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回顧與展望范文

    回顧與展望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回顧與展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回顧與展望

    第1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2007年,技術創新、給藥途徑創新、給藥方案創新和包裝創新推動了藥物新制劑新劑型不斷上市。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5月20日我國對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的醋酸蘭瑞肽注射用粉針(Somatuline Powder for Injection)給予藥品行政保護,2007年8月31日美國FDA批準蘭瑞肽儲庫型控釋注射劑(商品名:Somatuline Depot)作為新分子實體(New Molecular Entity,NME)上市。

    1 制備技術創新產品

    1.1 納米技術產品

    1.1.1 載基因納米粒注射劑

    12月13日,菲律賓食品與藥品管理局(BFAD)批準伊佩尤斯生物技術(Epeius Biotechnologies)公司的專利載突變細胞周期控制基因(即抗癌基因)納米粒注射劑(商品名:Rexin-G)上市,該品靜脈輸注可安全有效地進行腫瘤靶向給藥以治療各種頑固的癌癥。Rexin-G對包括靶向生物劑在內的其它藥品治療失敗的病例具有極高的療效。而且, Rexin-G臨床案例證明其安全性,實際相當于消除了常規化療毒性,因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品是全世界范圍內首個獲準上市的載基因納米粒藥品(2003年美國FDA批準其為治療胰腺癌的罕用藥物),是對人體實際有效的靶向基因釋藥系統。

    每一Rexin-G納米粒僅100 nm大小,盡管其外形小,但內部結構十分復雜。包裹外層、基質、殼體、多種酶和基因物質等成分組成的納米粒,可釋放致命的殺傷部件。此殺傷部件是專門殺滅腫瘤的基因,可選擇性殺死癌細胞并阻斷其相關的血供而不損傷正常細胞和健康組織。因而減少腫瘤對人體的危害,延長存活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1.2 紫杉醇納米釋藥系統

    達博制藥(Dabur Pharma)公司在印度上市了紫杉醇納米釋藥系統(商品名:Nanoxel),用于治療癌癥。紫杉醇納米級釋藥系統是印度上市的此類新劑型的第一個。本品是不含表面活性劑cremophor的水溶液制劑,明顯降低不良反應,可安全地治療晚期乳腺癌、非小細胞性肺癌和卵巢癌。

    由于紫杉醇水溶性差,普通注射劑常采用cremophor為表面活性劑增加溶解度,后者有威脅生命的不良反應。

    1.1.3 納米結晶銀乳膏

    銀抗感染有悠久的歷史。數十年前,醫生就曾用銀箔包裹大傷口以防止感染和促進傷口痊愈。青霉素的問世以及隨后其它抗生素藥物的不斷上市,人們就很少使用銀來抗菌。但隨著抗生素耐藥性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研究人員開始重新關注銀的抗菌特性。銀離子可以多種途徑快速殺滅微生物,例如阻滯細胞的呼吸途徑、干擾微生物電子轉運系統的成分、與DNA結合和抑制DNA復制。

    努科利斯特制藥(Nucryst Pharmaceuticals)公司采用其納米結晶銀專利技術開發了納米結晶銀外用乳膏(商品名:NPI 32101),可作為廣譜抗菌屏障。

    NPI 32101乳膏代表了該公司納米結晶銀專利技術的新成果。體外研究顯示,本品可作為對包括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細菌形成廣譜抗菌屏障。對600多例成人和兒童臨床研究也顯示其具有很強的安全防護作用。

    1.2 新穎佐劑

    1.2.1 宮頸癌疫苗

    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癌癥疫苗Cervarix用于防治10~45歲女性人瘤病毒引起的宮頸癌和癌癥前期的損傷。Cervarix以稱為AS04新穎的專利佐劑系統(設計增強免疫反應和延長防護的持續時間)制成制劑。已報道的數據顯示,此佐劑制劑較單獨使用氫氧化鋁佐劑的疫苗,其免疫反應更強,持續作用時間更長。

    Cervarix在澳大利亞獲準上市是防治宮頸癌歷程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其是適用于世界各地26歲以上婦女的首個宮頸癌疫苗。此疫苗預示著在預防宮頸癌上的重大科學突破,顯示葛蘭素史克公司已跨入新穎疫苗研發的行列。此疫苗將成為驅動葛蘭素史克公司“未來發展”的動力。

    據預測,該疫苗上市后有可能成為年銷售額達10億美元的暢銷藥品。

    1.3 泡沫釋藥技術產品

    1.3.1 丙酸氯倍他索泡沫劑

    斯蒂菲爾公司(Stiefel Laboratories)的0.05%丙酸氯倍他索泡沫劑(商品名:Olux-E)已上市,可用于治療≥12歲患者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有效的炎癥和瘙癢、銀屑病和濕疹。包裝規格:50 g/罐,100 g/罐。

    在臨床研究中顯示本品緩解銀屑病和濕疹引起的癥狀安全有效。患者認為Olux-E使用方便,使用后快速滲透起效,皮膚外表不留殘留物,無軟膏和乳膏的油膩感。因而,患者喜歡使用泡沫劑勝過凝膠、乳膏、軟膏或洗劑。

    本品使用含有潤濕功能且無刺激的載體,不僅適用于治療銀屑病,也適合治療濕疹。

    2 給藥途徑創新產品

    2.1 阿扎胞苷靜脈注射液

    法米昂(Pharmion)公司的阿扎胞苷注射液(商品名:Vidaza),增加了靜脈注射給藥途徑。

    阿扎胞苷靜脈注射給藥的劑量與先前批準的皮下給藥相同:每4 wk用藥7 d,75 mg/ (m2?d)。輸注時間為10~40 min

    2.2 雌二醇透皮噴霧劑

    維福斯(VIVUS)公司的雌二醇定量透皮噴霧劑(商品名:EvaMist),用于治療絕經后婦女中度至嚴重的血管舒縮癥狀。本品是美國FDA批準的首個雌二醇透皮噴霧劑。這種獲美國專利的透皮噴霧劑由雌二醇、揮發性溶媒乙醇(溶解藥物)和水楊酸乙基己酯(octisalate,一種在一些防曬用品中常用的皮膚滲透促進劑)組成。劑量規格:雌二醇1.53 mg/(90 μL?噴)。

    美國FDA批準EvaMist表明維福斯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產品構思至獲準上市不到3年。據預測,本品2008年第一季度在美國上市后年銷售峰值將達1.25億美元。

    本品為釋放天然雌二醇的定量噴霧劑,每日應于固定的時間使用,噴于清潔、干燥和未破損的前臂至肘和手腕間的皮膚上。按一日1次的給藥方案,藥物被吸收進入血流可持續作用24 h。噴霧后在45 sec內干燥形成“看不見的貼片”,但在皮膚上不留痕跡和殘留物。臨床研究顯示,噴霧45 sec后再搓擦和清洗不能去除已噴霧的用藥劑量。此種透皮噴霧劑給藥劑量較口服片低得多,且對皮膚的刺激性較透皮貼片小。本品的生產成本小,故價格低。

    2.3 鹽酸利多卡因一水物粉末透皮噴射注射劑

    阿內西法(Anesiva)公司的鹽酸利多卡因一水物粉末透皮噴射注射劑(商品名:Zingo)提供了快速局部用鎮痛的藥品,減少3~18歲兒童靜脈注射進針或抽血時的刺痛。本品是操作容易、使用簡單的無針頭釋藥系統,含無菌利多卡因粉末0.5 mg。它起效快,給藥后1~3 min即可進行其它治療藥物的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

    抽血和靜脈插管最易造成住院兒童疼痛。盡管醫療準則推薦在靜脈插管前可采用局麻,但是局麻需要20 min以上的起效時間,難以跟上醫院快速的工作節奏。美國FDA批準本品上市,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安全有效地處理兒童疼痛的新方法。

    2.4 卡巴拉汀透皮控釋貼片

    諾華公司在全世界范圍上市的首個一日1次的卡巴拉汀(rivastigmine)透皮控釋貼片(商品名:Exelon Patch),可代替口服膠囊,它通過皮膚給藥治療輕至中度早老性癡呆和輕至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癡呆癥狀。

    Exelon Patch可維持穩定的血藥濃度,改善耐受性和愿接受治療的患者比例較卡巴拉汀膠囊高。使用時,貼于背部、胸部或上臂,通過皮膚可平穩、持續釋藥24 d。使用透皮貼片可明顯降低膽堿酯酶抑制劑類藥物常見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據報道,其惡心和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是卡巴拉汀膠囊的1/3。

    2.5 羅替高停透皮控釋貼片

    許瓦茲制藥(Schwarz Pharma)公司的多巴胺激動劑羅替高停(rotigotine)透皮控釋貼片(商品名:Neupro),用于治療各階段的帕金森病。劑量規格:2 mg/24 h, 4 mg/24 h, 6 mg/24 h, 8 mg/24 h。本品可用于治療早期特發性帕金森病的癥候和癥狀,或與左旋多巴聯合用藥治療各階段(甚至晚期)帕金森病。

    羅替高停透皮貼片一日1次用藥可24 h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癥狀:不僅白天可控制癥狀,而且夜間也同樣如此。對2 000多例早期或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的多國20項臨床研究顯示羅替高停透皮貼片安全有效。研究還表明,用藥后受體作用明顯,藥物代謝快,與其它藥物相互作用小。

    3 給藥方案創新產品

    3.1 一年1次的唑來膦酸輸液

    首個和迄今唯一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婦女一年1次的唑來膦酸輸液(商品名:Reclast;Aclasta),為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女性患者提供了治療新途徑。劑量規格:唑來膦酸5 mg/100 mL 。

    與每日、每周和每月口服的雙膦酸鹽不同,諾華制藥公司的唑來膦酸輸液一年只需1次15 min靜脈滴注。這意味著抗骨質疏松治療的方式可變得極為簡單。

    3.2 整年連續服藥的小劑量復方避孕片

    惠氏制藥公司的復方左炔諾孕酮/炔雌醇90 μg/20 μ(商品名:Lybrel),用于口服避孕。本品是首個和迄今唯一365 d服藥(無服用安慰劑間隔)的小劑量避孕藥品。

    Lybrel旨在用于希望避孕或希望暫停月經的婦女。本品提供穩定的小劑量激素,使婦女在服藥期間可無月經周期。在臨床研究中(尤其在最初3~6個月),使用本品的大多數人會發生突破性出血和點滴出血。根據有關研究和分析,Lybre停藥后既不延緩生育力也不影響月經的恢復。

    全球對2 457例婦女的臨床研究顯示了Lybrel的有效性,本品的避孕效果可與美國FDA已批準的其它口服避孕藥品相媲美。

    4 包裝創新產品

    4.1 頭孢替坦葡萄糖輸液

    比-布朗醫藥公司(B. Braun Medical Inc)上市了采用杜普雷克斯釋藥系統(DUPLEX Drug Delivery System)的頭孢替坦葡萄糖輸液,以獨特的設計保證釋放準確劑量并可在室溫儲存抗生素輸液的杜普雷克斯釋藥系統是美國目前唯一可現用的頭孢替坦靜脈釋藥系統。

    頭孢替坦是重要的抗生素產品,采用杜普雷克斯釋藥系統可減輕藥師和護士的工作負擔,避免用藥錯誤,有助于醫院減少用工費用,并能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杜普雷克斯釋藥系統系一確保無菌和劑量準確的密閉系統。它是預填充、無膠乳、無聚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PVC/DEHP)的雙室靜脈輸液袋,兩室分別填充準確劑量的藥物和稀釋劑。本品不附有瓶子或啟動裝置,不可能釋出無藥的稀釋劑。啟用后可室溫儲存長達12 d,不需進行溶化過程。

    4.2 醋酸普蘭林肽筆型注射劑

    阿米林制藥(Amylin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醋酸普蘭林肽預填充筆型注射劑(商品名:SymlinPen 60,SymlinPen 120),用于進餐時的血糖控制。本品向患者提供了方便和準確劑量的用藥器具。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添加醋酸普蘭林肽可增強對血糖的控制。

    4.3 單劑過氧苯甲酰微型海綿

    皮膚醫藥(SkinMedica)公司上市了單劑過氧苯甲酰微型海綿(商品名:NeoBenz Micro SD)釋藥系統,用于治療輕至中度尋常痤瘡。這是首次上市的新穎的單劑皮膚科處方藥品,使用方便,可有效治療痤瘡,改善患者的順應性。本品有兩種規格:3.5%和5.5%。

    NeoBenz Micro SD采用微型海綿技術制成,對皮膚刺激性小,其包裝使攜帶方便。使用時,患者只要擠壓外殼擠出單劑至蓋墊上后即可使用,可避免藥物直接接觸手和臉部正常皮膚。眾所周知,過氧苯甲酰會漂白有色織物,故此新穎的給藥器具對保護著裝特別有意義。過氧苯甲酰包在微型海綿內,可一整天緩慢地將藥物釋至皮膚。此種控釋作用可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而對痤瘡作用大,有助于防止形成新的丘疹。

    在一對48例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中,治療4 wk后NeoBenz Micro SD 顯示總體、炎癥和非炎癥損傷記分較原基礎值在統計學上可顯著減少(分別為-30%,-40%,-22%,P均

    4.4 生長激素新電子注射器

    默克公司的生長激素(rDNA源)新穎釋藥系統(商品名:Easypod),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Easypod是此治療領域中第一個使用電子注射的產品,其設計使患者和保健護理人員可容易使用,給藥方便可靠。操作本品僅用3個簡單的按鍵(指令按上針頭、注射和拔去針頭)即可對兒童和成人進行皮下注射,使注射時的不適和疼痛感減至最小程度。此注射器可預設劑量大小,以減少可能的劑量誤算。患者不需每日調節劑量,給藥后可確定已注射的劑量,給予患者及其護理人員治療的信心。本注射器還可記錄已使用過的藥物劑量,使醫生可監測患者對治療的順應性。

    Easypod設計充分為患者著想,器具具有符合人類工程學要求的雅致外形,大小如同果汁小盒。Easypod獲得2007年醫藥設計杰出獎金獎,此次評獎是德國總理批準的醫藥技術委員會發展計劃內容之一。

    5 展望

    展望2008年,藥物制劑將在以下幾方面持續發展:

    口服控釋制劑發展的方向是一日1次和根據時辰動力學(chronopharmacokinetics)原理定時定量釋出有效治療劑量藥物的擇時釋藥。口服復方制劑發展的趨勢是一片片劑可同時治療兩種不同癥狀、雙重抑制作用聯合用藥,糖尿病藥、心血管藥、中樞神經系統和感冒藥復方制劑系列化,個性化給藥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小劑量復方制劑。

    透皮釋放肽類、蛋白質和其它大分子藥物將迎來嚴峻挑戰。為了促進此類藥物透皮吸收,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主動透皮釋藥技術:如熱輔助控釋(controlled heat-assisted drug delivery,CHADD)、超聲和以速度為基礎的噴射給藥等。被動透皮釋藥在結晶儲庫技術(crystal reservoir technology)、凝膠基質粘附系統(gel matrix adhesive system)、納米技術應用、微球載體和噴霧透皮釋藥等技術上將有較大的發展,促進透皮釋藥新產品不斷上市。

    納米技術正在不斷發展不斷收獲:目前已上市采用納米技術生產的藥品有38個,銷售額達68億美元。其中,藥物納米結晶(NanoCrystal)制劑有6種10個商品,造影劑2種幾十個規格商品,值得關注。隨著技術的發展,療效高、毒性小、使用方便的產業化藥物納米結晶新品將不斷推上市場。

    第2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兩原因推高債市

    總體而言,2008年是一個債券牛市。債券牛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個:股市的持續走弱和強烈的降息預期。2008年對股市是一個大熊市,從年頭到年末,中間幾乎沒有一次像樣的反彈,股市長期走弱,造成各路資金從股市逃出,轉而投向相對安全的債券市場,使得債券市場的行情不斷走高。

    2007年12月21日,央行宣布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至3.87%。從2008年9月16日開始,央行宣布降息,截至2008年12月23日,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2.25%。基準利率降息預期和實質性的降息行為使得債券價格持續走高,是債券牛市的第二個重要原因。不妨結合中債系列指數和中證基金指數對2008年的中國債券市場進行一個簡要回顧。

    與債市相關的指數

    中證國債指數綜合反映國債市場的運行狀況。該指數于2008年1月25日推出,推出當日,該指數為111.85點,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27.76點,總體上漲15.91%,遠遠超過1年期存款的獲利。

    中證央票指數綜合反映央行票據市場的運行狀況。該指數于2008年11月11日推出,推出當日,該指數為107.72點,截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08.99點,總體上漲1.18%。普通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于央行票據,但可以通過購買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間接投資于央行票據。

    中證金融債指數綜合反映金融債市場的運行情況。該指數于2008年1月25日,當日,該指數為11442點,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28.48點,總體上漲12.29%。

    目前,普通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于金融債,但可以通過購買債券型基金間接投資于金融債。

    中證企業債指數綜合反映企業債市場的運行情況。該指數于2008年1月25日推出,當日,該指數為113.21點,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29.29點,總體上漲14.3%。

    以06馬鋼債為例,該債券于2006年11月13日上市,存續期限為5年。2008年1月2日,該債券的價格為82.60元,2008年12月9日,該債券的價格為93元,漲幅為12.91%。

    中證債券基金指數在2008年的首個交易日為1544點,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619.45點,總體上漲4.88%。

    中證貨幣基金指數,2008年1月2日為1053.15點,至2008年12月9日,該指數為1086.84點,總體上漲3.2%。

    近期解讀總體利好

    無論從宏觀政策調控還是從市場走向來看,債券市場的近期解讀總體利好。

    可交換公司債券對債市影響不大

    從2008年10月17日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試行規定》到現在,市場上還沒有出現可交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債與可轉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發行人和對股權的稀釋效應的不同,前者的發行人是上市公司股東,而后者的發行人是上市公司本身。事實說明這一品種沒有得到發行方的追捧,也不會對債券市場帶來深刻的影響,其意義主要在于豐富了債券市場的品種上。

    央行票據淡出留出廣闊空間

    國債、金融債、短融債等將會加大短期限品種的發行力度。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公開市場操作轉向以正回購、逆回購為主,央行將需要大量的國債、金融債等高等級有價債券作為基礎。從目前收益率走勢來看,央行票據與1年期國債、金融債之間收益率已經趨于重合。預計央行將主要以逆回購來投放資金,原因是預期2009年國債大規模發行,這將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如果央行以逆回購的方式投放資金,既可以向市場投放資金,又可以減輕國債供大于求的壓力。

    降息周期短期內不會改變

    第3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關鍵詞:中國;拉丁美洲;雙邊貿易;產品趨同

    中圖分類號:F11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894(2008)02-0065-06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以每年超過9%的速度在增長,按照官方匯率核算,中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額以每年30%的速度在遞增,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從1980年的不到1%增長到2005年的6.7%,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接收國外直接投資的國家,中國的官方儲備在2006年底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到2007年9月底,已達到1.43萬億美元。

    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貿易地位的不斷上升,對世界其他的經濟實體必然產生影響,因此,有人危言聳聽,散布“中國”。在經濟研究領域,很多的研究也是從發達國家的角度研究中國崛起對其影響,而從拉丁美洲角度研究中國經濟增長的文獻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貿易的發展,探討未來雙邊貿易的發展方向。

    一、中國入世前與拉丁美洲貿易發展回顧

    1975年,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為20億美元,經歷26年的發展,到2001年,雙邊貿易已經達到140億美元,年均遞增7.7%。隨著雙邊貿易的擴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也從貿易盈余轉為貿易逆差,如1980年拉美國家的貿易順差為1.75億美元,而到2001年作為整體而言卻有55億美元貿易逆差。這種情況在拉美不同國家之間產生差異。表1列出了拉美9個主要國家與中國的貿易狀況,比如1990年阿根廷和巴西都是貿易順差。1996~2000年期間均為逆差,2001年轉變為順差,墨西哥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貿易逆差,2001年的逆差較1990年相比增加了20余倍。秘魯則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巴拿馬也都為逆差。

    為考察雙邊貿易的產品結構,本文將雙邊貿易的產品分為資源型和工業制造品,進而又將工業品分為低、中、高技術含量3個檔次。1990~2000期間,拉丁美洲向中國的出口中,初級產品份額先下降后上升。到2000年時已經超過一半,低技術產品和中等技術含量的產品分別下降4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表2)。高技術含量的電子產品份額從0.24%增加到6.57%。中國向拉丁美洲的出口中,初級產品份額迅速下降,制成品占了絕對多數,而其中低技術含量的工業品占了半壁江山,服裝類的份額為1/3。考察中拉貿易10年的變遷,發現產業間貿易特征更趨明顯。1990年,雙方的產業結構比較相似,出口的產品結構也比較相似,但到2000年時,拉丁美洲出口初級產品和資源性產品,進口制成品,而中國則相反的產業間貿易特征已經非常鮮明。

    二、中國入世后與拉丁美洲貿易發展現狀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大家庭中一員,貿易發展迅猛,尤其是與拉丁美洲的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 貿易總量急劇增加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拉貿易急劇增長,雙邊貿易額從2001年140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02億美元,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速為38%,有些年份高達50%。2000~2005年間,中國向拉美的出口年增幅達42%,達到216.68億美元,快于中國向其他任何地區的出口。2001~2005年中國和拉美雙邊貿易幾乎增加了兩倍,從2004年至2006年又增加兩倍。中國與拉美間的貿易在2003年突破268億美元,包括中國出口118.8億美元和進口149.2億美元。在2006年,貿易達到了702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39.1%,比2002年增長了430%。其中,中國的出口比2005年增長了52.1%,進口增長了27.6%,中國的貿易順差為18億美元(表3)。

    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拿馬是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前五大貿易伙伴。2000~2003年間。拉丁美洲向中國的出口大幅增長,如巴西的出口增長了503%,阿根廷增長了363%。智利增長了238%。2004年,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貿易伙伴,中拉貿易在2005年達到500億美元,根據美洲國家發展銀行的數據,拉丁美洲向中國的出口增長了47%,但一些經濟大國如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占全部出口的85%。中國成為拉丁美洲國家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是秘魯和巴西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是智利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是阿根廷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對于巴拉圭和烏拉圭來說,中國也是其前十大貿易伙伴。2002-2006年期間,巴西向中國的出口量增長了3倍多。中國和巴西雙邊貿易2005年達到142億美元,2006年達163.8億美元。然而。中巴貿易的產品范圍相對較窄,僅限于能源和礦物燃料。

    2 貿易的產品為資源性產品和技術含量低的制成品 中國向拉丁美洲的主要出口產品為技術含量低的制成品,包括服裝、面料及紡織制品、鞋類、機械、電視、焦煤及塑膠制品,而進口產品則多為初級產品和資源性產品,包括豆類,銅,植物油,鋼材,芯片和紙漿,尤其是與南美洲的貿易中更是如此。

    中國在南美洲的利益主要表現在對原料、食品和能源日益增長的需要。由于拉丁美洲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這個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初級產品的重要供應者。中國從拉丁美洲的進口自2000年起已經平均提高大約50%了。主要的進口商品是鐵礦石、基礎金屬和農產品,特別是大豆。例如中國超過60%的大豆的進口(主要從巴西和阿根廷),80%的魚粉進口(從秘魯和智利),接近于60%的食用家禽(從阿根廷和巴西)以及45%的酒和葡萄(從智利)進口(表4)。智利和秘魯是世界上銅的主要生產者。2004年,他們開采的銅將近640萬噸,占世界銅總生產量的44%。同年,在中國對銅的進口中智利和秘魯就占了50%還要多。巴西是世界范圍內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是中國第三大供應者,僅次于印度和澳大利亞。巴西、秘魯出口的鐵礦石占中國總進口的1/4強。另外,巴西是中國的幾種產品的主要供應者:魚粉(占進口總額的81.4%)、醬油(60.7%)、葡萄(60.2%)、糖(49.3%)、銅(39.4%)、鎳(35.4%)、鐵(20.6%)、木材及紙漿(21.2%)。

    3 中國與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貿易存在某種程度的競爭性 墨西哥和中美洲與中國貿

    易是不對稱的。中國從墨西哥購買的還不到墨西哥總出口的1%,但是卻是墨西哥進口的第二大供應者。由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出口到中國的15種產品除銅和鐵礦石外主要是制造品,特別是電子產品。與中國的出口結構比較趨同,但產品競爭力卻遠遠低于中國產品,墨西哥和中美洲與中國的貿易赤字日益增加。同時。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導致部分企業的倒閉和工人的失業。因此,在墨西哥,“中國”甚囂塵上。

    中國與墨西哥、中美洲國家不僅展開了在拉丁美洲的競爭,而且也在第三國市場進行,比如,美國市場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大市場,也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主要市場。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美國按照承諾在2002年消除29類服裝的進口配額。2004年3月,中國的紡織品在美國市場所占的份額從2002年的9%增加到65%。作為烏拉圭回合的一部分,在《紡織品服裝協議》(ATC)下,各國家同意消除《多種纖維協議》(MFA)配額。期間,需要4個階段以消除全部配額。在2000年,中國使用了這幾個項目配額的94%,在2001年消除了那些配額之后,2002年,中國的紡織品貿易比上年增加了794%。2003年,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增加到6400萬平米等值,而同期來自加勒比海地區和墨西哥的產品卻在下降。

    2002年,中國取代墨西哥成為美國市場上紡織品和服裝的主要供應者,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為13%,而墨西哥為11.3%。因此,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國家把失去美國市場進口份額的主要原因歸咎于來自中國的競爭。事實上,中國已經取代墨西哥成為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個變化不僅在紡織品和服裝而且在像電氣設備和電子這樣的部門也是非常明顯的。對墨西哥和中美洲來說,中國是他們在美國市場一名強有力的競爭者。

    三、中國與拉丁美洲貿易展望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不斷加強,中國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與拉丁美洲的貿易關系也將不斷擴展。

    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原料的需求不斷擴大,而拉丁美洲是世界大豆、銅、鐵礦石、木材、石油的重要出口地,這無疑為雙邊貿易的擴大提供了條件。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GDP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成為一些初級產品的主要買主。據統計,1997~2004年期間,中國對石油、銅和大豆3種產品進口的年均增速分別為24.4%、18.4%和20.5%,而同期3種產品世界進口的平均增速僅為2.9%、4.0%和6.9%。200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棉花、銅礦和大豆的主要進口國,以及第四大石油進口國。據預測,中國對初級產品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特別是對銅礦和大豆的需求,其年均增長率高達50%,至于石油,中國需求年均增長20%。

    拉丁美洲是世界基礎產品的主要生產商。世界大豆產量的47%、銅礦產量的40%、原油產量的9-3%產于拉美。拉美的4種主要基礎產品是:銅礦、石油、大豆和咖啡,它們占拉美初級產品出口的66%。除咖啡以外,其中相當一部分為中國所進口。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為拉丁美洲的出口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由于中國是一個大國,已經成為一些重要原料的價格決定者。因此。中國的進口增加,無疑帶動了這些產品價格的提升。如2000~2004年間,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中的40%是由中國造成的。自2004年以來,中國石油需求的持續增長使國際石油價格連創其自1983年在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上市以來的新高。拉丁美洲主要依賴于初級產品和自然資源,如智利出口中25%為食品,49%為金屬,秘魯出口中35%為食品,39%為金屬,委內瑞拉出口的83%為燃料。阿根廷出口中49%為食品,31%為燃料,大豆、鋼材和鐵礦的出口占巴西全部出口的2/3。國際價格的提高使拉美國家大大受益。如由于對中國的出口猛漲,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內瑞拉和秘魯從2004年以來均保持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南美地區自2001年以來,已經連續5年保持貿易順差。不斷累積的貿易順差主要集中于初級產品和基于資源稟賦的制成品。

    第4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1、 射雕

    從年初的射雕開始,人們的目光就盯住汰漬和雕牌。畢竟這是外資企業第一次公然宣布與本土品牌叫板。這種情況就連舒蕾紅遍中國時都沒有發生。

    細心的消費者能夠發現,在納愛斯的旁邊一定能看到寶潔的產品。“寶潔的產品是被要求放在納愛斯旁邊的。”超市的工作人員稱,“會有人監督這種牌面的擺放。”

    而實際上,射雕豈止針對納愛斯,寶潔還推出一款新產品——9.9元的飄柔,它將寶潔的洗發水歷史性地拉到了10元以下。這是寶潔改變市場策略的一個信號,在某些品牌上寶潔要實行低價策略了。這個產品最初只在幾個城市試點,主要進入二三級城市,上半年幾乎沒有什么動靜。很多人還評價是寶潔的一個失誤。然而下半年9.9元的飄柔已經在一些市場的流通領域占據20%的份額,現在更是挺進一級城市,并輔以廣告。這給以好迪、拉芳、蒂花之秀為首的廣東洗發水軍團不小的壓力。

    “推便宜的產品將是寶潔的一個趨勢,寶潔在高端市場已經進入了飽和區,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但中低端市場對寶潔來說是完全空白的市場,進入這個領域是很自然的事情,當然也不排除來自競爭品牌的壓力。”關注寶潔品牌戰略的有關人士稱:“‘價格是關鍵’是寶潔策略轉換的起點,以前寶潔把主要精力放在創新產品、投放廣告方面,但現在,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降低產品成本上。

    2、 漲價

    從2003年底開始,特別是2004年5月份以來,國際油價創下了21年來的新高,而日化行業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石油的衍生物或加工品,因此日化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

    首先是塑料成本增加了60%,這一項成本占液體洗滌劑成本的三分之一。其次,表面活性劑價格不斷上揚,純堿價格也上漲了77%。尤其是今年5月正式實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嚴懲公路貨運超限超載,導致日化用品運輸成本猛增。嚴管以前,化妝品運費每噸在220—350元左右,現在化妝品運費每噸價格上漲至450元。其中玻璃瓶裝與膠瓶裝收費不一樣。前者則要高出15%左右。

    國產日化企業已經到了咬牙堅守的地步,但是沒有一家企業敢輕言漲價。而面對寶潔等外資日化巨頭趁勢挑起的價格戰,以及上游企業對上浮原材料價格的聯盟行為,包括浪奇、立白、雕牌、奇強在內的國內四大洗衣粉巨頭則形成價格聯盟,下半年,包括奧妙、雕牌在內,洗衣粉價格開始微漲。

    3、 降價

    與此同時,國際品牌卻紛紛降價,全面反撲,以寶潔、聯合利華為代表的外資品牌輪番降價,與本土品牌在二、三線的低端市場展開了對攻,同時以巨額投放廣告于央視,構筑傳播壁壘,采取高空打壓、地面低價緊逼的戰略全面滲透城鄉市場,全方位壓制本土品牌。

    各大外資企業接二連三的降價攻略,讓眾多本土企業越來越感到壓力巨大。

    寶潔公司同時表示,原料與運輸成本的上漲對寶潔造成了一些壓力,寶潔化解上漲因素的做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用規模效應,二是積極尋求可行的替代原料。規模效應方面,因為寶潔同經銷商之間存在著長期、大量的供銷關系,所以寶潔的成本可以在很長的時間段內攤薄。而在尋求替代原料方面,寶潔可以通過原料使用的調整,使用一些相對受價格上漲因素影響較小的原料,從而化解不利因素。

    4、 終端

    愛也終端,恨也終端。絲寶終端風靡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中國日化行業卻再也難以離開終端這一模式。由于前幾年所有企業齊上終端,造成終端資源短缺,費用上漲,而產品銷量卻沒有同步增長,企業對終端望而卻步。

    但是流通衰退,終端為王的時代卻是現實環境,終端是企業必須進駐的渠道。

    我們看到,2004年有企業在嘗試終端,如以流通為主的拉芳、飄影,也有企業在終端逐漸崛起,如李醫生、采詩。但很多流通企業的終端還只是交給經銷商做,自己對于做不做終端仍舊患得患失。

    而采詩從2001年開始發力終端。2002年,采詩完成了第一步的歷程,建立起三位一體的企業模式:建立達到GMP標準的生產廠房;建立高標準的華南理工研發中心;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銷中心。2001年10月成為市政府推介的唯一護膚品牌,市場覆蓋率不斷擴大。采詩網絡先后覆蓋了全國各地,進駐了家樂福、沃爾瑪、屈臣氏、吉之島等連鎖及本土的大型商場。2001年10月廣州市政府向法國家樂福推薦全球供應商中,采詩成為唯一入選護膚品牌。2003年,采詩開始全面的市場整合,由以往的開發型向集約型發展。以提升品牌、產品升級為方向,生產了一系列附加值更強的產品,如激白無添加系列、男士護膚系列。

    同樣,美日潔寶也在探索終端模式的創新。一部分物流,資金流通過經銷商去達成,企業則直接跟所有的零售商發生關系,產品的陳列、導購、終端都由企業自己完成。而銷售數據的采集、零售客戶的管理都由企業的銷售代表去完成。美日潔寶現在管理的零售店有六千多家,在終端獲得了教合理的陳列。第二個通路創新方式是強化終端,建立新的導購管理,包括日常的管理和培訓。從1997年起,該企業就對所有的目標零售商場實行強化宣傳。在1999年,實施“蜘蛛”計劃,即數字化營銷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可異地互聯互動。內容包括促銷、零售數據、經銷商發貨數據等等。

    此外,連續四年在國內染發市場占據第一的溫雅也是終端的楷模。2002年1月,溫雅率先在廣州建立了第一家“美發店中店”,開創了現場免費染發、護發服務、傳遞美發資訊的先河。染發用品“美發店中店”,有效的提升了品牌形象,更新了營銷的服務理念,讓消費者享受到最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溫雅“美發店中店”以嶄新獨特的“美發專家”形象出現,店中裝飾設計高檔,組合型貨架和展臺上不僅陳列著溫雅主要的染發產品系列,同時還有焗油、營養、定型、洗護產品等一整套的美發系列;消費者安坐著享受免費的染發、護發服務;專業發型師在店中進行現場發型設計及染發指導……與超市中密集的貨架陳列相比,形成了獨特的“店中店”景象。消費者在這里享受到了與眾不同的周全服務,更感受到溫雅公司專業的發質護理和高檔的產品品質。“美發店中店”將染發場所移到商場里,在固定場所進行專業的染發、護發,向消費者當面展示染發、護發過程以及染護后的效果;同時將最新的美發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并使其獲得時尚美的享受,這種形式可以說是一種突破,也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溫雅公司為了保證“美發店中店”的高定位,顯示“美發專家”的專業水平,還不定期地邀請專業發型師到店中店中現場進行免費染發及推出創意新穎的美發活動。同時,溫雅公司要把“美發店中店”概念推廣至全國,目前已建成了北京、深圳、福州等地的“店中店”,并計劃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100間“美發店中店”。

    終端要如何突破?一是攻克二三級市場。建立區域市場渠道實際上就是建立一個根據地。對一個想做長期市場的企業來說,建立根據地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要實現渠道專業化與信息化。企業不論是要完善物流建設,還是渠道建設,信息化是企業的命根子。第三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廠商關系。

    另外,建設渠道可以用中國的一句俗話來表述,即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企業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候要善于發現渠道機會,怎樣發現渠道是一種智慧;同時還要會設計渠道;而最難的則是渠道管理,特別是異地管理。

    5、 商標

    早期是使用一些外國著名品牌如皮爾卡丹、夢特嬌、讓古戎(絲潤),這些行為主要是本著資源共享,能夠利用國際品牌的品牌優勢迅速建立知名度,但從目前看效果還不是十分理想。

    今年授權品牌又掀起一陣熱潮,繼姍拉娜生產SNOOPY化妝品,美國時代華納也授權Tom£Jerry(湯姆貓與杰利鼠)在華生產,還有美國迪士尼與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有限公司。據聞蜘蛛俠等一批著名品牌也將陸續進入。這從另一方面印證兒童市場的升溫。

    6、 收購

    今年年初,一系列的日化收購案來得幾乎讓人有點招架不住,先是轟動一時的“歐萊雅全面收購小護士”、“歐萊雅收購羽西”;接著是一向走特殊功能化妝品路線的國內品牌“索芙特”收購了南京護膚品牌“金芭蕾”,意在從特殊功能的差異化產品做大到低端護膚類產品,以提升大眾護膚品的競爭力;美晨集團兼并杭州牙膏廠成立了美晨集團杭州牙膏廠有限公司;飄影接連收購杭州孔鳳春和南京真珠王;廣州立白收購桂林漢高與四平漢高;5月上海家化又與COTY集團結成戰略聯盟,全面接手COTY旗下的adidas個人護理用品及香水系列,對中國男用化妝品市場寄予厚望……品牌收購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布局某一市場戰略需要,否則這種收購對企業就毫無意義。如歐萊雅在中國市場收購小護士,主要是為了彌補自己在中國市場低端化妝品品牌不足。通過收購小護士,歐萊雅在中國市場建立了非常穩固的品牌戰略金三角。其收購羽西則主要彌補自己在特定細分市場品牌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國際品牌也正逐漸走上“資本并購”的變革路,寶潔高調送走和記黃浦,開始任意馳騁于中國市場。隨后將對成都、北京等分公司進行調整。雅芳與美晨友好分手,走上獨資之路。聯合利華全球標識統一變臉,展現活力新形象,2005將真正實現獨資。擺脫合資樊籬之后他們將更加自主的決定自己的命運。

    此外其他資本也涌進這個行業。五糧液集團進軍日化行業,成立普什互美日化有限公司,以日化線產品為主,開發功能性產品;北京同仁堂攜手屈臣氏,正式進軍個人護理用品市場;娃哈哈集團自2003年9月以來,已三次刊登招聘日化研發人員的廣告;以輪胎為主導產業的山東永泰化工集團宣布,總投資3個億,進入日化市場。這些形形的企業都在揮舞資本長袖以不同方式介入化妝品產業,試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從目前情況看,尚不能對行業造成大的影響。

    7、 兒童

    從1995年開始,幾乎每種消費品行業都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了兒童營銷。這些行業有的看重的是兒童作為直接消費者的市場,有的看重的是兒童作為影響著未來消費者的市場,還有的看中了兼而有之的市場。作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其兒童人口的數量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中國0—14歲的兒童占全國總人口的28%。而且這一龐大的群體大約影響了68%的家庭消費,這一數字高于美國的45%的水平。面對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如何正確認識兒童市場,如何正確理解兒童作為消費者的事實,如何認識影響兒童作為消費者的各種社會化影響因素以及如何正確看待兒童與企業市場營銷活動,比如產品、商店和廣告等相互關系,如何認識兒童市場營銷中存在著的各種成見以及如何改變它們等等,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據調查統計,我國0—4歲的兒童有6897萬人,5至9歲的為9015萬人,10—14歲的兒童最多,達到了1.25億人。其所處地域分布情況來看,其中29%為城鎮兒童,71%的農村兒童占有絕對的數量優勢。盡管數量上農村兒童占有絕對優勢,但是城鎮兒童護膚品市場容量有83億元,而農村兒童護膚品市場容量只有60.5億元,消費能力的高低將兩者市場容量的差距不斷拉開。

    盡管一級市場的容量多于二、三級市場,但是由于強生這一國際品牌已經先入為主,在一級市場已經占有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因此國內兒童品牌的后起之秀主要進軍二三線市場。

    根據雙飛公司的成功經驗,對公司發展不利的渠道體制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積極進軍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市場,不斷搶占城鄉日化“士多”店,這才是國內兒童護膚品企業比較合理的擴張之路。從98年開始,漳州夢嬌蘭公司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網絡的建設方面,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在全國70%的地區建立了銷售網點。在這樣一個網絡基礎上,2001年公司適時推出了“小浣熊”系列產品,借助原有的網絡將“小浣熊”作進一步的推廣,目前已經建成的網點占全國市場的九成以上,“小浣熊”一躍成為國內知名兒童護膚品牌。

    目前市場上的兒童化妝品呈現出以下特點:

    1、產品系列化、多元化。現在幾乎所有生產兒童、嬰兒化妝品的企業,產品都在向系列化、多元化發展。如強生公司,從生產護膚品開始,不斷開發新產品。各種兒童、嬰兒用品從潤膚露、潔面露、沐浴露、爽身粉到無淚洗發水、香皂,幾乎應有盡有。

    2、包裝設計更趨卡通化、合理化。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家已開始注重產品的包裝。他們根據兒童、嬰兒的心理特點和喜好設計出一整套迎合兒童視覺、手感的產品包裝。這些產品以反差鮮明的色彩和形狀可愛的外觀包裝,成功地吸引了一部分兒童消費群。

    3、香味水果化。在眾多的兒童和嬰兒化妝品中,香味的選擇也從過去的香料型向水果香等自然香型發展,使用時所散發的陣陣香味使兒童猶如置身于水果世界。

    8、 國際

    國際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是外資進入中國,一是國產品牌開始國際化道路。

    2004年 “大寶”突然發力,在推出中檔護膚新品“雪膚”系列的同時,上市高檔護膚品“雪晶”系列和洗發新品,大寶公司高層表示,“大寶”將堅守護膚品市場中低端,且不排除在護膚品市場高端上與洋品牌正面交鋒。家化也在“佰草集”尋求更大突破。

    但2004年更多的是國際品牌的動作,對于進入中國的許多企業尤其是知名國際化妝品企業而言,2004年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自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化妝品的市場化進程以來,很少有如此眾多的國際知名品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集中的進入中國市場。如法國歐萊雅集團的Matrix美奇絲,Shu uemura植村秀;美國雅詩蘭黛集團的Creme de La Mer海藍之謎;美國強生公司的Neutrogena露得清;美國的Z.Bigatti哲.碧卡狄;日本的FANCL無添加;日本資生堂公司的IPSA茵芙莎;日本高絲公司的BEAUTE de KOSE美諦高絲;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INNISFREE 悅詩風吟。

    這些品牌的進入主要是出于各企業在中國的戰略布局。一是通過多品牌細分市場,鞏固現有份額,提升整體銷量;此次被引入的品牌大多是各企業在主要目標市場引入的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品牌。美奇絲,是美國第一大專業美發品牌,也是歐萊雅繼歐萊雅、卡尼爾之后引入中國的第三個染發品牌,它對于鞏固歐萊雅在染發以及美發領域內的領導地位有著重要意義。露得清是強生公司引入中國的第三個個人護理品品牌,也是目前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一個個人護膚品品牌,它的引入與強生公司既有的可伶可俐形成互補,搶占青少年市場。(這里插一句,我已試用過,相當不錯)二是通過對高端品的引入,創造新聞點,提升公司整體知名與形象;此次引入的許多品牌也是各企業在全球范圍的高端、專業品牌。如蘇菲娜是花王引入中國的第一個高端保養品牌,也是日本三大化妝品品牌之一。美諦高絲是高絲引進中國的高端品牌,對突現高絲的技術優勢與專業權威感具有一定幫助。同時各公司圍繞新品牌上市也舉行了盛大的上市儀式,各種公關活動有效提高了企業的曝光度,在消費者中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傳播。

    當然,國內品牌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形象。2004年元月2日,拉芳國際日化研究中心成立。這個研究中心由拉芳牽頭,聯合美國奧麒化工有限公司、IFF國際香料有限公司、道康寧有限公司、ISP國際特品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等五家國際性跨國公司與國內一流的化工科研機構合作成立。拉芳國際日化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發方向是:如何更好地將國際性的創新技術與中國的市場實際相結合,以實現 國際日化領先科技的應用化;同時進行最具前瞻性的綠色環保科技的研發,以實現綠色環保科技的應用化,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安全、綠色日化科技的需求。拉芳國際日化研究中心是國內日化行業第一家成立的國際化研究機構,標志著國內日化行業與國際創新科技的深度接軌,預示著國內日化行業的國際化升級;拉芳國際日化研究中心通過開放性的技術合作使拉芳迅速跟上國際日化科技潮流,不斷提升拉芳產品的技術含金量,實現拉芳產品質量標準國際化,由此引領拉芳集團走向國際化。而年中飄影產品走出國門,雕牌走進美國,亮莊明年也醞釀走出國門,這都預示國內企業將開始反思自己的低端形象,尋求新的發展。 行業篇

    一、洗滌類

    2004年1至8月,合成洗滌劑產量為282.1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1.2%。洗滌產品總量超過10萬噸的企業近10家:浙江納愛斯、山西南風、上海白貓、安徽全力、廣州寶潔、聯合利華、廣州浪奇、立白、漢高等。

    國內洗衣粉市場銷售保持持續上升,根據對全國重點零售企業的統計;2004年1—8月洗衣粉銷量同比增長24.4%。面對國外品牌、合資產品的重重包圍,以雕牌、奇強、立白為代表的國內日化企業,取得一定成效。根據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統計監測,雕牌、立白和奇強三大國產品牌表現出色,其中雕牌一直名列前茅;立白后勁十足,2002年進入前十之后,排名穩步上升,2004年上半年升至第四位。洗衣皂粉將占據一定市場。前幾年,以洛娃為代表的日化企業開發了皂粉產品。和洗衣粉相比,洗衣皂粉具有無刺激性等優點,吸引了部分消費者。今年雕牌利用強大的廣告聲勢做市場宣傳,采用大包裝低價格的銷售策略,再加上“洗護二合一,更適合洗貼身衣物”的口號,使其天然皂粉的知名度一再攀升。隨著消費者認知度的提高,洗衣皂粉將平穩發展,并將占據一定市場。

    由于液體洗滌產品的迅速發展,皂類產品銷售受到影響,銷勢漸緩。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香皂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6%。縱觀洗滌用品市場,洗臉的有洗面奶、洗手的有洗手液、洗澡的是沐浴液、洗衣服的有洗衣液,這些液體洗滌劑以其濃縮、安全、無刺激,含有更多的滋潤成份以及精美的包裝,受到年輕時尚一族和白領貴族的喜愛,并迅速擴大領地,分流了皂類產品的市場。

    洗滌用品市場銷售特點則是:

    1、銷售渠道向超市、大賣場等現代業態拓展。隨著國內零售業態的變化發展,洗滌用品等日用必需品和快速消費品由以往單一的傳統百貨店,向超市和大賣場等現代業態拓展。據對上海調查,50%的消費者在超市和大賣場的花費高于其他購物渠道,80%的消費者每周都光顧。除百貨店、超市、大賣場外,其它如專賣店、藥店和網絡等銷售方式也正在發展之中。

    2、市場銷售規模逐年擴大。由于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洗滌用品市場銷售規模逐年擴大。國家統計局近5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洗滌用品的銷售額逐年遞增,從1999年的116.04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259.10億元,年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其中2000年、2002年和2003年的增幅都超過20%。

    3、洗滌用品銷售地區間呈不均衡態勢。受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等因素的影響,洗滌用品銷售地區間呈不均衡態勢,東部發達地區增長較快,西部及一些偏遠地區則相對緩慢。據國家統計局2000至2003年的統計顯示,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一直位居洗滌用品銷售額的前五位,目前年銷售額均超過10億元。其中,廣東省排名上升最快,每年均上升一個臺階,從2000年的第四升至2003年的第一。江蘇和浙江增幅逐年加大,2003年分別達到48.63%和68.32%。而上海則放慢了增長的腳步,2004年洗滌用品銷售額比2003年下降2.44%,排名退居第二位。

    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地區洗滌用品銷售額相對較低,但近兩年也開始加快發展步伐。例如西藏地區洗滌用品銷售額雖最低,但增長速度迅猛,2003年增幅高達95.25%,貴州、廣西、內蒙等地的市場發展速度也不可小看。由此可見,我國洗滌用品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挖掘大中城市的消費潛力外,更要加大力度開發西部偏遠地區。

    洗滌用品品牌競爭特點:

    1、在品牌競爭中,品牌形象越來越重要。在品牌競爭中,越來越多生產商、營銷商意識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在電視、雜志、公共廣告牌等各種媒體宣傳自己的產品。其中電視廣告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普遍的方式,雖然投入較高,但是回報明顯。特別是近幾年,廣告內容已不像過去那樣空洞的喊口號.而更加注重情感投入,一個小廣告就是一段精彩的生活回放,充滿了親情、友情、或愛情,讓人看后回味許久。如雕牌的親情廣告,還有舒膚佳,幾乎全部廣告形象都是一位溫柔、和藹的母親帶著她那或活潑、或可愛、或嬌小的寶寶,通過殷殷母愛將產品特有的殺菌、滅菌性能極具說服力的留在了消費者心中。除了廣告,也有一些企業將目光轉向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比如納愛斯集團2003年為白血病患兒捐款,2004年7月資助500萬元支持舉辦第五屆“中國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立白集團2004年8月出資組織“光明365”大型醫療扶貧活動,幫助十位患有眼疾的老人重見光明。通過這些活動拉近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距離,同樣起到樹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2、明確深刻的品牌理念是品牌競爭的關鍵。明確深刻的品牌理念可以反映產品的核心價值,而核心價值是消費者產生購買需求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動因,既達到消費的目的,同時產生精神上或心里上的滿足。反之,通過產品的核心價值也可以產生對品牌理念的認知,這種認知具有長期性和準確性,并且根植于心,它是品牌存在的目的與意義。例如寶潔公司的香皂“舒膚佳”從一上市就開始訴求“除菌、抑菌”,先后播出的系列廣告全部圍繞這一主題,使得舒膚佳成了“除菌、抑菌”的代名詞。相比之下,國內企業明確品牌理念的意識還有差距。在眾多的洗滌產品廣告中,常常可以聽到朗朗上口的語句,雖然在感情上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但卻體現不出更深的品牌理念,不能使人產生清晰的價值聯想,也就很難樹立產品的品牌形象。

    3、品牌之間競爭激烈。由于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洗滌用品行業從產品競爭逐步走向品牌競爭,品牌之間競爭激烈。根據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洗滌用品的品牌監測,2003年合成洗衣粉前十位品牌的市場綜合占有率總和比2000年下降6.2個百分點;洗發護發品下降19.26個百分點;清潔洗滌劑下降28.8個百分點;香皂下降26.39個百分點。品牌的市場格局也不斷發生變化,一些曾進入前十強的品牌先后退出,如合成洗衣粉中的活力28、熊貓、天津加酶,香皂中的羅蘭等,漸漸被一些新品牌取而代之。

    二、洗發水

    整個二線洗發水從2001年幾乎沒有新品成功。二線洗發水競爭最激烈的表現在三個方面:1.省級媒體廣告競爭,主要是電視廣告;2.經銷商的網絡是否健全;3.終端促銷。在目前的市場狀態中,各廠家占有的市場份額較為均等,沒有最大最強,整體狀況呈下滑趨勢。近幾年賣二線洗發水就等于是在賠錢,因為產品送達到下面網點還要承擔運輸費用、產品售后、縣級以下鄉鎮城管、稅務、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收取的各種費用等等,在沒有利潤可圖的情況下,都由商出資,無疑加重了商的負擔。

    所謂“唇亡齒寒”,經銷商對市場抱怨連連,也導致許多廠家不好過。“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昔日曾響亮一時的二線品牌,已開始走下坡路了。雖然也有個別品牌在今年體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就整體而言,整個市場顯得有些不景氣。

    三、化妝品

    2004年化妝品預計實現銷售總額約為205億元人民幣左右。護膚品行業是日化行業最具市場潛力、利潤豐厚的行業之一。而這個行業尚未形成品牌集中的情況,2004年前10位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大概是在60%左右,銷售收入總和約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近半壁江山。目前,國內還沒有年銷售額突破10億人民幣的強勢品牌!

    從護膚類產品銷售總額來看,膏霜、乳液等占主體地位,其次則是洗面用品和沐浴露。護膚品市場由于起點較低,國產品牌中的大寶、小護士、隆力奇等都占據可觀的市場份額,但是也只限于中低檔產品層面,檔次有待提高。

    在激烈的競爭中一批強勢品牌脫穎而出,如玉蘭油、大寶、小護士、旁氏、碧柔、可伶可俐、高絲、歐珀萊、采詩、羽西、資生堂、強生、丁家宜、李醫生等。這些品牌分別在洗面奶、面霜、面膜市場嶄露頭角,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但是近兩年來,外資品牌紛紛降價,進入中低檔市場。

    再看2004年的廣東區域的行業銷售來看,以采詩、李醫生、丁家宜、雅嘉、雅倩、小護士、隆力奇等品牌占據相應市場份額!采詩僅僅廣州市場就直沖3000萬銷售,在廣東區域堪稱一哥!采詩產品的賣點:祛痘,加特價的兩片裝面貼膜幾乎把市場上所有競爭對手都拋在背后!終端的圍追堵截,占據了一個又一個至高點,也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單店單品銷售的奇跡,可以值得學習和借鑒。李醫生憑借其專業皮膚護理專家的身份和不俗的包裝,也賣出了很好的市場份額和許多的回頭客源。

    護膚品牌競爭狀況

    目前我國化妝品市場上,國際化妝品企業的品牌有:

    歐萊雅集團:歐萊雅、美寶蓮、卡尼爾、蘭蔻、碧歐泉、薇姿、理膚泉、 卡詩、羽西、阿迪達斯、小護士等。寶潔公司:玉蘭油。 聯合利華:夏士蓮、旁氏。資生堂的歐珀萊、資生堂。雅芳化妝品公司:雅芳。安利公司:雅姿。鄭明明化妝品有限公司的鄭明明。自然美(NB)集團的自然美。妮唯雅公司:妮唯雅等。

    中國本土化妝品企業的品牌有:

    上海家化:六神、清妃、美加凈、佰草集。恒安麗人堂:美媛春。北京三露廠:大寶。絲寶公司:柏蘭。南京珈儂公司:丁家宜。 珠海姍拉娜化妝品公司:姍拉娜品牌、喜膚。四川可采:可采眼貼膜。江蘇隆力奇:隆力奇。廣東雅倩化妝品有限公司雅倩、清逸、佳雪、玉麗。廣東雅嘉:雅嘉。西婷公司:李醫生。廣州倩影:采詩等等。

    從目前化妝品業態的狀況來看,小廠的化妝產品沒有后向整合能力和研發能力,主要是靠低價格優勢在批發市場或小商品市場銷售。小商品批發市場目前信譽度不高,品牌產品很少在小商品批發市場出售,其主要的流向是廣大農村市場,所以我們在農村可以看到很多的假冒偽劣產品。

    2004年化妝品業的渠道有以下幾種:

    1、小商品批發市場:經營面積大,客流大,批零兼營。品牌多、價格低、產品信譽差,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其中。從廠家進貨。

    2、批發:無店鋪,進貨成本較低。從廠家進貨。

    3、百貨商場:地理位置好,客流大,化妝品部一般設在首層,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大。綜合經營各類化妝品,一般為國內、國際知名品牌,信譽好。在化妝品銷售終端中占主導地位。從批發商或廠家直接進貨。

    4、綜合性連鎖:連鎖經營的大超市或大賣場。一般設在居住區,客流穩定。經營面積大,經營品種多,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以中低檔、基礎性化妝品居多。批零兼營。從批發商或廠家直接進貨。

    5、化妝品連鎖店:以連鎖經營形式擁有多家門市店。專業從事化妝品銷售,價格優勢明顯。不同門店統一從廠家直接進貨(化妝品連鎖店的規模還比較小)。

    6、品牌專賣店:店鋪獨立,由廠家投資開辦,或由廠家特許經營,全面展示品牌產品,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直接從品牌廠家進貨。

    7、藥店:以銷售藥品為主的零售商店。在藥店承租柜臺出售健康用化妝品。從廠家直接進貨。歐萊雅公司旗下的薇姿(Vichy)品牌是世界第一個進入藥房銷售的化妝品。1996年進入中國,也開辟了我國化妝品在藥店銷售的先河,并已在我國取得了初步成功,2002年薇姿被評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化妝品品牌第三位。

    8、電子商務:無店鋪。通過網絡傳遞信息,降低信息交互成本。從批發商或廠商直接進貨。

    目前的化妝品行業主要以1、2、3、4、5、6四種業態形式為主,批發(第2種業態形式)仍是我國化妝品的主要通路之一,特別是針對廣大的農村市場。零售終端現在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

    在化妝品行業里清潔、滋潤化妝品,是發展較早的化妝品,就如市場上可以看到的幾大品牌(丁家宜、碧柔、采詩等)。市場已經相對基本飽和,主要生產廠家在市場中占據相對穩定份額,產品競爭已經是以品牌的競爭為主,產品的分類更加細化。該類產品已經處在成長期的后期,部分產品已經進入了成熟期。

    因特殊用途的化妝品(祛斑、祛痘、抗衰老、防曬等),在技術上要求比較高,同時又要接受特殊的審批程序,所以它的發展相對比較慢。目前該類產品的品種較少,產量較低,新產品開發風險相對比較大,因此該類產品目前還處在相對幼稚期發展階段。

    化妝品行業2005年預估:由于化妝品行業固定資產投入小、市場細分明顯、產品多樣化的特點,使規模效益在生產成本上表現得不顯著。新企業的資本進入壁壘較低,特別是在廣東區域的化妝品的很多小工廠。開辦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只需50—100萬元,企業可以直接投資,還可以以OEM 的方式切入,但進入行業之后,資本規模直接影響企業在銷售和研發上的投入,而這兩方面因素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所以我們每年都可以看到太多的品牌在這個行業里隕落。

    銷售上的高投入可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研發上的高投入可提高產品差別性,提升產品外延或附加值,因此,產品的價格較高,市場占有率也較高,市場上看見的如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等國際跨國公司的投資策略。而資本規模若太小,則不免在研發經費及營銷管理支出等方面捉襟見肘,導致產品價格低,市場占有率也低的競爭劣勢。國內很多的小企業現在一年的全年銷售還沒有外資一些企業的研發費用多。 展望篇

    一、 趨勢

    2005年的日化市場將存在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行業整合在2005年將顯端倪。一個新的日化時代在明年將形成雛形,以寶潔為代表的跨國企業和以家化、隆力奇、納愛斯等為代表國內日化企業,兩派陣營將各自集中化,企業數量將急劇減少;

    2、細分市場特性更加明顯。整個大眾日化行業將裂變成更多、更細的專業化分工市場,而這些市場的開拓和挖掘,將使得眾多日化企業得以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3、市場資源的爭奪加劇。以廣告、終端、渠道商為主的爭奪日益加劇,相關成本也一并提高;

    4、市場重心重新回到農村市場。中心城市仍是跨國企業絕對優勢的市場,但競爭的焦點將轉向廣大的農村市場。

    5、是有部分國內日化品牌開始轉向彩妝市場。

    二、優劣對比

    國際日化企業的優勢:品牌創研力強;人才集中;產業經驗豐富;管理規范。劣勢:本土化程度不夠;受到國外總部的壓力;市場反應遲緩;人力及管理成本偏高。本土日化企業的優勢:熟悉本土情況;人力及管理成本較低;市場反應快;經營自主不受制擎。劣勢:管理相對落后;優秀人才匱乏;產業拓展經驗不足;公司治理機制不足。

    2004年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國內大多品牌乏善可陳,國內品牌同時出現銷售增長的停頓期,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信號。

    首先是產品開始老化。寶潔、歐萊雅等巨頭將自己的產品價格線逼近中國的本土企業,使得他們的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中國的護膚品品牌大寶、六神、丁家宜、美加凈等基本上都在50元以下。例如大寶,2003年在潤膚品行業中,大寶的市場份額是17.79%,遠高于其他競爭對手。但是價格在12~22元之間,現階段的消費者主要是藍領男性及年齡偏大的女性消費者。曾經非常有力帶動市場的大寶SOD蜜,如今并不受年輕女性青睞,品牌開始老化。大寶出現和小護士同樣的問題,產品缺乏創新,競爭力下降,開始走下坡路。大部分的本土護膚品品牌都在走中低端路線,可是向高端發展的路都在外國品牌控制之內,研發能力無法與之抗衡。例如歐萊雅號稱擁有60年的專業護膚經驗,本土品牌如何能比。

    國內主要護膚品價格:

    大寶

    12~22元

    小護士 14~68元

    丁家宜 15~55元

    旁氏

    16~142元

    玉蘭油 39~199元

    歐萊雅 65~180元

    歐珀萊 90~190元

    1999——2003年歐萊雅的研發費用(單位:百萬歐元)

    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例 專利項目數量

    1999 325

    3.0%

    2000 383

    3.0%

    2001 432

    3.2%

    493

    2002 469

    3.3%

    501

    2003 480

    3.4%

    515

    更重要的是,本土企業的現金流容易出現困難,與寶潔、歐萊雅這些跨國企業相比,嚴重缺乏資金支持。

    我們對寶潔、歐萊雅以及上海家化的現金流比率作一個比較,主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流(包含利息與稅負)比資產總額分別為26.55%、15.4%和9.92%。在上海家化2003年的年報中,主營業務利潤率為38.23%,遠高于兩大國際品牌,但是,現金流對比資產總額的比例卻很低。研發費用在上海家化的年報中沒有反映,但是,上海家化的年報中反映出集團在其他方面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相當多。

    許多本土企業最需要的正是現金,沒錢如何做廣告和產品研發,品牌又開始老化,越缺乏創新產品和營銷,產品銷售越難增長,終于陷入又一惡性循環。企業都想尋求機會上市、對外投資和搞資本運作,要冒的風險更大,被分去了不少精力。

    證券分析員認為:本土日化企業能上市的不多,即使上市也不是人們熱切關注的行業,就算上了市投資者首先要看的也是主營業務的表現;如果靠多方面投資,一不小心也會碰個頭破血流。因此,剩下來最可行的,還是收起急功近利的心態,鎮靜應對市場壓力,一步一步地穩扎穩打,3年后能留下來的必定是另一番天地。

    三、展望

    首先,國內市場競爭國際化的特點迫使我們本土企業不斷去學習與創新,熟悉國際游戲規則,并且從觀念、人員、行為上加快國際化的步伐,并且在某些品類上把握制高點,努力成為規則的制訂者。

    其次,實施品牌引力工程。利用我們中國東方文化的獨特性與歷史性,給品牌注入文化元素,創新傳播途徑與手段,全面提高品牌的親和力、凝聚力與感召力,實施品牌引力工程,它區別于消費拉力,也不同于廣告推力,它引導消費于無形,它無處不在,貫穿于企業的每個員工與每個環節中,它對消費者的需求反應最優化,它重視細節,注重消費者的點滴需求。它使消費者和品牌之間有更多的“聯絡點”或“接觸點”,它使品牌與消費者形成無障礙的互動溝通。

    最后,日化本土品牌的希望在哪,就是要比寶潔更加關注消費者,比寶潔更到位的服務,更貼心的呵護,這方面我們有本土的優勢,就是要全面地關心消費者。當代的消費者的概念更為復雜,多角度地關心消費者將創造更多的機會,讓顧客滿意變顧客忠誠,最終達到搶奪消費客戶資源的目的。品牌與消費者間的心心相印,是一種情感的維系,文化的綿延,這樣,本土品牌才能不斷引導消費、激發潛在需求,營銷不僅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更應該是引領消費者觀念的過程。面對激烈的競爭態勢,企業銷售策略逐漸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用心去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專業進取,縱向開拓,瞅準市場空白點,有效地細分市場,精耕細作,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擁有最大潛在利潤的消費群體,這也是每個企業的目標利益之所在。

    第5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山西修路100多年,可分三個時期:

    一、晚清至抗戰前已修成通四省的F形主骨架鐵路

    1.正太鐵路

    1903年測量,1904年動工,1905年鋪軌,1907年8月竣工,原長250公里,日偽時改名石太鐵路,經百年變遷,今石太鐵路:石家莊251公里太原北。其中晉段東起娘子關,西至太原北,長170公里,連支線專用線,約長250公里。

    2.京包鐵路

    1905年5月北京200公里張家口鐵路修成。

    1909年測量張家口300公里綏遠鐵路。

    1909年9月張綏路開工。

    1911年修至陽高因停工。

    1912年冬第二次開工,1914年通車大同。

    1915年通車豐鎮后因經費不足停工。

    1919年8月第三次開工,1921年4月底通車歸綏,1923年1月1日通車包頭,今京包路(北京北790公里包頭東)晉段:東起永嘉堡,北至五臺洼,長147公里,連支線、專用線約長200公里。

    3.同蒲鐵路

    同蒲鐵路是山西縱貫南北的最長干線鐵路,雛議至今已100多年,民國前期主要搞了籌辦和測量工作,1933年5月23日,同蒲路在太原車站(今東站)舉行開工典禮,1934年7月1日,太原140公里介休段通車,1935年8月1日,原平侯馬段通車,約為全路3/5,1936年1月1日,又通車至風陵渡,1937年3月又北通陽方口,已占全路的7/8,只剩雁北未通車。1937年9月13日,日軍占大同時只差最北的6公里(即十里河南北)沒有鋪軌。

    同蒲干線長約850公里,連支線長約1000公里,當時山西的鐵路略如下圖:

    1937年8月山西鐵路圖

    形成F狀,已通四省(即東北角京包線通察哈爾省,北面京包線通綏遠省,西南角南同蒲的風陵渡隔黃河與陜西的潼關相望,東面通河北的石家莊。

    已修成干支線共約1450公里,營運里程約1254公里,總延展里程約2000公里。

    二、抗戰至解放的12年

    日偽時期的1942年,山西鐵路曾通車1647公里。

    日偽時期修的路少,拆的路多,如下表:

    日軍為掠奪山西資源,曾修了幾條支線。

    時期,山西鐵路幾乎有4/5不能通車,能通車的也是時斷時續,各地都是在解放后才陸續修復通車。

    1949年,山西新解放區約有250公里鐵路通車。

    三、建國后的50余年

    1.“”前的17年

    山西全境解放后主要修復和新建了以下鐵路:

    (1)石太鐵路

    1948年5月石家莊―陽泉通車。

    1948年12月10日石家莊―榆次通車。

    1949年4月27日全線通車。

    (2)京包鐵路

    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修復通車。

    (3)同蒲鐵路

    1948年7月晉中解放,當月榆次―靈石通車。

    1949年11月1日太原―臨汾通車,同年底南同蒲全線通車。

    1950年1月北同蒲太原―忻縣―蔣村通車。

    1951年7月21日北同蒲的大同―朔縣通車。

    1951年8月2日舉行北同蒲全線通車典禮。

    1959年4月18日動工,1960年9月16日介休46公里陽泉曲(屬孝義)通車。

    (4)太焦鐵路(南段)

    1957年10月5日―1958年5月1日焦作30公里九府墳通車。

    1961年1月1日南段的焦作184公里五陽通車。

    (5)京原鐵路

    1958年12月6日京原路動工。

    1960年12月原平60公里棗林通車。

    (6)1958年9月―1965年禮元―垣曲通車。

    (7)1959年修張禮(屬襄汾)20公里塔兒山礦區(地跨襄汾、曲沃、翼城3縣)鐵路。

    (8)1958年7月4日故縣(長鋼駐地)78公里西安里(屬平順縣龍鎮)鐵路動工,1959年通車,主要為長鋼供煤鐵。

    “”前17年,山西鐵路比建國時增加約1500公里,即達1800公里,年增約90公里,比建國前更增加了復線、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約為抗戰前的1.5倍,即1800公里。線路總延展里程約為抗戰前的2倍,即4000公里。

    1966年山西鐵路圖

    2.“”十年

    (1)寧武95公里岢嵐鐵路1967年8月動工,1971年11月完工,軍用,1973年辦理客運。

    (2)1967年―1971年1月北京(石景山南)419公里原平全線通車(晉境約220公里)。

    (3)1969年4月1日太焦北段動工(修文209公里五陽1975年9月29日接軌),太原(修文)381公里焦作(月山)1979年4月1日全線通車。

    (4)1967年―1972年侯馬47公里二峰山通車。

    10年僅增加500多公里,年均增加50多公里。營運里程約增1.16倍,即2100公里,總延展里程約增1.25倍,即5000公里。

    3.“”后30多年

    (1)太嵐鐵路:太原北55公里鎮城底,1976年重點施工,1977年全面施工,1979年11月通車鎮城底。

    (2)邯長鐵路:原為京漢路的邯鄲103公里涉縣支線,1974年向西延伸,爬太行山入晉,經黎城、潞城至長治北,全長為176公里,1981年11月鋪通,1982年7月1日鐵三局(臨運)由長治北至磁山。邯鄲37公里磁山67公里涉縣109公里長治北,1984年4月30日鄭州路局臨運,1985年5月1日正式運營,成為全國煤運南通道(八橫之一)的一段。

    (3)侯西鐵路

    全線289公里,晉約79.6公里,1958年10月動工,后停工。1970年西段復工,1970年底閻良―韓城臨運,1978年3月西段臨運,東段1983年7月復工,1986年3月全線鋪通,1985年8月16日20時―8月17日19時遭水災。1987年3月臨運,1988年元旦通車,成為全國煤運南通道(八橫之一)的一段。

    (4)大秦鐵路

    跨二省一市,長652公里(韓家嶺―柳村南),晉境90公里。1984年1月開工準備,1985年全面開工,1992年12月21日建成西段,大同346公里茶塢1990年通客運,東段茶塢306公里秦皇島1992年通客運。成為全國煤運北通道(八橫之一)的重要一段。

    (5)侯月鐵路

    侯馬北221公里蓮東25公里月山,晉境215公里。1990年1月開工,1995年通車。2005年1月又建成高顯(南同蒲線站)10公里曲沃(侯月線站)鐵路聯絡線。成為全國煤運南通道(八橫之一)的一段。

    (6)薛梅聯絡線

    京原線的薛孤站通北同蒲的梅家莊站,長7.53公里,1984年11月―1985年12月建成運營。

    (7)陽涉鐵路

    白羊墅199公里懸鐘,晉境185公里,1986年動工,1995年建成。

    (8)神朔鐵路

    神木北234公里朔州,晉境約160公里,1990年動工,1996年7月1日建成投運,成為神木―黃驊鐵路的最西段。

    (9)孝柳鐵路

    孝西116公里穆村,1986年動工,1992年建成運營。

    (10)武墨鐵路

    武鄉58公里墨鐙。1987年開工,1994年修通。

    (11)二沁鐵路

    沁縣34公里交口,1988年開工,1994年修通。

    (12)寧靜鐵路

    寧武94公里靜樂,1993年7月動工,1995年修通。

    (13)朔黃鐵路

    神池南59公里港口,晉境約長250公里。1998年修通,成為全國煤運北通道(八橫之一)的重要一段。

    上世紀末即第九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山西鐵路里程約達3400公里,總延展里程約6000公里,如下圖:

    2000年山西鐵路圖

    2005年第十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山西鐵路營運里程為3760公里(雙線1653公里),總延展里程7079公里(正線4540公里)。如下圖:

    2005年山西鐵路圖

    “十一五”工程

    1.石太客運專線,長188.4公里,2006年動工,2008年建成。太行山大隧道,長27.839公里,國內第二長隧,是關鍵工程。將形成青島―石家莊―太原快速客運專線。

    2.太中銀鐵路,太原至中衛、銀川,經晉、陜、寧3省區,全長約800公里。晉境約200公里,即從榆次向西經清徐、交城、文水、離石、柳林等地過黃河入陜,經吳堡、綏德、子洲、靖邊、定邊5縣再向西北至銀川,向西南至中衛。呂梁山隧道(長20公里,僅次于石太線的太行山隧道)和黃河大橋是關鍵工程,2006年已動工,2009年晉段可建成,形成華北至西北的新通道。

    3.北同蒲鐵路,韓家嶺90公里應縣100公里原平,2006年冬已動工,2009年將建成,雁門關隧道是關鍵工程。

    4.準朔蔚鐵路,經4省(蒙、陜、晉、冀),全長400公里,晉境300公里,關鍵工程是河曲黃河大橋、恒山隧道,即從內蒙古準格爾向東經陜北府谷的北部過黃河,經山西的河曲、偏關到朔州再經應縣、渾源、廣靈到河北的崔家寨(屬蔚縣),接已成的沙蔚鐵路(沙城140公里崔家寨),此線建成后,雁北各縣都通了鐵路(其中右玉未至縣城,只達東南部的董半川)。

    5.岢瓦鐵路,岢嵐55公里瓦塘鎮(興縣西北25公里,西距黃河東岸的裴家川口10公里),將于近年建成。

    6.侯濟鐵路,禮元44公里垣曲90公里克井20公里濟源,即從禮元―垣曲鐵路東延至河南濟源,關鍵工程是王屋山隧道,估計垣曲90公里克井(在濟源西20公里)新建晉境約50公里,豫境約40公里。尚未開工。

    7.安長鐵路,安陽150公里長治,即從已成的安陽45公里林縣鐵路西延至長治,中經平順、壺關,須新修100多公里(晉境約80公里,西段可利用長鋼專用線40公里),關鍵是太行山隧道。尚未開工。

    8.嵐岢鐵路,即從現在太原北55公里鎮城底(太鋼專用線已修至婁煩與嵐縣交界處)再向西北經嵐縣接寧武95公里岢嵐鐵路,由嵐縣向東北接寧武94公里靜樂鐵路,需新修線100公里。尚未開工。

    山西的鐵路中心

    山西鐵路除太原為大中心外,還有五小中心:

    即北有三小中心:

    1.大同

    2.朔州

    3.原平

    南有兩小中心:

    4.侯馬

    5.長治

    山西鐵路四通,東通冀,北通蒙,西通陜,南通豫。

    二十達鐵路即山西的鐵路網將形成20條出省通道:

    由北向南依次為

    1.京包鐵路,由河北懷安的西灣堡入山西天鎮的永嘉堡,向西至大同,再向北由晉入蒙。

    2.大秦鐵路,由大同的韓家嶺站向東至陽高的孫啟莊出晉,至河北陽原的東井集直至秦皇島的柳村南。

    3.朔蔚鐵路,擬由河北的沙城140公里蔚縣崔家寨鐵路西延,由蔚縣的暖泉鎮入晉,經洗馬莊(屬廣靈)、渾源、應縣至朔州。

    4.京原鐵路,由原平東進至靈丘、招柏,由晉入冀的淶源艾河站,東達北京的石景山南站。

    5.朔黃鐵路,由神池南站經寧武、原平、定襄、五臺至盂縣的滴流蹬,由晉入冀的平山猴吻站,東達渤海灣的港口。

    6.石太客運專線,由太原向東至盂縣經太行山大隧道(27公里)入冀直達石家莊。

    7.石太鐵路,由太原經榆次、壽陽、陽泉,由娘子關入冀直至石家莊。

    8.陽涉鐵路,由陽泉白羊墅站南下至左權麻田出晉入冀至涉縣懸鐘站,接邯長鐵路,東至邯鄲。

    9.邯長鐵路,由長治北經潞城、黎城過東陽關下灣站出晉入冀,由南站直至邯鄲。

    以上9條鐵路都是由晉入冀。

    10.安長鐵路,由河南安陽西進林縣站,再新修鐵路出豫入晉玉峽關(屬平順),西延至常家池站(屬壺關)接長鋼專用線至長治。

    11.太焦鐵路,由孔莊站(屬晉城)出晉入豫,經后寨站(屬博愛)南下至月山,再東進達焦作、新鄉。

    12.侯月鐵路,由侯馬北直至陽城南下出晉入豫,經寺站達蓮東站,再向南至濟源、洛陽。

    13.侯濟鐵路,由南同蒲的禮元站向東南至垣曲,再新修鐵路東至垣曲的蒲掌鎮,過王屋山隧道至濟源的克井,接現有鐵路。

    以上4條鐵路都是由晉入豫。

    14.南同蒲鐵路,由南同蒲的風陵渡站過黃河大橋至陜西的華山站達西安。

    15.侯西鐵路,由侯馬西進至河津的禹門口站,過黃河大橋至陜西韓城的下峪口站,向南達西安。

    16.太中銀鐵路,由榆次向西經清徐等地過呂梁山大隧道(長20公里),再向西經離石、柳林,跨軍渡黃河大橋即陜北吳堡,越陜北至中衛、銀川。

    17.神朔鐵路,由朔州向西南至神池南,再向西直達保德,過黃河大橋即陜北府谷,再西至神木北。

    以上4條鐵路都是由晉入陜。

    18.朔東鐵路,由朔州向西經偏關、河曲,過黃河大橋跨陜北東北角(即府谷北部),再向西至東勝。

    19.北同蒲鐵路,向北經京包線的古店、孤山、堡子灣、五臺洼,越長城入蒙,經豐鎮、集寧,再向西至呼和浩特。

    20.大準鐵路,由大同湖東站(大秦線)北越京包線,向北跨長城20公里,再向西經豐鎮,直達準格爾。

    以上3條鐵路都由晉入蒙。

    山西的鐵路中心

    山西最大的鐵路中心是太原,這里鐵路四通八達,形成輻射狀,構成了大十字,即東石太、西太中銀、南同蒲、北同蒲、東南太焦、東北新石太、西北太石嵐、西南太清徐(即今西山線延長至清徐),再加許多支線和專用線,太原的鐵路密如蛛網。

    太原鐵路樞紐圖

    太原大中心如果再修幾條新線:太原―石嶺關―忻州,太原―小店―徐溝―祁縣,則北至石嶺關,西至古交,南至祁縣,東至榆次,除原來的太原、太原北、太原西等大站外又增加了太原南、榆次、祁縣等大站,構成全省的鐵路總樞紐。如上圖:

    大同是山西省的第二鐵路中心

    大同鐵路樞紐圖

    這里是京包、同蒲、大秦、大準的交匯地。如果同蒲修新線,則老北同蒲(雁北段)則成為大同―朔州―神池―岢嵐―瓦塘(屬興縣)鐵路,長達300公里,大同西面的幾條支線如果再西延的話,加上專用線,則大同樞紐約有營運鐵路300公里,總延展600公里。略如上圖:

    大同的南面是朔州,正南是原平,也是晉北的鐵路中心。朔州現在是北同蒲、神朔、朔黃幾條鐵路的交匯處,如再修成朔蔚線、朔東線的話則如下圖:

    朔州樞紐(晉西北鐵路網)

    原平現在為北同蒲、京原、朔黃線交匯處,為干字形,如修成北同蒲新線的話為字形。如圖:

    原平樞紐

    山西南部也有兩個鐵路中心,一為晉西南的侯馬,一為晉東南的長治。侯馬現為南同蒲、侯西、侯月3線交匯處,為十字形,如再修成侯濟線的話,則成大字形。如圖:

    侯馬樞紐(晉西南鐵路圖)

    長治現為太焦、邯長、長鋼專用線的中心,為 字形,如再修成長治―安陽線、長治―臨汾線、高平―新鄉線的話,則成 形。如圖:

    長治樞紐(晉東南鐵路網)

    由上可知,“十五計劃”使山西的119個縣(市區)中的90個縣通了鐵路,約占3/4,鐵路營業里程2760公里,雙線鐵路長1653公里,線路總延展7079公里,其中正線延展里程4540公里。原省內的11個地級市中只有陽泉、晉中實現了縣縣通鐵路,太原市的清徐,朔州市的右玉,晉城市的陵川,長治市的長子,忻州市的偏關,運城市的平陸、萬榮、臨猗,大同市的應縣、渾源、廣靈,呂梁市的交城、文水、興縣、嵐縣、臨縣、方山、石樓、交口,臨汾市的浮山、古縣、安澤、汾西、隰縣、蒲縣、永和、大寧、吉縣、鄉寧,以上29個縣未通鐵路。

    “十”完成的話,山西鐵路將達營業里程約4000公里,雙線鐵路約2000公里,總延展里程約8000公里,其中正線延展里程約5000公里。可使山西百縣(市區)通鐵路,即北部縣縣通鐵路,南部五市尚有19個縣未通鐵路:長治市的長子,晉城市的陵川,運城市的平陸、萬榮、臨猗,呂梁市的石樓、交口、臨縣、方山,臨汾市的永和、大寧、鄉寧、吉縣、隰縣、蒲縣、汾西、浮山、古縣、安澤。臨汾市17個縣(市區)就有10個縣不通鐵路。

    可見不通鐵路的縣集中在西部的呂梁山和中間的太岳山。

    如果修以下幾條鐵路的話,可使山西省的119個縣(市、區)都通了鐵路,并可增加兩條通豫鐵路、3條通陜鐵路。太原南又有兩個鐵路中心:介休、臨汾。全省鐵路成三縱九橫,就像全省的高等級公路一樣。

    1.黃河東岸大鐵路

    由興縣的裴家川口修黃河大橋以通陜北神木,向東至瓦塘,再向南經興縣、臨縣、柳林、石樓、永和、大寧、吉縣、鄉寧、河津、萬榮、臨猗、永濟、芮城、平陸,至茅津渡修黃河大橋以通豫西的三門峽市。由北向南14個縣市,如修支線北通運城鹽湖區則經15個縣(市區),共長約700公里,在山西境內長度僅次于同蒲路。

    2.嵐縣―臨汾鐵路

    由嵐縣南下經方山、離石、交口、隰縣、蒲縣至臨汾,支線交口30公里陽泉曲,過8個縣(市),共長約350公里。

    3.臨長鐵路

    由臨汾向東經浮山、古縣、安澤、長子至長治,過6個縣(市),約長200公里。向西新修約120公里,即經鄉寧、吉縣、壺口,過黃河至陜西的宜川,形成為橫穿陜晉豫魯(宜川―臨汾―長治―安陽―日照)的與隴海路平行的大鐵路,亦是全國運煤南通道(八橫之一)的重要一段。

    2015年山西鐵路圖

    4.長治―新鄉鐵路

    由高平向東南經陵川出晉入豫過新鄉,晉境(高平―陵川―省界)約長100公里。

    第6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2009年IT和互聯網與上一年的高歌猛進、百花齊放相比,呈現出發展順利,改革曲折的特點。

    一、軟件業向軟件服務業升級,中國IT產業結構將出現重大變化

    長期以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定位是產品制造業。這種情況從2010年開始到“十二五”期間,將隨著中國軟件業調整為軟件服務業,服務業比重在軟件服務業中占一半以上,而發生業態上的重大變化。

    將來考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何時從產品業向服務業升級,將追溯到2009年。在12月3日-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的全國軟件服務業工作座談會上,第一次明確了加快軟件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09年l至10月,中國軟件服務業完成業務收入769l億元,全年預計可達9000億元。20lO年將成為軟件服務業的定位之年。軟件服務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目前軟件服務業中,軟件產品收入占35%,軟件技術服務占21.6%,按照服務收入超過產品收入的努力方向來看,軟件服務將比軟件產品以更快的速度(6%左右的增速)發展。

    事實上,在未來世界軟件服務業格局中,中國與印度的戰略位勢,到此初現端倪。大致態勢是,印度將由BPO轉向KPO,繼續占據行業高端,以離岸業務為主;中國將大規模進入BPO,占據行業中低端,離岸與在岸并重發展。中國軟件服務業規模將遠遠超過印度,做大可以肯定,做強還有待觀察。

    2010年還將出現的一個新現象,將是全國性的外包服務熱,在商務部和工信部推動下,將重現當年軟件園熱那樣的掛牌熱,要防止當年投機商借用政策搞房地產現象重現。

    二、網購成為新的潮流,電子商務開始沖擊傳統商業體制

    根據CNNIC11月的統計,截止2009年6月,我國網購用戶為8788萬,年增幅達38.9%。另據阿里巴巴的統計,2009年,已有43%網民在網上購物(CNNIC對上半年的統計是26%)。

    阿里巴巴打出新商業文明旗幟,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矛頭直指以暴利、復雜為特點的傳統商業體制。其實力背景是網商、網貨、網規。2009年,中國網商規模已突破6000萬人,占網民數量的18.8%;2009年中國零售類網貨交易規模將達到約2350億元;到2010年,將增長至4640億元。網貨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2009年在2%左右,2010年將達到3%以上。

    2010年,將是傳統商業體制受到網商、網貨、網規空前沖擊的一年。將有上億的網民,在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和物理商場為基礎的傳統商業渠道之外,涌向網購。而6000萬網商,已達到2003年網民總數規模,已成了大勢。2010年的看點在于,中國制造的主力軍將全面轉入內銷,以互聯網方式建立出口時期忽視的內銷渠道,沖擊傳統商業體制多層批發的商業渠道;消除傳統商業體制下的暴利,將形成各行各業“打土豪分田地”(降低不合理交易費用)的突破口;網貨將向產品品牌化、服務差異化,品種多樣化方向發展。

    三、3G布局輪廓初現:路徑選擇決定中國道路

    2009年和2010年是3G布局年和定向年。

    布局是指圈地。三大運營商開始圈地運動,三大運營商暫時將利潤指標放下,以爭奪相對份額為目標,不計代價地爭奪用戶,是2009年的特點。TD目前暫時處于領先地位。2009年我國3G用戶總數為超過1000萬,其中中國移動TD用戶占40%(10月為394萬)。2010年,這種優勢還會繼續擴大,因為網上調查顯示,47.6%的用戶將在三家3G中選擇TD。此前許多電信專家不看好TD,看來這些觀點并不客觀。事實表明TD將成為3G大贏家。TD贏了,中國“以市場立標準”的道路也就贏了。

    定向是指確定路線。中移動走相對開放路線,上升勢頭顯著。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正式,正如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指出的:“與以往的網絡運用不同,移動應用商場一個最大特點是開放性。”UCWEB(如年初預期)異軍突起,過去3年,其用戶增長近50倍,目前已達8000多萬。說明開放路線深得人心。展望2010年,誰更開放,誰的優勢就會更大。網上一項調查顯示,有高達60%的用戶愿意為手機應用程序付費。誰應用程序多,誰占上風。中移動在世界上第一個作為運營商提供在線軟件開發平臺,目前上架軟件5000多款,在測軟件5000多款,其優勢將由于開放而進一步加大。聯通與封閉路線的代表蘋果合作,雖然現在3G市場份額比中電信略強,但前景從戰略上看淡。聯想回購移動業務,起了大早,趕上晚集。目前正與展訊、中移動合作推出OPhone。其成敗與否,關鍵也在于看他是否走開放路線。

    四,生產方式出現拐點,中國互聯網經驗隱然成形

    第一,互聯網引領規模經濟轉向范圍經濟。標志是阿里巴巴網貨形勢出現拐點,單一品種大規模生產導致的價格戰打到底點后,借助網絡的力量,開始依次向服務差異化、品種多樣化、產品定制化方向上升(如圖1所示)。這是中國經濟由規模經濟向范圍經濟轉變的信號,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服務轉型的先聲。2010年,將成為這種轉變的拐點。

    圖1從同質化到差異化的拐點

    第二,免費成為2009年互聯網商業模式第一主題,2010年中國免費模式會引領國際潮流。2009年,開心網在中國大受歡迎。開心網用戶規模超過六七千萬,但只做活了“叫好”這一只眼;直到開發出狗食收費等增值功能后,才算做活了“叫座”這只眼。免費的本意是基礎業務(叫好)與增值(叫座)業務分離,雙邊市場交叉補貼。但互聯網入門者90%以上誤解成“叫好”業務,結果將免費模式串種成打折模式,導致大量出局。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則普遍因免費模式大獲成功。20lO年,免費模式將在中國進一步開花結果,并將吸引國際的目光。

    五、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文化的矛盾將進一步顯現

    隨著互聯網上技術與文化的融合,內容與管道的矛盾,引發文化多元性與技術管理集中性的深層矛盾,在2009年已經有所顯現,2010年將更加引人關注。

    第一,內容和管道矛盾引發三網融合后的主導權之爭。

    2009年另一組足以改變產業格局的事,是隨著三網融合的逼近,廣電、郵電、電子爭奪三網融合主導權的競爭加劇。以掃黃為突破口,手機視頻、BT視頻遇到清理。wAP、BT等管道紛紛被關。在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三網融合將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關閉管道無助于內容問題的解決,要警惕廣電、電信部門利益之爭。2010年,三網融合后部門協調問題將進一步浮出水面。互聯網的內容屬性和管道屬性關系如何處理,誰將主導融合后的網絡,將成 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2009年,版權成為視頻領域熱詞。政企不分、壟斷經營的內容部門走向產業后,以傳統思維預設了“產品賣大錢”這樣一個虛擬的前提,誤導視頻產業商業模式走向低端,不利于這一產業從產品業向服務業升級。2010年,視頻業面臨小眾化、服務化的挑戰與機遇。

    第二,文化與IT產業融合引起規范與發展之爭。

    隨著動漫、網游形成產業迅速發展,新聞出版、文化與信息產業等主管部門紛紛介入管理。2009年圍繞《魔獸爭霸》審批權之爭,暴露出網游產業屬性界定方面存在的問題。12月21日工信部明確提出2010年要“加快網絡動漫等數字內容產業發展”。2010年文化信息產業和信息文化產業將在發展與規范之間曲折前行。

    第三,開放與監管的矛盾帶來治理挑戰。

    互聯網的高度離散化特征,對治理提出始料未及的空前挑戰。2009年在網癮、綠壩和內容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尊重網民的多元化主體價值選擇與加強對負面因素的監管治理之間的矛盾。2010年,這一矛盾將繼續存在下去,直到政府、社會和網民共同參與治理,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六、新三網融合將啟動

    2009年物聯網成為最火的新概念之一。2010年,將開啟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新三網融合進程。國家將規劃引導下一代網絡發展。加快培育物聯網產業,制定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發展關鍵傳感器件、裝備、系統及服務。推進國家傳感信息中心建設,促進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

    七、企業信息化建設將轉向信息化企業建設

    第7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關鍵詞;關系營銷導向;測量;企業績效

    關系營銷導向是對關系營銷理念的執行[1-2],它強調企業要與其交易伙伴以及其他重要的相關群體建立一種互惠互利、相互信賴、相互忠誠、共同成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1],是一種獨特的營銷理念,被認為是能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競爭優勢和卓越績效的戰略導向,受到了理論界和實踐界的廣泛關注,是國內外營銷理論研究的熱點之一[1-3]。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關系營銷導向的概念、測量及其與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得到了一些對企業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結論。在我國,關系營銷導向雖然得到了部分學者的關注,但對其研究才剛剛起步,僅限于較淺層次,缺乏對關系營銷導向理論框架的系統闡述。本文將從關系營銷導向的內涵、關系營銷導向的測量、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等三個方面,對現有文獻進行全面回顧,據此來明確今后研究關系營銷導向的主要方向。

    一、關系營銷導向的涵義

    在早期,盡管有很多學者對關系營銷導向進行了諸多的理論探索,但都局限于一般性的討論,而沒有將關系營銷導向的概念具體化,明晰其具體的構成[3]。直到21世紀,Yau&Sin等(2000; 2005)和Camarero(2007)才分別從組織文化和關系投資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關系營銷導向定義。

    (一)組織文化角度

    Yau等(2000)和Sin 等(2005)認為,關系營銷導向是一種獨特的價值觀和組織文化,這種價值觀和文化將買賣者之間的關系看成企業戰略或運營的核心,具體包括信任(trust)、聯結(bonding)、理解(empathy)和互惠(reciprocity)、溝通(communication)和價值觀共享(shared value)等六個維度[1][2]。每個維度的具體內涵為:(1)信任是指能決定一方對另一方承諾的依賴程度的商業關系。(2)聯結是指買賣雙方之間為了達到期望目標而采取合作行為的一種商業關系。(3)溝通是指買賣雙方以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形式,交換和共享有意義的、及時的信息。(4)價值觀共享是指買賣雙方在行為、目標、政策等是否重要、是否合適、是否正確方面具有相同的信念。(5)理解是指能使買賣雙方站在對方的觀點和立場看問題的一種商業關系。(6)互惠是指能使買賣的任何一方為對方提供支持和幫助,隨后對方又以同等的支持和幫助作為回報的一種商業關系。

    (二)關系投資角度

    Camarero(2007)在Chaston(1998)和Wulf(2001)研究基礎上,將關系營銷導向定義為企業對顧客的關系投資[4],并認為關系營銷導向由溝通(communication),定制化(customization),個性化/優惠待遇(personalization /preferential treatment)和私人關系(personal relationships)等四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的具體含義為:(1)溝通是指公司與顧客之間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交換和共享有意義的、及時的信息。(2)定制化是指公司把每一位顧客看作具有獨特需求的獨立個體,并對服務和傳遞方式做適當修改以迎合每位顧客獨特的需求。即利用與顧客進行溝通所獲得的信息來創造合適的產品和服務。(3)個性化是指公司能以某些方式對部分顧客的獨特需求進行優先傳達和考慮;優惠待遇是指公司對待老顧客比新顧客要好。(4)私人關系是指企業員工與顧客之間在服務和產品傳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關系。

    應該指出的是,上述兩種定義都只關注了企業與其下游顧客的關系。但關系營銷應當關注“整個營銷流程中參與價值交換的各個成員”,不應當局限于企業—顧客之間的雙邊關系。關系營銷的市場不止一個,包括顧客市場、供應者市場、內部市場、相關市場、影響者市場和就業市場六大市場。企業的核心市場不一定總是顧客市場。如,在賣方市場條件下,企業關系營銷的核心市場是供應商市場;對于某些企業,關系營銷的核心市場則可能是影響者市場(如政府部門)或是相關市場(如銀行);另外,當企業處于產生、成長、成熟、老化與消亡的不同階段時,企業的核心市場也會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現有學者對關系營銷導向的定義和運用范圍還比較狹窄,有待進一步擴充。

    二、關系營銷導向的測量

    關系營銷導向的測量是一個比較新的研究課題,相關的討論最早出現在1995年的營銷國際學術會議上。此后,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關系營銷導向的測量量表,為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代表性的關系營銷導向量表有以下兩類:

    (一) Yau&Sin測量量表

    Yau和Sin等不僅從組織文化角度對關系營銷導向進行了定義,還發展出了與其定義相一致的測量量表。量表包括信任、聯結、溝通、價值觀共享、理解和互惠等六個維度,采用likert7級量表形式。莊貴軍等(2007)認為,Yau和Sin等設計的關系營銷導向量表缺乏表面效度。因為關系營銷導向更多的應該是企業的一種傾向或意識,而不是企業與其合作伙伴的關系狀態,可在Yau和Sin等發展的量表中,卻有很多是測量企業認識或評價合作關系狀態的題項[5]。據此,他們對Yau&Sin量表的表達方式上做了較大的修改,將描述合作狀態的語句改為表達觀念或行為的語句。Yau和Sin等雖然認為關系營銷導向是一種組織文化,但他們的量表主要是對關系強度和狀態的測量,而沒有對組織傾向于建立有效關系的文化進行測量。而一個企業與其相關群體之間的關系強度與狀態是這個企業與這個相關群體互動的結果,并不完全取決于這個企業的意愿或努力程度[5]。因此運用描述關系強度和狀態的語句來測量關系營銷導向是不科學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莊貴軍修改后的量表更加科學,是對Yau和Sin等人發展的關系營銷導向量表的改進。

    (二)Camarero測量量表

    Camarero(2007)從企業對顧客的關系投資角度開發出測量關系營銷導向程度的量表。該量表包括溝通、定制化、個性化(優惠待遇)和私人關系四個維度,由15個問題組成,采用likert7級量表形式。關系投資是指企業為了維持和加強與主要顧客的關系而付出的資源、努力和關注度[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企業的關系營銷導向程度,但是否能完全代表企業的關系營銷導向程度還應進一步研究。此外,在Camarero(2007)的研究中,關系營銷導向四個維度和具體指標沒有依照嚴格精確的研究程序進行選取,樣本僅局限于金融與保險行業,樣本的規模也較小,這些都可能使研究結論難以推廣。

    上述兩類量表都是對關系營銷導向程度的測量,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水平,是研究關系營銷導向有效的測量工具,在相關實證研究中都得到了運用。但這些量表都僅針對企業與其主要顧客或主要分銷商的關系,調查對象都為企業的營銷主管或經理。事實上,關系營銷導向不應僅僅關注企業與其顧客市場的關系,還應關注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調查對象也不能僅為營銷主管或經理,還可將企業的普通員工、顧客、渠道中間商或其他合作伙伴作為調查對象[2]。  三、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在關系營銷導向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許多學者圍繞兩者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使得人們對于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作用機制的理解更為深入。迄今為止,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結論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

    關系營銷導向能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對企業績效有積極的影響。多數學者的研究發現,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如,Heidi & Andrew(2006)以英國企業為樣本,對關系營銷導向和企業績效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證實關系營銷導向對供應商的企業績效和企業自身的績效有正向影響[3];Photis M. Panayides(2007)采用Yau和Sin等開發的量表,以香港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樣本,對關系營銷導向、物流服務傳遞效率和企業績效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關系營銷導向能夠提高物流服務傳遞的效率,對企業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7];Camarero (2007) 采用其開發的量表,以西班牙的金融和保險行業為樣本,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再次證實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呈現正向關系[4]。

    (二)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負相關

    有學者指出關系投資的回報尚不明(Gummeson,2004),關系營銷并不適合所有的客戶,也不適合所有的交易,在某些情況下關系營銷導向可能會對企業績效造成負面影響。如De Wulf(2001)的研究發現,在某種條件下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負相關[6]。

    學者們對這一現象解釋是關系營銷導向是一種戰略導向,以保留顧客為主,實施關系營銷導向的企業會在某種程度上放棄短期收益,而關注長期收益。因此,關系營銷導向可能會對企業的短期利益形成負面影響,加之現有研究的調查數據都是截面數據,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負相關是一種可能出現的實證結果。

    (三)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的關系受到調節變量的影響

    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研究的結論不一致情況的出現,促使學者們探求其中的原因。學者們推測,可能存在調節變量調節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如Yau、McFetridge、Chow等(2000)以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企業為樣本,將產業類型作為調節變量,研究產業類型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的關系的調節效應,結果表明無論哪個產業,關系營銷導向都對企業績效有積極的影響;但對于制造業,關系營銷導向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最大[1]。Tse、Sin等(2004)的研究顯示,關系營銷導向對企業績效有著正向影響,但影響作用的大小隨著企業的市場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8]。Sin等(2005)的研究發現,經濟意識形態和產業類型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起調節作用[9]。

    (四)現有研究的評價

    現有研究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但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

    1.還沒有就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是否存在中介變量進行研究。雖然有很多研究表明,關系營銷與企業績效之間主要存在關系信任、關系承諾、關系滿意、關系質量、關系強度等中介變量[10],但還沒有研究將這些中介變量納入到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框架中去。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中介變量一般是從顧客或企業其他關系市場來獲取數據,而關系營銷導向和企業績效則是從企業方面來獲取數據,他們針對的不是同一調查對象,放在同一框架中研究會大大增加研究的難度和費用。除了上述中介變量外,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合適的中介變量,還需進一步探討。

    2.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關系的調節變量的研究還不全面。以往學者只研究了產業類型、市場地位和經濟意識形態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間關系的調節效應,還沒有就市場動蕩、競爭強度、技術變化、產權特性和交易類型等環境變量對兩者間關系的調節效應進行探討。所有的營銷概念及其范式都是在各自有關消費文化的“公理性”假設中運行的,這就決定了它們有著各自的適用條件和局限性。關系營銷導向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環境。因此,在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框架中,應當加入環境調節變量,以進一步明確兩者間關系。

    3.企業績效指標的選取缺乏科學性。關系營銷以保留顧客為主,注重長期導向,具有非及時回報性。實施關系營銷導向的企業會在某種程度上放棄短期收益,而關注長期收益,因此其短期利益可能不理想。現有研究對企業績效的測量一般是采用市場績效和財務績效指標,而沒有對關系績效和長期績效指標進行考察,調查的數據大都是橫截面數據,這樣可能會使研究結論出現偏差,且其因果關系的推斷也會存在邏輯問題。

    四、關系營銷導向研究的展望

    中國是一個非常注重關系的國度,關系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與合作的資源,同時大量的企業關系營銷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因此,在我國開展關系營銷導向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基于上述研究文獻的梳理,以下幾個方面是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的領域:

    (一)關系營銷導向內涵的豐富

    內涵和定義問題是理論發展的首要問題,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定義為研究基石。現有的關系營銷導向定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應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提煉出關系營銷導向定義的要素,進一步豐富關系營銷導向的概念內涵。

    (二)關系營銷導向量表的發展

    有效和可信的測量工具是驗證理論假設的基本前提,是測量企業關系營銷導向水平、分析改進關系營銷導向著眼點,及評價關系營銷導向水平改進結果的必要工具,目前主流的關系營銷導向測量量表都存在一些問題。另外,中國的關系營銷是建立在中國的文化基礎之上,與西方的關系營銷有著不同的文化起源。因此,發展與內涵相符合、信度和效度水平高、適應性較強、針對不同研究對象和關系市場、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關系營銷測量表,是今后進行關系營銷導向研究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關系營銷導向前因變量的探討

    前因變量的研究能明確關系營銷導向的推動和阻礙因素,幫助企業有效地執行關系營銷導向,這是創建更具實踐意義的關系營銷導向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只有極少數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缺乏系統的研究成果。如Photis M. Panayides(2007)將組織學習作為關系營銷導向的前因變量,對其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組織學習能正向影響關系營銷導向[7]; H.J.C. van Zyl , B. Mathur-Helm(2007)以南非小的旅游觀光企業為研究樣本,提出企業家領導行為會對關系營銷導向形成影響的理論假設,但只進行了理論推演,沒有進行實證研究[11]。因此,未來研究必須對關系營銷導向的前因變量進行深入的理論闡釋和實證研究,以找到關系營銷導向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我國企業實施關系營銷導向提供理論指導。

    (四)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模型的重構

    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的正向關系是企業進行關系營銷實踐的動力,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對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但研究范圍還比較窄,研究內容不夠充實,研究結論存在分歧。今后的研究應當在關系營銷導向與企業績效的研究框架中加入關系質量、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等中介變量,以及市場動蕩、競爭強度、技術變化、產權特性等新的調節變量,以進一步揭示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之間的作用機制。

    (五)關系營銷導向實施的研究

    此領域的研究應該是關系營銷導向研究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還沒有學者對此進行探討。因此,未來除了要對關系營銷導向的內涵、測量、前因變量及結果變量進行研究,更要在這些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中國企業特色的關系營銷導向實施機制和程序,這將是未來我們進行關系營銷導向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Oliver H.M. Yau, Peter R. McRetridge, Raymond P. M.,Chow, et al. Is Relationship Marketing for Everyone?[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34(9/10): 1111-1127.

    [2] Leo Y.M. Sin, Alan C.B. Tse, Oliver H.M. Yau, et.al.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rienta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58):185-194.

    [3] Heidi Winklhofer, Andrew Pressey and Nikolaos Tzokas.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Using Organisational Culture to Support a Supply Rlationship Orient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6(22):169-194.

    [4] Camarero, C.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or service quality? What is the trigger of performance in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serv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2007,25(6): 406-426.

    [5] 莊貴軍, 周筱蓮, 徐文.關系營銷導向:量表的重新設計與檢驗[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191(9):42-48.

    [6] De Wulf, K., G. Odekerken-Schrder, and D. Iacobucci. Investments in Consumer Relationships: A Cross-Country and Cross-Industry Explor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65(4):33-50.

    [7] Photis M. Panayides.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n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logistics servic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J].Industry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7(36):68-80.

    [8] Tse A C B, Sin LYM, Yau OHM, Lee J SY, Chow R PM. A Firm’s Role in the Marketplace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rient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38(9):1158-1172.

    [9] Leo Y.M. Sin, Alan C.B. Tse, Oliver H.M. Yau, et.al. Market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conomic Ideology and Industry Typ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5,13(1):36-57.

    第8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2003科技大事回顧與展望“獵兔犬”2號與“火星快車”通訊示意圖

    編者的話 2003年是世界科技界不平靜的一年:“哥倫比亞”號不幸失事,非典病毒讓人類意識到自身的局限,能源危機席卷全球,電腦病毒和垃圾郵件的泛濫為虛擬世界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 科技的進步就是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實現的,在這一年里,航天航空、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和能源技術四大領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中國首次實現載人航天夢想,科學家成功研發用于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芯片,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制完成,新型能源的開發和使用取得重大突破。 2004年,人類又將取得哪些新的科技成果,哪些難題有望得以解決?本報特邀科技領域專家,在回顧一年來大事的同時,展望科技界前景。 “機遇”號探礦,“勇氣”號找水,“獵兔犬”尋找生命痕跡 明年,揭開更多火星秘密(科技年終評點之航天航空篇) 龐之浩 2003年是人類飛行100周年。百年來,沖破地心引力的束縛,向遙遠的太空探索既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也是充滿危險的征程。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地面途中解體,7名宇航員蒙難,給世界航天業投下了厚重的陰影。8月22日,巴西VLS型運載火箭在發射前的最后檢修測試過程中爆炸,20多人付出了生命,2 顆科研衛星被毀,發射平臺倒塌。11月29日,日本H2A運載火箭起飛后出現故障,地面控制中心被迫發出自毀指令,價值數億美元的運載火箭及兩顆偵察衛星在數分鐘內香銷玉殞。 中國成功發射“一船六星” 災難和失敗無法阻止人類探索宇宙的決心。就在“哥倫比亞”號失事后的第二天,俄羅斯“進步M—47”飛船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并在兩天后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4月26日,俄羅斯“聯盟TMA—2”載人飛船將兩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完成了“哥倫比亞”號失事以來的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10月18日,“聯盟TMA—3”載人飛船又為國際空間站送去了第八長期考察組的兩名成員和一名短期考察員。 今年,日本和巴西都試驗了自己的運載火箭。韓國建設了獨立的航天發射基地。印度、尼日利亞等也借助別國的火箭把自己的衛星送入軌道。日本、印度等國都在為研制新型載人航天器作技術準備,甚至計劃探測月球和火星。“哥倫比亞”號的意外失事,使美國加快了研制軌道空天飛機的進度。在經歷了20多年的研發和多次推遲之后,價值7億美元的美國空間紅外望遠鏡也在8月25日由火箭帶入太空,它發回的觀測結果將為了解宇宙中生命的形成提供新的線索。 今年對于中國航空航天業來說更是標志性的一年。10月16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繞地球飛行21小時23分之后返回地面,在世界航天史上寫下了輝煌的新篇章。12月30日,中國又把“雙星計劃”中的第一顆衛星送入太空。2003年成為中國發射衛星最多的一年,成功發射了6顆衛星,向世人表明,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依靠自主創新在世界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火星探索成為熱點 2003年,火星到地球的距離是近6萬年來最近的,火星探測在這一年里成為航天領域的熱點。 目前,美國“火星環球勘測者”號和“奧德賽”號探測器仍在火星軌道工作。6月2日,歐洲航天局成功發射“火星快車”探測器,該探測器由1個方形軌道器和1個名叫“獵兔犬”2號的著陸器組成,拉開了新一輪火星探測的熱潮。6月10日,載有美國“勇氣”號火星車的飛行器發射升空。7月7日,“機遇”號火星車又成功升空。美國宇航局助理局長韋勒說,這是有史以來人類對另外一顆行星發起的最密集的探測行動。 按原定計劃,“獵兔犬”2號應于12月25日進入火星大氣層,并借助降落傘和氣囊墊的緩沖降落于火星表面,它的使命是尋找 火星上生命的痕跡。預計“勇氣”號將于美國東部時間2004年1月3日晚到達火星表面,而“機遇”號也會在明年初到達。“機遇”號著陸后將對火星礦物質進行勘察,以證實火星形成早期曾存有高溫熱水的設想;“勇氣”號則用于對火星水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 人類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火星素有“航天器墳場”之稱。40多年來各國籌劃了30多次火星探測,20多次以失敗告終。12月9日,日本宣布,由于主發動機停止工作,“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無法進入預定軌道,探索火星的使命就此終結。而歐洲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獵兔犬”2號在登陸后一直保持沉默,科學家29日說,這個全球關注的探測器有可能落入火星火山口。很多科學家仍存一線希望,歐洲航天局一位負責人稱:“在這場游戲中我們尚未打完手中所有的牌。我們希望,淘氣的小獵免犬能夠對媽媽的呼喚作出回應。” 到目前為止,在所有被探索和研究的星球中,火星是最適合人類移居的地方。明年,探測器將為人類揭開更多火星的秘密。 (作者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芯片尺寸越來越小通信網絡更新換代 信息技術產業將飛速發展(科技年終評點之信息技術篇) 沙蹤 2003年,信息技術產業獲得巨大發展。在這一年里,集成電路的特征尺寸已經從130納米進一步縮小到90納米,65納米的芯片也即將面世;用于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芯片成為新亮點,日本和美國開發出化驗肝功能和修補大腦內海馬部位的芯片,為患者帶來福音;通信領域,第三代移動通信已進入應用階段,第四代移動通信正在開發;我國繼美國、日本之后,邁入能夠生產10萬億次以上巨型計算機的國家行列。在今后幾年,信息產業和技術將獲得更大的發展。 微電子技術:沖破摩爾定律 1965年,戈登·摩爾根據經驗預言,硅晶元每平方英寸所能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12個月將增加一倍。這一預言被稱為“摩爾定律”。多年來,微電子基本上按照“摩爾定律”發展。 未來,集成電路繼續向“芯片尺寸更小、晶元尺寸更大、功耗更低”的方向發展,12英寸晶元和90納米芯片將投入批量生產。硅材料的物理極限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限制:芯片的特征尺寸已經遠遠小于光波的波長,光刻技術已經不能使用;一塊芯片上集成愈來愈多的晶體管,散熱也成為嚴重的問題;由于導線愈來愈小,已不能足夠快地傳輸信號。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替代材料和替代技術,推動芯片向更高水平發展。預計摩爾定律還將繼續一段時間,但是也許已經到了不再按它發展的時候。 網格技術:整合分散資源 網格技術進一步完善,將充分整合分散在各地的計算機資源,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及時天氣預報、地球環境模擬等過去由于運算能力所限而無法解決的難題將迎刃而解。在電子商務、教育、娛樂等領域,網格技術也有廣泛的用途。 數字化將最復雜的事物和圖像簡化為二值碼,任何事物只要具有兩種可以控制的狀態存在,就有可能發展成為信息的儲存器和運算器。新近國際上發展迅速的傳感器網絡技術,就是利用許多結構簡單,

    具有信號感知、通信和處理能力的傳感器組成網絡,達到測量、跟蹤的目的。 消費電子:家電功能更多 今年,電腦病毒和垃圾郵件的泛濫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未來的網絡將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有很大改進。在不遠的將來,電視網、通信網、計算機網將發展成為一個統一的網絡系統,新的網絡將更快、更能干、更安全。隨著藍牙技術的普及,近距離(10米左右)的家庭網絡成為新的熱點。 在近三五年內,隨著消費類電子的發展,家電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電視機將具備計算機的大部分功能,上網、購物、打游戲都可以在電視機上進行,電視節目也可由用戶自行選擇。家用電器將聯成家庭網,在辦公室、汽車里控制家中的電器設備已經可以實現。 智能化計算:模擬人腦規則 現在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很快,但卻不怎么聰明:雖然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即將超過每秒100萬億次,但是下棋它還是要輸給國際象棋大師;一個3歲的小孩,可以迅速認出他的母親,計算機識別則不那么容易。 這些說明我們現在的計算機的算法存在缺陷,人工神經網絡就是要模仿人腦的計算規則,找出一種新的算法,更好地解決圖像識別、語言識別等問題。遺傳算法、分形幾何、智能識別等技術的發展,形成了一門新的智能計算學,它試圖發展一些新的算法,更好地模擬人腦的運行機制、社會的發展規律、經濟的運行法則。 未來,在某些特定的專業領域,肯定會出現使人類的腦力和體力空前解放的機器助手,這些智能計算機的智商或許比不上一名5歲的兒童,但其專業知識卻會超過該領域的專家。 (作者為中國電子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環球時報》 2003年12月31日 第二十版“獵兔犬”2號登陸火星模擬圖

    第9篇:回顧與展望范文

    關鍵詞:組織認同;團隊認同;社會認同;認同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5月4日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之中,限制人才流動的各種規章、制度逐漸廢止,人員的跨地區、跨行業流動越來越頻繁,組織的人員構成也日益復雜。如何將這些背景各異的員工“捏合”在一起,使他們共同為組織目標努力,是每個管理者都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已有研究表明,組織認同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避免團隊沖突和偏見,從而有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本文擬對現有的組織認同研究做一簡單回顧,并指出后續研究可能的發展方向。

    一、組織認同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一)組織認同的概念及維度。早在1950年,學者們就已經注意到了組織認同這一概念,但該領域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Ashforth & Mael(1989)認為,組織認同是社會認同的特殊形式,是個體感知到的與組織的一致感或歸屬感。Rousseau(1998)認為,組織認同是指個體將自身視為組織一部分的心理狀態。徐瑋伶等(2003)認為,組織認同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個體通過與組織的聯結實現了自我定義。通過對以上幾個典型定義的回顧,可以發現,組織認同更多的是站在個體角度審視自身與組織的關系,當個體的價值觀、認知模式與組織契合時,員工就會對組織產生歸屬感,并由此完成自身的定義與確認。

    關于組織認同構念究竟包含幾個維度,學術界并未達成一致。Ashforth & Mael(1989)將組織認同視為單維度構念,他們認為組織認同是指個體感知到的與組織的一致感與歸屬感,應將其當作一個整體。Smidts等(2001)認為組織認同包含兩個維度,分別是認知和情感。Karasawa(1991)也將組織認同視為二維度構念,但他所提出的兩個維度則是員工對自我身份及同事身份的認同。此外,還有學者識別了組織認同的三維度結構、四維度結構。筆者認為,從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切入來研究組織認同較為合適。認知維度反映了個體理性的一面,員工經過仔細的考量,認為組織的目標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加入這個組織也有助于自身目標的實現,由此對組織產生認同;情感維度反映了個體感性的一面,員工對組織產生認同,也可能是因為組織內部氣氛融洽和諧,或是感知到了組織的關懷和理解。

    (二)組織認同的緣起與理論基礎。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經典論斷提示我們,與其他生物相比,社會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也有生物學方面的依據。在遠古時代,與險惡的自然環境相比,人類自身的力量非常微弱。那些愿意融入群體,能夠從他人那里獲得保護或支持的個體會有更大的生存概率,這種傾向也會通過一代代的自然選擇被保留下來,成為人天性的一部分。除了上述的演化心理學方面的解釋,社會認同理論被認為是組織認同的直接理論基礎。Tajfel(1978)認為,所謂社會認同,是指個體意識到自己屬于特定的群體,這種群體成員的身份不僅能幫助個體實現自我定義,更有可能使他在情感或其他方面獲得支持。具體到組織行為領域,當特定的群體被定義為一個組織時,社會認同也就演變為組織認同。

    二、組織認同對績效的作用路徑

    實踐經驗及多項研究均表明,員工對組織的認同程度與組織績效正相關。經過系統的文獻梳理,筆者認為組織認同對績效的作用很可能沿著以下兩條路徑展開:

    (一)激發員工工作動機。在這條路徑上,組織認同發揮的作用較為積極主動。組織總是由具體的個人組成的,每個員工都會有自己的目標,比如獲得更多的報酬、閑暇時間,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等等。員工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往往不一致,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會相互矛盾,由此就產生了經典的委托問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設計科學、有效的激勵方案,將員工的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統一起來。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復雜,設計并監督實施這樣的方案變得十分困難。此外,經濟學理論在解決委托問題時主要基于“經濟人”假設,認為物質回報是個體的唯一利益訴求,這一假設明顯與事實不符,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組織認同作為一個典型的管理學構念,為我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當員工的組織認同水平較高時,他會將自身視為組織的一分子。此時,組織的榮辱成敗就變得與個體休戚相關。員工會發自內心的認為,個人目標的實現依賴于組織目標的實現,組織的失敗也就是個人的失敗。換言之,高度的組織認同促使員工將組織目標內化為個體目標,并為之努力工作。與經濟學的解決方案相比,管理學的思路更高效,實施成本也更低。

    (二)避免組織內部的沖突或矛盾。與上述路徑相比,組織認同此時以一種較為被動的方式發揮作用。如前所述,組織認同的理論基礎是社會認同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傾向于將自己歸入某個特定的群體,從而獲得安全感及歸屬感。當個體認為自己屬于某個群體時,他會對“圈內人”持正面態度,而對“圈外人”抱有戒心。即使在同一個組織內部,由于性別、籍貫、年資、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員工們也很容易分化成若干個亞群體。這些亞群體之間有可能因為刻板印象而產生矛盾,比如女生比男生細心、北方人比南方人豪爽就是常見的刻板印象,也可能因為思維方式、做事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矛盾,這些矛盾沖突很容易對組織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員工的組織認同水平比較高,那么他們很可能會顧全大局,為了組織目標的實現而擱置個人爭議,從而避免了矛盾沖突對組織的傷害。

    三、組織認同研究仍需關注的問題

    (一)組織認同:從自發到自覺。組織認同的二維結構提示我們,員工對組織產生認同,有可能是因為情感因素,也可能是因為認知因素。前者往往比較淺層、表面,對員工的激發作用也很有限,可將其視為一種自發的認同;后者則比較深刻,能夠激發員工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可將其視為一種自覺的認同。員工在加入組織之初,對組織的價值觀、企業文化等往往沒有深刻的理解,此時的認同大多為自發性質,如何引導員工的組織認同從自發走向自覺,是每個管理者都必須考慮的問題。就組織認同的內容而言,我們要追求的是一種高階的認同,比如認同組織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等,而不是對某些具體工作流程、規章制度的認同。對工作細節的認同也許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組織效率,但長遠看來有可能使組織陷入僵化,抑制創新。

    (二)組織認同與團隊認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統企業的科層制組織形式表現出許多弊端,比如反應遲緩、等,團隊逐漸成為主流的工作組織形式。團隊的規模大小不一,人員構成也比較多樣,可以針對企業遇到的問題快速做出反應。但團隊制的工作模式也并非完美,當團隊成員對所在團隊的認同超越了對組織的認同時,團隊制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此時團隊成員會為了自己團隊的利益而與其他團隊展開競爭,組織的使命、目標則被忽視。類似的例子在現實中并不少見,比如膠卷行業的巨頭柯達公司很早就獲得了有關數碼相機的技術專利,但強勢的膠卷部門為了避免對自身的沖擊,限制了對數碼相機業務的投入,最終導致整個公司陷入困境;再比如中國移動的飛信軟件,這款軟件剛推出時深受客戶歡迎,但中國移動為了保住傳統通信業務的利潤,不愿意大力發展飛信等數據服務,最終導致飛信軟件銷聲匿跡,后推出的微信反而成為行業霸主。組織規模的快速膨脹使得員工對組織的印象越來越淡漠,反而對自己工作的具體部門或團隊產生認同。當團隊認同超越組織認同,團隊利益成為第一優先考慮,認同就很可能導致組織內部的競爭和內耗,從而降低組織績效。

    (三)組織認同的黑暗面。演化心理學認為,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親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人的天性。這種渴望融入群體,在群體之中定義自我、獲得支持的傾向會驅使員工對所在的組織產生認同。但渴望融入群體、被群體接納的反面就是害怕被逐出群體、被他人孤立。因此,組織認同也可能是個體被迫的選擇,員工為了留在群體內部,不敢或不愿對組織的某些價值觀、工作流程等提出異議,而只是違心的表示認同。如果這樣的員工很多,那么組織就失去自我更新、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結語

    正如同志所說,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組織認同能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彌合可能的沖突與矛盾,從而將組織打造成一個高效率的整體。本文簡單回顧了已有的研究,歸納總結了組織認同的典型定義及理論基礎。組織認同有積極的一面,這在以往的研究中已得到了充分關注。但組織認同也有其消極一面,當團隊認同超越組織認同,或者員工因為害怕被逐出群體而違心的表示認同時,組織認同很可能會起到負作用,如何消除組織認同的負面影響也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1]Ashforth B E,Mael F.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app|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成人毛片全部免费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天天成人综合网|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www.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