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子商務參考文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畢業論文大綱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2、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 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范本:
論文摘要: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子商務獲得了巨大發展,同時,零售業作為直接與消費者交易的行業有連鎖發展的趨勢,而且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連鎖企業經營的優勢不在于數量的多少,而是企業本身是否實現了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管理體系是否完善。電子商務的應用對于提高連鎖零售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當前應用電子商務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改進實施策略,使電子商務在我國連鎖零售企業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文闡述了研究背景和現狀;論述了電子商務在國外連鎖零售企業應用的重要性;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在國外連鎖零售企業中的應用,論述了我國電子商務在連鎖零售企業應用中的模式及存在的問題并且建立了電子商務應用效果評價模型,最后列舉了連鎖零售企業電子商務實例,并進行定量分析。
關鍵詞:連鎖零售企業 電子商務 物流配送 效果評價模型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
第二章 連鎖零售企業電子商務概述及應用現狀
2.1 電子商務及連鎖零售簡介
2.2 電子商務與連鎖零售企業的關系
2.2.1 傳統零售業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對外貿企業的效益貢獻研究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對外貿市場的影響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對外貿易模式轉型分析 諸暨中小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策略研究 淺析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 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研究 淺析電子商務的應用對外貿企業的影響 外貿企業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分析 電子商務在中小外貿企業的應用 淺談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 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中的應用 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出口的幾點看法 電子商務時代外貿企業的發展 寧波中小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中小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策略研究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促進嘉興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運用及發展之研究 跨境電子商務助推廣西對外貿易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商務部.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會[EB/OL]. [2013-6-18]. http:///article/ae/ah/diaocd/201306/20130600167508.shtml.
[2]中國證券網. 商務部:出口企業利潤率降到1.44%[EB/OL]. [2011-4-27 ]. http:///gonggaojd/hgtj/wmfx/201104/1276432.htm.
[3] OECD.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R/OL] . [2010-12-20]. http://, 2002.
【關鍵詞】電子商務 企業信息化 對策研究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 in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EC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develop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thorough thinking.
【Keywords】EC(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iz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1. 引言
電子商務(EC,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INTERNET的廣闊聯系與傳統信息技術系統的豐富資源相結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相互聯系的動態商務活動。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它出現在90年代初,但對于它的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美國學者Kalakota & Whinston認為,從通訊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利用電話線、電腦網絡來傳輸資訊、產品和服務;從企業流程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商業交易及工作流程自動化的技術應用;從服務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企業管理階層想要降低成本,同時又要提高產品品質及加速服務傳遞速度的一種工具;從網絡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提供了網絡上的采購與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的能力。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舊有的工作經營模式,它通過網絡使企業面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服務。電子商務的業務內容涵蓋了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三部分,主要由EDI、信息交換、網上瀏覽完成信息流;售前和售后服務、商品配送完成物流;電子支持完成資金流。
:8000多字 有參考文獻
200元
備注:此文版權歸本站所有;。
原文
摘要
網上綜合銀行系統是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結合中資銀行界實際業務現狀,向客戶提供的一種新型的高科技銀行服務產品。該銀行系統具有技術先進、功能全面、界面美觀、操作簡便和可靠安全的特點。通過網上銀行,客戶無需親臨銀行柜臺,只要利用瀏覽器就能夠方便、及時、準確、安全地自行辦理銀行業務,給客戶提供了一個24小時服務的網上自助銀行。同時,網上銀行給客戶提供了諸如繳費通、存折炒股、交易定制等多種人性化的特色服務,極大地擴展了銀行的服務品種。
關鍵詞:網上銀行、網上支付、CA認證、SET
ABSTRACT
Synthesizeonthenetthebanksystemisakindofnewhigh-techbanktomakeuseofthemoderncalculatortechnique,jointogethertheactualbusinessinbankingcircleinChinaininsidepresentcondition,providetocustomerserviceproduct.Thebank''''ssystemhasthetechniqueforerunner,functioncompletely,theinterfaceisbeautiful,theoperationissimplewithdependableandsafecharacteristics.Passnettopbank,thecustomerhasnotoneedtoattendpersonallythebankcounter,aslongasmakeuseofthebrowserandthencanbeconvenient,ontime,accurate,carryoutthebankbusinesssafelyandbyoneself,providethecustomerthenetthata24hoursservetopself-helpbank.Atthesametime,onthenetthebankprovidedthecustomersuchaspaythefeetool,depositbookfryaservicefor,tradingtomaketoorderetc.varioushumanizedspecialfeaturesserving,biggestexpandingbankspecies.
KeyWords:BankonthenetPayonthenetTheattestationofCASET
一、引言
隨著因特網進入全方位和深層次的商業應用階段,電子銀行已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促進并實現了BtoB商品與資本的自動流通。企業與銀行間大量信息的傳送要求具有這樣一個系統,它能夠提供一種總體解決方案,使得企業可以通過任意一種平臺、應用程序、網絡及系統,基于各種通信協議,以任意一種信息格式實現數據的無縫交換。自1995年全世界第一家網上銀行——美國安全第一網上銀行誕生以來,全球銀行業在電子化的道路上開始了爆發式的飛躍。從1998年至今,電子商務在我國迅速發展,許多企業和商家在電子商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嘗試,但由于沒有銀行的有效介入,無法提供實時的網上支付和結算而無法順利推行,
......
目錄
摘要
、引言
二、系統設計
三、系統實現
四、總結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1]劉軍,季常煦,曾潔瓊.電子商務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2]龔炳錚.電子商務案例.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3]方美琪.電子商務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4]楊千里,王育民.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
[5]DavidKosiur著,陳曙輝譯.電子貿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6]朝寶明,杜鵬,劉華.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7]邵曉薇,王維民等.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系統.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8]宋玲,王小延.電子商務戰略.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9]宋玲,王小延.電子商務實踐.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10]陳進,電子商務金融與安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1]劉衛寧,宋偉.電子商務中在線支付的安全保障.計算機應用,1999(7).
[關鍵詞]傳統零售業電子商務思路
網絡銷售成為新經濟時代的一個熱點。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2483.5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同比增長93.7%,預計2013年網購交易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
一、傳統零售業電子商務化的緊迫性
國內網民已過兩億超美國成全球第一。隨著中國民眾網民數量的激增,國內外的零售商都看好了中國電子商務。沃爾瑪預計中國在未來五年會超過日本和英國,成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在線銷售額達2300億美元。中國4000萬網民中,約四分之一會在線購物。
1.國外零售巨頭搶灘中國電子商務市場
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美國服裝巨頭Gap、皮包零售商Coach、日本優衣庫、阿迪達斯等都在中國推出網店,開始在中國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上掘金。
2.省略網店中,套裝部分視頻中的靚女模特充滿生氣,以休閑隨意的造型引領美國鷹公司的品牌時尚;給客戶更多過濾產品選擇:比如根據孩子的性格類型、嬰兒的年齡等篩選產品。…… 總之,在成本和技術支持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是今后零售企業網絡生存的根本。
四、結論
國內零售業進軍電子商務是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當前困境,要想走好電子商務之路,必須明晰本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思路,根據自身企業特點,加大企業內部改革力度,樹立電子商務戰略遠見和戰略決心,制定人才戰略,融合企業信息資源,技術革新,服務創新,積極應對,才能贏得未來零售業電子商務之戰的勝利。
參考文獻:
[1] 傳統零售企業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0:1
[2]國外零售商紛紛進軍中國電子商務[EB/OL].it.省略/20101018/n275860952.shtml,2010-10-18
>> 北京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英語應用情況調查分析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前景 陜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調查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狀況分析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探討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運作模式探究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探究 淺談我國跨境電子商務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未來發展探究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研究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措施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條件下我國物流企業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分析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分析 理論分析我國現有跨境電子商務的與應對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 Helen B.Junz,Rudolf R.Prices and ExportPerforrmance[C]. Procee-ding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Section.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4.
[2] 池毛毛,趙 晶.E―SCM中電子商務能力與績效關聯效應的實證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2,12(3):116-123.
[3] 戴勇.電子商務虛擬物流研究趨向[J].商業研究,2009,10(總390): 147-151.
[4] 鄧若鴻, 王武義,于朝江.電子商務障礙因素演化模型的研究與實證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12(24):21-26.
[5] 李衛寧,藍海林.電子商務時代的競爭結構分析[J]. 山西大學學報,2001,24(1):43-46.
[6] 劉博洋,康亮.影響我國中小型企業參與電子商務的動因分析[J].商業經濟,2011(12):70-77.
[7] 彭賡, 和利方.電子商務產品的網絡營銷適應性評價指標及實證分析[J].經濟縱橫,2009(10):117-119.
[8] 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2)[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9]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3年春季)[R/OL]. http:///article/cbw/201304/20130400107526.shtml.
[10] 吳養學,彭暉加.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生存的實證分析[J].北京:經濟管理? 新管理,2006,10 (20):76-80.
[11] 謝春.2012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成為網民第二大電子支付方式[EB/OL]. http:///e-payment/20130401/19629.
[12] 楊堅爭,汪堯明.電子商務對上海企業影響狀況調查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11):104-113.
[13] 楊堅爭,李玲.我國不同規模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分析[J].北京:電子商務,2011(12):2-3.
[14] 鄭月明.電子商務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4):132.
[15] Zhu K. The complementar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 logy infrastructure and e-commerce capability: A resource-based assessment o f their business valu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21(1): 167-202.
[16] Sanders N R. An empirical study o f the impact of e-business technologies on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6): 1332-1347.
[17] Soto-Acosta P, Merono-Cerdan A L. Analyzing e-business value creation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 49-60.
[18] Zhu K, Kraemer K L. E-commerce metrics for net- enhanced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value o f e- commerce to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3): 275-295.
[19] Kohli R, Grover V. Business value of IT: An essay on expanding research direction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 s, 2008, 9(1): 23- 39. Based analysis[J]. M IS Quarterly, 2005, 29(4): 625-652.
[20] Lauer T W. Side effects of mandatory EDI order processing in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6(5): 366-375.
[21] Eikebrokk T R, Olsen D 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mpetency factors affecting e-business success in European SME s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7, 44:364-383.
[22] Pavlou P A, E lSawy O A. 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198-227.
>> 稅收征管模式的優化問題研究 電子商務下的網絡交易稅收征管問題的研究 稅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的對策研究 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問題研究 網絡購物稅收征管的探討 在線網絡商店的稅收征管 家裝行業稅收征管問題研究 遼寧省稅收征管問題研究 網絡經濟時代稅收征管新問題之研究 C2C網絡零售業稅收征管問題研究 稅收征管網絡安全法律問題研究 建筑企業稅收征管問題的探討 個人網店的稅收征管問題 關于網絡海外代購行為稅收征管優化研究 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稅制度下的稅收征管問題研究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有關問題研究 淺議我國當前稅收征管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有關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的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t?龔炳珍.EDI與電子商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第59頁。
?u?張守文:《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頁。
?v?稅收經濟效率原則_百度百科http:///link?url=KFAJrOg2afh0lubMsUYIUz1lt2_ugo45Lk1AX2qfKpxSyYbP9csTAPZ
4AQYBKaj7byROuecPBqlIEvhl4UdQ_DC6FXIqnAlyFdaCcEAuVRR9yqafrCK
SdT61IhBmwaSmsErHXRGONx9hvyiiI_yFddpk6_xw1-v77yISFUR6wvnS7
9K5gNHE1NGkt_6AhZkH。
參考文獻
[1]電子商務(使用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活動)_百度百科http:///item/%E7%94%B5%E5%AD%90%E5%95%86%E5%8A%A1/98106?sefr=enterbtn.
[2]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占社零總額12.6%_聯商網http://.cn/web/archives/2017/369040.shtml.
[3]美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_中華會計網校_稅務網校http:// /new/253/263/2006/1/ad695911263517160022 184.htm.
[4]張守文.《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21.
[5]稅收經濟效率原則_百度百科http:///link?url =KFAJrOg2afh0lubMsUYIUz1lt2_ugo45Lk1AX2qfKpxSyYbP9csTA PZ4AQYBKaj7byROuecPBqlIEvhl4UdQ_DC6FXIqnAlyFdaCcEAuV RR9yqafrCKSdT61IhBmwaSmsErHXRGONx9hvyiiI_yFddpk6_xw1- v77yISFUR6wvnS79K5gNHE1NGkt_6AhZkH.
[6]杜志宏.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與對策[J].北京物資流通,2007(1).
[7]吳燁豐.“網店征稅”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
[關鍵詞] 中國企業; 電子商務; 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 F71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05- 0076- 02
1 引 言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電子商務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點。電子商務、電子市場、電子貿易等領域的創業神話與成功典范從西方發達國家向中國迅速傳播,受到中國企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在隨之而來的大量風險投資的推動、政府部門的號召和眾多媒體的鼓動下,互聯網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急速發展,政府上網、企業上網此起彼伏,同時與信息產業相關的經濟部門銷售收入猛增,似乎中國電子商務的就在眼前。
然而從2011年開始,隨著電子商務的真實盈利能力被曝光以及網絡股、中國概念股被“打回原形”,電子商務熱潮急速降溫,清醒之余人們不禁開始質疑:中國電子商務是不是泡沫化?傳統企業現在要不要發展電子商務?又該如何發展電子商務?
2 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目前,許多中國企業已逐漸認識到發展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種種利益,但近20年經驗表明,通往這種美好前景的道路布滿荊棘。
(1) 企業對電子商務仍然存在錯誤認識。認為只要建立網站,實現網上交易就是實現電子商務的企業不在少數。
(2) 貿易全球化和全球經濟危機使中國企業面臨更為殘酷的市場競爭,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加困難。加之IT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步伐加快,如何長遠規劃以求得最佳投資回報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3) 受政策、體制、區域經濟差別等因素的影響,中國企業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化需求存在明顯的差別。中國企業電子商務建設必須擺脫單一模式化發展思維。以往樹立典型,“搬書照抄”的做法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產生更大的風險。
因此,中國企業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合身”的電子商務建設之路。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筆者認為中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有可能存在兩種比較合理、可行的模式:內推式(Inside-Pushed Development Model, IPM)發展模式和外拉式(Outside-Pulled Development Model, OPM) 發展模式。依據這兩種模式,企業可以實現有計劃、分步驟的電子商務建設。
2.1 內推式發展模式——IPM模式
該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先進行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然后在此基礎上發展外部信息化建設并與企業內部信息化成果進行整合。基本步驟如圖1所示。
2.2 外拉式發展模式——OPM模式
與IPM模式相反,OPM模式強調從滿足顧客需求和提高市場競爭力出發,由外及內拉動電子商務建設,其步驟如圖2所示。
3 兩種模式的比較與適用性分析
IPM模式與OPM模式是兩種顯著不同的發展模式。IPM強調企業內部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求發展電子商務要從內向外進行,走循序漸進、逐步增強的發展道路,這種發展模式較為穩健、可靠。但循序漸進的穩健性將會導致過長的發展周期,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企業有可能會為此而錯過市場機會、失去競爭優勢。而且IPM需要由后向前的改造與整合才能保證原有建設成果對新系統的有效性,所以系統整合時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相當巨大的。
與IPM相反,OPM強調市場競爭的重要性,要求發展電子商務先從企業經營管理的外部環節(營銷、采購、物流等)入手,優先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并以此帶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OPM不失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發展模式。從其發展步驟上可以看出,該模式前一階段對后一階段的拉動效應極強,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如果企業準備不足、執行不力則難以適應該模式,強行實施極易導致“內外脫節”的后果。企業只能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扼腕興嘆”,甚至會“忙中出錯”。
兩者明顯的特征使兩種發展模式具有了很強的針對性,企業應根據各自面臨的市場因素(供應商、顧客、競爭者等)、經營管理水平、資金實力、信息化水平、行業特點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一般來說,對于內部管理機制復雜、競爭優勢和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內部經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如大中型制造企業,IPM比較適合;而對于內部管理機制較為簡單、競爭優勢和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外部業務(營銷、采購等)的企業,如中小型企業、流通企業等,OPM則較為合適。
主要參考文獻
[1] 許正軍. 企業信息化趨向“全程電子商務”[J]. 上海信息化, 2009(10).
[2]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第30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R]. 2012.
原文
1.1課題背景
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個人愛好的行業,我選擇了網絡廣告作為課題研究。網絡廣告作為新興的廣告媒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也有著不能避免的缺陷。新生事物往往都要經歷磨練才能日益完善。
本人所學的是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廣告也屬于電子商務的一部分。為網絡上經營做了良好的鋪墊。提供了電子商務不能缺少的資料和信息。
從1994的商業化運作開始,Internet就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它只用4年時間就成為5000萬用戶新興的“第四類媒體”,而報紙用了1個世紀.無線廣播經過38年的發展.現代的電視媒體經歷了13年才達到5000萬人規模。Internet的媒體特性促使網絡廣告的誕生和發展,而且從一開始就成為廣告的奇葩。根據IAB的統計1997年的網絡廣告收入達到9.06億美元,1998年網絡廣告的收入就翻一番增長到19.6億美元并一舉超戶外廣告收入。占到當年總廣告收入的4%份額,其中消費品類占27%,計算機類占23%,金融類占16%,電信類占11%,媒介類站7%;根據美國互聯網調查公司(eMarketer)的統計資料2000年全球的網絡廣告總額已經達到89億美元,其中每個國的網絡廣告的市場規模達71億美元,比1999年的36億美元增長了97%,預計到2004年,僅美國的網絡廣告的市場規模就將達到243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我國網絡廣告發展比較晚,網絡廣告從1997年起步,到1998年網絡廣告收入就達到1800萬,雖然僅占全年廣告收入520億元總額的很少比例,但驚人的增長速度足以證明其新生的力量。1999年我國的網絡廣告規模為1721萬美元,而2000年已經達到6980萬美元,預計到2004年,我國網絡廣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億美元。網絡廣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到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展示出無窮的網上商機。
......
目錄
摘要
第1章緒論
第2章網絡廣告發展銳不可擋成為新的廣告媒體
第3章網絡廣告的現狀分析
第4章對《完全廣告網》的一些研究
第5章網絡廣告優勢大于弊端是廣告發展的趨勢
第6章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外文閱讀與翻譯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宋玲.中國企業電子商務指南[M],北京:新華社出版社,2001
[2]劉林清.現代廣告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史哲.傳統廣告客戶增加網絡廣告[J].國外瞭望.2003.6上旬(總第372期)
[4]中國廣告年監編輯部.中國廣告年鑒’2002[M],北京:新華社出版社,2002
[5]廣東動力廣告傳媒.完全廣告網.
[6]周茂君.廣告管理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7]劉林清.廣告監管與自律[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8]魏景柱.對網絡廣告規范化管理的認識與探討[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
[9]翟彭志.網絡營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