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衛生保障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生保障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衛生保障論文

    第1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參考文獻是每篇論文都要用到的,因為作者引用了他人的作品就要在文中做上標記依次在文后列出來,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是抄襲他人的作品。以下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醫療保險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醫療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劉玉璞.宣傳也有新天地[J].中國社會保障,2006(03).

    [2]郭林龍.吹響社保宣傳的新號角[J].中國社會保障,2014(12):42-43.

    [3]朱志松.海口社保:形式多樣搞宣傳[J].中國社會保障,2006(12):36.

    [4]曲穎.加大社保宣傳滿足參保需求[J].天津社會保險,2013(04).

    [5]王煒.切實發揮好各級社保經辦機構的宣傳主體作用[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4(10):35-37.

    [6]杜曉玲.定點醫院醫保窗口宣傳服務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8):24-27.

    [7]曉劍.社保宣傳也要“擴面”[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1-08-19(004版).

    [8]李艷艷.制度利益視角下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困境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3(2)(總第18卷):19-24.

    [9]顧敏敏,李江璐.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典型問題剖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11):656-657.

    醫療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朱銘來,奎潮.論商業健康保險在新醫療保障體系中的地位[J].保險研究,2009(01).

    [2]諸葛彩霞,徐林萍.論社會保障體系中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互補性[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06).

    [3]周李海.我國城鎮商業醫療保險與社會醫療保險融合對接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10.

    [4]陳佳貴.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1997-200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77.

    [5]宋曉梧.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111.

    [6]林嘉.社會保障法的理念、實踐與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223.

    醫療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李中凱,龔榮霞,王梓萱,潘雯.強化二級醫院醫療保險管理與環節控制[J].中國醫院,2014,v.1808:68-69

    [2]鄭普生.醫院醫療保險管理工作建設與策略探討[J].衛生軟科學,2011,v.25;No.17701:15-17

    [3]李蕊,張淑珍,孫麗榮.醫院醫療保險環節管理服務與實踐[J].中國醫院,2009,v.1301:49-50

    [4]沈海沁,吳三兵,王繼年.淺析醫院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幾個重要環節[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0,v.30;No.30912:1001-1002

    [5]滕玉龍,李文元.淺析區域性醫院醫療保險異地結算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0):24.

    [6]陳秋曉,孫亦暉,姚志剛,等.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管理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2):81-83.

    [7]秦立建,楊倩,黃奕祥,等.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轉接研究述評[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2):17-20.

    第2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我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當中,總是要閱讀別人的學術資料,不然我們哪里來的想法和知識論點,我們查閱的資料就是我們寫作論文的參考文獻。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健康保險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做個指導。

    健康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巴曙松,陳華良.2005.以稅收優惠推動年金市場發展[N].中國證券報,20050826(A10).

    [2]白曉峰.2013.商業健康保險稅制問題探討[J].保險研究(1):7886.

    [3]陳滔.2003.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經營和發展戰略[J].財經科學(3):2631.

    [4]丁玨.2013.美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5]龔貽生.2012.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戰略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

    [6]顧昕.2009.商業健康保險在全民醫保中的定位[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6):5057.

    [7]韓丹.2006.利用財稅政策促進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江才,葉小蘭.2008.稅收優惠制度對商業健康保險需求的影響[J].金融與經濟(11):8688.

    [9]劉嶸,馬明哲.2004.出臺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健康保障水平[N].中國保險報,20040311(01).

    [10]呂鍠芹.2009.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11]萬晴瑤.1998.購買保險享受稅收優惠——大陸、臺灣所得稅法對個人購買保險的優惠措施比較[J].上海保險(7):4243.

    [12]魏華林,李瓊.2006.中美商業健康保險稅收政策比較[J].保險研究(8):1214.

    [13]魏迎寧.2003.走專業化道路,努力推進健康保險跨越式發展[J].保險研究(12):25.

    [14]楊星.2009.商業健康保險參與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管理和服務的國際經驗與思考[J].中國保險(11):5459.

    [15]尹音頻,姜鑫.2011.對優化我國保險稅制的思考[J].稅務研究(8):3538.

    [16]張芳潔,徐穎.2007.國家的效用目標在中國保險業發展中的影響和作用[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9):7377.

    [17]張晶,黃本笑.2004.商業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模式的最優選擇——基于一般均衡的角度[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389.

    [18]張穎,胡炳志.2014.公立醫療保險制度與商業健康保險籌資關系探討——基于七國的比較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944.

    [19]張仲芳.2012.制度定位、稅收激勵與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國際經驗及啟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1):4952.

    [20]卓志,孫正成.2015.健康保險業務促進保公司經營績效嗎——兼論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經營動力[J].財經科學(11):118126.

    [21]朱銘來.2008.保險稅收制度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2]朱銘來,丁繼紅.2008.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的國際比較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7783.

    [23]朱銘來,奎潮.2009.論商業健康保險在新醫療保障體系中的地位[J].保險研究(1):7076.

    [24]朱銘來,孟朝霞.1996.壽險業稅收優惠政策之國際比較[J].上海保險(11):2124.

    健康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李小華,董軍.國外醫療救助政策比較[J].衛生經濟研究,2006(10).

    [2]余臻崢.國外典型國家醫療救助制度經驗及其借鑒[J].現代商貿工業,2010(19).

    [3]DavidSawers.HealthInsuranceMarketIntelligence2013[R].London,HealthInsurance,2013.

    [4]高連克,楊淑琴.英國醫療保障制度變遷及其啟示[J].北方論叢,2005(4).

    [5]顧昕.全民免費醫療的市場化之路:英國經驗對中國醫改的啟示[J].東岳論叢,2011(10).

    [6]楊星.從英美經驗看商業健康險如何參與醫保[N].中國保險報,2009-11-10.

    [7]吉宏穎.高福利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下,商業健康保險如何發展?[N].中國保險報,2013-04-08.

    [8]張遙,張淑玲.英國商業健康保險經驗借鑒[J].保險研究,2010(2).

    健康保險論文參考文獻:

    [1]王慧,中國保險報,2010-01-27.

    [2]孫鐵,新華社,2012-08-30.

    [3]李曉波,中國保險報,2013-01-08.

    [4]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8.

    第3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關鍵詞:豐城市,低保群體,醫療保障,商業醫保

     

    從當前制度設計上看,我國初步形成了較全面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構建了較完備的醫療保障框架,低保群體“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碩士論文,醫療保障。但在實踐過程中,低保群體最容易滑入醫療“貧困陷阱”,“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碩士論文,醫療保障。

    一、低保群體醫療保險的基本狀況及分析

    現以豐城市原始調研數據為依據,分析我國低保群體的基本狀況及低保群體醫療保障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調查基本情況與初步分析

    我們共調查了豐城市100戶低保家庭,城市和農村各50戶。(1)年齡結構:低保群體多數是中老年人,60歲以上高達38%。說明低保群體老齡化問題相當嚴重,給國家帶來低保救濟和老人供養的雙重壓力。碩士論文,醫療保障。碩士論文,醫療保障。(2)致貧原因:致使他們成為低保戶的原因,主要是常年性的低收入;其次是其他原因,如家庭主勞動力早逝、下崗、家園遭受自然災害等;然后是多年重病和傷殘。(3)月人均收入:低保戶的月人均收入主要在100至300元之間,其中大部分來自政府發放的低保金及子女給予的贍養費。然而,這只能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若遇到疾病風險,他們將陷入巨大困境,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4)年人均醫療費用:在100戶被調查低保戶中,有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的年平均醫療費用在500元左右,超過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的年平均醫療費用超過1000元,其中有三戶超過5000元以上。

    2.存在的問題:(1)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低,難以解決低保群體“看病貴”的問題。在調查的100戶中,平均每年的醫療費用支出在1000元左右,而這些醫療費用支出是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和城鄉療救助報銷之外的。據被調查的低保戶反映,其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在40%~60%之間。對于大部分的低保戶來說,這部分報銷之外的醫療費用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占其生活總支出的35%以上。(2)報銷范圍過小,只能在定點醫院才能報銷。報銷醫療費用的范圍僅僅局限于國家規定的醫藥目錄,很多疾病的相關治療藥物被排除在報銷范圍之外。低保戶普遍反映不住院就不能報銷醫療費用,而住院各項醫療費用又比外面一些診所貴,即使報銷了一些費用也不劃算。在豐城,定點醫院偏少,僅有豐城市人民醫院、豐城市中醫院以及豐城市紅十字會醫院三家是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對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來說,“看病難”問題十分突出。碩士論文,醫療保障。(3)報銷手續過于繁雜,報銷花費時間過長。調查發現,低保戶對現行醫療保險體制不滿意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手續太多、程序太繁,他們希望政府能簡化手續,減少程序。比如,豐城市的醫療救助首先要向居(村)委會申請,然后通過鄉鎮、縣市民政以及醫保、新農合等相關部門的審核,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二、政府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的政策設計

    1.模式借鑒:(1)江蘇江陰模式:自01年起江陰的農村醫保就由太平洋保險公司江陰支行管理,實行27元保費,2萬元補償的方案,太保可以從醫保基金中提取10%的管理費,征繳、管理、監督三權分立。(2)河南新鄉模式:自04年起河南新鄉的新農合作就委托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新鄉分公司管理,當時國壽提取的管理費為保費的1%,07年為2%。2008年新鄉開始將城鎮居民和職工基本醫保委托給壽保公司經辦或部分經辦。

    2.政策設計及建議:(1)政府通過招標方式引入商保競爭機制,與實力雄厚,專業化水平高的保險公司合作,將低保群體的醫療保險循序漸進地委托給商保公司管理,由商保公司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采集原始數據并通過精算確定保費率及補償額。(2)實行“征、管、監”分離制度,政府負責醫保方案制定和出臺相關政策等工作;民政部門負責資金籌集,向保險公司支付保費和監督等工作;保險公司以第三方管理者的身份,受托承辦低保群體醫保運行管理中的報銷,結算和審核等工作。(3)政府規定保險公司可以從醫保基金中提取1%—10%的管理費用,具體比例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4)政府將低保群體的醫保基金劃撥到保險公司專項賬戶,采用信托方式運作,實現醫保基金和政府其他資金的有效隔離。保險公司按照收支兩條線統一管理,實現專項資金和分公司其他費用分開核算。

    三、政府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的政策論證

    1.政策成本分析:09年我國低保總人數為7107萬人,根據豐城市的調查數據,低保戶期望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80%,每人平均每年醫療費用支出約為1000元,則

    總成本:71.07億元

    低保戶期望報銷額:56.856億元(71.07×80%)。

    其中:城鎮基本醫保和新農合負擔額:28.428億元(56.856×50%)(50%為全國平均水平)

    其他補充,如城鄉醫療救助等負擔額:17.0568億元(56.856×30%)

    商業醫保負擔額:11.3712億元(56.856×20%)

    即政府實行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的政策,共需籌集資金11.3712億元,此即為其政策成本。

    2.政府財政可承受性分析

    低保戶自繳保費:0.94547億元(城市2347.7萬人×20元/人=0.46954億元;農村4759.3萬人×10元/人=0.47593億元)。

    政府因引入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政策后,可以精簡政府機構,減少工作人員,節省財政經費:按河南新鄉模式,工作人員由544人減少到50人,財政經費由千萬以上較少到不過150萬元,可測算節省額至少有2億元。

    政府因引入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政策后,可以降低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按江蘇江陰模式,不合理的醫療費用從一般水平的30%下降到了15%,可以測算節省額至少有1千萬元。

    其他,如社會慈善捐助:1億元。碩士論文,醫療保障。

    則政府財政還需負擔7.32573億元。

    可設計,中央財政負擔60%:4.395438億元;地方財政(省級)負擔40%:2.930292億元。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測算2009—2011年各級政府投入8500億元。因而政府因引入為低保群體采購商業醫保政策后由政府財政負擔的7.32573億元,可以得到確實保障。

    參考文獻:

    [1]惠忠.江陰:商業醫保進農村[J].江蘇農村經濟,2004,(6):44-45.

    第4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2003年的非典危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防御系統存在諸多缺失。彌補公共衛生領域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場失靈”,必須發揮政府的公共經濟職能,同時培育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建立健全公共衛生保障系統是保障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要條件。

    2003年的非典危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防御系統存在諸多缺失,對我國的公共衛生保障體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公共衛生保障體制改革要達到三個目標:其一,要根據需求(反映收入和健康狀況的需求)分配有限的衛生資源,更有效地為整個社會服務;其二,要引入社會效率高的醫療服務保障體系提高衛生醫療服務的質量;其三,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公共衛生防疫系統。第一和第三個目標更注重公平性,需要適當的政府干預和充足的財政投入,第二個目標更注重效率,需要通過發揮市場的作用來實現。所以公平與效率的權衡也體現為政府干預與市場機制的補充。

    1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加大政府對公共衛生保障系統的投入

    從1998年起,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保障國民經濟平穩健康增長,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到2002年的5年間累計已經發行長期建設國債6600億元,積極的財政政策體現了經濟增長優先的目標,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對忽視了公共健康、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等社會經濟發展目標。非典疫情的突然出現,不僅使得忽略這些問題的代價在短時間內集中顯性化,而且對宏觀經濟造成了更大損害。這迫使我們重新評估以前的宏觀經濟增長目標模式,財政政策目標轉型也就成為必然。今后的財政職能必須向公共財政轉變,更多的關注市場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如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環境保護等。

    2通過政策干預糾正公共衛生保障領域中的“市場失靈”

    公共衛生保障部門是一個不能簡單聽憑市場調解的領域。這是因為,第一,醫療保健的需求彈性非常低,價格的高低對需求的影響極小。衛生需求的低彈性和服務的隨機性,讓市場需求來確定醫療的價格將會使衛生保健的費用很快超出社會和普通人的承受能力。第二,很多疾病的危害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病人本身,而可能是整個社會。就拿非典事件來說,它造成的危害不僅是患者的生命危協,同時也影響了社會、國家,甚至全球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其危害之大,單憑市場調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由國家和國際組織做出統一部署和安排。第三,醫療服務行業含有專業條件的限制性,一定范圍內的壟斷性,醫生和病人知識的不平衡性及醫療效果的不確定性等特點。第四,在以知識經濟為特色的21世紀,國家承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這不僅可以保護人力資源、改善勞動力整體素質,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國家競爭力,增強國家的整體實力。由于公共衛生醫療行業的特殊性,需要通過適當的政策干預來糾正其“市場失靈”,并確保醫療服務利用的社會公平性,以保證社會福利和公平目標的實現。政府介入該領域,實行價格規制,讓醫療企業依法經營,可以實現醫療保障普遍供應的社會公平原則,實現政府保護消費者利益、向弱勢人群提供保障,加大社會福利的政策目標。

    3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效率

    公共衛生服務領域應由政府來介入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如果國家對這一領域進行壟斷經營,既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配置失效,同時也會造成該部門的低效率。在公共衛生領域必須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醫療服務領域既可以由國有企業經營,也應該讓非國有企業進入。這既可以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提高了效率。我國的公立醫療機構已經開始了服務收費,這標志著公共衛生部門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商業化改革,但我國的醫療服務市場卻缺少充分的競爭,病人面臨的選擇非常有限,并且醫療機構對公眾提供的基本信息缺少規范而且非常不充分。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允許病人選擇醫院和選擇醫生,引入不同付費方法以及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組織形式的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在改革付費的方法中,應當加強對醫院的成本制約機制。各國醫療保障系統改革的經驗表明,成本制約的關鍵不在于醫療服務的需求方,而在于供給方。如上所述,我國通行的“按服務付費”的付費辦法,會產生“供給誘導需求”。這種付費方法與醫療服務機構的藥品補償機制相結合,更成為近年來我國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在醫療服務費用中藥品費用比重不斷升高的主要原因。鼓勵不同所有制的醫療機構開展競爭,能夠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這些方面,國外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

    4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衛生保障模式

    由于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經濟和政治體制不同,公共衛生保障系統的建設具有不同的模式,呈現出多樣性和變動性。OECD1987年的報告曾把各國公共衛生保障系統模式簡要分類為以下三種:一是以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新西蘭為代表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模式,即國民醫療制度,其最大特征是醫療機構國有國營,醫療費用基本上由政府支付。二是以德國、法國和日本為代表的社會保險制度,又稱為陴斯麥模式(Bismarck Model),其特征是強制保險,雇傭者和個人共同負擔保險金,醫療機構既有公有又有私有。三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個人保障模式,又稱消費者主權模式,其特征是個人和企業負擔保險金,醫療機構完全私有。我國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應實行社會統籌保險與國家財政保障相結合的公共衛生保障模式,醫療保險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衛生防疫系統的建設和疫情的防控主要由政府負擔。

    5參考文獻

    1李長明.中國農村衛生發展現狀與策略[C].北京:中國衛生發展論談-中國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國際研討會,2000-11

    第5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軍隊編制調整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傳統醫療保障已不能滿足遠離體系醫院的基層部隊官兵的健康需求。本文以科學發展觀為,就建立醫院接診中心的模式,在院前服務上下功夫,擴大優質高效的服務半徑,解決偏遠地區官兵醫療保障問題,推動部隊衛生機構建設,提高部隊自身衛勤保障能力進行了實踐探索。

    為部隊服務是軍隊醫院的根本職能和第一要務…。為解決偏遠地區部隊官兵“看病難”的問題,更好地滿足官兵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本院針對體系部隊的分布特點,在距離醫院較遠且部隊相對集中的3個地區,大膽創新為兵服務模式,構建了區域性接診中心,負責區域內不同建制單位的所有官兵的醫療保障,將醫院門診的功能前移到了基層衛生機構,有效提升醫院服務半徑。接診中心運行3年來,極大地方便了官兵就醫,有效地減少了醫療后送,培養和提高基層衛生機構自我保障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1區域性接診中心的運行機制

    區域性接診中心作為醫院門診工作的延伸,要想得到偏遠地區體系部隊的認可和支持,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是關鍵。

    一是規范了接診轉診程序,建立了分區保障機制。由于接診中心是以部隊衛生機構為依托,輻射保障的各個體系部隊隸屬于不同的大單位,在保障體系上原本沒有關聯。作為體系醫院要積極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為官兵提供及時、有效、方便的醫療保障服務。并明確對區域性接診中心的工作職責,對接診中心與體系部隊基層衛生機構的關系進行梳理,明確了接診范圍和轉診要求,采取醫院與接診中心、接診中心與保障區域部隊簽訂協議的形式,建立起分區就近保障的新模式。醫院每年召開體系部隊衛生保障工作會議,通報醫院3個接診中心的工作情況,為相關部隊主管領導的相互溝通交流提供平臺,對出現的共性問題予以當場解決,對于個別問題予以協商解決。

    二是加大了物資財力支持,建立了消耗補償機制。為增強接診中心服務保障功能,使其具備相應的服務保障能力,在建設初期,醫院根據各接診中心建設現狀和患者需求特點,投入經費進行全方位的改造。通過配置輸液椅、安裝空調,規范工作程序,對接診中心的輸液室進行標準化建設,營造了與醫院相似的醫療條件;通過為接診中心配置了心電圖機、B超機,配置了大型x線機,更新了牙椅、麻醉機等醫療設備,創造了與醫院常規檢查相一致的醫療保障條件。另外,針對部隊衛生機構日常消耗少、衛生經費短缺,不愿意因為零散的化驗、拍片而儲備大包裝試劑、x片的情況,醫院院特地為這些部隊制作了消耗劑較少的洗片盒、定期提供拆分成小包裝的常用試劑,以促進接診中心常規設備得以低經常使用,保障官兵的基本檢查。同時醫院在藥品、耗材等消耗物資的定期核對請領方面,制定了相關的制度,明確了提供基本消耗物資的查驗方式、交接程序和時間,便于醫院根據消耗量及時向接診中心補充。

    三是加強了人員技術水平培養,建立了培訓幫帶機制。針對接診中心缺少專科人員的情況,醫院采取了定期派人出診、輪崗代職和對中心人員輪流進修及業務交流的措施;針對部隊任務特點,特別是野外駐訓、演習期間醫務人手少、技術力量弱的實際,醫院專門派專科醫生下部隊短期代職,減少小專科疾病經常性的后送數量,同時和培養部隊的專業人員;對訓練、演習期間的常見病,如訓練傷、皮膚病,則采取派專家集中講課、培訓指導、現場咨詢等方式加以解決;針對接診中心長期性的衛生技術隊伍建設問題,如軍醫隊伍力量不足,醫院適當放寬進修要求,培養專業軍士來處理一些常見問題。同時對進修的時間,根據部隊作訓任務作彈性調整,如外出駐訓、年底帶新兵期間,部隊務人員緊張,醫院則允許暫停進修,完成任務后回醫院繼續學習。通過加大技術幫帶和培養力度,在培養全科醫生及專科技術水平上下功夫J,有力地提升了接診中心的衛勤保障能力,使官兵的一般疾病在區域內得到治療解決。

    2區域性接診中心的建設成效

    2.1方便了官兵就醫有效減少醫療后送經過近4年的實踐,通過醫院的回訪、上級部門的檢查證明,接診中心的建立受到基層廣大官兵的歡迎,得到了區域部隊領導的好評,區域內非體系部隊也希望加入這一接診中心的服務范圍。這3個中心成立以來,共接待周邊部隊門診35800余人次,留觀100余人次,承接士官選改體檢4500余人次,有效減少了不必要的后送,有利于部隊的。

    2.2提高部隊積極性培養自我保障力為促進醫院接診中心的發展,醫院不問斷做好對基層衛生機構的幫帶,一是日常對外單位的醫療消耗由醫院承擔。二是醫院接診中心的招牌擴大了衛生機構的影響力,相應對地方的有償醫療服務量有所增長,部隊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也有所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的穩定性增強。三是常規設備的正常使用,有效減少了閑置性損耗,有利于衛生機構的設備養護工作;工作量的增長,使儲備品得到合理的使用,減少了過期報廢的風險。幾年來,醫院為基層部隊培養衛生技術人員百余人次,其中有一部分人員已經來院進修兩次以上,技術士官占進修人員的四分之一。

    第6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根據省衛生廳《關于2013年度全省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浙衛發〔2013〕85號)和《浙江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浙人專〔2006〕351號)等文件精神,經研究,并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及對象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民營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個體醫申報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按屬地管理原則進行。

    二、申報條件

    (一)正常申報條件:按《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職改字〔1986〕20號)、《關于印發〈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文件依據及要點摘錄〉的通知》(浙衛人〔2009〕36號)、《關于印發2008年度全省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若干具體問題解答的通知》(浙衛發〔2008〕149號)、《關于印發評審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醫學衛生刊物名錄的通知》(浙衛發〔2010〕138號)等規定執行。

    (二)破格申報條件(不包括社區衛技高級資格)按《關于印發<部分系列破格申報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條件(試行)>的通知》(浙職改辦〔1992〕第23號)、《關于2003年度推薦評審衛生技術人員高級職務任職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浙人專〔2003〕121號)規定執行。破格申報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必須具有國家認可的醫學及相關專業中專學歷,各種培訓班頒發的結業證書或專業證書不得作為申報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學歷依據。

    (三)申報社區衛技高級資格,按《浙江省鄉村衛生技術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與職務聘任規定(試行)>》(浙人專〔2006〕1號)和《關于2007年度全省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浙衛發〔2007〕163號)執行。

    申報社區系列資格提供的三級論文,必須提供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期刊在線查詢結果打印頁面,并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人簽名,加蓋單位印章,并粘貼在雜志封面。

    (四)其他條件

    1、關于專業工作年限。從事專業工作年限,截止日期為2013年12月31日。

    2.關于任職資歷。從現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之日起計算至2013年12月31日。對年內達到退休年齡的,除按有關規定延緩辦理退休手續者外,不列入申報范圍。

    3、關于論文要求。

    截止時間統一為2013年6月30日。申報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提交論文名錄,按《關于印發評審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醫學衛生刊物名錄的通知》(浙衛發〔2010〕138號)執行。所有申報提供的國內論文,須提供在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或萬方數據庫論文在線查詢結果打印頁面,內容應包含論文題目、第一作者名稱、發表期刊名稱、發表時間等信息。打印頁面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簽名,加蓋單位印章。未被數據庫收錄的須提供由雜志社出具的論文真實性證明。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

    1.前3個年度中,年度考核有不合格者。2.醫療事故完全或主要責任者,自醫療事故鑒定生效未滿3年(不含評審當年,下同);醫療事故次要或輕微責任者,自醫療事故鑒定生效未滿1年。3.考試違紀未滿2年者。4.偽造學歷等申報材料未滿3年者。5.經查實收受“紅包”未滿1年者,經查實索取“紅包”未滿3年者。6.正在接受立案審查,尚未結案者。

    7.受黨紀、政紀處分,在處分期內者。

    (六)職稱外語考試、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要求

    1.職稱外語要求,按《關于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浙人專〔2007〕80號)規定執行。符合免試條件的,應填寫外語免試審核表。

    2.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凡45周歲以下申報人員,應取得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4個模塊合格證書。免試條件仍按《浙江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浙人專〔2006〕351號)規定執行。符合免試條件的,應填寫計算機免試審核表。

    (七)繼續醫學教育要求

    按《關于全面實行繼續醫學教育與職稱晉升掛鉤的通知》(浙衛發〔2003〕64號)文件規定,所有醫療衛生單位申報評審高級衛生技術資格人員,都須按規定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或中醫藥繼續教育,每年須取得Ⅰ類學分5—10學分,5年內累計25—50學分;Ⅱ類學分15—20學分,5年內累計75—100學分,不能跨年度計算,同時5年內須取得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10分以上。未取得規定學分者,不得申報評審高級衛生技術資格。

    (八)城市醫療機構醫生到農村(社區)服務要求按《關于印發2008年度全省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若干具體問題解答的通知》(浙衛發〔2008〕149號)文件執行。

    (九)申報評審專業類別要求

    申報對象應按從事專業選擇相應專業申報評審,不得隨意更改申報專業。并分別參加相應專業的考試,其中部分專業應具備執業醫師、執業護士資格。申報臨床類、中醫類社區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限報全科醫學、全科醫學(中醫類)專業。

    (十)申報材料公示

    各地各單位在上報材料前,應在本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關單位要進行認真調查核實,并將結果報送局組織人事處。對弄虛作假者,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市級監督電話:地址:駐寧波市衛生局監察室(永豐路237號)。

    三、上報材料的要求與時間

    (一)申報材料目錄、份數和裝訂要求見附件4。申報材料必須真實可靠,如發現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評審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申報材料如為復印件,須由單位人事部門審核原件后,在復印件上簽名并加蓋公章。申報材料須經逐級審核上報,其中縣(市)、區申報材料須經當地人事部門審核蓋章后方可上報。對逾期或不符合要求的上報材料,我局不予受理。

    (二)申報采取網絡和紙質申報相結合的方式,申報對象在網上填寫個人申報信息。單位應對個人填報信息進行認真審核,并經本人確認簽字后,逐級上報,保證填報信息的準確和規范。

    (三)申報材料上報時間截止為7月10日。材料接收部門為寧波市醫學考試辦公室,地址:迎風街21號(市醫鑒辦內),聯系人:丁一波、阮曉曦,聯系電話。

    四、業務考試要求

    申報對象必須按申報的專業,參加省衛生廳統一組織的人機對話考試(專業目錄詳見附件8)。考試成績當年有效,作為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考試的時間及有關事項另行通知。

    第7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社會福利待遇不斷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不斷上升,給社會居民提供的優質的服務。雖然中國的整體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有顯著上升,但是,中國的公共服務質量任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方面,人口與計劃生育社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還不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急需改善。本文就針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分析和研究。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開展,中國社會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社會問題需要解決。就針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來說,中國的公共服務水平還比較低,尤其是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中國是人口大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尤其是加快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一、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措施

    為了更好的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實現公共基本衛生均等化,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的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1、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

    在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中,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能作用,促進工作人員的優化配置,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以及處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例如,建立職責明確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可以明確機構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提高機構的工作效率。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通過建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加強了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和協調互助的能力,提高了機構整體服務水平,加快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步伐。

    2、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廣大社會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加強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提高基層衛生服務單位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例如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衛生監督的能力,疾病預防控制的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快速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3、培養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人才

    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為了早日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應該加強對基層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人才的培養。機構通過舉辦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班,對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綜合能力。機構還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質和專業性強的大學畢業生和社會人才,有利于提高機構組成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通過加強對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了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增強了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意義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教文衛等公共服務機構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社會居民開始重視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于提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是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重要保障

    中國是人口大國,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非常重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但是,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提高計劃生育工作質量,國家首先應該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由于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在于基層社區和廣大農村,尤其是農村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發達,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比較低以及農村居民對于計劃生育的意識觀念較弱導致中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所以,為了順利完成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做到人口合理統籌,穩定計劃生育低水平就必須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只有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才能保障新時期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完成。

    2、是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的關鍵

    從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看中國有2.3億農民工,由于受到城鄉分割體制的阻礙使很多農民工徘徊于城市和農村中,不僅影響了農民工的發展機會而且危及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阻礙城市化發展進程。所以,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能夠使農民工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之中,有助于實現農民工市民化。

    3、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健康保障

    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助于城鄉人口與計劃生育保障體系建立,提高社會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保障社會居民的身體健康,進而完善了社會基本保障體系,對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健康保障。

    三、總結:

    本文通過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分析與研究,深刻的認識到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措施,有助于快速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通過研究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意義了解到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第8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呼吸衰竭論文參考文獻:

    [1]毛寶齡,錢桂生主編.呼吸衰竭[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8-75

    [2]吳潔,左志通.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0):4028-4028

    [3]高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處理[J].中國臨床醫生,2004,32(1):13-15

    [4]呂海燕.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在呼吸衰竭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333-334

    [5]任秋芳.一級醫院護理人員掌握《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知識情況調查分析.中國護理管理,2007,7(2):45.

    [6]溫素芬.質量控制中護理糾紛的分析與對策.護理研究,2007,21(7):1951.

    [7]丁世華.加強責任意識防范醫療風險-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幾點想法.中國衛生,2002,8:19.

    [8]陳雅利.醫囑簽名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分析及對策.中國護理管理,2007,7(6):50-51.

    呼吸衰竭論文參考文獻:

    [1]李小琳,陳志民.BiPAP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7):19-20.

    [2]顧穎,唐梅英,盧慧宇.BiPAP呼吸機無創機械通氣治療COPD伴Ⅱ型呼衰的探討[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1):57-59.

    [3]陳衛民,戚應靜,李宇峰,等.BiPAP呼吸機治療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5):688-689.

    [4]鄧思健,伍曉鋒,伍惠紅,等.BiPAP呼吸機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價值[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0,38(4):26-28.

    [5]楊杰.BiPAP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2012,18(7):888-889.

    [6]午水東.BiPAP呼吸機治療4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5):511-512.

    [7]李宇峰.BiPAP通氣治療36例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8):173.

    [8]王素英,閆長青,趙玉民,等.BiPAP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J].河北中醫,2011,33(4):638-639.

    [9]林少芳,彭睿,曹鷹,等.BIPAP呼吸機治療COPD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295-296.

    呼吸衰竭論文參考文獻:

    [1]伍天章.醫學倫理學[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241

    [2]魯瑞萍,溫浩,侯月梅,等.醫學倫理學在大型醫院的地位與作用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4):41

    [3]林景純.臨終護理的現狀與展望[J].中外醫療,2011(06)

    [4]陳小紅,劉愛琴,吳美華.影響肺癌住院患者心理狀況的多因素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11)

    [5]葉慧琴,葉花.晚期癌癥病人的心理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10(10):68

    第9篇:衛生保障論文范文

    關鍵詞:社區,社會化

     

    社區建設的內容很廣,包括社區的生活服務、社區的文化、社區的衛生、社區的教育、社區的治安、社區的科技、社區的道德等等,它的出現,對解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消化社會矛盾,優化社區環境,保障社區安定,增強居民素質,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協調社區居民的人際關系,加強社區兩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將發揮極大的作用。下面淺談一下社區建設社會化。

    1.社區建設工作社會化的合義

    社區建設工作社會化的含義有二,一為社區建設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社區建設的對象是社區內的全體單位和居民,即社區成員,社區建設的內容很廣,包括社區的生活服務、社區的文化、社區的衛生、社區的教育、社區的治安、社區的科技、社區的道德等等,它的出現,對解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消化社會矛盾,優化社區環境,保障社區安定,增強居民素質,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協調社區居民的人際關系,加強社區兩個文圖建設,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將發揮極大的作用。二為社區建設必須依靠社會才能發展。社區建設就是依靠社區的力量,利用社區的資源,來強化社區的功能,發展社區的事業,它在開辟財源、興辦項目、組建隊伍、組織實施等方面都需由社會辦和社會管,單位、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是它生存的基礎,單位、居民的支持和參與,是它發展的條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區建設工作是全社會的事業,它的發展必須依靠社會的支持。從社區建設適應社會需要與依靠社會發展這兩方面的關系來看,兩者是互相連接,互為因果的,前者是目的,后者為手段,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實現了目的與手段的結合,即服務于社會和依靠于社會的結合,社區建設才能真正走上社會化之路。

    2.社區建設工作走向社會化的必然性

    社區建設工作的社會化是社區建設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由社區建設工作的社會性、群眾性的特點所決定的。所謂社會性,一方面是指社區建設工作除要發動社區群眾以外,還須動員社會各部門和社會各種力量的廣泛參與,僅僅依靠政府部門包攬是不行的;另一方面是指它的工作面向社會,面對群眾,凡是圍繞社區而開展的工作,無論其屬于物質的,還是屬于精神的,均包括在社區建設之中,也就是說,它的服務是全方位的,服務內容是多樣化的,因而它是一種社會性的工作,起著重要的社會作用。論文參考網。所謂群眾性,是指社區建設工作在政府的指導和調控下,由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通過互助,自己動手辦起來的,并實行以自治為主的管理形式,其生命力在于群眾參與,政府的職責是扶持,而不是包辦。只有群眾的參與,只有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社區建設才會有堅實的基礎,才會在群眾的支持下順利地發展。由此可見,由于社區建設有著社會性、群眾性的特點,必然會推動社區建設向社會化的方向發展,成為社區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論文參考網。

    3.社區建設工作社會化的表現

    社區建設社會化包括工作主客體的社會化、管理工作的社會化、資金來源的社會化這三個方面,具體表現為:1.工作主客體的社會化。社區建設工作生存于社區,服務于社區,發展于社區,它是社區內單位和居民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體,它的主體是社區內的全體單位和居民,客體也是社區內的全體單位和居民,從廣義而言,社區內全體成員都一身二任,具有主體和客體雙重身份,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決定了工作主客體的社會化。2.管理工作的社會化。論文參考網。管理工作的社會化體現在二方面:一是基層管理的社會化,社區建設基層管理機構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既有政府或者它派出機構的負責人,社區內各單位、團體的負責人,也有社區內的居民代表,實行的是民主決策、民主管理,二是宏觀管理的社會化,政府在社區建設方面的管理機構,也是由各種有關的職能部門和社會團體組成,在對社區建設進行組織、管理、指導、協調的過程中,需要各部門、團體的協作配合。由此就決定了社區建設管理工作的社會化。3.資金來源的社會化。開展社區建設工作,為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離不開相應的財力、物力作基礎,從社區建設所涉及的內容來看,這筆費用將是很大的,僅靠政府獨家包攬是行不通的,也是不應該的,應依靠社區的力量和資源加以解決。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堅持國家、集體和個人合理負擔的原則,發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籌措社區建設資金,實現資金來源的社會化。

    4.實現社區建設工作社會化的方法

    (1)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的問題。為推進社區建設工作的社會化,街道、居委會可從加強服務入手,因地制宜,幫助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解決一些自身無法解決或解決不好的事,以增強社區的凝聚力,逐步培養社區成員對社區的認同感、榮譽感和歸屬感,以激發起社區單位和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為開展社區建設打好基礎。(2)堅持依靠社會力量開展社區建設工作 。開展社區建設工作。涉及到許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幫助,需要政府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和企業單位的協調合作,統籌規劃,要注意向社區內的全體單位和居民宣傳開展社區建設的意義,使這些社區成員能充分認識到開展社區建設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是自己的事,以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社區建設能朝著社會化的方向發展。(3)堅持社區建設管理工作的社會化。社區建設的管理機構,應由社會各方面的人員組成,其成員不僅要來自政府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和各企業單位,也要來自社區內的居民,實行的是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政府只能給予指導、組織、協調,而不能包辦,以真正實現社區建設管理工作的社會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久久成人午夜电影mp4| 在线免费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成人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免费无码成人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