習作。主題:勸Fred獨立、自信、勇敢面對生活困難。
2.5經典詞匯和句式
最有效地增加詞匯量途徑就是通過看原版電影進行積累,同時還能培養語感。高中英語語法、詞匯和高考的熱點句式在這部影片中隨處可尋。
This is where we make all the candy and eggs that I deliver to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 (定語從句和表語從句。高考熱點)
Then it’s exactly what you’ve been looking for. (what 引導的表語從句。高考熱點)
We are a hit!
3. 結束語
Hop影片的正能量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英語教學中引用美國原版電影片段,能增加對所學英語知識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知識的了解,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同時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的教學實踐促進必修課的學習。
[1]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教育部考試中心.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 課程標準實驗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本學期學校少先隊工作將以胡xxxx“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寄語為目標,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精神和學校工作的引領下,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和上學期少先隊活動中已經取得的經驗和教訓,以培養隊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規范隊員的行為習慣,形成和諧的校園文化為核心內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導,以安全教育、愛國教育、養成教育為主線,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有計劃地開展符合學校實際的、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把我校的少先隊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本期主要工作:
1、抓好輔導員隊伍的建設。
在品格修養、知識能力、教育教學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強、戰斗力旺盛的隊伍。本學期安排至少兩次輔導員學習,使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展。
2、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各中隊繼續組織學生學習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禮儀教育與訓練,以創建優秀班集體和文明中隊為載體,并以“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為主題,以“三管六不”,“三別四帶”為重點,以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為突破口,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引導和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好品質,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愛國情感,要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核心,逐步培養學生的公德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比如班級里開展“尋找身邊的名人”、“中國真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國人”等活動),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3、開展安全教育和自護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貫穿到整個學期,常抓不懈, 通過多種活動:如:學習自護知識、消防知識、交通知識等。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識,學習自護本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規范學生的課間活動,杜絕不安全隱患。
4、開展各種少年法律宣傳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板報櫥窗、校園網等途徑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廣大少先隊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邀請學校法制副校長開展法制講座,舉行系列活動,以隊員喜聞樂見的法律實踐活動,激發他們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提升少先隊員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5、發揮少先隊活動陣地的作用。
少先隊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以大隊部,紅領巾為活動陣地,積極開展各類小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做好班級的凈化、綠化、美化,使班級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樂園,從而給更多的學生提供一個崗位,鍛煉一種能力,形成一個習慣,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形成。
6、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加強中隊文化,每月更換黑板報,做到月月有主題,并做好檢查評比工作。引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三、每月工作重點:
九月:濃濃尊師意
1、開展開學典禮
2、制訂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
3、培訓紅領巾監督崗值日生,恢復常規檢查。
4、組織各班出好第一期以“感念師恩”為主題的黑板報。
5、組織隊員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6、組織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
十月:深深愛國情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各低年級組織學生學習安全知識,高年級組織學生觀看安全教育視頻。
2、“老人節”以“敬老、愛老、孝敬”為主題,開展主題隊會,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10月13日是少先隊建隊紀念日,各中隊要利用這個時機,進一步加強少先隊光榮感和責任感教育,組織隊員“學隊史、演隊史、展隊史、延隊史”;開展“我為隊旗添新彩”主題活動。
4、組織各班出好第二期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
5、對隊員進行環保教育活動,開展“彎彎腰”活動,教育隊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努力爭做“環保小衛士”。
6、活動觀摩示范課
十一月:拳拳感恩心(繼續加強常規教育)
1、11月9日消防安全日。利用晨會、隊會時間,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消防知識,學習各種安全知識,自救自護知識。
2、開展“感恩”系列活動。11月第四個星期日是感恩節,各中隊組織隊員開展“感恩親人,感恩伙伴,感恩社會”系列活動,以感恩信、感恩畫、感恩卡的形式送給感恩的人,為他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3、開展法律知識講座。
4、組織各班出好第三期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
5、輔導員研討活動。交流輔導員工作中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惑。
十二月:切切遵法情
1、加強常規教育。
2、開展“安全伴我行”中隊主題隊會。
3、組織輔導員學習
4、組織各班出好第四期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
一月:歡天喜地迎新年
1、加強常規教育
2、開展慶“元旦”慶祝活動
3、做好學期工作總結,資料歸檔。
20xx年少先隊工作計劃范文(二)一、指導思想:
在校行政和上級少工委的領導下,以“創新、服務、育人”為宗旨,以活潑、健康、務實的少先隊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有效提高少先隊員的綜合素質。開拓創新、扎實工作,進一步增強我校少先隊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學校少先隊事業的新發展。
二、主要工作:
1.針對本校實際,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開展文明禮儀行動、綠色上學行動等形式豐富、內容新穎、活潑向上的少先隊教育活動,使隊員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提升,成為具有高尚情操、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新一代。
2.積極抓好學校少先隊的組織建設和陣地建設。規范少先隊儀式和禮儀,規范隊室的檔案管理,增進少先隊教育的感染力,用特有的少先隊文化來育人。
3.輔導員老師要加強少先隊文化建設的學習與鉆研,帶領學生開展好“國學經典誦讀”少先隊課題研究,參加各級各類的少先隊科研活動,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打基礎,為少先隊事業作貢獻。
4.相應學校各項活動的宣傳工作,辦好手抄報、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宣傳陣地,為學校的少先隊工作造勢搭臺,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樹立形象、提高聲譽。
三、工作措施:
(一)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學校行政的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開發區團委有關文件精神,積極探索符(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形式,堅持用活動育人,把基本做人、做事的道理轉化為少先隊員的情感和意志,成為他們的內在品質。
1.組織開展“講禮貌、重禮儀、常禮讓”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以“看現象、評事例、做標兵”等活動形式為載體,以“學校、家庭、社區”等活動陣地為途徑,在系列教育活動中,使隊員明白“文明禮貌”的重要性,人人都來爭當“禮儀小標兵”。
2.繼續組織隊員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養成教育》,用“規范”和“隊章”來約束少先隊員,培養他們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優良作風,樹立起遵章守紀、知法守法的自覺意識。
3.推進少先隊工作社會化,不斷增強教育整體實力。大隊部將配合校黨支部、德育處,當好少年兒童與學校、家庭、社會的紐帶。加強與開發區及社會各界的合作與配合,共同創造具有時代特色、少先隊員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擴大學校少先隊活動的運作空間,為少先隊員的健康成長提供優質服務。
(二)加強少先隊的基礎建設,促進少先隊工作可持續發展。
1.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
(1)各中隊輔導員要有明確的少先隊工作意識,對學生加強隊前教育、隊禮教育等隊知識教育,開展生動活潑的少先隊主題活動,認真填寫好中隊日志。每月定期召開輔導員例會,做好學習筆記,及時改進和反饋工作。
(2)加強對小干部的培養。建立隊長學校,設立大隊委每月例會制度,加強對隊干部的教育和培訓。各中隊要設立更多類型的隊干部服務崗位,實行民主選舉和隊干部輪換相結合的少先隊小干部任職制度,并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訓。
(3)上好每周一次的班隊活動課。活動應結合學校工作、節日文化等進行,開展隊活動應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主動參與,輔導員要避免“包辦代替”。
(4)組織“優秀少先中隊”以及各項校內外評優評比工作,宣傳和推介先進。中隊輔導員要對“光榮升旗手”進行培訓,以確保升旗儀式的嚴肅和莊重。
2.加強少先隊陣地建設。
(1)抓好“紅領巾廣播站”的隊伍建設,配合常規檢查,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及時將廣播內容做記錄,為學校營造具有良好的校園文化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2)進一步提高升旗儀式質量,充分發揮升旗儀式潛移默化的育人職能。
(3)加強中隊建設。中隊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的縮影。各中隊工作要落實四個有,即:期初有計劃,周周有安排,月月有重點,期末有總結。各中隊還要設有“文明公約”、中隊角、光榮簿等,增強集體的凝聚力,促進良好氛圍的形成。
(4)加強隊室的建設和管理。定期更新內部布置,堅持大隊委員每天值班制。本學期隊室將進一步完善少先隊檔案,強調在規范和細化上下功夫。
(三)深化國學經典誦讀行動,推進經典誦讀活動不斷發展。
本學期,繼續深化國學經典誦讀行動,確立富有校本特色的誦讀活動,使之成為衡量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
1.大隊部將圍繞“禮儀”、“詩文”、“藝術”各評比一次校級獎章,評比依據是國學經典誦讀主題活動表現。
2.繼續開展“每日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輔導員老師要對活動進行管理和指導,使之成為實踐體驗、誦讀經典的重要陣地。
附: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少先隊大隊及各中隊學期工作計劃。
2、常規教育——“禮儀規范、隊容隊貌”。
3、舉行“誦讀國學經典演講比賽”。
4、布置教室,美化校園。
5、慶祝教師節,開展以“慶祝教師節”為主題的班會和黑板報;。
6、組織各中隊以“安全伴我行”為主題,開好主題班會。
7、大隊部的換屆選舉工作,確定少先隊干部、升旗手、播音員名單,并進行一些培訓指導工作。
8、舉辦迎“十·一”跳繩及拔河比賽少先隊大隊活動。
十月份:
1、國慶節宣傳活動——出好以“慶祝國慶”為主題的校宣傳黑板報和手抄報。
2、積極創新紅領巾廣播站廣播內容,弘揚國學經典,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3、衛生知識宣傳活動-----講座:衛生保健知識;
4、培訓輔導員,隊干部。
5、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十一月份:
1、11月9日 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宣傳學習消防知識,進行消防逃生演練;
2、舉行國學經典誦讀主題大隊會。
3、開展讀書教育活動,美化綠化校園。
4、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校宣傳手抄報和黑板報。
十二月份:
1、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
2、開展食品、交通安全知識講座活動。
3、籌備慶“元旦”文藝晚會,設計慶元旦手抄報活動。
一月份:
1、開展“慶元旦”文藝活動。
2、表彰各類優秀人員和中隊、資料歸檔。為三好生、優干、優秀少先隊員、優秀輔導員等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
一、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英語緊貼生活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根本,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能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學生適應生活、獲得經驗,進而得到發展。《新目標英語》比較注重課堂活動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在每一個單元的教學中都設計了大量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教材的話題包括:數字、顏色、食品、服裝、家具、動植物、時間、身體、個人情況、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問路、指路、購物、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等。這些都莫過于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選擇了這類教材,我們就很容易將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
1.利用生活中的環境資源,學習英語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平時多觀察身邊事物,有意識地收集生活中的英語,如經常見到的商品包裝上的英語:食品袋上的drinks,milk,juice等,玩具上的Made in China,電腦上的Windows和Internet,電視上的CCTV,等等。這些生活中的英語都能使學生在學習時熱情高漲,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英語,由此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他們在這個大家庭里學習、生活,結識朋友,認識老師。校園里的許多設施,如slide,playground,Library,reading room,computer room,fountain等,都是學生很想了解的語言。當然還可以結合學校生活使用更多的詞匯和句子去相互交流,如談論身邊的老師或同學:My teacher/friend is….He is tall….He can….談論自己一天的校園生活:I get up at..I go to school on foot. I have English class at…等。
2.憑借真實的生活情境,學習英語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應在《新課標》指引下,將教學內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緊密結合,努力使語言教學走進生活,做到在生活中學,并為生活而用,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句型時,教師可創設請客吃飯的場景,系上圍裙,手捧托盤,示范課文中的句型:Welcome to my hom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Everything is ready!這樣把學生置于近乎“真實”的學習情景之中。在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運用句型“I'd like….”選擇各自喜歡的食物。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學生熟悉并且有意義的場景,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了他們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熱情。這種具體、直觀的方法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毫不費力地理解了新授單詞的意思,培養了學生通過形象感知直接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英語回歸生活
教學應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嘗試與創造,獲得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應在《新課標》指引下,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進課堂。
1.利用教具創設情景
利用圖片、實物或實物模型、投影、錄像等為學生創設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的情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一般的名詞如動物名、文具用品名、交通工具等,教學時都可采用此法。直觀教學以其生動、形象的特點深深吸引了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
2.利用體態語創設情景
英語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很多單詞是非常適合用體態語來表現的。利用體態語可創設生動的情景,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動詞、形容詞時,如:swim,jog,row,climb; tied,boring,excited等。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充分地伸展一下肢體或表情表演,邊活動,邊學說,可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利用課外延伸創設情景
每周幾節英語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助手段,可進一步創設英語學習的氛圍,增加英語學習的機會。如定期在板報一角貼上有關英語背景材料或趣味知識,讓課內外相銜接,利用興趣小組活動可拓展所學知識,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課外學生間、師生的英語對話,例如,早晨問好、放學道別:“How are you?”“Glad to meet you.”“Goodbye”“Good moming.”“Excuse me.”“I’m sorry.”“Thank you.”“OK”“That’s all right.Please…”“You’re welcome.”等。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潛移默化中告訴學生:英語是一門語言、一種工具,而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東西。一開始學英語聽不懂、讀不標準是很正常的,只要努力并持之以恒,假以時日就自然能逐步掌握了。
三、尋找生活化的社會舞臺,讓英語緊聯社會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背景下,當然也包括我們教育的學生。社會也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教育作用。如果能運用好社會這個大舞臺,結合生動有趣的英語內容,生活化的英語就會經常圍繞在我們身邊。
1.利用校園文化學習英語
首先,在校園內創設英語墻報,舉辦英語學習園地。可以把他們優秀的作業拿來展示,秀出他們優秀的英語作文等。其次,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編寫英語小報,定期在學校宣傳窗內展示。校園文化盡量要雙語化,例如在學校草地上插上“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的標語,教育學生愛護草地;在樓梯口貼上“Right Side,please!”的句子,提醒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在辦公室和其它的公共場所貼上“No smoking!”的標語,警示家長教師不準吸煙;在水龍頭前貼上“Save water,please!”的句子,督促學生節約用水等等。在這種校園文化背景的氛圍下,學生能更好地提升英語的感受能力。
2.利用節假日,開展英語主題活動
1.構建環境文化
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民族。在對文化進行定位和操作中,我們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如比較強調自我奮斗和創新的精神。同時,校園科學教育文化一定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著眼于現代的科學教育文化,如突出現代科學教育文化中的創新意識等。為了構建好校園科學教育文化,我們對校園里的每幢建筑都進行了命名,如把兩幢專用教學樓(陶藝勞技室、自然微機室)分別命名為“陶然”和“仰止”。此命名有著深刻的涵義。陶然:取其莊子《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欣然忘返之義,可與陶藝勞技所突出的增進能力、陶冶情操、培養藝術氣質的宗旨吻合。仰止:取其《論語•子罕》中“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嘆為觀止”之義,自然微機教室的功能不僅是為學生提供強大信息平臺,更在于它使學生享受求知樂趣,潛移默化于諸多先賢楷模,感受前輩沐化之風,追摹前賢開拓創新,高山仰止,勇攀科學高峰。
②吳文化和開發區特色文化的結合
蘇州是個古老的城市,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吳文化有著獨特的特色文化,如水鄉文化、市民文化、重文重教文化等。對于校園科學教育文化的構建,我們從宏觀上采擷區域特色吳文化,如突出在吳文化熏陶下的名人榜樣作用,同時我們也從微觀上把握我校在地理位置上的特色,突出吳江經濟開發區的電子科技特色文化,如成立航模、船模、艦模組、科技制作組、電子科技組、機器人組、小發明、小創造組等。
③科學人才榜樣塑造與學生的可行性相結合
科學教育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特色;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榜樣示范作用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突出科學人才的榜樣作用是必然的。科學人才榜樣的塑造我們注意了層次性,一是突出本區域高層次的科學人物,二是在校內樹立師生中的科學人才榜樣,如校內的小發明家。注重理想期望和現實層面的結合。比如,我們利用學校長廊開辟了“科學名人廊”,56根廊柱醒目地展示了古今中外56位科學家畫像、生平及他們的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特別是誕生于我們吳地的20多位科學家如吳健雄、楊家墀、程開甲等對師生的影響更是深遠的。我們還把校內小發明家的小制作和獲獎作品在校園櫥窗內展出,還在每個教室走廊的墻壁上推介學校“未來科學家之星”,著重宣傳他們的科學教育成果,這都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親切感和自豪感,為學生樹立起了身邊的榜樣。
④主體性與主導性相結合
在校園科學教育文化建設中,學生是校園科學教育文化的主體,教師是校園科學教育文化的主導者,領導是校園科學教育文化的倡導者。要把師生員工看作是學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園科學教育文化的建設者。只有把主體性與主導性結合起來,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才能調動他們參與校園科學教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在參與建設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如我們在設計學校科學教育標志和特色旗的過程中,就充分發揮師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我們先在全體師生中廣泛征集設計創意和作品初稿,遴選有一定創意和內涵的作品,再經領導和行家進行潤色和再創造,最后敲定設計方案。我們的科學教育特色旗是以藍色為底色,給人以沉靜的感覺,寓意科學教育研究要沉下心來,也含有青出于藍的意蘊。旗幟中央有一雙貌似活動著的手,又如正在靜靜觀察的眼睛,蘊涵著科學教育要勤動手,多動腦,要手腦結合。
2.打造制度文化
學校制度是學校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控制和約束學校成員行為合理性和發展性的基本機制,是學校和主體成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1)領導例會制度
學校領導每月召開有關科學教育的例會,專門商討科學教育的進程、活動開展、成果驗收等事項,加強學校領導對科學教育的參與度。
(2)教師學習制度
教師(特別是科學輔導教師,現引進科學專職教師兩名)定期學習培訓,根據學校開展科學教育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研究,以推動科學教育的開展,擴大科學教育教師的參與面。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辦法加強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幾年來,我們多次派教師赴南京等地進行科學教育培訓。
(3)學生科學活動制度
學校根據實際開展諸如科技小組活動、科技節特色活動、科技基地活動等科學教育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重大科技發明紀念日等開展科學教育活動。采取校內外相結合、課內外相結合等方式,加大科學教育活動的自主性和多樣性,努力營造活動的氛圍,以擴大科學教育的普及面和活動成效。
(4)獎懲激勵制度
制定鼓勵教師從事科學教育和輔導工作的相應措施,把他們的輔導工作計入工作量,將輔導成果作為考核實績、評升晉級的依據,對在科學教育中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重獎。在教師中推行“科學教育導師制”,激發廣大教師從事科學教育的熱情。在學生中推出“科學學術銜級制”,通過評比“科學小學士”、“科學小碩士”、“科學小博士”、“小小諾貝爾”等方法,激發學生熱愛和探索科學的熱情與勇氣,為小學科學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平臺構筑,開發生動活潑的科學教育活動資源
精心構筑科學教育平臺,通過對科學教育活動資源的開發,以求真創新、合作進取的科學精神影響學生,呵護學生好奇和幻想的天性,培養實踐和思考的習慣,磨練堅持探索的意志,發展創造的思維和能力,引領學生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1.拓展空間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六大解放”中明確指出了“解放兒童的空間”,學生只有在自由暢達的空間中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
(1)學科滲透,擴大科學教育的內涵
科學教育內容知識面廣,科學性強,與各學科具有緊密和顯著的互補性,能活化學科科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科學教育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學生對語文、數學、科學、勞動等學科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我校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都能認真鉆研教材,注重加強科學教育與學科的聯系,加強在學科教學中科學教育的滲透。例如,我校教師在執教《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時呈現了如下精彩教學片段———師:同學們,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生:(齊)雞蛋!師:誰有本領將它捏碎,我們就封他為大力士。(學生磨拳擦掌,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捏,可沒有誰能夠捏碎)師:知道為什么捏不碎嗎?生1:我們人小力氣小。生2:這是一只特殊的雞蛋,它的殼特別堅硬。生3:老師,你的力氣比我們大,肯定捏得碎。師:那本人也親自試試(運足氣力,使勁地捏,可雞蛋仍然安然無恙)。師:抱歉,老師的力氣也太小了!生:老師,蛋殼薄薄的,并不結實,怎么會這么堅固呢?師:想知道答案?答案就在課文第五自然段,請讀一讀課文,然后拿筆畫出來。這不僅寓科學教育于學科教學中,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2)項目介入,拓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廣度和深度
我們投入近30萬元高標準地創設了兩個“未來工程師工作室”———一個電子探索宮,一個機器人世界。讓學生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有一批能夠玩的設備設施。建立校外科學教育實踐基地———吳江市博物館、吳江市檔案館、吳江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培訓中心等相繼成了我校科學教育的活動基地,讓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了解科學在社會生產實踐中的巨大作用。定期舉辦科普講座,請專家來校舉行科普講座,讓學生了解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介紹科學知識、科學動態;開設紅領巾科學專題節目;舉辦一年一度的科學感恩節;舉行“小小諾貝爾”的科學小發明小創造比賽。活動期間,我校舉行了科學幻想畫、創意作文、科技小制作小發明。其中一位學生為媽媽設計的保暖手套獲創意一等獎。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居政同學發明的蓋插式電水壺獲吳江市科技發明一等獎、吳江市科技發明市長獎。科學活動項目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適合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為了讓他們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我們利用科學活動項目認真開發研究性學習小課題,努力提高科普小課題的比例,鼓勵學生把學習著眼點更多地放在科學方面,有計劃地介入科技小制作、七巧板、航模建模制作等科技活動項目,并利用研究性學習的小課題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教育,提高其科學素養。我們引導學生積極介入這些科學活動項目,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激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