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小學藝術學習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藝術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藝術學習計劃

    第1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班級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數學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數學成績。

    學生情況分析:

    好的方面:大部分學生經過將近一年的學校生活,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能較專心的聽課,書寫工整,能按時完成作業,口算較扎實,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不足的方面:一小部分學生的書寫還不夠工整、規范,口算速度較慢,特別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學生們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學過的知識有回生現象,對學習人民幣的認識和換算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換算不能熟練的進行,認識時間學生們對“分”的認識比較模糊,學生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較弱,特別是逆向思維的問題。

    復習內容:

    1、上下、前后、左右,運用行列的確定位置的知識。

    2、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3、認識人民幣、認識時間。

    4、找規律、統計。

    5、解決問題。

    復習要求:

    1、學生能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識,能根據行列的確的定物體的具置。

    2、學生能熟練的數100以內數,會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大小。

    3、學生能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4、能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能進行人民幣的簡單換算。

    5、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熟練掌握1時=60分。

    6、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7、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復習措施: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利用教室里的有效資源,讓學生準確地描述出自己所處的位置,各種物體的位置,特別強調“左、右”的相對性問題。

    2、100以內數的復習: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數位表,了解數的組成和比較數的大小。

    3、20以內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主要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我們學過的計算的類型,理解算理,講清算法,注意對比練習,讓學生掌握計算算法,每天利用三分鐘時間,進行聽算練習,課后回家進行一定量的視算練習。

    3、“元、角、分”的認識,通過大量的操作,設計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元、角、分的關系及應用。

    4、認識時間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看鐘面的,指導學生學會看幾時,數幾分,可以通過師撥鐘面學生說時間、師說時間學生撥鐘面的練習等活動讓學生鞏固有關鐘面的知識。

    5、指導學生收集本班學生的有關數據,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能掌握收集、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引導學生看統計表并根據統計表的有關數據提出簡單的問題。

    6、指導學生學會看圖,看圖先看圖的主體部分,看圖要按一定的順序,找出相關的信息,能較準確地說出圖意,找出相應的方法解決問題。

    培優措施:

    引導學生學習整理、歸納本冊所學的知識,學習構建知識系統,回憶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特別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

    第2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摘 要:數控技術是利用數字化信息對機械運動及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數控機床的先進程度和操作者技術水平的高低對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本文主要介紹了理工類技工學校數控專業的一體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探討如何高質高效地培養優秀的數控專業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 :數控技術 加工工藝 一體化教學

    現代數控技術覆蓋了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檢測技術、液壓氣動技術、精密機械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等。我國數控技術及產業盡管在改革開放后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平臺及基本系統,也研制成功了并聯運動機床等新技術與新產品,但是我國的數控技術及產業與發達國家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數控人才的匱乏。為了進一步培養這方面的技能人才,技工學校也紛紛設立數控專業,并不斷地添置數控設備。硬件跟上了,教研團隊也必須跟上。如何做好教學工作,如何高效教學,下面簡要介紹一下筆者的一些粗淺認識。

    數控專業需要教授的知識主要有兩大塊:第一是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第二是數控編程技術的教學,數控編程技術可分為數控手工編程技術和數控自動編程技術,其中第二塊必須多動手操作練習,才能靈活掌握。

    一、數控專業理論課教學

    數控專業的專業理論課程有機械制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機械基礎、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基礎、數控加工工藝學等。這些學科關聯性強,學好這些課程是學好專業技能的基石,不容忽視。想要教好專業理論知識,傳統的“滿堂灌”顯然枯燥無味,效果不明顯,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大多數學校硬件條件大大改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有圖片展示、動畫教學、視頻播放等。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應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數控機床的組成和工作過程這一知識點時,最好先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習車間或工廠面對真實的數控機床,邊演示邊講解。如果不方便去實習場所演示教學,可以結合實體圖形,加上必要的動畫演示。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必然印象深刻,他們就會對數控機床的結構、工作過程充分理解,為以后教學的順利展開打好基礎。

    二、數控編程技術的教學

    對于數控手工編程技術的學習,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必須進行一體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常多數學校在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實習操作普通機床,結合機械加工工藝的專業理論,通過技能訓練及實踐,使學生掌握中級工操作技能,在這個基礎上再講授和實踐數控和手工編程技術。數控手工編程技術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

    (1)讀圖與繪圖。通過機械制圖理論課的學習,學生掌握零件的測繪,看裝配圖和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這就需要運用教具、模具來講解和練習。現在手工繪制圖形,時間長、易出錯,所以必須要求學生掌握電腦繪圖軟件的應用。這些必須在計算機機房演示教學并練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在開設的課程主要有CAXA電子圖板和CAD制圖。

    (2)加工工藝的制定。加工工藝的制定首先要明確加工對象、軸類工件、孔套類零件選用數控車床;平面類零件、變斜角類零件和曲面零件一般選用數控銑床;既有平面又有孔系的零件、結構形狀復雜、普通機床難加工的零件、外形不規則的異形零件和加工精度較高的中小批量零件一般選用加工中心。確定選用什么樣的數控機床之后,再根據零件結構工藝性的特點具體分析運用什么樣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藝路線,劃分工序、工步,安排合理高效的加工順序,并且需要注意數控加工工序與普通加工工序的有效銜接。

    (3)零件定位與裝夾。通過理論課的講授,學生掌握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基準的選擇原則,熟悉各類夾具,在實踐操作時要注意:夾緊機構或其他元件不得影響進給,工件的加工工步位要敞開;必須保證最小的夾緊變形。

    (4)刀具選擇。結合實物讓學生能夠選用組合工具,能夠根據難加工材料的特點,選擇刀具的材料、結構和幾何參數。

    2.數控編程階段

    (1)手工編程。眾所周知,普通機床機械加工由操作者按照工藝規程通過手動操作來完成零件的加工。機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水平決定著普通機床的加工質量和機床的效率。而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在機械加工中的根本區別是:數控機床是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加工程序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對零件的加工,理想的數控加工程序不僅應保證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合格工件,同時應能使數控機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應用和充分的發揮,以便數控機床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工作。

    在編制前應讓學生詳細了解所用數控機床的規格、性能、CNC系統所具備的功能及編程指令格式等。程序編制時,需先對圖樣規定的技術特性、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及工藝要求進行分析,確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線,再進行數值的計算,獲得刀位數據。然后,按數控機床規定采用的代碼和程序格式將工件的尺寸、刀具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切削參數(主軸轉速、刀具進給量、切削深度等)以及輔助功能(換刀,主軸正轉、反轉,冷卻液開、關等)編制成加工程序。

    通過講授讓學生掌握編程的數值計算方法,輔助計算方法,尤其是曲線節點的計算,學生能夠編制輪廓加工程序,能夠靈活應用固定循環、子程序進行編制程序,能夠應用變量編程。手工編程適用于點位加工或幾何形狀不太復雜的零件,即二維或不太復雜的三維加工,程序編制坐標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不多,程序編制易于實現的場合。

    (2)計算機輔助編程。在現代機械加工中會遇到大量復雜的零件,單靠手工編程已不能滿足現代制造業的需求,必須應用計算機輔助編程。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CAD/CAM軟件的應用,具體應能掌握實體造型、生成刀具軌跡、進行刀具參數設定、加工參數設置、確定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與軌跡、編輯刀具軌跡,最后能夠根據不同的數控系統生成G代碼。

    (3)數控加工仿真。為了減少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仿真軟件模擬教學被廣泛應用。這里要求學生能夠利用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實施加工過程仿真,加工代碼檢查與干涉檢查。

    (4)數控機床的操作和零件的加工。通過教師演示教學,學生掌握機床程序調試與運行能夠靈活操作數控機床,在加工零件時能夠依據零件特點,設置相關參數進行加工,輸入程序,并調試確定無誤方可加工練習。

    不同的學校,硬件設備不同,系統軟件不同,師資力量不同,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合理高效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精心講授、耐心輔導,才能培養出優秀的能熟練操作數控設備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婁銳.數控應用關鍵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7.

    [2]陳海愧.車工技能訓練(第四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楊偉群,胡林.數控銑工(高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第3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一、學生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掌握較好,對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很好,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相關的試題,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但對應用題還不太適應部分差生無法判斷用什么方法去做,對提問題腦海中印象不深,有的不知怎么去提問題。在本班學生中優生占50%,中間人占40%,差生占10%。差的原因是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較差。對試題的理解能力較差,識別能力弱,且教師輔導不及時,訓練不到位。

    二、復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復習的重、難點

    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

    難點: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

    三、復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復習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措施:

    1、將學生的零散知識集中起來,使知識縱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聯系的知識網絡。

    2、采用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游戲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對10以內口算加減法的練習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練習。

    4、加強對中下等生進行個別輔導

    五、復習時間安排新課標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況(1課時)

    2、0—20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運算(3課時)

    3、分類(1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1課時)

    5、認識鐘表(1課時)【篇二】

    [復習內容]

    1、數一數、比一比

    2、位置

    3、1-10認識和加減法

    4、認識圖形

    5、11~20各數的認識

    6、認識鐘表

    7、20以內的進位加法

    8、綜合練習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熟練掌握數數的方法。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他們的相對性。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地數出1~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通過復習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5、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十位”、“個位”,初步了解十進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能夠熟練地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6、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幾時過一點兒、快幾時了。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7、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熟練地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8、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復習重點]

    20以內進位加法和10以內加減法,根據加減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

    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

    [復習時間安排]

    12月30日復習《數一數、比一比》

    1月2日復習《位置》

    1月3、6日復習《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月7日復習《認識圖形》

    1月8復習《11——20各數的認識》

    1月9日復習《認識鐘表》

    第4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一、教學方法單一

    漆畫具有非常豐富多彩的表現力,除了具有特殊效果的材料美和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外,漆畫的創作還應該強調特色和創新。在目前高校的漆畫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還是相對單一,一般都是采用“蛋殼拼貼”和“色漆平涂”為主要表現形式。當然,在漆畫的創作中,“蛋殼拼貼”自然是個亮點,能夠為漆畫的創作增添一種天然龜裂的美和韻味。不過,除了蛋殼之美以外,漆畫還可以通過材料和手法達到水彩畫的透明感和中國畫的大氣,甚至工筆畫的細膩和豐富的層次。如去年獲得“首屆中國工藝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金獎的漆畫作品《海上布達拉宮——媽祖神廟》,恢弘大氣,可見一斑(見圖1),“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漆畫獲獎作品《記憶片段》,視角獨特,層次豐富(見圖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法的嘗試,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另外,學生對于漆畫的認識,只是單單通過教師課堂上的傳授還是過于片面和單一,應該給學生更多接觸大師漆畫作品的機會,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會使學生真正愛上漆畫這門藝術。

    二、藝術設計不同專業方向的漆畫課程教學發展方向探索

    目前,國內各地高校普遍開設藝術設計專業,而該專業又下設很多不同的專業方向,比如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工業造型設計方向、服裝設計方向等等。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科建設和課程設置自然有很大的不同,都是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來進行制定的,但是他們在專業基礎課程和一些公共學科的設置上卻基本相同,比如藝術設計各個專業方向均開設素描、色彩、三大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意識到基礎課的教學不應該再像過去那樣一味守舊,而是應該和專業相結合來進行教授。以素描教學為例,裝潢專業的學生更加注重畫面構圖形式及裝飾味的設計素描表達,而環藝的學生則更加注重空間感的營造和質感的表達。同樣,各個專業開設漆畫課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做到針對不同學科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學重難點安排。

    (一)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方向的漆畫教學

    漆畫制作手法中的豐富技法、神秘肌理等視覺美感與裝飾畫中利用材料特點、工藝技術來進行裝飾性表達這一點比較吻合,因此,視覺傳達專業的漆畫教學應該偏重裝飾畫的表達。對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進行漆畫教育,可以用啟發其創造性思維、培養其創作能力、拓展其表現技巧為教學目標,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設計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1.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幅漆畫作品首先是畫,所以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繪畫造型能力和繪畫創作能力,但更重要的則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裝飾設計基礎和對形式美的敏感認知。在漆畫教學過程中,有意地要求學生根據漆材質本身變幻莫測的材質美特點來進行創意,比如“蛋殼拼貼”的天然龜裂營造的神秘感、松節油和腰果漆稀釋產生的類似水彩撞色效果、金箔與鋁箔制作襯托出的精美大氣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創作過程中的創意亮點。2.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目前的高校漆畫教學中,學生的作品大部分來自于臨摹,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對于漆畫過于陌生,對于制作工藝流程等方面尚顯力不從心,更何談創作。在漆畫教學中,引導學生創作應立足本鄉本土,挖掘地域方面的特征。對于本土文化,大部分學生還是有所了解的,并且有很深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因此創作起來會更加用心。在漆畫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本土文化方面去進行選材(見圖3),這也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漆畫教學的發展方向之一。3.拓展學生的表現技巧。漆畫的創作材料與表現技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教學上除了常用的一些創作手法之外,還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手法上進行創新,而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種或幾種表現方法。在漆畫教學過程中,要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方法的嘗試,突破傳統的局限和束縛,大膽吸收和借鑒其他畫種的長處,從而使得我們的漆畫教學更加多元化。比如,運用中國畫工筆的暈染手法圖4)和油畫的堆砌手法來進行漆畫創作,也常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的漆畫教學

    環境藝術設計的教育由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設計課程兩大部分構成,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根據環藝專業的特點去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研究方向,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從而順利完成從基礎向專業進行過渡。作為建筑物附屬部分的壁畫,其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其成為環境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壁畫的表現形式中就有漆畫創作形式,比如湖北荊州博物館的大廳壁畫就是采用的漆畫創作形式。因此,環藝專業的漆畫教學應偏重壁畫創作方向,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漆畫教學中,要增強學生藝術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團隊意識的培養。具體到教學過程中,則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命題壁畫創作。壁畫與裝飾畫相比,首先畫幅較大,因此學生獨立完成不太現實,而且單幅的壁畫創作是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好的。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分組,3—5人一組,創作內容給學生確定一個主題,如中原文化、民族特色、地方文化、體育精神、校園文化等等。一般說來,壁畫屬于大型繪畫,甚者可稱為繪畫工程,因此就要求具有與其畫相當容量的藝術內涵,要求有與空間感相適應的視覺意象。在這一點上,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的師生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們曾為亞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設計和制作背景,完成數萬平方米的圖像。

    (三)其他藝術設計方向的漆畫教學

    第5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南國農先生(2003)將數字化學習的定義為: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中,利用多媒體資源和網上資源開展的學習活動。與傳統的學習和學習環境不同的是,在數字化學習中,學習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多種媒體資源進行學習,學習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本,學習地點也不再局限于教室。數字化學習環境中開展學習的課堂大部分是虛擬環境,學習者成為學習的主體。數字化學習環境是指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終端設備進行訪問學習,信息顯示具有多媒體化和數字化、信息處理具有智能化、學習環境虛擬化、多終端兼容等特征的學習環境。我校數字化學習平臺已通過Moodle平臺成功搭建,學習者可以通過此平臺進行數字化學習。

    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即傳統課堂結構的翻轉,是指把“學生白天在教室聽講,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

    3數字化學習環境下的醫學高校翻轉課堂初探

    作為醫學高校,我校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并重,課程繁雜,課堂內容難度大,不易理解,課業繁重,課堂結構急需改革。基于此,根據翻轉課堂的理論以及系統化教學設計理論,筆者對醫學院校課堂結構的設計提供了如下思路:

    3.1課前設計

    3.1.1設計學習主題

    將預設計課程按“知識塊”分成若干個學習主題,每個學習主題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課時完成,以便教師開發課程視頻。例如解剖學骨學模塊中可以分為骨的形態、骨的構造、骨的理化特性等。此外,利用“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設計課前針對性練習測試,幫助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完成學習新知識。

    3.1.2制作教學視頻

    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一般由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以及網絡的相關學習資源來完成。教學視頻可以由任課教師親自錄制或者使用網絡上優秀的教學資源。組織資源,收集學習資源,準備適當的學習材料,制作學習視頻和探究式案例。①根據教學內容(尤其是課程的難點重點內容),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②以模塊設計學習視頻,視頻中增加導讀環節,通過導讀內容和單元知識測試,向學習者提出問題,引導學習者自主思考。在醫學課程中,我首先將每次課的課程重點內容置于PPT之中,然后通過話筒講解相應的知識點,同時進行圖片或者模型演示,這樣屏幕捕捉軟件可以錄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會記錄下演示的每一個步驟,同時每一個點都會有同步錄制老師的音頻講解。之后是將視頻上傳到數字化學習平臺上,學生只需要注冊學習賬號密碼即可以自行觀看并進行該課程的學習。

    3.1.3課前針對性學習

    觀看完數字化學習平臺中的相關教學視頻后,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平臺里相關知識點的測試,如果測試過程中有困惑的話,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進行深度的強化。

    3.2課堂活動設計

    在前期學生自學之后,可進入接下來的學習活動。

    3.2.1確定問題

    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通過學習平臺的學習之后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有價值的問題,確定教學策略,如“講授”、“自學”、“討論”、“探究”等。如遇見學生普遍不明白的問題,可進行針對性的講授。在具體教學中,也可以根據所選問題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人數可以根據具體教學條件而定。

    3.2.2協作學習

    如果問題比較單一,可以采用頭腦風暴法、知識競答方式組織教學;如果問題復雜,可以將問題分成若干子問題,并要求不同小組負責不同的子問題,然后,采用拼圖學習法完成學習任務,最后,各小組進行組間的協作式、探究式的學習討論,形成最終的答案。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探究式案例”,組織學生以小組協作形式進行討論并實施,考察學生的課前視頻學習情況、綜合應用能力、團結協作及創新力。在探究式實驗的設計中,此環節主要結合不同專業將會使用到的具體應用系統進行設計,設計思路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體現專業特色、實現基本功能、內容循序漸進、考察課程基本知識點的學習掌握情況。以“探究式案例”、“探究式實驗”和“課程視頻”為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自主學習動力和探究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以協作學習形式,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學習實踐的過程。根據課程內容和實施環節,設計體現專業特點的項目任務,引導學生完成項目,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3.2.3學習評價

    在學生學習活動結束之后,進行學生成果的交流,學生可以將學習成果上傳到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數據庫中,進行成果的分享,也可以通過課堂匯報、交流學習體驗、小組比賽和辯論會等形式進行評價。其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真正做到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個人評價和小組間評價、組內評價的有效結合。教師評價的內容包括問題的難易度、獨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小組學習中的個人表現、學習進度、小組學習計劃安排、成果展示情況等。評價要側重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的考核,同時,強調考核學生在完成實驗過程中形成的實驗記錄、原始數據、活動記錄、交流情況、學習體會等內容。

    4課程結構改革目標

    借助信息化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化學習平臺,構建翻轉式教學課堂,實現學生之間互動、協作學習;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以學生為主導地位,而自己則扮演“啟發者”角色的“引導關系”;教師之間可以動態交流教學經驗并及時獲取學生反饋的教學環境。最終實現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將理論知識、臨床實踐、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教育與培養融為一體,形成統一整合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殷旭彪,陳琳,李凡,王永花.基于設計的數字化學習環境有效性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

    [2]周蕾.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設計[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

    [責任編輯:薛俊歌]

    第6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 技工學校;數控專業;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策略

    一、數控專業的發展趨向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也越來越發達,數控技術也已經成為現代化制造技術的一部分,數控技術離不開自動化、網絡化、柔性化、集成化等這些高科技的技術。數控五軸聯動加工和復合加工機床快速發展,采用新型的三維立體幾何圖形,這樣的工作方法,一來,不僅光潔度高,二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數控技術逐漸的智能化、開放式、網絡化也成為了目前的主流。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件質量的提高都離不開數控技術的提高。例如,目前的數控技術可以實現加工過程的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等等一系列的工程改造。數控技術目前向著更加的智能化、簡便化、人性化的方面發展,目前一些復雜的零件在我國的數控技術層面上也可以實現。但是,我國目前的現狀就是數控技術人才短缺,而且有一批數控技術人員沒有辦法滿足企業的要求,技術不夠扎實,質量不過關。目前我國需要的是可以在現代機械設計、機械加工、機械加工工藝、夾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有扎實基礎知識,同時在機床數控技術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數控應用型和操作型人才。

    二、技工學校數控專業現狀分析

    1、自1952年第一臺數控機問世以來,這種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綜合了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與現代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液壓氣動技術、光機電技術等等各個方面的技術的機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形成了巨大的生產力,增加了效益,減少了勞動力。為了適應時代與經濟的發展,我國許多的技工類學校開設了數控專業,但是,一組教學實訓的數控機床需要耗費一百萬左右的資產,因此許多學校的硬件設施仍停留在普通的機床上,根本無法滿足現代數控專業教學的需要。這樣一來,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學生在實際上機操作能力不強,在正式的工作以后,不能夠很好的使用數控機床操作,適應不了企業的需求。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是實現數控專業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所以,如何實現數控專業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是技工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2、技工院校的數控專業還是處于摸索的階段。沒有一套具體詳細的教學方案,在校的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數比較偏門,學校不重視基本的操作,導致學生的基礎不牢靠更不用說上機操作了,這樣的問題有待于解決。因此,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縮短課程內容與現代生產技術之間的滯后性,增強實踐教學,編寫適合技工學校數控專業教學的教材,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已迫在眉睫。

    綜上所述,一個重要的事實已經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該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思想,如何搞好機械專業的改革,加快機電及數控的專業現代化建設,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技工學校數控專業課程體系現代一體化建設

    1、課程體系現代一體化是數控專業現代化建設的核心

    只有課程體系的一體化,才能有人才培養技能的現代化。機械專業的專業性課程應該進行一體化整合,在《機械制圖》中加強了CAD部分知識,課程調整為CAD軟件、《公差與配合》并入《機械制圖》,將《金屬材料熱處理》并入《機械基礎》,將《機械制造工藝》、《機械設計》、《數控加工技術》充分的并入CAD/CAM/CAPP軟件,并對原有的機械專業教學計劃作了修訂,正式將數控加工技術納入機械專業的教學中,在機械專業中實行模塊一體化教學。學生對數控技術的學習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大部分同學經過后續訓練,取得了數控操作中高級工證書。這時教材問題又突顯出來,因為培訓教材,沒有充分考慮技校生的心理、認知等特點,并不適合在校生學習。

    2、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及要求

    為了切實有效的制定教學計劃,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要求,我們又一次對企業及畢業生進行專題調查,主要了解畢業生就業崗位分布、應加強的能力、實踐環節,學校學習的課程中最有用的課程、可以不開或精簡的課程及最難學的課程等,了解用人單位及畢業生對學校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的意見建議。

    (1)調查顯示:從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分析,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數控機床操作;根據工作需要看應加強的能力主要是計算機應用和英語閱讀;應加強的實踐性環節主要有數控編程實訓和數控操作實訓;在學校難學的課程主要是與微電子有關的課程,如“電子技術”和“數控原理”。從企業用人現狀看數控設備操作崗位人員學歷中,技校占絕對優勢,數控設備維修崗位中,技校也占有較大比例,數控編程崗位比較明顯地表現出高級工以上的要求。技工學校畢業生最大可能就業崗位依次是數控設備操作、維修、編程和產品質量檢測。非常多的企業明確提出技工學校畢業生應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經過研究分析,我們認為:這一崗位必須的具備的基本功就是熟練掌握機械、了解數控技術的原理、能夠簡單的維修機械設備、電器設備的使用,該崗位群人才應具備掌握機械電氣技術;上崗人員還應該具備調試維護保養數控設備、對機械設備實施數控改造,對英文也有一定的基礎能夠具有閱讀本專業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至少應該學會了使用CAD/CAM/CAPP等軟件、實施工藝、數控編程、設備管理、質量檢測和數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3、數控現代一體化專業教學的配置方案

    (1)數控銑床2臺;(2)數控車床7臺;(3)數控電火花及線切割3臺;(4)加工中心1臺;(5)配套專用電腦50臺。 (6)CAD/CAM軟件50套; (7) Siemens(西門子)、Faunc(法那克)數控系統模擬控制面板軟件各50套;

    本配置方案整體規劃,集教學、科研、技能考核為一體,涵蓋機械類各專業(含機械制造工藝,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CAD/CAM,模具設計與制造)。作為重點建設專業學校的配置,能夠完成數控技術一體化教學實踐的整個環節,并在數控加工方面重點加強。使學生畢業后能直接進入生產第一線。如目前企業中普遍使用Siemens,Faunc數控系統操作數控機床,為了讓學生能在畢業后迅速進入工作崗位,讓學生盡早通過對Siemens 、Faunc數控系統模擬控制的學習和操作,并利用其操作設備加工工件,為學生將來使用生產型數控設備提高感性認識,達到和企業接軌的目的。

    四、基本形成現代技工院校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一體化教材采用模塊式結構,其中實踐教學模塊又分為必做部分和選做部分兩大部分,在教學安排上有安排了一定的機動時間,以便各校結合行業和地方具體情況安排教學,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學習和使用。且盡量使用淺顯易懂、口語化的語言,盡量用生動的實例來說明道理、用簡單易懂的例題來闡述方法、以靈活多變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楊進.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J].教育研究,1997(12)65.

    [2] 張夢欣.技能訓練教學設計與實施[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第7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1.圖書、檔案、情報同出一源,歷史上很難區分開。早在遠古時代的檔案、圖書、情報是很難區分的,三者同出一源、同為一體。古代檔案與圖書是名副其實的“一體化”,圖書館與檔案館融為一體。

    2.圖書、檔案、情報具有相同特征。

    圖書、情報、檔案均具有信息性、知識性、服務性這三個特征,圖書、情報、檔案工作均屬提供知識信息的服務工作。

    3.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系統論機理。根據貝塔朗菲發現的著名定律:整體系統的屬性與功能大于各孤立子系統的總和,即整體的發揮不是簡單地1+1=2,而是>2。應用到“一體化”研究中,即圖書、檔案、情報各自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有著自己的獨立功能,但這三個系統功能簡單相加的總和,是會小于“一體化”整體功能的,只有圖書、檔案、情報融為一體后,他們才能產生橫向聯系與協作,促進圖書、檔案、情報資源共享,才能產生1+1>2的系統效能。

    4.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一體化管理提供了現實可能。

    計算機設備和技術的推廣為信息綜合管理提供了初步的物質基礎,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的綜合教育,使信息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知識結構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為實現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奠定了初步的人才和智力基礎。

    二、高校二級學院圖書、情報、檔案管理的特點分析

    1.工作人員少,管理水平低

    二級學院從事圖書資料管理和檔案管理的人員數量很少,特別是從事檔案管理的人員多為文秘或教務人員兼任。圖書資料和檔案管理水平普遍比較低,表現為硬件條件差,普遍缺少相應的管理和利用設施;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程度低,信息共享難以實現。鑒于以上特點,各高校二級學院理應實行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整合有限的信息資源和管理人員,發揮整體服務效能。同時,實行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與高校現有的管理體制沒有大的沖突,易于為各個方面所接受,在實際操作中障礙較少。

    2.數量規模小,信息內容單一

    二級學院是各高校的基層單位。由于各高校普遍設有圖書館、檔案館(或綜合檔案室)開展高校的圖書情報和檔案工作,面向全校提供圖書情報和檔案服務,高校二級學院所擁有的圖書資料和檔案的數量都比較少,內容和載體形式也比較單一。圖書資料多為本學院所設置專業的專業書籍和刊物,檔案多為本學院在教學管理中形成的教案、畢業論文等。

    3.特征更為接近

    檔案具有信息性和知識性等特征,但其最本質的特性在于其具有原始性,表現在載體上檔案往往是孤本,在價值上檔案具有歷史憑證作用。但對于高校二級學院來說,其保存的檔案,如教學管理中形成的教案、畢業論文,其價值更多地體現為情報價值,需要發揮歷史憑證作用的檔案比較少。因此,二級學院保存的圖書和檔案,其特征更為接近,均表現為信息性和知識性。

    三、高校檔案、圖書一體化管理的應對措施

    1、提升思想認識。

    通過研究宣傳,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實行高校檔案、圖書一體化管理,是檔案、圖書管理工作適應時展的重要舉措,是謀求新形勢下圖書、檔案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既是理論研究的重點,更是實踐要解決的問題。同時,確立高校檔案、圖書管理新的價值觀,樹立文獻資源共享,全方位開放的理念,將檔案、圖書管理工作與知識創新結合起來,使檔案、圖書工作從思想到行動實現一次大的變革。

    2、統一檔案、圖書管理的業務標準。

    要以一體化管理為目標,研制并應用檔案、圖書通用的信息處理方法、規范和標準,以確保彼此之間信息能互相識別、互相利用。逐步協調和統一檔案、圖書在文獻管理、檢索方面不一致的地方,組織人員編制和采用適合各系統使用的分類、著錄、標引和檢索的分類法、著錄法、主題法及文獻標引法等,達到規范化、標準化,以利于資源共享和現代化手段的實現。

    3、改革管理體制。

    建立統一的文獻信息管理機構,切實解決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問題。賦予新的文獻信息管理機構雙重職能(業務與行政管理職能),并在這一機構下設置兩個中心,即檔案信息中心與圖書文獻中心,,統一協調管理。合理配置檔案、圖書文獻資源,使其呈現出適應知識、信息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度的整體性、統一性和協調性。

    4、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檔案、圖書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文獻信息管理機構也要多渠道、多途徑等集發展資金。以此獲得在設備更新、軟件升級方面的資金保障。同時,加強網絡和數據庫的統一管理和建設,建立共同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體化的網絡平臺,以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文獻資源。

    5、建立利益平衡機制。

    實行檔案、圖書一體化管理,必須從現實出發,堅持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則。要通過每一項一體化活動,使原來的檔案、圖書管理機構在融合的過程中彼此平等受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與義務。在利益分配上,可以投入的多少來換取收益;也可事先簽好協議,在協議中明確雙方之間的職責、權利及收益。總之,應盡量減少沖突和摩擦,激發雙方在一體化過程中的積極性。

    6、培養一支適應一體化要求的文獻信息管理隊伍。

    新型的一體化管理,需要精通圖書、檔案業務工作,熟悉檢索技術,并具有計算機技能的通用型管理人才。從未來發展看,以檔案、圖書為主的文獻信息業必然形成“二位一體”的緊密結合機制。面對這一發展趨勢,高校文獻信息管理機構必須培養一支適應一體化發展需要的管理隊伍,使之素質不斷加強、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知識結構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鐘常青,網絡環境下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的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2]賀于,高校圖書、情報、檔案工作一體化障礙初探[J],蘭臺世界(理論版),2007,(3)。

    第8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梅毒;血清學檢驗;CMIA;GICA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梅毒是我國二類傳染病報告中排名第三的傳染性疾病,梅毒螺旋體是梅毒的病原體。性傳播是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占所有傳播途徑的95%,大量存在于皮膚黏膜損害表面,也見于唾液、乳汁、、尿液中。未經治療的病人在感染1年內最具傳染性,隨病期延長,傳染性越來越小,病期超過4年者,通過性接觸無傳染性。目前,對于梅毒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臨床癥狀和血清學診斷聯合判斷,該方法耗時長、操作復雜,給梅毒的診斷和治療帶來極大的不便。目前,梅毒的血清學檢測主要是由TPPA、ELISA和TRUST等檢測方法。TPPA是目前臨床公認的梅毒檢測金標準,然而該方法操作繁瑣且依賴肉眼判斷實驗結果,對檢測者的實驗技術和經驗有較高的要求。ELISA和TRUST法各有優劣但均無法替代TPPA。CMIA是一種新型的TP抗體檢測試驗,有報道稱其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和特異性。GICA是在酶聯免疫吸附、單克隆抗體技術、乳膠凝集試驗和膠體金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出的新技術,具有靈敏、方便等優勢。因此,本研究擬探討CMIA和GICA的優劣,為改善梅毒的診斷提供數據支持。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皮膚與性病科送檢血清樣本1500例,其中男性1047例,女性453例,年齡16~89歲,平均(36.8±8.2)歲。排除:(1)已接受抗梅毒治療、免疫治療患者;(2)拒絕入組患者。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儀器與試劑

    采用美國貝克曼公司設計生產的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儀DxI-800及其配套試劑、定標液和質控品(批號:224751)。TPPA和GICA試劑盒、酶標儀和指示板由美國羅氏公司提供(批號:20140510)。

    1.3方法

    空腹采血3mL,離心得到血清后分別采用TPPA、GICA、CMIA法進行檢測,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GICA法使用TPl5、TPl7、TP44.5和TP47的金顆粒分別加入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及樣品中,反應0.5h后清洗并在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儀中進行檢測,記錄各孔的發光強度。CMIA法從測試到結果判讀均由儀器全自動完成,以S/CO>1.0為梅毒檢驗陽性。TPPA以反應孔中細胞沉積在孔中央呈光滑紐扣狀為陰性,反應孔出現凝集呈不規則沉積為陽性。當滴度≥1:80時判讀為陽性,對于弱陽性標本需重復測定2次,復檢2次全為陰性時判讀為陰性,否則結果判讀為陽性。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檢測結果采用配對四格表計算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兩種方法間比較采用X2檢驗。

    2.結果

    采用TPPA檢測法對1500例血液樣本進行梅毒檢測,檢出陽性樣本182例、陰性樣本1318例,陽性率12.1%。

    2.1兩種方法檢測結果比較

    在陽性樣本中CMIA法檢測結果優于GICA法(P0.05)。見表1。

    2.2兩種檢測方法實驗特性比較

    CMIA的靈敏性和陰性預測值優于GICA法(P

    3.討論

    在梅毒螺旋體初次感染人體后會進入潛伏期,潛伏期的梅毒感染臨床癥狀不顯著,診斷存在困難,而在進入潛伏期2~4周后便會產生特異性的抗梅毒螺旋體抗體,因此針對這些抗體進行檢測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梅毒發病率的上升也對臨床輸血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目前,國內醫院或實驗室主要使用非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如性病研究實驗室實驗(VDRL)和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實驗(RPR)等。

    CMIA檢測梅毒的原理是將重組的梅毒螺旋體抗原(Tpnl5、17和47)包裹并與檢驗稀釋液混合后加入樣本,若血樣中存在梅毒螺旋體抗體,則會結合在抗原包被粒子上,加入預觸發液和觸發液后,測的化學發光反應無的相對單位,進而檢測梅毒螺旋體感染情況。張東梅等比較了CMIA法與TPPA法測定梅毒感染的效果證實,兩種檢測方法具有極高的一致性,但認為在CMIA法S/CO值為1.0~4.0時需進一步復檢。

    GICA法是一種結合了色譜層析和免疫反應兩種技術優勢的體外診斷技術。通過高純度的梅毒螺旋體抗原高選擇性結合樣品中的抗體,并通過色譜層析的方式分離,僅需一次上樣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輔助就能高效準確的測定樣本中抗體含量。磁性微粒因為具有超順磁性因此分離簡單且具有較大的單位表面積,因此反應靈敏。張鵬比較了GICA和ELISA技術在梅毒檢測中的效果證實GICA與ELISA和TPPA檢測法結果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但該方法操作更為簡便。楊璐對GICA法進行評估后認為該檢測方法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簡單易行,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第9篇:小學藝術學習計劃范文

    【關鍵詞】慢性應激;學習記憶;BDNF;海馬;前腦皮層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learning-memory function alteration in mice after chronic stres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of prefrontal cortex (PFC) and hippocampus (HP) in mice.Methods:The chronic stress mic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multiple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ors.The abilities of learning-memory were measured using Morris water maze task.The expression of BDNF in PFC and HP were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Result:The spatial learning-memory function in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Key words】Chronic stress;Learning and memory;BDNF;Hippocampus;Prefrontal cortex

    研究證實,長期的慢性應激狀態,可引起機體內穩態失衡,腦內出現產生廣泛的神經化學及形態學改變,動物的行為和學習記憶功能明顯減退[1]。已有許多研究報道,海馬和前額葉皮層是學習記憶信息儲存和整合的關鍵腦區,并且在機體應激反應的調控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慢性應激可引起海馬神經元形態結構發生變化和丟失、亦可引起前額葉皮層體積變小、樹突萎縮及神經元丟失等變化[2],進而影響海馬和前額葉皮層的功能。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屬于神經營養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研究報道,BDNF是中樞神經系統中分布最廣、含量最高的神經營養因子,特別是海馬、杏仁核、紋狀體和皮層等部位都有豐富的表達,對神經細胞具有營養、支持和保護作用。BDNF可增強動物腦內神經細胞間的突觸聯系,從而使學習記憶功能增強[3]。本研究建立多因素慢性應激動物模型,檢測慢性應激后小鼠學習記憶功能的變化,并且測定小鼠海馬和前腦皮層神經元BDNF表達的動態變化,探討BDNF在慢性應激所致小鼠學習記憶功能變化中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昆明種3月齡健康小白鼠,SPF級,體重22±2g,雌雄各半,南朋悅實驗動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魯)20140007。實驗小鼠在實驗室適應一周。自由飲水進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慢性應激組。

    1.2 慢性應激動物模型制備

    慢性應激組小鼠采用7種不同應激源,實驗周期28天。為高臺(高1.6m,直徑0.05m,1h/次)、足底電擊(電壓36V,15秒/次,每次間隔1分鐘,共30次)、通宵照明(10h)、冰水游泳(8oC冷水中游泳,3min)、禁食(36h)、禁水(24h)、斜籠擁擠(36h)。每天隨機給予一種刺激;對照組小鼠在相同飼養環境中正常飼養,不接受任何實驗應激源刺激。在慢性應激后即刻、應激后24h及一周進行水迷宮實驗和BDNF檢測。

    1.3 Morris水迷宮檢測學習記憶能力

    采用Morris水迷宮進行兩組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檢測。Morris 水迷宮為一圓形水池(直徑80cm,高50cm),水溫控制在25±1℃。水迷宮被均等分為四個象限,在第一象限(目標象限)水面下1cm放置一塑料平臺,在其對面第三象限池壁中間位置放置一明顯標記物。測試程序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間搜索兩部分。檢測歷時3天,其中前2天為定位航行,將小鼠分別從水迷宮的四個象限中心位置面向池壁輕輕放入水中,記錄小鼠找到平臺所需要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第3天為空間搜索試驗,撤掉平臺,將小鼠在第三象限池壁的中心點放入水中,記錄小鼠在各個象限的游泳時間,總時間上限為120s。檢測小鼠對平臺(目標象限)的記憶能力。

    1.4 小鼠海馬和前腦皮層BDNF的表達

    小鼠腹腔注射0.4%的戊巴比妥鈉麻醉,暴露心臟,經心先灌注生理鹽水,再以事先冰上預冷的多聚甲醛溶液(4%)灌注,完整取腦;置于固定液中后固定,梯度酒精脫水、透明和石蠟包埋,對腦組織進行連續冠狀切片(片厚5μm)。采用SABC(鏈霉素過氧化復合物)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DAB顯色劑進行免疫組化染色,BDNF多克隆抗體,購于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PBS(磷酸鹽緩沖液)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圖像分析處理系統,分析計算海馬CA1、CA3區、齒狀回(DG)和前腦皮層(PFC)BDNF陽性神經元的數目。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以平均數±標準差(M±s)來表示,逃避潛伏期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repeated-measures ANOVA);各象限游泳時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組間比較以LSD法分析。其他數據組間比較用非配對t 檢驗分析。P

    2 結果

    2.1 慢性應激后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的變化

    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表1),在定位航行中,兩組小鼠隨訓練周期其逃避潛伏期均顯著降低(對照組F=9.638,P

    2.2 慢性應激后小鼠海馬和前腦皮層BDNF的表達

    小鼠免疫組化結果(表3),與對照組比較,在應激后即刻應激組小鼠PFC和海馬CA1、CA3、DG區BDNF陽性神經元數目顯著減少(P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慢性應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損傷小鼠的空間學習記憶。有研究報道,多因素的慢性應激可引起前額葉皮層和海馬的選擇性損傷,從而導致動物學習記憶障礙、癡呆、抑郁等[1]。已經明確,海馬和前額葉皮層功能最復雜的腦區之一,在空間學習記憶、情緒、工作記憶以及行為計劃和組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參與應激反應的重要腦區。慢性應激后,可引起海馬神經元突觸可塑性發生改變,空間學習記憶損傷[4]。研究報道,在不同應激刺激狀態下,可引起動物的工作記憶功能明顯受損[5]。BDNF是神經營養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員。有研究報道,BDNF能維持成熟神經細胞的生存、生長、分化和凋亡,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6],增加神經細胞間的突觸聯系,能有效防止神經元的變性及死亡[7]。研究表明,BDNF廣泛參與動物的學習記憶等認知功能,在神經元可塑性的調控中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報道,BDNF mRNA高表達區在海馬、上丘和內側前額葉皮層,并且在海馬內其表達量最豐富[8]。本實驗室早先的研究顯示,慢性應激后,小鼠出現抑郁樣行為以及空間學習記憶能力顯著降低,并且海馬各區及前腦皮層BDNF表達降低[9]。在本研究中,慢性應激引起小鼠水迷宮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明顯減退,腦內海馬各區和前腦皮層BDNF的表達顯著降低,但慢性應激后各項指標有部分恢復。結果提示,海馬及前腦皮層神經元BDNF表達的下調,可能參與了慢性應激后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的損傷機制。

    【參考文獻】

    [1]Lupien SJ,McEwen BS,Gunnar MR, et al.Effects of stress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on the brain,behaviour and cognition[J].Nat Rev Neurosci,2009,10(6): 434-445.

    [2]Cerqueira JJ,Pego JM,Taipa R,et al.Morp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changes in prefrontal cortex-dependent behaviors[J].J Neurosci,2005,25 (34):7792-7800.

    [3]Bekinschtein P,Cammarota M,Izquierdo I,et al.Reviews:BDNF and memory formation and storage[J].Neuroscientist,2008,14(2):147-156.

    [4]Hill M N,Hunter R G,McEwen B S.Chronic stres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 binding in distinct hippocampal subfields[J].Europ J Pharmacol,2009,614(1-3):66-69.

    [5]Arnsten AF.Stress signalling pathways that impair prefrontal cortex structure and function[J].Nat Rev Neurosci,2009,10(6):410-422.

    [6]Greenberg ME,Xu BJ,Lu B,et al.New insights in the biology of BDNF synthesis and release:Implications in CNS function[J].J Neurosci,2009,29(41):12764-12767.

    [7]Roceri M,Cirulli F,Pessina C,et al.Postnatal repeated maternal deprivation produces age-dependent change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expression in selected rat brain regions[J].Biol Psychiatry,2004,55:708-7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18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成人小视频|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看的午夜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成人第一页|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乱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