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指間的太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光質;陽臺種菜;光形態建成;UV-B;北方地區
中圖分類號 S68;TU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9-0059-02
如今蔬菜生產中,農藥、化肥濫用,加上污水灌溉,導致蔬菜中農藥殘留、硝酸鹽和重金屬含量超標,蔬菜安全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市民紛紛選擇在自家陽臺上種植蔬菜。我國南方的氣候溫暖,陽臺多為開放式的,采光和通風條件比較好,比較適合蔬菜的生長,種植也容易成功;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氣候寒冷,陽臺多為全封閉式的,采光和通風都受到玻璃窗的影響,直接影響到所種蔬菜植株的形態建成。現將北方地區全封閉陽臺種植蔬菜的光形態建成分析如下,以供參考。
1 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
光質是指植物所受光照的光譜組成,各個光譜波段對植物的影響不同。
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大致可以分為3個部分,即紫外輻射、可見光及紅外輻射,就其最主要的作用而言是產生光合效應、光的形態效應和熱效應。太陽光光譜組成絕大部分在300~2 600 nm,對植物而言,只有波長在400~700 nm之間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稱為光合有效輻射(PAR);波長小于400 nm的紫外光以及波長700~800 nm的遠紅光雖不能直接作用于光合,卻作為環境信號調節植物生長發育進程及代謝,而波長800 nm以上的光多以熱輻射的形式耗散。
紫外(UV)輻射在太陽輻射光譜中的譜區范圍是在100~400 nm,其能量僅占太陽輻射總量的8%,按照不同波長紫外線所起的生物作用,可分為3個部分:紫外線A段(UV-A),又稱為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波長320~400 nm,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6%,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有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云層到達地球表面;紫外線B段(UV-B),波長280~320 nm,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1.5%,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紫外線C段(UV-C),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波長100~280 nm,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0.5%,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而不能到達地面[1]。各種輻射光譜區對植物生命活動的重要性見表1。
2 光與植物的形態建成
植物依賴光控制細胞的分化、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終匯集成組織和器官的建成,就稱為植物的光形態建成(photo morphogenesis),亦即光控制發育的過程。相反,暗中生長的植物表現出各種黃化特征,莖細而長,頂端呈鉤狀彎曲,葉片小而呈黃白色,此種現象稱為暗形態建成(skoto morphogenesis)。
在光形態建成過程中,光只作為一種信號去激發受體,推動細胞內一系列反應,最終表現為形態結構的變化。植物在長期的進化中,發展起完善的光受體系統,來感受不同波長、光強和方向的光,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植物體內至少存在3種不同的光受體系統,較早發現的2種分別為紅光/遠紅光受體,又稱光敏色素(phytochrome),感受紅光和遠紅光區域的光;藍光和長波紫外線(UV-A)受體,又稱隱花色素(cryptochrome),感受藍光和UV-A。此外,近年研究顯示可能存在尚未被鑒定的吸收UV-B短波紫外線(UV-B)受體,感受UV-B[2-3]。
對光下生長的植物來說,光敏色素還作為環境中紅光與遠紅光比率的感受器傳遞不同光質、不同光照時間的信息,調節植物的發育。例如,植物葉片含有葉綠素而吸收紅光,透過或反射遠紅光。當植物受到周圍植物遮蔭時,由于紅光被葉片吸收而使紅光/遠紅光比例降低,此種變化作為一種信號,刺激植株伸長從而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光能[4-5],這就叫做避陰反應(shade avoidance response)。
UV-A占總紫外發射光譜發射量的90%以上,占到達地表太陽總輻射光譜的5%。關于UV-A對植物形態建成的研究比較少。李倩在研究光質對生菜生長的影響時發現補充UV-A后生菜莖長顯著減少了16%[6],楊志敏等研究了在自然條件下增加UV-A輻射劑量對小麥全生育期的影響,發現增加UV-A輻射能抑制小麥植株縱向生長,抑制效應隨UV-A輻射強度增大而加大,且在生育前期易受影響[7]。
在大田和實驗室中的試驗表明,UV-B輻射使絕大多數受試植物表現出植株矮化、節間縮短[8-9]、葉面積減小、葉片增厚[10]、葉面積指數(LAI)降低[11]。UV-B輻射所導致的這些現象是植物的適應性保護機制,在較低的輻射劑量下對植物有益,有利于形成壯苗,只有當輻射超過一定的閾值時才出現一些受害癥狀。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物種對UV-B輻射的響應差異很大,同一物種的此種響應也會因栽培品種的不同而變化。
3 窗玻璃對透過其光照的影響
在所有的玻璃產品中,除了石英玻璃(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單一成分的非晶態材料,其微觀結構是由[SiO4]四面體為結構單元組成的網絡骨架結構,結構緊密,具有非常獨特的優異性能,尤其是透明石英玻璃的光學性能非常優異,單質SiO2玻璃的紫外透過截止波長是160 nm,具有很高的紫外透過率[12])可以完全透過紫外線(200~400 nm)外,幾乎所有的普通鈉硅玻璃(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對紫外線都有較強的吸收作用。UV-A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UV-B中等穿透力,相當大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也就是說,普通玻璃對于UV-A(320~400 nm)有部分阻擋作用,能有效阻擋絕大部分的UV-B(280~320 nm)。
4 全封閉陽臺特有的小氣候效應
北方地區由于冬季氣候寒冷,為了保暖,陽臺多采用塑鋼玻璃窗做成全封閉陽臺,特別是在東北地區,為了提高保暖效果,多采用雙層玻璃。由于玻璃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造成透射到陽臺上的紫外線大幅減少,又由于紫外線特別是UV-B具有能夠使植物植株矮化、節間縮短的生物學效應,因此在全封閉陽臺上所種的蔬菜就極易徒長,這已經成為制約北方陽臺蔬菜生產的瓶頸。
另外,陽臺朝向的不同,所接受到的光照時間和強度有所差異。即使是南向陽臺種植的蔬菜也無法接受到全日照,接受直射光的時間要比露地栽培短,其余的時間只有在散射光和黑暗中度過,由于受避陰反應的影響,蔬菜會加快伸長生長,以尋求更多的陽光,這也是陽臺種菜徒長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同植物對紫外線的反應不同,植物種間、品種間、基因型或生態型之間對UV-B輻射的敏感性差異很大。在1項對200多種植物的試驗研究中,發現其中20%對UV-B敏感,50%中等程度敏感和耐受,30%完全不敏感[13]。植物對UV-B的敏感性還受到生長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大田栽培的敏感性比溫室和培養箱中的低[14-20]。因此,在全封閉陽臺上種菜時一定要選好種類和品種。陽臺種菜在我國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生事物,相關技術的研究也很少,尤其是在全封閉陽臺上種菜,選什么樣的種類和品種沒有現成的經驗,還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另外,育種專家也應該根據陽臺特別是全封閉陽臺特殊的小氣候,加強配套蔬菜品種的選育工作,以更好地滿足陽臺特別是全封閉陽臺種菜的需求。
5 參考文獻
[1] 吳兌.太陽紫外線輻射及其生物效應[J].氣象,2001,26(4):54-57.
[2] CASAL J J,MAZZELLA M A. Conditional synergism between cryptoc-hromel and phytochrome B is shown by the analysis of phyA, phyB and hy4 simple, double and triple mutants in Arabidopsis[J].Plant Physiology,1998(118):19-25.
[3] ULM R,NAGY F.Signalling and gene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light[J].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2005(8):477-482.
[4] FRANKLIN K A.Shade avoidance[J].New Phytologist,2008,179(4):930-944.
[5] FRANKLIN K A,WHITELAM G C.Light signals,phytochromes and cross-talk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cu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4,55(395):271-276.
[6] 李倩.光質對生菜、丹參生長和次生代謝物的影響[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47.
[7] 楊志敏,顏景義,鄭有飛,等.小麥對紫外線長波光(UV-A)輻射的生物學效應研究[J].植物學通報,1996,13(4):51-53.
[8] 侯扶江,賁桂英,顏景義.田間增加紫外線(UV)輻射對大豆幼苗生長和光合作用的影響[J].植物生態學報,1998,22(3):256-261.
[9] BARNES P W,STEPHAN D FLINT,MARTYN MCALDWELL.Morp-hotogical response of crop and weed species of different growth forms to UV-B radiation[J].Amer J Bot,1981,77(10):1354-1360.
[10] 安黎哲,馮虎元,王勛陵.UV-B輻射增強對農作物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1,21(2):249-253.
[11] 李元,王勛陵.紫外輻射增加對春小麥生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環境科學學報,1998,18(5):504-509.
[12] 袁怡松,吳柏誠,羅紅旗.顏色玻璃[M].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7.
[13] BJORN L O.Effects of ozone depletion and increased UV-B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J].Int J Environment Studic,1996(51):217-243.
[14] 張艷艷,石屹,梁曉芳,等.光強和光質對烤煙等經濟作物生長發育和品質形成的影響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7):3964-3966.
[15] 時向東,蔡恒,焦楓,等.光質對作物生長發育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6):226-230.
[16] 徐師華,王修蘭.不同光質(光譜)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J].生態農業研究,2000,8(1):18-20.
[17] 謝景,劉厚誠,宋世威,等.不同光質LED燈對黃瓜幼苗生長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2(6):23-25.
[18] 王俊玲,李曉峰,王梅,等.光質對番茄果實表面光系統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2,27(1):151-154.
[關鍵詞] 絨山羊 泰勒焦蟲病 診治
[中圖分類號] S858.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6-0196-01
2013年4月,接到婁煩縣馬家莊鄉某絨山羊養殖場報告,該場4月份陸續死亡羊39只,獸醫曾用清熱退燒、消炎、驅蟲、健脾開胃等藥,雖癥狀得到一定緩解,但羊群發病情況未得到有效控制,仍有40多只羊發病,病羊主要癥狀為精神沉郁,不愿走動,食欲減退,身體消瘦,體溫升高,呼吸淺快,心跳急速,流水樣鼻涕,持續腹瀉,直至死亡。向出診獸醫了解到,該病在我縣另一個絨山羊養殖場也有發現,但治療效果不佳。為此,縣畜牧中心報請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經市縣專家會診,通過臨床檢查、病理剖檢、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山羊泰勒焦蟲病。后經用藥治療,治療期間死亡6只,未發現新發病羊,羊群發病情況得到根本控制。現就該病的診斷及防治簡要敘述如下。
一、病原
絨山羊泰勒焦蟲病是由山羊泰勒蟲寄生于機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紅細胞內引起的一種原蟲病。山羊泰勒焦蟲在紅細胞內的蟲體為配子體,呈環形、橢圓形、逗點狀或卵圓形、桿狀、圓點狀、十字形等。大小依形態不同而有差別,一般為0.6~1.6μm。各種形態的蟲體可同時出現于一個紅細胞內。紅細胞染蟲率一般為20~40%,重癥者可達90%以上。寄生于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內的蟲體為裂殖體,又稱柯赫氏藍體或石榴體,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位于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漿內,或散在于細胞外。平均大小為8μm,有的大到15~27μm。
二、生活史
蜱為山羊泰勒焦蟲的傳播媒介,感染蜱在吸血時向動物身體內注入子孢子,在脾、淋巴結、肝等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內進行繁殖,進入紅細胞內發育為配子體。配子體在進入蜱體內后進行繁殖,形成許多子孢子而進行傳播。
三、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該養殖場飼養有絨山羊620只,4月初發病,時逢羊場抓絨期,臨診檢查發現患病羊精神沉郁,不愿走動,呆立或臥地。患病羊無性別差異,病羊消瘦,食欲減退,甚至廢絕,驅趕走路時步態不穩,低頭耷耳。磨牙、流涎,鼻孔流出泡沫樣液體。眼結膜蒼白、黃染,呈極度貧血狀。體表淋巴結腫大,觸診表現疼痛,特別是左側肩前淋巴結腫大明顯,如核桃般大小。在病羊的腋下、腹下、耳內發現大量蜱。病羊呈間歇性拉稀,糞便中帶有黏液、呈粥樣、惡臭,個別帶有血液。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呼吸急迫,70~90次/min,心跳加快110~170次/min。患病羊病程緩慢,但急性病例1~2天內死亡,該場15天內共死亡羊39只。
四、病理剖檢
病死羊尸僵明顯。剖檢2只病死羊,發現尸體極度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黏膜蒼白;胸腹兩側皮下脂肪呈膠凍樣,有點狀出血;心包有積液,心臟變軟,心外膜有出血點;肺臟水腫或氣腫,表面有出血點;真胃黏膜水腫,有點狀出血及大小不等的潰瘍灶;肝臟腫大,呈灰紅色,有淤血和出血斑點,質地脆弱,表面有出血斑,切面;膽囊腫大明顯,膽汁濃稠;脾臟腫大、質軟、切面隆起,被膜上有出血點;腎臟腫大,呈黃褐色,質地變軟,表面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不同程度腫大、出血,以肩前、腸系膜淋巴結較為明顯,切面濕潤。
五、實驗室檢查
無菌操作取癥狀嚴重的病羊耳尖靜脈血,涂片,干燥,用甲醇固定,經姬姆薩染色后鏡檢,發現30%左右的紅細胞內有1~4個梨子形、圓環狀、逗點狀和短桿狀的焦蟲蟲體,蟲體的長度均小于紅細胞半徑。其中,蟲體形態以梨子形最多,占45%;其次為短桿狀,占35%;逗點狀較少,占15%;圓環狀最少,占5%。
取患病山羊的肩前淋巴結穿刺液,涂片,干燥,用甲醇固定后,采用姬姆薩染色,鏡檢發現有石榴體。
六、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典型的癥狀和剖檢變化,結合實驗室檢查最后確診為山羊泰勒焦蟲感染。
七、防治措施
1.驅蟲滅蜱
及時摘除并處死寄生在羊體的蜱是治療該病的關鍵。全群羊用1%伊維菌素注射液,按0.01mL/kg體重肌肉注射。同時羊舍、運動場、墻壁等用敵百蟲藥液徹底噴霧。驅蟲后要及時清掃圈舍,對糞污要集中堆積發酵處理。
2.對因治療
及時殺滅患病羊體內的泰勒焦蟲,用規格為1g/瓶的血蟲凈,每瓶用20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按3~5 mg/kg體重使用,臀部深層肌肉多點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3.對癥治療
對病情較重的羊加強護理,對癥治療。極度消瘦的,混合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VC1g、VB110mL;水腫嚴重的,肌注速尿,劑量為1mg/kg體重;高熱稽留的,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劑量為0.15mL/kg體重;尿血尿的,肌注止血敏2~4mL或靜脈注射氨甲苯酸注射液10~20mL;在疾病恢復期,結合使用牲血素,有利于病羊康復。
關鍵詞:母豬;精細養殖;物聯網;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3)03-0065-04
0 引 言
國內養豬產業正朝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以高效的生產來應對日益增長的生產成本和波動的市場行情。與市場發展不相符的是大多數豬場的設施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影響整體養殖效益;養殖環境簡陋,不能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都對豬病預防不利;養殖設施水平落后,飼料配送主要是靠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飼喂量控制靠飼養人員主觀經驗判定,導致飼料浪費;管理模式陳舊,總體管理水平低,大多利用人工記錄的方式,未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農業物聯網是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通過操作終端及傳感器采集各類農業數據,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實現信息傳輸,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監控、農業數據遠程采集和測量、農業遠程診斷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農業物聯網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已有一些探索和成功應用案例,如農業環境監測、溫室控制、節水灌溉、氣象監測、產品安全與溯源、設備智能診斷管理等。
借鑒畜牧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將傳統養殖設施和技術與物聯網相結合,集成自動飼喂器、監測器、分離門等養殖設施與裝備,采集養殖環境參數和動物生理參數的傳感器技術、電子標簽與閱讀器等動物標識技術、移動終端及互聯網技術,所建立的母豬精細養殖管理物聯網平臺具備如下功能:
(1)母豬耳標識別、基于電子標識的自動稱重、分群管理技術;
(2)母豬生理參數和行為方式的監測技術;
(3)母豬個體的養分精確供給與自動飼喂技術。
1 物聯網管理平臺的功能設計
1.1 養殖環境監控
通過豬場養殖環境監控系統可對豬舍養殖環境進行監測和控制,采集豬場養殖環境(如溫濕度、光照強度、大氣壓、氨氣氣體濃度、硫化氫氣體濃度等)參數,自動控制豬舍通風設備、光照系統、濕簾系統和加熱設備。圖1所示是一種豬場環境參數采集與傳輸方案。
環境參數傳感節點中的環境指標監測傳感器和無線傳輸模塊,可根據環境指標的測定要求布置在豬舍內部和豬場主要廢氣排放點。傳感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智能無線傳感網絡,把監測到的相關環境參數數據實時地沿著節點多跳式進行傳輸發往基站。控制器通過驅動電路得到被控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多跳的方式也發往基站。基站將監控數據以表格和曲線的形式通過串口發往監控站點,用戶通過監控站點對傳感器網絡進行配置和管理,監測任務,以查看監測數據。
1.2 母豬生理參數監測
基于無線傳感網建立母豬生理參數監測系統,采用傳感器有測量體溫、脈搏、呼吸的傳感器,給母豬佩帶無線傳感器節點,通過無線路由將采集信息(如體溫、脈搏、位置信息)收集到匯聚節點,再通過網絡傳送到服務器上,對其、健康狀況和疾病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實時預報、預警。
體溫是衡量動物健康狀況的重要參數,采用傳統方式測量家畜體溫存在操作不便及產生應激等困難。開發無線動物體溫測量系統,由溫度傳感器、溫度信號處理器和無線發射器構成,可遠程高精度獲得動物體溫信息。初步獲得的體溫傳感器,測溫靈敏度為0.2 ℃。
正確識別母豬正常是獲得母豬適期配種時間和提高其受胎率的技術關鍵。目前,大部分種豬場識別母豬僅依靠人工觀察的手段來完成。開發基于母豬行為方式的監測系統,可有效減少母豬非生產繁殖的天數與投入的人工費用。
1.3 母豬標識系統
母豬通過RFID耳標進行個體標識,具有識讀距離遠,靈敏度高,在運動中可正確讀取和安全性高等特點。RFID耳標可配合自動飼喂設備、自動稱重設備和其他設備,構成自動數據采集系統。如系統會自動讀取并記錄每頭生豬的電子標識號碼 + 采食量 + 體重等,傳送到電腦數據庫中。
RFID專用識讀設備根據外形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固定式通道識讀器、棒形和掌上電腦型識讀器。其中,固定式通道識讀器采用大型天線和交流供電,發射功率大,可安裝在生豬通道中,識讀距離可達50 cm;棒形識讀設備是國外養殖場使用最廣的識讀設備,外殼采用高強度材料,達到工業等級,可靠耐用,更有大容量數據存儲功能和藍牙無線數據傳輸功能,可以識讀符合國際動物識別標準的所有類型電子標簽;掌上電腦型識讀器內置RFID讀寫模塊和GPRS通訊模塊,主要用于管理員巡視和獸醫操作。
2 物聯網平臺設計
2.1 平臺總體架構
母豬精細養殖管理物聯網平臺的總體架構可基于層次化方案設計,在系統層次之間設置標準軟硬件接口,提供完整的整體解決方案和開放性的事務性系統接口。圖2所示是豬場物聯網平臺的總體架構。
系統中的數據采集系統主要面向養殖場生產現場,是集成有無線傳感網、RFID、有線監控系統、環境控制子系統等技術建立的數據采集平臺。平臺包括現場數據采集網絡、采集傳感裝置及采集設備接口,可以自由組網,匯總網絡內的各類相關傳感信息。
在數據匯聚系統中,數據經過融合、前端處理和匯總,根據不同現場條件,采用以太網、藍牙、Wi-Fi、3G網絡等多種數據接入方式,通過遠程方式來高速傳輸數據。
數據處理中心是遠端專門建立的數據處理中心,可接收各種海量傳感數據,并應用云計算、專家系統等技術形成數據處理、顯示、使用系統平臺,并提供快速有效的反饋功能。數據處理中心采用核心加密數據庫及算法,對外提供通用型數據處理接口和應用接口。
應用系統模塊可提供各業務系統管理軟件,包括養殖場管理系統、專家系統、獸醫監測與治療系統等,是實現母豬精細養殖管理的綜合信息平臺。
2.2 物聯網節點技術
針對數據采集系統的特點,無線傳感網設計采用如圖3所示的ZigBee方案。其中, ZigBee協調器是ZigBee網絡的核心,負責網絡的建立及數據存儲,同時具有ZigBee路由器的通訊功能,一個網絡中只能有一個協調器。協調器通過GPRS/3G通訊部件接入互聯網,將數據傳輸到云端服務器。ZigBee路由器負責通訊信息的中轉,在信息采集節點和協調器之間起聯絡作用。ZigBee路由器同時具有接入傳感器的功能,一個ZigBee網絡中,可以有多個路由器。系統中的信息采集節點攜帶ZigBee通訊部件,能自動尋找附近的ZigBee路由器,加入ZigBee網絡,并定時向網絡發送監測數據。
2.3 物聯網平臺軟件架構
豬場管理物聯網平臺的軟件基于SaaS架構,它是RFID、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與云計算、SaaS軟件技術的集成。
SaaS的前身是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服務提供商)。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需要購買硬件服務器、軟件系統和帶寬,只需要支付租用費,上網就可以享受到相應的硬件、軟件和維護服務,享有軟件使用權和不斷升級的服務。設計出色的SaaS應用具有可擴展性、多用戶高效性,而且可配置。確保客戶應用配置的簡易性,同時還不必為每項配置支付額外的開發或運營成本。SaaS平臺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節點設備的互聯互通。物聯網架構中存在大量終端節點,需要建立統一的網絡連接規范。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主要應用于TCP/IP的網絡環境,對于廉價、低功耗傳感器過于復雜。筆者選擇遠程過程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中間件技術,數據交換格式為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在ZigBee網絡中實現數據無縫傳輸。
二是多租戶體系。多租戶技術在多用戶的環境下,共用相同的系統或程序組件,仍可確保各用戶間數據的隔離性,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未考慮多租戶應用。筆者選擇一種非關系型(NOSQL)的數據庫MongoDB,特點是高性能、易部署、易使用,存儲數據非常方便,并且是免費開源的。
2.4 豬場管理信息軟件
在典型豬場業務分析的基礎上,可設計豬場生產管理系統框架,稱為“網上牧場”平臺。平臺基于物聯網技術和SaaS技術,可實現對母豬養殖數據實時采集監控和信息管理,為獸醫部門提供遠程監控和診斷手段,為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基于網絡的遠程數據監控平臺,以便隨時掌握養殖狀況。
應用系統包括生產管理、繁殖育種、獸醫防疫、溯源管理、物料管理、報表管理等模塊。每個模塊可作進一步細分,如生產管理業務可以細分為基礎母豬/哺乳仔豬管理、基礎公豬的管理和豬群管理。豬群管理又可以分為斷奶豬群管理、生長豬群管理、育肥豬群管理等。圖4所示是該母豬精細養殖物聯網平臺應用系統的功能結構示意圖。考慮到不同豬場生產規模和生產方式的差異,系統設計采用自頂向下的模塊化的設計,而在具體的編程中又采用了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3 系統實施實例
該母豬精細養殖管理物聯網已在常州市康樂農牧有限公司實施。實際使用證明,應用溫度、濕度、照度、風速和氨氣濃度等傳感器建立的豬舍環境參數采集系統,可以為生豬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為母豬和后備豬佩戴電子耳標,有利于快速識別豬群和豬只,實施數字化管理;基于嵌入式技術和無線局域網,開發手機、PDA等移動終端,實現豬場信息采集和生產管理等各項功能。記錄種豬的完整譜系、繁殖育種生產記錄,以及免疫、檢疫、豬病和投入品記錄等,構建母豬精細養殖數據庫。圖5所示是該母豬精細養殖物聯網系統節點示意圖。
4 結 語
針對目前我國養豬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低,信息化投入預算少,設施投資不足,數字化管理程度不高等實際情況,急需建立一個綜合性產業信息平臺。利用物聯網可自動、實時監測動物的行為和健康狀況,對動物的、疾病、疫情等進行監控和預警,以便能對養殖場環境、動物健康、養殖、繁殖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可監控的數字化養殖系統。
參 考 文 獻
[1] XIONG Benhai, LU Jianqiang, YANG Liang. Development for breed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on pig farms[J].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1/springer, 2008(3): 268-275.
[2] XIONG Benhai, FU Runting, LIN Zhaohui, et al. A solution on identification and rearing files in smallhold production[J].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2/springer, 2009(3): 2249-2258.
[3] 王冉,徐本崇,魏瑞成,等.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畜禽舍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江蘇農業學報,2010(3):562-566.
[4] 林惠強,周佩嬌,劉財興.基于WSN的動物監測平臺的應用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1):193-195.
[5] 胡肄農,陸昌華,王立方,等.生豬及其產品可追溯體系的研究與建立[J].中國牧業通訊,2010(10):42-43.
[6] 熊本海、羅清堯、楊亮,等.家畜精細飼養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1,13(5):19-25.
[7] 北京中盛高科技術有限公司.水產養殖物聯網解決方案[EB/OL].[2011-05-09]. .
在我國初期的健康產業是工業化的,所以有了中華鱉精和腦白金。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科學知識的普及,工業化逐漸被生態化沖擊。各地特產因此蜂擁而起,長白山脈的各類特產也在為人們開啟著創業的大門。
昔日騎馬走天涯
如今專注人參闖天下
提到唐新宇,很多人還能想到幾年前的“騎馬哥”這個名字。“騎馬哥”就是唐新宇,當年騎馬走天涯的他,如今立足東北吉林省輝南縣的老家做起了他自己的事業,成立了吉林省和堂野山參有限公司,專注上等人參的經營。
說到當年騎馬的事情,和唐新宇的創業經歷還有關系。他告訴記者,他是1986年出生的,老家就在吉林省的輝南縣。大學畢業后的2011年,他在長春市紅旗街上的一家廣告公司打工,做了一年。一年后,為了自己的發展,唐新宇去了北京,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工作。也就因為這兩年的工作,讓他萌發了要騎馬出去走一走的想法。2012年11月,唐新宇踏上了北京到上海的騎馬行程,2014年8月又一次從北京騎馬到長沙。由此立下了“騎馬哥”的稱號。但是他并沒有因為騎馬而荒廢自己的工作和對事業的追求,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工作了兩年多。直到2015年年初,他在家鄉建立了自己的企業“吉林省和堂野山參有限公司”。
在一般的參茸特產企業來說,他們一般會經營多個品種,而唐新宇則不然,他只專注于野山參。對此,他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畢竟東北盛產兩大健康特產,一個是人參,另一個是鹿茸。能夠把一個做好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說:“野山參是中國名貴中醫藥材。在中國應用已有上千年歷史。長白山野山參是長白山山脈孕育的天然瑰寶之一,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譽。它生長在長白山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要有一個喬、灌、草、藤兼備的植物體系伴生環境。它是多年生長草本中獨具自然演化、自我修復更新能力的珍貴藥材,是人參品質的象征,價值也極為名貴。”
他說:“從央視及各大媒體報道歷年頻出的假人參事件可以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是行業發展混亂,以假亂真屢見不鮮,以次充好層出不窮;二是消費者不明真像,缺少對人參的了解、缺乏人參知識的認識。但是也說明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和投入越來越高了。對此,吉林省和堂野山參有限公司對廣大消費者及經銷商作出鄭重承諾:任何產品本身質量問題,公司或包退或包賠償。”這樣一來他等于在混亂的參茸市場為東北人參樹立了品質的標桿。
此外,唐新宇對人參產地的選擇也有成熟的思考。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被稱作“中國野山參之鄉”,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便利的優勢,因為那里是他的家鄉,他熟悉那里風土人情一山一水。借著“參鄉”產地資源優勢、產業結構優勢,唐新宇聯合多方社會力量,與多家企業單位、山參基地、參商參農、社會賢達攜手合作,從原參篩選到上市產品,從生產管理到市場推廣,嚴格遵從“以品質換品格”的品牌發展理念,腳踏實地的發展長白山人參事業。
唐新宇告訴記者,他做市場也和別人不一樣,一般的參茸企業都會選擇大批發商或小的零售顧客。而他選擇的是各地的中藥材市場和江浙一帶關注養生與健康的實力消費者。通過中藥材市場做的是健康,南方顧客則是直接為了養生,這正符合了人生所存在的真正價值與意義,也是唐新宇專注人參品質的重要意義。
唐新宇也在介紹公司時表示自己為保證人參品質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說:“公司以真正食參用參的廣大消費者為中心,以產品上乘的品質保證和嚴格的質量管理為根基,為方便服務消費者,現已與全國多家一、二線城市的中醫院、中藥店、醫藥企業和中醫藥從業者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權威的科學指導。為更專業地服務消費者,公司正積極組建“和堂會員”服務中心,招募常年服用人參的消費者成立“年級俱樂部”,除更多的讓利于消費者外,通過及時的溝通、觀察、記錄服參后的身體狀況,形成樣本,以便專家更科學有效地研究指導,為每一位消費者服參用參保駕護航。”
為了服務顧客,唐新宇還特意準備了一份野山參的食用說明,將人參總結為6種食用方法,包括燉服、嚼食、磨粉、沖茶、泡酒、燉煮。同時也有服用過成中的注意事項,如: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服用期間忌用蘿卜、藜蘆、茶、咖啡、葡萄等食物,以免降低療效;忌用五金炊具;感冒、發燒、月經、拉肚子禁用。
唐新宇最后告訴記者,現在公司主要鋪設網絡,他也全國各地的在走,以后也會做門店。如果有了解野山參的可以打他的電話(手機:13943549992 13552229232),或者關注吉林省和堂野山參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也可以(官方微信公眾號:abcqmg),公司的地址就在野山參之鄉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的林家溝村。因為高品質的野山參成本高,所以價格也相對較貴,但其價值與品質也是上乘的。”
唐新宇對野山參品質的要求,對客戶服務的細致入微,整體塑造了野山參的品牌。相信經過時間的沉淀,他的野山參一定會和他當年騎馬一樣受到更多的關注。
背靠大山好創業
種參養蛙賣鹿茸
王寶山(手機號15945426050)是黑龍江人,家住湯原縣的香山村。他做的是參茸特產生意。采訪時王寶山告訴記者,他專門種植林下參,養林蛙和養鹿,他所經營的也是這三大類產品,產量不是那么多,但是很精。
王寶山所在的香山村村后就是大山,這片山林不僅承載著他的事業,同時還承載著他家祖輩種植人參的記憶。王寶山的爺爺就是早期的參農,在村后這片山林里耕種傳奇的參寶。直到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人參市場嚴重低迷,他家種植人參的活計才不得不停下,一時間出現了斷檔。但這沒能阻止一個參農家庭對傳統種植的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經濟的提高,人們收入和消費水平也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王寶山又看到了傳統特產種植的希望。尤其是看到當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那么多人開始注重養生,他知道參茸業的春天來了。于是,2005年的春天,他懷著曾經的記憶,在村后的山林里撒下了人參的種子。
王寶山沒有和別的參農那樣搞溫室栽培,雖然那樣出參快,產量高,可能經濟效益也會來得更快更實在。但是他最關注的是人參的品質。他說:“我專門種植林下參,因為這樣的人參在自然的環境下生長,屬于生態型的,品質好。”就這樣,王寶山再次延續了家中種植人參的事業。
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帆風順的,就像王寶山重拾起種植人參這件事。他說:“我也遇到過困難,而且我遇到的困難和別的商戶遇到的困難一樣。那就是起步太難,資金緊張。”可即使這樣也得面對,否則什么也不用干了。王寶山對“起步難”和“資金短缺”問題有著自己的處理方式。這在一般人都會想著四處籌措資金,解決資金問題。而王寶山來了個以靜制動。他說:“既然資金不夠,那就少弄一些,有多少錢就干多少錢的事情,然后慢慢滾雪球,事情也就做起來了。”
王寶山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先做小,再做大。先種植人參,然后再增加林蛙養殖,增加對鹿的養殖。就這樣,經過了11年的經營滾動,王寶山的事業終于做起來了。現在問他養參的數量,他很淡定地告訴你香山村村后大概有一千畝的山林,年經濟收入幾十萬;林蛙幾萬只,年收入幾十萬元;鹿現在養了20頭,專門開發各種鹿產品,數量雖小,但是和人參一樣,致力于精品的打造。
王寶山說,他所面對的客戶和特產店不太一樣,特產店都是面對顧客,而他則是面對商戶,他的產品都是被商戶收購的。但熱銷的不是人參,而是林蛙。即使這樣,他依然以林下參的種植為產業基礎,山林里哪有空地就在哪里撒籽。人參有一個特點。類似于古董文物,那就是年月越久越值錢,尤其是林下參。所以王寶山撒下的不是種子,而是時間越長越大的希望。
雖然身后這片山林給王寶山賺了不少的錢,但是他都將這些錢又投入到了這片山林的事業當中。他說:“我這些年在這個事業上幾乎等于沒賺錢,因為賺的錢又投進去了。”只是當年這片山林做起來的事業很小,現在已經構架出了另一個更大的構架和規模。
王寶山說他把賺來的錢都投入到這片山林事業當中是沒錯的,因為他心中已經不滿足于傳統觀念中對人參的種植,他的心中萌發著更完善的經濟思考。他說他現在要建設的是“寶山山莊”,就是集休閑旅游觀光住宿于一體的那種。到時候他的人參,他的林蛙,他的鹿產品,不僅是銷售的產品,還將是人們欣賞的風光項目。他的產品不僅直接面對采購商,也能直接銷售給前來觀光的游客。這樣一來,他的經營不僅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王寶山繼續為他的事業努力著,正如采訪時所說,因為有著和別人一樣的困難,資金緊張,所以只能從小做起,一點一點的滾雪球一樣把事業慢慢做大。為了產品的銷售,王寶山也會奔走于一些相關的展會,推廣自己的產品。他也喜歡在微信(微信號w15945426050)上發一些信息。有時候發現了好的產品他也會及時發個照片曬曬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他的喜悅。
9月末又參加完一個展會,他在微信朋友圈曬出拿著一只大人參的照片,寫道:“展會圓滿結束,這顆參正式銷售。在展會上,這顆參已和上千人拍照留影。現售價3888元。一小時內訂購將贈送200元的精美包裝禮盒。這顆參須毛特別完整,上百條參須沒有一處損傷,半斤重。一個成手趴在地上用磨尖的鹿骨一天才挖出來。”
有時候王寶山也會遇到無奈的尷尬,畢竟有人不了解人參,沒見過那些特殊的人參。比如在一次展會上有位老人就把他特意準備的鮮人參當成了工藝品,為此他感到哭笑不得,無奈之中也將這段故事發到了朋友圈里。他在9月24日的朋友圈中感慨道:“在展會上什么人都能遇到,把我都氣笑了,一位老者,路過我的展位瞄了一眼說‘怎么樹根也拿來了’,邊走邊自言自語‘啊,是工藝品’。我說老爺爺,你說這話咋不照顧一下我的感受啊,你老人家一句話就給我改行了――”
每個人都有故事,每件事都有曲折,每個創業人的心中也都有著一幅宏偉的藍圖。在王寶山的心中,寶山山莊(聯系電話15945426050)就是他的藍圖,他正在努力的最現實的目標。這里有苦也有樂。記者在他9月30日的朋友圈信息中看到了笑臉表情,因為他參展的時候有記者采訪了他,見報了。記者的采訪讓他不斷地看到希望,他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些。
30年老店融入互聯網
她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陳智慧是白山市靖宇縣人,家里就是做參茸特產生意的。她1996年在長春上大學,2000年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后她本有著自己的工作,但是到了2007年她果斷辭掉了工作,繼承了家里的參茸生意。說到這里,陳智慧告訴記者:“因為我們家做了三十多年的參茸特產,父母年紀也大了,新店面開始轉到南方市場,這里的業務還不能沒人打點維護。所以我辭掉了當時的工作,做起了家里傳承的‘老福森’參茸生意。”
“老福森”的全稱是“長春老福森參茸特產有限公司”,因為有著30多年的經營歷史,經營特產將近一千個品種,所以陳智慧一開始接手還有些無所適從。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庫房里產品品類過于繁多,突然接觸這些商品有些不適應,畢竟陳智慧自幼接觸這些特產,對各類人參鹿茸非常熟悉。所以,她很快便適應了,同時還根據自己對新興事物的接觸和了解開創了新的市場模式。
【關鍵詞】網絡智能化監控 探索 實踐
為適應當前網絡管理需要,有效防范安全風險,提升網絡運維效能,實施科學、高效、規范管理,基層央行立足“全省科技一盤棋”的工作理念,整合全轄網絡管理需求,組織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網絡智能化統一監控平臺(簡稱“監控平臺”)。該平臺的建成和使用為準確把握轄區業務網絡運行態勢,及時預警和處理網絡故障隱患,提升網絡運維管理效能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主要成效
(一)實現網絡設備和通信線路的智能管理
目前,監控平臺對全轄19家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業務網和金融城域網的57臺核心網絡設備,324個重要網絡端口,21條通信線路,以及與24家外聯機構互連的40條通信線路實施監測。省、市、縣各級網絡管理員在各自管轄范圍內可自主配置和調整監控對象、要素,查看設備與線路運行狀態,并負責處理異常事件和故障,初步形成了“集中監控,分級處置,齊抓共管”的分工格局,有效促進了全轄網絡管理整體水平與能力的迅速提升。
(二)實現網絡運行狀態的全方位智能監控
監控平臺從設備的在離線狀態、端口的up/down狀態、線路的連通狀態,到設備的處理器和內存使用情況、端口I/O流量與丟包情況、線路帶寬使用與擁塞情況、應用系統的網絡吞吐量等,為網絡管理員從多個層面、多種角度和粒度,應用多個檢測指標來觀察業務網絡運行狀況和健康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效拓寬了網絡管理員把握轄區網絡運行態勢的深度和廣度。
(三)實現風險的智能預警和重要事件告警
監控平臺按照風險與事件的重要程度,分等級、分類別通過監控客戶端、郵件、短信等多種形式向網絡管理員發送風險預警和故障事件告警。自2013年1月該平臺上線運行以來,及時告警了設備離線、端口故障、線路中斷等18起重要事件,并精確預警設備內存使用率較高、端口丟包率較高等近15起風險事件,為各級網絡管理員及時、準確把握風險與故障信息,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避免風險發酵和減少經濟損失贏得寶貴時間。
(四)實現網絡運行數據的智能統計、分析和展示
監控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定制監控指標、圖表樣式,繪制網絡監控拓撲圖,以及生成監控日、周、月、年報表等一系列靈活自主的監測配置和運行狀態展示功能,為深入把握網絡運行內在規律,及時察覺運行風險與異常,快速分析解決網絡性能隱患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輔助手段。
二、經驗與做法
(一)深入調研,明確平臺建設需求、架構和方案
平臺建設前,向轄區各分支機構深入調查平臺建設需求和在用網絡設備品牌、類型及使用情況,組織開展市場主流監控軟件和工具的調研,著重考察對不同生成廠商所生產設備的兼容情況。考慮到網絡監控技術開發難度大、成本高,通過采購現有成熟產品的方式來開展平臺建設,有利于縮短建設周期和減少成本。監控服務器部署在省會,各級分支機構通過遠程訪問實施管理。
(二)注重資源整合,實施集中統一監控
為優化網絡管理流程和內容,有效整合監控資源,避免重復建設,通過調整城域網的訪問限制,將全轄業務網和金融城域網的網絡設備和通信線路統一納入平臺的監控范疇,不僅有利于節約監控平臺建設成本,也便于對業務網和金融城域網實施集中監控和統一管理。
關鍵詞:羊胚胎移植;B超監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S8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53
引言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生物工程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我國羊胚胎移植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移植過程主要包括供體羊人工授精,獲取胚胎;選取健康受體母羊,使其與供體母羊同時;當胚胎生長到符合移植條件時,進行移植。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步驟都十分關鍵,傳統的方法由于沒有利用先進的生物手段,失敗的幾率比較大。而B超監測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提高成功率,在各個步驟的監測中作用明顯。
1 實驗步驟
1.1 實驗材料與方法
種羊與受體羊選擇:將巴彥淖爾某羊場的3只杜泊作為種公羊,10只杜泊母羊作為供體羊,取附近多地羊場的健康土種羊作為受體。
設備與儀器選擇:手術器械,紫光掃描儀,打印機,打印紙,超聲藕合劑,B超設備,照相機,扇掃探頭,直腸探頭。
1.2 方法原理
將10只供體羊分為2組,5只受體,5只供體,進行模擬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完善與改進監測手段。監測時主要利用體外檢測與直腸檢測,直腸檢測時使種羊保持直立,清除種羊體內排泄物,將耦合劑涂在直腸探頭上,送入供體羊體內骨盆處進行檢查,獲取切面聲像。體外檢查使母羊保持側臥,將藕合劑涂在扇掃探頭上,壓緊在母羊與附近,緩緩移動,獲取切面聲像圖。選取以上2個過程中有價值的圖像打印或者保存。
1.3 實驗內容
在_定供、受體之前進行B超檢查,發現附近羊場的受體羊中有生殖系統疾病的與妊娠羊占了1/3。未妊娠的羊子宮比較小,在膀胱的前面沒有子宮的影像,此處是羊的腸道。對于羊來講,所患有的生殖疾病一般有輸卵管積液、子宮蓄膿與陰道積液等,可以通過B超看出患病羊的明顯不同。
利用B超對供體羊進行超排監測,在卵巢的超聲切面上可以確定供體羊的排卵多少,如果排卵比較少,在切面上出現的暗區比較少,如果排卵比較多,那么液性暗區比較多。
超排步驟完成后,利用B超進行黃體發育監測,在超聲切面圖上,可以由黃體回聲與卵巢面積來大概判斷黃體的多少。
利用B超對受體羊進行分析的過程對超排監測基本一樣,主要是觀察卵泡的數量、面積,卵巢的面積和子宮的面積與發育情況。
除了以上的作用,B超還可以對受體的早孕情況與受體生育之后子宮卵巢恢復情況進行監測。
2 討論
2.1 利用B超可以使移植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在進行胚胎移植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成功率,如不是在同一時間,妊娠成功率與最后到底有沒有順利生下羊羔等,這些因素都是決定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條件。
利用B超監測,可以在選擇供體、受體時就對其進行檢查,將有生殖疾病的羊剔除,還可以確定目標羊妊娠狀態,妊娠的時間等,這樣可以通過調整處理,來使它們達到在同一時間的目的。
在胚胎移植之后,常用的確定受體羊有沒有妊娠的方式是判斷受體的試情與返情情況,不過由于一些人為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不過利用B超技術,在對受體羊進行移植的第20天左右,就可以使用線陣探頭送入直腸來查看孕囊暗區來確定是否妊娠,在35d的時候,可以分析出胎數。當確定受體羊已經受孕時,就可以將它們分離出去,進行特殊的管理,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受體羊,極大的減少了流產的可能,使移植成功率得到提高。
2.2 在移植過程中利用B超技術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在移植前,對供、受體羊進行B超檢查,能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過程與損失。供、受體羊在接受移植前,必須要滿足沒有生殖疾病,并且沒有妊娠的條件,不過在實際移植時,受體由于來源等問題,工作人員對這些情況并不能完全掌握。通過B超檢測,可以準確的分析出受體羊有沒有生殖疾病,以及是否懷孕,可以有效避免流產的可能,規避掉風險。
目前,移植的方式是通過手術來沖胚,不過在進行手術時,有可能對受體羊造成生殖道等的危害。利用B超技術,可以在手術前提前確定受體羊的排卵情況,對于排卵比較少的受體羊可以放棄,不對其進行手術,使其自然繁育,既減少了手術成本與受體羊的風險,又可以提高效率。
2.3 利用B超技術,可以有效的了解受體羊產后的情況
在進行移植手術的過程中,可能會對受體羊的卵巢與子宮等造成一些危害,如炎癥或者粘連等,這樣的受體羊并不適合再次育種,這些情況通過觀察很難確定。通過B超技術,可以有效的對產后母羊進行監測,了解其產后的恢復情況,如果發現問題,也可以盡早對其進行護理或者放棄,避免不必要的手術與其它操作造成的損失。
3 小結
在對羊胚胎進行移植的過程,充分利用B超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功率,并且使供體與受體羊的再次利用率得到提升,使移植的準備與檢查工作變得更輕松,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阮銀嶺,阮躍東,尚桂鳳,等.波爾山羊胚胎移植研究報告[J].鄭州牧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2(20):5-7.
[2]李福剛,高功奇.B型超聲妊娠診斷技術在波爾山羊胚胎移植產業化中的研究應用[J].河北畜牧獸醫,2002,18(2):18-19.
[3]鄧立新,楊開紅,王國瑾,等.B超監測在羊胚胎移植中的應用[J].河南畜牧獸醫,2003(3):21-23.
[4]何紹欽,張留醫,程森,等.波爾山羊胚胎移植技術研究[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1,1(18):25-27.
關鍵詞:云平臺;智慧校園;學生能力;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4-0148-01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一種以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教育,它不僅要培養學生對未來職業崗位的勝任能力,還要培養學生適應科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變化的職業核心能力。除了有針對性地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外,把職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中來,也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內容。
1 高職院校云平臺智慧校園平臺
“智慧校園”這個概念的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
1.1 移動學習是大勢所趨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利用平板電腦和手機提前下載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回到課堂進行師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并完成練習成為大勢所趨。因此,需要構建全方位支持移動學習的新平臺,使學員不局限于電腦一種終端進行學習,而是實現跨平臺、跨終端,隨時隨地的碎片化學習。
1.2 用戶數量激增,云計算平臺支撐高并發訪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教學網站平臺的用戶數量快速增加。傳統網站技術無法適應大量用戶訪問網站,經常出現網站訪問慢、資源無法打開的情況。購置的大量的課程資源無法達到良好的使用效率。云平臺智慧校園方案可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1.3 適應移動學習需要的手機端平臺和響應式平臺
學生課外的移動學習主要基于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計費、帶寬特性、終端特點決定了移動學習資源不能是和PC―樣的高清視頻資源,而必須是體積短小、適合移動互聯網點播的微課。
為了適應移動學習的發展,現存大量教育資源需要轉化為適合于移動學習的手機端平臺和響應式平臺,同時需要引入工具方便的制作新的微課資源,并鼓勵師生加入資源的建設,降低資源擴充的成本,實現資源建設的持續性發展。
1.4 支持新的溝通機制的微信互動平臺
微信發展已成N原之勢,大量的用戶使用微信進行溝通交流。微信已不僅僅是眾多手機用戶的必備軟件,更是一種交流方式,一種文化,很多網民已不可一日無微信。為了適應移動學習的發展和微課的應用,學習平臺需要支持微信方式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交流。
2 云平臺智慧校園建設助力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為提高教學質量,改變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良好時機。云平臺智慧校園對高職院校人才培訓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在有線網絡的基礎上采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利用無線信號覆蓋圖書館、辦公樓、自修室、報告廳、實訓樓、綜合樓、各教學樓、學生公寓以及體育場等場所,提供室內外直接覆蓋與分布式覆蓋相結合,互相補充的多種不同目標區域的無線覆蓋方式,實現所有無線信號覆蓋區域的校園網絡接入。在校園網自動辦公系統的基礎上,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便攜的智能移動終端構建移動辦公系統,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辦公。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化教學為實施方法,以具體案例為實施點,使學生學習和教師教授同步進行。以較新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學生愛學,教師樂教”。
教學方式的變革使得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討論式研究學習成為可能,自適應網站技術為學習提供了靈活多樣學習式,使師生交流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成為常態。
(2)利用“翻轉課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核心能力。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自習課或課外,用平板電腦或手機從服務器上下載并學習教師預先錄制的教學精講視頻,回到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面對面交流、討論和完成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在互聯網查找網上資源并找到問題答案;在課堂學習中,通過項目化學習,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探討,逐步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更有興趣,通過課后引導自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這種個性化學習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核心能力。
(3)促進校務管理信息化,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門戶、統一數據庫,規范數據的采集、管理和統計分析,快速集成學院長期積累的數據,實現數據標準化和全域資源共享,提升資源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并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合理的技術支持。
3 總結
云平臺智慧校園建設,可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水平,解決建設規模、組織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可以實現資源數字化、終端智能化、管理規范化、工作效率化、校務公開化等目標。另外,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學、管理和校園生活服務功能,融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黨偉華.高職院校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難點[J].科技傳播,2013,(1).
[2]亓婧.淺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職業時空,2013,(2).
關鍵詞:獨立新風系統(以下簡稱DOAS);吊頂冷輻射板(以下簡稱CRCP);太陽能電池板(以下簡稱SOLAR)
空調系統用電負荷日益加大并與電網用電高峰重疊,是導致我國夏天用電高峰緊缺以及電網運行不經濟的重要原因。空調系統占據居民用電量已經超出百分之二十左右。應用太陽能儲熱實現室內空氣調節的研究對節能減排有著重要的作用。
本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采用獨立新風系統(以下簡稱DOAS)來解決室內空氣品質問題,采用吊頂冷輻射板(以下簡稱CRCP)和太陽能電池板(以下簡稱SOLAR)的技術來解決空調與供電問題。總體上稱為DOAS+CRCP+SOLAR系統。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原理框圖
Fig.1 System Block Diagram
2010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歐洲賽區)
一、SOLAR系統
1、該部分的組成主要有,小型氣象儀、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PV板)、輻射板、控制系統、逆變器、蓄電池、監控系統以及電能表等
2、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小型氣象儀實時更新當地的天氣情況,包括陰晴、溫度、濕度、風向、風力等等,并且將這些數據傳到監控系統。監控系統根據所在位置的經緯度計算出太陽每天的運行軌跡,然后實時調整PV板的方位,以便達到最大功率跟蹤。而輻射板是黏貼在PV板的背面,PV板通過光電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與此同時,PV板溫度將會持續上升,其發電效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為此,采用水冷系統來降低PV板的溫度,提高PV板的發電效率。通常可以提升百分之五的效率。而這部分熱水能量儲存在水袋中,作為室內空調夜間加熱熱源。光伏發電的邏輯優先順序為:首先滿足負荷用電,多余部分為蓄電池充電、再剩余部分向電網送電。用電的邏輯優先順序為:優先應用PV板產生的電能、而后使用蓄電池電能、如果光伏發電量不足并且蓄電池儲能不足時采用電網供電。
3、供電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供電系統簡圖
Fig.2 Power system diagram
4、本SOLAR系統的多模式控制策略:
模式1:
當PV板發電量大于負荷耗電量,且蓄電池已充滿或接近浮充狀態時,開關K1,K2均閉合,系統聯網運行,光伏部分的剩余電能可以滿足蓄電池的充電需求,并向電網側送電。
模式2:
當PV板發電量大于負荷耗電量,且蓄電池未充滿,若蓄電池荷電狀態較低,蓄電池處于容量較低的狀態,則K1斷開,K2閉合,系統以孤網模式繼續運行,由PV板負責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因K1斷開,避免了電網對蓄電池進行充電。
模式3:
當PV板發電量小于負荷耗電量,若蓄電池電量充足,則K1斷開,K2閉合,系統處于孤島運行模式,由蓄電池負責補充系統功率缺額。
模式4:
當PV板發電量小于負荷耗電量,若蓄電池容量低于一定的下限,為了避免蓄電池的過放電,則斷開蓄電池開關K2,閉合開關K1,系統聯網運行,由電網彌補系統功率缺額,蓄電池僅負責通訊設備的電力供應。
二、CRCP系統
輻射板有金屬輻射板(圖1)和土建輻射板(圖2)等多種形式。金屬輻射板可作為室內吊頂的一部分,使用較方便。為防輻射板結露,其冷水供水溫度應高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2~3℃ ,一般為16~18℃ ,采用的供、回水溫差一般為3℃。
1、吊頂冷輻射板系統包括:金屬輻射板、控制器LOGIX5000(AB公司)、PLUS400模塊(上位機顯示)、ETHERNET模塊、RS232模塊、DI模塊一個、DO模塊四個、AI模塊一個、AO模塊一個、RTD(熱電阻)模塊、Pt100/ Pt1000等熱電阻若干、溫濕度傳感器、電動調節閥以及開關閥、新風換氣機、水源熱泵、水泵冷熱水箱。
2、軟件控制程序的功能:
1)空調系統顯示器與PLC通訊程序
2)控制器I/O接口調試程序
3)閥門以及泵的控制程序
4)空調系統、新風系統以及太陽能系統的聯動程序
5)空調系統雙閉環的PID控制程序。
圖3空調系統流程圖
Fig.3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lowchart
3、冷熱水系統多模式方案
本系統采用的是金屬輻射板,布置在屋頂以及墻面,在主管路以及室內主要分區均設有電動調節閥,從而可以實現分區優化控制。工作模式有:
模式一:白天制冷
白天,室內溫度較高,需要制冷。此時,PLC控制器首先根據室外傳感器傳回的數據,判定外部空氣是否符合作為室內空氣冷源的要求,1)如果符合要求,可以通過開啟天窗、以及其他側立面的窗戶進行制冷,2)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可以利用冷水箱的冷水進入輻射板進行制冷,3)如果上述均不符合要求,那么開啟熱泵進行制冷,將冷量排到冷水箱,熱量排到熱水箱。
模式二:白天制熱
白天,室內溫度較低,需要制熱。此時,PLC控制器首先根據室外傳感器傳回的數據,判定外部空氣是否作為室內空氣熱源的要求,1)如果符合要求,可以通過開啟天窗、以及其他側立面的窗戶進行制熱,2)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可以利用熱水箱的熱水進入輻射板進行制熱,3)如果上述均不符合要求,那么開啟熱泵進行制熱,將冷量排到冷水箱,熱量排到熱水箱。
【關鍵詞】光伏組件;層壓工藝;氣泡;方法
引言
隨著光伏產業科技的進步和成熟,市場的飽和,導致原材料的種類和日供應量日趨緊張,行業利益更加的透明,面對的挑戰更加激烈,如何在大環境下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合格率成了在光伏市場中制勝的關鍵。
1、光伏組件質量問題
目前主流的光伏組件的加工工藝采用EVA、背板、玻璃、電池片等材料層壓組成,從焊接到成品測試和包裝入庫的完成,各個工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組件的質量影響用戶在戶外的使用壽命,從實際生產中存在組件質量主要問題有:生產中出現電池片隱裂碎片、氣泡、空膠、組件外觀變形、接線盒燒毀等問題。
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氣泡、組件邊緣分層進行分析,針對氣泡和組件邊緣分層問題從層壓工藝和原材料進行分析及提出改進措施提供參考。
2、氣泡的影響
在國標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要求組件破碎、開裂或外表脫附;在組件的邊緣和任何一部分電路之間形成連續的氣泡或脫層通道,都視為嚴重的外觀缺陷。[1]當組件在戶外使用的時候,由于收到光照和組件正常工作的影響,氣泡會呈現擴大化趨勢,長此以往,氣泡位置的EVA會與玻璃和背板脫層,組件中進入水汽,組件性能和功率受到嚴重影響,最終導致組件報廢。
3、氣泡的產生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
3.1匯流帶邊緣氣泡
3.1.1匯流帶之間的存在高度差,氣體流動受阻,加之抽空時間較短,組件邊緣在層壓過程中開始交聯,導致層壓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無法順利抽出;解決方案:調整匯流帶工藝方式,增加隔離厚度。
3.1.2層壓機設定的層壓溫度高或層壓時間過長,在層壓過程中匯流帶升溫速度快,匯流帶位置的EVA預先交聯,當組件交聯度達到標準時,匯流帶位置的交聯度已過交聯;解決方案:適當調整層壓工藝參數。
3.2焊帶根部氣泡
3.2.1焊帶彎折處有縫隙,焊帶之間存在高度差,在層壓過程中EVA變軟具有流動性,流動的EVA填充組件中的縫隙,焊帶之間的高度差大于EVA的流動的膠量,致使EVA無法填滿焊帶之間的縫隙;解決方案:增加焊帶之間的膠量。
3.2.2層壓過程中層壓時間短,EVA在固化階段中的產生的氣體未能抽出,但導致氣體殘留在組件內部。解決方案:適當調整層壓工藝參數,增加固化的抽氣時間。
3.3電池片間的氣泡
3.3.1EVA在存放時間過長,存放的環境濕度和溫度不符合規定的存儲要求,EVA中的交聯劑和輔助交聯劑揮發,使EVA在固化階段無法進行正常的交聯化學反應,致使EVA失效,造成組件內部出現無規律的氣泡。解決方案:開箱的EVA在12小時內使用,開箱未使用完和未開箱的EVA放置在環境溫度為25℃以下,濕度為70%以下。
3.3.2EVA在加工工藝分為流延法和壓延法,在加工工藝時出現局部的厚度不均,EVA在固化階段局部厚度薄的地方提前固化,由于固化的時間過長,EVA中的交聯劑充分的反應,抽空時間和EVA反應速率不能達到匹配,造成交聯劑所產生的氣體不能排除,從而將氣體封裝在組件內部。解決辦法:調整工藝參數,適當的調整層壓時間。
3.4電池片上的氣泡
3.4.1在互聯條兩邊的氣泡,由于互聯條在浸泡助焊劑后未能等助焊劑全部晾干而進行焊接的工作,造成助焊劑在電池片的殘留,從而造成組件的氣泡。解決方案:浸泡完的助焊劑的互聯條進行充分的揮發,待互聯條完全晾干在進行焊接工作。
3.4.2互聯條兩邊的氣泡成水滴狀,是由于互聯條升溫速度快,在EVA固化階段互聯條兩側的EVA提前固化造成EVA中的VA釋放出的氣體無法排出。解決方案:調整固化階段的溫度,保證EVA中的交聯劑反應速度和固化時間向適應。
3.5組件大面積氣泡
3.5.1設備在抽空階段出現故障,此階段EVA受熱進行預固化,乙烯與醋酸乙烯脂與EVA中的交聯劑進行初步的反應,釋放出的大量氣體未能通過抽空階段排出。解決方案:將組件進行第二次層壓;并對設備進行一二三等級的保養,每天對設備的主要系統進行檢查,確保設備正常再投入使用。
3.5.2EVA反應速度過快,抽空時間不足,不能及時將組件內部產生的氣體排出。解決辦法:調整層壓參數,抽空時間適應EVA反應速度。
3.6返修組件中的氣泡
3.6.1未返修區域出現氣泡是由于在首次層壓過程中EVA中的交聯劑已反應完全,再次層壓過程中無法再次發生交聯反應,造成EVA與玻璃之間過交聯,解決方案:在首次層壓中嚴格控制交聯度,保持交聯度在80%左右,組件再次層壓時EVA中能有少量的交聯劑再次發生反應。
3.6.2返修區域出現氣泡是由于EVA裁切尺寸與原來尺寸之間存在縫隙,預固化中的EVA不能填充之間的縫隙,導致出現氣泡。解決方案:調整返修工藝,使裁切的EVA大于返修區域1-2mm,保證之間有充足的膠量能填充之間的縫隙。
4、組件邊緣分層
組件邊緣分層有兩種,一種是邊緣成弧形狀,另一種是邊緣成鋸齒狀
4.1邊緣成弧形狀因背板和玻璃之間應力作用,層壓后低粘結性會導致邊緣分層現象,隨放置時間增加分層的尺寸將變的更惡劣;在固化后,組件邊緣部分將形成弧形的長條形氣泡,(輕微的氣泡可以被修復)。解決方案:提高溫度和延長加壓時間可以改善粘結性。
4.2邊緣成鋸齒狀因層壓后高溫下處于熔融狀態的EVA,因背板和玻璃間應力導致EVA有微小程度的收縮,空氣很容易鉆進背板和玻璃間形成反沖氣泡(不可以被修復);解決方案:降低溫度和減少加壓時間可以減少氣泡的產生,邊緣分層和邊緣氣泡與時間溫度的影響關系成反比;待層壓完成的組件在降至室溫時再進行下一工序。
氣泡和邊緣分層問題是個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從工藝、原材料、生產環境等問題進行考慮,針對每種氣泡和邊緣分層所出現在不同區域和形狀進行逐一分析,找出其中的產生原因,綜合考慮氣泡和邊緣分層問題,造成氣泡和邊緣分層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解決氣泡和邊緣分層問題的方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實踐摸索和理論的輔助解決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