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大學商務英語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商務英語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商務英語論文

    第1篇:大學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培養方案 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商務英語概況

    商務英語是以英語為載體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擬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大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差異性進行比較,希望通過比較能對商務英語專業設置合理的培養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2 差異性比較

    2.1 培養目標差異性比較

    (1) 培養目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寬廣的人文與社會科學以及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嫻熟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系統的商務知識、寬闊的國際視野、善于跨文化交際,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能勝任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部門工作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

    (2) 具體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①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與技能。②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③必須選修一門第二外語且達到學校要求的學習標準。④掌握比較寬廣的中西方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⑤熟練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能。⑥掌握獲取專業學術信息的科學方法,具備獨立從事英語研究的基本能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①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②熟悉英語國家文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③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國語的初步應用能力。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用英語撰寫與國際商務相關的畢業論文。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上都大同小異,都強調了對學生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養。

    2.2 課程設置比較

    英語語言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5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3%。

    英語文化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8%。

    商務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9%。

    (1) 英語語言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綜合英語、 英語聽說、 英語語音、 閱讀指導、 英語寫作、 第二外語、語言學導論(英)、 傳意學導(英)、 英語文體學、英語公眾演講、 交替口譯(一)(英)、英語論文寫作、高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寫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綜合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寫作、商務英語 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英語聽力、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漢筆譯。

    (2) 英語文化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美文學導論(英)、歐洲文化(英)、 美國文化(英)、歐美戲劇鑒賞(英)、散文(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47頁)分析、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個人商務交際技能(英) 、 跨文化商務交流(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美文學和跨文化商務交際。

    (3)商務類課程(略)。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英語語言類和文化類課程比例上差異性較大,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受地域性特征影響。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相應加重了英語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坐落于國際貿易中心廣東省,在商務英語專業下細分為四個方向,以服務于國際貿易不同需求。

    2.3 師資結構比較

    2008年,對外經貿英語學院成功申報了商務英語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主要圍繞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四大模塊展開。

    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學院設有五個研究中心,分別為商務翻譯研究中心,法律語言學研究中心,商務英語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務研究中心,約有1/3的既掌握語言又掌握商科知識的復合型教師。

    3 加強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一些思考

    面對這種新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要找到合適的專業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專業建設情況。

    3.1 培養模式市場化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應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的特性。通過本文對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比較也可以看出兩所高校在培養模式上地域性差異特征。

    3.2 人才國際化

    從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服務于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應用型學科,更應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加強學生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知識等硬件方面的培養,也應注重學生國際視野,人文素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課程系統化

    專業課程體系是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上要合理處理語言類課程和商務類課程關系,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關系。筆者認為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包括語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計算機及實習課程等方面內容。

    3.4 教學案例化

    作為哈佛商學院MBA教學的代名詞,案例教學化在我國也得到不斷應用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對加強商務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3.5 教師復合化

    在高校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英語和商務專業知識“雙精通”型教師。針對對這種狀況,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方案,為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2篇:大學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務英語 商業活動 人際功能

    中圖分類號: G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1-0010-02

    英國著名系統語言學家韓禮德(M.A.K.Halliday)在語言研究中曾經提出,“語言的運用是為了在特定的情景下實現一定的功能”,他提出了語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語篇功能以及人際功能。[1]17其中商務英語作為專門服務于商業活動交流的語言,注重于交易雙方的人際交流與溝通,十分注重語言的人際功能。得體的商務英語交際除了需注意基本詞匯、語法的準確使用之外,還要尤為注意語氣、情態的使用與選擇。商務英語的使用目的不僅是基本信息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信息交流來促使商務伙伴做出自己需要的回應,從而得到商務人際功能的拓展與實現。

    1 商務英語中人際功能的拓展所須注意的正確語氣使用

    在商務英語交際中,在語氣的選擇與使用上是十分講究的,措辭風格應謙恭有禮、語氣委婉自然、不卑不亢。從技術層面分析,商務英語的語氣選擇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1合理使用疑問句

    疑問句在一定語境下較陳述句、祈使句更加婉轉,更具禮貌,能夠避免了過于直接的語氣而給人造成的頤使氣指的不良感覺,通過“詢問”方式間接要求對方則顯得謙和。例如索取商務伙伴電話號碼,使用“May I have your number?”這樣的問句,顯然就比直接說“Please give me your number”要顯得婉轉而溫和。

    1.2合理使用類似“If”(假如)引領的虛擬語氣

    虛擬語氣使句子更婉轉,在對于向對方作說明時,可以避開容易有沖突分歧的事項,假設到一個不相關的第三者立場,從而為敏感問題留下了磋商余地,更有利于達成雙向協議。

    1.3合理使用被動式語氣或無人稱表達法

    當需要交流說明的事項具有批評與負面性質時,被動式語氣或無人稱表達語氣能夠避免指責、批評對方所造成的尷尬與矛盾,注重就事論事,不針對具體人,從而顧全對方的自尊心與體面,委婉地傳達負面的信息。在交流時可以合理使用“the damage”(××的傷害)等詞匯作為主語,從而達到避開對當事人的指責、弱化語氣的目的。[2]03

    1.4善于使用肯定句來代替否定句

    否定句不可避免地帶有對別人否定的情感傾向,容易導致對方的感情排斥與對立情緒,而肯定句比否定句的聽起來更具有對人的認同與禮貌。因此在商務交流時,要注意盡量避免直接使用“No”,而多巧妙地迂回使用“Yes”,通過肯定雙方認可的或支持的一面,來表達出對不贊成一面的否定。

    1.5經常善于表現出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在商務交流時注意重視詢問對方“You-Attitude”(你的態

    度),注意多為對方的利益著想,淡化語言上對自己的利益訴求表達,充分考慮對方的處境與難處,從而贏得對方的好感與認可。

    2 商務英語中人際功能的拓展需注意的情態表達

    商務英語中的情態在表達上分為意態與情態兩種。意態是說話人對提議的可能性的判斷,表現形式主要有被動語態中的謂語動詞以及情態動詞,意態;情態是說話人對命題的可能性的判斷,通過概率、頻率中的副詞以及部分情態動詞來表達。在表示情態時,主動發言者需注意把握好自己所提供信息的有效程度。而在表示意態時,要把握好需要對方履行的職責和義務,以及自己實施行為的能力、意愿和傾向。在表達時要注意強調、肯定事務的積極面和正面作用,減少負面消極因素的影響。當然了,在商務活動中,出現某些不能接受的或消極的問題信息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要注意強調積極面,減少負面詞匯。商務人員對積極的言語表達更愿意聽取和接受,對措辭積極的邀請或要求作出肯定承諾的可能性更高。

    2.1商務英語中慣用的情態動詞

    在商務英語中慣用的情態動詞主要有“can”(能)、“would”(能否)、“have to”(不得不)等,這些情感動詞的使用,充分蘊含了主動發言者婉轉與溫和的態度,表達了發言者的禮貌與尊重,以及面對消極因素時迫不得已的處境與無奈,以此來求得對方的體諒與理解,從而有效避免了生硬過激的情感傾向,使得商務交流雙方不至于感情破裂,從而處于溝通失敗或無法開展的尷尬局面。

    2.2商務英語中慣用的情態副詞

    在商務英語中,一些情態副詞的出現,例如“definitely”(絕對)、“particularly”(尤其是)、“certainly”(當然)、“always”(一直)等,加強了情感成分,強調了所提供信息或交談事項的重要性與真實性,以此來促使商務伙伴重視、相信、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要求。

    2.3商務英語中慣用的情態隱喻與模糊語

    商務英語中,經常出現“We presume that”(我們推測)、“We estimate that”(我們估計)這樣具有情態隱喻的技巧語言,這類語言的使用作用有二,一是強調了主觀的推測與預計,二是將實際結論有所保留,從而為后面的變化留有余地,同時也消除了表達內容的絕對化與生硬感,語氣較為溫婉。[3]11

    2.4商務英語中慣用的時態

    商務英語交談時經常會用到現代進行時或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強調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充滿緊迫或非受控性、變數性,以希望對方盡快做出反應。一般過去時則強調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特別是針對消極因素,強調已經發生,自己無能為力表示遺憾與難過),在表達自身觀點的同時,也使得因消極因素帶來的尷尬氣氛得到緩解。

    英語中一些表示發言者態度的詞,如hope(期待)、think(認為)、want、(想要)、wonder(想知道)等,使用一般過去時表示一種含蓄的試探,來間接地表達自己的請求、建議等真實目的,因為如果使用現在時態直入主題,萬一對方無法立即答應的話,可能會傷害雙方的會談氣氛,從而導致尷尬。而改用過去時態,用已經發生的事情來試探對方對此類問題的態度與反應,顯得委婉、含蓄、在對方表達拒絕意向時不至于傷害雙方感情。

    參考文獻:

    [1]金朋蓀,王歡.商務英語信函中的情態隱喻及人際功能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7).

    [2]王靜.語法隱喻與英語論文的語言合適性[J].云南電大學報,2007(03).

    第3篇:大學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關鍵詞:工作坊 學術英語寫作 主導――主體 建構 支架式教學

    一、工作坊內涵

    工作坊(workshop),也稱專題研習工作坊,最初是指一種基于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后來逐漸發展演變成如今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1]該模式建立在師生平等地位的基礎之上,教學中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和體驗。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載體,國外的互動教學歷時已久,學科涉及廣泛,經驗豐富;而我國開展較晚,經驗不足。由于工作坊很好地契合了高校特別是研究型高校對創新型人才綜合素養培養的需要,因此受到學界的青睞與推崇。

    二、工作坊的理據背景

    1、團體動力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溫勒在1939年發表的《社會空間試驗》中首次指出:“團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分析單位,是有著聯系的個體間的一組關系。其成員不是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被組織到一個復雜的、相互依賴的系統之中。雖然團體的行動要看構成團體的成員本身,但已經建立起來的團體,其個體成員動機與團體目標幾乎混為一體,所以,一般來說,通過引起社會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2]工作坊模式的實踐屬性決定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團體動力學所描述的團體系統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參與的形式。

    2、EAP理論

    學術英語寫作(EAW)是學術英語EAP(English for Academic Writing)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我國EAP又可分為EGAP和ESAP兩類,其中前者指普通學術英語,后者指專門用途學術英語。學術英語是指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共有學術語境特點的英語教學,是“把重點放在學術環境中某一特定群體的交流需求和行為上而進行的教學,……是基于對某一學科認知、社會和語言等方面的需求而進行的教學。”[3]從定義中可以推斷出學術英語寫作是以真實性原則和交際性原則為背景:即無論從師者的層面還是習得者的層面,真實語料的研讀與分析加上真實任務的完成貫穿于學術英語寫作的整個流程。而真實性的體現需要實踐性理念與實踐性環境的有力支持,工作坊模式正好契合了這一需求。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興起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它是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之后的理論。建構主義特別強調學習活動中的情境創設與合作學習,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里結構的過程,學習是在原有的經驗和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從而達到個人對新知識的理解。[4]定義中的外界即是指合作學習和教學情境的創設,由此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工作坊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工作坊運作模式

    1、構建前衛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師授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隨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誕生,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愈來愈受到重視。根據中國學生的學習特點,中國學者提出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教并重”的教學理念,[5]研究生學術英語工作坊的運作正是依據此理念構建并展開的。具體模式如下:[6]

    圖表 1主導―主體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工作坊模式

    2、教學設計

    (1)構建目標

    經過多方協商與討論,X大學的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定位為學術英語寫作,目的是滿足該校研究生完成學業的要求:①用英語在國際期刊上②寫出規范的中文期刊所要求的英文摘要。

    (2)構建內容

    學術英語寫作以真實的交際任務為依托,針對教學目的,該課程的內容架構確立為:①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諸如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摘要及各組成部分語言特色的研讀與陳述;②摘要改寫;③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④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

    (3)構建手段

    根據X校研究生的入校成績及學習特點,為保證研究生建構過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采取師授、師助+互動(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采取建構主義所倡導的支架式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設計、組織教學的地位和學生主體自我建構的理念。所謂支架式教學是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所提供的一種概念框架,如同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學由五個環節組成:搭腳手架、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協作學習和效果評價。

    (4)具體操作

    材料準備:任何寫作都是以閱讀為基礎的,學術英語論文寫作也不例外。學生被要求在其導師的指導下,利用數據庫檢索與本專業相關的優秀的期刊學術論文,并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每人選擇出8-10篇以備工作坊使用。

    搭腳手架進入情境:教師的授課要采用具有啟發意義的提問方式和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授課內容要圍繞提出的問題設計并展開,并且在課程的行進中以問答的方式一對一或一對組地引導學生思考。其次,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幫助學生建構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寫作模型及其語言特色。

    獨立探索與協作:教師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學生以手中的論文為范本,以小組為單位(通常由6-7人組成),積極展開論文各組成部分的研討,并對比自己手中的論文和教師案例所涉各組成部分模型的異同。各組商議之后,組長匯總意見,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報告結果,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還可以提出異議。課后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共商的協作學習――追加任務:即每位同學利用自己手中的范本拍攝一段視頻,分工陳述或評論寫作各部分的模型和語言特色,其中要加載PPT展示,目的是進一步監督學生的建構過程并強化建構效果。

    摘要的寫作建構安排在論文各組成部分之后。原因是摘要的寫作要以各部分為基礎。由于第一學期研究生還沒有開題,摘要改寫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任務,但同時允許實寫(有些導師布置了研究任務)。經過一個學期的互動研討與陳述,摘要的寫作建構由學生自主完成。

    根據X校的研究生英語課時安排,期刊論文寫作安排在第二個學期。論文的寫作流程遵循這樣的模式:研究生論文第一次提交、教師第一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二次提交、教師第二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三次提交、教師(包括外籍教師)第三次反饋++修改。從該模式可以看出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是研究生獨立探索與師生協作的結果。并且在該過程中按照發表的要求,融入期刊論文格式建構項目,其中包括題目撰寫、引用、圖表和參考文獻等。

    效果評價:支架式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效果評價的多元化。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已經不能滿足互動教學的目標需求,工作坊模式下的教學學生參與的環節多,因此形成性評價更客觀、更具有連續性。無論在論文結構的建構階段,還是期刊論文的寫作與發表階段形成性評價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同時融入教師的筆評和師生共同參與的口評。除此之外,網絡評價和小組自評與互評也在形成之中。

    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效果分析

    1、與傳統學術寫作的比較

    傳統的學術寫作教學實際上也含有互動的因素,但局限性大,多為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而工作坊模式把這種互動擴展到生生之間,因此學生的協作精神、自我建構能力和自信心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師在課程互動的各個環節起主導作用,這是傳統教學所不及的。

    2、創造性思維的提升

    羅杰斯認為:“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創造性活動的一般條件……。” [7]如何通過教學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已是當下高等教育所承載的使命。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如何提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體現著合作學習的含義,即這種合作不是順從、妥協和等待而是以獨立為基礎的相互認同和相互接納,體現出學習過程個人化和社會化的相互融合。據調查學生普遍認為學術英語寫作改善了課堂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心理氛圍,使他們能夠在更加寬松與和諧的環境下競爭,促進了他們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展,而創造性正是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情緒。Isen在1985年通過實驗總結出了正面情緒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假說;我國學者盧家楣等人在2005年通過教學現場實驗驗證了正面情緒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假說。因此工作坊模式所創造的良好氛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激發與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3、面臨的問題

    如何構建語言教師與指導教師之間穩固而有效的鏈接,是當下面臨的問題。語言教師負責英語學術論文的結構問題、語言應用問題以及把關論文出版的格式要求。但語言畢竟是信息的載體,學術論文信息的可行性、真實性以及邏輯上的正確性等都需要指導教師的鑒定與評判。因此工作坊模式下如何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就成了研究生學術英語論文成功發表與否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張楚鶯.基于工作坊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6):113-114.

    [2]王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管理研究, 2011, (8):29-30.

    [3]張曉君.英國EAP教學發展對公外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的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1):152.

    [4] [5] [6]吳疆.現代教育技術教程(二級)(第三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第4篇:大學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一、研究背景

    1992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第一外語)教學大綱(試行稿)》,極大地促進了碩士生公共英語教學的規范發展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研究生的入學水平、學習的環境與條件、社會對研究生外語能力的要求等也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社會需要研究生具備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專業交流能力,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主的教學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此情形下國內一些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修改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的建議。2005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語教學研究會明確指出:“研究生的英語教學一定要以需為本,應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要提高研究生在本專業和相關專業領域的口語和文字交流能力”[1]。

    二、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現狀

    在上述研究背景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舊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已不能符合現階段國內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需要,很多專家已就教學改革做出了探索和研究。李桂榮提出,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需要一定的策略,基本可分三個階段來進行:一是分級教學,示范教學效果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開放教學系統,引入競爭機制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以學生的專業方向組織教學,實施效率教學模式的階段[2]。謝宇、韓天霖、林放、孫靜通過對用人單位、高校教師、公共外語研究生等進行針對性調查了解公共外語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新時期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英語教學探索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徑[3];王云秀、陸巧玲認為,課程設置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他們針對目前碩士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及課程設置狀況,對英語課程設置進行探討,提出了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和選修課結合在一起的碩士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設置體系[4];馬曉宇認為,應從提高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效果的目標出發,通過檢視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和現狀,指出淘汰舊的教學模式、建立新的教學理念、優化課程體系設置、完善考核指標是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國際型科研人才的有效策略[5];王松、宋平、李雋歸納我國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學科內容為依托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6]。周梅結合目前社會需求以及我國高校研究生的具體情況,提出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重心應該向ESP(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轉移,她從ESP課程的需求分析、課程設計、教學法、教材、課程評估以及教師發展幾個方面論述了開設研究生英語ESP課程的必要性及其各環節要點[1]。

    在以往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筆者認為開展基于CBI理念的ESP教學對于研究生公共英語改革意義重大。

    三、CBI及ESP的核心概念

    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也稱為“基于內容的教學”或“學科性語言教學”。它是一種把語言教學與學科知識結合起來的教學理念,是用目的語言教授某一領域的學科知識,從而確保學生既可以習得目的語言,又可以掌握學科知識。CBI教學理念產生的目的是為了探索一種可以彌補學生在語言能力和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之間存在差異的有效方法。它與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認為目標語言的能力是通過把教學的重點從學習語言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的。它具有四個特點:一是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二是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三是學習新信息;四是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

    從理論基礎上來講,CBI教學路徑汲取了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合作性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以及有關大量閱讀和動機、興趣等多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因而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可實踐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CBI路徑課程教學模式在各種語言學習環境、針對各種層次的學生進行的外語教學中,在提高學生整體語言能力、促進學科知識的增長、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目的語言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持續性學習外語的動機幾個方面都有顯著成效[7]。在教學模式方面,基于CBI理念的常見教學模式為主題模式,課程模式,輔助模式,專題模式。四種模式的教學材料均選自目標語原創的各種主題、話題,旨在以語言為媒介獲取專業方面的新信息,同時提高語言水平。提倡采用圖片,影視,模擬等各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8]。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如林學英語、醫學英語、商務英語、工程英語、計算機英語等,它屬于跨學科的應用語言范疇。在每一個專門類別里面,既包括“學術方向”,也包括“職業應用方向”,涵蓋面較廣。ESP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性強。它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ESP學習者多是即將或正在從事各種專業的專門人才,如工程師、醫師、企業家等,或是學習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涉外旅游、國際新聞等大學生;二是ESP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把英語作為一種手段或工具來學習,以便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ESP的精髓是分析和滿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要[9]。

    鑒于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如能激活其背景知識,以專業學習內容為核心,語言習得為副產品,設置適合專業發展需要的英語課程體系無疑將極大地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改善研究生英語教學的質量,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能力突出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因此,基于CBI理念的ESP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意義非凡。

    四、基于CBI理念的ESP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

    基于CBI理念的ESP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核心內容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模式,教學管理及評估方式的改革。

    在課程設置方面應遵循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和分層次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大力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課型。必修課包括綜合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兩部分,其中改革的重點是專業英語教學,也是最能體現CBI理念、ESP導向和因材施教原則的,它旨在培養學生用英語從事本專業學習工作和科研的能力,必須緊密結合專業課的學習和學術研究,在分配學時學分上必須重點考慮。綜合英語教學可分為知識技能型模塊和應用型模塊兩大類。技能型模塊旨在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提高其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技能。應用型模塊則旨在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可以開設論文寫作,應用文寫作,國際會議英語,科技翻譯,文獻檢索等課程[10]。

    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選擇或者編寫教材,以學生的專業學科知識為核心(CBI理念的EPS導向的集中體現),圍繞學生的專業學科而非語言形式,使用真實語料,保證學習者能嘗試使用目標語言來了解適合其特定需要的話題和專業學科知識內容。教學模式提倡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最好能采用分層分類教學的方式,避免重復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網絡自主學習結合教師面授的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朝著個性化、自主化、合作型的學習方向發展。基于網絡的研究型,項目型,合作式教學模式比較符合當前國內研究生英語教學的需要。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給學生布置有實用意義的任務(如國際會議的論文報告),讓學生分成研究小組,在網上尋找資料,相互討論分工合作,完成涉及自己專業領域的研究報告。而以上的教學模式特點均體現出CBI教學理念常見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學材料選自目標語原創的各種主題、話題,旨在以語言為媒介獲取新信息,同時提高語言水平。提倡采用圖片,影視,模擬等各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教學管理方面應當設立單獨的研究生公共英語選課系統,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選擇教師和上課時間。可以允許學生試聽一到兩周,最后確認或者更改自己的選擇[10]。

    評估手段和方式方面可以參照浙江大學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采取形成性評估結合終結性評估的手段,對基于網絡的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分別進行考核,采用機考結合面試的方法。選修課主張考查方式的多樣化,由老師決定采用何種方式[10]。

    五、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3D特點及改革的價值所在

    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3D特點是指:Diverse,dynamic,distinct;即多樣性,動態的,個性化的特點。多樣性是指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評估方式均要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課程設置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的專業需要,內容、模式、評估方式多樣;動態是指網絡教學結合課堂面授,學習的過程不僅發生在課堂,更多發生在課外。學習者學習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詞匯語法等讀寫知識,而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夠逐步掌握如何利用英語這門工具來進一步了解本專業研究的最新動態,選擇有價值的前沿性的研究課題,聯系本專業的知名國內外專家,在有影響力的專業期刊或者國際會議發出中國學者的聲音。個性化是指研究生英語教學一定要根據學生不同水平,不同專業和不同的個性鼓勵其自主選擇課程級別,課程內容,課程進度,測試時間和方式;同時教學中不強調標準答案,不扼殺個性,而是多設計開放式任務,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基于CBI理念的ESP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價值首先在于,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緊密結合當前國際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要,通過對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改革,從不同角度重新規劃研究生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式和評估體系,銜接大學英語基礎教學,力爭能夠培養出英語語言能力強,對世界前沿的專業知識有了解的途徑和能力,熟練檢索英語文獻,懂得如何撰寫科技英語論文,并能參加專業國際會議,能流利地和國際專業人士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的高端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成人网|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成人在线看|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av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成成人看片在线|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