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欄桿拍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辛棄疾及寫作背景,鑒賞“那人”這一意象,把握詞的主旨。
2.掌握本詞多樣的描寫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小組學習,理解文本。
2.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詞人關心國家及民族命運的高尚情懷。
2.學習詞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優秀品格。
【教學設想】
根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設計教學環節,即把握詞的內容與形象——情感及意圖——-手法及技巧,重點突破本詞的“那人”這一意象,旨在通過活動促進閱讀與鑒賞,全面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教學環節設計】
1.對聯導入: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2.整體感知:朗讀全詞——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辭與技巧
3.意象鑒賞:小組活動——尋找知“辛”人——那人——意象與主旨
4.延展提高:仿寫句子——寫點知“辛”話——那些話——生動與形象
5.課后作業:運用聯想與想象續寫驀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閱讀《把欄桿拍遍》
【教學活動過程】
一、新課導入
PPT展示對聯: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師:(齊讀對聯)這幅對聯所寫是何人?有何依據?(若學生回答不上,老師則要注重引導)
生1:辛棄疾。理由:上聯提到了豪放派詞人坡,而繼東坡之后當然是豪放派的另一個代表辛棄疾。
師:很好,還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嗎?
生2:依據還有下聯希望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這與辛棄疾的愛國抗金主張吻合。
生3:還有下聯提及的悲黍也是一個暗示,黍離之悲,與辛棄疾所處的社會背景也是相關聯的。
師:非常好,上聯點出辛棄疾詞作的風格屬豪放派,下聯主要講辛棄疾的愛國之情和政治抱負。但是同學們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棄疾的“《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大計, 是辛棄疾南歸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議書。詳細分析了敵情且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戰略。
PPT展示作者相關信息: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一生以抗金為己任,空有將相之才。南歸后長期被閑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辛棄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
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齊讀詩歌,整體感知文本
生:齊讀詩歌
師:點評并提問:同學們在讀完這首詞后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是什么畫面?
生:一個熱鬧非凡的夜晚。
師:是的,在標題當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屬詞牌,元夕屬詞題,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詞當中就是——夜。請同學們嘗試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夜”的特點,并結合文本,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那夜的?
生1:千盞明滅。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圓。玉壺流轉。煙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兒雪柳黃金縷”都是美女。
生4:熱鬧非凡。多角度描寫技巧:視覺、聽覺、嗅覺,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萬民狂歡、萬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師:同學們分析得十分準確,讓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熱鬧繁華的氣氛。但是辛棄疾僅僅只是為了給同學們留下一個難忘的元夕嗎?(過渡)
生:不是。
師:那辛棄疾內心想要表達的究竟是什么呢?現在我們來尋找知“辛”人。
三、小組活動——尋找知“辛”人——那人
師:那人究竟是誰?有何特點?請結合本詞簡要分析。注意結合作者的身份背景來分析,知人論世?,F在我們分小組來學習,共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自主合作,推選小組最佳知“辛”人。
生:討論五分鐘。小組知“辛”人發言。
生1:我認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樣有著抗金意愿的主戰派。
師:你能分析一下嗎?(引導)前面介紹作者時說過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實現了沒有?——沒有。南歸后一直被排擠、被打擊,閑置在家,壯志難酬。
現在國難當頭,他要尋找什么樣的人呢?——同樣為風雨飄搖中的國家憂慮的知音,英雄無用武之地但又不肯與茍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個超凡脫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眾多盛裝打扮的美女,那與美女相對比的自然而然也應該是個美女。
師:有道理,而這超凡脫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是詩人自己。在這舉國同慶,萬民同樂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個人苦悶孤獨,在燈火闌珊之處,開心不起來。
師:很好的想法,這讓我想起了同樣胸懷天下的屈原的那句“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許這樣熱鬧非凡的場面反而增加了詞人的愁情。同樣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當中也有同感:“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
生4:我認為是戈多。這個“那人”只不過是詞人心中的一個夢,一個理想,和戈多一樣,永遠都不會出現。作者苦苦尋覓的或許就是一個和他一樣志同道合的人,可在當時的南宋很難尋到這樣的人。與其說他是某個人,不如說只是個夢。
師:這個角度非常的新穎,讓我大開眼界?;蛟S那人只是一個夢,是詞人理想人格的化身。這種手法我們可以稱之為“托寓”。剛剛四個小組的同學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師提問:那在尋“那人”之前為何要寫到眾人、寫到元宵盛況呢?
生:反襯。
師:沒錯。上文熱鬧繁華反襯下文的冷落僻靜,上文盛妝暢游的名士貴婦反襯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襯景,人反襯人。
聽完了同學們的想法,讓我們也來看看“名人”們怎么說?(PPT展示。)
小結:有沒有這個真實的“那人”存在?我們只能猜測。因此,與其說有這個人,不如說這個人實際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對“那人”的追求,表達了自己不愿隨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從中寄托了他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由此可見,知人論世是把握詩歌主旨的一個重要方法,特別是讀辛棄疾的詞?,F在,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注意讀出情感的變化
讀出元夕的安靜、喧鬧,讀出苦苦尋覓的痛苦,讀出燈火闌珊處詞人的寂寞,讀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與安慰。
四、仿寫句子——寫點知“辛”話——那些話
過渡:經過我們這節課的探討,相信同學們對辛棄疾已經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東去”來形容蘇軾的詞一樣,梁衡也用了一句話來形容辛詞——把欄桿拍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梁衡在《把欄桿拍遍》中對辛棄疾的評價。
生齊讀:
我常想,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桿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煉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境。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
歷史的風云,民族的仇恨,
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
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
藝術的升華, 文字的錘打,
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蕩,如地殼內巖漿的滾動鼓脹,沖擊積聚。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他并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著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于,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學生即興創作,老師挑選優秀作品展示并點評。
五、課后作業
(一)拓展閱讀:梁衡《把欄桿拍遍》
(二)拓展寫作:續寫《驀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六、板書設計
那夜 那人 那些話
繁華熱鬧 鋪陳 意中人 兵戈的相戎
美女如云 借代 知己好友 愛與恨的糾葛
煙花燦爛 比喻 主戰派 人格的錘煉
萬人空巷 化用 自己 情感的迸發
花好月圓 理想
眾人狂歡 反襯 戈多
思婦登樓,懷遠哀怨。在封建時代,對于女性來說,樓不僅是她們幾乎全部的生命空間,更是她們通向外界的一座橋梁。閨樓幽深而足難出戶,佇立摟頭,懷遠思人,往往憂郁滿腔。這樣的形象古詩詞中可謂多矣。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痹~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腸斷”的感情變化過程。其中“獨倚望江樓?!闭宫F的是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作者就是想以無語獨倚樓的畫面,揭示主人公“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凄苦之情。“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獨上高樓”道盡因思念而一夜惆悵未眠的女主人公那依舊的孤獨凄涼;登樓卻又不見心上人之身影,豈不是跌進更深的相思愁苦的深淵?“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保ㄍ醪g《閨怨》)閨中本不知愁為何物,當她登樓而見楊柳青蔥,禁不住黯然神傷: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荏苒,青春流逝:真是悔恨當初慫恿夫婿離開自己尋覓富貴。
游子登樓,念故思親。思鄉情羈旅愁,是古詩詞永恒的主題。這種情感的產生與抒發,常與登樓行為意象相關。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詞的下闋兩處寫“登樓”。第一處,實寫:游子秋日黃昏“登高臨遠”,故鄉遙遠,有家難回,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襲來,憂愁凝結難解。第二處,虛寫:游子設想遠在故鄉的心上人,此刻,在故鄉也正登樓舉頭凝望,尋覓游子歸來的身影,多少回錯把遠處駛來的船只當人的歸舟。詞中兩寫登樓,一虛一實,互相呼應,語淺情深,把游子思歸的情緒,渲染到極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薄坝膲暨h,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薄按夯ㄇ镌潞螘r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蓖鰢铎嫌殖R缘菢且庀蟮拿鑼懕磉_淪為階下囚的孤寂情懷和對故國的思念。
志士登樓,志在千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展示了積極進取的闊大意境,最具代表性?!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直寫登樓望見的景色,景象壯闊,氣勢雄渾: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黃河奔騰咆哮、滾滾而來,流向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面對此番壯景,詩人心潮奔涌:希望再上層樓,看更加壯美的風景——人生追求無窮盡,朝著更高的境界進發。詩歌即景抒情、言志,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盡在登樓望遠之間。
仁人登樓,憂國憂民。這是杜甫的名篇《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痹姼杓忻鑼懘喝栈ㄩ_之日、“登樓”之時的滿腹愁思:自己漂泊不定,萬里他鄉常作客,愁也;吐蕃夷狄侵擾,國家動蕩不安,愁也;君王昏庸,難有作為如阿斗,愁也;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愁也愁也。杜甫在這首律詩中,借寫登樓見聞,抒寫自己憂國憂民之心,沉郁動人。
(生齊讀)
師:這是一首慷慨悲壯的英雄之歌,作者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他時刻提醒自己“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可最終功業未成,留給后人一個悲劇英雄的形象!在岳飛之后不久,有一個英雄人物踏著岳飛的足跡一路走來,這就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我們在初中時曾經學過他的一首詞(PPT展示《破陣子》),我們一起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這首詞的題目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個“壯詞”的“壯”體現在什么地方?
生:壯觀的戰爭場面描寫。
師:雖然是作者夢中所想,但這一切對辛棄疾來說都是真實的(PPT展示辛棄疾南渡前經歷)。辛棄疾的理想和岳飛一樣,都是“收拾舊山河”,他早年親歷抗金斗爭,南歸之后,時刻等待著重上戰場建功立業,可他還是沒能擺脫岳飛的命運,“可憐白發生”,理想與現實的巨大矛盾讓詞人迸發出一股悲憤難平之氣,落魄英雄的形象立現讀者眼前。辛棄疾在很多詞作中都塑造了這一鮮明的英雄形象,他的詞被后人稱作“英雄之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共同探究辛棄疾在這首詞中是如何展現自我英雄形象的。我們集體將這首詞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大家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字音、斷句和重音(PPT展示朗讀提示)。通過預習我們知道,這首詞寫于1174年秋,當時作者南歸已經12年了,始終沒有得到北伐中原的機會。現在他又一次來到了建康城,登上了賞心亭。作者登亭看到了什么呢?
生:作者看到了水天相連的清秋景色,還有遠處美麗的山巒。
師:很好,除了這些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呢?哪位同學補充一下?
生:他還看到了落日、樓頭和斷鴻。
師:不錯,兩位同學在詞中都有自己的發現。我們都知道,“一切景語皆情語”,辛棄疾眼前所見之景蘊含著他怎樣豐富的情感呢?請用課文中的關鍵詞來回答。
生:“愁”和“恨”。
師:是的,作者此時心中有無限的愁恨。他心中有愁有恨,卻說遠處的山“獻愁供恨”,其實不光是遠山,作者所見之景都在向他“獻愁供恨”,在古典詩詞中,這種手法叫什么?
生:移情于景。
師:回答非常準確!山無所謂愁和恨,只因作者心中有愁恨,所以他覺得看到的所有景物都“含愁帶恨”。你能明白作者“愁”和“恨”的原因是什么嗎?請大家將這首詞的上片朗讀一遍。
(生齊讀上片)
生:辛棄疾看到南方秋天的美景想到了北方的故土還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而他南渡之后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不能率軍北伐,所以“愁”“恨”。
師:的確如此!如果換一個時代、換一個人,登高遠望江南秋色可以說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但當時是風雨飄搖的南宋,登亭的又是抗金英雄辛棄疾,再美的景色他也高興不起來,眼前所見之景在他眼里都是傷心之景,“賞心亭”對他而言是“傷心亭”,他心中有無限的愁和恨,愁的是中原淪陷,恨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伐。
師:作者登上賞心亭,除了看到這些景物之外,還想到了一些前人的故事,大家在詞的下片找一找,一共提到了幾個人?
生:三句話寫了四個人:張翰、許汜與劉備、桓溫。
師:在古典詩詞中,這種手法叫什么?
生:用典。
師:用典說白了就是借人說事,拿別人說自己。辛棄疾在這里想借這些人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情感呢?他的意圖是什么呢?請大家將這首詞的下片朗讀一遍。
(生齊讀下片)
師:現在我們分小組來討論這個問題,第一組討論張翰,第二組討論許汜與劉備,第三組討論桓溫。請大家對照書下注解認真思考作者用典的意圖,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安排一名代表發言。
(生分小組討論)
師:我們在探究作者用典的意圖時,一定要尋找帶有作者個人評價色彩、表明作者情感取向的詞語,詞中有嗎?
生:休說、怕應、可惜。
師:好!下面我們首先請第一組代表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
生:我們小組認為辛棄疾在這里借張翰的故事表明他自己不愿像張翰那樣歸隱田園,而是要積極地收復北方失地。
師:作者志在恢復中原,因為那兒有他的故鄉。秋風起、鱸魚美,張翰想回家就回家了,辛棄疾呢?他回得去嗎?
生:辛棄疾回不去,他的故鄉還在金人的統治之下。
師:是誰讓他有家難回呢?
生:金人的入侵讓辛棄疾失去了家園,被迫南渡。
生:如果南宋朝廷能夠積極北伐,收復故土,辛棄疾也就能回到故鄉了。
師:綜合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我們就能明白作者這里用典的意圖了:既寫出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又抒發了對異族入侵的仇恨和對不思復國的南宋朝廷的激憤,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師:請第二組代表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
生:辛棄疾在這里主要想表達自己不學許汜“求田問舍”要學劉備胸懷天下的志向。
師:好!現在輪到第三小組了。
生:我們小組認為作者在這里借桓溫抒發自己歲月流逝,白發已生,功業未成,悲憤不已的感慨。
師:三個小組的回答都很精彩!用典看似在說別人,其實處處在說自己,辛棄疾在這里用這些典故抒發了自己空懷滿腔報國熱情卻無施展本領之地的悲憤和痛苦之情。
師:作者登上賞心亭,看見了壯美河山落入敵手,想到了前代的英雄人物,作為一名曾經的抗金英雄,此時此刻他最想做的應該是什么?
生:北伐中原,恢復故土。
師:可是他做了嗎?
生:沒有。
師:在詞中辛棄疾清楚地告訴我們他現在能做的僅僅是什么?
生: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動詞非常傳神,是哪兩個?
生:“看”和“拍”。
師:這兩個動作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呢?
生:吳鉤本應是戰場殺敵的利器,可現在辛棄疾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而不能用它馳騁沙場,象征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皺跅U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的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桿來發泄。
師:詞人南渡已十二年,屢遭冷遇,滿腔報國之志難以實現,一身濟世之才無法施展,詞中有一句話直接道出了他的心聲和處境,請問是哪一句?
生:無人會,登臨意。
師:正是因為南宋朝廷不理解他,不賞識他,不重用他,如此一個難得的文武全才竟然只能“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此情此景,縱是英雄豪杰,也難免傷心落淚。“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詞人再也抑制不住悲憤之情,英雄淚潸然而下。
師:作者這一把“英雄淚”又蘊涵著哪些復雜的情感呢?能不能談談你的理解呢?
生:英雄無淚,只因未到傷心處,辛棄疾黯然流淚,那是因為心在滴血。詞人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貪逸而落淚,為自己飄零失所、年華流逝而落淚,為壯志難酬且又無人理會而落淚。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之淚,而是有志難酬的英雄之淚。
師:是的,回顧辛棄疾一生,南渡四十多年,他夢寐以求的就是指揮千軍萬馬,奔赴沙場,恢復中原,可一直到死他都沒能如愿。(PPT展示辛棄疾南渡后經歷)我們一起將這首詞再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現在大家能不能結合我們前面的分析,總結一下辛棄疾在這首詞中展現出一個怎樣的自我英雄形象?
生:在這首詞中,作者用移情于景、用典等手法,加上典型的動作塑造了一個有報國之志而無報國之門,壯志難酬、悲憤孤獨的失意英雄形象。
師:這個無用武之地的悲壯的失意英雄形象是辛棄疾“英雄之詞”最典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個形象是他一生坎坷經歷的寫照,是我們理解辛棄疾作品的一把關鍵鑰匙。
師:辛棄疾和岳飛一樣是一個悲劇式的英雄,他的悲劇僅僅是個人的悲劇嗎?
生: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辛棄疾的悲劇也是愛國志士壯志難酬的時代悲劇。他詞作中的失意英雄形象也正是那個時代英雄的悲劇形象。
師:辛棄疾一曲曲悲壯的英雄之歌既抒發了自己的豪情壯志,又喊出了那個時代飽受亡國之苦的人們的共同心聲――“收拾舊山河”!他是時代的歌手,他一生為北伐奔走呼號,站在時代最前列,發出時代最強音!我們只要翻開一卷卷的南宋詞,就能清晰地聆聽到那個時代慷慨悲壯的英雄之歌?。≒PT展示部分南宋英雄詞)
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保ɡ罹V《蘇武令》)
拂視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劉過《沁園春》)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蓱z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歌頭》)
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吳潛《滿江紅》)
師:我們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學習辛棄疾的這首詞,就是要會一會他的“登臨意”,替他“”一把“英雄淚”,認識他在作品中的自我英雄形象。因為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呼喚英雄。我們現在需要什么樣的英雄呢?
生:我們現在需要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勤于工作的普通英雄。
在春風凄厲的夜晚。我按亮橘黃的燈,翻開沉重的思緒,在寂寞如潮的暗色中解開掩埋古樹下的心聲。但我的嘗試卻更嵌深了背影,心湖霧氣升騰,盡是凄婉。
節奏已快,詩意漸行漸遠。此時,不過是又一次在夜靜時,橘黃燈下,捧一杯沉思,細細悲傷。悲傷如果逆流成河,那我寧愿選擇不再去反抗。也許沒有人體會到一個苦悶的少年。望著如此深寧的夜空,心情竟會如白露的凄涼。
過去的記憶如紅燭添袖,燭影卻搖紅。太多無所謂的煩惱淺淺的升空。她說暗香疏影早已成為滄海桑田,還有誰肯閑情雅致為你把愁絲的欄桿拍遍?默然凝噎,或許有過太多奢望,而偏飛了航向,最終一人孤單踏步到天荒。千里煙波。一篙獨去,我唯有在自己的小時代里淡淡感傷。
一曲昏黃在雁群過后落下帷帳,一海的潮漲汐落,在陽光隱藏地平線后待放明日的光芒。而獨駕偏離航線的航船,在那風雨交加的夜晚,遲遲無法回到最初起航的港灣。而此時。風中似乎夾雜你發出的幽香,是否有誰心中存在著渴望。再或許。一切都只是失眠后的幻想。
泉州市安溪一中高二:李永鵬
刀和劍的魅力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贝蠹宜坪醵甲x過辛棄疾的詞吧!那種豪放的氣勢像你騎著駿馬在草原奔騰,認為他只是個書生罷了,可是,你們可曾知他才乃鐵骨錚錚的漢子!棄疾生于亂世,又恰逢好習武的父親,從小練得一身本領,一心報效祖國;曾記得他氣血方剛,血灑疆場,二十三歲便拉起一支上千人的隊伍!一次, 手下一名大將叛敵,偷走帥印,辛聞之大怒,手提鋼刀利劍,追賊三日,奔突千余里,殺入敵軍營帳,將那叛賊就地正法,又只身一人奪帥印,殺重圍,最后旗開得勝,又率部下南下收復祖國大片山河,讓那倭寇聞“棄疾”就膽戰心驚!他用刀和劍的魅力,詮釋著自己在沙場上的壯志豪情!可是天不公——
血和淚的魅力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棄疾的英武,朝廷的憂患!棄疾南下收復失地卻哪曾知,朝廷小人早已通胡,在那昏庸無能的帝王面前污蔑你的功績,他只好被貶謫回朝,手中的鋼刀利劍換成了羊毛軟筆,還封了個無用的名號,他多么的無助,在那庸俗的帝王面前訴說著他的痛楚,可帝王哪可領會,他無語了,只好站在那欄桿上,把欄桿拍遍,登長安,臨易水,他用淚水來沖刷心頭的無助……他用血和淚的魅力,涂抹著自己被貶謫的無助與凄涼!只好以筆代劍寫風流——
愁與恨的魅力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泵鎸ν砟甑睦Ь常阌钟惺裁崔k法呢?只好提起羊毛軟筆,來抒發自己的情懷。坐在小屋內,盡寫“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用筆寫出“雨作絲綢,化作相思淚”的無助……他用愁與恨的魅力,揮灑著自己在文學上的成就!
他,以筆代劍,刻出了自己的愛國情懷,造成了自己的悲愴晚年,凝成了自己的文學成就,這難道不是他以筆代劍的獨特魅力嗎?
——題記
一眼江南岸,何初青紅裝雅晨。三月柳絮,嗒嗒馬蹄。曉看紅濕楊柳岸,是清波里的一抹余輝,在乾隆的蕭鼓畫墻里,和著易安聲聲慢欲說還休,卻道天涼鎖清秋;是欄桿拍遍的雙眼淚滿雙襟,在窈窕輕崖處飛起一澗清說,直瀉東流;是竹心間清脆之響穿過了草原上綠白相襯的帆浪,把一束青天栓在腰間,將一杯淡酒流在心田。
在對影三人的鎖閨之夜,我把青山渲染了的輕扇讓鶴群飛過,飛到你心蔓。
半壁殘垣,是楊貴妃手中的那一曲古箏灌醉了盛唐。這份醉意又持續到衣衫飄飄的宋朝。讓那秦淮兩岸的酒家徹夜難眠。手中的長蒿劃破了長空。我把釉色羅緞刻成青花,送進宋詞那跌宕起伏的柳岸橋邊,只為你聽得見梧桐鎖月般凄婉迷漫,用塤奏響千年一嘆,畫鼓船帆,在水去天邊一一拍遍。誰的跫音掠過,驚起一片片綠影婆娑?誰的細碎腳步出現,驚起一片蛙聲漣漣?
我把劍氣化成蕭船,只為把你尋遍??托铝伷G,淚起間秦淮水里迷漫一種半池畫軸,軸心畫舊。騎馬依橋邊,我把腳印留在秦淮兩岸,卻唯獨不層記起你的容顏。綠肥紅瘦,墻里佳人笑,我把古典刻成你的容顏,只為讓你在我的記憶里,深情走一遍。三千秦水,獨取一瓢,十里長堤燈火邀,客伴鐘聲到。唐宋氣息一層又一層的沁*這座千年古剎,樓蘭已故,端酒已罪,仍思念那些懷中的玉露瓊漿,爐花似骨。
筆鋒突轉深情已出,籬笆驟雨,月色凄涼,惹了銅綠,門環哼哼而響。在我的記憶里,是烏衣巷間醞釀的一抹碎影,在影下,我把青梅煮遍,把羅香擁衾窗前。我把時光遺留在那一束天籟照亮的地方,荷塘叫嚷,我把柔腸溫度飛揚,一個詞就是一偏水花,那么一首詩足以將天下化成海洋,飄揚在海面上的是我那斑駁的落沒。
當青袍加身,腳邁官步時,我卻騎馬悠哉看天下,把一口劍氣吐就一個盛世。
我那馬蹄下噠噠的響聲,便是酒入豪腸的壯言。我聞青霞,何處嚷天涯。深閨鎖著一把古扇,青山鎖眉,既而婉轉悠揚。記憶是一層永不褪色的憂傷。前面是碧水的幻想,后面是塵世的迷茫。
夫子廟旁,一池凝聚的時光,一抹膽淡的憂傷。一葉瓊花在風中綠了又黃,我的劍上,早已青苔如霜。所謂前世三千年化一曲情緣,三生石上的流淌不只有離殤。人生百年滄海一粟,獨留兩袖清風者少矣。
有時,上帝只為你我留一扇小窗,有人望出去,是清明故鄉,一曲悲壯化作了絕唱;有人望出去,是琉璃的干凈,氣息總留有殘頹的暢想。是誰,在我的記憶里翩翩飛揚!午夜,我把記憶刻成一堵蕭墻,尋找失落的那一尾暗香,獨撐一桿碧色,踏一葉扁舟,在朵朵荷花盛開中,涉水而來,你我盈盈相握。
清風中,我躬身,掬一闕宋詞,撫一縷幽香,在煙直柳青么津渡里,看那白衣娑娑。在小樓吹語寒生斜的春風里,我的記憶里有了一片遺世獨立的荷塘。
最終——
我把記憶刻成一尊玉塑,只為記念你那前生伍佰次的回眸;
我把記憶染一縷幽風,只為讓深邃把渾濁蕩漾;
----題記
明月樓,無盡頭,是誰還在天涯外孤單的漂流?一個人、一個故事,伴著凋零的鮮花,飄渺的空氣里是否還殘留著我過去天真的味道?那些在我生命里留得下印記的或許一月、或許一年、或許十年、或許一萬年。
何時紅袖添香幾縷伊人書卷氣,如雪梨花優雅的飄灑在窗外惹來心事若旖旎。一曲又一曲的傷感彈碎了夕陽,小樓的墻壁浸透冷冷的月光,窗邊的孤影在悄悄垂淚,琥珀色的珠淚在月光下顯得特別晶瑩,蒼白的臉上滿是淚痕,使得這寂寞的氛圍更添了一抹凄涼、幾縷悲滄。一點點月光,一點點風聲,一點點失落……那是積攢了一份又一份春日照不透的悲涼。心中有太多的情愫想要娉婷,想要就這樣莫名的綻放。
拂去了淚水、拂去了滄桑,想想也只不過是一些過去的故事,早已經在黑夜中濃縮成淡淡的古韻,在墨香古卷的詩詞中沉淀下去,可是虹橋的憂傷卻是月復月、年復年。
也許在這個華麗的城市,只有我會對著殘月傷懷、對著落花流淚。也許暗香疏影早已經成為了滄海桑田,只有我還會閑情雅致地欄桿拍遍,欲說還休。
嘆落筆,點醒紙上的惋惜,寫盡心事依舊無人能懂,所有深情的文字都被薄情的冷月悲涼,徒留指尖一縷淡淡的憂傷襲上心頭。
因為沒有生活目標,李成就過得很低調,和尚還曉得要撞一天鐘,李成卻只管自己糊個囫圇飽。
一個人的日子好打發,不用牽掛別人,當然了,李成這樣的光棍漢也沒別人來牽掛他。
沒有生活目標并不等于沒有生活習慣,在鄉下時,李成喜歡貓著腰偎著草堆曬太陽,很愜意地瞇上眼,任太陽暖暖地滑上滑下,最終沉沉地滑入夢鄉,連夢里都一片金黃。
想到太陽,李成抬起頭,太陽溫暖地掛在天上,好一個暖冬啊,李成不自覺地貓了一下腰,四處巡視一遍,卻沒找到一個可以偎著的地方,城市是拒絕草堆的,城市有草,但草比人金貴,最起碼比李成金貴。
好多草坪上都插有牌子,踐踏草坪,罰款五十,李成心說,我睡在地上誰踐踏都行,我只要五元。
可沒人踐踏他,他身上的臟衣服人家避都避不及呢。
草民李成這會兒就想找個可以偎著的地方貓著腰曬曬太陽。
大商場門口一般都向陽,有的門口還鋪有地毯,偎在那兒肯定舒服得不行??衫畛刹桓胰ベ艘幌?,門口保安只要一腳就會把他踢個狗吃屎的。
李成就貓著腰轉悠,往容易曬著太陽的地方轉悠。終于,李成欣喜停住了腳步,李成發現樓頂可以曬太陽。因為有人在樓頂上拍打著棉絮,棉絮在太陽照耀下喧軟起來。
李成終于成功地爬上了一個只有三層建筑的樓頂,頂樓的曬臺很大,李成在向陽的一面靠欄桿偎下,兩只腳還驕傲地伸向欄桿外面,垂在空中。帶著十二分的滿足,李成嘴角爬滿笑意地進入了夢鄉,夢里是一片金黃啊。李成夢見自己變成地毯被鋪在城市的廣場上,凡是有人從身上走過,都會自覺地放下五元錢。
五元錢,一天的伙食費呢,李成的涎水都從夢里流了出來。李成是被一陣刺耳的喇叭聲給吵醒的,李成翻了個身,準備繼續曬太陽。
可地下的人群卻沸騰起來,李成清清白白聽見有人在喊:跳呀,快跳啊!
跳,跳什么啊!李成縮回腳,手抱著欄桿戰戰兢兢探出頭,就見一大幫人在樓下揮著手臂,還有人用照像機沖自己“咔嚓咔嚓”拍個不停。
李成幾時受過這樣的尊崇啊,有人給他免費拍照呢。李成就向幾個舉著照像機的人揮了揮手,以示謝意。
這時,大喇叭聲音再次響了,李成清清楚楚聽人在喊:同志,有什么想不開的可以找政府,相信黨和政府會給你妥善解決的,千萬不要采取跳樓這種過激行為!
李成這才發現,喊話的居然是個警察,李成心說我曬太陽曬得舒服極了,跳樓,蠢豬才跳樓呢!
李成忍不住就哈哈大笑起來,李成的嗓門粗,又居高臨下,下面的人全聽見了!準是個瘋子!有人猜測。不瘋也受過刺激!有人嘀咕。
一個干部模樣的中年人沖喊話的警察揮揮手,不耐煩地說,跟個瘋子喊什么話,他懂道理就不會去跳樓自殺。快去準備救生網兜,他往哪跳就往哪接,才三樓,千萬別搞成殘廢,那得拖累多少人?。?/p>
網兜很快鋪開了,一二十人幫忙牽扯著。李成看見一群人牽個大網兜在下面晃來晃去,李成說,晃什么,天上又沒掉餡餅下來。
李成還是抬頭看了看天,沒餡餅,就太陽懸著,不過已移了方向,這個地方曬太陽是不合適了,得轉一下位置。李成就收回腳,順著欄桿移動,往向陽的位置移動。
快,快,目標轉移了方向!有人驚呼??磥硭氰F了心尋死呢!有人嚷嚷。網兜移動起來,成群的人涌動起來。李成曬不成太陽了,李成探出頭罵,你們他媽的煩不煩啊,讓我靜靜貓會腰曬會太陽!
看著目標探出頭,地上的人又興奮起來,要跳了,就要跳了,他在歇斯底里的發泄呢!李成忽然不罵了,李成清楚地看見一個人在掏手絹擦眼鏡時帶出了一張五元的鈔票,李成的眼神特好。
五元,一天的伙食費呢!李成腦袋一熱,曬會太陽還能白撿五元鈔票,多么幸福的時刻啊,五元錢,只要彎一下腰!
李成剛潛意識地一彎腰,整個人就頭重腳輕栽了下來,李成的姿勢很特別,手努力向下探著,像飛機失事樣倒栽蔥地俯沖下來。
有這么跳樓的嗎,別人都頭上腳下的呢,120急救車上的醫生很疑惑。
水清怨,曲終不聞人聚散,唯留羽觴隨波泛
一縷愁絲,捎去浮華千百度
閑愁不消,寂夜無眠夢囈語
玉手輕揾,想佳人,怎堪濃酒?卻那道,難得濃睡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落花不解伊人苦,誰又憐惜伊人情?
奈何豆蔻,不敵韶去物華?
……
潺潺流水,遠去了誰的情懷,流去了誰的依戀?
羅裳清袖,曼舞一曲又誰賞?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雙溪舴艋舟,載得了幾多春水向東流?
落花成冢,傍地畫牢圈悲涼
回首陌上,伊人遠去花不在,囚花半開一世凄迷
打馬渡前過,卻尋不到過往的踽踽足跡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只得,落筆愁絲淚,憑吊青春的惘然
不免那,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
冷月纖纖,煢獨絕影,這柔微勾勒出多少悵惘?
廣袤夜空,泛泛星光,這弱寒牽扯出多少迷茫?
冷風拂面,怎難料,寒了心腸
空傷悲,獨愁悵,怎解此心凄涼?
蔓延思緒,欲剪,愈難斷,欲理,愈更亂
唯有危樓高倚,欄桿拍遍,才問那——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淺嘗神傷,半為憐春半惱春
……
閑看一段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料峭春寒遍繁花,徒添殘夢,怎看,陰晴圓缺?
紅塵煙雨,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少鏡中花,水中月!
誰鎖心玉,孤錯了輪回,笑談那悲歡離合
迷蝶曉夢,凝固,消散,亦假,亦真
恰暮雨入畫,墨筆輕舞,攜一喧紙,繪一抹笑渦淡淡紅霞染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
鶯歌蝶舞,花外子規滿啼紅
芳草萋萋,芙蓉泣露香蘭笑
淡淡輕云隨風飄,隨心,隨性,隨緣
盼那,翠華咫尺隔天涯,隔山隔水不隔心
奈何深閨重鎖,滿袖桃花,誰念?誰思?誰想?
待到飄雪又入小軒窗,一世惆悵,誰人能解?
風雨牢愁著何處,苦寒梅花,不敵飄飄罌粟香
青梅尚小,櫻桃已紅,玉簫臺榭春多少!
……
何處小橋,空有柳絲千萬條
卻,系不住、溪頭畫橈
一場花瓣雨,紅霞消散,誰枕雛荷旁?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凝眸,望川,人心創,伊人愁容是為誰?
無由得,春夜闌,春恨切,情緣無解
鬧紅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
……
經流年,婉爾一笑無人顧
亂浮生,似錦如花為誰留
誰拾彈指雪花!誰癡紅顏剎那!
誰飲一壺月光!誰酒三尺惆悵!
聆,一曲憂傷,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聽,一朝情殤,兩行清淚人憔悴,花前月下徒傷悲
恰溜啼紅,紅塵走遠,交錯宿命,喟嘆——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驀然回首,胭脂慵傅,被東風、偷在杏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