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衛生評估范文

    衛生評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生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衛生評估

    第1篇:衛生評估范文

    今天下午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許昌市創衛迎檢工作的一次動員會、攻堅會、沖刺會。剛才,申武裝副市長做了一個很好的講話,對存在的問題、對創衛迎檢工作的要求,特別是對創衛迎檢技術評估這十天之內的8項重點工作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我完全同意,請同志們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3句話:

    一、認清形勢,廣泛動員,實現既定目標

    近幾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我市的創衛工作通過了省級考評,通過了國家暗訪,通過了省級整改反饋的考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4月7日動員會上,對技術評估的迎檢工作進行了安排,時至今日僅僅100天。在這100天內,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正視問題增壓力,各司其職明責任,強化領導抓落實,取得了很大成效。方方面面動員起來了,三區一縣和市直有關單位動員起來了,干部群眾廣泛參與,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勢頭,解決了一些突出的問題。現在到國家愛衛會技術評估只有十多天的時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從剛才申武裝副市長分析的問題來看,對照標準,查找不足,我們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農貿市場管理、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整治等方面,都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一些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我們自己都不滿意,對照標準,是很難通過的。因此,對迎接技術評估工作務必要高度重視,如果這次通過不了技術評估,幾年來全市干部群眾在創衛工作中付出的辛勤、付出的努力、灑下的汗水,就會化為泡影,我們就無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特別是要克服麻痹、松懈、畏難、厭戰的思想情緒,對創衛迎檢工作進行一次再部署、再動員,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把各方面工作做實、做好,確保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志在必得、一舉通過、奪杯拿牌”的目標。

    二、突出重點,注重落實,確保全面達標

    各級各部門都要按照這次會議的總體部署,按照申武裝副市長提出的要求,采取過硬措施,抓住重點,破解難點,確保技術評估時全面達標。當前,要突出抓好5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薄弱環節。就是除四害、市容環境、五小門店管理,以及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單位和社區衛生的整治問題,這是我們一直講的薄弱環節,是難點工作,也是工作重點。其中關于交通秩序問題我強調一下,今年以來按照暢通工程的要求,我們在交通秩序上下了很大力氣,加大了投入,取得了一些效果,交通事故減少了12%。但現在的問題是市民的交通意識不強,比如騎自行車走機動車道、騎摩托車占用超車道的現象就很多,公安交警和新聞媒體,對這些現象能不能公開曝光,讓大家討論討論,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教育,強化交通安全意識。二是突出抓好各條迎檢線路和備檢線路的綜合整治,確保這些線路萬無一失。既要抓面,也要抓點,這些必檢線路、備檢線路一定要抓好。三是傾力解決好夏季影響衛生狀況的關鍵問題。也就是蚊蠅密度過高、市容環境衛生反彈的問題。客觀地講,今年老百姓反應蚊蠅的密度降低多了,但是按照專家提出的實現“視線之內不超過三個蒼蠅”的要求,還是一個難點,這項工作如果抓不好,就要一票否決。所以,必須下大力氣,加大消殺的力度,這個難點工作做好了也就成了一個亮點。濟源市*年創衛就是在七月份,就是靠蚊蠅的密度消殺這項工作,贏得了技術評估專家們的贊賞,當然其它工作也都做得很好。同時,夏季夜市、早市的問題也要一并抓到位。四是關于拆遷工地、建筑工地的圍擋作業問題。這個事情我講過多次,一個地方拆遷之后,肯定還要建設,要建設就必須設個圍墻,這是一個城市起碼的要求,請建委和屬地管理的地方把這件事情徹底解決好,長效堅持鞏固下來。五是關于創衛宣傳教育的問題。前一段時期,魏都區愛衛辦經常給大家發個手機短信,提供一些創衛知識,實際上這是挺好的事情,也是一種溫馨的提醒,就是要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市民的衛生知識,進行創衛工作的宣傳教育,新聞媒體在這方面也要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在電視上打些飛播、在報紙上搞一些健康知識宣傳。這一方面是創衛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希望把這項工作認真的抓一抓。總之要通過這些重點工作,特別是通過剛才申武裝副市長講的工作要求,實現三個方面的工作目標。第一是通過這次打攻堅戰,通過這次創衛迎檢,使我們創衛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得到專家的認可;第二是通過這次打攻堅戰,通過這次創衛迎檢,使我們的創建成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第三是通過這次打攻堅戰,通過這次創衛迎檢,使我們的創衛成果經得起群眾的評價,讓群眾滿意。專家的認可、時間的考驗、群眾的評價,達到了這三個方面的目標,我們創衛迎檢也就實現了目標。

    三、嚴格督導,嚴格檢查,落實責任追究

    為進一步加大督導的力度,市創衛指揮部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技術評估督導工作的通知》,在已經建立的十個專業督導組的基礎上,實行了市級領導專項督導任務分工負責制,請各位市級領導按照要求,各司其職,抓好督導工作,特別是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要“全天候、全方位、高頻次”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現場解決。要實行嚴格的公開曝光、責任追究制度,推動創衛工作具體問題的有效解決。關于責任追究問題,上次會議上,毛萬春書記和我都已經講過,今天我再次重申市委、市政府的意見:在這次技術評估中,凡是因為工作不力、整改工作不到位、影響了全市創衛工作總體部署的,是市直的問題,要追究市直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責任,是縣(區)的問題,要追究縣(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責任,并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出臺的《許昌市創建工作效能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規定,兌現獎懲,決不含糊。

    第2篇:衛生評估范文

    【摘要】 基于衛生技術評估的能力視角,提出發展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的設想,包括將發展衛生技術評估作為衛生系統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經費和項目保障技術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的長效多方式培養機制,以及研究者和決策者互相推動,全面提升評估能力和決策水平。

    關鍵詞 衛生技術評估;能力;發展

    Scheme of Developing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China: Capability Analysis/GENG Jinsong,CHEN Yingyao,LIU Wenbin,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65-67

    AbstractThe scheme of developing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in China was proposed from the view of HTA capability. Strategies on HTA development consist of considering HTA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apacity building of health system, sufficient funding and relevant research programs to guarantee the conduction of HTA researches,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and multi-way HTA researcher training mechanisms, and activ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makers to systematically promote the ability of both HTA research and 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Capability;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Key Laboratory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衛生技術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是對衛生技術應用或利用所產生的短期及長期的社會效果進行評價的一種研究形式[1]。衛生技術評估從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社會倫理性等多方面提供科學證據,有助于衛生技術的合理選擇、利用和發展。衛生技術評估作為一種科學決策工具,在國際上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和廣泛應用,其理論和方法已經滲透到衛生政策乃至廣泛的社會政策的研制過程中。本文系統分析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的概況,并探討開展技術評估的策略,基于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能力建設的角度提出發展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的設想。

    1研究機構分類及其能力分析

    1.1依托高校的研究機構

    衛生部衛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是依托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專門機構,是我國首家衛生技術評估機構。實驗室從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歐盟、美國中華醫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原衛生部、科技部、上海市衛生局等各種渠道申請到多項科研項目。實驗室利用衛生技術評估為主要研究領域搭建了多學科研究平臺,研究涵蓋臨床醫學技術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評估、重點疾病防治與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干預技術及政策效果評估、衛生技術的生物倫理學評估等,研究成果對我國衛生政策的制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實驗室研究人員于1997~2012年間共發表研究論文364 篇,并出版7本教科書。

    2002年6月,復旦大學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估中心成立,中心聯合校內外藥學、臨床、流行病學、統計學與管理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組成核心團隊。2006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該機構設有衛生技術評估研究室,整合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學、醫學信息學等學科和人才優勢。此外,原衛生部、教育部共同批準設立了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技術評估中心,開展技術評估工作。

    1.2依托醫療機構的研究機構

    衛生部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建立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999年3月,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獲國際Cochrane協作網批準成立中國Cochrane中心(Cochrane協作網第14個中心,亞洲唯一國家中心)。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并啟動分中心建設[2]。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為世界各國提供中國的臨床研究信息;開展系統評價,為臨床醫生、臨床科研和教學、政府的衛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培訓循證醫學骨干,推動循證醫學在中國的發展。

    1.3依托政府部門的研究機構

    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是原衛生部的技術咨詢和智囊機構,是亞洲衛生技術評估網絡(HTAsiaLink)的成員單位,其下設有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研究室。研究室共設3個學組,分別是衛生政策評價、衛生技術評估和衛生項目經濟學評價。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研究室開展衛生政策效果評價研究,為決策者提供相關政策效果的科學依據;開展衛生技術適宜性的評價研究,為適宜醫藥技術的決策提供指導意見;開展公共衛生項目效果評價,為利益相關者提供項目實施結果的有效證據[3]。

    原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下設咨詢評估處,協助政府進行衛生技術準入工作,對現有及引進的衛生技術進行評估;對國際衛生技術評估結果進行傳播;為政府、國內外機構和企業提供評估、咨詢、培訓、調查等服務。

    此外,各地區也相繼成立了依托政府部門的研究機構。上海市衛生技術評估研究中心是2011年11月上海市衛生局批準成立的專業性衛生技術評估及研究機構,中心組織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教育培訓、開展交流合作活動以及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浙江省和廣東省正在籌建衛生技術評估機構。

    1.4不同類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的能力分析

    何種形式更優,從當前的情況看,是各有優勢。依靠政府的機構和決策聯系更緊密,但是面臨機構的人才儲備、學科背景等挑戰;依靠醫院的機構和臨床決策有機融合,在有效、安全性評價方面優勢明顯,但是缺乏經濟學和社會影響評價,評價視角偏重臨床而輕人群;依靠高校的機構學科、人才梯隊齊整、研究方法規范、國際合作較多,但不足之處是和政策決策疏遠,評估項目相對較少。因此,不同類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對于機構間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基于循證視角的衛生技術評估能力建設分析

    2.1提供高質量證據需求

    近年來,新興的衛生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和高成本技術數量增長迅速。如何對新興衛生技術進行早期、及時的評估顯得尤為重要。成本效益不合理新技術可能導致醫療費用的快速上漲。例如抗生素的濫用[4],以及不同地區CT和MRI的過度使用與使用不足[5]。衛生技術與衛生服務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問題也值得關注,如迅速增長的公共衛生經費并未顯著減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6]。個人現金衛生支出不公平有可能導致貧困人口無法負擔醫療保健費用[7]。為了緩解不公平現象并提高可及性,需要基于衛生技術評估的研究證據,循證優化醫療保險的福利包[8]。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基于最佳的研究證據因地制宜制定控制策略,多方聯動有效遏制此類疾?。?]。衛生技術評估為世界各國緩解醫藥費用過快增長和科學化決策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信息[10]。

    2.2推動循證衛生決策

    目前,我國藥物目錄和醫療技術評估主要以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為主,并未設立專業、獨立的遴選機構。在評估方法上,主要依靠專家,而專家評估的依據主要來自于臨床經驗[11]。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的開展和向政策轉化明顯滯后于衛生改革的進程及其對衛生技術評估活動的需要[12]。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和組織分布不集中,開展的研究工作未形成協調一致的總體,零散的技術評估研究難以迅速推動衛生技術評估事業。有限的衛生技術評估證據和衛生技術評估服務能力尚不能滿足衛生決策的需求[13]。衛生技術評估的能力建設對于循證衛生決策、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發展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的構想

    3.1將發展衛生技術評估作為衛生系統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如何有效提升衛生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以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衛生需求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國際經驗表明,衛生技術評估為應用與管理衛生技術提供科學信息和決策依據,并為衛生技術的高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學和有效的方法。為了深化醫改,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建議衛生行政部門將發展衛生技術評估作為衛生系統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機構、醫藥生產企業及相關組織機構把拓寬工作人員的衛生技術評估知識面、培養基于高質量的技術評估研究作為組織機構能力建設的關鍵要素。

    3.2經費和項目保障技術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的經費投入和科研項目立項較少。衛生技術評估人才的培養、衛生技術評估研究的開展、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的發展均離不開經費支持。建議通過優選衛生技術評估課題的方式,委托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和研究團隊進行評估。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醫學學會和協會等機構組織提出亟待解決的衛生技術評估問題,并設立衛生技術評估相關研究項目,通過對優選項目投入科研經費,確保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不斷提升評估機構的研究能力。

    3.3建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的長效培養機制

    建立衛生技術評估機構研究者的長效培養機制,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鼓勵研究者參加衛生技術評估學術會議,支持研究者赴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機構深造,鼓勵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支持研究者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研究能力。確立衛生技術評估創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機制,通過學術骨干帶動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機構的發展。同時建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對于考核優秀的研究者給予獎勵。通過長效培養機制提升研究隊伍的研究能力和整體素質,推動衛生技術評估的發展[14]。

    3.4全面提升評估能力和決策水平

    決策者應結合人民群眾的衛生需求和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提出衛生技術評估問題,依據衛生技術評估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合理使用高精尖技術,淘汰無價值的設備和落后技術,降低醫療服務成本,重視衛生技術評估的傳播和執行[15]。衛生技術評估過程中研究者與決策者通力合作,研究者基于決策問題開展技術評估;決策者基于衛生技術評估證據、經濟水平、資源狀況和群眾的服務需求進行循證決策。通過上述過程實現研究者、決策者和人民衛生需求的互動,逐步形成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和決策者的交流合作和溝通反饋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研究者的評估能力和決策者的科學決策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英耀.復旦大學組建衛生部衛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5,12(2):10.

    [2]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循證醫學平臺介紹:網合中心分中心概況[EB/OL].(2013-07-10)[2013-09-10].http://ebm.org.cn/about.php?id=9&module_id=1.

    [3]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 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研究室[EB/OL].(2013-07-15)[2013-09-10].http://nhei.cn/KS_4/ks_004/ksjs/index.html.

    [4]Dong L, Yan H, Wang D. Drug prescribing indicators in village health clinics across 10 provinces of Western China[J].Fam Pract, 2011, 28(1): 63-67.

    [5]He D, Yu H, Chen Y. Equ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T and MRI in China: a panel analysis[J].Int J Equity Health, 2013(12): 39.

    [6]Long Q, Xu L, Bekedam H, et al. Changes in health expenditures in China in 2000s: has the health system reform improved affordability[J].Int J Equity Health, 2013(12): 40.

    [7]Chen M, Chen W, Zhao Y. New evidence on financing equity in China’s health care reform: a case study on Gansu province, China[J].BMC Health Serv Res, 2012(12): 466.

    [8]Zhou Z, Su Y, Gao J, et al. Assessing equity of healthcare utilization in rural China: results from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from 1993 to 2008[J]. Int J Equity Health, 2013(12): 34.

    [9]Yang G, Wang Y, Zeng Y, et al. Rapid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 1990-2010: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 2013, 381(9):1987-2015.

    [10]趙琨, 隋賓艷, 郭武棟, 等. 衛生技術評估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中國衛生經濟, 2012, 31(2): 87-89.

    [1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 藥品和醫療技術評估制度亟待完善[EB/OL]. (2010-07-19)[2013-10-10].http://edu.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version=edu&docid=2294163&leafid=3056&chnid=1027.

    [12]陳英耀, 劉文彬, 唐檬, 等. 我國衛生技術評估與決策轉化研究概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3, 6(7): 1-6.

    [13]胡苑之, 林海, 陳潔. 水平掃描在新興衛生技術評估中的發展及啟示[J].中國衛生資源, 2013,16 (1): 39-40.

    [14]衛萍, 任建萍, 顏丹丹, 等. 衛生技術評估認知與需求現況調查[J].中國醫院管理, 2013, 33(3): 23-25.

    [15]徐文煜, 薛迪. 美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的衛生技術評估[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1, 18(1): 8-10.

    通信作者:

    陳英耀: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衛生部衛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主任

    E-mail:yychen@shmu.edu.cn

    收稿日期:2014-06-06

    第3篇:衛生評估范文

    一、行政許可執行情況

    我區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放射診療許可證發放管理程序》等相關政策法規和文件精神,認真做好公共場所衛生和放射診療兩項行政許可事項,保護行政許可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秩序。

    1、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審批行為。我區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和放射診療許可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審批表、不予行政許可審批表、行政審批延期審批表等行政許可文書,編制了行政審批項目流程卡和流程圖,通過衛生網站向社會公示,讓廣大群眾知曉,方便群眾辦事。我區要求行政審批機構和行政審批人員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嚴格實行“一審一核”制,由區行政服務中心衛生窗口(行政審批科)統一受理、直接辦理、統一送達,行政審批工作做到規范、透明,實現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目標。

    2、提高審批效率,實行限時辦結。我區要求行政審批機構和行政審批人員牢記黨的宗旨,增強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刻苦勤奮工作,提高審批效率,對符合審批條件的實行限時辦結。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法定辦理時限為XX個工作日,放射診療許可法定辦理時限為XX個工作日。今年通過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實際辦理時間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平均為X個工作日,放射診療許可平均為X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促進了公共場所和放射診療工作的發展。

    3、強化服務意識,方便群眾辦事。我區加強行政審批人員的學習教育工作,使每個行政審批人員樹立宗旨意識,為申請人提供優質服務,方便群眾辦事,切實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所有審批項目全部進入區行政服務中心衛生窗口,統一受理,直接辦理、統一送達,實行“一站式”服務,從過去讓申請人跑變為由窗口行政審批人員跑,使申請人輕松辦理行政審批。二是在行政服務中心衛生窗口擺放紙質辦事指南方便申請人取閱,使申請人明確行政許可的辦理的條件、需要提交的材料、工作流程、辦理期限及需要注意的其他相關事項。三是提供優質服務,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如何辦理行政審批,對申請人提出的咨詢詳細回答,確保申請人明白,對申請人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盡力幫助解決,使申請人能夠無障礙地辦理完相關行政審批事項。

    4、加強防控機制,確保清正廉潔。行政審批是權力最為集中的領域,也是腐敗最容易滋生的環節。我區加強防控機制建設,用機制確保在行政審批過程不出現違紀違規情況,不發生腐敗違法現象。一是加強對行政審批人員的學習教育,使每個行政審批人員正確對待權力,牢記權力是人民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做好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決不能錯位異化權力觀,將“公權力”變成“私權力”,把權力當作為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二是要求每個行政審批人員向公開承諾,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廉政準則》和有關反腐倡廉規定,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一切不廉政行為,切實用好行政審批權力,爭當一名深受群眾擁護的清廉干部。

    二、行政許可實施效果

    我區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放射診療許可證發放管理程序》等相關政策法規和文件精神實施行政許可,取得了良好效果,促進了公共場所衛生和放射診療工作的發展,獲得了廣大群眾的滿意。

    1、提高了公共場所衛生條件。我區規范公共場所現場衛生審核行為,由2名以上衛生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現場審核,重點檢查衛生管理制度和檔案,功能性衛生專間或專區設置情況,衛生設施設備和公共衛生間的設置情況,客用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更換和保潔情況,經營過程中各類工作運行、操作符合衛生標準、規范情況,從而提高了公共場所衛生條件。

    2、規范放射診療許可證發放管理。我區加強放射診療許可工作的現場審核工作,按照衛生部統一制定的《放射診療許可現場審核表》要求對放射診療現場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核,確保放射診療符合衛生部《放射診療許可證發放管理程序》的要求,確保放射診療安全。

    3、加強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監督管理。我區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要求,加強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監督管理,做到每兩年復核一次,對兩年復核期內公共場所基本衛生條件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及相關衛生標準、規范執行狀況進行檢查、評估、審核,并根據資料審查和現場審核結果作出復核結論,確保公共場所衛生符合國家衛生管理要求。

    4、加強放射診療機構監督檢查力度。我區按照《放射診療管理規定》和《管理辦法》的要求,每年制定監督檢查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對放射診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無放射診療許可證和超范圍開展放射診療服務等違法行為,以規范放射診療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行政許可評估結論

    我區共受理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申請374件(新辦16、延續11、變更79、注銷13),辦結374件,辦結率為100%;放射診療許可申請10件(新辦1、變更8、注銷1),辦結10件,辦結率100%。通過問卷調查、現場核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行政許可事項進行評估,總體情況良好,行政許可事項合理,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行政許可事項具有操作性,許可事項的受理、審查、告知、聽證、決定等環節順暢,做到了全民實施。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我區認真努力做好公共場所衛生和放射診療兩項行政許可事項,取得了良好成績,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問題,主要反映在公共場所衛生方面,一是開展衛生法律法規宣傳還不夠,使得部分群眾對衛生法律法規了解不多,給專項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對部分小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沒有做到位,存在一些不符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現象,有礙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針對這些不足問題,我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和提高。一是加強衛生法律法規宣傳,使更多群眾了解和掌握衛生法律法規,共同配合政府做好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改善公共場所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水平。二是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在抓好大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強小公共場所衛生的監督管理,確保衛生監督管理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五、下一步工作目標

    1、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行政審批效能。我區要根據中央的工作精神,結合形勢發展的要求,加強行政審批人員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行政審批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工作技能,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提高行政審批效能,促進地方衛生事業發展。

    第4篇:衛生評估范文

    根據《市應急管理辦公室關于開展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總結評估和突發事件發生趨勢分析工作的通知》(市應急辦函〔〕21號)要求,現對我市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總結評估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各有關部門嚴格遵循按照“政府統一領導,各地分級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應急工作方針,切實加強部門配合,扎實做好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預防等基礎工作,全年未發生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

    二、應對工作評估總結

    (一)加強應急組織領導。成立了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應急處置工作??傊笓]長由市長或分管副市長擔任,成員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我局,辦公室主任由我局局長擔任。藥品安全應急管理也專門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應急管理工作。加強部門聯動,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建立健全處置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運行機制和救助體系,加大物資、資金保障力度,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處置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消除突發事件危害。

    (二)健全應急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原則、程序、方法及保障措施。在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方面,陸續制定出臺了《鹽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應機制》、《鹽城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鹽城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力求從制度上落實監管責任,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在應對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方面,制定了《問題藥品應急處置工作程序》,不斷完善預警發現處置機制,及時控制和有效處置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問題的各類藥品和醫療器械;強化與公安、衛生等其他行政部門協作配合機制,建立包括藥品監督、衛生防疫、臨床治療等專家組成的預后處置組,研究對使用過問題藥品人群的補救方法措施;建立完善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信息報告制度,建立統一的藥品安全事故監測、聯絡體系。

    (三)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我們切實采取措施在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強化藥品、醫療器械日常監管。一是強化生產環節監管。對14家藥品生產企業開展了47次飛行檢查和跟蹤檢查,共發現各類管理缺陷74項次,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開展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高風險醫療器械等監督檢查,建立醫療器械監管責任體系,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生產行為。二是強化經營環節監管。開展藥品經營企業gsp復認證工作,已有3家藥品批發企業和藥品零售連鎖企業、179家零售藥店順利通過了gsp復認證現場檢查。并對認證滿兩年的18家批發企業、5家零售連鎖企業進行gsp跟蹤檢查。與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公安局聯合開展含可待因復方口服制劑專項整治工作,加大特殊藥品監管力度。將醫療器械日常監管與專項檢查、注冊核查、體系考核相結合,努力提高醫療器械監管水平。三是強化使用環節監管。啟動國家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積極推行城市藥品安全“網格化”管理。聯合衛生部門對23家二級及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執行《江蘇省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情況進行檢查,提高規范藥房、合格藥房創建水平。首次舉辦全市adr報告質量評比活動,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我市參與在線呈報單位數862家,居全省第一;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3884份,居全省第三。四是嚴格監管基本藥物定點配送企業。開展基本藥物配送情況專題調研,實行基本藥物定點配送企業報備制度,對全市6家定點配送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完成了省局下達的基本藥物抽樣檢驗任務,基本藥物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四)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在食品安全方面,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問題乳粉清查、“地溝油”專項治理、學校食堂餐飲安全檢查等專項整頓,切實規范食品市場秩序。在藥品、醫療器械安全方面,以血液制品、生物制品、中藥制劑等為重點品種,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打擊制售假劣藥械違法行為;開展非藥品冒充藥品專項檢查,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消毒產品、化妝品等領域的違法行為;開展藥品冷鏈管理專項檢查,加強生物制品監管;開展藥品生產、制劑配制專項檢查,確保不發生源頭性藥害事件。,全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21016次,檢查涉藥單位7513家,立案查處違法違規案件558起,其中查獲的“9?16”特大假冒人血白蛋白案被列入國家藥監局公布的十大典型假藥案之一。

    (五)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分別成立食品和藥品專家庫,對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開展咨詢、技術指導并參與應急處置和評估工作。組成由監管人員、專家等組成的應急處置隊伍,通過應急演練和崗位練兵等形式,培養和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回應能力。

    (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大食品藥品培訓宣傳力度,全系統新畢業食品安全工程碩士研究生35名,積極開展“315”、“124”宣傳咨詢活動,配合市電視臺舉辦“315”電視晚會;組織市區300個家庭參觀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全國巡展,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組織基層藥監人員自編自演法制小品節目,參加全市“五五”普法專場文藝演出,通過各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和飲食用藥安全知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工作建議

    (一)夯實應急工作基礎。強化應急管理組織建設,加大應急經費的投入,保證應急物資儲備齊全。加強應急管理隊伍建設,通過學習培訓、應急演練等方式,建設一支“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高素質應急管理隊伍。

    (二)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完善應急預案,不斷健全預警發現處置機制,為防范和處置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強藥品日常監管。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切實保證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四)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群眾增強綜合防控和自我防控意識。

    四、趨勢分析

    (一)發生趨勢。

    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一是集體性食物中毒。二是污染源引起的原發性食物中毒。三是企業管理不當造成的食品污染引起暴發性食物中毒。

    藥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一是醫藥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二是突發群體性藥械危害、嚴重藥械不良反應。三是部分藥品生產經營者缺乏社會責任、無序競爭、偏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導致的產品質量問題。四是農村藥品安全存在隱患。

    (二)對策措施。

    第5篇:衛生評估范文

    【關鍵詞】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指標

    預防危機的目的在于減少或降低危機事件帶來的損失,降低管理成本從而追求效益最大化。公共危機預防是在危機到來之前,醫院對潛在危機及即將出現的危機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包括危機的預警預防、預先控制或危機萌芽狀態的消滅、危機管理的后續準備。基于公共衛生危機的特殊性,要求醫院在明晰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加強對預防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細化與管理,提高醫院的公共衛生危機預防能力,從而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與社會健康發展。

    一、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的基本理論

    加強預防是處理危機的最佳方法,因此預防是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關鍵部分。醫院的危機預防能力是醫院面對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在危機中的表現,評價醫院的危機預防能力即為對其危機應對措施與危機管理表現的評價,評價的過程需明確評估對象、評估主體及評估過程等問題[1]。醫院的主要評估對象為醫院各科室與醫護人員,評估主體指具有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資格的群體,主要為社會公眾或獨立的評估機構,評估過程需醫院全體人員與社會公眾的參與,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整體過程。加強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能夠發現醫院危機管理中的不足之處,考察醫院危機應對措施的完整性,從而為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的指標體系

    醫院預防能力的評估貫穿于其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全過程,其通過危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體現,因此需要結合具體指標的評價才能對醫院危機預防能力進行準確評估。依據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預防能力評估的基本理論,本文主要從危機事件前、危機事件中及危機事件后三個時間段的危機表現進行醫院危機預防能力的評價[2]。

    (一)危機事件前的預防能力評估指標

    醫院作為重要醫療單位是公共衛生危機預防管理的專業部門,也是危機預防管理的主體,其危機預防能力是公共衛生危機預防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危機事件前的預防能力評估指標主要包括醫院危機應對預案及危機預警機制等。危機應對預案是醫院應對危機的保障,此項指標評價的重點在于檢測醫院預案是否對突發事件的性質、潛在范圍及影響作出細致的預判斷,并檢查預案措施是否完整可行;危機預警機制是建立對危機預測的機制,從而為醫院的危機預控與處理奠定基礎。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醫院應加強對危機預警機制的完善,并依據預警制定出具體完善的危機預案,從而避免或減少危機的發生。

    (二)危機事件中的預防能力評估指標

    雖然醫院提倡預防是處理問題的最佳辦法,但由于危機具有突發性及緊迫性,因此危機事件的緊急處理也是評估醫院預防能力的重要指標[3]。事件中的預防能力評估指標主要包括醫院全員的危機意識及危機處理計劃等,全員危機意識是盡早發現并預防危機的基礎,也是順利進行危機處理的重要方面,此項指標在于評測醫院對危機的整體掌握能力及危機抵御能力;危機處理計劃是醫院制定的危機解決措施,是醫院全體上下應對危機的行動指揮,此項指標評價的重點在于對醫院的危機反應能力與對危機影響消除能力的評估。因此在進行危機處理時,應團結醫院的全體力量以快速有效地解決危機的消極影響。

    (三)危機事件后的預防能力評估指標

    醫院危機事件后的預防能力評估在于完善醫院公共衛生危機預防管理體制,從而提高醫院應對下一次危機的防范意識與反應能力。危機事件后的能力評估指標主要包括危機預案的完善、醫院各部門的責任細化及危機應對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總結,危機預案的完善在于評估醫院對危機預防工作是否足夠重視;各部門的責任細化指標在于評估危機處理中各部門是否盡到責任及督促各部門提高危機應變能力,并為下一次的危機處理奠定基礎;經驗教訓的總結是對危機預防規律的探尋,是危機事件后的必要處理工作,在于評價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的處理態度與預防能力[4]。

    三、結束語

    危機預防能力是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要求醫院正確處理預防能力評估與其他評估環節的關系。危機事件前醫院需建立完善的危機預警機制與危機應對預案,在危機處理過程中團結全院力量,以細致可行的危機處理方案應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影響,在危機結束后還應加強對危機應對經驗與教訓的總結,提高醫院危機預防意識并改進危機應對預案,從而整體提高醫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和均,劉悅.公共衛生危機預警管理能力評估指標權重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3):79-81.

    [2]胡靜.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的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318-321.

    第6篇:衛生評估范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121372556”為你整理了這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報告

    2020年12月23-25日,省愛衛辦組織專家組對開封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進行了省級技術評估,經梳理專家組從八個方面反饋了25項問題,28條整改建議。省級技術評估既是對我市鞏衛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閱,更是幫我們把脈問診和尋根問源,專家組所提建議中肯,發現問題正是我市日常工作中的薄弱部位和薄弱環節,制約著我市鞏衛工作和標準的再提升。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題會議,下發《關于對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將技術評估反饋問題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同時下發六份整改任務交辦單,進一步明確整改任務、責任和標準,分解到六區和全市20余個部門、單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舉一反三,認真整改,限時完成任務。每周在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調度會上通報各區、各部門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并依據整改情況進行排名和獎罰,經過近一個月的整改,專家組反饋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反饋問題及完成情況

    (一)個別單位資料歸檔、邏輯性需要進一步加強。如同一張圖片分別納入2019年和2020年愛衛月宣傳資料歸檔,健康教育講座簽到名單人數明顯多于照片上的人員等。衛生單位創建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完成情況:

    1.由市愛衛辦牽頭,對各區、各單位檔案資料收集歸檔工作進行培訓,要求平時注意照片、文件等檔案材料留存,專人負責整理歸檔,同時要求進一步豐富愛國衛生宣傳的元素,廣泛組織開展“全球洗手日”、“世界廁所日”等宣傳活動。

    2. 對于健康教育檔案資料不健全問題,由市衛健委牽頭,逐一落實,一是加強對國家衛生城市標準進行培訓,按照細則重新梳理健康教育檔案資料,將缺失的健康教育檔案材料補充完整。二是加強對各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督導,落實責任,在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的,必須及時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落實,并將每次的督導結果進行全區通報。被督導單位收到問題反饋后,積極配合督導組進行整改,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三是要求各單位積極開展職工體檢,將每年職工體檢報告匯編入冊,將職工體檢報告作為職工身體健康的標尺,根據身體狀況調整工作崗位。根據職工體檢情況和需求,積極開展健康講座,提升職工健康素養。四是積極協調區教體局,對社區體育指導員加強技能培訓,由區教體局研究發放培訓合格證。

    3.全面加強衛生創建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國發[2020]15號)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愛衛機構建設,夯實組織機構,確保有人抓、有人管。整體規劃,全面推進,今后開封市將以縣城和鄉村為重點大力推進衛生城鎮創建工作,要求各縣區制定規劃和方案,有序推進省級和國家衛生鄉鎮創建工作,不斷提高鄉村創建比例,尉氏縣、通許縣、杞縣要全面啟動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爭取三年內國家衛生縣城和省級衛生鄉鎮全覆蓋和國家衛生鄉鎮占比達30%。

    (二)個別單位未設置健康教育專欄,部分小區健康教育專欄數量少。健康教育促進跟進措施有待強化。部分無煙單位未懸掛“無煙單位”標牌,部分單位工間操活動未開展。

    完成情況:

    1.市衛健委牽頭,全面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欄設置,一是積極對接開封市日報社、城管局,利用路名牌、日報欄、公交站牌、廣場大型液晶顯示屏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定期更換。二是在社區、車站、廣場等人員流動多的公共場所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廣泛宣傳各類健康教育知識。市汽車站針對健康教育宣傳欄未擺放在醒目位置進行整改,及時制作2020年第四期、2021年第一期宣傳版面后,安排專人將健康宣傳欄擺放在候車廳旅客集中醒目位置,并利用候車廳電子顯示屏對健康知識進行滾動播放。三是由市住建局牽頭,各區落實,對全市居民小區增設、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2500余塊。

    2.市衛健委牽頭,全面落實禁煙行動,一是要求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門店、網吧進行控煙工作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控煙制度,將控煙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鼓勵轄區各單位積極創建無煙單位、無煙學校,按照要求張貼禁煙標識,確??責煿ぷ鞲咝ч_展。已經申報無煙單位成功的,將無煙單位標牌懸掛單位門口進行展示,將無煙單位命名文件放入檔案資料。二是積極開展控煙宣傳,積極組織社會各界參與到控煙工作當中,利用5.31世界無煙日進行大型宣傳,號召全社會關注控煙工作。三是積極協調市教體局,全面落實單位工間操制度。

    (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遺留問題未徹底解決,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急待提升。加油站、汽車站、火車站、集貿市場內的公廁尚未達到二類標準。城市道路兩側、集貿市場、建筑工地等公共場所的垃圾桶,部分未實現垃圾袋裝化收集。如:街、勞動路農貿市場、東京壹號西北角待建工地等。城市道路綠化有缺株、死株現象。如:東京大道東環路等。待拆遷的城中村發現有飼養家禽現象。如:龍亭區北郊鄉澗水河路邊等。

    完成情況:

    1.市城管局牽頭,2021年將推進城市廁所革命,目前對全市加油站、汽車站、火車站、集貿市場內的公廁進行全面排查,達不到國家二類標準的進行登記造冊,年底前全部進行提升改造。

    2.市環衛局牽頭,對全市所有公共場所垃圾桶未實現袋裝化收集問題進行排查,全區域統計垃圾桶數量,龍亭區450對,鼓樓區660對,順河區720對,禹王臺區520對,示范區450對,共計2800對。共更換560對垃圾桶,購置垃圾袋35000余只,同時積極向政府申請垃圾套袋經費,確保全面實現垃圾袋裝化收集運輸。

    3.市城管局牽頭,下發《關于綠地內黃土裸露專項治理的通知》,對所轄公園、綠地、綠化帶全面排查、登記,建立綠地內黃土裸露治理臺賬,要求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天氣條件對黃土裸露的位置采取綠化、硬化、覆蓋等手段進行整改。截止目前,基本完成新曹路、魏都路、西環路、復興大道、西大街等管轄范圍內行道樹、環城公園七期綠地內缺株斷壟補植工作,已補植法桐、白蠟等喬木385株,海棠、木槿灌木200余株,紅葉石楠苗、金森女貞苗、小龍柏苗等綠籬植物64000余株,甘藍、角堇等地被植物26955株。對暫時不能補植的位置已進行了全面覆蓋。

    4.關于待拆遷的城中村發現有飼養家禽現象的問題,市城管局牽頭,各區具體排查落實,對城中村飼養家禽情況進行打擊制止,發現飼養戶安排社區工作人員到現場對居民進行勸解,經居民同意以后將家禽處理干凈。

    (四)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衛生意識和消毒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公共用品用具消毒、保潔不到位,“七小”行業室內外存在有衛生死角。血站、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暫存間功能不全,醫療廢物收集包裝不規范。金明實驗小學衛生保健室堆放消毒藥劑,不是處在正常工作狀態并存在安全隱患。

    完成情況:

    1.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文廣旅局牽頭,對所管轄“五小門店”進行專項督查,建立問題臺賬,督促整改,加強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的衛生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真正達到公共用品一客一換一消毒,做好行業管理,做到環境衛生整潔、禁煙、濃厚鞏衛氛圍、防疫消毒措施完備等方面的工作,對照標準,消除衛生死角,全面排查,嚴格禁煙,提高所管轄的小門店衛生管理水平。

    2.對于血站、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暫存間功能不全,醫療廢物收集包裝不規范問題,市衛健委牽頭第一時間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開封市中心血站在現有的基礎上對醫療廢棄物暫存處進行改造,保留原室外消毒間,另外在室內加裝隔斷建成獨立消毒間,進一步完善布局。城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廢物暫存處利用空間面積已整改,醫療廢物鵝頸式封扎口封扎完整無外露。下一步,市衛健委將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排查,整改,確保醫療廢物處理按照相關規定嚴格落實。

    3.針對金明實驗小學沒有正常使用保健室的問題,市教體局要求各校認真開展整改落實,進行自查自糾,發現問題,立即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金明實驗小學對保健室進行了全面排查,更換過期防疫物資,配齊配足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的設施設備、防護用品、消毒液和相關藥品等物資。

    (五)部分餐飲單位消毒設施不足或無蒸汽、紅外線消毒等消毒設施。超市散裝食品產品基本信息不全,無法實現產品追溯。

    完成情況:

    1.市市場監管局牽頭,下發《開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汴市監辦[2021]6號)文件,對全市5600多家小餐飲店進行全面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漏一戶,重點對轄區內的中小餐飲的餐飲具消毒、超市散裝食品和餐飲店涼菜間問題進行督導排查。發現問題,當場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同時指導各食品流通商戶負責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簽訂《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書》,對于消毒設施不全或無消毒設施設備的,要求必須購置消毒柜或委托第三方對餐具進行統一消毒。

    2.對于超市散裝食品產品基本信息不全,無法實現產品追溯問題。市商務局印發了《關于做好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省級技術評估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汴商務文〔2021〕14號),全面動員、精心部署,成立了領導小組,要求各區商務局強化責任意識,積極配合各區市場監管局切實做好問題整改落實及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加強超市散裝食品銷售過程管控,執法人員重點檢查散裝食品是否實行專區銷售,完善基本信息公示。

    (六)“三防”設施標準不高。個別餐飲、單位的三防設施不到位,部分毒餌站建設標準不高,有鼠藥外溢現象,孳生地清理不徹底。

    完成情況:

    1.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對全市的所有小餐飲店“三防設施”進行地毯式排查并重新登記造冊,積極督促小餐飲門店落實“三防”設施,在餐飲店后廚的下水道、排氣扇外口安裝防鼠網,在倉庫門配備擋鼠板,木質門用鐵皮包裹,與外界相通的門安裝防蠅簾或風幕機、安裝紗門紗窗,使用填充劑填充墻體細縫,投放滅蟑膠餌。同時,以后廚操作間、涼菜間、食品倉庫為重點環節,開展“翻箱倒柜式”“搬家式”衛生整治,徹底清理鼠糞、蟑螂卵鞘等“四害”痕跡,確保后廚不得有蠅。

    2.市愛衛辦牽頭,發動各區全面開展孳生地清理活動,

    第7篇:衛生評估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大學生;兒童保?。唤】到逃徽n程

    作者:文茂林等

    兒童心理發育的階段性特性決定了學齡前兒童對其老師即幼師的高度信任感[1-2]。隨著更多的兒童早期發展研究成果的涌現,人們愈來愈關注兒童早期教育,對幼師的要求也愈來愈高[3-4]。2003年"SARS"之后,師范類學生對健康知識的需求較高[5-6];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前衛生學》的內容與時展不一致,不能滿足學生要求,與實際需求也存在較大差距。為了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職幼師及部分兒童監護人對兒童保健與早期教育相關知識、態度和需求的現狀,為學前專業《學前衛生學》的課程設置及適宜的教學方法提供科學依據,我們進行了相關調查與言談?,F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問卷調查對象包括荊楚理工學院師范學院(原沙洋師范專科學校)2004~2007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沙洋城區2所幼兒園幼師和自愿參加調查的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包括幼兒園學生和住院兒童家長)。訪談對象除問卷調查對象中的自愿者外,還包括兒童保健、醫療和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

    1.2方法

    1.2.1問卷設計參照兒童保健相關文獻自行設計AKP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幼師和監護人3類。內容除一般信息外,包括兒童保健相關知識以及不同調查對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掌握或了解的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評估與態度,其中,相關知識分為4個方面,每一方面又分為20個問題。3類問卷內容基本一致,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對相關內容的表述進行了適當調整。

    1.2.2問卷調查學生問卷調查分別于2006年9月~2008年3月進行,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依次在學生入學的第二學期(開課前)采用匿名答卷方式進行,由專人負責,當場發放并收回。2007年9月~10月分別采取整群抽樣和半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沙洋縣城區2所幼兒園的32名幼師和181名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1.2.3訪談KAP問卷調查對象由調查者以隨機便利的原則按訪談提綱進行,兒童保健、醫療和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由課題組負責人按提綱進行訪談。

    1.3數據處理所有數據收集整理后進行編碼,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共261名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57份,有效回收率為98.5%。學生年齡在18~20歲。其中男生10人(3.9%)、女生247人(占96.1%)。共有32名幼師和181名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自愿參加了問卷調查,分別收回有效問卷32份和138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100.0%和76.2%。幼師年齡為23~46歲,均為女性。138名監護人的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28.5±10.6)歲;女性82人,占65.1%,男性44人,占34.9%。

    2.2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知曉情況不同調查對象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知曉率及比較,見表1~3。

    2.3對兒童保健知識與技能的需求與態度90.7%的學生認為非常需要接受兒童健康教育課程的系統學習,僅有1.1%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其中76.7%的學生認為需要接受系統教育的主要包括解剖生理基礎知識、疾病防治常識、早期教育相關知識與技能、急救與安全防范的知識與技能等,以技能為主;96.5%的學生認為現行的考試大綱不適應時代的需要;76.7%的學生認為教育的方式以互動的情景教學模式為佳。100%的教師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非常必要;93.8%的教師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為生理與心理等基礎知識、意外傷害防范、急救和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與技能。90.2%的監護人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和教師非常需要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非常必要;91.3%的監護人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與教師基本相同。

    2.4訪談接受訪談的學生、教師、監護人和兒童保健、醫療與學前教育方面的專家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將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作為必修課程接受教育;學習的內容與教師的觀點基本一致,部分訪談者認為健康教育和與兒童的溝通的方法與技能亦應學習;教育水平介于普通民眾與專業人員之間,與衛生員的水平接近;專家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或了解水平應高于警察等特殊人群。

    3討論

    3.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中地位與作用健康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排在學前教育目標的首位[7]。學齡前期兒童除了家庭外,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托幼機構中度過的,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的較高信任度。目前我國開展兒童早期教育的主要機構是托幼機構[8],作為未來托幼機構的老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其態度、行為對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的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意外傷害已成為<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學校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高發場所,而傳染病高居校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首位[9]。兒童一旦在校園內發生意外,老師常常是現場第一目擊者;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老師可在黃金時間內使發生意外的兒童得到有效的現場救護。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老師也可使校園內傳染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幼師參與健康教育將有益于學齡前兒童健康促進。

    3.2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認知本研究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曉率達56.7%,較兒童父母、幼師及保育員的知曉率為低。對止血包扎等現場急救技能的認知普遍較低,與國內師范生急救認知調查的結果相似[6]。較低的知曉率與幼師及監護人對他們的期望存在差異,這也與他們的認知與態度相一致。

    3.3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需求本研究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師、監護人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均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目前,國內除教育部《學前衛生學》大綱外,尚未見與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密切相關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和監護人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掌握或了解程度的相關資料。本研究提示應將《學前衛生學》或兒童保健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

    3.4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及教育模式盡管國內學前教育專業均開設了《學前衛生學》等相關課程,但多側重于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原則、教育活動的組織及教育活動的評價,而忽略或缺乏對兒童健康、疾病的影響因素、危害的認識[7]。開展兒童健康教育應該綜合分析、評價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針對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進行相應內容的教育,同時應符合新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也應與此相適應。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除了兒童生理心理等基礎知識外,還應包括傳染病預防、現場急救與安全防范等內容,且應將后者作為重點,尤其是技能應作為重中之重。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開展兒童保健相關問題的健康教育,既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又能提高他們促進兒童生存與發展的知識與技能,并通過他們將適宜的技能傳授給兒童,促進兒童健康行為的養成,提高兒童生存質量,從而達到維護和促進兒童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娜,陳佑清.現代兒童觀及其對學前教育課程設計的意義[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3):91-98.

    [2]劉小紅.李興民.兒童行為醫學[J].1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

    [3]朱宗涵.兒童早期發展面臨的挑戰[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1):53.

    [4]季成葉.兒童少年衛生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5]謝舒平.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12B):2752-2753.

    [6]陳根芝,胡高樓,林佳.浙江師范大學學生急救知識知曉及需求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5):402.

    [7]歐新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1版.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第8篇:衛生評估范文

    >> 食品微生物安全的風險評估 食品中微生物安全及檢驗的質量控制研究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研究 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質量控制 食品加工過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進展及研究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的進展及研究 食品中微生物菌落總數的研究 冷凍食品微生物危害現狀及預防措施分析 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 食品微生物之水產品中的微生物檢驗方法研究進展 工業循環冷卻水中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淺析 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第2版 飲用水處理中活性炭池微生物風險評估 我國肉類食品微生物安全現狀及控制檢測技術 水果罐頭加工過程中的微生物危害研究 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檢測的質量控制管理 論食品微生物檢驗中培養基的質量控制措施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胡潔云,歐杰,李柏林,等. 預報微生物學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的作用[J]. 微生物學通報,2009,36(9): 1 397-1 403.

    [3] 劉以琨,譚艾娟,呂世明,等. 貴陽市市售豬肉中食源性致病菌分離鑒定[J]. 天津農業科學,2012,18(2):72-74.

    [4] 高永超,劉麗梅,楊作明,等. 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定量風險評估綜述[J]. 標準科學,2012(3):65-68.

    [5] Whiting R C. Microbial modeling in foods [J]. Crit. Rev. Food Sci. Nut, 1995, 35: 467-494.

    [6] McDonald K, Sun D W. Predictive food microbiology for the meat industry: a review [J]. Int J Food Microbiol, 1999, 52: 1-27.

    [7] Gill C O, Phillips D M. The effect of media composi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growth rate of Escbericbia coli[J]. Food Microbiol, 1985,2:285-290.

    [8] Adams M R, Little C L, Easter M C.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pH, acidulan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rate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J]. Appl Bacteriol, 1991,71:65-69.

    [9] Wimptheimar L, Altman N S, Hotckiss J H. Growth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cott A, serotype 4 and competitive spoilage organisms in raw chicken packaged under modified atmospheres and in air Int [J]. Food Microbiol, 1990,11:205-210.

    [10] Heitzier A, Kohler H E, Reichert P, et al. Utility of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for describ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bacterial growth [J]. Appl Environ Micrbiol, 1991, 57: 2 656-2 659.

    [11] Buchanan R L, Whiting R C. Risk assessment: a means for linking HACCP plans and public healh [J]. Food Protect, 1998, 61:1 531-1 534.

    [12] France with assistance of Argentina. Proposed draf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microbiological risk management(at step 3 of the procedure)[C]//CCFH Thirty-fifth Session. Orlando: [s.n.],2003:27-31.

    [13] 王迪,程永友,楊曙明,等. 農產品中微生物風險評估研究[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08,34(4):118-121.

    第9篇:衛生評估范文

    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對于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優化城市衛生服務機構、方便群眾就醫、減輕費用負擔、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社區衛生服務的開展,改變了過去的單純醫療模式,轉變到六位一體功能,開始發揮其特有的服務職能。

    1 概況

    平谷鎮衛生院和濱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部分城區及周邊農村,在編職工154人,醫務人員130人,兩個單位轄10個行政村,15個居民小區,服務人口10萬人。其中平谷鎮設編制床位20張,醫院科室設置24個,至2007年共建有社區衛生服務站13個(其中城區站10個,農村站3個),2007年底由于行政化分,其中6個城區站歸濱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52人,經北京市全科醫師崗位培訓考試合格22人,具有主治醫師資格18人,醫師資格10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社區護理13人,聘用副高級職稱2人。

    2 走進社區開拓市場

    城鄉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一是解決該小區居民看病不方便的問題,改變坐等患者上門的行醫理念,主動到社區居民中去服務。很多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特別是老年行動不便的患者,需要走好幾里路到衛生院或區醫院,非常麻煩;二是開發人力資源,解決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進入居民小區,拓展居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更直觀的貼近社區開展預防、保健、康復指導和計劃生育指導等各項公共衛生工作。三是解決不斷發展的城市建設,滿足當地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和保健服務。

    3 社區衛生服務站監督與管理

    (1)衛生院和中心對社區生服務站實行統一管理,人財物實行統一作帳,統一調配使用,統一實行微機管理,不搞承包經營和獨立核算;(2)所需藥品由衛生局集中采購配送,避免出現和使用假冒偽劣藥物;(3)財務、收支等均由衛生院統一管理和支付,定期或不定期清點藥品,做到一人一處方一張發票,每周兩次對各站配送藥物收取現金并核對處方;(4)社區站的各項工作數據每月統計,上報區社區衛生管理中心;(5)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檔案、醫用垃圾處理、消毒、各項制度紀律等工作每月檢查一次,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

    4 發展現狀

    社區衛生服務以其方便、快捷、優質、高效、價廉的服務深受廣大居民的廣泛認可和歡迎,在居民中扎了根,得到了街道、居委會等政府部門的支持。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居民大病統籌醫療保險等政策,使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體現。家庭式的、綜合性、連續性的社區衛生服務已深入人心,社區“六位一體”功能逐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各項工作,經我區衛生局社區衛生管理中心考核,連年排列第一位,并多次代表我區進行北京市檢查驗收,受到專家和上級的好評。

    目前社區衛生工作已納入政府管理,所需經費由財政支出,實行收支兩條線,不再是以藥養醫,統一執行社區衛生藥品零差率銷售,使虛高的藥品價格降到最低,真正使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公共衛生管理等項工作逐步落在了實處。

    5 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幾個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成人看片app|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