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級婦聯工作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家書屋》: 請您介紹一下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于瑮: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書屋建設自2007年正式啟動,目前已經建成農家書屋15138家。這得益于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列入民生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各地市把“農家書屋”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工程建設情況每年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了年終績效考評項目,還將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納入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中。6年來,我區共投入資金3.7億多元,用于采購出版物及基礎配套設施。書屋的建成對于促進農民讀書用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活躍和豐富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凈化了農村出版物市場,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
《農家書屋》: 在書屋的建設實施中,廣西采取了哪些措施?
于瑮: 廣西“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堅持整合各種資源、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按照“政府組織建設,鼓勵社會捐助,農民自主管理,創新運行機制”的思路建設與運作。
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會同自治區文明辦、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民政廳、財政廳、農業廳、人口計生委等部門組成“農家書屋”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全區“農家書屋”工程總體規劃和相關政策的制定,分片定點分解、指導“農家書屋”工程建設。
在農家書屋建設前期,各市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均到書屋建設村點實地考察,確保書屋建在農民相對集中、人口數量較多的地區。遵循不增加農民負擔、方便農民群眾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如村委會或村文化活動中心,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完成書屋選址后,由各市財政部門支持,優先采購書架、桌椅等設施,保證配送的農家書屋出版物及時上架擺放。同時,將與鄉村閱讀有關的圖書進村下鄉、萬村書庫等項目統一納入“農家書屋”工程范圍。
為了提高農家書屋管理員素質,確保書屋管理規范有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多次舉辦管理員培訓班,邀請書屋管理專家及自治區圖書館專家授課。各市也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采取集中培訓與到點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每一位書屋管理員都進行了業務基礎知識培訓。
《農家書屋》: 廣西在探索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長效機制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
于瑮:為確保農家書屋健康發展,區市各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強化監督,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村點書屋建設和管理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及時反饋,盡早解決,對發現的問題盡快處理,限期整改。同時,對于建設較好的書屋予以表彰,并推廣其經驗,組織開展了“百佳農家書屋管理員”和“百家示范農家書屋”的評選活動。
自治區新聞出版局與自治區婦聯,創新性地開展了農村“婦女之家”與農家書屋共建活動,力求充分發揮農村婦女骨干的積極作用,參與農家書屋管理和建設。同時,自治區新聞出版局還會同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發文,要求在全區優先選聘農村殘疾人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不僅緩解了管理員緊缺的問題,同時還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了新的思路。
各地黨政部門和群眾團體還依托農家書屋開展各種閱讀活動、科技培訓、普法教育等,使農家書屋成為各條戰線在鄉村建設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共建活動不僅豐富了農家書屋的活動內容,有效發揮了農家書屋的作用,還直接促進了農家書屋管理員隊伍的完善和穩定,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創新農家書屋管理的長效機制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農家書屋》: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家書屋工程下一步的工作規劃有哪些?
于瑮:農家書屋在“管好用活”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地提升和豐富自身的功能和效用,比如向城鄉一體的公共閱讀平臺發展。近年來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基本形成。農家書屋借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的互聯互通,打造城鄉一體的公共閱讀網絡。在此基礎上,向數字化閱讀發展。閱讀視聽和信息交流的數字化技術發展是當今社會的趨勢和潮流,我們將積極探索有地方特色的數字化農家書屋的建設、管理和運作方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逐步提高數字化水平,讓農民群眾能夠享受現代化的信息服務。