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單和單反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

    第1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為什么不選單反相機?

    單反相機無論從成像還是專業性上看,都有自己的優勢,但由于“體型”較大、價格不菲,其實更適合專業的商業攝影。想隨時隨地記錄生活,抓住貓小主的“一顰一笑”,體型小巧的相機則方便得多。

    小相機≠不專業!

    隨著科技的發展,相機的體型雖然縮小了,專業性上卻損失不大,許多便攜相機無論在成像質量還是功能上都不比單反相機差。

    貓小主更喜歡小相機

    其實,對大多數貓咪而言,看見一個怪人和一個黑乎乎的東西一直追著自己,都會“壓力山大”,很難展現出輕松自然的一面。相反,面對小相機時,貓主子也會隨意一些,更有機會抓拍到可愛的畫面。

    Point

    拍小主需要的幾個功能

    如果你買相機的目的之一是貓小主,那么在挑選便攜相機時,你可以留意這些功能。

    防 抖 方便抓拍

    翻轉屏 可以從更貼近小主的角度拍攝,而不用趴在地上

    大光圈 可以拍出背景柔化的效果

    高感光 可以在光線比較暗的環境中拍攝

    單電OR微單?

    在選擇便攜相機時,總會聽到單電和微單這樣的介紹,到底這兩種相機有什么區別呢?其實微單和單電,都是單反微型化的過渡者,從本質上看,它們都是采用電子取景,也就是經電子感光器CCD處理放大后得到還原圖像。

    如果非要找出區別的話,那就是:單電相機無論外形還是價格,都更靠近單反相機;而微單相機從外形和價格上都更貼近卡片機。

    推薦幾款

    下面我們就為大家挑出了一些,其中許多機型都是小編心儀已久的。

    奧林巴斯E-M1

    為什么挑它?

    復古外觀,又亮又潮!

    機身小巧,操控很便利。

    五軸防抖,夜景也不費力。

    有翻轉屏,不用趴在地下拍喵星人了。

    有人評價它是便攜相機之王!

    為什么猶豫?

    價……格……太……貴。

    富士X-E2

    為什么挑它?

    富士呈現的顏色真的很美,

    適合萌萌的喵星人。

    有防抖功能,抓來就能拍。

    外表亮騷!

    為什么猶豫?

    可配的鏡頭比較少。

    復古操作需要時間適應。

    價格貴!貴!貴!

    索尼NEX-6

    為什么挑它?

    電子取景器質量精良。

    對焦敏捷,適合愛動的貓小主。

    旋轉屏拍貓很實用。

    為什么猶豫?

    電池不耐用,需要備用電池。

    價格沒便宜多少。

    佳能G16

    為什么挑它?

    大光圈,可以拍出美美的柔化背景,突出小主。

    對焦速度不慢。

    有電子水平儀,可以避免拍出歪歪的圖。

    便宜啊!

    為什么猶豫?

    像素不高。

    不能換鏡頭。

    尼康J2

    套機搭配

    11-27.5mm,30-110mm鏡頭

    為什么挑它?

    對焦快,尼康一向的優勢,

    拍喵星人的要點。

    操作順手。

    有高速連拍,可以拍動作大片。

    太……便宜了,兩款鏡頭啊。

    為什么猶豫?

    像素不高。

    沒有取景器。

    松下GM1套機

    為什么挑它?

    外形很漂亮,還有很多顏色。

    體型小,功能強大,成像質量好。

    價格很適中。

    為什么猶豫?

    電池撐不了太長時間。

    沒有防抖功能。

    第2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必須承認,直接的比較有些不公平:一方是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單反相機系統,另一方則是正在興起的相機新門類。如果人們在大方向上非常關注配件,目前佳能和尼康的單反當然具有最多的選擇,從微距鏡頭到望遠鏡頭應有盡有。因為不僅相機廠商,其他配件廠商也會為新機型提供配件選擇,必須合理地進行選購。索尼的NEX系統現在已經擁有了副廠鏡頭:適馬和騰龍都在設計制造E卡口的鏡頭——富士、三星和尼康的更年輕的系統未來也可能會得到這樣的支持。

    我需要哪些鏡頭?

    對于顧客來說,有20個還是120個鏡頭可供選擇并沒有什么兩樣,如果他們真的有需求,在很小的選擇范圍內也能買到急需的產品。新的相機系統一開始總是不那么完善:例如,索尼NEX和三星NX系統眼下都沒有超廣角變焦鏡頭。想要大光圈長焦鏡頭的人也會無從選擇,微單/單電相機的鏡頭在焦段、重量和體積控制、價格等方面都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為“舊”鏡頭設計的卡口適配器

    但使用適配器就完全可能將原本為另一個相機類別設計的昂貴的高性能鏡頭使用在無反光鏡的微單/單電相機上面。如果人們堅持一家廠商,就使用原裝配件——如索尼EA2適配器可以將全線α鏡頭用在E-Mount卡口上。如果是古董手動鏡頭的用戶,專家級的Novoflex的適配器種類繁多——幾乎每個人都能跨系統地實現心儀的鏡頭+相機的組合。使用適配器有一個較大的缺陷:在大多數情況下,機身和鏡頭之間缺乏信號傳遞。也就是說:在實拍中,人們必須進行手動對焦甚至是手動曝光,至少光圈的電子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想要將自己膠片時代的舊愛在數碼時代一展身手的人仍會樂此不疲——不過對于索尼和佳能的原廠適配器用戶來說,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都不是難事。

    在嘗試一種新的相機系統之前,用戶最好做一張精確的核對清單:我想要得到什么?在人們考慮配件之前,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多大畫幅,多少像素的畫質才是足夠的——實際的畫質到底有多好。我們需不需要取景器,如果需要——更想選擇光學取景器還是電子取景器?當這一切都已經解決的時候,人們應該更深入地思考:哪些焦距范圍不能放棄?有沒有合適的閃光系統,相機還需要哪些配件?經過這些,決策思路會變得更為清晰。

    大鏡頭群VS小鏡頭群

    選擇可更換鏡頭相機系統時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應該是鏡頭。其中,可供選擇的數量,技術的先進性,鏡頭的平均價位是最常被考慮的。經典的單反系統顯然能提供更寬的選擇范圍,副廠鏡頭規模和質量也都能滿足需求,但微單系統的鏡頭在性能上也有其獨特優勢,特別是在相機拍攝高清視頻日趨普及的環境下。尼康單反系統與尼康1系列無反光鏡相機系統之間的比較非常清晰地展現了這種區別。如今決定購買微單/單電相機的人必須接受原廠鏡頭總體上種類不多,其他配件選擇范圍也比較有限的現實。

    主觀態度:品味的問題

    力挺單反

    塞巴斯蒂安·朗

    “我對小相機不感興趣!”

    沒有真正的單反系統,我是絕不愿意進行攝影的。雖然人們也能用微單數碼相機拍攝照片。但我不能放棄無視差的光學取景器,不希望在菜單中尋找手動設置,也不愿意在畫質方面妥協。使用我的佳能EOS 5D Mark II時,我完全清楚該如何做才能確保拍攝成功。為此,我更愿意多背上這一公斤的負擔。

    力挺微單/單電相機

    弗洛里安·舒斯特

    第3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

    比起像素,決定畫質的更重要因素

    是圖像傳感器的大小

    在數碼相機的時代,人們用一塊名為“圖像傳感器”的感光元件放在原來膠片的位置,由它負責將透過鏡頭的光線轉換成為電子信號,再由位于它身后的“圖像處理器”完成這些信號的數據化工作。我們常說的像素多少指的就是“圖像傳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數量的多少,但比起像素,這塊感光元件自身面積的大小更能決定成像畫質。不同拍照工具的圖像傳感器大小差別很明顯,全畫幅單反相機(約36mm×24mm)>入門單反相機以及微單相機(約24mm×16mm)>卡片相機(約6.4mm×4.8mm),手機的則通常要更小。

    可更換鏡頭,

    更廣泛的焦段選擇與更自由的成像效果

    大多時候,單反與微單(雖然對于微單每個品牌在稱呼上有所不同,但都具備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的特點)的迷人之處在于它們可以更換鏡頭。不同的變焦鏡頭能夠提供不同范圍的光學變焦,得到從廣角到遠攝的多種視角,而光學變焦的成像質量不受焦距長短的影響,讓無論是拍攝遠處遷徙而過的鳥群還是節日的家族大合影,都得心應手,同時更長焦段能帶來更好的虛化效果,但手機的數碼變焦實際上是在一個大畫幅上截取了其中一部分,成像質量會在原畫幅基礎上有所降低(這也是為什么手機品牌在追求高像素的原因,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畫質的損失),卡片則同時具有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功能,但因為無法更換鏡頭,焦距選擇范圍相對要小很多。另外,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可以做得更大、更明亮,帶來更好的背景虛化。

    光學取景和數碼取景

    帶來不同的“所見即所得”

    過去,人們經常用“所見即所得”來形容單反的光學取景,在取景窗看到景物的瞬間,按下堅定的快門,沒有時滯地得到滿意的照片,當然有時也不是那么滿意,肉眼的觀看和最后的成像總存在色彩、亮度、白平衡等一系列的變化,需要靠人的意識與經驗進行完美的銜接。現在,當我們使用單反以外其他拍照工具時,是通過液晶顯示屏進行數碼取景(這也正是微單和單反的明顯區別所在,取消了反光鏡和五棱鏡,沒有了光學取景,變得更小、更便攜),與其說我們看到的是真實存在的景物,不如說我們看到的是已經數據化處理過后的影像(當然這也意味著和肉眼看見的有無可避免的時滯),這時候所將得到的與正在看見的應該說是更為接近了。到底想看見什么,又想要用什么樣的方式得到,這其中的微妙差別總是那么耐人尋味。

    “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心靈讓我們看到的東西”,如果視而不見,那么再昂貴的鏡頭也沒法幫我們拍出有趣的瞬間。有趣,是啊,這應該是所有“隨手拍”一族的初衷吧?先不論成品的效果,每次隨手要拍什么時,就好像給日常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讓這一刻本身變得“自鳴得意”起來。

    雖然手機沒法通過更換鏡頭來改變視角,但換一個攝影應用程序,改變的不僅僅是視角,連心情也大大不同起來。忽然有奇思妙想時,魚眼、全景、微縮景觀、增強現實可以都試個遍,想要像專業攝影師一樣調整光圈、快門或者感光度和白平衡時,也有專業的應用程序可用,當然,就像自拍時的重點是旁若無人一樣,這個時候大可不去理會那些所謂專家擺出的一副“不和外行人說內行事”的表情。

    因為分享

    才能夠保留的

    美好回憶

    一到年底經常忙得忘乎所以,偶然靜下來回想這幾天晚餐的餐單時,會怎么都想不起來,但試著想想是和誰一起吃的,誰又對自己的廚藝做過怎樣的評論時,好像記憶馬上就鮮活了起來。每天晚上刷微博和朋友圈時,在我的美食組圖下,朋友一句矯情的羨慕嫉妒或者陌生人一句誠心的求教程,會散退所有不好的情緒并腦補明天的美食分享計劃。一直很喜歡一部電影里說的“seize the day”,不論今天是哪一天,記住的最好方式莫過于分享,讓有限的畫面拓寬在無限的維度里。

    卡片相機,

    最常見的選擇

    通常是最理性的

    也許在我們無法預知的未來,人們會不再需要卡片機,一部手機或者不知道名為什么的機器會包辦生活里各種瑣事,但至少不是今天。現在,除了因為卡片機相較絕大多數手機還是具有圖像傳感器面積更大的優勢、變焦鏡頭實在是沒法塞入超薄的手機里以及大量拍攝時的便利操作性,卡片機還有一個重要的存在原因——電池,每日一充或者兩充的手機,如果無所忌憚地拍照,只能等待“被找不到”的結局。如果有人說我有手機移動電源,但隨便一塊移動電源的重量和體積基本都超過了一個卡片機。也許又有人說那就索性微單吧,但比起主流卡片機在1000~2000元的價格,微單標準套機也要4000元開外,而不另買其他鏡頭,似乎也失去了玩兒微單的意味。至于很多人說的卡片機拍攝時的快門時滯問題,其實生活中我們抓拍快速移動物體的機會并沒有以為的那么多。

    單反相機創作回憶

    最記得很多年前看紐約攝影學院的教材時,開宗明義的第一條:永遠知道你的拍攝主題是什么。為人母親后,我的生活中、鏡頭里的主題都是孩子,都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笑顏、睡姿、身影,我總是想摒除一切的外在環境,拍下她們最最細微、不易察覺的生動表情。如果父母之愛是這世界上唯一以放手為前提的感情,那么我相信“創作就是生活兩次”,在單反的自由創作中我們一起慢慢走一程更長的路。 ——楊雪婷 全職太太(新浪微博:@希寶寶霏寶寶)

    給自己一份

    自由的禮物

    與其用“專業”來形容單反相機,我更喜歡用“自由”這個詞。眾多的可更換鏡頭,也許單獨看起來會有些混亂感,但當你在鏡頭后觀看時,一切都變得清晰明了:遠攝變焦鏡頭給了我退后一步、讓我的拍攝主題沉浸在自己小小世界里的自由,微距鏡頭給了我向前一步靠近我的拍攝主題、和孩子們玩笑嬉戲的自由,在如夢如幻的背景虛化中,是只屬于我們的時間。而當我想在暗光環境下拍攝孩子靜靜的睡顏時,超高感光度和手動對焦給了我另一種手持拍攝的光影可能。當然,總要有人在這時候跳出來說單反的不便攜性與鏡頭的昂貴,但我知道這份付出在很多年后回憶時,為的不僅是孩子的感動,而且是給我們自己的最棒的禮物。

    好的作品只在攝影技術之外

    各種鏡頭與焦段、多種專業場景模式、不同對焦與測光方式、更多的物理操控按鍵、更豐富的外接濾鏡和附件……單反給了我們如此多的選擇,卻都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更果斷與堅定地按下快門。這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但無論被拍攝物體是什么、處在或靜止或高速運動狀態,無論周遭光線是過亮還是過暗,單反的更多選擇只是在幫助我們讓一切外在不利因素變得不再重要,讓我們相信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會得到一張畫面可用的照片,而去將更多精力放在攝影技術之外。如果好作品只存在于大量拍攝中的偶然,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準備后安心等待,當我們似乎忘記自己的那一刻,被攝物體本身會引領我們拍出意想不到的世界。

    因為先生是做影視導演的緣故,耳濡目染之下,有時我也自己用照片來做視頻,比起直接拍攝視頻后繁冗的剪輯整理,這樣我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瞬間,配上一首簡單的旋律和幾行心中的話。如果已經有制作視頻的打算時,使用RAW格式來拍攝照片,能夠讓后期的圖片處理有更多選擇性。JPEG圖像在后期調整時,畫質可能會變差,但RAW圖像怎么調畫質都不會有什么改變。

    微單相機陪伴生活

    喜歡手作的人,大都對器物有一種眷戀,喜歡在時間中物因為與人的交錯而留下使用的痕跡,充滿生命感,成為“我的”。在相機的選擇上亦是如此。微單可以讓我拍出的高精度的手作品照片用在各種場合,也能夠幫助我在城市里以一種隨性的姿態不斷尋找靈感,就像是一位老友,包容著我每一個突如其來的異想,陪伴在每一個閃光的瞬間。 ——漆奕 手工達人(新浪微博:@七七天竺葵)

    在重復中

    一切變得

    意味深長

    當我越過鏡頭,一遍遍擺弄和拍攝自己的手工作品時,它們似乎變得不再一樣,中遠攝端下美麗夢幻的虛化,廣角中琳瑯滿目的擁有感,柔焦濾鏡里留下一片溫柔景致。而每當外出,微單因為采用了無反光板和五棱鏡結構,更小更輕便,比起卡片相機只是多出了一個鏡頭的大小,卻擁有比肩入門單反的優良性能和可操控性。這個時候,我更喜歡利用光圈優先模式甚至是自動拍攝模式,讓它自己根據當下的環境設置適宜的快門速度、白平衡、飽和度、對比度、銳度等等,我要做的只是專注與重復,從廣角到遠攝多做些嘗試,忘記模式化的構圖,在不同的位置自由對焦,如果可以,在光線溫柔斜射的清晨和日正當午時分拍下同樣也不一樣的風景,原來一切都比想象中更加遼闊與豐富。

    自己的

    電子相冊或雜志

    第4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本屆CP+為舉辦的第四屆,大多數的新品在2013年CES上已經之后,使得本屆CP+上缺乏重量級的新品亮相。但是最新的產品卻能在這里盡情地試用和體驗,各商家也熱衷舉辦影像和技巧的課堂,搭建溝通的橋梁,來為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傳授經驗與技巧,將影像的魅力傳播給攝影愛好者。再加上影像產品以日本本土的品牌為主,所以CP+成為日系影像產品集中展示的盛會。

    Nikon尼康

    場面最大,新品最多

    尼康作為本屆CP+的主辦企業,自然氣勢不凡,在本屆CP+上,尼康扎堆兒了一系列的新品—高性能輕便型的COOLPIX?P520,三防系列新品AW110S,3款COOLPIX?l系列L820、L28和L27,還有4款新型COOLPIX?S系列:S9500、S9400、S31、S5200,以及兩款全新的鏡頭:FX格式的AF-S尼克爾800?mm?f/5.6E?FL?ED?VR(搭載專用增距鏡AF-STC800-1.25E?ED)和AF-S尼克爾18-35mm?f/3.5-4.5G?ED超廣角變焦鏡頭。

    D600作為尼康目前主推的單反相機,是本次CP+陳列最多給消費者體驗的機型,尼康旨在依靠D600打造平民級全畫幅時代,搭配本次最新推出的18-35mm廣角鏡頭,是攝影愛好者最佳的一套常用搭配。

    尼康1最新的S1和J3頗受關注,作為尼康主打微單市場的主要產品,S1、J3和V2搭建起低中高三個檔次,同時在外觀色彩上向時尚女性的用戶靠攏,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現場掛出了用D800拍攝的照片,尺寸達到了約10個平方米,近距離看清晰度和細節極好,可見3600萬像素真不是蓋的。

    Canon佳能

    喜新不厭舊

    與尼康唱對臺戲的佳能今年CP+新品寥寥無幾,但是單就它的幾款重量級產品,就足以吸引住佳能的粉絲,EOS 1Dx、5D mark3和6D,分別對抗尼康的D4、D800和D600。佳能的微單EOS M在外觀設計和做工上非常成功,但是對焦慢的詬病一直未得到改善,本屆CP+上并沒有EOS M的升級版,讓佳能粉絲有些失望。

    CP+上佳能了幾款便攜數碼相機新品,PowerShot A2600、PowerShot A1400和IXY 610F,新品的趨勢是外觀顏色更多樣,提升對焦速度和降低功耗。

    FUJIFILM富士

    狂刮復古風

    富士近年在復古相機領域走得很暢順,復古相機幾乎快成為富士的代名詞了。經典的X100、X10、X-pro1曾經讓眾多的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最新的X100S、X20、X-E1、XF1又加入這個復古的陣容,真的是很強大啊。至于富士其它款的機型,那都是些打醬油的啦!

    Sony索尼

    打造全畫幅時代

    在影像屆野心勃勃的索尼是一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憑借自己在感光器領域的優勢,意圖用全畫幅來打造自己全新的影像時代。在去年索尼秋季新品之后,索尼打造的全畫幅時代已經來臨。本屆CP+索尼陣勢雖然不是非常強大,但是卻很全面,熱門產品悉數亮相,體驗和講座樣樣都很吸引人。從索尼對產品的展示可以看到,單反市場將不會是索尼的重點,因為尼康和佳能確實太強大了。而無反市場,單電、微單以及卡片,將是索尼的重點。

    OLYMPUS

    奧林巴斯

    猛打OM-D這張王牌

    說起奧林巴斯,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OM-D了,這部以老款經典光學單反相機OM系列為藍本的微單相機E-M5以復古的造型,強悍的拍攝性能迅速贏得了消費者喜愛。可以說,OM-D在關鍵時刻挽救了奧林巴斯。

    CASIO卡西歐

    注重拍攝體驗

    卡西歐有兩大法寶,一是自拍神器TR系列,二是高速卡片機ZR系列。這兩大系列分別針對不同的用戶群,旨在為用戶打造最佳的拍攝體驗。為了讓用戶體驗ZR系列的高速拍照功能,卡西歐現場邀請了一隊繩索表演團隊,表演者像耍雜技一般在繩索上蹦跳的瞬間確實很難抓拍,但是用ZR系列的高速連拍,定能抓拍到滿意的瞬間。

    PENTAX&RICOH

    賓得&理光

    賓得和理光合并之后,理光本屆CP+并無新品出現,倒是一副用GRD4拍攝的巨幅照片讓人非常震撼。賓得的產品卻很多,除了一些老款的產品外,你還能摸到在今年CES上已經亮相的定位高端消費DC的新品—MX-1,它擁有相當復古的外觀,機身頂蓋和底蓋采用黃銅材質打造,掉漆露銅之后,給人感覺很有歲月滄桑感。另外,為了紀念日本著名動畫片“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而推出的限量版的Q10單電相機也是一大亮點。

    OTHER

    其它攝影器材品牌

    松下本屆展會陣容不小,其主打產品為Micro?4/3系統高端新旗艦—GH3,配合松下G5、GF5、GX1,顯而易見,Micro?4/3系統明顯已經取代了4/3系統,這四款“G”產品成為松下2013年主打無反相機市場的主力軍。哈蘇本屆CP+并沒有大力推廣它的大中畫幅相機,而是主推這臺經過偽裝后的“奶昔7”—HL40。我們能在網上能查到的是HL30型號,而這次露相的HL40除了外觀顏色上的區別外,其它和HL30并無什么變化。很顯然,其實它就是給索尼的NEX-7加了一個哈蘇設計的外套而已。在大多數人的眼里,通用不是造相機的料,這次參加CP+出乎意料。產品不多,雖然缺乏新意,但是勇氣可嘉,誰敢保證它多年后不會成為黑馬呢。愛普生作為影像輸出的著名品牌,這次拉來了一輛F1賽車助陣,場面挺大氣。

    作為專業的鏡頭廠商,適馬在CP+上除了展示自己的長槍短炮之外,一系列為微單相機打造的新鏡頭也同臺亮相。適馬在相機領域也一直期望有所成就,單反相機雖然不叫座,但是便攜式的DP系列卻很受關注。全新的DP3?Merrill由DP1?Merrill的19mm、DP2?Merrill的30mm,變為了一只焦距為50mm,光圈為2.8的鏡頭,主打微距拍攝。另外一家知名兼容鏡頭生產廠商日本騰龍公司也攜全線鏡頭參加CP+。另外隨著各種新型攝影器材,像數碼微單、自拍神器類產品的發展,與之配套的攝影配件也越來越豐富,各種色彩靚麗、造型新穎的相機包、三腳架、背帶、存儲卡……各種個性的配件等也占據了本屆CP+小壁江山。

    后記|POSTSCRIPT

    第5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隨著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的像素越來越高,近幾年存儲卡的最大容量不斷提升,同時傳輸速度也越來越快,無論CF卡還是SD卡都有極大提升。XQD是一種新型的存儲卡,它由SanDisk、索尼、尼康等廠家共同研發,最終方案在2011年12月確定。XQD使用PCI Express作為資料傳輸的界面(CF卡基于PATA 傳輸界面),提供500MB/s的讀取速度與125MB/s的寫入速度,儲存容量可超過2TB (即2048GB)。而此前Sandisk Extreme Pro CF存儲卡的讀寫速度僅為100MB/s(128GB版本),SanDisk Extreme PRO SDXC可實現95 MB/s讀取速度與90 MB/s寫入速度。此外,XQD還支持錯誤更正編碼及數據更新功能,能減低出錯機會,令存儲更準確。

    索尼已經配合尼康D4推出32GB與16GB兩種容量的XQD存儲卡,但從32GB 2000多元的市場價格看,XQD顯然不是為普通用戶所準備。對于普通攝影愛好者,XQD實在太貴了,而且它并不能與CF卡兼容,通用性更不及SD存儲卡,因此普通用戶并不會關注XQD存儲卡,數碼微單或中低端數碼單反仍將以SD卡為主打。

    當初索尼宣布將研發XQD存儲卡時,業界不少人認為索尼瘋了,又要走記憶棒、xD卡的老路。然而細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此次索尼可謂深謀遠慮。XQD面向高端數碼單反、數碼攝像機用戶。與Sandisk Extreme Pro CF的價格相比,XQD并沒有貴得離譜。而高端用戶也不會在意存儲卡的價格,畢竟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器材都買了,存儲卡真的只是 “小菜一碟”。高端用戶更關心的是速度、容量與穩定性。同時,從尼康D4的說明來看,只有使用XQD存儲卡,才能體現出它連拍方面的真正實力,它可謂D4的最佳拍檔,因此相信尼康D4的用戶不會吝惜選購XQD。由此,一大批專業用戶已經產生。

    延伸閱讀: XQD讀卡器

    XQD并不能使用普通CF卡讀卡器,它有專用讀卡器,如果想要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它也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已經推出基于USB 3.0接口的MRW-E80 XQD讀卡器與適用于筆記本電腦ExpressCard卡槽的QDA-EX1 XQD適配器。

    流言終結者:“防水”單反與鏡頭可在雨天使用

    近幾年中高端數碼單反大多提供了防塵防水濺特性,比如佳能EOS 5D Mark III除了在機身關鍵部位設計有密封圈,更對快門按鈕、模式轉盤、主撥盤、電源開關等的底部進行局部密封設計,以防止滴濺在機身上的水流入機內造成短路、腐蝕或污染。同時,越來越多的鏡頭提供防水濺特性,比如賓得WR或DA系列鏡頭、佳能紅圈L鏡頭、尼康部分高端鏡頭(如Nikon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等。

    但可別高估了器材們的這個“防水”,正如廠商的命名“防水濺”,一般小雨、大霧、瀑布邊的少量水滴或水氣不會對產品有太大的傷害,但夏日的瓢潑大雨可就難為它們了。當你細細閱讀產品的手冊你會發現這樣的言語“本產品雖然具有一定的防水滴性能,但是如果在雨天拍攝時,請盡量不要將相機淋濕。”,此外中高海況下的含鹽水霧對機身也可能帶來損害,尤其需要注意。如果你真正希望在大雨天使用數碼單反進行拍攝,還是需要為鏡頭、機身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攝影小百科: 折返鏡頭

    折返鏡頭(Reflex)實際上是折反射望遠鏡的光學結構在攝影系統中的延伸應用,折反射望遠鏡是將折射系統與反射系統相結合的一種光學系統。它的物鏡既包含透鏡又包含反射鏡(固定在前組鏡片上的副反射鏡,和位于鏡筒底部的主反射鏡),入射的光線要同時受到折射和反射,以拋物面反射鏡為基礎,加入適當的折射元件,用以封閉鏡筒,校正球差,并取得良好的光學質量。這種光學系統的最大特點一是便于校正軸外像差、二是一般不會產生明顯的色散現象、三是和同焦段折返射望遠鏡相比,長度短許多,重量也更輕,這使得產品的便攜性大大加強。折返鏡頭還有一大誘人之處,那就是它往往能形成獨特的焦外環形光斑(也有人稱之為甜甜圈光斑,其實這是由于前組鏡片上的副鏡遮擋造成的)。應用得當,可拍攝出非常漂亮淺景深效果照片。

    但和折反射式望遠鏡相似,折返鏡頭也存在一些固有的軟肋:由于副反射鏡造成的遮擋,它的成像圓較小,光圈也難做大,最近對焦距離較遠,對原廠的對焦裝置、校正鏡片的設計制作水準和光軸校準工藝要求極高,否則成像銳度和反差都會明顯變差。當然,折返鏡頭的價格較為親民,因此還是很受喜歡超長焦攝影的愛好者歡迎,它被譽為“窮人的大炮”。

    折返鏡頭的典型光學結構,由于攝影折返鏡頭的焦距和口徑比起望遠鏡要小的多,且能夠將物鏡和目鏡一體設計,因此很少采用望遠鏡中常用的前組校正鏡片(大口徑折返望遠鏡的第一片鏡片大多是彎月形矯正鏡或非球面矯正鏡),而是在鏡尾的接目端加入矯正鏡組。

    反光鏡臟了影響成像嗎?

    數碼單反的反光鏡臟了要緊嗎?會影響成像嗎?用什么清潔比較好?

    數碼單反的反光鏡具有兩個作用:第一是將光線反射到五棱鏡 (低端產品采用五面鏡),實現光學取景;其次是光線透過反光鏡,并通過副反光鏡進入對焦模塊,以便自動對焦。數碼單反的 “反”即由此而來。由于數碼單反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快門幕簾打開時反光鏡是翻起的,因此反光鏡臟了并不會影響成像質量。同時,反光鏡還是比較脆弱的,它的反光鍍層就在正面,因此盡量不要擦拭,可以用吹氣球吹去上面的灰塵。

    7000元以下帶有肩屏的數碼單反

    入門級數碼單反是否都沒有肩屏了?7000元以內還能買到帶有肩屏的產品嗎?

    肩屏位于數碼單反機身頂部,它可顯示對焦模式、連拍方式、感光度、曝光補償、快門、光圈、剩余拍攝張數、電池容量等信息。在膠片時代,它是用戶和相機間唯一的人機交互顯示方式。但進入數碼時代,機背LCD成了更好的顯示平臺。尼康D5100、佳能EOS 600D等都主要針對家庭用戶或普通數碼影像愛好者的產品都沒有提供肩屏,甚至如美能達α7D這類定位中高端的產品早在2004年就取消了這個設計。之所以廠家如此處理肩屏,并非完全出于成本考慮,相比肩屏,機背顯示屏+取景器內LED顯示屏的組合,更能滿足數字時代對相機的快速調整和對各項功能的詳細控制。按照您的需求,現在還可以考慮賓得 K-5、佳能EOS 60D等中端APS-C畫幅帶肩屏的產品,它們的機身價格均在6500元以內。

    松下GX1和GF3的對比

    松下GX1和GF3有什么區別?哪一款性能更好些?

    兩者都屬于松下的M4/3畫幅微型單電產品,都沒有內置取景器,GX1稍晚于GF3,但兩款產品在定位上有所不同:GF3針對家庭用戶或入門級玩家;GX1更注重使用體驗,針對愛好者級的用戶。GX1不僅像素比GF3高,高感光度下的表現也稍好,而且還提供GF3所沒有的閃光燈熱靴與立體聲麥克風 (但實際上GF2也有熱靴的配置)。從價格看,GF3的性價比很高,單鏡頭套裝的價格僅3600元左右,相對GX1便宜2000多元,外觀也比較時尚,適合女性用戶。實際上,除了松下外,索尼、奧林巴斯、富士等廠家也已經對數碼微單進行檔次、性能細分,它們推出的高端產品在配置上更貼近高級攝影愛好者或專業用戶的需求。

    副廠標準變焦鏡頭的選購

    我打算購買一臺二手的尼康D700,鏡頭準備選擇類似24-70mm F2.8標準變焦鏡頭,但尼康原廠的標準變焦鏡頭太貴了,有沒有好的副廠產品推薦?

    隨著尼康D800的上市,市場上的二手尼康D700也多了起來。24-70mm的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實用性很出色,“進可攻退可守”。但正如你所說,尼康AF-S 24-70mm F2.8G ED市場售價在12600元,退而求其次選擇較好的副廠產品實為良策,其中騰龍 SP 24-70mm F2.8 Di VC USD(型號A007)目前來看是匹配D800更好選擇。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相比尼康原廠產品的最大優勢是其帶有騰龍特色的VC光學防抖系統,同時其配備的超聲波對焦馬達性能并不比原廠遜色。除此之外,它還內含三枚LD (低色散) 鏡片、三枚精密模鑄非球面鏡片、一片復合非球面鏡片和兩片XR (高折射率) 鏡片。據悉,該鏡頭已臨近上市,預期價格在七八千元左右。另外,市場售價約6100元的適馬24-70mm F2.8 IF EX DG HSM也很有特點,它的光學結構中內置1枚專業級極低色散ELD片、2 片SLD、3片 ASP 鏡片,同時采用SML超多層鍍膜技術,并引用9片圓形光圈。這款產品還配備HSM環型超聲波對焦馬達,成像和操控性能均較為理想。唯一讓人不太放心的是適馬鏡頭的零件材料質量往往不穩定,個體差異和長期使用的壽命不理想。

    三腳架能否隨身攜帶上飛機?

    三腳架可以直接上飛機,不托運嗎?雖說有三腳架包,但畢竟不厚實,我的行李又滿了,無法放在行李箱里,因此很擔心三腳架會在托運時損壞。

    三腳架看似堅固,但重壓或碰撞還是可能會形變甚至折斷。各大航空公司對三腳架隨身攜帶上飛機的規定并不完全相同,同時這還取決于機場安檢人員的態度。一般而言,折疊后長度在60cm以下的腳架大多能順利帶上飛機,如果超過這個長度,就可能被安檢人員拒之門外,需要隨行李托運。如果三腳架超長,你可以試試將云臺甚至中軸取下,盡量縮短腳架的長度,或許就能順利帶上飛機。此外,如果你的三腳架腳管底部有腳釘,也建議取下。

    通用紅外遙控器

    線控好用還是紅外遙控器好用?有沒有可以支持多個品牌的紅外遙控器?

    線控與紅外遙控器各有各的特點,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紅外線遙控器的原理和電視遙控器一樣,遙控器與機身間不能有遮擋物,同時遙控距離一般在10米內,它的使用較為簡單,無需安裝配件或線纜。但數碼單反或數碼微單的紅外接收窗口多數位于機身正面,因此要在相機正面進行操控。線控需要連接線纜,離機距離取決于線的長度,使用也很便捷。市場上有支持多品牌的通用紅外遙控器,可遙控尼康、佳能、索尼、賓得等品牌的產品。如果你同時有兩個或以上品牌的器材,且都支持紅外遙控,那通用紅外遙控器是很好的選擇。而且這種小配件沒有太多的品牌講究,市場上此類產品的價格一般在百以內元。

    底片掃描儀還有賣嗎?

    現在還有底片掃描儀賣嗎?近期愛上了黑白膠卷,拍了不少,也洗了很多。打算將它們掃描到電腦中。

    雖說現今使用膠卷拍攝照片的人越來越少,但這并不意味著膠卷及其相關產品已退出市場。市場上還是有底片掃描儀銷售的。除了500元左右入門級的底片掃描儀外 (它們大多內置500-1000萬像素攝像頭,對底片進行翻拍,并可存儲在SD卡上),也有如Plustek OpticFilm 7600i SE (約3300元) 等專業型產品。OpticFilm 7600i SE的解析度可達7200×7200 dpi,光學密度高達 3.5D,適用于35mm正片、負片掃描,提供自動去塵補刮痕功能。此外,你也可以將底片送至專業沖洗店掃描,他們的富士或諾日士的數碼激光沖印設備都集成底掃功能,比多數底片掃描產品畫質和掃描速度要好不少,尤其是在畫面動態范圍以及除塵和劃痕修補等方面優勢明顯。

    多功能腳架的推薦

    請給我推薦一款腳管可以拆下作為獨腳架的三腳架產品,同時我還希望它便于攜帶、別太重。

    腳管可拆下作為獨腳架的多功能三腳架產品用途廣泛、性價比較高,如百諾旅游天使2代腳架C2682TB1或思銳N-2004 G20。百諾C2682TB1腳架的腳管與中軸使用8層碳纖維材質制造,連接3個腳管的三角座采用鎂合金部件,它具有防水、防塵特性,并提供快速鎖緊機構。這款產品的腳管可分離,結合云臺可變身為獨腳架,同時百諾還提供木質手柄,搖身一變即成為登山杖。此外,這款產品還具有反轉折疊設計,包含百諾經典的B1球型云臺的市場價格約2000元。思銳N-2004 G20采用鋁合金材質,4節腳管,總重量2kg,承重可達15kg。它采用陽極氧化的工藝,具有較強的硬度和耐磨性。思銳N-2004 G2可快速拆裝,轉變為獨腳架,目前其包含球形云臺的市場價格約980元。

    內膽包能否有效保護相機?

    我想為松下GF3選購一款攝影包,考慮到這款產品自身的體積與我的生活習慣,決定選擇內膽包。它能否有效保護相機?選購時有何注意事項?

    與數碼單反相比,數碼微單小巧很多,它的便攜性是最大亮點。因此不少用戶不再單獨為其準備攝影包,而是選擇使用內膽包,并將相機放在旅行箱或其它隨身背包中。內膽包尤其適合于外出旅游時使用,其一般采用柔軟、具有彈性的材料制造,具有一定的防震作用。但與專業的攝影包相比,它對器材的保護性略微遜色。不過在不拍攝時,內膽包通常都是結合其它隨身背包或旅行箱使用的,因此還是可以滿足保護相機的要求。內膽包的價格一般僅為幾十元,性價比非常高。選購時,盡量選擇厚實一些的產品,同時面料最好具有防水性。

    感光元件的清潔用品

    能否介紹一下感光元件的清潔用品?雖說現在的可換鏡頭相機大多有除塵系統,但還是經常發現傳感器沾了油污或灰塵,特別是無反光鏡的微單類產品。

    對于CCD/CMOS感光元件清潔用品的選購與使用我們應當謹慎、小心。它們十分嬌嫩,如果清潔產品質量欠佳或操作不當,極可能導致感光元件損壞。而感光元件一旦損壞,勢必會影響照片拍攝質量,并且它的維修費用也相當昂貴。因此對于普通用戶,還是建議選擇送廠家的售后服務中心進行清潔為上。目前常見的感光元件清潔產品主要有清潔棒、果凍筆、微吸寶三種。清潔棒是最早出現的感光元件清潔用品,它的外觀像掃帚,寬度恰好與感光元件短邊相當,通常為一次性使用,價格一般在10-20元 (單根)。“果凍筆”的頂端為清潔硅膠或聚氨酯橡膠材料,極為柔軟,且能吸附灰塵。它可反復使用,價格在100-400元 (一套)。而微吸寶的價格在500元左右,由日本愛爾瑪 (ERMA)生產。它好比小號的強力吸塵器,可將低通濾鏡上的灰塵吸走,還能清除反光鏡倉內的灰塵。

    數碼單反的肩帶

    第6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大底便攜數碼相機

    通常我們說的“便攜相機”都是不可換鏡頭設計的,而“大底”即“大尺寸感光元件”。這里的“大”通常理解為與主流數碼單反采用規格相近的感光元件,也就是指APS-C畫幅與35mm全畫幅。近年來,感光元件方面的發展日趨多樣化,隨之而生的1.5英寸、1英寸等規格也可以被劃入到“大”的范疇中。但在實際產品方面,采用1.5英寸或1英寸感光元件的產品往往更偏向于普通便攜相機。

    于是,我們可以將當前的便攜相機劃分為三類:大底便攜相機(采用APS-C或35mm全畫幅感光元件)、普通便攜相機(采用1/2.3英寸、1/1.7英寸或2/3英寸感光元件)以及兩者之間的過度產品(采用1英寸或1.5英寸)。在下面的內容中,我們將著重介紹第一類和第三類產品。

    可能會有一些讀者是通過富士X100、索尼RX1或者尼康Coolpix A等產品才了解到大底便攜數碼相機的。事實上,這類產品的誕生時間還要向前追溯很久。

    最早的大底便攜相機誕生于2005年,它是索尼公司推出的DSC-R1。這款產品采用了APS-C畫幅(注1)CMOS感光元件,具備約1030萬有效像素。同時搭配了“新真實影像”圖像處理引擎,和一枚等效焦距為24-120mm、最大光圈F2.8-4.8的卡爾蔡司Vario-Sonnar T*鏡頭。在當時,DSC-R1肩負著索尼數碼影像旗艦產品的重任,因此無論是畫質、體積還是售價,都能與其他廠商的中低端數碼單反相機相媲美。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DSC-R1不僅對索尼此后的可換鏡頭相機產品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為數碼相機的發展摸索出很多新方向:它是第一款配備大尺寸感光元件的固定鏡頭相機、是第一款使用CMOS感光元件的固定鏡頭相機,同時也是首款采用大尺寸感光元件并能全時實時取景的數碼相機。

    雖然固定鏡頭相機(Fixed Lens Digital Camera)亦可稱作“便攜相機”(Digital Compact),但采用類單反式機身的DSC-R1實在難符“便攜”二字。因此,于2008年正式登場的適馬DP1,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首款“大底便攜相機”。

    在2006年的Photokina影像展上,適馬除了新款數碼單反SD14外,還展示了一款與SD14同樣采用APS-C畫幅(注2)Foveon X3型感光元件的固定鏡頭相機,這就是DP1。雖然都采用大尺寸感光元件,但DP1搭配的是等效焦距約為28mm、最大光圈F4的定焦鏡頭,并且取消了內置電子取景器,因此機身體積和重量相比索尼DSC-R1都有了顯著下降。

    雖然機身非常緊湊,但適馬DP1仍提供了全手動曝光模式和比較豐富的操控按鍵。其獨有的X3型感光元件,能像銀鹽膠片那樣分層感知紅、綠、藍光線,不會在圖像輸出過程中進行馬賽克處理。因為以上因素,DP1自首次展出后就受到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但它直到2008年年初才正式上市。

    在適馬之后,徠卡在2009年推出了旗下首款大底便攜相機產品X1。而富士則在2010年展示了旗下X系列高端相機的首款產品X100。進入2012年后,佳能Powershot G1 X、索尼RX100/RX1、尼康Coolpix A接踵而至。在今天,適馬、富士等廠商的產品已擁有了穩定的更新周期,大底便攜相機市場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場面。

    大底便攜數碼相機

    優劣分析

    首先,大底便攜相機在結構上非常簡單,它沒有單反相機的反光鏡、五棱鏡、獨立對焦和測光模塊等諸多組件,同時也不需要考慮卡口與法蘭距等因素,因此鏡頭設計更為靈活,容易獲得緊湊、便攜的機身。大多數產品都采用了沉胴式或伸縮式鏡頭,并且鏡組末端可以非常貼近感光元件,從而有效控制機身厚度。

    由于鏡頭與感光元件是一一對應的,因此感光元件表面微透鏡可以進行定制生產,以充分發揮鏡頭的光學素質。多數大底便攜相機都采用了高素質的大光圈定焦鏡頭,因此在畫質方面是要優于同規格感光元件、搭配入門級變焦鏡頭組合的。

    但“固定鏡頭”也是一把雙刃劍。定焦鏡頭雖然有助于控制機身體積,但也限制了相機的拍攝題材,使其不能滿足大眾消費群體的使用需要。并且,無論鏡頭素質多么優秀,在若干年后,都將伴隨整個機身遭到淘汰――畢竟與光學設計相比,數碼技術的進步速度是相當快的。

    由于目標消費者比較小眾,因此大底便攜相機產品的售價大多集中在6000-8000元,已經超過了不少入門級的可換鏡頭相機產品。從成本角度分析,零部件更精簡的大底便攜相機理應比可換鏡頭相機更便宜;而從消費觀念角度,單反、微單/單電顯然對大眾消費群更具吸引力。

    簡而言之,大底便攜相機的優勢是畫質與攜帶性,不足則是拍攝題材限制,同時價格較為昂貴。存在即是合理的。大底便攜相機憑借自身特性滿足了一部分用戶的使用需要;但這些特性,也決定了大底便攜相機難以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如果您已經擁有一套可換鏡頭系統,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拍攝;對畫質與操控性都有較高要求,并且不太在意產品售價――那么是時候在您的拍攝系統中添置一臺大底便攜相機了。

    適馬DP是時間最久、代數最多、產品最豐富的大底便攜相機系列產品。熟悉適馬DP系列產品的朋友一定知道,DP后面的數字并不代表產品代數,只是區別鏡頭焦距。

    DP系列機型均采用了適馬獨有的FoveonX3型感光元件。與常見的馬賽克型感光元件不同,FoveonX3是和傳統銀鹽膠片一樣分層感知紅、綠、藍光線的。每個感光位置都對應有三層像素,所以可以直接獲得最終色彩而不需要馬賽克算法――正因如此,適馬DP系列不會出現摩爾紋,也無需加裝低通濾鏡。事實上,適馬DP系列產品一直強調色彩還原與細節上的高表現力。

    因為FoveonX3型感光元件的獨特結構,因此適馬DP系列相機的總像素都是遠遠高于同期其他產品的。但在最終輸出照片時,我們還是要以單層像素數為準(盡管插值1.5倍時的效果也并不遜色于采用馬賽克型感光元件的機型)。

    適馬DP系列產品的兩個時期

    大體上,我們可以根據感光元件規格將適馬DP系列產品劃分為兩個時期。

    2008年至2011年:采用規格為20.7×13.8mm的FoveonX3型感光元件,單層像素約為470萬,總像素約為1406萬,鏡頭等效系數為1.7倍。具體產品包括DP1/DP1s/DP1x(28mm F4)、DP2/DP2s/DP2x(40mm 12.8)。

    2012年2月至今:采用規格為23.5×15.7mm的FoveonX3型感光元件,單層像素約為1536萬,總像素約為4608萬,鏡頭等效系數為1.5倍。具體產品有DP1 Merrill(28mm 12.8)、DP2 Merrill(45mm 12.8)、DP3 Merrill(75mm 12.8微距)。

    第7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尼康P7100領銜8款新品DC

    尼康于8月底向全球同步了8款全新的COOLPIX系列便攜數碼相機,包括COOLPIX S8200、COOLPIX S6200、COOLPIX AW100s、COOLPIXS100、COOLPIXS 1200pi、COOLPIXP7100、COOLPIX S6150和ICOOLPIX S4150。這8款機型都應用了尼康全新改進的EXPEED C2數碼影像處理器,包括最低端的S4150在內,新的S8200,S100和AW100三款便攜數碼相機均用上了索尼提供的新一代1/2.3英寸1600萬像素級的背照式CMOS影像傳感器,至此尼康的便攜數碼相機在卡片,家用、長焦、三防四類機型上都實現了“背照”化。

    除了背照式CMOS的迅速普及,尼康本季DC新品中,定位便攜DC旗艦的P7100依然是最有看點的機型,P7100采用了1009萬有效像素的1/1.7英寸原色CCD傳感器,7.1倍光學變焦鏡頭廣角端達28mm,廣角,其AF速度提升到0.16s,官方稱其拍攝延遲縮短到了0.22s以內的水平,而裝備了92萬像素3.0英寸可翻轉液晶顯示屏是P7100區別于前代機型的最大特色。

    S8200是本季新品中定位僅次于P710a的機型,它裝備了1/2.3英寸的1605萬有效像素的背照式CMOS、14倍光學變焦鏡頭,設計上該機強調較高的拍攝性能,目標用戶是對畫質和價格都有一定要求的家庭用戶。S6200可以看做是S8200的簡化版,其采用1602萬有效像素的1/2.3英寸CCD,配備10倍光學變焦尼克爾鏡頭,機身更輕便小巧,價格也更低廉一些。S6150與S4150則是進一步簡化以降低售價的機型。

    其他三款機型中,AW100s是尼康第一款采用潛望鏡鏡頭和卡片式外觀的三防機型,具有防水,防震、防凍,耐刮劃的堅固外殼,以及GPS、電子羅盤和其它適用于戶外拍攝的功能配置。與其他廠商同類產品最大的區別是,使用了1塊1/2.3英寸1600萬像素級的背照式CMOS。S100采用了和AW100s相似的核心硬件配置,包括相同的背照式CMOS,但換了一身時尚超薄的外衣,最大特點是擁有3.5英寸約82萬像素的寬屏OLED觸摸屏,帶來高清晰、高對比度的顯示效果,可以滿足年輕的時尚人群對相機的需求。同時,尼康經典的PJ系列投影儀DC也進行了升級,S1200pi是這個家族的最新型號,它的CCD和鏡頭基本沿用了S110api的配置,但內置投影儀在對比度,清晰度方面又有提升,可以適應更遠距離的投影和更亮的環境。連接至多功能移動裝置還可讓觀看者分享來自互聯網的照片。

    關鍵詞:NX,APS-C,220克,2030萬像素

    三星微單新品NX200

    9月1日三星在2011年德國柏林舉行的IFA展上了新款可更換鏡頭數碼相機“NX200”,預計NX200套機的價格為8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736.52元。根據各銷售地區不同可能分別為其搭配18-55mm OIS或20-50mm OIS兩款鏡頭出售。

    NX200是三星首次以金屬材料打造機身外殼的單電(微單)相機。它使用的APS-C幅面CMOS感光元件,有效像素破天荒的達到了2030萬――除了索尼的NEX系列旗艦型號NEX-7,沒有任何其它單電或微單相機在像素數方面可以與它抗衡。最高感光度也支持ISO12800。而在操控性能方面,NX200也比以往的機型提升了許多,不僅自動對焦更加迅速(官方稱延遲僅100ms),操作反應也更為流暢。此外,每秒7張的高速連拍和全景拍攝,讓NX200在功能配置上不遜于任何對手。同時從前代機型開始搭載的i-Function鏡頭速控功能,也從NX200開始升級到了2.0版本。視頻拍攝方面,NX200支持1080p的高清格式短片拍攝,比NX100的720p進化許多。十分流行的濾鏡功能,三星自然不能丟下,NX200支持10種Smart濾鏡+13種Magic相框,為普通攝影愛好者的創意拍攝提供了更加簡單有趣的方式。據悉在NX200亮相之后,三星85mm F1.4旗艦人像鏡頭,18-200mm F2.5-5.6大變焦比鏡頭,16mm F2.4超廣角餅干鏡頭以及60mm F2.8 OIS微距頭也將陸續登場亮相,三星的NX單電相機系統將變得更加完善。

    總得來看,三星NX200是一臺非常有新意的單電(微單)相機,一掃NX100以來三星在這個領域落后的局面,尤其是在像素數指標上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市場戰績如何就看它在消費手中的表現了!

    關鍵詞:高分辨率,無線傳輸,8色墨盒,A3+幅面

    愛普生StylusTM Photo R2000照片打印機

    如何為用戶省時省心,并且滿足用戶多介質高品質打印的需求?愛普生新推出的A3+專業照片打印機Epson StylusTM Photo R2000就是為這類苛刻的應用要求量身打造的。

    愛普生獨有的微壓電打印頭,標配“世紀虹彩亮光2代”顏料墨水系統,可呈現出容光煥發膚色的差異,寬色域以及令人炫目的光彩,同時,愛普生LUT色彩對照表技術為色彩還原的準確性提供了技術保障。對于優秀的攝影師來說,拍出照片只算成功了一半,只有將其在相紙等介質上呈現出來,才是完整的成功。Epson StylusTM PhotoR2000支持多種介質,無論是光澤紙,美術紙還是粗面紙,即使是1.3mm的厚紙都可以輕松應對,讓攝影師們可以更為自由的選擇其作品印刷的最終呈現方式。

    Epson StylusTM Photo R2000專業照片打印機還支持wifi無線傳輸功能,讓用戶從此擺脫線纜的束縛,享受無線便利。還支持下一代PED無線存儲,與IPAD,IPHONE等個人數據終端輕松連接,只需動動拇指,就能讓Epson StylusTM Photo R2000把你的得意照片打印出來。此外,還支持最大A3+幅面的無邊距高品質打印,把用戶從裁邊的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

    關鍵詞:2430萬,NEX-7,APS-C

    索尼4款NEX和α新機身及4支新鏡頭

    索尼在8月底一口氣了4款重量級可換鏡頭相機新品和4只新鏡頭,以及一款具有創新意義的轉接附件,它們是被索尼官方歸入微單類的NEX-5N和NEX-7以及單電類的a65和77,新鏡頭里有對應α卡口的DT 16-50mm F2.8 SSM;和對應NEX的E型卡口的E55-210mm F4.5-6.3OSS、E50mm F1.8 OSS和貴為Zeiss品牌的Sonnar T*E 24mm F1.8 ZA鏡頭。這其中NEX-5N和α77的實機實拍將出現在本期雜志的“14款單電(微

    單)橫向體驗”專題中。因此在新品新聞中我們著重介紹一下α65和NEX-7以及特色轉接附件LA-EA2。

    α65和α77在核心硬件上區別很小,包括235萬像素OLED電子取景器和2430萬像素的APS Exmor HD CMOS,以及旋轉無死角的3.0英寸92萬像素LCD,和高清視頻拍攝模式下,可以媲美專業級攝像機的曝光以及自動對焦性能。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著名的a600si發售以來,α家族里第二次出現6系列產品。和a77相比,a65主要的簡化出現在機身材質和AF系統上,a65采用了聚碳酸酯塑料作為機身外殼,同時取消了機身密封,而AF系統沿用了α55的實時相位差檢測15點自動對焦系統(3個十字形對焦點),相比之下α77的19點對焦系統擁有11個十字形點。盡管如此,α65憑借現有的配置,其照片和視頻的拍攝性能已經超越了其它品牌在售的中檔APS畫幅單反機型。NEX-7可以看作是在新一代2430萬像素APS畫幅CMOS傳感器及其核心技術平臺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旗艦級微單產品,它還是索尼NEX系列中第一種內置程序閃燈熱靴的微單相機,也是業內第一種內置約236萬像素OLED電子取景器的微型單電相機(NEX-5N需要選配FDA-EV1S外置取景器,而其它廠商為了集成EVF需要在機頂上增加類似單反的機頂突出部,影響了便攜性)。從技術參數上看,除了沒有觸控LCD和機身防抖功能,NEX-7已經是當前同類機型的最高水準。不過該機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如何還有待未來的觀察。

    關鍵詞:2/3英寸,背照式CMOS,變焦旁軸取景器

    富士狂飆:劃時代的X10領銜2款重量級DC新品

    背照式CMOS這個數碼影像行業的希望之星是索尼率先將其從科研領域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的,但真正將其發揚廣大的很可能將是索尼在DC領域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富士膠片。不經意間,富士用一款主打外觀復古牌的高端編寫數碼相機新品X10,宣告大尺寸背照式CMOS時代即將來臨!2/3英寸是個什么概念呢?這意味著硅晶體厚度僅為微米級的背照式CMOS傳感器,已經能將面積做到413畫幅傳感器的一半,由于背照式結構的EXR CMOS在感光能力上的先天優勢,這意味著4/3畫幅級別的微單相機,如果繼續使用表面照射結構的Live MOS(實際上是一種NMOS),其因為畫幅較大帶來的畫質優勢很可能在1-2年后蕩然無存。除了超大尺寸(以目前行業的制造水平)的背照式CMOS,富士還為X10配備了一款等效焦距28-112mm最大光圈F2.0-2.8規格的高品質變焦鏡頭,它同時也是富士瓏為照相機打造的第一種安裝光學防抖裝置的鏡頭,這支鏡頭從規格上看,是高端便攜DC領域出現的最高水準的變焦鏡頭。為了僦100的旁軸光學取景器設計靠攏,X10也裝有一個光學取景器,不過為了防止沒有RF相機使用經驗的入門愛好者在取景構圖時出錯,富士只得采用能夠改變視角,但視野和亮度稍差的開普勒結構旁軸光學取景器。由于在核心硬件上,富士壓上了目前所擁有的全部先進配置,X10可以說是未停產型號中綜合拍攝能力最為強大的,帶有變焦鏡頭的便攜DC。性能方面完全凌駕于傳統高端便攜DC產品之上。

    此次,和X10一起亮相的另一臺富士便攜DC新品是Z950EXR,其采用了和定位更高端的F605EXR相同的1600萬像素EXR CMOS。所不同的是,針對女性用戶的Z950EXR特別配置了3.5英寸46萬像素觸控LCD屏幕。

    關鍵詞:手機,智能,EDoF,數字對焦

    華碩新款智能手機

    T20是華碩最新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機,該手機的500萬像素攝像頭使其最大特點,它應用了數字影像領域非常前衛的EDoF對焦技術,EDoF全稱為擴展景深技術,是誕生于數碼時代的新一代自動對焦技術,為了通俗易懂,有時也被稱作Digital AF技術。和攝影界沿用多年的,笨重而昂貴的機械式自動對焦機制不同,EDoF采用特制鏡頭,充分利用三原色波長不同的特點,通過先進的軟件算法配合CCD和CMOS,保證被攝主體的成像畫面清晰銳利,EDoF技術能夠使沒有任何機械對焦裝置的攝像頭獲得對焦清晰的照片,雖然目前剛剛開始應用在手機攝像頭上的EDoF技術還是會對圖像分辨率造成一定影響,但隨著軟件算法的日趨完善,該技術有朝一日也許會被移植到高性能數碼相機上。

    關鍵詞:世界最大,CMOS,天文攝影

    佳能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商用CMOS傳感器

    這款CMOS感光元件的面積是35mm全畫幅即目前佳能量產最大尺寸CMOS的40倍,是12英寸(300mm)晶圓所能制造出的最大尺寸芯片。據悉,該傳感器成像需要的光量只是35mm全畫幅單反的百分之一,在0.31ux的光照(約相當于月光的一半)即可拍攝60FPS視頻。佳能表示,制造這塊超大面積CMOS感光元件的主要目的是代替各種由中小面積CCD或CMOS組成的大型影像感應器陣列,以便更好運用于星空拍攝、夜行野生動物攝影等對高感光度拍攝有特殊需求的專業攝影領域。

    關鍵詞:廈門,GF3,G3,Lumix鏡頭新品

    松下微單新鏡頭及內地新品會

    松下于前不久在德國了其新一代Micro 4/3系統的套機鏡頭:LUMIX G X VARIO PZ 45-175mm F4.0-5.6 ASPH.POWERO.I.S和LUMIX GX VARIO PZ14-42mm F3.5-5.6 ASPH.POWER O.I.S鏡頭,前者是為FuIIHD高清攝像功能進行優化的新一代長焦變焦鏡頭,擁有power zoom電子變焦控制系統。后者則是未來松下Lumix單電相機的通用型標準變焦鏡頭,它的體積僅比17mm定焦餅干頭稍大,Power Zoom的加入使其取消了傳統的變焦環代之以類似DC的變焦桿,新鏡頭的光學結構為8組9片包括4枚非球面和2枚ED鏡片。

    更早面向全球的兩臺Lumix單電相機新品,Lumix G3和GF3在前不久終于投放了國內市場。8月8日,松下在廈門召開了隆重的秋季單電新品中國會,向內地媒體介紹了2種新型單電相機的技術特征并進行了現場試拍活動。由于本刊在8月號已經介紹了這兩款新品,故在此不再重復其技術細節,本期的單電專題中,兩款機型也都有實拍亮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這部分內容。

    關鍵詞:廣電高清XF系列DV

    佳能XF系列DV亮相BIRTV展會

    8月,第20屆BIRTV在北京隆重開幕,佳能作為廣播級視頻采集設備的重要制造商亮相展會,包括XF305/300/105/100在內眾多近期上市的主力Dv機型悉數登臺供觀眾現場體驗和試用。作為佳能公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業級產品,佳能XF系列憑借全高清、無帶化和超便攜等特點,獲得了業界一致的好評,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電視視頻

    采集的優秀器材,更是高規格的藝術創作利器。曾為BBC和Discovery拍攝過紀錄片的著名制片人AI Goz在使用佳能XF305拍攝美國務卿訪華的專題片之后,評價該機人性化的設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佳能XF3051~50M碼流優勢非常明顯,即使在后期加工時,進行色彩修正和添加視覺特效,也不會對畫質造成大的影響,這一點對于拍攝高質量紀錄片是非常重要的。”

    注:BIRTV全稱“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是中國最具權威的廣電專業類設備的綜合展覽會,涉及廣播電視、電影、錄音制作等多個領域。

    9月16日佳能于上海舉行了秋季DC新品會,包括新一代高端便攜數碼相機PowerShot S100v在內,共有三款博秀系列和兩款伊克薩斯系列數碼相機新品亮相。由于時間限制,關于這5款產品的性能介紹我們將在下期新品欄目奉上。

    關鍵詞:1/1.7英寸,190點自動對焦

    理光GR Digital IV

    9月15日,理光公司于北京正式擁有F1.9大光圈鏡頭的高端數碼相機新品GR DIGITAL IV。理光GR DIGITAL IV從外觀上看與前代產品并無很大的區別,只是除了經典黑色外,理光還推出了靚麗的白色機身。從配置上看,理光新推出的GR DIGITAL IV稍顯保守,依然在使用1000萬像素的1/1.7英寸CCD感光元件,較富士新推出的2/3英寸背照式EXR CMOS已經處于劣勢,好在配合135相機等效焦距達28mm,最大光圈F1.9的定焦鏡頭,以及GRD系列上首次出現的VC光學防抖系統,其在弱光環境下的拍攝能力應不遜于多數新的同類產品。

    關鍵詞:單電,1系列,CX畫幅,2.7

    尼康1系列單電相機突然

    2011年秋季勢必成為單電相機紀元里尤為關鍵的一頁,不僅僅是傳統的單電四強索尼,奧林巴斯、松下和三星,就連一貫保守的賓得和尼康也加入了這場亂戰之中。而尼康的動作之突然,畫幅規格之奇特,最讓人意外。本刊截稿前幾小時,尼康突然了其秋季重量級數碼相機新品――1系列單電相機(尼康稱其為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其中1V1為標準的內置144萬像素EVF取景器的單電機型,而1J1為典型的無內置EVF微型單電相機。

    J1和V1的最大特色是CMOS芯片內置72點高速相位差檢測傳感器元件,2機均采用尼康新設計的CX畫幅(類似電影攝影領域的Super16ram規格)的1010萬像素CMOS傳感器(13.2 mm×8.8mm),等效焦距的轉換系數為x2.7,可拍攝1920×1080/60i的高清視頻。兩者都采用了全新的EXPEED 3圖像處理引擎。其中,J1配備了一塊3.0英寸、46萬像素寬視角TFT液晶顯示屏,而V1配備的則是一塊3.0英寸、92萬像素寬視角TFT液晶顯示屏。

    于機身一起的還有4款與“1”系列搭配使用的Nikkor尼克爾鏡頭,分別是:1 Nikkor VR 10-30mm F3.5-5.6、1 Nikkor VR 30-110mm F3.8-5.6、1 Nikkor 10mm F2.8、1 NikkorVR 10-100mm F4.5-5.6 PD-ZOOM。同期的,還有1系列的三款附件產品,即:F卡口轉接環FT1、閃光燈SB-N5和GPS組件GP-N100。尼康的新鏡頭取消了對焦環,并全部采用類似奧林巴斯的收縮式設計,通過鏡頭上的按鈕才能旋轉并釋放鏡頭使其能夠正常工作,另外其PD-ZOOM后墜的鏡頭型號內置了平滑的電動變焦功能,完全靠變焦操縱桿控制變焦,以適應消費DC用戶的使用習慣。

    關鍵詞:USB 3.0,大容量

    第8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更高端的機身

    NEX-6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是像NEX-7,其實仔細一對比,與NEX-7明顯的區別就是,NEX-6是雙層重疊的撥盤,而NEX-7則是分開排布的雙撥盤,整體來講。NEX-7已經給人以非常高端的感覺,所以,NEX-6在延續高端設計的前提下,推出的具有較高性價比的一款微單產品。良好的機身設計,加上手柄處精致的飾皮,給人以非常舒適的握持感。

    完善的機身配置

    從索尼的NEX-3系列到NEX-5系列,機身都沒有配置閃光燈和電子取景器,這兩個附件中,閃光燈隨機附贈,而電子取景器則需要另外購置,對好多人來說一方面是麻煩,二來價格也感覺不合適。所以NEX-6秉承了NEX-7的優點,內置了機頂閃光燈和電子取景器,僅僅這兩項,就已經值1000多元的差價,不是嗎?電子取景器是與NEX-7相同的,OLED 技術能通過非背光的自身光亮真實地再現黑色,提供了高對比度和分辨率,寬廣的色域,出色的畫質,使得畫面清晰明亮。3英寸92萬像素的液晶屏為使用者提供了清晰的取景和瀏覽回放體驗,液晶屏有小角度的翻轉,方便特殊角度的取景。

    性能配置合理,拍攝輕松

    NEX-6在機身設計上很優秀,在相機性能配置上,則更傾向于NEX-5R,NEX-6配備了1610萬有效像素大尺寸的Exmor APS HD CMOS影像傳感器,能保證良好的畫質水準,配合大光圈可換鏡頭,可創造出出色的前景及虛化效果(適合風光和人像的拍攝)。

    新研發的快速混合自動對焦,實現極強的自動對焦跟蹤能力。NEX-6采用了快速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來跟蹤快速移動的物體,并運用對比度檢測對焦來提升低光照時的精準性。相機可根據場景自動選擇合適的對焦。對比度檢測對焦可覆蓋廣域的25個自動對焦點,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可涵蓋對比度檢測對焦的9個中央對焦框內的99個對焦點。

    依靠索尼成熟的“無反”技術,NEX-6可以實現約10張/秒的連拍速度,配合全新的對焦系統,非常適合拍攝動態物體以及生態攝影中的抓拍,讓用戶輕松捕捉每一個眩目精彩的瞬間。

    操控轉盤為用戶提供了優越的操控,如同單反一樣,用戶可以迅速調整不同模式下的拍攝設置,配合成熟的Fn按鍵,令用戶在操作相機上隨心所欲,讓各種拍攝變得簡單。在iAuto(智能自動)模式下,NEX-6提供亮度、色彩、生動、背景散焦和照片效果等,內置照片效果包括HDR繪畫,微縮景觀,柔焦和豐富色調黑白等共計15種,你可充分揮灑你的創意。

    Wi-Fi,讓分享更容易

    今年數碼相機最為熱門的關鍵詞之一恐怕就是—分享!確實,“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所以,與NEX-5R一樣, NEX-6內置了Wi-Fi模塊,支持WiFi設備共享,這樣你可以盡快地把拍攝的照片傳輸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并到個人空間與人分享。當開啟Wi-Fi功能,相機便作為一個移動設備的訪問點,隨機生成一串密碼,鏈接設備只需要找到相機提供的SSID,輸入密碼就可對相機內的照片進行訪問。不過每次只支持一臺設備對相機進行訪問,不支持多臺,所以每次更換設備都會生成新的密碼。

    全新的可伸縮式鏡頭,有效縮減體積

    全新設計的套機鏡頭E PZ 16-50mm F3.5-5.6 OSS在減小鏡頭體積的同時,更利于動態影像使用,不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E PZ 16-50mm F3.5-5.6 OSS 是一款具有開創性的中焦距配套鏡頭,“電動變焦”的設計可以大幅度的減小鏡頭的體積,其長度只有傳統鏡頭(E 18mm-55mm F3.5-5.6 OSS)的約50%。這樣的設計將微單的整體體積進一步縮小,增加相機的便攜性。鏡頭的電動變焦可以調整兩種速度,根據數碼微單相機的拍攝需求進行調整,特別在具有變焦效果的視頻拍攝時,可以得到流暢清晰的影像。

    3英寸92萬像素的液晶屏可小角度的翻轉,方便特殊角度的取景。

    按鍵不多,多集中在多功能撥盤里,熟悉以后操作起來很方便。

    第9篇:微單和單反的區別范文

    眾所周知,尼康的J1,以及之后推出的J2和J3都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歡迎。它們憑借小巧的身材和多種色彩贏得了很多微單用戶的青睞。不過與它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V1的境遇——這是一臺總給人高不成低不就感覺的相機。它的價格會讓初學者難以接受,但是攝影師和發燒友又嫌它不夠專業。不過現在尼康推出了全新的V2,它和V1相比改進了不少。

    很顯然,尼康在推出V2的時候,對它的定位有所調整,其功能和價位也有所改動。目前我們認為V2主要針對要求較高的攝影發燒友,它的操控和性能可以滿足苛刻的要求。同時,1系列的鏡頭群也逐漸豐富起來,可以給使用者更多的選擇余地。

    規格和設計

    尼康1 V2擁有1420萬像素的CX格式CMOS,其對角線長度約為1英寸。相機搭載了尼康新的圖像處理器EXPEED 3A,這塊處理器提升了相機的最高感光度,從原來的100-3200提升到了160-6400,這無疑對暗光手持拍攝很有幫助。

    除了提高感光度,尼康還為相機設計了內置閃光燈,來提升V2在暗光下的表現。同時,V2還配有熱靴,用戶可以選擇尼康新推出的SB-N7系列以及更早的型號SB-N5。在1系列以前的型號中,V1沒有內置閃光燈,僅有熱靴。而J1和J2恰恰相反,它們擁有內置閃光燈,但是沒有熱靴。

    V2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連拍性能。得益于尼康的EXPEED 3A處理器,這臺相機在連續對焦模式下,以全分辨率格式拍攝,可以達到15張/秒的連拍速度,并能連續拍攝45張照片。將對焦設置為單次對焦時,可以以60張/秒的速度拍攝,連續拍攝40張。此時的對焦和曝光都以第一張照片為準。這臺相機在捕捉動態方面非常擅長。

    V2的很多功能和它的前輩很相似,比如92.1萬點的液晶顯示屏和144萬點的電子取景器(EVF)。電子取景器是J系列和V系列最顯著的區別。在明亮的室外,使用電子取景器構圖和回放照片要比使用液晶屏更加清晰和方便。

    V2的混合自動對焦系統和V1相同。它可以在73個相位檢測對焦點和135個對比檢測對焦點中進行自動切換。考慮到它的優勢,加上相機的10-30mm配套鏡頭,雖然它的售價大約是5400元左右,但依然很有競爭力。

    做工和手感

    從外形上看,V2最大的特點就是酷似單反的手柄,這個手柄要比V1的舒服不少,而且在單手握機拍攝的時候也更有安全感。

    在機身上的另一個重大改進就是模式轉盤,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撥盤來選擇自動模式、手動模式等,在V1上沒有這個轉盤,要選擇PASM這些模式,必須要在菜單里進行選擇,這讓很多使用者詬病不已。這一點可以看出尼康聽從了用戶的建議。然后對產品進行改進。

    在這個模式撥盤上。你可以找到V1上沒有的功能。比如動態快照和智能照片選擇。它的智能照片選擇和J2一樣。可以使用慢速查看模式來選擇你最喜歡的照片。

    拿起相機后。你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讓它啟動。第一種和尼康單反一樣,撥動快門上的ON/OFF開關。這對于一款身材小巧的相機來說。操作不太舒服;第二種方法是直接擰鏡頭。這個方法顯然更方便。

    在機身頂部還有一個多功能轉盤。它可以在A擋時調整光圈、在S擋調整快門速度,按下機背四向按鈕上的曝光補償鍵后。它可以調整相應參數。它的位置設計得比較合理,雖然機身很小,但是使用起來非常舒服。

    在相機背后有一個“F”鍵可用來調整白平衡、對焦模式等關鍵參數,不過它的功能還是太少了,多一些功能,或者可以自定義設置的話就更好了。

    V2最讓人失望的一點就是沒有配備觸摸屏。無論是選擇對焦點還是設置參數。它的操作體驗會讓習慣了智能手機以及奧林巴斯、索尼等微單的用戶失望。要選擇對焦點。你需要按下背后的“OK”鍵。然后通過四向按鈕進行選擇。你也可以讓相機自動選擇對焦點。雖然選對焦點的操作也不算繁瑣,但是沒有時下漸成微單“標配”的觸摸屏,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相機背面的左側有一排按鈕。執行回放、進入菜單等功能。在拍攝的時候幾乎可以單手操作,因為“F”鍵里提供的設置基本夠用。

    畫質和性能

    我們非常期待相機的畫質。最新的影像處理器能給我帶來驚喜嗎?保守的尼康給出了中規中矩的答卷。雖然并不算驚艷。但是V2的畫質令人滿意。在低感光度下。能提供色彩真實、細節豐富的圖片。

    在明亮的條件下。相機的自動對焦速度非常快。而且鎖定焦點也很容易。不過在弱光下。相機會出現拉風箱的反復對焦情況,偶爾會出現無法合焦的問題,不過它的對焦在同級別相機中還是很優秀的。

    非常奇怪的是。相機沒有尼康1J2的照片濾鏡功能。這讓我們感到吃驚——加入這些實用的功能對于影友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得到一些特殊效果,只能在菜單中選擇“優化校準系統”,其中有標準、中性、鮮艷、單色、人像和風光這6種模式。用戶還可以保存自定義的優化校準模式。

    使用優化校準的好處是,如果你拍攝RAW格式的文件就能同時獲得沒有“損傷”的原文件。在后期還可以進行處理。當然。這么說有點“自我安慰”的意思。越來越多的影友喜歡在照片上添加相機內置的濾鏡,尤其是粗顆粒黑白效果。或者是戲劇性效果。

    V2的自動白平衡非常準確,可以在各種光線下提供很準確的色彩還原。甚至是在復雜的人造光源下。如果你需要手動控制相機的白平衡。可以按下機背的“F”鍵快速更改設定。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也保持了尼康的高水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提供正確的曝光參數。

    對相機的液晶屏幕進行亮度調整后,在室外也能看清楚,不過在晴朗的中午還是無法舒服取景的。此時,我們建議使用電子取景器。V2的電子取景器擁有足夠的分辨率。能讓用戶看清畫面中的細節。

    考慮到相機1英寸的感光元件規格,加上它的配套鏡頭10-30mm的最大光圈為f/3.5。所以想得到淺景深效果比較困難。不過。目前尼康1系列已經有很多鏡頭,對于一款高端微單來說,用戶可以再配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來獲得淺景深效果。比如已經推出了一段時間的18.5mmf/1.8。以及最新的擁有超大光圈的32mmf/1.2。后者也是尼康目前唯一一支自動對焦f/1.2鏡頭。等效焦距為86mm,非常適合拍攝人像。

    總結

    很顯然。尼康非常認真地研究了V1的優點和不足,并對其加以改進。V2是一款非常用心的產品,它的改變讓握持感更好,通過撥作也更加便捷。

    改進的手柄讓整個V2看起來更像一臺單反相機,而且單手握持的時候非常放心。機頂上的模式撥盤也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讓切換模式變得更加快捷。

    在軟件方面,V2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它缺少照片濾鏡功能,這讓很多喜歡機內處理的影友失望。雖然用戶可以通過相機的“優化校準”拍攝黑白照片,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在很多用戶眼中,V2還有一個“先天不足”——小尺寸感光元件。很多用戶會因為奧林巴斯和索尼更大的感光元件而選擇它們。不過,在評測中我們發現,V2的畫質非常不錯,和這些相機屬于一個檔次。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成人在线看|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成人狠狠色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欧美成人性色区|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在线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www|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